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篇1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29-01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况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复杂模式多样,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两大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两种,共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工四种养老保障模式。这些养老保障模式费用来源不同、保障程度不一,彼此独立,缺乏衔接,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点。

我国养老保险的过低的覆盖率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及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当前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将养老保险覆盖到日益增长的城镇非正式部门和农村居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2010年出台《社会保险法》明确提出将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农村私营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等农村雇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应参保范围,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开始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职工向居民的重大转变。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两会报告中提到坚持全覆盖,无可否非,值得全民为此动容。但是由此却能引出几点疑问:第一,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覆盖面具体是多少?第二,要实现的全覆盖的范围是多大,覆盖包含哪类人群?第三,怎样实现全覆盖?第四,实现全覆盖的时间?报告中一笔带过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现实了解一些。现在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主要是企业职工、公务员和部分经济能力强的人,而那些个体户、农民工等却是很少参保,这些人群占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其原因主要有:1.经济能力有限。2.对养老保险不甚了解。3.传统的养老观念的束缚。4.国家有关政策执行不到位。5.地方保护以及地区差异、户籍限制等。

(二)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国家公布的企业员工的平均水平是1721元,看上去不少了,但是一联系当前我国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很多人都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这点钱也仅够日常生活用的,根本经不起折腾。对比一下国外的养老水平,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了,所以当前我国的养老金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整体水平上都是滞后的。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在保障民生这方面一直比较迟缓,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进民退果不其然。

(三)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公平性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受争议的部分。去年两会中关于是否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争论使社会公平处于更加显眼、更受关注的位置,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双轨制”问题始于1995年,国家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核的“统账结合”模式。此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一般为国家和企业完全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几无差距。但1995年企业改革时,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这就形成了在养老制度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轨”模式。此项改革国家虽然甩掉了沉重的“包袱”,但是也打破了原有的公平局面,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负担。

三、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也是利益分配格局转换、各方面制度调整变革、打破阶层固化增强社会弹性的机遇期,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更是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前提:立法保障

首先,立法保障公民老有所养,这是实现公民养老公平的前提条件,因为失去法律保障的各项惠民政策将难以落实到位。当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加快社会养老保障相关法律建设,争取将立法工作纳入立法机关的日程,一方面,从法律层次巩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其次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各方面有序进行,使全民都能从中得益。

(二)改革的关键:废除“双轨制”

国家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废除“双轨制”建立覆盖面更广、参与人数更多、更加公平的养老保险工程,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为了弥补统一制度后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下降,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尤其是企业年金,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为主体、辅之以一定的自愿性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新体系。

(三)改革的手段:多样化

第一,国家需要积极运用财政、行政手段不断提高下层人民的养老水平,缩小阶层之间的差距。具体要逐步增加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以解决“历史负担”问题,提高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第二,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发展养老保险事业,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融合,真正的造福于民。当然,这个问题是长期各方面的因素积累的结果,解决起来也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人民心中的平衡必须得到落实,社会的公平必须得到维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必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农村养老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农村老年人口为5,938万,占全国老龄总人口的67.4%。预计到2010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8%。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因而老龄化速度和程度长时期内仍将高于城镇。但是,自建国以来,由于重工轻农形成二元社会保障体制,城市形成了以就业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则形成了以家庭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的较低层次的生活保障体系。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强化。在城市,为了配合市场体制改革,国家加紧了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而在农村,则由于集体经济的解体,原有的集体保障消失,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的生活保障实际上演变为家庭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尤显突出。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加速,城市化率提高,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模式显现出缺陷和弊端。家庭养老功能也明显弱化,主要表现为:1、家庭结构的变化。由原来的多子多福的大家庭转为4-2-1或4-2-2的家庭结构。这类家庭的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表现越来越突出;2、家庭小型化养老功能弱于大家庭。1982年人口普查农村家庭户规模为4.43人,1990年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3、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甚至移居外地的越来越多,导致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多,老人的赡养问题难以保证。“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经没有约束力;4、观念的改变,与传统养老密切相关的孝道逐渐淡化,使部分人对长辈的孝顺意识减弱,从而危及家庭养老功能。

3、土地收入和保障功能弱化。虽然土地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功能,但因规模小、流动性差和产权不稳定,难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征用大量的农业用地。我国基本上属于国家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即在征地过程中,通常是国家先把农民的土地征为国有,再由国家或政府将使用权出让给非农用地单位。国家在征地过程中把价格压得很低,出让价格却很高。作为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得到的补偿却很少。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征地收入分配的比例大致是:农民5~10%,集体25~30%,政府及其机构60~70%。因此,许多被征地的农民因政府采用的单纯“货币补偿”政策而成为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人员。

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需要。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权利是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首次提出的,《宣言》第22条规定,“所有公民,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都享有社会保障权。”在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第11条规定:“本盟约缔约国确认人人有权为自己和家人获得相当的生活标准,其中包括得当的食物、衣物、住房,并有权获得这方面的不断改善。签约国将采取合适步骤确保这个权利的实现。”

