随笔怎么写范文
时间:2023-03-30 05:4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随笔怎么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请了几个同学下来,得到了这样的信息:1、 学生实在没有内容可写,老是流水帐,没意思。2、作业那么多,没时间写。3、对写随笔厌恶,不想写。4、可能缺乏必要的鼓励。
在去教室的路上,我思考着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写随笔积极性呢?忽然就有了个主意。
上课了,我评点了这次随笔的得失,善意地对某几位同学的随笔情况作了批评,又再次重申了写随笔的宗旨: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利用随笔记录自己生活的轨迹,利用随笔伴随自己成长的过程,利用随笔感叹生活的变化,利用随笔描绘生活的美丽。重点是记录,重点是感想,重点是坚持。
随后,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说实话,我仿照了教育论坛的管理方法:
1、 每个小组把随笔质量高的同学聘为版主。版主的任务是评点、挑选、监督本组成员写随笔的情况(但要和学习小组长不重复)。鼓励小组成员写随笔的积极性。指点方法、传授写作心得,并向总版主推荐优秀随笔。
2、 总版主由语文课代表担任,负责督促、检查版主的工作情况和随笔情况,予以适时评点和鼓励。要求检查分版主的随笔更新状况,经常提醒分版主要出精品,做出榜样。对分版主提供的精品随笔要重新审阅,好的随笔要求学生重新誊写,并张贴于随笔专栏里,供大家欣赏和评论。
3、 各组成员每两天交一次随笔。经过了第一阶段的随笔写作情况,同学们基本意识到写随笔的重要性,现已进入第二个阶段:不在多,但要保持数量,并能写出比前一阶段水平高的文章。
4、 定期举行随笔评奖活动。奖项暂设定为进步奖、勤奋奖、传阅奖、优质奖、欣赏奖、精华奖等,具体奖项到评奖时再定,现在只是初定。
5、 总版主应定期举行版主会议,讨论一阶段得失,设定下一阶段的举措。版主们应互相鼓励,但对工作的得失应实事就是。版主最后的评定由大家一起评定,总版主的工作由各分版主和我评定。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61-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素质教育持续至今,作文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从学生方面看,主要表现为作文内容虚假化,很少有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作文构思模式化,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和自由;作文过程被动化,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欲望。从教师方面看,作文教学目的的功利化,忽视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作文要求的统一化,让学生缺少选择的自由度;作文评价的单一化,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评价交流。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作文的源泉,而随笔则是生活的真实再现。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入手,通过写随笔积累生活素材,让作文脱去华丽的外衣,花哨的技巧,走出脱离实际的课堂,反映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内心世界,让作文回归“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美。
一、走出课堂,让随笔贴近自然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亲近自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诉之笔端。大自然中的春花秋月、蓝天碧海、高山流水、飞禽走兽都可以作为随笔的素材。信宜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如神奇的半月岩、陡峭的大仁山、鸟语花香的天马山、闻名粤西的太华山等,此外,信宜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都是作文的好材料。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客”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在《我爱家乡》的随笔训练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李子。我的家乡到处都是李树,房前屋后,一片一片的;田坎山坡,一排一排的。到了春天李树开花了,一簇簇洁白的李花堆满枝头,远远望去,让人领略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可好看了。不久花谢了,就长出了豆子大的青李子。过了一段时间,小李子长到了算盘珠子大了,慢慢地李子成熟了:“玉米花”红灿灿的,“四月黄”黄澄澄的,“鸡心李”红得发黑。摘一个放在嘴里,紫红色的酸酸甜甜的果汁一直流到了心里。
还有一位学生写道:
石根山位于我的家乡朱砂镇,与广西交界。它以石的奇、特、秀、清闻名粤西,更以四季不同的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春,绿意盎然,山花怒放,漫步山野,可以欣赏野花争艳,感受鸟唱虫鸣;夏,云雾缠绕群山,飘渺神秘,简直是人间仙境;秋,日出日落,红叶醉人,远看枫叶成林,层林尽染,近看色彩斑斓,赏心悦目;冬,寒风萧瑟,放眼两广林海,郁郁葱葱,韵味十足。
亲近自然,能让学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自然,自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使随笔言之有物,作文自然就会真实可感。
二、走进社会,让随笔描绘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曲折离奇的小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指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把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验、耳闻目睹之事融于笔端,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进而养成热爱生活、勤于动笔的习惯,就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我手写我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例如我校一位教师生病住院了,家里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学校便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捐款倡议。一位平时比较懒散的学生却出人意料地在他的随笔中写道:
