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营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营管理方案

篇1

一、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

按着工作性质划分岗位责任,确定岗位目标:销售目标、生产目标、工程目标、技术目标、质量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行政目标。

二、建设一只“有激情、懂技术、精服务”的营销团队

成立销售公司,根据渠道销售和终端销售的特点,划分为:大沈阳(沈阳、抚顺、铁岭)——终端营销,辽南区域、辽宁其他区域、吉林区域、黑龙江区域、内蒙区域——渠道销售网络。

三、实施“长效差别激励”制度

一线生产工人:基础工资1800元+满勤奖200元+绩效***元;

生产管理人员:基本工资+产量奖(质量控制)+目标奖

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新产品开发奖+目标奖

质量人员:基本工资+质量目标奖

行政人员:基本工资+工作目标奖

勤杂人员:基本工资+满勤奖

四、强化“第一责任人安全监控”制度

五、对产品质量实施“一责、一控、一检”的方法

“一责、一控、一检”——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负责制,严格执行过程监控,落实产品入库前终检。

六、车间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七、加强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

八、建立“例会管理”体系

建立日常事务处理“日例会”(15分钟——30分钟)、每周生产调度会、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每月产品质量分析会、经理办公会、车间工人晨会(5分钟-10分钟)。

九、实行定额领料,加强车间成本核算

十、建立考评体系和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部门做好日常考评和考核,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

十一、建立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事前计划、事中管控、事后审计”

十二、安装工程实行“三三项目管控法”

三三项目管控:“工期、质量、安全”,确保工期三因素——人员、材料、资金,确保质量三因素——产品质量、安装质量、管理质量,确保安全三因素——人员安全、材料安全、运输安全。

十三、推行“三心工作法”

“用心经营、用心管理、用心工作”,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十四、创建“一严二强三高”的管理模式

创建“严格的纪律,强力的执行力和落实力,高效率、高业绩、高回报”的企业管理模式。

十五、建设一支具有“团结精神、合作态度、真诚内心”的创业管理团队

团结才能生存、团结才能共赢、团结才能发展。

篇2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经营管理 市场营销

一、改变医院对医疗服务对象的定位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习惯于“看病”不看人,科室按病种设置,服务项目、就诊流程、诊疗环境均是按病种需求设定,很少从人性的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将医院的服务对象定位于人的需求,视患者为顾客,一方面找出与顾客的接触点,设计医院的服务流程,扩充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项目,尽量做到客户需求无盲区,充分体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另一方面以人的服务为主体,提倡和激励职工树立起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职工同时具备的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服务能力。医院应调整经营策略,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医院习惯于依靠技术与设备吸引患者,在这点上中小医院无法与大医院竞争。于是出现大医院超负荷运转,变成医药超市,医疗质量难以保证,而中小医院业务量不饱和,医疗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从而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种现状足以证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各级医院没有形成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建立平等、相互信认的医患关系。由于医院与患者信息不对称,医院的客户始终在被动地消费,客观上医患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近年来不少医院实行了患者选医生,虽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矛盾,但从形式上提高了患者的消费地位,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以上三点是围绕公立医院的市场营销所应进行的观念性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服务行业的通用的营销策略,公立医院与普通的服务行业最大的共性是提供技术与劳务服务,最大的区别是医院的非营利性,因此,在借鉴服务行业的营销策略时,应充分考虑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宗旨。一方面是以服务于人的需求为对象,设计医院的服务流程图,分析服务流转的过程,找出与顾客的接触点,扩充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项目,尽量做到客户需求无盲区,充分体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另一方面是以人的服务为主体,提倡和激励职工树立起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职工同时具备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服务能力。因此,医院的营销策划就从顾客的需求入手,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以下各方面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经营策划。

二、管理顾客为需求,视顾客需求无小事

在服务行业,顾客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标的,市场营销部应将搜集顾客的需求作为日常工作,将有市场价值的需求交与业务部门研究、讨论,设计出新的服务项目。一些新项目不只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手段,而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医院的实力,推出有特色的服务项目,能吸引顾客主动消费。另外在顾客管理的工作中还应注重发展与顾客互利互惠的关系,延伸服务空间,通过为顾客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回访,组建健康俱乐部,经常性地举办疾病防治知识讲座,提供病友间互相交流的场所等,以医院文化促进与顾客的联系,达到疾病宣传与提高医院知名度的双重功效。

