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创业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创业故事

篇1

在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笔者见到了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近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真是苦!”谈到创业难,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的朱安成说,他最难忘的是刚刚建基地时,许多亲友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带着女友到外地的农村干农活,简直太没出息了。当时精神压力很大。

建设初期,搭建大棚、购种、化肥农药及试验每样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万元。起初,父母们不太支持。郭帅以前在郑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种子销售员,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放弃稳定的工作到农村去种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帅一方面给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李华和杜宗涛的父母思想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学还去种田。但这些年轻人没有动摇,因为这一创业极具挑战性。

6个年轻人抱着“初生牛犊不畏虎” 的精神,引进了“日本小青瓜”、“红春早玉”、“一口茄”、“娃娃菜”等十几个瓜、果品种,一年种3茬至4茬,错开上市高峰,并把销售点定位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他们把大学5年里学到的知识全都搬了出来,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6人的梦想随第一批种子一起植根入土。育苗锄草、施肥灌溉、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基地的前途,大家信心十足。李晓艳娇小玲珑,力气最小,每天跟着几个大男生进大棚玩泥巴,常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活像个“村姑”,她却高兴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一天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杜宗涛负责观测、记录、统计作物的生长情况。夏季是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快50℃了,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每天来回十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绿色宝贝”,一个夏天下来,整个“烤”成了“非洲难民”。

每一个品种从试种到成功上市都得经过气候、水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反复研究和实验,绝不是件容易的事。2007年春天,他们试种的2个大棚“早春红玉”西瓜无缘无故地死了十几株。郭帅立即把解剖图片等相关资料发给河南科技学院的蔬菜教授李新峥和王广印。经过诊断,原来西瓜得了炭疽病,他们及时按照教授的要求,用炭清和叶面肥做激素调整,增强了作物的抗疫抗病性,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我们能有今天,多亏这两位教授的帮助和鼓励。”朱安成说,毕业后,他们一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常常在网上探讨解决栽培技术难题。

花开沃野润心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年多来的努力,如今,长长的“小青瓜”、红红的“圣女果”、拇指般大小的“一口茄”脱颖而出,荒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大棚里结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6名大学生齐心协力、吃苦耐劳、经得起失败、敢于挑战现实的创业故事和精神也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据负责跑销售的郭帅介绍,由于基地里生产的全是当地没有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些“绿色食品”以高出当地市场3倍至6倍的价格销往各地,亩均收入近4万元。目前,产品在广东、上海市场供不应求。

篇2

乡村爱情12腾飞离家出走是第26集,《乡村爱情12》虽说是一部农村题材的搞笑喜剧,但是幽默的包袱和埋下的梗却毫不低俗,简单的剧情配上恰当的笑点,刚好踩中了观众的幽默神经,一经播出后便很受观众欢迎。

《乡村爱情12》是由凡达影业、本山传媒出品,金鸿鸣担任制片人,付滃、孟令宇、孙博执导,何庆魁、李海兵、杨景标编剧,毕畅、贺树峰领衔主演,王小利、刘小光、唐鉴军、宋晓峰、蔡维利、于月仙、马心怡、闫光明、唐艺兮、关婷娜、王小宝、王小虎、蒋依杉、吴云飞、王君平、曹兴、曹桐睿等联合主演的农村轻喜剧。

《乡村爱情》能够走到第十二季,离不开东北人骨子里的感染力和幽默感。《乡村爱情》虽然故事土,内容土,但是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民风,根植于东北本土的习俗让本地观众倍感亲切,外地观众额外新鲜。

该剧以大学生谢永强与农村女青年王小蒙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塑造了一群鲜活的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农村青年形象,通过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画卷,轻松中带着喜庆与幽默、曲折中满含着希望和力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怀旧电影的质感与灵魂

光是看电影的简介就知道这电影势必又要引起新一轮的怀旧潮,跟《致青春》怀旧校园时代的爱情不同,《合伙人》更多的展现了80年代年轻人的梦想与创业故事。打着“企业成长传记片”旗号,结尾贴着柳传志、马云、杨澜、张朝阳、王石等照片的《合伙人》会引起多少成功企业家的共鸣,多少梦想破碎的中年人伤怀,又会引起多少莘莘学子的膜拜?怀旧与励志是此类影片的必杀技。当一个大学还没毕业就感叹青春已逝,90后就感觉到衰老的早暮年代,怀旧似乎成了票房与口碑利器,从《那些年》、《阳光姐妹淘》等现象级影片的诞生我们早已体会到了此类电影的掘金能力,当然把握得不好的话也终究会落下话柄,《致青春》的叙事就饱受影迷的诟病。年代感的塑造是此类影片质感的保证,引起观影共鸣是此类作品的灵魂所在。这两点成功了,电影也就算成功了,至少在票房上定不愁吃穿。

《合伙人》的年代感塑造与情感酝酿都有较佳的处理。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电影里电视的播放画面很好的揭示了电影的大背景,那是一个集体淘金的年代,也是一代成功企业家求学与创业的年代。《合伙人》关于三位主角的友谊起起落落才是电影的内在力量,也是最能挑起观众的共鸣所在。总之陈可辛的《合伙人》在上诉两方面的处理还是能看到诚意。只是有几多人能吃下陈可辛烹制的这略显惨淡的菜肴?

