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老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养老规划

篇1

“Hi,Guys!”下午两点刚过,正在媒体记者细读相关资料时,金盛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哲明(Jamie McCarry)先生款步走入会议厅,一句耳熟的问候,令人倍感亲切。出席会的还有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郭晋鲁先生,首席市场官James C. Dennis先生,总精算师喻凌燕女士,个险渠道总监杨文岳先生,产品开发总监汪懿女士及北方区总经理公冶庆元先生等一众高管,从阵容上即知这次新品备受金盛保险公司重视。

在新闻会上,来自苏格兰的马哲明幽默风趣,不用麦克风的他站在走道中间,给人一种别样的亲切和自然。“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新闻会,我们非常骄傲地有这一机会向大家介绍‘保得盈’这款变额年金产品,同时对于金盛保险来说,也是我们在行业内‘重新定义 引领标准’征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开门见山,谈及“保得盈”,他和他的同事都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和期望,“我们的首席市场官James C. Dennis先生把‘保得盈’这款创新产品和诸多伟大的产品相提并论,包括像苹果的ipad,还有在美国福特汽车非常有名T型汽车。”

“回到上海就要立刻购买”这款产品的马哲明认为,“保得盈”设计非常简单,透明度也非常高,尤其在设计中采用了内部组合对冲这一行业内先进的模式,通过账户比例调整能够保证100%的满期本金保障。他指出客户并不用去了解其中复杂的技术,“还是拿iphone这款产品来做比喻”,他随手拿起一位记者的手机说,“它的产品设计是非常简单的,客户能够非常方便地使用,像我这样一个傻傻的人也能够使用,当然,它内部的技术是非常发达非常先进的。”

然而,这一款堪比ipad、iphone的创新型保险产品,究竟有哪些独到的魅力?在当前并不给力的市场中,能否满足客户抗通胀、养老规划、子女教育金储备等等金融理财需求?能否如其个险渠道总监杨文岳先生所言“保得盈”真的给力?在新闻会后,《金融理财》记者与马哲明先生进行了详尽的沟通……

抢占先机

追求“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客户利益为中心”,金盛保险经过长达三年多的筹备,率先在国内推出首款变额年金保险――金盛“保得盈”变额年金计划,这一被市场“传说”已久的创新产品也随之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据了解,金盛“保得盈”变额年金计划是一款七年期趸交型产品,起始金额为十万元,采用最低满期利益保证形式提供100%满期本金保证。变额年金素有“可保本投连险”,与投连险一样,“保得盈”设置了一个和谐账户,投资基准为25%用于权益类投资、65%用于固定收益类投资、10%用于流动收益,属于平衡偏股型类别,在市场变化时将实时变动,当市场下行则会迅速将资金转移到安全的国债配置。

金盛保险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马哲明认为,随着不断增长的通胀预期和养老风险,目前是变额年金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他表示:“尽管中国及全球经济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阵痛后正在逐渐复苏,但愈发跌宕起伏的市场环境以及不断增长的通胀预期使人们充满担忧,同时逐年提升的人均寿命、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等更是为筹划舒适的退休生活、准备必需的子女教育金、照料年老的父母、实现更高品质的生活等未来规划带来更大挑战。这些人生最重要方面的财务需求,使中国消费者既不能承受投资失利,也并不满足于银行储蓄及固定收益类投资的低回报。”

在产品设计之初,马明哲及他带领的团队就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了解客户及客户的需求。“在这个工作当中,我们听到很多客户的声音,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财产品让他们的钱得到保障,有更高的回报,这个可以说是现在很大的需要。”他强调到,但恰恰是这个时间,由于高通胀,客户的钱在银行里不断缩水。再加上股市等投资市场的风险,客户在追求高收益的时候,也期求本金安全。

他还回忆起自己在中国的一个经历。2008年初,他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当时是金融海啸之前,也是奥运会之前,市场很不错”,他听到银行的客户经理向客户推荐银行理财产品时说:“你根本不用担心,我们的中国政府根本不会让股市跌下来的,这样一款产品一定能赚钱”。听到这句话的马哲明,脑海里浮现出巴菲特的一句话: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那个时间,虽然市场在6000点左右,我回来后就给我的团队说,我们要看未来的市场是怎么样的,然后根据未来的市场情况来研发新的产品。当然大家都知道,后来市场就跌了下来,这给客户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就是需要有保本型的产品,需要对自己的本金有一个保证。”马哲明如是说。

预见未来市场,或许也是金盛保险在投连险方面,实现卓越账户年均收益15%、稳健账户年均收益9%有力武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设计出了一款引领未来市场的产品,这也恰如尼桑集团CEO卡洛斯关于产品创新的评述――“一款汽车产品的创新出来以后,可能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把它开到路上。我不可能按照今天市场上人们的品味和偏好的来设计这个产品,因为我的产品设计需要五年,到那个时候,人们的品味和需求已经有改变了。”

正如马明哲所言,“保得盈”问世正逢其时!

理财漫谈

尽管“保得盈”计划的问世抢占先机,但目前市场并不“给力”,尤其是中国当前金融理财市场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兑现承诺?这不禁成为记者颇为关心的问题。

在新闻会后,《金融理财》记者与马哲明先生进行了一番详尽的沟通。谈及理财话题时,他愉快地表示:“我非常感兴趣!”

“我想引用我们的同事阿伦阿贝先生的一些理念,他对于今天中国甚至整个亚洲这个理财市场,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相当于数百年前的医疗人员所在的情况相似。”他进一步解释说,“上百年前,在西方国家,医疗从业人员可以说是最不被信任的职业,那个时候一个医生相当卖野药的。”

他随手从面前的茶几上拿起饮料杯,“那个时候的医生,拿着一瓶液体,你喝了吧,这个液体能包治百病”,他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一阵欢笑,“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有这样的灵丹妙药包治百病,而恰恰相反,很多人吃了以后,没有包治百病反而要了命。”

马哲明解释说,那么在中国当前整个金融理财的行业,可以讲面临着信任的危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当然,我们行业内是有责任的,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没有去充分地了解我们的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他的需求去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整个一个经济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意识是不断提升的,而我们的行业并没有跟上。

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我们整个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厉害,这也为很多人的养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哲明表示,很多客户在30岁到40岁时就在考虑退休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做特别详细的退休计划,却希望在十年八年之后退休,不再工作了,他寄望于有一个魔术棒一样的东西一挥,就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了。

“从我们行业来讲,就有一些风险,一些诱惑,当面对这种客户的时候,就有理财市场的从业人员或者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他说:你看吧,我们这一款产品怎么样,就能把你所有的问题给解决了。这就像当时那个卖野药的医生,拿着那瓶野药给客户的承诺是一样的。”马明哲强调说,越是这样,我们就一定要跟客户一个非常诚实的沟通。作为退休的安排的话,客户是需要提早开始规划的,而且很重要,他想要达成退休目标,他所投资的钱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增值才可以帮他达成这些目标。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中国人的寿命是在不断延长的,他要为他的退休目标做一个充分的规划才可以。

