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伤认定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适当确定中方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特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
(一)外商投资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自行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所在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协助下,自行招收、招聘职工,通过考核,择优录用。
外商投资企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当地无法解决的,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商得有关地区劳动人事部门同意,可到外地招聘。
(二)外商投资企业经过考核,决定录用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原单位应积极支持,允许流动。如有争议,由所在地区劳动人事部门裁决。
(三)中方委派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是能够掌握政策、懂技术、会管理、勇于开拓,并能与外商合作共事的人员。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工作应给予支持,在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他们的工作;必须调动的,应征得董事会的同意。
(四)外商投资企业对于经过试用或者培训而不合格的人员,因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而富余的人员,可以辞退;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一定后果的职工,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分,直至开除。
二、关于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
(一)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由董事会按照不低于所在地区同行业条件相近的国营企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原则加以确定,并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好坏逐步加以调整。经济效益好的,工资可以多增;经济效益差的,可以少增或不增。
(二)外商投资企业按照所在地区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职工在职期间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中国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费用,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如实列支。
篇2
亮点之一 工伤扩面开门红
制定一法一条例配套规章
2011年,是《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之年,又是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时修订颁布了《工伤认定办法》《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制定了《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办法》等重要配套规章,为一法一条例的平稳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
参保扩面增幅迅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了2011年参保扩面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说:“2011年,我们抓住一法一条例强化参保的有利契机,充分协调建筑、煤炭等部门,大力推进建筑、煤炭等高风险企业参保的专项工作,使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亿7 689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1528万人,明显高于前两年每年新增参保1200万人左右的水平,比‘十一五’开年的2005年增加参保人数9 211万,农民工参保占新增参保人数的65%以上。2011年一年即完成了‘十二五’五年扩面任务的31%。”
亮点之二 解决老工伤
财政投入56亿元
2011年,是解决国有企业老工伤问题的关键一年,也是老工伤问题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按照国务院第140次常务会议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协调中央财政部门,专门安排了56亿作为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各地做好这项工作。
全国解决312万人
会上,胡晓义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各地2011年解决老工伤问题所取得的成绩。胡晓义说: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12万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圆满完成了国务院交办的这项重要工作,基本解决了长期影响社会稳定的这一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成为2011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
全国各地在解决老工伤问题上集思广益,抓住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多方筹集、落实资金、完善手续、平稳衔接、分期分批、全面解决的原则,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积极推进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
资金筹集多种渠道
资金的筹集是确保实现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工作目标任务的重中之重。以山西省为例,全省在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补助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基金、企业“三家抬”的原则积极筹集落实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所需资金。一是积极落实省、市财政补助。与省财政厅、国资委相关处室积极沟通协调,认真测算,落实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对困难大、任务重的统筹地区给予了倾斜。二是积极发挥工伤保险基金调剂功能。从基金累计结余中按5个年度对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费用进行调剂,每年调剂使用基金。三是合理确定企业趸缴额。对老工伤人员多、纳入统筹管理所需资金大的企业,由企业一次性趸缴部分费用或分年度缴纳。省煤炭工业厅对省单独管理的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按规定正常缴费的同时,采取分年度按不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筹集老工伤纳入费用。
工伤认定细致周到
工伤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是老工伤人员享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但由于老工伤人员形成时间跨度大,成因复杂,在工伤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江西省在制定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人员范围,将老工伤人员界定为四类:第一类,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中央下放企业以及实施关闭破产改制的中央和中央下放企业)和集体企业、原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在2010年12月31日前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并鉴定为有伤残等级,且未终止劳动关系,又未纳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统筹管理的伤残人员;第二类,上述企业中由企业或主管部门确认为工伤,但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伤残人员;第三类上述企业中已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工伤人员;第四类,上述企业中工亡职工(含职业病死亡人员)供养亲属。在审核确认上,只要企业能提供相关原始资料(包括企业或主管部门发放的伤残证、企业安全部门的事故报告、工会慰问受伤人员名单、职业病诊断证明)的,都作为基本依据。
亮点之三 工伤认定主推服务牌
2011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在全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窗口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2012年会议上,32家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被评为“为民服务传先争优表现突出成效显著单位”。
把工伤职工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
在工伤认定案件受理过程中,很多工伤职工在未得到赔偿前,最大的困难是巨额的医疗费用。有些职工因为无钱医治,放弃治疗或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留下终生遗憾。吉林省长春市社保局工伤保险处用亲情服务,与工伤医疗定点机构多次协调沟通,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对伤情特别严重的工伤职工,在不缴纳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进行先期治疗,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工伤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权。
开启绿色通道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工伤认定,安徽省淮南市社保局工伤保险科建立了“劳动者个人申报工伤和轻微伤认定绿色通道“,采取立案前介入、促进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涉及职工利益的特事特办、用人单位申请轻微伤工伤认定即报即办等方法,两年来处理工伤认定疑难案件30多起,轻微伤案件200多件,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亮点之四 公务员参保试点展开
公务员参保是近年来工伤保险工作的新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此设定了总体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即将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为其提供全面、规范、公平和社会化的制度保障。
胡晓义介绍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年来与有关部门协调的情况,争取尽早从制度上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上海、海南等地已将公务员整体纳入工伤保险的动态,北京、天津、云南等地也以政府令的形式,将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胡晓义建议其他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公务员参保,并妥善处理与现行公务员抚恤制度的过渡衔接问题。
2012年重点落实“四个二”
在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对2012年全年工作进行了归纳,即突出“两个重点”,巩固“两项成果”,抓好“两个试点”,提高“两个水平”。
