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产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框架
(一)农村特色产业概念
农村特色产业就是在镇(或乡)和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从而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产业。新农村特色产业以科学知识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特色生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1]。特色产业规划是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新农村规划的重中之重。
(二)特色产业规划技术路线
二、特色产业规划案例:延庆县珍珠泉乡庙梁村特色产业规划
(一)村庄概况
庙梁村行政区隶属于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位于延庆县的东部山区,村域面积814公顷。村庄现有住户229户,总人口625人,户籍人口623人。
(二)产业现状
(1)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作为村庄的产业经济基础,主要由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禽养殖业构成。种植业是庙梁村的传统产业,以粮豆为主;林果业在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也有较大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是村民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村内没有第二产业。
(2)第三产业
三产一直处在发展状态,其中交运业发展迅速。服务业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民俗旅游接待户从2003年的0户增加到现在2户,且经济效益可观。
(三)村庄产业优劣势分析
(1)村庄产业优势分析:
①政策指引――依照《珍珠泉乡上位规划》规定,规划庙梁村为乡内民俗旅游中心村,将积极促进村庄第三产业整体的发展。
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村庄依傍菜食河而建,四周山峦迭起、林木茂盛,高大的白杨树雨潺潺的溪水相互映衬,如梦如画。且由于其特殊的山区气候,夏季温度适宜,通风良好。这是村庄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
(2)村庄产业劣势分析:
①交通不便――村庄距离市区较远,阻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仅有一条镇级公路四宝公路向西通往四海,向东通往怀柔。
②村庄内部整体环境不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③村内产业化水平较低,全村尚未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如种植业和林果业依靠传统种植,缺乏创意设计。未将一产与三产民俗旅游业结合起来。
(四)特色产业规划目标
根据以上村庄产业优劣势的分析,并结合未来珍珠泉乡的发展,庙梁村庄的特色产业规划要充分充分利用庙梁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一产发展基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一产和三产协调发展。
(1)规划结合庙梁村的各项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通过科学种植手段,开展创意农业。
(2)利用菜食河南岸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结合一产开展的创意农业形成旅游休闲区,打造庙梁村具有较高农业文化品位的民俗旅游休闲基地。
(五)特色产业规划
(1)优化提升第一产业
加强设施农业投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以北京高端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开展创意农业,提高农业产品价值。
①开展创意农产品
充分利用村庄现有林果业基础,开展创意农产品设计,如以核桃果实为原材料精雕细琢加工成花瓶、笔筒、横幅、狮子、奔马等工艺品,提高其艺术价值,开创村庄核桃工艺品文化;把现有的大面积梨树改造成为绿色果品,在开花时期有效组织梨花节,结合休闲产业吸引市区消费者,挂果期利用套袋对梨果进行改造(改变其形状或在梨果上形成文字),增加果品的艺术性等。
②开展创意农耕文化
引入网络互动的田园社区,让市民通过网上承包“自留地”,当起“遥控”种地的“网络农民”。“网络农民”的田地单独布置在村庄的旅游休闲区内,设置“网上种田”的标识牌。租地者可以通过农庄网站租地,还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自己地里的情况。等到农作物成熟后,业主可以自己前来采摘,也可以委托农庄送货上门或卖掉[4]。建造适宜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场所,使市民、青少年体验农业文明,接受农耕教育,进行旅游观赏,将“都市”与“农业”真正融为一体。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庙梁村位于珍珠泉乡生态观光旅游线路的中间地带,并且根据珍珠泉乡上位规划确定,庙梁村为旅游服务中心村。应当抓住此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以民俗旅游和休闲观光为主体,极具特色乡土民俗风情的休闲度假胜地。在保证村庄大面积生态涵养林地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充分开发菜食河沿岸环境资源,结合创意农村,把休闲旅游和菜食河沿岸景观休闲带设计图
农业相结合,开辟和发掘具有创新意义景点及旅游线路,同时增加旅游服务辅助设施来提升旅游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使村庄在“休闲、餐饮、娱乐、住宿”四个方面得到发展[5]。
(3)特色产业用地结构规划
规划近期在菜食河南岸分别建设林果种植区,农耕区及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发展后期,由于现有农业产业种植已基本成型且村庄的旅游业的渗入,林果种植区可对外开放形成采摘区,便于游人采摘。东侧种植地可规划为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为远期开辟登山游览观光区奠定基础。
考虑到菜食河沿岸是贯穿整个村庄产业建设的主要轴线,近期将对其进行环境整治,增加绿化及景观节点,具体规划布局如下:
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鼓励高效农业发展、加强建设用地整合、提高村庄配套建设水平”这一基本思路,以菜食河流域为主要分界轴线――改善河北岸村庄环境,发展河南岸产业经济。在近期内逐渐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用地布局模式,远期用地空间布局不变,功能随村庄发展有所转变。近期规划布局模式:
一轴――沿菜食河流域特色产业发展轴;
三带――乡土民俗展示带、菜食河沿岸休闲带、农业产业发展带;
六区――民俗接待区、二队民俗居住区、三四队民俗居住区和林果种植区、农耕特色产业结构规划图(近期)
区、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其中前三区隶属于乡土民俗展示带,后三区隶属于农业产业发展带。
近期规划布局模式成型后,随着村庄经济的发展,一产逐渐向三产过渡,民俗旅游业逐渐成为村庄的主导产业。因此,村庄的规划用地结构在用地空间布局大体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各部分的功能将有所转变,朝着以一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三产的方向转变。 特色产业结构图(远期)
远期的规划用地结构在整体上将有所提高:
一轴――沿菜食河流域产业发展轴;
三带――民俗旅游接待带(原乡土民俗展示带)、菜食河沿岸景观带(原菜食河沿岸休闲带)、农业产业发展带;
六区――民俗接待区、二队民俗接待区(原二队民俗居住区)、三四队民俗接待区(原三四队民俗居住区)和林果采摘区(原林果种植区)、农业观光及农产品销售区(原农耕区)、生态科学养及副产品销售区(原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
(六)特色产业规划实施保障
(1)实施科技支持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庙梁村作为一个以种植业为基础的村庄,应格外重视技术支持这一方面。庙梁村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还应引进与村庄种植类型相关的科技含量高的种植项目。村委会作为村庄发展的领导者,应协调各种关系,营造一个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和村民互动的农业发展网络。
(2)实施资金支持
除积极申请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外,应积极采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化手段,采用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战略,挖掘庙梁村的潜力。坚持市场化、规模化原则,遵循双赢的规则,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
三、结语
对农村产业进行特色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中需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引,有效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以形成集约化、节约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3]。同时以行政村或镇(乡)为单位建立一体化的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规模经济,与城市经济产业优势互补,真正的做到使城乡经济协调稳步的发展。在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时,还要避免过分的追求特色,脱离实际现状进行理想化规划,夸大农村对某些产业的接受能力,以免最终导致规划与实际相脱节,增加了新农村规划启动的难度。
参考文献:
[1]章继刚.建设创意新农村 发展创意农业[J].小城镇建设,2009(8).
