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农氏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神农氏的故事

篇1

晚上躺在酒店里,总琢磨着是不是还能做些什么,询问了下酒店服务生,服务生告诉我们,就在不远的“炎帝剧场”每天晚上都有神农架民俗歌舞表演,不过时间快来不及了。我们一行人赶紧出门,直奔晚会现场,还好,赶上了。

“敲起来吔……”

伴随着Music,神农架梆鼓演艺公司的青年小伙子和姑娘们,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原生态歌舞表演,开场就用一个《神农架梆鼓》在瞬间将现场气氛调动了起来。

据主持人介绍,梆鼓,是远古时期神农架山民驱赶野兽、保护庄稼不受损害的一种敲击物。后来山民们用它传递情爱,打发漫漫长夜的寂寞。随后,梆鼓又成为神农架人在喜庆的日子里擂动情绪、渲染气氛的一种乐器。神农架梆鼓留下了神农架人民千百年来的期盼与向往,展示出原始山民豪放不羁的万种风情。据介绍,《神农架梆鼓》是一个曾经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过的节目。在我看来,神农架梆鼓就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一幅多彩的山水画。它用诗一般的节奏,多姿多彩的舞蹈,艺术地再现了神农架秀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让我看到了神农架人民劳动、生活、爱情的生动画面。

除了我个人最喜欢的《神农架梆鼓》,整场晚会还有其他不少优秀的节目,如表现农耕文化的《插秧》,表现民风民俗的《哭嫁》。说到这里,表现神农架酒文化的《叭一口》可真是个不错的节目,节目表演完毕,演员们还给观众们斟上了一杯本地的地道黄酒,真是好喝。正因自己本是一个好酒之人,所以神农架之行,这里的酒文化让我印象深刻。

酒是神农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农户家家都酿酒,人人会喝酒。酒主要是苞谷酿的,也有柿子等水果酿的,统称烧酒。酒有白的,也有药酒和蜂蜜泡的。待客必以酒,客人越醉主人越高兴。酒宴很热烈,酒规十分繁杂,达108条之多。首先是敬酒,敬酒者先得喝空门杯才有敬酒资格,还得向被敬者申明,叫"叫杯",叫杯后将杯子斟满,双手奉到被敬者面前。被敬者喝完后又斟满还给敬者,叫"还杯"。为了表示礼貌,被敬者喝,一般先将自己门杯喝空给敬者,叫"回敬",回敬后再喝空敬者的杯子斟满归还,叫"还杯";或"先敬后还"。一般是主人先敬客人,客人间也可彼此互敬。其次是碰杯,碰杯勿需交换酒杯,相碰后各自喝完再斟满即可。最繁杂的是"转杯",有正转、反转、隔单转、隔双转等多种形式。一般只主人有发转杯的权利,客人逢到面前敬杯太集中时,为了威慑众人,发转杯。不同的主要发的转杯到每人面前只一杯,客人发的转杯却往往包括席上所有的酒杯,必须杯杯见底才能向下转。这种转法又称"赶麻雀","赶麻雀"的杯子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往下转时将自己的门杯留下,这样可以越转越少,最后回到发起者手里只有一杯。另一种是按秩序全往下转,最后8个杯子都回到发起者面前,他再一一还给众人。因此,没有相当酒量绝不敢轻易"赶麻雀"。还有一种叫"填空",即发现有人将杯子敬出去了,不立即回敬敬酒者,而是先敬给第三者,再由第三者将杯子还给敬者……五花八门,只要能说出一点理由,找到一条借口,就算一项酒规。目的只有一个,尽量让人多喝,场面越热闹,人们越高兴。 跟神农架人喝酒,你得做好喝醉的准备。

篇2

今天,我看了《神农尝百草》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远古的时候,人民靠打猎过日子,打不着猎物就找一些植物来充饥,有的人因为误吃了有毒的花草而死去,有的人得了病,因为不懂得医治,也只能听天由命。

