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物教学计划

篇1

2021年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怎么写?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讲多练。引导学生事先熟悉实验技巧以及实验的方法步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冀教板(七年级上册)。

三、具体措施:

1、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

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2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3一、学情分析:

我担任初二(95、97、99、101)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想学生已适应了课改的新教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可以,成绩较好。95班是全年级的第一名。97班相对来说差一些,有一部分学生的而成绩较差。要想提高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

三、确定发展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掌握;

2、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原因;

3、认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目的任务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随时和学生交流。

五、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目标的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重量。

4、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5、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6、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7、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9、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0、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

六、提出学期学生学习常规要求;

1、课前10分钟预习。

2、课堂上积极发言。

3、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七、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对比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方面已经得到训练,教材在讨论探究思路这一环节不再像八年级上册那样提供模拟讨论的情景。

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

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初三学生的生物的学习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原则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原则。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特制定如下初三生物下学期教学计划以指导本学期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二、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在初一和初二已进行了二学年半的生物学学习,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已学习了一大部分,对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个大体的掌握。但这级学生基础较差,又是今年才由三处中学合在一起的学生,学生对老师不熟悉,老师对学生更不熟悉。

因此学生对教师的适应能力较差。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这级学生成绩减普遍不好,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大量小动作,并且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记笔记或者说干脆不记笔记。大部分同学成绩较差,对生物学知识缺少起码的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方法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合班并校,这级学生班额较大。学生基本情况较差对今后的工作很是不利。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时时鼓励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斗志学好生物课。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共分为三章十二节,第一章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主要讲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两栖类的生殖和鸟类的生殖。四类生物的生殖都是从各类生物的生殖特点入手,对生物的生殖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总结出这类生物生殖的特点。植物的生殖主要是无性生殖,在昆虫和鸟类中分别介绍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类方式。

第二章共五节,介绍了基因的相关知识,第一节能过实验介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基因,通过它外在的表现性状,让学生认识基因的作用。难点是学生对基因这种微观的知识不好理解,也不好认识,应让通过各种比喻、直观的其它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认识。

第三章共三节内容,重点是生命的进化的原因。突破重点的方法是能过翔实的材料,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进行了解,难点是学生对古代生物知识的认识不足。第二单元,知识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复习,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和爱护生物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杜朗口中学经验。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中在对课本已先预习了的前提下,学生对课本知识已有了一个大体的了望,以后主要先进行老师讲解和学生有目的探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边学习边做题,争取堂堂清,周周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巩固的过程。

倡导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生对课本的利用,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记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记忆方法,起到期事半功倍的目的。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俗话说的好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特别是对于刚由三处中学合并为一处,要加强学生管理,防止学生思想波动,尽力减少学生思想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充分利用已有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

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反复抓,抓反复,加强重复复习的力度。

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五、具体学习措施

通过以上的学习方法,讲练结合,处理习题,加强学生的记忆和探究,从细处实处下功夫,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生物学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都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六、教学进度

按教育体育局的进度进行

初中教学生物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工作,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人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伴随新课改的进行,尝试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课程观、发展观,从更深地层次上理解教学。

其次,努力与学生之间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俗话说: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伙伴,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帮助他们学习,同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

再次,为适应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如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生命科学热点知识,学习电脑等等。现在必须成为学习型教师,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

(二)、抓住教学各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俗话说“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为了上好课,我准备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课前,教师不但要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还要认真解读生物新课标,然后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②注重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③重视德育教育和环保教育

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将德育教育和环保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慢慢地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篇2

【关键词】物理 生活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9-02

一、前言

物理学科知识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对此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也能有效的避免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枯燥无味,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生活实用的物理知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

二、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教育是一个的生长过程,对此也可以说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教育过程,与生活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生活为物理教学提供动力以及是其归宿。正如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范中规定的,课堂教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的采取生活素材,积极的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在学生个体差异、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坚持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等,创建出指定的物理情境,使其生活化的教学,真正的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益于生活的知识,为日后的工作生活等,奠定良好的理论实践基础。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以及坚持学习的主要因素,对此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尤为关键的;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活题材,学生因为知识内容在生活中常接触,自然而然的集中注意力,并提升一定探索、一探究竟的欲望,从而更好的跟住教师教学的思维,使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教师在讲解压强物理知识时,因为压强相关知识内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是中考的主要范围之一,对此教师要加强此知识内容的详细讲解;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以高压锅为例,并结合中考相关的高压锅大题进行分析,像问题“设锅内气压每增加3.6×103 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锅内水的初始温度为20℃。限压阀被冲开前,锅内水在升温阶段单位时间内升高的温度相同,求出锅内温度升高到110℃时,锅内的气压是多大?”让同学处理好压力锅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压力阀产生压强的关系等重点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更要不断的转换问题、考察角度,有效的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创新能力。

