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会计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企业会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企业会计

篇1

1 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比较

按照物流企业的特点和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成本”和“制造费用”。物流企业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发生时直接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物流企业成本中的间接费用,发生时先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需分配时,再分配记入各项“主营业务成本”。

产品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时需设置的“制造费用”账户、“生产成本”账户等主要会计科目。对于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生产费用,可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对于不能直接记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生产费用,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然后根据不同的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账户。

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账户)和“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上,前者影响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后者一方面影响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当产品已销售时,)另一方面影响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产品还未销售时)。

2 成本项目的内容比较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产品成本对象的费用主要包括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物流企业有其特殊性,它依靠的是大量的物流设置及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因此其成本构成中的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占的比例少,而间接费用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设置的成本项目大不相同。其设置的成本项目具体包括有物流活动中的仓储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包装成本、物流信息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这一设置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在按劳务种类不同来划分的。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制造企业中的成本项目是作为成本核算明细账中的项目来设置的,而物流企业中的成本项目则是作为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的二级账来进行的。如“主营业务成本――堆存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装卸支出”等。这应该是物流企业会计有待需要规范的内容。

拿“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这一内容来说,其成本项目又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四个部分。这一体系的设置除了具体内容以外,与制造企业还是颇有些相似。这样看来,物流企业的成本项目分了两个层次,一是按不同的劳务种类划分的,二是在具体劳务种类中又划分不同的成本项目。

3 成本核算对象的比较

在制造企业中,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表现在各成本核算对象的不同上,而成本核算对象又是由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决定的。在成本计算工作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产品的批别、产品品种及其所经过生产步骤。

在物流企业会计中,以运输成本为例,有以运输车队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有以各运输工具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沿海运输成本核算中)、还有按照运输作业项目、运输组织方式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等等。以装卸成本为例,物流企业经营装卸业务时,应根据机械化作业、人工作业分别核算成本。如以机械作业为主可只计算机械作业成本;如以人工作业为主,可只计算人工装卸成本。对于一些大型配送中心,只是采用按月归集实际费用,另外还有一些物流企业采用了按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每项企业为成本核算对象。

4 划分的界限及成本核算程序的比较

成本核算中,程序是核算的根本,只要确定了程序,核算工作便已完成大半,好比是建房屋时搭好的“框架”。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中,需要划分的各种界限是:各种支出的界限、各期费用成本的界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种产品成本界限、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一般采用的成本核算程序是:生产经营费用的审核和控制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程序中,需要划分的界限是: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物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物流成本和非物流成本的界限。一般采用的成本核算程序是:由于物流业务的现代化,其经营业务涉及的范围广泛,其成本核算程序不一而定,有的成本核算程序基本与制造企业成本一致,如运输成本的计算;有的则与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程序不一致,如作业成本法的程序是:界定物流企业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把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5 成本核算期的比较

成本核算期是归集费用到成本对象的时间范围。成本核算期有的与会计期间一致,有的与会计期间不一致。

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合同导向的物流服务,合同签订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如签定的契约型合同,可长达5-6年,若是要等到该项合同履行完之后才能提供其成本信息,不符合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再说物流企业有的服务合同是短期的,特别是当物流企业提供适时制配送,在这种情况下,若以营运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实务中是很难达到这个即时成本信息要求的。鉴于上述分析,物流企业应看成是服务业,采取与会计期间一致,至于时间跨度长于会计期间的合同,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来确定其当期的成本。

6 核算方法的比较

而对于物流企业,关于其核算方法,有不同的说法,有按支付形态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具体表现为配送费、按运费、物流利息等;有按功能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具体划分为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等;有按适用对象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如把商品、地区、顾客或营运单位作为适用对象的;有采用作业成本法的, 也就是以作业为基础,根据资源动因将企业消耗的资源分配到作业,以及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一种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物流企业会计》,王晓兰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

[2]《成本会计》,鲁亮升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五版。

[3]高国云,白玉翠.物流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05:141-142+145.

[4]百度文库,《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实录》。

篇2

[关键词]物流公司 物流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

一、物流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少准确成本信息造成成本管理能力低下

(1)物流企业的财务决算表格当中,所进行物流核算的部分,其实仅仅是该物流企业对于外部的运输从业者所进行支付的相关的运输费用,或者其因为商品的保管等向仓库所进行支付的保管费等等,所支付的费用一般仅仅是传统的物流费用,这些费用和企业内部的相关费用进行统一的结算,所以,按照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对于物流企业实际上所付出的经营成本是比较难以进行把握的。

(2)物流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物流其实并非是单独进行的一项会计项目,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相关费用统一列在“费用”当中,所以,物流费用没有进行详细的划分,所以导致了物流企业对于所支付的各种费用难以得到详细的细化的反映,通常无法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统计。

(3)在物流企业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因为物流企业的一般的服务所付出的成本和过量进行服务的成本是混合在一起的,过量进行服务所付出的成本并没有单独分列出来,所以导致物流企业难以对什么样的服务是标准的服务的问题技能型明确,也就是无法判断在通常情况的物流服务的标准。