为了解除人们的痛苦,有一个名叫神农氏的人,决心尝遍所有的花草。白天,他到山上采摘各种各样的花草;晚上,他就在篝火边把采摘的花草咀嚼品尝后分类放好。

有一次,神农氏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上。旁边的人把他扶起来,他明白自己中毒了,可是已经说不出话了,只好用手指指着一颗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扶她的人把那棵红灵芝放到自己嘴里咀嚼,再喂到他嘴里,神农氏吃了草药之后,头也不昏了,也会说话了。

人们认为他这样尝草药太危险了,都劝他不要做了。可是他下定了决心,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他尝出了麦、稻、栗、高粱可以充饥,就把这些种子带回去,让部落里的人试着种到地里,这样就有了后来的五谷。他还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用这些草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神农氏有一颗博爱的心。为了救死扶伤,他亲自尝百草,发现了五谷和草药,位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那伟大的牺牲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也是可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大家去继承和发扬。我应该学习他这种舍己救人、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

篇3

1、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3、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今天,我们一家人和叔叔一家人来到了美丽神农顶,刚来到神农顶,哇!人山人海,多如牛毛。

来到山上,嗯!这里树木的香气和花草的芬芳真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关于神农顶上的这些植物,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据说古时山脚下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英俊勇敢,女的秀丽能干,他们彼此相爱。山霸马皇垂涎姑娘的美貌,欲抢回来做“压寨夫人”。两人闻讯后逃跑,马皇带人追至山顶,用毒箭射杀了他们。这时神农氏恰好经过,他撒下一把箭竹的种子,将山霸困在竹林里变成蚂蝗;又抚摸青年男女的尸体,于是男的变成挺拔的冷杉,女的变成娇艳的杜鹃,从此他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板壁岩,板壁岩西距了望塔五公里,素以“野人”的出没地和石林倍受游人注目,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神农架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遗迹、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表皮,还是髓质形态,或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野人的粪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内含果皮之类的残渣和昆虫蛹等,可推想其食物结构,最令人惊叹的是野人窝,它们用20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视野开阔,舒服如靠椅,经多方面验证,此绝非猎人所为,更绝非猴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与使用者当然是那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目之间的奇异动物了箭竹林间,时见怪石突兀而起,或高或低,千姿百态,无论观其整体或局部,无论观其正面或侧面,形象神姿皆不相同,又都栩栩如生,最惹人注目的是北坡的一尊巨石,远看如抱藤跳跃,如母子相偎,如恋人细语……画家、摄影家往往要在这尊巨石上耗费几个小时。

这就是美丽的神农架你们喜欢吗?

六年级:浩南

篇5

精卫填海告诉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不在乎是否成功,看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古人用来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纯贞爱情的讴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与势力的憎恶等丰富细腻的感情……走进神话传说的世界,我们会认识许多可爱的人物: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与女娲;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农氏、大禹、羿;为理想奋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鲤鱼;为人类文明发展立下功劳的燧、人氏、仓颉、嫘祖、孔子;为爱情唱起千古绝唱的韩凭夫妇、牛郎织女、七仙女董永、梁山伯祝英台;承载着人们真、善、美、梦想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孙悟空、八仙……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要属《精卫填海》,故事主人公精卫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这么死去,于是,她便变成了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头和树枝,想要填平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夺不去她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什么?这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精神激烈着我们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了自己想要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

现在看来,有些神话故事好像有些幼稚可笑,虚幻缥缈,但是,这正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中,远古人类对自然与宇宙探索的真实记录,也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执着精神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凝聚着!