就像电影中取得事业成功的成东青,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极度保守人物形象。陈可辛的这次尝试也是极度保守奉献的一部平庸之作。

演员的自我修养

演员这职业,外貌固然重要,表演的灵性才是长久之计。谁不为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滑稽动作而笑?谁不为赫本的气质折服?谁不为刘易斯的三度折桂拍手称赞?人前的风光需要人后的无限努力。克里斯蒂安·贝尔为演《机械师》减掉了63磅的体重,前不久爆出的《美国骗局》他又化身为邋遢的中年胖子。走不出《长恨歌》阴霾的郑秀文也一度抑郁,最近才参与恩师杜琪峰作品复出。演员一旦投入,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当听说某某与某某又假戏真做时,瞬间就释然了。演员为角色的挖掘与诠释是观众的直接观影体验,导演的意图以及电影的思想表达都是靠着这一张张脸得以表现。

不敢说《合伙人》里三位好基友的表演精湛,但是相比于他们之前的表演确实有所突破。成东青的保守,王阳的中庸,孟晓骏的激进,最起码这些形象还算生动有趣。只可惜陈可辛选择了“土鳖”的保守性获得了最后的成功,中庸与激进都成了保守的跟班。这也许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回归,但如此设置使电影缺少了力量的释放与展现。这是保守的胜利,却使电影变得味如嚼蜡的平淡。

黄晓明在混迹小荧屏多年后,便一头扎进了电影圈。经过了在《夜宴》《风声》等一系列的配角表演后,最近主演了《匹夫》《血滴子》等多部作品。从他参演的作品来看,确实可以看到他在朝拓宽戏路欲寻求突破的方向努力。此番,他在《合伙人》中扮演“土鳖”成东青算是赢回一些表演肯定,其实他的表演还是一样的“2”,但这次似乎“2”出了演技。那场王阳婚礼的戏极具爆发力,仨好基友意见不合闹翻,友情面临分崩离析,成东青不舍却又不得不坚持自我,内心的煎熬这次独自承受,成东青此时虽贵为公司老总,但他内在的“土鳖”传统形象此时暴露无遗,感染力十足。黄教主这次关于角色的整体把控还是不错,把一个从农村考到大学,扭扭捏捏,被人推着前进,内心保守的形象得以较好的诠释。但是,拥有不俗人气的黄教主要挑起一部电影的大梁,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呢?努力吧骚年,目前的中国影市给了你无限可能。

邓超饰演“海龟”孟晓骏,自信与激进,他不掩饰自己的理想,为了梦想在所不惜。为了考托福,放弃到医院看望得了肺结核的朋友。为了能光鲜的重新站在侮辱他的美国人面前,力劝成东青将公司在纽约上市。孟晓骏是成东青的偶像,也是他们创办的培训学校的方向,有他在公司就像离岸的船,会不断向前。邓超表演了一位张扬的人物,影片中却缺少了心理描写,着实有些可惜了。

佟大为饰演“愤青”王阳是成东青与孟晓骏之间的调和剂,一个团体多了这样一个人就等于多了和谐,一个团体如果少了一个这样的人很快就会鸟兽散。

当然在演员的道路上少不了导演的指导。好导演都能发掘出演员身上未被开采的闪光点。朴赞郁硬是将两位外形条件不出众的大叔捧成了韩国的演技派代表,也让一众女星登上韩国顶级女性地位。李安慧眼识珠发掘了华语新一代女神汤唯,拯救了希斯·莱杰与杰克·吉伦哈尔。王家卫的电影有一种迷离的气质,演员在他的电影里都有美轮美奂的演出,少了他,梁朝伟、张曼玉、王菲的演艺事业都会少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合伙人》中演员的表演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着实不容易。我不知道此次三人演技提升有多少来自陈可辛的悉心指点,但是片中的英语发音这次听着顺耳多了。靠导演,靠剧本,但归根到底要靠演员的自我修养。当贝尔阅读资料备演《金陵十三钗》,当苏拉·沙玛苦练海上生存,那些逛酒会,忙代言的偶像明星失去了多少气质?演员并非导演的牵线木偶,演员有思想,演员能给电影不一样的魅力。因为明星只一瞬,而演员随影像永远流传。

陈可辛印记

《合伙人》只能被鉴定为一部平庸的作品,对陈可辛抱有期望的影迷,可能又要再一次失望,至少再也看不到《甜蜜蜜》的情怀了。

陈可辛有一点特别厉害,他的超强适应力。从《如果·爱》开始,他算得上是香港导演北上本土化最成功的导演了,当然这也与他扎根内地的电影事业相关。太强的适应力,也导致个性的丧失,他电影作品的千变万化,摸不到具体联系,从《甜蜜蜜》到《如果·爱》再到《武侠》,他的电影没有固定的套路。如果要找到一个相似点,那就是萦绕心头的文艺气息,和对人物的细腻情感刻画。

篇4

今年以来,江苏省泗阳县在建设创业文化过程中,坚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创业励志、创业服务和创业圆梦三大行动,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有力地推进了创业实践。

开展创业励志行动。通过媒体动员、巡回宣讲、培训观摩、竞赛评比等形式,宣传创业典型,传播创业理念,传授创业本领,激发创业热情,壮大创业群体,让创业文化成为泗阳人最鲜明的文化特质。年初在县级新闻媒体开办了《走近“三创”之星》、《泗阳创业在行动》、《我的创业故事》等专栏,精心策划了多档“赢在泗阳・青年创业精英面对面”电视访谈节目,先后邀请20位青年创、世者走进演播室畅谈体会和感悟,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创业知识,报道创业事迹和典型。开展“创业文化乡村行”、“创业文化六进”、“创业文化周”系列活动,同时还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知识电视竞赛、创业技能大赛、创业歌咏比赛、“十大创业之星”、“十佳创业青年”、“十佳创业女性”等比赛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和“三来一加”、“凤还巢”等各类创业典型。组织10名创业有成的村支部书记和7名创业成功人士,组成创业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巡回宣讲80余场(次),受教育人员超过10万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创业者创业的热情,激发了全县各阶层群众的创业干劲和创业灵感。