我国1954年第一部宪法在其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在1978年、1982年的宪法中,也规定了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详细规定了受保障的范围。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又加入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内外法规来看,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并不以他一定承担某种义务为前提,只有他具有该政治共同体(国家)的成员资格并符合享有特定社会保障的条件(如失业、疾病等),他就可以享有该权利。换言之,应得权利是无条件的,它既不取决于出身和社会地位,也不取决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举止方式。所以,将享有社会保障定义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不是将其看作是对于公民的某种付出或贡献的报酬。

2、缩小社会差距的需要。由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不合理,造成了目前严重的两极分化局面,并且近年有逐步加剧的趋势。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2005年、2006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达到0.4494、0.4601。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过“发展风险期”,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1,000~3,000美元时,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如果不能处理好两极分化的问题,极易发生经济和社会的动荡,这就是所谓的“拉美陷阱”。我国2006年度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042美元,说明我国正处于“拉美陷阱”期,为避免陷入拉美国家的怪圈,中央政府应很好地运用“均贫富”的思想来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其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最好的方法。而我国的现实是一方面城里人在享受着“福利陷阱”;另一方面农村绝大多数地区缺乏最基本的养老保险,这一制度的缺失正在放大着贫富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不公平程度。所以,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维护社会的稳定上,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都是势在必行的。

3、促进以“孝”为主的伦理道德的回归。为什么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利于促进传统伦理道德的回归呢?原因有两点:一是阿马蒂亚・森的增强受助人可行能力扩展的思想;二是我国古代的名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前者是阿马蒂亚・森在论述贫困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他认为贫困既是可行能力被剥夺的结果,也是可行能力降低的原因。比如,年老、疾病、残疾会降低获取收入的能力,而收入能力的降低会使收入转化为可行能力变得更加困难。而后者语出《管子―牧民》,管仲这段有关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很有现实意义,也是本篇论述的以经济(社会保障)促进文明(传统文化的回归)发展的要旨所在。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基本目标――建立最低养老金制度。为农民建立最低养老金方面,在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国家规定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标准全市统一,为每人每月280元。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市、区(县)财政共同筹集,分别列入市、区(县)财政预算。第二十六条规定:市、区(县)财政部门应按劳动保障部门编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资金,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北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建立了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出资建立的基础养老金不需要个人缴费,而由市区两级财政进行补贴。这一制度正是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弱势经济地位的补助,改变了养老主要靠个人账户积累的办法,使农民未来养老确实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2、过渡目标――建立比照新农合筹资方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是政府、集体和个人按比例分摊新农合基金。实践证明,这种筹资方式完全正确。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新农合基金本年度已筹集353.2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到位82.05亿元(中央财政实际拨付113.98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到位173.53亿元,农民个人缴费94.12亿元(含相关部门为救助对象参合缴费3.00亿元),其他渠道3.56亿元。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农民的个人缴费不到筹集基金总额的1/3。即使在经济很不发达的地区,农民缴不起保费的情况也很少有。由此可见,虽然新农合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的筹资方式还是值得肯定的。

参照新农合筹资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果按照这种筹资模式,既能避免社会统筹部分缴费主体的缺失,又使国家和农民的财政负担在可承受的范围,同样会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可能出现三年内使参保率达到80%以上的局面。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运行的农保模式,大多采取的是类似的模式,即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缴费,运行效果比较良好。我们设计的筹资方案是: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当地农村平均收入的100%,缴费比例为20%,由财政和个人分别负担10%,财政所缴部分进入社会统筹,个人所缴部分记入个人账户,其中财政负担部分分别由各级财政分摊;参保人所在集体有收入的可以自愿多缴纳,多缴部分完全存入个人账户;退休待遇的领取标准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共同决定,但最低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150%。

3、长远目标――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长远目标,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统筹层次低、制度体系分割、社保基金管理等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进一步减少,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将逐步趋于成熟,统一养老保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使我们国家真正实现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篇3

关键词: 建立 综合养老保险制度 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过快发展,会导致老年人抚养系数升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

一、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基金来源渠道单一,收支矛盾日显突出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保险费的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财政补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保费欠缴的情况非常严重,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加上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享受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增加,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最主要问题之一。

(二)交费率高,企业负担重

目前的状况是,养老金的交费率高达30%左右。由于一些企业破产倒闭,经济效益不好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拖欠养老金问题特别严重。

(三)历史欠债严重,“空账”运行规模大

我国当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形成了一种在资金流程上与现收现付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空账”运行机制。1997年《决定》指出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继续按照过去的标准,这意味着企业要同时承担退休职工养老金之需和为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的双重任务,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缴费困难,逃费、欠费现象严重。

(四)退休年龄偏低,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而退休年龄越低,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传统理论的冲击