[2]安国辉等.村庄规划教程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赵秀玲,剧文.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章继刚. 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民日报[N], 2008-05-04(2).
[5]魏小宝.中国休闲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杨泽(1985-),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在读硕士,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朴佳子(1984-),女,河北省唐山市人, 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篇2
关键词:“美丽乡村”;综合发展规划;规划设计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为推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发展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改善民生,注重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并做好环境保护。所以,乡村的规划设计显得尤其重要,乡村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农村的社会服务在基础设施等完善以及农村用地的结构布局规划,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1“美丽乡村”的规划思路
我国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一开始的乡村物质建设规划转变为乡村综合发展规划,将建设新农村转为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建设。②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时应将富民、宜民以及和谐作为规划的重点,提高乡村的功能转型速度,实现乡村功能的快速升级,营造乡村美丽的自然风景,提升乡村的环境质量;对于农村的主要产业应促进联合合作,提高产业的收益,对于农村的一些大项目应尽量落实,实现项目的快速发展;另外,对于农村的一些产业,应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提炼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并打造成地方性品牌,推出地方性的产业文化。在对“美丽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对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持续发展和阶段建设、村建与民富、内涵和特色等几大关系进行重点处理。①应具体体现出村庄项目建设的实质内涵,从村民的意愿和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同时应注意社会发展规划的统筹工作要做好;②在进行农村项目的规划建设时,不能太注重项目建设的多少和大小,而应从村庄村民的角度出发,考虑为村民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③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注重民富和村建,并使之形成互动机制,建设好宜居新村,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农村产业的发展研究,并对农村的用地空间进行规划落实,主要体现出促进农村村民精神和物质的共同[1]。
2“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
(1)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遵循统一规划、并村共富、整合资源的规划理念。有些村庄非常富裕,而邻近的村庄比较贫穷,因此两个村庄可以合并,利用富裕村庄的产业资源来推动较为贫穷的村庄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村庄产业资源缺乏的被动局面;同时,解决富裕村庄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利用经济比较落村庄的劳动力资源来弥补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贫穷村庄和富裕村庄的经济福利以及空间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开创村庄建设新模式,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进行“美丽乡村”的统一建设,优化农村的产业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另外,应对配套、布局以及建设等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整合规划,并且,在对贫穷村庄和富裕村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的前提下,注重每个社区的设施和经济增长项目布局,实现并村共富。(2)在进行“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全域美景、互动发展以及产业兴村的理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资源的优化和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路径。对农村突出的产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其核心作用,促成经济链式的产业经济。①对农村的农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同时做好旅游线路、产品、基地设置的规划设计,提高农村的农业规模和内涵;②促成农村工业经济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比如在农村建立家具产业基地等,建设完整的木材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可供观光旅游、购物休闲的“美丽乡村”,为农村人口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引入外来人口进行消费,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建设农村产业链,提高农村知名度,增加农村的创业就业竞争机会,以回馈农村的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比如有着“中国十大名村”之称之一的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该村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面是横店镇,北边是东阳市区,地理条件优越,总人口4476图1花园村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人,主要产业有地产、红木家具(见图1)、基础材料、高效农业、以及食品服装等,且花园村通过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完成了品牌名村商贸休闲旅游产业的建设。
3“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
在对乡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时,应具体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比如地理条件、经济现状、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产业资源等,对该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进行明确,并对该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主题进行设计。由上文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路和理念的论述可知,“美丽乡村”的建设应遵循“产业驱动、功能升级以及节约高效”的创新理念和规划机制,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从全面整体的角度来对不同地区的农村进行用地布局、项目建设、生态美景、功能配套等方面的规划设计。3.1“美丽乡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首先,因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特点,结合该地区的产业资源和其他具体情况,建设该地区的发展元素,进行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如图2所示,为我国十大名村之一的浙江省花园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该村主要从产业发展、有机整合、块区增长以及用地建设的角度去考虑整体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从用地的整体空间上对地理性质进行改造提升,对整块的土地进行整体性的开发,对该村的商业金融和政治文化加强建设。另外,花园村将东永二线、东永一线和花园大道作为该村主要发展的核心地带,并规划为四大产业发展区,结合居民现状规划服务半径,对该村的社区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建设了六代居住块,还对该村的用地布局做了合理的规划[2]。3.2“美丽乡村”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美丽乡村”规划思路和规划理念,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建设。①应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村庄的基础建设一起进行规划,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浙江省花园村,实施了“退宅还耕”的政策,对该村的主要生态节点以及景观地带进行生态规划建设,并基于该村的生态功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要求。②对一些棚户区的地块、或其他闲置地块以及边角地块进行规划设计,融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资源的发展。3.3“美丽乡村”设施配套规划设计。在对乡村单位进行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时,应以本地区的社区功能为规划设计的依据,做好乡村单位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我国乡村单位的人民生活品质。首先,乡村单位应根据具体的用地布局和地块的功能结构,整合相应的道路交通,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按照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发展目标,规划设计相应的乡村单位社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等社会服务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3.4“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乡村单位要实现相应的健身目标,就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作为“美丽乡村”的规划要点,应明确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空间布局、实施步骤等。乡村单位的项目建设规划一般有农业示范区、木材产业基地、休闲娱乐公园以及旅游产业聚集区等[3]。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并结合我国综合发展规划理念对我国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生态景观、用地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以供同类项目的参考。
作者:洪卉 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参考文献
[1]许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6(12).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策略;高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245-04
Plan and Strategy for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Cond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O Li-jun1,XIAO Zhe-tao1,2,CHEN Hong-tao3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 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3.Hen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450044,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was planned. Taking Gao-cu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e fun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i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in summarizing the deep meaning of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plan and design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lan and strategy; Gao-cun community
收稿日期:2013-06-09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9412012Y12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195)
作者简介:郝丽君(197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电话)13629281346(电子信箱)。
“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河南省探索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而提出的战略方针。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对“三化”协调发展,仍在持续探索中。本文以高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例,讨论既益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设计策略。
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是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口、产业、资源等各类要素,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破解在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不侵占耕地的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让更多的农民低成本转化为城镇居民,既解决了集中积聚、集约发展、提高效益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发展空间问题,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出路[1]。