面对生命,尤其是面对一个在悬崖边的生命时,你是否会伸手去援助,去拉他一把,去给他一丝温暖、一丝关怀和一丝希望呢?如果是我,我会说:“我会。”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前几天我还看到他在学校检查纪律,如今却生命垂危。当我听到了这个噩耗的时候,觉得就像一块大石头砸在心上,隐隐作痛,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形形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和神态外貌,听听他们的呼声;观察身边有意义的事、有趣味的事、新鲜的事等,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随时随地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形成随笔,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自由发挥,让随笔抒写内心世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随笔是最自由的文章。因为随笔没有太多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写作,所以学生的思维会特别活跃,写作的兴趣会特别浓厚。随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自由选择文题,自由安排材料,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扰,这就可以利用随笔自由记录成长的心灵感悟,如考试的喜和忧、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亲情友情的温暖细节等。如笔者班上一位寡言少语的学生在她的随笔中写道:
我来自信宜云开大山,我有大山般沉稳的性格,我有大山般宽广的胸怀,我有大山般崇高的理想。可我又很迷惘,在喧嚣的都市中似乎不知路在何方,在教育城的高楼中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又如一位学生写对妈妈的误解:
我在段考中取得了全级第十名的好成绩,当我兴冲冲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时,她却迎面泼来一盆冷水:“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不考个第一回来?”我强忍着泪水,冲进房间,我真怀疑,她是不是我的亲妈!
学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诉之随笔,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对于学生在随笔中流露出来的成长的困惑,教师应及时给予开导和帮助,通过写评语,使随笔成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大多很喜欢老师充满真诚和关爱的文字,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评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乐于抒写内心所感,爱上写作,并使作文越来越贴近生活和内心世界,更接近写作的本质含义。
四、及时倾诉,让随笔完善人格
随笔是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进行创意表达的过程。写随笔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思考人生,反观自身,学会客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深切地体会人生的各种滋味。作文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但由于学生的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说”出来的话并非都是积极可取的,有时难免流露出消极、自私等不健康的思想。教师应通过随笔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引导他们摒弃这些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因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一次随笔评讲课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学生张文娟(朗读自己的随笔):“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举头望着满天的清辉,萦绕在我心头的,是父母沧桑的脸庞。我怨天,为什么别人可以锦衣玉食,而我们却要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碌;我尤人,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成绩却仍然不如别人好?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随笔写得怎样?
学生陈菲:引用诗句,富有诗意。
学生王一帆: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学生黄欣欣:文笔不错,但我觉得作者的思想太消极。
教师:我觉得三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这位同学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但从她的随笔,我看出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失望。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未来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的苦难,也许正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孟子不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我们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篇3
一、立足农村生活,写真事抒真情
应要求学生坚持一个原则即“非熟悉的不写”。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因此,农村初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 做农村山水田园风光的主人
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 从农村朴素的语言文化中领略人民的智慧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分瓜,清明麻”这是农村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所特有的谚语;又如“清明谷雨,冷死老鼠”,“朝雨晚晴,晚雨落到天明”,这些谚语就指出了季节气温和雨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科学的指导价值。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能积累写作素材,又能提高作文的“科技含量”,可谓一举两得。