2.成本的核算方面具有重大缺陷

因为制度方面所具有的缺陷问题,所以物流部门往往难以真正详细了解物流的具体实际成本。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当中,物流成本属于显性的成本,完全就是可视的成本和开支,这些显性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运输费用、折旧费用、流通加工费用、装卸的费用和仓储费用等等,目前这些费用构成了物流成本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进步,上述这些显性的成本会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逐步得到降低。

3.内部物流管理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理顺

当下,随着我国就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我国的许多物流企业按照形势发展的急迫需要对自身切实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内部物流管理体制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的体制在前瞻性方面显得明显不足,其次还严重缺乏科学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极其不协调,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最终的结果却是导致了我国目前物流公司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显得比较高。

二、降低物流公司物流成本的途径

1.推进物流信息化程度提升物流管理效益。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是否通过对信息化的应用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益,为此,物流管理过程中应当切实进一步加大物流信息化的力度,推进信息网络化、即时化,并且要特别重视提升物质硬件设施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现代物流专门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促进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

推进物流信息化程度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益,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1)注重对相关物流信息的采集。物流信息化的过程,电脑 、网络等相关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要注重对相关物流信息的采集。

(2)注重仓库平台的建设。仓库平台的建设是物流信息化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决策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重要支撑,没有仓库平台的建设也就没有物流信息化。在推进仓库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历史化的相关数据进行集成,这些数据是我们对物流产业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资料。

2.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管理的整体意识。某物流公司是国营老公司,长期以来,“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经营理念占统治地位,公司家不惜耗费大量资金用于物流设施的添置,现在这些设施都成了沉没成本,不用白不用。有些物流设施虽然陈旧落后,但弃之可惜,只好凑合着使用。国营企业不允许随意裁员,该公司采用自营物流且在很多工序上使用手工操作可保全职工的饭碗。从该公司的企业选址、公司房布置、组织结构等方面也折射出旧体制的弊端:革命热情超越了科学态度,主观随意性代替了合理规划性,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在组织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没有达到整体最优。

3.企业多利用第三方物流。虽然某物流公司也是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某物流公司的配送网络尽量的扩大到其现在业务还没有涉及到的地方,增加企业的收入,而可以减少建设其他配送终端的成本,割除自身物流业进而降低成本。有统计显示,依托第三方物流可为货主降低10%左右的费用。其次,某物流公司可将从物流业务中节省出的人力物力投入自身核心业务中。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会对企业的信誉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第三,可以把公司不擅长的业务外包出去,让更多的熟悉业务流程的企业来进行操作,这样也可以可以降低企业因作业不熟而发生的无谓损失。

三、结论

物流成本过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巨大障碍,它很大程度抵消了我国人力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进行研究有着较为实用的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某公司的物流成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其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初蓓.改革物流成本核算的设想[J].江苏商论,2005,(6) 21-23

[2]王桂琴.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问题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9):34-36

篇3

关键词:物流企业 会计控制 措施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物流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和防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的是为了保护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以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完整的反映企业财务活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为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而建立起来的。企业自身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内部会计制度的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内部会计制度要适合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实现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的控制,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物流企业建立健全其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情况的反映,会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要接受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因此,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要求做到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别是数据复杂、业务面广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更应该做到全面性。

(二)发挥内部制约作用的原则

内部会计制度最重要的是建立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制度的权威性。例如,在物流企业的中转业务中,应对各个环节如业务合同的标的谈判和录入,以及收费员的情况等开展相互监督,财务的作账环节与收费员的工作要公正公开,发挥内部会计制度的制约作用。

(三)控制成本的原则

物流企业建立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如果制度本身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且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就没有必要了。

企业的经营应从目前的经营情况出发,对未来的发展情况合理评估,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采取内部会计审计和会计稽查等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定期检查。

二、物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控制的措施

(一)采用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

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的管理上,广泛采用最新的ERP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会计信息管理中实现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了会计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工作的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加工,以形成对企业有用的信息。ERP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整理、传输,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管理。ERP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企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增强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企业的经营中,会计数据比较复杂,通过ERP系统进行自动化和集中化管理,会计信息的查找更为方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二)应加强企业合同的管理和审核

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防范合同风险。对合同的管理应加强对合同标的审核和合同执行情况的审核,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各项对外业务进行管理,将企业的章程传达到相关负责的部门,要求每项业务和每个客户都有记录可查,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在物流企业的经营中,运单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凭证,是承运方将货物交给托运方的凭证,在运单中,对所运输的货物种类、数量、质量、时间、地点、金额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登记,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约定。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强对运单的保管和审查,不管是双方所签订的一次性运输合同还是定期运输合同,都应该将运单作为双方经济活动的法律凭证,在纠纷时可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企业在财务核算上的真实性,对国家税务工作的开展也提供了便利。

(三)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在章程中对财会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以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内部会计审核,保证企业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在经营中加强财务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在定岗定职中,财务人员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同时,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变更财务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实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与实际的经营情况相符,促进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四)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

