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帐户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帐户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预算单位)。
第二条
财政局国库科具体办理全县预算单位账户的审批、管理、年审等工作。
第三条
预算单位基本账户原则上在县支付中心统一开设,待实行零余额改革后再行变更。
第四条
预算单位须由财务机构统一办理本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手续,并负责本单位银行账户的使用和管理。预算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申请开立及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负责。
第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预算单位经批准可在商业银行保留相应专户:
(一)有上级部门不经县财政部门,直接向预算单位拨入专项资金、用于专项用途的;
(二)住房公积金等专用账户;
(三)依政策规定,需在银行开立专户管理的;
(四)经县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况。
第六条
预算单位除县财政局批准保留的银行账户外,不得自行开设、保留任何账户。
第七条
县财政局按上级政策规定需开立财政专户的,由财政局国库科按相关程序统一办理。
第八条
开设专户程序。预算单位按上级政策确需开设专户的,必须按以下程序办理有关申报手续,预算单位不得自行开立账户及选择开户银行。
(一)填写《县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账户申请表》。符合开设专户条件的预算单位开设银行账户,首先向财政局国库科提出书面申请,国库科初步审查开户所需相关资料及开户依据,由财务部门或经办部门填写《县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账户申请表》;
(二)财政部门审批。申请开户的预算单位,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账户申请表》经单位领导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写明申请理由,报县财政局审批,经财政局相关科室审定、相关局长审批后,由国库科办理。
(三)办理开户手续。申请开户的预算单位开立专户,应由财政局国库科根据资金性质、资金安全的原则指定商业(政策性)银行,出具《行政事业单位开户通知》,预算单位到指定的商业(政策性)银行办理开户手续,银行凭《行政事业单位开户通知》填写《银行开立账户申请表》,国库科在《银行开立账户申请表》上加盖总预算会计专用章,开户银行按开户程序报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审批。
(四)银行账户备案。申请开户的预算单位按银行规定启用银行账户后,将经批准的《银行开立账户申请表》复印件、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各1份,送县财政局国库科备案。
第九条
账户名称变更、合并、撤销与迁移。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变更账户名称、账户合并、账户撤销、账户迁移的,须按以下要求办理有关申报手续:
(一)账户名称变更和账户迁移。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时已按本办法规定和程序办理开户手续,需要变更账户名称或因要求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应填写《县行政事业单位变更银行账户申请表》,出具变更依据,经财政局国库科审查核实后,更改账户名称;需变更银行的,应先撤销原有账户,将销户证明报送财政局国库科备案后,按重新开立账户变更银行。
(二)账户的合并、撤销。预算单位需要合并、撤销银行账户的,须同开户银行核对存款账户余额,经核对无误后,办理销户手续,同时向开户银行交回尚未使用的各种空白支票、凭证。预算单位经合并、撤销的银行账户,须报财政局国库科备案。随同项目开设的专户,如国债、基建等,应在项目结束时及时撤销专户。预算单位应在销户3日内将银行出具的销户证明报送财政局国库科备案。
第十条
账户的使用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开立的银行账户,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财政制度,严格遵守银行结算制度和现金管理等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银行、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提供账户、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有关资料;
(二)不准出租、出借。各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只供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资金收付,不准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三)实行账户年审制度。为加强账户的动态管理,对账户实行年审制度,每年年初,财政局国库科对预算单位在支付中心以外开立的账户实行年审,凡未年审的账户一律视为自动销户,不得向该户办理拨款手续。
(四)不准弄虚作假。各种收支款凭证,必须如实填明款项来源或用途,不得巧立名目,套取现金,套购物资,严禁利用账户搞非法活动,严禁核算专项资金以外的收支,逃避县财政支付中心监管。
第十一条
开户银行对账户的管理。
(一)把好开户关。开户银行对预算单位申请开户,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凡未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批准的,商业(政策性)银行不得为其开设账户,人民银行不得为其颁发《开户许可证》;
未领取《开户许可证》的预算单位,商业(政策性)银行不得为其启用新账户。
人民银行和商业(政策性)银行要建立预算单位开、销户登记制度。
(二)监督账户使用情况。人民银行、商业(政策性)银行要定期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账户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及时与单位对帐。除按规定抄送对账单并督促其认真核对外,还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面对面对帐,切实做到银行与单位账户及存款余额相符。
第十二条
违规处罚。
(一)预算单位违反了本办法有关规定,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罚:
1、凡未加盖总预算会计专用章的账户,视为未经财政局审批,对未经财政局审批的预算单位账户,财政局不予承认,可拒绝向该户拨款,并停拨该单位经费,限期撤销。
2、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进行处理。
(二)开户银行违反了本办法有关规定,财政部门不再指定预算单位到该商业(政策性)银行开设存款账户。
篇2
一、充分认识搞好计划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天保、退耕还林、“三北”四期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在我省的启动实施,我省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大I幅增加,为我省林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严格执行计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加强财务管理是保证国家各项重点工程在我省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各级领导和计划财务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准确运用政策,严格基建程序,严肃财政纪律,确保资金安全,服务林业建设。
二、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坚决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国家规定,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程序一般为:编报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一经批准,计划一经下达,任何项目实施单位未经原审批部门允许,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变更和调整计划和设计内容,否则视同改变资金用途、挪用资金(此要求也适用于造林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根据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三、遵守国家规定,搞好银行帐户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切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帐户管理办法》(银发「1994〕255号),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帐户管理的规定》(则.综字「1999〕88号)要求,认真检查本单位是否按规定审批程序开设和使用帐户,对多头开户,私设帐户,公款私存,违规提现等问题要及时纠正,撤消帐户必须按规定及时办理消户手续。对违反规定,仍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开除处分。
四、强化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国家和省上安排的四大工程的前期工作费、科技支撑费、建设资金以及其他各项有专门用途的基建投资和财政事业费等均属专项资金。必须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禁挪用、串用和截留项目资金,专项资金绝不允许垫支其他项目开支或周转,绝不允许用于还旧帐,绝不允许私设小金库。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天然林保护经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省厅资金稽查办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稽查。
