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案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道德教案

篇1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教学原则 德育课

论文摘 要: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案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它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发掘自身潜能的客观规律,践行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教师若能高屋建瓴地运用案例,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在长期探索案例教学中不能盲目效仿,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基础环节。首先要坚持以下教学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面临的对象大多是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失败者,内心深处充满自卑,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因此,这是进行职业道德与指导教育的最佳契机。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择成功学生的案例,最好是本校或本专业的;让学生不觉得遥不可及,感受到“行行出状元”的真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热爱所学专业。

二、目的性原则

教学大纲指出:“要注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识统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单纯去引导学生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追求这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教材上结论性语言学生在生活中时有所闻,并不陌生。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案例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越辩越明,互通有无,把德育主线落在实处。

三、互动性原则

教学互动可以避免“教”与“学”的割裂和教学惰性,其中“生生互动”会使学生互相启发,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成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互动”会使教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更新教法,成为教学的主导。

四、实践性原则

“明理笃行”是各教学法育人的最终价值取向。而案例教学是最省时、最经济的“社会实践”。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教师要利用案例教学“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奠定职业人生的根基,绘就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总之,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生活,收集整理与大纲要求相符的案例,特别是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在教学中应重点选择。

一堂成功的德育课,应该有起伏有致、张弛有度的节奏变化;有循序渐进、动静相生的过程优化;有人性关怀、寓教于乐的角色转换。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不容置疑——课堂。教师要驾驭好案例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策略:

一、抓住课堂。精雕细琢。环环相扣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要抓住案例教学课堂,教师应做以下努力:

1.细读案例,自主探究

这个起始环节必须抓牢,否则如建空中楼阁,使整个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本课程中的案例,人物形象光彩夺目,可读性、趣味性都很强,易于学生阅读。

2.讨论案例,集体攻关

这是培养组员合作精神、集中智慧的核心环节。教师可布置学生事先预习书上案例。然后进行陈述、讨论,也可将另外准备的案例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务必要展开,但不得走过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小组长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号召力;二是控制小组人数,5-7人为最佳;三是议题应集中,不宜宽泛;四是轮流发言,不让小组长唱独角戏;五是限时完成,“超时下岗”。

3.案例评价,提炼升华

在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教师要将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观点呈现给学生,目的是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曲直,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案例评价也可以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以达到对主题探究的升华。

二、知行统一,纵横交织,铸就人生

孔子十分推崇“力行”的道德教育。他说:“力行近乎仁”,成功的职业课教师必须践行“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规范内化为个人内心坚定的情感、意志和信念,并将之外化为个人自觉行为,大胆实践。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案”与“理”脱节

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误入顾此失彼的歧途:对案例印象深刻,但忽视理论提炼。

2.教学时间难于调控

在教学中,教师“预设”与学生“实作”往往难于掌控,因此教师应随机应变处理偶发事件。对于“节外生枝”的教育资源,应向课外延伸。对于“冷场”状况,教师要“加温升热”,可用“降难”“化小”“切实”之术以启之。

3.善用现代教育手段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具有大容量、超时空、交互式、多感官等特点,将会对德育工作增加效能。职业课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案课件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繁为简,让学生有身l临其境之感,优化育人环境。

总之,教材淡化了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德育主线进行了内部取舍,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职业课中案例教学更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方能彰显它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詹万生,李书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学习与训练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2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可以适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中,其中对于意识范畴的教学而言更加实用。在案例教学的带动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积极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也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需要按照相应的原则来开展实际的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从意识上进行转变,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案例的引出带动学生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探讨,从而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进行安排,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而言可以结合身边的案例进行讲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与重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教学的真正作用,为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指明方向。

二、中职院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具体的职业教学中也更加侧重于技术教学,因而对于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的讲解有所欠缺,这种现象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进。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枯燥的教学内容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其实际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个人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需要在教学方法与形式上进行有效的改进,以便于更好帮助学生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三、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及其运用

1.讲解法

在进行案例的选择时,需要尽可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引以为戒。在讲解案例之前需要通过简短的理论知识来做铺垫,然后再将案例抛出,引发学生的探讨与学习。讲授《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中,教师向学生们讲述了19岁的小佳偷走残疾人鑫鑫900元治病费用,耽误了鑫鑫最佳的治疗时间最后双腿截肢。小佳这种行为已触犯刑法,故以盗窃罪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并罚款1000元。教师告诉学生,若按照小佳的盗金额,还构不成犯罪,但其所盗窃的对象是残疾人,并且造成残疾人双腿截肢的重大后果,带来的危害性极大达到了犯罪标准。通过专业性的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地知道犯罪是非常严重的行为,并且一旦触及到法律就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无法抹去的污点。