正是基于对中国理财市场清醒的认识,马哲明和他执掌的金盛保险启动了“重新定义 引领标准”的征程,希望在行业内竖起一面旗帜。事实上,早在他来到中国之初,便在渠道上开始大规模创新,推出员工制的理财顾问渠道。

引领标准

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在渠道上开辟理财顾问新模式,金盛保险正如“重新定义,引领标准”八个字一样,以“理念为先”前行在中国保险市场那片蓝海上。

马哲明表示:“理财顾问渠道恰恰是我们启动‘重新定义,引领标准’这样一个品牌精神的内涵所在,并且必须要在市场里找到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这背后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他解释说,我们在个险渠道进行尝试,来做传统人以外的营销渠道。一个方面还是整个监管环境的改变,在2005年底,我来到中国以后,我已经感觉到中国监管机构有这个愿望,他希望营销渠道越来越专业化。我们可以看到,监管机构在不断地加强考试认证,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说营销投资连接型产品需要12个月以上的工作经历,需要48个小时的培训认证,需要大学学历等等,整个是朝着专业化方向在发展。我们意识到,在我们传统人当中,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是不多的。

第二个原因是聆听到客户的声音,听到客户的需求。我们典型的客户群,30-40岁的人,他们都非常聪明,对财务和金融都有相当多的知识和了解,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都获得了一定的资产。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在进行投资时便需要值得信任的人。而作为理财师,要获取这类客户的信任,一定要有非常专业的基础知识。

马哲明再次提到信任,他认为,信任对于这个行业来讲,就像《功夫熊猫》里的秘密功夫一样,要想获得客户,获得市场的话,一定要获得信任,而我们认识到获得信任的基础就是专业化的不断提升。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听到了营销人员的声音和需求,新进来的这些营销人员都需要对职业有个很好的规划,都需要工作方面的安全性,需要更多培训和发展空间,这也是有别于传统人的需求的。因此,我们为了能够吸引这些人才,特意开辟了这样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了相应在职业机会。

幽默总裁

在一个来小时的促膝畅谈中,马哲明与记者们谈笑风生。充满感染力说服力的言谈中不乏风趣和幽默,拥有国际化视野又与人亲切自然……这是马哲明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当然,“简直帅呆了”,一位女记者的话恰如其分。

这位来自苏格兰,拥有经济学硕士、英国皇家保险学院准院士等头衔的总裁,自1998年至2005年,马哲明在AXA安盛集团亚洲区域总部下属各区域分公司任职工作,于2005年8月,被任命为金盛保险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他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保险业的另外一位“大佬”,那就是平安保险的马明哲。或许,这也正是他的别一番幽默和可爱之处。

从他到来中国时,就经常问身边的人关于养老的规划,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他喜欢的话题。在采访中,他聊起了自己在英国的故事,“我在英国长大,在我小的时候,人人都相信靠着国家政府没问题。我根本想不到有人自己再做一套自己的退休安排。但后来我开始工作时,那时候是由雇主来做这种雇员福利的退休金安排,叫做固确定利益的退休金安排,就是你到退休的时候,比如说按照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拿多少钱,退休多少年,都是拿这么多钱。事实证明,这种确定利益的退休金计划,后来成了很多大企业的包袱,包括美国的欧洲的很多企业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当时签的合同,后期要兑现。后来,这个责任就转移到个体了,每个人都在做,比如英国平均在27岁就开始做这种退休金的安排。”

他还提醒到:“中国可以讲不可避免,这个趋势一定会到来,所以给在座年轻人的建议是提早为自己的退休做计划,提早存钱,比如让成本平均、基金定投等等为我们工作,让钱为我们增值。”

他还提及一位同事的退休规划的案例,“我认识他很长时间了,我知道他自己在09年10年的时候就规划退休了,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为退休准备了很长时间的钱,他也接受理财规划师给他的建议,成本平均、基金定投、长期理财等等,多年的钱都放在这种风险性的投资。那么,在就要退休的前夕,金融市场的海啸令他的资产缩水近40%,这一辈子这么长时间的资产积累,40%一夜之间,就没有了。因此,我的这位同事别无选择,只好再继续工作几年,再存些钱,同时也等着市场恢复达到他的退休目标。这都是真实的故事,这还是我们业界的,号称专家的人的案例。”

“他跟着我经常说,我真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买这种(保本型)产品。”他还不忘给变额年金做营销,“这也正是我们给客户提供保本的好处,美丽的地方就在这里,当你退休的时候,遇到特殊的时候,你不用担心,你的本金是有保证的。”

篇2

老王的养老生活

老王今年五十多岁,老伴前些年去世了,一双儿女也都在外地,眼看着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养老”这个过去一直认为离自己挺遥远的词儿一下子就蹦了出来,开始不断地出现在老王的生活中,老王也意识到自己应该要开始考虑退休后的“养老计划”了。

首先让老王苦恼的就是养老的方式。目前除了传统的居家养老,各种养老方式也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经过一番抉择,老王最终选定了四种目前最为主流的养老方式,但是到底选哪种养老方式,老王觉得自己还是应该仔细斟酌斟酌。

A 最传统的养老:居家养老

老王首先想到的就是目前最为主流,最为传统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说白了,就是退休后住在自己家里,自己照顾自己,没有约束,但一切都得自己负责。其实老王是一个挺传统的人,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儿孙满堂,一直是老王最为向往的养老生活。但现实却是老伴不在了,儿女都在外地,平时难得回来一趟,家里就剩自己一个人,要是自己在家养老,那不就成了电视报纸上常说的“空巢老人”了么?

舒适度:熟悉的生活环境,自由性较高,设有约束,隐私受到保护。

成本:衣、食、行等开销全部自理,但无护理费,花费整体不高。

便利性:视住房周围硬件,软件配套设施而定,可能没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点。

安全性:独居老人在家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容易耽误治疗时间

适合人群: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的中国老人还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特别是家人在身边的高龄老人和对到养老院和护理院养老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或顾虑的老人。

居家养老・升级版:售后回租

人们将已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先行出售,再通过“售后回租”的方法达到以房养老的目标。既可以获取一大笔款项用于养老生活,又能保持晚年对住房甚至是原有住房的长期乃至终生的使用权,照常有房可居,为老人更好养老增添了相当的保险系数。

适合人群:不愿意离开家,投资比较谨慎的老年人。

B 最省事的养老:机构养老

对于去养老机构养老,老王一向是比较抗拒的,因为老王觉得去养老机构养老的人都是无儿无女或是儿女不孝的老人。自己有儿有女,也都很孝顺,要是去了养老院,周围的亲戚,朋友会怎么看自己7并且那些养老机构肯定都会有约束,没有自己在家自由。

