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

篇1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篇2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篇3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扫墓活动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扫墓活动简介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清明节有什么传统习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就是到了当今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清明节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篇4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本周我们即将迎来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也是新假期制度实行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既是节日也是节气之一,这是唯一一个与二十四节气重合的节日。每年4月5日前后,我国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这时我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清明节祭扫的起源,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土葬,由于土葬后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节时祭扫祖先的墓地。同时结合清明节时的气候特点又可以进行踏青活动,放风筝等等,可以说是一个既肃穆又轻松的节日。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篇5

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5、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意义:俗称鬼节,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10、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11、冬至:每年12月21、22日或23日。

习俗:吃饺子,吃汤圆,喝羊肉汤。

意义:冬季的开始,祭天祭祖。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要祭天祭祖。

12、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习俗:吃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

意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离中国传统的春节越来越近了,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在这个芳香弥漫的腊月时分,品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不仅养生,更寓意丰收美好。

13、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习俗:除尘、吃灶糖。

意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篇6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

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

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节,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

篇7

清明之夜,静室独思、把玩回味古人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诗词和记载,突然感觉很奇妙。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个。首先,传统节日都是以太阴历(夏历)的某个固定日子为准,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唯有清明节是以太阳历为准,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与太阴历基本无关,却与农时有着莫大的关系。其次,其他节日大多以喜庆为主基调,只有清明节,祭祖、寒食、踏春、插柳、饮乐五大主题,把悲伤、喜悦、劳作、游乐融为一体,既有追旧、又有抚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矛盾组合,把五大主题重新排序一下,一天之中,似乎浓缩了某种人生的意味。第三、其他节日,人们大都不在意天气情况,阴晴雨雪都不会太影响节日气氛,唯有清明节,诗人们的情绪似乎总是被天气左右着,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雨霏霏,无论是早晨正午还是黄昏黑夜,都给人以无限意味、生出不同的感慨来。忍不住翻阅一些书籍资料,想整理、考据出一些头绪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例程。”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生发的缘故。而草木萌生,总是从根上开始萌动,而祖茔,正是人们心目中的自己的“根”,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酒食果品等祭品,填新土、压坟头、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这样的祭祀无疑是悲伤凝重的,若是孤独一人,又赶上阴雨霏霏,更会平添无限的悲戚哀伤,唐代杜牧那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的就是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南宋诗人高翥有《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月落狐狸眠冢上,夜来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更直接写出了对人生、生死的感悟。(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写尽了动乱年代清明坟墓无人祭祀的荒凉与冷清。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每年清明,都有大批的海外华侨华人专程回归故乡,祭扫祖先陵墓、追怀先人功德、拜会亲友、寻根问祖。即使远在异域、无法在清明节期间返回故乡,人们也要焚化一些纸钱、或写下一些文字,称之为“遥祭”、“心祭”。祭祀,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沉重伤感的主基调。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踏青节。寒食节的起源,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钻燧取火,燃起新火,称为“换火”。换火之后,负责“钻燧取火”的祭司或部落首领,要派人将新火种传送给下属各部,称为“传火”,“换火”之前要禁火三天,称为禁火节。禁火节人们只能吃冷食,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唐)韩翃有《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蜡烛”指的就是“换火、传火”的习俗。换火时,旧火熄灭、新火重生,犹如奥运火炬般次第相传、绵延不绝,传达了新旧更迭、生生不息的生命信息,至今还留有一句成语“薪火相传”。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期间,因饥饿晕倒,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介子推不愿为官。便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军士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乃下令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孰料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终究不见介子推下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留下遗书劝晋文公爱惜百姓“勤政清明”,晋文公把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又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祭祀。 晋国百姓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称为寒食节。此后,寒食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宋】黄庭坚清明有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士甘焚死不公候”指的就是介子推的典故。寒食,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美德、操守和气节。

上巳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女巫》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水上之类。”《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故又称三月三。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结伴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祓禊fu2xi4)祓,为祓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即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据古老传说,上巳节这一天是伏羲、女娲交合造人的日子,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还有“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娲的习俗。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和众人游乐的日子。《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每年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人们都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邀约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沐浴,或到深山幽谷采摘兰草,或到郊野陌上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而未婚嫁的青年男女更是节日的主角,他们载歌载舞,自由寻找或约会情人,谈情说爱、私奔野合。《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从此,“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成为“三月三”节日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魏晋以后,该节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于是后来的“三月三”不仅就有了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欢饮之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雅事;更有了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暧昧、香景。还有了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相思之情。宋代诗人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其中“半出城”一语道破了清明期间男女游人蜂拥出城、踏春郊游的盛况。而“万株杨柳属流莺”更隐含了踏春男女之间难以言表的情怀。此节在中国流传时间甚长,不少地区至今尚有余韵可寻,现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以三月初三为期的节日活动,也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渊源关系。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依然把青年异性之间的艳慕吸引叫做“春情”、思春、怀春。上巳踏春的欢快清新、浪漫旖旎成了清明节的另一基调。

