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式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形式与政策

篇1

摘 要:针对硕士生普遍提前工作的现象,提出就业压力动因,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的探讨,给出了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建议,并指出高校和用人单位应有所作为。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参考性意见,值得进一步深入,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

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 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篇2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形势与政策课》 关系 启示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习政治文化、完善政治人格的重要时期。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本国国民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承担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进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国内高校在社会转型变革的客观环境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遇到了挑战,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我国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应当借鉴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及实践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性。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源于美国,西方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主要从“过程”的角度去把握,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公民学习获得的,对政治世界形成一定认识的过程,是将其政治标准和政治信仰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式。我国学者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提出了比较公认的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只是说法略有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李元书、杨海龙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属于政治社会化的范畴,同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刘世丽和马莹华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渐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过程。”②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从“过程”的角度去把握其内涵,而另一种观点则从“结果”的角度作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雪梅的论述,她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指大学生学习并内化政治主导文化,逐步成为具有稳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应和倾向的政治人。”③这两种观点,是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观点,看似重点不一,却都强调大学生与社会的双向共同互动的过程,即大学生认识政治、形成政治人格与社会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塑造两个方向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借鉴西方和我国学者的代表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按照社会的政治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言行规范,逐步成为合格的“政治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个体与社会这个整体进行双向互动:一方面,社会将政治信仰和政治标准教化给每一个大学生个体;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能动地接受政治舆论、形成独立的政治信仰并以实践的方式反作用于社会这个整体。就是在这样的双向互通过程中,完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实现整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首先是对象相同,都是在校大学生。在校大学生生理年龄已经成年,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关键时期,求知欲最为旺盛,可塑性也最强。这些特点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也为《形势与政策课》取得实效提供了可能。

其次是性质相同,都具有阶级性。两者始终贯穿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渠道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传播给大学生个体,教育和引导他们成为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合格的“政治人”。

最后是目的相同,都具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目的。将大学生通过一定的政治思想加以教化,教育和引导其掌握必要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从而具备一定的政治参与能力,最终认同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自觉成为统治阶级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两者的区别。一是范围不同。《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范围主要在学校,辅之以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里,其范围涵盖了整个社会,即除了学校这一主要场所外,社会也是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键期作用的环节。

二是方式不同。《形势与政策课》主要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般采取知识点传授、社会实践、参观考察、主题演讲、主题辩论等手段进行,延伸到整个学校的文化环境。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采取的方式更为广泛,除了上述方式、手段外,还有诸如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甚至手机短信、公益广告等其他方式。

三是目标不同。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教会运用大学生观点来分析问题,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来改变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及行为。在这一点上,《形势与政策课》的目标更为高远。

两者的辩证统一。两者有着相同的对象、性质和目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都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正由于两者在实现方式上的不同,才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认识到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我们理解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在理论研究时,应当将他们作为辩证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而在实际运用中,应当借鉴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为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实效,做到为我所用,服务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大局,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及实践的几点启示

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在于,把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信念,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政治情感及政治行为习惯,从而推进大学生从“社会人”向“政治人”的转化。在此背景下,研究政治社会化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借鉴意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统优势,具有时代意义。

充实教学内容。教育部在每学期开学前出台本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对全国高校的授课内容作指导性规定。各高校根据这个《要点》制定本高校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这就为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最大程度地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就西方学者研究的政治社会化主题而言,涵盖了政治社会化个体的微观研究、宏观系统的研究、政治社会化介体的研究、公民教育的研究、女性政治社会化的研究等等。单就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来说,还包括用政治学的理论培养人的政治认同、政治意识和政治经验,以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些内容都可以充实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当中,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改进教学方法。当前,或者由于高校职能部门甚至主要领导主观因素的影响,或者出于高校硬件设备、教学资源的限制,大多数高校至今仍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仍限于传统的“灌输法”甚至能引起学生反感的“填鸭式”教学,这对这门课程的实效性提升大为不利。应当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桌上听”进行升级改造,采取诸如主题演讲、课堂辩论、座谈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则可以在此基础上作点评。可以按照专题授课的方式,确定好每个专题的重点内容,对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延伸阅读的形式进行拓展,力求将知识点讲实在、讲透彻,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拓宽教学途径。学校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在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要想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除了巩固学校教育这一传统途径外,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也不能忽视。应当摒弃《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另起炉灶”的做法,即把它游离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采取参观、考察、访谈等简单的“游览式”教学模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浪费人力物力,甚至催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一方面,可以通过“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还能爱国爱家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以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还可以邀请社会各方人士走进校园、走近学生,以演讲、座谈的形式开展各种互动,全方位拓宽这门课程的教学途径。