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私人养老保险市场成为不完全市场,而强制性政府公共养老保险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公共养老保险还能解决私人保险市场不能处理的通货膨胀等风险,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各国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老龄化使得世界各国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从而引发了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人在养老保险提供中各自承担作用的探讨。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减少了人均GDP的数量,也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这些因素与老年人口增加相结合,自然影响到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1.人口老龄化首先体现在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65岁以上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年轻的工作人口日趋减少,也就是说,工作人口负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不管今天的老年人以什么渠道获得资金来源,老年人消费的是现在工作的人所生产但不消费的产品。大量老龄人口的存在势必对整个社会生产出的经济资源提出挑战,也势必造成人口跨代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和跨代之间的不平等。从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看,15至54岁年龄人口数量2015年后将显著下降,55至59岁和60至64岁人口将成为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世界平均老年人口赡养率相比,我国在今后50年的老年抚养负担增长速度更加明显。

中国的老年抚养指数超出了在同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的老年抚养指数的国际平均水平,意味着中国所要承受的老年抚养指数超出了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其它国家,或者说,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压力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工业化国家早在老年人开始消耗大量国家资源之前就实现了繁荣,而中国在没有实现经济的繁荣之前就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即“未富先老”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养老对社会提出的压力更大。

2.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领取养老保险金,带来了养老保险资金预算的压力。1989年全国离退休人数为2201万人,到2005年增至5088.2万人,增长了131.2%。领取的退休金从327.96亿元升至5308.77亿元,增长了16倍多。现在离退休人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养老保险资金收入小于支出,存在资金缺口。

三、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进行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建立综合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应对养老保险供不应求的社会矛盾。

(一)实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在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养老的重要方式,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及我国传统的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老年人口增多,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制定有利于家庭养老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

(二)扩大基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社保长期债券,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把社保基金做大。

(三)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强化个人自保的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养老保险的各个支柱都得以(下转第43 页)

(上接第48 页)发展和完善,为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打好基础,为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促进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创造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四)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1.建立账户分立制,建立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将个人账户从社会统筹金中分离出来,实行账户分立,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

2.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与营运,确保其保值增值。

(五)鼓励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实施积极的促进劳动和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

篇4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二)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的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三)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子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李连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钟仁耀,查建华.上海社会保障和谐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何平.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现状与评价[J].社会保障制度,2002,(12).

篇5

一、对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对其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现有的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产生了严重的客观后果,因此也就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

(一)筹资结构单一

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际上来讲,就是对国家保险以及资金来源等进行的财政方面的预算,单位为退休人员报办了退休养老,这样员工也就不需要进行缴费,但是对于这种模式来说,社会化的程度相对较低,且筹资结构又有比较单一,人员的自我保障意识也存在不足,最终也就不能体现出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在长期的改革发展中,事业单位中开始进行了减员增效的改革制度,这样也就造成了新进人员相对较少,退休人员却不断增多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二)养老待遇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目前的养老方式来说,一些参照公务员养老的事业单位中,其待遇水平往往相对较高,而进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则主要以企业中的养老保险为主,且是否参与养老保险,还主要是根据单位中的经济现状,因此养老水平也相对不高,并不能保证退休金的足额定期发放。且就目前来说,“两个确保”主要以企业为主,而没有将这一类型的事业单位也纳入到其中。

二、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

(一)要坚持公平与刚性的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想要提高改革与效果与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在公平与公正原则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实际中,就必须要坚持养老金刚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增强各方面的福利,才能促进改革之路的快速发展。且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等工作,没有稳定最作为改革发展的基础,那么也就不能推动新制度的实行,因此也可以说,改革是要以社会稳定为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实际中,要保证企业向事业单位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中的养老保险水平,这样才能实现公平与刚性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稳定的发展。

(二)掌握准确的改革时机

想要实现改革与创新,首先就必须要保证在经济繁荣的阶段中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公众对于自身利益相关的改革具有高度的关注度与配合度。就目前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我国目前的社会各项政策主要以扩内需与促民生等方向发展,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则会触动众多的利益,甚至是与目前的政策相抵触,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想要实现改革与发展,就必须要谋定而动。其次是在选择好企业养老保险的改革制度以后,要坚持与企业并轨,最好是要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定型以后在进行。

(三)明确改革的标准与分类

对事业单位分类进行改革与创新时,就可以根据经营与公益等方面来进行划分,因此可以说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根据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一些经营类的事业单位来说,在改革以后要参与企业中的养老保险,其中也就用包括了行政执法以及公益类的。对于一些没有政府职能但是可以享受财政拨款的单位来说,如招待所以及文体部门等,要将其与所属的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以此来保证其可以进行权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养老保险,以此来节省资金,实现改革。此外还要处理好改革前与改革后待与水平上的衔接工作,以此来保障事业单位中养保险待遇上的不降低,尽可能的承认既得利益。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改革阻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43