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的预算管理可以分为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企业的预算管理可以分为四个环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首先,预算编制环节。预算编制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出发,编制企业的预算报告,对经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内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预算编制应以“财务指标为主体,非财务指标为补充”为原则,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纳入到预算编制中,使预算编制应成为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和战略规划的行动方案。其次,预算执行环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按照预算报告对预算进行有效控制,以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对资金支付业务严格审批,避免资金支付中违规审批、重复审批和越权审批等现象;不断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内部反馈机制和报告制度,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及时。再次,预算分析环节。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最后,预算调整环节。预算调整指的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原因而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预算发生变化。预算调整应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预算调整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五)强化安全意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管理呈现出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的特点。物流企业在建立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要树立安全意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合理授权不能擅自操作、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要培养员工的技能素养,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系统故障。同时,要强化信息档案的备份保密制度,防范计算机病毒风险,保证企业跨级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六)强化外部监督的制度

物流企业外部监督制度的强化,对其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重要作用。企业对外出具的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分析经营中的问题,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其内部会计控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物流企业在建立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从内部控制的规律出发,在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应坚持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内部制约的作用,在全过程管理中,控制制度建设的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物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控制,应采用先进的ERP会计信息系统,加强企业合同的管理和审核,同时,应建立完整的业务处理的流程,加强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和外部监督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玲.物流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

[2]王光远.物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9)

[3]康慧晶.对物流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关思考[J].管理学家,2008,(5)

[4]马海英.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D].2009

篇4

关键词:管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建议

业务流程再造是由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运用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思想,在今年两会热点供给侧改革的引领下,我国的消费竞争点逐渐向个性化消费转移,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因此企业更需要以业务流程再造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一、业务流程与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狭义上流程再造的核心是以顾客满意度为考核核心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管理体制变革为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运行方式。而广义上的流程再造更是涉及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等多方面。本文运用多种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法以及相关的本量利分析、税控,来合理地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提供相关建议,另外,本文将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来说明管理会计工具如何在业务流程中运用。

二、我国企业业务流程运行现状分析

(一)缺乏流程性组织。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部门组织,各为其主,各自经营,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看似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有时他们的关联性并不强。(二)成本分类意识不足。现代企业中很多企业缺乏成本意识,对管理会计不了解,无法正确地分析企业的成本动因、成本效益和其价值功能,未充分认识到成本分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无法意识到成本降低存在的潜在收益,这样也让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发展过程中往往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企业的发展。(三)成本控制手段单一。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对各种影响成本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不少企业意识到成本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没有形成真正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控制手段单一,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三、基于管理会计角度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建议

(一)全面落实预算制度是从战略高度整合资源,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和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以资产为纽带,明确预算单位。针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实行分级管理,分户确认,建立层次性的预算体系。因而企业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只有全面落实并不断改进预算制度,才能加强全面预算与企业的整体吻合度,努力实现与企业资源配置相符合,与企业作业流程相呼应。(二)依照业务流程合理建立业务流程小组企业基于管理会计的角度在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协调。协调的目的,在于发挥1+1>2的效应。为了保证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工作顺利进行,企业应当在协调沟通的基础上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立相关的流程小组,分工不一,各司其职,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协调在业务流程再造工作中的会计信息共享,解决相关的财务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控制成本,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以及领导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流程再造工作等。(三)成立专门的税务筹划以及风险监控部门企业管理者应站在全局性和一体化管理视角上关注企业面临的所有关键性的风险与机遇,而不仅仅只局限于财务与税务领域。而管理会计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从纳税流程上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提供全面的管理信息,针对税务筹划实行必要的风险监控,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四)制订且全面落实合适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可行性高低直接决定该战略发挥的效用,在制订企业战略时,可以采用SWOT因素分析法,结合企业的相关机遇、挑战,制订长期和短期战略,并根据战略,来计划销售生产,决定生产量、生产工艺、销售方式等等,进一步优化或重塑业务流程,让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好地为实现企业战略服务。

总之,业务流程再造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已是大势所趋,从“稳增长,调结构”的国家产业变革,到具体的企业架构调整,资源整合,资本运营,网络金融,自由贸易,所有的企业都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者:谢煜君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洋洋.S公司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篇5

关键词: 管理会计;物流管理;价值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应用管理会计从物流成本入手,以价值分析为主线,着眼于竞争优势和价值最大化的获得, 及时反映管理所需的事前、事中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物流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内容,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宜德彰。从企业会计工作分工方面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更集中地体现会计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考核评价责任业绩等内在功能,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直接作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涵盖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价值管理等内容,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

二、管理会计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三、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财务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它就是管理会计。

四、推行管理会计,完善企业物流管理

1.完善物流预算体系,发挥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拥有的物流资源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要使有限的物流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物流效果,必须做好物流计划工作。物流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物流预算。目前,我国企业预算体系中没有完整的物流预算子系统,而是分散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原材料预算、人工预算、财务预算中。因此,为了加强物流管理,有必要将上述分散的物流预算部分抽出、汇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完整的物流预算体系。合理地组织、管理物流,对影响企业物流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合适的物流预算,把企业的人、财、物及各项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物流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企业总目标。

