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诗范文
时间:2023-03-25 12:4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经中的爱情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意象 《诗经》 爱情诗
在《诗经》305篇中,爱情诗约有70余首,而以“水”作为审美意向的就有三十几篇。在这些诗歌中,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相通和主客统一,作者通过水意象传达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心灵寄托。
一、《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
(一)作为爱情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古代,先民有仲春之月、大会男女的民间习俗。阳春三月,世间万物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人们耕种劳作,一切都开始萌芽,爱情也是如此。青年男女相邀会在河边,参加盛大而又丰富的聚会节日,寻找如意的人生伴侣、企盼爱情能长久甜美、祈求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如《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这两句奠定了通篇诗歌产生的背景,即水流盛大的溱水、洧水岸边。这首诗描绘了郑国的民俗风情,阳春三月,青年男女就相会在溱河、洧河岸旁郊游,趁此机会表达爱情。在春水泱泱的溱洧两河岸边,有一对青年男女相邀同游,嬉戏玩耍,并相互赠送了彼此芍药花。诗中描写了来自民间的歌者满怀爱心和激情,讴歌了这个春天的节日,记录下人们的欢愉,肯定和赞美了纯真的爱情,诗意明朗欢快、清新自然。
(二)抒发相思之情
《诗经》中的爱情诗还有以水表达相思之情的,如被誉为“诗之首”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一首相思恋歌。写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梦醒时分无法忘怀却又追求不到。他面对悠悠的河水,耳闻周边成对的雎鸠鸟欢快地歌唱,眼睛里迎着水流中摇动的荇菜,此时那个小姑娘采摘荇菜的姿影又在他的眼前闪现,这清晰的记忆更增加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现了幻觉,仿佛自己和她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婚后欢快的生活。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幻想境界的描述,生动地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
(三)倾诉单恋之苦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诗经》爱情诗中,并不都是两情相悦的美好诗篇。相思虽然苦涩,而单恋也别有一番愁苦锁上眉头,困于心间。如《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首诗是江边人民特有的情歌,抒发了男子的单恋痴情。首章连用四个比喻,说明意中人无法追求;第二、三章假想所爱的女子将嫁,自己喂饱马儿去迎亲。诗中情与景相互交融,男子神魂颠倒的情思与江汉浩渺、烟水茫茫的景色,浑然一体,在比喻和暗示中展现了这个痴心男子因记挂思念之深而产生的焦虑及无可奈何的心境。
(四)表现爱情受到阻隔
相恋过程中的矛盾与争吵,求之不得的失落与烦恼,经常因为水流的浩浩荡荡、恣意,造成了恋爱中的男男女女难以如愿,当恋人们望“水”兴叹时,往往一唱三叹、入木三分。如《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这是一首表现爱情受阻,心情惆怅至极的诗作。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大地铺着一层薄薄的霜花,诗人透过一片茂密浓郁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水的对岸,那是意中人居住的地方。然而,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逆流而上道路崎岖遥远,顺流而下意中人又在水中央无法抵达。从诗人流露出的这种彷徨失望的情绪看,是爱情受到挫折和阻碍,让人感到无比丧魂失魄。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放入河水阻隔的意象之中进行描写,再衬托以秋天的霜露茫茫和蒹葭苍苍,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种扑朔迷离、冷漠感怀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感和韵味,蒹葭、白露的苍茫意境、一水之隔的痛苦无望,令千百年后的读者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
(五)表达婚恋生活的不顺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正是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男女相恋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多方面限制和约束,在《诗经》爱情诗中,作者往往把这一艰难的过程融入到水意象的描写之中。如《柏舟》:
彼柏舟,在彼中河。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彼柏舟,在彼河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中开篇写“彼柏舟,在彼中河。”这两句是以河中漂浮不定的船只起兴,引出自己恋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叹。这首诗是反映主人公婚姻爱情不能自主的不顺心情,诗中主人公已经有了意中人,可是她的母亲却强迫她嫁给别的男子。她痛苦至极,并声称誓死不会改变初衷,表现出坚贞的爱情和强烈的反抗性。全诗情感忧郁深沉,主人公渴望恋爱自由,使之感人至深。
二、“水”意象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继承与发展
《诗经》之后,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春水、江水、雨雪、霜露、大浪拍岸的水、倾泻千里的水、九曲迂回的水、无声无息的水……水在诗词中呈现出形态万千的模样,引起丰富多样的联想意蕴。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不写河汉之水的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两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水流“脉脉不得语”,无法互吐相思之情。仅仅一弯既清且浅的河水,就让人饱尝别离相思之苦,一水之隔,便让人体会刻骨铭心的遗憾。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诗写有情人被长长的江水阻隔,却又以共饮一江之水而感到知足幸运,江水对于他们而言,既是痛苦的来源又是精神的慰藉。两地情、一水牵,寄情于水,水的特征便是纤柔、绵长,无尽相思之情犹如那流动着江水,缠绵悠长。可见水意象的确适合用来暗示思念的情感和爱情的缠绵悱恻。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O洲。”悠悠的流水映着无声的斜阳西下,不正是思妇眺望归舟的寂寞与哀怨之情吗?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词以水为意象表现爱情的艺术源头。《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影响着后辈诗人词人的创作,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水意象逐渐成为诗人们用来书写爱情的情感符号,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用以表达爱情的常用诗歌意象。
参考文献:
[1]蒋立甫.诗经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2]袁琳.《诗经》中的情爱诗与水意象关系探微[J].高等函数报,2004,(4).