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必须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预决算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政府批准的范围和标准收取和提取,任何单位不得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随意调整范围和标准;必须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及时上缴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专户,不得拖欠、截留和坐收坐支;必须使用国家和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不得无证收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财政部门核定的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执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得乱支挪用,严禁将预算外资金转交非财务机构管理、帐外设帐、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等。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缴入国库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不按照规定将罚没收入上缴国库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篇3
凡在中国境内开立人民币存款帐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以下简称存款人)以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必须遵守帐户管理办法的规定。
外汇存款帐户的开立、使用和管理,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外汇帐户管理规定执行。
存款人在其帐户内应有足够资金保证支付。
存款人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实行由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核发开户许可证制度。
银行对存款人开立或撤销帐户,必须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报。
存款人不得违反规定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
存款人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帐户。
存款人的帐户只能办理存款人本身的业务活动,不得出租和转让帐户。
开户银行负责按本办法的规定对开立、撤销的帐户进行审查,正确办理开户和销户,建立、 健全开销户登记制度,建立帐户管理档案,定期与存款人对帐。
开户银行对基本存款帐户的撤销,一般存款帐户、临时存款帐户、专用存款帐户的开立或撤销,应于开立或撤销之日起7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申报。
基本存款帐户的开立
下列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帐户:
一、企业法人;
二、企业法人内部单独核算的单位;
三、管理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财政部门;
四、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
五、县级(含)以上军队、武警单位;
六、外国驻华机构;
七、社会团体;
八、单位附设的食堂、招待所、幼儿园;
九、外地常设机构;
十、私营企业、个体经济户、承包户和个人。
存款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应向开户银行出具下列证明文件之一:
一、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正本;
二、中央或地方编制委员会、人事、民政等部门的批文;
三、军队军以上、武警总队财务部门的开户证明;
四、单位对附设机构同意开户的证明;
五、驻地有权部门对外地常设机构的批文;
六、承包双方签订的承包协议;
七、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存款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应填制开户申请书,上述规定的证件,送交盖有存款人印章的印鉴卡片,经银行审核同意,并凭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开立帐户。
符合第三、四、五项规定的存款人,已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户的,可以根据其资金性质和管理需要另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户。
存款人不得因开户银行严格执行制度、执行纪律,转移基本存款帐户。
存款人因前款原因转移基本存款帐户的,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其核发开户许可证。
结算须知
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应为该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银行办理结算,给单位或个人的收、付款通知和汇兑回单,应加盖该银行的转讫章;银行给单位或个人的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的回单和向付款人发出的承付通知,应加盖该银行的业务公章。
结算凭证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结算凭证上可以记载本办法规定以外的其他记载事项,除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外,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支付结算的效力。
篇4
一、改革实施情况
自2005年以来,县财政局以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以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会计电算化、国有资产管理为核心,围绕互联互通、工作协同、信息共享的目标,积极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县乡财政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财政服务一体化、资金控管一体化,财政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的轨道。改革经验在省、市交流。
(一)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全面推行。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2009年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细化了预算编制项目,规范了编制流程,全县97家单位预算编制全部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增强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为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预算指标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在省财政厅信息中心的大力推介和支持下,我县以用友财政管理系统为操作平台,县财政筹资100余万元,增置了主服务器等一批配置先进的网络设备,建立了以信息网络为支撑,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会计电算化、国有资产管理软件为核心,连接财政、国库、银行、预算单位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设置了预算执行分析、综合账务查询、资金动态监控功能。将全县所有预算单位的预算指标全部纳入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追加、追减及资金拨付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反映预算的执行进度和执行情况。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2008年,我县按照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着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当年将县财政局、会计结算中心等8个单位正式纳入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率先成为市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试点县。目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扩大到86个预算单位,恢复了县级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权和财务管理权,实现了县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覆盖,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平稳过渡。制定了《县县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一般规范(试行)》等12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料汇编》,达到资金支付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业务流程统一。
(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形成新模式。2007年,以金财工程为平台,建立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网络系统,采取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对公安、法院、国土、城建等28个执收部门的非税收入由财政直收大厅直接征收,确保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地统管到财政这个笼子,非税收入改革模式在全市推广。2012年4月份,在省财政厅信息处的大力支持下,对非税收入征缴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县本级86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收入直接通过征缴系统进行收缴,使我县的非税收入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跃。
(五)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取得成功。2009年开始实施公务卡试点改革,止2012年底累计在86个预算单位发放公务卡1300余张,预算单位的差旅费、招待费等小型公务支出,一律使用公务卡结算,有效地控制了大额现金交易,保证了资金运行安全。
