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试卷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五年级试卷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五年级试卷分析

篇1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包括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补充词语语、关联词填空、按要求变换句子、感叹号的作用、判断题、平时积累;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是作文。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

二、取得成绩

通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卷面整洁。3.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4.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问题

从整个卷面来看,积累运用和习作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失分较多。

(一)基础知识

这部分,失分不多,但按要求写词语这一部分,失分还是挺多的。初次接五年级也没经验,对这也是忽视了。按要求变换句子的改为肯定句,变拟人句,比喻句十分相当多,其实书上都能找到原句,平时上课时也没做强调,练习较少;积累草原的作者这一空,对老舍的简介上课时做了讲解,也让大家抄写在书上,复习时忘了,所以后面的都填不上来;程门立雪成语的解释失分也较多,主要原因是我只让学生读了这个故事,解释了成语,唯独没让背,对学习不自觉地孩子来说就没记住。整个积累运用部分,错别字失分很多。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一定要强调再强调,突出易错地方。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此短文是节选自课文《再见了亲人》中的,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其中第1题,填上合适的词语,部分学生没填全,主要是课文没读熟。第2小题是雪中送炭的意思,意思大家都能理解,可在文中指什么,有学生填不上或填错,原因是我上课时只是说了当时的环境,没有具体说,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差。

2、课外阅读

此次检测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课内短文的能力有所加强,涉及的题型灵活。从学生答卷表现可以看出,部分同学不能认真读短文,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尤其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是整份卷失分最严重的。学生联系上下文大体理解了词语意思,但不会表达。点明题意学生没理解,也是根本没看题目,实际答案就在文中。语外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我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写作是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这次的作文比我想像的要好,这也是平时练习的结果,不论是书写,字数,还是内容,都是一大进步。但也有十个同学乱画,根本没当回事,书写潦草,内容不充实,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些学生的作文,情感肤浅,很多习作没有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独到的认识和感悟。这表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不少差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检测,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松懈,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入手,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指导认真审题、结构安排、表达真情实感,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出现错别字,继续抓学生的书写规范。

篇2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值得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

一、 做好备课

优良的备课环节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数学备课工作。首先,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由于小学课堂课堂教学受课时40分钟的约束,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设置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然后,合理分配重难点知识及普通知识的授课时间份额。在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需侧重学习要点和难点问题,以此展开高效教学;最后,细化备课内容。这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了预先的时间分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极易出现因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重难点重复讲解等状况引发的课堂时间混乱问题,因此,在进行备课时,教师必须对授课内容加以反复的熟悉和细化,如此方能对授课节奏进行有效把控。例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还需要从典型例题、配套习题等方面着手,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要点加以全面的整理,以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到课堂参与者的角色中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邀请学生阐述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和观点,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小组交流和教师从旁指导的方式,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数学习题或小测试卷批改中,也可邀请表现优异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年级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学的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独立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借助教室中现有的物品,为学生展示日常学习中形似二者的事物,比如课桌、魔方、文具盒、橡皮、板擦等物,以此为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相似的事物,此时,学生会回答诸如汽车、楼房、纸箱、音响、鱼缸等物体。如此,通过引导式教学的方式,拓展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收获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四、强化学生想象力培养

五年级学生在摆脱小学低年级学生所具备的低龄性特点的同时,也具备着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有益于学生的今后成长与发展。例如,在进行“分数”的课程学习时,需要对分数的性质和意义进行熟练掌握。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法,邀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若你家中有且仅有一个苹果,弟弟和你都想吃,那么每人应当分取多少苹果?此时,班级学生大多会异口同声地答道:是一人一半。这时候,教师就可引出分数1/2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可令学生发散思维,若家中有朋友前来做客,如何进行苹果的分配。并以此为发发,要求学生不断地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此时,有些学生也会由分食苹果联想到分食蛋糕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顺利展开分数教学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强化和培养,以此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譬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它们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方法也在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知识的高效教学。例如,在进行《长方体表面积》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借助教学模型使学生与长方体进行近距离接触,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其六个面进行全面展开,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其表面积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同时,教师还可采用引导教学的方式,启发学生依据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推导。在得出计算公式后,教师通过归纳法要求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行系统性归纳,以此加深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由此可见,通过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能够收获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六、 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仍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甚至一些学生会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偶像,他们非常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在进行奇偶数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数字进行奇偶性的快速回答,对回答快速准确的学生,教师需对其予以课堂表扬;对回答情况较弱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对其加以鼓励。在数学课堂授课环节中,通过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七、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可行策略,以此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收获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聪英. 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 教育:文摘版, 2016(11):152.

篇3

妈妈给予我的爱是其它人所不能及的爱。记额四年级的一次单元考试,当数学试卷发下来以后,我看到那个红红的数字,顿时傻了眼。八十九分这个分数离父母对我的要求还相差一截呀!我的心中尤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心好凉好凉……

分析完试卷,老师叫我们把试卷带回家签名。那一天,我不知所措的背着书包,迈着沉甸甸的步子回家了。

到了家,我拖着书包,躲进了我的小天地——房间里。我一边做作业,一边摸眼泪,一边想:“要不要把试卷给妈妈看呢?她看了一定会很生气的,一顿骂是免不了的,不给她吧?没有签名,老师那也交不了差呀!怎么办呢?

正在胡思乱想,妈妈叫我吃晚饭了,我一声不吭的来到饭桌前,蒙头扒着白饭,连我最爱的红烧肉都不吃了。可妈妈到是挺得住气的,什么也不问,我也不知道她胡芦里卖得什么药。只是她不停地往我碗里夹我爱吃的菜。

终于,我把这顿“漫长”的晚餐吃完了。我依然“??rdquo;地一声把门关上了,我心里默默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这次考试没有达到你对我的要求,对不起,下次我一定考好它。”第二天早上,我心事重重地来到了学校,我拿出试卷一看,噫,妈妈居然已经在我的考卷上签好了名,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忻怡,我知道你不想让妈妈失望,但沈老师早就告诉了我你的考试成绩,我知道这次你已经尽力了,希望你以后加倍努力,考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成绩。

篇4

【关键词】学习迁移;小学数学;影响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过去的学习经验对现在甚至将来学习的影响[1-2]。从迁移的效果划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具有促进作用,后者具有干扰作用;从迁移的研究方法划分,可以分成自主迁移和告知迁移,前者是让学生自行产生学习迁移,后者是由教师告诉学生源题和目标题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参考源题求解。王秀冬[3]等人在告知迁移的前提下,研究发现学生在新旧知识上的迁移能力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章建跃[4]等对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进行了研究,奥苏贝尔[5]研究原有知识的巩固性对新知识的影响等等。本研究是通过对小学生在告知和不告知学习迁移的情况下,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希望可以为小学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调查资料

(一)一般资料选择我校于2012年3-5月的数学教学小学五年级1、2班小学生共94人;年龄9-11岁,平均年龄10.2岁。将1班作为学习迁移组,有学生46人,将2班作为普通学习组,有学生48人,2组学生年龄、性别、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二)数学迁移教学的实施

1、普通学习组

48名学生,按常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授课,不告知应用旧知识做迁移,不提供多余的例题。

