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稿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报道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班开班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同志们,大家好。
经过认真充分的筹备,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局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班,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通讯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全面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增强基层通讯员的新闻意识和写作能力,为打造集团公司主力团队和标杆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同开创我局新闻报道工作新局面,这也是落实我局XX年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日报高级记者**、**日报总编室主任、高级记者**、**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高级记者**等三位在新闻报道领域具有很深造诣的领导和专家给我们讲课,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工作部,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宣传工作是局党委、工程局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宣传工作既与企业的工作大局紧密相关,也与企业面临的内外形势紧密相关。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局第七次党代会和XX年工作会上,工程局提出了“把四局建设成为集团公司主力团队标杆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对外塑造形象,对内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教育员工、宣传政策、报道典型、引导舆论、促进发展的功能。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积极宣传我局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唱响了主旋律,为我局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做到导向正确,引导有力,宣传到位。在宣传内容上,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篇2
一、坚持勤政尽责,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作为银行的管理人员,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任职以来,我端正学习态度,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的思想。一是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二是学习上级总分行的各种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并结合本支行实际,因地制宜,带动态中贯彻完成。三是全面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本领。作为支行的领导,工作涉及范围广、综合性强,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掌握各项工作的特殊规定和要求,才能有效指导工作。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我还注重督促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组织开展员工培训教育活动,为把支行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懈努力。
自xx年2月担任支行行长一职以来,我努力进取,积极创新,进一步加强了班子建设力度。一是坚定信念,维护大局。从严要求自己,摆正自己同组织的关系,顾全大局,始终把工作摆在首位,坚定信仰,积极向上,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思想上求进步,工作上求成效;在处理工作关系上,十分注意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自觉维护集体领导、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公正办事;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负责任。二是清醒认识,谋求发展。一方面围绕支行业务经营等重大事项,提出对银行发展具有前瞻性、决策性的好建议。另一方面为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竭尽全力争取政策,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维护职工利益,切实使员工感受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三是重视客户,强化服务;规范了支行内部管理,不断完善支行的会计、信贷、财务、机房设备及安全保卫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时刻牢记服务宗旨,积极提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四是紧扣业务,盘活经营;从维护支行改革和发展大局出发,教育员工认清形势,时刻端正经营思想,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自觉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二、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推进业务经营快速发展。
储蓄存款市场不断开阔。在做大总量的同时逐步推进负债业务经营转型。在发展负债业务中我兼顾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强调提升存款市场份额,降低资金成本。强化全员营销意识,发动全员争存揽储,全行存款增量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下呈现良好上升劲头,存款效益明显改进。
xx年前半年,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攻坚力度,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全年共实现经营利润 万元,人民币各项存款比年初新增 万元,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下降 万元,新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有较大的发展,新增不良贷款率为 。