3. 在日常家务劳动中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农村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正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描写下来,把自己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除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学生都亲身参加过收割稻谷或摘采荔枝龙眼的劳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二、倡导写随笔,重视生活体验
随笔的特点是自由真实,较少拘束。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发现随笔的真谛――随笔就是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随笔的奥秘就是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表现自我;随笔就像日记,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了,真情也就跟着流露出来了。当然,教师在随笔教学中也要作一定的指导。为了更好地突出随笔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把常规性的作文教学与随笔教学进行了对比: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随笔的教学优势明显大于常规性作文教学,既然省时省力,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自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写作、自然流露的空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篇4
1.阅心
出于对学生劳动的尊重,无论多忙,切忌用一个“阅”字打发学生。用心去品味每一段文字,找出闪光点,使学生眼巴巴盼着你的温情解答变成现实,同时不要泄露学生内心的坦诚。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倾诉许多心里话、真话,甚至同学中间的秘密,老师应恪守与学生的心灵之约,能使学生向你倾诉真实的内心世界,把你作为知音好友,兄弟姐妹,与你心灵交流。点评要显现老师的长者风范、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2.幽默
面对学生有趣的观点,或者一些幼稚啼笑皆非的问题,老师不妨幽默一把,用生动风趣的语言,能深得学生欢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食堂的菜价今天又长了,我的身材又要苗条了。”老师可给他点评:“物价比五年前涨了百分之二百,老师的工资基本没动,咱们抓住这个机会比一比谁减肥快。”对一“逗”到底的文章,老师可以给他点评:“你太偏爱‘,’了,就不怕‘!?。’生气吗?人在社会中要找准自己的位子,才能发挥作用,标点符号是文章的灵魂,我的朋友你怎么忽落了他们应在的岗位。”学生参观世博会随笔写道:“人多,排队排得绝望,真想自杀,到黄浦江一看,看不见江面了。”点评:“恭喜你培养了遵守契约规则习惯,你的文明素质经得起排队的考验。”
3.哲理
能写随笔的学生一般思想趋于成熟,思考问题往往从人生、社会现象、人文哲理等层面考虑,对这类随笔的点评也要写的有哲理,让学生在辨证的观点中思考回味。如学生针对没完没了的课业负担,回忆小学美好的时光,一叹小时候生活的多么幸福,二叹时光流逝。点评:“人的一生总要遇到几处关键时刻,高中是人生奠基时段,要勇于拼搏,有的不断失去,也在不断得到,关键是珍惜和抓住当前的时光。”又如南京彭宇案对学生的道德观影响很大,“我还要对别人好吗?”成为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话题和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此可以这样点评:“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压力,我们活得很累,世间的事都讲究因果循环,对别人的好坏最终都会回报在自己身上。相信善有善报。”还有向老师倾诉在考试中总是把简单题做错,悔恨不已。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过失中得到启迪,自我警告比悔恨更有用。”
4.鼓励
在随笔中学生会倾诉不同的心路历程,有不同的感受,所以点评要有的放矢。如流露出低落情绪,显示自卑的,点评要鼓励,以提升其人格。“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去吧。”“山登绝顶人为峰”等经典语言对学生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对于青春飞扬与意气风发,要给予真心的赞美与羡慕,梦想的实现往往孕育在期望之中,每一个学生都依靠赞美和肯定而进步、成长。流露出优越和不健康情调的,在点评时给予指正。如一女孩家穷,父亲残疾,母亲多病,苦难的生活使她过早成熟,她把弥漫在少女心底的叹息、渴望、追求、奋争都倾诉在随笔的文字里。点评:“文学能温暖孤苦的生命,苦难和挫折对生命是种摧残,对文学而言,它却是一种收获,它使人更懂得人生和世态。”
5.切磋
高中生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与老师建立和谐关系,所以点评时不要以教训口吻,而要朋友一样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谈,如:“结尾可以换一个吗?开头再简洁点。”“你想想,这句话不要是不是更好一些。”对理想过于不现实的,可以点评:“成功的人生需要规划,你能定一个计划吗?有了目标,才能有最理想、最幸福的生活。”
6.夸张
学生是需要赞美的,往常给予学生暗示,他就会朝着你暗示的目标去努力,不要吝惜溢美之词。对文笔比较优美的,技巧用得好的,不妨给他一个“文学新秀”,“二十年后语言大师非你莫属”,“苏轼也会羡慕你的”。语言虽然有点夸张,但学生心里一定美滋滋的。
7.文采
要求学生文字美,教师的点评也要写得优美,学生能从老师的点评中读到关注,读懂理解,读到汉语言的妙处,从而产生对老师的敬佩和崇拜。针对主旨不鲜明的,可用“难识庐山真面目”;对内容泛泛的,可用“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景抒情结合好的,可用“一枝一叶总关情”;语言质朴的,可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可以用“妙”“绝妙”“关注”“棒”等词语。如加上对偶、比喻、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则更能体现语文之美。
8.共鸣
学生的作品用心怀大爱去读,许多的内容会使你产生共鸣,用共鸣的文字表达老师阅读学生作品时的情绪与感受,可以将学生与老师的心理拉近,如随笔写陪母亲看病,替母亲担忧,感到伤感。点评:“看了你的随笔,作为母亲的我真替你的母亲高兴,有你这样的心意,你母亲是幸福的,母爱虽从不需要回报,但有一点露珠也令人欣慰。”
9.诗意
点评要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同时也要有诗意。诗意的写作,诗意的点评。如学生写校园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郁郁葱葱,秋天红果枝头,冬天踏雪浪漫,一年四季大自然都赋予它不同的戏。点评:“走向大自然,观潮起潮落,听泉水叮咚;登峰峦乐山,辨鸟语虫鸣,闻细雨缠绵。”引导学生到课外寻找写作灵感。
10.解惑
篇5
“老师,你总让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作文材料,可我们的生活太平淡了。从家庭到学校,再回到家庭,每天就这么两点一线。校园几乎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哪有什么好的素材?”
