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目标

篇1

关键词:一般性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原则和路径

商务英语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国际商务往来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国际贸易、商务互动中的效率和效益。然而,我国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过高和单一的问题。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依托的地方理工院校,很多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适应市场需求自然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一、对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目前学术界研究商务英语的文章非常多,但是讨论人才培养目标的很少。即使少量的几篇文献,也大都是在机械地、照本宣科地复制教育部关于商务英语本科教学的文件。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之“本”,不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研究其他问题都属于舍本逐末。

(一)我国现阶段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时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而设置的,是国际商务教育与英语语言教育的有机统一。2009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根据该指导性文件,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包括四种基本素养:一是英语语言交往能力,包括口头交际、沟通技能和书面表达能力;二是相关的科学知识与理论的积累,主要包括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三是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四是灵活运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能力。这些因素缺一不可,相互统一。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还具体规定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规格:(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2)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3)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用英语撰写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客观地说,教育部所制定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门槛是比较高的。

(二)我国现阶段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教育部关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规定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总体目标明显具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当时在我国第一个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及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提出了基础性要求。当时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主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办学层次和办学实力相对齐整、比较统一的高校。从这一现实出发来看,教育部所提出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是合情合理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评估不合格就意味着这一专业将会被停止招生或者被取消,所以各个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不约而同地照搬教育部的规定。但是,随着我国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总量的迅速攀升,社会和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并呈现出多维的层次:既需要复合型商务英语高级人才,也需要精通某一领域的商务英语应用型特色人才。从现实层面思考,每个高校的办学实力不同,办学历史不同,办学环境不同,学科特色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学生水平不同,各个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培养整齐划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也正是考虑这些因素,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标准中增设“特色”一栏,要求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办学历史、办学环境等,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另外,教育只有真正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具体的教育对象出发,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商贸实践,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讲,各个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差异,有区别,有不同,既要针对具体的社会现实,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又要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学术共同体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共识。当然,教育部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要求只是基础性、方向性的指导性文件,它提出的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要求,既要具有战略高度,具有相当的涵盖性,又要考虑到商务英语快速发展的现实,还要着眼于各个层次的高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在遵守学术共同体的基本共识的基础上,遵循差异性发展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积极探索适合于自身条件和市场定位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基本原则与可行路径

篇2

[关键词]:任职教育 岗位 岗位群 绩效评估

科学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推进办学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凝聚智慧,采取科学方法,保证高质量完成。

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分析

与学历教育目标相比,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指向性强

从专业面来看,学历教育强调学科性、理论性,注重打牢学员的专业基础,培养学员对专业的适应能力,知识面相对宽一些,但对岗位的指向性不够强;而任职教育则十分强调岗位的指向性、针对性,将学员在校期间的院校培训和将来在部队的任职岗位直接挂钩,中间不再需要任何转化环节,培训好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形象地说是一种点对点式的教育培训。对生长干部首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对在职干部首先满足现任职务或拟晋升职务的需要。一般而言,一个专业可以对应多个相关岗位或岗位群,因而学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要宽于任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但从岗位胜任能力来讲,单纯学历教育要明显弱于任职教育。

2.实用性强

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来看,学历教育强调理论性、迁移性、概念性;而任职教育强调实用性、动态性,突出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以岗位关键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将最直接、最管用、最顶用、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员,并加速推进学员从已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向具体岗位任职能力的转换,从一般的认识能力向特定领域的特殊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转换,突出解决岗位任职能力。它不是一种全面素质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其有限的、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各级岗位任职能力。

3.时效性强

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学历教育强调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而任职教育突出直接性、时代性、时效性,具有快速反应和短平快的特点,学了之后就能尽快用上。强调时效性,正好适应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适应了新的武器装备、新的战法训法、新的军事思想的应运而生,适应了部队勤务自身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任职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否则,就可能学了大量的东西,到了部队用不上,影响培训效益。

二、利用现有条件科学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保证足够的信息量作支撑

保证足够的科学的信息来支撑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靠学历教育的加减运算,也不是靠少数人经验的简单堆砌,更不是靠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既是军队院校确立培养目标的工作方法,也是必须经历的程序。了解任务部队对人才需求的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任职教育工作。

2.广泛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来参与

确立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只是某个学院领导和机关的事情,而是每一个院校全员性的工作。要集全院之智慧,举全院力量,形成院领导、机关、专家、教员和群众相结合的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确立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坚持面向部队、服务部队、满足部队需求的理念;确立彰显优势、强化特色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组织方面的力量集中攻关,突破目标定位难点;采用试点先行的工作方法,推广典型专业确立目标的经验和成果。

3.依托上级部队领导带领和专家指导

军队院校在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外,还要充分依靠各任务部队力量实施联拟联审,这是由任职教育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贴近岗位的办学原则和要求所决定的,也是合力育人才,实现院校与部队间“供”、“需”接轨的实际步骤。在人才使用上,上级部队领导和专家对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充分的发言权,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过程,有利于增加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每所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邀请上级部队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确立适合本院校特点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

