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纠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总经理亡故股权起纷争
福建省建瓯市某制剂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该公司共投资300万元,董事长高某占股份60%,总经理徐某占40%。徐、高两人协议约定,双方各自集资,各自对其内部股东负责。高方负责会计帐,徐方负责出纳帐,双方共同管理企业。同日,徐某与内部股东林某签订协议,双方股份各占50%,股份转让须经对方同意。
好景不长,企业刚经营不到半年,双方合作不愉快。在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下,正当双方协商如何归一方经营时,2003年12月12日徐某遭车祸身亡。12月23日徐妻杨某授权委托陈某行使公司总经理职务,全权处理股权转让事宜。
2003年12月25日,陈某与林某、罗某等签订了退款偿债协议。由于林某投入60万股金,罗某等人借款给徐某74万元,共计134万元投入该公司,该协议约定将徐某生前40%的股份抵债给林某、罗某等,徐妻杨某也予以认可。
记者了解到,这134万元是林某、罗某等32人入股或投资,这一情况也被建瓯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调查后确认。
是股权转让还是恶意侵占?
正当30多位入股投资人在依法办理股权变更登记之时,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2004年2月13日,高某背着公司监事,到徐妻杨某家中召开股东会,将徐40%的120万元股份以70万元价格转让给高某亲戚廖某。之后徐妻杨某携巨款人间蒸发。
30多位入股投资人认为,高某、徐妻杨某明知这134万元投资系林某等30多人所有,明知转让须经林某等协商同意,却恶意将120万的股权以7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廖某,携巨款消失,其行为已构成侵占罪。公安机关应当按刑事案件立案。
建瓯公安机关认为,120万元投资究竟是谁的说不清楚,如果有证据证明该款系林某等人所有,我们才能立案。
无奈,以林某为代表的30多位入股投资人,向建瓯市、永安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04年8月26日,永安市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认定徐妻杨某授权委托陈某与林某等人订立的协议合法有效,徐妻杨某与廖某签订的转让合同无效。
接到判决后的林某等人再一次找到建瓯公安机关,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抓捕嫌犯。
2004年9月17日建瓯公安局书面答复说:该案系经济纠纷,不属我局管辖。并解释说,法院在审理该案中并未发现有经济犯罪嫌疑。至于判决内容没有兑现,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投资人林先生在徐方投资25万元,他对公安局的做法十分不解。法院都认定120万元投资是我们的了,公安局还是不立案,这是为什么?公安局让我们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徐妻杨某人都消失七八个月了,怎么去执行?
“政府凭什么把我们赶出企业?”
徐某亡故后,2004年1月2日高某将徐方指派的出纳印鉴换掉,独自管理了公司财务。
徐妻杨某非法转让股权后,董事长高某下令徐原指派的徐先生、李先生,徐妻杨某授权委托人陈某指定的陈先生等人离开企业。
“我们向企业投入了40%股份,没拿到钱让我们走没门,高某为把我们赶出企业,采取停生活用水、用电等,想尽各种方法折磨我们,我们都忍受了,为了守住自己的财产,受点委屈不算什么,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东游公安分局,用行政手段将我们赶出企业。”陈先生向记者叙说了被公安人员赶出企业的经过:
2004年7月3日,东游公安分局通知我们离开公司,我找到分局局长张礼寿,张局长说,他们是按上级的通知办事,要我们理解,我要求他给书面通知,但遭到拒绝。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建瓯政法委林书记,他承认是公安部门履行职责把徐方的管理人员请出企业的,市委、市政府对这个事件十分重视,组成了由政法委、法院、公安局、市委办、经贸局、宣传部、镇政府参加的协调小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称为了保证40%实际投资者的利益,协调小组根据该制剂公司的申请,由法院冻结该公司所有设备不许转移,并每月留40%股份1.8万元利润交法院。
公司监事林先生说,当时他就反对协调小组的做法,指出在法院判决未下来前,把徐方的管理人员赶出企业是错误的,高某以公司的名义担保独自经营是不合法的,试想若公司亏损了,我们40%股份能逃脱干系吗?是高某又在蒙骗市领导,继续侵占投资人利益,但意见未被采纳。果不出所料,没有两个月,高某就拒交40%股份利润,并开始转移财产,投资人干着急,却找不到部门来解决。
记者追问,现在是高某一人经营企业,亏损了,谁承担责任?林书记也坦诚回答说,投资就有风险,谁能保证投资就赚钱。
对此,30多名入股投资人忿忿不平,政府把我们赶出企业,让高某独自经营,赔了钱让我们担着,这叫什么道理?
高某的说法
11月13日记者找到该制剂公司。大门紧闭,记者把证件、介绍信隔着大门递过去,保安回复说高董不在。记者无法进入工厂,打通高手机,当记者报明身份后,高却说:“你打错了。”便断了通话。11月25日再打高手机,结果同前。
费了很大劲终于打听到了高某律师的电话,陈律师应约来到记者的住处,陈律师说有什么问题我可转告高董。让高董书面答复。
高某在书面答复中称,公司不存在内部股东,我与徐妻杨某不存在恶意串通问题,我是依法同意杨某将股权转让给廖某罢了。
公司监事林先生说,高某明知40%股份系当地群众的,并在政府组织的现场办公会上表态,由他负责把群众的投资款如数归还。这有建瓯市政府会议纪要可以证明。现在却与杨某恶意串通,将群众的钱占为己有,已构成合伙诈骗。
高否认林先生系公司监事,并说是林自己写上的,林是公务员不能当公司监事。记者在工商登记档案上看到公司监事是林先生,并有徐、高的签字确认。据记者了解林先生目前并非国家公务员。
高在答复中回避了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这一问题,只说“不能正常经营。”
高坦承目前公司股东只有他和廖某。依据人民法院判决,杨某与廖某的转让协议无效,那就是说高一人在掌控着企业了。
高在答复函中希望记者在关注徐某生前债权人问题的同时,也能关注他在异地投资的艰难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对此,实际投资人罗某气愤地说,高某一人独占了整个企业,还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人贪得无厌,品质如何,由此可看出。
据记者了解,林某一方的投资款涉及福州、南平、建瓯以及东游镇30多名群众,这些款项是他们东倒西借凑起来的。如下岗职工陈先生把家中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又借了数家亲戚朋友共凑了15万元。纠纷已长达一年,陈先生仍看不到拿回血本的希望,他情绪缴动地向记者诉说,如果血本无归,我如何向亲戚朋友交待,一辈子都还不清债,到那时我只有豁出去了。
专家释疑
徐妻杨某卷巨款人间消失,是经济纠纷还是经济犯罪?记者专访了法学教授、福建省政府法律顾问苏万全。苏教授分析说,杨某作为徐某40%股份的法定继承人,她有无权利处理这40%股份,这要分析杨继承的财产是否属徐某财产。从现有证据看,这40%股份系林某等三十多人的财产。杨某不能继承不属于徐某的财产,所以杨某无权处理这40%的股份。
对于杨以70万元的价格把股权转让他人后,携巨款消失的行为,苏教授明确指出,杨的行为已涉嫌构成侵占罪和诈骗罪。如果高某明知40%股份是他人实际投资的,还同意杨转让,其亦构成合伙犯罪。
苏教授指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篇2
引言
经济纠纷是企业在参与市场运营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如何在经济纠纷中更好地保护好自身的经济利益,就需要提供必要的、合法的相关财务数据。在这一诉求的推动下,法务会计开始成为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经济纠纷之中。但是,从当前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现状来看,我国的法务会计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从法务会计的应用现状出发,探究其经济纠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法务会计应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务会计的概念及应用现状
(一)法务会计的概念
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综合运用会计学与法学知识以及审计方法与调查技术,旨在通过调查获取有关财务证据资料,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在法庭上展示或陈述,以解决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一门融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察学和犯罪学等学科的有关内容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二)法务会计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务会计的角色正在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但是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首先,法务会计具体细则执行的不到位。在企业日常的法务会计工作中,尤其是对于一些生产及市场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企业来讲,法务会计准则是其平时会计工作的一个主要的引导原则与方向。但是,从具体的实施来看,部分小企业并没有将法务会计准则中的相关细则进行完全的落实与执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打折扣的现象。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相关流程的不到位,为企业今后的财务工作的顺利实现与发展埋下了隐患。这种在观念上的制约和不足,已经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企业法务会计职能的稳健发挥。
其次,法务会计理念理解不到位。当前的法务会计工作标准正在与国际相关要求进行了对接与匹配。这种对接对企业的法务会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新的计算与统计公式的应用在客观上加大了企业在法务会计工作中的难度。部分企业在一些关键的步骤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折扣现象,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企业自身对法务会计理念理解的不到位。法务会计中的一个主要工作方向,抑或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从制度层面进行不断地设计优化与发展。举例来讲,当前在企业日常的管理中,出现的诸多制度层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其中就包括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自律,会计行业的监管,会计领域的自查与自我纠正。
最后,企业法务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在很多方面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执行法务会计条款的标准上都对企业的法务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种高标准要求与企业法务会计工作人员现有的水平与素质之间的差距是当前影响企业法务会计实施的主要不利因素。同样,在会计改革的层面,相关的人才更是推动改革向前推进与发展的重要助燃剂。缺乏人才,尤其是专业的法务会计人才的企业是很难从根本意义上推动企业的发展向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我国在法务会计人才的培训机制及企业单位的人才选拔及培训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会计改革和实施遭遇了重要的人才危机。每年,有大量的法务会计专业人才踏入社会,并且走进企业,但是在一线实施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总之,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法务会计在实施过程当中,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如何从制度体系及员工培训等角度来进一步促进法务会计更好地实施是今后企业管理与发展层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缺乏
