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14 23:2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荀子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荀子名言

篇1

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2、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1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0、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2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3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35、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3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38、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3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0、学无止境。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公生明,偏生暗。

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5、笃志而体,君子也。

4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7、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4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5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5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5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57、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5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59、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6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1、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62、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6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6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7、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8、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篇2

摘要 荀子的语言观历来为语言学界所重视,本文试就《正名》篇中的有关观点加以提炼论述,具体就名实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荀子的语言理论对儒家语言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语言学的积极影响和重大贡献。

关键词:荀子 正名 名实 逻辑思维 约定俗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荀子是先秦继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完善了博大的儒家思想体系,因其对先秦诸子思想均有批判吸收,所以他不仅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思想家。

名实之辩是先秦诸子持久的学术论辩,其时重政治、重理论、重逻辑,格外关注语言。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中指出这场名辩思潮“特点是在相互辩解中注意分析名词、概念和命题,考察名实关系,探讨思维规律和方法,企图改善人的主观认识……”名实关系是先秦诸子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各家都有论述。然而论述最为深刻、理论最为完整的就是荀子的《正名》,在继承孔子“名实”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哲学中的语言观。

一 孔子哲学中的名实观

孔子的时代,语言凭借政治实践而发展,受到充分重视。当时对邦交辞令的需要,使语言逐步升级,以至于“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孔子最早提出的“正名”思想,可以说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孔子实是名实关系的始祖”(《中国哲学史大纲》)。

皇侃《论语义疏》引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这也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也就是说,从分析名词词义,澄清概念,明确主观认识的角度来讲,“孔子的‘正名’不专指书面文字,他所辩证的是与国家政治有关的名分、名称”,是纠正春秋以来诸候、世大夫僭越引起的社会名分之颠倒,也是纠正天下无道造成的礼坏乐崩的状况。孔子强调规范的第一性和至上性。名正,指各种礼目之名与人的行为要一致。“顺”即是合理的、合法的、合逻辑的。“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这一原则对语言学的研究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助于修辞学的萌芽(详见崔应贤《论孔子的语言观》一文),二是有助于训诂学的萌芽。孔子修《春秋》措辞精严,一字褒贬,微言大义。后学为探究“春秋笔法”而去考词义、析句法,客观上促进了训诂的发展。所以,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实是一切训诂书的根本观念”。

二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与孔子基本价值取向一致,荀子也非常关注现实政治。“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因为“圣王没”,所以“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他认为,语言创造的权力应该由王者来执行。理性的语言论述方式可以达到政治上的大治,在圣王没、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的百家争鸣时代,他主张通过喻、期、说、辨四种方式来使天下归于一道。他说:“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这里荀子强调命名的重要性:“对于实物不能明白,就给它起个名字,起了名字还不明白,就用大小形状等来加以形容,这样还不明白,再告诉他为什么会这样,如果还不明白就只有通过反复论证来辨明它。”这体现了荀子逻辑思维的特点。他将那些“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之人称之为“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这样,人们就“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而能“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

因此,荀子语言哲学中包含了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希望通过正名来统一学术思想,从而加速战国竞争局面的结束而使天下统一,这和孔子最初正名的思想宗旨一致,都是维护语言的正统性,维护社会制度秩序思想主张的体现。这对统治阶级而言,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济的繁荣,无疑是有利的。因此,儒家学说能长久不衰为历代君王所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古往今来,统一语言、规范语言,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直到今日,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任务仍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如今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在为人民自身的文化修养服务,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做着默默无闻的努力。

三 荀子对儒家正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如果孔子的正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那么荀子的正名范围就更为广泛,更加看重语言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际运用:“一切名词,随世运学术之进化,而日易其涵义。涵义既易,而犹沿用旧名,则旧名不足以指新实,故有作新名之必要。”荀子处于时代交替之际,新的制度将取代旧的,名的变更也是时代交替产物,在旧的基础上创新,是正名的缘起,有着时代的必要性。“例如名有始意粗略而其后逐渐精详者,则一大名不足以当之,必分作数小名始合。又有始意偏指而终全指者,或始为有而终为无者。始偏终全,则旧名必须扩大。始有终无,则旧名必须废弃。若仍沿用,或代用,则名实不符,指物淆乱。故于旧名之外,均须另作新名也。”荀子从孔子单一的从礼制度出发正名的思想发展到较为广泛的名物之辩,体现了他与时俱进、注重实用的睿智远见。荀子对语言学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语言本体的研究

《正名》中的“名”,相当于现代语言学中的“词”。《正名》开篇:“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尚,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这段话代表了荀子对礼教制度等方面专名的继承和普通名词(散名)的创造,他已经注意到了语言发展的稳固性和变异性,即我们词汇学上所说的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发展的稳固性和变异性的对立统一。

