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4月17日,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论坛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河南省农业厅联合主办,该论坛采用演讲、对话、访谈等方式,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探讨农业品牌发展路径。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论坛上指出,推动农业品牌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事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品牌强国的重要议题。要认真落实关于品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孜孜以求,久久为功,为农业品牌成为中国品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出应有的努力。屈冬玉强调,品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依靠品牌 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农业品牌化发展是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必由之路。
“通过标准化生产,我们的果子品质越来越高。”陕西延安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村村民张普明说。作为全国农产品区域百强公用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洛川苹果2016年品牌估价达到65.9亿元。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产业格局在洛川已经成形,2016年苹果产值达到40亿元,全县农民收入的50%源于此。
“标准化、规模化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回头率、品牌的美誉度就决定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生命力。”屈冬玉认为,依靠品牌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立足精致发展,全产业链设计品牌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倒逼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革命性变革。
精管细作 保障产品品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消费理念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D变,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趋势不断显现。“有机”“绿色”“原生态”……带有这些标签的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无形中,这些标签成为消费者区别同类产品品牌的符号,或者说是一种品质象征。
塑造品牌的关键在于产品品质。屈冬玉强调,品牌要立足精管细作,建立绿色生产体系,把“精细出品牌”“绿色出品牌”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大力推绿色生产技术,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轨道,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拢指成拳”,按照品牌标准开展生产,严格把控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风险关键点。
作为区域强势品牌,河南花花牛2012年在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兴建花花牛产业园,工厂采用纵向一体化管理,乳品的生产过程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原奶是奶牛经过挤奶系统采集通过密封管道制冷后,进入全程监控的标准化鲜奶运输车,快速配送到加工厂。原奶进入工厂后,还要对照欧盟标准进行40多项指标检测,全部达标后才能进入生产环节。整个生产过程都是中央控制系统设定程序,由中控室工作人员电脑操控完成,每个生产环节均处于无菌密封环境中。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工作人员,机器的嗡响和快速运转,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乳品制造的现代化步伐。在这里,每一包“花花牛”牛奶都要经过9道工序、130个监控点、92项指标检测的过程,只有全部合格才能最终上市。
经过60年风雨历程,正是由于坚持“精管细作”,当年活泼可爱的“小牛”如今已成长为健硕强壮的“大牛”。 “花花牛”成为我国奶业20强企业之一。
跨界融合 推动产业增值
屈冬玉提出,品牌建设要立足跨界融合,建立龙型产业体系,通过一二三产融合扩大品牌农产品组合,推动产业增值升级,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跨界整合品牌资源的“龙型经济”。
我们吃的西红柿、黄瓜,叫终端产品。但随着社会发展,终端产品离原料生产地越来越远,由此我们传统地理品牌向商品品牌、向企业品牌、向远离原产地的品牌发展。因此,品牌农业不是简单的原料生产。
在传统概念中,小麦属于第一产业。但在河南,小麦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郑麦、新麦、百农等系列小麦品种的推广,河南小麦逐步形成了不同生产类型、不同加工的配套小麦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显著改善了河南小麦的品质,促进了小麦加工业的发展,为品牌的崛起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也推动了河南从“中国粮仓”向“国人厨仓”跨越。
提到獐子岛,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海参。其实不然,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捕捞、养殖、加工、种业、休闲渔业,獐子岛都经过了一一尝试。起步可追溯到1958年的獐子岛集团如今已经是以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产业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于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獐子岛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创新的经营模式、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卓越的产品品质,形成了独特内涵的“獐子岛”品牌。
借助互联网 建立高效营销体系
“互联网的核心是开放、共享、互动和融合,互联网为农产品定制提供了可能,所以一定要有互联网农业定制的概念。” 屈冬玉强调,品牌要立足于深耕市场,建立高效营销体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定制农业、现代营销体系和质量管理精准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部还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业品牌建设。除了积极促成《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外,还在农交会上举办信息化高峰论坛农业电子商务分会场、在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评选中加入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合作社等,引导地方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强化品牌意识、营销意识,使农业品牌建设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家喻户晓的好想你枣业成立之初,就实行品牌战略,围绕一个中心、一条主线。 一个中心是要打造中国红枣领导品牌为中心,一条主线是要打造中国红枣全产业链为主线。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介绍,好想你最引以为豪的是改变了中国红枣的品质,从706种红枣里选择了最好的品种灰枣,并将灰枣枣苗嫁接到新疆,进行规范化种植。在品牌营销方面,好想你首先起了一个好名字,大家都知道红枣是吉祥喜庆的代表。“好想你”将真情、亲情、友情、爱情融为一体,而红枣也因得了“好想你”这个名字,在实践当中得到迅速传播。
