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仿写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仿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要过于骄傲。
往后的日子里可以开开心心的,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不会离你而去。
心里永远像着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相信吧,只要不骄傲,日子就会好好地。
过去了的那些好事可以记在心里,
过去了的那些坏事可以把它忘了。
你可以开开心心的,
开开心心的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
相信吧,开心的日子总会来到的。
篇2
一、注重诗歌的朗读训练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阐明了诗的作用。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我在教学《有的人》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节奏,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的停顿叫做节奏。教师示范第一段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是押韵。本诗隔行押韵,每节押韵。请同学齐读第四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到诗中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有新旧知迁移的教学思路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学生马上回忆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每首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它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在诗歌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中。
三、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境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流水”这一物象本来表达一种客观事物。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后,逐渐为诗人所采用,固定的表现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思想情绪,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等,成为带有固定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意象。在教学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笛”“月亮”“挥手”“没有年轮的树”。“笛”“月亮”“挥手”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想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即意境。意境的基本构成就是情景交融。意境不在具体的物象之内,而超出物象所涉及的内容之外,即透过物象表面,表达作者深邃悠远的思想情感,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从仿句练习入手,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
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雨说》一课时,让学生仿造句:“小溪见了我,笑出了声;种子见了我,笑出了芽;石榴花儿见了我,笑红了脸……”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仿写句子。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再细心地把学生仿写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此后再把以前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试着让学生仿写,学生也都兴趣盎然,写出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的诗句。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在教学中,抓住新诗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还要设计丰富多姿的诗歌朗诵、欣赏新诗、研讨等活动。
1.诗歌朗诵,积累活动。在赛诗会上,除了朗诵学生喜欢的名诗作,还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如:《色彩》《萤火虫》,中国古今不少诗人也写到同样的诗题,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2.欣赏新诗。给学生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3.研讨活动。如冰心的《纸船》,船――舟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课外搜集有关写船(舟)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舟的文化意义。
篇3
关键词: 读写互动 阅读本位 写作本位 艺术再创作
一、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
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以写促读还是以读促写的论争,其实质是写作本位与阅读本位之争。
“阅读本位”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主要代表人物是叶圣陶先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习惯渐渐养成,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的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一直减到没有。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
写作的基础是阅读,阅读决定了写作;写作的“根”在阅读,写作只是“根”上抽出的“枝叶”,这就确立了“以阅读为本位”的以读带(促)写的语文教学范式。
写作本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教授。潘新和教授在《站在写作教育的制高点上》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在语文教育中,须张扬‘以写为本,以素质求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写为本,以素质求发展’,就是立足于写作和语文教育的本体特性和规律,从‘写’的总目标出发,围绕着‘写’,科学地组织、实施写作与语文科内的各项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语习惯和意识,促进他们的言语心智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言语个性与言语创新意识。”“写作本位”认为“写作”才是语文教学的制高点,在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听、读”都是为“说、写”服务的,尤其是“写”是语文学习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说、写”都是学生吸收知识后的自我表现,所以“写作本位”也叫“表现本位”。
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一对基本矛盾。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读写观念的嬗变,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以读(练)、读中求悟,到为写择读、读以致‘用’,到以读带(促)写、读写结合,再到以写为本、以表现为本。――‘以写为本,以素质求发展’的‘大写作’观,‘以表现(说、写)为本位’的创作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观,可望成为21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性观念。”
二、读写互动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有效的写作指导课,对写作者和教学者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对写作者来说,应该是有写的愿望并且知道该如何写;对教学者来说,应该是能激发写作者的热情并精要准确地传授写作技能,那么传授契机为:动情动心之时。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他们认为学习过程中的解决问题,是学习者通过对情境中的事物关系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完形。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感觉吸收并且建构意义的活动过程,它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是一种意义的获取,学习的目的是建构个体自己的意义,而非重复他人的意义获得正确答案。写作正是能体现学习者表达个体自身理解的形式之一,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就某个专题或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阅读,以写促读,学生在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后,读写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两者互相促进,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苏联学者梅拉赫认为,文学活动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在第二个过程中,读者实现挖掘与发挥作品潜力的功能,在阅读和批评活动中,读者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为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因此,“读写互动”教学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艺术的再创作推动学生对文本和传记的深入解读,从而创作有个性风格的文章;通过主题写作开展系列阅读,推进思维深度;辅导相应的写作技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再回归到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写作是艺术的再创作
