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4-11 03:0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学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学风建设

篇1

学风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班级和宿舍为主阵地,通过加强班级建设、宿舍氛围培育,达到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浓厚风气,以此来感染、影响和鞭策学生,是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班级宿舍建设;学风建设

班级和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和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下面以怀化学院通过将班级和宿舍建设作为“两个主阵地”,以积极营造良好的班风和舍风来加强学风建设为例,从“两个阵地”学风建设的目标、思路、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探讨班级、宿舍建设,促进学风建设。

一、“两个阵地”学风建设开展的主要目标

怀化学院以班级和宿舍建设为主阵地,通过加强班级建设、宿舍氛围培育,达到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浓厚学风,以此来感染、同化、影响和鞭策学生,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发展。学风建设目标包括:一是加强班级建设,促成良好班风形成。良好的班风对每一位学生有着积极的鞭策、激励作用,“两个阵地”学风建设通过全力打造向上、浓厚、和谐稳定的班级风气,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二是营造宿舍氛围,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宿舍氛围与宿舍成员的专业学习、行为养成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两个阵地”学风建设通过构建宿舍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三是班风舍风奠基础,学风建设铸新篇。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既要在宏观上建立长效机制,也要在微观上激活各要素的积极作用。“两个阵地”学风建设以培养良好班风舍风为出发点,以点及面,通过构建班级和宿舍的常态化建设模式,推动学校学风建设。

二、“两个阵地”学风建设开展的思路

2012年以来,怀化学院“两个阵地”学风建设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阵地”“四项建设”的开展思路。一个中心:以营造良好学风为中心;两个阵地:以班级建设为阵地,以班风促学风,以宿舍建设为阵地,以舍风促学风;四项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

三、“两个阵地”学风建设开展的实践方法

第一,以营造良好学风为中心。怀化学院“两个阵地”学风建设贯穿于活动总体构思、思想宣传引导、具体实施过程、交流总结经验各环节。4年来,组织校级活动21次,系(部)级活动150余项,树立和表彰各类典型376个,受活动直接影响的学生累计达到3万余人,培育了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氛围,打造了务实、活跃、创新、和谐的学习风气。第二,以班级建设为阵地,以班风促学风。从某种意义上说,班风是学风的缩影。怀化学院先后开展了学风优良示范班和学风优良标兵班评选、“我的班长我的班”展评、班级建设论坛等活动,编写了《班干部工作指南》等教材。围绕学风建设这个中心,规范了班级建设的内容,提升了班级建设的内涵,树立了班级建设的典型,引领了班级建设的方向。第三,以宿舍建设为阵地,以舍风促学风。怀化学院先后开展了宿舍文化节、百佳文明宿舍、百家学习型宿舍。活动与学风建设、校园文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为学校学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两个阵地”学风建设开展的内容

(一)制度建设

学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单靠一两个会议或者文件无法保证成效。“两个阵地”学风建设以贯彻落实《怀化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十条意见》为根本,通过学生基层班级建设的活动实施方案构建班级、宿舍建设的整体框架,以《怀化学院学生班级建设条例》《怀化学院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等文件为依托,形成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学风建设的正常进行。

(二)组织建设

班级建设要坚持以班级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和班委会为学生工作的基元,明确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职责,发挥各类组织在班级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文化建设

“两个阵地”学风建设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建立班级宿舍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建设等,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创建班级口号、宿舍公约、班训、班徽等形象文化,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育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浓厚的学习气氛。

(四)活动建设

“两个阵地”学风建设注重活动平台的搭建。4年来,建设体系和平台进一步完善,优良学风标兵班和特色宿舍评选已成为重点工作。学校对各系(部)开展的班级、宿舍建设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活动的品牌效应突显,切实有效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塑造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风气。

作者:焦音凯 单位:怀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南江辉.关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47-1250.

篇2

1.目标缺失,缺乏学习动力。近些年随着高等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显著上升,致使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简单的混文凭,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没有规划。这类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课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当前,各个高校存在一些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考入大学后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考入的专业没有前途或是因为文理科差异对于该专业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厌学心态。

3.就业压力的影响。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当面对就业压力时,一部分学生会选择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来应对压力,另一部分学生则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认为就业无望,于是变得焦虑,对自己就业前途丧失信心。

4.年轻教师缺乏班级学风管理的经验。近些年,我国多数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多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与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在班级管理与学风建设上还缺乏一定的经验。