2.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阅读相应的案例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例如,讲授《依照程序维权》时,引入案例如下:李某在舅舅的织布厂上班。9月末,李某向自己的舅舅讨要3000元工资多次,未果。为了能够要到工资,李某绑架舅舅的小儿子,并电话威胁舅舅发放自己应得的工资。当李某看到舅舅及其妻子赶到,立即把其儿子高高举起,并恐吓他们要把孩子狠狠摔在地上。之后李某被制服,法院最终以非法拘禁罪拘役李某五个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该案例进行积极的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让学生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护的,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于法律的认知,法律的存在不仅仅是惩罚坏人,同样也是保护正义的有效武器。

3.重视课中的讨论环节,增强学生的认知

篇3

关键词:法律案例教学;新途径;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课堂教学。它既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法制宣传的有效手段;既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正义感,并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案例教学强调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采用以法律案例来说法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方面的培养教育。案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可以促使学生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思索、实践中张扬了个性,发挥特长。

案例教学法就在于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尝试,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中,知道了如何利用教学提供的条件或创造条件去获得自己欠缺的东西。案例教学法正是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的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一种独特的、很重要的而且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运用,既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在讲授“正当防卫”时,学生对正确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有困难,而通过案例分析,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教会了学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正确方法。讲授时尽管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即:“防卫的目的必须正当,防卫行为必须适时,防卫的对象必须特定,防卫的结果必须适度”讲得很清楚,但碰到具体问题就很难区别了,教学时我就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某职校实习生李某在下夜班回家时,在一偏僻小道上遭到抢劫,李某迫不得已交出了身上的钱财,正当抢劫犯低头数钱时,李某突然从地上拾起一块砖朝罪犯头上砸去,李某拿回钱到公安机关报案,李某事后得知,抢劫犯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不属于正当防卫?由此开展讨论,学生争论非常激烈,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李某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当防卫?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开谜底。

首先,要弄清“适时”这个问题,也就是非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李某选择的这个时机算不算适时?应该是适时的。因为歹徒还未逃离“犯罪现场”,实施暴力反击应该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不能作无谓的牺牲,它应起到既维护合法利益,又制止不法侵害的作用。

其次,要弄清楚“防卫的结果不适度”这个问题。“适度”也就指防卫行为的性质,轻重程度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大体上相适应,并未作严格的限制,理解时须注意三点:第一,从“制止住”的角度看,防卫行为只有稍重于侵害行为才能有效地制止住不法侵害,因此应当允许防卫人采取较重的手段进行防卫,不能限得过死,否则会限制防卫人行使正当防卫权,不利于保护合法权益。第二,侵害行为往往来得突然,防卫人在很短的发案时间内不可能准确判断侵害行为的性质和轻重程度,攻、防双方在运动中,防卫人的防卫行为也不可能完全按自己预定的计划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第三,应当辩证地看待防卫与侵害行为的轻重程度,要综合防卫人与侵害人双方的身体状况、人数多寡、所使用的工具等各种情况来进行判断。通过案例分析解决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迷惑,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因为正确区分“正当防卫”与“非法防卫”关系到行为人“罪”与“非罪”的大事,教学时绝不能含糊其辞,而应当通过案例来讲深讲透。

“案例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展示,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对案例进行质疑、分析和运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篇4

为落实xx集团党字xxx号《关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倡导“以诚为节、信用守恒”的企业道德准则,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四有”职工队伍,早日实现创建世界最大最好炼铜工厂的奋斗目标,决定在供销公司范围内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年”活动。活动时间如下

一、学习阶段(时间为四月至五月)

以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前题开展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企业文化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供销业务建设相结合,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构建生产单位满意的物资供应体系,向客户提供优质、方便、高效、规范、真诚的服务,引导职工深刻认识和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与精神实质。牢记树立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职工队伍爱岗敬业,更好地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推向。为企业完成年生产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此阶段结束后各工段自行安排考试。

二、围绕活动要求组织员工提建议(时间为六月)