2.全方位物流控制,发挥成本管理作用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控制物流计划的执行情况,同原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从中发现问题或潜力,采取措施纠正或修订计划,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控制的重点。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物流支出按预定的目标发生,从而使人、物、财得到合理利用,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建立物流责任体系,发挥绩效管理作用

应用管理会计建立物流责任体系,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去监督、控制内部物流活动,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部门和环节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担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信息反馈,使企业物流部门和决策机关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4.改变会计职能,发挥价值管理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是会计职能变化引出的。其主要职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决策转移,财务部门被赋予决策权,而且对工作结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相应地,财会人员由管理系统中的专业信息支持人员转变为决策者与合作伙伴,新的职责与角色要求财会人员更多地了解企业各个方面,如制造过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等,以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为内部顾客提供有关他们应该做什么及将会怎样的服务,而不能只反映是什么或过去怎样。工作精力将更少地用于信息报告,更多地用于计划与分析,并且将更加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ERP系统 企业会计业务流程 特点

一、ERP系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一)ERP系统的涵义简单地讲,ERP系统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先进管理平台,即ERP=IT技术+先进的管理思想。ERP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IT作为其技术基础,使得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成为可能。ERP 以“企业资源计划”为内核,其内涵是指通过对物料资源、人力资源及资金等企业资源的合理计划与配置,来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安排。ERP没有脱离“企业(enterprise)――资源(resource)――计划(planning)”三个主要方面:企业是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源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要借助的资金和物料以及劳动等要素;计划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之前用于指导具体化的经济活动所实行的制度安排,主要涵盖了活动目标和活动预算以及活动步骤等方面。

(二) ERP系统对企业的影响基于ERP系统的内核来看,可以从思想观念、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ERP系统对企业的影响。首先,在思想观念方面,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劳动分工的理论基础之上,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而做到与时俱进。ERP系统的实施,则打破这一传统,首先实现的是对旧的企业管理观念的改造。使企业意识到,若要在信息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就必须改进企业思想观念,改革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使之与国际发展接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为特定的市场、顾客产生特定的信息输出。当前,一些企业的业务流程依旧沿用工业时代的流程,使得经济业务、会计业务及管理业务之间不能紧密的合作。ERP系统本身是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突破传统分工理论的思想体系,强调以下三种观念的变革:首先,变职能观念为流程观念。即提倡以顾客为导向、员工授权及准确运用信息技术,摆脱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以达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的目的;其次,秉持绩效第一的观念,通过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工作方式的创新,以实现组织绩效的大幅度提升;再次,坚持重新设计观念。即对企业中已暴露的陈旧的观念,进行重新的设计,并形成和与之适应的行为规范。

二、基于ERP系统再造企业会计业务流程

(一)ERP系统下会计数据的采集方式――系统自动收集原始数据的收集是会计业务流程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下的会计业务数据采集如图1.所示。图1.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下的会计数据的采集在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中,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未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一个较为孤立的信息系统,这种业务流程致使经济业务发生的财务数据在会计部门、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之间重复录入。同时,财务数据通常由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只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事后监控的信息。而ERP系统下的会计业务流程主要针对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中的数据重复性录入、信息提供不及时及财务信息共享化程度低等弊端构建。其基本的原理是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基于企业局域网,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进行集成,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各部门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编码录入信息系统,并将其存入共享的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使信息使用者从共享资源库中调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ERP系统下的会计业务流程下的会计数据的采集运用网络化的技术来实现会计数据的系统化采集,不仅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实现企业会计业务数据在数量、效率及采集范围上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共享化的资源管理还可以实现会计业务的实时监控,进而保证财务监控的强度与力度。

(二) ERP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事件驱动传统会计业务流程是以会计凭证作为数据入口,没有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评价这一全过程的管理,而仅仅致力于企业的事后反映。ERP系统下会计数据是以事件驱动为处理方式。在事件驱动的形势下,将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照动机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进而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当业务事项发生时,与之相关的业务数据便由各项业务部门进行数据的采集,并依据一定的编码将业务事件通过企业的局域网络传递到数据库加以保存。数据库中的数据仅仅经过初步的源数据加工,当信息使用者想要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要使用的信息时,就可以输入信息使用代码,系统会启动相应的信息处理程序,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将信息结果反馈给信息使用者。ERP系统下的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业务流程与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对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同,由于ERP系统下的会计业务流程是事件驱动的,因此,会计凭证不是都由会计人员填制。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收益。

(三)ERP系统下会计信息的输出方式――实时报告传统会计业务流程最显着的缺陷:传递给使用者的会计信息如财务账、财务报告等都要经过加工之后才能形成, 而不是将业务活动发生时的会计信息直接反馈给信息使用者。这一业务流程就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失去了实时性特点。ERP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通过使用网络化的数据库、会计软件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时性分析及对比,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会计报告信息。