三、精心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提供与消费层次相匹配的医疗条件

多功能的前台服务:一目了然的简介说明,方便快捷的查询和预约服务,热情、专业的导医服务,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建议、咨询和特别服务等。

流程通畅、舒适、幽雅、设施齐全的就医环境:医院的建筑设计除了必须符合医疗专业要求外,应尽量在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减轻顾客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需配备一些特殊设施。

让顾客明明白白地消费:目前各医院为顾客提供价格查询和费用清单,对医院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这种事后告知的方式,并不能让顾客明白所有医疗收费项目及药品同治疗方案的必然联系,顾客只能事后被动接受。真正做到让顾客明白消费,应是事前告知治疗方案和相关收费标准,并让顾客作出选择。这就需要医患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和便捷的方式进行沟通,因此,适当的加大服务成本是必不可少的。

尊重顾客的选择,当好顾客的参谋,做好医患勾通:让顾客理解和认同医生的治疗方案,主动配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使顾客满意,同时还可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减少了医疗风险成本。

四、具有竞争力和灵活性的弹性价格政策

服务定价是以成本为基础,但市场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医疗成本的特点是固定成本比重较大,业务量对单位成本的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各个医疗机构的成本差异相当显著。价格反映出医院的市场定位,业务量是市场对医院服务定位最好的反馈。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成本、价格、业务量相互影响牵制,因此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应根据顾客的需求制定出不同档次的收费价格,如制定出常见病的单病种定额收费价格,同时考虑医院的公益性,如对老年和特困顾客制定优惠价格。目前公立医院执行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是按医疗项目收费,医院在执行时依据医生的医嘱将这些价格记录到患者的费用中,患者可以查询,但无法选择,感觉如“砧板上的肉”,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非常紧张,甚至于对医院的常规检查产生抵触情绪,担心最终消费会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当然谈不上满意消费。而根据病种制定的价格则可使顾客消除疑虑,做到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五、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和展示,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如开设疾病宣传专栏或做专题采访,介绍疾病的防治办法和治疗的案例,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开展义诊、疾病宣传和专题讲座,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的检查和宣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建立网站:以最广泛最快捷的宣传方式介绍医院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传递最新的医讯,方便顾客查寻,同时收集顾客的需求,成为医院对外联络和宣传的窗口。

篇3

一、授权经营管理的目的及方式

(一)授权经营管理的目的。考虑到我社属于市财政全额拨款的参公事业单位,不宜对本级社有资产直接经营与管理。为优化社有资产配置,由我社理事会对本级社有资产进行授权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市供销合作社本级社有资产管理和保护制度,落实保值增值责任,实现社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增强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能力。

(二)授权经营方式。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府办〔2012〕143号)以及《市供销合作社章程》等有关规定,经由市社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并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对市社本级社有资产进行授权经营管理。

二、授权经营的主体、内容

(一)授权经营管理主体为市供销合作社全资企业: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经营主体)。

(二)授权经营管理资产的内容:(详见附表)

三、授权经营的目标及使用管理

(一)授权经营管理社有资产的收益目标。

1.经营性资产运营主体每年度上缴目标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但不少于净资产的15%。

2.非经营性资产按《三财〔2014〕146号》文件精神,参照《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三府办〔2013〕318号)规定办理。

(二)经营效益的收缴和使用管理。

1.每年度末,市社委派相关部门对运营主体进行内部审计,公平公正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向理事会、监事会提交详实的内审报告,确保市社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资产收益的上缴和使用管理。根据全国供销总社《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社有资产收益归本级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等规定,相关的资产收益上缴到市供销合作社指定的专户中,实行专户管理。使用时按照三财〔2014〕146号文件第五条:“本级社理事会是资产所有权代表者,理事会主任直接对市政府负责。建议社有理事会根据市政府对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要求,提出供销合作发展规划和资金使用方向(包括对外投资合作等),报请市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实行计划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之规定,主要用于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项目上。

