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4 10:3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恨歌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长恨歌赏析

篇1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抒写方法;艺术构思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一生诗歌作品数量为唐代诗人之最,今存近三千首,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还与好友元稹积极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至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一、《长恨歌》的内容与主题

《长恨歌》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下面依次进行简单的扫描分析。

1、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开头,看似简单,事实上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又统领和组织着全诗。接着,作者将视野转换到女主人公:先写杨贵妃的身世、入宫过程和入宫原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后写到唐玄宗的所作所为对于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无不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2、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由在华清池乐舞逍遥的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写起,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了唐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接着,诗人详细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等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尤其是在这一动乱造成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悲惨一幕。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到“不见玉颜空死处”,诗人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细致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在返还都城长安路上对二人过去缠绵生活的追忆,特别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3、唐玄宗回宫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接着对于唐玄宗如何思念杨贵妃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节描写:“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其中“魂魄不曾来入梦”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句,将两人的苦苦思念之情的表达形式转换到了仙境,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促成了仙境的出现好像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富有感情和思想的真实感。

4、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开端

既能看出唐代皇室对于道教的推崇与信仰,又是对下面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铺垫与衬托。接着诗人又以动人的笔触,详细描写了杨贵妃得知作为天子使的道士到来消息后的各种又惊又喜的动作神态,特别是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诗歌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韵味无穷而又富有哲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长恨歌》具有歌颂爱情与讽谏刺弊的双重主题,二者之间不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从本诗后面三部分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互相思念之情的细致描写与入微刻画中可以看出,诗人更重视对于二人真挚感情的歌颂与张扬。从本诗的第一部分唐玄宗的“不早朝”、杨贵妃姊妹的飞黄腾达和天下父母对于生男生女观念的改变可以看出其中又蕴含着对于唐玄宗误国误民的讽刺与鞭挞,很显然,二者之间,诗人是侧重歌颂爱情这一主题的。

二、《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特别重视和巧妙运用。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唐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诗人并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和采取写实的手法,而是有实有虚,前三部分大多是 “实”,第四部分全是“虚”。诗人的高明之处即是第四部分的“虚”,诗人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虽然“仙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给读者的艺术感触与欣赏效果却是真实的。

(2)在故事叙述推进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使用,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及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等方法的运用使其具体体现。唐玄宗在逃往西南时,路途遥远而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秋景凄凉,此正是以悲凉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悲哀情思。面对蜀地青山绿水,唐玄宗不是欣赏享受,而是青山绿水在唐玄宗眼中也和自己的心态一样寂寞悲哀,美景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就是融情入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孤苦伶仃而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运用的是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的方法。总之,不管是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还是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不管是从白日到黑夜,还是从春天到秋天,诗人都是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全视角的艺术享受。

2、《长恨歌》的艺术构思

通过第一部分对于全诗分段内容的扫描,我们可以将《长恨歌》全篇的关键词和行文线索摘要如下:重色貌美相遇相知君王晚朝兄妹列土歌舞飨妃死马嵬血泪相流孤灯未眠道士勤觅帐里惊魂容寂泪干寄钗寄词恨无绝期。这些表示行文线索的关键词正是诗人艺术构思的表征。诗人对于唐玄宗的“重色”和杨贵妃的“百媚”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唐玄宗的荒误国,政治上的悲剧——安史之乱,同时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之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诗人的高明之

处正是没有按照常理结束诗作,而是借助唐代道教盛行的社会文化氛围,想象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杨贵妃对于唐玄宗的思念与真爱完全不亚于后者对前者的珍重,他们的爱情经历与故事最终凝成了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欣赏诗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收获到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感体验的同时,似乎更有如何去真正地爱一个人、如何表达爱意的哲理思考。

【参考文献】

[1]蹇长春.主题平议——兼论悲剧意蕴的多层次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6).