篇2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爱情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83-03
作者简介:边思羽(1983―),女,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化。
恋爱、婚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情婚姻生活,是古往今来文学艺术表现的重要题材,也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胡应麟在《诗薮》中言:“男女精乎?天地之气也。……周之国风、汉之乐府,皆天地元声。”① ( P.127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大量的取材于现实人生的婚恋诗作。在《诗经》305篇诗作中,述写男女相思相恋和婚姻生活的婚恋诗有72篇之多,占《诗经》总目的四分之一。② ( PP.680-684 )婚恋诗多集中在《国风》中,这些诗篇全面、细致地描写了人们的爱情婚姻生活,有层次地抒发了人们恋爱、婚礼、婚姻生活各个阶段的情感,生动展现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反映了《诗经》时代人们所持的爱情观念。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汇、情与情的碰撞。《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呈现了周代男女交往的情况,表现了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诗经》中塑造了众多丰满而又多彩的青年男女形象,反映出《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念。
一、自由、大胆地追求爱情
《诗经》时代的生产力相对低下,物质生活匮乏,但当时人们的精神枷锁相对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要少得多,虽然也有许多礼俗法则,但并不像后来的封建礼教那么森严,人们面对爱情婚姻的自由度更大、自主性更强。正如褚斌杰、谭家健在《先秦文学史》中所言:“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谈情说爱的民间歌谣,在山野、河畔、溪边,时起时落。”③ ( P.101 )由于较少婚恋禁忌,《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的自由活泼,感情率真、质朴,吞吐自然,少有矫饰,似脱口而出,妙趣横生。虽然被后世的儒学经师改头换面,冠以君子淑女的道德教化面罩,但仍不能掩盖它自然天成的内在含蕴。它真实传达了少男少女之间互相悦慕、思念的心声,生动再现了他们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也体现出他们对爱情自由、大胆的追求。
《召南・野有死》就是写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诗:
野有死,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也吠!
诗中的男子是一位猎人,他在郊外丛林里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就把猎获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捆起来作为礼物送给少女。少女对他动情,他就趁机。少女说,轻轻走,慢慢来,不要惊得猎狗汪汪叫。于是,两人悄悄走向密林深处去幽会。由此诗我们清楚地看到《诗经》时代社会下层民众对爱情的追求还是极为自由、大胆的,礼教的干预与束缚相对较少。《郑风・东门之》是一首男女互相唱和的民间恋歌。诗共两章,上章男唱,下章女唱。尤其女唱之词表现大胆、率真、自由,她向爱人表情道:“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说东门的栗树啊,伸入我家院墙的枝叶繁茂,其上果实累累,正是秋获季节,快到婚嫁之期(古代以秋冬为婚嫁之期)。难道是你不想念我?还不来迎娶我。此诗篇幅虽小,却将思念之深、情爱之浓淋漓尽显。《郑风・褰裳》是一位女子在嬉笑怒骂中大胆坦露对那位男子的一往情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位女子警告意中人:“你这个坏蛋啊,难道你不思念我就没有人想我了?”戏谑之语中充满无限深情。《王风・采葛》中言:“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三秋兮……三岁兮。”大胆、坦率、强烈地表达着男女思慕之情。《诗经》中反映人们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的诗篇举不胜举,其中述写怨恨喜慕、相思离别均直言无隐,连诗人们的私情、幽会也未尝讳言,他们直率地、毫无遮掩地展现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自由、大胆地追求着他们心中的爱。
二、对爱情的忠贞专一
《诗经》中反映人们对爱情忠贞专一的诗篇也不在少数,那些荡气回肠的坚定誓言千百年后依然震颤着我们的心灵。《邶风・击鼓》中丈夫对妻子的深情誓言传诵至今,感动至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王风・大车》中的女子指日向情人起誓曰:“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日。”如果活着不能和你长相厮守,那我死也要与你合葬,你若不信,天上太阳可以为我作证。这首震撼世人的诗歌,正是表达了一份矢志不渝、生死相随的深挚之爱。《唐风・葛生》写了一位女子对自己亡故的丈夫的不绝哀思:“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表达了对亡夫“壹与之齐,终身不改”④ ( P.814 )的至深情感。《郑风・出其东门》也是表达一位男子对妻子忠贞不二的诗: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东门,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芦,聊可与娱。
诗中的男子来到东门之外,游人如织,美女如云,这位男子面对城门外云集的如花似玉的众多美女,坚若磐石,毫无所动,只有“缟衣綦巾”“缟衣茹芦”的妻子才让他情有独钟,才让他一往情深。这份忠贞不渝的挚爱深情不禁让人扼腕赞叹。
《诗经》另有一部分诗,从反面反映出人们对“忠贞专一”的崇尚,与对“二三其德”的斥责。《卫风・氓》就是这类诗的代表,通过声声泣诉她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现出她对“二三其德”的氓的谴责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她“及尔偕老”的愿望。诗中女子的善良真诚与氓的背信弃义构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形成巨大反差,鲜明地表现出当时人对爱情忠贞专一的要求。《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同样也遭夫弃,面对丈夫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她诉求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当初你说好要与我白头偕老相守一生,你不要违背誓言啊!这些如泣如诉、哀婉凄恻、辞烦事悲的弃妇诗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时人对爱情忠贞专一的崇尚。
三、以礼制情
虽然与汉代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相比,周代是一个相对较为淳朴和自由的时代,但是周代的宗法礼教也在逐渐地形成与巩固。西周初年,在继承夏商文化的基础上,周人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习惯,开始制礼作乐,形成礼制。《诗经》中的一些婚恋诗也表现了情与礼的冲突,昭示着封建伦理观念正趋形成。“农耕社会讲究‘规矩’礼法、追求稳定和谐,它提倡的夫妇和合是经过了男女之‘别’这一环节的高层次的和合,与部落生活中两性的原始和谐绝不相同。少男少女彼此相感是人性之常理,但恋爱却不仅仅是异性间事,在周人眼里它关系到家族、宗族,甚至天地,因此不能不谨慎持重待之。”⑤ ( PP.205-206 )于是,男女的交往开始受到礼俗的影响与制约,这也就导致他们的爱情观念不是单一的、理想化的,而是留下了社会礼俗的印痕,在感情与礼制的冲突中,形成了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以礼制情”的爱情观念。《郑风・将仲子》就是生动的一例:
将仲子,无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无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无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⑥ ( P.267 )诗中的女子担心他的情郎前来幽会会因“里”“墙”“园”而折坏杞树、桑树、檀树而被父母、诸兄、邻人发现后受责难,所以她苦口婆心地央求仲子“无”“无折”。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一个少女内心矛盾的虚托,诗中的杞、桑、檀的出现,只是她矛盾心理的外射。⑦ ( P.35 )但是,她又怕这样直接拒绝掉情郎会伤感情,又说:不是我不想念你,是因为“父母之言”“诸兄之言”“人之多言”可畏,又从感情上将他拉回。在这一“推”一“拉”间把少女内心的那种情礼交错的矛盾与痛苦生动、淋漓地呈现出来了。
在周代社会,随着礼制的逐渐完备,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婚姻的缔结都受到了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的制约,礼教的藩篱已经树起并渐趋深入人心。因此,《诗经》时代青年男女比较自由的爱情观念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礼俗的制约与影响,“以礼制情”的爱情观念由此而生。
四、结语
《诗经》以浑朴的风格包罗着《诗经》时代的社会万象,表现婚恋嫁娶的婚恋诗中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念: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执著专一,以及以礼制情。通过对这些观念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逐渐靠近周代社会生活,靠近《诗经》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乃至心灵世界,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周代社会宗法礼制正在形成,社会理性正在上升,人的原欲逐渐被压抑,礼法试图指导人们过上一种优雅并秩序井然的生活,并且可以追溯我们的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品格的渊源。
注释:
①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对婚恋诗篇目分类的观点参考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③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礼记正义・郊特牲》,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赵雨《上古歌诗的文化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⑥朱熹《四书章句・孟子・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⑦参阅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陈筱芳.春秋婚姻礼俗与社会伦理[M].成都:巴蜀书社,2000.