公存款发展迅速。奋力抓好“稳定型”、“拓展型”及“挖转型”等三类客户的市场拓展工作,制定了客户攻关目标,明确攻关责任人,对重大客户我自身也作为客户经理带头攻关营销,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模式。抓好新开户,努力寻找市场资源,及时发现争取新的客户,上下联动,全面跟踪服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分行的工作要求,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加强市场调研,确定以机构客户、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为主的目标客户,找准定位,进行有质量有效益的营销,前半年共实现新开户 户,新增存款 万元,其中存款达50万元以上的 户,占新增对公存款的 。抢抓时机,奋力攻关,利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惠农政策的有利时机,及时与农保中心取得联系,争取到单位存款近 万元。
信贷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一是在公司类信贷客户营销上,我行继续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严格把握上级信贷投向政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风险。克服重重阻力,抢抓机遇,自己拿出最大的精力,靠细节,靠服务,靠诚信,全力营销海螺水泥项目,截止二季度末,对海螺水泥公司成功投放贷款1.5亿,彻底解决千阳支行多年资产空心化问题。二是大力拓展“三农”业务。在组织推动上,从资源配置、营销策略、纵横衔接等多方面构建了全行整体配合、上下联动的市场营销体系。全年支持了一批优良客户和优势项目,扩大了有效信贷投放。特别是在服务“三农”业务方面,从地域、客户、范围、流程、控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尝试,不断积累经验,实现三农业务再上新台阶。
中间业务发展成效显着。切实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领导,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由客户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依靠网点优势,大力发展业务,全年共销售基金 万元,发行国债 万元,保险 万元,半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 万元。二是积极宣传营销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扩大交易额,把网上银行发展成为吸引重点公司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品牌产品。二季度末,全行企业网银新开户 户、个人网银 户、电话银行 户。
三、坚持从严治行,努力强化内部管理。
篇3
您好!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报告。由于您对我的能力的信任,使我得以加入XX超市,并且在短短的两年间获得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
自xx年入职以来,我一直都很喜爱这份导购员的工作,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栽培及包容,也感谢各位同事给予的友善、帮助和关心。由于个人的原因,我不得不向XX超市提出申请,并希望能与今年x月xx日正式离职。
对于由此为XX超市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抱歉。但同时也希望XX超市能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篇4
一、由简单报道事实向创新报道形式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只使用简单的方式来对新闻进行报道,造成一些新闻报道的僵化和缺少创新。为了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闻机构必须努力提高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手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改变新闻采访者的采访方式,从采访的思路上进行创新。记者们应当建立务实勤奋、谦虚谨慎的作风,善于从不同的侧面和各个鲜为人知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新闻事实,获得第一手材料。记者还需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抓住新闻报道的热点、难点、重点,以便以独到的采访形式和思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思维模式,不断寻求新的创意。创新新闻报道形式需要创新的理念和主题。从普通的事件中发现闪光点,做平凡生活中的有心人,推陈出新,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发挥其引导正确舆论的社会风向标作用。
3.改变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在写作手法上创新。可利用丰富的新闻报道的形式作为基础,在语言方面力求新颖形象,贴近群众。应鼓励记者勇于打破传统的表现方法,写更多的社会新闻和实时对新闻进行直播,要摒弃陈词滥调和公式化语言,多用贴近生活的、有感染力的文字,力求用群众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来表达新闻的事实,使读者耳目一新。
在编辑方面,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改进:第一,新闻报道标题要生动形象;第二,写作方法要多样化,作者可利用信息、通信、评论、照片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新闻进行报道;第三,要突破传统僵化的新闻报道版面,使得新闻报道的行文灵活多样。
二、由提高可读性向增强必读性转变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可读性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和加强其阅读性。读者关注的是新闻报道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形式美是一般的视觉印象,为应对读者的需求,我们还应当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使其符合大众口味,同时,还可以辅以大量的信息,鲜明的新闻标题,短故事片和精美图片等手段相结合。形式美和内容美是读者对新闻的质量要求。因此,记者应讲究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三、由突出版面层次感向追求现代新潮版转变
近几年,随着各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想吸引更多读者,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抓住机遇,推陈出新,一改传统新闻报道版面的风格,打造属于自己的版面格局。
1.力求在简单的文字中体现大量的信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和高信息容量,新闻报道要压缩读者的阅读时间,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其需要的信息。因此,新闻报道要求在简单的文字中体现大量的信息。由于有限版面的空间压缩了大量信息,新闻报道可通过鲜明标题来突出各类关键新闻,将新闻事实最直观、快速、高效地提供给读者。这种快捷有效的新闻报道才是当今的主流,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青睐。