1.2 新型农村社区的作用
1.2.1 “三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一改传统农村社会逐渐脱离分散、孤立、封闭的小农社会模式,迎合市场化发展大潮,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变化性、异质性等特征[2]。既有城市社区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子,又不同于城市社区,主要是针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社会从内到外的改革变通,使农民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公告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需求得到满足,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角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图1)。
1.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动力 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能给“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经济发展必须消除体制弊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恰好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村庄的迁并、改造、整合,集中农村居民生活空间,集聚农村产业发展,在“三化”协调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区域调整,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
1.2.3 “三化”协调发展的生态支撑点 新型农村社区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却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细胞组织,是整个城镇体系的根基,城乡梯次发展的末端节点[3]。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生态策略,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能夯实城镇体系,提供“三化”协调的生态支撑,统筹城镇体系生态可持续化发展。
2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策略
2.1 规划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满足“三化”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①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在规划中区分不同的社区类型,并注意区分规划的层次。②以人为本、村民参与。村民是新型农村社区的使用者,社区规划应以满足村民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中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使村民真正成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主体。③整合资源、产业支撑。产业是社区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高效产业,才能建设可持续新型农村社区。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⑤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传承村庄的文化脉络,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格局,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2.2 规划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按照区域范围的层级分为区域布局(布点)的社区布局规划、社区内的空间发展规划和社区详细规划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规划内容。
2.2.1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与传统意义的村镇体系规划不完全相同,应加强对“三化”协调空间布局的研究,整合区域的有效资源、节约集约土地利用,优化区域的配套支撑能力,见图2。在规划内容上主要为: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功能区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迁并整合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防灾减灾等其他规划。
2.2.2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首先要区分不同的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整体搬迁型、旧村改造型、城镇吸纳型、村庄合并型、强村升级型等。不同模式规划的重点和内容会有所不同[4]:①整体搬迁型,规划要点是产业支撑规划,原村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②旧村改造型,规划要点是优先改造人居环境,配建各类公建和基础设施,寻找产业动力;③城镇吸纳型,规划要点是考虑城镇的发展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建设;④村庄合并型,规划要点是协调合并村庄对居住、就业等的不同需求,整合资源,集约土地;⑤强村升级型,规划要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中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而言,重点是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空间的规划管制、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四个方面,尤其是四区的空间范围界定以及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等,更是空间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而言,以实施建设为规划目的,所以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住宅与公建的建筑设计导引,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几个方面。
2.3 规划实施
规划的实施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尤为重要,只有实施社区规划,才能真正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这需要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以可操作性作为设计的准绳,另一方面注意规划后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①统一社区建设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分工合作,加强管理;同时积极与乡政府及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技术、资金上的支持。②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在编制社区规划时,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批准后的规划在社区内进行公告和宣传。也可以制作宣传小册子,分发到各户,让每个居民都做到心中有数。③引入社区经营的理念。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可以采取政府、集体、居民多方面结合的方法,采取多渠道开发建设的模式,从经济上保障规划的实施。有条件的社区,也可借助开发公司的力量,对社区进行成片建设开发。④全程监督社区的建设过程。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项目进度,由居民监督小组对项目质量、安全使用、资金使用等进行跟踪监督。
3 高村社区的探索实践
高村新型农村社区(以下简称高村社区)选址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乡政府所在地,是高村乡6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为全乡中心社区。在发展定位上,高村社区除了承担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外,还具有乡镇级别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负责全乡公共服务等功能。高村社区由高村、高村寺、邙山、安仁寨、张村、杜常、韩常、史坊、油坊、马寨10个村庄迁并整合而来(图3)。
以下就高村社区规划应对“三化”协调发展的特色之处进行剖析。
3.1 高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3.1.1 产业规划支撑 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好的产业能给新型农村社区带来建设资金,能就近解决农民就业难题,并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所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对于产业支撑的研究是重中之重。要在规划中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结构、发展方向及布局等。
高村社区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及发展趋势,将产业发展结构定位为“核心、节点、区域”相结合的整体布局模式。“核心”指位于社区内部,依托于社区主要道路两侧打造商业街区,形成社区第三产业发展核心。“节点”指位于规划范围西部的农民创业园,以集聚乡域现有工业企业为主,发展加工制造业。“区域”指位于规划范围南部连霍高速两侧张村的花卉苗木生态种植区域;位于规划范围中部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域;位于规划范围北片区安仁寨和邙山村的观光旅游和林果种植区域,见图4。
3.1.2 区域道路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①对外交通。与周边路网共同形成完善的对外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对外联系。客运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镇区共享。②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形成各社区间便捷的交通网。③农业生产性道路:结合村路和乡道现状,对路面进行优化,方便社区居民务农生产。
2)配套设施。①公共设施。由于社区位于高村乡政府所在地内,社区的公共设施应充分考虑统筹共建,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5]。社区内部建设配套有乡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礼堂等设施。并规划建设敬老院、卫生院、客运站等设施。②基础设施。根据上位规划,规划范围内建设有高村乡污水处理厂、升级现状35 KV高村变电站为110 KV,社区周边与社区共享有北邙水厂。还有部分经过规划范围内的重要市政设施,主要是黄河牛口峪提水干管、焦作-郑州煤层气、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管线、南水北调干渠等。
3.2 高村社区详细规划
3.2.1 规划结构多元化 规划利用城市道路以及社区内主要道路将社区划分为多个规模类似的组团,有利于社区资源及绿地的配置,同时也便于社区后期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整体形成“两心、三轴、一带、七片区”的多元布局结构,见图5。
3.2.2 控制性规划引入 规划管理单元由若干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地块组成(即街坊层面的控制单元),一方面承接城镇总体规划和“三化”协调规划,落实其中的宏观性、指导性、战略性意图;另一方面明确具体控制指标,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层次作用,并且对于增加控规成果的弹性,提高可操作性具有重要作用。
3.2.3 内部道路等级化 ①社区级道路。结合“大社区”的理念,整体形成为“四横三纵”的结构,形成社区与外部便捷的联系通道,道路分为30、24、20、15 m四种断面形式。②小区级道路。结合地块特征与布局结构,形成各个小区的内部环路,同时与相邻小区充分衔接,加强社区内各小区居民的出行与交流。道路分为9 m和7 m两种断面形式。③组团级道路。联系组团级,与小区级道路共同形成小区内主干路网系统,路面宽度为5 m。④宅前路。路面宽度为3.5 m。停车分为沿路停车、住宅底层车库和公共停车场三种模式。确保户均1个停车位的同时,结合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商业设施周围场地等,适当规划若干公共停车场,满足外来车辆以及农机车辆的停放需求,形成社区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体系,共设置停车位7 020个。
3.2.4 绿地景观网络化 社区绿地景观设计运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手法,形成由“干、枝、叶”构成的绿地结构。利用现有水沟改造建设形成南北向的滨水景观带,同时将水系引入相邻的小区内,围绕水系建设步行景观走廊,并在沿线设置多处集中绿化场地,供居民休闲娱乐,形成社区绿化景观核心。
3.2.5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共享共建 高村社区的公共设施的配建,在满足超前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兼顾共享共建,适应居住规模,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并在功能内容上避免与周边地区已有设施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规划幼儿园、小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4 小结
“三化”协调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需要统筹布局,遵循规划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并实现共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力求实现“三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健康发展。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而言,所涉及的许多方面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城镇化的挑战与希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7.