【场景撷取——教师如是说】
“哎,现在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埋头于书本,生活实在单调。有一点空余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游戏。哪有什么丰富的作文素材?也难怪他们写不出鲜活灵动、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来。不像我们小时候,生活虽然贫穷,但比他们会玩多了……”
【细品言论——我如是说】
初听这些言论,似乎很有道理,然而果真如此吗?菁菁校园,琅琅书声;大千世界,真善美丑……不知多少人为之留下优美的篇章,演绎出感人的情怀。难道是他们的生活特别精彩吗?不,只是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体验的心灵,一个善于感悟的头脑。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学会发现、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那怎么才能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作文的感悟,让他们在作文中尽情地展示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呢?我尝试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
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它明晰的思维训练为导引,使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自豪、交往的愉悦、生活的美好、探究的乐趣、失败的教训、磨难的艰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来。我具体采用如下策略:
一、在细致的观察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在“六个解放”理论中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使他能干、能想、能说,而完成这一理论的最佳环境就是大自然、大社会,因为“造化钟神秀”。大自然中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社会,去观察起伏的山谷,富饶的原野;去欣赏蔷薇色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去领会人间百态、风土人情。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继而转化为文字呢?
我首先摒弃以命题作文为主的训练形式,代之以“定量”,辅以“定向”的方法,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生活随笔,放手让学生写自己认为值得一写的东西,不拘内容和文体,不限篇幅,不求老到,重在捕捉难忘的瞬间。让春天的第一丛新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一束红叶,冬天的皑皑白雪触及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人物细小的神态动作、只言片语乃至瞬息的感受变化、情绪波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领学生走向生活的博大与精深。于是,校园里常出现我与孩子们一起驻足的身影。桂子树开,我引导他们观其色,闻其香,尝其味,摇其树,晾其花,品其糕……月季园中,我领着他们一起观察月季的花色、花蕊、花枝、花茎和叶片……
起初,我让学生在学校完成随笔。利用放学前的一点时间,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当天的新发现、新感悟,尤其鼓励那些对细节关注入微的同学,然后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快速完成随笔。篇幅不用太长,把想说的话记录完整、通顺就可以了。第二天晨会课及时展读学生的随笔,可以自荐读,也可以小组内互读后推荐读,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因为降低了难度,又有一个共同创作的竞争场和展示发表的机会,学生写随笔的热情特别高涨。他们的生活也突然间变得丰富起来。“原来觉得一成不变的生活竟如此多姿多彩。即使是上学时经过的同一条街道,今天遇到的人、事与昨天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月季园,今天的花开也与昨天的不一样……”学生如是说。