2.注重报道版式的布局。要注重新闻报道版面的视觉布局,在视觉上给读者营造灵活生动的感觉,对新闻报道模块布局格式使用加以重视,将每篇文章视为一个板块或版面,以每个版面为一个单元的总体布局。这种布局强调版面结构简单明快,以简单的设计来体现复杂的新闻报道内容,将读者的注意力聚集在某个版面中,方便读者的阅读。
篇5
实习时间:2005年7月8日——2005年8月20日
南方电视台暑假实习报告
—— 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
本人于 7 月 8 日 到 8 月 20 日 在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部今日一线实习。实习第一天就接到一个暗访任务,第二天早晨 6 点到广州火车站暗访手机诈骗。实习期间分别接受卢战、王世军、 单湘石 老师的新闻实战、出镜、拍摄培训。随后跟随多个记者、摄像较系统地学习了今日一线新闻的操作。懂的了 dvcp 机器,偷拍机,大洋新闻采编的基本操作。
新闻类型:会议、暗访、突发、投诉、封面、跑腿等。
会议 —— 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批赖帐者名单,电视不可能把那批名单播出去,只能从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钱最少的一个公司只是欠了几千块,但是法院还是将它的名单公布了出来。记者等开完会还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过怎么样的途径来解决或者缓解赖帐的问题。法院想通过媒体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建立一个诚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过那个平台来查询个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这个新闻的处理上,记者要找出与别的电视台不同的东西。
暗访 —— 社会新闻的暗访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记者要懂得保护机器,保护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养成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取机器时要检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机器之时也要检查,特别是隐蔽采访。检查过程可以在隐蔽的地方,比如在车内检查就要将机器低于窗口的位置。用小动作来把对方的视线转移开放置机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烟或者挠头等。【手机诈骗,伏击三天两夜】那个封面我在火车站等人的时候就挠了很多次头。
突发 —— 突发事件不全部是灾难新闻,也有冲突的相关方加强冲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现场,还原现场很重要。关于车祸的突发, 【失魂金杯车 连夺三人命】由于当时事发地距南方台很远。等我们打车过去的时候,尸体已经运走,只是路上还留有血迹。在拍摄过程中我差点也给车撞了。事发在一个 S 形的转角处,汽车路过也不减速就在我身后擦过,现在想想都后怕。拍突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
投诉 —— 有矛盾才有投诉新闻,矛盾相关方对事件的阐释,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 马东东 老师去拍一个墙上漏水的投诉。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强烈要求不准拍摄,我们的摄像 叶剑 老师就把机子放在大腿上,静坐在那里。把该拍的采访镜头都拍了下来。记者与摄像要配合默契,摄像注意看记者的暗示。【区划调整 便民先行】—— 8 月 11 日 ,早上 8 点半我就在办公室了。 杨海涛 老师问我有没有空,说要去拍一个新闻。当初也没问什么就跟着去了。到了现场才知道是原东山区矿泉水街道划归越秀区管,正在开现场咨询会。迅速摆好机位就开始拍了,心里默记从多角度拍,还要在现场抓典型人物。一个阿伯每个档口都去咨询一下,我就决定以他为重点来拍。拍了三个镜头我觉得够了,就去拍空镜。后来记者说我典型人物的镜头拍的还不够,不是三个镜头都能用的上,刚开始拍的时候就要多拍几个。
实习与学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与用
电视跟平面媒体一样都是要讲故事,只不过电视是要通过电视画面来表达。电视一定要在现场,有现场的画面。特别是要尽量塑造故事的主角,并要有故事主人公相关的画面来支持要讲的故事。
电视编辑学中的编辑思想 : 动接动,静接静。 常理思维(比如有一段采访是记者 A 站左边,受访者 B 站在右边。如果编辑一下子就接下一个画面是 A 站在右边, B 站在左边。给人一种视觉的错感。) 主置相似衔接,在拍摄,编辑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用到这点。主体人在左边就要在他的右边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时候也在他所面对的一面留空镜的框。
记者出镜,如果背后画面不能说明问题就要考虑选取正确的位置,可以通过记者的走动来说明一下现场的信息。 带着编辑思想去拍摄,比如一些比较急的会议。当天的新闻非当天播不可,下午 5 点才拍完,晚上 7 点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辑拍摄。要求非常熟练,可以采取对着通稿来拍的方式。 拍到要的内容,构图倒在其次。一个字快。 比如镜头起幅、落幅,重点在落幅,起幅、落幅都两秒,中间两秒匀速摇过。少用摇镜头是为了多表达信息量。一个摇镜头要 6 秒左右,相当于两个镜头。所有镜头都要求到最稳。
新闻是有立场,做给谁看?利益相关的选题,利益相关的镜头。与主体相关的一切有用镜头。全景交代环境,特写表达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进展。空镜头用来衔接下个画面,不至于镜头硬接,让观众有中突兀感。
摄像
篇6
然而,在国内新闻同质化日趋严重之后,CNN报道模式的浪潮席卷全球会不会成为国际新闻同质化的前奏,“现场+解说”是不是代表国际新闻发展的唯一途径,如何解读和展示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根本目标及方法,这一系列关系到国际新闻建设方向的问题值得学人探讨。
如何理解CNN现场报道的内涵
如果说CNN是国际新闻报道样本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如何理解CNN的报道模式。目前,对于CNN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解释是――富于“视觉的冲击力”以及可以使原本遥远的事件看起来更为“真实”。无疑,“现场”的报道手法为实现这两点提供了现实的途径。人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之所以权威,在于它经过调查的检验。然而,是否可以将CNN的报道模式理解为“现场=调查”的模式,值得探讨。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第一,“视觉的冲击力”意味着什么?的确,现场的画面能够带来更为直接、丰富的信息,无论是暴力还是美感都可以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感官享受。但是,追求视觉冲击是新闻的价值所在么?显然并非如此,它应该只是新闻报道的一个衍生品。因为如果视觉享受是受众的根本目标,好莱坞电影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分析,CNN所提供的“视觉冲击力”的直接效用是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是“狗仔精神”在新闻报道上的延伸,属于典型的美国消费文化。而“现场”报道模式的好处是为这种新闻消费的需求提供了快餐式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快餐式的新闻消费”来解释“现场”报道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可能更具有真实性的意义。