四、授权经营管理有关要求

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要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与授权经营主体的关系,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建立和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1、运营主体根据理事会的授权,对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利,对本级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负责。运营主体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重要事项,由理事会通过制定公司章程予以确认;

2、运营主体未经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批准,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3、运营主体应当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落实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接受市社的监督管理,定期向市社理事会、监事会报告企业生产经营和资产、财务状态,并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进行收益分配,不得损害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篇4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

    第三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严格控制零星建设。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计划、规划、工商、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做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六条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符合《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其中,在设区的市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在500万元以上;在县级市以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在200万元以上。

    第七条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登记进行审查时,应当书面征求本级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的意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征求意见之日起10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书,作为企业登记的依据之一。

    第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文件到登记机关所在地的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章程;

    (三)验资证明;

    (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五)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和聘用合同。

    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发经营业绩等,对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定资质等级,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领取资质等级证书;须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予以转报。

    第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一)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所有建设项目;

    (二)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区的土地、房屋综合开发,或者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承担29层以上建筑物的建设项目;

    (三)三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区的土地、房屋综合开发,或者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承担15层以上建筑物的建设项目;

    (四)四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开发,或者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承担7层以上建筑物的建设项目。

    第十条  省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本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应当持资质等级证书向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资质核验,并到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

    境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来本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实行年检。符合资质升级条件的,晋升资质等级;不符合资质等级条件的,予以降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进行年检时,不得收取年检费用。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建设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城市规划以及房地产市场供求情况等,编制本地区房地产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房地产开发规划,会同本级计划、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库。

    第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确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的用地方式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提出意见,并出具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的依据之一。

    第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权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

    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土地使用权人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签订房地产开发合同后,应当持房地产开发合同到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规划、用地审批手续。

    房地产开发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及规划、设计要求;

    (二)开工期限和建设进度;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及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四)项目建设质量要求;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

    (六)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对项目提供的配套条件;

    (七)违约责任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建立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20%,具体使用、管理办法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承担责任。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由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质量责任。

    第十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房地产开发合同的规定进行项目开发,并根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其中经营性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不得摊入商品住宅成本。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经营性的公共设施有偿转让。

    对零星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同类地段、同类项目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综合开发补助费,用于开发项目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综合开发补助费的具体征收、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价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二十条  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申请综合验收,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城市规划设计条件落实情况的材料;

    (二)拆迁安置方案落实情况的材料;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

    (四)项目竣工图和技术档案材料;

    (五)单项工程及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消防、园林绿化等验收材料;

    (六)物业管理落实情况的材料;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

    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进行综合验收,其中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下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单位验收;建筑面积在21万平方米以上的和纳入国家或者本省试点的住宅小区,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单位验收。

     第四章  房地产经营

    第二十一条  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

    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受让人应当为依法成立并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二十二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应当符合《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商品房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办理预售登记,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第二十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销)售商品房,应当公布下列事项:

    (一)预(销)售人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三)预售商品房的交付使用时间,现售商品房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四)项目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平面示意图;

    (五)商品房的结构类型、户型、装修标准,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办法;

    (六)商品房的价格和付款方式;

    (七)物业管理方式;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四条  商品房预(销)售,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二)商品房的用地方式及坐落位置;

    (三)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包括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及楼号、楼层、房号和层高;

    (四)商品房的价格、付款方式及付款时间;

    (五)预售商品房交付使用的时间;

    (六)商品房的结构、设备及质量标准;

    (七)物业管理方式;

    (八)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

    (九)当事人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和商品房销售价格,由当事人协商议定;但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居民住宅价格,应当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价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廉租住房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二十六条  经房地产开发企业书面同意,并在交付购房款总额的25%后,预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可以将购买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并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书面同意证明等材料到原预售合同备案部门备案。

    预售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人,在付足购房款和住房交付使用之前,不得将购买的预售经济适用住房再行转让。

    第二十七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第二十八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在住宅质量保证书规定的保修期内,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重新核验。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拒绝核验的,购买人可以向其主管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3日内责令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予以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购买人有权退房;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购买人擅自改变结构或者设备位置造成商品房质量受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承担保修责任,给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2年内,购买人认为商品房的实际面积与其购买的面积不符的,可以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复测。售房合同中载明的房屋建筑面积与复测面积的误差值超过测量规范允许范围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售房合同规定的售房价格退还多收的房款;购买人要求退房的,应当予以退房;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出借资质等级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报请颁发资质等级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等级证书。

