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与口才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演讲与口才论文

篇1

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多程度上体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要以应用为主,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当中是切切实实用得到的。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也毫不例外要打上以应用型为主的烙印。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实用性是指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今后会用得上的教学内容来讲授,一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用;另一方面,这些实用性的内容大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它可以避免出现很多枯燥的、与他们专业联系不大的且难以用得着的纯理论的内容,这是三本学生很反感的。实践性是指通过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在课后通过各种机会去多实践,去锻炼自身,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这是学生很喜欢参与的内容。比如,讲完演讲口才的内容后,学生可以借助学院展开的各种主持人比赛、辩论大赛和演讲比赛等去锻炼自己;讲完应用文写作之后,可以结合需要在学生会、在社团各种信息等。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不能整本教材都是属于文学鉴赏性质的内容,这不符合三本学生的特点。考虑到三本学生的语文基础还比较差,所做的作业,还有很多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有使用错误的地方等,以及所写的毕业论文通篇散文式的道来,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教材要有应用文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这两部分的体现。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而应用文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是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希望借助大学语文这个课堂想要学到的内容。或许有人会认为应用文写作应该另外开设一门课,但是真真正正在独立学院另设应用文写作课是很少见的,除非是应用文写作与本专业联系很紧密。而且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老师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将各种类型的文书,通过报纸、学院发的公文等讲1~2范例,其他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借助网络信息、多媒体、视频等自学。

演讲与口才,也是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体现的,尽管和应用文写作一样所占的比例少,课时少,但是不可缺少,这一部分重点在锻炼,通过课堂上的少许时间的讲述,让学生在课后抓住学院开展的各种活动去实践,去锻炼。市面上的教材很多都只有文学鉴赏部分,针对的都是本科院校,所以在独立院校的学生看来,这些教材不符合他们实际需要。教材的各大主体部分,要有主次之分,各部分前面要有一个总的概述,特别是文学鉴赏部分,哪个时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家及作品,便于学生了解整个文学的来龙去脉。文学鉴赏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和演讲与口才部分,文学鉴赏要占大部分,而文学鉴赏中的现代文要占主要部分,古文占少部分。相比文学鉴赏部分来说,应用文和演讲与口才占小部分,但不能少,且在教材后面应当附有常见错别字、正音表等。这是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的重要体现。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尽管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都有体现,但是偏离了大学语文学习的主旨,主次不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鉴赏处于同等地位等,这是在编写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时需要主要的地方。

教材在选材方面一定要新,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不能老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学的文学类的文章放到里面,特别是拿一些现实意义不强的文章放到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本来,大学语文是一门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各大专业的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具有大众性,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专业,要让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接受它,就必须做到在选材上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切,与他们的思想动向相贴切,所以选材一定要有新意,与时俱进。比如,可以选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一些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思想反应了当代“80后”“90后”的主流思想,也是“80后”“90后”崇拜的对象;同时,可以选入最具中国风的歌手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来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词的创作以及它是如何配乐的,从而学会这首歌。总之,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不能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内容要有新意,符合学生主流思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有主次之分,各部分前面要有一个总的概述,特别是文学鉴赏部分,要兼具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要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要附有常用错别字、正音字表等,从而打造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作者:钟柳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写作;口才;模块化教学

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之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不论是教改成果还是教改实践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全颠覆了传统大学语文的模式:由传统的人文文学教学改革为三大板块:应用写作、实用口才、文学欣赏;但一直苦于课时少、内容多,倘若机械地将写作与口才两个板块的内容分开来讲,不但课时解决了不了教学内容众多的麻烦,而且也割裂了两者之间关联,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结合多年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引入了“模块化”教学,将应用写作和实用口才中一些相关联的内容,有机地组成若干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模块划分组合

按照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照不同的专题,将其分为沟通模块、日常文书模块、演讲模块、专业模块、求职模块、事务文书模块等六大模块:沟通模块――社交口才、申请书、报告、请示、批复、函的写作等;日常文书模块――通知、启事、海报、声明等写作;演讲模块――演讲稿、述职报告、演讲口才、辩论口才、欢迎词(欢送词);事物文书模块――计划、活动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等;专业模块――营销口才、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产品说明书、广告文案写作等;求职模块――求职信(自荐信)、求职简历、自我介绍(自荐)、求职面试口才。每个模块侧重突出一个主题,例如求职模块,主要围绕大学生求职工作展开,从求职写作和面试口才两方面进行教学,这样既加深了两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语文的应用性,并懂得具体如何运用。