第二,画面是否等于“真实”?通常来讲,媒体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于提供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信息。由于受众不可能参与和经历每一个新闻事件,所以才会产生“媒体”这一具有中介性质的人群和组织,来满足人们对于获得信息的需求。而受众与新闻事件的天然鸿沟,就在于无法“亲历”,所以一直以来如何弥补这种亲历性的缺失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CNN“现场”报道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建立起受众与新闻事件的关系,提供某种意义上的“真实”信息。然而,是不是现场的画面就能代表绝对的真实?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如看图说话原理所展示的那样,同样的一张图片,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应该说,现场画面只是表现真实性的一种形式,CNN只是将这种现场报道做到了极致,完成了实施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步骤,而这并不足以包括调查式报道的全部内涵。
国际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上的困境
较之国内新闻,在新闻报道的选择形式方面,国际新闻显然需要更多采用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方法。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受众对国际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很多因素可以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包括时间空间差异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前后因果关系陌生等。因此,要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水平,就需要通过展示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解释新闻要素之间的联系等手段揭示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而这就要诉诸调查性报道的新闻手法。
但令人尴尬的是,目前国际新闻在调查性新闻报道方面所做的努力大都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模仿性,二是投机性。国际新闻的模仿性特征主要是指新闻报道形式的泛CNN化,也就是企图用“现场”的手法,包括使用现场连线、专家点评等看似形态多样的报道方式,代替全方位调查及新闻叙事手法的不足。
国际新闻的投机性特征是指新闻的编写过程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国际新闻编辑往往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通过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艺术创造能力,去撰写国际新闻的事实内容。一个基本的情况是,国际新闻稿件大都来源于新华社通稿,很多媒体乃至学者都将这种形势下的国际新闻报道比作“拼内功”,即把报道手段定义为比拼标题制作功底、版式策划功底甚至演绎推理功底。应该说,这带有典型的投机心理,“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多少听起来让人有点泄气。
国际社会新闻传播秩序的影响
对于国际新闻在进行调查性新闻报道时所面临的困境,有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新闻传播秩序的不平衡。从对国际新闻传播格局现象描述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目前,我国的国际新闻报道还处于全球战略性布局的阶段,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的海外记者站正在不断增加,但人员数量还相当有限,而且对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的进驻还很不够;另一方面,省级以下的地方新闻媒体受资金和政策等限制,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
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国际新闻的传播秩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和独特过程,虽然这种状况的确需要改变,但绝不是改进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的根本途径。因为指望通过国家、媒体乃至受众个体的口诛笔伐来改变现状,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认清既有的新闻生态环境,最有意义的恐怕不是反击式的呼吁改变,而是如何适应,也就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自身怎样进行有效的调查性新闻报道。
对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再认识
讨论现有国际传播秩序条件下的调查性报道,需要首先回归到新闻报道的根基上来,通过探讨源头、本质以及实现手段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如何进行国际新闻的调查性报道。
第一,新闻报道目的及发展。如前所述,新闻报道的产生具有独特的客观现实原因,它能够满足受众深入了解原本陌生的新闻信息的需求,对于国际新闻更是如此。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受众需要的信息究竟是什么。
对于受众需求问题,恐怕新闻理论界没有人会质疑――新闻应该“力图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并‘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受众”――这一新闻赖以生存的根本依据。在这个前提下,不难理解为什么学者们会将“客观”的新闻信息归纳为具有“5个W和1个H”的特征,以及为什么“第一手的信息”是众多媒体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信条。
在信息资讯获取相对有限的时代,上述这些或许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正在改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生存已经使获取新闻信息变得更加简单,无论在渠道的便捷性或内容的丰富性上都是如此。
第二,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本质要求。如果说时展已经使国际新闻脱离了主要提供稀缺信息的层次,那么调查性报道存在的主要依据,也就是它独特的价值在哪里呢?