由于法务会计在基础理论方面,既具有会计学的相关特点,也具有法学及审计学的相关特点。正是这种在基础理论层面的不足,导致法务会计人才在具体的培养过程当中,包括培养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被动的发展局面。在加上当前,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围绕企业或者个人的相关财务的纠纷不断增多。很多企业或个人需要法务会计来为其财务纠纷的解决寻求出路。因此,造成了法务会计人才的缺乏。具体来讲,这种法务会计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务会计人才在数量上的不足。另一个是,当前培养的法务会计人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二)法务会计案例缺乏
从国内发展的情况来看,围绕法务会计相关的案例还是比较少的。从法务会计自身的学科特点来看,法务会计是植根于会计学科发展需要而不断地从实践中进行的理论总结的结果。但是,由于我国在法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时间比较短,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包括法务会计在内的诸多实践的案例还不是很多。我国在整体的学科构建层面,与西方会计学科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当前,法务会计在案例研究及发展层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由于在日常的法务会计具体实施的一线中,一些新的管理问题与现象得不到及时的理论支持,这些都影响了法务会计案例的丰富与扩充。同时,法务会计的理论工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中,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对欧美相关国家的理论的综述研究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就导致了法务会计的具体实践案例还相对比较少。
(三)法务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较少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涉及法务会计的业务领域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法务会计应用水平的提升。一直以来,法务会计在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的进程中,就是基于一些传统的固有观念而影响其正常职能与作用的发挥。例如,在一些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法务会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当企业在日常的运营中,出现了一些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时,会计行使自身职能的独立性就会由于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约束和制约而难以发挥。同时基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企业缺乏对法务会计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这些都是法务会计在企业中应用比较少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应用数量上的不足,导致法务会计在企业一线应用的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保障,也就在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在面临经济纠纷的时候,借助法务会计来更好地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效果。
(四)社会对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存在误区
法务会计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还比较短。因此,社会上关于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关于法务会计独立性的误区。一些企业在机构设置中会安排专门的法务会计人员来处理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经济纠纷。企业会出于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在管理权层面的优势来对法务会计职责的行使进行施压,使其在相关的会计统计数据和结果上朝向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向来发展。这种行为是当前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应用中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因为,按照法务会计相关准则的要求,法务会计所提供相关数据与材料务必要客观真实。如果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提供的材料不具有客观真实性,不仅仅会导致企业在经济纠纷中处于一个很大的被动地位,情节严重的,还需要担负一定的法律责任。
三、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对策
(一)注重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为了更好地提升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水平,要注重培养法务会计人才。要从当前经济纠纷中对法务会计人才的基本诉求出发,来确定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不但取决于社会对于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环境,并且还取决于其所属主体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些也是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基本条件。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发展与法务会计人才的评价机制,法务会计人才在其所发挥的市场价值也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在今后的法务会计人才的不断培养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从源头制度上,确保其培养目标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才会在具体的操作中拥有更大的把控。具体来讲,高校在法务会计专业教师的招聘和选择过程中,除了考察其必要的教育和学历背景之外,还应该强调其在具体的法务会计市场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教师可以更好地提高法务会计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在进行法务会计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市场的一线进行实习和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水平。经过这种系统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和实施来更好地助力于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丰富法务会计案例
当前,由于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应用中的案例还比较少,这就导致在具体的应用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参考案例而导致法务会计参与和应用在经济纠纷中的水平很难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越。因此,在今后的法务会计的应用中,不断地丰富法务会计的应用案例,是其在今后的应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关于法务会计案例的丰富途径,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实现。一方面,在理论层面,可以尝试在高等院校及科研学术机构中,建立定期的学术交流机制,通过定期的学术探讨当前在经济纠纷领域出现的法务会计案例。同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学术互动组织,更好地将法务会计领域的相关案例问题实现国际层面的接轨。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法务会计工作者要积极进行法务会计理论的实践,通过在市场一线的实践,不断的获得一手的法务会计的应用案例,从而更好的为法务会计案例的丰富提供更多的素材。
(三)加大法务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力度
从上文可以看出,当前法务会计在具体的市场中的应用案例还比较少。这种现状一方面,不利于法务会计自身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缺乏对法务会计的实际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法务会计的认知与信任程度。因此,在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的应用与发展中,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法务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力度。一方面,从组织建设上,将法务会计职责的履行作为一个常态化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实施。这就包括法务会计人才的招聘与培养。另一方面,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及战略的制定与调整中,都要积极发挥法务会计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只有在这种应用力度与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与提升才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大对法务会计的宣传
当前,法务会计在具体的应用领域还存在着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其中包括企业及个人的认知度。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媒介,通过科学、易懂的表达方式,来将法务会计具体内涵与与要求更大范围的进行讲解。例如,在一些地方通过开展法务会计进企业的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及社会群体,更好地认知法务会计,对其基本的职业内涵及相关的职责进行宣传,进而提高大众对法务会计的认知度。在加大对法务会计宣传的过程当中,要避免过于理论化的宣传方式,在宣传的内容及宣传媒介的选择等方面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从而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宣传效果。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具体的规章制度层面,对相关企业的法务会计的宣传效果进行落实。通过这种宣传,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及个人在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引导企业利用法务来更好的保护自己在经济纠纷中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应用价值的提升。