2.教学方式生活化

首先教师要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完全掌握物理知识产生的背景,并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教师活动主题的展开,要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其合理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然后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生活一些日常的现象。最后做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使其教学氛围更加的活跃、生动,使一些难懂的知识更加明确的掌握,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解电压电阻知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电荷的大小,可以将其比喻成人,在不同阻碍程度道路上的行走;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生活操作,像将两个金属片,插入到柠檬中,再用电压表进行电压的测量,让同学更好的了解能量转换相关的内容知识。

3.实验设计生活化

物理实验基础性较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使其物理知识概念变得更加的直观;同时学生在实验出观察或是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不同的现象,从而更好的学习到课外知识内容;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更加的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教师在讲解浮力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桌面上,放置一个空杯子;倒入适量的水,放入指定体积的冰块,学生会明显的看到水在上升;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当冰块彻底融化后,杯子中的水是否会溢出?”学生们纷纷表示疑惑,并将其让认为会溢出和不会溢出观点的学生分成两队,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解,当冰块彻底融化后,水不会溢出的原因,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浮力知识;由此可见,通过书本规定的实验方式,以及生活化趣味物理实验的操作演示,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使其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实用,对此积极的推广生活化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分析法,发现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使难点、抽象的物理知识,变的更加直观,从而更好的保证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完全适用于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要看所讲知识内容,采取该种方式的必要程度,以及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理解性、掌握性以及应用的经验等;一旦运用不合理,反倒耽误课堂宝贵时间,使其学生知识掌握混淆。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且效果明显,像双师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传授教学方式,对此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谢国梁.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6,03:11+13.

[2]贾卓颖.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4,07:109.

篇3

课堂是我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茁壮成长的乐园。为了充分发挥每堂课40分钟的最大效用。我将着重在备课、上课、作业和学生关系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备课

在备课时我会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应用于教学中,设计好课堂内容,精心写好教学教案,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力争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2、上课

课堂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这种趣味性包括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将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3、作业

我认为作业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所以我不会给学生们布置很多的作业。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准备练习题,宁缺勿滥。学生们上交的作业我会认真批改,延续去年的做法,让作业本成为我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另一个桥梁。

篇4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化现象

由于物理教学属于理科,学生们常常感到学物理有一定的难度,枯燥乏味,还要记许多的数学公式,令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很难学的课程,教师也认为物理很难进行讲授,这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也给广大学生和物理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比如,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若是对物理学科不了解,没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就会给高中物理以及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目前实施的新课程而言,要怎样将物理从“难学”调整为“易学”,让学生从苦学中寻找到学习的快乐,这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师,都应该好好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育过程,以及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希望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及对策。

二、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是由许多相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组成的,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与生产实际息息相关,都需要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才能得以落实和深化。许多概念和规律,不仅具体还很抽象,严密且逻辑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所有的规律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形成因素。若是条件不明确或形成因素不具体,那么这些规律也就很难成立,物理知识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可以这样说,物理是文、理科综合特点的融合,也是将文理相互结合的知识点。虽然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但是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物理意义。比如,数学中的比例式:A=C/B,可以说A与C是正比,与B是反比。而在物理教学中,像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密度问题的公式ρ=m/v,欧姆定律的公式R=U/I等,这些都不能用数学的思维来理解。因为物理学科的特质和优势,在物理学习中,会给初中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