此外,好想你改变了传统吃枣方法。原来吃枣都是靠煲汤熬粥,现在红枣是健康零食,让不吃枣的人开始吃枣,让感到吃枣麻烦的人感觉方便,让消费者了解枣和什么搭配更营养更健康。好想你把红枣带到了品牌时代,开辟了一个产业,引领了一个行业,倡导了一个理念,打造了一张靓丽的河南文化名片。现在一提起红枣,大家都知道“好想你”。
一个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其背后除了有生态、科技的支撑,还必须要有故事,要有文化内涵。屈冬玉特别提到,要注重培育农业品牌文化,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提升品牌美誉度。我国一些地方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开创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方式。广东在已有的3000多个农业品牌中,认定一批承载岭南文化、体现广东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展销推介。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农业正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发展品牌农业是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重要战略,τ诼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篇2
会议当天来自北京、山东、河南、广东、湖北等十二个省市的18家企业带来了“秸秆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综合利用模式”、“秸秆生产本色纸和黄腐酸综合利用模式”、“秸秆生产CO2肥料和生物质燃料综合利用模式”、“猪粪便生产有机肥综合利用模式”、“米糠生产米糠油、油酸综合利用模式”等18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据悉,18项典型模式经企业、地方申报、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从100余项申报模式中脱颖而出。研讨会现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对18项典型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评价,他们认为研讨会上推介的典型模式对于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诠释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解决方案,尤其对于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农业部相关部门表示,18项典型模式将在全国进行推广普及。
研讨会期间,会与人员还参观考察了位于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的北京梦狐宇通竹纤维研发中心。作为18项典型模式之一,北京梦狐宇通竹纤维研发中心推出的“秸秆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综合利用模式”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据北京梦狐宇通竹纤维研发中心董事长张士军介绍,梦狐宇通作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多年来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自主研发的“绿能生物质有机组分分离提取技术(三素分离技术)”是一项零污染、零排放、绿能生物质100%综合利用的清洁生产新技术。整个反应过程中不用水,而是采用了一种环保的混合催化溶剂,可对光合作用下形成的所有绿色植物进行有效的分离,从而提取出高度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含有的各种有机成分,产品应用广泛,涉及纺织、造纸、生物制药、能源化工,以及航空航天、军工、微电子等诸多领域。
张士军表示:“三素分离技术的成功突破,彻底攻克了国内外一百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酸碱法’制浆技术瓶颈,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政府付出极大代价治理的制浆造纸业‘黑液排放’重污染问题。”据悉,目前国内外的制浆造纸业还普遍采用着强酸强碱传统工艺,不仅能耗高、污染大、重排放,而且提取率低,仅仅利用了生物质纤维素(纸浆粕),导致资源严重浪费。与传统制浆造纸业相比,三素分离技术因无需庞大的碱回收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而且原来重大污染源木质素、半纤维素没有被破坏,全部成功提取。三素分离技术减少了60%以上的设备投资,增加了一倍产品的产出,使原来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制浆造纸业转型升级为低能耗、高经济效益的清洁生产行业。这项技术可以促进各地充分利用地方生物质资源优势,以产业致富、产业扶贫,以产业源头治理污染,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此项发明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给相关传统产业带来了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的发展前景,一定会为“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产生快速的推动作用,也势必引发相关领域产生一次划时代的重大科技变革,使我国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领域走在世界前沿。
篇3
编者:“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喜人成绩背后,也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等问题。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兴农之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有利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调整粮食供给;另一方面,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
目前我国农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生产成本高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顽疾,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形势,长此以往,将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租金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加快流转,租金成本上升速度快;二是人力成本高,未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三是物化投入高,农药、化肥滥用现象严重。“要想解决这三个问题,首先在土地制度上,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让农民以入股形式参与分红,调低人们对流转土地租金上升的预期;其次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以机械替代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第三是提升农田施肥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