(四)ERP系统下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基于以上与传统的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对比与分析, ERP系统下再造的会计业务流程,直接关注实际业务流程,通过网络技术将财会人员的工作环境有财务部门延伸至各个业务部门,有助于财会人员通过会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准确、及时的获取信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时性与动态化。ERP系统下的会计业务流程具有以下特点:一实现了会计核算从事后向实时的转变。通过网络将业务数据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二实现了会计业务流程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ERP系统下会计业务流程实现了实时监控、实施决策及会计部门的同步化管理,做到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及人事管理等各项业务流程的集成;三会计数据有传统的纸质页面数据、磁盘数据到网络数据,实现了网上采购、网上支付及远程报账,极大地增强了会计数据能力,提高信息的价值;四扩展了会计信息的内涵与外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全面;五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益。

三、总结随着新形势下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已变的势不可挡

ERP在会计中的应用促进了传统会计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实现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对数自己的记录与计量,向对经济信息的深层加工转变。当再造企业会计业务流程时,还应预防再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首先,业务流程再造可能使企业原来的内部控制与措施不再适用,而给业务流程管理引入新的风险,因此再造业务流程时,企业必须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运行;其次,基于企业组织结构再造会计业务流程。在传统的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下,其组织是由“金字塔”型的职能部门组成,进行业务流程应打破企业内部的局限,建立流程性群体,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趋势,使部门之间的界限分工逐渐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 熊燕. ERP环境下财务管理新发展[J]. 经营管理者, 2010, (09) :147,136

[2] 王晶. ERP系统对提升粮食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01) :94-95

篇7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 工业企业 业务流程

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视角下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目标

(一)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

在原来的职能制管理模式下,工业企业会计数据不能共享,导致管理的效率不高,这是因为在职能制模式下,按照职能为导向的管理部门设计将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分离,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集成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各个部门都是从自己部门利益为出发点来搜集和整理数据。而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工业会计流程优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工业会计管理的效率。

(二)整合工业企业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管理

在职能模式的引导下,工业企业在会计管理流程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各个领导都是以本部门作为中心来设计业务流程,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在业务流程上存在重叠交叉的部分,使得业务流程过长,从而影响管理效率。而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优化侧重于通过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三)建立适合本工业企业自己的会计流程

传统管理模式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设计过于公式化,不能够有效体现工业企业自身的特色。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都具备自身一定的特征,即使是同一行业中的工业企业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上也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区别,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设计都会受到工业企业所处的环境、规模、企业文化、发展路径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构建起具备自己特征的会计流程。

二、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实施的难点

(一)安全性

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的会计流程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及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性,这主要是基于网络及信息技术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例如系统故障造成的风险、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恶意破坏造成的风险,所以安全性问题是工业会计流程优化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是影响资源计划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资源环境计划下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例如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相应软件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资源计划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还同时需要其他各部门员工的密切配合,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形式也要求员工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以承担相应的工作协调。

(三)企业内部条件

按照企业资源计划的要求,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工业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条件都需要具备。一方面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优化周期相对比较长,需要工业企业的领导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努力和耐心,同时也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配合;另一方面,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需要有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企业要以优化流程为核心,进行组织结构的整合,重构作业链。

(四)投入、营运和产出三个层面相结合进行业绩考评管理

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的另一难点就是关于工业企业投入、营运和产出的绩效考评管理方面,如何真实的反应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向管理者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促使企业各个部门能够从会计流程和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促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难点。按照企业资源计划应该重点从工业企业的投入、营运及产出三个流程来加强工业企业的业绩评价管理,通过跟踪和反映从投入到产出这个循环的周期得到企业资源计划运营情况及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始终指导企业自我考评、自我管理的全过程,为企业扩展业务做出新的投资决策。

三、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优化所采用的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系统化优化法,另一种是全新设计法,不同的工业企业适用于不同的方法。

系统优化的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在进一步熟悉现有流程基础上构建新的流程。该方法的优点是这种流程优化方法具有渐进性,风险相对较低,对工业企业正常运营的干扰小,尤其是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可以充分消除流程中重复的处理过程,使整个工业企业价值链上的任何信息只须在某个作业点上输入一次,便可进行多重处理,省去重复性的信息输入及汇总统计的环节,减少财务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工作量。

全新设计法的最根本内涵是对原有流程的颠覆和否定,而是根据工业产品的生产路径,按照产品生产流程重新再设计新流程。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考虑由企业财务人员全程参与,同时与其他部门的员工一起设计子系统,或者在其他部门的模块中加入账务处理模块,在由非财务人员完成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完成相关财务信息的汇总和相关账务处理。

四、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策略

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流程时,插手的人越少越好;在流程服务对象(顾客)看来,越简便越好。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一些优化策略:

(一)我国企业资源计划的首要改变:从事务处理到自我服务

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里面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提高流程事物处理的效率,工业企业在安排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不再需要人工画表,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进行规划,但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做这些事情却是重点需要最原始的数据,然而我国很多工业企业却并没有做这项工作,需要用人工进行数据的二次输入。