【作者单位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基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创新升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ZD2012011】

【注释】

①李元书,杨海龙:“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

②刘世丽,马莹华:“当代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效果分析”,《青年研究》,2001年第11期。

篇3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从2008年初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逐渐升级,金融黑洞开始陆续暴露,问题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问题开始成为货币当局关注的焦点。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需求迅速膨胀,而危机所导致的金融链条断裂又对流动性的供给形成致命的打击。此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必须通过向市场提供外部流动性支撑,从而以遏制住危机的不断恶化。面对危机,美联储推出一系列救助措施,这也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由原先的“三大法宝”迅速增加到十一项。

面对危机的扩散所带来的流动性危机,美联储动用了多项前所未有的举措以应对复杂的形势。联储从提供资金和稳定市场信心两个方面入手,期望在最短的时期内稳定金融环境。美联储流动性支持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通过再贴现、定期拍卖机制(TAF)、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ML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和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MMIFF)等手段向市场注入短期现金;二是通过定期证券借贷机制(TSLF),用联储手中的低风险证券(如联邦债券)兑换金融机构手中的低流动性证券,以缓解市场压力;三是间接地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金注入,以保证金融链条的完整;四是迅速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从而遏制实体经济快速衰退,为恢复市场流动性创造条件。

毫无疑问,美联储的流动性救助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投放,仅TAF这一项,从2008年1月14日到12月15日,联储就共计向市场提供了22450亿美元的短期现金支持,其中13天信贷1500亿、17天信贷1500亿、84天信贷3250亿,85天信贷1500亿,余下的皆为28天信贷。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的状况也相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

美国联邦基金市场是美国存款机构进行准备金交易的场所,作为货币政策指标的联邦基金利率正是由这一市场的交易所形成,因此该市场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据十分核心的地位。在美联储推出TAF之前,美国联邦准备金体系中的借入准备基本上保持在5亿美元以下。TAF的推出,使得借入准备于2007年12月当月就达到了154亿美元。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恶化,联储逐步加大了TAF的现金投放,借入准备扶摇直上至2008年11月份的6987亿美元(见图1)。事实上,从2008年1月开始,美国存款机构的总准备水平就开始持续低于借入准备,长期为负的非借入准备金表明,存款机构已经完全依靠中央银行提供的现金以应付资金流转。

虽然美联储于2007年末就开始持续加大了现金投放,但总准备金水平的显著变化直到2008年9月才开始出现。在2008年9月之前,美国总准备金量基本上维持在440亿美元左右,其中,法定准备金一般维持在420亿美元左右,超额准备金一般维持在20亿美元左右。到2008年9月末,存款机构的超额准备迅猛增加,超额准备由2008年8月份的19.87亿美元迅速攀升到11月5590亿美元。金融危机的升级,导致存款机构大量储备现金以应对流动性支付是造成超额准备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同时,金融危机使得投资者将其他金融资产逐步转换为活期存款,从而导致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需求也由2008年9月的424亿美元上升到11月的504亿美元(见图2)。

即使在2008年9月之前,美联储已经通过TAF向市场提供了9200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但实际上美联储一直十分注重基础货币的总量控制。到2008年8月份,美国的基础货币仍然控制在8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在这之前的5年内,美国的基础货币数量都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保证TAF所投放的现金不对市场形成过度的冲击,美联储对危机机构提供现金支持之后,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用卖出债券的方式从市场回收了大量现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08年1月美联储持有联邦债券7134亿美元,到2008年6月则减少到4788亿美元。但到2008年9月份,危机开始对整个货币市场构成威胁,美联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货币市场的救援机制。为了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美联储只能是不遗余力地注入现金,以确保美国融资体系的持续运转。这就导致了美国的基础货币迅速上升到11月14353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73.6%(见图3),创下了自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

受实体经济步入衰退的影响,美国信贷存量增长从2008年开始逐渐下滑,增速由2008年初的11%下降到三季度的8%。虽然危机使得房地产和商业贷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滑,但不断下降的贷款利率和借贷消费的习惯仍然在支持着美国消费信贷的强劲增长。预计随着经济和就业状况的持续恶化,消费信贷的回调将不可避免。值得关注的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货币供应并未出现紧缩。M2的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11月的增速还达到了7.76%,为近4年来的最高增速。M1同比增速不降反升,增速由2008年5月的零增长迅速窜升到11月的11.75%(见图4)。危机之下,美国货币供应增长不降反升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联储大量注入现金,使得流通中的现金大幅增长。二是金融危机所导致的风险恐惧,使得大量金融资产转移成活期存款等低风险资产。三是经济危机对信贷的冲击还未完全显现,信贷增长仍在支撑货币供应的创造。