(六)财政专户逐步得到清理规范。2007年,按照省市加强财政专户管理,规范专户资金运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要求,县内部各管理专项资金的财政专户,全部移交给国库股统一管理,财政内部管事与管钱分离,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2012年底,通过清理整改,财政局共保留财政专户13个,初步实现了财政专户精简、统一、规范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县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起步早、步伐快,成效显著。但自2012年以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各镇延伸工作、动态监控系统和公务卡系统的上线等工作进展缓慢,国库改革面临一定困难。
(一)应用软件的困扰。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起步早,使用的是原来省财政厅信息中心试点推荐的用友财政管理软件,与省财政厅2011年要求使用的县级预算执行系统软件不一致,需要重新更换系统软件。如果更换系统应用软件,两大软件数据库不能实现直接融合和数据调用,所有信息录入工作将从基础工作做起,这不仅涉及到基础数据的重新维护,新旧系统数据的衔接,而且需要对所有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同时,经过6年的实践应用,用友财政管理软件系统稳定,功能强大,操作简洁,维护方便。而从县级预算执行单位反映的情况看,县级预算执行软件系统非常不稳定,操作繁琐,差错率高,许多常用功能都不能实现,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续工作暂缓,步入改革的十字路口。
(二)财政国库和银行的联网问题。虽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行多年,但是财政国库和银行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实时交换,县级银行没有数据交换设备,要靠人工进行数据的重复录入进行交换和清算。主要原因是改革初期对财政国库和银行的联网程序设计不完善,加之我县金融机构少,没有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清算支付业务由一行实施,缺乏竞争服务意识,工作效率较低,国库资金监管薄弱。
(三)财政专户管理有待规范。财政专户开户银行的选择程序不规范,没有与开户银行签订委托协议,责任界定不明确,管理缺乏规范性;财政专户撤并不彻底,部分项目资金上级部门审计检查时都要看是否开设了财政专户,凡有项目资金就要设立相应的财政专户,上级部门之间管理协调不统一,加大了工作量,降低了资金流转速度;同一财政专户在不同银行开户,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
(四)现金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在管理系统软件中对单位现金提取做了额度控制,但只能对单笔支付做到限制,对分批提取现金无法控制,而银行对预算单位大额提取现金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形成资金安全隐患。公务卡制度改革进展慢,目前停留在低层次阶段。
(五)镇级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难度大。目前在镇级开展国库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存在运作模式的设计、财库银联网的延伸、金融机构的限制、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上下协调和统一安排部署需要强有力的措施。
三、完善管理的对策
为确保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圆满完成预期改革目标,财政部门要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化解改革难题,吸取经验教训,推进改革不断深化。
(一)增强责任意识,全面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我国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现代财政管理领域的一项历史重大制度创新。新型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财政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构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制度屏障。因此,各级必须从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履行政府财政监督管理责任的高度,从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财政国库管理改革。
(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使用系统管理软件。在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支付办法,对支付的相关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支付效率。按照省财政的要求,各县区必须使用省级统一开发的县级预算执行系统,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反映预算执行,实现对专项资金的有效动态监控。应尽快与省市部门对接,结合政府系统正版软件使用工作,确定软件的应用类型版本,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沟通协调,真正实行财库银联网。县财政局牵头,与银行协商,联系软件开发公司针对应用软件中设计的缺陷,重新完善应用程序,开发中间件,并与省农业银行沟通开放接入端口,融合应用程序对接,实现财库银联网。在此基础上,严格操作程序,及时清算支付资金,提高工作效率。
(四)清理财政专户,加强银行帐户管理。切实做好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精简专户数量,撤并无有效依据、同类性质多头开设以及一年内没有业务往来的财政专户。规范财政专户开户银行的选择机制,具备招投标条件的要实行招投标,不具备条件的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必须与开户银行签订规范的委托协议,明确职责权限,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健全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帐户管理制度,规范帐户开立、变更、撤销等审批程序,建立银行帐户年检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篇5
一、实施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法制原则
财政国库管理必须遵循法制原则。鉴于国库集中支付这项改革尚处于试验阶段,为了规范其运行和防止出现偏差,近期内在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仍应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方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银行清算办法》等为基本法规依据。
2、便利原则
在法制和规范的前提下,国库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门、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转环节多,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
3、效益原则
在推进这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原则,加强财政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现象,降低财政资金划拨支付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必须作充分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取得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具体实施时,要先易后难,对各种资金合理分类,分步实行集中支付。要在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稳步推进。
二、改革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制度运行了几十年,财税体制经历了多次大的改革,而国库管理制度基本上没有变动。随着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建立,原国库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财政管理的要求,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一是国库的概念及外延不够明确。尽管各界普遍意识到了我国国库职能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及财政部也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国库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但究竟哪些属于国库职能,哪些属于一般财政管理职能,并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导致目前经济界及理论界出现两个国库概念,即现行法规定义的由人民银行经理的“国库”与包含部分财政管理职能在内的“财政国库”。
二是由于人民银行行使国库管理职能是属于“经理”性质,而且国库的职责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报解、支拨、结算,并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实际上是财政的出纳,是被动的执行财税部门的指令和事后记帐的角色,难以发挥其在国库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国库管理的部分职能缺位,加之其“经理”性质在人员配备,业务素质等方面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很难保证财政管理质量和国库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是由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与财税改革不同步,客观上给财税工作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由于一级政府都有一级财政,在乡政府内设有乡财政所。为便于乡财政所工作的开展,客观上要求乡级也要有一级国库,但绝大多数乡是没有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或代办机构的,乡级财政的库款有的是由缴款人交入县级金库,由县级金库再按收入级次和纳税人所属乡划分各乡的收入,很容易造成收入划分在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的错误;有的是委托乡的农业银行储蓄所代收,再由储蓄所通过交换划到县金库,再由县金库划分。由于不是就地缴纳,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库款的在途时间,有时还会造成扣押库款的不正常现象。分税制改革后,分设了国家和地方两个税务局,但都是共同对应一个国库系统,没有划分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在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分配层次存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政策掌握不准,计算差错以及人为混库、占压库款,截留上级财政收入等现象,特别是地方为了完成自己的财政收支任务,往往协调当地税务和国库,优先缴纳地方税税款,优先满足地方财政支出需要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违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原则。根据税务业务发展的需要,很多税务部门设立了征税大厅。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存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纷纷与税务部门联合,进驻税务大厅,实现了银税一体化的办公方式,但国库管理机关对这一新生事物仍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各地的具体做法也不一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商业银行之间采取了不正当手段相互竞争,在取得代办资格后,由于各银行自身的利益需要、积压税款、随意压库的行为较为普遍。
