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
(草案送审稿)
一、将第十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市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发展改革、公安、民政、统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信息通报制度,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人口信息共享。”
二、将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接受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对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负主要责任。”
三、删去第十二条第三款。
将第七款修改为:“科技、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
四、将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五、删去第十六条。
六、将第十七条修改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双方可以向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再婚夫妻婚前合计只生育一个子女,婚后又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再婚夫妻婚前合计生育两个以上子女且没有违法生育行为,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的;
(三)夫妻合法生育的子女,其中一个经指定医疗机构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的夫妻持相关材料经一方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后,报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认。”
七、删去第十八条。
八、删去第十九条。
九、将第二十条修改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三十天,配偶陪产假十五天。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十、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且已经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凭证继续享受以下奖励和优待:
(一)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周岁止;
(二)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三)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四)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养老保险。农村安排宅基地,对独生子女父母应当给予优先和照顾;
(五)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扶持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
第一胎生育双胞或者多胞的夫妻,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享受前款第(三)项规定以外的奖励和优待,但只享受一份独生子女奖励待遇。”
十一、删去第二十二条。
十二、删去第三十三条。
十三、将第三十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已享受本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和优待的夫妻再生育子女的,停止其奖励和优待,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十四、删去第四十一条。
十五、删去第四十二条。
十六、将原条文中“市和区、县”修改为“市、区”、“区、县”修改为“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修改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条文序号根据本修正案作相应调整。
本修正案自20xx年 月 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根据本修正案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相关阅读】
对北京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解读
“全面二孩”后产假怎么休?
增加30天+配偶陪产假15天
最受大家关注的“二孩产假”问题,草案送审稿第二十条修改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三十天,配偶陪产假十五天。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独生子女费”还有吗?
已领“证”且承诺终身只生一个仍享受
草案送审稿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且已经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凭证继续享受以下奖励和优待:
(一)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周岁止;
(二)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三)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胎生育双胞或者多胞的夫妻,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享受前款第(三)项规定以外的奖励和优待,但只享受一份独生子女奖励待遇。”
哪些情形可生三孩?
再婚夫妻有两个子女可生三孩
草案送审稿第十七条修改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双方可以向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再婚夫妻婚前合计只生育一个子女,婚后又生育一个子女的;