如果从原有的传统考察指标来看,无论是利率、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信贷还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状况,我们都难以得出美国当前面临流动性危机的结论。但事实上,风险溢价大幅上升,金融资产严重缩水,金融机构和居民普遍面临融资困境才是当前流动性危机的真实写照。即使金融当局应对危机进行了大量的现金投放和资金援助,但这仍然难以满足金融体系迅速膨胀的流动性需求。彭博公司以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与同业拆借利率价差、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与隔夜拆借(Overnight index swap,OIS)价差、汇率买卖价差、股票市场每日价格变化/交易量等指标为基础编制出了市场流动性指数。市场数据表明,流动性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各种市场价差将迅速扩大,股票市值大幅萎缩,市场流动性指数迅速攀升。流动性指数由2007年8月份的90左右迅速上升到2007年10月份的310,这一水平甚至超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网络泡沫破灭时的状况。但危机的危害还远未停止,2008年9月危机开始全面侵蚀货币市场,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危机再次升级,流动性指数一度攀升到2008年10月的515(见图5)。

所有的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承受力迅速下降是全面流动性危机的显著特点,风险溢价大幅上升。美林公司对全球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查指数表明,从2007年中旬开始,全球基金经理的风险承受意愿呈快速下降趋势,风险调查指数从2007年7月的-12持续下降到2008年9月份的-46。而美国三十年公司债券的风险价差(穆迪AAA级与BAA级相比)从2007年11月开始持续上升,到2008年8月,风险价差已上升到1.51%。至2008年10月,价差又攀升到2.6%,为26年来的最高水平(图6)。

通过对事实的总结,我们可以注意到,流动性考察已经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数量指标和某一利率水平之上。观察流动性必须要注意两个关键特点:金融资产总值的迅速变化和整体经济的风险偏好。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指出,危机状况下美国风险规避意愿迅速上升,低风险资产需求的急剧扩张使得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受到了空前的压力。而在此环境下,股票市场大幅跳水,债券市场也严重分化,流动性螺旋下滑使得全社会的金融资产价值迅速缩水,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水平急剧收缩。

对货币政策调整的思考

危机所带来金融、经济形势的剧变,导致了各国货币政策操作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这让我们不得不对现代金融环境下的货币政策进行再思考。一般来讲,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无非就是物价、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但考虑到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各国货币当局往往会根据本国的金融环境制定特定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并相应确定适当的操作路径。

以当今的美联储为例,其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干预经济中的货币和信用状况,以达到充分就业与保持价格稳定,并维持适度的长期利率水平。随着美国金融制度的不断调整,货币供应层数的划分和统计越来越难以准确地反映现实的流动性状况,因此,美联储于1994年就放弃以任何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联邦基金利率开始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选择。事实上,美国放弃货币供应作为其政策中介目标的举措是合理的。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美国的M1和M2增速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这却无法反映出整体经济流动性状况的真实变化情况。实际上,从2001年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开始,美国的债务融资(包括贷款、债券和其他形式的债务融资)增长速度就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尤其是非金融部门的负债融资增速,由2000年的5%持续上升到2005年的9.5%。随着2005年美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非金融部门的债务融资增速开始逐步放缓,增速逐渐回落到2007年的8.6%。但加息周期丝毫没能减缓金融部门的融资需求,从2004年开始,金融部门的债务融资增速逐年上升,融资增速由2004年的8.9%持续上升到2007年的12.4%(见图7)。美国非金融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债务融资存量由2002年末的20.7万亿美元、10万亿美元分别上升到2007年末的31.7万亿美元和16.2万亿美元,5年里分别增长了53%和61%。而在美国48万亿美元的债务性融资中,银行的贷款仅为6.8万亿,占比为14.2%。这表明美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资金融通,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对于美国整体的流动性环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4

【关键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33-02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面对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千方百计提升该课教学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与地位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职业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辨析能力,而这种能力往往培养自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但当前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往往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该课的教学管理上。一是经常合班教学,人数较多,往往是一间教室多达一两百人,甚至三四百人在一起上课。这种教学安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欠佳。教学质量很难保证。二是有些高职院校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真正纳入考核体系,学生听课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课堂考勤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三是课程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安排的课程专题涉及面不够宽,而且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给学生造成一种这门课不够严谨、可有可无的印象,严重影响该课教学质量。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按照必修课的要求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教学管理。

