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材料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材料

篇1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感到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本人认为,应将相关资料引进课堂,借助有关资料激活政治课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那么,如何获取教学所需的大量材料呢?

一、通过材料获得

在现行政治教材中收集了大量与知识的内容相联系的信息资料,这些材料有文字材料、

图表图片材料等,它们具有典型意义,形象生动,又能突破重难点,教师应加以充分利用。例如在讲“剩余价值”是时,本人利用教材第25页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列出剩余价值的式子。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的理解剩余价值的含义。

二、通过报刊获得

我国有大量的与政治相关的报刊。象《广东省公安报》《参考消息》《中学政治报》等,

这些报刊上有许多相关的资料,教师平常可加以注意和利用。《广东省公安报》曾报道一编题为“无良司机活活拖死19岁少女”的案件。说的是一个司机在撞倒一名19岁的女青年后,不顾他人的提醒,竟拖着少女逃逸,致女青年被活活拖死,事后,该名司机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本人阅读之后即把其记住,在复习“什么是犯罪”时就利用此案件让学生分析出什么是犯罪。

三、通过电视节目获得

现在电视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电视节目丰富精彩,其中不乏涉及政治的节目。如中央电

视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潮州电视胎的《法制天地》,潮安电视台的《南盾在行动》等等。这些电视节目中都有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相应的利用。

例如,潮州电视台《法制天地》栏目最近播放了一个案件:古巷有一对年过五旬的夫妻

因感情不合等原因闹离婚,亲朋好友对此看法不一,有赞同离婚的,有指责离婚的女方的。在学习“婚姻自由“时就可以利用此案。先让学生思考:1、这对夫妻如果确实感情破裂,可以离婚吗?2、亲朋好友可以指责离婚的女方吗?通过层层分析,最后得出“婚姻自由”的相关内容。

四、通过杂志获得

我国发行有很多与政治科有关的杂志,如《时事》、《半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

政治课教学参考》等。从这些杂志同样可以获取相关的资料。如在学习“资产阶级的本性”时,我就采用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这个例子是日本一家电影公司为一部专门介绍自杀方法的影片做的广告词:喂——你失恋了吗?你破产了没?那么请你自杀吧!本片向你提供最佳的自杀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毫无痛苦,是一种美的享受——向你表示人道主义的慰问!——恭喜你脱离苦海。借助这个材料,学生很快就明确了资产阶级的本性。

五、收集发生在身边的材料

发生在身边的材料与学生的实际联系最为密切,自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收集发生在身

边的一些事件并加以整理也是教师获取教学所需材料的一个途径,因此,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如,从学校附近的鞋厂污染严重看环境保护法,从学生逃课上网到为筹上网费而偷窃看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等。

六、通过上网的途径获取材料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上网获取所需的资料

潮安教育网、法律之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会、人民日报等网站上可以找到教学需要的相关材料。

篇2

【关键词】塑料;材料;教学体会;教学方法

塑料材料科学是当今世界的带头学科之一,而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的新秀,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尖端科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现代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的发展,单一的材料已不能满足许多性能要求。塑料材料学已成为科研、技术开发和实际生产中各个环节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1-3]。

《塑料材料学》课程是我校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聚合物的化学改性、聚合物的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及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这几个方面的改性技术。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在材料学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近几年塑料材料学技术发展的新情况和我们在该课程中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该课程的教学体会和教学方法。

1 该课程的主要特点

《塑料材料学》课程实际上是一门综合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成型加工[4-6]等基础知识的实践运用课程,它不仅讲述了各种改性方法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传授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对已有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可直接指导以后的生产和科研工作,促进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因此,这是一门要求综合运用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各种知识、并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及知识前沿性的特点。

2 该课程的教学体会和教学方法

2.1 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并非要将其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重点突出和注重课程衔接。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生产应用及科研的需要,并结合最新改性技术技术在本专业的主要应用情况及前沿发展动向。因此,目前本课程教学主要立足于聚合物的化学改性、聚合物的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及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这几个方面,同时,还研究各种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要求,选用有代表性的示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以培养他们对实际生产和科研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2.2 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塑料材料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结合实际问题来分析和理解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因此,适当增设一些实践操作课,开展实践性教学也是教学内容中必要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上,让学生参与样品的制备及仪器的实际操作,并结合课程内容来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所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亲自操作一些仪器,并对得到的图谱进行解析,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和锻炼。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设小型科研活动,结合实际问题通过一两个系列实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如提出请同学们“研究PE材料表面热氧老化的机理”,这样教学形式从过去单一的验证转变为学生自主资料查阅、交流、思考、设计实验、制备样品,并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及结构的分析,包括利用热分析、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差谱技术及表面能谱技术等,分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及有氧和无氧条件下,PE材料表面老化前后的结构变化,从而推断其热氧老化的机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掌握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及独立科研的能力。

2.3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集合在一起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一种手段[7],目前,用来制作课件的工具有PowerPoint Author Ware以及Flash,不仅能够使课件图文并茂,而且可以产生动画效果,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8]。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整节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所讲授的内容,虽然多媒体课件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地替代板书。对于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以及一些重要反应式和理论公式的推导,我们必须要在课堂上进行板书,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因为虽然塑料材料学更偏重于应用,但是其应用却是建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应用已有的改性技术。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绝不可忽视板书所起的作用。

2.4 注重教学效果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应与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在管理内容方面涉及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学质量的监控、学分制管理、考试考核以及教师的聘用、考评、奖惩等[9]。我们在讲授塑料材料学试课程时,是把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在严格教学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期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跟踪教学质量。有两种问卷,一种是不记名的问卷,一般有2个问题:(1)你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提供5个答案供选择,分别为: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一般感兴趣”、“不感兴趣”和“很不感兴趣”;(2)对课程讲授的合理化建议。另一种是记名的问卷,有3~4个问题,内容与当节课堂讲授的知识相关,并且至少有2个问题是延伸性的。通过这两种问卷的调查,可以较好地认识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计划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即首先在课程讲授前期提供一些塑料材料学相关的题目,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其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利用空余时间制作PPT,在课程后期派出各个小组的代表上讲台进行演讲,每人讲3~5min,讲完后大家提问题,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的时间限定在2个学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高分子改性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3 结论

塑料材料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并随着我国材料应用领域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在高职高专院校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开设该课程以及提高其教学质量的要求愈加迫切。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去适应这种新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推动其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分子科学学科近况介绍[J].高分子通报,2008,7:38-41.