再婚夫妻婚前合计生育两个以上子女且没有违法生育行为,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的;
夫妻合法生育的子女,其中一个经指定医疗机构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不再鼓励“晚婚晚育”,两孩间隔自己做主!
正在征集意见的草案送审稿,删除多项条款。
其中包括:
删除“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年满二十四周岁初育的为晚育。”
删除“依照本条例规定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女方年龄不低于二十八周岁。”
篇2
基于法院的本案判决从而对以后的判决具有了法律规范效力。根据入境处记录,当年共有6762 人受庄丰源案裁决影响获香港居留权。这宗首例的判决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为内地孕妇在香港生子打开了大门。2003 年开始实施港澳自由行,大量的孕妇们通过港澳通行证涌入香港,内地父母港生小孩的数字也迅速攀升。据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2001 年父母皆为内地居民的港产婴儿只有620 人,而后这一数字几乎连年翻倍增长:2004 年4102 人,2005 年9273 人,2006 年16044 人,2007 年18816 人,2008 年25000 人,2009 年29766 人,而2010 年内地孕妇在港所生婴儿约4.1 万名,占全港新生儿的47%。早在2005,香港医管局就推出了非符合资格人士产科套餐服务收费,将赴港产子费用调至2 万港元,并规定须缴付按金才能入院。这项政策一出台,标志着非符合资格人士来港产子就由各方默认转变为公开允许。但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问题在2006 年引起了香港本地孕妇的强烈抗议。到2007 年2 月1 日,这项收费增至3.9 万港元(经预约入院)和4.8 万港元(未经预约入院)。2009年10 月8 日,香港医管局又发出限制令宣布,因港妇生育高峰为年底,当年10 月9 日至12 月底,香港公立医院取消内地孕妇分娩床位预约服务。直到2010 年初,限制令解封,香港重新开放内地产妇赴港产子登记,但仍旧引来很多舆论的抨击。2011 年4 月8 日,香港医管局再发限制令,宣布即日起到年底暂停公立医院接受内地孕妇分娩床位预约。
二、赴港生子与法的效力分析
最初赴港生子的内地孕妇群体主要来自华南,以逃避计划生育为主要目的、被认为是教育与收入水平较低的赴港生子群体,而后来的父母则更看重香港的医疗教育等公共福利,群体也向全国化、高阶层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基于何种目的,是否真的能达到预想中的状态,下面从法的效力角度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规避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之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亦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第四十一条规定了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第四十二条规定,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三、赴港生子中介机构的合法性分析
赴港生子的孕妇一般选择中介机构为之提供服务。最初的中介机构在广东一带成形,当时多为比较隐秘的地下服务。随着赴港生子人群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网络等宣传途径招揽生意,也从隐性走向了显性。这些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地登记设立的机构,在在深港两地从事实质性的服务,除了必要的从业人员之外,这些机构还有车、房等比较专业的配套资源。虽然从形式上看来以及具备了合法机构的特征。但这些机构实质上要么属于无证经营,在工商管理部门并没有登记注册的信息,要么即使经过登记注册,审批的经营范围也不包括赴港生子。从法律上看,这些机构不会取得相应的政府许可的合法资格,所以也都属非法中介,从事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一类被称作纯中介,指在内地招揽到客人以后,转手到香港服务的组织,而后者会提供一些配套的服务,如帮助孕妇安排住宿、联系医院以及办理相关手续。这类机构在内地并没有进行商业或医疗登记,而香港法律规定,不能通过中介看医生,因此这些中介机构在香港也是违法的。但由于香港对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还有待完善的地方,而这些不足导致政府暂时无法管理这些中介公司,除非他们触犯了刑律。大部分赴港生子的内地孕妇,由于中介公司的操作不当,有的无法进行定期的产检,有的产检时临时过关,大大增加生育风险。另一方面,孕妇大多以旅游的名义签注,在香港最多只能逗留7 天,这样孕妇还未分娩就会因滞留而被遣返或者受到香港警方的处罚。为此,很多中介公司会安排孕妇先在深圳待产,到临盆时再仓促过关,但这个时候却是生理上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业务的机构是以个人形式,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找到实施欺诈的当事人,这样赴港生子不确定的风险就更大。
四、结语
由于香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内地孕妇赴港生子之初并没有受到强烈反对,相反还被看做可以延缓香港社会的老龄化。但当赴港生子成为一种时尚,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香港公立医院最近宣布,2012 年各公立医院将会继续停止接受内地孕妇到4 月份,私立医院同时把床位的数字维持在2011 年的水平,新措施已经得到香港医院管理局及香港食物环境处的初步认可。但是简单地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或者提高内地孕妇在香港住院的门槛,这些举措效果不大,而且治标不治本。
篇3
关键词: 云南艾滋病;链接平台建设;网络资源基础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62-03
0引言