虽说对养老机构之类的印象不佳,但老王还是决定去附近的一家养老院瞧瞧。一到养老院老王就碰见几个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结伴来养老院咨询养老事宜的老人,通过交流得知,这几个老人也是提前来为自己养老做准备的。老王把自己对养老机构的顾虑说了出来,那几个老人告诉老王说,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都转变了,不再认为去养老院是坏事,很多老人都主动提出去养老院。去养老院除了能够减轻儿女的负担,还能享受到良好的服务,过上有规律的生活,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且能够让老人与子女的感情更加融洽。几个老人的话对老王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他从来没想过原来去养老机构养老也有这么多的好处。

舒适度:高级养老院生活条件较好,普通养老院半集体化生活自由度不高,且很难保障隐私。

成本:成本视养老院级别,床位级别而定,高级养老院成本较高。

便利性:养老院中基本设施完备,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品齐全。

安全性:老年人安全系数较高,生病或身体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

适合人群: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

机构养老・升级版:售房入院养老

老年人将自己的住房对外出售,用这笔钱财居住到较好的养老院养老,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又为养老生活增添了众多的乐趣,将部分售房款送交寿险公司办理养老寿险,可以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无忧。

适合人群:有房产、又不愿与子女同住,喜欢热闹的老年人。

英国:智能养老公寓

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公寓将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地板和家电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地面安全传感器会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老人亲属,冰箱里的牛奶翻倒洒出,或是锅热在炉灶上无人看管,安在冰箱和厨房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自动化“药剂师”的职责是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娱乐传感器则在老人进门时自动播放主人喜爱的音乐,并适时调节暖气和灯光。

TIPS养老机构种类

养老院:收住的是居家养老有困难的老人,而且一切费用自理。养老院大多是民办的养老机构,与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不同,它属于自负赢亏的商业服务性质。

老年公寓:是由政府和社会力量按照市场原则兴建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单元楼,单元楼中的单元房的面积有大有小,入住者可买可租。老年公寓楼内设有医务室、活动室、健身房和小食堂,配备各项服务人员。

老年公寓与养老院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以个人交费为主,有别于福利救济型的社会福利院,不同之处在于养老院是集体食宿的住院养老方式,而住老年公寓则是独立住单元房的居家养老。老年公寓的单元房可以买卖和租用,而养老院的居室只能租用。

托老所:为老年人提供寄托性养老服务的设施,有日托和全托等形式。老人进托老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不高,绝大多数老人都可承受,白天到托老所,晚上回家仍可享受天伦之乐,容易为老人接受,也能为社会上主流观念所接受。因为社会上确实有不少人认为如果子女尚在却将老人送入敬老院(养老院),实有小辈不孝不贤之嫌。老人在托老所可看书读报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既能健身又能益智,延缓衰老。

老年护理院: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机构。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老年护理院综合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点,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

敬老院: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场所,“五保老人”供养是国家举办的农村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收养的“五保老人”依靠集体供养为主,辅之以国家和社会必要的援助,他们的吃,穿,住,医,葬的费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

社会福利院:民政部门在城镇设立的社会福利单位,其任务是收养城镇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被收养人员的一切生活费用由政府承担。

C 最兼顾的养老:社区养老

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对于老王来说总感觉有这样

或那样的不足。一天老王去拜访老朋友,发现朋友所在的社区正在宣传“社区养老”。老王一看觉得挺新鲜,就去打听了一下。原来所谓的社区养老就是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老人虽然家住社区,但是享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如同养老机构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服务。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老王一看就乐了,这不正适合自己吗?社区养老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两方面优点,既满足了自己“恋家”的情结,不会离开熟悉的环境,又能够提供各种生活照料的服务。老王赶忙回到自己所在的社区,一打听发现自己的社区还没有开展这种活动,这下老王又苦恼了。

舒适度: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吃,住、行等方面可由社区提供帮助,生活较方便。

成本:由于政府资助,个人承担的服务开支较低,花费不高。

便利性:上门服务、就近网点服务对老年人有利,便利性较强。

安全性:独居老人在家安全性较低,但考虑到社区中有定点医疗机构,一般疾病可及时治疗。

适合人群: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

社区养老・升级版:基地养老

在大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区域,建造大规模的养老基地,将城市的老年人自愿移入居住,实施基地养老。这一做法既可大大提升养老的生活质量,又相对节约了养老成本。老年人居住在基地养老后,还可以将原居住于城市的已闲置住房,通过出租或出售的方法赚取更多的养老经费。

适合人群:有一定经济实力,喜欢亲近自然又不愿离家太远的老年人。

D 最时尚的养老:异地养老

“五一”假期,老王的儿子和女儿都回来看望老王,老王和儿女们谈起今后的退休生活,儿子和女儿都让老王去他们那儿生活,并告诉老王现在“异地养老”是最时尚的养老方式,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始有了。看见老王挺迷惑,儿子又详细地给老王解释了一下。所谓的异地养老就是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其实质是“移地”养老。

异地养老主要分为异地集中养老和异地分散养老。异地集中养老就是入住各地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异地分散养老则是住儿女家,亲戚家或自己租房子住等。进一步细分的话可以分为

1 异地疗养型:指一些身体健康状况欠佳但可以远行的老年人,到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地区的养老院或疗养院进行疗养的一种异地养老方式,如有哮喘病的老年人可以到气候始终温暖如春的云南去疗养。此种方式适合所有老年人尤其是体弱或有慢性病者,但往往费用较高。

2 候鸟式安居型:是指冬天到南方过冬,夏天到北方避暑的种异地养老方式,适合所有老年人。因为过冷。过热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常常是发生意外的诱因。异地生活对于一些季节性发作频繁的疾病(如哮喘)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旅游观光型: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旅游观光的一种异地养老方式。不仅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还能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适合身体健康及经济能力较好的老年人。

4 休闲度假型:适合想到外地休闲度假的老年人,可选择环境比较幽静安逸,适合休闲养老、修身养性的养老院入住。

5 探亲交友型:以探亲交友为目的,选择距离自己的亲属较近、老年活动较丰富,方便结交更多老年朋友的养老院入住进行养老的一种方式。

老王听完后也有点傻眼了,就一个养老也能有这么多的类型?听起来这个异地养老似乎也不错,但一转念如果去异地养老的话自己的养老金领取,医疗保险,单位其他的一些福利都是个麻烦事儿,老王又开始纠结起来。

舒适度:可游览各地风光,针对季节不同可选择不同地域,自由性较高。

成本:住亲戚朋友家费用较低,如自己租房或者住养老机构则需一定费用。

便利性:国家颁布了一批异地养老定点单位,都要求交通便利,附近有医疗院所,便于紧急就诊。周边环境优美,要有观赏旅游景点。

安全性:旅途上可能因为劳累而生病,到了异地,可能会不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天气环境的变化。

适合人群:热爱生活,喜欢旅游,最好有亲戚朋友在当地的老年人。

异地养老・升级版:乡村养老

乡下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吸引了众多的退休老人前去养老。有的城市老人本来家乡就在农村,退休后是叶落归根;有的老人、是收入低,居住在城市感觉生活成本昂贵故希望在农村养老可生活得轻松些:有的老人喜欢贴近大自然,终日种草养花,爬山戏水,整日与大自然作伴也是人生一大乐趣,所以催生乡村养老这一养老模式。

