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拿来主义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为例,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广为传诵的句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可以适用于话题“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面对挫折”。曹文轩《前方》中写到的“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适用于话题“心境”(林则徐风雨人生,宠辱不惊,心态平和)“;转折”(林则徐的人生转折,更彰显了他人格的高贵和伟大)“;选择”(如何生存,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林则徐本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的意志和品质)“;高度”(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拒绝”(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林则徐拒绝沉沦,其拒绝是一种人格的高贵)等。而“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中众多的思乡名句就更值得摘录整理了。从教材中可以积累众多素材,为写作做充实的储备。
2.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多方思考,逐步培养并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再以《留侯论》为例,苏轼所论的“忍”的内涵是:要有度量,能“下人”(居于人之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等待有利时机),还要有过人的才智。这个话题在今天也适用,在学习时,就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忍”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确:“忍”要辩证看待。分毫之利、口舌之争,能忍则忍;假如敌我遭遇、正邪交战,假如涉及国格、人格、民族尊严等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一味忍让就等同于犯罪。“六尺巷”教人能忍,“”告诉人不当忍则不忍。当忍之时谦忍退让,不当忍时挺身而出,总之,忍要有限度。这样关于“忍”的讨论就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再比如学习《拿来主义》,引导学生结合鲁迅先生的观点,思考在所见识到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拿来主义”,并有哪些积极意义?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从更广的范围内思考问题,比如历史、艺术等等方面。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就有日本和俄国采取“拿来主义”并使自己的国家强盛的例子:1871年,日本岩仓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他们到了欧美,看到了西方发达的文物制度以后,先是吃惊,接着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最终是下决心发疯似地学习西方一系列的文物制度,要使日本跟西方一样。正是在德国,日本使节团似乎寻找到了自己国家的发展模式。几千年来,一直向强者学习的日本人,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老师。1697年8月,赞丹(当时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学生中有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这个身高两米多的下士,就是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除了荷兰,彼得一世还到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在荷兰学习城市建设,在英国学习建筑学,他还获得了相应的证书。他和牛顿有过交往,与他讨论了科学方面的问题。他参观博物馆、音乐厅、各种文化艺术场所。在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君主能像彼得一世这样,远涉重洋去国外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艺术方面,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以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为例,他非常善于使用“拿来主义”,他创造性地在歌曲里使用西方古典音乐:如在《双截棍》中的莫扎特奏鸣曲风格的过场;在《蓝色风暴》开端的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他的歌曲也富含中国武术(如《双截棍》《龙拳》和《霍元甲》)或中国音乐特色(在《娘子》中,过场的吉他就用了琵琶的轮指奏法;使用民乐乐器:《乱舞春秋》《发如雪》等)。周杰伦的音乐形成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指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既锻炼了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写批注或写读后感,提升写作能力
篇2
1.促进进青年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心理健康。
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在受教育者的心理上打下烙印,使其心灵产生强烈感受时,便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课本中的人物与青年学生的心理活动发生碰撞,使他们发出生命的火花,燃烧起他们的青春热血,才会产生教育的思想效应。如学习《过零丁洋》这首诗,当同学们了解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国破家亡的境地下发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感慨,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感人肺腑的话语,无不为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所震撼,浩然正气激荡着同学们的心灵。我们语文教师授课时,就要抓住这种时机,感召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是交流思想的载体。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最后一课》等。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在教学本诗时,教师可以把意象和句式的运用同思想内容的分析结合到一起。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变身为文中的“我”,亲身体验“我”的爱国之情,进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激情与热情。要充分地分析把握人物的心理定势,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学习人物的闪光之处。如学习《出师表》一课,了解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这种心理活动的定势,就是要匡扶汉室,实现汉室的一统天下,所以才有他六出祁山,伐魏的坚定不移的行动,至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既要认识到他忠君思想的局限,又要学习他鞠躬尽瘁的精神。《岳阳楼记》里范仲淹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襟。《屈原列传》《谭嗣同》两篇课文中屈原爱国爱民的情操、谭嗣同坚持维心变法的誓死如归的气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讲授这些课文,要结合课文的背景,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写出读后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文中人物发生共鸣,并为之升华。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通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的学习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启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坚定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信心。学习《拿来主义》,就应当启迪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批判继承古今中外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今天,绝不崇洋,而应为进一步繁荣中华民族文学艺术而勤奋学习。
4.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国际交流的实质是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加剧。《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他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他们自己而又保持他们的民族特点。”日本前首相中曾康弘也曾说过:“教育绝对不是从外国采来的插在花瓶中的花朵,而应当是深深扎根在国土上的盛开的花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长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淀出许多伟大的民族精神,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公后私精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苟日新,日日新”的进取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爱国精神等等,指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篇3
看了先生的作品,我有几点看法:
1、首先,先生关于“高端”的概念未做定义,这是本文致命的伤。因为,关于“高端”这个概念是很难定义的,同时也是随着手机产业的发展迅速变化的。昨天的高端产品到今天已经处于低端了。功能飞速发展,价格快速变化。高端只是一个相对的短暂的概念。在手机厂家而言,他需要的是对自己产品组合的策略性考虑,而不仅仅是高与低的问题。
2、BIRD没有关于高端手机的确切定义,有的是针对 不同目标群体的产品概念。研究高端与低端对于厂家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厂家的产品带的长度和宽度,相互的差异化和竞争区阁,以及对竟品的竞争优势。
3、先生对BIRD的了解多来自于报刊文章而已。BIRD在手机行业就象格兰仕一样,是”价格屠夫“,其战略是以量取胜,做足现金流。其市场操作手法生猛异常。BIRD的销售网络早就完成了多元化,你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初期战略已经是老黄历了。
4、先生对国产手机行业的理解有些落后了。现在的国产手机行业,BIRD、TCL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了,模具很多都在国内开了。对于圈里人来说,手机根本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拿成熟的主板,自己开发外观,委托生产而已,几乎和PC电脑一样的运作。大谈特谈所谓的核心竞争力,都是舆论的需要,全球就几个厂家掌握着芯片技术。还是柳传志的制胜法宝适合中国:贸工技;市场换技术。先要活下来,再谈发展!