突出“两个重点”,是指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工伤保险司将在年内制定和修订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等4个规章文件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等4个国标及行业标准。
巩固“两项成果”,是指巩固解决老工伤问题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的成果。刘梅强调, 2011年我们将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实现了工伤保险制度对各类新老工伤人员的全覆盖,今年要确保待遇落实到位。
篇3
协助厅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工作;协调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工作;承担综合调研工作;制订厅机关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有关重要文稿;负责厅会议组织、公文审核、文电处理、机要档案、秘书事务、接待联络、机关财务、保密保卫、后勤保障,以及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险立法计划、负责草拟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依法行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险监督检查权,指导和监督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建立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负责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负责普法工作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咨询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基金监督处)
编制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统计和信息工作,统计公报、信息资料及发展预测报告;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及其网络的规划、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管理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经费、专项经费和国际援助、贷款项目;会同财政部门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并组织实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提出审核意见;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网络,查处基金管理的重大违纪案件;认定投资机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的资格,认定有关机构承办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资格并对其承办的补充保险基金实施监督。
(四)劳动工资处
制订劳动关系调整基本规则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实施规划,审核在杭省部属及部队属单位集体合同;制订全省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和外来劳动力调控计划;负责特殊招工、政策性安置和调配工作,按分工拟定“农转非”政策;参与省级劳动模范的评定工作;制订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率挂钩政策,负责省属企业工效挂钩工作;制订并实施企业工资指导线政策、工资集体协调规则、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收入调节政策和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审核省、部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
(五)就业和失业保险处
综合管理全省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就业及失业保险工作;制订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制订劳动力市场发展规划和职业介绍机构管理规则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和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办法;制订全省就业服务事业规划和促进劳服企业发展政策并组织实施;按分工管理境外人员入境就业和公民出境就业工作;制订全省失业保险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基本政策并组织实施;制订失业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和调剂政策、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研究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和稽核办法;负责管理失业人员疾病、生育、死亡等有关待遇。
(六)培训处
根据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制订实施办法;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订职业技能鉴定规则和实施办法;负责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和社会劳动者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制订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竞赛的规则和实施办法;负责管理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综合管理全省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培训机构;承担省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工作。
(七)仲裁处
制订劳动仲裁规则和劳动争议处理政策;负责全省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资格培训、考核、认定工作;负责对全省劳动争议处理行政机构的监督、检查、业务指导以及对乡镇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指导;负责劳动保障来信来访、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负责在杭的省、部属和部队属单位的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八)养老保险处(省社会保险委员会办公室)
制订全省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和管理政策;负责养老保险调剂金的管理使用;制订个人账户管理政策和养老金计发的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研究完善中央行业在浙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组织实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办法;负责调整城镇职工疾病、非因工死亡待遇及其供养直系亲属和非因工伤残职工的待遇政策和给付标准;负责调整精减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负责省、部属单位职工缴费年限的认定和退休审批工作;制订补充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办法;承担省社会保险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九)医疗保险处
制订全省医疗保险的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医疗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政策;指导全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负责管理基本医疗的药品、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范围及支付标准;负责实施定点医院、药店的管理办法及费用结算方法;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收费标准调整工作;研究制订省直单位、在杭部属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改革方案,负责实施省本级离休人员和子女统筹医疗管理办法。
(十)工伤生育保险处(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制订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和管理、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及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的待遇政策;指导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负责管理全省工伤认定政策和办法;指导全省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和因病、非因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序的鉴定工作,负责省部属单位和行业单位职工的劳动鉴定和市地申请的劳动鉴定复鉴工作;承担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十一)农村社会保险处
制订全省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订农村养老保险费用筹集办法、待遇项目、给付条件和给付标准;研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和经办机构的管理规则;负责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十二)人事教育处
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和劳动工资的管理工作;参与审核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导成员的任免;拟定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干部教育的规划、计划;负责劳动保障系统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负责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负责厅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十三)驻厅监察专员办
篇4
关键词:顶岗实习;学生安全事故;工伤保险;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75—02
一、我国有关实习工伤处理的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有关实习工伤处理的法律规范立法空白较多、级别较低、涉及面窄[1]。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法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教育关系的基础法律《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规范对顶岗实习工伤处理均无任何规定。《侵权责任法》也未规定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通过学校组织参加实习受到伤害如何处理。《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但对顶岗实习生是否适用该条例未作出任何界定。可见,现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实习的工伤处理均无适当规定。
劳动部于1996年公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曾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废止了该项规定,使顶岗实习学生工伤保险出现了空白,从立法上来说,这是一种倒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首次对实习生在实习中受到伤害的处理做出规定,但并未做出针对性的规定。同时,该管理办法仅“适用于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学生的实习”,并未包括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应当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可见,国家两部委的规章对顶岗实习工伤的处理是按照民事侵权进行的[2]。