二、班级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实施班级导师制管理。新生入学后对大学环境和所学专业相当陌生,通过实施班级导师制,一方面可由导师向学生介绍专业方向,在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情况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导师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和其他实际工作的机会,指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充分发挥班会作用。班主任可以充分借助班会这个平台,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围绕个人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目标等,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班会。通过班会可以及时了解每名学生的心理、学习状态,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3.实施班级课堂考勤制度。制定《班级考核标准量化细则》,建立辅导员、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四级监督机制,积极帮助学习困难同学进步。同时,在班级学风建设上还应特别强调学习成绩和自制力较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积极推进“预警制度”,做到“少些学生掉队,没有学生掉队”。与此之外,健全并严格执行班级学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课堂学习和在校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并以此作为各级、各类评优的依据。

4.注重寝室文化建设。寝室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产所,其氛围必将对学生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整个班级学风建设。抓好寝室学风的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优秀学风宿舍”、“优秀学生个人”等活动,鼓励和宣传先进宿舍和个人的优秀事迹,对于学风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班级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建设,积极开展并推进“党员一帮一”优秀学生党员引领工程,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充分发挥党员和各类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6.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班级学风建设的水平。辅导员、任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着引导作用,但不少青年教师缺乏班级管理的经验。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培训、举办讲座等形式来全面提高班主任、辅导员班级管理水平,并将班级学风作为考核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绩效的重要方面。按照学校要求,班主任至少每周进一次学生宿舍,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以便更好的开展班级学风建设工作。

篇3

对一所大学来说,一个班级的学风影响着院系的学风,同时又进一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对我们学生来说,学风是指我们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观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圆满地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良好的终身受益的习惯。可以说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其班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风气。而班风中最直接最明显的要数学风。良好的学风建设决定着整个班级的风气,它可以使每位学生深受其益。但学风建设不当也可使许多学生深受其害。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情,有些虽小得不值一提,可它的影响却那么地让人深思。有人或因心情不好,对他人随口骂一句,而被骂的人不甘心随口还一句,时间一长,脏话说得也方便了,久而久之,落得个说了脏话也没不良感觉,脏话不离口,这也可以想象他以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宿舍一开始注意宿舍卫生,谁也不随便扔垃圾,这也是个人习惯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环节,可这就可以使得一个同学在教室不乱扔垃圾,在餐厅注意卫生,在校园内同样可以无意中做出让人值得借鉴的行为。更不用说在校外还有以后的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了。所以说良好的个人习惯可以造就众多文明现象。宿舍文明了,最受直接影响的是班级,毕竟班级内同学接触的最多。

学风中最重要的也是学习的风气。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上大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造。为了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机制,学校也设立了包括高额奖学金在内的奖学金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中,大部分同学学习兴趣高,刻苦努力,也就会使个别落后的同学有危机感,从而带动落后的同学共同前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政策在学校中更应贯彻执行。因为学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学校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方便。在班级中,可以使少部分同学先得以提高,从而带动大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有较大的发展,真正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班风的建设状况是学校学风建设的直接体现。良好学风的形成还有赖于班级中每位同学的共同努力。

经过我们的工作,目前全班的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学风活动开展以来,上课出勤率有明显提高,全班形成了一种团结奋进,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班集体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实施的。所以,只有存在于班集体之内的广大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学校的学风建设才能上水平,让我们共同关注班级学风建设。

篇4

【摘 要】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是培养和造就拥有一技之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学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开展班级学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就着重阐述职业高中班级学风建设的意义及策略探究。

关键词 职业高中;学风建设;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117-01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当前从职高生整体来看,学风的主流是积极奋进的。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思想上表现为理想、信念淡漠,对不良行为习惯、不良社会风气的抵御力差;在课堂上不守纪律,没有集体意识,无视他人存在在教室内大喊大叫;甚至考试时作弊。虽然学风不正问题出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能忽视。因此,当前加强职高学校班级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建设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优良的学风可以培养中职学生勤俭、诚信、团结,友爱、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刻苦的学习精神、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等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自身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和调动他们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风建设使学生形成“刻苦、诚实、求真”的良好学风,对提高学校的办学品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拥有一技之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都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高中班级学风建设的策略

1.以校本教材《弟子规》准则,促进学风建设。当代职高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呵护中长大,这就直接导致了职高生素质普遍较低。学校编制《弟子规》校本教材,规范了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学校以《弟子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风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学生读诵、抄写《弟子规》,写作《弟子规》学习心得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想道德、生活规范进行培养。通过学习《弟子规》,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严格的学习纪律,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风的转变。