2、学习迁移组

46名学生,由教师制定专门的学习迁移的数学授课内容。授课内容与普通学习组相同,是五年级的数学课本知识,但是在每次数学课堂上,都会通过多种数学迁移的方式授课。每星期课程结束后都会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小测试。在学习迁移组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迁移教学。

(1)类比学习。每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都会创造新旧知识的关联点,通过老知识引出新知识,实现数学新旧知识的迁移。如在教授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时,将46.3扩大10倍,小数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几个数位的?扩大100倍、1000倍时小数点又是怎样移动的呢?同样的,将46.3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时候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实践应用。教师尽可能地创造生活场景模拟数学上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融会贯通,学会用书本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创造一个在文具店购买尺子、本子、笔等的场景,挑选学生一起在场景中充当文具店老板和需购物的学生,通过模拟购买多少文具,要花多少钱,剩余多少钱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不同货币之间转化、进率的关系,深化对数学知识四则运算的理解。

(3)学会总结。教师在授课课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教授学生学会总结的过程,也是学生充分发动脑筋思考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记忆并理解好数学知识。一般来说,当一个学生的总结能力越强,他越容易找出某个知识点的核心因素或多个知识点的共同因素之间的联系,迁移的效果会越好。在每次数学课题上,教师总会随机挑选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的概括总结,总结正确的当场给予表扬,错误的给予鼓励。

(4)温故而知新。知识迁移是在原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先温习和巩固老知识,为授课新知识埋下伏笔。如在学习求最大公因数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然后通过例子求12和16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图例法、短除法等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知识,也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新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月终数学测试的方法,对2个班级94个学生的学习施测。试卷内容由教师自编,包括4道例题,还有4个相应的练习题,涉及的知识点有2个新知识,2个旧知识。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例题做出4道练习题。

最后的成绩分成优秀、良好、一般、不及格等4个不同的成绩选项。90分以上为优秀,75-90分为良好,60-75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四)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8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2组五年级小学生对数学测试的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2组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测试成绩比较(%)

组别 n 优秀 良好 一般 不及格

学习迁移组 46 30(65.22) 15(32.61) 1(2.17) 0

一般学习组 48 24(50) 19(39.58) 3(6.25) 2(4.17)

P 0.018 0.354 0.016 0.054

三、学习迁移和常规教学的本质区别

学习迁移简单的说是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常规教学是对教学应遵循的“常规定”。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学习迁移是一种数学方法,而常规教学是一个教学流程,如果掌握了正迁移的方法,使之用在教学上,可以使数学教学更轻松,学生触类旁通。

四、讨论

迁移是每个人在学习中的很正常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应用好这个学习迁移的特点,通过多种迁移方式传授知识,。我校数学小组在教学中将迁移学习的能力当作教学目标之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出发,围绕学生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辅导练习等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迁移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迁移教学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迁移学习的实施者,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学时,最好可以以小学数学课本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为基础,注意小学知识的纵横方向的融会贯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体系。2、迁移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的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促使学生实现从告知迁移到自主迁移的转变。3、在教学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警惕负迁移的出现。在授课时一定要做到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和类比练习题,尽量不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学习,避免负迁移的产生。4、尽量在学习中创设学习迁移的环境。有这样的迁移环境,学生才会在新旧知识中产生迁移,这也是教学迁移的目的。

通过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是学校教学的根本。在整个学校中营造一种活泼、创新、向上、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学校里尽情的学习基础的知识文化,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64

[2]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41-50.

[3] 王秀冬、赵继源、刁玉梅,初中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研究,2011(8),50-52

[4] 章建跃,林崇德.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0,(4):47.

[5] DavidA. Sousa. How the Brain Learns: AClassroom Teacher s Guide[D].Corwin Press,Inc,2001:136.

[6] 杨永梅,初中生数学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J],新课程学习,2011(12),34

篇5

爸爸是一个“厨师”。他做的饭超好吃,我喜欢吃爸爸做的糖醋排骨、油焖大虾、鱼、面条……他是一个专门给我和妈妈做饭吃的厨师。

爸爸还是一个“数学家”。他能把我不会的数学题一一化解。他玩扑克时会玩“二十四点”。就是把任意四张牌用数学的加减乘除来计算,最后都等于二十四的游戏。所以我经常称他为“数学家”。

爸爸修理东西的技术也不差,他更是一个“修理师”了。爸爸修过我们家的好多东西:小到扫把,大到电脑、电视、热水器、微波炉……我在上牛顿实验班的时候,有些东西会做不好,拿回来让爸爸帮我,他总能很快地做好。就拿这次来说,我做的是“巴克球”,上课时我已经能做成球形了,自我感觉很满意,但是按照要求应该是由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可是我做的还有四边形和八边形。爸爸说帮我研究研究,还说等我做完一项作业他就能改好。果然,我刚写完一项作业他就改好了,我兴奋地大喊“老爸,你太伟大了!”

爸爸还是一个“心理专家”。我和妈妈“吵架”后,他总能让我们和好,哄哄这个,说说那个,还帮我们分析呢,一会就让我们又有说有笑的。爸公算得上是一个很不错的“心理专家”呢!

爸爸还是我的老师。针对我的学习,我们专门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我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这段时间归家庭教师—爸爸支配。他教我默写英语课文的窍门、做试卷、听写单词……真是一个像朋友一样的老师呢!

爸爸更是一个幽默大师。他非常幽默,常逗我和妈妈笑。就在前几天,他居然在我吃棒棒糖的时候,突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一下就从我手里抢走了,接着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我和妈妈先愣住了,接着就爆笑起来。

怎么样,我的“多功能爸爸”厉害吧。我超喜欢他,我家有了他,时时刻刻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幸福!

篇6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2-0019-04

一、问题提出

小学教育是每个现代人都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石。尽管目前小学教育水平都已明显提高,但是依然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即学困生。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学困生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应重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其中阅读理解是关键。在过去十多年里,大量研究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克服小学生的阅读困难。有研究发现,教师每天训练学困生阅读半小时,让学生首先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一年的训练后,阅读困难学生的阅读能力均有所增强,阅读成绩明显提高。笔者推测,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是提高阅读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

认知策略指导模型也是提高阅读困难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模型包括:综合、预测、澄清、怀疑、使用文本结构、形成脑力图像、激活先前知识、证实主要观点以及推理。然而,使用单一策略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需要把多种策略综合使用才能见效。采用认知策略指导模型对香港学困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进行指导,结果发现,其汉语阅读能力获得较大提高,学困生在汉语阅读过程中能够使用更多的阅读策略,并且能够更积极地阅读汉语读物。此外,还有融合字词的发音等,也是提高阅读困难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这些实验结果来看,多种方法都可以提高阅读困难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进而提高其语文成绩。

数学与语文同样重要。无论要求数学学困生回答机械性问题,还是回答挑战性问题,都对学困生有所帮助。对7岁到13岁数学学困生实施定期、临时的引导性指导和结构化指导的结果发现,两种指导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多关注学困生,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提高其数学成绩。

还有研究者发现,对3~8年级的数学学困生进行元认知指导,即指导学生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注意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质疑等,结果发现,元认知指导能够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由此看来,元认知指导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数学。科里坎特和布罗扎(Kolikant&Broza,2011)以录像方式对数学学困生讲授分数知识,结果发现该方法有助于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动画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能够使知识具体形象化、直观化。上述研究表明,多种研究方法基本上都可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选取某市某普通小学五年级普通班级的学生,2女4男,平均年龄11岁。这些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在其班级中都较差。