篇3
认知脑电测谎的技术优势
(一)直接记录大脑对刺激材料认知加工过程的脑电位特征,提高了准确性
传统的心理测试工具是多道生理记录仪,通过提问一些问题让被测人作出回答,记录与外周神经系统相关联的呼吸、心血管活动、皮肤电变化等生理指标,通过比对分析被测者对不同问题的反应图谱,对被测者作出与案件是否相关的判断。认知脑电测谎不是对被测人外周神经系统控制的各种生理指标的记录,而是直接记录被测者大脑对所呈现的案件相关或无关的刺激信息认知加工的脑电特征,通过比对被测者对不同性质刺激的脑电位在潜伏期、波幅以及波面积的差异从而作出判断。人类具有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对所受到的刺激首先是识别,然后确定做出反应,这一识别———判断过程主要是在人的大脑中通过发放生物电并在神经细胞之间彼此传递、综合,最后给效应器官发出指令使其执行才得以实现的。认知脑电测谎就是直接记录大脑认知加工所引起的大脑电位的变化,是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直接监控,能有效提高测试准确率,降低假阳性。
(二)同步记录大脑对刺激材料加工过程的脑电变化,具有锁时性
认知脑电测谎是同步记录大脑对刺激材料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大脑呈现的脑电位变化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与行为数据的融合达到反应时间和脑电位的匹配,然后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在认知脑电测谎中分析的是刺激呈现后1000ms以内脑电位变化,能直接反映大脑对所呈现的刺激材料的认知加工,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反应指标的锁时性记录。传统的生理多导仪是通过向被试提问,同时用多导仪记录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皮电、血压、呼吸的改变。在此过程中由于受提问时间和个体的差异被测人在听到问题到生理反应之间会有一定的延迟,这些额外的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传统多导仪相比较,认知脑电测谎不需要对被试进行任何的询问,也不需要被试口头回答什么,只是通过呈现一些不同性质的刺激材料,让被测人对所呈现的内容做“是”“否”的按键反应,与此同时通过被测人头上所戴的电极帽及时地记录被测人对不同内容认知加工的脑电。通过比对脑电特征的差异来作出判断。
(三)不受生计数、声音等反测试手段的影响,难以伪装
认知脑电测谎中反映的是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脑活动的电生理变化。在显示不同刺激所诱发出的不同脑电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读取案件相关的脑电位变化,即得到无法伪装和隐藏的脑电位的波幅、波的正负极性、潜伏期等参数变化,然后把这些不同变化作为检测是否与案件相关的依据。这些参数的变化具有不易伪装的特性,其原因在于人的大脑当辨认出重要信息时,如嫌疑人所看见或听见的刺激与存储在其大脑中的犯罪细节部分相吻合时,大脑就会产生一种称为“编码与记忆相关的犯罪行为多参数脑电图反应(memoryandencoding-relatedmultifacetedelectroencephalographicresponse:MERMER)”。[3]在民事纠纷案中只有真实发生过的事实才能引发出特异性的脑电特征,而未发生的编造的事实则不能引发特异性的脑电特征。同时相关研究发现ERP欺骗检测的效果不受“计数”[4]、声音[5]等反测试方法的影响,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抵御反测谎手段的能力。
(四)测试在基本无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结果更客观
在认知脑电的测试中,不问任何问题,只是让被试看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言语或图像信息,并对其做反应,而同时同步记录的脑电反应是无创无异样感觉的。测试的整个过程基本是在无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的。测前的谈话是非常客观的,所有测试人员在情绪表现上都是中性的,无论被试是否具有所要调查的特定信息,测前谈话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被测人的身心状况,测试的意愿,案件的关键点等相关内容。这与传统心理测试的测前谈话有较大区别,不需要强化测试中对控制问题的反应。从测试之前到测试的中间环节,测试人员在基本无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减少了压力对情绪产生的影响,保证结果更客观地反映被测人记忆的真实情况。
认知脑电测谎在民事纠纷案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可作为民事纠纷案分析的基础在认知脑电测谎中所依赖的是不同被测人对不同属性的刺激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不同被测人在进行认知脑电测谎过程中的认知预备—状态—过程—结果选择上存在差异。[1]认知预备的不同表现在不同的应激水平会影响在对不同问题的认知加工敏感程度上,这反映在生理上的感官反应能力提高,对文字、图片等视觉识别速度加快,按键反应的速度提高等;认知状态的不同是指不同的被测人具有经历实施后的具有行为体验性的再认、通过媒体或他人等第三方获知感官性再认、以及陌认三种认知状态的不同;认知过程的不同表现在相同的认知作业下,不同被测人由于测谎动机、认知目的、以及对自己的主观要求的差异所导致的对问题的监控和做出反应的差异;认知结果的选择方面则是对于相同的一个问题,不同的被测人所与自己识别出的事实一致或是不一致判断。在民事经济纠纷案中,双方所争议的焦点必然有一方所坚持的观点是真实存在或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而另一方则是虚构的或是未曾发生的,属于主观臆造的事情。某一争论的焦点对不同的被测人其认知加工的过程会不同。相对于诚实被测人,他对所呈现的刺激是做正确的识别诚实的回答,而对于欺骗者来说则是做正确的识别错误的回答。在这个认知加工过程中就会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差异,最终反映在脑电特征上。
(二)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脑电位特征的不同可作为区分不同被测人的依据与大多刑事案件的认知脑电测谎不同,在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测试中,不仅需要鉴别被试或者嫌疑人是否拥有某些记忆,还需要进一步分辨这些记忆的获得来源。对双方争执已久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双方所争议的焦点可能对方也熟悉,只是性质上一方所持观点是事实发生的,而另一方是自己虚构杜撰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区分这些记忆的来源,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建立在CIT理论基础上的大多数脑电测谎的解释比较适合于未被信息污染的刑事案件,但对于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可能并不适用。在测试中让被测人对每个信息点的两种观点进行判断,其心理意义有三种:亲身经历的记忆、自己强调的虚假观点、对方的虚假观点。其中,亲身经历的记忆可以解释为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生活的记忆。Conway(2003)做过一项关于回忆真实事件与想象事件的脑电研究,发现对真实事件和想象事件的回忆都激活了左前额叶,但想象事件的激活强度比真实事件要低。牟诹静[6]的实验研究表明,左侧额区在刺激后450ms~750ms时间内平均波幅和晚期负波波峰波幅能够区分真实与虚假信息,真实信息诱发的晚期负波比虚假信息更大,差异显著。韩志伟[7]的实验结果表明,左侧额区在刺激后550ms~800ms时间内的平均波幅和晚期负波波峰波幅能够区分自我信息与他信息,自我信息诱发的晚期负波比他人信息的更大,波形更为负向。这些研究提示,左侧额区的晚期负波可以区分事实与虚假信息。
认知脑电测谎在民事纠纷案中具体应用的思考
在对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认知脑电测谎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编题的准确性
认知脑电测谎的刺激题目的编制是诱发特异性脑电特征的基础,通过刺激材料的编制可有效区分事实与虚假的信息。在民事经济纠纷案中双方所争议的可能是关于合同的签订,钱的数目、还钱的次数以及是否还过钱等各方面问题,通过对争议点的确定可明确事实发生与否,有效区分不同类别的被测人。第一,案件相关信息的选取。每个案子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作为测试人员如果不熟悉案情,就不可能编制出合适的题目,心理测试就不可能成功。所以,测试人员一定要熟悉案情,与民事纠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进行深入的测前谈话,并与办案人员多交流、多沟通,必要时还要看卷宗,从而确定双方真正的争议点以及事情经过的具体细节。测试题目编好后,要与办案人员一起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测试中使用的关键案件情节要认真审查,做到客观准确。总的目标是在选取问题的质上能够反映原被告争议的焦点信息,在量上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案件相关的关键信息,从而有效减小测试结果的假阳性概率。第二,案件陪衬信息的选取。认知脑电测谎中的案件相关信息的呈现需与陪衬信息混合,通过随机呈现,被测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或“否”的按键反应。案件陪衬信息应与案件相关信息相似,但性质不同。在民事经济纠纷案中对于一方来说的陪衬信息可能就是另一方的案件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在测前认真深入地分析案情,编制好合适的陪衬信息,从而为测试后期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依据。
(二)测试过程的严格控制
认知脑电心理测试和其他物证检验一样,有一定的条件和标准,不符合条件的测试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应严格按照认知脑电测谎的程序进行测试。在测试前,测试人员一定要了解被测人的精神、身体状况,有无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有无脑部损伤史,视力或经矫正视力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认知脑电心理测试的条件。如果不符合,应当坚决不测。测前还要给以正确的指导语,打消被测人的怀疑和恐慌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按键反应。正式测试前还要让被测人进行练习,从而克服由于测试按键的熟练度造成的影响。在测试中应尽可能保持测试环境的安静,测试过程不被打扰。在测试后应该及时将测试结果进行分类保存,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做好准备。
(三)测试结果的分析
民事纠纷案件与刑事案件的认知脑电测谎在数据上会存在差异,因其所呈现的内容不是知与不知,而是判断哪些是事实。在按照被测人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将EEG数据进行分类叠加,共获得两类ERP波形,即自己的和对方的观点的波形。随后,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左侧额区电极记录到的ERP数据用于分析,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不同类别的ERP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如果双方被测人两类刺激均诱发明显的晚期负波,则重点比较两类脑电成分在500ms~800ms间平均波幅的大小。比较自己所持观点与对方观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脑电特征差异,如一方被测人两类间差异较小,另外一方被测人两类间差异较大,则为典型的A欺骗、B诚实的情况,反之亦然。如果差异不典型,则需参考其他脑电特征。在此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认知脑电测试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测试结果还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我们要客观地对待认知脑电技术所得出的结论。