三、制定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避免的问题

1.避免与其他类型教育衔接的偏差

任职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它与学历教育有机呼应,以学历教育为前提,其自身也有类别和层次,也是逐级分阶段实施的。一是避免夸大地方院校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内容的差异。二是避免过分强调任职基础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复性地设置学科性痕迹较强的科学文化。三是避免级间衔接上的偏差,要清晰地区分初级任职教育与中级任职教育的差别,尤其是在专业前沿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上,要避免上下一般粗的倾向。

2.避免动态可变性的不强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动态可变性,这是由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培养对象任职岗位不同,所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不同,同一培训层次培养对象个体间的差异,也表现出目标定位和培训任务的不尽相同;部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建设的动态发展,导致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随之动态变化;新装备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岗位任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体现这一特征,要避免由于将人才培养目标定的过死,而造成的教学实践留出调整空间过小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发生。

篇3

【关键词】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巨变式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转变思路,不应再作为封闭独立的象牙塔仅向学生传授传统知识,而需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变化,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日益多元的需求,培养学生面对变化中的工作环境,发现新问题、创意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应紧密围绕当代视觉艺术管理任务现代化、多样化等特点,调整并扩充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视觉艺术管理的基本任务

(一)视觉艺术管理对象与目标

视觉艺术主要由观察者通过视觉方式来感受,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摄影、装置、录像、行为等传统及现代形态的艺术形式。而视觉艺术管理就是对这些艺术及其相关形式的管理,涉及战略、组织和人员等层面。①按照管理目的和宗旨的不同,视觉艺术管理所涉及管理对象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非营利性视觉艺术机构第一类是以公益性艺术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等。这类机构以视觉艺术品展览和艺术活动为主要资源,旨在向公众提供视觉艺术欣赏服务,具有不以盈利为目的、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博物馆、美术馆该类艺术机构的管理目标是保障和维持机构自身的正常运转,实现其公共产品的属性,使这些机构在视觉艺术品的获取、保存、研究、传达、展览过程中,能代表其所属的区域或国家的文化特点。以这些艺术品和其相关的历史文化情景为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并通过展览、事件陈述、生存状态再现等完整的艺术文本形式向公众进行艺术推介和教育,传达艺术观念和艺术风尚。2.营利性视觉艺术机构第二类是以达成市场交易为目的的营利性艺术机构,例如画廊、拍卖公司、艺术博览会等。营利性视觉艺术管理简单概括是对艺术市场的管理,艺术市场是由艺术品供给者、艺术品、中介者、艺术品消费者和辅助者组成的总和。②艺术市场中介主体包括艺术拍卖行、画廊、艺术博览会等,其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运作能力、专业的运作手段,熟知行业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并具有相当的学术判断力和服务意识,能实现艺术品在艺术市场的交易和其自身的各种价值。3.宏观管理、服务型机构第三类是区别于前两者的其他独立的宏观管理、服务型机构,例如政府直属的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其主要的管理任务是进行顶层设计,配套保障性措施。例如制定艺术品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艺术品进出口法规,完善税收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对这类对象的管理目标是建立规范、健康的宏观软环境,为营利性艺术机构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为非盈利机构的有效运营提供保障性措施。

(二)视觉艺术管理的任务

视觉艺术管理的任务是以具体措施、手段保障来实现对以上各类艺术机构的管理目标。虽然不同类型的机构在目的和宗旨方面有很大不同,管理任务也必然存在区别,但是,这些机构在处理常规性事物和拓展未来工作空间等方面有一些共性。1.视觉艺术机构的行政性管理工作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常态性及其行政功能就离不开管理,即对人(人力资源)、财(财务)、物(资源)的管理。这类管理工作与其他机构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对机构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使机构有足够的资源保障运行,也使各种资源效能得到最大发挥。以营利性画廊为例,其行政性管理工作首先是建立合理的组织框架和内部分工,以保障画廊的营销、展览、品牌拓展等工作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能有效展开;其次是对画廊收入与支出资金的管理,例如画廊的艺术品和衍生品的销售收入,房租、物业、保全等支出,保证资金流的衔接和顺畅;再次是对画廊资源的管理,例如与画家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藏品陈列与库房管理等。2.视觉艺术机构常态性活动的策划、执行与管理除了行政性管理工作,视觉艺术机构常态性活动的策划、执行与管理是视觉艺术管理的另一项工作。其中展览是前两类机构都要处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展览是营利性艺术机构进行对观众的预热与营销、建立品牌的主要途径,也是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对外宣传优势资源、展示自我定位、为公众提供艺术资讯的主要窗口。展览大体流程包括前期的学术策划、作品邀请与征集、展览的营销与造势、布展、展览开幕式准备、展览的观众组织、展时的营销与管理、展后总结与后续工作等。此外,艺术收藏、学术研究、品牌建立与营销、观众组织与客户积累等也是共通性的工作。另外,非营利性美术馆常态性活动还包括对藏品的收集、观众的美术教育等。