实际上,调查性报道从本质上讲不但要传递基本新闻事实,还承担着表达一定价值理念的功能。也许这会很难让人接受,但假如新闻的价值仅仅在提供“真实”和“客观”,那么这很容易陷入一个哲学上的悖论,目的与现实永远无法统一。换句话说,没有媒体可以胜任这一要求,因为画面的截取、新闻材料的选择、叙事手法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渗透着媒体组织及个人的价值倾向。
然而,目前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对于价值理念的承载还处于相对失位的状态。媒体们一方面热衷于追捧CNN式的现场报道,以形式的花哨掩盖调查内容的不足;另一方面投机于修改新华社的通稿样式,以整齐划一的解读代替传递社会价值理念的全部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国际新闻业态不得不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既在国际新闻传播秩序中处于从属地位,又不能有效地挖掘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新闻内涵,于是国际新闻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第三,调查性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全球化不是西化和美国化”,而对于国际新闻事件的单调解释难免让人产生丧失“我们”民族存在依据的担忧。举例来说,如果中国的青年对于日本发明的机器人只是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的话,那么引领舆论潮流的国际新闻报道就必须加以检讨了,因为这会让之前的疑虑变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调查性报道的重要功能是要传递“我们”如何看待某一新闻事件的人物,而其中折射出的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倡导什么、鼓励什么、批判什么、排斥什么、惩罚什么等一系列价值观念。这不仅是对调查性新闻报道目的之再认识,实际上也是对报道形式的最终解放。
篇7
新闻报道中的“性格印记”
新闻报道所体现的主观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记者本人的性格特征。亦即:受众所接收到的新闻报道都带有记者本人的性格印记,尽管这些印记深浅不一。性格印记主要体现在采访过程、写作风格和感彩等方面。
采访过程。采访是新闻报道的源头。可以说,从采访开始,新闻报道就融入了记者的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的记者,在采访对象的选择、采访问题的设计、事实材料的取舍等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比如,有的记者喜欢采取宏观的框架式的采访策略,而有的记者在采访时比较注重细节以及事件的逻辑性。当然,个性的采访必须服从客观报道的要求以及新闻报道的总体部署。
写作风格。性格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文风。一般说来,男性记者性格比较粗犷、豪迈,而女性记者的性格一般比较阴柔、多情。表现在写作风格上,前者所写的新闻稿件一般比较大气、粗放,而后者的文笔一般比较温婉、细腻,情感诉求的成分相对较多。即使是同性记者,各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也决定着写作风格各具千秋,性格相对较沉稳的,写稿时追求文字的严谨和周密;性格比较坦荡的,不强调写作手法的瑰丽,稿件文字通俗易懂;个性比较张扬的,其文字一般也表现得灵活多变、充满激情;而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其新闻报道多以情感成分打动读者。
感彩。新闻报道并不排斥感彩,只要适当把握“度”,感彩就可以使新闻稿件表达鲜明的立场,要么鞭挞时弊,要么热情讴歌;还可以使稿件文字血肉丰满,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记者不同的性格特征,表现在新闻报道上,其感彩轻重会有所不同,个性张扬、富有正义感的记者,其稿件的感彩一般是浓墨重彩,而性格沉稳、内敛的记者,其稿件笔触较为客观平稳,感彩一般是轻妆淡抹甚至是含而不露。
在新闻报道的整个采访和写作过程中,难免会烙上记者的个性印记。但须注意的是,新闻报道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在新闻实践中,如果任由记者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因素无限制地扩张,就会导致新闻报道的“泛情绪化”倾向,有损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媒体的“个性化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话语不多、不善与人交流的记者往往苦于得不到新闻线索,工作业绩也因此并不十分突出;而性格相对外向、交游广泛的记者,其新闻线索都比较丰富,工作业绩往往名列前茅。
记者属于社会工作者,新闻工作的特性要求记者必须主动、广泛地与人接触,并通过深入交流,想方设法把最广泛、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掘出来。说到底,记者的采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推销的过程,不仅推销新闻媒体的品牌,更是推销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当记者被某个社会群体完全接纳的时候,他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采访也才能顺利、深入地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向型”记者显然比“内向型”记者具备更多的优势:
获取信息和新闻线索的渠道更宽、更广;
更容易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甚至与之结成生活中的朋友;
更容易打通环节,疏通采访渠道;
更容易融入职业角色或环境角色,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面对各种压力,能更快地进行自我释放、调节。
在新闻资源的占有上,“外向型”记者比“内向型”记者固然占优,但能否多写稿、写好稿,除了要有广泛的新闻线索和高超的采访技巧外,还取决于记者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语言文字基础、新闻理论知识等方面素养。换句话说,新闻行业的特性与人的性格因素并没有本质的联系,无论你的性格“外向”还是“内敛”,都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在新闻事业上做出成绩。第一,一些刚从“象牙塔”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其价值观念、人生取向等方面,都与现实存在着一定落差,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使其性格相对内向。但当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锻炼,将自身完全融入社会大环境时,年轻人的天性往往会使他们很快变得外向起来,从而在单位中立足并闯出一片小天地;第二,“讷于言而敏于行”。“内向型”记者的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严谨,为人处事一般更理性化,如果加以适当引导,不仅能使他们激情迸发,而且其优势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变成工作的利器。他们一旦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往往能采写出更有深度、更有见地的新闻稿;第三,“内向型”记者内心一般都渴望激情和张扬,其写作风格往往富有基于深思熟虑之上的朝气和变化;第四,性格形成于先天,改造于后天,更受制于现时的环境因素,身份、地位及场合往往左右着一个人的个性表现。比如,即使一个人性格外向,但限于所从事的岗位与外界接触不多,个性因无法张扬而略显内向。有时,性格外向的人自感“人微言轻”,为避免“锋芒太露”或是“祸从口出”,在领导、同事面前或各种外交场合往往表现得拘谨木讷。同理,一个相对内向的人如果长期从事“外向型”岗位,性格也会逐渐变得外向。
不以性格论英雄