    第三十一条  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或者竣工验收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出具质量合格文件或者按合格工程验收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该部门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条例》规定给予处罚的,按照《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篇5

市、县(区)环保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水平,结合建设地域环境和项目污染特征等因素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

第二条投资建设需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管理的项目中,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演讲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演讲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第三条列入本方案附录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保部门审批。

第四条县(区)辖区内由县(区)政府或县(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管理的项目中除国家、省、市环保部门审批以外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县(区)环保部门审批。

第五条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由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

㈠化学制浆造纸、废纸脱墨制浆造纸、染料、印染、电镀、农药(原药,不含复配)制革、有色金属采选冶、电石、铁合金、氧化铝、水泥(不含粉磨站)钢铁、焦炭、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置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建设项目;

㈡可能对周围环境发生电磁辐射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的项目;

㈢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涉及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的自然维护区、生态功能维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历史文化维护地等需要特殊维护区域的建设项目。

第六条国家和省产业、技术和环保政策中,属于限制类的项目,上收一级管理。分级审批方案中属于市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上收省环保部门审批,属于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上收市环保部门审批。

第七条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应当协助有审批管理权的上级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国家环境维护法律法规和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行政许可文件要求,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后,主动、及时演讲上级环保部门,使环境监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第八条市环保部门对县(区)环保部门违反国家有关方案作出的建设项目的不当行政许可和逾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顺序作出的行政许可,应当予以撤销和责令改正,并按有关方案追究责任。

第九条对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市、县(区)环保部门一律不得受理和审批。

第十条市、县(区)环保部门应依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备案制度的通知》环发〔〕18号)方案,及时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结果报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

篇6

1完善了三级评估及冲动风险因素护理评估表

所有新入院患者在进入病区之后分别由接诊护士、主班护士进行一、二评估,护士长做好三级评估,对患者入院时存在的症状、思维、情感、意识、情绪、精神活动的协调性、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既往情况及入院方式、住院情况都有了最基本的了解。根据以上内容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冲动风险,并对该风险根据冲动风险因素护理评估表划分等级,根据等级采取护理措施,患者入院24h之内护士长与医生共同对患者进一步做出评估,完善评估的内容。对有冲动风险的患者,严格交接班并在一览表、床头卡上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床头卡设立标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巡视病房时能一目了然,进病房就能知道该患者的床位和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警惕,同时也没有暴露患者的病情,避免引起患者的警惕和其他患者之间的议论而影响病情恢复或激惹患者。对于每位患者并不是有了评估表就可以,具体看大家在工作中的落实,护士长在工作中随时查看落实情况,措施是否到位,护理部每周到科室抽查提问,看护理人员是否能做到有风险的患者都能心中有数。目的也是为了能保护好患者及自身的安全,而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敷衍了事。

2对年轻护理人员加强学习和培训并进行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的模拟演练

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病例情景,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从传统“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引导护理人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人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常规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之外,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对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先兆症状进行讲解。如患者出现神情紧张、握拳、摔东西、言语威胁、来回走动或不安心住院等行为、语言、情感及意识的变化等,让大家首先从理论上知晓患者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从而提高警惕,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或减少暴力行为给患者及他人造成的伤害。同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防暴力行为的演练,通过演练,让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找出更好的防范措施。

3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实现行为方式重建

护理人员如同一把开启车门的钥匙,只有打开患者这扇门,让他们将内心的想法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了解患者,针对病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治疗。在培训过程中,护理人员掌握了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距离及,如与患者交谈时,可面部正对患者,但身体可倾斜45°,斜向患者,在进入病房时,可走在患者的侧后方,给自己创造一个较好的闪避空间。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患者为中心,谈论的内容要围绕患者的问题而进行,多给予患者诉说和表达的机会,尽量不用说教的方式或者纠正患者的信念,让患者在交谈过程中有被尊重和被接受的感觉,哪怕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因症状影响而出现的胡言乱语。责任护士每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较详细的了解,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在合适的机会交给患者表达负性情绪的方法,同时交给他们发泄情绪的正确渠道,指导他们去应对和缓解压力,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4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暴力管理技能实战技巧