开展创业服务行动。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手段的创新是创业成功的保证,泗阳县在创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创业服务作为创业“三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来抓,健全完善县乡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践平台,利用媒体、学校等,建立了8家创业教育基地:依托职业学校、中介培训机构等,建立了10家创业培训基地:借助本土人士创业成功项目的带动作用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业者俱乐部、创业者协会等,建立了34家创业示范、活动基地,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学习样板和体验平台,今年1~10月份,仅10家培训基地就先后举办了60余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受教育培训人员达2.2万余人次。建立创业项目库和指导专家库,采取论坛交流、广场咨询、现场答疑、网络互动等形式,为创业者提供面对面、个性化的服务。今年先后两次成功举办大型广场创业咨询活动,邀请40多家单位及50多家企业现场开展咨询服务,发放资料6万份,招工信息8000多条:先后12次组织技术专家、管理行家深入乡村和企业,为146家企业咨询把脉、诊断开方,为创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指导服务。开展百名志愿者服务“1+1”创业义工行动,选择100名县乡机关志愿者,与100名有创业愿望、创业潜能和创业条件的初次创业者一对一结对帮扶,在项目的选定以及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愿望。

开展创业圆梦行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按照放水养鱼、多予少取的原则,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创业基金的杠杆作用和职能部门的服务功能、创业园区的平台功能、担保机构的保障功能,扎扎实实地为创业者解难题、办实事,扶持和保障创业者健康快速成长。会同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了“寻找我的第一桶金”――2008年泗阳县百姓创业金点子评选活动,经过历时3个多月的层层发动、推荐和选拔,吸引了156个创业项目应征参评,通过专家评审。有14个项目人围获奖,金融机构为获奖项目发放定向扶持贷款近4000万元。

篇5

“九朵金花”打造电商创业梦

在河南省济源市,有一支巾帼电商创业团队――济源市“九朵金花”,成员由9名“80后”女大学生村官组成。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行业,女大学生村官们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联合共赢,艰苦创业,实现了团队的快速发展,成为大学生村官电商创业、引领当地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典范。

为了同一个梦想 带领村民齐致富

“来到农村,切身体验到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乡亲们最渴望的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却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当村官,服务农村,就是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济源市“九朵金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卢静的话,道出了9名女村官的共同梦想。

为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2013年年底,河南省济源市市委组织部举办了两期电子商务培训。在培训中,依靠“电子商务创业”的想法,在卢静和其他8名女村官的头脑里萌生。

为了学到更多关于电商的知识,通过多方考察,在河南省济源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9名女村官远赴浙江省义乌市稠江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园学习,实地学习开设网店的操作方法,感受和学习优秀电商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

回到济源市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卢静和其他8名女村官携手成立以发展电子商务为主的实体公司――济源市“九朵金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跨境电子商务。

开拓两种模式 境内境外销售并举

虽然创业初期很艰难,但卢静和其他8位合伙人有信心去面对。很快,她们在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国际在线交易平台上注册了卖家身份。做跨境电子商务,面对的主要是国外的客户群,销售哪些产品呢?在选择产品上,经过多次的市场调查和不断努力尝试,她们最终决定主营土特产、母婴用品、男女服装、日用百货四大类。

2014年5月,公司搬进了济源市电子商务创业园。由于公司成员都是新手,公司的很多业务不是特别熟悉。在河南省济源市这个内陆城市,要想做好电子商务,“九朵金花”一致认为,必须克服两个实际困难:一是跨境物流不够顺畅;二是没有货源优势。为克服这两个困难,她们想出种种应对方案。在跨境物流方面,“九朵金花”积极主动与广州市、深圳市等多家货运公司联系,解决物流发货问题。在货源方面,她们通过网上开发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寻找合适产品。

俗话说,付出总会有回报。“九朵金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过半年多的运营,9名女村官凭借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困难、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鼓足干劲,运用智慧不断创新思路,采取跨境与国内电子商务并举的方式,跨境业务依靠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全球网上交易平台,把国内产品直销海外。目前,她们的店铺有10余家,产品已销售到俄罗斯、西班牙、美国等多个国家。国内业务方面,利用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主要销售河南省济源市当地的土特产、服装饰品、日用百货等,这两种渠道相结合促使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九朵金花”公司设有产品开发部、营销部、物流部、售后服务部和财务部等5个部门,月销售额已达90万元。

然而,“九朵金花”努力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她们并不满足于仅仅将中国的产品销售到国外,而是不断为公司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目前,公司利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服务平台,与海关对接,正在筹备开展E贸易,将国外的优质产品引进到国内,利用微信口袋通平台,让国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全球购物的便捷。

打造四个平台 实现创业梦想

篇6

张浩自述:

我是2005年开始创业的。2004年寒假,我回老家合肥,突然发现爸妈老了,而我还在读书,一无是处,还在靠他们养活我。我爸爸是位小学老师,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合肥冬天很冷,我看得心很痛。我妈妈是家庭主妇,我还有个妹妹。男孩的成熟往往是一下子突然完成的。回到厦门学校,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在想家,想父母,想自己,于是很快就冲动地作了一个决定―在老爸退休之前买辆车送给他。

有了想法后,我觉得很紧张,他快退休了,而我还没毕业。我马上产生了第二个想法―自己要赚钱,我一定要挣十万元。当时恰好在看《卡耐基成功学》,有点疯狂,我拿了张纸打印了“十万”两个大字贴在墙上。