荀子辩证地论述了作为语言本体――词的发展变化,从而启发后世探求“古今语殊,四方谈异”的原因。可以说,荀子对方言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尽管没有详细分类和明确的定义概念,但是在他的表述中已经出现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的分类有了萌芽:“君子之言,涉然而精, 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 然而沸,彼诱其名,眩其辞,而无深于其志义者也。”

之所以有君子之言,有愚者之言,是因为治学态度的不同,遵礼重道的不同:“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 辞不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 ,不利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咄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诗曰:‘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这里荀子告诉了我们应如何去习得语言,善用语言,从而驾驭语言以求实效。名实关系进一步得以具体化,名正则不惧不符实了。

其次,荀子较好地阐述了语言和逻辑思维关系,他是第一个区分词和词组的人。“名也者,所以期累实。”“名”就是用词来所表概念;“累实”就是用概念反映客观事物,这说明了正名的原则:名是说明实的,名以实为转移,同实者同名,异实者异名。荀子不仅认识到概念反映事物靠词语实现,而且对反映事物名称的名词进行了层级分类,“大共名、大别名和个体名称”,“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则兼。”在确定事物名称时,单音词能表示则用词,不能则用词组。

上述现象从语言和逻辑两个角度来看,涉及了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问题。荀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名之枢要”:“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共、别”从逻辑角度,“单、兼”则是从语言的角度。王力先生指出,荀子把范畴叫做“大共名”,把种叫做“大别名”,把属叫做“别则有别”。这和西洋的形式逻辑不谋而合。也是荀子之前的儒家学说中所没有的。

2、正名在语言交际功能上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明白晓畅的沟通来自于没有歧义、清晰明确的语言,意义不明确、词义含混不清,就无法表情达意、晓谕四方。所以荀子说“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形不别。如是,邪恶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此处的贵贱、同异,指事物的等级、品类,“明贵贱”即定名分,本是孔子的主旨;“辩同异”即是正名字,是墨家名家的传统。荀子对孔、墨两家研究语言的不同路线进行了初步结合。尽管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但是区分事物的自觉意识保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时的畅通无阻,体现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

交际达成,表达所用的语言还要美。“君子之言,涉然而精, 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苟之奸也。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外是者谓之

,是君子之所弃,而愚者拾以为己宝。”(《正名》)当语言“志义之使”的任务已经完成,就不必过分强调言辞、语言形式上的美,必须求之于语言形式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用词造句与所表达的意思贴切无间,浑然一体,这就是语言的美之所在。这一原则是对语言作用研究的又一贡献。后世“信、达、雅”的标准正是对此理论的继承。

此外,语言是无阶级性的,但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有阶级性的,语言的使用者因阶级的不同,身份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等因素,会说出完全不同的话语,在交际时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效果。荀子盛赞的圣人之辩文采而质实,小人之辩多诈而无功,谓奸雄。这一点也是对“巧言令色鲜矣仁”的继承。

3、约定俗成说的伟大意义

荀子的“约定俗成”说是语言学重要的理论和伟大的贡献。“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约定俗成为探求语词来源的原则。“名无固实”说名与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随意命名,这是任意性,而一旦形成习惯,固定的名词表示特定的事物,就具有强制性,使用的人就要遵守这种说法,而不能随意更改。任意性和强制性的统一,实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之所以能够约定俗成,根据就是“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天官即指人的五官(《天论》篇:“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所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大凡同类同情的事物,人们的感官对于世界的感觉印象是相同的,所以将其合并归类,摹拟得大体相似,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共同约定名称以互相交流的原因。

如果没有约定俗成理论,“那我们便会处于只能通过描述一个对象来指称它的境地。如果专名的标准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十分固定和明确的,那么,一个专名便不过是这些标准的缩略,一个专名的功能便会恰恰类似于一个精心构造出的限定摹状词。但是,专名在我们语言中所具有的唯一性和在使用上的极大便利性恰恰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们能够使我们公共地指称对象,无需被迫提出关于什么样的描述特性恰好构成有关对象的统一性的问题以及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专名标准的不严格性是使语言的指称功能脱离于描述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J・R・塞尔《专名》,选自《心智》杂志第67卷(1958年),第166―173)。

荀子解决了语言符号和意义之间究竟有无必然联系的重要难题,“约定俗成”说成为我国语言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也奠定了荀子语言巨匠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期。

[2] 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12期。

[3]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期。

篇3

关键词:明代;《朱子家礼》;礼制

作者简介:王志跃,男,历史学博士,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从事宋明礼制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D134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5-0163-07

南宋大儒朱熹所著《朱子家礼》(以下简称《家礼》),在元代十分盛行,至明代,在官方与民间的双重推动下,《家礼》传播与实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仅大明王朝所辖范围内积极推行与宣传该书,而且韩国、日本等也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这一运动[1](P16-21),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1国内外学者在明代《家礼》研究上也取得许多颇具分量的成果。2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成果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人们如何遵循《家礼》上,而对明代不遵循《家礼》的现象,则并无涉及或鲜有探讨。故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明代不遵《家礼》的问题略抒己见。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严酷的现实:理学独尊下的不谐之音