四是国库管理体制不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由于国库体制改革与银行体制改革不同步,国库的分支机构不健全,没有向下延伸,一些县级国库都是由专业银行,更不用说乡级。在金融体制改革后,专业银行已向商业银行过渡,都有各自的利益体系,这样,商业银行在代办国库业务时,位子就很难坐正,根本无法行使对国库资金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造成了国库监督管理职能的缺位。
五是国库资金的划转和结算方法不科学。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重复和分散设置帐户,导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不便实施财政监督和管理。其次,国库资金运行过程烦琐,财政收入要经缴款人向经收处缴纳,经收处再划到管辖行,管辖行集中后再划转到国库;财政支出也要经财政部门发出支付令后,交由国库划转到用款单位的开户银行,收款单位得到到帐通知后再开出支票,最后才由开户行将资金划入提供公共服务或出售产品的单位,财政资金周转缓慢,财政收支信息反馈十分迟缓,加之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极易造成占压国库资金的现象。
三.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构想
1、设立隶属于中央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机构
由于国库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是管理和办理财政资金收入和财政资金支出的业务,是为财政部门的整个财政管理工作服务的,从其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来看,其运作的是国库资金,具有管理政府部门财务的重要职能,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管理整个社会资金的职能,同样也需要对国库资金实行监管,为了加大对国库资金的监管,有必要设立隶属于中央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机构,提高对国库监管的地位和力度。
2、加快国库管理改革步伐,使国库工作与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配套
一是实现一级财政一级国库制。即使无法达到一级财政一级国库,也应实现国库向县级和乡级延伸,设立相应的代办处或经收处,消除现在由商业银行的银行机构代办的现象。二是按照现行的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及其职能划分,相应理顺国库管理中关于中央金库和地方金库的关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避免财政收入混级混库和地方收入挤占中央收入等不正常现象。三是理顺国库与各商业银行的关系。对财政拨付的国库资金,实行服务付费的办法,避免各商业银行对国库资金的无序竞争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3、加快财政国库管理法制建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目前国库管理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但与这些法律制度配套的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制定的法律亟需随之完善,实际的国库管理工作中,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现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中没有准确的解释或具体的处理规定。因为没有科学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范合理的操作依据,全国各地对国库管理中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处理五花八门,使国库管理工作的法律约束性不强,行政管理手段滞后,导致目前国库管理偏松,存在较大漏洞,在整个国库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不利于财政管理和监督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国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促进国库管理的良性发展。
4、建立安全高效的国库运行机制
针对目前国库资金划转和结算方法繁琐、复杂、效率不高,信息反馈迟钝,不便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的现状,改革国库管理办法,建立安全高效的国库运行机制势在必行。一是要清理银行帐户,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规范国库资金支拨程序,合理确定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预算单位的职责。二是完善已实行的工资统一发放办法,缩短国库资金的在途时间,减少国库资金在预算单位的沉淀,便于财政资金的调度和对国库资金的有效监管。三是积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并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办法,有效地防止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腐败现象,节约财政资金,同时可以大大缩短国库资金的在途时间,减少政府采购资金的占压、挪用,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四是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国库支付中心”,向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渡。
5、拓展国库管理职能
篇6
一、财务管理方面
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要有一整套既符合政策原则,又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办法。
(一)财务工作的领导及责任
1、《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因此,各单位负责人应认真学习《会计法》,熟悉、掌握会计基础知识,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2、各单位领导年初要组织领导班子及财会人员研究、修改和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编制年度预算和财务计划,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目标执行。
3、各单位负责人要坚持原则,严格按制度规定和审批权限审查签批每一项财务开支事项,认真把好支出审批关。
4、各单位负责人应在本单位出具的月报表、年度预算、决算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上签名盖章,以明确责任,并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合法。
5、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各单位年末要召开职工大会,由单位负责人做财务收支、经营成果、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单位职工有权对财务事项进行质询,单位领导对职工疑义的事项做出明确的解答。
(二)财务工作的规范及要求
1、财会人员职责分工
(1)出纳员
a、要按规定限额压缩库存现金,并保证现金、有价证券的安全。
b、及时准确、全面规范登记好银行存款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认真履行票据传递手续。
c、管理好各类票证,做到收据、支票存根序号相连,不能间断。
d、不准公款私存或私设“小金库”,不准“坐收坐支”现金。
e、日清月结,及时核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做到帐实相符。
f、不能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g、不准出借银行帐户(指利用单位帐户办理与本单位无关的业务)。
(2)会计
a、按《会计法》和《会计规范》要求,认真审查票据的合理、合法性。
b、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预算、单位财务计划的要求办事,对违反法规、预算规定及财务计划的业务事项要及时纠正。
c、按会计核算职能要求,认真做好记帐、算帐、报帐工作,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
d、及时对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证相符。
e、充分发挥会计参谋作用,积极参与经营、财务管理,帮助领导做好年度财务计划。
2、帐据及印鉴使用管理办法
(1)帐据必须使用由财政局统一监制的,无监制印章无效。
(2)财务印鉴由会计和出纳员分开管理。
3、增收节支,加强资产管理
(1)努力节约支出,反对铺张浪费。各单位要严格按预算、按定额支出,压缩非正常开支,尤其要严格控制招待费。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实行预算包干制,把经费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或具体项目,以保证不突破计划指标。