干什么能挣十万元?那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家教。我算了下账,当时厦门家教是两小时50元,也就是一个晚上50元。我决定每周做六个晚上家教,300元,周六、日每天做四份家教,400元;一个月四周,不到3000元,一年下来四万元不到。可我的目标是十万元,我有没有可能两小时收100元?人家肯定不干,那我就先找一份家教,做出成绩后,拿这个做案例,再涨价。我通过中介找到给一个初二的男孩做家教,带了他一年后,他中考时候从全年级360名学生中的倒数五十名,考到全校第二,考到厦门最好的中学厦门一中。

之后,那个孩子的父母主动帮我介绍100元的生意了,后来好多人找我,所以几个月后我的业余时间就排满了,但是我觉得很累,每天要一遍一遍地讲。我就对孩子父母讲:周末的时候你把孩子送到厦大来,让孩子感受下厦大的人文氛围。这样我就在厦大找了个小教室,然后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一起教。就这么做一直做到暑假前。暑假我开了两个班,招了20多个学生,挣了18000多元。

当时厦大对面有个光大银行,我每次做家教拿到钱都会全部存进去,每次特别开心的就是看存折上最后的那个数字。有时候为了凑一个整数,会把口袋的零钱全搭进去。暑假后开学的时候我开了四个班。那年的十一月,我存进去最后一笔钱的时候,整十万元。我一分钱也没有多存,我跟柜员说,你送我个卡套吧。

这是2005年的事情,后来我最多在厦门大学同时租用4个教室,开16个班,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招兼职家教老师了,我去贴招聘广告,亲自面试、培训、代课。我们公司现在的副总裁、上海事业部的主管、很多骨干都是那时加入的,那时他们才上大二、大三,从那以后就没有离开过 快乐学习。

雨豪感悟:

这些年听过太多成功故事,故事中大多故意隐去创业时期所处的天时地利,无限强调主人公的决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梦想得以助其成功。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张浩这种轻描淡写的创业缘起,虽然如果把主角和背景隐去,每天有无数个类似创业故事在中国上演,因为生计或者报答,主角可以随意换成任何一个发廊妹,或者足浴哥。但是没有哪一个创业故事可以随便隐藏起创业的时机和环境,这并不是一个只要有理想就可以成功的时代。

对于张浩和他的快乐学习,当年相对封闭的厦门教育市场,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企图心所产生的强需求,厦门大学的品牌影响力,甚至厦大校园里那些高素质后备人才,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张浩自述:

2008年,我从厦门回了趟合肥,给我爸爸买了一辆车,我爸成了他们小学唯――个开着轿车从乡下去上课的老师,那部北京现代每天都会停在学校操场上。

从2005年开始我在讲台上一直站到2009年,五年中我每个周末每一天八小时的课。中午我们去小教室吃盒饭,然后一个人躺一个垫子立马睡着,睡半个小时,起来后洗把脸,看一下下午的讲义,下午接着上课到晚上8点。2009年之前我们没有请过一个保洁,卫生都是我们自己打扫,晚上9点钟吃饭,之后备课。那时招生压力很大,有时候备课后还要背个大包,里面满满的传单,一个个小区的邮箱里塞、贴。常常会碰到大叔大妈干涉,有时候碰到熟人也很没面子。更糟糕些会碰到保安。一次我们遇到一个小区,信箱一排,很长,很多,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很兴奋,有点像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饰演的那个见到螺丝就疯狂的劳工,于是传单就刷刷往里塞,速度那是相当快。不幸的是,保安来了,告诉我小区不能发广告,把传单从信箱中一个个夹出来,不夹就得挨揍,一群保安把我围起来,那一瞬我最无助。

每天晚上我经常带着我太太,天天晚上出去,特别是暑假前的招生旺季,每次投到凌晨一点两点。我太太不想去,我说你还是陪我吧,你什么都不用做,站在我身旁跟我讲讲话就好了。只为克服心理恐惧。

有时候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啊?研究生毕业,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没问题,但是想完后还是继续贴。为什么?大概创业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儿。

雨豪感悟:

我对创业有一个比喻,就是既能吃猪肉也能和 猪一起跑。

创业的朋友每一次热闹聚会喜闻乐道的多是“吃猪肉”的幸福事,可一转身,又是继续“和猪一起跑”甚至“背着猪一起跑”。发广告的段子,从新东方俞敏洪开始,我听过很多,这是最身临其境的一个,不知对张浩的太太来讲,是不是还有种心酸的浪漫回忆?我想对于和张浩一样的无数来自社会底层的少年来讲,去创造一份事业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而这也正是我理解的“创业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儿”的根源所在。

张浩自述:

2006年7月我研究生毕业,同年9月我在厦门开了第一个分校,2007年开第二个分校,2008年年末快乐学习做到了厦门地区教育培训业第一名。2011年我们扩展到上海、福州。去年快乐学习做到一亿元的营业额,今年又扩张了两个城市――泉州和南昌。

课外辅导,首先必须满足家长的功利性需求,就是成绩要改变,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效果。但是一个机构如果只做到这样的话,我们称之为“有现在,没未来”。我们有个“3S快乐学习法”:第一步,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孩子不想读的话,神仙也帮不了他。第二步,交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第三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课外辅导行业现在存在两种模式,1对1模式和班级模式。快乐学习做班级模式。我认为1对1模式有天生的生理缺陷――收费高、客户满意度低。单纯做1对1的机构,现在的满意度基本在30%。

关于竞争对手,快乐学习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做好这件事?教育是个慢产业,需要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耐下心慢慢做。“企业如同万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也就是如果你违背了规律,迟早是要还的。

教育产业政策上没有风险,只要高考不取消,家长对补习的需求一定存在。我们希望对师资的培养上快乐学习是这个行业最用心、做 最扎实的。稳定的教师资源是快乐学习最大的财富。未来我们要做一家在所有教育机构中有灵魂的机构,而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孩子们上课、考试。

雨豪疑问:

快乐学习来上海是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错误?从张浩的自述可以揣摩出,上海三年的经营并未产生可观的赢利,这般业务这般规模的企业是不是更应该专注类似南昌、泉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是当前快乐学习的不二选择吗?