[2] 杨小贞.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沧桑,2012(3):122-124.
[3] 张占仓,蔡建霞,陈环宇,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J].河南科学,2012(6);777-782.
篇4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 难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我们认识到村庄规划的首要的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使农民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使村庄在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建设、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不断改善,物质财富和人文氛围得到不断的优化。但是,目前在村庄规划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新农村规划的难点
1、务工思潮造成“空心村”
广大农村青年,无论是知识青年,还是文化程度低的青年农民,都向往城市生活,一部分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多数都选择在大城市发展,而一些只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则选择外出打工。由于外出务工思潮的影响,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出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劳动者知识结构落后、大量土地重新流转、部分村民宅基地长期空置的现象,使很多农村变成“空心村”或“半空心村”,造成农村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新农村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农村规划作为新农村发展的“龙头”,对指导、规范农村建设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然而,在农村乡镇并没有设置农村规划管理机构。在农村农民住宅建设并没有专门的规划设计,很多农民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建设,设计不规范,没有特色,施工节省材料,质量不保证。新农村建设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土地置换,将农民住宅统一规划设计,让农民从过去的单门独户走出来,住进宽敞的高楼大厦。由于农村规划设计主管部门,规划设计人才缺乏,而专业的规划设计机构收费较高,就影响了新农村规划工作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政策亟待完善
因为大量农民到城里打工,这些农民所耕种的土地,多数都通过转包形式转让,但因为政府缺乏统一管理,也造成一定混乱;有的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破坏耕地、破坏土壤。而近年来的农村投资热潮、很多外出务工农民在外打工积累一定的资金,希望回到家乡创业,他们有的承包山林、耕地,进行种植、养殖,也有一部分进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农村经济要走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就必须通过土地流转,让那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进行规模化经营。种植大户要成功进行大面积的土地流转,需要从众多农民手中获得土地使用权,在某一片区的农民各自的情况不同,有的是外出务工,希望将土地转包,但还有一部分农民希望自己耕种,这样就很难成方连片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有相关政策支持,针对农民旧宅基地复耕,外出务工农民土地需要转租交村委集中统一管理,农村规模化经营农业项目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
4、传统规划难适应村庄规划需要
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正是提出新农村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探索,新农村规划发展形成较为先进的规划理论,如:土地流转集约管理、保护地域文化、促进农业生态化、配套公共设施等。但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缺乏专业人才、在新农村规划方面依然采用将城市规划嫁接到农村规划,停留在“集中开发新村”、“统一村庄设计”的理论上。而按城市建设规划农村,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让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化、城市化,失去了农村应有的生机活力和个性特色。新农村建设,要保留农村气息,要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符合农民居住特点,自然环境是形成地域特征的前提性因素,天地自然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因此农村规划要因地制宜地创新,不能照搬城市住宅规划。
5、新农村规划实施缺乏资金
对广东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进行调查,发现新农村规划真正能按规划实施的很少,大部分只停留在道路建设、河道清理、公共基础建设等阶段,除了由政府扶贫移民安置外,农村村庄大规模的规划建设很少实现。影响农村规划实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资金。现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难以满足规划实施要求,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国家扶植资金多品种城市的“城中村”及乡镇,对村庄建设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普遍较低,无力承担过多的建设经费。而要将农村公共设施推向市场,因为农村消费力有限,资金收益率低,也难以引起投资者兴趣。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看,主要是依靠政府补贴和农民自筹资金,急需要引进多元投资机制,克服资金不足的瓶颈。 二、解决新农村规划难点的对策
1、尊重农民主体,引导农民参与
新农村建设围绕“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展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规划实施,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政府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支持新农村规划的积极性,通过广泛地宣传,让农民认识到新农村规划给农民带来经济发展、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好处,克服农民传统的单门独户居住的惯性思维。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规划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民居住习惯、规划建设后农民的经济来源、农村生态建设等。通过农民的参与,让农村规划更贴近农民,更具有实践操作性,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
2、挖掘产业资源,打造特色经济
新农村规划建设必须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对规划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分析,通过深度挖掘,找到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特色产业,拉动农村经济,以产业拉动解决农村规划实施资金不足的问题。
例如:《顺德市城郊农村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中顺德陈村镇仙涌村以园地、耕地、农田保护用地为主,充分利用顺德花卉种植产业基础,发展顺德花卉生产基地,充分考虑 “生产、生活、生态”,形成集花卉生产、销售、加工、观光旅游一体的综合产业,以花卉产业打造顺德特色产业,从而走出一条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路子,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全面提升,从而有力推进新农村规划的全面落实。
3、保留农村住宅,打造民居体验
现有的农村住宅是农民世世代代形成的,农民对自己的住宅具有浓厚的感情,现有农村住宅体现出当地农村居住特点、民俗风情,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的农村住宅,即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也存在一些个性差异,如果全部都拆除重建,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要在保留农村住宅的基础上,对农村住宅进行适度的改造,让农村住址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借助农家乐旅游,开发民居风情体验,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仙涌村充分利用鲜切花产业旅游资源,利用现有的农民住宅开发民居风情体验区。尊重乡土植物和生态环境,利用地方树木、草坪和花卉经过培植形成综合形态。广东省大浦县枫朗镇和村的新农村建设,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修建溪水小桥,特色门楼,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田风情园地。保留原有特色精美住宅,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民居。通过对农村现有住宅开发利用,一方面农村多余住宅用于旅游接待,成了休闲旅游的重要载体,使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农民也成了旅游产业工人。为和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形成一道亮丽的新农村风景。
4、龙头企业拉动,构建多元投资
新农村规划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不足,通过龙头企业拉动,构建多元投资机制,有利于解决资金难题。
例如:广东省大浦县枫朗镇和村是一个贫困山村,通过广东省建工集团对口帮扶,对和村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利用和村山水自然风光优美和浓郁的客家文化开发客家风情旅游。通过保护性开发,以旅游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之路。
三、结语
新农村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就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规划切忌照搬城市规划,不切实际地盲目集中并村,要因地制宜,对现有的农村土地、山水风景、特色产业、民俗风情等综合考虑,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特色、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发展之路。新农村规划要注重可行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刚等.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7).
