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学经典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1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读后感

《增广贤文》是一本好书,它不但读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是教我“做人的准则”。

《增广贤文》中的许多精辟的格言警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这些格言警句都蕴藏着前人丰富的智慧。

读了《增广贤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读不厌。特别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则《贤文》让我听后肃然起敬。它的意思是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甚至连动物界也在奉行。羊与鸦就能如此何况人呢?总不能够忘记自己的父母,它告诫我们要对长辈孝

《增广贤文》教我学会了感恩,它能让我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个阶段面临的每一个境遇;它能让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更多的影响身边的人;它能让我的人生旅途摧生出更多美好的回忆;

《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把土,还人一座山;《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已机会;《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赠人玟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时也会有人拉自已一把;《增广贤文》教会我,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微笑。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正因为有了它,所以爱才显得伟大!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增广贤文》这本书能丰富我的内心世界,使我在做人做事感触良多,毕竟这本书也是人们经历了千百年才感悟出来的。

《增广贤文》这本书容易启发我的思考,培养我的独立意识;学而时习,一以贯之,经典的魅力让我的心灵学会了感恩,也找到了学习自信,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800字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老子》作为国学的精粹,它像春风细雨丝丝入地,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书。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人生观,无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满了一种彻察彻悟的大智慧,体现出人类从原始崇拜时代走入理性思考时代的文化进步。而且,正如多数中国古代圣贤一样,其思维的焦点在于人生。虽然老子对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都作了深刻的追问和解答,创造了独特而且自洽的形而上体系,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问题。他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强调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启发人们从“天道”体察“人道”,引导人们顺从规律而少犯错误。

道,这一课告诉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无”和“常有”同出于道,名称却不同,同样叫做微妙。

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今后,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世代相传!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清词丽句,恢弘奇伟;遨游诗海,美不胜收。

古诗是什么?要让儿时的我来说,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难以理解的句子。而这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在考卷上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低年级时,背古诗对我来说是最复杂不过的了,背个诗简直比登天还难呐!可当我今天看了《国学小名士》后,我看到各位哥哥姐姐们那脱口而出的背诗速度,实在让我惊呆了!他们口中那一句句优美的古诗,都是祖先留下的财产,这一份份财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启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古诗热爱的激情。

古诗句的境界也很高,不只是字面上的描写风景、人物、心情等,更重要的还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深层意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诗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是不会倒回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像竹子一样坚强,顽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告诉我们做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是劝告我们小时候要努力,不然长大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古诗句的意境也很多,读着读着,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伊人独立花下,落英缤纷,一双春燕在细雨中飞翔。晏几道把相思都描绘得如此浪漫,在下真是佩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妙哉!妙哉!

可是自从有了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后,人们有什么问题就会使用它们查询,可以搜到很多的满意答复。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变得很少去通过书籍查找资料。那就更没有多少人会去在意故事词了。

我通过看《国学小名士》对古诗词加深了理解。古诗词已不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了,古诗词是每个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文化,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古人说的文言文到现在说的白话文,文言文现在也成了学习的一种,它们都被挖掘了新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无价的。

篇2

品读《弟子规》,走进了一片灵气盈天的园地;携手《弟子规》来到一潭至纯至净的湖泊;感悟《弟子规》,学会了一种至真至诚的感情。鉴古今,百行孝为先,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很好的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可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品质缺失了太多。这段时间看到很多诸如在街上有老人摔倒没人敢去扶;碰到交通事故没人敢停车救助;大年初二,八旬老人睡在女儿家门口楼道里,其子女众多却无人问津……这些事件经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沸沸扬扬的讨论。

我看了以后,结合这段时间学习的《弟子规》,也有很多的感想:古人尚且懂得“卧冰求鲤”“孔融让梨”,,崇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诚信待人。而在当下,经济高度发达,物质生活丰厚,比起古人来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越来越冷漠了。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诚信,没有了相互关爱才发生了这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和理解国学经典,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于是我又坐在书桌前,捧起一本《弟子规》大声的诵读起来:“弟子规,圣人训”嫩稚的声音回荡在空中,荡进了我的心里,荡进了人们的一言一行,我按捺不注的笑了。

弟子规读后感(二)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精髓。诵读国学经典能让我们品悟中华文化;能传承民族精神;能涵养自己的修为。可以让我们承继民族智慧,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皆备的人。 在众多诵读的国学经典中《弟子规》犹为让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他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诵读《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孝顺、博爱、谨慎、讲信用。有父母、爱亲人,继而才能关爱每一个人,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才会伸出援助之手。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不会变成一个危害社会,让人唾弃的人。社会上也再不会出现“大头奶粉”害人,假药毒人的事件。 诵读《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友善、礼让,生活上不要挑三拣四。不要把长辈对自己的疼爱当成是理所当然,养成骄横的坏习惯。衣服不再于华丽,而应注重整洁;要看轻财物,少计较个人得失。学会礼让,宽以待人,严与律己;多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这样我们的心胸会变得宽广,生活会变得快乐甘甜。 诵读《弟子规》,让我领悟了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还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不要养成浮华的习性、马虎的习惯;在学习上要多下功夫,不要做一个半罐水响叮当,一个一知半解的人是攀不上了科学高峰的,从点点滴滴做起,滴水能穿石。 诵读《弟子规》让我在言简意赅的文字里,休味到它丰富的内涵和深遂的哲理;里面的不少至理名言深深印在我心里。它让我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在诵听圣人的教诲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诵读这些宝典吧!