明朝自建立起,即推崇程朱理学,自然朱熹所著《家礼》亦获得了帝王的青睐。太祖四亲神主,其制度即依《家礼》[2](P1446);太祖薨,建文帝作神主,依《家礼》用栗[2](P1446);成祖永乐年间,又“颁《文公家礼》于天下”[2](P1224)。显然明初帝王推崇《家礼》,身体力行,不遗余力。然而严酷的现实是,明代仍然存在不遵行《家礼》的现象。

明人不遵《家礼》的表现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但概而言之不外乎两大类,即部分不遵与完全不遵。以下我们根据史料,对此做一考察。

在明代,人们并不是专从《家礼》的,他们在实施《家礼》时还参考其他官私仪注、政典及先儒言论,具体说来大致有三种情况。

其一,参酌《大明集礼》、《大明会典》等官方典籍。兵部尚书王在晋曾指出:“冠婚丧祭,有《文公家礼》在,有《大明集礼》及《会典》在,吾儒当一一遵行。”[3](P448)显然,王在晋虽然没有否认要遵循朱熹的《家礼》,但同时强调还须遵循《大明集礼》、《大明会典》,两者并重,结合施行,不专从《家礼》显然可知。我们知道,朱熹《家礼》是南宋编成的私家礼制,《大明集礼》与《大明会典》是参酌古今而成的一代官方典制,两者并用,则带有古今结合、官私并重的意味。

其二,参酌《书仪》、《郑氏家范》等私家仪注。《家礼》本身就是家庭礼仪,由于朱熹的声望,它成为民间日常生活礼仪的重要规范,但《家礼》并没有成为“唯一”,明人在实施中通常将它与其他私家仪注结合而行。如明末刻书家毛晋家祭,即“折衷司马氏《书仪》、朱子《家礼》行之”[4](P519);桂岩书院四时之祭,则是“杂用《家礼》及《郑氏世范》”[5](P303)。《书仪》、《郑氏世范》与《家礼》一样,都属于私家礼仪。

其三,参酌古礼、诸儒言论等。《家礼》是朱熹删节古人礼仪兼摄宋儒言论而成,去取只能代表朱熹观点,斗转星移,明人在实施《家礼》时还常参考古礼及其他诸儒言论。五经博士刘 葬父,即“酌取厚终礼及文公《家礼》、《家礼仪节》行之”[6](P193-196);而进士倪宗正则认为时人修家(族)谱,当“多采摭《家礼》、《仪礼》等篇及诸儒议论”[7](P454)。

显然,明人既取朱熹《家礼》,又参酌其他官私仪注、政典及先儒言论来实施家庭礼制,体现出与《家礼》不甚吻合的现象。他们的具体做法又不完全相同。

首先,掺以时制。礼仪制度随时变迁是必然规律,后代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完全遵循前人所定之制,因此便会出现所谓的“时制”——后人所行的当时之制。时制适合当下社会需求,有一定权威性,同时也便于时人日常所行,易于遵循。明人在实施家礼时,既参酌《家礼》,又以时制进行调整。史书所载,明人在冠、婚、丧、祭四礼中均曾掺以时制。冠礼,如天顺时首辅李贤长子加冠,巾帽、衣带、绦靴即“参用今制”[8](P779)。婚礼,如父东、母西、女南等制,据学者王廷相言,明代皆“一本诸时宜”[9](P257)。丧礼,如《孝慈录》规定父母丧服一并斩衰三年后,《大明律》和明人撰述的各种私家礼书也往往以其为准。祭礼,如安徽歙县程氏忠壮、柏山两祠祭规,即“悉用《家礼》”,并“参以时制”。[10](P446)

其次,融入风俗。风俗乃各地人们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具有地域性、稳定性、多样性等特点。积久之习难改,因此,只有“缘俗行礼”才是明智之举。明人也深谙此道。如司训赵瓮即“常念丽江丧祭过侈,乃取考亭《家礼》,酌以俗宜,编次为书,名曰《丧礼仪节》。发梓以遗乡闾,乡人翕然从之”[11](P410)。又,山东德平葛引生在编著《家礼摘要》时亦常常援俗入礼[12],以便推行。此外,“如冯善、汪褆、吕坤、宋 、吕维祺等人无不如此”[13]。以至有学者认为,“缘俗行礼”是明代家礼学者共同的观念[14](P22)。

再次,选择吸收。朱熹《家礼》是参酌古礼与司马光《书仪》等书而成,在明代仍具有较高声望。因此,明人对《家礼》的内容采取了选择性吸收。如儒生万吉,其家子弟冠礼遵循古制,但婚、葬、祭三礼,则“率准《家礼》从事,不为苟简”[15](P462-464)。儒官王绅则建议其兄建庙仿《家礼》,其他庶事则取法《郑氏家规》。[16](P766)