[2]毕翠红等.浅析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05(3)
[3]程江.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78-05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以农民为主体,以新的生产方式为纽带。它具备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占主导地位,但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后,农业现代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到逐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到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第二、三产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大都基于本地实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较早的地区之一。当前,又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中发展农村经济更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实现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全省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决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较突出的是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这些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1.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洛阳市是农业大市,农区面积广,农业人口比重大;山区面积大,自然景观多,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县区、乡镇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洛阳市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洛阳市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出来的土地,通过复耕、租赁、开发等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如,石井乡建成5个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农村社区,实现了全乡农民的集中居住,同时利用龙潭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引导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营农家乐、开店经营当地土特产,或在景区管理服务企业务工,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2.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许昌市的县域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再造和提升高效农业是许昌市的主要做法。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高效的思路,通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如,长葛市古佛寺村规划690亩连片土地,其中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提供给大型面食加工企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村规划900多亩土地,用于满足该镇花木产业的用地需求,实现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许昌市近郊的农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
3.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舞钢市统筹考虑城乡产业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根据舞钢市的钢铁、矿产等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市17个村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政府分类指导、政策捆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就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态势。舞钢市靠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在产业构建过程中,注重配套安排创业就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基地,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4.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巩义市以乡镇为主体,依托或围绕乡镇主导工业企业,构建农村的产业支撑。如,竹林镇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竹林镇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达2万人,现有总面积27平方公里。竹林镇根据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构建产业体系。竹林镇坚持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了耐火材料厂、石料厂等,同时坚持“两头在外”的原则,兴办家电厂、制药厂,在不断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电子、铁路机车专用件等新兴产业。目前,竹林镇已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该镇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镇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镇财政出资,并为在企业就业的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同等待遇的企业福利。居民应缴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投资580万元建设竹林卫生院,居民不出镇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区域内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有效增收,为农民集中居住和节约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竹林镇对节约的土地进行新的规划调整,开发长寿山旅游景点,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在规划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公共服务、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支撑,其产业方面的研究论证、规划布局、培育发展还远远不够。¨。从四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在实践中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定位、土地利用、配套改革、基层组织重构、城乡文化融合、乡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之,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盲目建设。三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四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产业选择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可以为农村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拉大的变化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在于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落后。通过对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演变和基本来源进行对比,有利于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表1可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占绝大部分,近年来高达68.34%,而经营性净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占比较低,近几年来的平均占比为6.32%,城镇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和零售业、服务业等。
从表2可看出,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比重较大,平均占59.32%,而在第二、三产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平均只有32.91%,低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出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之和。
从城乡收入差距及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可看出,城镇居民从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益比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益要高得多,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症结在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太小,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注重集约式高效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比较
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普遍比西部地区高,最高的上海,达68.72%,最低的新疆,仅占11.98%,两者差50多个百分点。
从不同区域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最低的是上海,仅占4.22%,最高的为新疆,占78.62%,相差近75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当地农村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民将从传统式村落散居和粗放式分散生产向集中居住和集约生产转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的解决对策在于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规划
一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培养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产业,全面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三是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和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促进和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是基础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人口占相当大比重,面临着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双重任务。因此,必须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为动力,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扩大规模,拉长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第二,不断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区域特色农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这类产业既有利于整合和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村在耕作和生产方式、居住和生活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及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
(三)大力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要素构成、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着力发挥资源、区位、市场、产能、人力、文化等方面优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产业发展依赖于农村人才资源和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培训农民,逐步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五)扩大农村需求,激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农村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农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现有耕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农村内服务业优先由当地农民经营,让有特长、有资金、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微企业,从而取得经营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娟,李胜茹.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7(9):16-18.
[2]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构建产业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86-188.
[3]赵雅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1994(4):23-26.
篇6
关键词:全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131-04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民财富水平的迅速提升都与城市化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存在很多认识上的偏差,在“严格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发展也走了很多弯路,以至于出现“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小城市不特”的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现有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组织形态等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导致以市场为纽带、以经济为联系的生产力重新布局,导致新的城镇体系的出现以及城镇体系中的每一个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重组和整合。从我国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必将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通过新城建设、结构调整而重组城市空间,必然成为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区域整体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的平面式扩张格局造成非极化发展,城市孤立发展,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不能发挥作用,“点”与“面”之间差距反而拉大,经济增长的利益不能及时为区域所有层次所分享,区域增长后继乏力。因此,应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网络,以及产业特色突出、层次分明、功能协调的城镇体系。
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应根据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化发展路径,用城市化带动我国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这也是全域城市化提出的现实背景。
二、全域城市化概念释义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各地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径,全国先后有若干城市提出全域城市化理念,然而,人们对全域城市化的理解差异较大,不少人对这一概念还提出过质疑,其认识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搞清楚全域城市化的内涵。
全域城市化概念有它的深刻内涵,“全域”指的是“城市化空间”,其范围基本上是以经济城市的空间为边界。全域城市化绝不是将一个地区的全域都变成城市,也不是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而全域孤立地发展城市。全域城市化是指一个地区依据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对地区的全域进行城市化的整体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化发展新路径,通过新城和新市镇的优化布局,适应功能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要求,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市场扩张和政府推进,在中心和主城区增长极培育的基础上,在全域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城乡对接与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结构,加快农村社会向以现代城市社会为主的转变过程。
根据以上认识,全域城市化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域谋划新城建设