因此,很多工业企业实施企业资源环境背景下会计流程优化改造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都可以归结于对原始数据的处理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目标,可以将事务处理转向为自我服务。它的根本理念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数据,而不需要二次录入。比方说,由销售人员自己输入订单,员工直接输入借贷或报销申请,经理人员直接将招聘要求放入系统中。在授权的情况下,供应商可以直接查看工业企业的库存情况。

(二)优化流程

改变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流程是对工业企业流程的优化。优化通过分解和整合来实现。

1、业务流程的分解。指工业企业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价值链中,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放弃处于劣势的某些增值环节,选择若干优势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即核心竞争力,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1)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工业企业的核心在于建立工业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工业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关键技能、隐性知识、智力资本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工业企业的本质和边界作了规定,他们是顾客价值创造的源泉,最终决定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业绩。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广泛的被工业企业加有效利用,为工业企业提供通向不同广阔市场的捷径;二是能够通过流程优化为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作出贡献,使得顾客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流程优化是工业产品最终受益者;三是从竞争对手角度讲,难以迅速模仿。

(2)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趋势之一,针对工业企业而言,可以有效的将一些非核心的、不是很重要的业务功能或业务外包给工业企业以外的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他们在某些业务方面更具有很大的优势和专业水平,从而可以有效利用他们的专业水平来提高工业企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让工业企业仅仅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流程。

2、业务流程的整合。业务流程的整合主要是基于集成化的观念,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体系,各个企业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项目与环节,通过组成战略联盟,携手合作,从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终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与更高的现实效益。

3、优化作业。作业优化是指在工业企业竞争战略目标指导下,从顾客价值出发,对构成流程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控制和优化,从而保证工业企业价值链管理目标的实现。

(1)按照工业企业的作业流程,首先就需要对工业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工业企业的价值活动形式有哪些?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态以及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位置,与此同时,需要将整个流程中所耗费成本与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工业企业流程中作业环节对创造价值的行为,确定其合理性,从而决定对流程是否进行消除或改进。

(2)横向对比,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横向对比主要是通过选取相关行业比较先进的工业企业作为标准,通过学习该先进企业的相关资料,到该先进企业进行参观、听取报告等形式获取必要信息,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与本公司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到对本公司有价值的工业会计流程优化信息。

(三)会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指导下,新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主要是运用获得的会计系统数据和技术对原有的按照职能为导向的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按照工业企业生产流程,当某一流程事件发生的时候,其相关信息数据便由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子系统加以收集,再按照一定的编码将业务事件通过网络途径传输到信息数据库中加以保存。

(四)重新规划和设置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

在会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到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的整合,这些整合必然会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所以在新会计业务流程确定后,我们需按照新的流程来重新规划和设置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如原先的一些工作岗位要被取消,哪些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改变,有的时候还要新增一些原来不存在的工作岗位。例如,在会计业务流程优化后,供销存等业务会与财务就得到整合,形成一体化管理。财务记账的工作会在业务被输入系统内时自动由计算机完成。而在执行采购业务时,相应的入库单会自动生成,库存管理模块进行出入库等处理的同时自动进行存货成本核算,并将该核算凭证转入总账模块。这样,原来财务部内的材料岗、成本岗等岗位就可以取消了。

五、结论

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财务记录工作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时就已由业务执行人员进行了记录,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根据记录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关的会计凭证。财务人员在工业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后工作量减轻了,而且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都能共享。这样,财务人员就可以随时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监控。工业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后,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了,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工业企业管理者能够获得快速决策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姜金香.论企业资源计划对企业会计变革的影响.商业研究, 2004;09

[2 ]李庆.ERP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会计之友, 2009;08

篇8

关键词:会计流程 再造 企业财务信息化

在实施会计流程再造之前,集团型的企业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了企业财务核算数据不能够及时的传递,再加上企业间所使用的软件都不相同,因此我方对财务进行信息的汇总、合并和进行成果分析等财务的统一管理。使得企业的ERP系统不能形成较好的连接,导致以业务为主的公司不能形成以财务为中心的信息化关系系统。

企业大胆尝试会计流程再造,推出集团化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但要使会计流程再造需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步骤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会计流程再造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并且对现有的财务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其主要步骤有:

(一)业务流程重组

对企业需求进行分析是业务流程重组最主要的实行目标,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工作如何才能达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怎样使企业对分公司的管理更有效,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都需要通过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需求决定业务的目标,但是也需对以下因素进行考虑:企业的经济业务要实现数据共享,使其在处理时能够降低其重复率,从而使得数据能够脱离独立的模式;企业总部应当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旗下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进一步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协调同步,使得企业的物流和价值流能够实现一致;企业财务应当加强其管理能力,使财务的工作不单单只是核算,也应适当加强其决策的能力;把财务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以此来实现远程操控的能力。