二、实施方法

1、注重专业特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侧重不同的授课内容,注重其专业特色。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应用写作方面就侧重市场调查报告、广告文案、经济合同等文书的写作,而在口才方面则侧重社交口才、营销口才等内容;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写作方面侧重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的写作,口才方面侧重于社交口才、谈判口才的训练。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写作方面则侧重培养其日常文书、事务文书、市场调查报告、招投标书等的写作能力,在口才方面着重训练表达的条理性、表达能重点突出和一般沟通能力即可。教师只有认真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才能将基础课与专业培养目标挂起钩来。

2、着重培养实践能力。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必须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策略,依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活动平台,让他们很快将课堂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例如,在市场营销专业“营销模块”的教学时,设计营销任务,让学生事先去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营销策划等文书,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场商务洽谈,使学生分角色坐到洽谈会议上,真正进行一次协商谈判,将双方协商的结果形成书面文字――经济合同;最后分小组进行模拟营销。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

再例如,在所有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求职”这一模块,由老师先讲授求职信、求职简历的写作方法基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写一份求职信,再由教师讲授自我介绍(自荐)、面试口才,最后由师生策划组织一次现场模拟招聘,让求职信、简历写得和制作得优秀的的学生做求职者,安排其他学生作为招聘方,事先设计好面试环节、面试场景、面试问题等;教师拟好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再请部分学生充当评委,为面试学生打分。这样既进行了“求职信、求职简历”两个文种的写作,也训练了学生面试口才表达技巧,一举两得。

3、强调课堂互动。这样,如此模块化教学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关联内容之间、相关文种之间、理论实践之间、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师生共同积极参与、认真实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也让他们在紧张竞争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三、教师的作用

这样,模块化教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里,不再只做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用型本科注重应用能力与职业技能,教师就要尽量压缩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求“够用”,并且将理论教学渗透到实践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做、及时进行应用和反思。自然,这样任课教师自身也面临很大挑战,首先自己要拓宽视野,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在授课课程方面做到“精”,且在其它学科方面还要做到“博”,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地根据各专业和实际情况及时组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才能高屋建瓴,更好指导和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应用性[J] 教育与职业,2009(08).

[2] 张琦 中职语文主题式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田.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 (19).

[3] 王继红 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4] 余亚森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几点思考 文学教学研究 2007(04).

[5] 童媛华《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方式刍议[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6).

篇3

Abstract: Quality education concern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growth, implementing it is both the demand of social progress and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further developmen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chool class teaching the main role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it is our obligatory to carry through it . As the teacher on political lessons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s ,I here summrized several effective ways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Key Words: self study , good at learning , do well in listening,can write

一、教师指导下的 “自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中心,他应该懂得知识和信息怎样归类、怎取舍样、怎样加工、整合成新的知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去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归纳等思维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甘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充分激发和挖掘学生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成为灌输式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一方面,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的难点和学生通过自学的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所提问题,如果是个性的,可以课后指导;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在启发的前提下精讲,使学生真正排除疑难。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做到心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二、认真指导,培养学生“会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一种传统模式,那就是上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而讲授知识为了参加考试,学生的学习是很被动的,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 。在政治课教学中,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索然无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采用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提纲法”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然后列出提纲。其次让一名学生把他所列的提纲认真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对此进行分析、补充完整,然后教师做出总结,最后重点讲解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使每位同学在课上都能动脑、动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老师也不用那样滔滔不绝,口焦唇燥地去讲课,学生也不会昏昏欲睡。“提纲法”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逐步变的“会学”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改进教法,培养学生会“说”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竞争十分严酷,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后,不论干哪一行,都免不了运用自己的口才,所以教师要很好的利用课堂这一机会,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据我观察,现在不少学生,缺乏锻炼,不敢在大庭广众场合下讲话,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了“课堂演讲”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一名学生3―5分钟的时间,让他到讲台上来演讲,内容当然是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熟悉的现象,不论效果如何,我都给以鼓励、引导。有的同学好胜心很强,上次演讲不怎么成功,主动要求下节课他还讲。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说”的能力都增强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这种组织学生搞好“课堂演讲”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4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日益重要,如何提高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就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理论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实践都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引入演讲活动、新闻活动、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我们要不断完善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系,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学;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一、提高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高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就职业而言,现代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口才:对理论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基本的素质;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这都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具有口才天赋的人能把平淡的话题讲得非常吸引人,而口笨嘴拙的人就算他讲的话题内容很好,人们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学生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他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二、理论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说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其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大任。然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语言表达的训练。从教师的想法上看,认为“说得太多”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理论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理论教学实践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培养,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成长到“能说会道”甚至到“能言善辩”的。