初中生思维水平,一般年龄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普遍都比较低,其中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及理性思维还处于开始阶段,对于事物的熟悉度,一般是以感知为主,仅仅停留在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浅层感知区域。物理知识是以“物论理”、“以物喻理”,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征和优点,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不是所有的“理”,都可以通过“物”来体现,还有不少定律或定理,是将实验作为教学的基础,进而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分析,再经过推理才能得出,有一定的抽象性。比如,牛顿建立的第一定律,浮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能量守恒定律的相关概念等。还有接触物理学习前,先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些有关的物理概念,但由于部分物理概念早已固定形成,但和科学的物理概念有一定的距离和差别。像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不是导致运动产生和维持的原因这些科学性的概念,与学生所见到的实际有所冲突,创新性的概念难以取代传统的概念。还会伴随知识的不断加深,综合性不断加强,物理教学的分化是从初中下学期逐渐开始的,由于部分问题积累过多、遗留问题较多、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就会感到学习的困难,进而导致物理难学,物理教学中时常出现分化现象。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的方法较为落后,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这也是导致物理难学,物理成绩出现分化现象的重要因素。比如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影响,教学不单面向每一位学生,应该要围绕中考进行相关试题的教学。考试的评估要求很高,并且难度很大,如果不是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难度的,这就导致许多学生考得不理想,消极不乐观的情绪产生。甚至对将来的物理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初中下学期的物理教学分化就更为明显。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想着进行教学,不进行相应的教导、不管教学,这样一来,教学分化现象就很严重。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就算是演示实验,也只是停留在把实验作为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并没有将其教学目标在层面上体现出来;不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也不重视理论的联系实际,很难体现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让本来生动有趣的物理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篇5

【关键词】兴趣 积极诱导 学法指导

Thought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Biological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Zhu Zhuangqing

【Abstract】To fulfill the aspir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is passage have some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of biological in junior high school. By inspir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so as to make students want to learn and be capable of learning. This passage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inspiring students’ interests and methods. It nar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est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age a green life in future. What’s more, this passage actively induc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are the subject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s serving for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induce students actively and absolut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through group teaching and cooperation to implement the goal. Lastly, to focus on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and help students to love learning, able to lear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ir achievements.

【Keywords】InterestActively induceGuidance of learning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兴趣的源泉在哪里?

1.1兴趣在于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如在讲述《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时,最好把注意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这种生命活动不仅能够决定植物的存亡,而且也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科学家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这种奥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利用这种生命活动实现粮食生产的工厂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仔细想想,这种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中的物质来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环境与生活的,并畅想‘绿色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学生听之,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

1.2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讲述《花的结构》一节内容时,课外要求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形态、结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花的异同,大多数学生会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经常看到的各种植物的花尽管形状、大小、颜色多种多样,可是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课外让学生完成教材中动动手的内容,收集有关花的诗句、名言、谚语等。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表现得兴趣盎然。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中,或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之中观察形形的动植物,让学生在观察中验证生物学知识与规律,领悟生物学观点,并从已知中不断地引出未知,这种做法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2.积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服务。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课堂中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任何知识、解决的任何问题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所以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自己。但是“一刀切”、“齐步走”等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如,教师满堂地讲,学生毫无兴趣地听;教学内容封闭;教学信息缺少双向的交流,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差,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等。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分组教学、合作达标”。所谓“分组教学”是指通过学情分析,将所教班级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7人不等,根据学生特长如生物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某种生物的观察或饲养等,选出组长(组长可根据学习内容选定),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程序是:①目标定向。教师布置可供选择的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各小组自主选择、接纳。②组内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流。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③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学习结果向全班汇报。事实证明,采用“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地纠正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倾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如讲述《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节时,笔者把一盆月季花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要让月季花生活下去,需要同学们提供什么条件?反之呢?这说明了什么?如何把影响月季的生活因素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问题回答得也比较准确深刻。②学生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学目标可由学生提出,使教学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问题;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完成;实验先由学生设想、设计、操作,再由教师点评;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让学生畅所欲言等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主动努力获得的丰硕成果。

再次,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巩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系统。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学习中取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相应调节教学的内容、难易、进度、方向,使学生忙而有序、忙有所获。虽然教师退居二线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但是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如在讲述生物进化历程时,笔者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心脏结构,有位同学却标新立异把蚯蚓的心脏拿来比较,并得出动物的心脏是由无到有、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笔者捕捉到这一信息,鼓励这位学生向全班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该同学的观点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讨论,这是一次探索求知的方法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成功的反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强有力手段,它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起追求更大成功的欲望与信心。成功反馈一方面要及时,另一方面教师要采用鼓励性评价,扩大反馈范围和内容,争取“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激发。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以提示、点拨;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或转移学生讨论的主题。