弟子规读后感(三)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 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 学知识。怎么学呢 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弟子规读后感(四)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并且细致的描述了日常的行为规范让人有则可依。育人就像是栽种一棵树,根基扎牢才会枝繁叶茂。一个拥有谦恭,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社会的栋梁。就如清末名将所说“修身,治国,平天下。”人的修养体现其内在品质。《弟子规》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弟子规》是传承如家经典文化的文学作品。从八个方面阐述,分别是孝道(入则孝),亲情(出则第),举止(谨),诚信(信),友善(泛爱众),仁爱(亲人)。首先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守孝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内容丰富。这里包含了孝顺父母等广泛的含义。

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儿女更应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2003年感动中国,一位儿子为救患有肝癌的母亲,毅然决然第捐出自己的肝脏,让母亲得以康复。隔绝母亲所接触的有关他捐肝救母的报道。身体之发,受之父母。孝顺父母是让他们在晚年的时候不在操劳,替我们担心受累,也不要让他们作空巢老人,孤独寂寞。多抽出时间看望老人,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和关爱,心里上的宽慰。这也是一种孝道。

血浓于水,兄弟姐妹同是一家人,对长辈尊敬,爱护晚辈。做到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张者优先,听从长辈的安排等。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才会安定团结。其次外出要珍惜朋友以及一切和我们身边的人。

另外《弟子规》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这样给人请清新之感。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相互攀比。这不仅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而且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时尚的潮流不断地改变,而我们仅需保持真正的自我,座最好的自己。

爱你本来的样子。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一个人行为高尚名声自然会高而不是它是否有像潘安宋玉的美貌。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他软弱的一面,别人短处不应到处宣扬,应当取长补短。仁爱宽厚,以德服人。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与人坦诚相待。弟子规中的道理对于我们是终身受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而完善自我。

弟子规读后感(五)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 ;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命 ; 须敬听; 父母责 ; 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让父母生气伤心。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 每当爸妈教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六)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幼儿传统礼教经典,在以前《弟子规》就相当于现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但其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后者。

现在的人在阅读之后不难发现《弟子规》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儒家的气息,在通读之后净是德行两字贯穿了全文。儒家就是在强调通过对先贤的学习提升个人的德行。且可发现《弟子规》中的大多数句子就是有《论语》中直接简化过来的。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强调了社会等级与身份象征,正所谓其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尊卑各异。在森严的等级框架下通过仁爱等德治思想使社会和谐发展而《弟子规》则是儒家治国中治民的初级教程。通过日常的行为规范,初步的构建等级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正常的发展后会形成一个较和谐较礼貌的社会风气,正如邻国日、韩。

有些历史常识的人会发现中国的历史发展一直处于儒法并举的兼容式发展下几度出现民富国强的大盛事。在倡导法治社会与国门大开的今天,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国人的素质在逐渐的下降不仅80、90年代的人饱受骂名倚老卖老者不胜数。一系列社会为题不断的暴漏出来昔日的礼遇之邦无颜再谈礼法。反而效法我们的岛国却搜获名誉。

篇3

一、营造氛围,让经典与书香在校园随处可感受

我们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读书的氛围。走进校园,“自强、自学、自治”校训墙上刻上了“温良恭俭让宽敏惠”的做人道理;垂虹诗廊里精选了咏吴江的诗词;食堂前面的绿化带里新增添的24块节气石错落有致……每个教室的窗户都贴上了《登鹳雀楼》、《泊船瓜洲》等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行走在走廊里,黄色字体的古诗词便映入眼帘。我们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耳濡目染的经典文化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学校还投入十万多元建起富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诗词廊”。版面分三块内容来介绍,分别是“点点诗星扣童心”(垂虹诗社学生诗作)、“浓浓诗意溢校园”(历代诗人咏吴江、历代诗人咏垂虹诗选)、“深深诗情润蓓蕾”(学诗知识介绍),以及学校开展阅读教学的一些图片。学校的每间教室窗玻璃都贴上了古诗,让学生能在每个角落闻到书香。

教室是营造读书氛围的主要阵地,让教室有书香味是最重要的。学校就教室布置,做出了“三个统一,一个特色”的规划。一是室门口的班级牌,二是统一的教室布置,三是统一图书柜。一个特色:就是教室的墙面、黑板报有自己的班级特色。让学生在浸润在墨香、书香里;让学生感受阅读、快乐阅读的轻松。走在学校校园里,随处可见经典的传统文化身影。

二、建章立制,让经典与书香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学校还注重通过各种机制和活动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学校的音乐课堂中也有经典诗歌的踪影。音乐老师给古诗词谱曲,孩子们和着钢琴声古诗便从口中缓缓唱出。每个教室内,由学生自带书和学校图书组成的图书一角惹人注目。我们感到:“阅读是‘吸’与‘吐’相结合的。”为此,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成立了读书小组,孩子们在小组中畅谈读书感想。此外,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书香童年》读书笔记本,中高年级学生人手一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摘录书中的经典语句,或是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学校会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优秀笔记评比,鼓励孩子们认真读书,做好笔记。同时学校的教师也成立了读书小组。教师们将读书感想放到了博客上,与大家一起共享交流。在第四届“苏州书网杯”苏州市中小学师生读书博文交流活动中,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1.建立组织,让阅读有引领