篇7

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禅宗史上震古烁今的大师赵州禅师请教修行开悟之道。当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见到赵州禅师时,以为禅师会口吐莲花。没想到,禅师却问其中一个人,“你以前来过吗?”那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僧人来的监院满腹疑问,连忙问赵州禅师:“师父,新来的叫他吃茶去是可以理解的,来过的人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突然喊了一声监院的名字,监院应声答应,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后来,寺中的碑记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是吃茶”十六字记述了这个公案。所谓吃茶去,就是要关照内心,而非外向,在最普通的生活中,体会到隐匿于生活中的智慧。也正是因为这段公案,开启了禅茶一味的先河,给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有人感兴趣想了解中国茶道,那么你会发现这个故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绕过去的,因为一旦绕过去,你就无法体会饮茶除了能满足生理需求之外,如何在精神层面给予每个人所带来的享受。但是,如果你认为只要了解了禅茶一味就能抓住博大精神的茶文化,那么对于想要理解千百年来茶与僧人,与普通人之间的过往,似乎还缺少了一些什么。

最初,茶是一种能解毒的药

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茶叶对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西方,人们有喝下午茶的习惯;在中国,人们更是将“柴米油盐酱醋茶”列为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最初,茶叶并不是作为一种日常的饮料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是当做可以解毒的药材来使用。上古人没有发现茶以前喝汤(开水),没有发现火以前饮生水,因此很容易生病。茶最初之所以被人们喜爱,是因为它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的药用价值。

茶作为药来用,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神农氏给人治病时,不但亲自采集草药,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药剂的性能。有一天,神农氏采来草药,生火煮水。当水烧开时,几片树叶落在锅中,神农氏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他走近细看时,发现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散发出来。神农氏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了以后回味香醇甘甜,人不累了,头脑也清醒了,不觉大喜。后来,神农氏用这种树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这种树叶被认为是一种养生妙药,并被命名为茶。

后来,古人发现把这种命名为茶的植物直接含在嘴里嚼了吸取茶汁,可以感到芬芳、清口,令人愉快,于是,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

再到后来,随着火的使用,人们开始煮茶并饮茶。两晋以后饮茶开始普及,张载在《登成都楼诗》中写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汉代时,饮茶活动开始被人们赋予了精神上的要求,茶已不纯粹作为饮料而存在了。特别是魏晋以后,贵族崇尚奢靡之风,浆酒藿肉,暴殄天物,一些有识之士为表现自己清雅不俗的操守,用品茗代替酒馔,即“以茶代酒”,用以扭转世风。正所谓,人嗜之若此者,西晋以前无闻焉。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

唐宋时期,老百姓饮茶已相当普遍。随着茶产业发展,《茶经》的出现,社会风尚流行,茶饮一方面越来越生活化,一方面由于此阶段文人士大夫偏爱此道,他们在茶叶种植生产饮用过程中,思想文化价值观与茶反复碰撞,产生中国第一个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华茶文化基础和追求。

然而,世事无常。就在世人以为这个茶文化的会延续时,时间却进入了元朝。在经历了元初的金戈铁马、腥风血雨的大动荡以后,世人对繁复的茶艺似乎提不起精神,繁琐的茶艺也被摒弃,人们开始大量生产散茶,饮用散茶的风气于是逐步流行。

及至到了明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物产丰饶,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又开始对茶艺有了新的追求。清代以后,茶饮的大众化进入极盛时期,茶叶贸易也空前扩大。饮茶方式开始变得多种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有盖碗冲泡法,有大壶冲泡法,也有功夫茶饮法,分别适合于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地区。

时至今日,功夫茶依然流行于广东潮汕、福建漳泉等地,并成为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

当“工夫茶”遇见 “功夫茶”,彼此成就

如果听潮汕一带的人讲关于功夫茶的轶闻,他们多半会先告诉你“功夫茶”与“工夫茶”的不同,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够分清功夫与工夫的差别,那么就不能真正了解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指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好的功夫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融精神、礼仪、冲泡技艺、饮茶艺术、评品茶质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的冲泡方法来自于唐代陆羽所写的《茶经》。冲泡时要求:细白泥炉,形如截筒,高尺二三。壶用宜兴瓷,杯小而盘如满月。烹时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入壶内冲之,盖上壶盖,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气味芬芳清烈。

功夫茶对茶具、水、茶叶、冲法都极为讲究,特别是冲法,要求很严格。冲茶的全过程则有活火、虾蓄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低筛、盖沫、淋顶等十道程序。