3.加强学法指导。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因此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习”(陶行知语),“一个优等教师教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语)等都说明学法指导的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法定教法,使教法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会观察、会思考、会自学、会应用,才能学会学习。

篇6

在中学课程教学系统中,生物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正好符合了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实际提高而生物课程中的实验室课程部分既作为初中生物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又是提高初中生物学习效果的条件,实验室教学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能够直接、生动地体现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教学创新所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既定的教学任务和计划下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安排好生物实验课程,合理地开展实验教学,真正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综合化发展

一、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HTK]1用多媒体与黑板代替实验教学

现阶段,有许多初中生物老师没有意识到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程度,这与国内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体制有关,教师们往往会只注重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完成程度,同时由于课业任务繁多,不少教师采取削减生物实验课程的办法,有的还利用其他非实验形式取代实验教学,一些要求学生们实际操作的课程都变成了老师示范或者看实验视频,进而僵化了教学实践,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导致整体生物教学效果不佳

[HTK]2实验教学过程程式化、形式化

目前,有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处于较为僵化的模式当中,实验课程徒具其表,走形式的现象严重,进行实验时,教师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通常将所有正确的实验步骤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一一演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循规蹈矩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课本的正确答案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没有师生互动,学生也不用自己去思考、提问,实验结果虽然令教师满意,学生们却只是走走形式,有的都不明白为何要按这样的步骤进行这种保险的实验方式并未让学生得到锻炼让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走向程式化,完全歪曲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HTK]3实验教学重点不突出

为方便教学,迅速提升学习成绩,教师们通常在实验结束,把考试预计要考的知识编辑成册,给学生们复习,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会给学生带来包袱,渐渐让学生出现抵制的心态,这必将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实验教学同时,大部分教师对于实验的结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果,造成了学生不能理解实验内容,即使是考试能得高分,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得到提高,仍旧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

二、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

[HTK]1加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

改革教学理念,既是加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素质化发展进程的有效方式,也是也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方式在改革教学理念中,普遍强调学生技术与智力发展,注重发掘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实际情况,合理正确地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步,增强学生的生物修养比如,可以在“动物的运行与行为”这节课程中,利用小组教学形式,建议小组学生在课外观察飞行类(麻雀)、游泳(蝌蚪)类、爬行类(壁虎)动物的行为方式、觅食活动、防御活动状态,获得观察记录,教师可以让小组间展开比赛活动,这样不但检验了学习效果,增强了实验趣味,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积极求索生物知识,进入早期的科学探索的素质,从而为学生自身建立起一种满意的生物实验学习方式

[HTK]2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热情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复杂多样,其项目种类繁多,任务较重,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主动展现的机会,对学生的建议加以重视和理解,扭转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被动局面,让学生主动学习例如“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这节课里,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参与和观察实例,安排学生养蚕,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特点,记录各个时期的变化,这样就开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视角,让生物实验教学生机勃勃,学生们卓有兴致地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HTK]3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篇7

【关键词】初中 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方法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落后性不断突显。讲授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课标的提出,要将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方法进行改变,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种从被动变成主动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其中心地位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肯定。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需要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来帮助提高课堂效率,更需要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当代初中学生的生物开发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合作的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做好每一个授课环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笔者选择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1、积极做好授课前的准备

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来讲,能够利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为学生传递出课本大纲中一定量的生物知识,那么就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好的备课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能否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如果一名教师没有准备充足的备课,那么在讲课时,便无法抓住知识的重难点,从而造成时间的浪费。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不仅自己要进行准备工作,也要督促学生有条理地完成预习工作。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准备出有疑问的知识,在课堂上便可以重点进行学习和提问,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知识的吸收。在课前,教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认真的钻研,将课本中的内容与新课程标准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要求进行结合,充分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要求学生每节课进行充足的课前预习,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进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设置,大力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另外,为了使学生找到课前预习的动力,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物课堂相关的素材进行收集,比如利用生物知识相关的视频与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在提前用自然界中的生物奇观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进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讲解之时,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身边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范畴,明确本学科的大体学习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性,将平面的、抽象的课本内容,转化为立体的、具象的影像内容,为学生展示出不同类型的生物图片与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世界的广阔和神秘。另外,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搜集与生物相关的文字与图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其积极自主了解,从而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完美的配合,把授课方式变成合作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2、加强对备课的重视