对阅读只是一般的号召是不行的,怎样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是及为重要的。为此,我们成立了书香班级领导小组和学校教师的读书小组,钱校长亲自挂帅,起着引领与示范的作用。

各班成立了“小书虫读书小组”“小作家读书小组”,每一个组有自己的活动宣言。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效果很好。

2.设立课程,让阅读有时间

为了保障阅读时间,学校安排了早读、午读。我们还设立了阅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我们又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们的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在阅读课当中,学生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

我们还多次与盛泽实验小学、平望实验小学等兄弟小学联动举行专题性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徐秋菊老师的阅读欣赏课《漫游古诗词》、沈静华老师的《昆虫的秘密》等课例代表学校参加活动。确保了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

3.言传身教,让阅读有指导

一所学校,教师要读书,校长必须读书。我们的校长是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吴江市名教师,是一位专业性很强而且又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校长。他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坚持读书却一点也不松懈。他个人省级以上60多篇,其中《打好精神的底子――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等论文是专门针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实践成果。他广博多学,读书始终走在我们的前面!校长带了头,教师也不落后。为了教师的全员参与,我们还是运用了一些手段,例如组成教师读书小组,对读书效果进行考核,定期给予表彰;每月一次读书沙龙;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听教师的读书体会;听老师的课外阅读展示课和阅读欣赏课。为老师的学习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教师的互助合作,打造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成就了一批批书香教师。

4.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方向

引导孩子们有方向的阅读,让孩子们知道那些书可以读。每年学校会召集教研组长和读书小组的骨干教师一起研究,推荐一些好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学校购书和发动家长购书齐头并进,并用家长读后感评比和亲子共读感受评比的方式让阅读向每个家庭延伸。

5.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阅读有保障

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校图书室提供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带的书。学生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调配下自由购买,做到了每个班都有推荐的书目,让好书在班级间漂流,让学生能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里建立自己的藏书架,并举行家庭小书橱评比。

三、系列活动,让经典与书香时刻与孩子们为伴

1.每年的读书节,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分享快乐

第一届“有一种幸福叫阅读”读书节,我们是2008年11月举办的,历时一个月的读书节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比赛、家庭小书橱比赛、家长读后感评比、教师读后感评比等活动,让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活动结束后,评出了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并一一进行表彰。接下来的几年,我们每年都会举行读书节活动,每次活动都会涌现出一大批阅读之星、书香班级等,家长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

2.各年级、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

班级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个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一、二年级在教研组长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学诵读活动;三、四年级组的“我是故事大王”,用任务驱动学生读书;五、六年级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开展读后感评比。丰富的活动给孩子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除了读书节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还设有关于阅读的社团,如诗社、文学社、诵读等社团,由学校语文骨干教师进行指导,

3.书香班级评比,让学生体验阅读是一种责任

每个学年,学校都会结合阅读节组织一次书香班级评比活动。获得书香班级称号的班级,学校将在阅读节闭幕式上进行隆重表彰,授予“书香班级”标志牌。学校对书香班级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给予适当奖励。成绩最突出的班级被推荐位吴江市级书香班级。学生为了集体能得到这个荣誉,都能积极参加到书香班级建设当中来,为创建书香班级而阅读,从而让学生体验阅读是一种责任。

4.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凝结亲情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为了落实这种阅读方式,我们给每一位家长写了一封信,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在每一届读书节活动中,我们都会表彰一部分书香家长。

另外学校建立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书香教师的评价制度。阅读之星有班级推荐,然后学校进行评比打分;根据班级读书活动开展情况和平时常规读书情况检查评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由书香班级的班主任推荐,出示家庭读书的材料后,由书香校园领导小组评定,学校召集家长在阅读节闭幕式上颁发证书、赠送书籍。书香教师评比根据教师读书沙龙的发言和读书笔记次数多少,由书香校园领导小组评定。

篇4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精选课外阅读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精选课外阅读读后感范文一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书里写的是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失去听力和视力后如何走出黑暗与孤寂,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当我看到当一场恶梦般的高烧把她的视力和听力给剥夺时,我不禁为她感到深深的悲伤。我真怕她从此永远不能从没有了听力和视力的惊恐和悲凉中走出来。可当我看到她能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时,我又对她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当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并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学校—哈佛大学,完成了学业时,我又不禁为她感到了自豪和骄傲。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海伦·

凯勒小时候学说话的故事了。由于海伦·凯勒看不到人的口形也听到别人的发音,可想而知她要学习开口说话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是她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再加上老师的细心教导,海伦·凯勒终于说出了断断续续的一句话“天气很暖和”。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海伦·凯勒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时,也能毫不退缩。想想自己比起海伦·凯勒来说真是太幸运了。我有着健全的身体、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可是我还不知道要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难就要退缩。相比之下,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努力学习,遇到困难决不退缩。

精选课外阅读读后感范文二

当我一口气读完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最后一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被海伦·凯勒的坚强与自信深深地感动了。

海伦·凯勒自幼患病,导致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就是这样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她,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在无光、无语、无声的孤独世界里,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名校——哈佛大学。她用坚强与自信谱写了自己多姿多彩人生。

海伦·凯勒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活动的脉搏,否则就是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如此,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让海伦·凯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考上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着有十四部名作;建立了多家慈善机构……

从海伦·凯勒的身上,我们看到对自强不息的诠释,看到了身残志坚的奇迹,看到了人类与病魔抗争的胜利之花,生命之花。这胜利之花、生命之花,绽放得是那么的绚烂、那么耀眼!

