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贸市场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的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务院1983年颁布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和1987年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依法征收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并作为加强市场监管的手段,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对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工商系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两费”收入成为财政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支持,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1、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及其作用
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是指向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收取的一种管理费用。我国经济转轨之初,国家要求对刚发展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加强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个体工商户的主管部门,为履行其管理职能,比照私营企业缴费的规定,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财政部1987年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凡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都应向他们收取管理费”。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个体工商户收取的管理费,用于对个体工商业的管理,专款专用,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挪用。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开支范围是:个体劳动者协会的经费开支,包括常设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费以及法律咨询费等:对个体工商户服务的费用,包括宣传教育、技术培训、误工补助、奖励等费用。
2、集贸市场管理费及其作用
市场管理费是对进入集市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收取的一种管理费用。根据国务院1983年颁布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进入城乡集市交易的个体工商户的商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少量的市场管理费。在城乡集贸市场以外固定或流动经营而不进入集贸市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不收取市场管理费。临时进人集贸市场的收取少量的“摊位费”。“摊位费”是对进入集贸市场从事临时性贸易的经营者收取的市场管理费。根据规定,对临时进入集贸市场设摊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除由经营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外,市场管理部门还可凭其营业执照再收取少量“摊位费”。
个体工商户缴纳的市场管理费,主要是用于建设市场,提供服务设施,开展宣传活动,搞好场地卫生,开支服务人员工资、福利费用及临时雇用的维护市场秩序人员的误工补贴等。其目的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以保证城市集贸市场建设管理的需要。
二、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存在的问题
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是我国现行的财政非税收入的一部分,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收入征管质量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1、市场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国家收费政策不配套
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取之个体户,用之个体户;集贸市场管理费取之市场、用之市场。多年来市场管理由工商部门承担,管理费亦由工商部门独家收取。近年来,按照国务院要求,工商部门对市场管理实行管建脱钩,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将市场日常管理划归商贸、城建、市容等部门管理,致使收费主体多元化。
2、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及省以下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后,部分市场管理经费无着落
按照财政部关于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将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纳入预算管理,全额上缴省财政、省国库,这样收取的“两费”根本无法再用于市场。“两费”收入上缴省财政后,其使用范只限于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导致个体劳动者协会经费、个体工商户服务费用没有了来源。
3、收费主体多元化加重了个体工商户的负担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建脱钩后,不再收取市场设施租赁费,租赁费由谁管市场谁收取。工商部门收取市场管理费也不再减半计收,无形中增加了个体工商户负担。而且工商部门还另行收取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对此个体工商户反应强烈。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第二批降低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城乡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在现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下调20%,并改为定额核定。但2001年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取管理费时实际并没有降低,在一些地方反而提高了,致使市场管理收费混乱,个体工商户意见较大。
4、定额核定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办法也不尽科学
因为营业额中含有各种复杂因素,如同一市场营业地段、商品种类的不同,占有摊位形式不同(分买断经营、租赁经营、零散经营),营业收入相差很大。调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一是个体工商户不愿如实申报营业额,多数个体户没有建立会计账项,只能概算。二是工商部门认为营业额无法核实,定额收取管理费的实际操作性不强。
5、有碍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
国有、集体、外资、个人独资等类型的企业不用缴纳管理费,唯有个体工商户要缴纳,已经影响到市场竞争主体的公平和公正。一方面,国家相继颁布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中都没有缴纳管理费的条款规定,针对其他类型企业的管理费相继取消:另一方面。针对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个体工商户,工商部门仍在收取管理费,不仅增加了这个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还加剧了社会财富向大户集中的趋势,为两极分化推波助澜。特别是集贸市场管理费的征收很不合理,农民到农贸市场进行交易,不管获利与否,都得交管理费,这种不公平待遇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2006年6月为2505万户,6年间我国个体工商户减少了650万家,这主要归因于个体工商户的创业成本过高,创业艰难。
6、征收效率低、成本高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恪守征收之责,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个体工商业户和集贸市场经营者,理应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及时、积极按规定缴纳工商管理费,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征缴双方之间利益冲突,在征收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另外,对于抗拒、拖延、欠费的个人。法律缺乏制裁的有效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提高了行政征收成本。
三、停收“两费”的重要意义
停收“两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得力措施,既有利于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负担,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强化市场监管执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扶持弱势群体,减轻负担,促进市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为个私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政策环境,即有没有乱收费和有没有吃拿卡要等情况,然后才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情况。
首先,“两费”负担沉重。据调查估算,目前全国工商部门每年从农产品批发市场收取的管理费高达六七十亿元。具体到每个市场,每年交纳的管理费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这些不合理收费,不仅加重了市场的额外负担,严重削弱了市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还直接大幅度减少了个体工商户的收益,抬高了产品的流通费用。