备课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只有备课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课本是初中生物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把握好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计划,教师需要将课本中的教学计划分散在每一节的生物课上,如果教师的备课工作存在些许失误,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影响生物课堂的整体效率。要做好备课工作,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对优秀的教案进行阅读、学习和借鉴,但不能进行完全的抄袭,要以本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条件作为前提,对教案进行分析与整理,把枯燥无味的生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使生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分享知识的乐园。调动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当代初中生物教师进行备课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教师在钻研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联系,使学生可能利用这些生物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转换思考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种子的萌发》这一课的备课之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现象进行联系,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真实的例子。教师可以在学习其它章节的时候,让学生回家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并且每天观察它的变化,用本子进行记录。在讲《种子的萌发》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种的植物与种植记录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在学生的记录当中,肯定会有种子萌发的一这阶段,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引入生物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之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知识的发现,都来源于问题的提出。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维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生物知识。另外,教师要用自己提问的行为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提问观念与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精神。我国的许多教育学家都认为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开发与学习能力提高都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许多初中教师过多地控制课堂,一味地向学生“供给”知识,缺乏“设疑”问题的提出,追求过于“和谐”的课堂。这就使得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空气质量与健康》的讲解之时,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用问题进行课堂的导入。比如说“同学们了解空气的作用吗?”或者“空气质量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问题与学生就空气问题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比如说“空气成分是什么?”“空气质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空气与人类的健康有哪些直接关系”“近年的雾霾比较多,它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更学会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的初中生物课堂才是新时代下高效率的有效课堂。

4、使用规范化的生物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的一种重要手段。生动、准确、独特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了解、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优化的作用,可以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物课是一门自然的学科,它具有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较多等特点,所以如何将生物语言和教学语言进行有机结合将是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老师所面临的新难题。规范的生物教学语言将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率,进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这也就要求初中生物老师对生物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趣味性等有着很高的要求,以免对学生造成误导,产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

首先对词汇的发音要求准确,如“栖”这个字的发音有的教学老师就会因为发音不清或口语习惯读“xi”,这就很容易对学生进行误导,从生物教学中来说,这是一种极不应该的现象,不但对教师的形象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了错误的吸收。再者它的科学性也不容忽视,要放弃用一些口头语来表达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因为只有科学的用词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真实、确切的理解和接受。同时规范的生物教学语言又要具有趣味性,将知识与实际的例子相结合,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如“克隆技术”,“无土栽培”等一些科学性很强的实验,用规范化的生物教学语言将其趣味化,这将会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吸收,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与学生学习质量提高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只有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生物素质的提升才能得以保证,生物教学的成绩才能得以提高。所以,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王永华.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吉林教育.2010(02)

[2]王冬雷.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让生物课堂展现魅力[J].学苑教育.2010(23)

篇8

摘 要:初中生物虽然学习的是生物学的基础内容,但是它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生物知识,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对初中生物进行探究学习,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景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教师应当在课前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能够促进教学目的达成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下集中注意力,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将课堂情景巧妙地应用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一、初中生物创设情景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不仅抽象而且枯燥,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情景就是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调动课堂气氛的一种新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在这种真实的即视场景下得到发散,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生物,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成果的目的,这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创设情景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保障学生学好课程内容的主要因素。因此,将多媒体、模型、标本等客观资源合理地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形象、直观的感受,还能激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生物学习活动,主动思考探究生物,更加透彻地理解生物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理解水平

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生物学习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可以说,

学生只有对事物观察得透彻,才能对其有正确的分析。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能利用这些资源构建情景课堂,还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物体的存在与特征,进而通过对生物体的细致观察达到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目的。

3.使生物教学更加生活化

我们的世界缤纷多彩,生物现象无处不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初中生物中所讲到的教学内容,可以说,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更为生活化的情景。比如,讲述“环境与生物”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存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还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设初中生物情景的方法

1.通过实验来创设生物教学情景

实验是初中生物学习的基本内容,一般学生对实验都会有较浓厚的兴趣,不可否认,学生通过实验更能激起求知欲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验,实验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通过实验对生物体进行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从而在实验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引发思考,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2.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合理设置问题情景

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大多贴近生活,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想要主动去探索了解教学内容,进而实现从“理解问题”到“提出问题”的转变。合理地设置问题情景不仅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3.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情景