阿浩在称“到现在,快乐学习的股份百分百在我手上”。对企业股权牢牢的掌控适合其他产业的创业者借鉴吗?何时才是快乐学习释放股权的最佳时机?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高素质老师的资源就是教育产业,也是快乐学习这个事中最不能轻易糟蹋的部分。而改变人又是所有艰难任务中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浩通过开办教室培训营这种方式能够建立并维护企业的高竞争壁垒吗?代价有多大?

篇7

一、实施思想引领导航行动

(一)用理想信念感召青年。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落实到团队活动和建设中,以“青春导航行动”为主题,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三观·三热爱”、“与信仰对话”、“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挖掘“身边好青年”,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分享活动,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用改革共识凝聚青年。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区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开展深化改革青年大讨论、“我看改革发展”网络互动、“我为改革发展献一计”等活动,通过主题宣讲、形式政策讲堂、媒体专题宣传、实践考察等途径,使广大青年准确领会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深入了解当前国情、市情、区情、乡情和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正确看待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引导广大青年真心拥护改革、积极宣传改革、大力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

(三)用网络新媒体吸引青年。把新媒体作为青年思想引导新的突破口,充分运用微博、QQ群开展活动,带动各级团组织建立微博,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吸引青少年互动参与。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鼓励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推出微电影、微故事、微视频、MV等文化产品。继续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

二、实施青春先锋建功行动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新创效等工作,引导青年职工增强职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激发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积极争先创优,宣传和表彰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激发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改革的热情。深入开展“三下乡”等工作,组织广大青年围绕制约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积极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加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巴山新居”中发挥作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全面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提案,及时反映解决各类青少年群体利益问题。依托新媒体创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载体,持续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开展青少年维权行动,探索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扎实推进“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拓展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

三、实施青年创业行动

(一)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城乡流动青年等青年群体,通过观念引导、技能培训、岗位见习、信息对接、小额贷款等措施,促进青年创业,以创业推动就业。开展“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促进青年就业”等活动。加强实用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最大限度地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二)营造青年创业就业氛围。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区相关创业就业政策,大力弘扬、传播创业文化,开展青年创业就业意识教育,举办青年创业就业大讲堂、青年创业典型报告会、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感悟等教育引导活动,努力形成引导青年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三)加强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团委整合资源的优势,加强团企合作,拓展一批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和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青年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和企业孵化等服务。

四、实施志愿服务阳光行动

(一)全面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以规范全乡志愿服务管理,形成志愿服务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为目标,健全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指导、评价、表彰机制。加强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着力将志愿者组织建设成为吸纳、联络民间公益组织等志愿服务力量的枢纽型组织。培养一批相对稳定、素质过硬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管理人员。

(二)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公益信息平台,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吸引行业协会商会、科技、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参与,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文明劝导、保护母亲河、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等“青春微志愿、携手惠民生”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全民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三)深化共青团关爱行动。持续做好“关爱”、“圆梦”、“我要上大学”等传统公益项目。大力实施关爱留守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以建设星级留守学生之家为载体,纵深推进“关爱”工作。采取基层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结对关爱方式,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开展志愿帮扶。大力开展“走进基层·情暖万家”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青少年心中。

五、实施自身建设强基行动

(一)不断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升各团组织的“桥头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强化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社区团建工作,在不断加强社区团员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在职、在校团员到社区报到”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两新”团建工作。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探索政企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行业协会团建、网络团建等新模式。

篇8

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青春创业行动的舆论氛围

团区委在深刻领会团省委关于开展青春创业行动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及时向区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尽量争取在环境、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最大支持。同时,结合区实际情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全区青春创业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为使全社会和广大青年了解、支持和参与青春创业行动,团区委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宣传对象上,以未就业青年和企业为主;在宣传形式上,团区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各基层团组织还通过组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在宣传内容上,突出宣传青春创业行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运作方式等,同时加强了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创业精神的宣传,通过宣传,弘扬了创业精神,调动了企业和青年参与的积极性,为青春创业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思路,依托阵地建设,全面推进青春创业行动

团区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阵地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进了青春创业行动。

一是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了切实加强对青春创业行动的具体指导,团区委专门向人事局申请成立了一个股级事业单位―――区青春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从社会上招聘了1名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对创业青年进行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双向选择、劳务输出等服务。同时注重融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筹建区、镇、村三级青年中心工作,使其成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中介机构。

二是开办青春创业大课堂。转变就业观念,开拓青年就业思路是开展“青春创业行动”的重要环节,团区委率先在全市开办了“青春创业大课堂”,首先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成就报告会、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邀请大家熟悉知名的企业家、十佳杰出青年等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讲授自己的成功经历。一个个鲜活生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故事,使广大青年思想触动很大,深受启发和教育,就业观念大为转变,以前那种创业没信心,前怕狼后怕虎的观念不见了,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1000余名青年实现了自主创业。

三是设立了青年中心书友会。为了进一步提高创业青年的整体素质,不断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团区委充分发挥自身实际,成立了青年中心书友会,书友会实行会员制管理,会员可以随时到书友会学习交流。书友会的建立,为进城创业青年提供了一个学习发展成长成才的平台。另外,他们还在市场、企业周围建立了青春报亭,以方便创业青年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掌握创业方向。目前,全区已建立6个青春报亭。