蒋和平(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农业生产将从以数量为主逐步转向数量质量并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仍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农业要强,短板必须补齐。农业的短板问题同样凸显在供给上: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也表现为产能过剩,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国农产品以中低端数量居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就必须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供给,减少一般农产品的供应,加快结构调整,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提高中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下一步中国农业生产是将以数量为主,逐步转向数量质量并重上来,更加注重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如果农民为了收益而进一步追求产量、牺牲质量的话,结果自然是“谷贱伤农”。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程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对“保供给”和“保收益”两个目标分而治之
中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谓抓住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状态转向紧平衡状态,部分品种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局面。
篇4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对策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随着这些年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出现新形势,原来的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与需求不匹配,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增收。这些年,虽然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但是农田水利设施不齐全、物质技术装备落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5年秋季以来,在国内和国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严重损害了农民粮食种植的积极性,也暴露了我国粮食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及迫性,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适应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要求。
(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机装备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制约科技支撑能力主要有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制度的固化。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所谓的不足,一方面指绝对数量上的不足,虽然近年来,对农业的投入年年增加,但基础小较小,增速慢;另一方面指相对数量上的不足,针对庞大的农业基础和较落后的现状,农业科技投入在总体需求面前显得较为微弱。
乡镇农业推广人员的机构不尽合理,机制固化:人员结构一方面指人员的严重老化,已经多年没有引进新鲜血液,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适应能力不足,且个别地区会出现人员断层的现象;另一方面指人员的配置不合理,推广能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工作人员少,其中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有其缺乏,占比不到总人数的30%。
(三)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效益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粮食加工率低且集中于粮食的粗加工,例如面粉业和饲料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存在的粮食的生产,是一个提供原料的角色,直接进入商品化程序卖到了其他地区,而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对粮食的精深加工比例小,规模效益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都进入了调整期,要大力提升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生产关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将其作为当前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产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四)农业多功能性未彰显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五大功能,经济功能表现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以价值的形式表现,是农业的基本功能;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政治功能表现为农业对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作用上;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审美和休闲的作用上;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的作用上,但目前由于科技水平利用低,种植方法落后,多年来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土地板结和粮食残留过量等问题,生态功能弱化,农业环境和生态欠佳、农业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
我国农业一直面临着效益不高、竞争力不足的困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远远不够,普遍存在着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的现象,一部分地区出现卖粮难问题,农产品质量高而价格低,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粮食做原料,开工率低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整体收益。农业的第一产业即生产环节,农业的第二产业即农产品加工环节和农业的第三产业销售环节相互脱节,各自成为独立的个体,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阻碍了一二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包括产前生产资料的供应、产中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和产后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虽然是传统农业大国,但是基础设施陈旧且不齐全,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自身实际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粮田工程,结合国土整治、农业开发、农业水利和千亿斤粮食资金项目,投资建设高产创建示范方并积极推广。
(二)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的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发展,立足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强化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弱化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鼓励社会投资于科技企业,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经营主体的扶持,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引进新型科技人才,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的推广网络,逐步建立以乡镇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最后,加强技术和生产的结合,提高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入户,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
