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资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资改革方案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岗位绩效;工资方案设计;企业管理;绩效管理

任何企业和组织必须抓好以考核、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绩效管理。供电企业是以电力生产、经营、销售为主的企业,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供电企业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其他行业的工资分配制度,企业性质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成为供电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的首选。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供电企业都进行了工资制度上的改革,以绩效考核的模式来决定工资的分配,在电力企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1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概述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指在岗位测评及其他配套改革基础上,确定各类岗位薪资水平的新型工资制度,它坚持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岗变薪变、岗薪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一般设岗位工资单元、绩效工资单元及其他配套单元。岗位薪点工资是固定部分,绩效工资是浮动部分,其他部分为辅助工资。员工收入可随企业经济效益、单位业绩和个人工作绩效等考核情况而上下浮动,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

第一,岗位薪点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岗位工资设置有基本的步骤。(1)对岗位进行一个合理评价,这其中包含的内容有工作中的强度,工作中要负的责任的多少,工作的具体环境和工作的一些要求等条件对这些条件来评估,以此来衡量岗位的价值;(2)对岗位进行横向的职系分类。现在供电企业一般会按照人员性质将岗位工资设置为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岗位,这两个岗位工资序列设置的工资等级有重合,也有交叉。每个岗位再根据岗位技术含量、员工工作熟练程度及其他因素设置不同的岗位等级,结合评价结果进行纵向的岗位分级。由于不同岗位级别的重叠幅度,对岗位进行分级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职位之间的岗位上的平衡关系,还需要考虑同职位的岗位上的平衡。

第二,绩效工资,一般指奖金,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并结合职员劳动贡献进行考核发放,属于岗位绩效工资构成的浮动部分。绩效工资发放时间不固定,有按月,也有按季度或年度考核。其中月度考核发放的为月奖、季度考核发放的为季度奖,而年度考核一般会结合年度出勤及贡献程度在年底兑现,发放年终奖。

2电力企业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原则

2.1按劳分配原则

这个原则此处不进行细述。

2.2个人绩效与部门效益原则

绩效考核制度是对个人工作价值的考核,也是对整个团队在工作方面取得成果的考核,所以绩效考核要考虑到个人绩效和集体绩效考核。

2.3可操作性原则

电力企业的岗位的绩效考核相对比较繁杂,因为很多岗位的考核并没有固定的考核模式,在考核时很多因素不可控,很多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量化,以形成具体的一个指标,这导致考核难度加大,但是考核必须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需要具备可操作性。

2.4竞争性原则

竞争是每个岗位都存在的,同一个岗位绩效工资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岗位竞争的状态,也就是说,满足何种绩效标准、划定何种工资水平或是部门中业绩最佳的员工能够达到怎样的薪资水平等。

2.5战略性原则

在构建这种考核模式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种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积极推动效果,要全方位地考虑其作用,要为满足企业长久发展与市场竞争做出支持,这就要求在绩效管理的时候要从战略的方向去进行设计。

3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3.1绩效考核和工资不完全统一

员工工资其实就是按照绩效的考核情况来进行分配的,然而,当下存在很多电力企业,其在工资分配时仅注重与岗位相结合,却忽视了绩效的作用,如此一来,便难以通过工资分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即便是相同岗位,不管员工完成的绩效是多少,所得到的报酬都是相同的,这时便存在一部分员工积极性降低,工资效率下降,甚至会存在一些员工对工作分配有意见。

3.2工资发放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

工资发放时所进行的考核也就是对工作和工资情况的一个对比的考核,这类考核大多应用在难以量化工作内容与工资的岗位上。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不论是相同还是不同岗位上的职员,其工作量一般差别较小,但工资待遇往往差别较大,这种差异化的存在使得很多员工心态受到影响,进而对其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3.3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绩效考核的范围针对的是全体员工,它是与员工工资息息相关的,更与员工职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对于绩效考核较为优异的员工,其应当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目前很多电力企业所指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考核对象设置不合理、考核标准存在漏洞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岗位不同的职员,其考核标准仅仅是以工资效率与工作量来进行评判,这固然会表现出很多不合理情况,岗位性质不同,便无法采用相同标准来进行考核。