二、顶岗实习适用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的法律依据
(一)顶岗实习的劳动法律属性是适用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的法理基础
顶岗实习生究竟是学生还是劳动者,直接影响顶岗实习中学生人身伤害的工伤认定等问题,其身份的界定在司法实务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界对顶岗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于实习生来说,学习技能是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并未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劳动法律法规不能适用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实习生参加生产劳动,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者身份,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已经建立劳动关系,应受劳动法保护。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劳动关系最显著特征表现为一定的人身隶属关系,双方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安排从事工作。顶岗实习学生向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同时,将自己的人身在一定限度内交给企业支配,实习学生的人身自由受到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限制。实习学生要接受企业的指令和管理,遵守企业依法制定的劳动规则,遵循企业的劳动规律和纪律,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性劳动规范和要求进行劳动。因而,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具有基于顶岗劳动而形成的人身关系法律属性。
(二)顶岗实习学生安全事故适用工伤保险制度符合社会保险原理,具有宪法和劳动法律依据[3]
1.顶岗实习的“工作风险性”,决定其应纳入工伤保险保障体系
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与生产劳动有风险关联性,顶岗实习的这种“工作风险性”决定了顶岗实习学生若在实习时受到伤害,必须适用工伤保险才能充分有效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权利。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劳动中面临的生产性风险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来减少和控制风险,但是,从总体上说,工作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顶岗实习劳动危险的普遍存在及其造成的人身损害的客观必然性,需要工伤保险制度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保险保障,使其在遭受工伤损害时能够利用这种权利维持其生活。
2.将顶岗实习学生伤害纳入工伤保险,符合社会保险的公平性原则和保障性原则
首先,实现公平保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所以,与员工从事相同劳动、面临相同风险、遭受相同损害的顶岗实习学生应当享有与员工相同的工伤保险权利。消除身份限制,公平对待顶岗实习学生并确保其享受到工伤保险权益,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顶岗实习学生,是社会保障公平原则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其次,工伤保险能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安全感,没有后顾之忧地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劳动。国际劳工组织在评价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时曾指出:“在社会政治历史上,没有什么事情比保险更能急剧地改变普通人们的生活。这种保险制度,使人们在因不测事故、健康不良、失业、家庭生活承担者死亡,或因任何其他不幸使收入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不至于沦于赤贫。”由此可见,工伤保险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社会保障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篇5
自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03-04-27)》正式施行。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工伤保险与赔付已从原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与福利待遇的政策处理正式进行了国家法律调整的轨道,这是我国广大劳动者,企业职工的福音。目前在各地的社保除对各类企业的职工之外、对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甚至临时工、民工、失地农民也逐步纳入了社保,对这部分人采用“社保综合险”的方式纳入,综合险中包括了工伤险。但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广大人员的工伤保险以及处理尚未有相应的规定出台。谁也不能控制工伤只发生在企业之中,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发生工伤后怎么办这样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伤的若干问题。
一、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其适用范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队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主要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军队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依照国务院、人事部、国务院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负责审核、评定。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有人又称“公伤”,大致是“因公而伤亡”的缩称。这里大概可以概括为国家的人因国家公务或工作中所受伤残或死亡。“公”是个抽象概念,在其概念中包含最多的成份大体是国家性,如“公家”在百姓的心目中就是“国家”。又如“公诉”以国家公诉人的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因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劳动者因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所受之伤残、死亡或突发疾病而死亡的应统称为工伤,而不宜称之为“公伤”。
值得注意的是“因公死亡(人薪发[1994]48号)”应属于“公伤”之内,但它专指“死亡”,而不包括伤残。另外,还有“因公殉职”是指的因公牺牲。因公牺牲符合国家规定的由国家授予革命烈士。
现行企业劳动者工伤包括三个具体形态:(1)、因工负伤、(2)、因工致残、(3)、因工死亡。对于因工负伤、因工致残、因工死亡均必须经法定机构做出工伤认定,而对于因工致残还需要进行伤残评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对于因工死亡还需要进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核定与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鉴定。而这些在现行事业单位工伤政策中均没有涉及。
「本文小结
1、工伤:因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所受之伤残或死亡的。统一使用“工伤”一词可以与《工伤保险条例》一致。
2、烈士:属于国家民政部的抚恤范围,由民政部对政策规定超过工伤保险幅度的部分进行抚恤。
二、原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事故的政策处理
长期以来,工伤事故处理的政策范围属于劳动福利待遇的范畴,企业劳动者伤死处理的政策文件多出于劳动部、而国家事业单位的政策就多出于人事部。由于政策具有容易及时调整的特点,以行政机关行政文件的形式下发具有较好执行操作性,因此可以说现行的职工伤亡政策是经过不断调整而被执行的。对于企业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制度我国各地早就开始试行,而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伤死亡政策现仍执行的是人事部、财政部人薪发[1994]48号《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其中关于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规定如下:
三、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即:批准为革命烈士的,为本人生前40个月工资;因公死亡的,为本人生前20个月工资;病故的,为本人生前10个月工资。
对于致残,按照国家有关优抚政策处理,其评残条件参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89)财文455号)执行。各地实践中由人事部门、主管部门、民政部门批准、评定。
由于国家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的是公费医疗,那么对于伤者的治疗,事业单位人员个人是不承担医疗费的。
三、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
1、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规定:
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
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等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参照本条例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而2004年上半年已完全过去,自《工伤保险条例》公布之日的2003年4月27日至2004年6月30日止,已过去一年又整整2个月,有关部门尚没有出台“具体办法”以及“工伤保险办法”,在此前还只能按原政策规定执行。
2、实际上,不少地方、地区政府在与企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试运行时,开始了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尝试,作为其配套政策,也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试行规定,这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际上与企业劳动者实行了同一工伤保险制度。
四、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处理存在的问题
1、至今未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性的工伤保险制度,国家事业单位关于工伤方面的制度主要是一些零零散散、明显滞后的政策规定。
2、事业单位现行工伤规定滞后、模糊、零散,缺少法律规定进行调整的依据,且与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相差悬殊。
3、职能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实行了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加之事业单位效益的差距更是加剧这种差别。
4、对于工伤认定的内容项目、条件、认定机构没有任何政策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执行原政策的状态下,对于工伤认定实际上是事业单位的主管国家行政机关予以认定,而不论从法律上,还是行政规定上,国家行政机关没有这样的职能。即便行政机关具有这项职能,随着而今后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进入,这种职能也会随之消灭。