其次,停征“两费”,能进一步消除其他形形的搭车收费载体,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定位还限于‘补充’的认识阶段。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停征“两费”,将进一步为个私经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2、转变政府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厘清工商管理关系
停征“两费”为工商部门职能转变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有助于工商部门由过去的以收代管转向监管和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建立更好、有效、系统和长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工商管理服务职能。对于工商部门来说,过去虽说执行收支两条线,但由于收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仍与工商部门办公经费挂钩,所以收费就成为了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执法监管上,从而转变过去以收代管的模式。当前,如何高效、务实地转变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监管与服务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今后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篇2
一、基本情况
城区现有各类集贸市场11家,其中菜市场4家,小百货市场4家,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3家。集贸市场的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1000平方米以下1家、1000至5000平方米1家、5000至1万平方3家、1万平方米以上6家。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市场内共有门面约1650间,已出租约1080间,单元住房约1000户,已入住近750户。在区域分布上,新建居委会3家,分别是北河街、舒州农贸市场、秀狮商业步行街;彰法山居委会4家,分别是彰法山菜市场、零碑商贸市场、姚冲大市场和旺业大市场;舒苑居委会2家,分别是天柱山大市场和金源菜市;龙井居委会1家,是天柱山菜市场;天柱山镇1家,是皖镇(附:潜山县城区集贸市场基本情况调查表)。
二、现行管理模式
我县现有的集贸市场建设投资主体有二种:一种是政府投资兴建,如天柱山菜市场;一种是企业投资兴建,其余10家均属此类性质。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是四种:一是有专门管理人员,如天柱菜市场,该市场3月市场办管脱钩后由工商局移交商务局管理,县商务局组建了天柱市场服务中心,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有事业编制21人,负责天柱市场的管理工作。零碑商贸市场隶属商务局食品公司,食品公司安排2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以上两个市场管理人员工资及日常维护费用均从市场摊位和门面租赁费用上列支。二是由开发建设市场的企业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共3家,分别是秀狮商业步行街、天柱山大市场、皖镇。三是开发建设市场的企业聘请人员自行管理,共3家,分别是金源菜市、彰法山菜市场、旺业大市场。聘请人员工资由企业自行负担。四是无人管理的市场,共3家,分别是北河街、舒州农贸市场、姚冲大市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贸市场是城市的一个窗口,是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体现。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集贸市场绝大部分只建不管或管理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与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极不相适应,已经成为潜山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城市的最薄弱环节,也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点,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具体来讲,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旺业大市场商户入驻后,开发商安良公司当初也曾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划定专门停车场,按标准收取物业管理费,但由于市场是开放性的,加上商户素质参差不齐,物业管理费不能收缴到位,物业公司经营亏损,后与安良公司解除成立合同。除天柱菜市场、零碑菜市场、旺业大市场、秀狮商业步行街、天柱山大市场、皖镇等入市车辆管理较为有序外,其余市场各种车辆没有固定地点停放,导致市场的道路不畅,不少市场消防设施不齐全,消防安全隐患严重。个别市场设施简陋、陈旧,电线老化、大棚破损严重,急需整治改造。
(二)开发建设市场的企业建市场与管市场错位,权责不明确。
金源菜市临街门面经营早点和畜禽产品的商户经营垃圾随意丢弃,商户、消费者车辆乱停乱放,造成临街主干道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商户占道经营、人车混杂。姚冲大市场、旺业大市场内居民和商户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下水道堵塞、下水井盖丢失。上述情况在北河街、舒州农贸市场、彰法山菜市场、天柱山大市场等均不同程度存在。其根本原因是开发商借政府其自身即得利益获取后,经营市场、管理市场观念淡薄。一部分开发商只建不管,市场建成后,门面和摊位销售完毕就意味着对市场管理的终结,住户和商户自扫门前雪,对市场公共部分的管理无人问津,如北河街、姚冲大市场。一部分开发商不真心想管,敷衍了事。以物业管理费难以收取为由,不愿意在资金上投入,只安排1至2人管理市场,同时安排的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城市文明创建时,部门一督查就抓一抓,不督查,基本就放任自流,如金源菜市、旺业大市场。
(三)少数市场经营氛围不浓、不景气,经济效益低下。
金源菜市场内有近300个摊位闲置,天柱山大市场、旺业大市场、姚冲大市场除临街门面房在经营外,市场内门面房尽管已售出,但大多数基本闲置,不少居民买回后,只做仓库或车库。这些市场的交易额很小,有的摊位费收入仅几万元,经济效益十分低下。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集贸市场是城市一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居民和广大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构建整洁有序的集贸市场交易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繁荣和经济发展,是加强集贸市场物业管理的根本目的。现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我县城区现有集贸市场现状,将其分为三类,按不同类别,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第一类是有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市场,如天柱菜市场、零碑集贸市场,仍由县商务局管理,管理方式维持现状不变。零碑集贸市场由于已划入零碑地块老城区综合改造项目范围,不宜对现有市场进行改造。县商务局应督促市场管理人员,加强对市场内部管理,确保市场安全。第二类是建成时间早,市场产权分散,居民区与商住户混杂的北河街由县城市综合执法局管理。第三类是市场规模程度较高,商住户较集中的旺业大市场、姚冲大市场、彰法山菜市场、金源菜市、皖镇、天柱山大市场、秀狮商业步行街、舒州农贸市场由县商务局牵头,县房管局、工商局、住建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篇3
关键词:集贸市场;火灾的原因;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集贸市场已经成为经济流通领域中最为活跃、最为广泛的商品交易形式。尤其是近几年,集贸市场无论是经营规模和营业面积 ,还是营业环境和建筑结构形式 ,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但是集贸市场火灾损失却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应从源头着手,熟知集贸市场火灾的特点和原因,制定出防范集贸市场火灾的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火灾的发生,把火灾发生的次数减少到最少化。
一、集贸市场火灾防范的重要性
集贸市场是商品交换主要场所,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一方面集贸市场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一旦发生火灾将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维护公共安全的需求和维护市场高效、有序的进行,必须要对集贸市场火灾进行防范,这样有利于减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了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来集贸市场火灾带来的严重性特别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方面忽略了对火灾的防范,尤其是农村的集贸市场盲目的扩建、招商,忽视了防范火灾的工作,一旦发生火灾猝不及防,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做到领导负责制,这样有助于加强领导的监督和安检责任,进一步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集贸市场火灾原因分析
我国近几年来集贸市场发生火灾的频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地危害,造成这些方面的原因诸多,分析一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放火引起火灾。集贸市场放火火灾不仅烧毁市场的货物,而且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扰乱社会治安。直接给经营者造成心理恐慌。因此放火火灾比其他火灾有着特殊的危害性。综合近年来全国集贸市场放火案件,其主要原因是:1.故意破坏;2.报复性放火;3.盗窃放火:以盗窃为目的,用放火来掩盖行迹;4.放烟花失火:多为小摊主所至,为了能让买主信服质量,高估了自己的防范导致的。