很早以前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总编的风格决定报纸的风格。”这里所谓的总编风格包括性格因素在内,也就是说,报纸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编,而不同性格特征的总编又会使报纸呈现不同的风格,或四平八稳,或曲径通幽,或激情澎湃。当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哪种风格最好,因为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注定报纸不可能都是同一张面孔、同一种风格,这需要报纸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目标定位最终确定个性风格。
篇8
有鉴于此,如何让中国“突出重围”,在国际舞台上深入、持续、有效地传播我们的声音,是实现中国未来发展、崛起和壮大的重要策略。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是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重构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只有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报道在当前对外传播中的角色和意义,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西方话语霸权与国际新闻报道的特征
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强势是形成其话语霸权的基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媒体业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有着全世界最顶尖的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同时,它们利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抢占传播资源。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占有90%的无线电频率,这样直接造成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新闻霸权,任何事件的解释都在强势一端。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了西方的话语霸权,因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同时是文化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约瑟夫・波特曾说,“让一种语言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意味着我们关于世界的思考以及我们的世界观统统受到限制。”
西方一直把传播民主、自由、人权理念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但是面对中国的崛起,它们却极力封锁中国的声音,对中国进行形象歪曲,与自己一贯标榜的理念背道而驰。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利用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而且形成了西方特有的“国际新闻报道模式”。总体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两个特点。
首先,西方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表现出与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一致性,甚至可以说是亦步亦趋。许多学者对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研究表明,美国新闻对其他国家的报道经常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保持一致,对他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的描述是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以及美国政府的立场出发的。尤其在报道第三世界国家时,美国主流媒体通过对内容和报道角度的挑选,巩固了大众对这些国家的刻板成见。这些僵化的印象为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了依据,也强化了公众对这些政策的支持。
其次,西方国际新闻报道的本质是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虽然现在西方国家与我国不断扩大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甚至偶尔也给中国唱唱“赞歌”,但本质上西方从来没有放弃过瓦解、消亡我社会主义中国的野心和决心,它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服务于意识形态的属性,或对立、或妥协、或赞同的种种态度,不过是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问题的表面现象而已。如2008年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利用媒体构建起一个事件的假象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破坏。
由此可见,通过国际新闻报道维护话语霸权地位、扩展话语霸权影响,是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形成了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为主的国际新闻报道格局,其中又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央电视台第4和第9频道以及西法频道、新华社外文发稿等为主。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经济实力迅速攀升、大国地位日益巩固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具有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虽然间隔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但是,我们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却是大大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事实是:今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我们没有遭遇到北京奥运会前夕那样的西方媒体集体发难的舆论攻势和新闻群殴。这就说明,中国作为大国、强国的地位已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化解的形势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期待。西方媒体凭借重大国际舞台而发动大规模舆论攻势,以此侮辱、欺凌和激怒中国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媒体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要不断分析国际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当前我国国际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国内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方式有时和世界“脱轨”。我国历来重视国际新闻报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并曾多次进行报道策略和方式上的调整,但是目前的现状仍然不能使人满意,以至在对外传播中经常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我们必须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特点和文化习俗进行国际新闻报道,否则将事倍功半。通过国际新闻报道探讨全球普遍意义的传播规律,从而起到引领世界舆论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媒体人肩上的重担。