1用“理性人假设”理论来解释阻力出现的原因

亚当斯密提出“理性人假设”理论是指,那些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群,向自认为正确的方向,目的十分明确地,追逐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利”与“自私”又有本质区别。这种自利,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讲,并不能说研究对象的想法是错误的。若假定,人是这种理性人,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倾向自身的偏好,当成为制度受益人时,这种渴望利己的特征会更明显;若假定,人是与理性人所相对的,道德的人,则现实中的各种制度安排,甚至国家存在性都有待商榷。虽然理性人假设,是一种现实世界完全不可能存在的,颇为理想化的一种模型,但也正因为它将许多涉及复杂问题的研究简单化,抓住其中一个重点――仅从“动机”切入,反而令此假设的适用范围异常广泛。本文中,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中,理性人假设便可以解释为何某些改革对象成为改革的阻力。

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为例。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我国于2008年2月曾经通过一种方案,且该方案分别在晋、沪、浙、粤、渝分别建立试点。若按旧制度,有人曾做过计算,同等学历背景的本科毕业生,当分别进入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谋职时,退休后,各自的养老待遇相差近一倍。该方案的出台,的确在养老保险问题上,令事业单位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另一群体,即企业单位从业者的待遇差距缩小。

但方案又会导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呈现更多的小碎片。事业单位从业者这一群体内部,出现省际间的待遇差距。假设一部分改革对象为理性人,他们会认为自己很“不幸”,被划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对象,发觉自己不得不被动放弃自身目前所能拥有的最大利益时,便会出于本能,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令制度整合略有停滞。没有人愿意主动放弃自身所固有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

只有将“理性人假设”融入实践中,更多地考虑被改革对象的情绪,才能很好地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质量和效率。

2可以用制轮作用来解释制度整合过程中改革阻力仍存的原因制轮作用源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原意是探讨关于消费习惯的问题,但上升到对于被改革对象的行为理解,也并不突兀。因此,它虽然是看似很理论性的经济学原理,却可以真实地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套用本文,可做如下解释。

制轮作用是指,一旦习惯养成,便很难改变,尤其是习惯于某种状态的一直呈上升趋势,因而不习惯于下降,具有不可逆的效应。同时,短期内形成的习惯更加具有不可逆性。整合制度过程中,那些被改革对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待遇水平可以提升,可以充足地满足自身,但唯独不能降低,否则会提升公众的不满意情绪。

在旧有制度中,养老保险在缴费期限内,那些被保障对象的消费呈现挤出效应。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对保障群体的预期值亦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会着重体现在对储蓄偏好的变动上,会更有消费热情。而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改变原有的制度模式,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均出现变动,对收入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

3用“路径依赖”理论来阐释养老制度整合出现改革阻力的原因“路揭览怠笔怯傻栏窭斯・诺斯在探索新经济制度时,推出的一种理论。“路径依赖”着眼于轨迹两字,即在面临制度走向抉择时,若历史上对这种制度的投入足够大,那么足以将这种制度塞入“历史”的轨道当中。因而制度依赖呈现一种虚无却又真实存在的惯性:要么雪中送炭,由于前人已经得出许多的经验教训,后辈没有必要重走失败的老路,因而促进制度在历史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要么雪上加霜,在制度变迁时,明明可以呈现更好的改革态势却由于难以走出“历史”的围城,使改革面临更大的风险。因而,该理论虽然产生于经济学领域,但由于其理论在探讨当下所做决定是否受到过去所做决定的影响,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看问题,因而其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范围。

4这种难以跳出历史框架的现象首先体现在微观的个人层面每一个利益的个体,一旦进入养老保险的一种保障模式,就会先入为主,对这种保障模式产生惯性。尤其当出现“自己改革自己”的情况时,过去的选择影响未来的选择,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倾向原有待遇基本不变。现有的养老制度与保障群体的利益相贴合,一旦这些利益群体主导制度走向,便会悄然强化原有养老保险制度的惯性。这使制度即便改革,也只能基于原有待遇水平的微调。譬如,公职人员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调整时,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便难以彻底保持客观理性。这就像医生无法为自己做心脏搭桥手术,理发师无法为自己剪发同等道理。因此由于改革阻力,使碎片化格局愈演愈烈。

而这种难以跳出历史框架的现象还体现在宏观的制度变迁层面。中国成立60余年,养老制度从未停止制度变迁,而该制度起初只是国企改革的一种配套措施,最初确定的制度走向,无关良莠,均会对未来的改革路径产生持续性影响,未来对过去的依赖,呈现出一种物理惯性。政府既然最初确定某一制度方向,这种惯性便会为制度带来不断强化自身的力量,使养老保险制度难以轻易脱离旧有轨道。旧制度的惯性左右新制度的方向,而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又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无法制订十分客观而长远的改革计划,出现改革不彻底现象。2005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月平均为73246元,事业单位人员为136742元,机关人员则是153174元。到2011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离退休金每年已经达到261万元,而企业人员仅为181万元。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5―2011.同时,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整合过程中,对早年的企业退休职工施行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从业者仍然遵循旧制度基本不变。截至2015年年底,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后,全国约有7980万企业退休者养老金月人均超过2200元,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人均超过110元。这不仅使两类退休者的待遇不均等,也使在职者的养老待遇享受不均等,公众的不满意度越来越高,不公平感亦越来越强,甚至对劳动力的流动和意向偏好,衍生不利影响。