5、工伤人员在申请合法权益时,根本没有认定、实现其主张之门以及相应的程序,事业单位、行政主管机关也根本无法操作。
6、对于财政事业拨款的事业单位,若欲参加工伤保险其经费从什么项目列支没有规定。
7、对于已进行医疗费用改革的事业单位,工伤人员的治疗费用如何承担与支付没有规定。
五、国家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处理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这里的其他事业单位,即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1、对于民办事业单位、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单位理论上讲,不实行财政拨款收支,不实行国家政策调控,理应自行按在参加社保的同时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或地方工伤保险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2、实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也应由事业单位自行参加工伤保险。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仍按现行政策执行办理,如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989)优字34号)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评残条件与范围、伤残抚恤(保健)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等,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其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各地实践中由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民政部门批准、评定,发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证》。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执行。实践中,革命烈士由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和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评残则由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民政部门作出批准、评定,发给《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办法》执行。实践中,革命烈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民政部门和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评残则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民政部门作出批准、评定,发给《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
(4)、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抚恤办法》执行。实践中,革命烈士由司法行政机关、民政部门和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评残则由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民政部门作出批准、评定,发给《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
(5)、现役军人(含文职官兵、义务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家有关优抚优恤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评残范围、审批程序按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民[1989]优字19号)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的《军队评定伤残等级工作管理办法》执行,伤残抚恤金、伤残保健金、供养安置及家属抚恤等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实际工作中,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受伤由军队审批机关在医疗终结后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发给《革命伤残军人证》。
「问题
1、国家事业单位在工伤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机关也基本存在,只是由于国家有具体的、单一的规定,这些问题表现不突出罢了。
2、从《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1款规定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看,国务院仍将国家机关放在社会工伤保险制度之外。
3、由于工伤认定权在国家机关自身,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篇6
一、工伤医疗管理机构
矿成立工伤医疗管理委员会,经营矿长任主任,成员由财资部、安监部、生产部、政工部、群工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财资部医保组负责。
二、工伤医疗管理分类
按工伤者发生工伤的时间分为“参保前工伤(即老工伤)”和“参保后工伤(即新工伤)”,时间以我矿参加工伤保险的时间(1999年7月1日)为界。
三、新工伤的医疗管理
(一)工伤申报
1、新出工伤申报。
1)、申报程序。
①、安全生产类工伤。此类工伤由工伤者所在单位于发生工伤当天上报至矿安监部;矿安监部负责整理工伤申报材料,并于工伤发生10日内上报至集团公司安监部。
②、非安全生产类工伤。此类工伤由工伤者所在单位于事故发生两日内将事故报至劳保科工伤组,由劳保科负责整理上报材料,并于15日内上报至徐州市工伤保险中心。
2)、上报责任
发生工伤不论伤情大小,只要是须到医院医治或影响正常出勤的,必须要在发生工伤的当天向矿安监部(或劳保科)报告。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其他后果均由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承担。
2、旧伤复发就医申报。
参保后发生的工伤,因工伤旧伤复发须就医的,首先到工伤定点医院门诊,进行伤情诊断。然后持“伤情证明”到医保办填写“旧伤复发就医申请表”。劳保科工伤组负责将申请材料报市工伤保险中心核准。根据上级批复结果,安排申请人住院或门诊。遇有急诊时,可先按急诊在医院处理。
(二)治疗
1、、新工伤初次就医
1)、就医手续。工伤发生的当天,当事单位到矿安监部报工伤时,同时办理好“工伤就医证明条”(伤情特殊,急需救治者可先安排伤员就医后再行补办),凭此“证明条”到医院挂帐医治。此“证明条”在送交医院之前须到矿财资部医保办登记盖章。如果遇机关正常休息,则可以先将“证明条”交至医院,待医保人员上班时,再电话报告,以便医保人员及时到医院核对工伤者身份和医疗等情况。否则,医疗费等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
2)、就医类别。按伤情轻重由矿工伤医疗管理委员会初审就医类别(住院或门诊)。能在门诊治疗的则一定要在门诊治疗,不得住院。否则,住院补助费、护理费和工伤保险中心不予理赔的医疗费,均由工伤者和所在单位承担。
3)、申办“工伤医疗介绍信”。工伤住院者的“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劳保科工伤组要在一周内到集团公司和市工伤保险中心按照伤情对住院者申办“工伤医疗介绍信”,以尽早让保险中心担负起工伤医疗费用。
4)、住院医疗期。A、市伤保中心按伤情认为有必要下达“医疗介绍信”的,介绍信下达后,住院医疗期由市伤保中心核准,住院者应自觉服从定点医院的医疗期安排。否则,超期住院期间费用自理。B、如果市工伤保险中心认为不需要开“工伤医疗介绍信”者(即没有得到“工伤医疗介绍信者”),则住院医疗期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否则,住院费用由所在单位和工伤者承担。
5)、医疗项目或用药品种。在市“工伤医疗介绍信”下达之前,工伤检查、治疗和用药一定要符合工伤管理条例之有关规定,针对工伤而施,并接受矿工伤管理委员会的监督及审核,违规费用自理。
2、旧伤复发重新就医
旧伤复发就医,就医前须到劳保科工伤组申报登记,劳保科上报市工伤保险中心审批。医疗费由保险公司直接负担,因此医疗类别(住院或门诊)和医疗期将直接按照徐州市工伤保险中心的核准期限办理。未经伤保中心批准而超期住院者的一切费用自理。
(三)考核
1、为促进安全生产,控制和减少工伤的发生以及工伤医疗费的不合理支出,工伤单位应由党政主管牵头、护理人员配合,主动对工伤者住院期间明显不合理的治疗项目、检查项目及药品等费用进行监控。2、对于市工伤保险中心未能理赔的部分,冲减安全奖励提取费用,另由责任单位承担20%。
(四)其它情况
新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的相关待遇等其他情况,按工伤保险条例执行。
四、“老工伤”医疗管理
(一)、就医审批
1、工伤就医资格认定。凡申请“旧伤复发就医”者,必须持本人的《工伤证明》和工伤伤残鉴定书。没有伤残鉴定级别或鉴定级别在七级以下的,不再认定为工伤旧伤复发,患者可以用医保手续办理就医事宜。
2、续住院审批。对于目前已在医院住院的老工伤,须填写“续住申请表”,报集团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批。凡未获批准的,须及时出院。否则,住院费用自理。
3、新住院或门诊就医审批。(1)、因旧伤复发需住院或门诊治疗者,需持下列材料:①、经所在单位批准的申请报告;②、原始《工伤证明条》;③、伤残等级鉴定书。到矿医保办进行资格认定并填写“工伤旧伤复发就医申请表”。(2)、医保组安排到指定医院,由集团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指定的专家医师对旧伤复发的伤情作出鉴定,然后将鉴定结果报至医保办。(3)、根据鉴定结果,属于需要门诊的,由医保组审批医疗费限额(限额标准见后面第四条);属于住院的由医保办报至集团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批。获批准后,方可办理工伤医疗手续到指定医院就医(急诊者先按“急诊就医”)。否则,将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老工伤医疗期版权所有
工伤旧伤复发,按实际病情合理规定住院期限,但一次住院的最长期限为三个月,一年内累计最长也为三个月;
医疗期满后仍需住院的,必须经集团公司社保处确认。
(三)、医疗费报销范围
只有针对工伤的用药、检查和治疗项目,且金额不超过正常规定,所发生的费用才可报销。
注:(1)、按病情需要,若确需使用《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的药物时,必须先申请,并由医院医务处证明没有甲、乙类药物可以代替时,其费用方可报销,否则费用自理。
(2)、治疗工伤范围外的疾病,其费用按徐州市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四)、医疗费报销定额
1、门诊报销定额
工伤在门诊治疗,针对性医疗费,实行限额报销。具体限额为:
1~4级工伤1800元/年;5~6级1200元/年。
若当年住院治疗,那么每住院一个月,报销限额下浮300元;
每报销300元门诊费用,当年再住院时,住院医疗期就将减少一个月。
2、住院报销定额
根据病情将住院分为三类:“普通”、“较重”和“危重”(分类标准按集团公司工伤科审核为准);各类人员的住院医疗费定额指标是:
普通病情:局直属医院1500元/月,庞庄医院1500元/月;
较重病情:局直属医院3500元/月,庞庄医院2500元/月;
危重病情:局直属医院6500元/月,庞庄医院3500元/月。
重大手术或临终抢救时,符合规定的医疗费,可在“危重定额”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补贴,但重大手术,需报矿医保办,经集团公司社保处审批。
(五)、住院待遇与管理
住院生活补贴标准为7元/天。
工伤1~2级的,一年按12个月补贴;3~4级的,一年按6个月补贴。这两种情况的生活补贴,无论是否住院均可享受。
工伤5~6级的,根据实际住院天数享受住院补贴,但一年最多不超过3个月。
(六)、费用报销
1、门诊
(1)、报销时间,原则上一季度报销一次。(2)、凭批准后的《旧伤复发就医申请表》,持发票和与每张发票相对应的门诊处方、病历,到矿医保办办理审核报销手续。
2、住院
(1)、报销时间,每月月末。
(2)、住庞庄医院的工伤,其医疗费统一由矿财务与医院结算。付款前,矿医保办必须对所有的费用清单和对“定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费用对医院拒付。
(3)、在其它定点医院住院的工伤,住院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待月末凭发票、费用清单和医嘱单复印件,到医保办核报。
(七)、关于对节约工伤费用的奖励
1、奖励条件:
凡符合下列四种情况之一的,均可获得适当奖励.