(二)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较为薄弱

增强师资力量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体系全面、教学基本功扎实、结构合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最大保障。目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发展状况普遍不够稳定。一是教学队伍的准入条件不明确,缺乏硬性规范。二是部分教师是兼职,本身工作量就大,而且首先要保证本职工作的投入,所以实际上能够投入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上的精力非常有限,教学水平难有大幅度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中有不少年轻的辅导员在担任此教学任务,他们由于阅历较浅,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把握不够准确,加上教学经验不足,理论吃不透讲不顺,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三是实际待遇偏低,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整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队伍的思想不够活跃,给教学和教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内容挖掘、扩展不够

教育部每年都会分上、下半年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各高职院校会根据要点及时安排教学内容,但它们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抽取教育教学要点,没有从中挖掘、延伸出更多更切合时政特性的专题和内容,使得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稳重有余而灵活不足,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最新的形势与政策信息量。这从一定意义上削减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实效性。

(四)教学形式单调

部分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无非就是完成一项政治任务,这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大话多、空话多、套话多,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时政信息量不足,案例少,人情人理的分析少,教学中缺乏透彻的说服力,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虽然绝大部分教师应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因为自身缺乏创新自觉性、主动性,展示的内容往往也是照本宣科或是单纯地放录像、视频,使得现代的教学手段形同摆设,没能真正体现出现代教学手段区别于传统“黑板教学”的价值。

二、提升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

学院层面应健全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职责明确的全方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格局。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在教研室统一有序组织下开展教研活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持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除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外,教学团队积极有力的推动不可或缺。比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广西教育厅举办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各类时政专题研修班的学习,鼓励一批有潜力的教师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同时又积极引进一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内就明显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理论水平和整体教学实力。此外,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还长期坚持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做法,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厘清、攻克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互相交叉听课、评课,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观摩教育厅组织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以此促进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该学院还鼓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经费配套支持到位,以科研带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理论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形式

事实证明。即便是教师在课堂上多么富有激情,但凡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都会使得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互动式教学模式,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研讨、辩论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报告会制度。邀请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结合本省、本市、本地发展实际和时政焦点作形势报告,使学生实地、实时地了解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和新形势。此外,应建立重大节庆日和重大事件教育制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效果。

篇5

为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面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08〕1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面工作通知如下:

一、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保

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今年我县开展生猪、母猪、肉鸡、蛋鸡、奶牛、水稻、油菜、蔬菜大棚等八个保险品种。目前,我县农业保险总体规模不大,参保对象分散,单个保单保额小,群众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知识了解不多。因此,要采取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方式、业务流程、政策措施,特别要做好理赔支付比例方式等方面的解释说明工作,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

二、抓好政策落实,保障扩面顺利实施

一是落实财政补贴政策。根据上级政策规定,水稻按保费的75%补贴,能繁母猪按保费的80%补贴,其他品种保费补贴仍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政〔2007〕58号)规定执行;二是落实以险养险政策;三是落实县农业产业化补助与农业保险挂钩政策,凡是应保未保业主一律不得享受县农业产业化补助政策。

三、加强部门配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篇6

关键词:转型时期时效性政策运行

我们常用“转型时期”来形容我国现在正处于的发展阶段。“转型时期”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从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①这一概念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所谓转型具体指:“中国社会正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等等。”②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交替,各方面的社会矛盾凸显,是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系统的主要政策环境,从转型时间的特点出发对公共政策的运行系统进行研究,能够较好的把握政策规律,优化政策运行程序,建立合理的政策运行机制。

公共政策的运行系统指一项公共政策从问题的认定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再到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等阶段在多样的政策环境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集合。上述各部分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政策准备阶段将突出的社会问题总结成有效信息传递给政策制定机构,政策制定机构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下,根据社会现状及可行性分析制定出公共政策交由相关政策执行机构执行公共政策,政策的执行直接作用于目标群体并受政策的监督机构所监督,政策的监督机构同时也会即时的将监督结果反映给个部门。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政策的运行系统要遵循相对封闭原则。在封闭原则的要求下,政策运行系统的各要素必须完整,既不能冗余也不能缺失,并能够正常发挥其职能。同时,应该做到信息输送顺畅、全责明确,避免传输过程中信息的异常阻塞甚至中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公共政策运行系统进行优化:

一、专业准确的提供相关信息

信息在政策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尤为重要像是整个政策运行系统的血液。从事信息搜集的部门由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为公共政策主体提供与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资源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从事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在某个社会问题比较突出,亟需解决时须并完成相关信息的搜集、储存、整理、分类、加工、传递的完整程序。