(2)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各单位要把各种固定资产全部纳入帐内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盘点。购置、变卖和报损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二、审计监督
局财务室除了负责机关财务管理外,同时具有审计监督的职能。为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效力,维护财经秩序,提高系统内财务管理水平,现就审计监督内容和管理事项作出如下规定:
(一)财务审计管理事项
1、各单位年初的预算、财务计划、财务管理制度,报局财务室审查备案。
2、各单位承包、房屋和场地租赁签订的合同(协议),必须报局财务室审查备案。
3、各单位与财务有关的各种报表(包括年末决算)报告,必须报局财务室审查后,方可按要求上报。
(二)审计监督的内容
1、原始凭证来源的合理、合法性,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审核的规范性。
2、记帐凭证内容登记、分录和编号是否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
3、现金和银行存款明细帐是否做到日记月累,总帐和明细帐金额是否相符,财务人员是否按要求登记帐簿内容。
4、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和改变用途的现象。
5、经费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执行中有无违反财务制度规定现象。
6、债权、债务的清理及回收是否及时。
7、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是否履行了报批手续。
8、各项收入是否全额入帐,单位有无套支、坐支现金和私设“小金库”现象。
9、财产的出售和出租是否符合财务管理规定。
10、有无不合理收费项目。
11、财务报告反映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篇7
20*年,全局各单位和各级组织按照路局开展资金管理执法监察的部署要求,面对安全、经营、建设、改革的繁重任务和生产布局调整、辅业重组的严峻考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圆满完成了开展资金管理执法监察的各项任务。按照今天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我代表路局执法监察领导小组,对全局资金管理执法监察活动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管理的意见和要求。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全局资金管理执法监察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自去年3月6日路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题部署后,全局各单位和各级组织对开展资金管理执法监察高度重视,明确指导思想、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路局多次召开执法监察领导小组会议,针对各单位自查和路局重点抽查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各单位摆上重要位置,针对资金管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数额大、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的特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路局财务、审计、多元、企法、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稳步推进资金管理执法监察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规范了银行账户管理。按照路局《关于对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坚持归口集中管理、满足经营需要、确保资金安全的原则,认真清理各种账户,根据路局批复的意见规范操作,积极完成对账户的撤并工作,并按规定划转资金和办理备案手续。路局资金结算所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账户的冻结和备案。各级财务主管部门实施对开设帐户的动态监控,加强了银行帐户开立、变更、撤消等情况的监督。执法监察以来,全局共清查银行账户3724个,按规定撤销账户872个。
2.促进了大额资金的安全使用。各单位认真落实《路局大额资金动态监督报告和资金管理专报制度》、《关于对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的通知》等规定,严格执行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和联签制度,有效防范了大额资金支付风险。各级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坚持对大额资金使用联签管理执行情况的季度检查制度,强化了日常的监督检查。在此次自查和重点检查229个单位(包括多经企业)发生的750笔大额资金102587万元中,坚持集体决策和实行联签制度的占93.5%。
3.核清了高风险资金的现状。截至去年底,全局运营单位和多元系统在局内各单位间高风险资金共计105087万元,分别为投资88581万元,借款4904元,担保11602万元。路局资金结算所和多元系统在局外高风险资金共38458万元,其中多元系统对外投资6363万元、借款4510万元、担保150万元。
4.查纠了违规违纪行为。通过执法监察,重点查纠了违反财务规定、无计划购置固定资产、私设小金库、大额资金使用未经集体讨论联签、违规转包分包建设工程项目等12个方面的105个问题。各有关单位对路局下发的执法监察问题整改通知书,高度重视,措施明确,分别按照要求和时限进行认真整改落实。
5.强化了资金制度管理。各单位以资金管理执法监察为契机,重点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银行账户管理、债权清理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加大监督力度,深挖管理漏洞,着力解决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路局下发了《*铁路局银行帐户管理实施细则》、《*铁路局帐户管理与资金监控和借款担保子系统管理办法》,明确了帐户设置、使用以及审核、审批、资金监控管理等规定。为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路局印发了《*铁路局资金管理专报制度》、《*铁路局大额资金使用联签管理办法》,对大额资金使用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去年以来,局属各单位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有效机制。
在这次执法监察活动中,各单位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去年3月6日路局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专题动员部署,会后下发了济铁监函[20*]64号文件,成立了路局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组织、指导、协调全局执法监察工作。路局、站段党政分管领导亲自挂帅,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情况,研究工作,解决疑难问题,切实加强对执法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局各执法办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明确要求,有关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路局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研究贯彻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各阶段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有效推进了执法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2.广泛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单位利用党政联席会、执法监察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资金管理执法监察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重点要求,正确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统一到路局部署要求上来,增强了管好用好各种资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路局执法办摘编、汇集部、局有关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通过局域网下发各单位组织学习,强化了对执法监察工作的宣传指导。
3.落实责任,形成整体合力。路局及各单位注重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财务、计划、审计、多元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业务优势,形成了执法监察的整体合力。全局各单位认真落实领导负责、部门负责和分工负责制,将执法监察的任务层层传递,逐级落实责任,形成了党政领导负责,分管领导挂帅,执法办组织协调,科室部门配合,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
4.突出重点,深入检查清理。各单位突出执法监察的难点和工作重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准切入点,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摸清资金及债权管理的真实状况。路局在检查调研的基础上,抽调15名专业人员,组成2个检查组,采取“听、看、核、询”的方式,听取了各单位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情况,查看了财务帐簿、合同协议、计划执行、招投标台账等相关资料900余册;检查保险柜17个;同财务、材料、多经等有关人员个别交谈近百余人次。各单位也分别采取多种形式,根据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核查清理。
5.强化措施,全力组织清欠。路局大部分单位高度重视债权清理工作。坚持“清欠就是增效、清欠就是创收”的原则,成立组织,专人负责,制定清欠措施,分类梳理建档。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全力清欠。有的单位签订责任状,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对一些数额大,清理难度大的债权,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督办,积极协调,使清欠工作扎实推进。截止去年底,全局共清回两年以上债权8393万元。