(三)提高粮深加工比率
建立和扶持一批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期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提高粮食加工附加值,扩大粮食深加工的比例。鼓钌缁嶙式鸷侠怼⒖煽氐慕入农业,为农业生产和加工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大力倡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粮食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的合作和对接。
(四)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具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五大功能,各功能又有多个不同的子功能。同时,农业各功能、内部各子功能之间又表现出极强的关联性;以生态功能为例进行分析,可得出一些关联链条:生态环境-人类生存质量-人口素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产品-人类生存-社会基础-政治稳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各功能共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出了整体性特点,表现出了各大小功能之间的多重关联性及作用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对此,必然要强调在发挥农业多功能作用时,而应综合考虑各功能的关联性,以求得个体功能作用充分发挥、总体功能最大的理想效果。
(五)提品质、促融合
提品质:着力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和营养价值,运用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绿色的产品,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提高产品档次以增加附加值,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培育自有品牌,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
促融合: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进一步营销或者深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结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财政金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显现的局限
(一)不完善的支农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通过两种经济手段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分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此期间,两种手段互为表里,相互补充,为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出贡献[1]。特别是在“三去一降一补”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表现出“无力感”,无论是对农业发展的支持,还是对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推动,效果都不明显,作用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我国财政和金融合作的支农模式不够完善[2]。具体表现为:没有明显涉及农业的基金产品;缺乏必要的信贷体系以及农业专项基金等。此外,很少有能够落地的财政金融项目。这些都表明财政金融需要进一步合作,才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二)没有发挥农村金融作用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来看,农业证券、期货、基金和期权市场建设还不是很先进,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融资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渠道相对较小,县级以农业为主的证券、期货机构较少,规模不大[3]。农业企业核心实力不高,规模不大,产业链相对较短,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利润不明显,经营基础薄弱,规模不足,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农业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致使我国现阶段的财政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没有发挥农村金融作用,无论是金融总量还是在农村金融机构体现方面,都没有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需要。
现阶段,根植于农村的金融服务以传统的储蓄服务为主,没有体现出财政金融“吸收储蓄、配置资金”的功能,致使信貸服务远远不能跟上农业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较低的农业贷款;不够完善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针对农村的金融资金支持不足等。
(三)没有体现保险的积极作用
保险是财政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财政金融中却没有体现出保险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作用。当然,在新农村的发展过程中,保险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最近几年我国农村保险机构数量明显增长,在2018年保监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我国农村保险机构保持在每个县平均二十个[4]。与此同时,在保费规模上的发展却极为有限,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最近几年更是表现出相对较为严重的保险机构的恶性竞争。而在农业保险政策上,缺乏政策性的险种,覆盖率更是不足。
总的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财政金融没有体现保险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针对农村企业的商业性质的保险亟待进一步的开发。在实践中,无论是政策的支持,还是保险机构投入农业商业保险的资源都相对不多。此外,农业保险机构的从业人员普遍表现出一定的业务能力不足的状态,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上述种种现状都限制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站在吸收保险资金和投向的角度去看,资金外流的情况比较严重,对于农业所产生的反哺作用比较低。
二、优化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一)整合并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各项职能