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质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为了全面掌握工程的地质条件,一般是需要采取各种勘察手段进行现场观测、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这样才可保证勘察的质量。虽是一次性勘察,但要通过多种工序的检验以及复核之后,才可使勘察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因主要的勘察对象为地面以下的一些地质体,难以直接判断,并且大多均是进行一次性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导致检验工作难以重现现场的具体障碍。若要补勘,成本代价又过高。地质体多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对其的勘察,具有一定推断性,从而勘察结果也就具有一定的缺陷,又因检验困难,再检验成本高,多数勘察单位一般容易至此问题于不顾,这是导致勘察质量缺陷的最主要原因,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工程投资过度浪费或造成安全隐患。

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问题

1.1勘察资质进入门槛低,市场管理不规范严重

按照建筑部门分类,勘察资质主要分为综合甲、乙、丙级等几种,但是由于市场对勘察资质进入要求比较低,相关主管部门对勘察部分的资质管理也存在不完善问题,这就造成我国勘察部门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勘察队伍越来越多,数据已经超过1.4万家,这种情况造成最大的问题是勘察成果的质量下降。表现在:勘察单位管理不善,勘察技术普遍偏低,软件和硬件设施条件差,资质尚高的单位,也存在不注重设施建设;而资质低的很多单位甚至没有办公居所,完全依靠单位内的一两个员工,按照承包形式,成立所谓的分院,或者是通过挂靠形式,承包工程名义是被大单位承包,实际上层层承包,最后直接影响勘察质量。

1.2建设单位操作不规范问题

建设单位是建筑市场重要的管理机构,其操作规范和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勘察市场质量状况。当前一些建设单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主观操作,压缩勘察周期,缩短勘察工作时间和资金供给,勘察质量问题重重。建设单位操作不规范问题,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影响了岩土勘察的质量。

1.3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忽视

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长久存在重视工程设计、轻视岩土工程勘察的观点。造成了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忽视,尽管我国有关法规明文规定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但是岩土勘察工作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岩土勘察进行是例行公事,甚至一些建筑单位认为,岩土勘察就是打孔、取样和画图的程序,工期越短,越节省投资费用,岩土工程勘察应该尽量缩短时间。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勘察工作质量,表面上看来工期的缩短,减少了勘察费用,加快建设时间。但实际上,建筑基础部分投资风险增大,一旦出现问题,最不利的就是投资方。

1.4勘察技术落后,方法单一

与国外先进的勘察技术相比,我国的勘察技术远远难以达到国外技术水平,岩土勘察单位,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钻探取样方法,配合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方法,室内试验也是采用传统的常规试验方法,因此,岩土勘察的方法国内外水平差距很大。另外,我国岩土勘察技术比较单一,技术难以得到有效的扩充和发展,与国外不同类型和岩土勘察方法相比较,我国勘察技术单一化严重,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岩土勘察要求。

1.5勘察人员混乱

有些勘察人员是接到项目后,就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直接转包或者是让一些个体老板去负责,导致勘查质量不高。有些项目负责人,在与业主商谈时,通常是以建设单位的意愿为根据,通过低价或者是低价中标的原则选择想要的勘察单位。有些勘察人员为了承揽到业务,相互压价,进行恶性竞争,导致勘察单位难以支付成本,而项目负责人则以少做室内试验或是少做钻孔、原位测试等来降低成本,从而从中获取一定利益。

2、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建议

2.1提高我国岩土勘察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规范勘察市场秩序

(1)提高勘察市场准入门槛,对于资质差、技术水平落后、设备老化、管理不完善的勘察企业进行淘汰,改变当前勘察市场僧多粥少的现状,提高勘察单位水平和质量。严格把关勘察单位办公场所、人员配置、技术力量和管理体系,注意考察和审核资质较差的勘察单位。鼓励尽快完善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制度,通过对勘察单位资质,以及个人执行资质的双重控制,来规范我国勘察市场,提升勘察市场的质量。