2.实施情感策略,浓厚学风氛围。

(1)主动关爱学生,做健康情感的传播者。职业高中的学生情况比复杂,不少学生父母离异、外出打工,对学生关心太少,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抱着学不学都一样的想法,总体来说学生缺乏关爱。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作为职业高中老师,就要更加主动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排除他们的顾虑,施以情感策略,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

(2)平等对待学生,做健康情感的示范者。现在,很多老师都不约而同的将学生划分为两类:优秀生与差生。对于同样贫困的优秀生与差生,他们会优先把贫困生补助金留给他们眼里的优秀生。对犯了同样错误的优秀生与差生,他们对优秀生的态度一般要比差生要好。其实,老师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公平的,虽然说,他们的成绩相差有点大,但是他们同样都还是孩子。职高学生的心灵还是敏感、脆弱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极强。所以,差生如果感受到这样的差别待遇,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作为职业高中老师,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以成绩或者个人的喜恶差别对待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做健康情感的督导者。现在的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只有和他们站在一个角度上,才能心贴心地与他们交流,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言行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接受。在学生的教育中,我们强调以“爱”为主线,但是,爱他们也并不意味着要事事以他们为中心,按照他们的意愿发展。如果事事都按照按他们的想法来,那他们就拿老师的关爱当犯错的挡箭牌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照顾他们的心理同时,我们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明白是与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作为老师,一定要做好督导工作,不能因为心软而有意包容,否则一旦犯了大错,就很难挽回了。

3.加强师德建设,以教风促学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加强开展教师的教学研讨工作;要逐步形成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审评制度,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价。对于连续被学生评价为不合格者,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对激励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积极的作用。还应重视教师身边的师德典型的培养和宣传,我校中心路的长廊橱窗可规划为“教师技能高手、市县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等,通过宣传师德先进个人,用教师的示范行为去影响学生,以教师的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以教风促学风。

4.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避免学生涌向不良场所,使学生在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品格,热爱所学专业。

(1)围绕“高技能”开展一系列职业特色活动。如学校可举办一些“技能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职业生涯设计”、“裁剪设计”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从而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文化。

(2)以重大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如学校可以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时机,组织文化艺术节、演讲、读书活动、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到本地的一些电子厂、服装厂、汽修厂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全景参观学习,由企业领导按排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讲座,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在校学习期间,推行到企业进行两次为期2个月实习的制度。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对企业文化有亲身的感受,加强了遵纪守法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协作能力。

5.美化教室环境,促进班级学风建设。班级学风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如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悬挂着各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名言名句;在教室后面空白处,专设一个板块,即学生优秀绘画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加强专业学习;通过学习园地发表学生的习作,发表学生对学习的体会、经验。

教室里形成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既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又增强班级凝聚力,又促进了班级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鑫淼.浅谈普通高中的班级学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12-13.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17-118.

篇5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班级的学风建设“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促进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的统一晨读课一般都设在学生打扫卫生之后,开始上正课之前的10—20分钟。晨读时间一到,各个班级的学生就能按时开始晨读。在家长督促和学校管理的双重保障下,学生终能养成良好的晨读习惯。这样,从清晨开始,学生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更加积极自觉。学校也通过晨读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目标,并达到学生自律自助的目的。

2.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班级的学风建设对于学生来说,早晨的时间极为宝贵,因为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前一天的身心已得到了适度的放松,再加上此时空气新鲜、头脑清醒,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学习,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晨读正是利用早晨这段最有利的学习时间进行的活动。同时,晨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脑、眼、耳、口等协调的过程,是语言内化的过程。它使口头与书面结合在一起,知识与能力结合在一起,语言的形式与所表达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每天进行晨读,对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当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之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获得提升。这种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一定的成功体验,有了这种成功体验,将会使学生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自信心。这个时候,部分学习主动的学生甚至能自觉地总结自己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思考自己学习成功的原因,并且进一步追求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师如果再适时地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学习经验的交流,将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凝聚成一种学习的合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3.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与修养,促进班级的学风建设培养学生文明的道德风尚和勤奋踏实的品质是学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里,大家都把早起读书理解为一种刻苦、自强、进取的美德。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是反对或者不喜欢早起读书学习的。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晨读,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在响亮的朗读声中,也容易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强集体的意识和集体的凝聚力;晨读可以磨炼人坚持不懈的意志,体现了对知识的一种追求;在晨读中,学生们吸取着人生智慧,在感知的过程中,启迪自己的理性,得到人生的启示,人也逐渐会变得高尚。晨读,更是彰显了一种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态度。通过晨读,学生们的品格、人生修养和境界等都将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升,从而形成班级乃至学校清新、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晨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晨读能使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和品格修养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升,但为了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晨读,贵在持之以恒晨读求知,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见到功效。学生坚持晨读,可以规律生活、锻炼坚忍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反复研读,可以完善人格,以友辅仁;尤其是涵养气质,更非一日之功,唯有每天坚持晨读,才可以塑造刚健、坦荡、博雅的人格,才能有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传承。只要认识到坚持晨读的作用,就能够充分认识到扎实推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自觉,效果上更见成效。持之以恒的晨读,主体虽然是广大学生,但同样需要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需要包括全体教师在内的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准备,更需要全体学生干部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保障晨读真正切实发挥其功效。