3.4工资分配存在不公平问题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在工资分配表现出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分配原则不公平上,一些电力企业在工资分配时,对绩效评价等因素不重视,对于技术岗位上的职员,不去依据技术难度与技术水平实施分配,使得一些高水平、能力强的职员难以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体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4电力企业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4.1根据阶层差异设置不同标准

对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时,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在绩效工资分配标准制定时,需根据阶层差异来进行划分。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工作的性质导致没有办法对其工作的绩效进行一定的量化,只能够对长期的工作状态考察来确定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多采取的是年薪和年终奖的方式来制定工资的标准,这类工资分配标准,可以使管理人员待遇和企业经营状况做到有效联系,企业所获收益越好,则对应人员获得报酬也越高。对于企业部门管理人员来说,其绩效考核应当按照部门责任与效益来制定标准,不同的部门应当制定对应的工作目标及任务,进而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责任,从而能够使报酬与责任相联系,使绩效工资在整体报酬中所占比例得以增加,使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而对于基层职员来说,其在绩效考核方面较为简单,但是在标准制定时,也会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技术与技能水平产生的差异。对于基层职员来说,其虽然与企业绩效联系较多,但受到岗位影响,其工资却难以直接以绩效进行评定,另外因为其收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其岗位基层工资比例需要做到不断提升,并通过绩效考核来对其工资待遇进行调整。

4.2岗位薪点工资与福利挂钩

岗位薪点工资中从基层到高层基本是越来越高的,这是因为不同基层的管理行为对公司效益关联的程度强弱不同,而岗位工作是据岗位技术标准与操作难易程度来确定的。另外,在同一部门,需要考虑到部门的总体效益和员工效益之间的关系,有的部门绩效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员工都想加入该部门,以便可以获取更多的部门绩效。员工在其他的一些工作方面的优秀表现也可以纳入绩效的考核之中,比如对公司的安全和节约成本上所做出的一些工作,也应该在工资和绩效中体现出来,提高员工的节能和安全意识,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依据工作年限来完成年工资标准的制定,能够使企业老职员价值得到肯定,同时也是分配公平的体现。除此之外,企业福利可以作为员工绩效考核来评定,对于不同阶层的职员其对企业绩效提高的贡献多少,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公司不同阶层的管理人员对于公司管理贡献是不同的,所以在给予管理人员的福利等辅助薪酬时可以体现出来,在保持公平性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将企业的绩效分配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并对福利划分出不同的标准,根据岗位与企业效益分配。

4.3工资结构组成的比例设计

对于绩效工资中存在的差异部分,需按照其对企业绩效造成的影响程度实施划分,对于绩效考核来说,年限龄、技能、岗位、部门绩效这四项基本绩效内容,应是考核标准的核心内容,对于安全、节能、年终奖等内容造成的影响,应当适度降低。对于年限、岗位来说,其是随着职员工资年限与岗位表现来实现的,与企业效益联系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这两项内容来说,其对工资造成的影响较为稳定,这之间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工作的时间可以很好地进行区分,在对工资的比例进行确定时薪点工资应该占到30%左右,辅助工资通常都小于15%。技能、部门的绩效可以最直接地体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效率,这些绩效工资的占比应该在40%左右,这样的工资结构可以对基本工资有一个很好的保障,又可以大大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很强的激励效果。

5结语

当今市场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中,经济改革在此背景下也不断深化,电力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需对自身经营与管理做出改革,然而经营改革较易操作,人员管理却难以实施。因此,要想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就需要对绩效管理原则做到进一步明确,进而按照岗位与工作内容的差异,完成标准的划分,最后根据所指定的标准来实施分配,使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员工工作效率与积极性提升、人员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菊贞.试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4,(5).

[2]王秀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4,(3).

[3]马春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3,(12).