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通过系统自查和重点检查,全局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1.大额资金使用不规范。个别单位对大额资金使用的制度、规定不明确,没有实行集体讨论和联签制度,个别人签字说了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集体决策流于形式,联签表有的没有时间、没有金额、没有显示决策方式、没有经办人及决策人签字等等;个别单位对大额资金的审批权限不明确,审批额度上下一般粗。这些问题在多元系统的分、子公司表现尤为突出。
2.合同管理不按规定。有的单位合同文本不规范,使用普通的稿纸,也没有单位盖章;有的合同内容不全,工程项目无造价、无数量、无结算方式、无施工日期,双方的权利、责任也不明确,极易造成纠纷;有的无合同编号,无管理台账等等。例如:某单位多经在*年上半年承揽的铁路沿线工程施工项目中,分别与地方10余家单位签定工程发包合同,需用的预制挡渣块、路牙石等原料,有的既无价格又无数量,合同极不规范。
3.债权管理不到位。有些单位借款、担保等高风险资金事项依然众多,需要清理、化解的任务非常艰巨。集中表现为:一是债权责任不清。有的单位对多年以来形成的债权,分析排查不够,对责任人不明确,张冠李戴。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单位对存在的债权清理态度消极,存有“新官不理旧账”思想和畏难情绪。三是清欠措施不够得力。有的对债权责任人无所适从,根本没采取措施;有的对责任人虽然实行脱岗清欠,但对债权是否清回不清楚,失去日常监管;有的只听说对方单位破产,但也没有具体核查,包括单位工商注册登记、破产还债程序等都不清楚;有的债权已接近或超过诉讼时效也没有及时进行确认,采取保全措施;有的是债务人认定错误、有的是存在争议责任不清、有的是对对方经营现状不清晰、有的是借助司法力量不够等等。
4.经营管理不规范。个别运输单位长期为货主垫付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工务系统大部分单位有长期挂帐“专用线代维修费”的问题;有的单位多经经理长期垫付货款,多年挂帐,经理照干;有的单位发票报销管理违反财务规定等等。
5.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对应当进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违反部、局关于招投标的规定,不进行招标,擅自指定施工和监理单位;有的招标程序不规范,明为招标,实为擅自确定施工单位;多元系统工程发包、转包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将工程项目随意发包给个人施工,也不管有没有资质等。
6.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银行账户清理工作尚不到位,特别是在多集经系统的银行帐户,散、乱、多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资金安全控制、监管缺乏有效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控制和监管体系;三是个别单位资金预算编制执行还比较粗放,资金控制成本的措施流于形式,预算外资金支付的问题时有发生。路局规定自去年6月份起,职工工资、奖金一律由银行集中支付,但个别单位零星奖金仍存在用现金支付。还有个别单位招待费一次性支出频繁且数额较大等等。
对上述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加强全局资金管理的几点要求
全局资金管理执法监察的任务已基本结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执法监察的根本目的在于纠正行为,规范今后。今年自3月16日开始,国家审计署审计组进驻我局,将对我局经营管理(包括资金管理)进行全面审计。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促进全局资金管理工作的规范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意见。
1.提高认识,增强抓好资金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众所周知,加快铁路建设、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推进铁路各项改革、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和职工队伍的稳定,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保障,使得确保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部长在全路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要加强对资金资产的安全管理,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今年,伴随着我局运输能力和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确保安全运输生产,实施提速扩能改造,改善职工生产生活,辅业企业发展及做大做强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都涉及高风险资金的管理及安全问题。尤其是随着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固有的风险逐步显现,我们无论是在风险观念、意识上,还是在防范风险的知识、能力、制度和措施上,有些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挑战。一些铁路局也正是由于在资金管理方面发生问题,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面对当前全局建设任务重、扩能增收空间有限、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我们能否落实好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强化资金流向的集中控制,挖掘内源性资金;能否管好用好资金,规避资金风险等等,直接关系到和谐铁路建设战略目标和全局各项经营任务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到全局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辅业重组做大做强,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各单位必须认清资金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资金监管、防范资金风险,这既是保证铁路建设、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局各部门、各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尽管我们这几年在资金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铁道部确保资金安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中尚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通过这次执法监察,发现全局在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高风险及大额资金运作方面,有时出现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现象。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虽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地是表现出我们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因此,各单位要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好用好资金第一管理者的责任,强化日常的监督和管理,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是要认真抓好财务机构和银行帐户的清理工作,强化资金的归口管理和集中管理。辅业单位要结合企业的重组,加大力度进行规范。从银行账户的开设、财务预算到支付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凡是没有经上级批准而设立的财务机构一律撤销;凡是未经路局批准而开设的银行帐户坚决取缔。今后再出现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事项,坚决按部文规定从严处理。二是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大额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使用制度、动态资金报告制度,强化资金安全监管责任。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借款、担保管理,建立担保风险、支付风险、结算风险防范机制,坚决杜绝乱借款、乱担保。凡单位资金出现问题,有总会计师的首先要追究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的责任(第一管理者与总会计师负同等责任),不设总会计师的追究单位第一管理者和财务主管的责任。三是要严格遵守路局关于资金管理尤其是大额资金使用管理的规定,严格按照大额资金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以及审批额度操作,防范资金风险。要强力推行大额资金、大项资金的集中支付,减少支付中的中间环节。同时,按照铁道部的统一要求,车间(领工区)、工区(班组)不能对外支付。四是要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要严格遵守国家、部、局关于加强建设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从项目招标、合同签定、工程监督、验工计价、资金拨付、设计变更、验收转产等各个环节,加强资金管理和过程控制,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套取现金、乱发劳务费和奖金或个人消费。五是要贯彻落实铁道部文件要求,实行通过银行直接支付工资奖金和劳务费,减少现金支付。路局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路局直管站段带来的新情况,按照铁道部和路局的有关规定,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入手,健全完善资金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促进全局资金的规范管理。
篇8