三、立足实际,驾驭“四轮马车”,推动青春创业行动飞速前进

“青春创业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团区委坚持启动“四轮马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为创业青年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首先为创业就业青年搞好跟踪服务。针对部分创业青年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青年中心成立了维权服务部,联合各调解办公室和法律服务中心等,帮助解决进城创业青年和青年创业中有关涉法问题,努力使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创业者。一年多来,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达6000多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7次,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同时,团区委积极为青年就业牵线搭桥。广泛联系区内外企业,积极争取就业岗位。自去年以来,已联系了本区10余家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帮助2万余名青年实现了就业。

其次搞好创业技能培训。针对在创业过程中缺少经验技能的青年,团区委为其配备了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目前,全区已招聘30名创业致富导师,原团省委书记陈伟被聘为区创业致富总导师。另外团区委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与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金升有色金属公司等达成意向,为其所需的特殊工种提供“订单式”培训,待业青年取得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后帮助其就业。为了方便培训,他们还在区第一职业中专等地设立了青春创业培训基地,依托青年中心建立了青春创业示范园等。

再次为青年协调创业资金。一些青年虽然转变了就业观念,有了创业意识,但是缺乏原始资本,针对这一现象,团区委积极与农村合作银行协调,给予小额贷款支持。另外,为了鼓励青年积极创业,他们还对青年致富带头人给予信贷利率下调10%的优惠奖励。

篇9

[关键词]《乡村爱情》;人情味;语言

由张继编剧、本山艺术公司和北京庄稼汉影视公司录制的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在中央台热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该剧反映了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农村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方面所做出的成绩,也反映了新一代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塑造了谢广坤、谢大脚、王长贵、刘能等一群鲜活的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农民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农村题材影片。

这部电视剧乡土气味非常浓厚,是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又一力作。它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真实地反映了新农村的实际现状。可以说是聚焦了普通人的命运,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它给观众的感觉不像是在看电视,倒像是通过荧屏让观众了解自家邻居的日常生活。因此《乡村爱情》这部电视剧很生活,它反映的是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比一些远离现实的都市剧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正如赵本山说的:“我从《刘老根》和《马大帅》一步步走来,真切地感受到原生态作品是人民需要的,只有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才能叫座,才能成功。”在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作协组织的省市文艺界专家《乡村爱情》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乡村爱情》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审美气息,从朴素中挖掘出生活的情味,人物形象丰满有趣,是一部代表了农村电视剧发展方向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剧目。

总起来说,我认为《乡村爱情》之所以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构思独特新颖。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

既然是爱情片,当以描写爱情为主,剧中没有惊天动地、死去活来的琼瑶式的爱情,它描写的只是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具有浓浓乡土气味的、甜中带酸的、再大众化不过的爱情,剧中的爱情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以谢大脚、长贵为代表,表现中年人的恋情;

二是以王小蒙和谢永强、香秀和李大国、谢小梅和刘一水为代表,表现青年人的恋情;

三是以刘英和赵玉田为代表,表现青年夫妇的家庭爱情;

四是以刘能夫妇、王老七夫妇、谢广坤夫妇为代表,表现父母对子女爱情的关心;

五是以王大拿父子、刘大脑袋、王云、王兵、王天来为代表,表现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年轻人的爱情是最浪漫的,也是剧中着力刻画的,所以我们就从王小蒙和谢永强的爱情谈起。剧作家很会揣摩观众的心理,让王小蒙和谢永强之间的爱情,几起几伏,吸引着观众的神经。随着他们爱情的起伏迭变,观众的情绪好像在受着他们的遥控,也在为他们的爱情提着劲、揪着心。

谢永强大学毕业,而且还要到县教委工作,二人的爱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卖豆腐的农民,身份相差太多,而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层面的不同、眼界的开阔、思想观念的改变、家长的干涉,等等,都让他们的爱情举步维艰。剧作家偏又来个雪上加霜,让谢永强和香秀订婚。这一方面是镇长保的媒不好拒绝,另一方面也是为谢永强能早日参加工作考虑,双方家长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机要拆散他们两个。如果谢永强和香秀真的结了婚,王小蒙和谢永强之间的爱情悲剧是观众不愿看到的,也是剧作家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因此,剧作家就让谢永强当了个小学教师。香秀当初也不是因为喜欢谢永强才和他订婚的,而是想跟着谢永强到城里去,过城里人的生活。现在自然也就不会再和谢永强维持这层关系,而要把目标转向能把她带到城里去的人身上。这样王小蒙和谢永强的恋爱关系自然也就不会被破坏,可以继续发展下去。岂料观众刚松了一口气,剧作家又把观众的心给提了起来。谢永强辞了小学教师的工作,要开荒搞果园,而且进行得很不顺利。相对的,王小蒙的豆腐作坊却越做越好,发展成豆制品加工厂,二人的优势倒转过来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想干点事业的男人来说,二人之间的经济、事业鸿沟是不好抹平的,剧作家又给他们添了点佐料――王兵、陈艳南的出现,他们的爱情又面临着一次考验。剧作家就是这样用他那如椽大笔演绎着剧情,牵动着观众的心弦。

另外,长贵和谢大脚的爱情,也是贯穿全剧的一条爱情线。长贵丧偶多年,一直未再续弦,就是因为心里装着谢大脚。但因为李福和谢大脚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关系还存在,长贵只有默默地看着谢大脚。这是中国式的爱情,它反映出了人们对爱情的专一,决不会玷污神圣的爱情。谢大脚离婚之后,观众希望她和长贵之间能有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剧作家偏又给他们俩设置了层层障碍,来考验他们的爱情,让观众为此多操了不少心。先是镇长把自己的大姨子王云介绍给长贵,而长贵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为了能去镇上工作又不敢得罪镇长;好不容易把王云的事摆平了,编剧又给长贵出了个难题――王大拿喜欢上了谢大脚,这可比王云的事更棘手,这是关系到象牙山招商引资的大问题,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长贵到镇里工作的问题,长贵和谢大脚的爱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把长贵和谢大脚的形象拔高,让他们牺牲个人的爱情,成全招商引资这个大事,很多人大概会很感谢他们,认为他们很伟大,这也算个差不多的结局。但如果这样写,就太假了,脱离了生活,观众不会认可。本剧编者可谓凡人也,他表现出了不平凡处――让王大拿理智地退出。这样处理,既写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又使剧本有一个能得到观众认可的圆满的结局。