珍惜现在,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才是“珍惜”的价值所在。海伦·凯勒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珍惜不是享受,珍惜是奋斗,奋斗是的珍惜,奋斗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才能让生命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精选课外阅读读后感范文三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姑娘,因为父母与外婆的去世,不得不到小姨迪蒂家生活。而迪蒂因为工作原因只好继续把海蒂寄宿在海蒂的爷爷——高山牧场上奥西姆大叔家里。一路上,小海蒂碰到了彼得的羊群,还有那高山牧场上的美丽风景。海蒂来到爷爷家时,爷爷常常沉默不语,他经常用特殊的方法教海蒂,使海蒂知道了很多生活常识,明白了许多道理。海蒂八岁那年,被迪蒂带到了法兰克福的克拉拉家里,在那儿,海蒂看见了体弱多病的克拉拉,慈祥的奶奶,严肃的管家洛泰亚小姐和主人赛斯曼先生。在那儿,海蒂越来越孤单,幸好奶奶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可是,不久以后,奶奶也要走了,奶奶走后,家里冷冷清清的缺失了很多欢乐。不久,海蒂就失眠了而且,她还得了梦游症,赛思曼家闹鬼了!最后,赛思曼先生只好把小海蒂送回了她的爷爷家里。不久以后,海蒂终于康复了。夏天也渐渐到来了,克拉拉小姐也要来海蒂家了,海蒂高兴极了。克拉拉来到海蒂家后,看见了海蒂的小床,还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奇妙的事情。她开心极了。爷爷也对奶奶建议让克拉拉在这儿住上一段时间,也许会对她的身体有帮助。从那以后,克拉拉就扔掉了轮椅,一直在坚持着自己走路,最终,她的选择是对的,她真的学会了走路!不久以后,克拉拉的奶奶和爸爸过来接她了,她还希望在这儿多呆一会儿呢!

我喜欢海蒂善良纯真,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助人;我喜欢克拉拉勇敢、不畏困难战胜自我;我还喜欢爷爷的那从冷漠到与友好的改变;书中人与人之间暖暖的爱温暖着我。确实,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精选课外阅读读后感范文四

最近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1.5亿里远,如果我们日夜不停地走,还要3500年呢!而太阳又是那么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它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这么高,距离我们又这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万物的生长需要太阳,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人类的吃、穿、住、行也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可见太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为有了太阳的热量,才形成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云、风、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太阳还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利用它来预防疾病。我们生活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来工作的。在其他的科学技术中,也用到了很多有关太阳的能量······

地球上的一切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么美丽,太阳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精选课外阅读读后感范文五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听故事。后来上了小学识字了,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其中就有《365夜国学启蒙故事》。

这本《365夜国学启蒙故事》汇集了《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史记》等多部经典蒙学。其中有好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启发我们勤动脑筋善于观察的:“晏子使楚”和“钻木取火”;教育我们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负荆请罪”、“魏文侯改过”;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积极上进,用功读书的:“孔子韦编三绝”、“苏秦刺股勤学”和“路温舒的蒲草书”;让我们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回报的:“木兰从军”、“黄香温席”和“王祥卧冰”……

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木兰从军”。一次,朝廷要与邻国打仗,需要大量人马,地方官让木兰家派人参军。花木兰想:父亲年老体衰,弟弟还未到参军的年龄,怎么办呢?看着父亲愁眉不展,花木兰人偷偷将自己化装成一个小伙子,代父参军去了。战场上,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机智勇敢,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还被提升为大将军,直至带领大军胜利归来。花木兰衣锦还乡,却拒绝了受封。

我认为,花木兰不仅有着一颗孝心,同时,她还有着一颗爱国心,忠君报国,舍生忘死,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花木兰的原因,她的精神太令人钦佩与学习!

书中其他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常使我爱不释手。我知道这些故事都是几千年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的文明,颂扬了古人们的传统美德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人生哲理。

篇5

关键词:国学;回归课堂;多种模式;创设氛围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10-02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学回归课堂,小而言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而言之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我们经常看到,几岁的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并且一字不差,至于《笠翁对韵》、《弟子规》,也全都不在话下;在北京,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穿着古香古色的唐装,在石碑林立、古树参天的孔庙里上着“国学”启蒙课;听报道说,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也举办了“少年国学班”。一时间,“国学”似乎成为一个热门词语。甚至许多老外都以能懂一些中国“国学”为荣了。那么,对于正处于成长旺盛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怎样才能让国学真正回归,呈现国学经典呢?