篇2

【关键词】美学;三美理论;《长恨歌》;翻译

1、引言

中国古诗歌语言精练自然,意境优美高雅,韵律和节奏韵味深长、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形式一般工整对齐,是意美、音美和形美 (即本文所指的古诗歌的“三美”) 的三重凝聚。从翻译美学理论来看,译诗皆以译文是否传达原诗的美作为检验诗歌译文质量的最高标准。许渊冲关于汉语的“三美”扩展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与英译研究中, 他主张应先追求意美, 其次求音美, 再求形美, 并力求三者统一。从意美 、音美 、形美 角度赏析《长恨歌》的许译本和杨译本两译本, 我们发现, 杨氏夫妇和许先生以不同的翻译表达, 再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美, 音美, 形美。

2、关于《长恨歌》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其精炼优美的语言, 形象生动的人物描画, 情景交融的叙事方式以及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情节让读者见证了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段浪漫而又悲切的爱情传奇。诗人以“情”为中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先讽后赞,先华艳后凄婉,其中的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描绘的极其生动,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的景物、事物,通过他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情节更是婉转动人,缠绵悱恻,不愧为千古绝唱。

3、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

“三美理论”最早由鲁迅先生提出, 他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 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许先生把鲁迅先生关于汉语的三美扩展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与英译研究中。

20世纪初,英国汉学家韦利认为译诗用韵会因声损义,因此他把诗译成自由诗或散体诗,这就开始了诗词翻译史上的诗体与散体之争。一般说来,散体译文重真,诗体译文重美,所以散体与诗体之争就升华为真与美的矛盾。许钧教授指出,翻译求真而诗更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也就是说,求真是最低标准,求美是最高标准。

诗歌是人们传情表意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古代,由于它特有的音韵便于记忆,在古代文学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古诗语言高度含蓄、凝练,有着特别的美集中体现在音美、形美和意美三方面如何在翻译中完美地体现这“三美”,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而颇有争议领域

诗之根本为诗,就是因为它有谐美的音韵、严整的格律,以及某些规定的形式。这种形式上的严格限制,使得诗歌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最难的部分。绝大多数译者都主张尽量保留诗歌的形式,以诗译诗。

许氏主张应先追求意美, 其次求音美, 再求形美, 并力求三者统一。 他也很重视从诗歌翻译的角度看“意美” , 这与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相契合。中国古代诗词多采用以物寓情的写作手法来抒发作者心中美的感受。因此, 他在翻译时试图尽力体现出这种“意美”。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时也很讲求“音美”和“形美”, 此处的“音美”和“形美”是指诗词的押韵和句数。中国古代诗词对平仄、韵律以及句数的要求很严格, 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 , 而唐诗宋词就在这种严格的诗词格式中诞生了。许氏在翻译中也自觉戴上了这副“手铐脚镣” , 除了传达诗歌的“意美”外, 还力求译文具有严格的韵律、音步和句数, 使译文于原文拥有同样的“音美”和“形美”。从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作品中不难发现, 几乎他所有的译诗都韵脚工整,音步整齐, 句数与原诗相当, 很难读出自由体诗的味道来。

4、诗歌赏析

4.1对意美的体现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长恨歌的主题把握众说纷纭。诗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线索,赋予了它更广泛的意义。诗歌笔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整体上看,杨和许的译文都保留了原诗的意境之美。两人译本都为爱情诗,细腻唯美。

对于诗歌题目的翻译,好的题目翻译给你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对整个译本有一个统领的作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长恨歌的诗名翻译杨戴夫妇和许先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译本。

Song of eternal sorro(杨戴)

The everlasting regret(许)

从意美角度分析,这两个译本都各有千秋。所侧重的不同,根据长恨歌的诗歌本意,“恨”应该是懊悔或者遗憾的意思,因此regret更能体现恨得意境和表现力度,更加符合原文。

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所形成的特有意境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所以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历史名句,其中的个中意味则是无法翻译出来的。即便是翻译出来也要面临着信息丢失的结果。从古至今,月亮成为了寄托相思的象征,唐玄宗与杨贵妃情深义厚,自然会“行宫见月伤心色”