优化农村金融力量,整合农村财政金融的目的是发挥财政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推动作用,各司其职,防止农业发展的金融力量存在缺位问题。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在合理的名义价格刚性水平下,由货币创造提供资金的财政刺激措施对产出具有强大的积极影响。在整合以及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发挥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依托中小型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将战略重心放在农村农业发展上,拥有一定实力后,才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更广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进而在更大范围内支持农业发展,推动更多资金流向农业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农业供给测结构性的改革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现代金融的基础是有效的市场假设。在这种假设下,完全理性的投资者会立即将所有有关金融资产的可用信息纳入其价格动态。与该假设相反,许多研究指出了投资者的行为偏见。这些发现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投资者生态,交易者群体总是在竞争、采用并最终放弃新的投资策略。这种适应过程是在多个时间尺度上观察到的,并且与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结论以及所谓的适应性市场的假设相吻合。在总预期成本受到不确定性影响的方案中,与在风险规避下的消费者行为的预期模式相一致。因此,一种政策上可行的机制(通过按预期的总费用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分类并突出显示总费用)可以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消费者和政府节省资金。具体包括借助“大智移云”技术优化农村征信管理;拓展农业信用服务;发挥农村党政部门的牵头作用,搭建农村金融市场;利用农村赶集活动宣传金融知识等。
(三)建立健全农业的保险机制
保险在人类适应环境灾害的努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保险既可以作为一种分配手段,又可以作为一种传达风险的方法。农业保险被誉为应对极端气候的有效机制。当前在众多保险机构中,还没有一家是以专做农业保险为主要服务项目的金融机构。为了使保险成功地履行这些职责,保单定价和承保范围选择必须基于风险,并以准确的信息为基础。这依赖于形成政策选择基础的强大证据基础。保险公司所考虑的主要风险是气候灾害,为此,保险部门提供了可能的适应方案,能够增强抵御能力。然而,数据和分析的不足是阻碍保险公司履行这一职责的因素。在实践中,很少有人针对农业保险对农民家庭抵御气候变化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回归分析证实,投保的数量和对农业保险服务的感知是农民抵御气候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管理人员和保险公司推行具有成本效益的保险政策,以建设农民适应气候灾害的能力和复原力,成立国家层面农业保险企业,为贯彻和落实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提供必要的推动力。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兴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谋求共同的合作契机。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效利用新兴金融工具,适时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不仅能弥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完成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兴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成进一步转型与升级,还要求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市场体系的完善。具体改革需运用现代农业创新理念建立农业市场体系,培养新型现代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诸多措施的逐一实施,不仅扩大了金融服务行业的覆盖面,而且催生了对新型金融工具的需求,农业金融创新机构将大有作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指引农村信贷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已经告别维持温饱的阶段,正在满足社会大众的高层次需求,但农产品质量还不够高,与消费者的高要求不匹配,农产品市场压力较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减少农产品的库存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进行,金融信贷机构也在依循农业改革的方向,寻求优质的信贷合作经营,完善符合政策改革的信贷制度。金融机构涉农信贷的策略{整,也为农业产业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及农业发展创新与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衍生农村金融服务新要求。以往的涉农金融机构由于制度、规模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存在严重的发展短板。因此,不足以维持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金融业要抓住“十三五”计划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契机,为弥补其自身发展不足的局面,对涉农金融结构进行调整,对涉农金融服务产品进行创新与开发。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与稳定了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顺应了当前的发展形势,响应了国家推进经济转型与升级的政策,同时有利于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变革。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涉农金融产品结构单调,创新力不够
涉农金融服务创新力不够。在新时期,农业生产呈现规模化与现代化趋势,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与品质的高需求不断提高了对金融机构涉农服务产品的要求。涉农的金融信贷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首先,信贷的对象由原来的农业个体户转变为经营商;其次,信贷的额度有所提升;再次,信贷的方式也由原来的小额贷款转变为抵押式贷款,相应的贷款期限加长。加强新兴金融工具的派生,如可转换证券、认股权证、优先股等,改变了金融机构原有的涉农金融服务格局。
涉农金融产品及服务结构单调。在如今现代化农业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土壤改良技术快速发展等因素导致了涉农信贷的期限变长。然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呈现单一化结构,表现为小额度信贷、短期信贷等。此外,涉农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信贷周期、信贷额度、信贷风险达不到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农村信贷服务缺乏,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我国偏远的贫困地区,涉农金融机构少,金融工具落后。农户信贷程序不流畅,导致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针对农村金融业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等问题,涉农金融机构关于农业风险保障产品缺乏,农业保险供给不足,使得农业产业的扩大承担的风险增大,体现了涉农金融业风险补偿机制的不健全。金融机构设计的涉农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可操作性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象。此外,涉农金融相关条例与政策宣传不到位,与农户沟通不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歧义,从而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与稳定经营。
