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承先进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实现大众化后,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与挑战,如何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树立科学育人理念,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理念是高校理念的核心。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重任。只有确立科学的育人理念,才能正确地指导育人实践,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目前,作为社会公认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现代高校职能之一的人才培养一直被认为是高校最为基本的职能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因此,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将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钱伟长曾讲过:“过早专业化的结果常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懂什么,学生只在一个方向上发展,把这个方向上的东西学四年,别的都不懂,这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而社会需要能带着满脑子的问题从高校走出来的人,需要有创造性而不是模仿性的人。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关键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跨领域、跨学科的很多方面,因此对学生进行通识化教育势在必行。

3、树立国际化培养的理念。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在高校人才培养取向上,高等教育国际化主张培养适应在国际环境中学习、工作和发展的人力资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括较全面的是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所喜多村和之教授,他提出了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条标准,即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日益突出。

二、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仍存在重已知知识的掌握、轻未知知识的探索,重单一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传授、轻跨学科知识供给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要着眼于未来,侧重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当今世界科技、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一专多能,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专业分割过细,培养出的学生就学术视野、知识结构、个人特点和社会适用性等方面与英美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一般美国高校里,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于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等组成的通识类课程。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我们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并根据中国国情实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通识教育理念,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平衡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置核心通识课程。同时,加强对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真正使通识课程开得有实效。

2、创新教学方式。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取决于教学传授方式。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认为,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很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缺乏批判性思维。这样一种传统的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培养领导力和创新人才就显得过时了。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也指出,改革教学方式,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特别是要引导、支持、鼓励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和培训。其次要深化考试方式改革,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一些事实的考试方式中解脱出来,在命题时,需要设计培养和开发学生能力的试题,要求学生去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考试方法上,采用以全面衡量学生能力为前提的多种灵活方式:如论文式、研究报告式等等。同时,还需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的校际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大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

3、注重实践能力。中国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整合优化、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验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和建设项目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由原来追求数量逐渐向追求质量转变,由原来“精英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在新的环境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从目前高等教育实际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从人力资源、教学投入和质量评估等三个方面完善保障体系。

1、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认为:“高校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术人员和学生。”当前,每一所高校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大师级领军人物的培育与引进,在工作条件、研究经费、生活待遇等方面都给予了较好保障。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良性运转的制度机制,充分保障教授治学的权力,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发展性评价机制以及帮助优秀人才实现自我发展、获得成功的管理支持机制。

2、不断完善教学投入保障机制。教学投入主要是经费投入和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确立并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办学经费安排和校内资源配置上,优先保证教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规定,明确每年四项教学经费占学校年度办学经费的比例,形成教学投入持续增长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教学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教学项目与科研项目、教学成果与科学成果三方面与时俱进,加大教师教学责任和教学质量的考核权重,在职务评聘、津贴评定、评奖评优中坚决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有效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理念、内容、方式的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

3、不断完善培养质量评估机制。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自己的实际,认真总结过去教学评估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一是完善政府主导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建立起科学的分类评估办法,确立多样化的质量观,防止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趋同;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估体系,调动社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规范社会评估机构运行机制,提高评估的权威性;三是完善高校内部评估体系。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应从外部评估转向推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校内评估,是高校为了建立自我评估体系、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建立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同行听课制、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等,及时采集相关数据,认真研究分析,适时干预指导,在规范和完善校内评估的同时,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篇2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第一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则是评价一所高等院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依据[1]。因此努力提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家长和广大纳税人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广义地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包含了对校内教师的培养和对接受教育的学生、参加研修人员的培养。然而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使命,受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就是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什么样的毕业生。

当一所院校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其人才培养也就有了确定的规格和目标,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特定的,如通过专业认证、获取从业资格、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等等。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电、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法、师范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素质过硬、面向广东特别是粤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华南地区石化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认为,高校有不同类别和层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是相对其服务对象的,只有人才市场才有最终的发言权。我们认为,就整体而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2]。简单地说体制就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手段。人才培养体制指涉及人才培养的机构和人事设置、决策程序和机制,包括各涉及人才培养权力机构之间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以及权力运行的形式和机制。有专家[3]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不是基础教育落后导致的生源不好、不是经费不足导致的学校运转困难、更不是广大教师荒于治学导致的培养效果不佳,而是我们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体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纲要”)第十一章专门论述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其内容涉及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关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纲要”提出了树立五个观念,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全面发展”凸显了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人人成才”体现国家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精英教育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人才”则显示出要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育人才;“终身学习”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意味着学校首先应教给学生学习之道;“系统培养”既要求各级教育有良好的衔接,也要求学校、家庭、企业以致整个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样式。其设计既要遵循关于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理念,也要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其设计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人才培养观念[4]。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实施的都是以行业需求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当时的经济体制是比较适宜的,它为经历“”十年的各行各业及时补充了专业对口的人才;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部门不再自办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这种目标单一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学生的需要,因此各高校纷纷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也就是由苏式教育转向美式教育。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无论是老牌院校还是新办院校,也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单科性院校,各专业均以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来组织教学、培养人才。这样的模式对于以培养学者、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为目标的顶级院校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他们培养本科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学位教育准备苗子,自然需要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院校来说,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毕业生的适用性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质疑。