一、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国学回归课堂,老师的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文―背诵默写”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

1.真心解读,重在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国学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让学生真真正正、切切实实的接触国文,意在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到国文中,意在让学生在交流中亲身感受国文。

2.加强诵读,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腹有诗书,在本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此外国学古文,思想内涵深刻,不易被学生理解。现在先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沉淀在脑海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会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国学教学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多种模式,课堂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国学的课堂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国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灵活有变的设置课堂内容与模式,如:可以针对一位作者的作品学习的国学课,如“苏轼篇”、“李白篇”、“辛弃疾篇”、“屈原篇”;针对一个主题学习的国学课,例如“明月篇”、“白雪篇”、“送别篇”等;针对一个流派学习的国学课,如“豪放词派”、“田园诗派”、“浪漫派”“婉约派”、“花间词派”等;针对一个时代学习的国学课,如“诗经篇”、“楚辞篇”、“儒学篇”、“宋词篇”等。此外,国学教学不单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国学教学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都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国学的世界。

4.正确引导,举一反三。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国学》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在国学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引领。如;如何读楚辞、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婉约派的形成、儒家学派的观点等,有了系统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国学教学就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越学越爱学。

二、构建展示平台,创设良好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展示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1.常规活动。①每学年举办两次“品味书香――古文诵读”活动。②每月每班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③每学年举办一次国学知识竞赛④每学年举办一次“读国学,品人生”征文活动。

2.班级日常活动。①日有所诵:利用每天早晨15分钟晨读、每天中午10分钟小读、每天晚上30分钟品读时间让学生诵读。②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经典篇目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背古诗擂台赛,比一比谁选得好,背得熟,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愫

1.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方法,如:意境渲染、多媒体教学、动作演示、恰当提问、设身体验、感情朗读等,对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加深了对课文内涵意境的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能够注意掌握文章的各种各样的语气、节奏、句式。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大大增强,逐步体味到了诵读的乐趣。因为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2.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懂得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在研究前,学生很少主动阅读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因为读不太懂,通过老师对经典诗文学习的指导,学生有兴趣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初步学会选择优美、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甚至自主阅读了很多优秀的古文,并且能抓住最有感悟的部分写读后感,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言感悟能力。

篇6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遗迹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二、活动宗旨: “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灿烂”。

三、评价范围:全体学生。

四、评选原则:

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多元化,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既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关注其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变终结式的、被动的、单一的评价为发展式的、主动的、多元的培养。注重公平、公正。

五、评选的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好;自尊自信,积极探索,勤奋学习,富有生命活力和进取精神;在成长道路上具有良好的品格,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事迹突出,师生认可,社会反映良好。

六、具体细则:

1、学校统一设立高级星:文明星、进取星、学习星、纪律星、创意星、整洁星,每个星下设定星级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小彗星奖章、小行星奖章、小恒星奖章、小星星奖章、金星奖章、金太阳奖章;班级自设初级“自主星”,如:才艺奖、道德奖、实践奖、节俭奖、诵读奖、健体奖、自强奖、状元奖等由各班自主设定,作为班上评选。

2、班级的自主星由班级每周利用班队课进行评比一次。按班级15%的人数分别选出各自主星的学生,评选后每周的优秀星级生将佩带制作精致的,由学生自主设计的“星星章”

3、学校每半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评选,各班选出5%进入学校的高级星。进入相应等级后佩戴精美的、由学生自主设计的“星星奖章”。

4、期末评比星级阳光少年,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5、在校园内设立阳光墙,对表现突出的获奖阳光少年进行展示。

6、学校评出个各个星级奖项进行动态评价,表现好的晋升,差的降级。

各个星级的标准

文明星:

1、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帮助他人。

2、课间开展轻松愉快的活动,不猛跑,不打闹,不大声喧哗

3、少先队员佩带红领巾标准,行队礼标准,使用普通话,不说粗话脏话

整洁星

1、衣着整洁,头发干净,不留长指甲

2、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见到地上纸屑能主动捡起来

3、课桌内外保持干净,摆放有序,座位下无废纸等杂物

4、书本作业本叠放有序,无污渍,书写字迹端正

5、注意环境卫生,不做有损环境卫生的事,并能劝阻一些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

学习星

1、上课认真听讲,不讲空话,不做小动作,积极开动脑筋

2、按时独立完成并上交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

3、喜欢学习,学习有自己的方法,能经常阅读有意义的课外书报、知识全面提高

4、学习成绩在良以上

纪律星

1、课堂上能遵守纪律(包括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2、集队迅速、认真做操,动作整齐有力,精神饱满

3、上下楼梯注意安全,不推搡,不拥挤

4、中午放学排队快、静、齐,在校吃饭同学领饭有秩序,不挑拣

5、班级和学校举行重大活动时能遵守纪律

进取星

在某一方面进步显著,比如学习态度、作业质量、成绩提高、生活态度、劳动态度等

创意星

1、回答问题能开动脑筋,上课发言有创意

2、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有初步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3、能为班级和学校活动出谋划策,并能认真参加创意活动,设计的作品创意无限

4、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并在此方面小有成绩

“自主星”的评比细则由各班自定。

七、开展“沐浴阳光、快乐成长,争做阳光好少年”的系列活动:

(具体时间以安排为准)

1、组织开展“阳光下成长、做阳光少年”的动员。

充分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各班队会对学校阳光少年的评选细则进行宣传。校德育处利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对全校孩子进行动员。

2、开展“阳光少年我做主”的奖章设计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阳光少年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的能力,由学校德育处和大队部组织开展一次阳光少年奖章的设计大赛。

3、开展“经典、奥运、礼仪”的阳光主题队活动。

各班拟定主题,结合学校特色和适时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展示了“阳光少年”的美好品质的主题队会活动。