2.晨读,妙在材料选择有关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最能影响阅读兴趣的因素是阅读材料本身,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不堪忍受的往往是阅读材料的枯燥乏味。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晨读材料呢?首先,选择的材料应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晨读材料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所在年龄段特点的读本,只有这种晨读材料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相一致,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格修养。其次,选择的材料应以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准绳。应选择那些可读性强,让人能产生阅读的欲望,一旦开始阅读便放不下来的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晨读是沉重的负担。要选择那些难易适中、易于阅读的材料,这样学生才不至于产生阅读障碍。同时材料应具有知识性,这样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只要晨读材料选择恰当,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提高,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晨读活动中去。

3.晨读,重在声音姿态晨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以朗读为宜。朗读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同时,也使读者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获得新知。朗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朗读的时候,一要注意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二要注意韵律节奏,语气舒缓。朗读不在于声音的高低大小,而是要注意聆听自己诵读的声音,从口中读出来,又从耳朵听进来,在反馈的过程中,身心都投入进来了。朗读的时候,坐姿以端正为好。坐在椅子上,头正,背直,挺胸,两肩放松平正,双膝自然并拢,两脚可以与肩同宽,也可以合拢并立,全身自然放松。坐时不可前倾后仰,或歪歪扭扭;两腿不可不停地抖动或跷二郎腿。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能提升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

三、总结

篇6

Abstract: The school tradition is a school spirit important component. As grass-roots work's teacher in charge work, needs the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penetration in the class and grade work throughout, from the different stratification plane, to regard as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strengthens the class and grade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work.

关键词:学风建设班主任班级建设

key words: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Teacher in charge The class and grade constructs

作者简介:赵建芳,邯郸市滏春中学,职称:中教高级。

一、保持师德意识,以自身素养的提高来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

班主任不仅应当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更应当成为班级学生的人生导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自身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人格修养、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班级风气的好坏。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潜心研究教学,精心给学生授课,使自己成为教学中的尖子,学生学习上的老师,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形成关心同学,宽以待人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对每个同学的爱心,细心爱护每一位同学的进步和成长,对全体同学应做到一视同仁,严格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参与班级建设中,应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我严格要求,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应形成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严谨缜密,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追求新知识,拓宽新领域。

二、狠抓日常班级的严格管理,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班级学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班级的制度和管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良好班风的形成依靠制度的确立和落实。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建立健全班级制度,狠抓班级和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班主任老师要不辞辛苦,细致观察班级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完善,堵塞管理漏洞,强化纪律约束,提升管理的效果。班级管理不但体现在课堂上、课业要求中,更应当体现在对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尤其要使广大同学通过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生活制度,来带动学生学习制度的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长期、持续的严格管理和制度落实,必将形成一个和谐、有序、规范、顺畅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班级风气的迅速优化与提升。

三、注重班级自律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积极性

应从培养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做起,以他们为班级骨干,组成班级学生干部组织,培养他们的在学生中的威望,引导他们与普通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服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增强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同学在班集体的自我教育中提高,在我管理中进步,在自我监督中成长。通过班级干部组织实现对全体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激发广大同学内在的学习和发展动力,促进良好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帮助广大学生通过规划好日常的生活,带动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确立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观念。要教育广大学生,应自觉安排好一天的生活学习计划,从早晨起床、洗漱到用餐,直至上课、下课等,在时间安排,生活饮食搭配、衣物清洗、购物、锻炼,业余生活等方面,都要有科学规划,不能随心所欲。只有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节奏进行了有序、科学安排,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学习不乱,才能有精力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有张有弛,井然有序,效率提高。学生良好生活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抓好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内容,是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五、抓好班主任所讲授课堂教学工作,努力从学习上抓好班级学风建设

