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鲁班接受了一项任务,建筑一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效率很低,徒弟们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鲁班非常着急,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2、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原来是由他母亲拉住墨线头的。后来经过多次实验,母子俩在墨线头上拴了一个小钩,放线的时候,用小钩钩住木料的一端,可以代替用手拉线,一个人操作便可以。弹墨线不用再请母亲帮忙。后世木工便把这个小钩取名为班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德馨园小学29班 周弈博
寒假我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书中详细记载了李时珍、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伟大,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爱迪生是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对很多事物很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有一次,爱迪生意外的发现了飞蛾发出的声音,爱迪生受到了启发,于是发明了真正的留声机。他还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等等总计2000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于发现,刻苦钻研,不怕失败,就一定能成功!
我最喜欢的爱迪生的名言: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须品。
篇3
“浮岛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飘浮在天上,国王及贵族朝廷都在这个浮岛上;另外的大部分则在地面上。“浮岛国”非常重视数学和音乐这种形式教学,甚至皇帝的食物都切成数学或乐器图形,但他们除了数学和音乐外,别的全都不会,由于不重视应用几何,他们的房产都建得歪歪扭扭,看不见一个直角,这个国家的首都有一所发明设计学院,科学家在这里研究发明许多无用的题目。例如河边本来有个磨坊,发明家把磨坊拆了,要在山坡上盖新磨坊,为了推动新磨坊,则去建一条新运河,如此大动工程,当然一事无成。再例如,有科学家希望用蜘蛛丝来取代蚕丝。科学家这种最理性的人却变成了最荒唐的族类。
至于“慧骃国”,则是指这个国家是由完美的马当家,长得和人一样的动物“雅虎”(Yahoo),是这个国家的下等动物。人和雅虎一样似乎有理性,不过他们利用理性只扩充自己的罪恶,而那些马,他们根本就没有“说谎”、“欺骗”等概念,当然也没有这种语言,因此要和他们讲这种事他们也听不懂,他们只有友谊和仁慈。他们只讲理性,但人类讲理性通常都会有正反两面,常会做似是而非的争论,但那些马儿所讲的理性,却没有欲望私利的蒙蔽和曲解,因此他们讲的理性都能增加相互的理解与信任。《格列佛游记》借着“慧骃国”的故事,讽刺了人类虽把理性当口头禅,但人类的理性有一大半其实是非理性,它也借着“浮岛国”的故事,讽刺了当科学家不懂世事,它的害处其实更大。
今天重读《格列佛游记》,感觉已和小时候初读该书时大为不同,也体会到“讽刺”这种思想及写作方式的重要。人们通常会设定出许多正面的总体性概念,如“自由”、“理性”、“科学”、“道德”等,并将这种概念完美化,作为人们的总体方向。但研究思想史的都知道,人类其实并没有这种完美的总体性方向。它的被完美化只是人们自己的故意曲解,这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讽刺这种美化了的总体概念,他在做的其实是一种“否定性的启蒙”。
“启蒙”有两种,一种是透过美化某种概念而使人被积极性地启蒙,另一种则是借着讽刺这种美化的概念,让人们知道它很容易走到美化概念的反面。“启蒙”的这两个层面加起来才成为一个整体。这也是越到后来,我越对总体性的美好概念有所保留的原因。研究西方思想史的已承认卢梭的性善论及公意论乃是近代极权主义的鼻祖;更别说当代思想家对启蒙理性的怀疑。
篇4
这本书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向我介绍每个伟大的科学家是怎样生活。它使我知道了天才并不是天生,而是靠自己勤奋学习得来的。伟大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爱迪生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很早就辍学了,他在火车上卖报纸维持生活。很对科学实验很有兴趣,一边卖报纸,一边坚持自学。每天一有空就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汲取了很多知识。他喜欢做实验,便克服重重困难,没有实验器具,就在垃圾堆里捡一些瓶瓶罐罐;没有实验场地,他就央求列车长给他在火车的一个角落里做实验。把自己买早餐省下来的钱买化学药品。凭着坚定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他在历尽磨难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发明了电灯、电影、留声机等,为人类带来了快乐。
最使我难忘的是,有一次,体育老师选我去参加学校的篮球队,我可高兴了!想象着自己就是乔丹、就是姚明,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没想到篮球训练是那么辛苦: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就要慢跑四圈球场,然后再快跑四圈,最后还要做六组仰卧起坐……一天下来,折腾得我腰酸背痛。我打起了退堂鼓,什么乔丹、什么姚明离我是那么遥远。第一次训练回来,我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头倒在床上不想起来,打算第二天无论如何也不去受这份罪了!