(三)艺术机构发展潜力拓展与开发

以上两种常态性工作是维持艺术机构正常生存的重要手段,但是,艺术机构的长期运营与发展则依赖其在业内的深厚积淀,这就需要艺术机构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拓宽发展半径。艺术机构开拓发展空间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组合资金是机构生存的基本条件,融资能力是衡量一个机构甚至整个行业的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艺术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较为单一,营利性艺术机构主要来源于市场,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模式有极大的风险,非常不利于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理想的融资结构应是多元组合模式,例如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可以努力增加社会捐助和其他公益性基金的拨款,而营利性艺术机构则可以尝试开发艺术品的份额化金融产品。此外,艺术品投资基金和艺术银行等模式都可以为艺术机构融资。虽然目前国内艺术金融仍在探索阶段,亟待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规范化的专业机构介入,但是,这不失为改变艺术机构资金来源单一的有效措施。2.受众数量的增加与稳定公众是营利性艺术机构的客户来源,是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的服务对象,艺术机构能吸引多少受众的关注和支持是事关生存的重要指标。因此,两类机构都应把拓宽受众的范围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方法,进行深度培育。对于非营利性艺术机构来讲,持续并有针对性地面向公众进行艺术教育是吸引和粘着观众的有效手段,可以为艺术机构积累口碑和人气;而营利性艺术机构更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开发潜在的客户群,所以,基于日常运营的客户资料积累和关系维护就非常重要。3.活动方式与对象的扩展艺术机构拓展发展空间的另外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在原有常态性活动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创意性活动,或者为原有的艺术活动开发新的对象,新的活动会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扩大其作用领域。营利性艺术机构对于活动方式的扩展相当于新业务领域的开发,例如提供艺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非营利性艺术机构而言,活动方式的扩展则是对服务范围的开发,例如与学校建立合作项目,共同开发教育课程等。4.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完善服务视觉艺术管理的宏观性管理任务是针对政府等相关机构或部门的,这些机构或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在艺术的公共性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对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的财政拨款和管理也应该细化,可以将这些机构的工作效果、社会服务水平等社会绩效内容考核纳入到财政拨款的衡量指标中。另外,对于营利性艺术机构,配套性的服务措施和完善的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探索。总之,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任务应从宏观管理走向服务,为艺术机构的良性运行提供保障。

二、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管理任务对应的必要性

研究制定当代视觉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清晰地了解当前视觉艺术本身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和管理任务的实际状况,并结合行业需求来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信息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停留在对既定知识的灌输,而要让学生在了解行业发展实际状况的同时,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前瞻性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他们提前进入准工作状态。鉴于此,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学生应该学会哪些知识的层面,而是要着眼于学生会面临哪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来对应这些任务。一方面,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主动配合行业实际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具有行业意识的自我培养。

(二)具体培养目标

1.要适应艺术生态新变化当代艺术生态的变化是深刻而复杂的,不仅艺术创作的载体、方式、媒材在发生变化,而且艺术的评判和审美标准也在发生变化,甚至艺术阐释和艺术参与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例如在艺术阐释方面,对艺术的欣赏和解读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对其进行美术史式的解读——在了解艺术家自身情况、艺术家创作背景和艺术家的表达观念后即完成了艺术欣赏。而是将多种新的文艺理论介入到对艺术品的解读中,例如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结构主义等,再综合相关因素去解读艺术作品。如阐释学代表学者伽达默尔的观点: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类比游戏,旨在说明:第一,艺术作品不是一个摆在那儿的东西,它存在于意义的显现和理解活动之中。在此,至关重要的是,作品显现的意义并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读者所理解到的作品的意义。第二,由于作品的存在具体落实在作品的意义显现和读者理解的关联之上,所以对作品的存在而言,作者的创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的理解,读者的理解使作品的存在变成现实。③传统意义的普通受众已经逐渐变成艺术的主动参与者,他们或者参与艺术创作过程(例如某些行为艺术的完成需要与观众共同实现),或者参与艺术传播(例如他们以自媒体平台传播他们喜爱的艺术品,进而产生舆论影响),或者参与艺术阐释中(如伽达默尔的观点)等。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来说,首要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各种新的艺术生态变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的艺术机构应以更平等的角度对待受众,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艺术活动的观众,而是作为主动参与者与艺术机构一起推动艺术的发展。所以,如何建立其所在艺术机构与公众平等对话的平台,是未来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务必长期思考的重要工作内容。2.具有受众开发的能力无论是营利性艺术机构出于对生存现实考虑,还是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受众的认可和支持都是艺术机构需要长期努力去获取的最宝贵资源。随着公共艺术机构管理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对机构进行考核和支持的基础应建立在对这些机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有效衡量上,受众从艺术机构获益多少会反过来决定艺术机构的生存质量。因此,在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重点培养他们对受众的开发能力,使他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接触受众,做到熟练利用不同方法和媒介与受众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切实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艺术资源。合格的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应认识到艺术展示和传达应是双方平等对话的双向信息沟通,而非单向的信息输出。3.具有开发新活动的创意能力优秀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应该具有开发新活动的创意能力,这是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目标。未来艺术活动方式更趋多元,传播媒介、传播手段也日益个性化,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活动方式应常变常新,更具创意性和对受众的针对性,能在自身资源与受众需求之间实现最佳匹配,特别是能预测未来艺术发展的更多变化,以变化发展的动态视角创意性地解决新问题。4.掌握新传播媒介的特点与技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称当前的媒介传播现状为“多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呈现多渠道、多层面、更迅速的特点,复杂的传播媒介和渠道将艺术传播的载体多元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传播有效性准确评估与把握的难度。以美术馆为例,“美术博物馆”作为对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接收、复制、处理、传播、再造、存储等的机构,④无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艺术机构对新媒介依赖毋庸置疑,因此,在未来掌握新传播媒介的特点与技术成为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的重要载体,反映着高校对专业建设理解角度的科学性,也是贯穿人才培养实践的最明晰和具体的线索之一。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反复论证、慎重抉择,旨在实现行业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方面更高的匹配度。根据以上对视觉艺术管理任务的概括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本文认为视觉艺术管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主要类别(表1)。以上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应不同的实际课程,课程大体分为艺术生态及艺术发展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类课程;市场营销、拓展观众类课程;艺术活动项目管理类课程和艺术外延型课程。这样可以围绕行业需求,形成高校人才培养严密的系统,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结语