[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穆涛,赵慧敏.绩效管理评价体系[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6]张再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一、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在已建立“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规范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本区内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体制,实施预算外资金收缴分离改革,从机制和制度上确保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同步进行,严格遵循“总体规划、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完善服务、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规范支出拨付程序等三个方面。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是整个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改革现行的预算外资金分散收缴管理制度,推行收缴分离,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财政部门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缴的监督管理。

(一)财政部门设立财政专户

取消主管部门和所属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由区财政局在银行设立财政专户,实现预算外资金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财政专户主要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活动,按执收单位、分收入项目进行核算。

(二)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改革现行预算外资金分散收缴方式,采用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方式,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直接缴库。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缴款凭证与收款收据合一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款人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直接到受理收缴业务的各银行缴款,将应缴款项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对某些没有条件实行直接缴库的收费项目,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收款票据,直接向缴款人收款后,由执收单位按日汇总填制《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当日到各受理收缴业务的银行将所收款项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健全票据管理体系

实行预算外资金收缴分离改革的部门和单位,除采用集中汇缴的收费项目仍保留专用票据和通用票据外,其他收费项目均使用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作为收费收缴凭证,实现缴款凭证和收费票据的合一。《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专用票据及通用票据的管理业务全部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财政部门对票据的购买、发放、使用、核销等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四)加强收入收缴监督管理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缴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户和票据的监督管理,有效实施以票控费,利用预算外资金收缴信息网络,对收入收缴实施全过程监控;各级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确保资金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银行要按照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收入收缴、汇划清算和信息反馈业务,财政专户开户银行还需负责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收费资金的归集工作。

三、收费的基本模式

预算外资金收缴主要采用大厅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大厅管理模式:就是将进入区公共服务中心大厅的执收单位收取的收费纳入大厅集中管理,由财政专户的银行在大厅设立收费专柜,集中收取大厅内开票的收费,资金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分散模式:就是在区公共服务中心大厅外开票的收费,执收单位开票后,由各受理收缴业务银行代收,并按日汇集当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四、健全收缴监管机制

区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共同负责落实各项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缴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收缴体系的监控机制,开展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年度稽查工作,促进各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收缴责任。对在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中,违反有关纪律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改革的实施步骤

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坚持积极、稳步推进原则,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第一步,2005年下半年,根据市统一部署,我区作为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改革第一批试点区县,先行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分批试点(见附件一),统一使用市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管理的票据管理改革和缴款形式的改革。

第二步,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力争在2006年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实施收缴分离。

第三步,在总结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分离经验的基础上,将收缴分离的范围扩展到政府性基金、附加收入等其他预算外资金,同时根据市财政局的总体工作要求,争取在2007年前完成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改革。

六、其它规定

根据本实施方案,由区财政局负责制订具体收缴管理办法。

附件1、收缴分离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名单

篇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人员随之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改制前的固定工(在职人员);一类是企业改制后为满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根据实际需要招聘的人员(聘用人员)。由于历史的沿革和政策的延续性就直接导致这两类人员在薪酬分配上有所差异:在职人员是企业的老员工,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改制后,往往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收入水平总体偏高;而公司的聘用人员,多数是企业改制后,按一线生产岗位所需技能面向社会招聘的人员,收入水平总体偏低,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现象,收入水平与“身份”呈现强相关,与“业绩”呈现弱相关,这明显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优秀者得不到奖励,慵懒者得不到惩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工资体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一、工资改革前的准备工作

(一)工资改革的宣传工作。在工资改革方案设计之初,一定要做好改革的宣传工作。在许多时候,员工对工资改革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员工并不关心改革的总体方案,而是关心自己的在改革后能有多少变化,是涨了还是降了。通过宣传,让员工能够理解工资方案不是解决员工工资谁多谁少的问题,也不是解决涨不涨工资的问题,而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二)结合工资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确立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最重要的一步基础工作。1.淡化公司人员“身份”,本着“同工同酬”的原则,建立以岗位价值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薪酬支付体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2.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加大绩效工资所占薪资总额的比重,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3.基于公司生产经营特点,为充分调动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层单位、一线艰苦、科技、关键岗位的激励力度。

(三)结合确立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做好调研工作,为下一步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在职人员及聘用人员应分开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接受能力,以免因历史的沿革问题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四)做好岗位等级评估。以岗定薪是确立的基本原则,岗位等级评估就是将公司范围内的岗位进行大致的划分,对照岗位职责、技术含量、绩效产出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比对、分析并进行等级的划分,确保评估结果与各类别岗位工作实际大致一致,才能确保新方案的公平性。

二、工资改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就是在工资改革的基本框架确立后,进行反复地测算、比较,一方面对工资总额宏观控制情况进行预测;另一方面对员工收入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避免改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波动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模拟套改。根据工资改革的基本框架,结合员工岗位等级评估结果,确定员工工资所对应的等级,模拟套改员工的工资。