利用新兴金融工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利用新兴金融工具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扩大涉农服务覆盖面。首先,金融机构应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提出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均衡金融服务网点,扩大涉农服务覆盖面,改善农村金融建设布局,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在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公共服务的义务与职责。其次,在偏远地区施行“一行多县”,而在中南部发达地区施行“一县多行”的金融政策。扩大村镇银行在农村的服务面,提升村镇银行的服务质量,建立新型的涉农金融机构。适当减少涉农金融服务的成本,深入农村基层建设,加强与农业经营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信贷信息、合作项目、风险保障等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为了完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政府机构有必要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引导,大力推进农业风险保障的建立,鼓励与支持涉农保险机构服务覆盖面的扩大,服务效率的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了降低农业经济市场的风险,采用风险分散机制,对保险产品的服务模式加以创新。尝试“保险+期货”模式,开辟农户投保新渠道,不断改革与创新涉农风险保障产品。
利用新兴金融工具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助力农业结构调整。首先,我国已赋予农户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自由、经营承包等合法权利,金融机构应利用新兴金融工具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助力农业结构调整。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信贷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允许农村土地权抵押担保的信贷方式。这一举措有利于解决以往涉农信贷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完善农村土地占用权、使用权、转让权等抵押贷款机制,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变土地固定资产为可利用的流动资金,有利于农村土地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其次,为了有效减少农村农产品库存量,有必要对农业供给侧结构进行调整,增大农村信贷投放比例,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弥补现有农业供给侧结构存在的缺陷。针对农业生产成本高、土地与资源紧缺等问题,金融机构加大农村信贷投放比例,大力扶持农业绿色化、规模化、机械化、特色化建设政策。最后,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效利用新兴金融工具,使得农业、旅游业、教育业等实现有机结合,开展农村绿色化休闲娱乐项目活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为农村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贡献力量。
利用新兴金融工具培育创新发展理念,拉长涉农服务链条。首先,有效发挥金融服务机构的综合职能,保持原有以信贷为主的金融服务产品的同时,发展涉农金融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利用新兴金融工具如电子化设备等,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对涉农金融产品实施适当的优待,开设电子交易平台,营造农业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其次,金融机构应注重涉农金融产业链服务,开阔涉农服务的视野。关注农业产业链相关的农村合作社、养殖业、农产品的运输、储存、销售公司等进行全面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最后,利用新兴金融工具改善金融服务模式,寻求农业发展的新平台。金融机构尝试“农村电商+信贷”的新发展模式、增设新农村网络平台,打开农产品销售新市场。有效利用网络平台的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探索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为成都行政学院科研处副教授)
【参考文献】
篇7
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融合发展理念发展新农业,正确认识世界农产品竞争的挑战,准确把握我国消费需求发展带来的机遇,瞄准多样化需求“大市场”,依托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大资源”,发展产品生产、文化传承、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多功能融合的“大产业”。为此,必须改变传统和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型农业发展观念和思路,按照产业关联性主动推进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增长点,培育一批基于传统农业基础的多功能聚合的农业综合体,建设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应尽快制定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需求和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突出结构优化、突出质量效益、突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农民收人的增长,以新的考核体系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 完善农业三大体系,提升农业发展内在动力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认证体系,其中改变农业生产技术、质量和结构是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是积极培育农业合格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产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建立区域性、带动力强和有竞争力的合作组织和规模家庭农场,要规范合作社建设,加快推进合作联社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产加销衔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必须打破现有生产、购贮、加工环节分离独立的状况,建立区域同业各环节主体参与的产业联盟或协会,形成产、贮、加、销产业合作连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一致行动,构建市场需求变化应对机制。
3 改革调整现有农业发展体制和政策,支持农业融合发展
首先,必须改革当前粮食生产政策,由保障粮食总量安全向保障主粮安全转变,把非食品用粮种植决策权真正交给生产者。其次,适当调整财政支持政策,尤其是省级农业财政政策,由以支持总量增长为重点向以支持品质效益增长为重点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质检测、“三品一标”认证、农村互联网及休闲农业发展。再次,调整土地利用政策,应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加大农民在自己承包地上调整农业结构的自主权,尤其对非粮食主产区,应允许农民向高效种养产业调整。对新农村建设腾出的建设用地,应适度向休闲观光农业倾斜,适度保障农业功能拓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最后,加快改革不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以农业管理部门为主导、多部门联合管理推进机制。
4 调整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结构,构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求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适应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需要,主动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增量结构,在保持现有科技创新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低耗安全节本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加强特色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加强适应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意农业技术创新,加强有利于推进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加强提高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综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创新,以及农业新材料、新装备、新设施等物资装备技术创新,调整优化技术创新供给结构,引导和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