三、培养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局限于语法、修辞等范围,而应突破框框,扩大语言教学内涵,增强语言教学应用性,并和思想理论、心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多角度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我经过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来完善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理论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理论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分析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理论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理论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三)国情乡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不固定,可酌情选择。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宿舍里对着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考虑演讲姿势、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不断提高演讲水平。

(五)口试活动。几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理论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环节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考试。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篇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索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论证了大学语文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与高职教育相和谐,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①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信息资料搜寻模块包括科研方法介绍、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使用(专题研究资料的查询)、现代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等,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改革素质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与高职教育相和谐,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①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信息资料搜寻模块包括科研方法介绍、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使用(专题研究资料的查询)、现代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等,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活动 口头表达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到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全面性人才的社会,如果你只懂得书写,不懂得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也是不行的,所以本人认为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应当从小抓起,特别是在小语阶段。因此,本人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出现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语文课轻了“语”,不恰当地弱化知识教育;课堂上出现空洞的热闹,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课堂教学“虚化”;多媒体使用不当,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存在的几个误区表现在:(1)“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习主体的活动过程;(2)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脱离语文生活和实践(3)模式化的语文教材无法把着眼点放在增强言语实践活动上。

前国家教委负责人曾对我国的语文教材作了如下描绘:“语文教材,现在也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课本、语文知识、练习几部分组成,其共同特点就以课文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少量的练习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知识的。”原有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与范文讲读的教学方式相匹配的,而范文讲读的具体表现形式常常为“满堂灌”或“满堂问”,学生无法为听说读写的主体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观念有失偏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属性,否定和忽视语文课程内在的人文属性,用无休止的做题、训练来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实际上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误解。二是在语文课程目标方面的“能力和知识”的关系上存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地忽视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认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语文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忽视了语文实践。

二、探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赏析观摩法

在“诗意早点”活动之初,老师先给学生开设了一场《扣敲诗门聆听诗声》的现代诗歌讲座,向学生推荐著名的朗诵家和诗,比如一起欣赏乔榛朗诵的《雨巷》、丁建华朗诵的《一棵开花的树》等,激发他们对诗歌和朗诵的兴趣。平时也经常组织和鼓励学生去收集、聆听,并模仿名家的朗诵。

在辩手训练营,老师定期地给学员观看经典的辩论赛的视频,其中选取的场次有:初中生的、高中生的、还有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生辩论赛等等。主要把握的原则是:

(1)对抗要激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所观摩视频的辩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二)以身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少的教法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口头表达指导师,其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体态语、眼神、气息和发音的过程中,老师总能随时亲身上阵,用自己专业的技巧、大方的风度、满腔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大的,只有教师放开了,学生才会放得开。在全段朗诵比赛活动的尾声,主持人章淑苹老师就为孩子们传授朗诵的技巧,并现场做了示范。她激情四射、声情并茂的展示掀起了活动的,让同学们在震撼的同时获益匪浅。

(三)师生互动法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一般是靠言语交流实现的,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征必须着眼交往主体之间的互动,只有坚持互动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

辩论赛学生主持,学生点评:演讲比赛,来自全段的30多位小评委人,个个正襟危坐,像模像样:演讲口才训练场首开靶子场,众说纷纭;学生说的不行老师上,每一次活动都能感受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群体之间那份和谐的互动。