(四)测试相关人员的专业要求
关于传统的心理测试人员的专业要求各国已经形成了较明确的要求,美国的测试中心要求测试人员必须接受三年的全日制学习,研究50个庭审案例;墨西哥法院要求测试人员至少有五年从事测谎的工作经历或接受过同等程度的训练并在测谎结果将作为证据在法庭提出的前一年时间里至少接受20小时的连续测谎教育。但关于认知脑电测谎人员的专业要求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明确的、系统的规范要求。作为一名测谎人员以上要求应该也是认知脑电测谎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具有相关的生理、心理、犯罪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测谎工作经历或测谎专业训练,能够熟练地实施整个测谎过程,有效地分析脑电数据并根据以往的实验及实案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篇4
关键词:公司人格行为 经济纠纷 权利滥用
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公司中人格滥用的事件逐渐增多。这种行为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也显示出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责任制中的缺陷。在经济审判中,存在很多滥用人格行为及相关积极纠纷,且无法得到较好的处理。这种情况会助长滥用公司人格行为得不到改善,所以要妥善处理这方面的经济纠纷,现总结如下。
一、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特点
1.公司的操纵者为主体。
在滥用公司人格的事件中,主要是公司股东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谋利,进而操作公司,所以公司的操纵者就是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主题。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公司的董事或是职员,与公司利益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在操纵和控制公司的过程中,都有滥用公司人格的可能性。
2.滥用人格者的公司操纵比较突出。
滥用公司人格行为者,要控制和操纵公司,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这个过程在客观上会到突出体现。滥用人格行为者,要想通过公司进行一些不法交易,就要拥有公司的实际操作。如果这些特定主体,无法控制公司,就无法将公司当做工具,实现自己的不法目的。滥用公司人格行为者,要将公司的独立人格作为挡箭牌,从而逃脱法律责任。在实际分析中,公司的操纵和控制方法有很多中,要进行认真分辨,找出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
3.滥用公司人格行为表现为恶意。
从主观上分析,滥用公司人格是恶意的表现。滥用人格者将公司当作行驶不法手段的工具,从而逃避法律追究个人责任。这里的规避法律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因受法律规定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某种行为时,便利用其控制的另一独立公司去完成。外界的人看来,这是公司的行为,是主观的一种体现,而进行内部分析中,这是滥用人格者谋取私利的方式,属于特定人的特定行为,只是让公司背了“黑锅”,通过合法的形式遮掩。
4.违背诚信原则和善良风俗。
从法律的具体条例上分析,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主要特征是,违背法律规定和与诚信原则相左的。在公司的经济交往中,公司的管理者,应限制风险责任,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式,规范法人制度行为标准。通过这种方式,对股东的行为进行约束,合理利用法人制度行为的法律标准,体现经济自由。如果出现公司人格的滥用问题,不能过度的限制经济自由,避免危及到法人制度,影响整个法律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相关人员进行法律约束的过程中,要认真区分滥用行为和合理利用行为。善良风俗在这里主要讲述的是,我国能够通俗表达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这些内容主要是按照法官自己的法律意识,进行定义的。工作人员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使用诚信和善良两个概念定义这些行为,其主要原因是公司人格行为有着多种变化,并有较多的种类,很难在滥用行为中找到明文规定,而其主要体现就是违反诚信原则和善良风俗的。
二、滥用公司人格行为及相关经济纠纷的处理
1.使用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在法律条例规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公司人格否认原则,较好的处理经济纠纷等。这种方法也被形象的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滥用独立人格行为者,在操纵和控制公司中,并不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些做法经常为了逃避法律或是脱离契约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无视公司的法律形式的独立人格,然后直接找出背后的操纵者,主要是股东或是其他人。在公司人格被滥用的情况下,会损害债权人的个人利益,所以针对此件事件的处理,要直接追究责任主体。
2.维护公司制度和法人制度。
在经济纠纷的处理中,要注重维护和完善法人制度,保障公司制度的完整性。针对公司人格的否认,并不是全盘否认公司的基本本质。在公司制度的维护中,要能够分辨出明确实忘的公司人格,然后在维护公司法人地位的基础上,对滥用公司人格者,给予严格的惩戒,从而保证法人制度能够健康发展。司法人员要从特有的角度,维护公司的权益、制度,并对公司及法人制度进行完善。
3.挽救滥用行为的损害程度。
司法人员使用公司人格否认事件,要分析损害行为、损害事实之间的联系,然后掌握这种因果关系,从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挽救措施。滥用公司人格,主要表现为损害公司的利益,这种情况下,造成一切客观的后果,都需要具有的人员承担,而不是由公司承担。这种因果关系也会体现为滥用公司人格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司法人员在选用合适的挽救行为时,应考虑公司是否收到影响,最大程度的挽回公司损失的利益。
4.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在经济审判中,司法人员要了解公司否认原则的意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保护债权人的基本利益。在公司人格被滥用的情况下,使用否认公司人格,是为了找出公司被滥用的主要情况,了解滥用者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从形式上,将上市公司的行为当做滥用者的行为,追究滥用者的责任,实施最有利的制裁。这种手段可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无视名存实亡的公司人格,才能将人格滥用者及时找出,防止其逃避法律制裁,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篇5
关键词:纠纷 预防 发包方
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85-02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发承包双方的合同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一旦违约而导致的诉讼也越来越多。最常见的表现是发承包双方在结算时产生价格差.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协商不成后诉诸法律。其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赢了官司输了钱。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包方的原因也有承包方的原因。
发包方的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发包方的项目管理就是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四大目标的实现。一旦出现纠纷甚至诉讼。目标无法实现。该项目必定失败。为此,发包方必须提前预防各种纠纷的发生。使合同顺利履行,确保四大目标实现。
为此,发包方要顺利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从勘察设计开始。招投标、拟定合同条款、编制工程量清单、项目实施、竣工移交等各方面均应提前做好纠纷预防措施。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提出下列观点.供大家分享。
一、设计完整而详细的施工图
设计阶段是发包方投资控制的重点。也是预防纠纷的源头。
1.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是决定性的。达到75%以上。设计质量的好坏及设计管理的水平对项目投资影响举足轻重。
2.随着08清单规范的实施,08清单规范第1.0.3条明确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且为强制性条文。而工程量清单是以施工图为依据来编制的。设计图纸的每一个宇、每一条线的变化均会影响到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发承包双方的结算价,一旦图纸设计深度不够或形成“三边工程”。必定要大范围、大量地调整综合单价,发生价格争议和工期争议的可能性就越大。08清单规范第4.7.2奈规定若施工中出现施工图纸(含设计变更)与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的.均应调整综合单价。因此,招标时设计图的深度越深越好,并且图纸不应出现差错、矛盾等问题。这样的图纸用来招标并用来施工,是编制出好的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也是减少设计变更.快速推进工程的基础。
因此,(1)发包方必须重视设计工作。留有足够的设计时间,涉及到两个以上系统专业的设计.要反复核查,从设计源头控制。(2)提高设计监理的总体把关能力,不能流于形式,并形成自检、互检。(3)严格杜绝三边工程。禁止招标一套图、施工另一套图。一旦出现招标图与施工图不一致,直接面临I程量清单中项目特征不符而综合单价跟着调整。此时合同价已是面目全非了。(4)严禁初步设计招标。由于初步设计的深度远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是无法用工程量清单来计价的。必须采用施工图招标,否则肯定发生纠纷。
二、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08清单规范3.12条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由此可见工程量清单是非常重要的。发包方必须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不准确的工程量清单用来招标后。实施过程中极易引发争议。而工程量清单的责任在发包方,发生争议后发包方处于困难的地步。
为此,1.发包方必须委托经验丰富的招标人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不得赶时间、抢进度,发现图纸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并解决。
2.编制的重点是项目特征描述,08清单规范4.3.4和4.7.2明确了施工图纸与项目特征描述不一致时应调整综合单价。这就要求编制人准确地将图纸语言变成清单文字,不缺项漏项。项目开列正确完整。
3.出现清单规范附录中来包括的项目时编制人应补充,此时须注意要增加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描述。这样就明确了如何算量的问题,防止算量的纠纷,也便于工程施工中监理对工程计量支付的复核。