[2]李晓,钱一钧,张卫英.高分子化工方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01:5:50-52.

[3]朱高峰.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1-4.

[4]雷彩红.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改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7-128.

[5]夏峰,林少琨,王晓,等.发挥现代分析仪器作用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5):18-21.

[6]陈立贵,袁新强,李雷权,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9):234-234.

[7]张发爱.高分子材料专业涂料课程教学初探[J].高分子通报,2006(4):93-95.

篇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面向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点[3]:内容庞杂零散,课程很多,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需要记忆的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相对于工科的其他课程而言,土木工程材料的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不大,故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强化记忆,形成对材料的常识性认识,上述特点,使惯于通过逻辑推理来领会,掌握知识点的工科学生较难适应。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一般模式为[4]:老师先介绍实验原理、目的、仪器设备、注意事项等,学生按教师或教材所讲的步骤重复实验,读取数据,验证规律、公式或性质,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从属的地位,缺乏实验主动性和兴趣性: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数据少,分析无对比性,不能对课堂理论融会贯通进行分析;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途径

2.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2.1.1根据材料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跟踪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新材料知识。考虑到土木工程材料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新材料,因此选择当前市场容量大的、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比较大的,而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进行跟踪并补充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中,同时淘汰已过时或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材料。为此在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调整:1)墙体材料淘汰黏土砖等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产品,相应地补充了建筑砌块、灰砂砖及复合保温墙体材料等。2)针对市场上大量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了聚苯乙烯泡沫板及塑料泡沫塑料板及其内外保温技术的内容。3)根据市场需求,淘汰沥青油毡的内容,加强SBS、橡胶改性沥青卷材与高分子聚合物卷材的教学。

2.1.2鼓励学生深入建材市场了解最新建材行情,撰写调查报告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当地比较大的建材城,了解最新市场行情,了解市场上不同用途的建材的价格、产地、销量等信息;对市场上最新出现的建材进行记录、拍照,通过询问商家或者查阅网络等方式了解这些材料的用途、性能等信息,并撰写调查报告,将其作为期末考核的内容。通过以上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当前工程上使用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技术,而且提高了学习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

2.1.3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授课时可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解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时,先提出生活中的抹面砂浆表面开裂这一常见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讨论中通过点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推理砂浆的变形性质特点;再通过与混凝土组成材料差异性的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混凝土和砂浆的技术性质。在讲述石膏和石灰的特点时,可以准备好这两种材料及两个烧杯和一根捣棒,告诉大家这两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石膏和石灰,如何用一种简易的办法区分,然后请两位同学分别向烧杯内加水,大家就会看到其中一个烧杯内反应剧烈,同时请另一位同学在另一个烧杯内用捣棒快速搅拌,大家就会看到开始可以快速搅动,逐渐就慢了下来直至停止,且整个过程在数分钟内完成,这样不用多讲,同学们对于石灰的剧烈水化反应及石膏的快速凝结特性就会一清二楚且印象深刻。在讲解混凝土内容时,先讲解混凝土性质和配合比的理论,再带学生参观现场混凝土的配置、搅拌、运输、浇筑、捣实等过程,对混凝土的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布置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个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1.4改变刻板的传统板书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图、文将课堂内容形象地载入到学生面前,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老师的问题,甚至当堂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课后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也比较深刻。在讲授过程中,除了简单扼要地在课件中显现本课堂的主要知识点外,老师还需要恰如其分地加入一些“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对材料及其性能形成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试验为主要教学内容,且多以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演示、学生再模仿、操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结合工程实例突出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与工程材料应用能力。土木工程材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实际工程实例讲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工程概念,即将不全面、不规范的直接经验用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达,全面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如在讲述“水泥体积安定性”时,列举了“国内某建筑施工时,底板混凝土浇筑后10d左右,表面局部隆起、开裂”这一典型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介绍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导致的危害,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国家水泥标准对其的规定等。学生通过实例直观地认识到了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危害性,因此对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非常关心,同时很容易理解国家水泥标准有关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相关规定。

2)保证既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添加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项目。除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基础性能外,可适当添加相关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的实验。例如目前人们普遍关心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关系到节能、节约资源等),以及建筑材料生产应用带来的生态问题(涉及到环保、温湿效应等),可以考虑设计相关的实验内容(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保温砂浆、防水卷材、环保涂料等),加入到已有实验教学中,使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内容与时代进步相适应[5]。

篇4

本文作者:王富康工作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立体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和标准的不断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停留在艺术形态的视觉美上,还要考虑到材料的运用,因为材料与环保是息息相关的。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而立体构成对材料的运用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在对材料的加工体验过程中,看重追求形态创造的可能性,特别是对新型材料:特别重视人类感官对材料的刺激反应等。由此可见,立体构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材观念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一定要牢牢的把握好这一重要的环节。1.2学生作品缺少生命力感,缺少空间感包豪斯教师克利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形成的过程,同时赋予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感。要创造一个立体构成形态,首先要赋予它设计意念,赋予它生命,这样它才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而我们的学生所做的作品恰恰没有达到这种效果,作品看上去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依托。1.3学生在做造型设计的时侯兴趣度不高相对较为循规蹈矩美术功底不扎实,艺术领悟力和审美水平有限,在立体构成这个要求在三维空间里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让他们一下子应对立体构成中大量抽象元素,并用这些抽象的元素来设计是存在一定难度的。1.4学生缺乏时空观念现代的时空观念不再单纯是三维空间,人们已把时间作为空间的延续、生命的跨越。一件好的立体构成作品,让人们看了之后,能产生广阔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是源于生命而又高于生命的精神满足。而我们学生的作品远远没有能到达到这一步,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的训练学生的时空观念。1.5学生的创作与实用脱离艺术家创作设计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陶冶情操、故强调健康和美好的形式,并使艺术性与实用性统一在一件作品上。学生目前却处于仅仅去完成作业。这也和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关,统一的教学模式内容、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练习,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脱离现实容易让学生产生学无至用的心理。