渐渐的,我们从写课堂随笔过渡到写循环日记。教室里46个同学,自由组合成8个小组,一般是水平相当的同学在一组。一组内的同学用同一个本子轮流写生活日记。写一次日记,可以读到别人的四、五篇日记,接触四、五位同学的生活,学生乐此不疲。这些倾注学生情感、凝聚学生爱好的本子,在家长中也竞相传阅,甚至有的家长还在一些日记的后面写下了自己的评价。在写循环日记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大课堂,而课堂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阵地。尽管我们有时也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但课堂毕竟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传授作文技巧的主渠道,而它很多时候却又显得封闭和有界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我努力打破课堂这种封闭和界限,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平时生活的一个侧面或是一个小小的剪影,积极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深入的体验,这对于作文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写《我喜爱的小动物》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带到课堂,每位同学向小组内的同学首先介绍自己的小宝贝,听的同学可以随时提问和补充。这样学生介绍时就更全面、细致了,用词也丰富、准确了,等到写作文时,同学们就不感到困难和无从下笔了。作文交上来批阅时,作文的质量相当高。
当然情境的创设并非局限于教材单元习作的范围,那将缺乏新奇、缺乏激情。我们完全可以更大胆地开放我们的习作课堂,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习作的素材。
前几天我组织学生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走进教室,我对他们说:“我在网上找到一份据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题的试卷,是用来测试各国儿童的素质水平的,你是不是天才用它一测就成,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天才试卷’。试卷一共有20道题,但考试时间只有五分钟,为了公平,卷子下发后必须等老师记时开始后才能打开。”讲清要求后我一声令下,学生奋笔疾书,无奈时间实在短暂,没有一个学生做完。正在他们唉声叹气时,我请他们看试卷的最后一题:如果你已经读完了所有题目,请你只做第二题。(请把你的姓名写在试卷的右上角。)此时,学生有的垂头丧气,有的捶胸长叹,有的满面愧色……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份试卷考的不是他们的知识多少、智力怎样,而是考他们的态度和习惯,这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有了这样深刻的体验,学生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不吐不快。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教训》《啊!》等精彩习作在学生笔下诞生。
篇6
但以前的我真的真的不爱读书。大约四五年级吧!我才开始喜欢读书。那时,书对我来说只有必要的课本和练习册。我的脑海里75%都是看电视,画画和上网。以往我的性格特别开朗,说得过一点,开朗的不像话。下课铃声响过的走道里,我是永不退场的演员,上课铃声响起,我还意犹未尽,一个永远都静不下来的孩子,怎么可能跟文学搭在一起?如果不是那次偶然的机会——被强制看书,我想现在的我应该不会这么痴迷读书,这么痴迷文学吧!
嗯,第一部让我对读书感兴趣的作品是《淘气马小跳》,让我彻底爱上读书的是杨红樱的作品。后来,我读了越来越的儿童文学,深深的被吸引。喜欢读儿童文学一直保留到初一或初二。可能是长大了,不满足于儿童歌文学带给我的充实,我开始看一些长篇的:《草房子》、《大地之灯》、《少年残像》等等。再后来,我喜欢上了青春文学:忧愁的文字,奇特的相遇,快乐的回忆和永远不变的是悲伤的结局慢慢地让我变变得安静,也成了我心伤的原因!
在一次次探求新文学的路上,我也在不断尝试创作,随笔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在随笔中,我记下生活,录下观察,谈出感受,留下情感,我还在尝试着写小说,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独自享受着我的这个“创作”过程。读书改变了我的性格和思想,写作让我成长。
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激兴趣 抓常规
我校虽处城区,但招生生源大部分属于农村学生。2013届(1)班学生也属于这种情况,他们2010年升入初中时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语文的多种常规都没有很好地形成,每次质量检测,80分以上的不足10人,90分以上的没有,不及格人数超过半数。但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个班级的语文学习风气浓厚,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上了一个分数段,平均分、优秀率都远远优于其他班级。下面我就一些自身的经验和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抓语文常规