晚上,我照例做作业,做完作业,无意中又翻开《科学家的故事》,书里的内容太熟悉了,爱迪生高大的身影不断地在我的眼前闪动,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爱迪生付出的代价不是更大吗?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为了做实验,他在火车上差点酿成火灾,被列车长打聋了耳朵……可是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而相比之下,我训练的这点苦酸什么呀,我的脸红了。
篇5
爱迪生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很早就辍学了,他在火车上卖报纸维持生活。很对科学实验很有兴趣,一边卖报纸,一边坚持自学。每天一有空就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汲取了很多知识。他喜欢做实验,便克服重重困难,没有实验器具,就在垃圾堆里捡一些瓶瓶罐罐;没有实验场地,他就央求列车长给他在火车的一个角落里做实验。把自己买早餐省下来的钱买化学药品。凭着坚定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他在历尽磨难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发明了电灯、电影、留声机等,为人类带来了快乐。
最使我难忘的是,有一次,体育老师选我去参加学校的篮球队,我可高兴了!想象着自己就是乔丹、就是姚明,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没想到篮球训练是那么辛苦: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就要慢跑四圈球场,然后再快跑四圈,最后还要做六组仰卧起坐……一天下来,折腾得我腰酸背痛。我打起了退堂鼓,什么乔丹、什么姚明离我是那么遥远。第一次训练回来,我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头倒在床上不想起来,打算第二天无论如何也不去受这份罪了!
晚上,我照例做作业,做完作业,无意中又翻开《科学家的故事》,书里的内容太熟悉了,爱迪生高大的身影不断地在我的眼前闪动,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爱迪生付出的代价不是更大吗?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为了做实验,他在火车上差点酿成火灾,被列车长打聋了耳朵……可是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而相比之下,我训练的这点苦酸什么呀,我的脸红了。
篇6
一、多一点人文气息
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形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非典“元凶”》专题片、《载人火箭重返地球》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进,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多一点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有必要让实验室自己说话,让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创新,读到创新,想到创新,做到创新。
在实验室的走廊上设计创新专栏。每个创新专栏上方的标题都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创新能力。
每个创新专栏方框里面的科普内容都是教师精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普文学,以及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学生对环保,对高科技,对生活科学,对科学实验,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多一点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四、多一点活动时间
篇7
今天我听了一个故事,《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故事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一位老人给他的两个儿子出了道考题:上山砍柴,谁砍得多谁赢。大儿子早出晚归,砍到了许多。二儿子却与他相反,一觉醒来先磨刀。等刀锋利了,再到山上选茂密的树林开始砍;下山时找了山坡让木材滚下去。二儿子用的时间少,柴砍得却比大儿子多得多。
在古代,用智慧取胜的故事有很多,《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便是如此。诸葛亮只用了少数人,吓退了敌人,这与他运用智慧,知己知彼设计谋有关。
而国外,这种故事也不少。数学家阿基米德带着城里所剩的老弱病残用镜子反射,晃在敌人的眼睛上。手无寸铁的弱势群体在智慧的引导下打败了敌人,获得了安全。
两个故事都是运用了智慧取胜,在生活中如果能这样,那么做事一定也会轻松多了。比如涂改液一定要等干了以后才能写,所以有了涂改带;风扇的制冷还不够,所以有了空调;火车速度不够快,所以发明了飞机……
篇8
关键词 物理学史 物理教育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s History in Physics Teaching
Huhe Mandula, ZHANG Xiue, QI Lei
(Department of Physics,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Wulanchabu, Inner Mongolia 012000)
Abstract History of Physics is a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cs, the laws of physics to produce and develop,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hysics discipline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If you can discipline the history of physics education being introduced into physics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We can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s and research scientis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y of physics in dail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ppropriate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story of the scientists,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horizons. Students appreciate the scientists' perseverance, perseverance and fame, as one of the country's noble character. The history of physics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simply introducing stories, more than the traditional rote, how to play a role in the history of physics to the maximum, this is an issue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Key words history of physics;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0 引言
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中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外的很多国家,例如美国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了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课堂的研究。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了解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和过程,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研究物理学史教育的问题。
1 国内外对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的研究
1.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将科学史引入教育中的研究有很多的事例,英国学者斯诺曾提出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争论,而且对科学史教育之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通过教育的改革来弥合文化间的分裂,在总的方向上,各个国家已经基本达成一个共识。也就是改变传统科学教育的方式,将科学史引入教学中,因为人们可以通过科学史了解科学家们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及科学家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为国家事业献身的高尚品质。自此,将科学史引入教育中更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经过斯诺的言论之后,两种文化的问题在教育界已成为一个恒久的话题,讨论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关于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的诸多方法也成了人们不断研究的问题。美国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于1982年成立了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史分会,主要从事物理学史的研究以及应用。美国能有一只这么庞大的队伍研究物理学史足以说明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2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于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的研究起步相对国外许多国家较晚,与国外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990年,在北京举行了“物理学史和物理教学讨论班”,这次讨论班由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两所名校共同筹划举办的,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次讨论班主要讨论的内容是:怎样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中,探讨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究竟能起到哪些作用。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次讨论对我国关于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自此,国内的许多物理学家展开了对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的研究,物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论述了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对来说,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较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所以能达到的效果。这需要许多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不断地努力尝试和创新。