(二)实验程序

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以及准实验的方法。主试与每个被试交谈,了解其在学习语文和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被试的个性特征,根据每个被试的个别差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施实验共14天。实验前五年级近期语文和数学测验成绩被作为前测成绩;实验结束后,该校所在的区进行全区统一测验,该测验成绩作为后测成绩。

被试1 被试描述:“语文成绩很差,识字有障碍,很多字记不住。”

主试印象:该被试稳重,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是不善言辞,可能是因为学业成绩差而不自信。

解决办法:默写这学期学过且要求背诵的课文,从第8单元往前,如果背诵的课文短,就默写两篇课文。基本上每天1课。在每次默写完后要与原文对照,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若有,立即抄写2~3遍,不能多于3遍。在抄写过程中,要做到边写边念,还要口头组词或成语。

被试2 主试通过与该被试交谈对话发现,该被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习方法不对,主要表现为题海战术,尤其是当考试成绩不好时,这种行为几乎达到疯狂状态;其次,在考试期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情绪紧张;个性特征偏不稳定的外向,自信心较弱。

解决办法:第一,不要做很多卷子;第二,每天只需做一份试卷,训练自己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能够镇定情绪;第三,回到课本,复习基础知识。

缓解紧张情绪的建议:

第一,太紧张、太松弛都不好,适度紧张,大脑才能积极思考;

第二,不要太在意结果,只要努力了就可以;

第三,要建立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行;

第四,考试时要做到:1. 拿到试卷后,浏览全卷,粗略了解有多少道题目,题目的难易程度,不能卷子发下来就埋头做题,这样只会“欲速则不达”;2. 做题时应该由易到难,因为每做对一道题对自己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一时不会做的题目,暂时搁置下来,作个记号;3. 遇到难题要沉住气,心里想:别人做得出的,我也做得出,我做得出别人不一定做得出,我做不出的别人也做不出;4. 试题答完了,要检查。

被试3 被试描述:对于阅读理解,“字基本都认识,题都能够读懂。不知如何下笔,表述不清楚,不会组织语言。弱项:联系上下文写出词义或成语的意思,失分最多。约40%的成语不知道其意思;约60%的成语,知道其意思,但组织不好语言。”“数学偏科,对数学理解快,但是对于应用题目,例如鸡兔同笼,即从腿推理鸡多少只,兔多少只,比较繁琐,自己很容易出错。”

主试印象:说到做不到,不能正确评估自己,往往高估自己。

解决办法:针对语文,建议在阅读课文、课外书籍时,遇到不认识的成语要做到:1. 先查词典;2. 把成语的意思标在书页边;3. 再次阅读包含成语的前后几句话,从而深入理解并掌握该成语以及应用。数学,对于较麻烦的应用题,应采取画示意图,能够直观地看出已知条件的来龙去脉,从而解决问题。

被试4 被试描述:“计算题目老算错,带小数点的数字不太能算对。”“生字有时不会;阅读不理解。有时字都认识,就是不理解。”

主试印象:不自信。

解决办法:在计算题中,把竖式中每个数字拉开距离写,不容易出错。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查字典,默写生字,边写边读边组词或成语,抄写2~3遍,最多不超过3遍;多读短文。

被试5 被试描述:“有些题目绕不开,应用题越看越糊涂。”“感觉语文还行,但是同音字容易弄混淆。”

主试印象:学习很踏实,能够刻苦努力,个性稳定。

解决办法:数学,1. 首先阅读一遍题目;2. 写出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3. 画示意图。语文,把同音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被试6 被试描述:“应用题目,感觉和某个题目差不多,然后未读完题就开始做,结果做错。偶尔做对了,就会继续使用这个办法。”“阅读不好,文章讲得什么,推测不出来,有时不会写或写不好,涂抹太多,就不想写啦。”

主试印象:不相信他人,疑心较重,不自信。

解决办法:数学,1. 必须读完题目;2. 画示意图。语文,最好在草稿纸上写,然后读顺,再抄到卷子上。

三、实验结果

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威尔科克逊(F. Wilcoxon)提出的符号秩次检验方法,把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语文成绩(见图1):所有被试的后测成绩显著地高于前测成绩(Z=-2.207,p

四、讨论

通过实验发现,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以及不同个性特征,将对学困生在提高学业成绩方面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除被试4的数学成绩以外,其他学困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均大幅度提高。因此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助于提高其学业成绩。

(一)给予学困生高度关注

在实验期间,被试1和被试2受到教师的格外关注。依据他们的学习困难之处以及个性特征提出了解决办法,教师每天都给他们布置详细具体的任务,并亲自督促他们,亲自检查他们的学习结果。该教师是其学校里非常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也对这些学生比较了解,所以她的监督检查对学生学习起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阅读成绩产生显著影响,经验越足,学生阅读成绩提高越快。

(二)指导学困生学习方法

有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该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方法合适,其学业成绩将能获得大幅度提高,否则事倍功半。在本实验中,主试根据每个被试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每个被试都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被试1的语文成绩最差,识字有障碍,很多字记不住,对此首先让被试默写课文,其目的是把课文中这些字变成常用字,从而提高识字量;其次对于错别字反复练习,不能超过3遍,其目的就是要求被试在最兴奋状态下学习记忆这些生字,否则容易使大脑疲劳。

此外,解决数学中复杂的应用题目,在了解已知条件,以及求解问题后,尽可能画出示意图,这样将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因为示意图具有直观性,容易在大脑中建立各条件之间的联系,示意图有助于记忆。图示额外地促进精确脑力模型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和提高元理解的精确性,并对低词汇能力学习者的元认知和认知有较强的影响力。

(三)增强学困生工作记忆

虽然工作记忆储存时间短且容量有限,但是它对知识获得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工作记忆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数学和阅读成绩低的学生,其工作记忆广度也较小,工作记忆也较差;反过来,低工作记忆成绩的学生,其学业成绩也很差。

在语文中,指导学生采用记忆策略提高学困生的工作记忆能力。对于错别字,边写边念,还要口头组词或成语。该方法首先利用多通道方式,激活各个通道的大脑区域,同时记忆该错别字。其次,组词或成语是为了提高学困生的“组块”能力,例如,对于幼儿园托班的孩子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字在幼儿的工作记忆中占据7块;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这7个字在其工作记忆中占据1块,这是因为成年人具有很强的“组块”能力,把这7个字组成一个词组。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地,成年人为7±2个块或单元。因此,当人们“组块”的能力获得提高后,其工作记忆广度将会提高,工作记忆的容量将会扩大,工作记忆能力将会增强。

(四)提高学困生自信心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学业成绩较差时,较容易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在本研究实施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学困生都不自信。然而,依据学困生的个别差异,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后,除被试4的数学成绩以外,其余被试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均获得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学困生的自信心。

五、建议

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教师: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第二,优秀成绩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学困生,因此应根据学困生的个别差异,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第三,教师应想办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第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教授学困生如何“组块”,进一步提高学困生的阅读理解力,从而提高其语文成绩;第五,教师应注意建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本文系2010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益金课题“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评语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GY2010091)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Lau K, Chan D W.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mong Hong Kong low achieving students [J].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007(20): 833-857.