“语文常规”即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学习语文有许多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如规范书写汉字、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读名著、做读书笔记等。这些语文常规养成得好,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逐个介绍。
(一)写好字。新课标指出:“初中生能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来自于农村的学生,由于小学阶段没有经过认真规范的书写训练,没有养成较好的书写习惯,大多书写潦草且多错别字,写好字成了七年级阶段的一个主要任务。
七年级开学的第一周,我就用了三节课讲了书写的重要性及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在谈书写的重要性时,联系自己多年参加中考评卷中有关书写的事例,明确告诉他们:中考谁书写优秀,谁在中考中占优势的道理。接下来,我要求学生每天练150个正楷字。为了让他们练字有一个目标并且有信心、有兴趣练下去,我为他们制订了一个过级计划――
过初级,要求较低,只要横平竖直工整书写即可,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希望养成他们耐心书写的习惯,即养成耐性,经过半年的练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而中、高级则在结构上、行文上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使他们练字有一个目标。
(二)说好话。“说”是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之一,这里的“说好话”包含“说”、“读”。我刚接手教他们时,绝大部分同学朗读结结巴巴,回答问题脸红耳赤,噤若寒蝉,不会说不敢说。我知道这是由于小学阶段说得少的缘故,于是我用一些事例反复跟他们讲了初中生为什么要会说会读――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交际的需要――从思想上解决他们怕说的障碍。为了让他们说好,我提出了下面的要求:(1)平时在学校不管上课还是课间,同学间、师生间都必须用普通话交流。(2)每天课前5分钟请一位同学进行脱稿说话训练。(3)早读语文必须大声朗读,不允许默读。
三年来,班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关于“说话”的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黄桂洪同学第一次轮到上讲台说话训练,由于害怕,站在讲台上5分钟蹦不出一个字,脸红耳赤,手搓揉着衣角,最后竟然哭起来。下课后,我鼓励她,让她明天再试,她同意了。第二天上讲台她仍站在那里两腿发抖,说不出话,我立即对全班学生说:“黄桂洪同学今天能有勇气第二次站在这里,说明她很勇敢,不过还没有找到思路,请大家给她掌声鼓励。”结果,她在学生的掌声中最终完成说话训练。下课后,她竟主动找到我说,让她明天再试一次,看还会不会再害怕了。我很高兴,同意了她的要求。当黄桂洪第三次站在讲台上时,已是充满自信,眼视全班同学,大声说自己课前准备的说话稿,她的说话最后赢得学生的热烈掌声。她的成功鼓舞了许多还没有上过讲台的、怕说的学生。
(三)作好文。作文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教和学的重心。我所教的学生在写作方面比起“说”、“读”更是薄弱,大部分学生作文病句成堆,成篇不足400字,内容空洞。怎么才能提高呢?我想平时训练要求少写长文,多写短文。初中作文要求600字左右,我降低要求,多练200字至400字的文章,多练片断作文,分年级实施,这是我三年来作文训练的计划。
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作文训练,到现在九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600字以上的作文,且语言较通顺,内容较集中、充实。
以上所列是每两周一次的作文。我认为他们写作的进步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我还有一个常规作业就是写随笔(别人叫周记)。随笔,就是取材自由,文字长短不限的文章,要求每周三篇,不少于200字。老师每周末或周一批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讲评解决,发现好文章及时表扬赏析。三年来,学生利用写随笔这一阵地,写出许多短小精悍的习作,说明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笔起到不小的作用。
(四)读好书。现代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所以读好书是初中生的学习任务之一。新课标对初中生阅读在阅读面、阅读量、背诵量等方面都提出要求。
作为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比城区学生来得窄,积累比城区学生少,这就更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要广泛阅读,首先得让他们懂得读什么,然后要解决书从哪里来的问题,最后才能检查落实。所以,我采取以下方法逐一解决以上问题。
篇8
你们好!