(二)企业业务流程

对企业业务的流程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找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项工作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比较广泛。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劳动人员重复的工作比较多,并且每个环节都有剩余;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导致出现独立模式;有些监管的权利没有落实到位,不进行管理,导致管理不能够集中;科目与科目间没有进行统一化管理,使得在数据处理时的难度加大;传递信息的能力差,并且成本较高。

(三)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把企业的需求和问题充分的联系起来,并且进行重新的组合,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规范基础设施

在公司内部应用财务信息系统时,应当采用统一的,并且在会计制度和原则上也要进行统一。这是具有相当大意义的。必须把会计科目全部进行统一到某一个级别中,包括辅助核算项目,也需要进行统一。这能较大程度上方便企业财务数据实现归集和分析,也有利于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2、集体管理模式

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既能建立好相应的网络和数据的服务器,又能将系统的管理权限交给总部统一管理。这样能充分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使数据能集中服务和共享,并且数据的安全性也会得到提升。这样也有利于上级对企业进行查询和审计,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和财务管理;

3、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

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是完全自动化的,应当充分利用,由人去对程序进行设定,从而能够实现业务自动化流程,并且能够把财务数据及时的上报给企业高层,使得信息能够实现汇总与合并,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4、财务联网

财务实现联网能够有效的使得系统支持各项网络功能,如:WEB功能,使得财务在网络上就能对其进行查询、整理账薄以及报表等等,实现在线处理及远程操控。

二、取得效果

会计流程再造带来的效果,主要针对企业管理的时效性、成本高低、决策以及流程等,通过这几方面来分析其效果。财务会计流程再造的实现能够有效的实现财务的统一管理,进而满足企业对于分公司的管理,主要表现如下:各项配置资源得到优化,应当对以下资源进行统一,如:财务管理、财务制度、资源等等,并且对决策进行强化;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为了提高财务的核算和控制,必须提高财务和业务的协调同步,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的控制力和财务的核算效率;对预算进行管理。为了使得企业利润能够最大化,企业应当实现预算体系。通过预算来对利润进行预估,进而能够设计出全面的预算体系,例如:销售、采购费用、成本高低、现金的收入与支出等,使企业能够沿着预算管理的科学轨道一步步向前发展;准确并且及时作出报表的合并。把企业内部的交易进行准确对照,使企业上级领导能够及时的对账目进行汇总、分析以及合并的处理,进而使上级领导能够全面的掌握企业的财政情况,及时为企业对出决策。

三、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水平,而会计流程再造恰恰提高了财务信息化的水平,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更迅速。中国人民大学张瑞君教授曾对会计流程再造做过这样的比喻:企业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就好比有了更好的车,拥有了更优秀的人才就好比有了更合格的司机,没有好的车子再合格的司机也开不动这台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物流管理;价值管理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应用管理会计从物流成本入手,以价值分析为主线,着眼于竞争优势和价值最大化的获得,及时反映管理所需的事前、事中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物流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内容,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宜德彰。从企业会计工作分工方面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更集中地体现会计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考核评价责任业绩等内在功能,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直接作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涵盖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价值管理等内容,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

二、管理会计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三、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

管理会计的意义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财务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它就是管理会计。四、推行管理会计,完善企业物流管理

1.完善物流预算体系,发挥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拥有的物流资源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要使有限的物流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物流效果,必须做好物流计划工作。物流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物流预算。目前,我国企业预算体系中没有完整的物流预算子系统,而是分散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原材料预算、人工预算、财务预算中。因此,为了加强物流管理,有必要将上述分散的物流预算部分抽出、汇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完整的物流预算体系。合理地组织、管理物流,对影响企业物流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合适的物流预算,把企业的人、财、物及各项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物流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企业总目标。

2.全方位物流控制,发挥成本管理作用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控制物流计划的执行情况,同原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从中发现问题或潜力,采取措施纠正或修订计划,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控制的重点。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物流支出按预定的目标发生,从而使人、物、财得到合理利用,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建立物流责任体系,发挥绩效管理作用

应用管理会计建立物流责任体系,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去监督、控制内部物流活动,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部门和环节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担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信息反馈,使企业物流部门和决策机关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4.改变会计职能,发挥价值管理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是会计职能变化引出的。其主要职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决策转移,财务部门被赋予决策权,而且对工作结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相应地,财会人员由管理系统中的专业信息支持人员转变为决策者与合作伙伴,新的职责与角色要求财会人员更多地了解企业各个方面,如制造过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等,以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为内部顾客提供有关他们应该做什么及将会怎样的服务,而不能只反映是什么或过去怎样。工作精力将更少地用于信息报告,更多地用于计划与分析,并且将更加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价值链法;整合优化;企业竞争力;价值最大化;业务流程重组;经济效益;制度建设

0 引言

企业的目标就是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达到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只有整体蛋糕做大,方能满足企业股东、管理层、员工、政府、外部投资人以及社会公众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由于新的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原有的流程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于是运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对企业进行改造就势在必行。而在企业改造自身的流程中,运用价值链这一思想和工具,对企业进行深入地分析,为改造指明路径和方向,将会对企业的整体价值增值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1 价值链分析方法的特征