4、开展“阳光少年我设计”卡通绘画比赛。

“阳光少年”到底长的什么样?让每个同学都来探讨并勇敢的拿起了手中的笔,“阳光少年”是那个小女孩,还是那个个性十足的男生,又或者是那个帮忙推车的少先队员……这一切,都由我们的队员们去塑造、去描绘。

5、开展好书推荐介绍会。

结合我校国学教育特色和传统经典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因素,各班结合国学教育课程精选名词佳句,让同学们诵读的同时,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净化孩子的心灵。

6、开展读后感征文比赛。

营造书香校园,由德育处组织在3-6年级的队员中开展“在书香中成长”读后感征文比赛,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了读书带给他们的满足与快乐。

7、制作阳光礼物。

同学们制作阳光礼物,让各班的小能人,小巧匠都行动起来了。为长辈、为老师、为自己制作阳光礼物,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让别人感受到阳光

8、学校“十佳阳光少年”评选活动。

篇7

二、目标与要求实施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三、方法与措施: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

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

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

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

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

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G633.3

引言:“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从小开始阅读经典名著并加以思考,对塑造孩子的人格大有帮助,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地影响。目前,已有不少教材将名著纳入了教科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全面。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因此,对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真实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其中存在哪些问题,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是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的重点。下面是笔者对此做出的总结分析以及改善建议,希望对初中语文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一、名著阅读的真实现状

我市某著名中学的夏老师曾对300余名初二年级学生做过名著阅读的相关问题调查统计,发现阅读过《水浒》、《三国》的学生仅占7%,阅读过《西游记》、《红楼梦》的占11%,阅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的占14%,可见绝大多数初中生根本不重视名著阅读。对于阅读过名著的学生调查发现,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功利性的阅读

随着初中语文测试中名著阅读检测题的出现,部分学生只把名著的名称、作者、内容简介等背下来应付考试,提高分数,与要求的阅读名著初衷背道而驰。

2、消遣性的阅读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学生也受到文化氛围影响而喜欢上读书,但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阅读类型的选择更偏向于小说、散文等有趣味的书。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阅读名著只是作于消遣,而并不注重书中所包含的意义、写作的技巧等。

3、随意性的阅读

各大名著都有其所隐含的巨大意义和内涵,而对于阅读过的学生,真正能理解其内涵的少之又少。很多学生是在老师、家长的各种压力下被迫阅读,导致只是流于形式的随意性阅读,而未能达到其教育意义。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

1、教师需加强引导

(1)语文老师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去指导学生而不只是讲解课文。现在课文中增加了名著导读,但却只是名著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完整,老师要适时增加一些名著介绍,甚至留点悬念或布置一些小任务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主动阅读名著。名著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学生阅读后的理解一定是各有见解,因此,课堂上可以增加名著读后感的讨论活动,让学生积极发表看法,热烈讨论,激起学生的强烈阅读欲望,由此提升阅读质量。

(2)语文老师需深刻理解名著的含义,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中学生的年龄小,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够,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耐心教导,通过自己对名著的深刻理解,来启发、引导学生。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相对难度较大,教师如果未能理解透彻,教学过程中就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失望,更不会有阅读兴趣

2、科学性的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立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各有不同,应根据学生性格、个性来分别指导。例如《鲁滨孙漂流记》,语文老师可以先适当讲一些里面有趣的情节(如鲁滨逊在航海中遭遇风暴被冲到一个无人岛上而生活了26年,他是怎样造船的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学生各自对书中人或事物客观的看法,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正确理解、思考作者的观点。

3、要结合信息时代进行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名著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除了书籍,还可通过网络、电视、电影、舞台剧等方式,影视业和电子书籍已逐步取代文字阅读。但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名著,因某些商业利益,可能改变了原著真正的内在意义,学生观看完这些影视作品,对其真正的含义理解有误,不能从中收获到“营养”。语文老师可以让中学生将原著与影视作品作比较,找出其中不同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名著的理解。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效教学措施的有益尝试

1、跟随国学热潮,调动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现代社会,人们对历史文化越来越注重,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使观众在视听享受中了解了经典作品,也使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兴趣。语文老师可以适时跟随国学热潮,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2、在班上建立图书角。中学生的课程增多,学习压力增大,在家完成作业后,就陷入电视或网络游戏中来放松,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可以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方便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展开讨论。图书角的书籍要不断丰富,教师可以带头捐书以此鼓励学生也积极捐献,在如此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渴求性,也大大提高了阅读质量。

3、找准兴趣点,使学生主动阅读。每一部名著都有其独特、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远意义,教师要利用其中的趣点来吸引学生。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中的一些小片段“祥子努力想买一辆车,好不容易奋斗了三年,买了车却被人抢去,但他却并没有放弃,仍然振作起来继续奋斗”等来吸引学生,可以设一些悬念让学生主动想去阅读,找寻答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原本枯燥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4、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如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西游记》,这是一部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被拍成了很多版本的影视作品,也导致影视作品跟原著大相径庭,而课文节选也只是其中一小段,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整部名著。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原著与影视作品的不同之处来引起学生注意,借助“名著导读”,使学生愿意去探寻、阅读整部原著作品。

四、 小结

每一部名著都有其独特丰富的意义,每读完一部经典并深刻理解了其中含义,都是一个大大的收获。学生阅读名著和对内容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思辨性引导,要重视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6,(42):25.