(二)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用火不慎引起火灾部分因为思想麻痹忽视安全所致,更多的是缺乏安全防火知识,不懂科学道理所致。集贸市场由于用火不慎引起火灾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经营者和工作人员用火不慎所致。有的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长时间经营,其中就用繁多的工具,如火炉、液化气、酒精炉等烧水煮饭;有的经营者直接在市场内临时设灶,明火炒菜经营;有的经营者在夜晚用煤油灯、蜡烛等照明。用火炉取暖,烘烤衣物。一旦不慎都会引起火灾。同时值夜班的人员和工作人员夏天点蚊香,冬天生火取暖,点火烧垃圾等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稍有不慎都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三)先天造成的隐患多。大多数市场来讲都是在旧市场和十字路口发展扩大而成,前期没有合理的规划,埋下了许多建筑布局上的先天不足,而后期的改造人们只注重了经济效益的发展,而忽视了遗留安全问题的根除,如目前存在的棚顶市场、沿街市场、通道市场、居住小区市场,普遍都存在着建筑耐火等级偏低,防火间距不足,无防火分隔,最突出的主要是消防车安全通道和进出口宽度不够的问题,有些小区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在进出口处设上阻止车辆进入的防护拦,这就更为严重的设立了人为的障碍,如果一旦居民住宅内和市场内发生火灾和意外事故,消防车无法进入,阻止了紧急情况的处理,望火兴叹,无力解救。
(四)防火检查薄弱,安全管理跟不上需要。根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应由其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协助,但不少集贸市场由于主办单位的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不落实,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有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有些市场的防火安全管理失控,注重了抓摊位数和经济效益,对摊位、店主没有从防火安全的角度来管理,安全隐患无法改正,老问题不落实,新问题又不解决,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状态,所以解决集贸市场的火灾危险性,刻不容缓。
三、集贸市场火灾防范对策
深入分析综合贸易市场存在的火灾隐患,原因之多、范围之广、根基之深,笔者认为要一时彻底解决并非易事,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多措并举,通过反复治理,才能完全消除。
(一)、加强源头控制,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一是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从严、合理规划市场定点,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杜绝在市中心等人员密集区、化工企业周边设置市场;二是规划设置市场要同步综合考虑仓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且市场与仓库建筑面积至少应按1:2比例同步建设;三是工商等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应严格将消防审批作为前置条件,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予以登记许可。
(二)加强部门联动,消除隐患“痼疾”。综合贸易市场火灾隐患的形成,原因很多,根深蒂固,单凭消防部门一家的力量已难以根治,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调控能力,以市场指导委员会等主管部门为主体,综合工商、规划、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行政效力,联合检查,综合执法,彻底根除隐患“痼疾”。一是对城市中心存在较大火灾隐患又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市场要缩小经营规模,限制商品种类,进行控制经营,对确实无法控制的要下决心进行置换、关停;二是对依法开业的市场擅自搭建的临时建筑强制停止使用补办手续,对占用防火间距、扩大防火分区的要;三是要加强对市场周边居民住宅租用仓库的清理,严禁将不符合仓储条件的住宅改作仓库作用;四是加强对市场四周消防车道违规停放车辆的治理,交警部门可在消防车道设置禁停标志并对停放车辆按“违停”处理。
(三)加强行政处罚,根除“习惯性”违法行为。由于市场“地小货多”的特殊性质,导致目前普遍存在占道经营、堵塞通道、消防设施被遮挡、被圈占等“习惯性”违法行为,各职能部门应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一是加大对市场管理者的处罚,督促其落实管理措施;二是加大对直接实施上述违法行为的经营者的处罚,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质量。
篇4
一、有关生产性费用。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推行终端水价制度。农业用水要实行“受益缴费,计量计费”,不得按人头、田亩摊派水费。取消不合理的加价和收费,特别是不得乘改革水价之机,巧立名目乱收费。
认真落实农村电价有关政策。农村用电要抄表到户,控量收取电费。严禁借收取电费之机搭车收取其他费用。农机服务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原则,严禁强制服务强行收费。加强化肥价格管理,确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落实对化肥生产经营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化肥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化肥市场价格监管,及时化肥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正常流通秩序。
二、有关农民进城务工收费。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有关部门和单位向进城务工人员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其他歧视性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有偿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利用办理农民进城务工等审批事项或手续时,搭车收费,变换手法收费、强制服务收费;严禁强制农民参加各种有偿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并收取费用,凡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安排有专项资金的,不得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各级物价部门要将清理整顿农民外来外出务工收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并加强督促和检查工作,维护农民进城务工的合法权益。
三、有关农产品经营认证收费。认真落实涉农工商管理收费减免政策。农民市场经营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免交集贸市场管理费;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收集贸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不得强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加各种协会,强行收取会费。
规范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认证收费。对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要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对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畜禽及畜禽产品检疫,要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标准的通知》的规定执行,河北省的检疫收费标准,在各设区市实际执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降低30%,由各设区市物价局会同财政局制定具体的定额收费标准,并报省物价局、财政厅备案;对农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要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办法》的规定执行。企业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室检验,有关部门对检验结果应予认可,不得重复检验并收费。
四、有关农村中小学收费。从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性质的押金。捐资助学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与招生、入学和考试成绩挂钩。
五、有关农村结婚登记、计划生育和建房收费。农民办理结婚登记收费,只允许收取婚姻证书费,除此之外的任何搭车收费均属违法收费。规范婚前体检收费行为,不得随意扩大体检范围,或使用不必要的体检手段。不得强制向农民收取婚前教育费、婚姻保险、计划生育押金等各种非法收费。农民自建住房,除依法发证可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再收取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降低渔业船舶检验收费标准。总长为12米以下(未满15KW[20马力])渔民自用从事捕捞渔船,在《河北省渔业船舶及服用产品检验收费管理办法》规定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降低10%。
七、清理整顿涉及生猪饲养、屠宰、销售环节的各种收费。要按照尽量减轻养猪户负担、增加养猪户收入的原则,对涉及生猪饲养、屠宰、销售环节的各种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并将清理后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布。
篇5
一、组织领导,学习培训情况
我大队领导十分重视行政执法工作,始终把依法行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健全,主要领导经常把关,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商务行政执法工作,明确政策法规、市场运行两个组为日常工作机构。为确保商务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我大队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为搞好商务执法工作,我大队在开展每项新的执法工作前,首先把宣传放在第一位,通过对相关人员培训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为商务内贸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商务专业法的执行情况