[2] Cardelle-elawar M. Effects of metacognitive instruction on low achievers in mathematics problems [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994 (1): 81-95.

[3] Kolikant Y B, Broza O. The effect of using a video clip presenting a contextual story on low-achiev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discourse [J].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011(76): 23-47.

[4] Ishaka N M, Yunus, M M, Rahman, S A, Mahmud Z. Effects of FLEP on Self-Motivation and Aspiration to Learn Among Low-Achieving Stud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across Gender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7): 122-129.

篇7

易中天先生更是难抑心中的激愤: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有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不拿人当人。

其实,教育的任务不过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能够代代文明进步、繁荣昌盛,培养有自主精神、健全人格、担当意识、博爱情怀、创新品质的合格公民。鉴于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基础教育危机的实质,那就是有滑向了“只看分数不管人”的真教育的反面的倾向,为此,我不能不扪心疾呼:把做人的公平还给学生!

一、许多学生基本权利的公平都给剥夺了

足够的睡眠、科学的饮食、愉悦的情绪、正常的交往和独立的思考。这些权利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孩子正常成长和发展最不可或缺的,然而部分基础教育学校却生生把这些东西几乎都给剥夺了。学生整天只是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除了课本、练习册、考试卷还是课本、练习浴⒖际跃恚不问世事,更没有时间读经典美文,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过着一种“死学死练死考死循环”的生活。他们时刻处于为考试和升学而忙碌着的状态,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学生的作息时间被规定到每一分钟,早上五点半晚上十一点(做作业慢的还要熬到一两点)甚至连吃饭和排队时都在看书,午餐和晚餐后只有十几分钟的自主消化时间,这还谈什么足够的睡眠和科学饮食。长期如此枯燥、疲惫、厌烦地“死学死练死考死循环”,身心健康备受摧残,还谈什么愉悦的情绪?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灌输标准答案,手段就是不断考试、施压,根本就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平台,还怎么指望学生有什么独立的思考?学生不能怀疑,不准批判,不会分析、思辨,也想不到要去实证,当然也就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也只能是,文科生变成“字纸篓”,理科生变成“机器人”。谁都不会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有的学校甚至严禁学生交往,只准学生一门心思“死学死练死考”,违者就要扣班级的德育分数。学生连正常的交往权利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合作智慧等?许多学生的最基本的成长和发展权利被我们毫不觉悟地剥夺了,岂不知这对学生而言,则是天大的不公平!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本就无法保证,还谈什么为了学生明天的幸福人生?尤其可悲的是,一些人并不以此为可悲,反而感到了一种成功的荣耀!

二、许多学生可持续发展权利的公平都给剥夺了

教育方针,其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获得发展。然而,这“五育”如何并举,如何融通互补地综合发挥育人效益,则更是许多学校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的“美丽构想”了。实事求是地讲,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界,很多学校(高中尤甚)几乎都是一切为了分数和升学率,一切靠分数和升学率来说话。实质上,早已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按分数评价优劣、按人数计算利益、按上课天数寄望质量的教育游戏。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仅仅成了为学生夺得分数的高压策略甚至欺蒙手段,形式主义的学校德育中已被推向了无聊的高地;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仅仅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摆设;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仅仅成了应付各级各类检查和观赏的漂亮门面;一些教师仅仅成了评职晋级的敲门砖。真可谓,只有分数和升学率才最真实、最靠谱、最是真理!在一些学校里表面上轰轰烈烈高喊素质教育,实际上却是在死心塌地、扎扎实实、不择手段地搞应试教育。有人可能会认为,抓应试教育总还可以代表“智育”工作做得很实在吧。对此,我不敢苟同。那种为应试得高分的教育,恰好是对智力发育的摧残!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哪位公司老板还会问:你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初中二年级的物理、高中三年级的英语,各考了多少分?学生没有了可持续发展权利,也就不可能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养了,那么他们这辈子也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地健康成长和发展了。这对学生做人和发展而言,又是一个怎样沉痛的不公平啊!

三、许多学生个性发展权利的公平都给剥夺了

强制性的课业加量,重复性的作业负担,误导式的考试评价,使许多学校教育已经远离了教育本真。一方面,一些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高人几等,一俊遮百丑,什么好事都是他们的,于是就养成了自我优越感膨胀、唯我独尊、自私自利、情感和意志脆弱等负面性格。更为奇怪的是,一些高分的学生在未成年之前,就超负荷运转,超生理承担,而到了大学之后,一夜之间,却又变得逍遥、轻松,真像是刑满释放似的,彻底解脱了。除了家庭贫困者忧虑日后就业尚能混个合格,有太多的人谈情说爱,穿戴讲品牌,吃喝讲品味,沉溺于网络,追随于享受。另一方面,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就成了差生,就一无是处,既不能被发现任何亮点,更没有任何展示自己长处的舞台,于是就形成了我什么都不如人、只好应付父母、只配混日子、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等不良心态。网游成瘾、早恋低龄、厌学逃学、行为失范,早已作为应试教育的副产品在批量生产了。好端端的孩子,硬是被生生被逼向犯罪,成为“不安定因素”。

孩子本都是天使,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教育就是唤醒每个孩子,让他们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该逼着学生去准备考试、去制造分数、去靠分数升学,并用能否升学去判处人生的成败。整个社会又都仅仅是靠分数评价标准,这也就更助长了一些学校肆意剥夺学生个性发展的疯狂行为。结果呢,就只能是把学生未来的发展逼向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局。由此看来,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权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付出怎样沉重的代价!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案例式教学策略 典型案例 有效教学

引言

相比语文和英语等文科科目来说,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是较强的,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文科科目那样活跃,而是一门较严谨的学科。在数学课程设置逐渐深入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往往会因为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态度不对、学习习惯错误等原因而使得数学这一科目成绩较差。而后随年级的增长,数学的难度也在增加,这就让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我国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1.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与案例式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

1.1我国小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国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处于被动的状态,为了应付每次的考试而学习,而且小学生还处于思想不成熟的阶段,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教师对数学这一科目的教学难度加大。经观察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小学生都有错误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薄弱。很多小学生的家长由于长期外出打工、忙于工作或个人文化水平较低等,没空看管孩子学习和作业,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放松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数学成绩下降,于是学生逐渐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只会使其学习形成恶心循环。案例式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方便其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更简单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2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的小学生较多,因而逐渐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社会现状下教育工作者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就只重视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授予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方法,只一味授予学习重点,小学生只能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然后通过不断重复等各种方式达到牢记的目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会在每一次考试前把教材的内容进行压缩,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接受,在时间不充裕时还会占用一定的课余时间进行加课辅导,这就在无形中加强了小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在学习数学时思维不活跃,缺乏创新意识,个人能力无法得到发挥。还有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小学生在每一场考试中从容应对,正常发挥,就在课上课下通过不间断地试卷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渐适应考试,把原本应该有趣的教材知识转化成了各类枯燥的练习题。学生在成长阶段应有的灵活思维都变得迟钝,数学的魅力也被各种练习题所埋没,小学生每天在一堆重复的劳动中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取案例式教学策略,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供保障。