篇8
创牌不到两年,“丽水山耕”声名鹊起。目前加入其中的当地农业企业有142家,涉及当地9大农业主导产业,至今实现销售逾11亿元,产品平均溢价30%以上。
“靠弱小的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了”
丽水地处浙南山区,境内崇山峻岭,有“浙江绿谷”“华东氧吧”之誉。如同地名一样,天赐秀山丽水,孕育物产众多。近些年来,丽水市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走生态精品农业之路。全市涌现出4100多个生产经营主体,2800多个品牌商标。但是,国家级农业龙头只有1家,著名商标屈指可数。
“靠弱小的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了,人力、财力、物力,样样都缺。”丽水市一些农业企业经营者说,创品牌要宣传,要包装策划、要大量资金,还要专业的品牌营销人才。一方面,看到了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众多弱小主体单打独斗创牌的无力感。生产的产品难以与消费者形成对接。
丽水意识到,实施品牌化,不仅仅要引导生产主体创品牌,当前更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品牌。他们邀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策划,创建一个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并构建起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母子品牌”运行模式。实行农业企业子品牌严格准入和农产品溯源监管。
2014年9月,“丽水山耕”正式亮相后,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快速在浙江及周边省市叫响。通过不断提升母品牌“丽水山耕”的影响力,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走活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之路。
“现在做农业,人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
“丽水山耕”的运作方式是,丽水成立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由协会注册“丽水山耕”商标,并委托国有独资的丽水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使得“丽水山耕”既体现了政府背书的权威性,又有行业的约束性,同时不失市场主体的灵活性。
丽水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徐炳东说,设立“农司”的目的就是围绕“生态精品”的发展定位,构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而“丽水山耕”就是政府为生产主体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一方面,运用政府宣介推广品牌的独特优势,比如举办“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博览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丽水山耕”品牌影响力,带动子品牌产品价格增值。
另一方面,从各类农产品供给侧的各个环节,比如,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服务、金融化支撑、电商化发展等方面,“农司”以投资参股等方式,与丽水蓝城农科检测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市场化的全产业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农产品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丽水山耕’让我们的农产品搭上溢价的班车。”丽水百味农业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方说,以前他打“浙百味”牌子生产“三年老姜”,“生态莲子”,尽管品质优异但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就是不相信,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加入“丽水山耕”梯队后,价钱一下涨了三、五倍,还供不应求。
陈小方说,有了广阔的市场销路,我们就把更多农户组织起来,让更多田地改种市场对路产品。农户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过去做农业,人们用同情眼光看我们,现在都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
“丽水山耕”启示: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当时
“丽水山耕”创造的裂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浙江高层连续多次作出批示,要求进行总结推广。春节前,浙江省政府专门组织召开“农业品牌大会”,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说,当前农业供给侧的突出矛盾是无效产能过大,造成农产品滞销,而有效供给不足。“看着东西挺多,想要的买不上。”陈剑平说,品牌化就是按照消费者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内涵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完全一致。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博士说,我国农业的根本特点是“多、小、散”,牌子众多,能叫响的少。大量农产品只有商标,没有品牌,小打小闹,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也难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丽水山耕’的特殊价值,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可具推广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道路。”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三农部部长顾益康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就像一张渔网,有着方方面面要改的“网眼”,需要有系统观、统筹观、发展观来看待改革。从“丽水山耕”的实践情况看,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就像供给侧“渔网”上的总绳,总绳一牵,“网眼”跟着动,使供给侧改革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篇9
本刊讯 6月17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马铃薯主食开发工作座谈会,交流马铃薯主食开发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分析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发展机遇,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要以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协作攻关,拓展产品市场、培育消费群体,加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让马铃薯主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马铃薯主