在演讲与口才班互动的形式就更有趣了。采用大小课相结合,将七十来位学生分成红、黄、蓝、绿小组,四位老师轮流上课,四种风格兼容并蓄。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有借鉴有锻炼:更好地认识了解了演讲,习得更多的演讲技艺。

三、结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而且我做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而且从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和总结,希望通过它能对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卫红,论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篇8

我不会修电脑,但文化比较高,所以经常也有人找我帮各种忙。有人找我学术论文,当我拒绝的时候他竟然要求我帮他找一个来写。我说你自己上网查啊,网站多得要命,不过小心别走到阿森纳的球迷论坛上去就是。对方居然说,这点忙都不帮,你娃不耿直。

还有人找我义务翻译上万字的烂文,我说你去找翻译公司或者外语专业的老师啊,他说,那我不是要给钱吗?此外,更有大量的人找工作、跳槽或更换丈母娘,需要新简历。这帮孙子还非要整个双语简历,结果又找到我了。英文差就别装啊,给你弄个再容光焕发的英文简历,骨子里你还是一郊区果农嘛。

还有人找我帮忙买假文凭。我说,我是在大学教书,但不做这个生意。他说,你认识的人多,路子广,就给办一个嘛。可我认识的人再多,也没有街上到处贴的小纸条多啊一“代办文凭,网上可查,电话XXX”。

最烦的是,还有很多人找我写机关或企业的内部演讲稿,我又不是李开复,难道我们长得很像吗?他们干吗不去找一本《演讲与口才》的合订本来学习,或者上网搜索“励志演说辞大全”?

这些孙子全部被我凶狠地拒绝了。奇怪的是,当我拒绝他们时,他们往往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用幽怨的眼神看着我:“怎么会这样?”似乎要榨出我皮毛下的“小”来。有人还写博客说,都说宋石男讲义气,好说话,原来是这种人!

我仔细清点了一下,真正的好兄弟其实很少向我索求可以花钱买到的服务,这么干的一般都是熟人或者朋友的朋友。这种叫“熟人”的物种似乎唯一的爱好就是把你当传说中的雷锋使用。兄弟不会这样,兄弟会为你着想,替你挨刀,促成你搞到女人。

篇9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 英语专业 师范特点

在扩招的严峻形势下,在加入世贸之后英语显得日益重要的今天,各个院校都竞相办起了英语专业,都想在就业的竞争中分得教师这份“蛋糕”。这无疑给师范英语专业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挑战也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为什么?因为师范英语专业有其师范办学的优势和突出的师范特点。就像北京师范大学的顾明远教授所说:“只有专业才是不可替代的。”(2007)这里所说的专业就是指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如果师范专业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树立品牌策略,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素养,就能够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师范英语专业的优势

(1)长期以来的办学经验:大多数的师范英语专业都有几十年的办学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运用这些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地拓展、创新,就能够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科优势:师范专业有其必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及英语教学法等,这些课程是非师范专业所不会开设的。有了这些课程做基础做后盾,师范生就会拿到《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在竞争中多一份就业的保证。

(3)教学的实习、见习活动:随着师范专业对实习、见习的日益重视,师范生就多了一些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在实习中,他们就可以把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去,不断地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尽早实现角色的转换,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并且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师范英语专业的现状

(1)《英语教学法》教学课时的减少,导致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对时间减少。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师范学院都进行了课程改革,修订了教学大纲,把《课程与教学论》或《英语教学法教程》由原来的一学年课程减少为一个学期,课时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到36学时。面对这一实际,教材内容肯定无法完成。像王蔷老师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2000)要求70―80学时;肖惜老师主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1999)共十三个单元44课。无论老师如何努力,教材内容只能进行一半多,还不能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师范生去训练技能,这使得师范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在慢慢地被弱化。

(2)学习时间的缩水,导致师范生学习时间不足。由于就业、考研、论文等因素,大四年级的师范生无法像以前那样安心完成学习任务;考研的师范生找理由不上课,找工作的师范生在校外奔波无法保证按时上课,导致师范生上课人数锐减,课堂气氛较差;加上论文、实习等,师范生的学习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就这样大四全年恍惚之间过去了。