1、《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执法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我局在加强对猪肉市场的监管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经费到位。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严格遵守生猪屠宰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有关标准,联合相关单位定期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执法检查。2013年1月至12月共开展专项行动8次,出动人员50人次,对县城2个集贸市场以及乡镇4个屠宰场进行了检查。从五个方面狠抓猪肉市场监管工作,即:一查屠宰场,确保猪肉定点屠宰、检疫合格;二查市场,督促猪肉经营者守法经营,搞好行业自律;三查证照,检查猪肉经营户的经营资格,看证照是否齐全;四查检疫检验票据、印章,杜绝一票多头,假章假票;五查商品,看是否有注水肉、变质肉出售。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检出病死猪肉2头,有效地保证了猪肉市场的安全。
2、《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情况。去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县酒类管理条例》,认真实施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随附单制度。为严格落实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随附单制度的顺利实施,我们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方针,通过近几年来广泛宣传,经过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各酒类经营户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到目前为止,共办理酒类备案登记手续834户,有效地净化了我县酒类市场,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喝上“安全酒”、“放心酒”。
3、《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实施情况。作为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我大队高度重视成品油经营安全,在抓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作好保障市场供应和专项整治工作,特别在去年成品油调价期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大队会对我县23家加油站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安全防范及保障供给应急措施。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多人次,车辆10多辆次。对不符合《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成品油零售经营技术规范》要求的经营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令其限期改正,对危及城区群众安全的非法加油车进行了清理打击,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为我县成品油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地运行夯实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我大队在商务行政执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不够,主要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序不够,执法过程中的细节不熟练,程序不到位;二是执法经费保障有困难,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投入不足,不能创造性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三是行政执法难度大,尤其是生猪屠宰、酒类管理这一块,手段薄弱,取证难,突出事件难以控制,执法人员经常遭围攻谩骂,形成没有公安介入,部门难独立完成行政执法工作程序的尴尬局面。
篇6
一、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县农产品市场数量、成交金额大幅提升。三十年来,县累计投入资金20397万元,建成农产品专业市场两个,城区及各乡镇综合市场26个。累计建设面积419669平方米,年交易总额为49970万元。
1.专业市场。比较规范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有两个,即县城农贸市场和木材加工交易市场。县城农贸市场投资额843万元,建设面积14200平方米,年交易额18540万元;有经营摊位800余个,经营门店80余间,经营户来自本地、周边各县、市(区)、广东、四川、贵州等省,共约800余户。木材加工及交易市场,位于丹凤镇大同新324国道旁,建筑面积300000平方米,总投资5030万元,年交易额25000万元。
2.农(集)贸市场。乡镇农(集)贸市场共计26个,其中年交易额在500万元以上的3个,年交易额在100-500万元的9个,年交易额在100万元以下的14个(其中交易额不足50万元的8个)。位于丹凤镇的牲畜市场,投资额200万元,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年交易额2000万元;位于雄壁镇水草湾的坑木市场,投资额10万元,建设面积539平方米,年交易额1056万元;位于彩云镇的牲畜市场投资额400万元,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年交易额900万元。
3.新建市场。2010年已启动竹基、大同和路新等6个集贸市场新建或改扩建。其中在丹凤镇大同村委会,投资3500万元新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规划面积7000平方米,计划年内建成投入使用,预计交易额18000万元;投资1200万元改扩建牲畜交易市场,使其面积增加到6000平方米,计划年内投入使用,预计交易额5000万元。
(二)市场功能日臻完善。随着市场建设规模、档次的不断提高,市场设施日益配套,市场的辐射半径也逐步扩大,尤其是我县已建成的木材加工及交易市场,依托我县林产业、交通优势和引入的龙头企业华海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辐射西南,极大的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拓宽了劳动力就业渠道,繁荣了地方经济。
(三)市管服务逐步规范。随着工商体制改革全面深入,市场管理、服务分开,工商、市管部门各负其责,各乡镇均建立了相应的市场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了市场管理服务制度,稳定了市管干部队伍,形成了管理有序、运作有方、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的良好发展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市管服务水平。
二、存在问题
1.市场规划管理缺位。由于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规划》尚未系统修编,缺乏完整可行的建设总体规划作指导,存在盲目建设现象,形成“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特别是工商、市管分家后,形成一定的市场监管真空,造成执行政策口径不一,逐利思想回升,部分农(集)贸市场以路为市现象严重。
2.市场经营环境不优。一是由于缺乏严格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证;二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技能较低,交易方式原始,交易行为不规范,无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市场监管服务改革不彻底,遗留问题多,涉及部门多,市场建设发展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严重制约了市场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拓宽。
3.市场辐射效应较弱。目前,我县大多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形态,市场软、硬件设施不到位,信息不灵,交易手段落后,销售渠道狭窄,再加上重种养、轻销售等传统观念制约,生产与流通基本处于脱节状态,市场大多自发无序发展,很难形成规模,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
三、市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深化认识,提升市场发展定位。农产品市场是农村经济繁荣的晴雨表。它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政府调控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中介,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项“民心工程”,其公益性远大于营利性。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能有效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拉动城乡消费,扩大社会就业,改善群众生活,繁荣地方经济。各级各部门要把市场建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充分发挥市场在流通中的主体作用。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市场网点。一要出台市场建设规划。建议聘请专业权威机构,科学论证,尽早出台《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规划》,贯彻“立足长远,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期建设”原则,用规划指导全县农产品市场建设。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搞重复建设。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避免出现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现象。二要融入省市整体发展。充分利用好的区位产业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让一些专业市场落户我县。三要科学合理建设市场。具体做到五个结合:即做到县城市场与乡村市场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市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把市场建设规划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结合进行;市场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根据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建设专业市场;市场建设与开发传统产业相结合,根据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建设市场,突出地方突色;建设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