其次,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受众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报纸的国外读者群体较小,影响力非常有限,二是虽然广播、电视的被关注度高于平面媒体,但是欧洲、美洲、澳洲的受众群体较小,而这三个领域恰恰是最需要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发出声音的地方。如国际广播电台每年收到国外听众来信多达200多万封,但其中80%的来信来自周边国家,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等国。
第三,我国与英美等国家在传播技术上的差距,限制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效果。从发射能力上看,美国和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之间,信号发射功率均翻了一番。而我国的发射功率在这期间增强不到50%。从传播手段上看,发达国家一般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安装信号落地台来接受卫星信号,再用调频方式广播,以达到高质量广播的目的。比如美国在东南亚10个国家安装了多达196个落地台,在南亚、中亚和西亚安装了192个落地台,而我国仅在肯尼亚和蒙古两个国家装有信号落地台,还有在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发射基地。
第四,国内媒体尚未形成长效的国际新闻报道机制和“互动”模式。国际新闻报道要承担起部分对外传播的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内媒体不能仅仅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才集中进行大规模议程设置,宣传推介我们的文化理念、经济建设等,而是要在平时的国际新闻报道中“润物细无声”,致力于建设长效的对外传播机制。另外,国内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要逐渐培养良性“互动”模式,比如对世博会的报道,要根据形势变化,有张有弛,起伏错落,主次分清;上海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要形成互动,既张扬媒体个性,又服从整体大局。
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策略的思考
通过上文所述可知,国际新闻报道和话语权利是有密切关系的。针对当前国际传播格局中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对外传播的现状,我们需要加强国际新闻报道的力度,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水平,一方面要力图打破西方保持多年的话语霸权,另一方面要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以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尤其在我国与英美国家传播技术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国际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第一,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及时、客观、真实,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西方媒体,尤其是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媒体本来就喜欢捕风捉影,如果国内媒体不及时、客观地报道相关信息,会更让它们趁机捣乱,浑水摸鱼。2008年以来,通过3・1、汶川大地震、新疆7・5事件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政府和媒体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公开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并且在运作手法上也越来越娴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国际新闻报道方式要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面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媒体要采取不同的跨文化传播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首先要擅于从他国的受众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因循本国的思维方式,做到“内外有别”;其次,不同国家的受众也有不同的特点,经济、文化、民族等都是决定受众特征的因子,要做到“外外有别”。尤其关注国际新闻报道和民族心理的关系,应该是我们研究未来对外传播的方向之一。正如《菊与刀》这部名著的产生,一开始是出于美国政府为了管制战后的日本而对其社会和民族做的一个调查报告。研究不同民族的心理,对于分析对外传播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篇9
关键词:新闻;报道;立体化
时代在飞速发展,但是新闻报道在形式上变化则比较小,特别是在写作模式上,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改变平面化的报道模式,多侧面多层次地报道变化中的事物,使新闻报道立体化是新闻改革的必然方向。
一、现今新闻报道模式分析
打开我们的报纸,稿件似乎只分为两大类:表扬稿和批评稿。凡表扬某人或某事物,绝对没有半点批评;凡批评某人或某事件,绝没有一句肯定和谅解。这种绝对化的报道比比皆是。甚至一个单位三个月前受到批评时,通篇是批评和抨击;作了些改进,三个月后受到表扬,一点儿问题也不提。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成绩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是同时存在的;而我们的报道则告诉人们,事物要么是全好的,要么是全坏的,总是“合二为一”的。我们平常讲究报喜又报忧,但只是这个单位报喜,那个单位报忧。很少看到对同一个报道对象,既报喜又报忧。用单纯的批评或单纯的表扬来表现一个人、一项工作或一件事物,往往显得太简单化,容易出现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现代受众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这种简单歌颂、简单批评的报道,已经落后于他们对事物的多维的思考,不能概括他们对于事物的多侧面、多层面的认识。
二、新闻报道要立体化
想要克服上述新闻报道片面化的毛病,就要使新闻报道立体化,向读者展示事物的全貌,包括事物各个不同的侧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有深度地报道某一个事物时,必须打破绝对好、绝对坏的模式。当你要表扬某事物时,应写以表扬为主,却不回避缺点和不足的报道。当你批评某人、某单位时,可写以批评为主,却又肯定某些值得肯定的成绩和长处的报道。
报道事物要立体化,报道人物也要尽可能立体化。过去有很多长篇的人物通讯、报告文学,总是搜罗一面材料,把先进人物写成闪闪发光的高大形象,使之离其本单位人们对他的认识和印象甚远,其结果给先进人物留下一大堆麻烦,甚至使他孤立。久而久之,一些先进人物不敢接受记者的采访报道。我们的报纸当然应当宣扬先进人物,大量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但也不应该回避他们的不足与此同时失误(特别是那些明显的不足与失误,在一些群众中曾引起相当的反应时)。