①、已经通过住院审批,而自愿放弃住院,到门诊就医能节省费用的;
②、已经住院,但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主动提前出院,节省费用的;
③、在住院期间,主动谢绝院方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开药等,自觉为矿上节省费用的;
④、伤、病界限模糊,又通过了住院审批而主动用医保手续办理住院治疗的。
2、奖励办法及标准:版权所有
①、对上述的第①、②种情况,住院改门诊或提前出院后,每天7元的住院生活补贴,仍按规定的医疗期原数照发。
②、实际报销费用与定额费用相比,对节省的部分按1/3的比例返奖给工伤本人。
五、工伤住院护理
(一)、老工伤的护理。
按照护理级别,护理费用原则上承包给工伤者本人,由工伤者自主安排护理人。工伤者不便或不愿意自己承包护理费的,可将护理费交给医院由院方协助安排护理工。特殊情况的,本人书面报告,由矿工伤管理委员会审批。
(二)、新工伤护理
新工伤护理,工伤医疗鉴定前由职工所在单位负责;鉴定后按鉴定结果及有关具体规定办理。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推进《稻壳儿有限公司考勤及休假管理办法》执行,维护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和《稻壳儿有限公司劳动考勤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稻壳儿有限公司实际,制定《稻壳儿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办法(修订稿)》(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于全公司在册在岗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含试用期员工),实习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管理规定相抵触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
职责明确
第四条:本《办法》由考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监督、指导实施,根据公司现有机构设置考勤管理机构和考勤监督机构。
(一)设立考勤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各支部负责人;
职
责:对考勤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办法》
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设立考勤管理工作办公室,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开展日常事务工作,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分别指定一名综合管理人员作为考勤管理员。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日常考勤的管理。
2.负责考勤工作的执行及解释。
3.对公司考勤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处罚,确保考勤管理工作符合公司的有关规定。
(三)设立考勤管理监督办公室,由纪检监察室兼任,党群、综合、人资部门参与。主要职责:
1.监督、检查考勤工作的执行;
2.根据检查情况反馈违规违纪行为并提出处理意见;
3.查处和纠正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
(四)公司对应的总站成立考勤管理工作小组,支部书记兼任小组长,负责如实考核上报本单位的考勤情况;
第三章
考勤认定
第五条:工作时间界定。工作时间:公司正常工作日上班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周末加班调休除外),
09:00
—17:00(中午半小时午餐时间),驻外单位员工参照执行(注:执行应急抢险、防汛任务、抗凝保通等特殊工作任务及现场施工作业员工,由单位自行安排工作时间,须遵守事前报告,事后完善手续);
第六条:违反劳动考勤的行为有迟到、早退、脱岗、旷工及其它不遵守劳动考勤纪律的行为。
定性标准:迟到指上班时间已到仍未到岗,早退指未到下班时间而提前离岗,脱岗指工作时间未经领导书面批准离开工作岗位和假办公事为名在规定的时间内擅离工作岗位的;旷工指无任何手续无故不在岗、未经领导书面同意、拒不服从工作调整不到岗位的(以公司文件调整时间为起始时间),有特定情形的可先请假,经领导同意后再完善相关手续。特定情形是指不可抗力因素(直系亲属或本人突发性重大疾病、临时安排陪同领导非因公外出、突发性自然灾害、非因公突发性安全事故等)导致不能到岗的行为。
第四章
违规处理
第七条:对违反劳动考勤行为的处理。
1.迟到、早退按1分/次绩效分值予以扣处(超过30分钟按旷工处理),一月内出现
三次以上(含三次)的,按双倍叠加予以扣处绩效分值,一个季度超过六次的,计一个工作日旷工处理。
2.脱岗一次按2分/次绩效分值予以扣处(超过
30分钟
的作旷工处理),一周内出现两次(含两次)的,按双倍叠加予以扣处绩效分值;一个月内超过三次的,计一个工作日旷工处理。
3.旷工一个工作日的当月绩效为零;季度累计旷工两工作日的当月绩效为零不再计发当季季度奖;半年累计旷工三工作日的当月绩效为零外、不再计发当季季度奖和半年奖;全年累计旷工四工作日的当月绩效为零外、不再计发当季季度奖和半年奖,并由人力资源部岗位召回学习三个月,学习期间根据属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其余公司应发福利待遇不予享受,必须遵守公司各项制度,学习结束后,另行安排接收单位;全年累计旷工10个工作日的,视为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4.其它情形:采取不正当手段(涂改、骗取、伪造休假证明等)提供虚假考勤记录的,当月绩效为零;违纪、违规行为造成的缺勤以旷工条款时间界定处理;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造成缺勤的按旷工时间界定处理(注:国家明确规定须解除劳动合同的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程序办理请假手续擅离职守的视为脱岗处理(短信、微信、QQ信息等不作为请假的书面依据,特定情形除外)。
第八条:考勤方式,以考勤机提供的人脸考勤记录为主要依据,特定情形附单位或部门提供的书面说明。
第五章
考勤采集
第九条:考勤记录采取工作日每天两次打卡,上班打卡时间为9:00以前,下班打卡时间为17:00以后,为便于驻外补贴的发放,驻外职工在20:30-22:30内再打卡一次。
第十条:考勤的收集上报,每月5号以前报上月考勤记录,如遇延迟按绩效考核督查办法相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病事假
第十一条:事假是指公司员工因私事、其他个人情况等非因公原因请假。
1.员工事假须提前一天填写《员工请假审批表》逐级批准后交至人资部备案方为有效,因特定情形未能办理请假审批手续的由人力资源部、纪检监查室确认后予以认可,未按规定履行书面请假手续擅自脱岗的,一律视作旷工处理。
2.员工(含二级站负责人)请事假三天以内,由二级站报总站批准、部门员工由部门负责人批准,中层干部(含临时负责人、享受同级待遇的管理人员)由分管领导批准,三个工作日以上十五个工作日以内报总经理批准,十五个工作日以上的须报总经理
会研究;凡经批准的事假按5分/工作日扣处绩效分值,事假超过15个工作日的,当月绩效为零。
3.员工请事假每月不得超过2天,每年累计不超过15个工作日,特殊情形须提前提交人力资源部按程序审批。
第十二条:病假是指公司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治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医疗期,并按病假规定计发工资。
第十三条:病假分两类:短期是30天以内,长期病假:超过30天。
一至三天由总站或部门负责人审批,四天以上由分管领导审批,30天以内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审批,超过30天由总经理会研究确定。