(3)英语口语和课堂用语的欠缺。作为一门语言专业,特别是师范专业,良好的口才是最基本的必备技能,而课堂用语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必须准确掌握,加以灵活运用。然而现在的师范生急功近利,不注意观察自己老师的课堂用语,也不注意积累,导致课堂用语不够熟练准确,个别师范生还会自己创造,导致错讲误用。

3.突出师范英语专业的对策

(1)加强英语口语和演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口才和演说能力是教师的必备素质,要练习英语口语,必须加强语音、语调的练习,单词的轻读、重读以及句子的连读、句群、意群的停顿,还有句子的声调、降调等。除此而外还必须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接待外宾、演讲比赛等;也可以参加课堂内的活动,如:课前5分钟讲演、课堂的专题讨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口语技能,使其语言具有感染力,富有节奏感。通过演讲,也可以改善个人的仪容仪态。

(2)加强游戏活动和简笔画的训练:现在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什么让许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如果师范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会一定的英语游戏:词语接龙、听音接龙、加减乘除运算游戏(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2000,P268)、Word Bingo(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2000,P75)、绕口令、幽默、笑话、独幕剧、哑剧表演等。一旦师范生掌握这些游戏,掌握这些活动的组织技能,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寓教于乐促进教学效果。

(3)加强英语课堂用语的训练:课堂用语是教师课堂的规范用语,由于种种原因师范生会导致课堂用语错误使用。如“上课”“讲课”就被师范生说成:begin class,go to text而应该是Class begin,Now let’s learn the text。错误使用课堂用语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造成学生错误模仿。我曾经要求师范生在实习前必须能够熟练地运用80―100条课堂用语,并且把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1999,P274―279)书中的课堂用语归纳为:准备上课――课堂交际――介绍、呈现――操练、练习――分组活动――鼓励与肯定――书面巩固练习――教室教具――家庭作业等总计280多句。我将其复印并分发给每一位实习生,效果不错。也可参考肖惜(1999,P253―258)书中的课堂用语表,帮助师范生练习课堂用语。

(4)加强三笔字的训练: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的训练。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师范生认为没有必要去练习三笔字,因为有电脑辅助可以打印出各式各样的字体模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话是越说越好听了,而字是越来越糟糕。英语的书写对许多师范生而言是一大难关,他们不愿去花费时间练习斜体和连笔书写,觉得没有必要。在青年人日益浮躁的今天,加强三笔字的训练,既能帮助师范生磨炼意志,又能帮助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

(5)了解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方向,做英语教改的弄潮儿。自1996年以来,中学英语课本历经三次大的变革:1996―1999年SEFC“Senior English For China”试行单元教学;2003―2006年的全新版SEFC教材实行听、说、读、写及综合技能的训练;而2007版的NEFC“New English For China”教材则实行模块教学,把每一单元分为五个模块:Topics――Functional Items――Strctures――Reading――Writing。每一次教材的演变,都标志着一场新的改革。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时展的要求。因此我们更应该要求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积极学习《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3)(试行版),以促进师范生尽快适应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做英语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4.结语

在完成本稿的同时,我读到曾毅《多元 融合 特色》(2008)文中提到吉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职业技能“五能三字一话”,职业品格为“四实一创”。其中的“五能三字一话”指的是: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活动指导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我们可以学习吉林师大的经验,结合各自院校的实际,加强师范特点,树立品牌观念,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师范生素质,为师范生就业、为社会造就更多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2007.7.28.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先生之谓,一半出自本然,一半源于景仰。从21岁湖北大学中文系本科师范毕业,光阴荏苒近三十春秋,中学教师是他的正宗,即便后来做书记、当校长,兼任政府督学、师大教授,也还是师者之师。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学语文早期教改实验的试航员,是湖北省第一个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他既见证了名校黄冈中学的鼎盛辉煌,又亲历了薄弱学校图强变优的艰辛探索。但先生之谓,又不足以概其全貌,他还是政协常委、文联委员、作家协会和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一、专业历练话成长

徐老师1983年大学毕业后去的第一间学校是七年后享誉全国的湖北省黄冈中学,称得上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中,又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参加人教社中语室编写的全国六年制重点中学分编型初中语文教材在黄冈中学的实验。