作为整个政策运行系统的血液,信息搜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因工作失误造成信息的混乱甚至失真将使整个公共政策系统偏离轨道,根据这样的信息制定出的政策严重与社会现状不符,最终导致公共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二、政策制定结合现状区别对待

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因而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就是制定社会公共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也叫决策过程。“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到选择现象的研究和应用,都可归属于公共政策制定范畴。”③

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来源于现实问题并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一旦公共政策的制定脱离的社会现状,公共政策将只能是一纸空文。这样制定的公共政策只能流于形势,不但无法实现政策目标,使社会问题愈演愈烈,甚至阻碍改革开放的总体进程。另外,同一项公共政策要根据地域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制定上也有所差异才有助于公共政策效果的提高。

三、政策执行注重主体与客体间的配合

公共政策执行是人们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将制定好的政策方案转化为政策效果的过程。我国台湾著名学者林水波、张世贤则认为,“政策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动态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负责政策实施的主体要将一些必要因素有效的组合起来,并制定和引用各种规章制度,来演绎和调节好各自的政治角色,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在相互之间建立合理和可行的法规与制度,制定各种政策目标的共识,并鼓励政策执行主体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进行协商解决各个主体的矛盾冲突,期望实现其特殊的政策目标”。④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求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与政策的目标群体要相互配合并且互动起来。政策执行的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旦将政策的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割裂开来,公共政策的执行只是纸上谈兵。如果意识不到其中的重要性,公共政策的执行并将受到严重的阻碍,实现公共政策的执行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四、建立多元的政策监督体系

公共政策的监督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为支持系统建立的监督机构,另一部分比较灵活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组成。要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公共政策监督架构建设,即要重点完善“五位一体”的监督架构,“他们是公共政策监督主体、公共政策监督客体、公共政策监督的社会环境、公共政策评估体系和公共政策责任制度。并且在这一架构中要注重分权思想的运用。”⑤

政策的监督有为重要,贯穿于整个公共政策运行系统之中,犹如政策运行系统的经脉,监督并引导政策系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如果政策的监督系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公共政策的运行体系将面临着瘫痪的危险。将公共政策的客体人群纳入到政策的监督体系中来,体现了我国民主与公平的时代主题。官方与非官方相结合,有助于形成一个严密的政策监督体系,能够帮助公共政策的运行体系掌好舵、把好关。为公共政策运行体系的优化起到有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

注解:

①陈宴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②蒋文彬.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变动性问题探析.2008年.第2页.

③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④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五南出版公司,1982,第264页。

⑤巫永刚.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研究.2009年.第5页。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雷振文,查昆岩.政治理念的秩序引导功能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定位[J].求实.2010(12)

篇7

关键词:行政许可 改革许可制度 执法水平

1.我国的行政许可制度存在不少弊端

1.1许可适用范围太广。据统计,在我国,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律、行政规定批准的中央政府的规范性文什涉及的许可、审批近850项,地方省市级规范性文件涉及的有500至1500项。如此多的管制窒息了社会成员的创造性和活力。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可之类的管制制度使用的范围较狭窄,通常主要用于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而很少针对经济的管理。

1.2部分许可设置不当。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然而,某些部门设置某些许可或审批的动机或目的并非出于管理需要,而是为了设卡收费,增加本单位收入。这背离了国家建立行政许可或审批制度的初衷。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政府管制仅仅是为了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而不是取代市场的作用,更不是出于财政的目的。

1.3行政许可多头设置。由于行政机关职能交叉重叠普遍存在,同一事务多个机关都有管辖权,这样,必然存在对类似事项重复交叉设置许可审批的现象。既有行政机关,又有事业单位、企业或政企合一的单位行使执法权的情况重复设置许可不仅使生产经营者不堪重负,也增加行政成本。如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文化市场只有一个,而管理部门却有很多。文化、广播、新闻出版三个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比较而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许可程序就较为灵活,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例如,无论在美国哪一州;注册公司的程序都极为简单,只要出示必要的文什,缴纳几百美元的注册费(基本上没有注册资本的要求),登记注册公司的程序就完成了。

1.4电子申请材料不全。由于网络管理不完善及网络犯罪的存在,由于数据资料采集和维护更新等方面的原因,各类申请资料仍存在数据误差。就目前公安部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尚存在少量信息误差。银行机构在进行联网核查时,会出现联网核查结果不一致而无法判断客户居民身份证是否真实。或是由于网络原因,原来输入的申请材料是完整的,在传输过程中缺失,此类情况应及时提供纸质材料补充,或重新报送电子数据,以便继续进行业务处理。