立体构成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为改变传统教学手法存在的弊端,为艺术设计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现代立体构成课堂教学应该突破传统,做一些新的尝试和开发。学院教学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科学技术创造及设计的时代,竖出与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已成为新世纪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流。人类理解科学需要艺术,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已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艺术设计的设计教育中,构成设计课程,伴随着艺术设计教育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构成艺术设计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当时给艺术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对艺术设计教育或是对人们的生活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新审视构成设计教学,在当前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立体构成课程是一定空间内产生的,现代抽象设计是在空间范围中所存在的物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立体形态。立体形态的建立是由点、线、面、体、空间、色彩和肌理等基本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组合而成的。立体形态要求对形、色、质、心理效能作探求,同时也要对材料的加工工艺物理效能做进一步的探求。对于这一门课程,我们在教学做过程中,教法改革。第一:学习把创意思维把立体构成的思维逻辑学、物理学、数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一体,通过逻辑推理出有限的构成要素组合的形态和可能存在的方案及构成的形式。这种形态可分为偶然形态、有机形态和几何形态的形态美。第二:引导学生对偶然形态是指在制作前难以预料的和不规律的形态,在学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例如用手把纸握成一团后展开的形态;有机形态则指以圆滑的曲线为特征的形态,表现有机和生命体的紧张度与扩张力。第三:在做的过程中,将职业技能学习的有形和材料与社会市场进行接轨。几何形态是指根据一定比例和尺度来形成的形态,如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椭圆体等变化规范的产品,这一突破性的改革,使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新的模式,受到广大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学有目标,做有应用就是我们改革的新的成果所在。第四:上学期我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以立体构成引向制作功能性,艺术性的灯具模型为课题设计,实施“教,学,做”的实训模式,对应市场练习,做到以书本为主线,结合市场的练习,以现场考察的方式记录学生成绩,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导,结合学校的实验基地进行实地制作,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上机操作雕刻软件,培养学生对灯具造型创意设计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第五:在对学生进行灯具的构成形态的构思教学过程中,我对艺术性的追求要更进一步引深和发展。如在使用面材的教学中,可以使用直线折屈、曲线折屈组成、切割构成、密集形构成变化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上的变化,都是在单个平面上寻求一种造型和肌理的双重效果,使得灯具在形象上能够生动的抓住所有观众们的眼球。在学生深入理解面材构成的各种手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注意在实际运用当中的作用,让他们先在绘图纸上画出所想象的灯具效果图等,从而启发他们可以从柱式结构的理论理解上为我所用,用平展的面材围成筒状,这种筒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又可以在筒状的顶端、棱线、中间部位做各种形态的变化,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这些实物中的体量感、空间感和肌理。从而改进自己设计的灯具造型,初稿,复稿直至最后的定稿。作品要有效地表现空间立体造型和很强的量感,给人以充实感和稳定感。那么剩下的就是带领学生去各地实习工作进行实际制作,在学习如何操作软件之前,要首先了解制作灯具的材质,材质不仅体现了造型美,而且也能充分表达其材质美。那么学生所做的每件作品,都应该具有各种雕塑和产品意识。了解好各种材质以后,我进行计算机软件的讲授,在三周的训练之后,艺术091,092全班83名学生已基本掌握软件的操作,并能独立依照自己的图纸在计算机中画出矢量图,并在我的带领下同学们能够在雕刻机上雕刻出自己所需要的灯具零部件,大家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同学们自己接上线路,使自己的灯具亮了起来,目前立体构成的教,学,做改革在应用艺术系得以探索改革一些成绩。我还将总结经验,从艺术,技术,材料,技法,机理和文化渗透学科的课程上,深入探索,将案题细化,再上新舞台。

篇5

治学箴言 一丝不苟,严格严谨。

教学主张 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成就每一个孩子,为他们铺就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教学风格 多法并举,因材施教。

教学成果

20xx年,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教学质量先进个人”、“模范教师”。

20xx年,被评为学校“教学标兵”。

20xx年,获得学校“优质课一等奖”。

20xx年,被评为学校“模范教师”、“质量先进个人”。

20xx年,获学校“优质课三等奖”、“优秀教师”。

20xx年,获学校“质量先进个人”、“优秀教师”。

说起来**老师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在**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朱老师的数学课那是顶呱呱”,学生们是这样的评价她。**同志于20xx年毕业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商洛分校数学系,工作以来,她注重个人修养,十年如一日,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对待每一天,用平静的心情去做每一件事,不断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

面对同行教师抱怨数学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她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她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构建合理、科学的课堂结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在探索中,她发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泉,于是她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开拓新的教学思路,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数学五步教学法,即“定标-预设-质疑-解惑-拓展”。

在教学中,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她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每一个孩子铺就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为目标,在工作中她大胆的做出了“培优补差”这一设想,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她的具体做法是:利用课堂内外,对数学学科中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用较高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让他们在数学领域出类拔萃;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课外补差,从基础抓起,让他们逐步赶上。通过这一方法,使优秀生、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进步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于是“培优补差”一度曾在**中学得到了普遍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巧设“点将台”,引得活水来。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工作中,她利用课余时间,巧设“点将台”。每周在班级内对大家较为困惑而又重点的问题,点名让数学优秀生来亲自解决,通过学生的讲解,更易于让学困生接受。“点将台”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辅导学生,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为学困生找到了一个补偿的机会,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得。这种好的做法在全校很快得到推广,如今茶余饭后,校园的角角落落,各年级、各学科的“点将台”前,“小将”们侃侃而谈,听众们侧耳聆听,各具神态,已成为校园的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加强学生数学积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克服课堂上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现象,她坚持开展课外“每日一练”活动。让优秀生除了课内学习外,有展示和发展的空间,使学困生有固本和强化练习的机会,从而使一批批数学爱好者成绩脱颖而出。