正因为如此,各国教育界几乎同时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美国工程教育界提出了要“回归工程”,并和瑞典学者共同研究和发起了由“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首个字母构成的“CDIO”工程教育新模式[5],该模式强调的是一体化,即把学生要培养的这些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各个方面,所提出的12条标准构成了完整的教育和培养工程人才的一种理念。在汕头大学的推动下,国内有几十所院校加入到了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当中。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我国高教界和工程界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培养与使用脱节、模式严重趋同所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的工程教育模式[6]。该模式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企业深度参与,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其11条标准来看,该模式客观反映了社会对工程人才在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对“回归工程”的具体回应。与此相类似,师范教育、医学教育、法律教育等领域也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具体到院校,也会各有千秋,不会是千校一面。这种注重实践、强调培养过程一体化的模式对于以知识的逻辑性为主线、各培养环节相对分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尖锐的挑战。,它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也要求用人单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规划和实施过程。这就触及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政府的教育和人事政策,对企业也提出了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很明显,这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的事情。正因如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7]时指出“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所以这次的位置排序是先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说起”。可以说,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

二、 科学制定、严格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依据和标准,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关键[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为国家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做出了很大贡献;每年使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走出乡镇、进入高校获取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这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国家走向稳定的途径。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实践。综观这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其课程的罗列严格遵循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一些公共课与中学内容重复严重,实用性强的语言课占用大量课内学时却效果不佳。这些导致课内学时膨胀、讲授者缺乏激情、学生没有兴趣,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学校之间,即使是同一专业,除了教育部建议的几门主干课程,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应该是各有千秋的,因为各个学校具体的服务对象不同。以国内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例,石油大学以油气田和战略性储备基地为服务对象、注重培养较高层次的规划、设计人才,武汉理工大学注重培养水上储运销人才,浙江海洋学院注重培养化学危险品储运人才、部队院校注重培养军用油料储运人才、我校注重培养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和城市燃气的储运销人才,等等。正因为如此,各校油气储运专业有自己的就业市场,招生就业两旺。而某些专业则千校一面,同质化严重,其毕业生就业前景渺茫,反过来又影响到校内办学质量。因此,明确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服务领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是否真正体现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这反映在方案的知识布点和技能环节,具体说就是课程设置及其学分(课时)安排。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层次定位的地方院校来说,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知识的要求应该严格控制在基本合用为准,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总之,师生不能成天固定在课堂里,应该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我实践的时间和条件,即学而时习之。学生掌握了摄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其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终身学习的观念。

再次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不折不扣的实施。由于课内学时减少,这就要求在方案实施别关注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内容的衔接和优化。同时实践环节的加强既需要创造相应的条件,也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学位高、研究能力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磨砺。

三、 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

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这种监控有来自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更多的来自校内各级督导及各院系、教研室在教务处指导、协调下的自查和互查,还有来自学生的评价等。当前,各方面对高校和教师个人的评价更多的依赖可量化的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及经费,而难以量化的教学工作常被视为软指标。常听人说“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科研才能体现水平”。实际上这是对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误解,也是导致教师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和育人方面的重要原因。而加强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也是高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评价结果,不断改进监控体系。二是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同行及领导干部评教等方法监督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进度、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在明确合作企业兼职导师的身份和待遇后,按照学校的规定,对兼职导师进行定期考核,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工作,听取各方面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四、 加强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前十年的扩招,使各高校的教学资源空前紧张。尤其对扩招主力军-地方院校来说,师生比、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教学场地、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资料、生均生活设施等指标连续下降,有的甚至达不到相关部门设立的基本标准。以致出现新生到了学校、宿舍楼却还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这既反映了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也是促使各方面把办学质量提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些年学位教育的发展、以及大量海外人才的回流,高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构成明显好转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明显出现了,那就是许多教师一路读书过来,学位虽高,却由于缺乏一线经历,实践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别关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工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也是这样:只有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带出专业技能好的学生。因此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该由注重学位转向学位和实践经验并重。