篇3
《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艾青的诗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艾青诗选》的每一首诗,都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021年7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1当最后一颗星星陨落,突如其来的光明将乌黑的小城刺破,听着影子在低矮的房屋后哭泣,刺眼的火花,映红了人们可爱的脸。
时针向前走,在亘古的时光,人们被囚禁在一扇铁窗中,在黑暗的时代,无数的腐朽,卑怯与贪婪在不止地上演,人们是黑暗的奴役,铁窗内是禁锢的灵魂。
时针向后走,是无限的希望,当光芒万丈照进铁窗,已经死去的人们眼睛在发光,那光明啊,像流水一样流进人们干涸的眼里,那死寂的眼里流出来的是欢喜与希望。
太阳使不幸的人看到自己的悲哀与他人的痛楚,阳光下的人们抱头痛哭,那充满歉意的,闪着光泪水冲刷了一切软弱与卑怯。
“我们爱这日子,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苦难,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饥饿与死亡,我们爱这日子,是因为这日子给我们带来灿烂的明天的,最可信音讯。”纵使经历了无数痛苦与折磨,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但是太阳依旧可以重新回来。
暮色清列,一只飞鸟划破了天际,太阳从那海角里,从那密林里,从飞鸟的羽翼后出来了,日光照到了中国北方的大地,这里曾经是被强盗用刀片厮杀,炮火焚烧过的屠宰场,那个破碎的镜子曾将太阳打破;日光从钢管水泥的缝隙里探进,是否还有微弱的在回荡,在那场浩劫里有无数的生灵被掩埋……
我头顶上太阳,他在遥远的一岸,他将光明送去四方,他所经过的地方,都有生命呼吸的歌唱。
初生的太阳啊,你喂养着土地,和在土地上挥洒着汗水、舞动着胳膊的人们,给他们以金色的颗粒,让他们生存;初生的太阳啊,你给以他们勇气和智慧的眼睛,去寻觅这对世界的热望;初生的太阳啊,你给向日葵以追随的信念,他就是这扎根于地底里的光明;初生的太阳啊,你抚摸着古老的村舍,零星的房屋,刻下岁月流逝的痕迹。
我爱这初生的太阳,你走过万千大地,带给人们希望的气息,心中充满光明,所到之处,人们仰起头来,是你永远的追随者。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2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一段有骨气的光阴,都在艾青的笔下挥洒的淋漓尽致。
慈母深深情,乳儿记心怀——《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诗,这首诗描绘了大堰河为作者付出的辛勤及自己一生的悲惨命运。结合作者的背景看,大堰河更像是一位亲生母亲,每天洗衣做饭,晒谷,打扫,干着做不完的农活。在作者受伤时给予抚慰,替作者医治包扎。可他并没有喊过累叫过苦,只因她深爱着自己的乳儿,默默地为他付出。她一生都含着笑,直到坠入死亡的深渊,她流泪了,却只是因为乳儿不在身旁。作者把大堰河比作大地的母亲,对大堰河深切的思念淋漓尽现。读艾青的诗,我感受到拳拳的真情与深深的思念。
士兵的生命是属于战争的——《他死在第二次》。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士兵抗战受伤后再次奔赴战场,把生命交给战争的全过程。这首诗歌的字字句句都是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其中有一句话:“一个士兵是必须在战争中受伤,伤好了,必须再去参加战争。”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个死循环,并不公平。可我却认为这是一种面对战争毫不畏惧的勇气、一种为国家做贡献的途径。其中两个必须,是下了多大的决心,生死不过在一念之间,又是什么?能让这个士兵养好伤后又重赴前线,战死也无悔呢?是被迫?不,这是一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边山”的信仰!读艾青的诗,我感受到拳拳赤子之心。
读艾青的诗,悟出许多道理,更贴切的了解旧中国,让人的灵魂,不,连肺腑也受到震撼!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3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题记
“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礁石
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至于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他们吹响了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但无法实际的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带着我们前进,带着我们冲向未来!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4《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必须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仅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我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我。仅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应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仅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能够不劳而获的,仅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仅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完美。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5我喜欢叫醒世界的太阳,重复着光明。
——题记
午后,一缕风吹来,带来了远方田野的味道,带来了梦中阳光的明媚,坐下来,静品一首艾青先生的《光的赞歌》,感人至深……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是啊,那个时代,中国农村亘古的阴郁与农民无休止的劳顿,让他怎能不对未来美好生活有着执着的信念,又怎能不对那照耀四方的光明有着深深的眷恋。因为有了光明,艾青看到了“杨花飞絮的春天”,看到了“百花争妍”的夏天,看到了“金果满园”秋天,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光明的存在是伟大的,是威严的,它坦荡的照射人间的一切,任何贪婪无厌的人在光明的照射下便会原形毕露。光明也是无私的,世间万物在它的滋润下,蓬勃生长,它带领着我们从愚昧走向智慧,从落后走向崛起,从迷茫走向希望。不只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它的照耀下,将从小康社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曾经数次不经意间用手遮挡住了太阳,因为它刺痛了我的双眼,让我无法看清远方的道路;我也曾试着直视它,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我明白了,地球上光明并不单单指太阳,它指的是“山野的篝火”“港湾的灯塔”“夏夜的繁星”……以及人心灵的善良。我们的心灵因为具有光明而闪亮,因为具有光明而睿智,因为具有光明而高尚。光明,照亮了一丝黑暗,让天空映红了笑脸,让我们照亮了世界。
因为《艾青诗选》,我的人生至此追光。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明白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我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可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我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期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终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我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初中生《艾青诗选》心得体会7艾青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被我们这些后辈永远的歌颂,因为艾青的诗中富有人生的哲理。
《失去的岁月》其中有一句写的很有道理:“失去的岁月甚至不知道丢失在什么地方——有的零零星星地消失的,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
是啊,过去的岁月都不知道丢失在了哪里,我的时间都丢失在了发愣中,本可以好好的学习,我却在那里发愣,别人的时间安排很充实,还觉得时间不够,而我却在那里浪费时间。
鲁迅有一句名言是:浪费时间是在慢性自杀。我却浪费了多少时间,本来今天的事情可以做,而我要推到明天甚至后天才去做这件事。