适合人群:热爱大自然,不愿意居住在城市,希望远离喧嚣的老人,最好是老家又在当地。

制定养老生活计划

老王的几个老哥比老王早几年退休,但老王发现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过得并不开心,每天都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后来听说他们这是得了“离退休综合症”。老王也觉得退休后就会有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几十年都习惯了每天按时上班下班,要是一下子闲了下来,肯定会适应不了整天无所事事的生活。为了让以后自己的生活不像几个老哥那样,老王便提前给自己列了一个养老生活计划表。

TIPS 所谓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离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由此,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1 养老计划:培养几个兴趣爱好

平时生活中老王除了喜欢听听京剧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爱好了,但以后自己总不能每天都听京剧吧,老王于是琢磨着现在开始再培养几个爱好。

看着身边的几个老朋友都喜欢养养花草,老王觉得也挺不错,是个打发时间的好方法,但是自己以前从来都没养过,

切都得从头学起。说干就干除了向身边的朋友请教之外,老王还自己买来花草养殖方面的书籍研究,隔三差五地把盆盆花草往家里搬,没多久老王俨然就变成了一个专业人士。

老王家附近的一个公园,每天早上上班路过老王都能看见群人在那儿打太极拳,以前直没太在意,最近直琢磨着多培养点兴趣爱好,这太极拳不又是一个吗?由于平时上班没时间,老王就每周末去学打太极拳。一些认识老王的人都说:“老王,你这还没退休呢就和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头子混在一起了?”老王得意地说:“我这是提前在做准备工作”。

点评:培养爱好,寄托精神。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退休后正好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即便先前没有特殊爱好的,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以丰富和充

实自己的生活。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使参加者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2 养老计划:发挥余热

老王是一名老电工,跟电打了几十年交道,不论是线路检修还是一些电器维修老王都经验丰富。退休后一下子就要完全抛开工作,老王觉得自己在感情上肯定割舍不了,于是老王决定在退休后头几年自己腿脚还灵便的时候,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在小区义务为大家修理电器,这样既能充实自己的生活,又能服务大家。老王把自己的想法跟社区居委会说了,得到了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并承诺可以为老王提供办公场地。

点评:发挥余热,重归社会。离退休老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当然,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

3 养老计划:投资

老王工作一辈子,也有了定的积蓄,想想退休后自己也没什么地方要花钱,于是老王想着自己可以把钱从银行拿出来做一些投资,赚不赚钱对老王来说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有个精神寄托。

虽说赚不赚钱不是第一位,但是谁也不想白白赔钱,老王也一样。因此,老王对于自己退休后投资目标的选择还是十分的谨慎。经过一番选择,老王决定以后以投资基金为主。基金比股票风险小,最适合自己这种退休老人。

点评:老年人退休后进行一些适当的投资理财,既能丰富平时生活又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保险、储蓄基金,国债等都是老年人不错的选择。但老年人投资需注意

1、不要轻信他人;

2、不能贪图高利;

3、不要盲目为他人担保;

4、不要轻易涉足高风险投资。

老人保险全攻略

投资理财险

传统养老险 到期领取固定金额的养老金。

回报:2~2.5%(年复利)

适合人群:没有良好储蓄习惯、理财风格保守,不愿承担风险的人群。

注意问题: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可能导致约定领取的养老金在未来出现实际购买力下降。

产品举例:中国人寿国寿松柏养老金保险

分红型养老险到 期可领取的养老金大部分为固定,然后小部分根据分红有浮动,分红的存在增加了抵御通胀的能力。

回报:固定部分通常在1.8~2.4%(年复利),分红部分不固定。

适合人群:适合对长期利率看涨、对通货膨胀因素特别敏感的人群。

注意问题:销售时候的分红水平演示只是一种假设,不作为未来的保证或承诺之用。

产品举例:平安保险钟爱一生养老金保险。

万能型保险 前几年缴费时候需要收取一定的初始费用,缴费方面比较灵活。

回报:保证保底利率最低1.75%,目前产品大多设为年2~2.5%,这几年的实际结算利率在3.25~5.5%左右(年化)。

适合人群:适合收入较高,但常有波动者。

注意问题:保证保底利率和结算利率都是针对“个人投资账户”而言,而非所有投入的保费,开始几年若提前支取,可能需要一定的收费。

产品举例:平安保险智富人生。

投资连结保险 收益随资本市场变动而动,收益可能较高,波动性也比较大,类似基金的专家理财。

回报:不保底,不确定,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账户风格。

适合人群:适合收入高,期望高收益,风险承受力高者。

注意问题:收益不确定,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亏损,收益和风险由投保人100%享受或承担。

产品举例:太平洋安泰“汇富人生”。

健康保障险

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是老年人购买保险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保险品种。健康保险有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种类,根据我国保险发展情况和老年人的特点,比较适合的是住院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注意问题:由于保险的一般规律是,同一种保险,越年轻的人所缴保费越少,保额相对越高,而年纪越大的人,所缴保费越多,保额相对越低,有些保险因为投保年龄过大,会出现保费与保额的“倒挂”现象,也就是说,所缴保费可能超过保额,特别是重大疾病险。

产品举例:泰康人寿世纪泰康个人住院医疗保险

意外伤害险 老年人的安全防范能力较差,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因此,一份意外伤害险应该作为老年人保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外伤害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且投保费率与年轻人投保的费率差别不大,而保障也较为全面,一些老年意外伤害险都有对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高残,骨折、烧伤,身故,重大手术等保障。

注意问题:不同类型的意外险产品的免除责任会有所差异,在购买意外险之前一定要看清保险条款中的责任免除部分。熟悉索赔程序以及时获赔了解意外保险的索赔程序有助于受益人顺利地获得赔付。

产品举例:新华人寿银发无忧。

老人购买保险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优先投保意外险: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段,因此老年人应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投保的首选品种。而且老年人在65岁之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费不需多缴,保障一样不少。

尽早规划老年保险,投保寿险最好在50岁之前寿险产品的费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投保将可能出现保费“倒挂”现象,即投保人缴费期满后,所缴纳的总保费之和大于被保险人能够获得的各项保障及收益之和。

篇3

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年轻时忧虑退休养老纯属杞人忧天。但一组数字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到203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2.94亿,每10人中将有3到4人步入老年;一位在1978年开始从事工作且工龄32年的职工在2011年退休时,领到的退休金每月仅1157元。

拿着退休前40%的工资,却面对着日益高涨的物价和日渐衰老多病的身体,这样的状况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有多少钱才够养老?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生活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乃至农村的人答案都不一样。甚至有专家断言,白领存款1000万元都未必够。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结论背后,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民币币值极为不稳定。

如此背景下,为养老多积累资金十分必要。如何才能补足我们的养老金?

为养老积累资金:从不同方面入手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面临着车贷、房贷的压力,同时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让节余的资金极为有限;现阶段投资渠道狭窄、理财产品收益率起伏偏大的现实又让我们不敢轻易将养老本肆意挥霍。出路何在?