文学作为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作者是文学信息的发送者,读者是文学信息的接受者,作品即为文学信息的媒介者,连接作者与作品两极。伊塞尔用不确定性和空白说明文本与读者接受的关系,“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式和文本视点,同时触发读者方面的想象活动”。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像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那样留有空白,使读者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填补”这些空白。这样,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就成了文本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结构基础,也就是伊塞尔高度重视的所谓文本的“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召唤结构”令读者在阅读理解中产生了对文本的不同或接近及相同的意义。文学批评中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实际上正是作品本身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的空白“隐含”了这些不同意见的读者。在教学中教师布置艺术再创作活动,读写互动,可推动学生对文本和传记的深入解读,从而创作有个性风格的文章。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读者通过接受活动与想象力对作品进行改造,这种改造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复原”,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接受提高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瑙曼认为:“读者通过接受活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也在改造他自己,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接受活动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四、从阅读本位到写作本位的转换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写的基础不仅仅是读,写的基础要宽广深厚得多,阅读只是基础之一。如果仅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便认为阅读好写作就会好,就太肤浅了,相反,善写文章的却都善读。读得好不一定写得好,教学的目标定为让学生“读得懂、读得好”显然是不够的。从阅读本位到写作本位的转换是必要的。
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或者说写作包含了阅读)。由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效应是很有限的,因为阅读与写作有着明显的差别。阅读的目的是鉴赏求知,写作的目的是表情达意。阅读始于言,写作始于物。阅读所吸收的是他人思维的结果,未能显示对写作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的过程。非智力因素领域,人生阅历、人格修养、个性、动机、情感、毅力等更不是单靠阅读就能获取的。
写作行为必然包含阅读行为,阅读行为却不必然包含写作行为。一般情况下,单纯的阅读鉴赏活动或消遣活动,就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许多人都是只读不写。读了什么文章思维受到启发,进而有所感悟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受到启发后,还要结合已有的认知将内心的感悟重新整理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包含作者更多的思考,包含一定的创新性,不是读一读就可以达到的。可见写作过程始终伴随阅读,伴随思考,写作对阅读具有包容性。
写作对阅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积极的倾吐可以帮助更好地吸收。如果没有亲身写作的实践作为基础,就难有对文章的逻辑机制的真切了解,难以破译文章中通往心灵的密码,阅读就往往不可能心领神会,很多情况下则可能是人云亦云,偏听偏信。
五、从阅读本位走向写作本位的途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让他们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并实现自我反馈。
1.主题写作
可以挑选一些中学阶段应该思考的对于培养合格公民比较重要的话题,由学生进行演讲,要求是认真思考,写出文章。
一开始可以多给一些主题,每个学生选择一个,然后可以大量收集材料作为参考,再写成文章。让学生做到广泛占有材料但不被材料所囿,强调我笔写我心,怎么想就怎么写,自主地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比如,可以给学生如下主题:
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信仰;论修身;使命;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逆境成才/逆境未必成才;说潇洒;这座城,这些人/那座城,那些人;爱国主义应强调忧患意识/爱国主义应强调自豪感;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青年精神;生命的养分;面对未知;发现身边的美丽;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论交友;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孟子》);我骄傲,我是男生/我骄傲,我是女生;享受内心的财富(星云大师);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语)……
2.模仿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是例子。”学生除了积累写作素材以外,非常需要写作技巧的指导,写作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课文,读透课本,有意识地学习写作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
比如,高一阶段侧重于记叙文写作的指导,教师可选取课文中最精彩的内容(不贪多求全),让学生充分学习,深有感触后仿写,读写结合,让写作成为课文经典学习的延伸。
作文结构的训练:注意传授行文有波澜,传授插叙、倒叙、铺垫、抑扬法、对比、伏笔等技巧。
细节描写训练:如,《药》中的人物描写以形传神,抓住相貌特征刻画人物性格,让学生仿课文写法描绘身边的人物,或进行升格训练。
3.公民写作
开设“公民表达选修课”,系统讲解一些公民写作方面著名的大家作品,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借鉴。
教师列出书单,重点关注那些研究社会、思考社会深刻的作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科学指导学生们读他们的作品,然后讨论、写读后感、写评论,或者针对相同话题自己写一些片段,从而让学生切实感知这类文章,明确写作的努力方向。
比如,可以开设以下讲座:
夜行者与守夜人――鲁迅;回到常识――梁文道文章选读;熊培云――为公民自由呐喊的改良派学者;做一个正直的新闻人――白岩松新闻讲析;多角度地看时事――《羊城晚报》大城小议赏析与运用;保持探讨真正原因的热情与习惯――鄢烈山时评选读;思维的乐趣与语言的狂欢――王小波散文选读。
六、写作本位,读写互动的意义
语文教育的直接功效,是形成听读说写的能力,以满足济人应世与发展之需。在听读说写四种能力中,听读是接受、领悟、鉴赏和陶冶,说写是进展、表现、创作和自我实现。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写作素质教育当是其核心的主导性内容。写作活动是人的多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也是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文化实力的提高。任何学科的学习与发展,都要借重于写作,其成果最终势必由写作体现,这已成为当代学习理论的共识,由于写作能力是人在一切事业上寻求自我实现所必备的能力,因此写作素质堪称为人的“元素质”。没有哪一个学科的教育,在素质教育意义上,其作用能跟写作教育相提并论。所以,语文教育“以写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W出版社,2002.
[3]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7).
[4]张中行.张中行作品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