1.5收缴过高。由于税外收入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全国的财政收入中,税外收入占了一半左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行政收费。因此,不仅所有许可审批都收费,而且相当高。许可收费超过成本,公共管理也就变成了有偿行为了。比较而言,在两方发达国家,有不少许可是免费的。即使收取费用也只是收取上本费。

1.6监管不当。大多数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是通过所谓年审制度来监管许可证的使用。而西方发达国家对许可证使用的监控是通过平时的管理来实现的。实际工作中,有些国家行政机关受利益驱动,法制观念淡薄,把本应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行政权力,“出租”给某些单位和个人,乱罚款、乱收费,甚至索取、收受行政相对人贿赂,贪污、私分罚投款,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滥用权力,影响政府形象,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2.改革行政许可制度的必要性

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些问题继续存在,政府也将难以应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形势的发展。因此,改革我国的行政许可与审批制度已刻不容缓。

2.1改革许可制度,放松管制,是经济发展的要求。英国从撒切尔政府开始就抛弃了过去一贯奉行的国家干预政策,采用私有化、分权、放松管制、竞争机制、企业精神等所谓新的“自由市场经济”和非官僚化制度来促进经济发展。在美国,克林顿政府亦宣称, “大政府的时代已经结束”,政府的管理模式止由过去的强制管制朝着市场白律的方式发展。90年代以后,日本的泡沫经济开始崩溃,日本政府也开始了人规模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放弃规制(管制)、保护模式的体制,构筑充满创造性和活力的健全的竞争社会。我国的情况虽与两方国家不完全相同,经济持续高增长.但如果不对过度的不适当的政府管制尽快加以改革,也难以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2.2改革许可制度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到本地投资,这几乎是从中央到地方符级政府多年一贯的承诺,良好投资环境所包括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二项,即良好健全的法律法规、廉洁高效的政府运作和公正透明的司法制度。改革许可审批制度,放弃不必耍的管制,建立便捷透明的管制程序有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从而真正给投资者信心。

2.3改革行政许可制度,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在复杂的世贸组织规则中,无歧视的贸易、促进公平竞争、贸易政莱法规透明度等基本原则,进口许可证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中有关引进外资审批的规则等都与行政许可审批制度直接相关。这些规则对我国政府均具有直接的约束力。此外,各国普遍遵守的国际惯例以及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或经验,我们也应当遵守或者借鉴。

3.改革行政许可制度的建议

针对我国行政许可与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许可审批制度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3.1放松管制,减少许可审批项目。放松管制的有效途径,就是政府进一步强制性精简机构、归并减少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大幅度减少许可审批项目,把政府的管制作用降到最低限度。给生产经营者最人的活动空间。严格具体许可项目的确定。其次,在制定、法律、法规或规章时,必须严格控制许可和审批的设置。审查立法草案时应当着重审查许可审批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会。

3.2建立便捷、透明的许可程序。首先,许可审批程序的繁简不应一概而论,应当与有关事项的重要程度、处理工作的难易、所需人力及时间的多少等情况相适应。其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作出是否授予许可或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其三,获得许可或批准的条件、申请所需文件或材料、案件受理部门、费用标准、结案时限等信息应当在机关办公地点、机关手册、机关互联网中公开,并免费索取或下载。其四、加人系统网络建设,提高电子资料报送的完整性、准确性,提高行政许可实效。

3.3尽可能集中统一许可。行政许可法贯彻改革精神,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克服“公章太多”,部门管理太分散的问题,规定了统一办理和相对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制度。 第一,“一个窗口对外”。 从制度上克服了内部程序外化,减少了执法人员腐败的机会,方便了申请人。第二,“并联审批”。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它主要适用于需要前置审批的企业的设立登记。是以工商局为枢纽,对于依法要前置审批的项目,由相关部门同步审批的新企业注册登记形式。第三,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也有的地方称为“集中审批”或“一站式”审批。它主要适用于投资项目的审批.由于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个许可,为提高效率,地方政府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或审批大厅,组织各审批机关到服务中心或审批大厅联合办公,集中办理行政许可。

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改革

一、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组织情况

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都能按时开课,但是形式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以点带面的形式,主要是在各年级、班级抽调一部分学生组成新的教学班级进行几种授课,由这些“学生代表”回到各自班级带动本班同学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2)全覆盖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又分为讲座式、一学期集中授课式分学期教学式。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因受机制、教学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认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一些民办高校“形势政策”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放置于“大思政”工作的盘子中进行考量,专职教师比例较低,任课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培训情况不乐观。(2)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一些民办高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压缩“形势政策”课程学时的情况,甚至有的学校以观看影像资料代替授课。(3)缺少科学规划的教材。一些民办高校不为学生订购专门的教材,或者大学四年只购买一个学期的教材。(4)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采用行政式教学,机械地宣讲,师生互动少,很难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学习主动性很低。(5)大班授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民办高校采用200人左右的大合班授课的方式,文理生混编,教学质量不高。