围绕工厂两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公司工厂两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员工围绕如何倡导企业道德准则等内容深入开展学习讨论,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树立“以诚为节、信用守恒”的思想。这次教育活动,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按厂部要求做好六个结合,各工段及班组提出一件职业道德教育建议。在听取群众反映的基础上,将择优推选2名职业道德典型,并整理出职业道德典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的事迹。

三、整改总结阶段(时间为七月)

篇5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学校;教改策略;实施方案;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51-03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越发展,职业教育就越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十五”以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的出台,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弹性学分制,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化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推进“双证书”制度……所有这些都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研究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安徽这片土地上,奇瑞、江淮、星马等民族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到2010年3月26日第200万辆汽车下线,标志着奇瑞公司已经进入了打造国际名牌的新时期。江淮汽车肩负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使命,高举自主品牌的大旗,整合全球资源,实施自主创新,长期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积极构筑民族汽车的品质和品牌优势。星马汽车公司2000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年产2000辆专用汽车技术改造项目”和“年产5000辆专用汽车技术改造项目”,形成了年产5000辆专用汽车的生产能力。预计“十一五”期间,星马公司将达到年产10000辆专用汽车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随着安徽省民族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安徽省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结构和专业性的需求也在悄然变化,对职业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是安徽省教育厅直属、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也是安徽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理事长单位,是全省唯一一所学生数量超过万人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本着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服务为宗旨、质量为保障”的办学理念,我校先后与江淮汽车集团、奇瑞公司、星马汽车公司、安凯汽车集团、合力叉车集团、宁波吉利汽车、深圳富士康集团等几十家现代大中型汽车、机电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2006年3月底,由我校牵头,联合相关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报经省教育厅批准,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职业教育集团――安徽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依托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平台两大优势,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加稳固、宽广。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我校现行课程和教学体系的弊端也不断地显现出来,我们的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就业后时间不长即离职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成为我们当前首先要解决好的大问题。为此,我们成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研究课题小组,专门对此进行研究并付诸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使学生扎实掌握实用技能,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同时,也为我校招生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我校目前共开设了四大类15个专业,其中,汽车类专业3个、机械类专业5个、电类和管理类专业共7个。每年汽车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人数较多时,一届就有2500人左右。从前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报考我校汽车类专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数稍多,而汽车商务专业人数最少,每学年只能开办一个班(50人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和不全面。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掌握当今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特点,在走访了省内一些著名的汽车企业,与多名汽车专家交谈后,我们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汽车厂商、4S店、维修厂等40余家企业的高层、中层、基层领导及各部门员工进行了近200人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

汽车类企业用工需求旺盛 “十五”以来,以江淮、奇瑞、星马为龙头的安徽省汽车整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在市场需求回暖的带动下,安徽汽车产量也呈高速增长态势。在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汽车下游企业,即汽车后市场产业也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省风之星、省汽贸、宁国亚夏三大汽贸集团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旗下品牌众多,尤其在合肥地区,形成了包河园汽车城、安徽国际汽车城等几个规模庞大的汽车4S店集群。纵观全省各类加工制造型企业,汽车类企业无论是整车制造业,还是销售、维修业,对有良好素质的汽车制造、维修类人才的需求都极为旺盛。

各类汽车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各不相同 汽车制造型企业需要一大批操作规范、组织性、纪律性良好并具备一定现代化设备操作技能的人才。虽然新进员工通过培训就能熟悉并掌握冲压、焊接、喷涂、装配等某一道工序流程并上岗操作,但企业笃信只有合格敬业、诚实守信的员工才能制造出品质优良的汽车,所以他们对员工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相较于汽车制造型企业,汽车服务型企业,包括汽车销售、维修等企业对员工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划分更加精细。但每个岗位涉及学科领域都差别甚远。例如,汽车机修工所需掌握的汽车电控诊断思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与汽车钣金工所需掌握的钣金、油漆等材料化学知识可以说毫不相干。这些企业并不强求汽修全才,只要求汽修专才。从统计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汽车维修企业中的汽车机修工岗位相对饱和,而对汽车电工、钣金工、油漆工的需求却是非常大的。

招收中职毕业生是大多数企业的优先选择 现代中职毕业生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的种种优势还是得到了诸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他们诚实守信、组织纪律性强、易于管理、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培训,可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基本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另外,中职学生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与其他层次人才比较也优势明显,这些都得到了用人企业的一致赞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中职学生上手快,好管理,所以,在就业招聘竞争中,中职学生较其他层次人才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中职学生在各个岗位中都能大展身手。