1.3教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及教学设备不一

虽然我国已经有大部分小学院校已经采取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依靠于黑板和粉笔及简单的幻灯片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调动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无法在创造中学习。而且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个人专业水平不一,多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就不够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就只会依照教材适当进行浅层面教学,无法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也无法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便于数学学习的学习方法,这就使小学生不能接受到较深入的数学知识。

2.案例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案例式教学的意义及方法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将较隐形的知识向显性转化的教学方法,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所具案例一定要贴近实际,真实性较强,便于小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该案例也要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难易程度适中,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2.2教学中所举案例要具有真实性

在我国各方面都迅猛发展的现状下,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改变了原本以获取高成绩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思想,而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学会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的数学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现实进行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一定要有真实性这一特点,在设立各种教学任务时都以实际出发,譬如在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如“100-37-29=?”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实际情景:小明的妈妈出去买菜,一共带了100元钱,在购买土豆和鸡肉时共消费37元,然后又购买汤圆和白糖共消费29元,小明的妈妈还剩下多少钱?这种依据于实际的案例不但不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而且在今后实际应用中也大有帮助。

2.3案例式策略要有开放性

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所采取的案例也不需要规矩不变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譬如在对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让学生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求法,然后根据其公式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有学生认为,若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向内对折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该长方形的长为三角形的底边的二分之一,长方形的宽是该三角形高的二分之一,因此该三角形面积为长方形的两倍,即三角形的底边长×高÷2。

让学生推向不同的解决方法: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将两个边对其拼成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底边×高,其中底边为二分之一三角形的底边长,高为三角形的高,该公式所得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因此三角形的面积为底边长×高÷2。

第三种解决方法:把一个三角形纸片的顶角平行折向底边,然后沿折痕将三角形剪为两部分,即梯形和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三角形进行中间对折并沿折痕剪开,所得两个小三角形分别放置于梯形的两边,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此时长方形的面积为底×高,该长方形底为三角形的底,高为原来高的二分之一,因此三角形的面积为底边长×高÷2。

这样就让小学生凭借自主思维实现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改变原本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课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其创造性。同时学生也能够透彻地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不再是死记硬背,不但使得课堂的趣味性大大增强,而且学生在对数学学习中的兴趣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既获取知识,又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

3.结语

案例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极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值得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用于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董爱军.紧扣典型案例开展有效教学―浅谈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2011(06).

[2]张春凤.紧扣典型案例开展有效教学―浅谈案例式教学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运用[J].2012(11).

篇9

所有的“对得起”与“不辜负不过是一个责任而已

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或许你已经走进高三的教室。而我为你写下这些文字,是在6月7日。此刻,考生正在教室全身心答题,校门外则是攒动的人头与焦急张望的眼神。

而在三年前的6月7日,当我漫步在合肥街头,经过一所壁垒森严的中学考点门口时,翘首张望之余,心头也不自觉地多了一份紧张与惶恐:明年此刻,走进考场的便是我,接下来的这一年我要怎样度过,才能不枉这十几来年的辛苦攻读?才能不辜负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年耕耘的父母的殷切期望?才能对得起自己心中珍怀已久的梦想和那些少年心事壮语豪言?这些,大概也正是你今日正在思考的问题吧。

当我走过高三,走过这一年里的风风雨雨坎坷崎岖,再去翻看自己彼时写在日记本上的这些惶惑,却不禁莞尔一笑:所有的“对得起”与“不辜负”,不过是一个责任而已。对过去负责、对现在负责、对未来负责,对自己最初的梦想、对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对每一个关心自己的人负责,高三之路,便不再迷惘了。

做出的选择要无怨无悔,给自己一个交待

记得高三开学的前夕,我母亲,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进来我的房间帮我整理行装,并且一反常态地过问起我学习上的事情:“儿啊,我就盼着你明年考个好大学呀!”对高三一片模糊、毫无概念的我只得如实相告:“还说不定呢,估计得再来一年。”说完之后便后悔自己竟在这样的时刻说出如此丧气的话来。也常常想起母亲当时满脸的失落和那双瞬间红了的眼睛,甚至想起与此相关的一切一切,想起一句听起来特别悲壮的话: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

是的,既然做出了选择便要无怨无悔,要给父母师友一个交待,更要给自己的选择一个交待。

最初的梦想,莫失莫忘

带着这样的想法走进高三,离家的时候,故作轻松地对送别的母亲说:“放执著,不是莽撞的固执,而是听从内心的真切追寻:不是懵懂的重复,而是清晰明了对梦想的坚持;不是投机取巧、拈轻怕重,而是即使头破血流也永不言弃。纵使路途艰险荆棘遍地,纵使孤单无助不如人意,纵使风雨兼程遇到失望,也绝不应该停下脚步。“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痛苦和沮丧之中坚强地迈过大小坎坷,你可以回首过去,汲取经验,也可以变更方式,调整步速,但一定,不要放弃跟随你内心的声音。终有一天,你收获的,会比你想象中的更多。这,便是执著的真谛。

不知疲倦,每天都在执著地努力

刚刚迈入高三的我,虽然难免有所心吧,儿子不会给你丢脸!此话一出,又觉肩头沉重了一分。

而比母亲的话更时时刺痛我的,则是一连好几本日记中不时闪现的话语,那些“当年”的凌云壮志。高一暑假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一句:“云的梦想在天边,我的梦想在燕园”,遂心驰神往,当即记在了日记本上。高三入学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发给每人一个信封,让大家各自写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封存其中,留待三年后再拆开来看,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十四个字,用的还是美工笔,张扬恣肆。等真的到了高三的紧张复习,面对自己每次考试五百多分的成绩,一点点算计着自己与那座学府的巨大差距,愈发觉得自己卑渺而可笑。

但后悔也好,沮丧也罢,说出的话收不回,既然放出了豪言,便只能硬着头皮不让它成为笑柄。我想,这也是一种负责吧,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更是对自己曾经的梦想、对自己内心的追求负责。我的课桌上曾经不止一次地贴上了“最初的梦想,莫失莫忘”。亲爱的朋友,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梦想吗?在这“漫漫征途”开始的时刻,不妨比照一下,看看今天的自己,是否正朝着当初梦想的方向?

高三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是一段紧张的复习、一场重要的考试,它更是一段让我们感知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对许多以往模糊而今清晰的词语有更加深刻的体悟,比如青春,比如梦想,比如我絮絮叨叨说了半天的责任。如此,与其以十八岁作为成人的标志,倒不如用高三更为恰当吧。

执著——

跟随内心的声音

忐忑,却对未知的一切充满了热血和信心。在班主任特意准备的纸张上,我自信地提笔写下了梦想中的大学:厦门大学;面对骤然变得紧迫和匆忙的学习进度,我毫无惧色地迎头赶上;在父母老师充满期待的目光面前,我也一向给予让他们满意的回答。翻开那一本本各式各样的复习资料,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我也感觉到了一种动力: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到了即将收获的时候,不是吗?