(2)建立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法律体系。改革不适合当前岩土勘察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岩土勘察市场的法律保证作用。对不满足岩土勘察的部门进行严格查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岩土勘察工程的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法律体系,合理优化岩土勘察市场结构,增加有效竞争。

2.2创新岩土勘察新技术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手段,改变传统的难以满足岩土勘察需要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现代岩土工程勘察设备和技术,创新岩土勘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投入,不断研发岩土勘察先进技术。依靠科技,完善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岩土勘察技术和手段,应用于我国岩土勘察工程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和水平。首先,利用好的成果为设计所用,为业主负责;其次,借审查平台,实施对岩土施工的过程监控,发挥像国外岩土工程咨询公司一样的作用,进而加快推进国内岩土工程一体化体制的进程。再者,改变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国外的岩土勘察技术进行梳理和分析,使先进的岩土勘察技术能做到为我所用。最后,在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勘察技术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和研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只有做到创新,才能根据实际,因地制宜,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2.3严禁恶意压价严禁勘察单位和建设单位这两个主要单位之间“假合同”以及“双合同”现象出现。完善工程勘察监理制度,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勘察初勘阶段与详勘阶段的质量,对这两个勘察阶段进行全方位监理。通常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工作比较隐蔽、复杂,勘察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期、投资以及安全。因此通过完善勘察的监理制度,可有效监控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利于全过程监控工程勘察工作,如最初的勘察方案设计、具体的野外作业、后期的勘察成果检验等,进而有效防止勘察工作中的制假、造假现象的发生。

2.4加强技术交流

岩土工程勘察企业属于科技应用性单位,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不仅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需要具有岩土工程勘察丰富经验的人才。同样的设备和软件,由不同的勘察专家完成,可能出现多种勘察结果。这是因为岩土勘察需要技术和经验。因此,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素质建设,增强技术交流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和增长岩土勘察工程技术经验。在技术交流和培训中,还能加强个人职业道德、个人业务素质建设,增长岩土勘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责任感,从整体上提高岩土勘察质量。

2.5勘察监理制度

(1)监理制度的应用更多是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业,尽管岩土工程勘察对施工工期、工程安全和投资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监理制度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并未形成正式的监理体系。

(2)岩土工程监理只是应用于某些行业,例如对岩土要求比较严格的铁路建设。由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质量对工程建设影响巨大,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制度。

结束语

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建设最基本的工怍,其为工程的后续设计、施工与安全管理等工作提供最关键的基础资料,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最终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实现国民经济建设的节能、环保、经济、有效,使勘察行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 2011

篇8

关键词:供电漏电;危害;成因;措施;技术;

一 煤矿井下供电漏电的危害与成因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为主要能源,现在使用的防爆开关大约为100万台。低压馈电开关是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使用台数最多的设备,煤矿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泵站等都是由低压馈电开关直接控制而且启动频繁。供电设备运行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综采设备的正常运行,也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而低压防爆开关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漏电保护。漏电保护是保证煤矿井下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之一,漏电故障约占其井下总故障的70%,它不但会导致人身触电,而且还会形成单相接地故障,进而发展成为相间短路故障,由此引发的电弧还可能造成瓦斯和煤尘爆炸。

煤矿井下的供电方式基本上为电缆供电,而电缆经常发生单向漏电或单向接地故障,如果漏电保护措施不当,就会引起井下电气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电雷管提前引爆以及人身触电等重大事故。(1)人一旦接触漏电设备、电缆时,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2)漏电回路中漏电点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3)漏电回路上各点存在电位差,若电雷管引线两端接触不同电位点,可能使雷管爆炸。(4)电气设备漏电时若不及时切断电源会扩大为短路故障,烧毁设备,造成火灾。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设备,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较好的选择性断电,在发生故障时能够有效地切除故障支路,减小因故障而造成的停电范围,减少各用电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大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高可靠性的漏电保护设备对井下安全和生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1)电气设备绝缘受潮或进水。(2)电缆和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使绝缘老化。