功夫茶,重在功夫,强调的是泡饮的技巧,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时间。

而工夫茶,最初指的是出产于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最早出现“工夫茶”的记录记载在清朝的《续茶经》中。清代雍正年间,福建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续茶经》,下卷“茶之出”引《随见录》,里面提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两山又以所产之岩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洲不过数两,不可多得。”

到了乾隆年间,台湾彰化县知县刘靖在《片刻馀闲集》也写道:“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次则茗香……”

而在道光年间,梁章钜也在《归田琐记》中提到了工夫茶,他指出,“武夷茶名有四等:花香、小种、名种、奇种。名种茶山以下多不可得,得则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工夫茶原是指武夷岩茶中一个品位甚高的品种。

那么,在我国众多的茶类中,为什么唯独武夷岩茶称为“工夫茶”?民国十一年《福建通志》(物产)引《闽产录异》中的一段话可以为之做出解释。这段话原文如下: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都请泉州人为茶师,茶采来后,又有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火候不精,则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澎人所称工夫茶,瓿仅一二两,其制法则非茶师不能,日取值一镪。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制作武夷岩茶有诸多要求,首先制茶师傅要有极高的手艺,“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同时要掌握好火候,不然会把茶叶炒焦。这就要求茶师制茶时,心态要平和,既要手指灵敏,又得不时照拂好鼎中笼上的火温。所以这种制茶工艺要求极高,“非茶师不能”。当然,即便是有经验的老师傅,每天所能做出来的茶叶也并不多,仅仅“一二两”。

因为制作精良,武夷岩茶在明代时就已经成为名茶,不仅在国内深受好评,在国外也普遍受到欢迎。17世纪初武夷岩茶开始远销欧洲。清代时,武夷岩茶供不应求,岩茶工艺也随之广泛流传。嘉庆时,与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相同的半发酵茶类都沿用工夫茶的口称,以工夫茶种为名。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谈及他品饮武夷茶的经过时提到:“余向不喜欢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及后却感到“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令人释躁平矜,恰情悦性”,“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忝”。

工夫茶,强调的是茶叶的品质,指的是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所制作出来的好茶,当时珍贵的武夷岩茶当得起“工夫”二字。

如果你以为,功夫茶和工夫茶的纠缠仅仅限于它们发音的相同,那你就错了,它们之间的缘分才不仅仅是发音的相同。我们知道,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正宗地道的功夫茶,武夷山是举世所公认的乌龙茶发祥地,碧水丹山孕育出的武夷岩茶也正是功夫茶最初的原料。

平地有好花,高山出好茶

为什么武夷岩茶会受到功夫茶的青睐?这与其自身的品质分不开。武夷岩茶出产于福建北部“奇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山。武夷岩茶兼具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钜概括得最为简练,即“活、甘、清、香”。因其品质独特,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人的喜爱,还曾有“百病之药”的美誉。

武夷山茶叶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了。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唐朝元和年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到了宋代,武夷茶已称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如今,武夷岩茶仍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中。

篇8

一、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而且作为自我的重要标志,如今人们一般都从父亲的姓氏,但为何“姓”这个字却从“女”旁?

姓,从女从生会意,“生”字本“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此处表示人的出生;“女”则表示人出生之所由。《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姓”本标明人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因此可以推想,造此“姓”字之时,孩子的血统似乎仅仅维系在母亲身上,或者可以说“姓”字造于母系社会。当时,一个女子有一个主要的丈夫,同时还有多个“附属”的丈夫。孩子生下来跟母亲生活,只知道谁是他的母亲,至于其生身父亲则不好确知。据《白虎通·号篇》:“古之民未有三纲六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也许就是“姓”为什么“从女生”的原因。汉族先民古姓多从“女”旁也是这个道理,请看《说文解字·女部》的一些古姓用字:

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段玉裁注:“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