我们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准备,从养老生活的不同方面入手,找到适合的投资方式,规划养老未来。

基本保障:养老年金

柴米油盐、物业供暖、朋友小聚、交通费用、电话费用等是生活必要开支,不论活到多大岁数,不论有没有理财能力都需要。针对基本生活,目前来看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养老年金。

它的特点是安全且持续,完全符合基本生活的要求。它很像一个大水桶,年轻时坚持一瓢一瓢地往里盛水,上年纪后打开水桶上的龙头便能持续放水。而且和一般水桶不同的是,这个神奇的桶里面的水永远放不光,只要人还活着,不管活到多老,都会有水喝。这是其它金融工具无法达到的。

品质提升:稳定的投资工具

如果退休后要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在旅游中享受人生、给予子女财务支持等,这就是老年生活品质的提升。其特点是可高可低:财务规划做得好时,尽享人生;如果不太理想,也不会影响基本生活。

针对品质生活方面,可以把一部分闲钱利用于预期收益率相对高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等。虽然看似有一定风险,但毕竟是关于几十年后的规划,时间穿越牛熊,定投平抑风险。

如果选择相对稳定的投资工具,佐以科学的投资方法,还是有机会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获得较高收益,保障老年品质生活。比如,可选择指数基金作定期定额投资,时间相对长的情况下,达到8%左右的年化收益没有太大问题;而选择复利滚存的方式又可以让多年后的收益增加数倍。即便是遇到某个阶段收益受外界因素影响处于低位,也因其主要针对品质生活部分,不至于影响到家庭日常生活。

医疗保障:基本医保+商业险

未来老年疾病大体表现在多发、可治愈性强、治疗费用不断增加、需要紧急现金流等方面。针对老年疾病控制,仅靠医保无法解决医疗费用不断提高的问题,而只针对初次罹患重大疾病的商业险又不能解决疾病多发的问题。

所以需要用医保作疾病控制的基础部分,而商业险则是治疗品质的保障,它的现金价值提取功能则能部分解决紧急现金的需要。

遗产及避税:保险+信托

该问题是资产量较大的家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针对遗产继承和避税问题,保险和信托可以起到其它金融工具难以替代的作用。

篇4

没有一个人能逃避养老问题,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而言,两代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

案例一:

已过而立之年李女士老家在东北。目前在北京工作。她的父母在老家有两套合计50多万的房子。母亲已退休,每月有1200元养老保险,父亲还要6年后才能退休,目前每年自己交养老保险金近5000元。李女士每年给自己父母一部分钱。李女士的丈夫的老家在农村,母亲有农村基础社保,父亲已逝,他们每年也要寄生活费给母亲。李女士夫妻两人月收入近一万元,除了缴纳养老保险外,无其他商业保险。股市行情不好,李女士购买的股票、基金全部被套牢。准备要孩子的他们,又该如何筹谋?

理财师:吴新婷

第六届全国十佳理财师、国家理财规划师、经济师、证券投资顾问、投资者教育能手、惠州电视台《午间新闻》特派财经观察员。

《卓越理财》:对李女士而言,她面临的养老困境该如何解决?今后的养老该如何规划?

吴新婷:退休以后我们靠的是资产来生活,合理而有效的退休规划不但可以满足退休后漫长的生活支出,并且可以让自己活得有尊严、活得自由、活得有质量,同时还会给我们足够的心情,去感知幸福、恣意享受生活,并付出我们的能力和爱。

一、收入:

李女士夫妻两人月收入近一万元:1万*12个月=120000元/年。

二、支出:

自己交养老保险金近5000元/年。

每年给李女士父母一部分钱(假设4000元/年);

每年寄生活费给李女士丈夫的母亲(假设8000元/年);

三、养老收支相抵后 120000元-5000元-8000元-4000元=103000元/年。

四、理财规划需求:现在准备要孩子。

首先,李女士夫妻每年要先拿出6000元至10000元购买意外、医疗、养老保险。把风险控制好。

其次,李女士夫妻的房子是租还是需要购房也要统一思想,做好计划,如果决定在北京长期租房子,提前准备好10万元的育儿存款就可以计划生孩子了,如果还有购房计划那还要推迟生孩子的计划先把房子首付付了,月供不能超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建议在35岁以前没有购买房子不建议先购车,如果35以前确定租房后已生孩子的等孩子到了7岁后有足够的养车资金准备后再考虑购买车子。

五、每年养老保险金近5000元,是不够养老的,需要每年提高10%来补充养老金。

养老金的核心:进行退休需求的分析和退休规划工具的选择。

其一,退休需求的分析:例假设前提条件相抵消(年通货膨胀率为3%年收益为3%),退休后每月基本生活费;6000元/月*12个月*30年=216万元。需要在55岁至60岁生日就要为自己准备好这一笔养老金。

其二、退休规划工具的选择。

养老金的来源有以下几种:1、社会养老保险;2、企业年金;3、商业养老保险;4、投资收益,如房租、股票、基金、信托收入;5、住房公积金提取;6、其他收入如稿费、推迟退休。

特别提示:如果李女士夫妻出现经济危机或养老金缺口,也可以她的父母在老家有两套合计50多万的房子,作为抵押、信贷、转让的形式来获得资金缺口。“以房养老”目前不太适合她,因为老家的房子租金收益较低,不过也可以用老家的房子或变卖后换一套北京的小房子,到老的时候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来准备养老金。

案例二:

辛先生在北京有一套近150多万的房子。他与妻子年收入30万元。每月花销2万元左右。目前与自己的父母、妻儿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父母已退休,每月共有3000左右的退休金。辛先生的女儿已上小学。随着女儿年龄日益增长,需要独立空间,辛先生有了换房的需求。面对日益高企的房价,辛先生很是发愁。他又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养老规划,以及协调孩子成长中的经济需求呢?

《卓越理财》:辛先生的面临养老问题,他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哪些理财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又该如何筹谋?

吴新婷:辛先生应从现在开始规划退休生活。退休规划具有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强制性等特征,现在提早为退休做规划是明智的选择。

根据辛先生家庭的养老需求,社会保障已经远远无法满足,

品质养老资金解决方案:

按平均寿命计算,为辛先生筹划年龄为75岁,辛太太为80岁,现年辛先生35岁,太太30岁,以后到达的退休的需求为计算,假设辛太太按正常55岁退休,假设退休后辛先生家庭每月支出约3万元,每年约36万元,退休时需要3万元/月*12 即退休时每年生活支出为36万元/年,即退休25年的生活支出为36万元/年*30= 900万元,退休时点共需900万退休养老金。

尽管辛先生家庭在北京有一套近150多万的房子,辛先生还需要购买基本社保,以减少缺口,可通过已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还有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资金压力。

《卓越理财》:随着年龄的增大,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在不断下降,控制风险成为投资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中老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工具时,应该如何控制风险?