(3)电缆受到挤压、砍砸、过度弯曲、铁器划伤或针刺。(4)导线连接接头不牢固、有毛刺、无防松措施等。(5)在电气设备内部增加其他部件,使带电导体与外壳的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小于安全值时。(6)橡套电缆、铠装电缆受挤压、碰砸,产生裂口或受潮,造成芯线或绝缘损坏而漏电。(7)电气设备内部遗留导电物体或设备接线错误而造成的漏电。(8)移动频繁的电气设备的电缆反复弯曲使芯线部分折断,刺破电缆绝缘与接地芯线接触而造成漏电。(9)操作电气设备时,产生弧光放电造成一相接地而漏电。(10)设备维修时,因停、送电操作错误,带电作业或工作不慎,造成人身触及一相而漏电。

二 煤矿井下对漏电保护技术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电缆上,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因此,漏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煤矿井下安全供电、防止人身触电的重要措施。任何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一)安全性

漏电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安全供电,因此,考虑一个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合格,必须从安全出发。一般情况下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矿井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从人身安全来看,要求人身触电时间尽量短,人身触电电流尽量小。若按30mAs的要求考虑,人身触电的电流越大,人身触电的允许时间应当越短。随着井下低压电网的供电电压逐步升高,人身触电电流值将会越来越大,这要求漏电保护转装置以及开关动作速度也应当相应地提高,而且越快越好。从设备的安全来看,漏电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进一步恶化,甚至损坏。不过使电气设备损坏的漏电电流必然较大,而且作用时间也较长,因此,它对漏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往往低于人身触电,所以在设计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时,应当从人身安全的要求出发来考虑。

至于矿井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漏电电流所产生的电弧或电火花有可能引起矿井的瓦斯、煤尘爆炸。由于瓦斯爆炸所需的能量很小(0.28mJ),而且电网的电压越高,引爆瓦斯的电流也越小。此外,引爆的时间又很短,因此,如果漏电保护装置都不能完全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是,如果漏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而可靠的动作,尽快地将漏电回路的电源切断,自然也就可以减少上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采用分相屏蔽电缆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使电弧或电火花局限在电缆内部,而且还可以减少单相漏电扩大成相间短路的可能性,这对于进一步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更是有好处。当然,石块等砸坏电缆,造成相间短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彻底解决瓦斯爆炸问题,只有采取超前切断电源的方法。

(二)选择性

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可以保证只切除漏电故障线路的设备电源,而让非故障部分继续工作,这样既可以缩小停电范围,还有助于寻找漏电故障,便于迅速处理,对生产有利。此外,有了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便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停止向故障线路和设备送电,这本身对安全就有好处。因此,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应作为发展方向来考虑。如果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再与漏电闭锁装置配合使用,就更能够充分发挥安全作用,防止向故障线路和设备再次送电,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三)可靠性

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对于任何一个保护系统,在为其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简称拒动);而在其它任何情况下,包括系统正常运行时发生了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则不应该错误动作(简称误动)。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而言的。为了提高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除了提高漏电保护装置本身的设计、制造质量以外,还应加强对它们的运行、维护的管理。此外,采取后备保护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对于整个漏电保护系统来讲,还可以提高安全性。因此,无论是漏电保护装置或者是开关,都应当有后备,做到有备无患。除上述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外,在考虑一个漏电保护系统是否合理,还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照顾技术的先进性,还要考虑运行维护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既不要投资过大,又要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三 预防漏电的具体措施

(一)技术性操作要正确

严禁电气设备及电缆长期过负荷,接线要正确,接线工艺好。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挤、刺电缆;维修电气设备时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不增加额外部件。适当对于电网的电容电流进行补偿。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二)提高漏电保护装置性能

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证漏电装置有效可靠,该装置必须具备:①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整个矿井安全;②可靠性。要灵敏可靠,并有自检功能;③选择性。发生漏电时,可以有选择的切除漏电故障部分;④灵敏性;⑤全面性。保护范围覆盖供电全地区,没有动作死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是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使用先进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

要想搞好井下电气安全,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保护是基础,设备的不断更新是手段,只有使用先进的设备,各种保护才能更齐全、完善和可靠。因此,首先各矿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应该适当加大对电气设备的投入,及时改造或更新带病运行或超期服役的电气设备以及不能可靠动作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各矿应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的使用、维修、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与实施,严格按照规程、制度加大日常检查和巡回检查力度;第三,各矿应加强对干部和职工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井下电器设备安全和保护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各类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顺,张长勇,张鹏程,等.矿井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实用电路的研究[J].煤炭工程.2010,(2):92-94.