“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捡起来,倒更像是一碗水泼到地面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时间是流动的液体——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时间不可能是固体,即使过了几万年也能在岩层中找见。时间也像是气体,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篇4
等各方面上有所差异:一为民间原始之风谣,一为文人学士雅致之抒情,方方面面,定然有别。钱钟书先生论中国情诗传统,谓从古体到近体,
从律诗到词曲,说的正是如此。
关键词:《诗经·国风》爱情诗;李商隐;爱情诗;
(一)“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与“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诗经·国风》爱情诗中女性的勇敢直白与李商隐爱情诗中女性的纤弱含蓄
《诗经》中的女子,总是有着一种天性般的勇敢、坚强与忠贞,让人读来又是怜惜,又是敬畏。“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等。她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着女性的尊严,宣告着无论日后的封建男权社会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至少这些女子在最原始单纯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惊。”(《周官》)时代就开始敢于说“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这种思想是独立的,也是最纯粹的。
风诗中的爱情诗与李商隐爱情诗相比,一个是产生于奴隶社会中后期,这时候封建的道德礼教尚未成形,地方文化自由发展,感情多为自由奔放;一个是产生于晚唐时代,是中国封建制逐渐完善并且相对鼎盛的时期,义山又属于士大夫阶层,所以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多少会有所约束和收敛。正如闻一多先生在其《诗经讲义》中所说:“诗经的爱情诗都非常坦率,简直是粗野。在态度性质上说,是最冲动的爱情诗,是较初期的。与唐诗宋词表现方法相去太远了。我们今天不会如是表情。”
(二)“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与“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抒写爱情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由单一走向丰富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风诗的创作大约是在奴隶制社会的后期,在那个时代的表达都是很直白的,因为他们的创作群体是无意识的非诗人群体,所以他们的气质是很质朴和单一的,基本上没有复合型可言。但李商隐却不一样,他是一种复合型气质的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下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气质,抑或在同一时期也存在着矛盾个性气质的共同体。“才性异区,文体繁诡”(《文心雕龙·才性》)导致了《诗歌·国风》的爱情诗和李商隐爱情在艺术手法上、创作意象的选择上以及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由原始民歌的单一质朴走向文人士大夫的丰富绚丽
风诗的创作群体在抒写诗歌的时候,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其创作的艺术手法是相对单一的,基本上就是“赋比兴”的写实手法,另外还有一些词句和章法的反复和重叠,如“静女其姝”、“静女其娈”(《邶风·静女》)又如“东方之日兮”、“东方之月兮”。(《齐风·东方之日》)由此我们看出,风诗的创作的艺术手法比较单一,具有民歌的写诗特点。
“社会力量变成政治力量,造成唐诗之发达:‘好诗多在盛唐,诗之内容与形式至唐至备,宋诗亦备于唐”。李商隐抒写的爱情诗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纤细而绵邈的内心世界。以心造境,以境写心,形象总是大于思维,李商隐诗也就以此展开丰厚而又含蓄的意蕴,既旨趣难求,是很少有诗人可以出其右的,所谓“义山一生,善作情语”。这一方面是他略事取情,混合人生各个阶段、各种情境下的多重感受,诗作缘起本就模糊,诗之作意自然也就难以明晰。义山诗意常常歧见纷出,不少便与此有关。
另一方面就是诗人内心的复杂苦闷、矛盾困扰直接影响了诗意的明晓畅达。《燕台诗》、《碧城三首》、《锦瑟》、《无题》等诗歌无不表现出这种写作方式。以心造境,心绪之纷繁连作诗人自身也难以理清,则又何来明朗直白的诗境。不过,文似看山喜不平,诗更是如此,曲径通幽只会使它愈发魅力无穷。在这一方面,风诗的诗歌话语的艺术技巧的表现则显得稚嫩许多。最常见的是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常常是围绕同一结构繁复咏唱,如《芣苢》、《关雎》、《蒹葭》等,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诗歌中运用的意象内涵由写实走向丰实
《诗经·风诗》中的爱情诗虽然也常常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抒写对象,如风雨“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茹藘“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萚“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等,但风诗的创作者们很少在这些自然景物中寄予自己的感情,而多是出于写实的需要,它们具有一些偶然性、随意性。
而在李商隐笔下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敏感而纤弱的个性,是他个性的主要基调。这就使李商隐诗歌选材,大多亦为纤弱细小之物,如其咏物诗所习咏的蝶、蚕、莺、柳、泪、细雨等,即多具纤柔之特征,那些“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的牡丹花冠泣泪好似鲛人,粒粒成珠,此事源于“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4]的典故。他关注莺、柳等纤柔之物,而且写的还多是寒蝉、流莺、秋柳、残阳,特别注意外物悲凉和伤感的一面;他关注青春寂寞的女冠,声色事人的歌女,感情也大都倾注在她们悲剧性的身世命运上。所有这些都是诗人孤寂飘零的身世之感与眼前之物、之人感应激发的结果。“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而以人观我,则“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此秋柳残阳、薄命红颜,都特别容易引发诗人的心灵感应。
综上所述,由于爱情是文学千古不变的主题,诗歌又是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综观《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与李商隐笔下的爱情诗,正是因为在表达爱情本质上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两者虽然相隔千年之久,却在内容分类和思想情感方面有着许多异代感应;同时由于受到时代、创作者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也应该看到两者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情感表达的相异之处,并将其放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之中进行有意识的对比研究,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两者爱情诗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第33页;第104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6册,第120页.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爱情诗歌 教学模式
在高中人教版2003版的语文教材中,选取多种形式爱情诗歌或者是汉乐府诗歌等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例如必修一中《雨巷》《再别康桥》,必修二中《诗经》《孔雀东南飞》以及古诗《声声慢》等,在语文教材中形成独特的风格,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正确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文章主要选择《诗经》两首中的《氓》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爱的教育。
一、 《氓》的内容解析