2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1 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教师在授课时,多注意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们在研究创作时的一些趣事,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介绍牛顿的故事:在牛顿青年时期,有一天,他在一棵苹果树下小憩,却意外地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了头,牛顿没有因为被砸而懊恼,而是思考苹果为什么要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经过他不断地试验和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牛顿的成功不仅仅是靠他不懈的努力,还靠他对知识的渴望。教师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对牛顿产生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究有关万有引力知识。在学习牛顿定律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一个生活中有关于牛顿定律的事例,例如: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汽车的运动过程,从而断定事故的责任;在航天事业中,航天工作者们利用牛顿第一定律研究出了卫星改变轨道的方法。告诉学生们,学好牛顿定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这样可使是学生感觉物理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探索。
2.2 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物理学家们的故事引入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狭义相对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爱因斯坦的生平,主要贡献以及有关于他的一些趣事:爱因斯坦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有他提出的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因斯坦在年幼时,被校长认为是“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但是在他少年时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疯狂地爱上了科学。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靠的便是他对科学浓厚的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相对论之前了解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中的贡献,还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进而了解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利用物理学史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许多专家认为,人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参与到其中,相互交流和讨论才能收获大部分的知识。而单纯地通过阅读和讲授,总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学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科学家们合作完成的。例如,贝尔再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电可以发出声音的现象,他认为人类也许可以利用电来传送声音,为了证实他这个大胆的想法,他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都没有成功。于是他找来了电器技师沃特森,两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终于发明出了人类史上第一部电话。贝尔的成功说明了成功有时不仅仅是靠个人的努力,还需要靠与他人的合作。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学家们合作的故事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共同学习才能更加有效率。
2.4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物理知识,还要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淡泊名利、不求回报,只为国家做贡献。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待遇非常优厚。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便打算早日回到祖国为国效力,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更是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移民局将他拘留在特米那岛上半个月之久。但是他没有放弃,经过重重阻挠终于回到了祖国并参于研制“两弹一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真理放弃家庭,甚至生命,诺贝尔在发明炸药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在试验的过程中,曾多次受伤,更因此失去了父亲和兄弟,但是他没有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题材。
2.5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品格进行培养,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地用物理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品格。诺贝尔的事迹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题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介绍诺贝尔:诺贝尔的一生可谓精彩之极,他是炸药的发明者,也是一位化学家,工程师同时他还是一位军工装备商,他的财产在当时的社会中可谓是富甲一方,但是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价去享乐,而是坚持不懈地做着科学研究,一直为社会的进步努力着。他曾说过: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诺贝尔在发明炸药时,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他的朋友,父亲和弟弟更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坚信自己只要不断尝试就一定会成功,这一定会是一项对社会很有用的发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后,他终于成功了。诺贝尔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赞扬。诺贝尔在遗嘱中,用自己巨大的财产创立了诺贝尔奖。意在鼓励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由此可见。诺贝尔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社会,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教师可以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3 在教学中应用物理学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不盲目崇拜物理学家
科学家曾经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而社会和历史也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赞誉和评价。牛顿一生中在力学、光学、原子理论以及数学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最伟大的天才”。教师在向学生介绍牛顿时,不能只介绍他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那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盲目的崇拜,从而失去了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牛顿性格古怪曾同许多人发生战争论,更是在晚年时误入歧途,一心研究上帝第一推动,却一无所获。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牛顿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
3.2 注重物理史料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在讲述科学家的经历、思想和发现时要务必保证真实,不能道听途说。在选用参考资料时,要选择影响意义较大的权威性著作。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是非常相信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讲授历史方面知识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信口开河。否则出现了错误,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困扰。
3.3 注重物理知识的继承性和连贯性 (下转第198页)(上接第151页)
物理学史是关于物理学的发生、发展和发现的历史。每一个新的理论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即知识的本身具有继承性。物理学史上对于力学的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到牛顿定律;对于电磁学的研究,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都足以说明知识是具有继承性和连贯性的。经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更能体会到物理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 结束语
研究物理学史对于物理教学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奋斗在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要适当地向学生讲述物理学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很多定理的发现过程。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科学家们的励志故事和爱国情怀,通过这些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的品质。总而言之,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汲取前人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为中国的素质教育做贡献。
基金项目:高等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基金(NGJGH2013048)
参考文献
[1] 陈毓芳,邹延肃.物理学史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讨论班纪要[J].物理实验,1991.1(1):2-4.
