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

篇1

   小学生《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

   今天刚刚考完试,可以放松一下——看电视,我喜欢一些战争片:《地道战》、《血战台儿庄》、《地雷战》、《小兵张嘎》。一想起那些场景,犹如历历在目。最喜欢的还是《小兵张嘎》,嘎子不仅聪明并且勇敢,爱憎分明,值得我学习。

   没有父母的张嘎和奶奶相依为命,但奶奶为了掩护受伤的八路军,牺牲在日本人的刺刀下,他为了给奶奶报仇,一心想参加八路军,在这过程中还闹出了把抗日英雄罗金宝当成汉奸的笑话,后来还是罗金宝叔叔帮他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了侦查员。

   嘎子一心想为奶奶报仇,就向班长提出要自己有一把枪,但当时部队条件有限,只能让他自己想办法从敌人那夺取,经过张嘎一次次的努力,终于从敌人那剿到枪了,但部队有规定,张嘎又上交了,虽然有情绪,但他还是服从了命令,这点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的。

   没有任务的时候,嘎子还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偶尔也会有矛盾的,有一次和胖墩儿打架,犯了错误,又让罗叔叔关了禁闭,只要嘎子承认错误就好了,可是嘎子就是扭着头不说话,是不是和我们现在一样任性可爱呢?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自己缺点: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耍赖、任性,想想和享受他们的照顾和关爱,而没有失去父母的嘎子所拥有的坚强和勇敢,我们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能遇事退宿,像嘎子样坚强面对所有困难!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为中国美好的明天,从现在更加努力学习。

   小学生《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

   随着枪声的响起,日本鬼子进村了。在日本鬼子看来,杀死一个中国人,如同捏死一只蚂蚁,有知有多少人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

   日本鬼子抓住了嘎子的奶奶,向他逼问八路军的下落,但嘎子奶奶坚贞不屈。看!嘎子奶奶在敌人的刺刀前,依然毫无惧色,目光坚定。而后,嘎子奶奶倒在了血泊中。

   影片里的主人公嘎子很淘气,也很勇敢。他参加八路军,下决心要为奶奶报仇。在被日本鬼子抓住后,他机智勇敢想方设法把火药点燃,与外面的八路军里应外合,火烧敌营,把敌人一举歼灭。

   嘎子奶奶面对那敌人时,那坚定的目光令我敬偑,嘎子的机智勇敢值得我们学习,日寇的殘忍让我痛恨。

   那像嘎子奶奶一样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们,将永远被我们铭记。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在战场上视死如归,在敌人的严邢烤打坚贞不屈……

   想到这儿我不禁落泪了。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

   小学生《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情绪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给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我,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我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此刻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这天,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困难和挫折不仅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此刻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牢记苦难的昨日,珍惜完美的这天,建设更好的明天。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这天的和平社会,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我们是充满期望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心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篇2

我分两次把《闪闪的红星》看完了。看后我觉得最感人的是冬子妈妈牺牲之后,冬子从小兰家跑出去找妈妈,他没有找到妈妈却发现了自己的书包,冬子悲痛地放声大哭起来。我觉得冬子好孤独、好可怜,他再也看不到亲爱的妈妈了。

冬子的妈妈是一位高尚、善良的妈妈,她为了人民牺牲了自己。冬子在妈妈牺牲后,并没有放弃,坚持革命,用自己的机智成功的给传了很多信,帮助打败了胡汉三,替妈妈报了仇。冬子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是我的好榜样。

妈妈以前给我讲过潘冬子的故事,在我心目中潘冬子非常勇敢。今天在学校里看电影《闪闪的红星》时,我仿佛已经进入了电影的故事中,眼睛都不眨一眼。在看到机智的潘冬子智斗胡汉三时,我更是心情激动,为潘冬子加油,而当潘冬子失去妈妈时,我也难过极了,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当我看到电影里叔叔阿姨为了打胜仗,早日解放,大家团结不怕吃苦,积极向上,勇敢冲上战场,这让我非常佩服。

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让我懂了很多,在遇到困难时,自己要想办法排除困难,在学习生活中,要和同学团结协作,克服学习上的一切困难。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读爱国主义书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最近学校开展了读爱国书籍的活动,我从活动中收获了很多。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离开爱国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篇3

就某种意义上说,大文科教育和素质教育可以相提并论。大文科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是放大了的文科教育,文科教育只是大文科教育的一个分支,大文科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十分广阔的文化背景。它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涉及建筑、音乐、体育、美术、诗歌、文学、书法、宗教、伦理、数理、医学、法律等等。一句话,大文科教育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用。可以说,一个只有接受大文科教育环境熏陶的人,他的人文素养才会进入一个理想状态,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良素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都与大文科教育广阔而深远的背景密不可分。在科技日益发达、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加强大文科教育对提升全民族素质自然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学科课程中,努力构建以语文学科为龙头,诸学科共同参与、互为渗透的大文科教育格局

1.重视汉字教学:寓识字于文化濡染中

汉字是中华民族生命繁衍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就是从文字开始的,从摩崖石刻的古象形文字直到现在的网络文字,可以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完全是一部由汉字文化为基础的发展史。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且积淀着浑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如一个“正”字,五个笔画,横平竖直,无一曲笔,教人做人的道理。一个“中”字,“口”中一直竖,教人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在教汉字时,不仅要讲清音、形、义,还要注重对汉字文化的挖掘,提升学生对汉字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识水平,给学生以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熏陶和启迪,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一位教师这样教学偏旁“礻”。