那么这句诗的翻译有一下两个版本

In his refuge he saw the moon, even it seenmed sad and wan(杨译本)

The moon viewed from his tent shed a soul-sea-ring light(许译本)

两种译本都刻画出了见月伤心的独特意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使用夸张手法,反衬出杨贵妃的倾国倾城之貌。此句诗的英译有两个版本,

Glancing back and similing she revealed a numbered charms. all the powdered ladies of the six palaces at once seemed dull and coreless(杨译本)

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ewer and full of grace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s faces. (许译本)

“百媚生”的“百”字其实是古文中常用虚数用法,类同与“三”等虚数的用法。在这个字的处理上,杨坚持直译,但是目标语读者没有虚数的概念,会产生为什么不是千或者万的疑问。而许的译本中却意译为“full of grace”显得更贴切。

另一处“粉黛”,原指妃子们化妆的用品,实指后宫佳。杨的译本译为 “powdered ladies”,而许的译本翻译为“the fairest ladies” 许的译本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显得更容接受而且符合美学特点。

4.2音韵美和形美

汉语诗歌的音韵美指的是诗歌的节奏和韵式。汉诗有头韵和尾韵。尾韵的特点通常是一韵到底。《长恨歌》是古体诗,韵律变化多样。尾韵基本没有一韵到底的。这也决定了英译本中很难有保留汉语诗歌音韵美的特点。是不可译因素的作用。对比两个译本不难发现,杨译本基本没有尾韵,属于自由体诗歌。许译本则每两行压一韵。更好的传达了音韵美的特点。

除了音韵美的特点,汉语诗歌具有独特的固定格式和建行形式。长恨歌是七言乐府诗,共120行。许译本与原文一致共120行,每行12个音节;而杨译本却有208行,单行音节数不一。一般来说,七言诗在英译中可处理为12或者13个音节。英译文的行数会大大超过原文,因为在英诗中每行不必为完整的话,意义可在下一行完成。杨译本208行虽说正常但是比起许译本还是显得有些臃肿。但是12个音节虽然比7个字臃肿,但是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烈。

5、总结

中诗英译时,由于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尤其诗歌用词的高度凝练及其丰富的意韵,对诗歌的翻译可以说是难中之难。因此,才有了“诗无达估”及诗歌可译不可译之争。纵观两个译本的风格,杨译本多使用直译方式,重视保持对原词的忠实。字字相对却有失音韵之美。而许译本通过意译“以创补失”把音形意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更讲求意蕴上的对等,体现了诗词的整体美。“音、形、意”三美兼备,不但保留了原词的意境,而且无论是诗歌措辞上的细腻唯美,还是格式押韵上的恰到好处,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了茅盾先生所提出的水准,即“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2、“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唐明皇与杨玉环,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4、赏析:

篇4

人非草木,焉知草木无情。喜欢张九龄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春兰葳蕤,秋桂皎洁,此生欣欣者为何?是“自尔为佳节”――在自己最美好的时候,绚烂过,相遇过,幸福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正因为心有所属,情有所钟,草木才能如此从容地消化风霜雨露,安静地守候今生,等待来世。

院门前,我曾栽两棵梧桐。它们年龄相仿,也就擀杖粗,隔着院门,日复一日地遥望。它们一定很想在一起,伸着枝丫,叶子说着“千言万语”。如果说春天发芽是倾诉表达,秋天落叶是望眼欲穿,那么年年的脱皮,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吧。

也就七八年,它们的枝丫终于挽在了一起,一副举案齐眉的模样。春天芽眼窃窃私语,夏天叶片耳鬓厮磨,秋天枝叶劳燕分飞,冬天枝丫相拥取暖。后来,父亲卖掉一棵。刨树时才发现,它们的根已缠在一起,分不出彼此。剩下那棵梧桐,没了生机,形容枯槁,叶子落得厉害。那年冬天很漫长,春天回来时,它却没再长出一片叶子。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读了《诗经》,方知草木有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蒹葭》时,我脑海里没有伊人,只有院门前的两棵梧桐,那些阳光充沛的午后,梧桐絮语,白发苍苍,它们依偎着,如同古老的预言。对于人,那是白首偕老;对于草木,那是落叶归根。