在《氓》中,刻画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形象,全篇可以看做女子对男子的控诉。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教授学生正确看待、理解人物形象。在《氓》中“我”是什么形象,对负心汉的控诉传递什么样的主题意义?在诗歌中存在两个矛盾,传递的是“男子都为负心汉”与“女子不要相信爱情”这两个信息。高中生对爱情主题的关注度较高,教师选择这篇诗歌不是简单的判断诗歌的主题,而是在探究诗歌主题所显示出来的价值观以及正确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教学。
《氓》中“我”的形象在控诉男子的负心后,并没有呈现出一个“怨妇”的形象,而是主动的思考、反省,找出自我痛苦的根源,并主动与过去分别,将女子身上的自尊、果敢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主动将积极的情绪、感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物形象。《氓》中“我”是个自尊、坚强的女性,尽管渴望爱情,但并没有迷失在爱情中,而是敢于面对失败的爱情、婚姻,敢于对负心的爱人进行控诉;同时又对女性进行劝告,要严谨的对待爱情、婚姻,找寻良人,主人公的积极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人物形象。
二、以《氓》为例探讨高中爱情诗歌教学
《氓》是一首含有丰富情感的诗歌,也是学生接受爱情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中,要落实高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要将爱情诗歌中的积极成分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领、指导,对学生提供更好的爱情教育。
(一)朗读是情感体会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进行《氓》的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朗诵教学。朗读是体会情感的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不仅能够体会诗歌的节奏之美,还能够对诗歌所传递的情感进行体验。《氓》是《诗经》中比较经典的一首,其中四字一M,节奏感强烈,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是能够体会“我”的情感,还能够对诗歌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加深诗歌的主要印象,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爱情等情感的美,获得较高的精神享受。
(二)质疑是形象分析的关键手段
在《氓》的教学中,教师针对人物形象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多元化的研究“我”的形象。在基本的了解诗歌的内容后,一般都要对诗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生在初步了解后,一般都会形成“女性是爱情、婚姻中的弱者”的形象。《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分析,其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宋代朱熹评论:“此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钱钟书言:“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旁观其事,诚足齿冷。”当代鲍鹏山:“最完美的女性。”针对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根据多种想法进行讨论,分析不同的看法,由此得出现代的结论。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在问题的解答中,学生主要是借助自身的知识来思考,并借助自身的经验得出结论。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启发了自己的想象力,对“我”的形象进行想象:“我”最初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变为家庭主妇,容貌逐渐衰老,在这一过程中,“我”与氓形成对比,氓的形象是什么?“我”的形象又是什么?“我”为何要控诉?借助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加强合作交流,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
(三)正面进行教育引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上面的步骤后,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教育,让学生的知识理解升华为情感理解,让学生能够感悟诗歌的情感,正确的认识爱情,不断的提高生活自身的情感价值。
三、结语
教师在进行爱情诗歌的教学时,应该建立在正确的审美基础上,要正确引导学生正视爱情,思考爱情。在学生的心灵中培育出高尚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面对爱情话题时,不再恐惧、逃避。也可以结合时下的爱情作品,让学生讨论、探究爱情婚姻,在讨论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给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体的分析,深刻品味作品,不回避作品中的爱情,结合其他的爱情诗歌教育,让学生正确看待爱情、婚姻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发表意见,让学生在爱情教育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刚阳.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张崇春.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审美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沈沉沉,粟斌.浅议高中语情诗歌教学――以《氓》为例[J].文教资料,2015,(05).
[4]韩晶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以《氓》为例浅谈教学中“包袱”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31).
篇6
张光北折腾好哥们
《山里娘们山里汉》由黑龙江省战友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投资制作,张光北担任总导演。张光北、陈炜、王小利、闫学晶、何政军、张晓龙、陈思斯、张山、蒋恺等实力演员主演。4月1日,影视频道相关负责人和该剧主演走进位于朝阳区的小关街道,向观众隆重推介了这部戏,并与观众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
《山里娘们山里汉》是一部全景式、大跨度反映我国林业发展的长篇电视剧,主创团队历时三年创作完成。该片聚焦“林虹人”这个当前荧幕上鲜见的群体,讲述了小兴安岭几代人从“砍树”、“育树”到“保树”的心路历程和观念蜕变,颇具现实意义。
在这部戏中,张光北不但自导自演,还承担起策划、监制等多项工作。在小关街道,张光北称这是自己“三十年来拍过最艰难、最累的一部戏”。而现场,大家经过介绍,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剧中女主演陈炜是张光北现实生活中的媳妇,饰演“山里红”的闫学晶跟张光北是好朋友,而剧中一群“山里汉子”何政军、张山、蒋恺则是张光北的大学同学兼好哥们儿。张光北表示,为了拍这部戏,他可是“牺牲”了自己的媳妇、兄弟们。之所以说是“牺牲”,一是因为《山里娘们山里汉》的拍摄周期较长,而且在山里拍摄,条件非常艰苦,因此只好去“折腾”跟自己关系铁的人了。
张光北将当年恋爱细节用在剧中
作为夫妻,张光北和妻子陈炜合作多次了,但是在现场,张光北告诉观众,这是他们两口子第一次在电视剧中演夫妻,陈炜说:“等这个机会我足足等了20多年。年轻的时候光北就说要跟我合作演一次夫妻,结果这20多年里我们演过对手,演过敌对的角色,还演过父女,就是始终没碰到合适的机会演两口子,这部戏也算终于完成了自己20多年的梦想。”
有社区观众当场发问,想知道他们两口子当年的恋爱经过,张光北表示,当年的很多恋爱细节他们都贡献在剧中,他说:“我记得那时,我们刚谈恋爱,我在新疆拍戏,当时陈炜还在上大学,她给我织了一件毛衣寄到剧组,结果我一穿,太短了,只到肚脐。所以这次拍戏时,我们就将这个情节用上了,成为剧中人华薇向李松示爱的方式。”
闫学晶现场放歌
闫学晶在剧中饰演“山里红”,山里红不但是位经历坎坷的寡妇,还一辈子纠结在两个男人之间。闫学晶称,山里红这个人物实在太苦了,内心戏特别重,这是以前的角色从未有过的。而且剧中她要从20多岁一直演到70多岁,这也是她首度挑战如此之大的年龄跨度。
篇7
摘 要:诗歌作为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知识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爱情诗始终是古今中外诗歌界的主旋律,中国和西方的诗歌中都有不少描写爱情的诗篇。然而,就爱情诗这一题材的表达方式而言,中西方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选取了英美文学及汉语史上的一些经典爱情诗,结合英美诗歌和中国诗歌的对比分析来研究跨文化下中西爱情诗的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不同的爱情观。