(三)拓宽渠道,鼓励多方建设市场。一是政府出资主导建设骨干市场。政府在区域性骨干市场的建设上必须要起主导性作用,财政投入,国有管理,把区域性骨干市场建设当作一项招商“筑巢”工程、一项政府公益事业来抓,以骨干市场来联结产业群,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多方筹措市场发展资金。要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从收取的市管费、市场检疫费、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市场建设和市场维护,做到“取之于市,用之于市”。三是社会多元投资建设市场。在市场建设中,要坚持“行政推动,社会参与,多方兴建,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支持国营、集体、个人采用多种投资形式建设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创办市场。政府要建立市场引导基金,鼓励如华海木业等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大市场投入。
(四)合理定位,构筑城乡市场体系。农产品交易市场是满足需求、开拓需求、创造需求的有效载体。一方面以县城市场建设为重点,带动龙头市场、专业市场发展。要重点建设城区农贸市场、大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及大同、彩云两地牲畜市场等,突出发展蔬菜、黑山羊等市场。发挥专业市场的需求引导作用,加速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生产的规模发展。要充分发挥大市场对商品物流的辐射作用和产业规模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以乡镇市场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集贸市场改造提质。要围绕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在现有的农贸市场中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市场辐射力、主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市场。要出台政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改造农村集贸市场,逐步淘汰赶集式、单纯追求摊位式的初级市场,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管理规范、商品质量可靠的新型农贸市场,引导、开拓农村市场需求。
(五)规范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一要严格市场审批权限。对于新建市场,要由商务、发改、建设、国土、工商等部门联合审批,并严格按照全县市场建设规划设点布局。对于扩改建市场或改变市场经营性质的,必须按程序报商务主管部门认可。
二要建立市场绿色通道。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要实行农副产品“绿色通道”,不论是运输粮油、蔬菜,还是畜禽的车辆,凡在我县境内任何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准查扣。
篇7
一、组织领导,学习培训情况
我局十分重视行政执法工作,始终把依法行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健全,主要领导经常把关,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商务行政执法工作,明确政策法规、市场运行两个组为日常工作机构。为确保商务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我局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为搞好商务执法工作,我局在开展每项新的执法工作前,首先把宣传放在第一位,通过对相关人员培训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为商务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商务专业法的执行情况
1、《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执法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我局在加强对猪肉市场的监管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经费到位。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严格遵守生猪屠宰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有关标准,联合相关单位定期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执法检查。2010年1月至10月共开展专项行动8次,出动人员50人次,对县3个集贸市场30多个经营户进行了检查。从五个方面狠抓猪肉市场监管工作,即:一查屠宰场,确保猪肉定点屠宰、检疫合格;二查市场,督促猪肉经营者守法经营,搞好行业自律;三查证照,检查猪肉经营户的经营资格,看证照是否齐全;四查检疫检验票据、印章,杜绝一票多头,假章假票;五查商品,看是否有注水肉、变质肉出售。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出病死猪肉20多头,查处违规经营户10人,有效地保证了猪肉市场的安全。
2、《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情况。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认真实施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随附单制度。为严格落实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随附单制度的顺利实施,我们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方针,通过近两年来的培训指导和广泛宣传,经过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各酒类经营户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到目前为止,办理酒类备案登记手续12户,其生产企业2户,批发企业17户、零售经营户37家。酒类流通随附单申领使用户:生产企业2户,批发企业16户。在加强日常监管工伤工作的同时,还采取了与专项整治。今年1月至2月份按照市商务局酒管办的有关要求由市酒管办牵头对我县进行了酒类检查,先后查处五粮液12瓶、国窖2瓶、泸州老窖18瓶。通过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净化了我县酒类市场,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喝上“安全酒”、“放心酒”。
3、《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实施情况。作为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我局高度重视成品油经营安全,在抓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作好保障市场供应和专项整治工作,特别在去年迎“奥运”和成品油调价期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安监、公安、工商消防、中石化嘉禾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安全防范及保障供给应急措施。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车辆20多辆次,查处无证照17家,正在办理中2家。对不符合《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成品油零售经营技术规范》要求的经营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令其限期改正,对危及城区群众安全的非法加油车进行了清理打击,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为我县成品油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地运行夯实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我局在商务行政执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不够,主要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序不够,执法过程中的细节不熟练,程序不到位;二是执法经费保障有困难,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投入不足,不能创造性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三是行政执法难度大,尤其是生猪屠宰、酒类管理这一块,手段薄弱,取证难,突出事件难以控制,执法人员经常遭围攻谩骂,形成没有公安介入,部门难独立完成行政执法工作程序的尴尬局面。
篇8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做好今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工作原则,总体目标、工作重点