(二)套改结果分析。套改结果分析就是对套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作为企业工资改革决策的依据。

1.工资总额变动情况分析。模拟套改后,对工资总额进行测算,对工资总额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宏观上调控改革方案。工资总额有大幅波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及人员状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确保工资总额的变动是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是套改结果分析的关键所在。

2.员工工资变动情况分析。在套改过程中,须对员工的工资水平变化值进行密切关注,人员按不同划分标准进行分类,进行比较,重点是群体差异分析,但对个别个体差异度较大的情况也须进行细致分析,尽可能进行修正,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员工接受工资改革方案,平稳过渡。

三、坚持在民主程序的基础上推进工资改革 转贴于

改革的基本框架在经过反复测算及分析后就可以确立工资改革方案,由于工资分配涉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所以,一定要坚持走民主程序来推进改革,这是确保能否有效推进并平稳过渡的关键所在。

1.充分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的参与作用,广泛吸纳职工建议,使方案能够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

2.工资改革方案的最终确立是必须经职代会的审议后才能实施。

篇4

关键词: 宁夏理工学院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1.引言

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电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实验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

宁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2月,前身为电气信息工程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拥有自动化系、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等五个系,下设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目前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升本”工作的顺利进行,伴随着校园环境的改善,教学条件的提高,以及本科标准的教学要求,都需要对以前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而作为工科高校理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2.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慢慢显现出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电子技术作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五个专业的通识课程,在实验设置上未作区分,重点不突出。(2)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简单重复的内容多,反映科学技术新知识、新成果的内容少的问题。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教学内容基本上依附于理论课。这样就使学生错误地认为理论知识比实践知识重要,因此做实验时敷衍了事,造成许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多,而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动手的机会少。学生主要是按照教师设置好的设备和仪器,根据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4)实验设置没有能力区分,不利于有能力的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挥。(5)实验教学的开展,目前还是主要专职的实验教师,虽然也有部分任课教师参与,但总体来说,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仍然紧缺,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更加缺乏。(6)由于并没有从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行政功能配置中进行改革,实验教学的条件仍有待改善。

3.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1)针对不同的专业,实验设置侧重点不同:电子技术作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五个专业的通识课程,专业分流后自动化、电自、电信三个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分两个学期开设,计算机和网工两个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统一为电子技术仅一个学期开设。因此,在实验设置上计算机和网工专业实验设置可偏重基础性实验,自动化、电自、电信专业实验设置可偏重创新性实验。

(2)改革实验内容:在实验内容上淘汰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充分应用CAI、CAD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融入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成果,开阔学生视野,力求思路创新。

(3)改革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上,要采用多样化的实验课组织方式,摒弃灌输式的方式,运用启发式、研究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主动、协作、进取的科学氛围。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小型的设计题目,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仅作适量辅导。

(4)按照“基础、提高、综合、创新”四个层次设计实验模块,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社团、科研项目及大赛。

从基础、综合、提高到创新的层次化平台实验,可使学生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了解常用元器件特性、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掌握各种软、硬件平台的设计工具与调试环境、设计方法与手段以及实验报告与设计报告的撰写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电子设计和工程应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素质等均会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

另外,对于特别有能力或者对科研活动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积极鼓励其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社团,参与老师申请的各类科研项目及各类科技大赛,通过感受良好的科研氛围,学习实际的项目开发技能和管理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也为这些同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教师,或者聘请公司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实验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一系列提高实验教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的措施和方法,比如:制订年轻实验教师的培养计划;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高水平教师加入实验队伍,从而加速高素质队伍的建设,增强实验教学的活力。

(6)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及竞争机制;注重研究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器材管理、实验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律;设立实验教学项目。

4.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效果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院采取了各项措施进行改进,如实验内容设置上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中引进Proteus仿真软件,增强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成立了电子协会,对科研有兴趣及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借助此平台可提高其科研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如目前正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电子信息技术大赛和学院组织的第一届科技活动月,老师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的项目开发平台;针对有些专业,如电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层次,如模电、数电实验为基础层,EDA、DSP技术实验作为提高层,电子实训作为综合层,最终的毕业设计作为创新层,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效果良好。

5.结语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部分的通力配合,实验教学人员的不懈努力,才可以顺利进行。我们会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一军,李素文,陈红丽.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开放式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03(1):124-125.