综述,我们把改革的着眼点首先放在专业的设置上,既要把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才就业结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爱好,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我们在汽车制造与维修这个大专业的前提下,细分出汽车制造、汽车机修、汽车商务、汽车电子、汽车车身修复五个方向,以便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在对专业有所了解后,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找出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技能方向,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就业竞争力。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资源。每个专业课程的设置,都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离校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的专业技能课程,又要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正确指导学生确立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基于此,我们对全部课程按照模块形式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三大模块,其间穿插有若干文化基础课程。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梯次培养。以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修方向为例,专业基础技能模块包括汽车驾驶、汽车维护、汽车构造、汽车维修等,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包括汽车电控、汽车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专业综合技能模块包括汽修综合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前实训等。通过这些课程,不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第二学期末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证,以拿到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初级证书为起点,进而在毕业前拿到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油漆工、汽车营销师等中级证书,以实现双证书的培养目标。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面向全体学生,我们选择了《汽车文化》、《汽车专业介绍》、《汽车安全驾驶与营运知识》、《汽车维护与保养》等课程。通过《汽车文化》课程,将100多年来的汽车发展史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汽车,认识汽车,进而爱上汽车,提升对汽车的兴趣。通过《汽车专业介绍》课程使学生详细了解汽车制造与维修大专业下五个方向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面向企业等情况,使学生能够在第二学年开始之初就对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进行下一步更深层次的学习。通过《汽车安全驾驶与营运知识》、《汽车维护与保养》等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就能够接触汽车、操作汽车并能简单地维护汽车,以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第二学期主要设置有《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及《汽车维修技能》等基础技能课程。该阶段从汽车结构拆装入手,以维修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职业技能。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不但能学会各种工量具和维修设备的使用,掌握各种操作技巧,更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为下个学期的学习指明方向。

第二学年课程设置主要以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为主,按专业方向培养学生。这种课程目标定位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结构中的逻辑主线地位,以专业方向中完成一件(或多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工作程序为逻辑顺序,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使教学不再停留于孤立的技术训练,而强调学生在具体、完整、综合的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与思考,感受职业成长,在形成专业能力的同时,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第三学年,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派专业教师进行驻点管理。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上海通用青年培训课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培养全面的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倡导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地学习,在专业技能、事务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均衡发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行为导向教学策略主张师生双向互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师生积极地参与和投入。

按照这个模式,在对我校全部实训设备进行摸底调查实际操作后,我们首先制定出每门课程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对课程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界定。我们按照每学期15周(按实际周数的不同可加以调整)、每周四课时连上的方法,将每门课程的全部授课内容整合成15个最具典型工作过程的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都包含6个步骤:明确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决策工作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对应这6个步骤,我们写出详细的授课计划,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们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并以项目工单的形式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完成每一操作步骤所需使用的工量具及设备,以指导学生的实操过程及评价过程。另外,再编制出学生任务单,让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完成过程加以记录,以便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学生任务单中设定的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集思广益、相互协作的空间。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设计工作计划并实施,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切磋。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和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在考核评估阶段,我们分别设计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评价表,以量化的形式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每做完一个项目就及时考核,变结果评定为过程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由上述15个项目的考核成绩综合确定。采用这种成绩评定方式,能使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组互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评价则重在分析问题所在,促进学生广泛讨论,寻求解决方法,并最终得出结论,促进共同提高。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办好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根据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课程结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来做好师资培养规划,建设学历结构较高、年龄结构均衡、学科结构相融,老中青结合,各专业、学科全面均衡,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来源的师资队伍。

拓宽“双师”来源,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我校通过去高校聘请兼职教授的方式,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职称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在企业聘请一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增加了教师队伍的”蓝领”成分。通过这些措施现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职称、学历层次 在学校内部挖掘、培养年轻教师,鼓励他们参加高校在职硕士、工程硕士学习,以取得更高的学历和职称。我校现已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开办汽车交通与运输工程在职工程硕士班,参加学习的三十多位教师都已进入了课题研究阶段。

推进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选送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工厂、企业顶岗实习。我们已先后向奇瑞、江淮及星马公司派驻了十几人次的教师,通过从事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工作,切实提高了这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我们还计划尝试与企业联合成立产学研基地,选派教师到基地搞科研开发,承担课题,推行技术服务,参与基地建设改造等,以提高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业务进修与培训,多途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和行业职业技能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我校已先后有几十位教师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我校利用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之机,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大赛指导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 选派教师参加每年一度的省级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这种高规格的培训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进而带动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利用每周三、周日下午时间开展校内自我培训,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师培训。

完善教师队伍的考核与管理机制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奖励分配制度,我们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以上所述各项教改措施已在我校2011届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全面实施。通过我们近五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11届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批学生普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变化,真正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能,成为了受企业欢迎的人。

改革虽然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菲的成绩,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更为深刻,我们仍然会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努力为企业多培养人才,培养出好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

[2]赵精兵,同勤学,王景红.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黄尧.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4]阳妮.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6,(8).