班主任通常也兼任本班的一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学生对班主任能力的评价往往直接来源于课堂的感受。而学生的感受又会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领导效率和结果。因此,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学识水平、个性气质等与班级的学风建设息息相关。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就是一个优秀的任课教师。如果学生对班主任的尊敬不是因为其管理者的地位,而是因为倾慕其学识,那么班主任的教诲便会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田。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条件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才能有能力去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积极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学风。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知识与人格的双重素质构成,才能使学生在尊重教师人格的同时,引起他们刻苦学习,不解追求的情感的共鸣,才能促进班级学风氛围的不断浓厚。

六、充分运用奖励和管理措施,以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带动班级风气的建设

学校一方面应抓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发奋学习。要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在全校学生中营造学习光荣的氛围。要采取激励措施,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以带动和激励广大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要严格校规校级,对少数触犯学生纪律的学生,实施适度的管理措施,规范他们的行为,保持班级良好的学习秩序,促进班级风气的好转。

班级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班主任从始至终付出大量的心血,要从低年级做起,结合教育发展的形势,紧贴学校的实际,根据班级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有的放矢,持之以恒,采取灵活的教育管理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新萍.让快乐与班主任同行――兼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专业发展[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

篇7

“十三五”提出继续做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的教育发展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高职“3+2”分段的有效衔接,提高高职“3+2”班级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一个新的教育目标。现对某高职院校“3+2”班级进行学风调查分析,了解高职“3+2”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学风特点,探索有效管理方法促进高职“3+2”班级学风建设,对于整个高职学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调查问卷设计。编制《3+2班级学风状况调查问卷学生版》包含23个调查题目,《3+2班级学风状况调查问卷教师版》包含12个调查题目,主要由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学习能力和品质、教师教学方法、学校教学管理、家校联系、实习实践、创学风途径等板块组成。

调查样本的选取。在某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等六个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在任课教师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调查的实施。从2016年11月开始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访谈个案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为学风建设调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调查结果及分析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勤奋学习的态度;另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方面和中职学校有较大差异,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有些课程存在重复教学,学生缺乏兴趣。少数学生一直以来学习不够自觉主动,课余时间不能正确安排。部分同学原来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度加深,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逐渐产生放弃的念头。

在学生纪律观念上,许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出现白天上课睡觉、迟到、旷课等现象,对学风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在作业和考试方面存在抄袭和作弊现象,反映了学生的纪律性淡薄和缺失。

在教学方面,有的教师只管自己完成授课任务,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潜力的发挥,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教师课堂要求不严,进而影响到学风。

在家校管理方面,存在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不够细致现象,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在深入课堂、走访寝室、对学生迟到、旷课的处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在家长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缺少监督,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也不够,和学校老师联系也不够紧密。

学风建设对策

笔者在浙江温州某高职院校部分“3+2”班级实施“1+2+3+5”学风建设方案即一个班主任主导,课堂和课外两个实施阵地,“教”“学”“管”三管齐下,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企业五个层面结对的格局,共同促进学风全面提高的探索研究。

以班主任为主导,加强班级班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有效推进。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制定班规,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养、指导工作。带领班级同学深入开展学习学生手册和班级班规,常态管理上坚持落实纪律考核制度,对学生个人的考勤、纪律、班干部工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寝室,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化解矛盾,使班级安定有序。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学校责任部门要充分调研,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定期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不定期开展校外活动,如各项志愿活动、企业参观、实习实践等活动,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增强同学们的社会阅历。

“教”“学”“管”三管齐下,全面加强学风建设。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制度,提倡教师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同学们课堂兴趣,学有所成。完善督导教师听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个人成长。班主任、辅导员要建立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要求任课老师及时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反馈学生情况,有助于班主任、辅导员的及时管理,最终形成教师管理严谨,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状态。

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企业五个层面结对,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校联系,班主任、辅导员可以定期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对于个别学生突发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不同专业,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请企业技术专家到校为学生开设讲座,让学生理解企业对职业人的素养和技能要求,与企业合作,多提供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实施效果

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风建设;意义;办法

一、中职学校学风现状分析

自确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标后,职业院校迎来了发展中的春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我国当今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需求。面对职业教育就业市场的升温,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院校招生人数剧增,但由于职业院校入口宽松,生源采取免试入学,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差异较大。学风建设中的问题也愈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明显增多,课堂纪律涣散。课上随便说话、接打电话、吃零食;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考试作弊、替考等现象呈持续上升态势;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显著增加。以上现象如不及时整改,将会严重影响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潜质,进而影响职业院校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