姬,黄帝居姬水,因以为姓。

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

汉先民圣哲的出生也可以作为旁证。他们似乎都有一段荒诞的传说。《史记》中记载:伏羲是其母踩了神仙的脚印而出生的,“……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神农的父亲则是神龙,“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后稷的诞生,则与伏羲相似,“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曰弃”。《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的则是商祖先契的母亲简狄吞食燕卵而致孕,最后生下契的故事。在这些传说中,圣哲们的父亲都是子虚乌有的神怪,这正是“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曲折反映。既然孩子不知其父,其血统当然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因而必须从母姓。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古人很自然地会造出一个从“女”的“姓”字来。故从“姓”字可以看出该字产生的时期应是女性掌权的母系社会。

二、婚、娶和嫁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在成立家庭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不同,所用的字也随之不同。男为“婚”,女为“嫁”。那么“婚”和“嫁”究竟有什么含意呢?

首先看“婚”,《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据此可知“婚”是个从“女”从“昏”的会意字。为什么要从“昏”呢?许慎给出的理由是周礼规定“娶妇以昏时”。何谓“昏时”?“昏”,从“日”从“氐”,“氐”即“低”,其造字意义为:太阳西下,即黄昏时。

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据《仪礼·士昏礼》郑玄注“主人爵弁,纁裳,缁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这里所说的“爵弁”“纁裳”“缁袘”“玄端”及“墨车”,色皆黑。而“执烛”更为黑夜所需。显然,这种风尚乃先民“抢婚”习俗的遗迹。

抢婚,即男子未经女子本人及其亲属同意,将女方劫归为妻。这种婚娶方式,自然不免引起冲突。为避免女方家庭抵抗,便于逃遁,抢婚当以日落天黑时进行为宜。

我们可以对比先前“姓”字所造的母权时代,人类实行的是群婚制度,在群婚的条件下,女子一般生活在自己的娘家,以维持母系的完整。而父权形成以后,为保证父系的延续,男子势必要求女子落户于夫家。而女子一旦从夫而居,则将丧失其在生产、家族、婚姻及其他社会关系中的优越地位,成为男子的附庸,在家庭中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境地。因而,父权制在形成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妇女在婚姻形式上的反抗。而这种反抗的集中表现,便是“不落夫家”。为对付这种反抗,男子便干脆诉诸武力加以解决。这可能便是抢婚之俗的由来。而“婚”字很可能就出现在男女地位正在发生转变的时期。

由“婚”能联系到抢婚之俗,“娶”字也同样有说服力。《说文·女部》:“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说文》用“取”作为“娶”的主要训释字。《说文·又部》:“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所谓“获者取左耳”,就是古代打仗,抓住了俘虏或杀死了敌人,割下他的左耳来作为记功的凭证。而“取”字左耳右手,正是像用手割取耳朵的样子。所以“取”之本义当为以武力获得,即《说文》所训之“捕取也”。弄清了“取”的字形字义,再来看《说文》对“娶”字的解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所谓的“取妇也”,其实就是“抢老婆”的意思。由此也可推断,“娶”字也是产生于男女地位发生转变的时期。

最后说“嫁”,《白虎通·嫁娶》:“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即女人出嫁到男方家里才算是到了家,因此叫做嫁。可见“嫁”字出现时,女子已经彻底处于附属地位了。

篇9

史学的解读

神农与本草(药物)发生关系是因为中国有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这个经典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标志之一,奠定了中药学基础。中药理论由此发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药物之前,中国的先民首先看重的是食物,因为食物比药物更为重要。没有食物会饿死,没有药物最大的可能只是病死,但不会比饿死的人多。所以,神农与食物的关系更为密切。

史料记载,炎帝被称为“神农”。不少史料都有记载,三皇中的神农是最早的农业专家并教人稼穑。《汉书・艺文志・农家类》叙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时、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种解释既把神农与古代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还说明了为何把炎帝尊为神农。

这表明了两个事实。一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古人单靠狩猎和采集已经不足于填饱肚子和传宗接代,因此必须进行农业生产以扩充粮食来源。神农就是当时带领人民从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和生存方式的带头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没有农耕,中国人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中国和人类的文明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