戴柳的风俗,据说起源于晋文公,而插柳的风俗,据说最初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隐含着生命繁盛、生生不息的主题。柳树是古时人们做棺木的上好材料,故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亦即死后会遭人遗弃的民间俗语。清明前后,春风和煦、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使得人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与沟通,为清明节增添了一股清新之气,增添了更多的春天的希冀与梦想。踏春之时,仕女簪花、士子别柳,更有一种敞开心扉、返璞归真的天然野性,民间谚语亦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说法。“寻花问柳”,也就成了一种顺应天时人性、自然而然的事。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清明节是祭祀之日,那些得不到祭祀的孤魂野鬼,便会趁机作祟。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菩萨以柳枝沾甘露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最初的“赠柳”,也只发生在恋人、夫妻或异性朋友之间,男子远行,女子折柳相赠,《诗经

?偊b小雅

?偊b采薇》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与“留”谐音,以表示依依惜别、款款挽留之意。后发展到同性朋友之间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主人送客至此桥,离别赠柳以表示不忍相别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长长的杨柳枝条,在春风中披拂摇曳,似飘曳的长发、似挥舞的手臂、似缠绵的柔情,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加之柳枝寓意着家乡、兼有生命力强、驱邪平安之意,“折柳赠别”就蕴含了多重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清明折柳,与浓浓的亲情、友情之中,又带出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清明更是我国农民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南方桑蚕初孵、黄淮小麦返青、华北土地解冻,唐王维诗《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描写了清明期间雨后乡间的景色,一派清新之气,以及雨后农家全家去下田的忙碌充实,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农家欢快放松的心情。我国古代还有清明节听蛙鸣预测年景的习俗,宋范成大春田园绝句:“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形象地写出了农人“听蛙计年”的喜悦之情;“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清明节过后,就该是紧张忙碌的农活了。民间更有“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雨打清明后、高田可种豆”“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沙尘暴)”等农事、天气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节激人奋进,促使人们为了新的生活而努力。

篇8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篇9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就让我们从这首节气歌开始,在岁月流转中,感受时光之美,找回生活瞬间的微妙幸福,体会阴晴雨雪、花开花落的人间好时节。

节气之首立春日

2月,虽然在广袤的北方,仍然是冰天雪地,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已经到了,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是为春季。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万物正在无声无息中萌动,天空地上都将出现新景象。

如今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少有往日的浪漫情怀:在漆黑的夜晚辨识星空,在满天的繁星下展开想象。给自己一个短暂的空隙,从手机屏幕中抬起头来,将目光越过璀璨的街灯仰望夜空――如果你有兴趣,便会发现从立春这天开始,满天星辰在不知不觉中变换了位置。比如耀眼的北斗七星,那斗柄由北指转向东指,正应了一句古语:“北斗东指,天下皆春”。民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三日,百草发芽”。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立春,是充满希望的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立春。人们很早就格外看重立春这个日子。在这一天,古代帝王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就记载着:“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在民间,百姓则在立春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一些地方还有“咬春”的风俗,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千百年形成的风俗,有些至今还在乡村沿袭,成为一种立春文化。时至今日,这样的节气风俗仪式虽然不多见了,但立春时节,人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还深深烙印在心里,因为,这个节气依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是从外在的形式转为内心的祈愿。

立春,表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农民将作各种春耕备耕的准备,虽然随着科技进步,一些农产品已突破了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但在广大乡村,人们依然会跟着节令的步调春种秋收。民谚说:春打六九头。立春过后,春风徐来,漫过原野,大地将渐渐丰盈,人们的日子也愈发生动鲜活起来。

雨水降临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只是刚刚春意萌发,还会乍暖还寒的话,那么雨水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人们会明显感到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农民就要闹春耕了。

交了“雨水”,意味着冰雪将去,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雨水”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降水量有所增加,如果冬季雨雪偏少,“雨水”正是浇灌返青水的好时节,正应了这样的民谚:“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正月里,雨水好;二月里,雨水宝”。

自古以来,人们便祈求风调雨顺,并传诵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周公太平之时,雨不破块,旬而一雨,必以夜”。想要雨,天就下雨,十天下一场及时雨,还在夜间下,这样的太平世界,真是太美妙了!可是,现实生活那有传说的这般美妙,常常有旱涝灾害的发生。在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只好祈求神灵,还想出许许多多“祈雨”的办法,如晒龙王、盗龙王等等。雨水节气大都在元宵节前后,人们在红红火火闹元宵时,总怀着对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好祝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古老的“祈雨”活动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成为我们对历史风俗的一种缅怀。