篇5

这是平安的一款主打养老险产品,属于终身养老保险,被保险人可以领取养老金至100岁。领取额度采取递增方式,首年给付养老保险金按保险金额的10%确定,每给付满3次递增保险金额的0.6%。越到后来领取的年金越多,88岁时给付相当于保额的祝寿金。

这款保险有20年的保证领取,如果被保险人在保证期内身故,受益人可以领取未领完的保险金。

年金险产品一览之五:“安裕行”

中意人寿推出的这款年金保险领取时间也较早,从缴费期满日后的首个保险单周年日(趸缴单从第10个保险单周年日)起,每年均可领取生存现金直至88周岁,合同期满再送贺寿金。

这款保险具有豁免保费的特点,若被保险人在60周岁前不幸发生合同约定的残疾,则可以豁免续期缴纳的保险费。

年金险产品一览之六:“金利两全”

泰康推出的这款产品,从0岁至64岁均可投保,保障期间为终身。交费开始每满三年,按保额的12%给付生存保险金,直至终身;也可以选择60周岁领取保险金额的180%作为养老金。同时终身享受双倍保额的身故保障。

也许你的工资并不是很丰厚,也许你的孩子不一定非要去出国深造,也许你的家庭不需要这么多的生活支出。可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算出的数字一定会让你吃惊。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问我很多理财规划的问题,里面涉及到家庭购房、投资金融产品、保险和整体家庭财富规划等等。但是,我想问问这些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20―30年后的养老问题呢?

很多朋友会说:我们单位每个月会帮我上养老保险,工资收入不错,有一笔丰厚的存款,还有一个听话的孩子,并且在房产和金融产品上的收益也不错。而且,我还有二十几年的工作时间才退休,我用担心什么养老问题呢。

26年将花掉270万元

可是,这样真的就有保障了吗?退休后肯定会生活无忧吗?让我们先来算一算: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将来20―30年后的预计支出情况。

我的一个真实客户,现在家庭月支出4000元;丈夫34岁,月收入颇为丰厚,有两套房子:一套72平方米,两年前买的,买的时候57万元,首付27万元,贷款30万元分10年还清,月还款3257元,目前出租,月租金3800元;另一套120平方米,买时的90万元已经还完贷款,自住。银行存款:活期5万元;定期(两年期)15万元。有一个5岁大的儿子,送到了一个高档全英式托儿所,一年支出25000元。那么,他在60岁退休之前的26年里,到底要花掉多少钱?

一个月4000元的家庭生活支出,小孩子一个月的学费大概在2083元。他公司要从他的工资里扣除“三险一金”的费用是744元+1200元。而且还有月供3257元(10年),也就是说,他将来10年内:共要还贷款390840元;生活花费480000+60000元(孩子长大也要花钱)。孩子因为可以上全免9年义务教育,不用计算,这里面还有一年是在托儿所,所以还要加上一年25000元。粗略计算:他在将来10年里要花费总计955840元。

那么剩下的16年呢?我们继续算,贷款还清了,房屋变成了资产,可以算到收入里面。那他的生活应该是在768000元+192000元(应酬、朋友聚会等等杂费的增加和一些旅游的费用平均1000元/月)+802000元(孩子上个好高中3万元/1年,出国学习13万元/1年,在家等工作1年消耗1.2万元),这16年的总花费数量是1762000元。

再加上头10年的消费,他在退休前总共需要花掉2717840元。不知道你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虽然上面的都是估算出来的,可是却很符合现在大多数中产们的消费观点。

退休前必须考虑的4件事

1、预计退休后的年支出情况

一般来说,退休之后我们日常的消费还是会相应的减少。基本维持退休生活的费用占到退休前月支出的70%―75%。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算出预计退休后的年支出。

2、退休后的年收入情况

这块主要是由社会保障收入,雇主退休金,补贴,儿女孝敬,投资回报和其他收入组成。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估算出这个预计总收入的总年收入,就可以用上面的年支出减去这一年度的收入算出到底你退休之后的生活如何?是净值,还是有缺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富裕还是窘困。

3、通货膨胀

假如平均每年通胀率是6%,如果你将你的财富置之不理,那么,12年后通胀会将你原本的100万元蚕食一半,最终的实际购买力将剩下不足50万元。

4、增加你的净值或补充你的缺口

在这一部分里就可以依据你在退休前投资的回报总和加上你退休后的回报总和来减少自己维持退休后生活费用。

如果按上面算出的退休前你的花费,你在60岁以后,还有多少钱可以维持70%的基本生活费用呢?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算一下退休前需要花掉多少钱和退休后又需要多少钱。也许你的工资并不是很丰厚,也许你的孩子不一定非要去出国深造,也许你的家庭不需要这么多的生活支出。可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算出的数字一定会让你吃惊。

商业保险VS基本养老保险

社保中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企业共同缴纳,而且在资金不足时,国家予以补贴。个人缴费由单位代扣代缴,进入个人账户。

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是投保人本人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直接缴纳,钱交给商业保险公司。社会养老保险,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统一的养老金领取规则;而商业养老保险,则根据投保人购买的产品不同而有所不同。

同时,社会养老保险是低缴费低保障,但保障相对稳定;而商业养老保险是高缴费、高保障。因为和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挂钩,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它注定只能从大众角度出发,注重保障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因此其保障水平比较低,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市场行为,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想要的养老保障设计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的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的保障水平也高。并且,用户可以灵活地选择保障程度。

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

此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繁多,操作相对规范和安全,能较好满足个人养老需求,是比较实用的选择。

年金险产品一览之七:“辉煌未来”

这是中意人寿新近推出的一项教育年金保险计划――由两款主险构成。承保年龄均从出生满30天至10周岁,保障至28周岁。

第一款主险为:分红型少儿教育年金保险。这款保险在孩子18-21岁的四年间,分别给孩子提供合同基本保额的100%、110%、120%和130%作为大学教育金,同时给付现金红利;在孩子年满28周岁时,给付合同基本保额的300%,作为成家立业金。

第二款主险为:投连险。这款保险作为孩子教育金的补充,可在规定范围内随时增加保费,提高理财金额。同时,这款与中意少儿教育年金保险捆绑的投连险,成为了目前市场上初始费用较低的一个投连产品。

商业保险VS企业年金

商业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一样,都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而且,在市场化投资问题上,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也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商业养老保险是按照大数法则,采用死亡率等指标进行科学精算,以此为基础收取费用和支付待遇,按照完全的商业方式进行运作和投资,并获得经营收益,不承担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与企业年金不同的是,商业保险属于投保人个人的一种风险防范行为;而企业年金属于一种集体行为,而且,企业年金可以享有多方面的税收优惠,在投资范围等方面的监管约束也更强一些。

《钱经》提醒:

ATTENTION

篇6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4.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蛟河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到2015年12月底全市拥有养老床位数20__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1.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15年底,建立覆盖中心城区、乡镇街区和社区 (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城区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街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

(二)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1.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每个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务信息,整合服务资源,组织为老服务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帮助,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2.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结合农村社区建设,依托建制村或有条件的自然屯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内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结对帮扶、邻里守望等方式,推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3.加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采取新建、改扩建和租赁等形式,建设一批多功能的中心城区社区日间照料示范中心。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到全市所有城乡社区。结合养老服务大院建设,向农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探索互助养老的模式。