食文化深入人心,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余欣荣指出,马铃薯主食开发实施3年来,取得积极进展,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一是产品研发加快。已开发出6大系列、100多种产品,马铃薯粉配比由30%提高到50%以上,类型多样、营养健康。二是加工工艺不断改进。在关键技术瓶颈上取得新突破,优化工艺参数、确定最佳全粉配方、改进核心加工装备,为马铃薯主食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加工企业不断壮大。马铃薯主食加工能力显著提升,马铃薯主食加工企业超过20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四是市场不断拓展。通过主食产品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消费者认知度。五是机制不断健全。构建起农科企紧密协作的格局,优势互补,群策群力,形成了马铃薯主食开发的强大合力。
余欣荣指出,马铃薯主食开发是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主食加工专用品种少、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缺、主食加工原料成本较高、政策支持力度仍然偏弱等困难和问题。要强化行政推动、注重市场拉动、加大政策促动,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加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研发适应市场的产品,不断拓展产品市场,有力有序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一是多做协调工作,争取政策扶持。细化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支持,明确试点任务,搞好指导服务,为马铃薯主食开发提供保障。二是加强协作攻关,攻克技术瓶颈。加快选育加工专用品种,改进主食产品及工艺,建立完善标准体系,以科技创新带动马铃薯主食开发。三是推进产业开发,拓展产品市场。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品牌化创建,促进产销衔接,以马铃薯主食开发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四是搞好科普宣传,培育消费群体。广泛宣传马铃薯营养价值,积极倡导健康消费理念,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
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主持。
篇10
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大市,乌兰察布主动顺应市场和消费的趋势性变化,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围绕做大做强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杂粮杂豆、肉羊生猪肉鸡四个农牧业优势产业,把增加优质农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优质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新品种、新科技的增产效应,加快建设一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一是巩固提升“薯都”优势地位。建立种薯生产联盟、精深加工联盟、营销联盟“三大联盟”,推动种薯、鲜食薯、加工专用薯“三线突破”,实现马铃薯总播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保持马铃薯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二是做大做强冷凉蔬菜产业。树立旺季补优、淡季补缺、错峰销售的理念,重点发展察右中旗红萝卜、商都县西芹、化德县大白菜、兴和县圆葱等,冷凉蔬菜总播面积达到90万亩,打造绿色冷凉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燕麦杂粮杂豆产业。在察右中旗、凉城、兴和等地进行重点布局,建设集杂粮杂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品牌推广为一体的产业运营平台,使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将乌兰察布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燕麦杂粮杂豆种植加工基地。四是加快发展肉羊生猪肉鸡产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以家庭养殖为基础,推动养殖业品种优化、规模提升,使肉羊生猪肉鸡分别达到1000万只、300万口、1000万羽的规模,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化。同时,下大力气狠抓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创建,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宣传,健全农田牧场到超市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推动优势产业向优质高效产业迈进。
(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土地草牧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抓住制约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强化改革创新,推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一是加快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流转。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小村整合、土地流转、易地搬迁为主要手段和路径,健全程序规范、便民高效的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草牧场这个最核心的资源流转起来、潜力释放出来,力争综合流转面积达到50%以上。二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引进和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公司农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以民丰、中加、绿娃等为代表的种植业龙头企业,以雏鹰、大北农、北京二商、大好河山、赛诺、海高为代表的养殖业龙头企业,以凯达、双汇、乐耕、世纪粮行、蓝威斯顿为代表的加工业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推动农牧业生产由家庭分散经营向“公司+合作社+农牧户”转型,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促进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三是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价格保护、服务协作等模式,提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更多的农牧民进入到产业化链条当中,共享产业化的收益。
(三)优化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找准“引爆点”,形成“核聚变”。马铃薯产业,在加工“引爆点”上发力,以加工拉动生产、促进销售、形成市场,使周边地区的马铃薯向我市集聚、在我市转化、从我市进入市场;冷凉蔬菜产业,在基地建设“引爆点”上发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在滩川区集中规划布局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能力;燕麦杂粮杂豆产业,在品牌化“引爆点”上发力,培育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商标,以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拉动生产,让“小杂粮”变成富民“大产业”;生猪肉鸡肉羊产业,在利益联结“引爆点”上发力,促进龙头企业与更多的合作社和农牧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生产规模迅速扩张。特别要把与北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农畜产品进京免检、运用好二商大平台大网络作为农牧业的“引爆点”,使乌兰察布生产与北京超级大市场实现直通式、无缝隙对接,让直供首都成为乌兰察布r畜产品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