二、全剧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

《乡村爱情》的人情味非常浓厚,“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树林。邻里乡亲挺和睦,老少爷们更合群”,它折射出了象牙山村民们纯朴、善良的本性。剧中没有高大全式的人物,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虽然有些缺点,但没有出现坏人,像《老娘泪》剧中勾勾六、牛家兄弟那样欺压良善的人物形象是没有的。

比如谢永强,他的父亲谢广坤为了让小蒙和永强早点结婚,可真是操了不少的心,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是弄巧成拙:谢广坤故意拿出永强女同学的照片给王老七看,而且添油加醋,反而使王老七以为永强的人品有问题;永强为果园聘请大学生帮忙,谢广坤特意跑到镇长齐三太那儿,请求给永强派个女大学生,结果两个人为此差点分手;因为担心王兵对小蒙发动的猛烈攻势,谢广坤和刘能把王兵的车胎放了气,结果却搞得他们俩只好自己套车把车胎拿到镇上去充气,否则王兵就只能在小蒙家住一宿了。……这些都搞的谢永强灰头土脸,非常狼狈;也搞得小蒙和永强的婚事颤颤悠悠地发展。但是王老七并没因此就拒绝和谢广坤家成亲家,小蒙也没因为这个未来公公太多事而和永强结束恋爱关系,永强更没因为他这个爹帮倒忙而和父亲大吵一顿。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象牙山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村民们的善良厚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理解。这和现今那些动不动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的人比起来,象牙山的村民真是太可爱了,拥有这样的邻居那真是前世烧高香了。

再看王老七,让赵玉田帮助卖粮食,不料车翻到沟里,结果玉田的腿骨折了,和刘英的婚事也吹了。王老t心里非常不落忍,给赵老四5000块钱,作为赵玉田的医药费,而赵老四坚决不要;王老七一定要给赵玉田找个媳妇,找不到就把王小蒙嫁给赵玉田,来弥补玉田因为给自己家卖粮食而造成的损失。这就是中国农民纯朴的灵魂,是儒家温柔敦厚教育在当今农民身上的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象牙山村民们的纯朴、善良、厚道。

三、语言既具有东北风味,又幽默有趣

《乡村爱情》中人物的对话很有特色,这是其他电视剧不能比的,是赵本山农村题材戏的一大特色和看点,就是通过这些语言来反映农村的真实和本色。

谢永强的父亲谢广坤一直希望儿子出人头地,强烈反对儿子与王小蒙谈恋爱,并且亲自找到王小蒙的父亲王老七干预这门亲事。本来就对王小蒙的高攀有所顾虑的王老七也在气头上表明了态度:王小蒙就是不嫁也不会嫁给谢永强。齐三太为谢永强和香秀保媒,永强工作的希望又寄托在齐三太身上;小蒙和永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距离和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谢永强在犹豫矛盾、阴差阳错中与香秀定了亲。面对小蒙,永强心里觉得愧疚,他和小蒙有几句对话:

永强说:“和香秀定亲,我不是十分愿意。”

小蒙说:“那你有几分愿意?”

在这里,永强说的“十分”是副词,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小蒙说的“十分”是数量词,有“多少”之意。按照常理,小蒙应该说:“既然不愿意,为什么还要和香秀定亲?是谁逼你了吗?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吗?”语气中满含怨、愤、气、屈。但这样,王小蒙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给人感觉有点歇斯底里,她的温柔、善良就体现不出来,还容易把永强吓跑。剧中这样处理,一方面表现出了小蒙的体贴、善良,想知道永强对香秀到底喜欢多少,如果永强真的喜欢香秀,温柔善良的小蒙会替永强考虑。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吗?放爱一条生路,为了所爱之人的幸福,小蒙会果断地离开永强的;另一方面,剧作家对汉语应该有很深的研究,他巧妙地把副词转向数量词,既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又表露出更深的意思,非常耐人咀嚼。

刘能想让女婿赵玉田办个庆典,自己也上台露露脸。玉田同意办,但让刘能出钱。刘能不愿意出钱,这庆典自然也就办不成了。刘能心里不高兴,就想要回投资玉田搞花棚的8000元钱。结果钱没要回来,还轧坏了谢广坤的自行车。刘能不愿意赔钱,就和谢广坤胡搅蛮缠:

谢:我的自行车怎么办?

刘:这不是有了吗?

谢:这是我姑爷给我买的,跟你没有关系。

刘:咋没关系?我不给你轧那个,他能给你买这个吗?

谢:你说啥话呢?你把我车轧了你就得赔我。

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应该感谢我。

谢:我是应该感谢你,你差点没把我轧死。

刘:谁要给你轧死?你搁头前跑,你领着我跑,你还怨我啊你?

谢:你不撵我我能跑吗?

刘:你不跑我能撵你吗?

谢:你要撵我我不跑,你不得连车带人都得整进去吗?

刘:谁愿意轧你呀?那我那苞米轧那么多,我跟谁说去9

刘:你搁头前领着我,你领哪儿我就跑哪儿,你还怨我了?

谢:你讲不讲理呀?车轧了怎么办?不赔呀?