我们都曾有过因为老师布置的作文而咬笔头殚精竭虑、为怎么运用作文技巧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胸中无竹”。如何才能胸有成竹呢?我想给大家推荐一种写作练笔的方法――速写。
“速写”一词,源于绘画,主要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记录生活的能力。它既是绘画技能训练的一种基本功,又是绘画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抒发激情和意兴的艺术表达形式。速写是画家深入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既为他们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还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完成大作。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当然也是文学的源泉、作文的源泉。脱离生活的作文,就像空中楼阁,不可能成就成功之作。在将近十二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同学们作文水平低,并不是老师作文技巧讲得少,也不是学生作文选看得少,而是平时的写作积累和训练太少(跟学生阅读量的多少也有很大关系)。很多同学因为平时的积累太少,在写文章的时候,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文也会凑”,这主要是讲读书对写作的作用。而我的理解是:勤写文章三百篇,胸有成竹有锦绣。
我借用绘画中的“速写”到同学们的写作训练中,最早可溯到1998年,因为经验和水平的问题,名称由摘抄本――练笔本――生活速写本――随笔演变。作为农村初级中学,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普遍偏低,主要存在诸如内容不具体、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无病、断章摘句、生搬硬套等等毛病,想来也是大多数初中生写作的通病。
经过我对同学们的作文反复研究,并和他们详细探讨,我找到了“学生的作文与生活之间存在断层”这样一个因素:既然无源头之水,出现作文“死水潭”的情况就很正常了。所以我以后的作文教学把“生活速写”作为同学们练笔的主要手段,经过几年的实验,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求同学们写“速写”(随笔)的想法。
我的做法大致如下,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借鉴:
适用对象:初中生。
开始时间:从初一开始。
工具准备:笔一支、笔记本一本。
方法比例:速记60%、摘录30%、绘图10%。
操作步骤:
1. 要求能及时去描绘灿烂多姿的生活片断,抒写灵动多变的心情、感想。要多注意观察家庭中、学校里、同学间、社会上发生的生活片段,调动所有的神经去触摸生活。
2. 只要是美的材料,不嫌其小,不嫌其少地进行捕捉,并迅速地写下来。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两句精彩的对话、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片落叶的姿态、一股拂面的微风等等。
3. 能尽可能把课外阅读中的感兴趣的精彩句、段摘录到随笔中。对虽精彩但不感兴趣的就不要摘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样做能使同学们养成不同的写作风格。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用书名加页号的方式在随笔中表示。比如:《三国演义》P245。
4. 可以把脑子中的想象和联想的部分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在随笔中。采用粗线条速写,不要求精致,要求有个性,如有时间(也可以以后补上),可用几句话在图下进行注解。
5. “再述”。当随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一般会要求同学们“再述”。就是要求大家把他(她)随笔中的内容抽取一部分,进行再写或者扩写。因为当时的时间比较紧,只抽取了“一个瞬间”,随笔的作用,是把这个瞬间“定格”,而“再述”是把这个瞬间再找回来,加以比较详细地叙述和扩写。在“再述”过程中,同学们要放开手脚,不要被固有的文体格式所束缚,不要在意什么文体,能扩写到多少字都行。
6. 交流互评。同学可以自己选择交流互评的对象,把自己最得意的3到5则内容由对方进行评价,评价字数有规定。
同学们,作文练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作文训练上,老师讲解作文规范和写作技巧实乃应付考试迫不得已而为之。真正的写作产生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自己应该有“大语文的意识”,只有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材料才真实、可信、感人至深,才能够使我们的作文水平有质的提升,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速写,或许可以成为大家练笔的方法,一旦采用就要持之以恒。
一点心得,大家共同探讨!
敬祝安好!
良哥
篇9
时间看上去很充分,其实不然。学校在市区,我家在农村,隔了三十多公里路。一般打地也要三十多分钟,更何况,我还在构思随笔呢!这一切都说明我离迟到有危险了。
于是,草结束了随笔,匆匆吃了点面条,拿起老妈早已整理好的书包去学校了。此时已经下大雨了,但一走出家门就有车来了,我连忙上车。
上车之后,我仔细打量了这辆车。这辆车已经很陈旧了,两个天窗已经合不拢“嘴”,车窗也有好多关不上,连我手上的扶杆也褪了漆,而且地板也是湿漉漉的,看上去,像黑糊糊的泥浆。看来,我坐上了“老爷车”。
我背上的沉甸甸的书包快压垮我的肩膀了,我便找座位坐下。但我发现乘客们都站着,原来从窗户里流进来的雨水把坐椅打是了,我便“嗖”地拿出事现老妈准被好的报纸,将坐椅擦干,威风地坐了上去。我将窗户关上省得雨射进来。以免迟到,我让司机快点,“已经不能快了,都40码了”。才40码,照这样的速度不迟到才怪哩!