关键词:中西方 爱情诗 表达方式 对比研究
一、中国诗歌的现实性和人间性与西方诗歌的神秘色彩之对比
1、与中国现实性相对的西方“来世论”
中西诗歌中的爱情表现的不同之处很大程度上与有无宗教传统有关。西方宗教传统使人相信,人并不终止于死亡,即使死后,也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在等待他们。如果他们在人间表现的足够好的话,死后便有希望进入天国。既然人生在死后并不终结,那么爱情也应该如此。
在西方,情人们对于死后的结合是极为确定的。伊丽莎白 勃朗宁的《我是怎样的爱你》一诗中: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诗人表达的爱情穿越了生死的界限,将爱情一直延续到来生,这种宗教色彩展示出了爱情的永久性。由于西方人相信来世相会之说,因此他们诗歌中所描绘的来世相见便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情人也往往被描绘成天使而非凡人。为此我们不难理解西方文化中所展现的被高度理想化的精神恋爱,这完全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现世性。
在中国,因为缺少类似的宗教传统,并没有天国和在天国里续前缘之说。人们认为,爱情像生命一样具有现世终结性。死亡会终结一切爱情,死后也无法再延续。在《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妇相约“黄泉下相见”,不过是相约一起情死的代名词,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一个死后世界。他们的爱情最终以凄惨收笔,并没有寄托于来世。苏轼在《江城子》中也难免发出“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的相思之情,将其寄托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由此看来,中国诗人笔下的爱情总是以死亡为终结的,于是显得现实而脆弱,他们笔下的情人并没有被理想化和神圣化。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观所决定的。2、与西方宗教气息相对的中国爱情诗的自然气息
中国的诗歌往往以自然为背景,这从另一角度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现世性和人间性。在中国,诗人常常将人生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关系或平行,或对照。在表现爱情方面,自然也充当着平行或对照的角色。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与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用脆弱的桃花来比照比桃花还要转瞬即逝的恋情,通过事物的依旧与恋人的消失做对照,含蓄地表达了对爱情易逝本质的认识。
自然的背景本身为爱情提供了一个现世性的舞台,正如宗教的背景为爱情提供了一个神圣性和不朽性的活动舞台一样。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诗人笔下的爱情显得容易失落。
二、西方爱情诗的热情奔放与中国情诗的含蓄委婉之对比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对于爱情本质的认识也表现的不尽相同。中国人传统上比较含蓄内敛,他们更喜欢采用委婉的方式来抒发感情;而西方人则热情奔放,在描写爱情上表现得更为开放、大胆,他们往往采用理想化的措辞和明确的语言。
西方诗歌中直接表达感情的诗歌俯拾皆是。例如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中的How Do I Love Thee, 诗人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对丈夫勃朗宁炽热的爱,在表达方式上是热情直白的: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诗人通过诗歌来说明爱情诗如何的影响生活,尤其是爱人们的生活的。她对丈夫的爱是如此的热切而深沉以至于接近了灵魂和上帝的神恩。
苏格兰诗人彭斯笔下的A Red, Red Rose大概是所有的英国爱情诗中最知名的一首了。诗人在诗中淋漓尽致的渲染了爱情的热烈和海枯石烂,没有中国传统诗歌中别离的无限伤感,却对重逢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在中国爱情诗的传统中,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那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尽管会有程度上的不同。这从《诗经》以来,一直到后代的诗歌,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统一的。与西方明确的用词和直露的表达相比较,中国的诗歌喜欢借助于各种意象,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就是这种表达的比较典型的例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对爱情的表达并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通过“东风”“百花”“春蚕”“蜡炬”等来表达相思的愁苦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至死方休。
中国人认为爱情是很微妙的东西,是一种只适合通过“心有灵犀”来含蓄表达的,而不适合采用明确的语言和直露的陈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诗人和西方诗人对爱情的情怀。他们在爱情上都有深刻的体验和敏锐的感受,但是由于爱情观念上的差异,他们的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也各异。中国诗人笔下的爱情诗脆弱易逝,体现着现世性和人间性,在表达方式上委婉 含蓄;西方诗人则受宗教传统的影响,诗中笼罩着淡淡的神化色彩,诗人采用明确的语言和直露的表达,揭示了西方人眼中爱情的永久性和神秘性。
参考文献:
[1]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周南·关雎》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53-01
对《周南·关雎》的解读,首见于《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孔门说诗,看重的乃是诗意背后包含的价值取向,经典的诠释往往即是诠释者的道德感悟与理论需求。因而一首《关雎》便因诠释角度与目的不同有了政治取向和文学取向等诸多不同的解释。作为诗三百之首篇,对此诗的不同阐释对于诗学史有着极大的意义。
“以色喻于礼”是先秦和汉初解释《关雏》的一种通行的观点。何谓“以色喻于礼”?诗中男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相思难寐,但这种思慕最终仍以琴瑟之悦、钟鼓之乐等符合礼仪的方式表达出来,由“好色”之情而纳入合理的礼仪中,正体现了弘扬“礼”的主旨,这就是“以色喻于礼”,也就是《史记·屈贾列传》中所谓的“好色而不”。这一观点今尚可见于《诗论》(上海博物馆所藏关于《诗经》评论的竹简,本文简称《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篇、《荀子·大略》等先秦著作,其时颇为流行,展示了早期儒家弘扬礼义、以礼节情、重道德感悟的价值取向。
解诗到了汉代,经过进一步发展和演变,产生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阐释。
今文经学是汉代经学的一个分支。秦始皇焚书之后,儒家经典失落,汉初重新整理编纂儒经,设立了五经博士,被设为博士官的学者,都是师承传授下的经学研究,他们所依据的典籍是西汉文字的新编儒经;西汉后期,民间又兴起一批号称根据古代残存典籍(在焚书中幸存下来的古文经典)研究经学的学者,两派在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经书中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都不相同,于是将立于学官的一派称为今文经学,兴于民间这一派称为古文经学。
《诗》今文经学把《关雎》看作讽喻周康王溺于后宫的刺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首录这种观点:“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唯》作。”刘向《列女传》亦言:“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豫见,思得淑女,以配君子。”皮锡瑞《经学通论》遂言:“《关雎》为刺康王诗,鲁齐韩三家同。”这种解释着眼于政治,企图通过规范统治者的行为来改良现实政治,体现了西汉今文经学的特点。西汉今文经学是一种富于批判性的政治工具化的学术,一些经师身上仍保留着先秦士人独立思考、评议时政的传统。他们认为夫妻关系是一切纲常风化的基础,并试图从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方面约束士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广教化、正纲纪的目的。因此他们以《关雎》为《诗经》之首,阐其微言大义,将《诗经》经典化、神圣化。