经验表明,教学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引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各种仿真系统、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减轻教师课程负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对各种共享平台和示范中心建设的投入,是有利于学校和师生的举措,值得学校好好珍惜和把握。这些平台、特别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条件。目前,各院校正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中心等的建设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和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实训或培训中心以强化校外实习实训环节。

二十一世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世纪,这是教育界的共识。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条件建设等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并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协助,相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伟, 李颖楠. 论高校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2(3):89-91

[2]体制.baike.省略/view/79359.htm

[3]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4]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tj.省略 /campus/2010-10/26 /content_21234408.htm

[5]CDIO. baike.省略/view/2402813.htm

[6]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 17:30-32

篇3

1.1要完成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内容在我国《指导纲要》颁布的内容中,规定了本科教育开展的基本目标。就基本目标所囊括的内容进行分析,由于在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中对学生设立了基本的规范与要求,所以将基本目标划分成为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参与运动目标作为基本目标的首要组成,在其目标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锻炼,能够形成基本的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这种习惯建立的前提下,体育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和教育,使其建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编制可行性高的个人锻炼计划,这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的提升。作为第二项基本目标的构成内容,运动技能目标是在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这一目标的确立能够在带动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并使其能够在遇到运动创伤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本科院校体系课程目标双重属性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目标作为基本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能够使体育课程在开展时及时准确地测试学生的运动和健康状况,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知识和方法。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的确立是以之前几项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他们能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畴内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目标,并通过自觉调整和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社会道德。1.2体育课程所承载的人才培育的任务在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中,本科院校不仅承担着与普通高校相同的课程目标,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将其课程内容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适合学生今后发展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以更为全面地体现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特色。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属性中,其目标的培养是针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开展的,对这一类型学生体育潜能的深层次挖掘,能够使其在未来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成为第一线岗位上的实用性,技术性专业人才。在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其在与普通教育存在相同点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于1997年提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了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工程要求的职业做充分的准备。”而在“标准分类”中,对体育课程教育的开展则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按照具体职业划分的,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项或某类型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本科教育的开展应使学生在参与到体育活动的同时,掌握工具应用的具体方式及其原理,使得学生自身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灵活性得到高效的提升。

2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2.1创新教育理念本科体育的教育课程的创新程度是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程度来实现的,本科体育教育课程要改变传统的只重视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思路,转向培养高素质综合化的人才,从课程内容上创新、从本科体育课程教学形式上创新以及从教学观念上创新是本科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开展点。由上述内容叙述可以知道,本科体育是一门综合型很强的学科,从这个角度来说,想要成为优秀的本科体育专业的人才仅仅具备较高的陶瓷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精神,所谓的人文精神包括基础知识、成型的人文态度以及体育要求的基本技能。创新型的本科体育教育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擅长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然后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更加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再创造。再者情景教学也是本科体育创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本科体育情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真性情,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品格,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2本科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创新随着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课后的教学评价机制势必也要随之创新,对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评价体系,建立随着教学内容不断动态变化的体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要尽量实现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能够综合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改变以往只是单纯地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三方面来评价学生,转向注重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来评价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要求评价的内容要实现多元化,还要实现评价对象的多元化,改变过去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可以建立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家长参评的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不断给予学生自信和学习动力。良性的评价机制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主要是为了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鼓励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完全发掘,为社会输送更全面的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

3总结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人才培养;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属于校园的特定氛围的体育文化,他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现代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体育教学是非智力教学,体育文化是非理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体育文化有其独特的自身魅力,体育文化教育对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体育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的竞争性、激励性、教育性等特质,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培养他们竞争的意识、独立自强、坚忍不拔的品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社会化。

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就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作用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仅供参考借鉴。

(一)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人文素质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先天遗传,一个就是后天培养。素质包括人的智力、品质、道德等综合情况,是衡量一个人身心全面水平的重要因素。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我国推出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校积极全面贯彻国家思想,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锻炼健康强健的体魄,为祖国培养各方面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是个讲身体、心理、自然、人文等融为一体的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文化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个性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与对抗性,这是它独有的魅力。而现代社会,竞争性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特点,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是事物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在校园中,体育文化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亲身体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正视用气,独立战胜困难的决心。现在社会,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家里的独苗,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高素质人才,就要让他们经受社会的洗礼,经历残酷的竞争,有竞争有失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塑自信,在磨难中不断前进。