天一生水,东风解冻,散落为雨。在这个一看到雨水这两个字眼就心生温润的节气里,让我们走出门户,到旷野里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朦胧,感受绿意一点点由近及远,如雾般弥漫开去的生动。

“惊蛰”的学问

“惊蛰”之名,很有意味。二十四节气的名字都有所表示,有的表示气候,如雨水、大暑等;有的表示季节,如立春、立夏等。而惊蛰则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动物习性表示的节气。“惊蛰”,两个汉字并列着,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于幽暗的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温暖的太阳敞开了门户。

“惊蛰”节气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桃始花”。“惊蛰”前后,在北方大地一片灰色的色调里,一簇簇新绿和盛开的桃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不仅桃花,在“惊蛰”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里,草木、庄稼、小生灵……仿佛就在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说到惊蛰节时,写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节开始有雷,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因受惊而苏醒过来,结束了漫漫的冬眠。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即桃花开放,“仓庚鸣”即黄鹂开始鸣叫,鹰少了,鸠(布谷鸟)多起来,总之惊蛰是到了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布谷鸟飞来的时节了。这样的情形年年轮回,千百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之上流传至今,令人满怀着对四季轮回的期待。

不过,对农民来说,“惊蛰”有着更加具体的含义。作家许俊文在其散文《有一些路你并不清楚》中这样讲述:“在豆村那一小块土地上,假如你是一个热心农事且细心的人,自然会发现季节隐秘的路径。我祖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说的玄乎点,他有第三只眼。可不?当豆村的最后一场雪还没有化净时,我祖父就把生产队长章一哲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祖父指着地面上一粒粒新鲜的泥坨说,蚯蚓都翻浆了,你懂不?节令是不会走回头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节令的路就在这蚯蚓头上,眼下,春天离地面也顶多一指深。”

许俊文所说的“节令”,就是节气的气候和物候:桃花开放、大雁南飞……动植物对节气非常敏感,所谓“人不知春草知春”。如果我们回到单纯自然界一个物种的状态,那么蚯蚓知道的路,我们一定也知道。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当那一丝丝春意钻过山石的缝隙,被我们感知到,那一瞬间,不需要日历,不需要节气,我们能肯定:春天已经到了。

阴阳相半的春分

春分有两重含义,一是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另外一重含义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由此看来,春分既指春之半,也含着昼夜等长的意思。讲究天人感应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古民谚也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经过一冬的枯寂,微风徐来天明艳,柳漾花讯春意闹。眼下,春正卯足了劲儿赶路呢!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春分节气很是重要。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业以及大自然密切相关,人们对一些节气便赋予某种祭祀意义,带有自然崇拜的色彩。史书记载,周朝便有春分日“祭日于坛”仪式。从那时起,春分“朝日”仪式就一代代传承下来。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便有这样的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清时代的祭日场所在北京的日坛,时间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隔一年由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民间自然也有许多讲究和风俗。旧时,官府及民间都要祭社神祈求丰年,社神就是土地神。过去不论大小乡村,村中心都建有社坊,供奉土地神,人们在敬神娱人的热闹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类活动,都被称为社戏。说到社戏,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在赵庄看戏的情节,描写的就是春社日前后看社戏的事。时至今日,在一些乡村仍沿习在社坊看社戏的风俗。锣鼓管弦的伴奏,响遏行云的唱腔,这些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原生态腔调,是对被节气追赶、难得消停的乡亲们的最好慰藉……每当最后一声戏腔带着他们的祈祷在天地间回荡,乡亲们会带着满足、带着对土地的感恩投入到又一个四季轮回的劳作之中。

春分有一项人人喜欢的民俗活动,那就是放风筝。蜇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尤其是孩子,哪还能按捺住走出户外的急迫心情,早已将一颗满怀期待的心随着各式各样的纸鸢,在晴空中自由的放飞!这样的图景,让人想起清人高鼎《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以前的孩子都是自己动手做风筝:家里用坏的竹帘、几张麻纸、一撮细线、再用少许白面打点浆糊……旁边的小伙伴们叽叽喳喳争论不休,制作的过程充满了童趣和欢乐。然后到野外把自己亲手做的风筝放飞上天,那颗不安分的心也早已跟随着融入蓝天。

春分过后,气温升高,日照时间一天天长了起来。农历二月是杏月,也称花月。古时民间有所谓的“花朝节”,以庆祝百花的生日――给装扮了整个春天的百花过生日,多么有情怀,又是多么富有诗意!