父亲是农民,对草木的脾性,谙熟于胸。他曾说,枝干有多高,根就有多长。至于原因,他说不清,我曾在拔草时求证过,父亲是对的。那年冬天,我跟着父亲扒茅根。草枯根白,叶瘦根肥。我恍然明白,根和枝叶就像一双手,纵使不能“执子之手”,也可拾起落叶,化作春泥,与子偕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草木不会说,但做得比人还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白居易的不幸源自“朝三暮四”,他忘了“野火烧不尽”的原上草,才说出“人非木石皆有情”。“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草木有本心,即使心有千千结,关卿何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人会食言,所以才愁绪缱绻;花不爽约,所以乱红过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人间的“长恨歌”,也是草木的盟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第4期,有改动)

篇5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诗歌,且对学生做了全文背诵的要求。高考诗歌鉴赏,也由原来的8分提至现在的11分。让学生读懂诗歌,会做题,是我们高考的需要,也是读诗的第一层次,第一境界;提升品位、陶冶情操、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是读诗的第二层次,也是第二重境界。

为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以及读诗品诗的境界,我在教学中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概括起恚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古诗诵读,不可或缺

我国古典诗歌讲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起的某种“情趣”、“神韵”。所以,要想读懂诗歌,只有教师的理性分析是不够的,比各种解读和分析更重要的,是熟读和背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诗歌诵读,让学生在大量诵读中体会诗歌的音韵平仄之美。具体做法是,每天挤出10―15分钟的时间,或课上、或课下,坚持不懈地让学生朗读背诵;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读、集体读、男女生分读、跟录音读、教师范读等等。日积月累,古典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富于音乐性和形象感的语言特色,如连绵词的回环响亮、叠音词的声情并茂、对偶句的节奏和谐、炼字炼句的炉火纯青等,便通过“口而诵,心而惟”的语感熏陶,渐染于学生的语言实践,孩子们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也得以提高。

二、名言警句,浓缩精华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诗词中的名言警句则是精华之精华。这些名句,有的通过凝炼、传神的语言概括出一种诗化的人生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的写出了人们真诚美好的祝愿,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的则表达了朋友间深厚真挚的情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用九种不同景物构成一幅萧索的秋之图,整首曲子短小精致却意蕴丰富,应该说通篇都是名言警句。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和学生一起深入玩味、仔细揣摩。天长日久,古诗词的意蕴内涵就会凸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点代面,举一反三

所谓“以点代面”是指把作家的作品按时期、风格等不同标准进行归类,教师在课堂上拿出有代表性的两三首进行讲解、赏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体味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开词坛豪放之风的一代大家苏轼,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叙师友之谊,抒爱国之志……对于他的作品,笔者着重讲了表现平冈千骑、锦帽貂裘、挽弓射虎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表现烟雨一蓑、芒鞋竹杖、吟啸徐行的《定风波・老夫聊发少年狂》以及表现生死相隔、荒郊月夜、松林冈垄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学生对苏词刚柔相济的特点便有了最初的认识,进而为理解苏轼的其他诗词奠定了基础。

四、自讲自背,互相激励

中国的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在特定的时代,作家辈出,佳作如林。课本中虽有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但篇目少、涉及作家少的这一现状又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笔者在班上开展的“讲古诗背古词”活动,激起孩子极大的学习热情。

语文课前,让一位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讲解一首古诗词。学生将所选诗词提前抄在黑板上,并对生僻字加注。讲解的同学除介绍作者、串讲大意外,还要说出诗的表现手法或主旨。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这一做法,在极大提高学生读诗、背诗兴趣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