(三)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去交际。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体育运动,尤其是一些娱乐休闲类运动,人们经常会有着愉快积极的心情,身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速促使大脑兴奋,给人带来快乐。这时,人的心理防备较低,陌生感变淡,能够找到共同点建立起纯洁的友谊。社会复杂,人与人相处需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这也是很多学生一直头疼的问题。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下,多种多样的体育形式,各种曲折结果补丁的比赛情况,让参与者需要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突然事件。另外,社会人才应该具备个人潜质,能够团结集体力量,发挥团队作用,取长补短,这也是现代企业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所在。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形成相互信赖,相互帮助的战友意识,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创造财富。

(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一些时尚体育项目渐渐融入校园体育中,例如攀岩、搏击、滑板等等,这些活动备受那些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学生所喜爱,体现了年轻人活泼自信、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新兴体育项目已经屡见不鲜,通过这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体会到创新的快乐。创新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成就,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摆脱陈旧思想的束缚,敢于接受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战胜自我。

二、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高校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高校体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分析体育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清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体育教育资源,利用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淼.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作用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1(35):68-69.

[2] 甘柏花.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9(6):90-91.

篇5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向

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加剧,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传统的学科导向的专才培养模式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大学生基础薄弱、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综合素质偏低等现象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至今振聋发聩。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呈现出以下新动向和特点。

树立顶层设计的系统改革理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含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途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要素。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需要进行系统思考、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如果顾此失彼,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效。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不再局限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教学方式等某一方面内容的单项改革,不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而是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和构建、培养制度改革、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构建。例如: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都与本校的现状、传统、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全面;对于学生应用能力不强、就业困难等系统性问题也不再简单从某一方面解释和解决。

探求分层分类、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培养什么样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是学校确定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也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和培养途径选择、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与衡量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关键是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科学定位办学方向,使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反映社会的需要,又体现高校自身的特色。

过去,多数高校盲目地追求高层次、综合性办学,专业设置大而全,发展目标纷纷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却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与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追求高端、全面,定位模糊、内容空泛、没有特色,缺乏规范性和指导性;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素质、能力低下,就业困难。

而现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一个共识:人才主要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办学传统、特色、条件,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适合人才发展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分类别、多层次、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些发展基础比较好的高校把自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精英教育,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办学定位,提出“高层次人才”“高素质人才”“国际化人才”“行业中坚”“行业领军人物”等培养目标。在人才的规格方面,强调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和精神、宽厚的专业基础等,如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高素质人才”;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2]而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则定位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地方、区域“培养各个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规格则强调“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素质”,具有应用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特点。[3]

注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专业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和完成的重要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最先从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入手。

专业建设方面,多数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取消过时专业,增设新专业,合并或调整不合理专业,强化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重视在前沿交叉学科与优势学科领域设置专业,重视面向发展前景好、就业机会好、社会需要量大的社会行业设置专业,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新社会、新行业、新生产的发展需求,而不再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全、新、尖,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设置陈旧的问题。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区域服务性、就业导向性更加明显,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课程建设方面,为了改变培养方向过专、知识结构偏窄的问题,部分高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课程结构呈现模块化、弹性化,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等不同模块,选修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强。第二,课程内容呈现基础性、综合性和职业性特点。一方面,学校越来越重视通识课程、基础性课程,跨专业、跨学科设计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宽基础;另一方面,在专业及专业方向类课程越来越强调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尤其重视实用课程的设置。例如:北京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设计了全校通选课和公共课、高年级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则通过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出口。浙江大学按照“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框架,建立了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按文科类、文理类、理科类、理工类、工科类、艺术与设计类设置6大类基础课程平台。[4]一般的应用型高校主要以能力素养为取向,加大应用型课程的比例结构,特别重视和行业对接的应用型课程开发,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对接的特色应用型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倡导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学