[2]许征程,安静霞.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92-94.

[3]李先祥,邝小磊,罗中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1):201-204.

篇5

一、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篇6

关键词:工资;改革;费用;承包制;比例;员工;企业效益;考核

中图分类号:F24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一、企业工资改革的概述

工资是满足职工生存、安全等物质需要的主要渠道,更是激励的基础。合理高效的工资制度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前提和主要手段。过去,无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工资制度都是国家统一规定。改革至今,除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仍由国家规定外,企业已获得了内部分配权,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工资制度。企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经济的主体,自负盈亏,员工的工资紧紧与残酷的市场经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如何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改革,一方面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带动企业经营良性循环,这是企业管理者的首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企业工资改革的具体措施

企业工资改革的对象是企业员工。我公司是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历经十几年的公司体制改革,员工教育水平、技术能力、文化素质都比较高,人员数量也得到了精简,生产装置也逐步完善,要确保他们工资水平逐年能按一定比例有所提高,从而推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必须重新提出一个全新的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今年以来,我们逐步探索出“工资承包制”的改革思路并逐个实施。

所谓“工资承包制”,就是根据生产经营的全年计划值,根据本地区的工资增值幅度,设计一个工资增值总额,然后逐月分解承包,结合各子公司、分厂的经营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发放。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制定以产量、消耗为依据的工资承包额定量计算方法

每个分厂、子公司都有生产的计划目标,我们以各单位的去年全年工资总额作为今年的工资总额起始点,也就是说只要完成去年的生产任务就可以享受到100%的工资,然后以今年的生产目标作为今年的8%增长的节点,超产或减产则按此比例增长或减少相应比例的工资总额。另外,以国内同行业的各消耗指标为起点,再综合具工艺设备运行状况相应各设计指标节点,达到该节点指标时可以增长2%的工资总额,优于或低于则按此比例增长或减少相应比例的工资总额。通过这样的计算,一目了然的将工资总额与生产产量、消耗成本定量考核。

2.测算生产的辅助制造成本与工资总额的增减比例

除开上述的产量、消耗指标之外,还有涉及到影响生产成本和稳定运行的很多辅助制造成本,比如检修材料的损耗、设备维修费用、设备制造成本等,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费用预算标准,当费用超过预算标准或控制在预算标准时按实际超出或节约费用的一定比例进行扣罚或奖励。

3.以人为本,科学定员定岗,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运行

结合各子公司、分厂的具体人员分布,参照国内同类行业的人员配备,科学制定了各单位的定岗定员人数,在岗实际人数少于定岗人数的,按该单位的全员平均工资补足工资总额,实际人员多出定员的单位总公司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工资总额随人员减少进行调整,直至符合定员标准。

4.树立全员工资承包的意识,提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工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员工的支持和推动,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推动工资改革的发展,必须树立工资与生产经营紧密相依的理念,只有全员参与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开源节支降成本的管理工作,从员工身边做起,立足本职工作,将成本意识和每个员工的利益挂钩,提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达到工资承包总额的极大化。

5.充分发挥企业分配权,公开公正公平做好工资分配发放

各子公司、分厂在考核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有充分的分配权,要求分配方案必须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考核实施方案必须经本单位职代会通过,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工资分配经得起员工的监督检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企业工资改革的重大意义

从本文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工资改革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能否取得盈利,关键在于对成本的控制是否到位,关键在于成本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生产能否稳定、产量能否达标、消耗能否合理、费用能否有效控制、人力资源能否高效运行等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很好的管控。在现实中,我公司经过了将近半年的工资改革进程中,每个月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的产能突破了几十年来的生产瓶颈,体现在产量逐月突破计划,消耗逐月降低,大部分指标优于或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运行指标,主要消耗指标取得了10%左右的降幅,主要产品的优等品率也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员工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0%左右,公司的企业经营效益在国内普遍不理想的环境下也大幅度提高,员工都感到很满意,体现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普遍提升,各单位的内部活力显著增强,员工越来越主动关心生产的产量、消耗和生产细节,现场巡检更耐心细致,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更加注重检修质量和费用控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充分体现出合理高效的工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企业通过合理科学的工资改革,既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又能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进而带动企业经营良性循环,达到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同步增长的双赢,实现了企业成本的高效管理,工资改革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企业整体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诚然,各企业不尽相同,实际操作方法也有相异,但企业高度重视工资改革、激励员工的成本管理的理念却是相同的,工资改革对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旭东.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J].财会通讯,2008(4).