五、读写结合,自创佳章

笔者喜欢写作,也喜欢写一些抒情小诗。三十年同学聚会时,笔者有感而发,写下《同学聚会抒怀》。

转眼分手三十载,今日相聚紫气来。时光无情人有情,泪颜笑语都是爱。

学生刘熙流畅背诵长诗《长恨歌》后,笔者写下《赠刘熙》。

诗歌长恨熙偏爱,婉转流畅背将来。若问春江花月夜,妙音佳词耳边开。

课上,有学生与周公幽会,叫而不醒,无奈之下,仿元代诗人姚遂的《寄征衣》,写下《寄语梦游同学》并当堂诵读。听过小诗,孩子们会心一笑,不再入睡。

欲叫君醒君不醒,不叫君醒悖师情。叫与不叫间,为师千万难。

值得高兴的是,笔者写诗的热情感染并带动了学生。读到孩子们的诗作时,真的是满怀欣喜,满心激动。在此,摘录学生部分诗作。

江城子(刘一男)

苍古随风帘影动,晦如空,落春红。犹是无晴,几多离人梦。还望窗栊忆难收,人何处,泪空流。未雨何风云渐浓,凭谁懂,意沉冗,一语多情,消得心自冷。赢得封侯谁与去,珠连落,渐朦胧。

减字木兰花・吊陆放翁(刘成川)

星暗鸿飞,迢迢银河终难渡。寒鸦绕林,纷纷羽翼旋悲楚。

大江东去,江岸蓑翁非蹇叔。回首兴叹,皇朝霸业终尘土。

秋雨游园(苏若冰)

时至白露秋风寒,细雨如丝意绵绵。鸟雀湿羽几飞落,垂柳舞枝自陶然。

篇6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古诗歌教学 思想内容 明确情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理念、新思想正在逐渐形成。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在继承传统时有所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讲授型教学从流程看,主要是传递―接受,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智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古诗歌教学也沿用这种模式:解题―作者简介―字音―朗读―串讲―总结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时也视情况设计一些问题或创设情境,供学生讨论思考。但问题和活动都是围绕“考试”展开的,即针对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讲授。乍一看,教师教学没有问题,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大餐”,但忽略“食客”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既累了老师,又苦了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多元化,如“情景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古诗歌教学在发扬传统教方式的基础上,还应明确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掌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基本的过程

1.读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代了很多信息。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题目暗示了很多内容: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样表现恨?有了这些信息,读诗的时候就会有兴趣、有目的;陆游的《书愤》,题目不但点名了感情基调,而且指引学生寻找那个“愤”,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商隐的《马嵬》,包含了历史事件,暗示了内容。这些题目中的信息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标题,让学生有意地读,有意地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一些哪怕是不形象的情景,也为学习下文打好铺垫。

2.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多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自然要了解其“但使愿无为违”的理想人格;读苏轼的《赤壁怀古》,自然要明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体验;读杜甫的《登高》,自然要清楚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伟大人生理想。有时可把作者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其思想倾向,如晋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实;“三吏”、“三别”时的“安史之乱”;“春花秋月何时了”时的离愁别绪。当然,这些需要积累,也需要点拨,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3.看注释,破解难点。课本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注释可增长百科知识,掌握足够的字词,能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释主要有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知识型注释。题目注释中有诗歌出处,或有诗歌体裁(如词牌名的注释),或有重点词语,或有作者和背景;生字、词语和知识型注释不但是积累的需要,而且是进一步读诗的基础。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应是扫除字词障碍的学习,而是善于发现注释中潜在知识的功能。阅读注释可以说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门槛。

4.抓整体,全面参照,以意逆志。在阅读时要教学生善于抓住诗中的重要信息。这就要求抓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及某些词语的含义,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二抓全诗情感意象;三抓尾联末句。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而且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而尾句通常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二、明确情感,全面赏析

