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贾里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男生贾里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暑假里,我从好友邹朝宇那里借了《男生贾里》这本书,因为是学校推荐的书,我抱着应付交差的想法,可打开书,刚看完第一节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于是我一口气读了近百页,妈妈叫我睡觉了我都不舍,连妈妈都说我变了,从一个坐不住、定不下心的男孩变成了小书虫。
《男生贾里》写的是贾里日常生活学习平平常常的事,可点滴小事在秦文君老师的笔下,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事。从书里我读到了贾里是一个不安分、调皮捣蛋、喜欢出风头、爱搞恶作剧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男孩,可同时我也读到了勇敢、机智、热爱班级体,关爱妹妹和女同学的贾里。从最先的别人不喜欢他,到最后连一向看不起他的妹妹都对他刮目相看。
贾里的妹妹贾梅很优秀,爸妈很疼爱她,妹妹看不惯哥哥成天出状况,他一直很想在妹妹面前表现自己,因为他认为他爸妈更喜欢妹妹。有一次,妹妹通过打工和给父亲做事得到了一张歌星演唱会门票,贾里也很想得到,他努力表现,可最终爸爸却送给了他一张练字的月卡,他认为爸爸太偏心,是自己自讨苦吃,于是和好友翻墙进去,结果可想而知,被保安逮着了,本想在妹妹面前表现一番的,可是却……他还标新立意地成立了“老鹰服务队”,去为一个老奶奶服务,结果弄巧成拙,把老奶奶的家里搞得一团糟……这就是贾里,想努力表现却状况不断的男孩。
别以为贾里只会出状况,关键时刻他还是很勇敢的。一次在公园里春游,忽然听见一个女人的呼叫:“快停下!快停下……喂,快抓住他!”然后就见一个男青年拿着一个提包在前面跑,一个年轻妇女在后面追,贾里二话没说,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将男青年死命抱住……虽然事后搞清楚是一场误会,可贾里的表现却是很英雄的吧!
篇2
——《男生贾里》读后感(二等)
三明市列东中学初二(1)班蔡思琪指导老师:林元梅
我羡慕贾里,不是因为他的奇趣,不是因为他有铁杆哥们,只是因为从他身上,我能看到我的过去,我以前所有的,和我以前所没有的,然而,现在的我,早已失去了那时的美好——那梦幻的童年。
贾里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的童年。
童年冲动。有时候,只是一个命令,就可以做出许多事,替民除贼却误解他人,帮妹妹出谋划策反而弄巧成拙,帮朋友出气弄得吓得不轻……这许许多多充满童真冲动的事,却是我们每个人童年的剪影。每当次做什么事总是不顾后果。想的是英雄豪杰,做出来却是烂漫可爱,就是天天唠叨的父母也曾为此笑过。可长大了,我们却没了这股冲劲,别人说这是成熟,我说,这是遗失。
童年纯真。只是萍水相逢,却真心实意的把彼此当作朋友。医院里洁白的装饰,装着一份纯真的友情,有林萍的一份,也有贾里的一份。有时候,只是一句问候,便换得肝胆相照。回忆童年,我们也曾把幼小心灵全部付出给伙伴,至今,还能记得二三件事。那时,没有得失之患,没有学海沉浮,我们可以毫不忌惮地付出一切。而长大了,明明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却可以为了一点小事无端猜测,就这样我们把真挚抛下。谎言与猜测伴随身边,叫人不得安眠,别人说,这是规则,我说,这是贪念。
童年宽容。对于冤枉自己的老师,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就可以把“旧怨”抛在脑后。吵架再久的朋友,只是一件新奇的事就可以和好如初。小时候,我们吵架不需要理由,而和好也不需要理由,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长与短,没有高与低,每个人好像都是最好的,永远不用因为担心别人说自己什么而处处拘谨。因为那时候,只有好与不好,没有爱与恨。长大了,却开始计较,对于一个细小的错误,就是口上原谅,可心中却暗暗记下一笔。背地说人坏话,早习以为常。有人说,这是生存,我说,这是沉沦。
童年,更易老。终于,到了这一天,我们得摘下我们戴了6年的红领巾,同时抛下了从前。我们将失去冲动,真挚,宽容,会变成内敛,隐匿,计较,可我们却依旧笑着,期待着,毫不留恋地离开了童年。童年时的孩子想长大,长大后的人们回望童年:失去的难以回来,得到的不是最想要的。贾里,这个让我们觉得熟悉又陌生的人,他让我找到了最初的模样。
篇3
身为语文教师,我对文学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也更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长期以来,很喜欢央视的《百家讲坛》,它是“一座让经典、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我曾买来一大堆《百家讲坛》的精品之作,如《于丹论语心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马瑞芳讲聊斋》《易中天品三国》,等等,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品读之余,也让我颇为感慨:中国的传统经典如此丰富、如此博大精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对此有些漠然,甚至畏惧。语文教师有责任将这些凝聚着先人毕生智慧和心血的民族文化瑰宝进行传承和发杨。
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自然、快乐地诵读经典呢?如何让学生爱上经典、读好经典,成为经典的粉丝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尝试,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喜欢上了经典名著。
一、改变经典观,让学生走近经典
经典是永恒的,这是指经典的价值,而不是经典的范围。经典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范畴。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灵纯洁明净,积淀着人类数千年文明底蕴的经典正是滋养他们的心灵鸡汤,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人生涂抹最亮丽的底色。某些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学生的经典,但学生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经典。为此,我精心挑选出一些具有跨越时空的永久魅力的优秀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还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的国内外文学作品,包括《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淘气包马小跳》《绿野仙踪》《汤姆叔叔的小屋》《夏洛的网》以及《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因为它们同样能“净化”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照亮孩子们的心扉,而且更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和认识发展水平。如此,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更宽泛的阅读范围,让他们觉得经典并不是深不可测的,而是可以如水般清澈可见、温润可爱。
二、搭建阅读阶梯,让学生钟情经典
对阅读量不大、阅读经验较为欠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一看到厚厚的名著就会心里发憷,此时,教师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增加名著的亲和力、感召力。电视台经常反复播放一些名著改编电视剧,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影视资源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在讲《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一文时,我借来电视剧《红楼梦》的光盘,播放其中有关剧情,并通过有声有色的解说、提示,引发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孩子们对电视剧《西游记》更是百看不厌,由此,我在课堂上朗读相关章节,让学生发现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并引导其注意原著语言的魅力,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经典原著的兴趣。对于像《史记》《东周列国》之类的纯文言文的经典作品,小学生还无法阅读原著,我就让学生看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史记故事》《东周列国故事》……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部经典,如果一个人年青的时候就读得索然无味,甚至心生畏惧,那么他也许终生都不会回头再去读它了。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在学生和经典之间搭建一个阶梯,降低阅读的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享受阅读喜悦,做经典的超级粉丝
让学生保持阅读经典兴趣的关键是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举行诗歌背诵比赛,评选出“背诵大王”等。学生每阅读完一部经典之后,总要写一些读后感与读书笔记,积累一些丰富的材料,为了展示其成果,我教的班每一学期都举行一次阅读知识竞赛,试题出自学生们平时阅读经典的过程中积累的材料。竞赛后,给入选试题最多的学生评为“命题小能手”。此举不仅使学生养成了在阅读中提问和质疑的好习惯,也促进了他们与经典之间的有效对话。
让学生成为小小故事家。《三国演义》《水浒传》《郑渊洁童话》《伊索寓言》等作品的故事性都很强,阅读时就可以通过比赛讲故事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