今年,区委二届三次会议把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列为九件大事,区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做出了相应决议。区委、区政府要求按照“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镇(街)村为主,各方参与”的原则,通过五年持续不断地努力,在我区实现卫生镇村、卫生单位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居民文明行为素质大幅提升,跨越发展的环境吸引力显著增强的目标。按照这一要求,2012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城区以健全和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市魅力新城区,在农村以“五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目标,以卫生镇村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切入点,开展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打造田园风光,建设秀美。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奋力实干,全力做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关于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城管委、区爱卫会依据《区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春节后多次组织开展调研,区城管委、爱卫会分别召开成员单位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对今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区政府关于今年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找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坚,解决好影响城乡环境面貌、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制定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一套与我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实际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是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重要保障。区城管办要依据国务院、省、市市容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区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快制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市容环境卫生考核评价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执法主体,切实做到市容环境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考核奖惩到位,逐步解决城市管理执法智能交叉、管理空挡等突出问题,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集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由区城管办牵头,区城管委有关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配合参与,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精心筹划,周密组织,集中开展环卫清扫保洁、车辆乱停乱放、集中市场管理、出店占道经营四大集中整治活动,迅速掀起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热潮。
一是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人”清扫保洁活动。由园林环卫处负责,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在3月份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人”全民清扫保洁活动,由各单位主要领导带队,每天早上上班前按规定时间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城区北大街、人民街、东西大街等主干道路开展清扫垃圾、清理杂草、擦洗果皮箱等清扫保洁活动,亲身体验环卫工作,感受环卫工人的艰辛,引导市民群众增强环卫保洁意识,支持配合园林环卫工作。
二是开展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由交警大队负责,区城管委有关成员单位配合,在4月份集中一周时间,以查处城区主干道车辆乱停乱放、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驾驶、压线驾驶、出租、公交等客运车辆违规运营、完善规范交通标志标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文明乘驾活动,规范机动车辆停车管理,完善主干道标志标线,依规从严打击城区交通违法违章行为。
三是开展集贸市场集中整治活动。由区工商分局负责,区卫生局、药监局参与,在5月份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方便市民、诚信服务”集贸市场集中整治活动,集中对城区7个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集贸市场硬件设施,健全环卫管理制度,教育引导经营户诚信经营,进一步提升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开展以出店占道经营为重点的市容秩序整治活动。由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区卫生局、药监局配合,以流动摊点、地摊、早市、施工占道、开挖占道和店外洗车、修车为重点,集中开展占道经营执法检查;以城区主干道为重点,全面查处出店经营行为;对城区便民摊群点实现划行规市,全面整治查处乱贴乱画、乱挂条幅等违章行为,使城区市容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2012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规范垃圾处置。要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管理模式,及时清运农村垃圾。以行政村为单位,原则上按照每村民小组不少于1名保洁人员的标准足额配备保洁人员,负责对本村环境卫生清扫和村民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各镇(街道)所在地要按照5000平方米1人的标准足额配备保洁人员,负责对镇(街道)所在地进行清扫保洁;主要道路要按照每2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负责对道路及两侧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各村按照每户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桶,每村设置1-2个村内垃圾收集屋或密闭的垃圾收集台标准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各镇(街道)根据本地区垃圾产生量配备适量的垃圾转运车辆。垃圾转运车辆采取由镇(街道)统一管理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各镇(街道)、各村要确保垃圾在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处理,不得随意倾倒。西山暂不具备垃圾运送和处置条件的镇、村,必须确定垃圾填埋场地,在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以村或组为单位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置。
(二)整治环境卫生。一是清运原有垃圾。各镇(街道)要组织各村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全面清理村内、村外、村庄连接处的积存垃圾,清除主干道路两侧、坑塘内积聚的垃圾渣土。二是治理乱堆乱放。清除街道两侧的私搭乱建,整理主街道、小胡同内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清理房前屋后的堆物堆料,腾退绿化用地。打扫庭院内的卫生,院内做到物料堆放有序。同时开展以绿治脏、以绿治乱活动,选择生长快、易管护、适宜当地的植物进行绿化,逐步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三是改造农村厕所。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厕所的净化水平,消灭蚊蝇虫蛆,逐步改善入厕环境,消除卫生隐患,各镇(街道)辖区内的公共厕所,要做到有专人负责,及时保洁。
(三)落实保洁责任。一是划分区域。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具体为村庄内道路、街道及村庄周围按土地所属由各村民小组保洁员负责,村道及两边由村委会安排保洁员负责,各镇(街道)所在地由各镇(街道)负责。穿境的国道、省道、县乡道及高速公路两侧由沿线各镇(街道)牵头,区交通局配合,组织所在地进行打扫整治。二是明确责任。全区各镇(街道)要结合村规民约的制定、完善和宣传,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和维护制度,明确卫生清扫、垃圾消纳、绿化管护、街道养护、公厕保洁的范围和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维护,确保能扫得净、看得住、管得好。三是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聘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民为环境卫生监督员,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四)突出重点部位。一是做好重点路段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西宝高速,宝汉高速、310国道、虢风路、虢蔡路、宝平路沿线各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重点公路沿线违法构建筑物进行拆除,对视线内暴露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对沿线建筑物墙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粉刷美化,清理规范沿线各类广告牌,标语,使区境内重点公路两侧干净、美观。区国土分局、住建局、环保分局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二是做好各镇(街)所在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镇(街道)所在地公共场所内的围墙、花坛、草坪进行美化;对城镇内各单位、各商业门店牌匾设置进行规范,要确保城镇内各类阅报栏、信息栏、条幅、实物造型完好无损,美观大方;要杜绝占道经营行为,规范城镇内停车点位;按照创建标准修建公厕、垃圾屋,放置垃圾箱。三是做好晋级国家、省、市级卫生村的行政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区爱卫办要指导督促卫生村细化整治方案,落实整治措施,区交通局要加大对卫生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投入;区农工部、区扶贫办要在项目支持上向晋星村、卫生村倾斜,推动晋星村、卫生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出亮点,上水平。区林业局要加强对区内重点路段、重点村组绿化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城区、镇街所在地村组绿化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水平。