在基本了解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再明确情感线索,全面赏析。诗眼是诗歌的眼目,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在“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空好音”一句中,映阶碧草,映阶碧草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周旋,抒情状态便幡然改异。读诗时,抓住诗眼,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往往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美结合。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义的意象,如孤篷、浮云、长亭、南浦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杨柳、芳草、鸿雁、杜鹃等表达思乡怀人,落花、流水、夕阳等表达时光流逝、美人迟暮,梅花、、荷花、青松、翠竹等隐喻正道直行、坚贞孤傲的君子等。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可整体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诗歌意境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抓住这几个关键处,学生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了解诗词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总之,古代诗歌教学还是要教给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方法。

篇7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月光

一、白居易其人其事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间,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吊白居易》是由唐宣宗李忱所创作。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和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诗中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只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唐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叛军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苦闷。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与之相适应,诗人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少见了。《琵琶行》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巧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和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本文将赏析其中别致的月光描写。

二、《琵琶行》中别致的月光描写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深情的月光

秋风萧瑟,深夜送客,多么凄凉,情何以堪。作者只说“别时茫茫江浸月”,把无限的别情寄于无边的月光。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与失落感。

2.“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如醉的月光

作者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先是直接描写,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才到,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皓月当空,秋水如银,唯有琵琶的泛音在寂静的夜色中飘荡。听者已经如痴如醉,飘然世外,音乐魅力尽显。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冷清的月光

篇8

关键词:小人物; 形象;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28-001

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曾指出:“现实主义派抛弃过去专写伟大人物和非凡事迹的习俗,有意识的描写下层人物。”在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中,写小人物是作为一个现实口号提出来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小人物”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主题。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受现实主义和当时环境影响,其创作更加关注“小人物”。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就选取了很多有关“小人物”的作品,这些生活中典型化了的“小人物”,以其至真,至诚,至烈的情感直击读者的灵魂,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增强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和价值评判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材有必要探讨“小人物”的形象,关注“小人物”形象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小人物”的理解赏析能力。

那么,何谓“小人物”呢?

“小人物”一般是指无足轻重或没有什么价值,对当时或后世社会和他人没有多少影响的小小的或非常次要的一类人。词典中对“小人物”的释义通常有:小型人物的塑像,地位不高,没有什么名望的普通人。对小人物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就社会实践和文化人类学而言,如果说有地位,有名望的大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肯定和追捧,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那么那些默默无闻,无权无势,生死无关社会,不受关注的平凡小人物则更具普片性和多样性。他们经历着普通大众的亲生经历,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亲身体验,看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以及在命运面前的无可奈何和永不停歇的抗争,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心灵震撼,他们就像一面镜子,读者看到他们就如同看到自己,看到整个民族和人类社会。他们性格中的坚强,勇敢,英勇无畏,崇高伟大是得到普遍认可和欣赏的。而他们丑陋,卑下,懦弱,愚昧的阴暗面则被本能的拒绝和排斥。这些小人物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所得或个性化的表现。

2.从美学意义上来说,小人物从现实生活进入到文学作品中,不仅丰富了文学形象的人物画廊,使文学作品的主题更加广泛,深刻,而且人物性格也渐趋丰满和合理。狄德罗曾说过:“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小人物就真正体现了“人”的这一定义。他们的性格组合具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如善恶组合的复杂性,崇高和滑稽的双重性,刚强,懦弱,温柔,专制的模糊性,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好与坏之分,只是更加符合艺术的真实性,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在我们现在所学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及一些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中,这些“小人物”都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呢?