最后,删简《家礼》。《家礼》很大程度上是大幅删削古制而成,原本已极简明,但明人为了更好地推广《家礼》,则对《家礼》做了进一步的删减。如《易简编》,即山东视学副使朱天球取《家礼》删纂而成,布在学官,令士庶遵守,“自是东土彬彬有昔日邹鲁之风矣”[17](P402)。又,谢省任宝庆知府时,“撮《朱文公家礼》,作《十勿诗》,俾民诵习之”,结果“境内肃然”。[18](P473)不难看出,删简《家礼》的确有利实施,但却是以牺牲完整遵依《家礼》为代价的。

除上述部分不遵从《家礼》外,明代还存在完全不用朱熹《家礼》的现象。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况:一为自纂家礼。成化时进士石巍认为“《文公家礼》与时俗多不合”[19](P865),乃远酌礼经,近依律例,自撰家礼,行之曹县。二为遵依其他礼书。晚号留余道人的夏时正,便“以《朱子家礼》为未成之书,而晚年多从《仪礼》”[20](P112),废《家礼》而不用。三为遵依当地习俗。明人曾记载扬州一带的礼制情况:“冠礼多不举行,婚礼每不亲迎,丧礼无恻怛哀痛之实,而饭僧举殡动费百金,祭礼废祠堂宗子之仪,而道观、禅宫不惜布施。四礼之废,莫此邦为甚也!”[21](P228)

当然,我们无法统计出明人不遵循《家礼》的准确数字,但常建华先生曾对《家礼》实施颇为盛行的安徽、福建、江西三省进行过研究,他认为囿于时制、人情、恩义及宗族实际等,使得其中不遵《家礼》者远较遵《家礼》者为多。[22](P35-180)由此,其他省份遵依《家礼》的情形则不难想见。

明人不遵《家礼》的现象主要有:其一,通过与其他官私礼书、政典或古制等结合,不仅可弥补《家礼》自身之不足,而且还可展现其结合时制的一面;其二,掺以时制、融入风俗、删简《家礼》和自纂家礼四者,既有便于推行的考虑,也有结合实际的着想;其三,选择吸收与遵依其他典籍或礼家言论,前者是明人对《家礼》“择善而从”的反映,后者则体现了明人在《家礼》遵依上的自主精神。

二、牢笼内外:控制与挣脱的较量

明初政府大力推崇程朱理学,从制度和思想层面上强化程朱理学的权威,尤其是永乐年间先后编成《五经大全》(154卷)、《四书大全》(36卷)、《性理大全》(70卷),将程朱理学定为安邦治国之基石,作为科举取士之准则,从而牢笼天下士人,将思想控制推衍到了极致。永乐年间还颁布朱熹所著之《家礼》,作为民间大众遵行之礼仪准则,也是出于同一目的。然而,有明一代不遵循或不完全遵循《家礼》的现象却有目共睹。可见,控制与挣脱之间的较量明显地存在着,其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根据我们的研究,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礼》自身存在不足。《家礼》自身不足主要有三:其一,保留了一般家庭不需要的礼仪。先秦宗法制度有大宗与小宗之分,唯大宗可祭祀始祖(初祖),然《家礼》却保留祭祀始祖(初祖)的礼文,引起后人疑惑。如明人骆问礼重修家庙礼祭始祖,时人惑之,以为多误,然骆氏却称“冬至祭初祖,《朱子家礼》有明文矣”[23](P506),提出后世宗法废,阖族均可祭祀始祖,显然颇为牵强。其二,礼仪不符合时人需要。如《家礼》部分内容不符合实际。如唐人已认为“数百年来,人不复行”[24](P542)的冠礼,及就连朱熹本人都担心被目为“物外高人之野服”、“取骇于俗观”[25](P605)而不敢在公开场合穿着的深衣,《家礼》却仍有记载。其三,礼文晦涩难懂。大儒丘浚曾问及人们不行《家礼》之故,皆曰:“礼文深奥而其事未易以行也。”[26](P182)显然,《家礼》所载内容并不完全吻合明代之需。

二是不同版本的困惑。《大明集礼》、《大明会典》、《性理大全》等所收《家礼》内容各不相同,《大明集礼》主张庶民祠堂仅祭二代祖先;而《大明会典》则对《家礼》丧服、坟茔之制、婚礼庙见时间等方面均有变动;《性理大全》虽说对《家礼》正文未做更改,但其注文诸说并陈,其影响不亚于改动正文。诚如杨廉所说:“《朱子家礼》一书,后人增附大多,愈繁愈乱。”[27](P85)此外,《家礼》衍生本也会给《家礼》的实施带来障碍,下面这段文字非常典型:“太原太守袁公谓予曰:‘吾与兄若弟于所居之东作祠堂,以奉先世神主。欲依晦庵先生《家礼》之制,惟祭祀礼仪近有所谓《家礼易见》,颇异同,不能使人无惑焉。’”[28](P697)