[5]陈玉玲,李玉贵.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J].职教论坛,2007,(1).

篇6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20-01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性质认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包含了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两部分,由于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知识,理论性非常强,但是考核的却是会计的实际运用能力,难度相当大,教学效果也不是非常好。财经法规知识相当抽象,并且很复杂,学生要掌握到里面的知识就要花一定的时间,并且很多教师在教这门课的时候,也是用填鸭式的方式,课堂授课方式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欲望学习,而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能及格通过就行,并没有花很长时间来进行学习,甚至只是考前临时抱佛脚,这样的授课方式是不利于真正意义上学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通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发现用案列教学法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成效,下面对案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二、案例教学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传教的教学法,一般来说教师充当着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1920年在美国起源,当时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就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来培养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课内讨论,并且实施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我国来说,案例教学法是在90年代才开始实施的。

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从而拓宽思路,取得成绩。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做,要记住什么知识,比较单一枯燥,但是在实践中并不能很好的把内容运用进去,除了枯燥无趣之外,还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但是案列教学法会变得比较生动活泼,通过案例讨论,学生直接互相交流起到一个知识碰撞形成良好的人机交往能力,并且也能起到激励作用,互帮互助,更加积极向上。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引导变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知道基础原理与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能对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能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至于学生听懂了多少,学到了多少,可能也就是在期末考试测试之后才会知道。但是案例教学法能让教师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了解到他们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案例后,学生要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查阅,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度。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遇到问题会随时咨询教师,教师也会根据情况进行解答,这样双向沟通中,又让学生吸收到新知识,同时巩固已学的知识。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转变了教学主体,传统的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主体,案例教学法中变成了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处于主体作用,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学习。其次,改变了教师的讲授方式,从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改成了将理论融入到案例中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实施

1、案例选择

既然是案例教学法,那么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案例实际上是实际问题的缩影,通过真是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更加进入情境之中,能设身处地的做出反应,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教学尤为重要,这些案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这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好坏。案例选择目的要明确,首先得确定这节课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个目标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好的案例让学生加深对课堂中难点的理解。并且要生动典型,能让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引人入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加进一步的深入讨论,比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比较火,大家都看过,这个时候,可以引用到案例中:来自XX大学的某教授,因为年轻帅气,大家都称呼他为都教授,都教授2014年11月的收入是这样的,工资收入3400元,奖金收入3000元,然后受到某大学邀请11月20日为其传授一趟公开分享课,课酬是3900元,并且,都教授在11月编写了一本书,收到稿酬19000元,请问:个人所得税有哪些税目?都教授在11月收到的各项薪酬分别要按什么税目来征收个人所得税?都教授11月所收到的薪酬要分别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请计算说明。通过这样的案例,就能贴近学生,并且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讨论与思考。

2、课堂组织实施

在进行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案例的信息,这样可以在课堂中随时采用,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课堂中应该充当配角作用,让学生踊跃发言,并且鼓励每个学生思考与发言,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达到最终理解作用。

通过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提出个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挑选最佳方案。用这种形式来教学,摆脱了标准答案的束缚,同时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并且让他们加深印象,让《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春萍.案例教学在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05)

[3] 陈红英 祝焰.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四川会计,2002(12)

篇7

1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现状

目前,多数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对新教师培训基本限于校本培训,没有形成由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培训机构、新教师所在学校组成的三级培训体系,导致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工作缺乏指导性和前瞻性。校本培训缺乏健全的培训制度和有力措施,形式陈旧单调,内容一刀切,不能满足新教师的个性和专业发展需要;而且校本培训重专业培训,轻职业道德和教育学科培训;重理论培训,轻实践技能培训;没有将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考试纳入新教师的培训体系之中。