二、中职学校学风建设的难点

(一)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困难,中职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刚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中职职业教育授课模式与义务教育授课模式差异较大。中职职业教育由于理论学习时间短,既要继续深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强化专业技能知识,这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是一种双重压力,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厌学、畏学情绪。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刚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落差和自卑感。身边的同学大部分进入高中直奔大学,目标清晰,前途远大。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觉得低人一等,加之社会上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认为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人,毕业后只能从事最基层的工作。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得过且过,自我放松,部分家长也本着孩子太小走上社会会存在安全隐患,把职业学校当成是大幼儿园,只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学习好坏漠不关心。

三、中职学校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教风带学风

学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辅相成,学校应本着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校风学风建设。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改进教风学风的对策,大力推进学风建设。定期召开学生评教座谈会,让师生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授课。定期开展网络授课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无所估计的把对教学的意见和看法真实地反馈出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及时督促改进,使得教与学零距离对话。

(二)树立典型榜样,传播正能量

认真做好优秀班级、优秀寝室、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个人、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工作,树立典型先进事例,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寝室环境。尤其是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例,聘请近年来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交流,把成功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让在校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以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学业,迎接挑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彰显学生个人魅力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校训精神。

1、开展手牵手活动,让学生重返童年。在雷锋纪念日开展了“手牵手、雷锋精神在我心”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小学校园,与小学生面对面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精彩演讲等方式传承雷锋精神。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为环保加油。世界环境保护日学生会举办绿色环保我先行环保活动。师生倡议构建文明绿色环保的校园,纷纷为环保代言。一个个绿色环保的标语在老师们手中传递,更将环保意识渗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活动增加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升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3、组织学生送温暖进社区活动。利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特长,与校附属医院医务人员进入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检查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切身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这种成就感将会成为日常学习中的动力。

(四)严肃考风考纪,营造优良学风

考试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一种人格考验,通过考试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学习上的失误和不足,考试成绩只能反映一个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能力和效果,但是考试作弊反映的却是一个学生的品德问题。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人格,在考试过程中能遵守考试纪律,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很重要。学风建设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优良的学风犹如学校发展的阳光和雨露,滋润着学校发展的沃土,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常抓不懈。学风建设是学生管理部门及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建的长远课题。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要始终把学风建设工作放在全校的重点工作上,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学校的发展与时代同步。

作者:王嵩 单位:吉林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从班级学生干部培养,班风的形成与建设入手,既要体现集体关爱,又要彰显个人风采。倡导人性化管理,以学生为本并对构建和谐的大学班级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文关键词:班干部培养;班风建设;沟通

班级是大学教育管理的前沿阵地,如何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班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开展大学班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借鉴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学生,怎样在大学班级干部培养、班风建设与班级管理中找到平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高效的班干部队伍,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服务意识

班、团干部是连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富有责任感、是非观,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团结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开创性为班级服务。同时,班主任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把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团干部,应及时引导、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对具体措施进行落实,并加以改进,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上,贯彻“抓两头、保中间”的思路,即充分依托班级综合素质能力强及思想成熟稳定的学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另外抓紧做好学业暂时后进及思想不稳定学生的工作,让每个学生不掉队;充分利用好绝大部分中间部分学生的力量,这部分是中坚力量。在秉承“班级工作要让同学满意,班级工作要让同学参与,班级工作要让同学受益”的目标同时,立足大学班级实际,明确大学班级干部培养的新思路:初步暂定—民主选举—稳定过渡—班委轮换制—女生核心班委。

1.入校初期,暂定班、团干部

新生刚刚进入大学,需要尽快建立班委会及选出班、团干部,开展班级工作。鉴于短期内同学之间互相不够了解,采用学生上台演讲,自我推荐民主选举往往不够合理。经过认真地查看档案并走访各个宿舍,通过师生私下互相交流及对短期观察,由班主任来暂定人选作为班委来开展班级服务工作,这时班委任期可以暂定两个月左右。一方面尽快结束班级没有班委开展工作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了解认识,以利于下届班委的民主选举。

2.上台演讲自我推荐+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委、团干部

发扬民主是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成员沟通的重要基础。从暂定班委到民主选举,随着同学们不断地加深了解,大家可以客观、公正地选出自己信任的班委为班级服务。在选举过程中,引导同学们以班级大局为重,杜绝学生之间拉票等一些非正当的手段,从班集体的大局出发,推选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能力的同学作为班委来带领大家一起促进班级发展。