那一段日子,我好像不知疲倦一般,每天都在执著地努力着。我的数学一直都是弱项,就每天多做十道题,重点难点抄到笔记本上,直到我熟稔于心为止;不擅长记历史年份和发生的事件,就将历史书从头到尾整理一次,自己列一张历史年份事件表,没事就多看看。记得某次地理测验差点没能及格,我就把这张试卷上的题目反复研究,直至掌握其中原理才肯罢休。

当挫折袭来,请给随内心的声音

这样顺利地度过大半个学期之后,我却遭遇了一次惨烈的“滑铁卢”。那是期末之前的一次学校联考,老师事先就反复强调过这次考试的重要性,我开始并不以为然,但试题中出现了新题型,再加上对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让我最拿手的语文也勉强维持在班上平均水平,更不用说原来的薄弱科目了。知道分数的那天,虽然没有受到老师的责备,但我却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看到那惨不忍睹的分数,我甚至想到了放弃。是啊,好几个月的努力学习,没日没夜的埋头苦读,难道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一路上磕磕绊绊走来所支撑着我的勇气和动力,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一向被我消解和化作动力的无形压力则蓦然沉重起来。此时高考与我是既远又短,远到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继续就觉得苦不堪言,短到似乎远远不够我真正做好走上战场的准备。

这样的矛盾心情之下,晚自习后我没有及时回家,而是在学校的田径场漫无目的地走着。以往积压的疑虑在此刻纷纷浮上心头,我真的能够像我希望的那样考上厦门大学吗?然而我还记得那晚,与往常并无差异的一个夜晚,白日的浮躁沉淀下来,化作宁静的空气,喧嚣不再,身边不时有人跑过,某个角落有两三个人窸窸窣窣地谈着心,甚至还有人小声地放着不知名的歌曲。我一圈圈地走着,心也慢慢静下来。

当沮丧和不甘褪去,心底那个执著的声音再度响起。有什么梦想的实现是不付出代价、不经历挫折的呢?我分析着这次失败的原因,对新题型的不熟悉,对重点掌握得不够全面,一直以来难免滋生的懈怠和自大……这些,并不是什么不可克服和避免的问题。我心中的梦想,难道就这样经不起一点考验和打击吗?过去几个月里我所做的努力,我坚持的执著,我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最终一定会换回应有的回报。

事实证明,执着,一定有所回报。接下来的复习考试中,虽然我还是会遭遇不少挫折,然而每一次,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而在最后的战役——高考中,我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如今,身在这梦想的“南方之强”学府,我仍会跟随内心的声音,大踏步前行。

方法——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段跌跌撞撞的探索之路,虽然在不断学习与自我否定之间兜兜转转,耽误了许多时间,但或许这才是高三这段旅程的号致所在。我们在不断地碰壁、摔倒之中学会了对自我的思考与评价,学会了对自我的把握与控制,也学会了寻得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世间的方法千千万,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还未做好准备,就已经高三了

准确地说,高三是从最后一个可以狂欢的暑假还没开始时,就急急忙忙插了队,闯进我们的生活。

时间进入七月,我们已经搬进前辈们的地盘。年级主任不止一次给我们召开大会,撕心裂肺、挥汗如雨地大喊:“我们已经是准高三学生了!”我们已经是准高三的学生了,在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我们就被推上了舞台,茫茫然不知所措。

我仍旧按着高二的节奏龟速前行。上课便在老师枯燥的重复知识点中发发呆,开开小差,顺便做做笔记;下课继续神游物外,或者前后左右地扯扯闲话;晚自习便完成好老师交待的作业。一天也就不紧不慢地过去了。

也许,我该放弃某些让自己画地为牢的东西

我的平静悠然的小日子和周围打仗一般的氛围显得那样格格不入,渐渐地我也有些不安。

小A整日跟打了鸡血一样(网络语言,意为“疯狂”“痴迷”),早上寝室里还没开灯就已离开,晚上非要等到校警来轰人才会离开教学楼,回到寝室还得在床上开着台灯夜战一段时间才肯罢休。就连午休的时间她也贡献给了作业,躲在空空的教室里跟中午检查的校警叔叔打游击。这样卖力的小A对我不是没有影响,我便也开始了与校警叔叔的斗智斗勇之路。不过没几天,这个想法就被在课上频频与我相见的周公给扼杀掉了。

对我这样睡眠需求量远大于常人的人来说,这样顾此失彼的方法好像不是个高招。

小B从文轩书店搬来一大摞的复习资料,什么高考真题、各地模拟、仿真训练……应有尽有。上课下课,扑在试题上,浑然已经人笔合一,物我两忘。只偶尔抬头瞄一眼老师新讲的习题或是布置的作业便又回到自己的世界了。我瞅了瞅面前快要堆积成山的试卷还有练习册,暗自摇了摇头。

这样大面积撒网扫荡的题海终极战略,好像,也不是我的菜。

小C每天晚上总会留出大块的时间抄录每天做错的习题,工工整整地写上错因与评析,无论作业多少,无论老师会不会霸占最后一节的公共自习,风雨无阻。日积月累,便有厚厚的一本。我很纳闷她的作业是如何处置的,她施施然告诉我一句:“自生自灭。”然后便继续她风雨无阻的纠错,剖析与抄录。

我暗叹一口气,继续我按部就班的路线。

日子一天天平缓却又坚定地往前推进,渐渐侵蚀掉我所有的淡定。身边的人都已坐上了适合自己的飞机火箭,马不停蹄地与时间赛跑,我还坐着拖拉机,在后头“哼哧哼哧”地追。

也许,我该放弃掉某些让自己画地为牢的东西。

按照自己的习惯稳定前行,觅得悠然与安宁

无法做到晚睡早起,我便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生活习惯稳定前行。虽然不像之前早上会腾出半个小时读古文释义、英文单词、做数学题,但这时的自己明显精神抖擞,好似记忆力也增强了许多。不会让自己早起半个小时得来的知识在与周公抗衡的过程中慢慢消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复习资料,我则会重点看每次做过的试卷。在第二次试卷发下来之后,与前面一次做对比。分数当然要对比,但我对比更多的是出错的点和错误的可避免性。对于数学,我会对自己说,为什么这次选择题错了一道,上次却没错,真是因为不会,还是因为粗心;对于语文,我会着重看作文的大分,然后“拷问”自己,为什么这次拿的比上次高了五分,是因为字体工整了,内容充实了,还是文字更有感染力了。从最细微的深处着手,成效便是飞跃。无法腾出时间来摘抄错题,我就在备忘录上记下易错点,有空便瞄上一眼,不断地加深记忆。要是觉得记牢了,就让旁边的同学考我一下,过关了就扯掉这张。不可能战胜所有的深题难题易错题,我也要在老师重复讲我知道内容的时候抽出时间攻克一两道。给自己增加一分希望。虽然周公仍旧会时不时地来跟我“碰个头”,但是在我精心规划、按时执行的作息时间下,也渐渐地被我冷落了。

你是快了还是慢了,日子都在一天天地往前推进,不卑不亢。我终于重拾了我的淡然,在高速运转中,觅得了另一番的悠然与安宁。

规划——

决定了人生的精度和耐力

规划,犹如一名智者,在我们的人生中不紧不慢指引着我们前行。初入高三,学习规划帮我们拨开迷雾,看清目标,越挫越勇。未来规划,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这样才能轻松快乐地学习。