篇7

2004年工资管理劳动保护工作总结 文章作者:程继承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25日15:39 2004年工资管理劳动保护工作总结 一、完成了2003年度劳动工资年报的编制、汇总和上报工作;并且认真分析、总结,完成了劳动工资统计分析报告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总结。 二、完成了2004年度工资计划的制定工作,制订了2004年度各分、子公司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或包干办法,并积极组织实施。 三、完成了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金铺底工作和补充养老保险的调研等一系列前期工作。 四、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工资台帐的编制工作,按时编制、汇总和报送劳动工资月报

、季报;建立劳动工资统计台帐,严格规定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及时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提供了准确的统计资料。 五、指导分、子公司制定工资改革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且及时予以批复,促进人力资源改革的顺利进行。 六、制定了《关于深化分、子公司工资制度改革的意见》和《职工内部退养补充规定》,指导分、子公司进行工资改革。修订了职工内部退养办法,完善了有关制度。 七、完成了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的审批工作; 八、完成了调入、调出人员工资关系的转移工作; 九、及时审核支付了各子公司水电企业职工工资补贴; 十、按时完成了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资、奖金、防汛津贴、肉蛋补贴和防暑降温费的审核发放工作。 十一、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工效挂钩的工资结算工作; 十二、按时完成了明珠宾馆等单位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结算工作; 十三、健全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按时向各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了伤亡事故报表,组织参加市劳动局工伤残疾鉴定。 十四、按照《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规定》,要求审核办理了离退休人员的工伤医疗费报销。 十五、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对集团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执法检查,规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管理。 十六、及时为集团公司机关职工配发了劳动防护用品。 十七、按要求向市残联报送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报》报表。 十八、配合水库运用方式调整研究工作,计算了不同运用方式下的工资情况。 十九、协助综合管理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险科完善了多份即将退休职工的档案材料,为这些职工的正常退休提供保障。 二十、完成了2004年度职工工资晋升和工资标准的调整工作。 二十一、完成了2003年度职工子女就学奖励工作。制定了《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困难职工职工子女就学救助办法(试行)》,该文件已上报有关领导。 二十二、按时保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 文章出处: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黄河明珠集团公司)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篇8

一、  现状

(一)基层工作不分你我

乡镇政府机构虽然按照权责设立了不同的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但由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承担着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层层布置下来的工作任务,以及本该由县级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为了应付各项工作,所以镇属各事业单位都由镇政府统一安排充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各事业单位除了完成自身的业务工作外,同时承担扶贫工作、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改造、各项普查工作等。一切重要的、临时性的、常态化的、各项考核工作都有事业单位参与并提供材料,不仅完成本站所的服务职能,还要承担行政工作,镇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任务繁重,有人说:“基层人员是万精油”这里抹抹,那里抹抹,很是辛苦,但是制定工资方案的人就不考虑那么多,因为他们没有走过基层,也不了解基层工作人员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

(二)上下班时间一致

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机关作息时间的通知》, 2017年10月1日起,我州调整新的机关作息时间:上午上班时间为8:00—12:00;下午上班时间为14:30—18:00。其中“实施范围”提到:“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医疗机构,各大专院校、州属各学校、州属国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但是在执行作息时间时,除了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并没有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要求与机关执行相同的作息时间,与机关作息时间一致、而与学校作息时间冲突的上下班时间给许多有孩子的家庭职工造成了极大的生活不便。

(三)工资分为“三六九等”