篇9

书香,陶冶人的心灵,赋予读者智慧,点燃理想的火花。书香校园建设对于学校的发展、打造学校品牌、创设特色学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纵观我国当前农村小学读书现状,很多学校对于读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来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好,正处于读书的黄金时光。“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因此,应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培养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学生。

一、创设育人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书声琅琅及欢歌笑语体现了一所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反映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海洋。读书氛围的营造首先应该从校园环境的创设着手。我们在校门外悬挂了醒目标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积累成就辉煌”“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等。在校园内,开辟“书香校园文化墙”“绿茵书吧”等,在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都推出一个读书主题:“弟子规图解”“唐诗配画”“读书名言”等;在学生宿舍推出“书香寝室”活动,在楼层、宿舍墙壁等空白处张贴赏读内容,比如“儿童名著介绍”“儿童经典影视对白”等;在餐厅张贴有关惜福、感恩的宣传图片,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氛围、书香之气。

二、鼓励师生阅读,共同演绎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氛围,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书香校园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渊博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基于此,学校应通过多种有效策略鼓励教师读书,通过给教师买书、赠书活动,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要从管理入手,尽可能减少教师的事务性工作,给教师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开展读书沙龙、读后感评比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聘请名师来学校做读书专题讲座……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让教师喜欢阅读、丰富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只有教师不断“充电”,才能具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才能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多角度、多层次去解读、鉴赏作品,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师生共同演绎书香校园的精彩。

三、重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设置

目前,农村小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除了基本的教科书外,与阅读相关的课程比较缺乏。农村书香校园的构建要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设置。首先,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阅读指导计划,结合各年级教材单元主题、学生阅读兴趣、认知特点等规定阅读内容。低年级学生应该着重选择图文并茂的图书,中年级学生可着重选择小人书,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形式。其次,要提升阅读指导课的有效性,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应丰富多彩,每一种形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要想使阅读指导课开展得优质高效,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开展集体备课,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进来,通过交流、探究,提炼出最具价值的阅读指导教学形式;其二,采取公开课形式,让有经验的教师公开示范授课,让其他教师进行观摩、总结,由此使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灵感,提升教学水平。

四、开展读书活动,接受书香洗礼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精神境界的提升,智慧的获取与阅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构建书香校园、让学生接受书香洗礼的根本途径。有效的读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1)晨读。早晨课前,可以以国学经典为阅读内容,编写系统的阅读教材,安排学生每日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读书手抄报比赛。这是一项促进学生阅读的有效策略,学生为了编辑出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版式活泼的手抄报,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由此,扩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下一些精彩的章句,写下一些自己的感受等,提升了阅读质量。(3)读书比赛。读书比赛是富有激励性的促进阅读的方式,学习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内容灵活、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让学校师生在读书比赛活动中展示自己,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从而实现以赛促读、读有所得的目标。(4)亲子共读。利用家长会、QQ群、家访等方式给家长介绍一些阅读书目、阅读技巧、阅读习惯养成方法等,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认识到陪伴孩子阅读的重要性,能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并交流心得。

篇10

关键词:小学;国学;意义;策略

一、引言

(一)“国学”的含义

广义的国学,即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所在。” 而在本论文中,所提及的“国学”以“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古代文学作品”论,包括古诗词、古代经典名著等等。

(二)“国学”研究的意义

深入了解小学国学的教育意义,有助于提高教育者对国学的重视程度,使国学教育在小学校园扎根发芽,从而提高国人传统文化素养。本研究综合提出了提高国学教育的策略,对小学国学教育步入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和促进作用,在我国小学国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国学经典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一) 促进学生的发展

1.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积淀语感

国学的学习能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首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量地诵读浅显生动的国学经典,识字量绝对会远远超过只专攻教科书的学生,为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也更高难度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学生不断接触大量生字、生僻字的时候,大脑能受到良好的刺激,得到充分开发。最后,对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诵读,能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丰富内涵以及独特韵味。学生们从中积累到的不仅是优美的词句,和丰富有趣的历史典故,更是一种能化为己用的文学涵养。

2.了解中华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慢慢出现了部分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历史故事、谚语民俗,这些都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例如夸父的不断追逐传递着要不懈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学弈的故事蕴含着要专心致志的道理;草船借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等,这些故事无一不以其生动形象的语文形式向小学生传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3.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树立健全人生观

诵读国学经典是帮助孩子充实内心世界,提升品行修养的有效途径。里面各色以小见大的小故事生动有趣,打破传统说教的德育方式,浅显易懂又易于接受,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能让学生熟读于口的同时也濡染于心。还有许多诗词歌赋、文化礼俗都交融着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如此浸染之下,何愁学生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呢?