好奇是学生的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想象力也非常强。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突出体现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当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情景,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在教学“环境保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环境污染对地球造成破坏的图像和视频,让学生在此情景下讨论交流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这种现状,引导他们充分展开想象,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使他们对环境保护知识产生浓厚的

兴趣。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地进行变革,但是生物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初中生物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情景化教学对于生物教学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情景教学的创设问题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⒖嘉南祝

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基本授课方式,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很少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旧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会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将会减弱,这种模式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弊端

1.教师没有充分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体制改革,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增设更多的实验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然而,受到旧式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生物教师还没有做到领会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精神,没有掌握以实验操作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仍旧沿用着单方讲授的方法来教学。这就容易人为分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讲解“细胞内部的结构”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显微镜等设施,来观察洋葱等物质的表皮细胞,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细胞”的生动形象。如果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只是单纯讲解细胞的构成,那么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师生之间欠缺有效沟通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被限制在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上。除此之外,师生之间没有更深层次的沟通。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就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也就做不到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一课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生物链是没有尽头的吗?自然界中的细菌也能参加到生物链中去吗?如果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疑问,那么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学生也就很难真正理解生物链的含义。

二、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教师要认真备课,准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熟练掌握生物教学重点,以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指向,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实际需求,设计出形式丰富、内涵多样的教学计划。

例如,在讲授“生物圈内部生物的相互作用”一课之前,教师可以搜索一些与自然界生物圈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上课时为学生放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充分重视生物实验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将多种授课方式融合起来,带领学生进行多样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动手和观察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授课行为限定在书本的范围内,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要想让学生透彻理解植物的内部组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亲自观察某些植物的表皮组织、营养组织等。如果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挂图,或者让学生观看教科书上的图片,那么学生就难以对植物的组织形成深刻印象。

3.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学生只有在对所学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卸掉思想包袱,轻松探索生物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组讨论和其他互动环节,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对知识点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书本知识,并倡导自主学习的精神。

例如,生态平衡一节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生态平衡的实例,使得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强烈兴趣。

初中课程体系改革,客观上要求教师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求精神,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初中生物教学,一项系统性和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生物实验的开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充满热情、愉快高效地吸收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鹏.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

篇10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面对的现状和问题可以归纳总结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问题。首先,生物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对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掌握有偏差。其次,在生物教学方法上。由于生物在初中阶段只有四个学期的课程安排,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赶进度,经常会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进而直接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很多教师还会受传统生物教学思想以及应试思维的影响以教师主体,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上文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笔者提出了以下的几点改进措施。

(一)充分理解教材,明确教学计划

教材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深入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一课时,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设计教学计划,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时间安排,如教学目标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让学生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要在教学中对内容进行修改和添加。首先,要保证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然后,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添加,使其更具有时代特点。最后,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簡单对知识的掌握。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采用实验教学法

生物教材在编订的之初,就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课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实验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动手实验并联系实际生产和生活,进行引导,接着教师在总结过学生的实验后,进行实验演示并进行过程讲解,最后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对课程内容进行验证。比如,在讲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课,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温度、湿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先确定研究主题“温度对鼠妇的影响”,提前的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的鼠妇,正常情况下,教师可结合鼠妇的数量,将班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组鼠妇的数量在10只左右。然后,让学生自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教师要从旁协助,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的假设性结论。接着,学生准备三个培养皿,并选择其中一只培养皿不做任何改变,第二只培养皿使用加热工具进行加热,最后一只使用降温工具进行减温,之后将鼠妇分别的放在不同的培养皿旁边,观察它们活动情况。观察后可以发现,除了不做任何改变的培养皿旁的鼠妇没有变化外,另两只培养皿旁的鼠妇都跑向了另一侧。最后,教师进行试验总结,得出假设是正确的,产生的原理则是生物的应激性使鼠妇避开不利的环境[2]。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长久以来,初中的生物教学都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改变这种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摆脱以往的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教学观念,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自行的解决课本上的问题。第二,要善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将生物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给学生分发植物,让其进行观察,如第一天浇水一杯,然后间隔三天后四天再次进行浇水,并对植物每天的变化进行记录,最后得出湿度对植物的作用。

3.利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初中生物教学也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理论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进行具象展示。教师还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生物课通过视频的方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