刘:我家车轧的?那是老赵家的车。

谢:你的意思是说那车是赵玉田的,那车把我车轧了,就得玉田赔我?

刘:那你自己掂量着办呗。

谢:那车是不是你开的?

刘:我开是我开,我找不着闸了,我咋整呀?

谢:你找不着闸了你就拿我当闸呀?

刘:谁让你搁头前领着我了?

谢:你就说我这车你怎么赔吧?

篇10

创业难,女性创业更难。大凡有所成就的女性创业者,都有自己独特的DNA,越是在企业经营的低潮期,这种DNA越能发挥重要作用。这种DNA就是――轻不言弃,百折不挠。以开放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总结经验,坚持学习,并悉心听取别人建议,不断充实自己。

龚海燕的这种创业DNA就很有代表性,尽管她没能在每个创业项目上坚持到最后,世纪佳缘、91外教网、梯子网、那好网等,所有项目都以失败告终,但她的创业精神及创业故事却能激励很多创业者。

工作是一种快乐

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的钱,这是众多创业者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不过,现实中确有一部分创业者缺少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工作生活稍有不顺便哀叹命运不济。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没有吃苦的准备,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创业的结果,创业者虽然是无法预料的,但创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却是必须要承受的。

“现在我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所困扰。别人跟我说不可能的时候,我都不会轻易就被别人说服。”龚海燕说,“我是那种孤注一掷的人,因为我个人感觉在我身上就发生过很多奇迹。我曾经是在珠海流水线上的一个打工妹,到后来上北大,再到做一个互联网公司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在别人看来都是奇迹,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就是一种可能。”

龚海燕不爱应酬,回家后除了和孩子在一起,就是看书睡觉。她每周工作六天,每天至少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要求公司员工。“我把其他的娱乐都省去了。也几乎不逛街购物,护肤品都不用的,早上起来洗把脸就上班了,一年买不了两次衣服,我就是不太花钱。”

很多人可能都会问,龚海燕已经成功把世纪佳缘带领上市了,为什么不选择“享受人生”,还要继续选择“吃苦”?龚海燕是这样回答的:“我不觉得这有多么苦,工作是一种快乐,把自己的一个想法实现出来,对我来说是很兴奋的一件事。确实也有很多人对我说过,哎呀你干嘛那么累,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可是在我看来,我不觉得游玩、旅行会更快乐。我宁愿轰轰烈烈、不停追求,也不愿意平平淡淡,碌碌无为。”

的确,创业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但成功只垂青于那些付出实际行动和艰辛努力的人,有付出才有收获。创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得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甜来之不易,甜来自于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吃到甜。要想吃到甜,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辛勤劳动。有首歌唱的就是如此,“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西方的创世诸神中有多位神都是女性,即便是后来的基督教也没有缺少圣母的形象,信徒到现在祷告时还在吟唱“哈利路亚”。因为,女性创业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独特性。这样的独特性是由女性具有的直觉敏锐、感性、细腻、柔韧性强等性别特点,以及女性的社会分工比如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等因素造成的。

放下所有的恐惧

创业不敢去承担风险,畏首畏尾,凡事如果思前想后,没有十成把握,就不去做,那肯定是根本不会有什么创新和收获的。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龚海燕是有个性的创业者,她非常热爱冒险,果敢直率。她说:“我不是患得患失的人,性格属于比较冲动的,可能我想到一个事情,想去做就没办法克制住自己,这是很大的缺点。但是在我身上,可能反过来成全了我的事业。”

最开始其实非常难,作为文科女生刚开始确实一点也不懂什么是互联网技术,一路走来有好多好多的困难。但幸运的一点,这些困难并非在同一天全部到来,她有机会去逐个解决和克服。比如在做世纪佳缘的静态页面的时候,她是自学了三个星期frontpage后做出来的,后来在师弟的帮助下才解决网站的注册问题。随后她遭遇了技术不通、资金不到位、员工严重缺乏等困难,紧跟着又出现企业专业化分工、品牌被模仿恶意攻击、继续追加资金、如何花钱、寻找合作伙伴等新的困难。但她的性格里始终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遇到困难时敢于承担风险,选择坚持下去。甚至后来为了再创业,筹措启动资金,龚海燕置之死地而后生,她干脆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在冒险的路上,龚海燕总是不断突破自我,感受着生命的充实、激情和快乐。几次创业的经历,都是根据自身亲身经历而萌生的,而且说做就做。她觉得江山都是打出来的,不迈出第一步,不敢于冒风险,怎么能知道一定不可能?

“创业,如果你不是一个敢冒险的人,你就别创业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本身就只有5%的人是愿意冒险的,大部分的人是不敢去冒险。我原来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后来出去打工,第一个月挣500块钱,后来挣到1200元,从打工妹到北大学生,那是我生活中的一个质变,后面的任何变化都只是量变了,所以对我来说也无所谓,我觉得再差也不会回到以前。当然,话又说回来,冒险不是盲目的,是需要有个人独立决策的。就像招聘,这人适不适合这个公司,要不要把他招进来,进来的话合不合适,要不要辞退,很多需要创业者的独立决策,做事太优柔寡断也不成,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有很多人的失败就是因为判断的失误。”龚海燕说。

可可・香奈儿即便在古稀之年,依然能在失败中汲取力量,担当风险。二战之后,她重回巴黎,复出的第一个系列便遭到尖刻批评,公司面临易手困境。她却从中生出勇气,坚持自己的风格,终于在第二个系列大获成功。假如她不敢于冒风险去突破自己,也许就没有现在风靡世界的小黑裙,畅销全球的CHANEL N°5。敢于冒U,不怕困难,挑战命运,本来就是创业过程中所要掌握的必备课程,无论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