第十四条:员工因病不能上班请假时,必须提供本人亲笔书写的请假条、出具社保机构指定医院的病历、疾病证明书、药费发票等相关证明(检查费、治疗费、检查结果)方为有效。急诊的需盖有医院的急诊章,方可有效。病假员工居住地在市州所在地的,须提供三级甲等医院以上医院证明,居住地在县级所在地须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当月病假在10个工作日(含10个工作日)以内的,病假期间绩效以2分/工作日扣处,当月病假超过10个工作日的,当月绩效扣处实际考核数的一半;
第十五条: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间内,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员工岗位工资确定。病假工资支付计算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
第十六条:员工因患重病或非因工负伤,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三)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四)员工患重大疾病或非因工负伤伤情比较严重的,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医疗期间的,由人力资源部提交总经理会研究决定。
(五)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间内的病假工资发放标准如下:
1.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岗位工资65%计发;
2.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岗位工资75%计发;
3.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岗位工资85%计发;
4.连续工龄满30年,未达退休年限的的,按本人岗位工资90%计发
5.以上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低于80%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
6.按照以上标准发放的病假工资,已包含员工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个人住房公积金等部分。
7.职工患重大疾病或经劳动部门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由人力资源部提交总经理会研究同意后,医疗期内岗位工资全额发放,每月生活补贴照常发放。医疗期满仍不能返岗工作的,符合社会统筹病退条件的,办理病退手续,病退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由单位补足;不符合社会统筹病退条件的,员工可提出退岗休养申请,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后,提请总经理会审批。
8.工伤认定与假期按国家《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工伤离岗休养期间,工资福利待遇照常发放,绩效考核分值按所在部门的部门绩效考核分值及权重确定。
第七章
工伤假
第十七条:员工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致人身伤害不能工作的可请工伤假。
第十八条:员工请工伤假,须持医生出具需要医疗休息的诊断证明。
第十九条:员工请工伤假期间,事故责任人承担医疗费、护理费、误工工资等赔偿的,公司不再支付相应费用。若未得到事故责任人赔偿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赔偿。
第八章
加班
第二十条:加班是指员工因工作需要完成任务占用正常工作时以外的个人时间。
1.加班需如实填写《考勤表》,根据权限进行审核,每月提交人资部作为考勤认定的依据;
2.加班或值班时间可用于补休或冲抵病事假,要写明具体加班的时间段;
3.国家法定节日按规定计发加班费;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员工假后上班应及时向直接主管提出销假。
第二十二条:《办法》由纪检监察室负责监督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有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者,经查实由纪检监察室提请稻壳儿有限公司总经理会研究处理。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篇8
问:我是从农村来的打工妹,到某派遣公司做清洁员快两年了,工伤、疾病保险都给上了。但最近工伤保险突然被停止,理由是我超过了55周岁。请问这样做合法吗?
答:用人单位聘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如果公司继续聘用你,就应该给你上各类保险。
2、职工因工死亡,家属能主张遗属补助吗?
问:我的丈夫王某系某个体批发公司雇佣的司机,在给公司送货时车毁人亡。公司没给我丈夫上工伤保险,处理完我丈夫的后事,我向公司提出了遗属的津贴补偿要求,公司予以拒绝。我向法院提讼,能得到支持吗?
答:《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应依法享受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待遇,公司始终未履行该义务,已构成连续侵权。你的请求,法院应予以支持。
3、不参加旅游,工会补助费用应否发给自己?
问:我们组织职工利用年休假,去海外旅游,并从工会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伙食补贴。可我不准备去,请问,出游的补贴应否发给我个人?
答:全总印发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规定,基层工会的经费可以用于工会组织活动的伙食补助。但没有明确,职工不参加活动,是否将活动经费发放给本人。这应按职工所属工会规定办理。
4、刑法对恶意逃薪者有什么新规定?
问:欠薪、讨薪,这是我们打工妹最常遇到的一个话题。听说人大修改了刑法,在这方面有了新规定?
答:是的,新修订的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药店有无义务主动对药品的副作用作出说明?
问:前几天我奶奶皮肤瘙痒,她去附近一药店,买了一瓶扑尔敏,回来就吃了。因为过量,昏睡不醒住进了医院。买药时,营业员也没对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作出说明,药店对此有责任吗?
答:《药品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销售药品必须准确无误,并正确说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药店有一定责任。
6、老工伤,该由谁来支付医疗费和工资?
问:我丈夫是某国营水泥管厂的老工人,在工作中受伤残疾后,一直呆在家中。因为那时没有工伤保险,他的工伤工资和平时的药费,都由单位付给。近年厂子由承包到改制,不但药费报不了,工伤工资也没了保障,这可咋办?
答:国务院已决定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专门为此了《关于做好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问题即将解决。
7、 单位不肯加薪,员工辞职有无补偿?
问:因单位不肯加薪而辞职,单位应否给我们这些已在这个厂子工作了三四年的员工,以经济补偿?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除非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8、“精神病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吗?
问:张太太和我是半路夫妻,5年前和我走到了一起。她的子女们不同意我们结合,为此张太太生病了,被医院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她在精神卫生病院住了两个多月,后患癌症转肿瘤医院,不治身亡。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她立了一份自书的遗嘱,把她的房产给了我。可她的子女说“精神病人”所立遗嘱无效,请问法律规定是这样的吗?