5、关于DOEASY,先生的理解还是有偏差。先生对手机行业的分类缺乏深入研究,不是两个”高端“就能搞定的!DOEASY目前主要推出的是PDA手机,也就是SMARTPHONE。这是一个推行了很久的概念。以前的SMARTPHONE都将重心放在PDA上,很忽略通信功能,因此外观大而笨,很难得到人们的欣赏。DOEASY的PDA手机产品,重心在手机的商务应用上。这是两个不同理念的出发点。启用一个新的子品牌来定义一个具有潜力的产品大类,以便于与BIRD既有的产品概念产生混淆,这是品牌规划的常用手法。
6、关于洋品牌与国产品牌,先生的看法更落后了。可能先生还用洋牌子的手机,但你到卖场看看,国产手机简直是满地都是,高密度的铺货和陈列,说明了一点: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洋品牌了!消费者的品牌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大量的手机普及群体来说,牌子并重要,重要的是样子和质量,对于换机群体来说,重要的是潮流。你说老掉牙的ARCATEL不把手机业务卖给TCL,又怎办?跟不上潮流的SIEMENS不把手机业务与BIRD的营销网络合作,又怎能减轻压力?
(以下是笔者对韦先生一函的回复)
韦先生:
来函收悉,首先我想肯定的是,先生是一个较有深度的业内人士,很高兴先生对此文的关注并赐评。对于先生函中洋洋洒洒提出的几点看法,客观来讲也有可纳之言,但值得商榷之处在我看来还是颇多,故回此信,一来表示对先生的尊重,二来也陈述一下我的观点。
(1)首先,此文是对2003年8月波导推出新品牌――DOEASY的个人看法,故用“质疑”一词,也算局外人士对波导的关注。作为局外人,当然“大量”情况只能从报刊文章的报道来了解波导,相信中国的“财经媒体”对波导发展情况的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应该是客观的,这点,先生当深有同感。那么,时至当时,波导仍容许“农村包围城市”的内容发诸报端,当视为波导其时的发展现状。波导“以量取胜”没错,“生猛异常”、“销售网络早就完成多元化”也希望真如先生所言,这些我都在“规模可能不经济”一节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处不再赘述。而此文中所表,皆是以我“品牌工作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来阐述的。
(2)先生开篇即对“高端”提出疑义,我想同样作为业内人士的先生当不会不知――“高端”含义有两层:其一,产品技术“高端”,其二,目标人群“高端”(这也包含了市场区域“高端”),其并不很难定义,而对于业内人士更毋庸定义。当然,“高端”从消费者处得到的反馈就更通俗了――“价格”、“外形”、“功能”、“品牌”等。先生在函中指出“高端只是一个相对的短暂的概念。在手机厂家而言,他需要的是对自己产品组合的策略性考虑,而不仅仅是高与低的问题。”我表示很大异议,向“高端”发展当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为何不存在“高与低”的问题?当年,波导不也是以“手机中的战斗机”打入市场的吗?不也是以“飞机的通信技术”打动消费者的吗?诚然,一个品牌的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是其发展的战略性思路,谁都知道新品的利润空间很大,而且对维持品牌生命力功不可没,相信波导和先生都是明白的。包括波导推出新品牌和新的目标市场正是这一认识的反映。如果波导只考虑“量”,而不论“高低”,将来恐怕只会发展到目前中国的“世界工厂”的现状,但日本、欧美等国却只是掌握核心技术,到时只坐等收取“技术保护费”了。与其到那时仍谈“超英赶美”,何不现在就打造“制胜之矛”呢?
(3)回到“核心技术”层面,我并不否认本土手机业已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但请注意是“一定的开发能力”,请问此言先生敢用于“MOTO”、“NOKIA”、“SAMSUNG”身上否?先生在函中既肯定国内手机业的“进步”,又自叹“技”在他人之手,不知先生想要强调“褒”还是“贬”。我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生存也好,贸工技也罢,这都是建立在产品的品质基础上的,若一味只是“拿来主义”,何谈做大做强,柳传志心里不想掌握核心技术,让微软跟着我们的屁股跑?这也是我对本土手机业的忧虑之一,因为希望民族品牌发扬光大的心情太迫切了,相信先生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