老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示”,告诉学生“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T”,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表示日月星三神。这就变成了今天的“示”。由这个字,演变成偏旁“礻”。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由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祝(祈祷求福)、社(意为土地神)等。

显然,教师在教学“礻”时,也在介绍古代传说,介绍造字过程,中华文化、中华智慧随着学习也传承给了学生。

2.重视课文“美读”:寓美读于文字的品评赏析中

所谓“美读”就是读书得法,读得动听,读得流畅,读得有声有色。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教育,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读”放在重要的位置。“读”是最具大文科教育特点的活动。因为文章之美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蕴美的大综合。在这些艺术美中,很多是我们学生很难立刻接受和领悟的,这就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反复朗读中获得一些真切的感受,增强对美的感悟力,然后通过美读,将作者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我们要求各科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读的训练,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课文让学生尽情地去读,在读中去品尝文字之美、情节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人生之美、自然之美,在读中感受语言的色彩感和音乐感,品味语言文字散发的迷人芬芳。

3.重视兼容并蓄,寓大文科教育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中

“大文科教育”,涵盖着所有学科。换言之,所有学科都与大文科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与渗透,从而构建一个以语文学科为龙头,诸学科间相互渗透、交融的大文科体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中优美的景色,可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对课文中优美的歌词,可让学生动情唱一唱;对课文中有趣的物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对课文中有趣的活动,可让学生亲自演一演;甚至课文中涉及的一些数学问题,也可让学生动脑算一算。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生动幽默的语言,包括适时的讲述数学中的故事、数形比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等等,既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让学生欣赏美,又教给学生如何创造美。因为美育是大文科教育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二、在活动课程中,通过人文气息浓郁的特色精品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文科教育的熏陶

1.实施古诗文诵读计划

在大文科教育环境建设中,我们尤爱古诗文学习。各班级“书苑”中展示的写字作品,内容全是古典诗词;广播台每天早晨播放的是古诗文配乐朗诵,课间音乐主要是以唐诗宋词为内容的歌曲或轻音乐;教室走廊上最醒目的是唐诗配画;学生演出的课本剧中最生动的是唐诗题材的小品;最具特色的是每周五的晨会,全体师生集中在操场,在“领诵员”的带领下千人齐背古诗词。整个校园童趣盎然,诗情荡漾,溢彩流光。学校还充分挖掘地方诗词文化资源,结集出版了《月亮城古诗文》《扬州诗词故事读本》,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家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倾力打造“书香校园”

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学习方法,而最重要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则依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列出了每个年级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鼓励学生自行购买,建立班级书库。为了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学校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体系,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校本阅读课,并明确这节课的用途是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仅仅一节课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的,学校还专门将中午12∶30-13∶20作为“午间阅读”时间,由老师陪着学生一起读书、读报。这样,两者结合,确保广泛阅读有了固定的时间。为了增强效果,学校还通过给家长写信、召开家长会等方法发动家长加入到“亲子共读”的行列,家校联手,共同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感受到人生的博大和世界的美好。

3.让电影走进课程

电影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具有形象感染的生动性、直观性。早在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学校把电影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资源,以年级为单位在报告厅每月开设一次“电影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年级的教材内容,建立了电影资源库。电影资源分四个大类:一是直接对应课文的整部电影;二是直接对应课文的电影片段集锦;三是间接对应课文的延伸联想;四是综合对应课文的大类重组。其中既有革命历史片《小兵张嘎》《开国大典》,也有好莱坞大片《后天》《未来水世界》等,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为了保证“电影课”的效果,每次放映前都要了解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尽量做到与教材同步,放映后,根据年级特点开展电影故事复述、“我喜欢的电影人物”评论、“电影观后感”竞赛等说写活动。电影课成了孩子们每个月向往的节日,成了说写训练的智慧平台,对孩子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净化灵魂、提高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关在校园里,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目中有‘人’:既要教会学生读有字之书,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社会与人生);既要教学生学会作文,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赵谦翔语)社会是个大课堂,是个资源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学校充分发挥“乡土”这本大教材的作用,经常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校生活馈赠给他们童年的欢乐;田园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温馨的家庭生活、社会的纷繁多彩也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情感的波澜。这一切都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在环境课程中,通过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大文科教育环境之中

1.彰显学校精神文化,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向上的阶梯

在环境课程的建设中,我校将“三风一训”镌刻在校园的显要位置,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熏陶。教学楼上醒目的校训“厚德、睿智、健体”昭示着学校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教育理想;巨大的“百美石”上,“将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青春放射出钻石般的光彩”的“美育宣言”彰显出全校师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智慧;校门口镌刻的“创造卓越”的办学精神,激励着师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创造新的辉煌……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师生,耳濡目染,其感知里必然会充盈学校精神文化所折射出的健康向上的人文因素,文化的因子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的素质搭建起向上的阶梯。

2.构建系列化的外显文化,让校园成为“诗意栖居”的心灵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