教学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没有发挥,不利于能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大都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推广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受到重视。这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我讲你听”向“设计师、引导者、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学生不是坐在教室里“眼睛看、耳朵听、平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死记硬背,而是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大胆怀疑、大量阅读、批判吸收、主动探究、小心求证,积极走进实验室、图书馆、社会第二课堂、校企合作企业,“做中学、研中学”,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各高校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力度,紧跟社会生产的发展步伐,引进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和途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保持和规范基础性实验的同时,注重开发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教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动手操作能力;推动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进行科研,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聘请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真岗真练、企业真实任务成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各高校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探索以学分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本硕博连读制度、课程选修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联合培养、交叉培养制度等,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很多高校逐步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过渡到弹性学分制,通过上述系列制度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发展主动权,如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情况选择修读年限。转专业制度给予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选课制度、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等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允许学生选择辅修专业方向,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辅修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获得第二学位。这种弹性学分制有利于天资不同、素质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及教学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

积极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形成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很多高校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基础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经验,涌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分别成立了元培学院、竺可祯学院、吴玉章学院、匡亚明学院和复旦学院,探索创新型、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5] 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KAP,即知识(Knowledge )、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探索“4+3”“4+2”“4+0”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一些应用型高校积极面向社会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湖北文理学院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华中农业大学的“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武汉工程大学提出的“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洛阳师范学院的“名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6]

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刚刚拉开序幕,离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改革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办学定位、条件、传统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不同,不存在一个适应所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要根据办学条件、人才市场需求态势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推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手段等的相应变革,探求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2] 孙琪.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及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 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 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5] 董瑞.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5所名校学院建设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篇6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加深,电子商务逐渐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贸易环境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实现了高速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2.7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交易规模增长至4.2万亿,增长率提高到33.3%,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快速成长为一个新兴而庞大的行业,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没有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而相关的社会培训力量还较为薄弱,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理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1、我国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1.1高校目前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已有专业不能满足行业人才需求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在国内上千所本专科高校设立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而外语专业的分布则更加广泛,大量关联学科的毕业生被输送至企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既有国际贸易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的特点,还需要较强地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外语能力。因此,目前高校现有的专业实际上没有与从事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完全相匹配的人才。根据2015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调查认为已有的“人才”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86%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

1.2近两年部分高校开始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

虽然目前国内高校没有跨境电商专业,但从2013年开始一些高校逐渐在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外语等专业筹划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但受限于师资问题,当前的跨境电商方向往往只是开设了几门方向课,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电商、物流、通关、支付、网络、商务、外语等综合知识的理论教学体系不完整。同样受制于师资问题,以及实践教学资源配置问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战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就目前来看,还几乎没有跨境电商方向的毕业生,但接受过部分实训课程培训的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人才市场。

1.3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反应较快

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反应速度上看,高职院校的反应快于本科院校。浙江省有些高职院校早在2013年就开设了速卖通班、敦煌班和eBay班等,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今年陆续有些院校开始在国际贸易专业下设置了“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也有些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从校内挑选学生进入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企业,边实训边学习,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实训功能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反应速度又快于其他本科院校。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少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重视跨境电商的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在校内开设适当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或者开设培训班、特色班,更进一步的是开设专业方向,然后依托校企合作,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推荐到对口的跨境电商企业实习上岗。传统的研究型或教研行院校则更多的关注跨境电商的研究,而非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2、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2.1高校现有专业未能有机融合,缺乏科学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近几年电子商务人才,尤其是跨境电商人才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一方面每年高校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在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中显示:17.6%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剩下82.4%的企业虽然招到了人,但是这些“人才”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主要原因就是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而高校目前还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已有的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尚未能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当前启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高校主要是应用型院校,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度地倾向于实操,但这些实操培训也基本上是初级的培训,而高等院校不同于培训机构,除了实操课程外,一个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立体人才培养方案急需建立起来。

2.2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和教材极度匮乏

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对高校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很多老师自身缺乏跨境电商的实践经验,高校即使设置了相应的跨境电商的课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师资和教材。如果专门请企业的人来讲,授课费用高,课程体系不一定完整。同时,由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时间更短,因此相关的教材十分匮乏。

2.3缺乏对接企业资源,跨境电商实操培训存在难度

由于缺乏对接企业的资源,跨境培训主要依托高校教师,加上跨境电商的相关平台众多,不同平台的运营规则也不尽相同,有些平台受到多方面制约,学生很难全部以个人名义注册开设店铺,最终只能以理论的形式讲解,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值得庆幸的是,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始和学校对接,就师资培训和学生实践教学进行合作,但目前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

3、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针对跨境电商领域人才短缺的情况,高校眼下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整合现有专业资源,重发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模式结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3.1高校应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条件,支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市场已经明确了其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应大胆创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必要的教学科研人员、资金、场地等办学条件,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这一新兴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切实为社会解决跨境电商人才匮乏的发展瓶颈。