三、分步实施,梯次推进,推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开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道),各村组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为了推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综合整治工作将分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机构,安排部署整治工作,通过会议、广播、板报、横幅、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调动全区上下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市容环境整治方面围绕市容卫生、市容环境、市容秩序等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重点以清理“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治理“三乱”(杂物乱堆、污水乱流、乱搭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切入点,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村民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除集镇、街道、渠道、居民庭院垃圾,建设环卫基础设施,落实清扫保洁人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清扫、运转、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城乡保洁人员聘用、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植绿补绿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效果。
第四阶段:考核验收阶段。各镇(街道)、各部门要组建检查组,按照整治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查,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上报区城管委、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区上根据考核办法,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进行检查验收,评选出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以人大决议的形式确定的重点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区上成立了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道)、各村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主体单位和责任单位,都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靠实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工作责任机制,下决心、花气力,保障这项工作形成合力,扎实有效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要通过召开动员会进一步宣传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整治重点、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印发资料和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整治活动,及时宣传推广活动中的先进经验,通过大力宣传、深入发动,进一步在全区营造一个正确认识、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篇9
一、商品交易市场设立的规定
(一)市场投资主体资格投资举办商品交易市场的单位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它符合条件的组织。
(二)举办市场应具备的条件
1、符合《*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中关于举办市场应具备的条件;
2、举办市场的注册资本(金)原则上不得少于500万元,如市场投资预算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投资预算额的50%;主要以零售“菜篮子”商品为主的农贸市场可放宽注册资本标准;
3、市场的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3000平方米;
4、投资举办商品交易市场,应经市商品市场建设领导小组批准;举办特殊行业的市场,需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5、举办市场必须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市场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交通、治安、消防的规定,不得违章占地、违章施工、违章建筑,不得占用道路和公共绿地,不得影响城市环境和市容;
6、市场拟任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人员,应获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7、符合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的有关条件。
(三)市场的组织形式
1、市场投资主体为一个法人组织的,依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为企业法人;
2、市场投资主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法人组织的,依据《公司法》登记为公司;也可以依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为联营企业法人。
(四)市场经营期限’以出资期限、房屋租赁、土地租赁等协议中约定期限最短的为市场经营期限。
(五)市场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市场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市场的建设、日常管理及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市场企业法人进行市场建设工程,必须经市计划部门立项,在建设、规划、土管等部门批准后进行。
市场企业法人投资设立企业或增设分支机构,其经营范围应与该市场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基本一致。
(六)征、照申领程序市场投资者举办市场的申请被市商品市场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凭批文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市场监督处和企业注册处提交办理证、照的相关证明和文件。经审查符合规定的,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市场登记证》。
二、商品交易市场变更、注销的规定
(一)市场改建、扩建、合并、分立、迁移、跨行业调整经营门类等,应在经市商品市场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的15天内到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变更登记。
市场办理变更登记中涉及市场企业法人登记事项的,应同时办理市场企业法人变更登记。
(二)市场变更登记的主要事项有:市场的名称、地址、举办者、负责人、注册资金、经营期限、经营场地面积、上市商品范围、商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等。
(三)市场可以通过依法转让、联营、增资扩股等形式变更或调整投资主体。其投资主体必须具备相应资格,符合市场设立的基本条件。市场变更或调整投资主体的,应办理市场企业法人变更登记手续。严禁以承包、租赁等形式,改变或变相改变市场投资主体。
(四)市场进行注销登记时,该企业法人登记同时注销。
(五)市场因为撤销等原因停止经营的,应主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不办理注销登记的,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限期注销登记。
三、商品交易市场对外招商的规定
(一)市场对外招商,必须持市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市场登记证》,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市场招商许可证明。
(二)新建市场必须完成市场建设投资总额50%以上工程量或土建结束。方可申请招商。已建市场因扩建、迁移、调整上市商品范围等需对外招商的,也须申领市场招商许可证明。
(三)市场招商并收取摊位费的,一次收取的摊位费一般以不超过本年度为限。有特殊情况需要预收以后年度摊位费的,市场与经营户应定立合同并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预收摊位费总额不得超过市场建设投资总额的25%。
(四)市场招商广告,必须持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市场招商许可证明》。
市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市场登记证》及其它证明,不作为市场招商广告的依据和证明。
(五)市场企业法人与经营户签订摊位(场地)租赁合同时,必须使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统一制订的合同文本。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签证。租赁合同中必须明示租赁期限、摊位位置、场地面积、租金金额及支付方式、承租方真实姓名或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其中摊位(场地)租赁的期限不得超过市场经营期限。
(六)已签订场地(摊位)租赁合同的经营户,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方可核发《进场交易证》。对个体工商户实行《营业执照》、《进场交易证》和身份证“三证齐全”的管理制度,不得以自然人身份无证进场交易(农贸市·场中专门为菜农进场划定的交易区域除外)。
(七)严禁转租、出借、炒卖摊位,严禁擅自转让摊位。确需转让摊位的,应持有关证件和转让申请、转让协议,经市场企业法人书面同意,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后办理转让的有关手续。
四、商品交易市场广告管理的规定
(一)市场需在其建筑物控制地带设立自身牌匾广告的,应持有关证明文件,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
(二)市场应负责室内店堂广告合理规划、整洁安全、建立档案和将广告样件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并指定专人管理市场广告
