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故事新编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龟兔赛跑故事新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事乌龟都以在起跑线上准备好了,当裁判一声枪响,兔子和乌龟开始跑了,兔子还是一路领先,可是,乌龟就着一声枪响乌龟也是以下子不见了,动物们一开始激烈的热情都一下子都沉浸下来了,都在想乌龟都去了了。
领先很多的兔子也想看看乌龟在那里,兔子一看,乌龟不见了,兔子就想:“小乌龟啊!想跟我斗第一等一万年也拿不到,哈哈!”等兔子一回头看见乌龟在过小河,兔子一下子惊呆了想:“它怎么在我前头啊?”这时,兔子回过神来,它想我怎么过河呢?怎么办呢?,这时,一只长颈鹿在这喝水,兔子走过去说:“长颈鹿大叔,你好!请问你能带我国河吗?”长颈鹿没听见小白兔说的话就走了,这时,大象走过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大象:“大象伯伯,你能带我过河吗?”大象说:“当然可以了!”说完把鼻子一伸兔子就飞快的过了河,转身对大象说:“大象伯伯,谢谢你了”,说完转身就以飞快的速度来赶乌龟,可是,乌龟又不见了。
快到终点了,兔子还没看见乌龟,兔子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兔子回头看看乌龟,在等兔子一回头准备慢慢的走到终点时,看见了乌龟,最中,乌龟还是赢了兔子。
篇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探究。
一、探究音源,进行即兴创造活动
1.在音响探索中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引领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教学活动,是探索音源的主要途径。当一年级初入学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各种声音的产生,就要让学生去多听、观察,了解声音产生的根源。如在教《寻找生活中的音源》一课中,在没有音乐音响环境的情况下,我就去火车站、汽车站、街道、菜市场、山村、田野河道等场所录制火车鸣叫声、汽车的喇叭声、市场人们卖东西时的叫卖声、流水声、山羊老牛的叫声以及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和下雨、打雷时的声音,让学生模仿。在学生进一步探索非常规音源和自然界音响活动中,同时进一步探索人声乐器各种非常规音源的音色。如学生通过用碰钟、三角铁、双响筒、堂鼓等打击乐器的敲击,使学生初步感受音色、音强、音长、音高、节奏、旋律等音乐要要素及音源的产生。
2.在即兴创造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即兴创造是人在一定的情景和环境下受某种气氛或情绪感染、触动、启发而产生的音乐创造活动。其主要意图是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其实质在“兴”。如在欣赏《三个和尚》时,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让学生自行合作设计音乐剧。其剧情是这样的:第一个和尚念完经后自己去挑水吃。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他们一块念经,两人一同抬水吃。当第三个尚来了以后,谁也不去挑水和抬水,导致三个和尚都没有水吃。但当寺庙着火的时候,大家却抢着挑水救火。这场救火也教育了三个和尚,从此以后,三个和尚一同念经,一同挑水,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大家通过讨论后认为:音乐中的不同情绪应该用不同的乐器和旋律表现,和尚念经时,可用有规律的,木鱼的节奏声来表现安祥的意境,所有的挑水、抬水的情节,可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力度和不同的节奏来表现。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有的打坐,有的挑水,有的二人合作抬水,有的急于救火),促使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明白了“不能像三个和尚懒惰,要团结一心才能幸福快乐”的道理。
二、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歌词
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样学生的演唱兴趣会大大提高。使他们体验创作成功之感。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如歌曲《动物说话》一课中,学生把歌曲中各种小动物说话的歌词学完后,开始自由创编新词。如:“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羊说话……”等等,学生唱着自己新编的歌词,边学边表演,心里别提多高兴,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下课时,还有学生拉着老师说:“我也新编了四种动物的歌词”。
创编歌词,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信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有的同学用枣木制作梆子;有的用竹子制成双响筒,有的用茶叶盒制成沙筒;有的用细钢筋制成三角铁等“土”乐器拿到课堂上来,这样既为学校节约了资金,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乐器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使音响探索变得更兴趣盎然。
三、创编事故,进行音乐剧表演
篇3
就是此文,在读者那里引发了一些波澜。质疑的焦点:这节课内容本身有些凶险,在引导的过程里,不仅有报复的内容,更在报复上引导要有杀伤力,才能达到报复的目的。教育应引导人向善,而这节课却有引导学生向恶的意味。
对于这节课,我有必要向读者作些交代,以便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这一课。
教育要引导人向善,这也是我教学中一向倡导并践行的原则之一。在以前的一些文章里,我表述过,要在作文中学做人――做好人、高尚的人。并且,我在实验学校里上过的一些作文课中,老师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我对学生价值观的强调与引导。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凡是“真”的东西,才有“善”的因子,不真的东西是与善无缘的;而在“真”“善”的基础上,才能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所以,在五年前,我就用动态思维开发过《龟兔赛跑》的系列故事,在与孩子们一起编故事时,以充满悬念的奸与诈开始,以满怀善意的爱心输掉比赛来收尾。在一次次的编故事过程中,让孩子们在体会到作文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在故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社会,让他们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成长,学会辨识真伪。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在进行着一种纯净式的真空教育,不让孩子们涉及现实中任何负面的内容,仿佛一了解、一接触,就让我们的教育或孩子的灵魂受到了玷污。但是,无论你让说或者不让说,接触或者不接触,倾吐或者不倾吐,社会的现实就在那里真实地存在着。孩子们都是有感有知的精灵,对社会的种种岂会视而不见?只是在学校的这种氛围里,从入学以来的一再规范的思想和言行,逐渐地让孩子们知道那些负面的、灰色的是不能在课堂上言讲的,更不能在作文里流露或书写,学校里只装有崇高,不装有现实生活中的险与恶。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但就是时时刻刻浸润在这个染缸中的生命,并没有随着染缸里的颜色而让自己变得花红柳绿,而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做着本色的自己。现实中,我们让孩子看到了真实的生活,教育中表达的时候却隐藏了灰色的那一部分,让那一部分内容一点一点地堆积在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从不让它们有见着阳光的机会,让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内化。在这整个过程中,教育始终执行的是堵与遮,而不是引与导。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教育出的孩子多了一些无法适应社会的“呆子”,或是走出学府面向社会时多了一些无法适应的悲剧。