云南作为我国艾滋病高发省份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省份之一,为提供相关服务,建立了若干各具特色的服务组织,但我们宣传和供社会人群了解,并与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组织进行方便快捷沟通的渠道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我省防艾、抗艾宣传与服务工作没能更广泛和有效的开展。面对如此断桥局面,探索如何构建一个艾滋病咨询、服务、治疗引导的中介平台,促进艾滋病相关服务机构与需要帮助的人群更方便、快捷、有效的沟通,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各组织间长期、稳定合作的平台构建研究是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艾滋病在中国传播最快速的阶段正是互联网发展开始的阶段。中国现在有四亿多网民,都以年轻人为主,艾滋病在中国通过性传播呈现上升趋势。当艾滋病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年代,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有各种各样的社区,不同城市的人可以相互认识而没有任何原因,成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非常快速的媒介,这是艾滋病在中国遇到的巨大挑战。另外互联网在中国作为非常重要的媒介也起到一种宣传的作用,在抗击艾滋病这样一场战争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知识交给大众,用知识这样一个武器来武装大众,使得人们知道如何在每个人身边建立防线。Internet有这样一个劣势,也有一个把知识传播给大众的优势。
通过调研和分析云南防艾、抗艾组织的相关情况,调研相关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服务机构的了解情况,发现通过互联网技术是实现联合已有相关组织的力量,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组织和相关人群沟通的重要途径。在此,主要探讨实现云南省艾滋病相关咨询、服务、治疗链接平台建设的网络信息资源。已有的各级艾滋病相关网站资源是实现云南省艾滋病相关咨询、服务、治疗链接平台建设的网络资源基础。
目前,云南已有的艾滋病相关网站、平台的网络资源主要有云南省网站、地区、国家级网站、国际组织、机构等三大类型。
1云南省网站Websites of Yunnan Province
1.1 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 中英文双语,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等栏目。可查阅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营养与食品卫生等健康专题的相关防治信息。
2.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文,网站设有艾滋信息、同行交流、网上咨询和论坛。新闻主要分为:最新资讯、治疗关怀、研究进展等。论坛和网上咨询是该网站的主打,互动性较强。其中“艾之诉说”“热点评述”等版块为关注艾滋病问题的人士、感染者和病人、恐艾者等提供了一个发言的机会。“政策法规”也纳入了国家和浙江省的政策和法规文件。
2.10 中国生殖健康网此中文培训课程摘译自英文网站Foundation Center(基金会中心)的项目建议书编写指南,本期课程选自《基金会中心建议书撰写指南》(The Foundation Center's Guide to Proposal Writing)第4版(纽约:基金会中心,2004年),作者Jane C. Geever,现任J. C. Geever发展咨询事务所董事长。可从基金会中心图书馆和合作资料集(Cooperating Collections)获取和免费使用《基金会中心建议书撰写指南》和这一主题的其他资源。另外参见《撰写建议书》(Proposal Writing)“常见问题及解答”部分和“建议书撰写者网站”(Web Sites for ProposalWriters)的用户帮助。基金会中心的使命是:通过对美国慈善事业的知识倡导,加强非赢利组织的作用。
2.18 中国NPO信息咨询中心省略,省略 或省略.cn中英文双语,使命是为中国非营利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中国非营利事业的健康发展。网站有一些可供下载的电子资料,包括捐赠书目、培训资料、研究报告、国际NGO培训研究中心简报(电子刊物)等。有NPO论坛。
2.19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省略中文,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性、联合性、自愿结成的独立社团法人。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与国外民间组织和国际多双边机构在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基层民间机构的能力建设。网站有信息、项目合作、能力建设培训中心、研究中心、企业社会责任论坛等栏目,其中研究中心栏目下“书库”栏目收集有关NGO的书籍,但没有全文电子版,需付费购买。
2.省略/index.htm包括近8000种期刊/杂志,300所大学研究院所博士硕士论文,1000种学术会议论文集,1000种重要报纸文章,实时数据更新。除医学外,数据还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文献资料。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提出于1998年。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可查阅文章题目、作者和摘要,但绝大多数全文需要付费才能获得。
2.21 MIMS网站,介绍了中国儿童与艾滋病运动概况和全球儿童与艾滋病运动的实施情况。
以上各级艾滋病相关网站资源为实现云南省艾滋病相关咨询、服务、治疗链接平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基础和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白鸽.实现资源整合,建立防治艾滋病的综合模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5).
[2]程垦华.胡兰英.李华君.李旭光.刘乐群.滋病综合防治的效果调查与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6).
[3]张北川.AIDS防治工作亟需深入认识和探讨的若干问题(1)[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
[4]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2004).2004,(12),内部资料.