她不断加强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数学学习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比如让学生自己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测算竹竿长度与影长的比例,测算树木的高度等,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与生活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同志非常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穿着朴素大方,生活勤俭,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她不仅会教书,更关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生活中,她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后来,作为团委书记的她,更是对学生关怀有加,经常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使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不少学生常与她交往,有困难、有心里话主动找她商谈。凡是接受过她教育的学生都会这样说:“群众有困难找民警,学生有困难找荣荣”,这在**中学已传为佳话。

**同志在学生心目中是良师益友,在同志和领导的眼中,她又是一名出色的好同志。她家住**县城,却扎根**山区一干就是十余年,无怨无悔。离家100余华里,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她从没有因环境因素而迟到、早退过一次。她常年以校为家,忘我工作,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无人照顾,只好托付给了年迈的父母。作为女儿为工作不能尽孝,还给老人留下了负担,她心里实在不忍,但她对事业的一片赤诚得到了老人的理解与支持,让她放手大胆地去工作。

由于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她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用艰苦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培育出了绚丽的花朵,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所带班级学生数学成绩连年居全校乃至全县前列,先后有五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她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成果,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与发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一定会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再创辉煌。

愿这颗山区教坛新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教学名师申报材料(二)

一、申报个人:XX县XX镇中心学校刘XX

二、申报级别:省级

三、申报理由:

四、个人体育教学及体育训练情况

(一)、个人基本情况:

(二)、个人主要业绩

该同志从教以来,长期在教学一线任教,每年在600学时以上;30多年如一日,严于律己,严守师德,热爱教育事业,教学成绩 显着;注重教研,提升自己的体育教研能力,五年来精心撰写体育教案 20余册;担任学校体艺教研组长,指导 我校艺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主持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及学生田径训练工作,编写小学生田径训练及阳光体育运动资料10余万字,取得了全县体育教师公认的体育竞技成绩 ,他对学生进行现场体育训练的实际情况受到了省市县体育运动中心领导 的好评。

1、 勤奋学习 提升自身素质

2、努力工作 教学成果显着

3、积极研修 提升自己教研水平

近五年来他接受市县级教师培训及网络培训年均50学时以上,2012年以来,他积极参加市县教研室举办的课题研究,《有效推行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已取得市级结题证书;《小学体育训练的策略研究》已取得县级结题证书。积极撰写论文 ,《怎样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获县级一等奖,《 阳光体育在农村小学推行的策略》、《小学体育训练的策略》获得县级二等奖。撰写博文达15万字以上,点击率达到了16000余次,受到博友的好评。

该同志对体育教学及体育竞技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态度,赢得了社会的给好评,我校借这次评选省级体育教学名师的契机,使他在今后的体育工作中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带动我校乃至我县体育工走向更高的台阶。

教学名师申报材料(三)

贾武,男,**年6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

一、教育教学

1.高尚的师“德”。

这首先表现在安心于农村教育教学事业。从93年大学毕业至今,在农村基层一呆就达整整18个年头,许多人都纳闷,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不转行?为什么不往高处走?对此,贾武老师却说:“城市教育需要好教师,农村教育更需要好教师,只有农村教育上来了,整个社会教育才能上来。一个人对教育的贡献不在乎是在农村还是城市,而在乎这个人对教育的态度,陶行知先生从城市到农村创办教育,不一样对中国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我生于农村,是个农家孩子,理应为农村的教育教学出更多的力”。第二,表现在敬业爱岗,努力践行“身正为范”,关爱着每一个学生。该老师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他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模范履行师德规范,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凭自身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教育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贾老师始终不渝的追求,绝不放弃是贾老师执着韧劲的生动体现,为此,在他所带的每一届学生中,常人眼中的所谓“差生”与他结下的师生情谊往往更深更厚,难怪不少毕业时没能考上理想高中的学生有这样的怨言:“如果任教的所有老师都能象贾老师那样热情、那份坚持,我不至于今天这一地步。”

2.高超的师“能”。

3.精巧的师“艺”。

一个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重要在于育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育具有适应时展的人才。贾老师懂得身为一名生物教师,注重发挥本学科的德育功能的独特意义,深刻领会“教育人”的份量。

在教学中,听过贾老师课的人,都会对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授课思路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期认真研究教材、精选教法使其久而久之形成的“讲得生动形象,练得落实到位”的教学风格,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与灵活多样、风格清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的学生评价说,贾老师的课,通俗易懂,让人感觉可以顺着一条指引的红线,对知识透彻地理解,深刻地领会,听得轻松,记得牢固。

在教育中,贾老师善于协调、架桥,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班干部与同学之间,在家长与孩子之间,许多棘手的难题因他的协调迎韧而解,许多尴尬的局面会因他的架桥而被打破。在对待学生中,贾老师坚信,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所以,他总是倾注耐心,尊重学生人格,进行换位思考,用自己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凭着足够的耐心与宽容,与学生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多沟通多理解。贾老师认为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更容易产生厌学、逃学的念头,所谓的“差生”,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信心”,只有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没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性格特点,注意把准学生的脉搏,细致的逐个的做思想工作,区别对待,有类而教的教学教育手段,没有教而无效的学生。**学年,他接手的八年级④班学生张萌,各科作业很少交,学习成绩一般,经过贾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本学期中期考试名列全级40名。

4.纯朴的师“风”。

“踏实、认真”是贾老师一贯的风格,“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贾老师始终不渝坚持的理念,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贾老师以一位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干劲,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以爱岗、敬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学生,虽然多年任教初中生物,书本知识对于他已是滚瓜烂熟,但从不也不会摆老资格,总担心自己的些许放松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前途,因此决不马虎,从不上无准备的课,20**年被评为平凉市骨干教师后,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深刻领会“骨干”的内涵,工作上更加主动深入,尽其所能,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对于上级部门与学校所布置的任务,从不推却,总是设法按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公开于各位同行,并随时接受本校及外校教师前来听课。