正是由于改革阻力仍存,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标准难以公平公正,令各自的保障权益出现较大差距。在各种类型的养老制度中,养老保险对所要保障的对象的确定标准亦多种多样,因此为制度整合增加阻力。

所以说,一些措施的采取是十分必要的。

调整户籍制度,使户籍制度能够与养老保险制度完美对接。例如,可以使那些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逐步成为合理合法的城镇产业工人,并且通过提升薪水,使碎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外,要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信息网,减少重复工作,令异地务工者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流程化繁为简。鼓励异地务工者,m当地融入本地社区,使流动趋于稳定。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使机关事业单位从业者与企业从业者保持一致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制度更加公平,有利于进一步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推进职业年金建设,以如何推进职业年金保值增值为重点,加大政府税收优惠力度;调整养老保险待遇,并通过立法使制度调整规范化系统化;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职业年金相互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工资制的完善相互配合,填补由于制度变革而使待遇降低的部分,满足公务员、教师、研究者、医者等机关事业单位从业者的利益需要,一定程度上降低制度变革的阻力。

大力加强对养老保险经办体系的建设。强化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使机构运行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优化服务流程,规避寻租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加快完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运行规范,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养老保险经办体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经办信息网络,开启网上办理的新模式,使民众能够享受更加便利的养老保险服务。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89.

篇7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构建中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要不断地完善,以通过塑造优良的人口环境促进人口良性发展。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深。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的压力是极大的。如果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跟得上时展,就意味着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滞后性。人口老龄化属于世界性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就更需要直接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从中分析城乡差异,并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出基本的判断,基于此而对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评估。从中可以明确,中国的社会发展结构受到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极深,加之多元文化渗入,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才能够加快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并推进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改革现状

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革,至今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实践,期间不断地摸索着,并落实到实践中,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已经形成了社会统筹结合个人账户的资金筹集方式。[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的养老保险现状日趋严峻,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为继。目前退休人员的劳保保障,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启动,养老保险功能日趋退化。这就需要从中国发展实际出发,针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思考社会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

纵观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不断地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5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1966―1976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发社会问题而遭到破坏;1977―1992年的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到恢复期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而不断地调整;直到1993年,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改革和创新。从中可以明确,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每一个阶段都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符合中国国情。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原初的养老金计算方式,采用了社会统筹结合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模式,逐渐形成了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1.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

中国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不断地改革,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三种养老保险形式,构成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模式。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即为国家统一养老政策下的养老保险,主要是满足广大的退休人员和离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非常广,包括所有的单位职工、个体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职工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属于一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险形式,是职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自愿参与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模式可以与企业的养老保险相结合,有助于激发企业职工参与保险的积极性。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为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所缴纳的企业年金,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而建立起来的,旨在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准。

中国自2014年以来,开始启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提出了改革方案。其中所涉及的敏感问题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制度并轨的改革方案。养老保险改革严格按照“一个统一”的原则的同时,相关工作的展开要确保“五个同步”:其一为养老保险制度与工资制度同步;其二为机关与事业单位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步;其三为待遇调整与计发办法之间要保持同步;其四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与职业年金的建立同步;其五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同步。[2]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源以及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2.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源

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的育儿费用比较高,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且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生育率有所下降,甚至在中国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丁克族;二是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发展比较快,加之现代的医学知识传播途径很多,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很懂得自我保健,使得中国的人均寿命有所延长;三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了多年,虽然成功地降低了人口数量,同时也出现了老年人人口数量所占比例增多的现象。[3]

2.2 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就是养老问题。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到城市,这就使得原有的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现代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针对中国的养老问题加以解决,但是依然存在着矛盾,并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以考验。养老已经不仅仅是养老金问题,还包括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证、家庭护理等各方面。按照养老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养老就是社会养老,使得原有的家庭生活保障模式被打破,养老问题由政府来解决。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中国政府很显然也是力不从心的。

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中国的家庭趋向于小型化,多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使得农村人口数量降低。农村居民到城市中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解决养老问题。[4]之所以中国处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而出现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主要还在于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由于整体素质不高,加之业务能力有限,使得养老保险服务质量较低,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很难从专业的角度达到老年人以及家属的满意。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并着眼解决的问题。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之养老保险制度在转轨期间所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使得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面临着发展困境。