(三)凡在市场内印刷品广告和显示屏广告的,在市场内举办展览、展销表演等活动涉及广告经营的,在市场室外户外广告的,分别依照印刷品广告、广告显示屏、临时性广告、户外广告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四)市场从事市场广告经营的,应当设立广告经营机构,依法取得广告经营资格。
五、商品交易市场日常管理完任的规定
(一)市场应建立健全市场日常管理机构。市场日常管理机构必须把维护交易秩序、市场设施养护、卫生保洁、治安消防、商品质量管理、广告、汇总和上报统计资料,以及通讯、结算、运输、信息、仓储服务等纳人日常管理,并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市场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举办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
(二)市场应设立自律性的协调机构。协调机构成员由市场举办者与经营户代表为主组成,根据需要可设若干专业小组,负责经营户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调解市场内发生的一般性纠纷。有条件的市场可建立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的基层组织。
待条件成熟时,可组建*市市场协会,发挥其在市场管理中的自律协调作用。
(三)市场应建立经营户培训教育制度。
*市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对市场内个体、私营经营户的培训工作,应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在有条件的市场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指导市场和经营户依法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工作,参与民事纠纷的调解等。
(五)市场应认真开展创建星级市场活动。制订创建规划,围绕净化环境、美化市容、文明经商、优质服务、建章立制、有序管理等内容,组织实施星级达标工程,提高市场的整体素质。
六、其他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于*市区范围内的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形成集中交易的其它市场参照执行。
(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关,要依法加强对市场的统一监督管理。税务、物价、公安、消防、卫生、动检、技术监督、市容环卫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管理职责,并密切配合,做好市场管理工作。对违反市场登记和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篇10
第一条为确保“放心肉”工程实施,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肉品质量,防止牲畜疫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第三条市经贸局主管全市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全市生猪实行收购、销售放开,取消白肉批发行。生猪屠宰和肉品经营管理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办法。
第五条按照我市农产品全面实行市场准入的要求,我市实施对生猪及其产品全程监控,建立生猪市场准入制度。我市对生猪实行活猪进市,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外地生猪原则上以活猪方式进入本市定点屠宰场销售,并进行活体检疫(必要时作“瘦肉精”等残留物质尿样的检测),通过检疫检验,方可屠宰上市。
第六条原则上不得从市外调运生猪产品(包括白条肉、红条肉等)进市销售,防止生猪产品“二次污染”。全市所有集贸市场、肉食品批发市场、门店、超市所销售的鲜肉及其肉副产品、伙食团体(包括食堂、宾馆、饭店等消费群体)在市场上采购的鲜肉及其肉副产品均需来源于各定点屠宰场,否则一律按有关规定查处。如有从市外调运生猪产品进市销售的,必须持有相关有效证明,并使用封闭冷藏车运载,经过我市复检,合格产品按我市税收收缴标准缴足税收后方可上市销售,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一律不得上市交易。
第七条严格按照国务院“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方针,禁止私屠滥宰和乱设屠宰点,城区暂只设一个点,即昆仑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屠宰场,镇区按批准设立的点进行定点屠宰。
第八条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市场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生猪产品经管者、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督促其遵守本管理办法,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严格票证管理制度,凡上市的肉品,必须票、证、章齐全,每头猪实行一票、一证、一章的要求,主动接受市场的查票验证,凡物证不符的先查扣,再处理。
第二章定点屠宰场
第十条根据行政区域,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设立,由市经贸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市政府批准,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许可证》,由农林部门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经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同时,对生猪定点屠宰场实行年审制度,根据其生产管理、环境卫生状况及履行职能情况确认或取消其《定点屠宰许可证》。
第十一条定点屠宰场的设立应符合下列条件:
㈠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㈡周围环境无有害污染源,远离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
㈢场区布局合理,屠宰工艺流程符合卫生要求,有健全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有必检项目应当具备的检验仪器和设备;
㈣设有与屠宰量相适应的病猪隔离舍、急宰间;设有病死猪、肉类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有效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十二条定点屠宰场应在市经贸局的指导下,认真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做到守法经营。
㈠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人畜共患传染病报告制度,保证屠宰工艺流程布局合理、生产设备卫生、用水卫生和排污达标,确保厂、站内外环境和肉品加工无污染;
㈡不断完善屠宰设施,改进生猪加工条件和技术,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品不得出厂,屠宰的肉品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
㈢自觉接受经贸、工商、农林、卫生、环保等部门监督。
㈣在检疫检验人员的监督下,按《动物防疫法》规定,对病猪、死猪和不合格的肉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相应配备病猪隔离舍、急宰间和无害化处理等设施。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经贸部门应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切实做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负责对各定点屠宰场的有效监督管理,从严查处私屠滥宰。
第十四条农林部门负责生猪防疫和生产过程的饲料使用和经营管理,对规模饲养生猪的单位(个人)进行“瘦肉精”等残留物质的监测工作。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全市生猪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在各定点屠宰场(点)负责实施活体尿样抽测,肉品监督检验,发现问题,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工商部门负责城乡农贸市场生猪产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短斤少两、强买强卖、出售未经检疫的肉产品等违法违章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税务部门负责对重点市场和地区进行税务稽查,从严查处偷逃税收行为。
第十七条公安、交通部门负责陆路、水路车船装运生猪产品(红、白条肉)检查工作,凡发现从外地向我市调运上述产品的,如不符合第六条规定,一律暂扣,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对扰乱市场秩序、妨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对检举揭发者进行打击报复,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卫生部门负责肉食品卫生监管,对进入各商场(门、店)、超市、餐饮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的生猪产品实施依法监管,并对检查出有问题肉品的货主及购货单位,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环保部门负责对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环境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各镇生猪屠宰管理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协调好相关职能单位,全力管理好本区域的生猪市场。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㈠未到指定地点,擅自屠宰生猪的,由市经贸局予以取缔,没收非法屠宰的生猪产品、违法所得、屠宰工具,并处以违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
㈡屠宰销售病猪、死猪及其产品出厂(场)的、销售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出厂(场)的、销售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产品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加工销售注水、变质、掺杂使假肉品,损害人身健康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㈢违反卫生法规,由卫生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