在那一节课里,因为我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又因为他们在这之前已经听过、也新编过了故事,摆脱原先故事的思维定势是关键的一步。因此,我对学生的发言以肯定为主,这样学生就不必挖空心机去寻思老师的问题想要什么样的回答,让他们知道老师有的只是问题,没有答案,答案都在孩子那里。孩子自然就少了许多思想与言说的顾虑,就可完全放开来想、来说。这是其一。但是,那节课里面又有一些报复的引导,那是因为:在我看来,学生既然提到了报复,报复的这一内容就也应生动化、合理化,而不是空洞的或不切实际的说辞,否则,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殆害无穷。说得严重些,即使那些内容有些血腥,在那里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世界里的情趣,甚至也不乏智的成分(其实,离了智的因素,写作这座大厦便也轰然倒塌)。我想强调的是,在被人捉弄、欺骗后,在常态下,报复原本是一种情绪的自然释放,我也相信,孩子们并不会因我这节课上这样的引导而生出几许恶的成分来。既然是把故事、作文当成玩来进行,只要好玩,并不是真的培养孩子向恶,有何不可呢?以义抗恶,而不是对恶的纵容,不也是我们社会需要的吗?坏人做了坏事,让他吃点苦头,而不是舒舒服服让其享用靠欺骗得来的果实,不也是应有的社会公理吗?
篇4
【摘 要】设疑提问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回味,因此,掌握设疑提问的技巧,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也会大大提高思品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设疑;启发;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如何认真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成效性,其中就要求教师认识到设疑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用设疑提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启发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提高。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想品德课设疑提问的几个技巧:
1. 导入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堂刚开始,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收回心思,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必须能一下子抓住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是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诚信是金》一课教学中,教师用故事导入一个年轻人载着金钱、地位、名誉、美貌、诚信等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但这些东西都已经超重,恰巧大海上起了风浪,一个智者提醒他丢掉船上的一些东西,能保证船不沉没。年轻人左思右想,首先丢掉了诚信,这时一个大浪扑来,年轻人就葬身茫茫大海。看到这个情况,智者摇摇头说:一个丢掉诚信的人,他又凭什么到达人生的彼岸呢?故事讲完了,学生也许还沉浸在这个故事中,教师及时抛出疑问:为什么丢掉诚信的年轻人不能达到人生的彼岸呢?诚信为什么如此的重要呢?学生带着这两个疑问,兴趣被提了起来,教师就可以顺利进入本课教学。
2. 问题设疑,激发联想思维 教材中其实已经设置了一些问题,但教师还可以设置更多的问题,此类问题能够引起学生联想和回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引导他们从后面的内容联想到前面所讲过的知识,或者是从课本知识联想到课外知识,让知识迁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在《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的教学中。教材给出了这样一则故事:邓亚萍面对自身条件不足,别人也觉得她不行的种种挫折,还是苦练乒乓球,最后获得巨大的成功。在此,教师可以设疑:请列举你们知道的在挫折中奋起并获得成功的例子?学生就会积极做出思考,热烈讨论,纷纷列举自己身边认识的此类人,或是张海迪、桑兰、司马迁等这些在挫折面前不屈服,勇于和命运做斗争的著名人物。榜样作用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直面挫折,并能在挫折中不抛弃不放弃,勇敢地向挫折发起挑战。此设疑能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最后收到良好的效果。
3. 辩证设疑,启迪学生思维 思维的碰撞能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中学生的思维需要锻炼,所以教师应该多设置疑问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辨证设疑就是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思考并回答,答案会更加的丰富多彩。这样的问题才能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在《明辨是非》一课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疑问:一个经常偷窃的小偷,他却用所偷来的钱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上学,请学生来评论一下他的行为?这时学生可能就会觉得迷茫,这个小偷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当他们思考到这个层面的时候就说明学生已经开始要辨别是非了。学生自己能明白这个小偷盗窃是不良行为,但是他却有心为社会做好事。接着老师做适当的点拨,最后学生认识到对待事情要分别看待,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这个问题。
4. 插图设疑,培养读图能力 新课程下课本的编排越来越倾向于插图和漫画,让思想品德课本也活跃起来,所以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让学生能明白课文中的插图和漫画要传达什么意思,在读图中得到什么样的感悟和提升。
在《诚实守信》一课的探究园中,有五幅插图是有关诚信的故事。其中一幅是“阿白叔的故事”,阿白叔经营一个香肠工厂,但是他从来不把自己制造的香肠送给亲戚朋友。他说:“我这个人很实在,不会拿这种劣质的东西送人情。”教师可以根据插图设疑,阿白叔是一个诚实的人吗?学生就会看图中的阿白叔爽朗的笑容和他背后的劣质香肠。思考后得出结论:它对亲戚朋友诚实,对顾客不诚实,不算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图画中要表达的意思,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5. 结尾设疑,培养课后思考能力 结课是整堂课的收尾,但并不意味着课堂完全结束了。结尾设疑可以使课堂的结尾具有艺术魅力,这样的结尾能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回味,收到余音绕梁而不绝于耳的效果。
在《竞争?合作?》一课中,设计一个承上启下的收尾,让学生结合下节课内容新编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新传》,乌龟与兔子赛跑,第一次,由于兔子疏忽大意、轻敌,在前进的路上打盹,被乌龟夺去了胜利。兔子不服气,又进行了第二次比赛,兔子赢得了胜利。乌龟和兔子为了决出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决定进行第三次比赛。在比赛的路途上,先要经过一条河,兔子不会游泳,无法过河。教师设疑:乌龟会怎么做呢?请你续写故事的结局。你是如何对待竞争的?这个设疑既巩固了本课的内容,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形成新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对下节课有了更多的期待。