首先,中国的养老保险覆盖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政府将养老保险的覆盖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但是,要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却依然很难。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的养老保险在全国的覆盖率还不到40%,很显然这个数据无法证实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着保障功能,也使得社会保障难以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随着2009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启动,使得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举步维艰,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很难将具体工作落实。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面对养老保险缴费的负担,使得一些人员开始退保。

其次,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实现统筹规划。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情况来看,由于采用了分级统筹的方式,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缺少风险抵御能力而导致基金严重流失。[5]养老费用存在着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养老金数量分配不均。对于经济发达城市而言,养老保险基金尚存在结余,但是如果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会存在保险金缺口。一些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由于这些流动人口会缴纳养老金,而并不会在那里养老,就会使得该地区的养老金比较充裕。这样就会导致养老金发放不均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快,养老金就会越多,而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流动人口,就会导致养老金发放困难。

最后,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效率相对较低。中国自2010年以来,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积累的养老保险金就已经出现了超过1.5万亿元的结余,但是这样庞大的数字并没有落实到企业职工的个人账户中。现行的企业职工个人账户中,养老保险金主要是用于支付职工的退休金,账户多为空账,而且按照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金的20%足够支付两个月的费用,用于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政府债券的部分则占80%。随着银行利率的降低,使得养老金结余贬值,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就会给国家养老保险带来负担。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措施

4.1 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结构上来看较为分散,缺乏统一性,不仅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还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应对目前的中国老龄化问题。[6]为了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中国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划入到社会统筹范围内。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养老保险制度新旧交替问题。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旧的养老保险制度相互转轨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利益上的矛盾,要实现平稳转轨,还需要一个过程。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进行调整,将实施工资改革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进行,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过渡,快速进入到正式实施的轨道。

中国的另一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为了让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中国为农村居民启动了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在近年来的实施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实惠,但是,要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划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范畴当中,还没有具体展开。中国城镇化发展,加之中国农村正在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很多农村地区已经逐渐向城镇化转变,居民的生活社区化发展。这就需要农村保险制度继续推进,逐渐融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范畴当中,首先从养老保险制度上实现城乡平等,以使得相关的各项制度有效衔接。参与养老保险的居民,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可以在城乡养老保险之间相互转换,以利于农村居民到城镇就业时养老保险的衔接。

4.2 对养老保险制度要实施统一化的监督管理

中国进入法制化社会,虽然对社会保险金的管理都有明确规定,并在法律范围内诉诸了关于保障基金的征收以及使用的问题,但是,很多相关内容都没有在法律的层面细化。这就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包括财政机构、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都可以从各自的管理职能出发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启动和应用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7]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使用上,要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采用问责制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流动。随着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就会使得社会保障基金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散处理,降低基金投资的缝隙率。此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使用,还要基于法律规定而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行,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收益率。

4.3 从政策上支持养老保险和家庭保障的融合

中国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保险工作日渐重要。要确保中国人口结构合理,就要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将养老保险制度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家庭保障相融合,使得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与家庭养老保险资源相匹配,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更为顺利展开,才能够促使中国的养老保险更适合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政府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调控者,要从统筹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险整合。这就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提倡中国家庭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还要从政策上强调,从政策上完善家庭保障制度。此外,还要发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人群体,伸出援助的手帮助老年人,以缓解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特别是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有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为符合中国国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4.4 高度重视商业保险的发展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发展形势相比存在滞后性,这就形成了目前所必须面对的公民养老问题。虽然采用了立法的手段,但是由于区域差异和不同领域的养老保险制度有所不同,使得养老保险体系系统化运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进入到攻坚阶段,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的问题,可以通过倡导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展开。养老保险水平要建立在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上,在考虑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将商业保险融入其中,鼓励居民参加商业保险以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虽然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中,商业保险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应该建立保险政策环境,优化商业保险制度,以促使商业保险公司能够在保险业务上多开通老龄产业,将保险公司的专业保险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以通过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多层次展开。

篇8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原有的以计划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制度转型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二、论文对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制度现状,对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建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第一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包括养老保险制度的涵义及特征、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三部分。第二部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两部分。第三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包括外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特点和外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两部分。第四部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包括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和建立健立我国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两部分。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具体分析我国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2、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的特点以及与国外的对比提出完善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论文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将结合的方法:从对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内涵的梳理、意义的分析、制度演进的说明,然后深入到剖析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现存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最后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描述性研究法、调查法等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1、2010年12月10日前: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

2、2010年12月10日:开题论证 3、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4、收集资料,修改论文研究框架,撰写论文。 二、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1、寒假:继续收集完善资料,继续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2、开学:提交初稿,收集资料,反复修改论文。 3、毕业论文定稿

4、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第一次答辩 5、答辩阶段(2011年6月5日前):第二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杨翠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4-16 [2] 陈长民.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5.9:29-31 [3] 于超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77

[4] 汪岳、曲绍旭.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以法国的农业社会保障为例[J].社会保障,2006.10:218

[5] 王昊.部分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分析[J].世界农业,2007.11(343):26 [6] 涂玉华、张宝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低效运行的原因探析[J] .考试周刊,2007.23:125-126

[7] 李逸波、胡灵红、李一鸣.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44-12045

[8] 张美红.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 .现代商贸工业,2007.8:19(8):31-32.