论文摘要:本文对通信业实行市县财务一体化,对分公司所有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可以明显改善经营环境和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通信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财务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乃至集团的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在发展,企业环境在发展,企业经营模式、工作模式都在随着世界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可能在适应企业的发展步伐,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正如我国国有企业海尔集团一样,10多年来,海尔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中,奇迹般得将业绩翻了几十倍,这其中就与财务精细化管理密不可分,海尔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是海尔做大做强的两大法宝之一,使得海尔集团获得长足健康的发展。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与内部的评价体系,把财务的考核指标与绩效的考核指标紧密相连;其次是通过制定分析制度,定期进行财务分析,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技术,提高分析质量,为企业的领导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通过这种严谨的财务分析,来发现财务存在的问题,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再次是预算管理,企业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要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规范并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与企业的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为企业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会计委派制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内部财务的规范有了一种制衡的作用,分析和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发挥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反映、监督和促进作用,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尝试在公司推广这种会计人员的统管统派将是一种不错的尝试。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的日常资金管理分不清是由财务人员管理,还是有会计人员管理,财务属于会计管理,会计属于领导管理,局面实在是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作用已经发展为企业的核心利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使得企业转变过去陈旧的观念,财务管理也是如此,企业的发展与国际企业现代化管理接轨,企业财务的深入改革,会促进我们的企业健康发展。
一、实行地(县)市统一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根据通信部门实行公司化运作的需要,结合通信企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统一的通信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地市通信分公司、县通信分公司统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来尽可的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在降低企业运营成功的基础上,深化通信行业的财务体制改革,使得财务管理体制更加统一。
(2)地(市)县实行统一财务管理是将建设资金,经营规模等有效的集中起来,促进通信业得健康发展的必走之路,统一的财务管理是建设通信网协调发展的核心需求。
二、建立健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
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健全与完善有利于分公司的控制与管理,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地分公司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内部制定的制度执行,明确分公司财务岗位的职责,具体事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提高财务的核算与分析能力,确保会计业务的分析数据准确,通过这种完善的工作计划,提高企业的核算水平,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来规范分公司的内部管理。
三、强化地(市)公司对各县分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
县分公司报帐时,实行会计审核,分公司核算,领导审批,在确保各分公司的费用合理的情况下,认真分析其财务的数据,做到分公司财务管理的只职责明确,职能清晰。
(一)帐务处理流程
分公司财务部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相关配套财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分户建帐,集中核算,正确合理地使用会计处理方法,严格按帐务处理流程操作。着重强化事前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二)财务支出
审核财务支出合理性与真实性是分公司财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分公司财务部门一定要按照国家的制度及总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报销凭证审核,对存在不真实的凭证或资金乱用等现象,分公司可以直接拒绝,这是分公司财务职能的权利,这有利于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
(三)收入核算程序
分公司财务部每月25日根据计费帐务中心提供的各县分公司的“通信业务收入报告表”及各单位汇总上报的现金收入表汇总收入,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有关原始单据及业务流程不定期到各分公司进行检查,加强稽核工作,严禁截留和转移收入,控制好收入管理的各个环节,防止收入的跑、冒、滴、漏。
(四)工资核算
地市分公司负责统一对县分公司的工资进行计提与核算,实行月效绩工资,充分调动县分公司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五)成本费用支付程序
分公司在公司正常的费用支付程序上要按照总公司制定的制度进行操作,分公司有着一定数量的备用资金最为公司正常运行随时支配的资金,分公司严格审核这部分资金的流向及使用情况,按照月份给县级分公司专用账户汇款到银行账户。
(六)银行帐户的管理
县分公司根据地市分公司要求在县局所在银行开设“收入专用户”和“备用金专用户”银行帐户。“收入专用户”是县分公司营业收入资金的专业帐户,不能用于支付成本费用资金,县分公司实现的所有现金收入必须全部通过该帐户实时划转至地&市’分公司。“备用金专用户”用于地市分公司向县分公司拨付备用金,日常收入款项不得存入该帐户。
参考文献:
[1]覃红萍.新形势下的邮政企业财务管理[d].2006
篇9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捐赠资金,是指国内国外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及国际组织对我国抗灾救灾、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捐赠款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社会捐赠资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有关单位接收、分配、使用和管理社会捐赠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
第四条社会捐赠资金审计的目的是,有利于促进接受捐赠的部门、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保证社会捐赠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的真实、合法,提高社会捐赠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五条审计机关对接收、分配、使用和管理社会捐赠资金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的下列内容进行审计监督:
(一)银行帐户、会计记录、会计核算、帐簿设置、凭证形式、记帐程序,以及财务机构设置、财会人员职责,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的要求;
(二)捐赠款、物收入、拨付使用和费用开支的审批手续,以及资金的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三)财产、物资的验收、领用、保管、调拨、登记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四)资金分配、使用的报告制度及效益考核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第六条审计机关对社会捐赠资金收入的下列内容进行审计监督:
(一)接收的捐赠款是否全部入帐,并在银行开设专户,是否按照规定设置明细分类帐;
(二)接收捐赠资金的收据是否合规,收据存根与收入明细帐、银行存款和现金是否相符;
(三)增值收入是否转入捐赠收入科目。
第七条审计机关对社会捐赠资金分配和使用的下列内容进行审计监督:
(一)分配、发放、使用捐赠款、物的手续和制度是否健全、合规;
(二)分配、使用捐赠款、物是否按照捐赠者意愿或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有无截留、挪用、私分和虚列支出等问题。
第八条审计机关对社会捐赠物资管理的下列内容进行审计监督:
(一)捐赠物资出入库有无内部控制制度,原始记录是否完整;
(二)捐赠物资的变价处理是否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价格是否合理。
第九条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程序,对社会捐赠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对查出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对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应当向政府报告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十条审计机关应当于审计工作结束后,写出对社会捐赠资金的综合审计报告,呈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
综合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社会捐赠资金审计的基本情况;
(二)对社会捐赠资金接收、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作出的总体评价;
(三)社会捐赠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四)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意见、建议及审计处理结果等。