2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的对策

2.1新教师培训的建章立制

为加强新教师培训的工作力度,由教务处制定出台新教师培训方案,明确新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制”下各相关责任人的责、权、利,层层落实,从而使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2.2新教师培训目标的确立

2.2.1职业道德目标通过对新教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新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大提升,使其热爱本职工作,愿意为我国卫生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

2.2.2教育教学能力目标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达到“七个过关”,即教育教学理论过关、专业知识过关、专业实践技能过关、课堂教学技能过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过关、教师资格和执业资格(医师、护士和药师等)考试过关、教育创新能力过关。

2.3新教师培训目标的落实

2.3.1成立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依据学校新教师培训方案,成立由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教务处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教研会主任任副组长,教研会成员、相关教研室主任、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规划和实施新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新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对新教师进行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新教师培训方法,制订培训计划,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新教师培训活动。

2.3.2建立新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新教师所在教研室主任、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从师德和业务等方面指导新教师,为其搭建成长平台,对其在教书育人、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教学规范、课堂板书、讲课方式、教学法研究、实践技能培养、科研方法与程序、科研报告与论文写作以及自学提高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其制订个人成长计划或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培训措施;同时建立指导教师和新教师彼此听课制度并予以监督落实。

篇8

关键词 专业性实训基地 职业素质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专业性实训基地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它既能满足在校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又具有社会共享共用的性质,满足企业在职职业培训和待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它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何为素质?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身心潜能,又包括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依据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层次,可以把素质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这是最基本的素质,除此,从业人员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职业素质,那么,什么又是职业素质呢?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其中以专业知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为核心,还包括职业道德素质。

对于专业性实训基地的教师来说应具备哪些素质呢?下面就从职业素质的角度谈谈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应具备的素质。

1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百行德为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道德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其他社会从业人员,讲到为人之师的道德修养要用“崇高”二字来提升,教师的一生,都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上不仅要正确,而且在行动上要充分地显现出来。对信念要执着而坚定,一名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当教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教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对待工作要满腔热情,遇到问题要积极而乐观,用勤奋、忘我和无私的精神影响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在教学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勤俭节约,关爱学生,不断创新。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平等公正,不排斥、不讽刺,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真情感化他们。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加强学习,在道德和精神方面追求高尚、完善自己,使学生尊敬和认可,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用激励的方式提升和完善教师的人格。

2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

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影响到对人才的培养。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扎实深厚的知识功底是?“授业”、“解惑”的根本,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理论上追求博大精深,首先要全方位地掌握专业知识,其次也要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一个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在知识结构上普遍存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专业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掌握或精通一两门,在教学中就做不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5.7%和69.5%的学生和家长,分别表示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还有44.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成教师要拥有获取新知识的知识和方法。这表明家长和学生一方面看重教师现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52.2%的学生和34.1%的家长,希望任课教师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从中职学校实训教师主动关注自身专业知识的情况来看,只有四成,并且也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年轻教师普遍学习不足。

学生往往可以原谅教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教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调查显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等,这样的教师才受学生欢迎。教师要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特别是从企业技术岗位转到教学岗位的实训教师,更要杀下心来,潜心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理论,也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能力等人文社科知识。学校要对其制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计划,并定期检查。

3熟练的专业技能

从实训基地的功能来说是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的。教师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是首要的,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以正确地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技术能力。在工作中要不怕脏、不怕累,勤动手,反复练,用一身过硬的本领指导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校要鼓励教师,下工地,下企业及到技能培训中心学习,从理论教学中走出来,增长实践能力,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本专业或本领域的行家、专家,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中职学校各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就(下转第70页)(上接第62页)不符合专业性实训基地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在对中职实训教师的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的调查中发现,这些教师中真正在工厂、企业实地工作过的人员非常少,33.33%的实训教师根本没有过在自己所从事专业从业的经历,从业在一年以内的教师人数占 33.33%,也仅仅是在工厂参加过 1、2 个月有限时间的培训而已。用制定措施,强制学习深造,到企业顶岗工作等办法,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平。国外的很多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和培养制度。