二、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短期内最快捷高效的方式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盘活“存量”,提升育人质量。

1.改变现有教育组织形式,中班授课

在民办高校现有条件下,实行小班授课难度太大,可以进行科学化的分班进行“中班授课”。在进行教学组织时,优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排课,力争做到同年级、同学科门类、分文理授课,每个合班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从客观上保证授课质量。

2.集体备课、交叉授课

针对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建议由专职骨干教师带领兼职上课辅导员及其他学工系统人员进行集中备课。首先,利用辅导员等学工人员对于学生思想动态把握比较准确的优势,分析学生关注的热点,结合专职教师的业务特长,进行几种备课。其次,各学期、各专业和各任课教师之间进行流转,进行交叉授课,避免“学术近期繁殖”,确保授课人员、角度新鲜性,给学生更多刺激点。

3.分层教学

学校根据学生文理科、成绩、上课主动性等对学生进行预估分层,根据各分层、分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目标,有的放矢,一改现有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的“文科生听得昏昏欲睡,理科生听得一头雾水”的情况。同时在教学任务及课后作业预留等方面,充分考虑各分组实际情况,既保证挑战性又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4.引入参与式教学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开展以“新闻播报”形式为例的各种参与式教学活动,将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统一指导学生寻找他们关注的“热点新闻”,进行重点挖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新闻评论。在每次授课的第一小节,各组学生进行新闻播报和评论,第二小节由老师带领学生逐组点评、打分,将学生拉入授课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注重对比分析法的应用

各教学方法中,对比分析法是最适用与“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教师在讲授各类经济类专题的时候可以使用纵向分析法,通过各时期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学生直观地展现经济发展规律。

6.网络教学法,翻转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大胆创新,结合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媒体网络依赖程度比较高的情况,开发或者引进成熟的教育平台或者手机APP,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引进网络,集全校甚至全社会之力打造“形势与政策”精品课在网络上供广大学生使用学习。这样既能够保证授课时长,又能够解决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教师只需要通过网络监控学生的听课进度及随堂作业即可。思路决定出路,传统的行政教学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越来越举步维艰。民办高校应当发挥自己灵活、短线的管理优势,结合最新的教育形式和学生需求,及时、快速地做出调整,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取得进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臻.对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创新的思考[J].聚焦教育,2016

[2]严昌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进与教学手段改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08

[3]姜万兰.比较分析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形势与政策教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篇9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动态性,因此,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勤,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费劲不小,收效甚微。面对这种尴尬局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急需更新改革思路,从多方面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形势与政策》课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一、以尊重和喜欢学生为前提,师生关系要融洽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情况,许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和看法;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与教师探讨和交流。利用一切机会跟学生拉近距离,每节课上课之前,不妨提前到教室,拍拍同学的肩膀,看看他们喜欢的书,唱流行的歌,谈谈NBA,CBA,中超,李宇春,叫他们把书拿出来摆好,把黑板、讲台收拾干净……这样既融洽了关系,又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也了解了学生的个性。还可以抽一些问题,检查复习的情况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为上课打基础!另外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多和同学在一起,与他们聊天交流,把学生当朋友。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他的课

二、突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紧密联系热点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是以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的认同为教学目的。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形势与政策》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把握现实的工作重点、焦点和难点,掌握学生的思想热点、兴奋点,坚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一方面或范围的形势,从而使学生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正确认识中逐步确立形势观和政策观。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发生变化的兴奋点,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思想上存在的误区,及时加以引导和疏通。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还需构建动态的、开放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富于哲理而又丰富多彩、生动感性。这样才能缓解学生的信息“饥饿”,也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可以开辟新的栏目。课前“时事2分钟”,课前指定学生搜集时事资料,国际的、国内的、当地的、校园内的;体育的,娱乐的,政治的……可以打印,可以手抄,还可以有插图,甚至加上两句自己的评价。对上台的同学还要做语言、神态,效果等方面的要求,表现好的当场表扬,并以A、B、C、D四级进行评价,做记录,作为平时成绩。这样就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以搞专题讲座,这是书本以外的信息;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当时思想教育的资料。时间是讲课完后的几分钟。如:我曾在《平顶山晚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谁在为青春买单?》我把文章念给同学们听,然后课堂调查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最多的一个同学一个月花2000元,最少的300元。然后讨论: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花钱?并讲贫困学生的例子,后来调查,学生花钱比以前理智了、有计划了。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改进和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针对性、时效性强,教师认识到位,讲授深刻,剖析精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增加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形式,使新鲜的教学内容讲起来有声有色,课堂氛围融洽,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改变单调的教学手段,《形势政策》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要大,讲解生动,改变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呆板”向“灵活多样”转变。系统讲授与形势讲授、专题讲座相结合。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每次授课的选题要精心的安排。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积分,折算成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引导学生参与公共教学实践,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访问,让学生从中受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配合课堂教学,认真组织好小组讨论,讨论方式有师生对话,课前拟定正反议题,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抓重大节日,纪念日,事件发生时机,开座谈会,研讨会。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力求教育生动形象、入情入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利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激励式教学等。