谦虚、和善是贾老师为人处世的准则,一方面严于律己,另一方面宽以待人,抱着一颗诚心、爱心,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能尊重他人,主动关心他人,努力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实现平等相处,愉快协作,为学校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二、班级管理

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大部分是住宿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贾老师一上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从清晨到深夜,他总是坚持比学生要起得早,比学生睡得晚,每天工作一般是十一个小时以上,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他认识到:班主任,对家长,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自己的奉献。

1.换位思考——让留守孩在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孩”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 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子女缺乏亲情关爱, 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 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用一句方言讲就是“很不逗人爱”的孩子,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人员紧张,教学超级大班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常常被遗忘在角落。对于这些孩子,贾武同志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他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贾老师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病了,他可以替他(她)们买药;没钱了,找他借;父母在外打工,他可以给他们一些家长的爱。20**届学生梁玉霞,父亲去世,家境十分贫寒。当严冬来临时,学生们早就穿上了轻松保暖的棉衣,可她进到教室却冻得脸色煞白。他仔细一看,她还没穿上棉袄。贾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便对她多了一份关爱,并将部分煤送给她做饭,同时,经常给她进行心理辅导,让她坚强的面对困难。学生沈毅飞,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去县城给其姐姐做饭,家里只有老奶奶看管,于是贪玩,成绩下滑严重,经过他的耐心教育和心理关怀,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短期内赶上去了。

每学期初,贾老师都要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并建立专门的家庭联系卡,然后汇总分析,对症下药,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从关爱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从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他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适时地给予帮助和疏导。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2.科学管理——让学生在民主与竞争中得到教育

在班级管理上,贾老师积极协调师生间人际关系,做学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过的“人生向导”。他恪守科学的师道精神,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引导学生通过民主管理班集体,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上,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经过学习,摸索,贾老师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队活动渗透在工作中,他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独立性、自立性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一天家”,让学生学做生活的主人。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班级的组织纪律、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组织,主要起着服务和支持作用。尤其是“我爱我的班集体”主题观摩班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踊跃参加,锻炼了个人的能力。20**届学生唐强军,个性很强,为了培养他的自主自立能力,贾老师推荐他当班长来管理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不但把班级管理得好,而且自己进步很大,现在到初三年级仍担任班长。

在工作中,贾老师尤其注意培养班委会克服依赖老师的思想,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大胆工作,出问题老师负责。班委会工作起来很有魄力,管理班级井然有序,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当主人,班级处处事事有人管,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积极上进,比学赶帮的好风气,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3.强调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教书与育人并举,贾老师尤其注意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经常组织以“公民道德”“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班会,寓教于乐,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接受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培育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宽严相济——让后进生在和谐与激励得到教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部分学生表现差,学习成绩差,即所谓的“差生”。面对“差生,贾老师认为,作为人民教师,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会让我难过一辈了,一辈子都将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关爱“差生”,绝不放弃。因为他始终相信:“差生”是“有待提高的学生”,是“后进生”,是能够转化的。

20**届学生史双寿,父亲早亡,由继父供他上学,刚入校不久便私下拿班上同学的钱物,他知道后,没有在班上声张,私下让他归还钱物,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认真学习,改变自我。从那以后,他还时时关注他,呵护他,教导他,很快,史双寿变了,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这名有劣迹的“差生”终于变成一个品学优良的“优生”,从入校时全级285名上升到全级85名。事后,很多人问他用什么招术使这个问题孩子发生转变的,他说:“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宽严相济。”

5.重视心理辅导——让学生安心上学

篇6

关键词:材料力学 教学方法 工程实际 多媒体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ethod of Material Mechanics

Yang Lihong, Wu Guohui, Zou Guangping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Material Mechanics is a basic course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major. According to author’s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aterial mechanics are discussed.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enhanc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material mechanic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aterial mechanics.

Key words: Material Mechanics; teaching method; engineering practice; multimedia

材料力学是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相关专业教学安排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理论与计算公式在各工程部门的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用。但材料力学的内容较繁杂,一般包括基本变形、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超静定结构解法、压杆稳定等[1],且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公式较多,方法技巧性要求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压力较大。如何提高材料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关键任务之一。

笔者结合多年的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从如下4个方面对材料力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加强概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十分清楚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性,开始时也能认真学习,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习态度会慢慢松懈,有的学生甚至会彻底放弃努力。问其原因,其中大部分学生反映:由于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导致在学习相关方法和做题时存在困难。材料力学具有内容抽象、概念性强的特点,因而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

材料力学中如下几个概念需重点分析:

1.1 内力

在材料力学学习中首先会接触到内力的概念,且在后续各个章节中基本都会涉及内力。学生如果不能清晰地掌握内力的概念,则对平面弯曲、组合变形和能量法等内容将很难掌握。关于内力要重点理解两点:(1)内力是随外力的存在而存在的;(2)某一截面的内力与该截面两侧的外力都有关系。理解了这两点,学生才能正确地求解内力,作内力图。

1.2 应力状态

应力状态理论是从一维问题分析过渡到二维、三维问题分析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应力状态理论的透彻理解是熟练掌握复杂受力问题力学分析的关键。因为学生对基本变形已经掌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结合基本变形来讲解应力状态的概念。例如,通过分析两端加拉力的扭转轴引出二向应力状态的单元体模型;通过分析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情况讲解应力状态理论的作用。

1.3 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是材料力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不像其他理论对应有严谨的推导过程,强度理论是基于假说而建立的,且各个强度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讲解强度理论时应首先从其发展着手,阐明强度理论提出的意义,解释强度理论只能基于假说建立的原因,解释复杂受力问题强度分析必须应用强度理论的原因。这样,学生才能对强度理论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正确地应用强度理论求解复杂受力状态问题。

1.4 能量原理(能量法)

材料力学中讲了莫尔定理、卡式定理、互等定理等用来计算结构位移的能量原理。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应用这些原理,首先要阐明几个能量原理的物理本质―虚功原理。另外,应对各原理分别适用于哪种载荷下的位移求解进行具体说明。