三是不良风俗的阻挠。明代地方社会存在不少有碍《家礼》实施的恶俗,举其突出者,如婚嫁论财、停柩不葬、丧葬崇佛等。据载,浙江遂安“嫁尚妆资,高者,至破产不计;卑者,或勒索聘财”[18](P548)。又,南安府之南雄“民有父母之丧,皆不以衣衾棺椁为重,惟务供佛、饭僧,或暴露尸形,而动经数日,名曰保奏;或广开坛醮,而直逾五旬,名曰过七”[29](P875)。此外,庶民朴野少文,凡事尚简,也不利于《家礼》的开展。明初内阁首辅胡广曾说过“世俗趋于简便,苟涉礼文,遂骇观览”[30](P659),便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万一楼集》载儒生吕益宗曾“考订《朱子家礼》,欲以见之施行”却未成,该文虽未说其未能实施之原因,但文中有“至于星术阴阳、浮屠羽经、虽时俗所好,必辩诘其谬”[23](P546),透露出当地风俗对实施《家礼》的巨大阻力。

四是地理位置的限制。史载,南安府已有士大夫遵《家礼》行冠礼,而其所辖崇义县则因矗立于群山之中,“行者尚少”,且所行冠礼,“惟择吉日,男子坐中室,不设位,不戒宾,不择赞,不具冠服,父兄以小帽加首,亲友略举礼贺。富者具鼓乐,饮燕而罢(原注:贫朴者亦不举贺,于礼尤简略)”[31](P428)。显然,这一记载与《家礼》冠礼殊为不同。

五是人情、恩义与宗族的羁绊。宜兴大族蹇律即因不忍其亲墓地处于危险境地,而“尝因葬师言,削梓木为简,株之墓兆之隙”[32](P197)。万历间儒官郭彦家祠,则出于恩义,而“推祀始祖中丞公”[33](P741)。实际上,许多地方大族则多因面对族大难统的实际,为了更好地拢聚人心,才在族祠祖先牌位摆放上大做文章的,如福建黄巷黄氏祠堂即是如此。据载,黄氏“祠一堂五室,中祀致政,为黄巷再迁之祖,始祖也;左念七,右朝奉,先祖也;又左系佳信之派,大宗也;又右亦系佳住之派,小宗也”[34](P131)。不难看出,黄氏祠堂祖先摆放与《家礼》以右为尊迥异。

六是明人质疑《家礼》的风气。明初,大学士杨士奇即曾说道:“今士大夫家多遵用之(指《家礼》),间亦有置疑其间者。”[35](P597)弘治时,学者王廷相则发出了“《家礼》本之《书仪》,或者缘此而误”,“若以《仪礼》及《家礼》祭仪论之……似为过重”[9](P170,247),质疑《家礼》溢于言表。嘉靖时,进士骆问礼则对《家礼》的“孤哀分父母”、“朝奠日出,夕奠逮日”等礼文表示怀疑。[23](P507)毫无疑问,这些质疑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礼》文本的权威性,进而妨碍其实施。

七是人们的误解、舆论压力等因素。人们的误解,如典史周铸将“庙为三龛,中祀所继之宗,祖祢以昭穆分位左右”[36](P206)误为朱子之意。另外,舆论压力也往往导致不遵循《家礼》,如一位儒生丧礼欲依当地风俗做佛事,不如此“恐致乡人非谤”,理学家曹端对此十分生气,批评道:“一乡溺于流俗,是不读书的人。子读儒书,明儒理,不以违礼为非,而以违俗为非,可谓执德信道之士乎?一乡皆然,子能特立独行,卓然不为流俗所染,举行周孔之礼,则乡人孰不转谤为誉而矜式哉!”[37](P25)

综上,《家礼》未被明人严格遵行,既有人情、恩义、质疑、误解等主观因素,也有不同版本、不良风俗、地理位置、宗族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这一方面表明《家礼》在与明代社会接轨时存在诸多不足,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其时的风俗、文化、交通等客观环境尚有不利于《家礼》实施之处。

三、涤旧布新:从礼制史角度反思明人不遵《家礼》现象

明廷推崇程朱理学,颁行《家礼》,然不谐之音不绝于世,这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众所周知,朱熹所著《家礼》一书,是唐宋礼制普及下移的产物,因此它具有礼制一般意义上的所有特征。如果从礼制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或许就会豁然开朗。