镇属事业单位工作任务与机关一样重甚至承担得更多、上下班时间与机关一致,到发放工资时却拉开差距。自2018年起,公务员(以参工3-5年的科员为例)年收入:[职务工资(715)+级别工资(1346)+艰边津贴(265)+改革性补贴(2259)+生活性补贴(1020)+工作性津贴(610)+公务交通补贴(750)+绩效考核基础奖(2000)] × 12个月+机关政府绩效年终考核奖励(合格8200/良好13200/优秀18200)=115780或120780或125780元;事业单位人员(以参工3-5年的初级助理为例)年收入:[岗位工资(1490)+薪级工资(472)+艰边津贴(265)+改革性补贴(1150)+基础性绩效(1040) +随月90%奖励性绩效(1399)+月奖励性绩效(2000)] × 12个月+年终考核10%奖励性绩效工资(1860)=95652元,另外公务员月工资高出事业单位月工资1149元,每月享受的公积金补贴就高137元,年公积金补贴高1644元,相比之下年总差额为:21772或26772或31772元。

在乡镇承担同样的工作,怎么工资待遇不一样?怎么要在基层政府内的行政、事业、工勤类人员中分个三六九等?叫事业单位人员心理怎么平衡?

在2015—2016年度事业单位人员每人享受到了5500元年终绩效补助,结果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享受的待遇还不如行政机关退休人员享受的待遇高(6000元),难道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工作量还不如行政单位的退休人员吗?有人说事业单位人员多不够分,既然不够分,那么为什么就不会缩小差距呢?还制造出那么多的不公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公务员同样都是在为国家兢兢业业地工作,但在待遇上却是如此的不公平,公务员工作是辛苦,但事业单位工作同样也辛苦,而且,政府机关工作的第一手基础数据都来自于事业单位,同样都是国家工作人员,都是在认真按照职责努力工作 ,为何却有如此的不平、不公呢?哪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二、  存在的问题

(一)      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

  基层工作任务繁杂,点多面广,各级工作任务层层布置最后集中在乡镇,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上级业务部门或教育医疗系统专事科研技术和公共服务不同,乡镇事业单位承担大量行政工作,精力分散,本职工作开展被动,本应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成为职能不清,缺乏活力,财政负担繁重的附属机构。

(二)      工资改革方案不科学

一是事业单位没有公务交通补贴。与教育医疗系统不同,镇属事业单位下乡家常便饭,但却不能购置公车,也无公务交通补贴,下乡又不允许报差旅费,和又有公车配置、又有交通补贴的机关单位更是无法相比。二是事业单位没有新增改革性补贴。机关根据行政人员职务级别增资700元到1200元的标准,再加上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分为基础奖和年终奖两部分,其中:基础奖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随月发放,实际每人根据职务级别按2700-3200元的标准月增加,剩余部分作为年终奖(合格7000-14800元,良好12000-19800元,优秀17000-24800元),依据市级机关绩效考核结果按实际担任职务年终一次性兑现。改革性补贴的内涵是将福利政策货币化, 改革部分福利补贴的发放办法,实现实物补贴货币化。为什么只有行政人员能增资,享受改革性补贴的福利?事业单位人员没有付出吗?三是事业单位年底没有年终奖。行政人员大幅提高绩效考核奖励,事业单位一刀切地提高部分绩效工资总量。事业人员不分职称高低,每人按2958元的标准月增加,年终奖(年终绩效补助)取消了,难道光靠行政管理,开会、下文、布置任务,不需要基层事业单位具体做事就能完成考核吗?工作劳动时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分享成果时却把事业单位遗忘,怎么不挫伤在广大基层一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怎么能留住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稳定基层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呢?怎么能体现工资改革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  建议

(一)增加改革性补贴,与行政单位人员一样保留年终奖(年终绩效补助),且年终奖与行政单位差距相差不要太大。

篇9

一、**年至**年3月

**年,我从**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劳动人事专业毕业后,到**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参加工作,**年3月调入**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在这期间,我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第三电解铝厂时期,我所上报的各级各类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年3月至今

我在**年3月由于机构变动调入**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以后,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我认真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多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好评;**年4月,**分流改制上市,工贸总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资管理人员,我参与了公司推行工资实行全额浮动的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措施的制定、讨论和修改工作。在具体讨论、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过程中,我多次提出有见地、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思路,受到主管领导的肯定。最后,由我执笔完稿的我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纵向核算比较后,在年初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同时,在我的提议下,公司还进行了岗位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我和同事们一起,对全公司职工工资收入进行反复核算比较后进行套改,将原来名目较为繁多的工资明细项目用统一的岗位工作制来套改替代,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奖金、职称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突出了岗位定收入高低的特点,公司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形成了“岗位凭能力”“收入靠贡献”的格局,为公司**年推行三项制度的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是我从事人事工作8年多时间来的主要工作经历,总的来说,我自**年**经专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人事科的业务经办人员,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有较为熟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生存、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篇10