本课程体系的建构,尝试形成一套针对视觉管理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集合,贯穿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然,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思考。理想的课程体系实践效果与实际教学效果会因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也需要反复地思考与论证。虽然本文在课程体系建构上有一点简单的探索,但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是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总结尚缺少视觉领域的针对性。不断总结和不断思考是每位教学实践者永远的责任和任务,需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简•杰弗里,余丁.向艺术致敬——中美视觉艺术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黄光男.美术馆管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篇4

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较为明显的层次划分,根据每层目标的侧重点及三维目标的基本架构,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分解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中职数学教育的合理开展进行阐述.

一、知识能力目标

鉴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流向,在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设计上需要突出普通教育和职业预备的双重特点,尤其是职业预备的功能.

知识方面,由于初中毕业后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处于未成年时期,知识储备方面仍显不足,工具性知识、最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这就需要在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上下工夫.数学教育要重点突出其工具性的特点,如最基本的数理逻辑、函数、向量、几何等.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数学原理,训练数学思维,思考专业问题均具有引导和提示作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数学教育时也要有所侧重.如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电子专业等的学生,就需要在三角函数、向量等内容上多给予指导和深入教学;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集合、数理逻辑、方程等内容的训练;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全面掌握数学各领域的知识及其基本原理.

能力方面,由于职业预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培养目标属主体目标,所以在加强职业训练,提升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意识方面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数学专业的应用领域较广,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多个专业中均有知识涉及.在数学教育中突出职业性的特点,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中职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不同侧重点开展能力训练,如机电专业、数控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学生有制图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演示等方式在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方面给予指导训练,加强学生对于测量、画图工具的使用熟练度;市场营销、会计、经管类等专业对于计算能力、数理逻辑的需求较大,可以训练学生对科学计算器的使用,以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会计学案例、经济学案例进行知识应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二、道德素质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针对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流向各领域工作一线的现实情况制定的素质与道德方面的要求.作为培养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的教育门类,中职在给学生提供完善的知识与能力培训体系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便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数学作为工具型学科,对于启发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显著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诸如定向思维、逆向思维、扩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等数学思考方式的培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异题同解”,让学生充分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对遇到的问题尽可能地思考出多种解决方案.数学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对职业道德的传授.例如,会计专业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强调在会计进行帐务处理的过程中坚守职业操守,不做假账,避免坏账、死账的出现等,维护国家金融和人民财产的安全.

三、价值观目标

篇5

[摘要]:21世纪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现代高职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积极探索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项目通过对现阶段高职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归纳,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使用相统一。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C961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涵义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 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人才的需要, 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技术或管理人才。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一般较强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2、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的任何一小步成功均需要具体环境下的反复探索与验证,实践是这一群体赖以生存的条件。因此,目标的确定,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定位均不能离开实践性这一特征。下面我们就中职、高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做一个对比,进一步分析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间矛盾原因分析

1、办学模式陈旧,一味追求学历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影响,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使用相分离,使很多人学非所用。虽然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分配制度,实行就业双向选择,但旧的办学模式仍然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根深蒂固,影响很难消除。近几年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经济建设的需要,1999年全教会对高职作了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少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实践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但其办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学校仍然只管培养,一味追求学历教育,至于培养的人才社会究竟需不需要却心中无数,因此造成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

2、高职院校教材使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教材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为保证高职的教学,教育部门曾组织编写了一批教材,但这些教材基本上是本科的压缩饼干或普通专科的改编,而不是经过从事高职研究的专家和实践的老师通过教改在实践中产生的,这种教材的使用必然导致高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沿用老一套,培养的人才模式也是老一套,所以必然造成学校培养人才与使用脱节。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受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整个课程设置几乎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体系仍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在教学计划中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低于理论学时,使实训与理论重心错位,学生实能训练环节十分薄弱。课程设置内容也与企业脱节,设置程序上缺乏企业和行业参与,造成学院管培养,企业管使用,相互缺乏沟通。

3、教师素质达不到特色教学的要求,实习实训基地不健全

当今,高职教育教师队伍不适应高职教学要求,教师素质达不到特色教学的要求。现在很多职业院校教师只会教课本,只会讲理论,不会动手做,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而高职教育的特点既要懂得理论,更要在实践中会动手