4一定水平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衡量教师胜不胜任教学岗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科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等。笔者认为,其中的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最为重要。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理论与教学理论、实践技能与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在教学活动之前,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分析和策划,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案编写等。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在于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在掌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适合教育对象的方法会事半功倍。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科技手段都可应用于教学。计算机的普及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制作各种类型的课件于教学之中,用情景创设、直观展示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调查中发现,相当数量的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有的教师连教案都不写,有的抄教案,有的网上下载教案,有的一本教案用三五年。普遍认为教学设计太浪费时间,教学效果的好坏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这种浪费教育资源又影响学生素质的现象,在职业学校和大学更为严重。学校要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和相应用人制度,教师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语言能力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它是交流的工具,是信息载体,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哪一项都不能离开语言。从科学性角度来说,教师语言要准确、精炼、规范、系统、有逻辑性。从艺术性角度来说,教师语言要生动、具体、形象 ,有启发性、有激励性。从内容上看,语言要深刻、准确、有力,遣词造句恰当。教师的语言能力会对学生产生三方面的影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积极情绪的形成。因此,教师在语言表达上,要下功夫。

教学实施是为了实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课堂调控和实施教案。教师要能驾驭课堂,抓住学生的心,管住课堂纪律,按照已设计的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按照已设计的板书、已选择的方法和媒体进行教学,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以上这几方面的能力,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的。除此,教师也要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18-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2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三,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3 新时期合格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首先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又是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严师出高徒”正是这个道理。

4 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

篇10

我想,任何职业都具备其应有的职业道德。

但是,作为与其它职业不同、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他是一种无比荣耀的职业;有人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所以,教师比起其它职业更重要。

上幼师时候的我,总认为,所谓的“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要具备教师的高尚素质,然后,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要让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生活,要用心去爱他们,做一个有青春、有活力的好教师。

带着对师德的初步理解和认识,我踏入了一片纯洁的净土——孩子的乐园……

为了给孩子一个喜欢的、焕然一新的形象,我还专门去漂亮宝贝剪了一个最流行、最可爱的发型,剪完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觉得还不错,我也觉得自己做对了一件大事儿!

没想到……

“真应该给你们青年教师培训一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你看看老教师们有几个像你们这样的,作为老师应该干净利落,头发帘剪得都能挡住眼,小朋友们还会喜欢吗,这根本就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你们说对不对!”园长用她那温柔的笑容却又不失严厉的声音,教育着我们这些年轻人。我心里不断的嘀咕:真是个保守的人,这与我的职业道德有什么关系,我的品德又没出现问题,思想上又很追求进步,孩子又没出什么危险,那时,我的心里酸酸的,很委屈……

一段时间过后,我的新发型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有时它总是挡在我的眼前,遮住了我的视线,我总要把它捋到一边,后来,自己也觉得很麻烦了。明白了,其实,自己一直追求的美,有点脱离实际,根本就不太符合我的这个职业,作为教师代表应整洁大方,朴素得体,明白了,那时园长为什么那么强调教师的仪表,也明白了它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作为刚步入工作岗位,还是一名青年教师的我,有着很多很多美丽的设想,幻想着自己正带着孩子无忧无虑快乐的玩耍,想如何带好孩子的每一天?一天中,我应安排哪些有意思的游戏?我怎样组织一个令孩子们最难忘最快乐的活动?我要让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优秀的标准,把班里的男孩全培养成有礼貌的小绅士、勇敢的男子汉!要把女孩培养成美丽、善良、有气质的小公主!哈哈!好多好多……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更喜欢我、接纳我、感受到我的爱,我实施了我的快乐教育法:一天到晚的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飞来飞去,在班里爬来爬去,为共同喜欢的动画片而欢呼,

为小朋友气我而堵气,那时的我,说是老师,那是好听的,还不如说是孩子王,带着自己的美梦、设想以及自己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就这样冒然勇敢地闯入了孩子们的世界,换来了孩子们一阵阵的笑声和开心的拥抱,也换来了喜欢与接纳;可是,与此同时过度的、没有距离的、没有规则要求的、盲目的实施计划,单一的带给孩子在物质上原始的开心,也给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活动时,我不得不用高声调,压着兴奋的小朋友,看着自己精心设计、准备的教案,完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施,眼看自己的心血都已白费,我急得都想哭了,嗓子哑了,嘴上长疮了,我仿佛体会到了世界上最悲惨的事儿!有时总在想:我对他们那么好,他们为什么不听我的呢!

正当我疑惑百思不解时,我的班组长——也是我迈入教师队伍的第一位师傅,轻轻地走到了我的身边,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似的,对我说:“知道为什么他们不听你的吗?”因为你整天都在和他们游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引导者,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及角色定位,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激发探索欲望,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佩服你,那才称之为一名教师!这是我们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