三、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在最终结算时是非常容易发生纠纷的,究其原因是对总价合同在认识上的问题。
1.总价合同的适用条件是I期短、规模小、总价低、工艺成熟、施工图纸完备的项目。一旦不符合条件而随意采用总价合同,就会埋下隐患。必定影响工程建设,发生事后纠纷。
2.总价合同的实质是承包方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完成全部承包范围内的所有工作的总价包干。这就是说合同必须约定承包范围和价款调整的条款,一旦承包范圃变化,则价款肯定变化。主要有设计变更、业主指令、工程量和工程项目增减、图纸错漏等,此时合同价款应据合同每款相应调整,这祥可减少结算时无休止的争论。
合同价格包干是指完成了承包范围内所有工作的价格包干,若出现工程量增减则必定要调整总价。这在发承包双方均会出现理解偏差,结算时常常扯皮,如工程量减少了承包方要求合同价格包干,工程量增加了则发包方要求合同价格包干。这两种做法均不正确。因此需要用合同条款进行约定。
所以总价合同的最终结算价款也是可调整的。并非绝对的总价一成不变。为此建议尽量避免使用总价合同。而使用单价合同。必须使用总价合同时,须明确约定承包范围,价格包干范围,风险包干范围,工程量计算规则,发生工程变更、物价变动、法律变化、不明地质等情况如何调整单价和总价等。
四、单价合同与不平衡报价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工程量的变化加上我国许多工程均为三边工程。工程量的变化会很大,甚至工程内容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工程量增减调整价棒的条款应在合同中加以约定。但又考虑到这样套形成许多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需要调整,又会形成新的价格争议,即时调整的最终综合单价确定发生争议。此时可与不平衡报价的调整共同处理。
在任何一份投标报价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平衡报价项目,不平衡报价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成为承包方增加利润的来源,也有可能变为承包方亏损的源头。如某一单价报价很低,实施中工程量大幅增加,承包方为了避免亏损必定要求重新组价。调高单价。而若报价很高后,发包方要求重新组价,调低单价。此时合同无相关约定或约定单价不因工程量变化而调整,这样矛盾就出现了。为了解决因量的变化而导致价的调整,在08清单规范4.7.4和4.7.5条中已有条款,可在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这样一般情况都能解决矛盾,但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在目前的工程项目,工程量增减幅度均比较大。工程量增减超10%以上是非常普遍的,有些时候会有成倍的增减。此时采用上述条款会有大部分单价均要调整,到底调整到什么价格,发承包双方会为新价格的确钛而争执不休。另一种办法是在签订合同前。询标澄清时一并将不平衡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的单价固定。不再因工程量变化而调整
了。可由拟中标人提出新单价,发包人认可。这样将把矛盾提前解决了。此时应注意该处理方法在拓标时应告知投标人,并明确调整后的单价适用范围。
五、明确约定风险的内容及范围
08清单规范4.1.9条规定不得采甩无限风险、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规定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发包方若将法律、政策风险以及将人、材、机涨跌价风险转嫁承包方后,一旦发生2008年材料价格大幅涨价;受到损失的必定是发承包双方。也违背了合同法最基本的公平原则。
因此,在合同中必须约定风险内容及范围,明确风险的分扭原则和计算方法。实际搛作按08清单规范4.1.9条、4.3.4条、4.7.1条、4.7.2条、4.7.4条、4.7.5条、4.7.6条执行即可。
六、竣工
对竣工日期的确定一直是建设各方争论不休的话题。说法不一。如完工日、验收合格日、验收合格报告日、申请竣工验收报告日、工程移交日等等不一而足。由于竣工日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缺陷责任期的计算,工期是否延期等问题,是发承包双方争议的焦点,因此合同对此必须加以明确。在合同法第279条和最高院的法释[2004]14号文件中第14务的规定有相互矛盾之处,合同法上的“竣工”是指工程完工,法释[2004]14号文件上的“竣工”是指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根据建筑工程的一般概念。施工合同所约定的工期是指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的期限,并不包括竣工验收时间。况且竣工验收不完全是合同当事人可以控制的事项.双方均无法准确预料和控制验收合格的时闻。
在标准合同07版的通用合同条款第18条中已非常详细具体了,并且解决了上述矛盾。可按此执行即可。但须注意的是: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之日为竣工日期且不得再以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结算和支付。这在最高院的法释[2004]14号文件中第13、14条中已有解释。故发包方在项目管理中要特别留意。不要因急于使用工程而留下隐患。
七、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发包方在项目管理中必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用好合同解除权,确保项目能继续进行下去。
一旦出现法定合同解除条件或约定合同解除务件时可直接行使合同解除权,并且只须依约行权。不必经承包方同意。法定解除条件见合同法第94、96条以及法释[2004]14号文第8条,约定解除是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发包方必须牢记解除条件。在项目管理中留下足够的证据,只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对方违约。才能控制项目发展的方向,使事情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即便是进入司法程序也处于有利地位。若出现合同解除情况时须请法律人员共同处理,合同解除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诉讼。应提前儆好法律事务的工作。
相应的,承包方也有解除权,见合同法第94、96条以度法释[2004]14号文第9条。发包.方同样必须牢记解除条件,切实履行合同义务,使工程顺利推进。同时也防止了承包方行使解除权。
八、其他注意事项
1.08清单规范4.4.2条中“……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以投标文件为准”。为此。发包方必须认真审查投标文件。是否有不一致处。一旦合同签订。则接受了投标文件。并按此执行合同。
2.工程量增减或甩项会出现总价子目如何结算的问题。故合同中对总价子目应约定如何计量,结算时是否调整、如何调整。
3.许多发包方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要求承包方按管理制度执行.有些直接写入合同中,此时应在招标时告知投标人。
4.发包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的竣工结算的核对时间,否则就套发生以承包方要求的结算价结算的风险。
5.技术措施中能计算工程量的尽量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方式计价。但须明确I程量计算规则。
6.明确约定监理工程师以及发承包双方管理人员的权限。特别是变更、签证、开竣工、价格、结算等相关文件签署的权限。防止出现互不认可的局面.进而产生纠纷。
篇6
【关键词】差错;纠纷;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704-01
俗话说:“三分治疗,十分护理,”在病人就医整个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贯穿始终,占了极其重要地位,为了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1.认真学习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1.1 护理工作是一门细致、严谨的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工作也是一门技术,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才能及时、准确、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1.2 掌握各班工作质量标准,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
2.掌握各项工作流程,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2.1 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各项工作流程,如:一般住院病员工作流程、危重抢救病员工作流程等等,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随机应变。
2.2 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危重抢救病员、特殊人物、三无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各种登记要及时准确,项目填写完整,做到有据可依,避免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
3.加强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意识
3.1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急病员所急,想病员所想,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医德观念,执行医嘱时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良好的医疗品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有效防止差错及纠纷的发生。
3.2 护理人员要是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亲切和蔼的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的基础,能缓解医患矛盾,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4.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4.1 良好的人际沟通是联络医护情感、护患情感、护护情感的细节,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1],有效的护患沟通,更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病员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
4.2 在每一项护理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履行告知义务,对于患者的疑问尽量使用浅显易懂语言进行耐心的解释,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取得患者的同意及配合,避免因解释工作不到位而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5.注重细节质量
5.1 合理收费。在医疗纠纷中,由收费原因造成的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做到合理收费,实事求是避免经济纠纷的发生。
5.2 加强安全管理。为病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诊环境,避免因地面湿滑、灯光昏暗、病区人流量大等不安全因素为病员造成意外伤害。
5.3 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娴熟的护理操作能有效的避免因技能不熟练导致患者不满意,特别是在静脉穿刺时,尽可能确保一次性操作成功,如操作失败时积极向患者说道歉,取得谅解。