关键词:医院 绩效管理 实践

在新形势下,医院需要引进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来改善财务管理现状。通过绩效管理对医院财务管理现状进行改善,使得医院能够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文中主要就医院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医院绩效管理实践成效

医院通过对绩效管理的实践,在当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医疗质量获得大幅度改善,伴随着绩效管理的推进,医院中的医疗过失与事故发生率得以降低,初、确诊的符合率、治愈好转率等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科室优秀医疗人才得以不断增加,绩效管理体现在人力资源工作上就是绩效考核管理,因此大批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得到录用,为医院充实了人才队伍;提高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改善工作效率,绩效管理中考核目标的存在使得医院中的员工积极性得以增强,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率;提高了医院财务工作透明度,增强了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

二、医院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很多医院都制定有绩效考核目标,但是其中大部分目标都不够明确。虽然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绩效目标是绩效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不尽如人意,存在有许多的问题。管理层觉得绩效考核没有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医院中的医务人员觉得绩效考核的结果没有能够真实反映出其工作水平。同时,长期以来绩效考核目标中都是财务目标占主要地位,忽视了非财务目标。

(二)绩效跟踪不到位

绩效跟踪是在各项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当阶段性的任务结束时,对阶段性的绩效进行跟踪检查。这样将有助于发现各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绩效跟踪的目的就在于对绩效的实现程度来进行总结。但是在医院中绩效跟踪严重缺位,在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月终时的绩效考核只是对数据的汇总与对比,而没有能够进行综合的分析,这将很难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对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

(三)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并没有一套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各种指导意见中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当前,从理论上来看各种评价体系对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是这些评价体系在针对性与实践性上还存在不足。当前各个医院都制定有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然而这些评价体系并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出绩效考核的效果。

三、医院绩效管理实践建议

(一)重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

财务指标的短期性与非财务指标所具备的长期性可以进行互补。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医院短期经营的业绩进行肯定,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损害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财务指标反映的是医院经营的结果,而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则是医院经营的过程。过程需要与结果进行统一,如果医院的非财务指标提高了,但是其财务指标却没有提高,那么就需要对医院的发展战略进行审视。有效的管理是高效的经营过程与良好的经营结果的统一。因此,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同时,因为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中存在有紧密的联系,并且非财务指标的各种结果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这样可以减少财务指标玩数字游戏的风险,使得财务指标能够更加的准确。

(二)加强绩效跟踪

医院要加强绩效跟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明确绩效跟踪的监控原则与范围。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整个医院绩效跟踪监控的实施工作,直接对医院最高领导负责。在跟踪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预算的分类分门别类的进行绩效跟踪,并分别设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对绩效跟踪监控的内容进行明确。需要对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的具体事项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分析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出现偏差的具体原因。再次,对绩效跟踪监控的方法进行明确。绩效跟踪监控主要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目标进行比较,并围绕任务完成、实施措施、自我管理以及使用、效益等多种情况进行考评。最后,对绩效跟踪监控的方式进行明确。各个部门需要根据自己预算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自评,同时财务部门需要积极的进行抽查以及督导检查。

(三)对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机制进行完善

要完善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机制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1)听取专家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绩效工资制度。在制定与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相关的方案之时,必须要积极的邀请相关的学者与专家参与到听证会中,积极的听取他们的看法与建议。特别是在开始绩效工资改革的初始阶段,应该由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制定出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

(2)积极调研,多方搜集意见保证改革方案的针对性、公正性。必须要深入到其他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中学习相关的绩效工资管理评价经验,同时还需要认真收集听取本院职工的意见,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要尽可能的使得工资改革之后的绩效评价能够更加的公平、公正。

(3)合理制定绩效奖惩制度。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将绩效管理改革的各项任务与责任进一步的细化,并进行有效的分配,对于所制定出的各项奖惩措施必须要严格执行。对于那些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效率较高、拥有良好的态度的人员必须要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奖励。

(4)强化绩效监管力度。通过绩效管理监督制度,组织起专业的人员参与到监督中,或者是让专业的人员来提供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各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