尽管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但我的感觉还是颠颠簸簸地站着的乘客也不由自主地跳了“迪斯科”,使车厢里的污水四处飞溅,我也在劫难逃,身上沾满了黑点。对于不断飞来的污水我也顾不上面子,撑起伞来变作“盾牌”。一波三折,刚挡住污水,背后又有雨水偷袭。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天窗里流出来的口水啊。我不得不将伞向上挪一点,可雨点们不甘示弱,不但把伞打得“啪啪”响,还从衣领钻进来,滑入我的背上,冻得我直打哆嗦。唉,车怎么又“敞篷”了。
我便躲到离天窗远远的车门边,但依然没有用处,我仍旧处在雨水的攻击范围之内。只不过这回我的“盾牌”可以完全保护我了。我不能总站着吧,我就坐在一个没有雨水的坐椅上。伴随着汽车的节奏,一上一下,一扭一歪终于到站了。
我连忙下车,告别这辆“老爷敞篷车”了,刚下车,车就突然启动,溅起一滩水花,幸亏我身手不错机灵地躲了,要不然早成了“落汤乌鸡”了。
经过这破车的一番周折,我总到站了。我瞄了一眼旁人的表,已经5:45了我的天哪,再不快点就要迟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挤进了2路车。进车第一感觉:闷。的确如此,车厢里挤满了人,可连大看的窗户多没有,怎么受的了呢?我除了无奈还是无奈。我只希望车开快点,车到是满快,红灯也是不少,刚快起来的车一下就慢下来了。我挤在车里像蜗牛一样随着汽车前进。
到了一个繁忙地去后,很快就人去‘车’空了,这下子总算能舒展舒展了。两站之后学校到了,我飞一般地冲出去,再冲向学校。
篇10
一、切合实际的计划、安排、组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
语文面广,知识点繁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前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埋怨语文让人老虎吃天无法下抓,尤其是面对平时四平八稳的课堂教学和突如其来的各种考试,两种反差极大的情景,使教学双方感到了空前的迷茫和无奈。原因何在,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还要让学生清楚所学内容对自身成长进步及最切身利益高考的作用和意义,即为什么学,那么紧接着的是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便将语文教学导入了正确的轨道。其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要通读教材,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只有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作到胸中有教材,有知识结构,明确重难点,激活自己的思想头脑,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任务并且有了实施教学目标任务的思路和做法。
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近者一学期,远者三年,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这是实施教学以及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计划可分以下几部分:
(1)课堂教学计划。重点是理念更新和传统模式的改变问题,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问题。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且要安排详细重点讲授内容和研究性内容等。
(2)第二课堂计划。这里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其包括作业的种类及要求。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渠道和做法,学生语文成绩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知识的活动安排等。这些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因此要十分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3)安排组织是关键。如何落实计划,安排组织是关键。重点是安排学校规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堂、辅导三块时间的安排。笔者是这样做的。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本人给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其成员根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这些成员必须是在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如:笔者按早读、课前三分钟演讲、作文、随笔、测试六大块,分别任命了六名同学为语文学科委员,这六个人负责每一项任务的安排布置、督促、落实,并及时上交相关作业,反馈信息。每一天提前通知全体学生,指明时间、具体任务、完成时间等,要求十分具体。比如演讲负责人,必须提前两天通知演讲者,准备相应的内容,提出要求,并在中途检查了解情况,确保演讲质量。比如负责随笔的学生要收交随笔还要按我所制订的评定标准统计随笔质量,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平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科委员开会,布置任务,并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工作。
这样的做法,效果明显,改变了以往老师一人布置任务,学科代表一人艰难工作的局面。通过学科委员的带动作用,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激活了语文学习现状。
以上做法不仅从老师角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也从学生角度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为进一步展开语文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形成了良性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明确了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方法很多,但要落实到主阵地――课堂。老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他是将师生个人语文学习公开化、透明化,是师生交流语文学习心得,互相学习语文学习方法、切搓技艺的舞台,其不仅包括方法技术的演练,也有个人情感、态度、思想、言行、习惯的熏染。其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更新自己做人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 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情感态度、思想精神领域的革新,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将影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自己语文教学的成分。
2、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语文教学要坚决摈弃一讲到底的模式,要一改学生听、老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语文学习面,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3、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语文能力的落实,本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口语训练。二是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三是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四是注重情感氛围的渲染,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
总之,更新理念,改变方法,重视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课堂教学务必落实之。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1、为了巩固学习方法以及强化应试能力,必须有计划地利用好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如坚持阶段性地下发上乘的高考模拟题,让学生加强训练。
2、开展与语文有关的文体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以此活化语文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