篇10
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社[20*]107号)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冀财社[20*]9号)《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唐山市财政局、唐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唐山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资金管理办法》(唐财社[20*]44号)文件精神,为用足用好再就业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用人单位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再就业服务补贴。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公益性岗位补贴
经县政府批准或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吸纳安排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财政部门将对用人单位根据其工作性质给予适当比例的岗位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月300元。
申领补贴须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岗位补贴资金申请报告、下岗失业人员名单、《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经县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副本、上季度企业为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的工资表、考勤登记表、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等凭证材料。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汇总后转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核定后直接划入用人单位的银行帐户。
机关事业单位和市属企业接收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发放。
二、关于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对象包括: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各类服务性民营企业(指商贸、餐饮、服务业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社区服务型实体等,按吸纳接收下岗失业人员数进行补贴。再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以上年省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奔政发[20*]18号文件规定执行,每季缴纳一次。县财政按先缴后补的办法提供补贴,个人缴纳部分仍由个人负责。
用人单位在申报缴费时应将企业(单位)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的缴费情况单独列出,每季度后,按规定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对上季度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并提交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请报告、下岗失业人员名单、《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副本、社会保险征缴经办机构出具的上季度企业(单位)为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缴费的明细帐、企业在银行开立的银行帐户。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转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核定后拨付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暂定执行到20*年底。
三、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补贴
㈠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再就业培训
农广校、综合职校、各类技工学校、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教育培训中心、经批准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均可竟标开展再就业培训。培训方式采取长短期培训互补,定向培训、非定向培训相结合;开设多工种、多门类的培训项目,除县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确定的项目外,各培训机构还可选择其它市场紧缺技能项目进行培训。学员经培训考试合格由培训机构发给结业证书,或由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签注合格章。
㈡加强对再就业培训基地管理、指导和服务
按照“条件公开、申请自愿、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的原则,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18号)精神,结合我县再就业培训工作实际,认定一批培训质量较高、社会信誉较好的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作为培训基地,由劳动保障部门为其颁发培训许可证或资质证明,同时报县财政部门备案。
对培训基地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将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以及学员满意程度作为评估的重要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对培训效果明显的培训基地,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效果不明显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培训基地资格。要指导培训基地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为培训基地提供培训需求信息,并做好培训结业学员的就业服务。
㈢关于培训经费补贴办法
1、建立和完善培训经费补贴和培训后再就业挂钩机制。根据培训后的再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对各培训基地进行经费补贴。定额由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财政局会同培训机构按所学专业确定,每人最高不超500元。超出部分由学员自付。
2、培训经费由培训机构先行垫付,待培训合格并再就业后由县财政拨付;经培训合格并就业的按定额100%给予补贴,对培训合格尚未就业的,先按合格人数和补贴标准拨付培训补贴50%,半年内实现就业的,再按实际就业数和补贴标准补足差额。
3、培训补贴报审申领程序:培训基地在开班前需填写《再就业培训使用财政补贴资金申请表》,经县劳动、财政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审核后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持以下材料向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申请培训补贴。
⑴职业培训机构资格证明;
⑵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合格证明;
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合同复印件或自谋职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⑷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
⑸《再就业培训财政补贴资金审核认定表》;
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
⑺上月工资发放及社会保险费缴纳凭单;
⑻不符合领取《再就业优惠证》条件的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需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和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复印件。
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对上述材料审核汇总后转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核定后拨付培训补贴。
四、关于职业介绍补贴
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介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就业成功并签定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职业介绍机构可以持以下材料于每季度向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申请职业介绍补贴。补贴标准每人不超过120元。
1、职业介绍许可证副本;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
3、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4、介绍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
5、企业上月工资发放及社会保险费缴纳凭单;
6、《职业介绍补贴申请审核认定表》;
7、不符合领取《再就业优惠证》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需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上述材料审核汇总后转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核定后将职业介绍补贴直接拨付给职业介绍机构。
五、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各项再就业服务补贴报告制度和档案备查制度
㈠培训机构在申请培训补贴时,只能按每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一项技术培训服务补贴计算,不得重复申请。
- 上一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下一篇:北京我的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