学习规划,决定了瞄准的精度

我有拖延症的毛病,进入高三就越发严重。所以,制定详细明了的规划迫在眉睫。我先问问自己,现在的我能正确认识自我吗?我现在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什么水平?大考之后争取达到什么目标?弱项和强项该如何复习安排等等。

这样的规划在治愈拖延症上似乎很有效,但却并不等于成绩的提高。我想了几天时间,发现规划除了“量”的层面,还应该达到“质”的飞跃。于是我完善了自己的规划:把学习任务列出来,将其分配到每一周,通过计算,最终确定每一周中可以有多少时间学习,每项内容大致可以分配到多少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才会忙而不乱。这种规划大大解决了我拖延症的毛病。当制定出规划并实施之后,我们还应在规划执行结束或执行一个阶段后,适时检查效果。效果好,继续执行;效果不好,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必要调整。

未来规划,决定了奔跑的耐力

可以说,到了高三,我们对于未来的规划,甚至志愿方面的内容,也应该在此时有所了解和涉及。

也许你会说,我现在才刚刚高三,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有必要这么早了解志愿和职业规划。真的如此吗?据我所知,美国小孩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校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引导。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在为自己长大后要从事的职业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上的准备,并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和兼职工作。在日本、欧洲国家,学生们也从高中、甚至初中、小学就已开始做职业规划了。这样看来,我们在高三进行相关职业规划,已经不早了。

至于大学和专业,则需要从你的兴趣爱好出发,从步入高三开始就慢慢搜集相关资料,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你的关注和付出。我经常在网上会遇到一些高三的学弟学妹,对于大学和专业,他们认识比较模糊,常说我就想去xx大学看海、看樱花,只想去好学、有钱途的专业。内心真正的声音,他们并没倾听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所以,别让想象凌驾于现实之上,脚踏实地地为未来做准备。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一大学,何不从现在开始多角度了解它,这远比道听途说来得真实。对于专业,那句说烂了的“兴趣至上”才是真理。

我的内心早已决定,最终实现梦想

就拿我来说,父母一直希望我读“经济”。我不想草率决定自己的人生,在高三没多久我就通过班主任找到了几个往届选择了经济方面专业的师兄师姐,他们向我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活,我清晰地意识到那种生活并不适合我。

其实,我内心早有了自己的选择,2001年看《对话》采访李开复和陈章良,第一次因媒介而感受到异质思想撞击产生的冲击;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看王志专访钟南山和,第一次意识到媒介及时发声对于普通民众的重要;逐渐地又看杨澜访谈录,后来带劲地看曾子墨、窦文涛、水均益、柴静、闾丘露薇……18岁的我坚定地认为:当一个记者,置换到别人的生命之中,忘我地聊上三五个小时,参与百态人生是最值当的事,因为人生虽然长度有限,记者却能不断地通过增加人生的厚度来延展人生。

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最终我选择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直至今日,不管付出了多少汗与泪,我仍不后悔。

超越——

当微笑的进步成为习惯,终将一飞冲天

饶雪漫曾说:“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曾经行走在高三坐标轴上的我,一直很喜欢午后洒下来的那一片暖洋洋的明媚,把一切都变得那么温柔、和暖。我伏在课桌前,望着桌上每天“自我超越”的计划和沐浴在阳光下的复习资料,竟也变得如此亲切。我才惊觉,是它们在这个初夏,陪着我按时长大,让我在人生的转折点振翅高飞。

超越不是数量上的铺天盖地,二十一步步拾级而上

青春是一汪波澜不惊的潮水,无论是摊开还是紧握,都无法阻止明媚的年华从指缝中黯然淌过。常常怀念那段依然相信童话的峥嵘岁月,年少的轻狂娇艳地跳落着时光的荏苒。每个寂静的午后,知了长长地讴歌着,绵延不断的声音划过我趴在课桌上熟睡的侧脸,洒下一抹细密的阳光。一只苍蝇惊扰了我的浅梦,挠挠头看看黑板,同桌还在休息。我又拿起笔,接着演算下一道题目。终日之思,不如须臾之所学。驽马十驾,日积跬步,我就这样沉浸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历练与超越中,无法自拔。

对于超越,每个高三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很赞同一位师兄的理解:“超越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你的今天比昨天多懂一些,多稳定一些,也多收获一些。我们多去实践那些‘一些’,而不是等待一股脑地迅速拔节。当小步的进步成为习惯,你会发现,你离第一天开始学会超越,已经‘一飞冲天’了很长一段距离。”所以,我要今天弄懂昨天做错的那道数学题,今天争取完形填空比昨天少错一个……超越不是单纯在数量上铺天盖地地做题,而是实实在在一步步地拾级而上。我们应抓紧宝贵的时间,用在超越那些小小的但珍贵重要的部分。仔细想想自己的学习,今天的努力和付出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吗?

每日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篇10

[关键词] 电子书包; 教育应用; 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电子书包的内涵

(一)概念

电子书包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使学生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而是把所有的课本、笔记本、作业、资料等存储在电子书包里。香港教育统筹局将电子书包定义为一个存储学习资源的电子工具。台湾国立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认为,电子书包是一种个人可以随身携带,具有电脑运算、储存和传送数位资料、无线通讯等功能,并支援使用者在不同场地进行各种有效学习的工具。[1]祝智庭教授指出,从硬件设备角度上讲,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个人便携式学习终端;从电子书包教育教学的系统功能架构视角看,电子书包是学生的个人学习环境。[2]张迪梅认为,电子书包是集学、练、评、拓的,活动的、立体化、网络化、便携式的“电子课堂”;电子书包是学生、教师的互动平台,也是学生、教师、教学、科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家庭等的交流平台。[3]电子书包是一种具有阅读电子课本、管理学习资源、记录个人学档功能,具备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学具和交互式学具,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功能的个人便携式信息终端。[4]

本文针对电子书包的研发与应用,结合上述定义,对电子书包作如下界定:电子书包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承载着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网络支持与服务功能,支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互动,并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移动学习媒体。

(二)系统构成

电子书包系统主要由学习终端、学习资源和服务平台构成。

1. 学习终端

目前电子书包学习终端以平板电脑为主。自带WiFi无线上网,支持3G网络,系统软件支持Windows、Android、iOS等,应用软件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

2.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包括课程库、学习工具库、试题库、教育游戏库等教育教学资源,以稳态、固态、动态等三种形态呈现。其中,稳态资源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如电子教材;固态资源内置于电子书包,如计算器、字典、教学工具等;动态资源是指通过服务平台获得的学习资源,如试题库、课外阅读资料、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

3. 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是支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协同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学习管理与评价、协同互动等服务。

(三)功能与特点

电子书包除了具有移动媒体的基本功能之外,其教育教学功能主要包括:课堂同步教学与笔记功能、教学管理与评价功能、学习记录与跟踪功能、“家—校—社”协同互动功能、学具管理与应用功能等。

电子书包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学习终端的便携性、移动性

便携性是指学习终端外观与课本相当,轻薄、便于携带,支持手写、滑屏、自动翻页等;移动性是指学习终端具有无线网络接入功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2. 学习资源的多媒化、微型化、多元化

多媒化指电子书包中的资源是一种与多媒体内容整合的数字化资源,具有视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微型化是指资源设计逐步向片段化、微型化发展;多元化是指电子书包不但拥有学校教育资源,还拥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