由于中国早期的先民是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因而确实经历过一段尝百草的阶段。因为在科学尚没有产生的时代,首先要靠人来品尝和鉴别各种植物,才能知道这些植物是否无毒和可以食用。其次,人患病后,也需要尝各种草药来治病。这种尝试有几种任务,一是尝百草有无疗效,二是什么样的植物对什么样的病有疗效,三是人可以接受的最大药物浓度是多少,因为对疾病有药效的植物一般都是有毒的。

《四库备要・子部・淮南子・修务训》里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润,肥饶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按此理解,在先民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时代,疾病较多,于是一方面神农发明农耕工具耒耜,让人们开始进行农耕以增加食物来养活自己,这也可以避免更多的因采集野生食物而中毒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在当时采集食物和狩猎过程中先民生病较多,神农也不得不带领先民尝百草来治病。

所以,神农尝百草是与采集食物混合在一起,也就有了药食同源的经历。不过,《神农本草经》以前历来简称为《本草经》,后来冠之以“神农”,是因为在西汉及其此前,“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之神农、黄帝而后始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后来,《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神农,以赭鞭(鞭通‘辨’)草本,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所以,后世便将本草和医药创始之功归之于神农。

从史学的角度可以得知,神农可能有其人,只不过可能并非只是一人,而是多人,而且,他们在药食同源和从狩猎采集向农耕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文化的解读

民间传说对神农既有神化的作用,也有娱乐和教化的作用。关于神农的故事,民间有不少版本。但是,一些与史实更为接近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史料的不足,而且也拓宽了人们对神农的理解,并通过这样的故事让神农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是因误尝断肠草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远古的时候,人们吃野草,喝生水,食用树上的野果,吃地上爬行的小虫子,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伤。那时,具有超凡能力的神农站了出来,为民解难。神农长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

另一方面,神农又是天神,长着牛头、人身,力大无穷。他像牛一样经常帮助穷苦人家耕种。在神农的帮助下,中国的先民跟神农学会了种地,有了足够的粮食,从此不再挨饿,而且,也由于人们学会了农耕,从田地里获取食物,食品安全得到了保证,人们也就少生病,而且寿命也延长了。

当然,民间传说的神农尝百草不仅出现在先民们的狩猎采集时代,也出现在人们转为农耕之后的相对温饱的生活之时。由于人们学会了农耕,粮食多了起来,人们吃饱饭之后也常常会生病。而且很多患病的人不治而亡。于是,神农也想尽方法,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治疗人的疾病。神农当然与人们进行探讨,也采用过各种方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一些患病者的症状有缓解,但还是不能根治疾病。

有一天,神农来到山西太原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他将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这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有病的人吃,这人的肚子就不疼了。通过实践,神农知道了很多种植物的功能。例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连可以消肿等等。

神农所发现的有治病功效的草木却有限。为了找到更多治疗疾病的草药,神农不停地去品尝更多的草木。有一次,神农在成阳山发现了一种攀援在石缝中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就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顷刻,神农感到肚子钻心地痛,来不及用他自制的茶解毒,肠已寸断,最后倒地而亡。神农用他的生命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人们给它起名叫断肠草,而成阳山也被称为药草山、神农山。

基因的解读

虽然史书和民间传说都在证明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性,但还是有很多人怀疑神农尝百草是否真实。不过,现代基因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神农尝百草。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李辉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初步证明了中国历史上尽管神农可能只是一个神话人物的名字,而且《神农本草经》是一部集结前人各种医药经验的图书,但是神农尝百草的事情可能是中国先民生存的一种真实情况。

在对中国人的DNA检测分析后,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体内有一种苦味基因,称为TAS2R16。而这种味觉基因与嗅觉基因相似。人之所以有嗅觉是因为人体内有一个大的基因家族,由约1000个不同的基因组成(占人类基因的3%),这些基因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GPCR),可编码产生相同数量的嗅觉受体,而这些受于嗅觉受体细胞(鼻黏膜)上,它们使得人类能嗅闻到吸入的各种气味分子,从而产生嗅觉和味觉。