做。老师不会动手做,又怎么能教出会动手做的学生呢?高职教师素质达不到特色教学的要求这必然也导致培养与使用脱节。第二,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教育,也就是必须得注重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在现实,往往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不健全,这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应构建的关系——面向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教育观念,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在办学模式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要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部分高级技术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出发点,以就业的每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标准开展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为目标、为宗旨,不能走学科型教育的路子,要淡化学历教育的观念,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全方位深化教学改革,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办学模式要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走技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

2、实现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转换,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必须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必须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于此相匹配的就是要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老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注重培养;二是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三三是引进新生力量,注意加强实践锻炼。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首先要放到实践中摔打1年时间,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再上讲台。

3、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 把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衡量学生职业能力的标准之一, 将职业资格认定与职业考试紧密结合。 学校要研究劳动准入制度、 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等,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职业资格认定与职业考试,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社会亟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勃生.职业高等教育导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2] 邱国保.从高职教育文本政策的解析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轨迹[J].教育与职业,2008

篇6

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指导

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首先应该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当前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一方面要与初、中级残疾人教育进行衔接,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是残疾人,生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而残疾人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以一种本性的恻隐之心无意识地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智”的要求。目前,很多接受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知识的水平也就是高中甚至不到高中毕业水平。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残疾人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不能因为他们具有一些生理障碍就过分地实行“人道主义”,放低要求。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实下,残疾人大学生也必须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起参与社会竞争,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放低对他们的要求,将会使他们处于永远的劣势。并且,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也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残疾人和健全人具有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和能力,如果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其实是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反倒违背了“人道主义”中“平等地看待残疾人,尊重他们做人的权利,包括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一原则。

体现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性

残疾人由于其生理障碍导致其认知、思维活动与个性心理具有特殊性。因此,残疾人教育包括残疾人高等教育要施行特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根据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应该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又要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形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回归主流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的特殊教育理念。另外,还要讲究特殊的教学策略,要针对不同障碍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个性心理特点,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手段。如对于视障学生首先要综合采取多种感官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其健全的感官功能,把教学与视觉补偿相统一,增加其具体体验和直接经验,重视语言指导的原则,善于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科学的语言讲授知识,指导活动和语言训练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可以弱化残疾人的生理障碍,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为残疾人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让多方面的信息接受补偿其生理障碍造成的限制。所以,残疾人高等教育毕竟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我们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还必须参照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人”与“人才”

作为教育体系终端的高等教育既要为国家社会培养某种类型的“才”,也要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负责,让受教育者享受生命的充盈圆满。因而,确立其培养目标更应该遵循双重维度,即“才”的维度和“人”的维度。当然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关于“才”的维度,一般以为应包括人才规格、能力要求、知识结构等要求。关于“人”的维度,笔者以为,应涵括人生追求的三个层次――提供生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1)提供生存技能: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生存技能;(2)提高生活质量: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就在于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养活自己,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具有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当然生活质量不仅仅指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3)提升生命境界:生命境界是有层次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深广的人文关怀、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与追求,能够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要求

残疾人教育作为一种更为强调人性与人本位的教育,其高等教育更应该强调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笔者以为,遵循前文提到的两个指导思想,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两个维度可以分别表述为:“人”的维度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能实现自我生存,且具有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提升自己生命境界能力的“人”; “才”的维度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平等参与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

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

重视基本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社会交往是多渠道且用各种感官进行的,残疾人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先天具有一定的障碍,因而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群索居,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于残疾人来说,如果不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加他们与周围人的交往和交流,容易使残疾人拒斥外在的世界,走向孤立,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社会交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当然对于残疾人来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具有比健全人大得多的难度,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有人将社会交往能力分解成九项分能力: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陌生人交往、认识自己与他人、情感交流、交往规则、交往策略和自我表现。残疾人高等教育至少应该加强学生基本的交往能力,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加强技术应用型的职业能力,提供其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

人必先活着,其他一切才有所附丽,所以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可以实现自我生存,这是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尤其是如此。让残疾人“回归主流”,平等地参与社会,是残疾人事业的奋斗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直起腰杆,去争取属于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切。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观点,社会的人才类型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应用型又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种。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其培养的人才应是一种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任务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把工程型人才的工程设计、规划、决策(广义)付诸实施,使其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产品,为社会谋取直接的利益,不同于技能型人才主要靠体力操作技能进行工作,而是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工作,并常在实施工作中承担领导和组织职责。所以需加强技术应用型职业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31-02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诠释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理念提出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发挥着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结构,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各级各类的专业目标、课程实施目标以及操作目标等,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层层递进。

根据学校水平层次分析,当前地方高等学校可以划分为应用型、教学型和研究型等,从人才培养方面分析,主要是少量的综合型、研究型、专业教学性型还有职业性技术性的院校。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成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定位。

1.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确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本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其中包括概括性方向和对所培养的人才期待的结果。