3.2高校可将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模式结合

3.2.1高校应举办跨境电子商务短期培训班

面对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和人才需求,高校可以结合社会力量,为今后有志于从事跨境电商的学生开设跨境电商特色培训班,学生经过培训后和企业对接,参与企业实操项目,边学边实践,为后续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高校培训班也应当面向社会展开培训工作。这样可以适当缓解当下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3.2.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举办跨境电商专业或专业方向

高校还应考虑跨境电商中高级人才的长远培养。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外语等已有的专业资源,通过开展各项调研和部署,科学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筹建跨境电商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在办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随时做适度的调整,从而正满足行业的需求。

3.3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3.1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高校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跨境电商发展的前沿问题和难点问题,因此高校需要与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企业获取科研资源扶持,以及实践教学等支持,并将优质的科研成果和合格的人才回馈给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聘请资深行业人士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鼓励高校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合理。

3.3.2借助企业力量,积极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创业教学平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践平台的建设,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学生来说,实践平台说他们学习技能并将所学技能加以巩固运用的地方。第一,高校可以与阿里巴巴为典型代表的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他们以研发的跨境电商知识实训系统,让学生通过在该平台的学习和操作,掌握B2B跨境电商的实践技能。第二,高校可以引进合作企业产品,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身份到真实的跨境电商零售平台开店铺,在网上进行产品销售,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为今后独立运行跨境电商项目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最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办公、仓储等资源,以及创业指导等。

3.4高校可探索订单式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高校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设施、设备与技术;企业方植入前沿实践课程、提供企业讲师并辅助高校培训认证师资;高校依托自身的企业资源开展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真实企业业务实践和实习项目。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企业正常业务运作的前提下,学生从大二开始便可以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参与企业的部分业务,通过锻炼,等到学生临近毕业时候,已经对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便于企业毕业后马上就能用得上。

4、结束语

跨境电子商务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载体,但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若措施得当,相信在未来的三五年由高校输送的合格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一定会成为推动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2).

[2]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6-2].

[3]张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消费电子,2014(20).

篇7

【关键字】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

一、创新型人才

所谓的创新型人才,主要就是指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具有可贵的创新品质。第二、要具有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第三,要拥有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能力。第四,要拥有一定超前的创新型思维。第五,要拥有足够支持创新的专业知识。最后,创新型人才还要拥有科学的创新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所在,更是我们国家不断兴旺发达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未来的竞争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抓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且在高校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为本”模式,即高校的教育主要还是靠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的去探索自己喜欢的知识与内容,慢慢的就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习能力的忽视,更是忽视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单一。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普遍较为单一,主要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不能独立思考,缺乏自主探索的空间。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应试型,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古板,以记忆为主,简单的记忆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想法。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极为枯燥无聊。

3.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需要具备的就是创新型能力,如果人才缺少了基本的创新能力,那么他也就不具备一个创新型人才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高校的教育大都是以基本的素质教育为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使得许多本来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也得不到有效地培养,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4.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持,通过这个完整的培养体系,才能全面的完成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培养到培养成果的检验,这些都需要一个统一的培养体系的支持。而当前高校的人才教育,缺乏的正是这种模式,这种体系。

三、高校如何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转变教学思路,追求以人为本。当前高校人才的培养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及时的转变自己的办学思路,理清社会与时展的需要,积极的探究新的教学思路。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减了学生学习的欲望。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采用新奇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积极的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开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其次,要制定开放式的培养方式与方案,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更加开放的选课制度的改进,让学生可以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最后,要加强实践,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转化成为实践,并有效地应用理论。

4.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能够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实施。通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与方式的整合,并且不断的进行信息的反馈,以便于方法与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从而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之,当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充分地重视这些问题,并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及时的转变发展思路,争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由于学校培养的公益性和企业的营利性质的冲突,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存在诸多操作性困难。有鉴于此,众多学者展开了以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产业化人才模式探索和研究。安家成指出,专业产业化将可以通过教师科研成果市场化和学生实习产品市场化实现专业发展,其主要形式包括兴办实体经济、组建研究或培育中心、创建科普基地等[10]。朱雨兰指出组建行业特色企业,以教师、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为经营管理骨干,以学生为主要技术人才的专业产业化培养模式,可以提升教师的动手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内实训基地、缩短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时间[11]。李静在阐释宾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曾提出了积极稳妥地兴办专业产业的思路,把专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基地[12]。总的来说,从单一学校应用型教育,到多个学校的复合应用型教育,再到产、学、研合作和专业产业化发展,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的转变。