同样,人的舌头上的味蕾也拥有一个称为GPCR的基因家族,它们与人的味觉息息相关。人通过味蕾来辨别的味觉大致可以分为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为酸味、甜味、咸味、鲜味受体(有味觉受体才能感知味觉)编码的都只有几个基因,但为苦味编码的基因则很特殊,拥有几十个基因。基因不同,对苦味的辨别和感受就不同。在几十个苦味基因中,TAS2R16基因是最重要的一个,它能辨识出哪些苦味的植物是有毒的。

李辉等人利用DNA技术对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推测出中国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受到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而且功能很强。既然人类的基因是相同的,为何中国人就具有这种功能特别强的基因呢?

从基因来看,所有人都有TAS2R16基因,它位于人的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其碱基约有1.2亿对。TAS2R16基因编码的苦味受体专门针对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该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很难尝出这类毒素。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吃西兰花或者孢子甘蓝的时候,不会觉察出这种食物特有的苦涩味道(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而另一部分人群则对这种苦味十分敏感。

人的功能独特且有多种变体的基因一般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受到自然选择后会在基因组中留下痕迹。被选择的基因的弱势类型容易被淘汰,但强势类型会被保留,但也是少数。被自然选择的强势基因附近的邻居基因,也会连带着只有少数类型被保留下来,称为“搭车效应”。“搭车”的基因越多、功能越强,意味着自然选择的历史越短。因为,自然选择发生的时间越早,从“车”上掉下来的基因片段就越多,“搭车”的基因就越少,功能也不太强。

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中苦味基因TAS2R16的增强功能基因变体有比较长的“搭车”区段,应该是在1万年内受到过自然选择。研究人员检测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群的样本,只在中国人的基因组中发现了有很强功能的苦味基因,即“搭车效应”很强。研究也发现,非洲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曾经在数万年前受到过自然选择,时间比中国人的苦味基因的自然选择要早很多,因而“搭车效应”不强,即苦味基因变体的功能不太强,而且基因种类不多。所以,非洲人和欧美人苦味基因TAS2R16不如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功能强。

篇10

姓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在今天,一说到姓氏,大多人都会认为“姓”与“氏”是一回事。的确,很久以前,“姓”和“氏”的所指就是相同的,姓就是氏,氏就是姓。比如:姓王,就可以说“王氏”,“李氏”也就指的是姓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是如此。然而,在上古时期,也就是先秦时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要了解“姓”与“氏”的关系,就需要先了解这两个字的结构。

一、甲骨文中的“姓”

“姓”在《说文?女部》的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声”,意思就是说:“姓”氏人出生时的那个种族的代号,这与现解大致上是相同的。但是,我们现代人一般都是从父姓的。而“姓”这个字从结构上看却从“女”从“生”,也就是说这个字的本意是与“女”字有关的。这与我们现在的习俗不相符合的。

任何一种语言和文字一定都是反映某种社会形态的产物,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文化意识形态。因此,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当然也反映的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意识。“姓”从女从生,从字的结构上看,人类最初的姓应该并不是从父的,而是从母的。这是因为:“姓”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所谓的“母系氏族社会”即指在这个阶段,人类实行的是群婚制,一个男子可以有许多“妻子”,同理。一个女子也可以有多个“丈夫”,男女双方都没有固定的配偶。在此制度下产生的结果是子女与父亲的关系不确定。因此《庄子?杂篇?盗跖》上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在知母不知父的情况下,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这就是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为了方便交际,每个以母系为纽带的群体都必须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氏族的符号,这就是姓。