2.学校需要。学校的发展和地方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这类培养目标要根据社会、学校和它所在地方经济区域的办学传统和条件等来制定,既体现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要体现地域差异性,也可以说是特色性。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理性分析学校的优劣势,把握市场机会,准确判断潜在的威胁,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学生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发展。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学生需要应该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要体现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着在合并升级后,存在办学底子薄、发展困难大的问题。同时许多高校为获得更多的国家教育资源和社会声誉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定位学术性综合大学,最终导致地方高校特色全无,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过分重视学术理论型人才培养,从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大下滑,自身发展也进入“瓶颈”状态。

1.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人才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重心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的培养任务向高职教育逐渐转移,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社会需要的,但是在转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受几千年传统教育思想中重学术轻技术的影响,许多高校在转型期间人才培养目标上纷纷向研究性综合大学看齐,由原来普通专科教育升级后,成为学术性本科教育,失去了原来专科应有的特色。在目标定位上追求大而全,定位模式逐渐单一化。近几年部分高校也认识到这一问题,逐渐尝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标新立异,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能够彻底转变,许多高校虽然定位在“应用型”、“创新性”等不同方向,但翻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专业教学计划后,仍然发现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也很小,使用的教材也是统一规划教材。无论是应用型实用人才还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其培养路径十分相似。培养目标也出现了表里不一和趋同性的严重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操作性较差。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较笼统、抽象,难以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其培养目标以“全面发展”、“创新型”、“高水平”等这些高大词语高频出现,这样导致培养目标难以检测与评价;另一方面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时,重视目标的总体方向,对专业或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缺乏具体精确的规定。导致培养目标可操作性较差,专业设置适应性不强,专业目标定位空泛,没有系统、全面、统一、量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大批毕业生毕业后才发现学非所用,造成就业困难,市场上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出现“用工荒”的情况。

3.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与市场的契合度较低。由于受计划经济下管理体制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都存在着“多计划少调整,甚至不调整”的现象,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有的课程目标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墨守陈规。在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中的诸多细节性、重要性的规定难以及时反映社会市场大环境变化的需求,导致以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的培养目标去测量和评价人才,自然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的水平。滞后而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问题凸显,最终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地方需求的人才之间的严重脱节,从而出现学生就业困难,而市场需求人才短缺的现象。

4.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欠缺。人才目标管理指的是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逐步实现目标的“自我控制”,这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和更新升级的保障。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只注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而忽视了对其跟踪管理,没有广泛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跟踪的有效途径,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情况和基本趋向把握不准确,人才培养的反馈只单纯片面地根据招生和就业的数字来确定,导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限,无法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市场。

三、如何优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2000年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转变。2014年5月2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地方高校要重视应用研究,重视实践,重视技能,为地方培养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高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是培养数千万高水平高技能的大众劳动者,它更加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要以技术技能为职业价值取向,按照市场需要,培养一批学以致用、学成所用的高素质优秀大学毕业生。传统的本科―学术人才的单向式的人才质量定位,已逐渐分化为本科―学术人才、应用人才、职业人才多向式的人才质量定位,这种结构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优化升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变化和发展的,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它是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的教育无目的论,事实上也是在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生成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超过任何时候,知识的倍增与更新,必然引发人才质量与规格的不断调整。高校教育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地方各种优势资源,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市场发展需求,优化教育目标结构,提高高校专业设置的规划方案,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发展,科学预测人才需求方向,及时准确定位本校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与市场品牌行业的关系,吸引地方企业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机制中。地方高校要与地方企业、优秀行业共建品牌特色专业,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引入市场品牌发展特色专业设置,带动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化和发展,紧密结合地方区域发展,实现地方高效人才与市场需求的无缝结合。

3.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反馈评价机制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阶段适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达标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考评阶段,要及时根据市场反馈比照这些人才质量取向,准确有效地查找问题和不足,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从而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控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社会市场反馈评价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申天恩.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6).

[2]赵建光,孙庆峰,梁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现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3]陈锡坚,吴忠义,肖起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构的研究――以肇庆学院为[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

[4]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J].高等教育研究,2012,99(3).

[5]拜文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科教文汇,2012,(2).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篇8

关键词:教育生态观;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11-02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的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深刻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层次仍不十分清晰

我国高职院校与正在转型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技能层次上,目标还不明确,更没有形成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梯队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跟中等职业教育的从业技能没能很好地区分,对于很多新出现的职业技术岗位,高职、中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模糊。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课程目标贯彻不到位

首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普遍对接生产实践不够,课程内容分割过细,课程依然存在强调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的问题,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实用性、应用型还很不完善。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课堂内容依然没能重点关注那些与自然、社会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容与需求,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有限,素质教育和实践环节设计不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中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未能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结合起来;高职职业院校内部质量监测、专业、课程评价制度不完备;更缺乏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基本上还是“自弹自唱”。

二、教育生态观是高职发展的必需的科学观

(一)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Oekologie,它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EH.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76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L.A.Cremin)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概念。

(二)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高等教育生态这一概念自1966年由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提出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不断丰富。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职院校发展,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是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生态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

所谓生态链,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位上由多要素构成的有生机和活力的复杂生命系统。高职教育的生态链,主要由国家与地方公办、民办、企业办等属性不同,本科、专科等层次不同以及专业类型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共同组成。这些院校以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功能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有机的高职教育生态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1.高职院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构成的特殊生物群落