答:精神病有间歇性的,有重度的、有轻度的,有治愈的和未治愈的。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符合法定的形式、实质要件应认定为有效。
篇9
在现有法规政策条件下,单独设立一个险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关于保障职校生实习安全的提案,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马国湘委员呼吁,政府应采取多种举措尽快解决职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问题。
实习是职教的重要教学环节,但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职校生实习期间的安全风险难以完全避免。马国湘委员说,“随着今后职业院校学生离校实习规模的进一步加大,这个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马国湘委员建议,教育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加快工作步伐,尽快增设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期间人身安全的新险种。
工伤事故触目惊心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习已经成为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极其关注的环节,而职业院校由于其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的时间较长,且不少学生的实习地点是在机械加工、建筑等企业内,这就使得其安全问题与高校相比更加突出。
已经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已经足以使人触目惊心。
邵振彬是黑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2006年5月,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上奉镇湖山村武吉高速公路A19标段实习,在工地搞测量。工作中,不幸被工地重型大卡车倒车时撞倒。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左侧胸部创伤性膈疝,双肺挫伤,腰椎粉碎性骨折。邵振彬历经两次大手术,总算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但是,手术后,腰、腿、脚均失去知觉。
23岁的廖尚军是成都交通学校2001级学生。经学校推荐,他于2003年9月到四川某汽车运输公司参加汽车维修实习。2003年12月26日下午3时左右,汽运公司职工驾驶公司客车倒车时,将廖尚军撞倒致伤。事发后,成都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廖的伤残等级为7级。
金某是某信息工程学校的在册学生,2002年7月由该学校组织,不满18周岁的金某参加毕业前的实习,实习单位是广州某公司。按照多年的惯例,校方仅是与该公司口头协议,即让学生参加实习,双方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及权利义务未作明确界定。7月16日早晨,金某在加工面粉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右前臂被机器缠绞轧伤,经诊断为“右前臂旋转撕脱离断伤”,共花去医药费4.14余万元。
劳动法不保护实习生
事故发生后,学生及家长都试图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他们却发现,实习生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现行的《劳动法》无法保护自己。
如果是劳动者,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受伤后,应当进行工伤认定,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或者由没有办理工伤保险的单位支付。
在丧失右手功能的金某为自己讨说法时,法院认为,实习的在校学生并不能算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实习学生的工伤不属《工伤保险条例》调整范围。因为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年龄、学历、是否纳入就业保障范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校学生并不具备这些“劳动者的条件”。因此学生与使用单位形成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劳务合同纠纷不适用劳动法调整,而应直接适用《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来调整。
实习生到底是不是劳动者?在这一问题上,劳动部门曾有过反复。1996年8月12日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
但国务院2003年4月2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将此项规定完全删除,而且没有另外作出规定。
各地在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时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其官方网站上指出,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工伤事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工伤认定。
而江西省在《童工、实习学生受伤可享受相应待遇指导意见》中指出,童工、实习学生在用工单位因工作受到伤害,应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条件的,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待遇。
河南省郑州市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暂行办法中则规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在实习单位由于工伤发生人身伤害,可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按照双方约定,参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标准,一次性发给相关费用。”
各地对在校生实习的工伤认定的不同规定,给受到侵害的学生们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不仅仅是实习生,在学生兼职、暑期打工等方面,法律对学生权益的维护都显得无力。因此,很多学者对我国现行的《劳动法》提出了质疑。我国研究《劳动法》的权威专家黎建飞认为,国家对实习生包括兼职工等的法律保护存在着空白,“但劳动法是不是只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行政部门是不是只管有劳动主体资格的人?”黎建飞指出,劳动部门应该行动起来,可以先制订一个部门规章,将在校学生也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新险种千呼万唤不出来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教育及其他部门一直试图从行政部门的角度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建立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规则和程序,但收效不大。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
《办法》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但《办法》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原则上的指导意见,在面对职业教育中的一些具体事件时,可操作性远远不够。
马国湘委员说,类似邵振彬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的意外伤害应如何处理,《办法》中就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现有法律中也找不到规范层面的依据。而且《办法》对于实习单位均无约束力,实习单位对于实习学生的安全事故几乎不承担责任。
马国湘委员介绍,职业院校一般都为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遗憾的是,诸多保险公司提供的险种,目前十分有限。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的调研中也发现,对职校实习生的安全保障问题,一般性保险根本无法解决,40元至50元保费的团体险,最高赔付只有2万元,如果遭遇像邵振彬这样的伤害,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这些保险对这种特殊情况的针对性也不够。即使这样,购买保险的义务也普遍由学校承担,对于这笔越来越大的额外支出,学校的压力越来越大。
2006年12月,教育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保险教育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实习期间的保险保障,积极开发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的信用保证保险以及其他急需的保险产品”。
篇10
一、就业再就业基本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XX年12月通过各种途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1870人,完成某计划的102.6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632人,完成某计划的105.51%。城镇城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2%。
(二)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各级党委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抓落实、抓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截止XX年12月,全市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国有单位和个体经济共计50个,其中:农牧某8个,市直企业15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20个,个体私营经济7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个单位。全年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人数1512人,其中:农牧某700人,市直企业492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155人,个体私营经济38人,“4050”人员自谋职业补贴人数127人。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人数1225人,其中:农牧某700人,市直企业335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155人,个体私营经济35人。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创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累计实有人数29人,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7.4万元,其中:享受政策性贴息的人数19人,贷款额24.4万元。已按期偿还贷款人数12人,应还款金额18.9万元,其中:逾期未还金额1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99%。贴息工作已和市财务局、担保机构、银行协调,正在抓紧实施。XX年应拨付再就业补助资金933.59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补贴金额347.12万元,岗位补贴577.08万元,再就业培训和介绍补贴9.39万元。
二、医疗保险工作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全年应征基本医疗保险费2612.04万元,截止10月底,我市各农牧某、工交建商及驻市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10个,参保人员40378人,统筹基金收入2276.44万元,统筹基金支出2406.67万元,基金运行正常。
(二)医疗服务管理情况
1、严格规范基金支出。严格按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的规定和医疗服务协议审核医疗费用,费用审核率达到100%,费用支付率达到100%,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支付。
2、完善了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根据我市前几年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践, XX年度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结合定点医疗机构的不同级别以及所承担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项目,制定了“总额控制、定额结算、超支自负、结余分成”的费用结算管理办法,提高了医院的自我管理意识,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确保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
3、建立了医疗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对于举报违规现象经核实的,对定点医疗机构处以违规金额3倍的罚款,并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曝光,对举报人给予违规金额60%的奖励。
4、两定协议管理情况。XX年全市定点医疗机构 13家,签定协议13 家,签定率100%。为加强和完善协议管理,XX年细化了协议内容,量化了控制指标,加强了监督检查,督促定点医疗机构严格履行协议,对定点医疗机构严重违规行为给予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定点资格等处罚。
5、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考核。以“两定协议”为重点的医疗服务管理,是今年医保工作的重点。我们突出“协议管理”和“年终考核”两个重点,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定点协议管理,结合医保运行情况,修改完善了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细化内容,量化指标,明确处罚措施,实行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政策规定和医疗服务协议对“两定”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6、切实加强对特殊慢性病的监督管理。XX年7月我市完善了慢性病就医管理办法,取消了统筹区内定点药店及诊所销售慢性病药品的资格,有效降低了当年慢性病费用支出。在本年度慢性病申报、鉴定工作中,我市统一标准,严格入口,保证了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都能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审查通过慢性病申请人员1700余人。
三、工伤保险工作
(一)、工伤认定工作