此外,关于“姓”来源于母系社会,还可以从很多文献中找到旁证。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姓名篇》记载:“禹姓姒氏,祖以薏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这段文字是说,禹的母亲吞吃了薏苡(车前子),于是受孕生下了禹,所以夏人为姒姓;商族祖先契的母亲简狄吞食了玄鸟(燕子)的卵而受孕,生下了契,故商人姓子,表明与燕卵有关;周人祖先稷的母亲姜女原踩上了巨人的足迹而受孕,生下了后稷,故周人为姬姓。后人也多赞同班固之说。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姓的产生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在当时群婚制婚姻形态下,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是由同一始祖母生下的后代所组成的,因此姓也是全氏族所共有的,是氏族人群血缘关系的标志。至于“感天而生子”之类传说,不过是到了男性中心社会,给男性首领制造一个神奇的故事,以增添其权威罢了。中国现存的姓近6000个,其中直接由女性氏族传承下来的古姓虽仅有几十个,但它们作为女性中心社会的文化残痕,在探求中国姓氏产生的历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正因为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不同的姓表示着不同的女性祖先,所以古文献中所见到的最古老的一批“姓”,大多是从“女”的,如黄帝姓姬,神农姓姜,虞舜姓姚,夏禹姓姒……

综上所述,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整个氏族的称号,为同一血缘的人所共有。

二、氏――男性中心社会的标志

上文说到“姓”是同属一个族群的符号,但是它既是整个氏族的称号,那么,随着人口的增多,时间一长,同属一姓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氏”。

“氏”,从字形上看,它像“水之支流形”。圆点为指示,强调支流在此。所以说“氏”是姓的分支。当一个氏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在不同的地方后,每个地方又有了自己标志,这就是“氏”。同一个氏族,其姓是表示来源于同一女性始祖,说明其血统关系,因而不变。但一个氏族由于种种原因可分为许多支系,分居不同地方,为表示与其他同姓支系的差异,各支系另立标志符号,即是氏。从历史上看,氏的形成最初往往是某一男性因功受封而迁居某地,后代即以此为氏,实即以氏纪先祖之功。因此,氏以表功勋而显示出男性中心的特征,这与姓以女性为中心有着根本的不同。如:楚国公族,芈姓,同一个芈姓之下,又分为熊氏、昭氏、屈氏、景氏等。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则为后起的各个分支的称号或标记。

氏在先秦时期不仅具有同姓各支系的区别作用,而且还用来表明家庭出身与社会地位,它是贵族用以别贵贱的符号,因此在贵族中男性多称氏而不称姓,以表明其身份。这一点对女性姓氏称谓上也有极大影响。先秦时期,姓对女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同姓不相婚”的情况下,姓具有定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因此,当时的未婚女子虽有名,也要称姓而不言名。但出嫁之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其姓前则要冠以丈夫的氏或其他称号。如春秋齐国大夫棠公之妻为姜姓,就称棠姜;卫国大夫孔文子之妻为姬姓,则称孔姬。郑武公之妻为姜性,武公死后,其妻则称武姜,将丈夫谥号“武”冠于姓前。这种习俗影响深远,一直到现代。

从氏的产生及可变的特点探寻其深层次本质,应当说是与土地及财产的再分配和继承密切相关。当某一支系始祖有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后,为向世人表明其所属,于是另立氏以别之,避免外人侵占,这实际上是为自己的财产打下姓氏的印记。众所周知,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演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男性掌握了财产分配权,而女性失去了这种权力。女性无权过问财产的分配与继承,也就无权在财产上标明自己的姓氏,甚至连女性本身也成了男性的财产,这即是女子出嫁后,其本姓前要冠上男性姓氏称号的原因。

正因为氏与财产相关联,所以到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战国时期,贵族没落,地位下降,许多平民财产增加,实际地位升高,因此平民为财产的所属关系及表明地位升高,也就立氏,与贵族同。到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的变化,家族的繁衍迁徙,姓已难考,于是便以氏为姓,姓氏合一,即别婚姻,又明财产,成为一代之制,后世沿用至今。

氏是在姓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因而,它比姓的产生要晚得多。一般认为,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袁庭栋就说:“最初的‘氏’,大体上应当是各个父系氏族的称呼或标识,也可以是该氏族的男性首领的称呼。我国最早的一些‘氏’,如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陶唐氏等,虽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在内,但确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他们都是父系氏族阶段出现过的最有名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