根据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高职院校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样一种开放系统下,高职院校内部各因子之间,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高职教育实体化从最初的实用性要求,逐步朝生态化方向变迁、发展和拓展要求,体现了社会系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性需求。

2.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又是一个能量开放系统

高职院校要维持正常运转,须不断向其中输入“能量”。高职院校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实践能力培养的集聚,则是以一种循环再生的方式存在,并在其人才培养转换过程中被学生所吸收,最终被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重新回到社会,并为社会服务。

3.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由高职院校和它所在的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组成,即高职院校的自身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评价、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具体内容,并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发展质量的优劣。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一)教育生态化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做的规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就包含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要求、规格和模式。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美、技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要体现一定的专业属性和职业特征。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培养面向大众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全面发展,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三)总体素质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的总体素质是指以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以思想、理想、品德和情操为基本框架,提高人的全面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所实施的技术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去解决生产实际的各种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还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包括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安全与质量意识、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强调学生的独立、创新、敬业、诚实等精神,养成他们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这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素质。

2.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势在必行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人才培养生态化完全是一个过程,让生态教育理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实现高等职业教化价值的手段;按照教育生态规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和谐他人的素质与能力是一种向度;并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态化发展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要坚持高职教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发展的个体特征相统一,以学生个性因素为基础,以人的成长规律为准则,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营造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

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质刻不容缓

在公民法治教育的各对象群体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院校更应深入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一是要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法治教育课程实效;二是要创新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律律己的功能;三是要创设法治教育阵地,如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处理机构等;四是要优化校园法治环境,形成内含法治价值的大学文化环境,创建依法治校的制度环境。

四、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运用中的几项原则

(一)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协调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其实质是人才培养有目的、高效率进行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内核,合理地选择目标体系要素,组织协调好各种有效力量,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服务性原则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职业性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必须要全面反映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必要性和可行性有机相结合。

(三)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必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原则

高职院校要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方法,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同时,积极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四)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高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指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高职院校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要体现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紧紧结合社会实际、生产实践和灵活运用,与毕业生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且尽快适应变化无常的职业环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扩张、大投入、大发展,目前已经开始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生态式发展阶段。今后,我国高职院校将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优化配置内部资源为动力,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管理效能,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外部要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实现高职院校的竞争性共生和差异化发展,共同构建高职教育生态链的全面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3-10-28.

[2]丁刚.论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5):58-60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公告[EB/OL].(2014-12-08)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1205092335058&cata_id=N003.

[4]王牧华,靳玉乐.论生态主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2-25.

[5]朱婕.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 培养目标;专业型;复合化;理工特色

[基金项目] 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125q164)。

【中图分类号】 H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81-2

一、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专业始终被当作是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的专业教育,外语则一直被定位于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而外语类专业肩负的使命则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课程,培养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外语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学科分类和专业界定明显将外语独立于其它学科之外,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单科教育模式。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也是单一的教育模式。近年来,信息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日语人才需求急速递增。日本中小企业教学公库2006年12月1日发表的调查结果表明,57%的在华企业的良好发展促使日语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无论什么行业、哪类职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上。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势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明确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

二、中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日语专业的招生规模随着社会实际需求在不断扩大,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各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从单一的语言文化型向科技型、经贸型转变。尽管如此,由于近95%的学生是从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日语(中国的中学生义务教育95%学校是英语)。学生们从“あいうえお”零起点开始,且在大学4年学习里,同时完成相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方向模块等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是求得课程通过,很少有同学将今后的就业与自己个性特长的发挥联系起来,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少动力。平时的教学过于强调理论层面,忽视了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环节,所以学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训的机会。日语专业的学生对其他管理、经贸等专业的学习也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了解层面上而已。而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又因为日语本身能力不够过硬等,无法胜任日资企业需求的专业+日语类人才的职位。这种状况下培养的学生与日资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类型之间存在着以下两个缺陷:一是日语专业学生缺特长;二是专业型人才日语不过硬,即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塑造不到位的现象。

(二)人才培养与日企实际需求相脱节的原因

1.学生方面:目前求职于日资企业的绝大部分是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生源类型决定了生源种类的单一性。况且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建立在专业平台基础之上。就拿天津理工大学来说,我校共有二十多个学院,五十几个专业,学生人数近2万人。各专业学生学习主要是以本专业课程为主,就业也主要以各自所学专业对口为前提进行考虑。因此,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科学生,缺乏外语能力;而掌握外语的日语专业学生,又不懂专业知识这一现象成为普遍。

2.师资方面:培养日资企业所需复合型、专业化人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精通外语,且具备至少一门或多门专业知识技能。而目前国内的师资结构以及高校的管理体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各二级学院只关注自己学科的发展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即使引进新的师资人才,也只考虑对方的专业水平等条件,对复合型、专业化的师资要求考虑比较少。近年来在这方面,天津理工大学领导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开拓进取,为培养出适于天津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开办了双辅修专业。但由于对辅修专业学生资格审查门槛高,师资等问题使得学生对第二学位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