首先,礼制有时代性的特征。礼制是随时代变化而发生着变化的,任何时代的礼制都有其时代需求。如果认为一种礼仪可行之万世而不变,无疑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家礼》是宋人朱熹所撰,其所载服饰、器物及建筑规制等大多属于宋代,因此,时代变迁,礼制自然要适应时代变化而作出一些变革,否则就会与时代不相吻合,而最终导致其实施产生阻力。明人并不完全明白礼制有“时代性”的特征,如户部主事刘球在为丰城甘氏祠堂所作序中说道:“丰城甘君孟进建祠堂其庐之东,所制则惟《家礼》是准,可谓好古,能行人所未行者矣!惜余未举踵其两阶间,观其位次之定,询其衣冠、器物之用,考其春秋行事之节,果皆遵《家礼》不依拘乎时否欤?”[38](P594)刘球“不依拘乎时”的疑问,实际充分说明他初步理解了礼制的时代性特征。当然,明人还通过相互观摩来学习家礼。如义乌陈惟荫在祠堂祖先位次如何“当乎义而不失乎礼”时,听取从子陈樵建议,前往麟溪郑氏家观礼来解决。[39](P255)

其次,变通创新是礼制发展的规律。既然礼制有时代性特征,那么它必然要依时而变,变通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规律。其实,朱熹《家礼》也主张变通,其中有不少地方明确提出可以采取权变的做法。如“古者葬地葬日皆决于卜筮,今人不晓占法,且从俗择之可也”[40](P916),属于从俗。“古者卜日而祭,今止用初忌”[40](P927),则是从简。冬至祭始祖,本合用古祭器,但《家礼》考虑到“今恐私家或不能办,且用今器以从简便”[40](P941),此是从今。显然,《家礼》是允许变通的,但明人未深味《家礼》变通之意,反误此为“定则”,因而导致不遵循《家礼》的现象。明翰林学士刘定之针对时人不理解《家礼》变通之意的情况说过:“《仪礼》用周时器服,《家礼》用宋时器服,今用今时器服,于周公、朱子岂异意也哉?”[8](P779)

如果说变通是权宜之计,那么创新才是礼制的真正出路。实际上,由于各代、各地情况不同,家礼亦须因时因地而革新,倘若固守《家礼》条文,泥古不化,则不利于建立适合时代需要的家礼。随时变通,因时创新,则更容易使人们接受。《万一楼集》所载:“曾见几大家列祖先神主,皆以西为尊,询之,云此《朱文公家礼》,神道尚右也。不知文公之礼固非我朝之礼矣。”[23](P583)这段话,透露出作者对那些死板遵依《家礼》、置时制于不顾者的批判态度。有明一代,确有部分士人能结合时俗及时制来自纂符合时代的家礼。如张茂即曾参据《礼经》,“酌以土俗,择其节文易行者,著为书。子孙至今守之”[41](P634);正德三年进士方凤,则“本先王之法,而参以时王之制,删繁就简,通古适今”,纂成《家礼俗宜》,“用梓以行”。[42](P344)虽然自纂家礼在明代远非主流,也得不到官方明令支持,但却预示了家礼变革创新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再次,礼制的普及需要破除恶俗。礼起于俗(习俗),这是公认的事实,因此可以说礼制是一种由国家或社会规范的、有一定仪式内容、适合特定人群的俗(习俗)。然而俗并非都可入“礼”,俗有良俗,有恶俗。良俗可以给礼注入新鲜的、有活力的内容与形式,而恶俗则反之,它会给礼制带来不良影响乃至阻碍礼制的正常施行与普及。上文已经指出,明代某些地方不遵循《家礼》确有一些恶俗阻碍的因素。当然,由于《家礼》实施受到阻力,明朝一些信服《家礼》者也确实在推行它时做过不少努力,采取过许多措施,其中包括破除恶俗。据笔者考察,明人的应对方法通常有四:一是以礼化俗。如广东泷水训导王熺“删定《家礼》教之”,以期化俗。[41](P739)二是自觉抵制。明代不少遵行《家礼》者均习于此法。如儒生宋子琳、官员程式、庶民朱如初等治丧,便一遵《家礼》,而不随俗用浮屠。三是禁止或劝化。成化时,进士王嵩巡按辽东,即要求“丧禁佛事”[43](P285);嘉靖时,官员顾潜则申令,“其居丧者,母得信僧道诳诱,为无益之事,访出治罪”[44](P532)。但一味地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待恶俗,效果未必即佳。史载儒官梁方图任职时,“俗尚火葬,禁之不可”,乃刊《家礼》、《四训约要》以劝谕,“旧俗遂化”。[45](P411)四是进行普及。礼制需要进行普及,以广流传,以期遵行。明人对当时不遵《家礼》的现象,从普及上做了一些工作。如对《家礼》晦涩难懂之处,明代学者结合时俗、时制等进行注解,以达到通俗易懂。对《家礼》中的繁文缛节进行删简,以求实用。如李廷机《家礼简要》、陆侨《家礼易简》、王叔杲《家礼要节》等都是这样的著述。此外,明人还通过礼图、诗歌等方式传播《家礼》。人称“柳东先生”的方澥授业乡塾,即“取紫阳《家礼》,列图于首,条析于下”[46](P730),而医闾先生贺钦则以“去释从儒世所稀,纲常得处便归依;如何春夏秋冬祀,尚与朱家礼制违”[47](P636)之诗,成功劝服原为佛徒的陆湛遵依《家礼》。