[9] 李长远.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解读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8:17(4):105-108

[10] 胡宇飞.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2:286 [11] 常晓梅.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思考[D].2003.6:1-2

[12] 郑军、张海川.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8.7:126-129

[13] 王海燕.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2004.4:10-11

[14] 凤启龙.创新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探析[J].唯实.社会纵横,2006.7:53-55.

篇9

关键词: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题号:2013C096)阶段性研究成果;内蒙古社情民意课题项目《内蒙古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运行情况的调研》(课题号:SQ1203)部分研究成果

2007年之前学术界还在为统筹城乡的必要性做争论,宋晓悟、胡鞍钢、郑功成、刘福垣等主张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陈平则认为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短视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之后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了转变,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如何构建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

一、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由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实施时间、覆盖范围、待遇水平、筹资标准、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直接导致了受益群体享受待遇水平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社会矛盾。因此,从长远来看,必须缩小城乡间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我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呈现基数大、数量多、高龄化、快速化等特征,其中,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同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相比较为严重,农村面临的养老问题压力更为严峻。然而,由于农村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正规的、稳定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因此,有必要迅速建立一项稳定的社会保障机制维护农民的权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弥补了这一空缺。但是,制度间的差异和待遇的差距是现存的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基本因素。为了缩小不同人群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切实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明智之举。

(二)传统养老方式功能的弱化

千百年来农民依靠传统的家庭和土地作为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子女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老人对子女的可依赖度也日益减少。此外,土地收益率的下降、收益的不稳定性也降低了农民养老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农民期盼能够享受到制度化的养老保障措施。

(三)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举措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公平性,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险种养老保险必须体现社会公平,尽管每个国家不能保证社会保障待遇享受的绝对公平,但是有必要努力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尽量让全体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制度的覆盖。因此,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养老保障及服务,使他们老有所养是实现我国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二、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研究

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无论是让全体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还是公平的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缩小差距,这都是我国建立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步骤。受特殊国情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实现养老保险的统筹显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学者认为“分类管理”更适合我国国情,即在现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再为农民工和农民分别配套建立单独的养老保险制度;另一类学者认为“统一管理”更适合我国国情,即重构当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城乡、职业与户籍界限,建立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全国一个制度,一种规则,建立“大一统”模式。

(一)分类管理

吴湘玲等(2006)、杨宜勇(2007)、杨翠迎、黄祖辉(2007)、徐秋花(2009)提倡建立多元化、多支柱发展模式。章剑谷(2004)、尹洁(2006)、高君(2005)、卢海元(2006)则提出农民工过渡模式,即通过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

(二)统一管理

郑秉文认为:二元结构不是阻碍“大一统”的障碍,现有条件下,仍然可以实施“大一统”,并提出了实施“大一统”的九大优势,同时,郑秉文还明确指出“大一统”是中国社保改革的未来方向。牛桂敏建议未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凡年满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打破以往城镇、农村居民各自参加养老保险的二元障碍,即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无论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缴费、待遇等城乡标准相同,从而在保险制度上没有遗漏人群,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三、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案研究

受我国人口众多,制度间差异较大及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是一项巨大和复杂的工程,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有明显的突破,需要按照具体情况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一)养老保险制度统筹的思路

杨宜勇指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要考虑城乡差别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遵循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规律,并逐步将二元养老保险方案统一于城乡一体化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方案。牛桂敏认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是: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构筑由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实现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级政府承担相应责任,企业(集体)承担相应义务,个人承担相应风险,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方式,健全向农民转移支付机制,将国家控制和稳定机制延伸到农村,形成城乡、地区、代际互济的保障模式,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使之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制度保障。袁文全[5]则从参保主体的转换、缴费义务的转换、保险待遇的转换几个角度出发设计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二)养老保险制度统筹的路径

1.两步走战略

刘昌平(2008)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交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当前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村正式养老保险制度又缺失的状况下,要想实现制度的整合必须要完善原有制度和建构新制度。2009年在此基础上,刘昌平提出通过两步走的路径实现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步是实现城乡两类制度之间有效衔接,第二步是通过城乡两类制度合并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袁彦东等提出“两步走”战略,首先用“过渡方案”起步,等财力水平达到实际需求后,再逐步过渡到“目标方案”。他们方案的相同点是涵盖范围、基本原则、待遇支付、个人账户管理、管理服务等内容完全相同;区别在于采用不同的统筹基金筹集方式和渠道,并规定不同的享受养老金的条件。童广印认为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路径是:城乡分割到统一筹划、制度有别到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到城乡一体化,到2030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覆盖全面、标准适当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可以分两个战略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8~2015年),用7-8 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相互分离”向“制度统一、标准有别”过程的转变;第二阶段(2015~2030年),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最终以产业为界将全体劳动者划分为农业劳动者和非农业劳动者来实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2 .三步走战略