篇9

按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进一步加强全省居民住宅小区、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校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接到通知后,校长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会议决定,由安全办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各部门要积极配合。

二、积极检查,消除隐患。

篇10

一、石油企业油藏经营管理的目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油藏经营的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从一个烃类储集层中采出最大量的油和气,即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优化过程,使油田开发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油藏经营的效果直接与储层特性、市场需求、法规法则,工艺可行性和经济因素有关,分析这些因素是建立油藏经营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前提条件。

油藏特征:认识油藏的特性对于油藏经营目标的建立至关重要,油藏特性包括地质、岩石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流动、开采机理、钻井和完井以及生产历史。

整体环境:油藏经营涉及油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油藏自身特点和技术因素,社会和经济环境等直接影响油藏经营管理的效果。其中包括:石油公司因素:油藏经营目标、投资力度、经济环境;经济因素:经营环境、油气价格、投资及效益;社会因素: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法规的限制。

技术力量及手段:技术力量和手段是油藏经营成功的基本条件,包括数据的完整齐全及其可靠性、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多学科协同化在油藏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油田开发的各项决策,实现地质、工程、经济等专业协同化经营管理,这是潜在可经营油藏的要求。油田开发各专业间协同化的成功取决于以下条件:

一是对人员进行综合培训,统一分配工作,全面了解油藏管理过程、技术以及所使用的工具;

二是工作具有公开性、灵活性。交流顺畅,协调有序;

三是项目组作为一个团队工作,而不只是团体;

四是团队的存在具有持久性。

多学科协同化方法的应用目标是为潜在可经营油藏有效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一)优化油藏开发方案油藏描述结果是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地质模型则是油藏模拟模型的初始化参数场。

油藏模拟经过与开发生产历史拟合,并结合油藏经营计划,对团队设计的多个开发方案进行模拟计算优选,从而推荐出最优的开发方案。油藏优化推荐方案的基本要素包括层系、井网、开采方式、生产能力、控制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稳产期以及预测开发指标汇总等,并提出对钻井、完井、测井、采油及生产动态监测方案等方面的要求。

(二)优化钻完井方式钻完井设计人员根据地质油藏提供的方案,结合当前技术水平,进行钻井数量优选、钻完井方式和采油方式的优化。

在满足油藏开发要求的前提下,从井网布置方式、新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向油藏专业提供系列反馈,尽可能降低钻完井施工难度及其作业费用。同时还要对工程设计提出确保其方案得以实施的基本要求。

(三)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工程设计人员按照油藏开发方案和油田配产数据,钻完井、采油方面提供的基础方案,进行工程的总体设计、确定工艺流程、管道外输方案、井台结构及油田供配电钻修井机具优选等关键技术的优化和设计工作。在满足钻完井、采油要求的前提下,从结构、工艺、工程总体布置等方面向钻采专业提供系列反馈。同时为保证油田生产工艺流程处理能力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合理范围内,降低工程造价并提高设备利用率,向油藏开发专业提供有关全油田配产峰值数据的反馈。

(四)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及油藏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再优化,工程经济专业对项目最终推荐的开发方案进行经济评价。

根据动态经济评价的原则,判断该推荐方案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否达到了企业规定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并对油田开发项目在抵抗投资和原油价格变动风险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油藏和工程专业。这是一个多次循环过程,不确定因素在油藏模拟、工程方案优化、经济评价中得到修正和量化。重视地质和工程、经济分析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利用,使油藏经营计划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是多专业学科协同化的目的。

(五)开发方案的安全及环境保护评估安全及环境评估专业遵循国家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法规及国内外通用标准、规范、推荐作法,按照安全可接受程度原则评估,对油田开发工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安全分析,评价油田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将分析和评价结果反馈给工程设计专业,保证开发方案满足安全及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六)建议多学科协同化方法是提高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油气田开发方案前期研究的实际情况,建议:

1.组建油藏经营团队,采取地质、工程、经济等多学科协同化方法,提高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水平;

2.重视地质油藏和工程、经济分析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利用,使油藏经营计划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