3.班委、团干部轮换制

对于班委是否轮换以及是否强行轮换,很多学生工作者做法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大学本科阶段的一、二年级是班风形成的关键时期,建议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威信高,责任感和能力强的班委进行班级服务管理,班委可以连任,不强调强行轮换。此时作为班风营建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以及核心班委的性格、作风、特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班风的走向。在二年级以后,班风已趋于成熟稳定,此时建议强行轮换班委,即出任过班委的学生把机会让给其他学生参与班级服务管理,来锻炼和展示自己,让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为班级服务,为大家服务的苦与乐。

4.班委的稳定、高效过渡

在选班、团干部时,保持班委的稳定、高效过渡至关重要,既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班级服务与管理的机会,又要保证班级工作连续性,这也是本班管理的一个创新点。具体做法如下:在本届班委任期结束前1~2个月民主选举产生下届班委,这样既可以让班委平稳过渡,使得班委任期时间、工作效率不打折扣,避免了假期返校后班委换届后由于业务不熟造成的工作低效状态;又可以让下届班委协助本届班委尽早适应和熟悉班级服务管理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班委的稳定、高效过渡。

5.鼓励营建以女生为主的核心班委

大胆启用女生核心班干部,实现文明和谐班集体下男女平等参与为班级服务管理中来。由于班级女生相对较少,很多有能力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女同学往往在选举时因女生人数少,票源无法保障,无法顺利当选班长。为此,学生工作者可以在大学二年级班风稳定后,鼓励有能力而且积极为班级服务的女学担任班长、副班长、团支书骨干班委,其他几名班委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这种指定+公选的形式,既鼓励了女同学们为班级服务的热情,汇集了班主任的思想和同学们的信任,同时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这样的班级称之为文明班级、和谐班级才更有意义。

二、班风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风貌与个体特质

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班风是否健康影响到班级的发展,从而影响到系、院以及整个大学等高级结构单元的平衡发展。班风,既展现了班级整体的精神面貌,又反映出每位成员的个性特质。班风的形成建设需要全体成员付出努力以及朝着班级目标共同奋斗,学生工作者要根据集体里每一个成员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不同特质,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规划和班级的奋斗目标,使全体成员投入到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潮流中去,从而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民主当头,以理服人

在班级重大问题、敏感问题时应慎重处理,一旦处理不妥,会伤害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损害班级凝聚力。比如贫困助学金的发放,有的班级搞全班大轮流,无论贫富,都能享受一次;有的局部轮流享受;有的固定享受,每年享受的人员基本不变,可能这些做法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由于受助人数有限,仅凭学生开具的县、乡镇级贫困证明,很难客观认定贫困程度。笔者以为,在坚持符合发放制度及原则的基础下,由“教师推荐+班级评定小组推荐+学生评选”的三级认定体系推荐,孤儿、单亲及父母有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可优先考虑,剩余名额可以在三级认定体系推荐的范围内实施小局部轮流享受,学生工作者切忌武断指定,应智慧性引导符合轮流享受的学生主动礼让,这样可较好地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也可减少或杜绝学生私下不利于开展工作的言论。同时将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与学业、纪律、班级服务等挂钩,鼓励积极上进的风气,尽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让助学金及奖学金实至名归。同时,笔者要求各班委明确自己的职责并相互配合协调,班委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把工作做细,多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减少工作粗糙带来的误解,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2.润物无声,以情感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的班风形成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要有耐心,有责任心,有爱心,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内化而言,要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爱激发热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讲,履行教育管理职责更是如此,只有对学生付出全身心的爱,才能激发出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情。外化开来,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要尊重学生,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成长,为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奠定基础,这一点很重要,也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淡化。再外化出去,学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目的并收到成效,让繁重的学习在友情与师恩的感动中变成了愉悦的进步。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集体应该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信念共同奋斗。为此,我们组织互帮互学活动,学习上成绩好的帮助落后的同学;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文体活动中挥洒智慧和汗水,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增进了同窗情、学友情。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充分体现出大家团结互助的集体友爱,同时也彰显出个性的魅力风采;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会使大家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一片片关心,一份份关怀,一件件祝福,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3.优化管理,以律束人

针对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缺乏坚定的理想,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学业、情感动态进行追踪引导,及时做好师生间、同学间无障碍交流,学生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教育和关爱,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提供了健康无障碍的成长环境。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需要严格的纪律约束来保证。大学生往往在生活学习期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就业以及人生定位模糊不清,从而在思想上呈现混沌、放松状态,个别同学沉迷网络、游戏等,逃课现象屡屡发生。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及时引导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而且要认真筹划安排专业思想、就业动态、人生规划等主题班会,严格考勤,狠抓学风建设,防止“有样学样”,从根源上解决学生思想不稳定,学业松懈等问题。为使班级同学继续进一步提高,继续采取互帮互助,一助一学。自发成立了晨读小组、英语互助组等,相互学习,相互督促,达到共同进步。