2 加强各知识点的融合

材料力学中公式虽多,但很多公式具有严整性和相似性。例如,各基本变形的应力计算式为[1]

(1)

由式(1)可以看出,各基本变形的应力都是由相应的内力除以相应的截面几何性质得到的。再如,各基本变形的变形公式都是由相应内力乘以杆长再除以相应刚度得到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适时对这类公式进行总结、类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相似性、严整性。通过类比,学生会感到掌握公式变简单了,记忆时也会更有兴趣。教学实践中学生反映这样掌握材料力学公式轻松很多。

另外,材料力学在研究4个基本变形时,研究思路和方法是相似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只着重讲授拉伸部分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过程,对于其他基本变形,可以让学生先仿照拉伸变形的分析思路预习,对相关的公式推导过程略讲,而侧重讲授每个变形的特点和由此特点带来分析和推导过程的变化。这样既节省了有限的课内学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加深学生对各基本变形之间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3 联系工程实际

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工科毕业生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材料力学作为一门来源于工程,又服务于工程的课程,具有应用范围广,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特点,它在培养学生确立工程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的启蒙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适时联系相应的实例,通过分析生动贴切的生活事例和工程实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力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生活事例及工程实例宜采用多媒体形式讲授,这样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进行更直观的分析。

从事材料力学教学的教师应注意搜集和积累古今中外与材料力学有关的生活事例和工程实例。例如,学生非常熟悉建筑工地的脚手架,脚手架坍塌事故近几年时有发生。通过对脚手架坍塌事故具体事例进行力学分析,可以使学生明确压杆稳定性的实质和研究压杆稳定性的工程意义。再如,通过对美国“泰坦尼克号”游轮的沉没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材料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并明确研究构件剪切和挤压变形的工程意义,进而能深刻体会到材料力学的重要性。

4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有机结合

材料力学课程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信息量丰富的特点。在材料力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信息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有效化解教学难点。但是,由于材料力学课程中存在较多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的内容,因而不宜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笔者经过多年材料力学的教学实践,认为理想的材料力学教学方式应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根据讲授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例如,绪论部分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工程中因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破坏案例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材料力学的重要性和任务,然后采用幻灯片逐条引出绪论部分的相关内容。基本变形、组合变形、动载荷和稳定性等内容适宜采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利用多媒体讲授相应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对要讲授的问题先有感官上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分析。分析时涉及图片多、内容简单的部分宜采用多媒体授课,图片少、较难理解的内容宜采用板书授课。而能量法计算变形部分易采用经典的板书教学,因为这部分主要讲授三个原理的推导及其具体应用,板书的讲授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有限元仿真分析引入材料力学教学中,如可引入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的应力场、应变场有限元云图,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有限元仿真云图可使学生对各种变形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有具体直观的认识,并能促进学生对材料力学相关理论的理解。

5 结束语

材料力学作为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及力学素养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有重要意义。笔者从4个方面对提高材料力学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本文给出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较大作用。当然,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需要实施者在实践中根据客观条件不断地调整,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因此材料力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实物,市场调研,实验,服装材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授课内容涵盖了服装用纤维原料、纱线、织物的分类、结构特征、服用性能,纺纱、织布、印染等工艺加工以及服装面、辅料的选择应用及服装的保养和整理等理论知识。不仅内容复杂抽象, 知识容量大,还涉及到设计、美学、纺织、化学、物理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重点

由于服装材料学课程学习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了解理论,而是为了今后实际应用中更加灵活准确的运用各种材料,所以掌握服装材料的性能、识别、及选择至关重要。

1、服装材料的性能

服装材料对服装的外观、形态、性能、加工、保养和成本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设计制作的三要素,即服装的造型、色彩和材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装材料的性能和外观来实现。 [1]服装材料的服用性能主要是指织物的服用性能,可分为外观、舒适性、耐用性和保养性等方面,具体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悬垂性、保形性、耐磨性、弹性、色牢度、洗涤性和熨烫性等。熟悉和掌握服装材料的性能和影响因素是设计和制作服装的基础。.

2、服装材料的识别

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特性和质地,以满足不同服装的要求及风格效果。如从质地上有轻薄与厚实,紧密与疏松、柔软与刚硬、光滑与粗糙。从原料上讲有棉、毛、麻、丝、化纤、裘皮、塑料等。如棉织物纯朴、大方、自然;麻织物硬挺、粗犷、豪爽;毛织物沉稳、高雅、端庄;丝织物华丽、高贵、飘逸。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厚重型面料具有体积感、保暖,能产生厚实稳重的效果;金属闪光型面料,令人产生遐想、扑朔迷离的感觉;要让学生认识服装材料,并能合理的使用面料,单纯依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实践,即多看、多摸、多感受、多比较。

二、实践教学的合理使用

为了使上述三大课程内容更好地被学生掌握,除了课堂教学讲授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要运用各种实践性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服装材料的感性认识和辨认能力。

1、实物教学法

在教授相关内容时,除使用大量的材料图片外,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制作了一些实物样本,使学生有机会与材料实物实实在在地接触,利用“目测手感”,并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增强对服装材料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直接的方式掌握各种服装材料的外观特征与内在本质属性,并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和体验系统。因此,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直观、准确、持久的特点。[2]此外,通过各种展会上免费索取的免费小样,整理平时学生作业上交的优质面料以及市场购买面料样本等方式,我校建设有服装材料陈列室,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纤维、纱线、面料、辅料等。同时为其他课程建设的服装作品陈列室、纺织实验室、染整实验室等也可以给学生参观。这些实验室的开放使用,可以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的加工过程及应用方法,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野,及时的把理论与材料实物样本结合,加深学生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调研法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对面料的性能有所了解,此时,让学生从更多的途径更广泛地接触服装材料,能提高其选料的能力。如安排学生参观一些大型的服装面、辅料、纱线或者纺织机械方面的展览会,使学生对当前服装材料市场最前沿的知识有所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要求学生利用平时课余时间走访面料市场,了解服装材料的性能、价格、应用及发展情况,并将收集到的各种面、辅料整理成册,注明上名称、原料成分、组织结构等,组织学生到大型商场调研,探讨不同式样风格的服装对材料的选择,品牌服装对材料的选择,以及人们在选择服装日积寸材料的重视程度、服装材料对服装款式的表达效果等。调研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调研报告,并在课堂上对调研情况进行分组讲评。通过上述实践调研活动,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制作课件、表达陈述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3]