最后,礼制实施需要考虑社会现实。任何一种礼制的实施都基于一定的现实社会之上,超越或滞后都会给礼制实施带来不良的副作用。我们以祠堂祀祖为例来加以说明。《家礼》祠堂规定祭祀四代,所统族属仅及五服之内,而程颐则主张不仅祭祀高祖以下,还主张祭祀始祖与先祖,所统族属既有五服之内,还包括五服之外,并认为始祖百世不迁。显然,就当时社会而言,程颐之说对家族稳定与繁衍更为实用,明人也赞成程颐的观点。南京礼部尚书尹台即说,始祖之祀“虽于三代礼制不皆协,然本其追远报始之思,合崇一祖以为百世不迁之祖……则孝思可感乎百世,而百世之祖、百世之子孙欣然合萃一堂,忘其远迩戚疏之睽间,则始祖之祠建,谓犹行古之道,而足为世教之维持辅翼也”[48](P533)。实际上,不少明人还将始祖之祀付诸了实践,正德时进士尹襄所说“今之故家巨室欲合人心,率有始祖之祭”[49](P208),即是其证。到嘉靖十五年,明廷允祀始祖,可说是对民间长期以来祠祀始祖的承认。尽管其与《家礼》不合,但确属社会现实。此外,人情、恩义等也属社会现实。囿于篇幅,恕不赘举。

社会现实还包括思想演变,世风演化。明初帝王崇尚程朱理学,士人亦以程朱思想为修身养性、安身立命之共同守则,故方正拘谨,唯程朱马首是瞻是一时风气。然而成化、弘治间陈献章(白沙)思想开始流行,至王阳明心学大盛,学术思想演化,世风剧变乃是不争的事实。于是,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之争日趋激烈,质疑程朱之声鹊起,不遵循《家礼》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社会演进过程中,社会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学术思想等)自然也会与时俱进,那么对过去某种礼仪进行质疑乃至批评实属必然。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它适应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体制,而明中期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晚期,行将就木,白沙、王阳明主张回归自我、主张独立人格,暗示着对传统思想的反思与冲击,那种突破封建专制樊篱的思潮呼之欲出。在这种思想格局变迁,世风演化之际,对《家礼》产生非议并不遵循实属意料中事。由此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礼制的建设必须适应社会现实,必须符合时代潮流,否则将是一座永远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我们在探析明人不遵《家礼》现象之时,实际上也需要对当代礼仪问题进行充分反思。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当今遭遇礼仪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建立既适应当代社会又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礼制,已经十分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这是需要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吾妻重二.朱熹《家礼》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王在晋.越镌[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4] 朱彝尊.曝书亭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程敏政.篁墩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焦竑.国朝献征录[M].续修四库全书本.

[7] 倪宗正.倪小野先生全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8] 程敏政.明文衡[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王廷相.王氏家藏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0]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金鉷,钱元昌.广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 赵克生.家礼与家族整合:明代东山葛氏的个案分析[J].求是学刊,2009,(2).

[13] 赵克生.修书、刻图与观礼: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J].中国史研究,2010,(1).

[14] 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 唐顺之.荆川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 王绅.继志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蔡献臣.清白堂稿[M].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18] 浙江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 和珅.大清一统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 杨守址.碧川文选[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1] 欧大任.欧虞部集十五种[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2] 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3] 骆问礼.万一楼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4] 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5] 马端临.文献通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 丘浚.重编琼台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 杨廉.杨文恪公文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28] 李时勉.古廉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魏校.庄渠遗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 胡广.胡文穆公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1] (嘉靖)南安府志[M].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本.

[32] 倪岳.青溪漫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 胡直.衡庐精舍藏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 林俊.见素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 杨士奇.东里续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 黄景昉.国史唯疑[M].续修四库全书本.

[37] 曹月川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 刘球.两溪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 吴宽.家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 朱熹.家礼[A].朱子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1]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 方凤.改亭存稿[M].续修四库全书本.

[43] 阿桂,刘谨之.钦定盛京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 顾潜.静观堂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5] 广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 郝玉麟,谢道承.福建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 贺钦.医闾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篇4

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出自《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2、为学莫重于尊师。这句话出自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君子隆师而亲友。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

4、疾学在于尊师。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

5、事师之犹事父也。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这句话出自葛洪《勤求》。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

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之尊也。这句话出自李觏《广潜书》。

篇5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佚名

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6、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7、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9、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11、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师道既,学风自善。——康有为

14、圣人无常师。——韩愈

1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6、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1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1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3、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24、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2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篇6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2、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注释:《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唐代颜真卿也做过一首《劝学》诗。2007年,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劝学》的电视剧。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注释: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1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注释:《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2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1、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2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篇7