3. 支持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

电子书包的应用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教育工作者。因此,服务平台能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电子书包的研究现状

(一)电子书包标准的研究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型移动学习媒体,以其特有的功能与特点,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5]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机构从事电子书包研发,研发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当前电子书包产品名目繁多、格式繁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教授认为,“电子书包”产业的发展必须确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以促进“电子书包”产业链的良性发展。[6] 2010年11月,我国在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联合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成立了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专题组在梳理电子书、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关系基础上,成立总体架构组、电子课本格式组、终端设备组、虚拟学具组和学习服务组,共同研制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技术系列标准。[7]

(二)学习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电子书包资源建设主要以学校教育资源为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较为匮乏。与终端研发和资源建设相比,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未能很好地满足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方的个性化需求。

(三)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电子书包的实践与探索。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信息科技教育计划”——教育电子簿,马来西亚教育部推动“E-book试验计划”,香港教育统筹局于2002年推出“无线网络计划——电子书包”试验计划,台北市政府也开展了“高互动学习计划”,北京市积极推进“绿色电子书包”计划,上海市虹口区启动“基础教育电子书包”项目,广东佛山市启动“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之“电子书包”项目等。目前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主要是探索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模式,对于课外学习活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研究相对较少。

三、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应用基础与条件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电子书包的应用基础与条件。

1. 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终端设施普及”,“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国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电子书包应用的相关政策,如《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发展,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8]

2. 硬件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校校通”、“班班通”项目的实施,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已初步具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服务平台;“智慧校园”、“教育云”的兴起与发展,为电子书包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与环境支撑。

3. 阅读习惯

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适应了使用计算机、电子书等具有阅读功能的电子产品进行阅读的方式。阅读习惯的改变为电子书包的应用推广带来很大的便利,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利用电子书籍进行学习的方式。

4. 价格

随着电子产品研发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包的价格会不断下降,为电子书包走进学生日常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应用模型

电子书包使用对象有学生(子女)、教师、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电子书包的应用领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校—社”协同教育,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如图1所示。

1. 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电子书包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课堂教学应用、校园活动应用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价。

(1)课堂教学应用

教师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同步教学,即时捕捉学生学习动向,调整教学组织;利用电子书包的教学评价功能,教师在线并批改习题,实现课堂即时评价。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习主题,利用电子书包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校园活动应用

利用电子书包的移动便携性,学生在校园中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校园活动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携带电子书包走出教室,利用电子书包采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与教师、同学交流,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3)教学管理与评价

电子书包可提供教学内容的分类存储服务,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库,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试卷自动完成批阅,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统计,如错题统计、学习进度控制等,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进度,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电子书包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学生在家学习和家长辅导。学生通过电子书包查看、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通过服务平台和教师进行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利用电子书包中内置的资源或服务平台上的微型化视频课程进行课前预习,并记录学习中的疑问或将疑问发送至服务平台,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家长利用电子书包中的资源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对子女学习进行辅导,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

3. 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电子书包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社会培训机构利用电子书包对中小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4. 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协同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及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共同对学习者实施教育,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1)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家—校协同教育包括学校协同家庭教育和家庭协同学校教育。电子书包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学校协同家庭教育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将学校的教学情况、教学任务和学生在校表现及家庭教育方法等信息提供给家长,教师的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

在家庭协同学校教育中,家长利用电子书包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服务平台与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同时,家长利用电子书包将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供学生课堂内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2)校—社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校—社协同教育包括学校协同社会教育和社会协同学校教育,本文主要指社会协同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利用服务平台中的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环保教育等。教师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开展基于社会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社—家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社—家协同教育包括社会协同家庭教育和家庭协同社会教育,在这里主要是指家长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三)应用案例

本文选取了佛山市顺德区养正西山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的两个案例,分析电子书包在学校教育和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1.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及校园体验学习中的应用

本案例借鉴Kolb体验学习圈的操作流程,在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校园植物知多少”专题中开展基于电子书包的体验学习,如图2所示。该专题综合运用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电子书包开展了校园植物识别、校园植物摄影、植物常识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认知体验、信息获取、反思观察和协作探究等能力。

(1)体验

教师借助电子书包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组建协作小组并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师生回归生活,进行校园体验——认识校园植物,如校园植物识别、校园植物测量、校园植物标本制作。在校园体验过程中,学生借助电子书包采集校园中植物的相关数据,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植物识别;同时,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服务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分享学习体验。

(2)反思

在体验实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体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在反思内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问题解决分工。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在服务平台中将问题、组内分工及其他要求在网络上,学生或教师可以对问题发表观点、提出建议。

(3)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交流讨论,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师生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领悟知识,完成知识内化。

(4)应用

学生通过服务平台进行协商讨论,确定问题解决方案,撰写体验报告,并派代表汇报成果。最后,利用电子书包的数字化资源,以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认知体验方面的成长。

本案例利用了电子书包移动、便携、资源丰富等特点,让学习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并关注学生的协作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反思、协作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获取、判断、使用信息的能力。

2.电子书包在基于主题活动的家校协同教学中的应用

本案例是在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专题中,探索电子书包在基于主题活动的家校协同教学中的应用,其模式如图3所示。该专题分为“家庭小账本”、“钱该怎样花”、“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三个主题,涉及父母的工作、家庭收入与开支、花钱的原则、购物的场所、购物的技巧、消费者权益的维护等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内容。在基于主题活动的家校协同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协同指导下,通过参与家长访谈以及家长协助的社会调研等活动,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理念,掌握一定的消费常识与技巧。

家校协同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1)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教师根据主题活动教学内容选择若干备选主题,并到服务平台。家长查看平台信息,向教师提出反馈意见,共同协商,确定主题,并共同设计主题活动教学方案。

(2)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教师以生活中真实场景来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学生感知情境,产生疑问。如“家庭小账本”主题活动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中丰富资源创设商场购物的生活情境,提出“买东西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引入家庭收入和开支这一中心主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和活动指导手册到平台中;家长根据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与教师沟通交流。

(3)家长协助,开展活动

学生按照主题活动方案进行社会调查,家长协助学生活动。在此环节中,利用电子书包记录学生主题活动过程,并到服务平台。同时,家长、学生可以针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沟通,以便学生的校外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4)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校外主题活动完成后,学生回归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分享与家长进行主题活动的经历和收获,并派代表汇报活动成果。教师及时提供指导,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5)总结评价,共享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主题活动的收获,反思不足,并将活动成果到服务平台。家长通过平台了解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生活动成果,评价教学活动。

本案例中电子书包在家校协同教学中发挥了情境创设、知识建构、协作交流和评价反馈等作用,家校协同教育的层次由教师与家长互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表现等上升到互通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深化了家校协同的效果。

四、结束语

开展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研究是新技术、新媒体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层次结合的实践与探索。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加强了“家—校—社”之间的协同互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陈德怀,林玉珮.启动学习革命——全球第一个网络教育城市亚卓市[M].台湾:远流出版社,2002:195~208.

[2] 祝智庭.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4~28.

[3] 张迪梅.“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7~89.

[4] [7] 钱冬明,管珏琪,郭玮.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设计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98.

[5] 高志丽.电子书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J].出版参考,2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