5.4 加强病房巡视。按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时进行病房巡视,主动为患者更换液体,不要因忙于书写护理病历记录等而让患者等待过长时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6.掌握发生护理缺陷应急处理流程,制定不良文件应急预案
发生护理缺陷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观察是否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报告科护士长,必要时由科领导出面解释,一周内在护士会上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按规定对当事人作相应处理。发生纠纷等不良事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积极与病人沟通调解,遇有较大纠纷时,上报护理部、院办公室。科内进行讨论,定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科室由护士长组织数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将护理缺陷和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7.总结
护理纠纷及差错的防范不仅依赖于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应急处理流程,更重要的是依靠于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操作水平、护患沟通技巧。
篇7
先刑后民原则是指在一个案件中,出现可能同时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的情况时,应当优先审理刑事法律关系。
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而且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又相互关联,即适用“先刑后民”原则。 1985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就对先刑后民原则有了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发现有经济犯罪问题,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将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分别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1987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又对这原则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时,一般应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全案移送,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如果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必须分案处理的,或者是经济纠纷经审结后又发现有经济犯罪的,可只移送经济犯罪部分。对于经公安、检察机关侦察,犯罪事实搞清楚后,仍需分案审理的,经济纠纷部分退回人民法院继续审理。”至此,我国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先刑后民”原则已十分明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当多的已经立案的经济纠纷案件同时也涉嫌经济犯罪或与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交织在一起,对这些案件应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又于 1998年4月21日颁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确立了以下原则。最高人民法院(1998)7号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案件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于经济纠纷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算;难点;原因;治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结算的难点
1、建筑工程结算的依据难以确定。
建筑工程结算的依据存在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依据,就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建筑工程结算的性质不同,就可以将建筑工程结算分为两种:计量依据,费率、价格依据;而按照性质来源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合同中确定的依据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逐步商议的依据。这种建筑工程结算依据存在不确定性主要的原因是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没有比较明确的合同双方结算依据,即使有的合同有,但也是比较的含糊,模棱两可,存在不合理性,以及合同双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工程结算的商榷依据也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引发合同双方产生经济纠纷。
2、建筑工程结算的期限和审核效力难以确定。
建筑工程结算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人进行劳动支付的前提,对工程计量以及建筑工程支付的期限不同,签订合同双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同的。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对建筑工程款的支付形式进行比较明确的约定,无论是采用分期支付的形式,建筑工程完工以后一次性支付的形式,还是设定一个结算的期限的形式等等都没有,这样就使得签订合同的双方出现经济纠纷时,因为这些原因而没有设定时间权限,在进行建筑工程款不能够按实结算,就没有按照正常的法律形式,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款的结算变得遥遥无期。建筑工程结算审核效力比较的难,一旦出现经济纠纷时,走上法律程序,这样就会使得要进行对方的审核,重复的操作就会拖延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以工程没有完工为由而拖欠工资。
3、建筑工程结算纠纷缺乏合适的解决机制
目前,我国出现建筑工程结算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然而解决这些建筑工程合同经济纠纷的机制却比较的单一,不能够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经济纠纷问题,一般解决合同经济纠纷都是采用诉讼的形式。然而诉讼作为建筑工程结算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方式,却缺乏灵活、便捷,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出现的建筑工程合同经济纠纷,从而降低了解决经济纠纷的效率和公正影响力。在一次的案件中,经过了多次工程结算审理和坚定,最终才解决这一经济纠纷,这样的过程和程序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建筑工程结算难的原因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无序和混乱,制约着建筑工程结算
目前,由于在现阶段下的经济体制,我国对合同的管理存在极其不规范的现象,现在的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并且管理手段落后不能够满足现在建筑工程结算的管理。建筑工程合同存在的不完全性就要求对合同进行规划的管理,而建筑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则要求对合同实施的工程加强管理。现在,存在很大的问题是在于技术与经济的脱节,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够形成统一,施工人员既不能够对经济有所了解,又不能够有一定的合同管理意识。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的管理人员都只是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合同的管理,同时监管的体制也不能够达到要求,不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2、建筑工程合同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工程款的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合同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性合约,其与一般性的购物合同有所差别。这种不完全性是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决定的,建筑工程本身就存在比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每一个细节都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改善措施和解决方案有明确的规定,更不能够对存在不可预知的情况做好实现的补偿和安排。为了能够将改善建筑工程合同这种不完全性,签订合同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应该考虑到再协商,再修正,以便更好地解决纠纷,以此来弥补建筑工程合同中这一缺陷。建筑工程合同款的最初造价和追加款存在不确定性,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随时的变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三、建筑工程结算难的治理措施
1、提高解决工程结算纠纷的质量
有效地提高解决工程合同纠纷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合适的纠纷解决机制。根据以往的案例表明,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建筑工程结算的纠纷,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诉讼存在其自身的缺陷,解决工程缓慢,程序复杂,现在应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来改进我国现在的解决建筑工程结算合同经济纠纷机制。采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运用这种解决方式,就不需要做那些复杂麻烦的法律程序,而是通过谈判、协调、调解等等形式来解决纠纷,这种方式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一旦出现经济纠纷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简单、便捷,在国际工程纠纷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2、提高合同的签约质量
提高合同的质量关键在于能够在签订之前做好防御工作。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该对采用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无论是采用计量与支付,还是建筑工程费用需要变更以及需要进行索赔的都应该有相应的规定,同时在签订合同时,还应该对合同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提高合同质量主要的是提高合同双方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采用不同方式来进行签订合同的双方,采用招标工程的,应该将招标文件尽快的转换为正式的合同,并且加强对合同的审查;对进行工作的,应该找好合格的人,并且不断地提供人的服务。
四、总结