郑功成认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需三步完成。第一步(2008年—2012年):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层面上全覆盖;第二步(2013年—2020年):将养老保障体系进行全面定型、稳定,进而实现人人较公平地享有养老保障及相关服务;第三步(2021年—2049年):进一步推进制度整合与改进,确保人人享有较好的老年生活。戴卫东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2009—2012年):建立多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构筑覆盖全体国民的养老“安全网”;第二步(2013—2020年):逐步衔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具有养老性质的保障体系,实施城乡老年津贴制度;第三步 (2021—2050年):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国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乡老年津贴制度覆盖面并提高其待遇水平。

四、评述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关注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对现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如何进行有效的路径设计和具体实施的步骤规划上,其中大部分的研究给出的建议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论述,而对于待遇水平、缴费率等细节问题则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即使有个别学者提到,但是由于缺乏定量分析与可行性论证,从而显得研究结果苍白无力。另外,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文章是2009年前的研究成果,所以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后如何实现统筹的研究较少,时效性较差。

参考文献:

[1]刘军伟.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2]郑秉文,齐传君.“大一统”社保改革的未来方向[J].宁波经济,2009(6)

[3]牛桂敏.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

[4]杨宜勇,顾加佳,顾严.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5]袁文全,邵海.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J].社会科学辑刊,2009(6)

[6]刘昌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7]刘昌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之路探索[J].社会保障研究,2009(2)

[8]袁彦东,张军田.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6)

[9]童广印.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10]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人民出版社,2008(10)

[11]戴卫东.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步骤规划[J].经济研究参考,2009(60)

篇10

【关键词】养老保险,碎片化,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一、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碎片化”这个词可以很好的形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总体上过度分割的现实格局。我国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由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构成。另外,为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现在部分地市还探索性地建立了居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制度。然而,各种保险制度在设计上始终没有打破身份界限,因人而异、因身份而不同,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处于第一等级,企业处于第二等级,无业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处于最低。

二、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打补丁”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导致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缺乏统筹全局的规划。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初仅仅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初始的制度选择强化了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使这种打补丁式的碎片化发展趋势难以避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但是由于采取了“增量式”的发展路径,为扩大覆盖面打上了一个又一个“补丁”。

(二)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发展差异,造成养老保险制度的分割。养老保险制度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就业形式以正式就业为主,收入形式以稳定的货币化薪酬为主,这使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在城市顺利推行。但是我国农村经济以家庭经营为主,收入形式以实物收入和季节性货币收入为主,收入水平和城镇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并不适于农村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有所差别,城乡两套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并存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规则不合理,导致养老保险的地区分割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在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办法中,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其中社会统筹部分的待遇水平与养老金发放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直接挂钩。基于我国区域间职工收入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前提,劳动人口更倾向于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和参加养老保险,并在退休后享受当地较高的养老金待遇,而不愿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和参加养老保险。此外,由于各统筹区域养老保险封闭运行,高收入地区不愿接受区域外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高收入地区职工也不愿意随工作变化而转出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因此,现行职工养老保险计发规则成为限制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整合的重要因素。

(四)群体之间和地区之间保障利益的差异,阻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进程。制度改革往往涉及利益的再分配。提高统筹层次意味着各个统筹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当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冲突的时候,利益团体往往固守局部利益,导致养老保险碎片化状态的固化。一方面,收入分配的“棘轮效应”使养老保险待遇易上难下。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福利刚性使机关事业单位对于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标的养老保险持有消极态度。另一方面,地区利益难以平衡阻碍着统筹层次的提高。按照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征缴基金采用属地化管理,如果让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拿出部分基金支援有缺口的地区时,富余地区的利益就将受到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迟迟没有建立,一方面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属性比较复杂,改革涉及的事业单位类型尚未明确; 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后退休金替代率大幅下降,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反向预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方面应当坚持养老保险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参照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同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应当配套建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职业年金制度,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降所产生的待遇差异,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二)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规则,实施以个人缴费记录为基础的养老金计发办法。通过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规则,使社会统筹部分的计算方式与地方社会平均工资脱钩,形成基于个人历史缴费记录的社会统筹计发办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一办法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阻碍养老保险转移的问题,而且能够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同时,这项制度设计也能为养老保险基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三)整合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的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加大了基金管理成本,增加了基金运行的风险,提高了资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因此,一方面要按照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减少养老保险基金在基层部门的沉淀,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改革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办结合”的管理方式,按照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社保基金管理的通行模式,建立政府督办、社保部门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管理模式,提升基金运用效率,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大松.社会保险关系顺利接续事关重大[J].中国劳动保障,2005,(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