二、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及存在的问题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学校以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展开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具有如下特征:(1)设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课程体系。2013年是重庆科技学院大规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一年。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了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四大板块,并将实践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高于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要求。(2)强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是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重庆科技学院历来重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中石油重庆气矿、川东钻探公司、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重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诚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个市级实践基地。与此同时,学校还鼓励各个二级学院展开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共建成了111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如图1所示)。(3)以学生国际或校际交流促进开放办学。基于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办学合作,是实现人才多层次复合培养的重要手段。重庆科技学院已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英国爱伯斯特维斯大学、加拿大劳里埃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后勤工程学院等30余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主要的学生交流项目如表1所示。比较人才培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与重庆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不难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过分依赖于学校的应用性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校际交流以攀名校、“租赁”学位等为特征,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实质性合作;实践实习基地主要表现为“盖章”建设,且企业方缺乏长期合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相应专业发展的产业建设等。这也是普通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契合多种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篇9

关键词:大德育;高校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24-02

一、“大德育”思维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

传统德育思维是以一定德育知识为依托与背景,由德育本质、功能、目标、规律等一系列要素所构成的概念框架和观念体系。这种传统德育思维方式容易把大学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其“走近”而不是“走进”大学教育。对于德育思维的认知和考察,要以大学文化的维度、人才培养的规律、全球化的视野来规范、发掘和把握德育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确立“大德育”思维,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

1. 着力考察大学德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大学德育是一种基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交往实践活动,又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承创新,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大学德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传导运动,必然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等现代实践格局息息相关。这种实践格局要求大学德育的思维与主题必须调整,跳出德育本身来认识德育,把德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这种认知是考察和确证大学德育思维的最基本依据。

2. 着力考察大学德育活动的实现条件

“大德育”倡导的理念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单一的德、智、体、美等分离培养的体系转变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研究、整体规划、相互结合的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正视学生成长的基础、方向与差异,实施分年级纵向衔接、教育内容分层递进,形成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系统教育要求;着力于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与精神的构建相统一,坚持课堂教学、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联动,使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认识、体验、践行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体系和工作格局,激发开展德育工作的内部活力;创新德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以生为本,多点渗透,寓教于乐,把分析解决思想问题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 着力考察大学德育活动的价值意义

一是考察大学德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大学德育活动的价值导向由大学德育的目标、准则、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整合构成,实际是一定大学德育活动在价值观上的指导思想。二是考察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人本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观,确立“做人第一”的人才观念,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大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在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中,才能使大学德育的本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考察大学德育活动的价值效果。大学德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指向的是学生道德实践效果即知行统一,并以此为衡量标准,考核考量大学德育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以“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要求

“大德育”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从教育理念看,德育保证大学的办学方向,决定人才的社会价值,是大学教育理念中的核心部分,在人才培养结构中居首要地位。如黑龙江科技学院多年来坚持“大德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成人教育,这里的成人是指成为健全的人、和谐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人。从价值目标看,根本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如学院构建了以“大德育”为先导、“大工程”为背景、“大实践”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彰显了“一高一强”(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从文化育人看,主要是解决道德育人与知识育人的关系,强调大学文化对学生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促使学生追求真理与追求价值的统一,不断造就以德润才、以才明德的创新人才。从时间空间看,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始终,注重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从教育环节看,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德育”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要求。宏观来说,育德成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事关党和国家是不是后继有人、能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大问题。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中观层面,德育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大学人才能力素质评价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德国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强调大学教育应回归本意,“要培养同学们完善的人格、高尚的人品,当然大学还要传承知识,形成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教育要将坚持育人为本与坚持能力为重完美结合,使其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和实践体系的核心要素。微观而言,做人的素质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本,康德曾说,道德是“人为自身立法”。德行对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大学生要将其作为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而去“知道”、去“体道”。坚持大德育理念,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缺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导理念。当前,大学德育思想观念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大学德育目标重社会要求、轻个人发展,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教学人为分离,教学为重、育人为轻,理论为重、实践为轻;在教育管理中,人为形成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教师队伍,一支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两支队伍各司其职,看似各有所重,实则教育的整体性被破坏”。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大学教育特别德育思想本身存在问题。因此,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需要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要求,涵养学生德行,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道德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