建筑工程结算是建筑工程合同款中重要的内容,建筑工程结算是一件比较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仔细,即使在进行阶段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些困难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畏首畏尾,而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好合同的细节,并且积极的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恰当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杨业豪.浅议建设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2]罗文楚.浅谈工程造价及工程结算管理[A].湖北省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专委会成立大会及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论文集[C].2004年
篇9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 基本特点 实现机制
在我国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经济法责任的理论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且在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争议。所以进行经济法责任的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经济法责任理论是经济法基本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进行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也有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在我国,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是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经济法责任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致使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在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本文理解的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主体因其违反经济法的规定或不当行使经济法中的权利而造成的不利后果,责任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责任有其独有的本质属性,是其他法律责任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经济法责任的特点,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通过对已有成果的研究和笔者自身的思考,本文对经济法责任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法本身就是社会利益的产物,是国家用来调节和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的法律;二是,制定经济法责任制度时,社会的公共利益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经济法责任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2)双重性。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公民个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其法律责任的特点是倾向于对受害者的补偿,也就是法律责任中的补偿性特征,而行政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家的利益,其法律责任则以惩罚性为主,也就是法律的惩罚性特征。由于经济法的本质主要用于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使得经济法责任同时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的双重特征,这也是经济法责任跟其他法律责任的不同之处。
(3)综合性。众所周知,当今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再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为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规范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干预行为和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这就是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法弥补了我国现有民法、行政法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某些经济违法行为可能同时触犯多个法律部门的规定,使得其违法行为在民法、行政法等单一部门法律范围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运用经济法综合性的角度才能解决复杂的经济纠纷问题。这就是经济法责任综合性的表现。
二、我国现行的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及其局限性
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是构成我国法律实施机制的四个基本要素。目前,我国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基本是借用我国民法、行政法中的实施机制,其自身还没有独立的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实际中屡禁不止的经济违法现象告诉我们,我国现行的这种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存在着很大缺陷。一方面,忽视了经济法本身独有的社会性特征。这使得经济法责任与其它法律责任不同,它是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的;另一方面,忽视了经济法责任形式与我国现有民法、行政法的法律责任形式的差异性。例如经济法责任在保护权利方面就是有别于民法、行政法的。这些都是我们在完善我国现有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理解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本质,才能构建适合经济法责任特色的实现机制。
三、完善我国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的探讨
我国对宏观经济主体进行调节的主要依据就是经济法,其功能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构建全体社会经济成员普遍和谐发展的经济秩序。完善我国现行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是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
通常,我们所说的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主要是指它的司法实现途径,也就是经济诉讼问题。我国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主体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关于经济主体的诉讼权则没有明确的表现,致使对经济法责任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混同的现象。比如将经济纠纷案件错误判定为民事纠纷案件,或把民事纠纷案件错误的判定为经济纠纷案件,这也是我国现有经济诉讼理论不健全的具体表现。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经济纠纷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固定、单一的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现有的很多经济问题,因此,完善我国现行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性的去考虑问题,必须摆脱我国目前单一部门法律领域的那种固定、单一的法律责任实现机制,而应该根据经济法自身的独特本质属性选择使用或合并使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中某些好的实现机制,并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三方面综合性的角度来看待经济纠纷中的有关问题,只有建立这种复合型的责任机制才有可能彻底的、有效的解决经济纠纷中的复杂问题,也能给予经济纠纷中的受损害者充分合理的裁决和救济。
此外,诉讼机制是实现经济法责任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经济法诉讼机制是当前完善我国现行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要完善我国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首先就必须先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诉讼制度。在制定我姑经济诉讼制度时,我们首先必须对我国当前政治、法律 和文化的特点有正确的了解,这是我们进行经济诉讼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其次,我们要充分理解经济法的特殊性。由于经济法调整对象是整个市场经济范围内所有的市场主体,使得其调整方法必须是综合性和多样性的,因此,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我们不可能设计一套标准统一、能适用于经济活动中所有经济纠纷的经济法诉讼制度,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根据经济纠纷异常复杂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经济违法行为灵活的采用不同的诉讼处理策略。例如:如果是经济主体违反经济法的违法行为,按刑事诉讼处理;而如果只是一般普通公众之间的民事纠纷,则按民事诉讼处理。但是,在我们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已有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等三大诉讼机制并不能解决好所有的经济纠纷问题。一旦遇到现有三大诉讼不能解决或者不能很好解决的经济法纠纷问题时,如果我们继续固执的套用已有的三大诉讼制度去解决复杂的经济纠纷问题,就会发现现有的诉讼机制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我们就必须在已有的诉讼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设置一些特别的规定,创新原来那种单一固定的诉讼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需要。经济法自身的独立性决定了经济法诉讼机制也应独立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但这并不能阻碍它借用传统三种诉讼制度中的某些好的方法,因此,经济法诉讼制度应该多元和开放的。
如前所述,我们已经认识到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经济法责任也有别于其他法律责任,它具有独立性特征。因此,在研究经济法责任问题时,我们必须正视和正确理解经济法责任自身这种独有的本质属性,而不能将它与别的法律责任等同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经济法责任实现机制,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彤方.经济法责任理论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颜运秋.经济法责任基本问题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10).