篇10

【关键词】新办高职学校;学风建设;教师职业素养

就大多数新办高职院校而言,都存在一些相似的情况:一个就是在校的学生总数较少,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年级;另一个就是教师职业化程度不高,不少教师虽是专业技术能手,但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熟悉。那么,从学生方面分析,这一两个年级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学习态度、思想动态,行为规范等方面都会对该新办高职院校的学风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至于这种影响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那就要由新办高职院校在建校之初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来决定了。此外,从教师方面来看,新办高职院校由于师资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对教育行业规律了解不够彻底,导致教风上的不严谨、随意性和盲目性,教风上暴露的问题会潜移默化的渗入到学风风气中来。因此,初创时期的高职院校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下滑,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和成长,从一开始就必须把学风建设抓起来。

一、新办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多角度,多方式的,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从“学”本身来抓学风建设,这是根本措施

对新办高职院校来说,一方面学风上不存在继承性,有利于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学生人数不多,易于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大学氛围的欠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完善,都会反过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风建设的难度。因此,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系统管理就尤为重要。

(一)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专题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对大学学习的基本态度以及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期望程度。

因为只有充分的掌握了这些因素,学校才能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一点对新办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一所新学校,要让自己的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学校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这种关注本身就给学生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同时,就高职院校而言,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相关行业以及地方产业紧密相连,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才能从本质上推动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二)选择学生在校学习的几个关键时期,配合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开展学生座谈会、主题班会、专题辩论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逐步的形成一套系统的适合本校的学风建设机制。

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并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稳定性较差,不同时期会形成不一样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鲜期和已经就读一个学年后的熟悉期,这两个时期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显然会出现很大的差异。那么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调查,在调查的同时开展各项学习交流活动,一方面能全面的掌握当时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为后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依据,再者,也为构建学风机制积累了经验。

二、从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入手,让教师更进一步的认识到教育行业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同时,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授风格,形成严谨、实用、活泼的教学氛围

新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不同于其他的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中专业或者行业中技能型人才居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不全面,对教育教学规律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全面的了解,对于学生这个群体也比较陌生。这一系列因素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也必然会对良好学风的构建产生影响。

(一)就短期现状分析,新办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要在短期内提升新办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就必须采取两手抓的方式,在对教师进行职业素养培训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教师就必须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同时也要把这个框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成功实现这种转化,除了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授,实际案例模拟与情景环境的构建也异常重要,而新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之前都在企业中从事过相关专业的工作,在教学的实践性方面占有优势。高效的教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厚积才能薄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多学习多积累是非常有价值的,除了专业的学习和积累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教学方法,思想思维模式的提高,而这一点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长远的,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从长期来看,新办高职院校要建立系统的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机制。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必须通过使学生始终保持期待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压抑状态,因此教师应富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能够随机应变。而这一点也正是大多新办高职院校教师所欠缺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依靠各省市教委开办的教师岗前培训班来应对。各个新办高职院校可以逐步的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制度和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应专题的培训,而且这种系列的培训不应流于形式,走俗套;培训的内容围绕教师修养展开,也可以从教师中收集专题开展针对性的讨论或者学习;培训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旨在每一次培训或者学习都能激起教师的兴趣,引起教师的共鸣,真正的让教师学有所获,对教学工作产生实在的有益的作用。

三、学风建设离不开教风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就教学而言,教师要做好两件事情――知道“要教什么”以及知道“怎么教”,而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有“以学定教”的意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把握学生认知与学习规律。因此,学风与教风是不可分割的,要构建良好的学风氛围,与教师队伍的素质有直接关系,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更应该具备高效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当然,学生作为一个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仅具有独立性,而且具有创造性,学生个体的需求、动机、期望等也不能忽视。这是任何一种教育类型都不能回避的现状和课题。那么,对于新办的高职院校来说,从初创时期就高度重视,并逐步的采取措施系统的推进相关机制的有序形成,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当前各方面的进步,更为学校以后长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办高职院校要构建良好的学风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困难但是也有空间和可塑性。利用空间充分发挥可塑性,扬长避短,走长足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学风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新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声誉才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

参考文献:

[1]赵希斌,2011.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文东茅,2007.走向公共教育――教育民营化的超越.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文源,2010.中国民办教育――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