我国的城市化仅靠农村人口向城市中心区域转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全域城市化的重点应放在新城的开发与建设上。这里所说的“新城”指的是建立在特定产业空间基础之上的、相对独立的(与中心城市相隔离)、具有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的城市区域。新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乡镇企业所在地的小城,也不同于行政性的建制镇或大型社区,它或是围绕产业集群建立的“建设项目配套型”新城,如工业新城、科技新城、大学新城等,或是原来的小城镇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得以转变,功能定位得以提升,城市设施高标准配套,使城镇的内涵有了本质性变化的新城。新城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枢纽,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新城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使大城市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演进,而且新城自身的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一是大城市部分职能逐步分散到了这些新的增长中心之中,从而减轻了大城市自身的压力。二是又逐渐形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结构,从而提高了新城的空间容量。另一方面,新城建设是城乡结构调整的关节点,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谋划新城建设的意义在于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和承载空间。对于农村大多数转移人口来说,由于中心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和住宅成本,转移到城市中心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新城的优势,使之可以成为这些转移劳动力迁居地的优势。同时,新城建设势必带动周边小城镇或非建制村镇的新一轮发展,有利于推动小城镇空间的集约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外,新城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新优势具有特殊意义。目前,我国行政区划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功能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要求,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大都市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新城之所以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原因在于它实现了功能区和行政区的有效结合,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和新的运行机制[1]。所以,全域谋划新城建设,是全域城市化的重中之重。
2.全域城乡一体化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的空间经济体,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全域城乡一体化,就是对一个城市地区的城乡全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结合本地实际状况,按照城市化的要求和发展进程中的标准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规划。长期以来我国的规划重点在城市,主城区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县市区的发展规划比较模糊,乡镇只有粗线条的发展规划,农村发展基本是没有规划。城市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一方面城市按照自身且缺乏城乡统筹的规划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城镇按照所谓的规划盲目扩张。其结果,城市发展没有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农村经济也没有得到城市集聚经济的辐射而扩张,城乡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限制了各自的发展空间和速度。要实现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全域一盘棋思想,将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城市化发展体系之中,构建统筹、协调、均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系统,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结构、功能、特点和资源优势与区域条件来谋划全域城市化发展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在全域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路径明晰、凝聚人心和可控可实现的统一的发展蓝图,从而实现城乡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范围及水平上的公平。打破城乡分割的市场机制,探索有效改变农村各种资源外流的格局,加快市场资源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机制与渠道,要通过城乡产业规划布局一体化,打破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使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形成有机联系,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要通过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打破城乡分割的公共资源投入体制,在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方面实现公共资源投入的城乡一体化。
3.全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
全域城市化不是放弃传统农业,而是向工厂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转型,这种战略转型的核心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传统农业产业,大力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这样的农业,已经不是纯农村的农业,而是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2]。通过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和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从而奠定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明,没有农业的战略转型和农村的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城镇化。
4.全域村镇社区化
全域村镇社区化就是让农村的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运转方式逐步城市化,让城市文明覆盖农村社会。实现全域村镇社区化,必须把全域城市化推进过程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全域城市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是对城乡关系的重新认识和重大转变。但应明确的是,新农村建设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及将来不可能或者不愿意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在农村的生存及发展问题。无论我国的城镇化程度达到多高,总有相当部分的人口要留在农村(预期到2020年,我国仍将有43%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不让这些人的生活水平与城市人口拉得太大,让这些农村人口也能逐步提高生活水平,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和城市社区的文明[3]。可以说,这部分农民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是息息相关的。但不能否认,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农村与城市形成了互相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的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运转方式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城市已经不同程度地进入了现代社会行列,而农村大都还停留在落后的传统社会阶段。全域城市化就是立足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破传统城市化的资源约束,促进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以及教育、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现代文明输入农村,逐步改造农村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把农村引领到现代社会和城市体系中来,逐步让农村享受城市社区的文明,实现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5.农民市民化
现代意义上真正的城市化进程是“让农民变成市民”,而不是“让农民变成农民工”。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道路通常是通过人口迁移来完成,而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国,其中8亿农民想通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来实现市民化,其过程必将是长期而艰难的,其难度和成本也都会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西方国家农民市民化的一般规律,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农民市民化是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也是城市化的实质。农民的身份问题表面上看是个户口问题,但实质包含了太多的经济、社会等内涵。全域城市化进程中通过新城的开发与建设,使城市经济有了新的增长方向,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成为城市人口疏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迁居地。全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可能,体现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密切联系。换句话说,产业结构的演进必然导致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城市功能的延伸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必然导致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和规模化,这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4]。因此,伴随着新城开发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是农民市民化过程的前提条件,没有产业结构的转型,就没有劳动力的流动,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工业化过程。但我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破解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户籍转变、地域转移、职业转换,真正难度在于最终破解居住在广大农村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不只是简单完成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而更重要的是尽快从国家政策层面结束城乡分治现状,无论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的居民,都能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现代城市文明生活。农民市民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同时还是农民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新构建过程。
三、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全域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规划先行。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目标,对本区域城乡发展进行六位一体的规划:功能延伸与新城的开发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城乡人口与资源环境规划一体化、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一体化。主要是结构调整,要从根本上改变仅仅做城市的发展规划、只做框架式的发展规划和城乡脱节的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但城市规划前要先“策划”,即要在城市定位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我国很多城市或新城规划频繁变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规划前没有去策划,没有在城市准确定位基础上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策划”就是你要做什么;“规划”就是你该如何做。策划应该围绕市场等软件来做,规划应该围绕硬件来做。策划解决思想路线,规划解决组织路线。策划是灵魂,规划是身体,策划是皮,规划是毛)[5]。因此,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推进,就是要在科学“策划”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解决发展理念、发展的指导方针问题,解决城市和城镇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定位问题,选择好发展模式,找准发展路径,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级城市与城区的发展规划,实现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统一和协调。
全域城市化除了要有一个科学的城市规划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域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要在市场体系的发育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掌握好城市化的范围、力度和节奏。全域城市化过程固然有政府的推动,但说到底是个市场化的过程,有自身的规律性。因此,全域城市化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操之过急,要按市场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决不能搞超前城市化。
第二,全域城市化必须高度重视农业自身的发展,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全域城市化战略统筹加以考虑,不仅要在结构调整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农村的战略转型,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产业,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还要通过各种中介作用,把现代文明输入农村,关注未市民化农民的发展问题。要借助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契机,逐步改造农村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把农村转变为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以产业奠定城市化的基础,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失去产业支撑力的城市化,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空心化。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能较快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早期乡镇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巴西之所以陷入“拉美陷阱”,根本原因在于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工业化速度,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产业发展和壮大放在首要位置,要借助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功能的延伸,加深产业价值链引致新的市场需求,进而进行集聚要素投入。全域城市化的重点在于中心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拉长,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功能的选择和培育。因此,要以产业协作配套为突破口,打造产业链,进而形成一个经济区域带,或者说产业带、城市带,从而奠定全域城市化的坚实基础。
第四,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农村逐步建立与城市相同的就业、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间保障水平的差距。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加强“新城”区域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社会服务资源向“新城”延伸和转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新城”社会公共教育品质。三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发挥主城区的文化中心优势,建立城乡统筹的文化事业发展体制,使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要素和服务向农村,特别是“新城”延伸,着力形成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和城乡融合的特色文化,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同城同待遇、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第五,随着全域城市化过程中“新城”的开发与建设,必将导致传统城镇体系的重新布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一些传统城镇、乡村的风土人情进行保护,不能因为进行城市化而破坏了历史遗产。
参考文献:
[1] 冯云廷.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J].城市,2010,(11).
[2] 宫希魁.少数发达地区可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N].经济参考报,2009-08-21.