[3]唐光丽.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基本特征[J],知识经济,2009,(2).
篇10
一、引言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尽管程度各不相同,但已毋庸置疑地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成为引发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加入WTO至今,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密切。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问题,在我国也存在,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持续运行。尽管在学界早就有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截止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解决对策被提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步伐都变得滞缓,基于此,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本文研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点及原因,并探讨解决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能为世界各国走出经济阴霾,促进世界经济健康、良性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征
总体来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并非是朝夕即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累积、形成的过程,其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就开始出现了失衡现象,其明显的表现,就是二者的数量比例不均衡,与实体经济部门数量相比,金融经济部门的数量增多迅速,并且在在资产、规模上也更大。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缺失,而原本处于辅助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地位的金融经济,已经超越实体经济而占据了主导位置,并逐渐开始脱离实体经济,实现独立发展。金融资产系数、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量比率等,是衡量二者之间分离程度的指标。如果这些指标上升的幅度越大,说明二者之间的分离问题也就越严重。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兼并行为导致经济体过度集中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使得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在实现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依靠自身强大的资源与竞争实力,逐渐开始兼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机构,这种优胜劣汰导致的规模较大的兼并行为,使资源与资产逐渐集中到少数较大的金融机构受众,这就使得全球经济体分布过于集中,从长远来看,将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从层面来说,过于集中的经济体,将使金融机构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产生功利性心理,过度追求更高薪资。如果大型的金融机构发生破产,那么,为了维持经济稳定,政府就不得不伸出援手,出于这种考虑,大型金融机构对破产的顾虑更加忽视,甚至做出很多与正常经营及自身发展目标相悖的风险经营行为。
2.经济活动过多地出现在金融经济中
与实体经济相比,金融经济无论在规模、资金,还是发展实力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基于这种优势,很多经济活动都趋向于在金融经济领域进行,其导致的结果,便是实体经济遭受金融经济的挤压日益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使二者比例逐步失去均衡,从而发生分离。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纯粹投机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金融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剧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
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衡
金融经济的片面强大,以及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直接导致了二者在数量上出现比例失衡,而且,在金融经济中,还存在大量的投机因素,这些投机因素影响了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准确性,导致很大一部分的价格指数,均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从而也无法准确地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价格指数丧失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反映与指导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其原因在于,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不均衡,使实体经济受到了金融经济的严重损害,社会资本不断地从实体经济中流失,并注入金融经济领域中,不仅使金融领域中的投机行为更频繁,也使经济发展呈现出虚假繁荣的现象。这种虚假繁荣的现象,掩盖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降低了国家宏观指导策略的科学性、正确性,甚至会导致宏观指导错误,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消极影响。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利弊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金融经济的独大及片面过度发展,使金融经济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并占据了主导。而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却因为金融经济的强盛而日益降低,世界经济结构由此发生了转变。整体上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出现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从有利方面来看,随着金融经济地位不断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量的社会资本及资源流入金融经济领域中,使得金融经济在整体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时,由于资本及资源的强力整合,金融经济对社会资本及资源的大规模流动与优化配置,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中介与配合作用,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经济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如果二者发生比例失衡或分离,不管对金融经济来说,还是对实体经济来说,都将带来空前的破坏性。因此,如何对二者之间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探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背后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控制二者的分离。
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表面原因,主要是金融经济在规模、数量、地位等方面,极大地超越实体经济。但是,其深层次原因则远不止这些。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金融资产增多加剧了分离风险
从出现的时间顺序上来看,显然,实体经济是先于金融经济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而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实体经济也是起着根本的作用的。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金融经济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进行自身发展。同时,实体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也需要金融经济的支持,可以说,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中介与桥梁作用。由于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要相对滞后于金融经济的增长速度,适当的金融资产比率增加,对于实体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对二者分离的影响
从技术角度看,科技就是生产力,技术的创新程度会极大地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在全球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具有国际性的。金融经济的发展,也收到技术的影响,但是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提升金融经济发展速度及金融资产比率方面,显然更易见成效。从制度角度看,因为制度的相对不完善,对于金融经济的发展缺少有效的制约,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缺少有效的支持,导致金融经济发展强于实体经济,出现分离。
3.金融管制自由化与弱化的影响
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不可否认的直接直接因素之一。由于国际上解除了金融管制,这就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同时,有的国家内部,对于金融管制未加重视,甚至解除了金融管制,导致金融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4.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出现分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失衡、地位的颠倒,是导致二者分离的最重要的深层原因。金融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发展,它需要基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尽管金融危机是存在于金融经济领域,其实质却是金融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导致的后果。金融机构自我强大趋势过于强化,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干扰,并使二者产生了分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经济发展必须要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支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才能有效解决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