古文经学则认为《关雎》不是刺诗,而是“美”诗,所美乃后妃之德,“《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也就是说,后妃希望能有道德高尚的淑女来匹配帝王,使帝王”不其色”,进贤忧国。古文经学不把《关雅》释为刺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风雅正变”理论。“风雅正变”理论是指古文经师把西周后期政治衰乱中的作品称为“变风”“变雅”,而产生于西周初期的《周南》、《召南》代表了“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他们把《诗经》三百篇的顺序和时代变迁对应起来,并以此来解释每一首诗的美与刺。这样一来,作为正《风》之首的《关唯》就不能是刺诗,还必须产生在西周初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于立于学官的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行于民间,为了争取统治者的承认与重视,他们弱化了对于时政的讽谏,更加注重经典对于世人的教化功能,提倡用礼来约束情感,以最为基础、普遍的人伦关系来宣扬教化,试图以此来确立儒家所尊崇的天地万物纲常秩序,这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士人对于儒学中“道”的深入探讨。
然而,抛开种种政治及哲学上的探讨,从纯文学的取向上来说,《周南·关雎》无疑也可看作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只是“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也”。它描述的是一位君子看见采荇的淑女,产生了思慕的感情。这种文学的解释方式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如姚立方《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均采此说。又如,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 余冠英先生亦言:“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这种解释也是我们今天所主张的。
要言之,从《关雎》的不同解释可以看出古代儒家注重的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合礼性以及其中所承载的“道”;在“以文载道”的传统逐渐消亡的现代,我们则大多是以爱情诗来定位《周南·关雎》的,欣赏的是它联类譬喻的表达方式和其中深粹真挚的感情。这其中所区别的,不过是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价值选择,各有其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爱情诗文 谈“爱情”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爱情诗文,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教版初语新教材九年级下册)“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变成一把骨灰,但是,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处理这类作品时往往采取少讲爱情或不讲爱情的做法,而大谈与作品主题无关的内容。少数大胆的教师就是讲了,也总是拖泥带水,闪烁其词。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担心这些诗文内容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才采取这种不得已的做法。但我认为,这种做法至少有两处不妥:一是对作者不公平,它曲解了作者的原意;二是不利于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其思想内容。所以窃以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其实我们不必为教材有了爱情描写的内容而担忧,不要以为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想努力保持他们在这方面的纯洁性。初中语文课标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引导初中生在爱恋中认识美、形成美的人格,必须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从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爱情的营养,去寻找真正的高尚的爱情的家园。
一、“爱情”要大方地谈
爱情,是初中生最敏感的话题。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心理、生理都日趋成熟的初中阶段,历来是一个“风险期”,尤其是初三。有个比喻很恰当:中学阶段是一片潜藏暗礁的海域,需小心行驶,如果任凭孩子们的“小船”在暗礁区左冲右窜,就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触礁。而在现今初三学生的交往中,似是而非的“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像看电影电视中太多的“爱情镜头”一样,见怪不怪了。与其让他们从偷偷藏于书包的言情小说里“自学”爱情,与其让他们在影视大染缸中迷惑,与其闪烁其词草草掠过,不如把“爱情”一词大方书于黑板上与学生探讨。
李商隐的《无题》(人教版初语新教材第四册)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我在黑板上写下诗名后,就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首爱情诗。学生听后,一片哗然,男同学在底下开始窃窃私语,女同学生羞得满脸通红。看到这种情况,我严肃地说:“众所周知,爱情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情感,但同时又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你们父母的纯真情感,又怎么会有活泼可爱的你们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同学们听了我的话后,变得严肃起来。这时我才开始进入正题,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难言之隐只好通过男女恋情作隐晦的表示这种心情下写的,从而让学生同情诗人的身世遭遇,充分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文学是爱情最美丽的载体。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爱情的篇章虽然不多,却足以勾起人的无限想象。另外,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名著作品中,对于爱情的描写也比比皆是。让学生直面经典作品中美好的爱情,就像面对亲情、友谊那样,大胆公开地利用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来熏陶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这不仅是一个解疑的过程,更昭示着一种襟怀坦荡的为学态度,它对于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从容大气的气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爱情”要认真地谈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青春期教育课,因此,不能把涉及爱情的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爱情启蒙课,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爱情类文学的品读过程中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
爱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两性间的一种深刻的个人情感。《诗经》的开篇《关雎》便是一首典型的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爱情是人性最纯洁的、最真实的流露,它不因名利、地位、贫富而不同。《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就抓住全诗的精华:“痛苦”来做文章,诗中男子那种求之不得的痛苦是那么自然、真实、真诚,引人遐思,具有感染人的力量,使诗歌表现出很高的美学价值。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在这美丽的秋晨,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的追求,写出了他对所爱的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我在这篇课文中所要传达给学生的。