三、具有理工特色的培养目标的思考

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如何能突显出其理工类大学的特色。如何进一步利用理工类大学的优势,笔者认为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两方面着手。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日语人才也提出的迫切要求。结合本校的理工类院校优势,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以往的教育模式往往把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在日语专业本身,注重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以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文学或语言文学相结合的知识为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不注重日语专业与其他理工学科的结合、交叉和渗透,培养的人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和基础技能型的日语人才。然而理工院校应依据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特点,重视文理交叉和融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人文文化素质,又具有突出的理工科背景的日语高级专业人才。

(二)师资力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中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是专业的设置、教材的修改,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广大外语教师的积极参与。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当前的日语专业的师资队伍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技能结构上都难以胜任日语以外的教学任务,所以更应该发挥理工类院校的优势,引进其它学院的有留学日本背景专业教师为日语专业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或者和其它学院联合开办选修课,既可以让日语专业的学生选修更多具有专业化较强的理工课程,也可以让更多的理工专业学生选修日语课程或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日语教学方法也应适应时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网、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更加便利、更加趣味化。

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以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掘同学们听、说、读、写的日语综合能力,还能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如日本的风土人情、饮食生活习惯等)都能激发学生热爱日语的兴趣,增长同学们的见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影像、音乐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受限于课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要善于结合多媒体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等感官,从而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日语能力。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我们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使日语教学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变为半开放模式或开放模式。由此一来,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的信息容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理解力,为其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天津理工大学.日语专业培养方案(2009版),

[4]陈潇.日语人才培养对专业的要求[J].飞天,2012,(06).

篇10

目前很多院校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其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存在诸多的问题,管理会计的教学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为此,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应做相应的改革。基于管理会计的“业财联合”的特点,改革的方向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强化实践教学,并逐步形成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管理会计的发展起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我国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一直以来,我国当前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际应用水平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然而,过去的2014年对于我国的管理会计而言,可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堪称中国管理会计的“元年”。2014年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其发表的书面讲话中也进行了这样类比:“如果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那么,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财政部2014.10.27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管理会计工作必须不断推进并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的建设。在高校中,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方式就是开设管理会计课程。然而,目前很多院校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其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存在诸多的问题,管理会计的教学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为此,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应做相应的改革。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要求

要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我国的经济结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也必须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这就迫切需要既掌握扎实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能结合现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管理会计人才。由此就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管理会计教学一定要服务社会需要,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二、目前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偏离现实,理论和实践失衡

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得即便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也未将这一目标贯彻在管理会计的教学中。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由此,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只是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并没有涉及到实践运用,更不必说安排管理会计的配套实践课程了。

(二)地位明显偏低,没有形成课程体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较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会计主干课程相比,管理会计的地位明显偏低。首先,几乎所有高校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类课程都形成了一个从初级到中级高级以及实验的完整课程体系,而大多数高校一般都只开设一门管理会计课程,或者是和成本会计合并开设一门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实际上管理会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而涉及相关领域的课程设置明显不足。其次,课时明显偏少。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一般管理会计只开设32~48课时。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也只能讲授一些基本理论。最后,管理会计一般开设在第6或第7学期,此时学生多半忙于考研或是出国;加上课程讲授的又是基本理论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与其他学科边界不清,内容交叉现象严重

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三门课程都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管理会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纵览这三门课程的教材,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内容存在一定交叉重复和边界不清的问题。其中,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存在长期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等内容的交叉重复;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存在标准成本、作业成本、变动成本等内容重叠。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前述种种原因,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并不像“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学生利用习题巩固消化课堂理论知识。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案例教学也几乎没有,更不用说采用实验或是实践的方式教学了。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修订培养方案、调整教学目标、形成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前述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种种教学现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能足够重视管理会计。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指导意见”,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相关专业非常有必要适时修订培养方案,将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调整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要激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锻炼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在培养方案中要设计出科学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改变当前只是孤立的一门管理会计课程的局面。这就要强化管理会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储备基础,增设如决策科学、行为学、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使学生既懂管理会计理论,又懂管理、决策、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完善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二)设计并强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管理会计教学一定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仿照财务会计等课程,设计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实践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形成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环节通常由课堂实践教学、实训环节(如一些管理会计软件)和实验环节(如沙盘实验等)组成,一般结合其课程理论教学进行,可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校外实践环节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和一些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关系来实现。

(三)创新管理会计的课堂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是推进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有效途径。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主要有三种:一是教学引导性案例,二是效果证明性案例,三是方法应用性案例。此外,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采用问题回答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厘清与相关学科的边界,整合管理会计教学内容

厘清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尤其是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边界。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其侧重点在于企业的成本最小化,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编制及成本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课程的侧重点在于生产经营活动,其目标是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因此,管理会计课程应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为基础,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价为主线,构建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而财务管理课程的侧重点是资金的运动,需要以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为主线构建其内容。整合的结果是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体系既完整又互不交叉,不仅可以节约教学资源,也使各学科的边界更加清晰,研究重点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张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探索[J].财会通讯,2012(10):38-40

[2]刘辉.管理会计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215-216

[3]申艳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