[3] 陈明.从转型发展看我国的城镇化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4] 朱烨.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互动个性文献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
[5] 苏珊.城市反思[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篇7
一、重视对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
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规划,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合理科学的进行规划,只有在规划上做的好,才可以在小城镇建设中避免出现无章可循的问题,才能使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形象工程、千城一面、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杂乱无章的开发用地、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任意肢解的城乡规划等问题,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再度发生,一些不发达地区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的作用,科学规划城镇建设,避免走弯路。对北安而言,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要有全局观念。
城镇建设规划不是单个城镇的局部规划,也不是追求城镇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农村城镇设立的各种方针、目标和框架的总称,是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区域内多层次梯度城镇群的总体规划,因而城镇建设规划要有全局观念,坚持三个层次的城镇统一规划,即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村。
(二)好的规划不光要有前瞻性,而且要与目标地区实际情况相吻合
城镇建设规划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同时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城镇的建设既要有实力也要有动力,因此在规划中,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而盲目建设。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得出,只有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去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才能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北安市城镇发展规划也应该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的规律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构思设计城镇建设。
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因此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一)着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和主导产业,加大培养和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按照生产力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规律,北安市应该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区域产业。为此,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短处,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以此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这些产业来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发展地方经济。在北安市重点产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资源型企业,生产的都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这些对北安市发展的长远性是不利的。因此,在对资源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把产业延伸到资源的上下游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可代替资源产业,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大力促进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达到进一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广大山区农村的收入来源还是以农业为主,但是这也成为了这些农村的一个优势,所以,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在农上多下功夫,适当的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以此推动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以此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来自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补互进的。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促成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园聚集。这样不仅可以带来当地商贸服务业的繁荣,也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推动城镇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工业本省的利用和规模效益的形成。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向工业园区集中。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北安地区农村和其他省份农村城镇化水平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的一直做主要的原因是经济落后,由于经济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城镇化建设,这是北安地区城镇化在发展城镇化中遇到的最大考验。在一项针对全国500多个城市关于研究其成本和效益的调中得出一个结论:在小城镇如果要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和落户,需要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大概在4000元左右,这笔费用对于那些本来经济情况就不好的地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对北安地区来说只有在城镇化中积极创新,改革目前影响城镇化的陈旧制度,积极引进多方面的投资体系,才能解决在经济上不发达这一难题。
3.1盘活土地资产。北安地区地域面积虽然广但是可以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的载体。因此,在土地的使用问题上要做到有偿使用,建立完善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来约土地使用权,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土地开发都必须以拍卖的形式来获取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一些土地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他的经济效益;要重视从城镇内部挖掘土地资源,主要是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和调整现有用地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对有限的耕地资源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又可以获得城市建设的资金;同时,在土地具体使用上要坚持土地效益做大化,打造小城镇特色品牌,在提升小城镇档次中使土地资产实现增值。
3.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激活民间资产。东南沿海地经济发展的成就再次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因此对北安而言只有通过制定优惠投资政策,以此吸引民间资金投资,这才是解决城镇建设资金缺口的一条道路。在引进民间资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投资环境的优化,在软环境方面需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提供便利的服务,在硬环境上需要改善城镇的基础设施水平,让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民间资本,才能造福城镇。二是要扩大民间投资领域,不仅要放宽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民间资本介入,而且要引导民间资本产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深层次开发第三产业新领域。
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是主角,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农民真正市民化,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城镇化的目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状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一项关于农民进城意愿的调报告中显示,影响农民进城最重要的动因是镇上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因此,要把农民摆在主置,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对参加就业的农民要实现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和合理就业,这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并且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在农村少之又少,,这使得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很难得到传播和发展,在短期内要想从落后的文化意识中获得新生是很困难的,这样就形成一种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产生一种宁守穷山坳,也不愿意去承担创造新生活的风险的思维。因此,只有在广大农村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9年甚至有条件地方要普及12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技能;二是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当务之急是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通过对农民的岗前培训,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就业选择,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各种岗位需求,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处于主动地位。为此,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走订单培训道路,促进劳务输出的良性循环;争取使农村青年农民工能够学会1-2个岗位技能,获取1-2个全国通过的技能证书或技术证书。针对北安市的实际,注重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培训,如加强畜牧养殖、装璜装修、烹饪美食、花卉草木等与北安地方发展相关的技能培训。打造黑龙江特色的劳动力品牌,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确保北安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北安市农民的收入,使他们主动进城。
五、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各项配套改革
篇8
虽然罗店镇只是一个农业乡镇的代表而已,但是据了解,大多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难以突破。
(一)镇村规划建设滞后,产业布局不合理
由于规划编制经费不足,规划设计水平低,编制内容不全,镇村规划衔接不紧,前瞻性不强,导致规划在实际执行中需要重新调整的幅度较大。一些镇村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房屋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2]一些镇村规划只注重空间规划,而忽视了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事业建设布局。还有些镇村只编制了总体规划,却没有编制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严重滞后于当地发展形势,产业布局雷同,新农村社区设计风格相似,毫无特色可言。
(二)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尽管各级财政均有一定的财力扶持,但主要还是靠乡镇财政投入,财力极其有限,资金缺乏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再加上受镇村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的供水、排水、道路、绿化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如大多数村没有建设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村组道路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佳,招商引资工作困难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风险大以及银行对工业的偏好,造成了金融机构对涉农产业的贷款日趋下降。现行土地政策对农村建设用地保护更加严格,建设用地供应少、土地审批时间长、用地性质变更难,致使招商引资项目受到影响。乡镇受财政资金紧张的制约,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导致一些引进的产业项目无法顺利落地。另外,乡镇招商引资一般总量偏少,规模小,层次低,且以本地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主,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链,对外地客商的吸引力不大。乡镇资源优势不明显,投资创业环境不佳,本地农民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中青年农民外出务工或创业,丧失了人力资源优势。
(四)干部守旧思想严重,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镇村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意识不强,守摊思想比较严重,热衷于镇村日常管理事物和一些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对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路子不宽和方法不多,对办规模企业、上工业项目一窍不通,满足于“村里不出事”。三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有些村甚至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支付,导致其凝聚力、战斗力减弱。
(五)财政收入增长有限,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乡镇收入构成以农业税为主,缺乏支柱税源财政收入增长潜力有限。再加上市县级部门支农投入有限,工业发展水平低且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财政收入增长,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另外,文体事业投入不足,基础差、人才缺、设施差等状况仍旧普遍存在绝大多数村缺乏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体育设施。
二、解决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做好镇村规划一体化
镇村规划一体化是乡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编制规划时必须把中心集镇和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规划要覆盖到镇村,与山、水、田、林、路一一对应,坚持区域公共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在规划时,还应综合考虑镇村的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镇村布局,以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集镇,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另外,要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乡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镇村建设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形成镇村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创新投融资管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创新投融资管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一是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都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乡镇要统筹安排有关项目和资金的申报,集中使用各方面的项目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3]二是建立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放开小集镇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依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三是积极筹办各类融资平台,引导镇村树立市场经营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着力推进乡镇产业发展