[5]张建.沈洁.李爱平等.互连网AIDS咨询内容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11).
[6]龙科霞等.艾滋病防控体序中的宣传效益分析[J].学术研究.2007,(10).
[7]潘新锋等.艾滋病资源需求模型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介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4).
篇4
在本文中,笔者以北京市社区档案管理现状为例,谈谈对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的认识。
一、北京市社区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
北京市社区档案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2003年,北京市档案局和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全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全市16个区县档案局结合《意见》要求,都制定了社区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培训、现场指导、检查等方式方法加强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社区组织和规模有了很大的变化,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承担着越来越多政府主导下的社会职能工作。社区档案工作同样随着社区各方面的发展而变化。社区档案内容涵盖了社区组织机构与管理、党建、共青团妇女、统战、老龄、综合治理和人民调解、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社区服务与管理、社会保障工作等各个方面,既为社区建设留下历史见证,也为社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为深入了解全市社区档案管理情况,北京市档案局在2013年10月对社区档案的门类、数量、管理状况、经费保障、人员情况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对全市16个区县220个街道(地区)办事处,2662个社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对部分社区实地走访。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社区档案工作存在档案门类较多、数量较大,库房及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安全保管的需要,信息化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等状况。
(一)社区档案的门类和数量情况
各社区一般保存有文书、科技、会计、声像、电子、实物等多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并编制了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等必要的检索工具。文书档案是社区档案的主体,主要包含民政救助、劳动保障、计生、老龄、残疾、治保调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申请、社会化管理等业务工作档案。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市社区室藏档案总数1828587卷/件,其中文书档案1425302卷/件,会计档案29108卷,科技档案9785卷,设备档案9089卷,照片档案418987张,实物46544件,电子档案151298件(图1)。
(二)社区档案管理情况
各社区档案工作一般归属社区党委分管,社区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多以及各类型业务档案的增加,迫切要求社区党委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建章立制,配备库房、档案专柜等。
1.社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社区逐步建立了归档、保管、借阅、鉴定销毁、换届交接等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全市2662个社区中,有1990个社区制定了归档制度,占74.8%;有2124个社区制定了保管制度,占79.8%;有1598个社区制定了借阅制度,占60%;有1115个社区制定了鉴定销毁制度,占41.9%;有1423个社区制定了换届交接制度,占53.5%(表1)。
2.档案专用库房及硬件建设情况。2662个社区中,有484个社区配有独立的档案库房,占18.9%;有2182个社区配有档案专用铁皮柜,占81.9%;有855个社区保管档案场所配备了防盗门窗,占32.1%;有1540个社区配备了灭火器,占57.9%(表2),档案保管还存在一定隐患。
(三)档案管理人员及经费情况
1.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人员少,且流动性强的特点。绝大部分是兼职档案员,兼职基本都在3项工作以上,有的甚至兼7、8项工作;从身份上看,有的是正式在编人员,有的是聘用人员。据统计,2662个社区档案人员中,专职档案人员89人,仅占3.3%;兼职档案人员2573人,占96.7%;正式在编人员1803人,占67.7%;聘用人员859人,占32.3%(表3)。
2.档案经费情况
全市所有社区都没有专门的档案业务经费,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经费一般从社区办公经费中支出。
3.档案信息化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社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得到一定发展,整理和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电子文档、数码照片和视频等。2662个社区中,有357个社区配备了档案专用电脑,占13.4%;有462个社区建立了计算机档案检索目录,占17.4%。
(四)社区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档案管理是社区开展党的建设、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和社区安全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虽然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各区县社区的档案管理水平不均衡,同一区县不同社区之间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平衡的状况。
1.档案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1)部分社区档案工作还未形成正常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档案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档案管理所需的人、财、物无法得到很好保障。
(2)市、区街道业务主管部门干涉过多,他们为便于本部门专业工作需要,要求社区按照本部门规定建专卷,既干涉了社区的自主管理,又导致社区档案不能集中统一管理,且重复建档,给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3)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不理解,认为社区搞建档又多了一项工作,是给自身找麻烦;少数人甚至认为社区不需要建立档案工作,社区服务中产生的文件材料上交上级对口业务部门即可,本社区不需要归档。
(4)部分社区档案管理人员缺少档案法制观念,不熟悉档案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
2.档案业务保障基础薄弱
(1)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不到位
社区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部分人员身兼多职,精力不足。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有些社区甚至没有配备相对固定的专兼职档案员。部分档案人员很少参加档案业务技能培训,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胜任和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2)硬件建设无法适应档案工作需要
随着社区服务职能的拓展,大量各门类和载体档案产生,档案保管硬件建设无法适应工作需要的矛盾凸显。全市2178个社区没有专门的档案库房,有761个社区采用分散保管的方式,档案保管专柜的容量不足,档案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在各个社区普遍存在。
(3)档案业务经费不足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是从社区办公经费中支出,而每年的社区办公经费也仅仅2万元左右,能够用到档案管理上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档案整理保管必备的档案装具、专柜等都不能予以保障。
3.档案管理不规范