(三)加大养老机构建设改造力度。

1.建设专业性养老护理机构。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改造成专业性养老护理院,重点收养收治失能老人、身患大病需专业护理服务的老年人。以市福利中心和新站康医为依托建立养护院或医护院;扶持发展集医疗、康复、看护、临终关怀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民办养老机构。

2.新建扩建供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坚持政府主导,以保基本、扶贫弱为重点,推进各级供养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新建扩建。

3.改造整合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发挥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在保证“五保”老人入住的基础上,改造一批具备收养条件和规模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提高对社会老人的收养能力;对入住率低、运营困难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行合理整合,空余床位用于收养社会老人。

4.大力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根据实际,坚持市场导向,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为目标,加大“民办公助”的扶持力度,到2015年底,力争新建民办养老机构5所,新增床位660张。支持现有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改、扩建,适当扩大规模,增强民办养老机构对老年人提供养护的能力。

(四)规范养老服务管理。

1.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制订出台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范、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规范等政策规定,促进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依照政策规定,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切实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

2.加强养老服务的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准入、退出与监管制度,加大饮食卫生、 消防安全和疾病预防等监管力度。对服务质量差、群众反响强烈、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限期退出。注重发挥养老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健全完善有关评估、监管制度,加强各类养老机构的行业自律和监管。

3.创新养老服务运营方式。在公办养老机构尝试公建民营模式,进行改组、改制,使之与行政管理部门脱钩,委托民间组织或社会力量管理和运作。加大民办公助的力度,对规模比较大、服务和管理比较规范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必要扶持和资助。探索小型民办养老机构依托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连锁管理的模式,加强规范运作,提高养老服务管理水平。

4.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与司法援助。健全完善老年人法律服务与司法援助保障体系,结合法律进社区、进村屯活动,做到每个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都有一名法律志愿者,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与司法援助活动,并重点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行为能力不健全老人提供房产、财产、土地、子女赡养等方面的维权服务和社会保护,禁止歧视、虐待老年人。

5.探索建立老年人商业保险制度。逐步开设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在养老机构中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同时,参照省里“以房养老”的融资模式,利用老年人已有住房资源,将房屋作价并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拓宽老年人养老的资金筹措渠道。

(五)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1.培养专业化管理队伍。注重选拔一批素质好、有爱心、善管理的人员,充实到各级养老服务机构;鼓励支持乡镇街区工作人员和社区主任采取专、兼职的方式,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的管理职责。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就业援助对象和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经过岗前培训,充实到养老服务管理队伍。

2.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大力开发社工人才岗位。积极扶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生、大学毕业生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发展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组织,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力争使城乡养老服务志愿者占整个养老服务队伍人数的20%以上。

3.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制度。按照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加强养老队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满足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的需求。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2015年底全面实现持证上岗。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优惠政策

(一)优先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纳入规划。

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制订各相关专项规划中,将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并在养老服务项目的立项、审批上给予支持。将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对老年人居住小区、道路交通、医疗保健等服务保障设施,给予统筹安排。城镇居民小区开发要预留足够的社区老年人活动和日间照料服务场所;在已建成的居民小区可采取置换、租赁等方式,保证社区养老服务场所需求。

(二)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税费扶持力度。

对新建、改扩建的各类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给,同时免征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费附加、残疾人保障金、人防工程建设费。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免征自用房产和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已运营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在用电、用水、供暖、管道燃气等方面享受居民使用价格;使用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按居民用户的70%收取;使用宽带互联网,安装费、使用费等按70%收取。

(三)加大对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

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凡纳入省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计划的新建、改 (扩)建养老机构按核定的床位数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公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3000元,所需资金由省财政一次性安排。自建或购买的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20__元,分4年补贴,每年500元;租用的> ,!财政分年度安排。对新建、符合标准的示范性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省财政给予*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

给予困难老人入住机构补贴。对于入住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城市 “三无”人员、农村 “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家庭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低保边缘户家庭生活困难老年人将按照省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具体的分类补助标准和资金筹措办法。

实行居家养老服务和意外伤害保险补贴。鼓励、支持各乡镇街区从养老服务的实际出发,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根据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根据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困难程度,承担必要的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资金。

(四)加大老年人医疗卫生保障力度。

全面实施以老年人慢性病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区门诊统筹。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重点做好生活贫困的高龄、独居、失能老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大病救治费用给予适当减免。采取协作、合作、设立小型门诊等方式,派驻医护人员到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必要服务。加强对养老院和医院转为专业性养老护理院的指导和衔接,对符合资质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优先内设医疗站所,并优先将养老服务机构的内设医疗站所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五)扶持老年用品和产品市场开发。

逐步将老年用品和产品纳入市扶持行业目录,制订引导和扶持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政策。突出做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康复辅具、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老年用品和服务产品的开发,给予必要的资金补助和投资担保,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形成一批生产老年用品和提供老年服务产品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养老产业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区要进一步强化对养老服务业的领导责任,将养老服务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各项社会事业同步研究部署,同步推进落实,同步检查督导并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重点。

篇7

【关键词】养老社区;现状;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4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在众多的社会问题中突显出来。养老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建立养老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下文将对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及规划原则进行分析及阐述。

二、相关概念

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在构成社区的最基本的要素上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做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养老社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料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3、规划:指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4、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就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是对事物一个统筹规划的一个过程的总称。

三、养老社区的规划原则――以综合型养老社区为例

1、选址与规模

(一)选址要考虑三大因素

综合型养老社区的选址应当考虑三个影响因素:环境、交通和配套。从笔者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的调查可以看出,一些较大的综合老年社区通常靠近城市周边的城乡交界处,或者毗邻景观资源,其位置既有相对宜人的居住环境,又有城市快速路或轨道交通能够方便地到达。

在养老社区的周边配套中,医院对于老人来说最为重要。社区附近10分钟车程内应有医院或急救站,以解决老人的就近医疗和突发疾病等问题。另外,养老社区还可以与周边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在社区中设置医疗救助站,以便在老人有突发性疾病的时候可以迅速地进行处理。

(二) 建设规模宜有所控制

养老社区的建设规模不能过大。目前笔者所接触到的综合型养老社区用地面积从几十亩到几千亩都有,预想居住人数从几百人到几万人不等。对于超大型养老社区或“老人城”等笔者并不提倡,因为这不利于老人与外界的联系。我国目前想建造的养老社区的规模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养老社区应将居住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我国由于老年人口总数大,一定量的大型养老社区必然会出现,此时可以通过组团化的布局方式将居住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增强居住环境的亲切感。

2、道路与停车组织

养老社区的道路系统应与普通社区有所区别,除了要保证“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基本原则外,还应重点考虑人车流线组织和停车场地设置两方面问题。