一、强烈的生存欲望

祥林嫂的第一任丈夫死后,她为了更好的生活,瞒着婆婆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为了不被人歧视,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她用一年辛苦挣来的工钱去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祥林嫂的忍耐,服从,甚至她那毫无价值的倾诉,都表现了她内心深处强烈的生存欲望。《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因为出身不够高贵,所以只能羡慕别人的奢华生活,可是一旦有机会在别人面前崭露头角时,她就牢牢的抓住机会,她的生存观不只满足于活下来,而是在于怎么活,当因为赔偿项链而倾家荡产时,玛蒂尔德没有放弃,通过辛苦劳动,终于偿还了所有债务。《简爱》的主人公简爱,《家》里的觉慧,《骆驼祥子》里的祥子,高晓声“陈焕生系列”中的陈焕生,都有着很强的生存欲望。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是这些小人物的共同特点,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重重困难和挫折,生命可能受到威胁,但人的本能生存欲望让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拼命挣扎着,斗争着,在一次次的灾难和打击中站起来,为的只是能够生存下来。

二、较强的抗争意识

小人物的地位不高,通常无权无势,因此他们要生存下来就必须抗争。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是现实生活的缩影,需要经历重重苦难,需要不断地反抗和拼搏。《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老人一直在抗争着,整整坚持到第85天,并经过一天俩夜的搏斗才捕获到一条大马林鱼,可是在归航的途中,被鲨鱼吃了,老人也受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每一次都可能丧命,但他强烈的生存欲望不容许他放弃,最后凭着智慧,毅力,终于成功归来,这让人钦佩不已,特别是老人每次遇到危险,感到没有希望时,总能一次次暗示自己不放弃,不向命运低头,同样具有抗争意识的小人物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人公,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里的高加林,孙少安和孙少平,王安忆《长恨歌》的主人公王琦瑶。这些小人物知道,要想活下来就必须与当时的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抗争,不管结果怎么样,但他们那强烈的抗争意识是值得肯定的。

三、悲惨的人生结局

篇9

关键词:职高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策略

诗歌在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通过精美简短的文字塑造作者隐晦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职高语文中,诗歌鉴赏一直都是学生的心头病,学生出于很多原因,对诗歌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困惑,导致了十分严重的现象,教师要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让学生能够深刻地品读情感,赏析唯美,肯定诗歌的魅力之处,

一、职高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是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是一种强大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没有想象力,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不会发明蒸汽机,爱迪生不会发明电灯。诗歌中有许多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极尽夸张之能事,只要一读,我们就能被这庞大的气势吸引进去。多读诗,多鉴赏这样的好诗,定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鉴赏应该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之上,职高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经历,这些都为诗歌鉴赏铺垫了一定的基础。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言简意赅,篇幅一般较小,叙事简练,可是蕴含的道理和情感却很深刻。诗人在写作时大都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深掘内心,学生很容易对诗歌理解产生隔离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考查,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出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等,使他们不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上。

二、提高职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

1.创新教学理论依据,把握诗歌内涵。为提高职高语文诗歌鉴赏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充分把握诗歌内涵,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创设情境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里所描绘的画面中,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学生自我鉴赏的目的。要在讲解过程中,对高考中的典型诗歌鉴赏例题进行分析,以传授学生做题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课堂实践。在职高语文诗歌鉴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突出学生在诗歌鉴赏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得学生能自我分析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目,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将其感悟叙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与作品情景交融。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练性,所以越是成功的诗歌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创作有赖于想象,鉴赏也需靠想象。如讲杜甫《登高》一诗,教师在上课时宜点拨学生想象诗人当时俯仰的见闻情景,于脑际间浮现凄清惨淡的特写画面。想象万叶飘逝凄凉、长江汹涌不息的开阔意境,描绘出一幅声图并现的悲秋图景,从而深刻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

4.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分析。例如,教师在讲解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诗句时,教师不仅要解释作者所描绘的满山红叶,百只船在激流中竞争,鹰在长空飞翔和鱼在水底遨游的字面意思,而且要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停留于字词表面,而是透过描述性的词分析诗歌意境来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该诗歌中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鹰、长空、鱼、浅底、百舸、江流以及漫山枫叶等一系列开阔的景物来表达阔达的胸襟和眼界。