(1)档案工作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档案工作制度还不健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一些社区业务工作形成的档案基本处于谁形成谁管理的状态,部分社区还缺少归档、保管、借阅和换届交接等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文件归档整理时,有的按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整理,有的随自己工作方便整理,既没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也没有按照档案标准规范化整理,且造成文件材料归档不齐全,严重影响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档案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由于社区经济条件有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大部分社区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仍然采用传统纸质手段保管档案,产生的电子文件也没有归档,不仅影响了社区档案的完整性,也不利于今后的开放利用。
二、做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社区档案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做好社区档案工作,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业务主管部门及社区的共同努力。各级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组织社区人员学习《档案法》等,提高社区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社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宣传社区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与城市文明建设的关系,真正把档案工作作为社区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到社区档案工作与社区各项工作同步。
(一)加强顶层设计,严格规范标准
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省级民政、社工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相关部门对社区档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全省社区档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协调与民政、社工等部门共同制发。积极组织地市县级档案局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宣贯,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要求。同时加强对社区档案工作的宏观监督指导和调研工作,发现社区好的做法,及时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做好宣传和推广,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社区档案工作全面提升。
(二)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培训指导
地市县级档案局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与本行政区域组织、民政、社工、街道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为社区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协调成立社区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市县级档案局牵头,民政、社工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重点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社区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得到充分保障。建立社区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形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档案管理网络。地市县级档案局研究制定本地区社区档案工作标准,并同街道办事处一起按照标准抓落实,努力使社区档案工作朝着规范、标准、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组织培训街道和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其档案业务知识和能力。四是积极与街道档案管理人员沟通,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指导街道办事处档案人员通过上门指导、检查考核等方式,进一步促进社区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加强支持保障,促进齐抓共管
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直接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关心和支持社区档案工作,切实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必需的人员、经费、库房、装具保护设备等基础保障,为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社区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工、劳动保障、计生、文明办、安全综治等多个部门,只有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抓好社区档案工作。社区各项工作直接受街道办事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街道办事处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档案的各项制度、办法,统一归档、整理标准;与相关部门达成共识,建立社区档案协同管理体系,对社区档案资源进行整合,集中收集、整理和保管,确保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有序、利用有效。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社区业务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并对社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
(四)加强建章立制,抓好层层落实
社区领导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社区主管机关(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社区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为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档案工作,选用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同志担任专(兼)职档案人员。
要在构建和谐外部大环境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小环境,最大程度上保持档案管理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通过提供晋升机会和待遇等方法,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吸引力,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好。
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自身档案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组织的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业务技能和能力,同时提高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管理档案的能力。2.做好社区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整理及档案保管、借阅、统计、鉴定和移交、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使社区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3.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社区业务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并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确保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归档齐全完整,规范整理。4.做好本社区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