由于立体化的报道可以多侧面的反映事物,因此它最适宜于用来加强对中间层次的报道。过去绝对好、绝对坏的报道模式,只着重报道事物的两极,而立体新闻适合各个层次,特别是中间层次。中间层次在社会生活中是最多的,中间层次也最需要引导、指导。通过立体的、多侧面的报道,报纸在同一报道对象身上,可以表明肯定哪些方面,不赞成哪些方面,期望和主张什么。在新闻改革中,我们很重视扩大报道面。立体新闻由于上述特点,可以成为加强中间层次报道,扩大报道面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成为新闻改革中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克服批评报道的过大伤害
立体的多侧面的报道方式,应用到批评报道中来,是新闻写作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报纸的批评报道,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通篇都是不利于被批评者的材料和评论。不管是谁,一旦选为批评对象,都是从头批到尾,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利于被批评者的材料,或能使被批评者得到某种谅解的材料一律避开,被批评者过去的功德更是只字不提,传统的批评报道是以战斗性著称的。
对与个人或者单位的错误,报纸也应该严肃地进行批评,目的是治病救人。在调整社会的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时,报纸舆论应该做到公正、客观。当一方有八、九分错时,我们进行批评;另有一、二分正确的,我们也不妨点出来,并对那犯八、九分错的主客观原因,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只有这样的批评,才是公正的、客观的。而只有公正的、客观的批评,才能令人口服心服。
批评报道比较事实事求是,但是由于不少新闻报道套用了旧的模式,仍然存在着伤害过大的问题。报纸批评本来就存在公开、传播面广,而且留存于世等特点,再加上“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批评方式,自然会对被批评者形成过大伤害。报纸不解决对被批评者的伤害过大问题,它自己也就没有进行批评的自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根据批评对象的不同性质,分出批评报道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批评形式。
1、对犯罪分子或犯罪现象的批评,毫无疑问应该有战斗性,不留情面,对其消极面,不能有一句谅解之辞,但分析仍应尽可能客观、全面。
2、对于有错误缺点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应该是治病救人,全面看待。特别是对那些工作有成绩、于社会有贡献者,更应该是下笔有分寸,尽可能实行“适当言好”的办法,即尽可能提到他的有关的成绩的一面,不回避对其有利的材料。
篇10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具有电视新闻的创新意识呢?
一、电视新闻报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下的创新
导向是旗帜和灵魂,改革是时代主旋律,创新是动力源泉。坚持正确导向,就能使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前进;坚持改革创新,就能使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做到正确舆论导向下的创新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
第二,必须坚持“三贴近”,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着力点,是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第三,必须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们只有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才能运用规律、改革创新。新闻传播更是如此。只有认识新闻传播规律、掌握新闻传播规律,才能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探讨新闻传播方面的改革创新。
第四,必须在重大、敏感、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把好关、把好度,是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保证。把好关,就是要把好政治关、政策关、事实关、格调关。把好度,就是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好口径、分寸、火候、时机。广播电视是“风向标”,把好关、把好度至关重要,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更要如此。
二、电视新闻报道策划的题材选择要有创新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策划就是为一个目标进行事前周密计划。随着群众对新闻需求的不断变化,要通过调查研究正确判断把握观众的接受需要、预测观众需求的发展趋向。由于新闻策划有人的因素,所以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到宏观把握,微观分析,着眼当前,由表及里。在策划的实施中,要维护新闻的真实原则,使策划的新闻达到创新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在新闻报道中,要认真筛选题材,在真实的新闻事件面前讲究形式上的创新,选取新颖的角度,包括文字和图像的每一个情节,做到创意新、角度新、视觉新,同时对自己过去拍过的画面、写过的语句尽量不要重复,学习别人的选题和画面也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把几年前的老题材、老画面重现荧屏。要树立超越自我的创新意识,要善于用新意独到的角度去表现每一条新闻。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策划越来越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重视。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前期的新闻策划,新闻报道质量明显提高,传播效益大大增强。可以说,策划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在,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条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会有好几家媒体前去采访。这就要看谁的策划与选题更高明了。
三、电视新闻报道要精选 “切入点”
角度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人们思维的指向就不同,注意到的侧重点就不同。“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成功与否。选择最佳角度,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更加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角度一般分为挖掘角度和表现角度,前者以采访为主,后者则是偏重写作采集,二者互相关联,互为补充,进而使角度变得独特和鲜活起来。优秀的新闻作品选择角度是多变的。有时为了使那些纯政策性的经济性的“硬新闻”受到读者和听众的欢迎,就得在各方面巧妙运作,充分发挥情景的作用,精选各种“切入点”把经济报道和指令性报道与民间习俗、社会时尚、地理环境、文化历史和现代技术等交叉,使新闻报道视角独特,受人欢迎。如今,“独家新闻”并不意味着你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就拥有读者和听众,而是要求媒体使用独家的观念、独家的视角、独家的方法,挖掘比别人更加深入的新闻事实。
四、电视新闻制作与包装要有创新意识
如果说编创人员在前期对片子的设计构思是一次创作的话,那么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制作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完善作品的过程可以称为二次创作。在二次创作中既包含着编创人员的创意思维也包含着制作人员对作品的理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