5.通过拓展性阅读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沁园春・长沙》后,可根据学习情况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该作者的一系列诗歌,如《沁园春・雪》《浪淘沙・北戴河》以及《七律・》等。通过纵向的拓展阅读深入到作者的写作主旨中,达到深刻独到的诗歌鉴赏效果。学生也可横向地对诗歌进行拓展式阅读,以拓宽对诗歌的理解途径和见解,全面促进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其中,教师可根据诗歌风格类型进行拓展性阅读策略实施。例如,教师在讲解完诗歌《卫风・氓》后,可安排学生拓展阅读《涉江采芙蓉》《琵琶行》《长恨歌》以及《湘夫人》等篇目。

总之,诗歌鉴赏是一个十分博大、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涉及的也只是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还有许多方面和教学环节不是本文所能详述,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芳 浅论提高高中诗歌鉴赏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4,(16),85-86。

篇10

一、传统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开设文学欣赏课程的真正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传统,教材缺少时代气息文学欣赏多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课本版本缺乏变化。近几年,虽然文学欣赏也不断涌现新书,但是课程教学内容传统,教材没有时代感,所选文本和当下的生活联系甚少,实用性不强,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材内容也不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内容程度深浅不一或前后缺乏内在逻辑层次,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多年来,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始终按照一个大纲、一本教材进行教学,无论什么专业、什么职业岗位,一律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时、统一的考试,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诚然,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都开设了文学欣赏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存在随意减少课时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仅安排12周24课时,如此有限的课时学生是很难学到东西的,素质教育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单一,能力训练缺失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教师的授课多以大班教学,方式比较固定规范,多数以经典导读为主,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课上课下的参与程度很低,这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教师整节课讲,学生不停地记,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学生是被动地灌输,授课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学习需求和兴趣节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乐趣,不愿意投入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

二、对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模式必须顺应时展,和当代教育模式接轨,和高职的实际相契合,改变单纯的理论教学现状,联系生活,接近地气,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充分体现高职职业教育理念。

(一)教学内容兼顾经典与流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高职学生不喜欢阅读文学欣赏课本,但却津津有味地看着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作为教师应多了解当前学生的关注点,主动了解他们所喜欢的文学作品,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通俗文学或网络文学等是无法与课本中的经典作品相比较的,但是学生喜欢阅读,这些作品也是当前流行的,学生看得乐此不疲,教师不应熟视无睹,应调查了解,想办法引导学生。如通过经典传统和当下流行相对比的方法,和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逐步感悟到经典的魅力和永恒,比如《红楼梦》和《甄嬛传》的对比赏析等,多方面、多层次地为学生学习文学欣赏提供便利。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藏书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在广泛接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增加或融入现当代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现在,感悟当代风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和当前相结合,与时俱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学并且学好,高职文学欣赏的教学才能有新的突破。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一是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文学欣赏课程普遍存在重传授、轻实践的现象,这样反而无法展现文学本身的美,学生也会心怀厌倦。诚然,文学欣赏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但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远远不够,应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师可以少讲,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不间断地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另外,还应将文学欣赏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互联网等新兴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将文学欣赏与实践活动相联,结合实际,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二是多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传统的知识理论授课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布置和完成任务的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要求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模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中教师是主持人和组织者,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自主协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理解分析,发现感受,更能体会学习文学欣赏的成功和快乐。如赏析外国作品《玩偶之家》,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任务,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原著,放手让学生自己分组,阅读讨论,分析排演,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互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中普遍使用,文学欣赏教学可以充分合理地加以运用,通过影视动画,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带给学生多彩的视觉听觉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赏析白居易的《长恨歌》,教师分析诗文,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可以在上课时插播一段精选的影视剧《杨贵妃》的相关情节,通过视觉让学生有切实感受,如临其境,有感性理解才能进行美的赏析。

(三)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文学欣赏课程,但是课时普遍较少,大多集中在20个学时左右,而且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文学欣赏课程的作业只有靠课余时间完成。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作业布置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写作阅读心得、读书体会,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编撰欣赏专刊等,可以组织学生演绎经典作品,独立或小组集体完成,可以采取自评或相互评定的方式,最后再由教师点评。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促使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文学欣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