[3] 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7-81.
篇9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爱科学家的书呢?自从读了<<爱因斯坦〉〉这本书,他便变成了我的知己。使我懂得了科学家是经历无数艰辛才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书里,不仅有好看的故事,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插图和小知识呢!主人公是爱因斯坦,他小时候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爱幻想,爱刨根问底。经常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坐着,专心致志的研究自己喜爱的物品,对于他人的问话几乎没什么反应。
在学习时,他不断向老师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是老师无法解答,很多人都讨厌他 。因此,学校认为他损坏教师的形象,破坏教学秩序,便把他开除了。可是,他依然坚持不懈,转到别的地方,重新学习与工作。爱因斯坦曾说过:“人只有先于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真?。”经过不断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相对论,但是他的发明却被人们用来制造成原子弹,在生命的最后日子,他郑重地提醒人们:科学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正因为《爱因斯坦》这本书写了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艰苦历程,所以,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感动,他教育了我要懂得创造,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并利用这些知识为人类作贡献。
如果你还不知道爱因斯坦的故事,那就请快去看看《爱因斯坦》这本书,它会带你走向一个科学的海洋,让你去感受人生的哲理!
篇10
一、基于获取概念知识的科学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有不少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既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又不能通过观察来得到,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相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
案例: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8课《能量与太阳》一课时,学生虽然在平时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了一些了解,但并不知道这些能源是如何形成的,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煤带给我们的信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也可能是在泥沙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这时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以上的了解,他们会对煤是如何形成的充满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时候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展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文字说明。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学生知道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二、基于捋清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
1.阅读简单的图文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现行的《科学》教材照片多、插图多、公式少、套话少,且图文并茂,充满了童趣,这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探究实验都没有简单地给出正确结论,而是通过照片、插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总结,感受学习的乐趣。针对一些学生一看就立刻明白的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科书,领会方法后再进行实验。
案例一:在教学五年级《光和影》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有玩过手影游戏的经验,而且探究物体影子变化特点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方法都已呈现在教材中,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然后再开展探究活动。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验简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理解这3个活动的实验方法、步骤和要求并顺利开展实验,深层次地了解了物体影子变化规律。
由于知识经验和水平的原因,在获取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中,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阅读完探究方法之后,由于实验操作中不当而使得探究活动无法深入开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馨提示”,从中获得启发,进而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
案例二:在教学五年级《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安装一个小缆车”,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会注意到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会影响到小车行进的方向,并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只有拴在恰当的位置(一般是车头正中),拉力的方向才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会跑偏。学生以为这个探究实验比较容易就开始动手实践起来,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出现了这些情况:(1)细绳过长,细绳的挂垫圈的一端直接碰到底面,根本无法拉动小车;(2)细绳过短,小车运动了很短的距离就“被迫”停下来;(3)细绳长短接近桌子的高度,这样小车运动的距离接近桌子的高度。所以有些小组顺利开展了探究实验,还有一些小组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无法顺利进行实验。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温馨提示”,①拉动小车的细绳多长比较合适?②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关吗?学生阅读完温馨提示后,意识到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垫圈的运动距离不超过桌子的高度,所以绳子的长短不超过桌子的高度为宜。这样一来,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设计实验装置,再由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最后阅读“温馨提示”解决探究中的问题,进而顺利开展探究实验,获得成功喜悦。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一些科学性、趣味性俱佳,科学探究思路清晰的科学家故事是受益匪浅的。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实验。
案例:在教学六年级《电和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科学家故事直接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这个科学家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样板,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做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方法,接着就可以像奥斯特那样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结论。
三、基于提升学生精神的科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