是节气更是节日

“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春末天气由阴雨多云转为晴朗,该忙着春耕春种了。但在人们心目中,“清明”却是个节日。当节气成为节日,便超越了气候和农事,由它最初承担的“提醒者”的角色,演变成了更加深入人心的民俗和文化。

“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来源于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即将冻饿而亡之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而介子推却背上老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三面火烧绵山,以逼出介子推。但火熄之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已坐在山中一棵柳树下死了。树洞里有一封血书,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只能吃冷食,不能动烟火。寒食节的日子大致在“清明”之前的一、二天。寒食节和清明节真正合二为一,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被流传得最广的清明诗,便是杜牧的《清明》。因为其中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人们普遍认定其为扫墓诗。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和西方人带着鲜花不同,中国人上坟时主要是带着酒、肉。祭过祖先的酒肉是有福气的,不能浪费,一定要吃掉,所以从唐代开始形成的“清明”习俗,就是先去上坟,然后把这些酒肉吃掉后再回家。

诗的后半段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结合中国人“清明”的习俗来看,这是违背常理的,如果诗人是去上坟,一定会自己拎着酒。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这首诗,实际描绘了诗人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什么情况下需要找酒喝呢?很可能就是外出,比如郊游、踏青、赏春。所以这么一看,杜牧的诗,前半段描写的是人们“清明”祭祖、扫墓的情景,后半段描写的是“清明”的另一种景象――呼朋唤友,喝酒赏青。一是悲,一是喜,一个清明节如何能将悲喜兼容?这是因为清明节原本是寒食节,寒食要禁火,为防止吃冷餐伤身,所以要出外踏青走动,做些娱乐活动,以锻炼身体。这样便有悲有喜了。

谷雨花事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谷雨这个春尾收的十分烂漫――绵绵春雨让姹紫嫣红的花朵在时光的舞台上次第绽放,使得春色愈发撩人。花王牡丹在百花的铺垫后迟迟登场,雍容华贵,上演了深春里的压轴大戏!牡丹雅号“谷雨花”,年年谷雨时节,当令盛开。牡丹和继之而后的芍药声势浩大的开放,更令人有一种春深似海的感觉。

谷雨时节,在广袤的田野上,另一场大戏也在开演,那就是忙碌而有序的春播春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气候温暖而湿润,降雨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节,稻麦嫩绿,油菜金黄,大地如画;冬小麦正孕穗、抽穗;玉米、谷子、棉花、瓜豆等一些春播作物赶着节令下种,布谷声声催,节令不等人啊!这紧要的播种时节,怎么能少了“贵如油”的春雨呢!“雨生百谷”,地里的冬小麦和刚刚春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

篇10

2022关于清明节演讲稿范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你们听,布谷鸟似乎正在一声声地催促我们——“好好学习,莫要辜负了大好春光。”是啊,这个生命拔节的季节里,小笋芽正在生长它的志向,柳树正在编织他的理想,各色各样的花儿则在绽放他们的梦想。你们呢?孩子们,你们在忙碌些什么?是像小蜜蜂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穿梭,吸取文化精粹,还是像小蝴蝶一样飞舞在时间长河里,只顾着玩耍了?

  哦,让我们一起随着清明节即将到来的哀思,看看前人给我们做出的人生榜样吧!那些沉睡在烈士墓里的英雄们,曾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享受和平安乐的学习环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短暂的青春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他们当时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这些后人能在宁静祥和的环境里争分夺秒的学习,用文化知识振兴中国,让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矗立在世界列强中。来吧!孩子们,仰望我们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看我们胸前飘舞的红领巾,你感受到革命先辈们那一腔热血中涌动的博大和无私吗?你领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源于革命先辈的奉献和牺牲了吗?请让我们每天每天,都在心灵的最深处祭奠这些英灵;每天每天都在心灵的最深外,给他们敬个庄重的礼。也让我们每天每天,都在心灵的最深处,回忆革命先烈们的艰辛与努力!

  孩子们,让我们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季节里,感恩那些为我们牺牲了一切的人;让我们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争分夺秒地学习上进,以报答那些伟大崇高的灵魂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2关于清明节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2022关于清明节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所说的《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迫害,逃亡国外。逃亡期间,他的臣子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介子推见状,跑到远处,用匕首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这才恢复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对曾经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伤心,于是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命令军队上山搜索,但是没有找到人。于是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为顾及母亲安危,一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晋文公见状,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把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晋文公走到树前,折下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都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到唐朝时,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假日,每年的此时,宫廷就会放假,官府、学校就会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都将清明节定为假日。今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一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其中多数保留至今。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