今年某市工伤认定工作呈现出两大态势。一是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及各单位、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发生工伤的总体数量得到有效遏制。截至目前共完成工伤认定69件(其中工亡10件,不予认定2件),比去年同期减少30件,同比下降30%。下降的主要原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加大对工伤保险的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取得很好的效果。利用有利时机在公共场所大张旗鼓地宣传《工伤保险条例》,发放有关工伤等政策的宣传资料。在《新疆某报》、某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播有关工伤保险案例及相关政策。各单位也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尽可能地杜绝或减少工伤案件的发生。二是在矿山企业,死亡事故发生比去年增幅较大,超过某下达的指标。主要原因:煤炭企业的安全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有的职工长期违章作业,最终酿成惨剧。共3页,当前第1页1
(二)、工伤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XX年应征工伤保险基金180.75万元,截至10月末共征缴工伤保险基金139.5 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7%。享受工伤待遇136人次,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13.97万元,当期结余25.53万元,基金运行情况良好,略有节余,支撑能力较强。
四、生育保险工作
(一)我市生育保险统筹运行情况
某市生育保险统筹自XX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并制定了《某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实施办法》。XX年应征缴生育保险费42万元,截止10月底,全市参加生育保险单位54个,参保人数17991人;已征缴了27余万元,支出41万元。共有1380人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基金直接来源于企业,用之于每一位参保人员,根据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及《某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实施办法》(市发[XX]36号)的规定,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从XX年10月我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统筹实施办法》出台以后,运行良好,生育保险统筹基金略有节余。依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适时调整了生育保险的费率,将8
%的费率调整为5%。
(二)、加强与部门间的沟通。XX年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某计生委分别下发了《关于解决某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问题的通知》(兵劳社发[XX]39号)及《关于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通知》(兵计生委发[XX]39号)文,根据文件精神,为确保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能免费获得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我局多次与市计生委进行协商、沟通。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本年度新上岗的职工,缴费不到一年的能否享受免费服务及环情检测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性的意见。对原规定中没有支付取出“皮下埋植术”的费用及参保男职工其配偶(指未从业)符合计划生育规定,采取节育措施按《关于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通知》(兵计生委发[XX]39号)第四项结算标准的50%支付等问题反复探讨,为工作更好的开展,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得到了上级部门在业务上的支持。
五、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积极工作,奋发进取,经过全体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认真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情况专项检查。XX年5月15日至6月10日,某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劳动用工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以建筑单位、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用人单位为重点,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时休假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等情况为主要内容。共对全市26个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送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25份,通过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事实确凿的7个用人单位送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补签劳动合同175份,纠正了个体工商户收取劳动者押金的违法行为,涉及金额达1.6万余元。在检查的过程中,加强了劳动政策宣传,对广大劳动者免费发放了《农民工维权手册》,提高劳动者的法律维权意识,并对自查和抽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使劳动用工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接待农民工上访是今年劳动监察工作的重中之中,本着有案必接,接案必查、查案必果的原则,及时受理各项投诉,XX年共受理有记载的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139批,涉及人数1256人次,其中集体访56批,1110人,代表访36批,108人,个人访47批,涉及农民工工资金额198万元。
(三)在建筑行业继续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XX年,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财务局联合行文,在建筑行业实行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经过一年的运行,效果很好,为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XX年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44.47万元,目前已退还87.85万元。
(四)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利用高考期间工地停工的时机举办了农民工维权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筑业企业应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要到非法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等内容做了详细宣传。现场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50余份。共3页,当前第2页2
(五)根据某的部署,监察支队制定了《某市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计划行动实施方案》,从XX年至2008年,用三年时间实现各类企业与用人单位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力争辖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
六、“三位一体”中心工作情况
(一)、职业介绍工作开展情况
1、利用劳动力市场大厅,完善“一站式”服务内容,使“一站式“服务项目一目了然,充分体现窗口服务,减化了办事程序,使就业服务工作更为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心共免费办理各类求职登记396人,免费提供空缺岗位85个,免费职业介绍166人次,免费政策咨询1988人,档案管理4989份,其中免费管理3382份,办理社会保险接续350人,办理档案转递142人,办理个体人员退休52人,并免费为55人出具了各类相关档案材料证明.为760名参保人员进行了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认定。
2、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保证下岗失业人员及社会流动人员档案的安全性、某续性和真实性,某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专门购置了四组密集柜,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在以往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人员办理档案的接收、登记和管理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为个体参保人员进行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认定,同时为转移人员进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初步认定。同时,今年中心根据市劳动和保障局的要求,使用朗新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将管理的所有档案都输入系统,更加便于掌握所有个体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
3、某劳动力管理站初步成型,协理员队伍建设已见成效。为发展某某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将某就业服务体系延伸到某,形成兵市某三级统一规范、机制灵活、覆盖面广的某劳动力市场体系。今年中心又加强了管理站的制度建设及协理员队伍建设。先后两次组织协理员培训班,进行素质教育和相关政策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协理员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了保证劳动力管理站工作的有效性,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中心制定了相关劳动力管理站及协理员考核及奖罚办法,定期进行考核。优者留,劣者换。极大的调动了协理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了我市劳动力市场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4、继续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尤其是“4050”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工作。为了了解市直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信息,掌握人员资料,中心派专人去全市各单位摸底调查,了解情况,通过搜集的信息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同时,积极收集空岗信息,挖掘公益性岗位,多渠道、多途径的为“4050”人员解决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共解决就业岗位85个,为85名“4050”人员安置了岗位。
5、继续做好“五个台帐”、“四个清”工作。“五个台账”、“四个清”工作,是一项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动态变化的长期工作,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下岗失业人员,使下岗失业人员能及时、充分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和待遇,我中心始终坚持建立健全“五个台帐”“四个清”的登记制度,对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劳动技能、就业意向及安置去向,均做了详细的跟踪登记,为今后的后续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XX年度培训工作情况
职工培训,是市就业训练中心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常抓不懈的工作。XX年,本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某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并总结以往职工培训工作的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克服了诸多困难,较好地完成了XX年度职工培训工作任务。
为了提高职工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XX年我们将职工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进行了调整,重点在围绕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本区劳动力资源需求状况上做文章,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培训,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济实用的职工队伍。
按照市职工培训经办机构的要求,我中心已开展各类培训班7期,其中:养老护理员初级培训班一期,培训人数44人,劳动协理员上岗培训班一期,培训人数63人,园林花卉工中级培训班一期,培训人数46人,计算机培训班两期,培训人数112人,商品营业员初级培训班二期,培训人数50人,中式烹调市初级培训班一期,培训人数23人,总计培训人数338人。
在做好职工培训的同时,我们根据市培训工作评定会的要求,承担起全市各企业某职工培训中心的市资培训、教学指导及培训教材的选定和编写工作,积极为某提供市资和培训教材。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适应我市各某农作物种植的职工培训读本和教材,印发至某和企业,努力为某和企业培训职工提供服务。全年共印发教材4000余份。为我市农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提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
XX年,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配合市劳动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做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持证上岗工作。今年共考核鉴定各类工种、职业人数870人,其中初级工593人,中级工277人。考核合格人数812人,合格率达93%。对提高我市培训工作质量及就业准入制度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上一篇:高中军训感受
- 下一篇:反对自由主义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