3、实验教学法

适当安排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和认识材料的识别方法、加工方法等有很大的帮助。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强,创造性思维活跃,配合一些手工编织、刺绣、扎染、面料再造等实验,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建构、探索、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把知识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学习效果大为改善。[4]

三、结语

服装材料学贯穿于整个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管理及实际应用,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渗透性较强的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物性极强,以识别材料性能为基点,以识别材料为重点,以选择材料为落脚点,结合服装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有效构建起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由被动地“学”,变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地“学”。使理论知识在实践学习中得以巩固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周璐英.现代服装材料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6

2、韩旭辉.关于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的教学改革探究[J].文艺生活.2011.12

篇8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材料;选择使用;简单有效

“图形与几何”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几何学习的重点是直观几何,教师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通过操作、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获得相关的几何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可见,教师在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简单却富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材料,可以引领学生的有效学习,发挥材料使用的最大价值,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学的质量。

一、熟悉的情境――“龟兔赛跑”演绎的新问题

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周长”的教学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其实并不容易,关键是学生对“边线”与“一周”的理解存在困难。

案例1:《周长的认识》(片断)

(1)师:“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今天,它们聚在一起又要比赛了,请看它们这次又是怎么比的呢?

A

A

PK

比赛规则:沿着各自场地的边线跑一周,谁用的时间少,谁就赢!

(2)分别演示小乌龟和小兔子逃跑的线路。(小乌龟没有沿边线跑,同时没有回到起点;小兔子沿边线跑过了头)

(3)师:看它们跑完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乌龟犯规了,它没有沿“边线”跑。

生2:乌龟也没有跑完“一周”。

生3:小白兔也犯规了,它跑过头了,要吃亏的。

……

(4)师:它们怎样跑才不会犯规呢?(生用手比划跑步路线,教师展示图形周长。)

(5)师:它们要想赢得比赛,应注意什么问题?(突出“边线”与“一周”理解。)

(6)小兔子与小乌龟分别设问:“我到底要跑到哪里才算是一周呢?”、“我们一定要从A点出发,才能跑完一周吗?可以从其他地方开始吗?”

生:(略)

“经验是儿童学习几何的起点”。笔者在教学时,创设了大家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选择的材料一个是长方形草坪,一个是圆形操场,都是学生有着丰富经验的材料。在处理这些材料时,教师也并没有一步带过,而是尽可能的深入。先通过演示指出“没有沿边线跑”与“没有跑完一周或超过一周”的错误,其实这是对周长理解的关键所在;然后通过学生的比划初步认识周长的内涵;最后通过小兔子与小乌龟的设问,进一步理解“一周”的含义,得出边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起点,从而对图形的周长有了质的认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这样的教学,准备的材料不多,但通过多次不同的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的设想。

二、简约的材料――“两根纸条”引起的深思考

为学生准备怎样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简单的材料中,通过简约的方法实现对知识的教学。简约是一种教育智慧,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但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又实在。简约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图形几何的重要手段。

案例2:《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片断)

1.出示三根纸条

师:能用这三根纸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

师: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纸条?

生:3根

……

2.出示两根纸条

① ②

师:怎样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把其中一根剪断,有三根纸条就可以了。

生动手操作……

3.反馈探究

生:因为②号纸条比①号纸条短,所以我剪①号纸条,组成了这个三角形(图1)

图1 图2

(1)师:一定要剪长的吗?可以剪短的吗?

生:两条线的和比第三条线要长一些,如果短的话,拼起来就会出现空隙;

生:剪短的,拼不成三角形,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生演示)(图2)

师:为什么呢?

生:蓝(②)的纸条本来就短,斜起来就更短了;

师:怎样才能围起来了?

生:剪长的就行了;

师:剪长的为什么就行了呢?

生:因为“”比“”长才能拼起来。

生: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条边长才能拼成;

(2)师:两根纸条一样长能拼成吗?

生:不能,这里就“差一点点”;

师:展示三种情况:

剪短的: × 拼成:

一样长: 拼成:

剪长的: 拼成:

×

小结: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3)师:剪长的一定行吗?

生:不一定行;

生:两条边中的一边大于第三边也是不行的;

生:只有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行。

……

教师通过两根纸条拼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动脑,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规律,轻易解决了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问题的理解。这是多么巧妙的设计啊!简单――只用两张纸条:一红一蓝;简练――只有一个主题:围三角形;简约――探究知识形成:操作思考。简单的材料让学生学习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深化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三、有效的操作――“图形重叠”引发的正能量

儿童几何是直观几何,儿童获得几何知识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有效操作能加深体验,积累经验,丰富想象。因此,在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操作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与探究手段,我们应重视这一方法。

案例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片断)

(1)师:把一个半透明长方形纸片盖在另一个长方形上,重叠部分会是什么图形?

(生操作并反馈)

(2)先观察重叠部分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然后剪下重叠部分图形,量一量,又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两组对边长度相等。)

(3)师:重叠后的图形都有这样的特点吗?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图形吗?