改革教学手段,实现由“传统单一化”向“现代多样化”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影视音像资料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信息量更大,知识面更宽,编写讲义引用材料要新,知识含量大。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讲授,使大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新信息、新知识、新科技的感染力。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治课,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还十分注意思想政治的灌输,在充分讲授知识、讲授形势后,将落脚点归结到党和国家正确的政策上。知识传授是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思想政教育寓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入耳入脑。同时还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和栏目,开通由高水平教师主讲的网上专家论坛,设立专家网络油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等,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使教学更加完整、连续、直观、生动,有效。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老师要通过多样化、开放式的灵活性教学,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有理性的启迪,又有实践的思考;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把《形势与政策》课堂作为一种享受。还要端正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力地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02-02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该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弹性要求。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使部分高校尤其是一些专科学校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无论在重视程度、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在教学安排方面,较之于其他常规性的政治理论课程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还较短,无论在教学经验积累还是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拟就我校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现状,在教学方法上作一探析,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现状分析

根据《云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督导评估标准》要求,我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在形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大班教学或讲座为辅。每学年16学时,计讲授8个左右专题。所授内容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形势与政策〉》及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为主,适当结合本省、本地区的重大事件和新闻背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校《形势与政策》虽然已经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在专任教师、经费配置、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践基地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还明显不足。同时,在内容设置、教学安排方面随意性大,缺乏完整的教学、考核体系。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是从主观方面来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该投入的未投入,该加强的未加强;二是从客观方面来看,《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且涉及面广、难度大、时效性强,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期内难以应对自如。二者间的矛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我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任务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部分领导(兼职)担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教师的专业背景、理论积淀、方法技能、思想修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在学习培训方面机会不多、培训不够;三是由于大多数教师要么兼任其他课程要么兼任其他事务,在时间与精力上投入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3.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有待进一步优化。《形势与政策》在时效性、政治性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在一般情况下容易教师忽略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方面不尽如人意,难以达成满意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方法、手段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4.社会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我校地处郊外,周边缺乏良好的社会实践基地,加之经费紧张等因素,难以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若缺失了社会实践教学部分,不仅难以拓展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了该门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单一的理论教学、照本宣科或生硬灌输等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方法探析

1.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并努力付诸行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勤于思考,但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辨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极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形势与政策》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而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解析,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思想是行动的主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挥效用。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切实将《形势与政策》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给予一定学分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在教师培训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的学习和讲座;在经费方面,要实现专项拨付、专款专用,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设施;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要积极协助并努力创建优良的基地,以确保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成效。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和成败。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心态;立足《形势与政策》层次高、领域宽、跨度大、学时少等特点,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思想素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方法技能;坚持定期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时事政策出发,努力寻找学生思想需求与教学内容的恰当结合点,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构思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3.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殊性,直到目前为止,《形势与政策》还没有具体、完备的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的教材,各校所用教材大多为各省自行编订的相关教材。同时,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通知精神,该门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扩展空间。因此,在切合《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和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筛选出那些既重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教育又重视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分析,既重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教育又属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作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同感,增强课程吸引力。

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确保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为适应《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教师一是要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在讲授中要把问题、观点讲深讲透;二是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提出不同观点或看法,并进行师生“互动式”讨论,以满足学生思辨的需要;三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建立素材库、研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4.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形势与政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特点,没有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作为铺垫,是很难对学生形成有效、深刻影响的。实践教学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社会实践教学。一方面,要努力创建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把本地区的特色企业、博物馆、展览馆等单位纳入教学实践基地;二是学校要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在确保经费的基础上,切实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团委、学生工作处等部门的力量组织学生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并努力探寻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