(一)分开组织人车流线,保证车辆就近停靠养老社区既要保证人车分流,又应做到就近停车。人车分流的目的是保证老人在社区内能够安全地行走,不会受到机动车的干扰;就近停车是为了让车辆在必要时可以停靠在楼栋出入口附近,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搬运家具等重物以及紧急时停靠救护车等等。社区内的主要车行道应串联各个组团,步行道路应尽可能呈环形接通。

(二)考虑三类停车场地,非机动车位不宜设在地下养老社区中应有三类停车场地,分别是机动车停车场、紧急救护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在设置机动车停车场时,除了应有集中的地下车库或临时客用场地外,还应在各居住组团出入口及楼栋单元出入口处分散设置小规模临时停车场,提供给救护车、小区电瓶车或亲友探访时临时停车使用。

四、我国养老社区发展现状

1、观念意识不到位

在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一些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没有能及时认识到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的迫切性,及社区养老在我国开展养老工作中地位的重要性,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

2、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健全

对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物质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下,有许多地方需要肩负起“扶贫”与“养老”的双重任务,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收到了冲击,由于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不甚完全,加之现阶段我国大量独生子女家庭所造成的养老压力大增的情况下,使得在很多地方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生活上的照料与精神上的慰藉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3、基础设施差,硬件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首先,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将社区养老当做是提供养老服务的主要手段,所以在社区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发展水平不足以承担社区的养老责任;其次,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建设不完全,很多老人看病贵治病难,迫切需要建立一些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4、志愿者不足,专业从业人员缺乏

在社区养老建设较完善的国家,除了专业从业人员的加入以外,还有一定人数的志愿者投入其中,承担着相当部分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更别说在社区中建立专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虽然很多居委会对于建设社区养老都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受到人力、物力的局限,并不能正常开展社区养老建设工作。

五、社区养老实现的途径

1、鼓励社区养老,转变养老观念

养老保障制度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具体管理,是一种福利事业,属于政府行为。从长远来看,政府需要在居民养老保障的模式上探索新形式,现实的选择就是社区养老。总结试点的经验,应该按照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平稳过度的原则,指导各地方依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广社区养老。

2、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和居民收入,为社区养老提供资金保障

政府应出台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关的政策,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政府可加大投入力度,设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政府还可通过义工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家政服务等,构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养老由经济保障型向服务保障型转变。

3、加强对社区养老院的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社区养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由于养老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养老模式的不同,社区养老能够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形成个性化的养老方式。就目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标准来看,距离优化的管理服务还有距离,因此要加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支持力度。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养老社区进行规划时,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及其整体规划,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建立养老社区的支持,以保证养老社区建立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养老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婧怡.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城市规划.2013年3月,第2期,66-68.

篇8

张先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张先生现年50岁,是一位私人企业的老板,多年来一直从事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太太王女士48岁,已经退休2年。女儿22岁,正在读大学。

纺织品贸易生意最近几年都比较稳定,因此,张先生的财富也稳步地增长,每年有50万元左右的收入,其中月收入3万元,年度性收入14万元。而王女士退休后主要是协助打理家庭财务,去年6月在银行理财经理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基金投资,至今先后投入300万元,持有近20只基金,目前部分基金已经实现近60%的收益。

张先生家庭的资产状况如下:人民币存款500万元,基金目前市值500万元,别墅一套市值200万元左右,手中持有的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港币约合人民币30万元,家庭总资产约1300万元人民币。

由于张先生朋友在保险公司做业务员,从1998年至今,张先生为自己、太太和女儿分别陆续投保了10份、8份和5份保险,夫妻俩各有3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其余大部分是分红型保险。夫妻俩在退休前可得到三份保险的满期金,总额为40万元,另外,在60~80岁期间,所购买的保险产品陆续到期,到时可得60万元左右的满期金。同时,这些保险在夫妻俩退休后每年约可以提供总计3万元的退休年金。

张先生退休后预期每月可以得到5000元的收入,王女士有1000元。预期生活支出约2万元。退休后希望每年有一两次旅行,约需要4万元/年。退休后还有部分保险未供完,整个家庭合计未供的保费余额为40万元。

篇9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条件分析 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西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广西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已达到10.6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达到了7.3%(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全区老年人的76%。随着农村集体保障能力的下降,因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带来的家庭保障功能的降低,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需要全面引入社会保险机制。

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分析

全区在局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顺利建立与有效运行需多方面的条件支持。《基本方案》(民办发f199212号)确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为原则。但是实施过程中农民常因人均收入过低而“缴不起”,政府因财政收入不高而“扶不起”,集体经济因缺乏经济来源而“补不起”。

(一)经济结构变化为新保的制度试行创造了条件。学者杨翠迎、庹国柱通过对德国、日本、丹麦、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实证分析后认为,成功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一般应达到以下几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占20%以下: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且总人口增长趋于下降;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当年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佳贵等学者也赞成这一分析结论。2008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42.3%和37.4%。广西2008年GDP中,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迅速,离15%只有5.3个百分点:人均GDP逐年上升,按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1:6.9)折算,广西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年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农业人口比重还较高,2000年广西农村人口3633万,占全区人口的比例为76%(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但这是欠发达农业省份的省情所决定的,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两个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二)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为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步人快车道。据广西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区GDP突破7000亿元,达到71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达到84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增加,解决了老农保中政府“扶不起”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府补贴”创造了基本经济条件。

(三)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为新农保的参保缴费创造了条件。广西农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3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5%;农民人均收入的持续快速增收,解决了老农保中“缴不起”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创造了基本经济条件。

二、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主要原则 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思路上要坚持以“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为基本原则: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

篇10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养老“双轨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产物。目前,行政机关、部分事业人员不用缴费,但养老金待遇却是企业职工的2-3倍。虽然国家已经从2005年起“七连涨”,但差距依然呈不断拉大趋势。2009年,国务院重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在5省市搞试点效果并不好,遭到较大的抵制和反对。实现不同社会养老体制的“并轨”,最大难点在于群体间的利益协调。

从国际比较看,尽管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养老金待遇的确优厚,普遍高于社会雇员的待遇水平,但绝大多数国家公务员养老基金的筹集都是由政府和雇员共同承担。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政府管理及公共治理机制与我国不同,其公务员的在职待遇相对企业人群在职待遇并无特别优越之处、与我国现状截然不同。显而易见,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费不合理、不公平,与企业待遇差距过大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制度的公平性缺失往往放大和诱发社会矛盾,导致改革僵局频现。在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不公的大背景下,诸如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缺口、养老金“入市”等问题往往诱发社会担忧,引发民众的巨大质疑和反弹。例如,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合理的建议却深深触动了广大群众的神经、遭到激烈反对,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金“双轨制”。事实上,未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是极其有必要的,我国男女退休年龄总体上分别为60岁、55岁,西方国家的男女基本都在65岁或67岁左右同龄退休。

辩证地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绝非是让财政的钱从“左口袋”到“右口袋”这么简单,而应是养老制度的进一步融合、优化。养老金“并轨”可以促进社会的就业平衡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人员退休待遇应与企业完全相同,并轨不应是“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