总之,以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如果满堂灌,看似精采,其实也只能算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投入教学全过程,这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而设疑提问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备课;创设情境;突出主体;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02-02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统一,两者关系是相互联系,不能分割的,有教者就会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育的主体,因此,了解并且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育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新课标英语》所提倡的教学是以任务为基础,学生们学习语言的方式是通过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学生们为了某种特定的学习目的来进行语言行动,通过完成某一任务,来得到相应的学习经验。设计任务的目的是把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提供给学生们,使他们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内涵。
多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上一直成绩斐然,实则得益于自己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的一套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现把自己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做法陈述如下,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充分备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无论在什么学科教学,备课永远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每次备课我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多次研读教材,仔细推敲教材中包含的深层信息,同时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一定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同样是一节课,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堂气氛都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全面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我更是深入设计,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化枯燥为生动,化困难为容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深入考虑,比如导入环节,有时用故事引入,有时从历史事实说起,还有时唱一首歌,有时引用诗歌或格言,这样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教材内容时,某个环节不容易理解,就从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事情进行比对,或者用实物实验展示等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难点都要事先考虑,力求带给孩子们一堂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课堂。如果教师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课前准备不足时,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经常会出现教师讲课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或目光游离,或昏昏欲睡,或一脸茫然,无所适从,这样的课堂的效率可想而知。既要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和教师自己,教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气氛,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得教学,因此教师上课时,一定要设法让学生投入,不让他们分心。上课内容要丰富、现实,教态要自然,讲课要生动、难易适中,做到照顾全部,这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授课才会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得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上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会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学,也无法学习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那就是帮班上的同学们都改了英文名,尽可能多地讲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故事,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英语,更加喜欢学习英语。另外,学生自己的体验与真实的情境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话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提高他们提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方式非常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会使他们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而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三、突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和实践两张皮的现状,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在课堂上能说的,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表达。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每节课让学生创编情景对话,课下通过英语对话角,英语口语训练小组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样由课上到课下的英语实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教师自身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教师高高在上的训话式教学,注意平时和学生处好关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英语教师,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英语方面的知识,多讲讲西方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学英语就是一个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记忆深刻的目的,如果在其中加入趣味的东西,学起来就变得简单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游戏就是表演童话剧了,原创或者改编都行,童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比如扮演小白兔和乌龟来个“龟兔赛跑新编”,或者小白兔拔萝卜之类的都能带来很好的课堂气氛。只要我们教师树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学习,就能真正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