坚持产业兴镇战略,鼓励和支持产业向乡镇集聚发展。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优惠政策,主动争取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实施亲情招商、乡情招商、友情招商和以商招商,完善鼓励投资的优惠办法,加强与外界企业的联系和信息共享,吸引更多企业到乡镇投资兴业,形成“引进一个,影响一片,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二是深化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服务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向高效农业发展,建基地和产业园,培育示范园和强村大户,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目标。[4]三是降低创业贷款门槛,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餐饮、宾馆服务、交通物流和文化休闲等第三产业,政府可帮助申请低息小额贷款,从而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集镇集聚。
(四)推动干部思想解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以学习实践“中国梦”活动为契机,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发动干部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实干筑梦”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使之贯穿于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服务群众的各个方面。要着力抓好回归工程,积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促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带动农民致富,帮助村集体增收,以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同时,要加大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等人员的培训管理,严格执行干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坚决打破吃“大锅饭”的现象,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实绩论英雄、有为才有位”的共识。
(五)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篇9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其发展水平处于江西省平均水平之下,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低山丘陵地区。2004年全市GDP仅398亿元,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赣州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农业、农村的实际,于2004年9月份提出开展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到2010年,全市60%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赣州市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启动新村镇建设
一是科学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即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水、改厕、改路)。政府主导推进,制定整体工作方案,并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做好示范点样板村建设,以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改”工作,重点改善乡村道路、农村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三)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来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发展新经济组织
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位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我市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五)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
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等活动为载体,来创建精神文明。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社区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六)以“三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
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
三、赣州市发展农村新产业的主要做法
我市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就狠抓了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了立足于本地优势,率先发展农业为主的农村产业,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循序渐进地发展农村产业的思路。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采取“一个产业、一套思路,一个政策、一套措施,一个目标、一个市场”的办法,实行项目带动的办法推进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带、产业区,推动优势产业的形成,在抓好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选择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竞争能力强,有能力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二是加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建设。我市进行了建设“十大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其中包括了从体制和机制上健全完善农业支技保护体系的工作。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良性利益联接机制,形成产业集群,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巩固发展传统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建设赣州特色农产品网,大力发展网上交易。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品牌效应。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和其它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目前,全市现有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6家省级龙头企业,46家市级龙头企业。通过积极推广公司+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
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知名品牌,通过加强品牌商标保护和农产品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集中力量在影响力较大的媒介上进行品牌宣传,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如今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5个江西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部分特色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市下一步力争把赣南脐橙品牌做成全国最大、亚洲第一、国际著名的品牌,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全力抗衡美国新奇士脐橙,在东南亚和国内市场上夺取控制性的市场份额。
五是加强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我市力争把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体系,严格规范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竞争能力强赣州特色的农业龙头产品的生产,通过建设国家规范的农业产品检测检验体系、质量认证体系,逐步建立农产品从产地环境、肥料、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市场准入等环节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和保障体系,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发展农村新产业的经验体会
结合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产业的一些做法,我们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一)完善和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关系。为了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依法、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下,农民可以土地入股、协议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解决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用地问题,同时政府应在流转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确保农民的权益不受损。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当前,必须改革现行农村金融机制,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整合农村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资金支持。另外,加强农业保险势在必行。
3、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政府必须站在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在征用农民土地时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更多地考虑失地农民的实际困难,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其有稳定的生活保障。
(二)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首先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继续推进农村乡镇机构改革,精减机构和人员。其次是切实转变乡镇政府工作职能,明确人权、事权、财权,实现过去乡镇政府管理型向责任型服务型政府转变,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考核基层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再次是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基层政府的收支行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找准主导产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坚持市场取向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榜样示范引导,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篇10
一、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聚合效应
该市在推进城区农村开发过程中,坚持按照《规划》要求,把专项扶贫政策与部门政策、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金,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资金整合格局,使各类资金向片区集中倾斜,充分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有效地保证了片区开发的资金需求。一是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扶贫资金1000万元,区级财政按比例进行配套,专项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补助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运用市场手段扩展社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二是把涉农部门项目与扶贫开发有机整合,坚持由区级政府在申报项目时对下一年度项目统一把关,明确要求以区级政府总牵头,区直各部门围绕片区开发申报项目,落实各部门项目计划,把水、电、路、广播电视、卫生、种植养殖业及生态建设项目通盘考虑,实现先期捆绑后一并申报;三是严把资金整合关,责任落实到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国家、省、市安排的扶贫资金与其他部门资金“打捆”下达、“捆绑”使用。要求以区级为单位,各部门的项目围绕扶贫开发统一规划去实施,使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只要扶贫开发的重点定在哪里,部门的专项资金就跟着投向哪里。通过资金的有效整合,基本解决了过去资金分散,整体效果差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资金使用的叠加放大效应,取得了政府、部门和农民三满意的良好效果。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8522.1万元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其中市本级财政专项投入3000万元,两区财政配套投入698.5万元,部门专项投入9925.7万元,群众自筹14897.9万元。张湾区在城区专项扶贫资金投入449万元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金8754万元用于西沟片区建设,连片开发的投入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使西沟乡的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理顺思路,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目标
该市经过第一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城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过去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方式,通过项目建设查缺补漏、填补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的方式已明显不适应城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对此通过认真调研,在制定第二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时,明确提出把连片开发作为城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通过连片开发,整体解决片区贫困群众生活遇到的突出问题,提高规模效益和建设水平,为实现“城乡通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打牢基础。通过新一轮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截至到2011年,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1元,比2009年增加1013元,累计解决城区农村贫困人口5200人,城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三年来,通过扶贫片区和重点村建设,引导部门专项资金投入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村通水泥路、组通砂石路、户饮洁净水”的目标;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区农村收视难、通信难、就医难、入学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村村通电视、电话,电视入户率达到85.8%;村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
三、明确重点,坚持把连片开发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扶贫连片开发,连在哪里?该市通过反复调研,认为扶贫连片开发最关键的是要连在产业上,通过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在推进扶贫连片开发时,该市明确了城区农村以菜、茶、药、果四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根据各片区实际,合理确定扶持项目和扶持标准。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基础。茅箭区大川片区把发展中药材作为片区主导产业,2011年以来,新发展金银花1600亩,总面积达到2500亩,并依托该市武当生物药业公司开展金银花加工,发展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等,卡子村、唐家村成为金银花种植专业村。二是立足城区实际,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城区农村土地稀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在此情况下,该市提出把专业合作社当作龙头企业,走一村一品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先后扶持了白马山财神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斤坪蔬菜专业合作社、停舟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成为连结农民和市场的纽带,取得显著成效。张湾区白马山村全村169户665人,耕地只有197亩,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实施片区开发以来,在财政、扶贫部门的扶持下,白马山村在过去产业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户均达到6亩,并成立了白马山财神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所有农户都成为合作社员,由合作社引导农民统一种植、加工、销售,全村茶叶总产值达到2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以白马山、凤凰山为龙头,一条由柏林镇扩展到西沟乡的万亩茶叶带初见雏形。通过扶贫连片开发的推进,该市城区农村产业扶贫初见成效。三年来,城区农村共新建和改造以茶叶、蔬菜、干鲜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13750亩,其中新建茶园面积8500亩,蔬菜2500亩;新发展特色养殖山羊24200只、牛2360头;新培植特色农家乐92家,以张湾区白马山村、斤坪村、水堤沟村、茅箭区廖家村、大沟村、唐家村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逐步形成。
四、严格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