……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与圆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本(封闭)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与三角形的学习,由于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掌握其特征;而平行四边形、梯形与圆因为有了变化,对其基本特征的理解相对要难一点。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把两个半透明长方形进行重叠操作,让长方形对边平行的特性自然迁移到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形成中,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对于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理解,由于有了操作的过程而变得不再纠结。“图形重叠”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梯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用半透明长方形纸片盖在三角形上,重叠部分的图形(四边形)具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性,即得到的图形是梯形。这种学习方法还可以用到“平行与相交”、“角的认识”和“角的分类”等教学中。可以说,“图形重叠”法的使用起到了蝴蝶效应,值得推广与应用。

图形几何的教学应抓住“儿童对直观依赖较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用“自己的经验来思考和描述图形几何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材料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21-01

1.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有些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多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所忽视。由于"阅读材料"是科学教材中的一小部分,是选学内容,所以,很容易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 "阅读材料"在考试中多不会进行考查,所以导致师生对其遗忘。在对于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其中包括科学阅读能力、 科学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重视,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式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阅读材料的习惯。

2.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的策略

2.1 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开展探究活动。科学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为主,让学生可以独立的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把阅读材料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联系,让学生可以去发现问题,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分析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酸A性》时,教师可以把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上课前收集有关酸碱性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阅读,进行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酸碱性。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实验的方法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酸碱性时物质在酸碱反应中呈现的特性,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碱性物质可以使其变蓝,教师除了要突出本节课的学科特点,还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可以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材料。在教材中,很多阅读材料都是在讲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很好的获得知识。阅读材料的目的不是学生对知识、方法、结论的认识,而是要通过阅读材料学会自己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能够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充分发挥学科的功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从被动阅读材料转变为主导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比如,《PH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阅读材料之后会知道PH值涉及到社会生产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是了解了PH值和日常生活中的饮食、 人体健康以及生产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收集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阅读。PH值=7的水溶性为中性,PH值7显碱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酸雨是指PH值

2.3 开展实践作业。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新课改的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以外,还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后要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材料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式探究的学习方式。

2.4 鼓励学生多写科学文章。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阅读材料",可以多鼓励学生写科学文章。科学文章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文章弥补学生科学知识上的欠缺。通过写科学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开展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可以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玲玲. 探究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 亚太教育,2016,07:39.

篇10

一、抓好毕业升级统考,力争教学先锋

1、开学第一周召开六年级全体教师会议,商讨毕业班升学有关问题,从思想上、行动上单独对待,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集中教研近三年来的升学试题,研究试卷中隐性内涵,分学科开展《六年级升学试题我之见》主题教研演讲,从思想上就站在第一高度,一切以期末测试为基点,注重平时教学渗透。

2、以班主任为主线,学科教师配合,打造高效团队。每月一次激励班会活动,以平态的心公平的对待各类学生,疏导学生学习心理压力,鼓励先进,善于改进,树立学习目标。

3、重视常识学科建设,做到精讲扎实有效。

4、加大检测力度,注重后进生转化,建立长效辅导机制,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搞好日常教学工作,形成教学特色

为了全面系统地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正常驶入规范轨道,特分学科进行建设。

1、语文学科

(1)语文教学在践行“四个一”的同时,重点做好阅读作文教学。

a、继续坚持实行作文日记平常化,推广上作文修改课、讲评课、赏析课、改进课,完善落实学生教师评价体系。

每学期上一节作文展示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作文教学总结。

b、新标准提出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学校将积极推进阅读教学、构建教学模型,奠基阅读教学,广博人生。

每生每学期至少读2本完整的书;每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完整的教育书籍;每学期师生进行两次读书交流活动。

c、做好四个一工程有效工作,扩大诵读范围,积累中华经典文汇,丰富学生生活。

(2)扎实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楹联实验班”、“品格教育实验班”三个实验班的实施,彰显实验教学优势。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大教师基本功培训力度,强化个人素质,本学期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a、语文教师每天要有写字教案,并坚持每天一小黑板粉笔字,并展示楼下。

b、书法教师每周上好写字辅导课,并运用专栏每天讲解一个字的写法。

c、语文教研活动内容:a、阅读教学如何扎根东城b、日记作文怎样升华(分段要求,期末制定出各年级日记作文指导意见)

d、业务学习内容:向名师(如窦桂梅、朱永新等)迈进。每周一次,轮流主讲,幻灯演示,资源共享。提倡每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小组对某一名师全方位的学习和借鉴。

2、数学学科

(1)继续完善221工程,逐步形成台账、改错本、下水作业、学生两本合一作业、题库五大体系,全面贯通落实数学日常教学行为。

(2)研发数学日记,通过宣传、学习等形式,把语文与数学两大学科进行整合、联姻,用语言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数学历程。

(3)教研内容:a、221工程前段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并不断完善。b、数学日记大家谈,并尝试性地进行撰写。

(4)业务学习内容:向名师迈进,改变授课方式。每周一次,轮流主讲,幻灯演示,资源共享。

3、英语学科

(1)六年级英语词典引入课堂。本学期要求分类每周一次英语小作文练笔,师生共写,共同成长。

(2)抓好一二年级英语启蒙工作,以活动促发展,以竞赛促进步,每月一次单词积累竞赛。

(3)教研内容:英语后进生如何转化

(4)业务学习:双语学习

4、体艺教学

(1)规范体艺常规管理,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关注课堂教学渗透,有计划实施体艺战略。

(2)坚持每天1小时兴趣小组训练,搭建特长展示平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5、远教工作

(1)重视远教工作的开展,整合学科与信息技术,提供多媒体教学有利条件,实行多媒体教学周课程表,并做好资料保存。

(2)努力打造芮城示范小学网络名片,不断充实、完善学校网站建设,责任分工,分块进行,教师学生进行网站的注册与应用。

(3)积极探索远教管理体系,远教工作列入日常管理范围。

三、规范常规工作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1、在去年月总结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征集大家修订意见,完善月考评制度,以人为本,实行量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先自评,再学校评,最后公布成绩,大家监督,做为考评重要依据。

2、教研组长实行周六例会制,总结本周工作任务,商议下周工作进程。凡各项活动完成后有书面总结并整理入档。

3、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班主任实行双向考核,重点做好学科教师的协调工作,全力调动每位学生整体成绩提升为已任。

4、教师学案本学期采用每天检查登记制度,每周常规检查雷打不动,每月通报一次。教研活动严格安本学期安排进行,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5、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做好3月份听评课活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实行课堂逐年达标制度,打造课堂效率。

四、搭建各种展示平台,丰富学生生活

1、各年级每月一次师生阅读沙龙。

2、各年级每月一次师生写字竞赛。

3、各年级每月一次师生作文展示。

4、一、二年级每月一次英语、语文积累大比武。

5、每月一次课本基础落实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