所谓分编型初中语文教材,就是按照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新的语文教学结构体系把每学期一本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分编成两本——《阅读》和《作文·汉语》,其厚度、容量和难度都远超全国统编教材,却没有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给执教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次,他讲授名家作品《紫云英》后,信心满满地准备接受肯定和表扬,可等来的却是听课的学校领导、名师对他老旧的课堂套路、沉闷的课堂气氛、低质的课堂效果提出的善意批评,以及对所谓名家作品在构思、遣词、语法等方面的研讨和批判。这是一次让他倍受震撼和洗礼的评课。

他深知自己的差距所在。为了能够胜任教改实验,他要求自己“善教、广学、深研、精思、苦练”。善教是目的,广学、深研、精思、苦练是途径和过程。教而广学,学以养教,方能教学相长;教而深研,研以助教,方能教研共进;教而精思,思以善教,方能知行合一;教而苦练,练以为教,方能熟能生巧。为此,他攻读过别人很少涉及的专著《文章学》,自学过五十年代的汉语语法教材,对问题的研思几近考据;他主动承担试验课、公开课的试讲任务,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反复修改教案,他跟随学校富有专长的名师苦练演讲和硬笔书法,不断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

教改实验促进了徐老师的成长,徐老师的成长又浸润着教改实验汲取的养分。

1986年,他以自己数年的教改实验为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富有创见的思考,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首发中学说话教学教改实验论文《以说为主兼练听读写》,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说话训练,要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列入考评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为主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提高。该刊主编邵守义先生因此发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说入手》一文,阐述自己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

1992年,其1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专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之光》经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印行1.5万册单行本后,被多家报媒推介评论为“采用散点式透视手法,用引人入胜、饱蘸真情的文学笔触,揭示了(黄冈中学国际数学奥赛选手)林强、王崧、库超的成功之路,揭示了一所普通中学为什么五年之内连续四次登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领奖台之谜,从更深层次上对中等教育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是经验的抽象,更是人生的足迹;是谜底的破射,更是人生的窥探;是抽象的思维,更是形象的诱导;是文学海洋中的浪花,更是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1994年,作为三位主要参研人员之一,湖北省教科研课题中学选修教材《实用交际常识》一书荣获该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徐老师独立完成了第二章“现代中学生交际口才”近5万字的编研任务。与此同时,他多次参加校内外演讲和书法比赛,频频获奖。其新闻通讯等各类文章也不断在各级报刊登载,被同事们戏称为黄冈中学“一支笔”。

教研夯实了他的教学根基,教改激发了他的教学创新,写作、演讲和书法为他增添了多彩的教学元素。他的优质课多次荣获市内外青年教师业务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他的课堂教学严谨、灵动、实效,氤氲着激情、创新的活性因子,成为下课铃敲响时学生最不愿意结束的课程之一,其《景泰蓝的制作》、《与朱元思书》、《想像与作文》等阅读和写作教学更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

1987年,徐老师荣获湖北省教研室颁发的“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学工作者”称号。1995年,徐老师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1996年以后,他开始兼任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越挑越重。2004年他担任黄冈中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筹划并亲历了黄冈中学的百年大庆。这是学校发展史上光荣而又璀灿夺目的重大里程碑。

每每谈及在黄冈中学的成长经历,徐老师总是十分感慨。他说,教师头十年或者说三十五岁以前的专业状态,基本上为其奠定了此后的事业基础,自己后来能够走上学校管理和领导岗位,多半与这十多年的专业历练有关。青年教师要不怕压担子,要能够挑重担、吃大苦、练真功。他又说,人生之幸有“五好”,一个人如果出生后遇上好父母,读书时遇上好老师,成家后遇上好伴侣,工作后遇上好领导好同事,困难时遇上好朋友,想要不成功都很难;自己如果不是遇上了像曹衍清校长那样的著名教育家,如果不是得到了黄冈中学名师群体的帮教濡染,个人的努力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名师们崇高的敬业境界、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思维品质、开阔的眼界视野、求真的批判精神,对自己都是一辈子受用的财富。

诚哉斯言!

二、治校办学开新天

徐海元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锐意创新创造的人。

2005年,他应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召唤,参加了广州市教育局面向全国公选校长的招聘考试;2006年,他走马上任广州市南沙第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