1.1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

运用价值链这一思想,重在“价值”二字。而此处的价值就是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实现了企业价值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企业满足的不仅仅是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它还牵扯到企业的其他相关方面。企业除了要考虑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要顾及管理层的利益、职工的利益、外部投资者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等等。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满足以上各方的要求。而企业价值就是从企业价值链中体现出来的。

1.2 关注客户的需求

客户这一定义是针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而言的,而对于外部价值链,客户应定义为购买者。在此统一以客户代称。企业要实现价值就要通过将自身的产品、服务出售给企业外部才能获取收益,这样才能获取价值。即销售是企业实现价值的途径,而客户的需求就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实现销售的成功。

1.3 以整体性的思想去考虑企业的运作过程

价值链这一工具要求我们要用一种整体的、全面的思想去考虑和研究企业的价值链工作过程。因为企业的价值链当中,各个作业流程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或近或远都会彼此影响。所以我们不应该将其各个作业流程割裂开来,这样会导致企业价值链的不连续性。此外,价值链管理还与各个作业流程的管理思想、部门文化、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

1.4 注重企业外部价值链间的合作

企业的外部价值链包括企业的供应商、购买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上游的生产商和下游的购买者都与企业存在竞争关系。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希望供货的产品价格越高越好,下游的购买者希望产品价格越低越好。这都与企业自身的要求产生了冲突。但如果采用竞争的心态去考虑企业外部价值链间各个组成企业的关系,就难以达到价值链管理这一思想的要求。价值链管理这一思想强调企业外部价值链的组成企业之间更多的强调互相的依存、协调,即注重合作。

2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

2.1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原则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原则就是强调顾客的满意程度。企业要实现价值就要通过销售,而销售需要顾客的满意方能实现。所以顾客的满意对企业的价值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树立顾客满意为中心的原则。而对于会计业务流程来说,自身的客户就是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外部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购买者。

2.2 强调内外部顾客统一的原则

对于重组后的会计部门的“顾客”,不单单是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者,还包括企业外部信息的需求者。对于这两部分顾客,会计部门要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同等对待这两部分顾客。要增强部门内部的服务意识,以达到内外部顾客同时满意。

2.3 以流程为导向原则

以流程为导向,就是说企业会计部门要持续关注自己的业务流程。每当外界要求变化时,相应的业务流程也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候,会计部门就要针对自身的流程变化开始顺应这种变化的改变。使得自己始终保持与时刻变化的流程同步。

2.4 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会计业务流程基于价值链进行重组后,具有着种种优点,可以满足企业这样那样的需求,的确是个非常优秀的改造。但是这一切都是需要有人来完成的。虽然改造后引入了强大的信息技术系统作为技术保障,但还有很多工作是信息信息系统无法完成的。所以,会计部门要对本部门的人员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作为会计部门管理者的人员,作为本部门的首脑,要时刻考虑本部门员工的利益,增强部门凝聚力,以实现重组后的会计业务流程完全发挥出作用。

3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3.1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模式

裴金林先生提出了有关业务流程重组模式的观点,即三层次立体模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就是从观念重组、流程重组、组织重组这三层次进行。而我们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也采用裴金林先生的三层次模型,基于价值链这一视角,对会计观念、会计流程、会计组织结构这三层次进行重组。进而达到优化传统流程,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的目的。在重组的过程中,每个层次内部都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个层次内部都有各自的重组步骤。而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它们是互相影响。

3.2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

(1)清除

清除这一方法就是在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析出来的各种非增值作业,减值作业进行清除。以保证保留下来的作业都是增值的作业或是必不可少的关联作业。在执行清除工作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是直接将发现的非增值作业、减值作业统统砍掉了事。因为在整个价值链中各个作业流程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有的作业流程虽然本身不创造价值,但是它是其他增值作业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和纽带,这样的话就不能将其清除了事。

(2)简化

简化就是针对某些作业流程,其自身是可以产生价值的,或者自身对于整体的价值创造不可缺少,但是自身确实消耗了很多资源。而自身所包括的组成部分中,很多都是复杂的重复性劳动,针对这些作业流程,就可以对其内部组成部分进行简化,从而达到优化价值链的目的。

(3)整合

整合是指整合这些价值链中的作业流程,其本身的组成部分都是必须的,无法进行简化,但若干个作业流程之间的组合方式非常繁琐和低效。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用整合的方式来处理。

(4)自动化

自动化是一种支持性方法,它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产生的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企业进行上述的清除、简化、整合等工作。主要是在数据收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呈报等方面起作用。

以上这些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都是基于详细深入的作业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的。在执行以上方法时,首先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①作业本身所消耗的时间是多少;

②尽管为非增值作业,但是否在各个增值作业中起着重要的联系作用;

③对作业进行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之后,是否付出的成本低于改造后所获得的收益。

4 结束语

总之,要让会计业务流程由反映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就需要对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基于价值链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后,它将能够提供出有效地信息来让管理决策者对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说,重组后的会计业务流程将对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阎子刚,吕亚君.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