1、在水上,鹰能叼鱼;在水底,鱼可食鹰。在这里,此强彼弱。您善于在最差的学生身上捕捉闪光点,也善于在最好的学生那里发现致命伤。您精心地培育、培育……使一棵棵幼苗都成了栋梁。

2、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9、老师,您用粉笔写下的是字母、词句、线条、符号,在我看来却是浇花的甘露、哺儿的乳汁、育树的养料……一方黑板,是您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里,您播种知识,播种智慧,播种理想,播种祖国明天的希望……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1、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12、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串歪歪扭扭的小脚印,伴着一串扎扎实实的大脚印……那是您在用辛勤的汗水,把满园桃李浇灌;用纯净的爱心,编织五彩的花环。老师,我是舟,您是海,没有您的载托,我怎能远航?老师,我是泉,您是山,没有您的孕育,我怎能涓涓流淌?老师,我是踏着您厚实的灵魂来完善自我。

13、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1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1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17、亲爱的老师,向您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在人生旅途上,您为我点燃了希望之光,您所做的一切润泽了我的心灵,开阔了我的视野。今天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18、您是水,滋润着我们这些幼苗;您是火,点燃了我们的心灵;您是光,照亮了我们的道路;您是热,温暖了我们的心窝。

篇8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礼记》

2、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3、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4、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 马卡连柯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7、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0、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1、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

12、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

13、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 华罗庚

14、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15、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 亚里士多德

16、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17、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18、普通的孩子,用得法的教育,就会成为超常的人。

19、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

20、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21、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22、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DD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23、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24、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25、心灵和心灵撞击,生命和生命对话。

26、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2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8、老师,祝您教育的学生,人才济济,精英辈出。

2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3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33、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34、尚自然,展个性 ——

35、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 夸美纽斯

36、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3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3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40、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 陶行知

4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2、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夸美纽斯

43、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44、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45、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

46、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47、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48、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49、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0、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5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5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孔子

53、没有大陆,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黑格尔

5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5、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5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

58、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启迪孩子纯洁的童心。

5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60、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61、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62、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篇9

1、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专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2、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收躲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6、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7、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长大,又使树枝上挂满丰富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12、您的爱,太阳一般热和,东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重,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3、您像一支红烛,为子弟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1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5、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1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9、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0、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1、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22、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23、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看,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看与幸福的播种人!

24、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25、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气力……

26、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27、不计辛勤一砚冷,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轻易树人难。深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2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9、您像一支烛炬,固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30、老师,假如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往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假如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31、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32、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往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33、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专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34、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收躲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3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36、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37、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8、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39、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长大,又使树枝上挂满丰富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42、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4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44、您的爱,太阳一般热和,东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重,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45、您像一支红烛,为子弟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4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47、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48、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4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50、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51、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5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53、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54、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55、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看,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看与幸福的播种人!

56、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57、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气力……

58、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59、不计辛勤一砚冷,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轻易树人难。深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6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61、您像一支烛炬,固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62、老师,假如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往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假如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篇10

孔子的巨大影响就在于,中国后来的教育史,基本上走的就是“有教无类”的道路。

但是,现在的事情却有些麻烦了。有一家教育机构,把有学习问题的学生竟然分为十类:目标缺乏型、不能坚持型、习惯不良型、信心不足型、偏科拉分型、死记硬背型、基础薄弱型、思维偏慢型、心理叛逆型、厌学放弃型。“天哪――”,这是别出心裁、一网打尽,还是故弄玄虚、耸人听闻?

还是幼儿、少儿,或者刚刚豆蔻年华、天真烂漫的中小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如意的,真有这么十种类型?且不说这些分类是否合理,其中,光是一个基础薄弱,大概就能概括许多,而目标缺乏和不能坚持,究竟又有多少区别?于是,一个有着“有教无类”光荣传统的中国教育,怎么就遭遇到“教而有类”的挑战?

可不能小觑这么一个教而有类,因为这足以吓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如意,十种类型放在面前,就会让人对号入座、惊悚恐惧。是呀是呀,就是呀,终于是请君入瓮、自投罗网。世事不懂的孩子,也会被吓得一愣一愣。是呀,可不是呀,是第五种,还是第九种?这还可以美其名曰“个性化”、“有针对性教育”呢!果然,令人叫绝的是,既然分出了十种类型,那么,就有每一种类型的点穴妙方,什么“体能定力训导”、“心智成长引导”、“亲子关系疏导”等,新名词一大堆,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于是,还不乖乖掏钱,赶紧呀!

老实说,教育的一种大失误,就是用各种名堂给学生分类。一个小孩还在各方面的发展成长期,很多东西都远未定型,现在,却有人这么分那么分,不仅对孩子的现在,还有将来,都是极大的伤害。

我又想起了五百年前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留下的一句名言:“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大教学论》)联系实际,我觉得奇怪的是,我们好像很多方面都和这样的要求和期望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