1. 坚持“三大”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科学确立“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高校育人必须解决好“做人”与“做事”两个基本问题,“德”――做人的素质,“实践能力”――做事的本领。新时期,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以“大德育”为先导、“大工程”为背景、“大实践”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于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黑龙江科技学院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本着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构建育人为本、校企相结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3+1”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德育实践与职业生涯设计、人文素质培养、创业创新与就业能力有机结合,开展德育实践考评和综合素质答辩及实践能力专项考核,使德育与工程实践互通互融、互促互进,以“用”导学,以“用”促“学”,使知识传授与德育有机融为一体。三是建设大实践平台。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黑龙江科技学院通过多种渠道,以工程教育为切入点,以一级学科为依托,以顶岗实践为导向,以思政课、德育实践教研室及第二课堂为载体,分别搭建了工程基础能力训练平台、专业综合训练平台、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训练平台、德育实践平台,彰显了“一高一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2.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启动“全员育人”的新活力。全员育人,就是增强全体师生员工育人意识,建立完善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工作体制,把德育融合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工作环节和各项日常管理中去,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二是探索“全过程育人”的新思路。全过程育人,就是要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和人才培养工作目标,根据不同阶段要求,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分层递进,适应人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三是寻求“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径。全方位育人,就是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觉研究探索为目标,以品德养成为基础,挖掘教育资源,解决实际问题,融科学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一体,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为一体,使德育特色鲜明、德育渠道畅通、德育载体有效、德育形式灵活、德育方法新颖、德育考评合理。

3. 传承大学文化精神,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大学文化是一种营造知识创造、学术追求、社会奉献的精神氛围,是贯穿在学生内心深处并促进他们成人成才的精神灯塔。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办学环节,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人格素养、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在办学实践中凝练了反映学校传统文化积淀与时代特征的“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对学生成长起着启迪灵魂、陶冶情操和培育特质的作用。开展以“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文化建设,确立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与选择,做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弘扬校风、教风和学风,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严谨不苟的治学态度、求实朴素的思想作风,为学生成人成才建设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氛围。坚持“以崇高理想塑造青年学生,以高尚精神鼓舞青年学生,以高品位文化陶冶青年学生,以精品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聘请文化名人、客座教授举办讲座等,优化育人环境,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四、结束语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之道:精神重构与制度创新[J].东方,1995(01).

篇10

【关 键 词】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而高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转变办学和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求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成果不足,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们党意识到这一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十七大的报告里明确的提出来。因此,努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前后就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宏观政策提出来。“创新源于教育”,这在全世界形成了共识。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属于创新型国家,也是教育很发达的国家。它们在经济上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教育的成功,其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非常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

二、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高校教育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是侧重于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崇尚经验、崇尚权威,更多的体现在师道尊严,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教师是管理者、甚至是长者,把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当成学习的客体,没有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各方面的需求,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习惯设计好一个模式,让每个学生去适应,而很少注重让教育去适应每个受教育者,按学生的需求、个性特点促使其得到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我国目前很多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目标和课程结构仍然是按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预先设计的来执行,大多学校采取相同的学制,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弱,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长期以来的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统一的模式培养和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单一

一些高校采用的教材很多年没有变化,教学内容仍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内容陈旧;教育方法、手段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是“被灌输”,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四)教师缺乏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不强

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最主要的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强,学生最欠缺的是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不足。其背后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教师自身缺乏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不强。一个缺乏创造精神、创造意识的教师,一个毫无创造能力、所授内容更无创造己见的教师,就算有培养人才的创造能力的愿望,实际也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才。

(五)高校缺少创新氛围

有些学校把文化建设等同文化活动,或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娱乐文化。学校不重视学术交流,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开阔,人文素养底。大学生社团虽多,但是都是同一种模式,没有特色。而且太多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也没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针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将涉及到教育观念及人才培养模式等的一系列变革。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针对传统教育理念存在的弊端,改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2]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新的创新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一个内在要求,从而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3]

(三)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除了课程结构的改革创新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要创新。

首先,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修课的设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增加选修课的开设,既要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的视野。编写新教材,更新知识内容,通过重组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改变原有教学内容不足之处。

其次,要倡导研究型学习。变革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加一些关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创新才能带动学生的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还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并且能够将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放弃权威的心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注重和学生相互合作,并且敢于应对学生的挑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五)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当做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

具体来说,学校管理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在教学中,营造开放、互动、质疑、投入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和挑战,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学校要多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国内知名学者的学术前沿研究进展报告,建立学术论坛、博士沙龙、知名学者论坛等,既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又能开阔教师、学生的学术视野,从而达到提升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高校要适应时展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施梅.国际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