(二) 促进教师的发展

1.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通过读书来提高文化内涵,要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尤其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国学的学习绝对是帮助教师吸取民族文化精华的绝佳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沉淀下的国人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学习之,能增加教师课堂的厚度。

2.促进儒家教学理念的形成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总结了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实现教育的八条目,既体现了实现教育的具体内容,又指明了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向和途径。这些国学经典中的文化营养被教师汲取后,不仅能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其中蕴含着的儒家文化,更能让教师形成注重开发学生自身价值、能力和个性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师生涯中保持着青春活力。

3.有助于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职业特点之一是复杂性,除了工作上的繁琐复杂,需要处理的人及关系也十分复杂。国学中的人生哲学能引领教师的思想,净化其灵魂,并形成更高尚的人格、师德,并运用适宜的交往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个人魅力。

三、小学国学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举隅

(一)实施组织不够完善

国学是新兴的校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上缺乏成熟有效的理论和经验支持,因此国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关于教材、师资等方面的问题,更缺少相关的教育政策引领指导。

1.教材混乱,缺乏科学性

国学教材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自编自印的《诗文选编》、老师在黑板上的随抄随背以及家长出资购买的教材。这样随意选择而没有经过科学安排的教学内容势必会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混乱无序,教育效果的降低。

2.师资不足,缺乏保障性

师资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师资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目前专门的国学教师十分稀少,一般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其中以语文教师兼任较多。这些兼任的国学教师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教学素养,国学水平参差不齐。这将直接导致国学教育的开展得不到硬件的保障,声势浩大而后劲不足。

3.评价随意,缺乏规范性

教材的随意导致国学的教学评价也十分随意,一般由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判。但是这种竞赛活动只能由少数拔尖的学生参加,不仅影响其他一般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评判的检测方式缺少相关标准作为依据,随意而主观,会影响到国学教育的规范性。

4.政策模糊,缺乏支撑性

教育部门对国学课程的兴起一直持积极倡导的态度,但是关于国学教育的文件却迟迟没有出台。国学的教育目标、方针和原则都没有一致的明文规定,令国学校本课程陷入尴尬状态。一些有条件有兴趣而早早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因此而苦苦摸索,前进艰难;偏远一些的学校则因为没有相关文件支撑,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甚至连开展的机会都没有。

(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1.枯燥无味

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大多集中在经典诵读方面,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只会慢慢消磨掉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低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痛苦和折磨,展现不出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更不要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涤荡了。

2.脱离现实

小学的国学教育中往往容易出现五种错误的倾向:泥古不跟新、孤立不融汇、深僻不易懂、守旧不变通和只学不致用。而这五种倾向实际也就是国学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所致。任何与现实相剥离的理论都会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效用,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力量过于单一

众多研究表明,学校与家庭两股教育力量如果能相互融合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家长往往会受自己经验的限制,或者与学校缺乏沟通,从而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产生质疑。家庭的反对意见会让学生感到可以放松学习,给学校的教学活动带来许多不便。

四、提高小学国学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 优化实施国学的组织策略

1.筛选国学经典教材

选取恰当的国学经典篇目是在小学校园中有效开展国学教育的前提保证,国学虽然是古人历经千年后流传下来的精髓,里面也有不少内容还不适合小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在选择时体现经典性,使选取的教材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作用,又符合当今教师学生学习的实际。要注意切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强调知行合一。

2.提升国学教师素养

教师的国学素养提高了,才能提高小学国学的教学质量。在国学课程出现后,很多老师选择了自学来增加国学方面的知识,买本相关资料书,或者上网查找一些资料,但关门造车能带来的提高空间实在有限。其实要提高老师的国学水平其实有很多途径,例如:集体学习研讨、专家讲座学习、网络平台辅助等都是很好的途径。

3.改进国学评价模式

在国学教学评价模式中,激励性的学生评价和反思性的教师评价能让学生和教师既有竞争的压力又有前进的动力,既从过程中感到紧张,又能从结果中体会到成功的愉快。

4.出台促进国学的相关政策

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政府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倡导,还要以相关的文件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国学教育在小学中的实施。小学国学教育有了政策的指向,有据可依,便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未来。

(二)改进实施国学的教学策略

1.改变教学方式

在国学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保障其教育实效。低年级中,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喜爱的动画和经典故事相融,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大道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经典名著读书报告会和读后感演讲比赛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有效吸收,增强学生对国学文化精华的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学以致用

国学虽然是古人的东西,但却是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的。国学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国传统的珍视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最重要的是能以这些认知来指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3.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还需进一步发展,在进行比较难以理解的国学时其实是一知半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材料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语言描述、直观的图像把文字展现出来。课堂讲解要联系现实,课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国学中各种各类的素材,细心观察周边的生活,留心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三) 家校合作增强国学教育力

1.创建国学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校国学渗透力

在小学中进行国学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在学校橱窗、黑板报里展现以“国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习心得和文学典故;在走廊上、教室墙壁上挂上古代圣贤的画像、名言警句;课间和午间的广播时间播放国学里的经典小故事和广为传颂的经典佳句;开展诸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和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通通是国学精髓,在充盈着国学气息的校园文化中,学生日复一日地浸染着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2.营造国学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力量

家庭氛围对于国学教育的开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开设国学这一校本课程时,一定要和家长们达成共识,争取到家长对此的支持。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国学评价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增加对国学的重视程度。也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易于操作的引导方法,例如亲子共读,定期抽查,鼓励评价等,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家庭氛围。

五、Y语

对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也同时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要想确保小学国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家长各方面的有效配合。只有充分意识到国学对小学教育的意义,唤起教育实践者对国学教育的重视,才能让国学教育在小学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本研究通过阅读参考大量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资料,厘清了国学对于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在国学的实施组织、教学方式和教育力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研究最大亮点在于:看到了家庭教育对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出以家校合作增强国学教育力的实施策略,结合前人的成果,为国学教育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M].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2] 马琳萍,王秋雯,侯凤翔.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以河北省小学国学教育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0(23):188-189.

[3] 杨凤.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实践体验与感悟[J].中国农村教育,2011(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