认认真真地谈“爱情”,就因为爱情是精致的、优雅的,故而难求。又因其难求而倍觉痛苦,因其痛苦更具美学意义。美是人类精神需求的永恒主题,爱情诗把美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积淀成学生的内心道德情感,在感受美的环境中、在鉴赏美的理解中、在创造美的发掘中领悟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鉴察真伪,识别善恶。这就把学生的由道德的认“知”的层次向上推进到道德的“情”的层次,学生不仅从口头上接受了这些是非评价标准,而且从内心化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爱,是一种珍惜;爱,更是一份责任。当学生处于对爱情的好奇、疑虑、困惑、对爱缺乏自我辨别力时,教师的正面引导无疑是最及时有力的。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加强爱情的责任感,是为他们的明天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一代一代的人负责。
篇10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 比较
一、精神价值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构成了西方人整个生活和生命的全部,爱情就是一切。诗人Richard crashaw诗云:“Love,thou art absolute sole Lord of life and death.(爱,你是生与死的至高无上的唯一君主。)”。朱光潜先生对此有精辟论述:“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西方诗人中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而他们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西方文化中的这种价值取向对西方爱情诗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诗人比较喜欢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他们常常将所恋的对象视为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西方诗人在追求女性时很热情,富于幻想,常常把她们比作天使、女神、明亮的星星、皎洁的月亮、灿烂的太阳等”。比如,但丁的抒情诗集《新生》,抒发了自己对贝亚德的爱恋,他将贝亚德描为天使,在她身上充满精神之美和使人高贵的道德力量:“看来你是一个神祗从天上来到大地/来显示神奇。/叫看到的人显得那么适意,/令人感到一种甜蜜从眼睛到心里,/似乎从她口唇里一个灵魂转移,/如许温存,又满含爱意,/……”;歌德的《五月之歌》,以春潮奔涌般的情感歌唱爱情:“哦,爱啊,爱啊,/灿烂如金/你仿佛朝云/漂浮山顶!”,诗人热烈抒发对恋人的爱慕之情:“我这样爱你,/热血沸腾/你给我勇气、/喜悦、青春,/使我唱新歌,翩翩起舞。”又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秀雅风姿将永远翩翩:/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你将永生于不朽诗篇。”这些大诗人们重视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力量,其最终目的是使自身人格得到补足或灵魂得以升华,而不一定与所恋的女子结合。
而中国传统诗歌主题的围绕的轴心不是爱情,而是国计民生等在我们看来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爱情在我们看来是不重要的,并且在历史上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能允许的。“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言志”,在当时主要是指政治上的抱负和志向。所以诗歌历来强调“治国,安家,济天下”传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要写重大而严肃的题旨,没有个人化的私人情感空间,写“家务事”、“儿女情”是不行的。翻阅中国文学史,就会发现,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忧国爱民,这显示出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编撰的一个基本的精神价值支点。“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只有潦倒无聊、穷途末路的文人才会寄情于声色。中国历史上的圣贤英雄都有一个特点,和女色无染。不可能像西方那样,以赢得妇女的爱情为荣。可以这样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往往把美好的爱情理想与幸福寄于仙境或来世,有诗为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答俗人》)
二、表达方式上
钱钟书对中国古诗有如下评说:“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鲜艳了,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是低言软语(P16)。钱钟书此说用来描绘中西爱情诗差别特别适合,既说中国与西方诗在感情的表达上大体呈现出想逆的样式。中诗往往讲究含蓄隐晦,表情达意委婉多致,充分借助环境因素,以物起兴,借境烘托,被表达的主体似隐似现,或了无痕迹,让人难以揣摩,大多创造出一种“无我之境”或“超我之境”,中国的诗人善于细腻而含蓄地表达宫闱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情感外显平静如水,波澜不惊。如建安诗人徐干的《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这种情感不是如烈火燃烧,不是波澜迭起,而是细水长流,绵绵不绝。而西诗则往往表意直观明了,或激烈张扬,其情感奔涌如暴风骤雨,汹涌澎湃,常常是以主体感发而始,虽然也借物渲染烘托,但目的均在凸现主体,创造出一种显性的“有我之境”。如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所以在选择表达爱情的语言语境上,东西方诗人的差别也很突出,西方诗人的爱情故事大多构筑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中国诗人多把爱情故事安排在庭院深处、沓无人迹的小路,甚至寂静的只有两个人的夜空下。总观全体,正如朱光潜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曾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三、表达的内容
中西爱情诗的不同,在内容表达的首先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古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恨别、悲欢离合。众多西方爱情诗大半写婚约之前对爱的渴慕,长于写“慕”,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多,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雪莱和勃朗宁诸人的短诗,都是描写“慕”的佳作。他们擅长细致地描摹自己所恋对象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对于女性,往往采用写实的手法,由衷地赞美她们那温柔的目光,红润的脸颊,充满爱意的嘴唇,在微风中波动的金发,秀雅的风姿等等。而中国古典诗人则往往采用传神写意的手法,将人、景、情融汇在一起,不求形似,而追求神肖。
中国爱情诗写婚前热恋的少,大半写婚姻之后之情,善于写“怨”,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不着意描绘自己对恋人的追求与颂扬,而多是抒发相思恨别之情,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所以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比如,闺怨诗,大多表现了征妇、商妇、官妇独守闺房,对离家在外的夫君的思念之情,也有的表现弃妇、宫女的寂寞伤春或怨恨之情。这一类的诗在中国各个朝代都屡见不鲜,《诗经·卫风》中的《伯兮》就是一首写妇人思念征夫的诗,“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东汉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表达了深切的思君之情。曹丕的《燕歌行》“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以一种如泣如诉、娓娓动听的笔触,细腻动人地揭示了思妇忠于爱情、望夫速归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以两星隔河遥望的爱情传说,来暗喻自己和丈夫两地相思、不得相见的凄苦境况。
四、小结
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等万物均是有生机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物境,人境生机勃勃,人居其中又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言“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态,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我”在“物”中,“我”有审美情感,也有感情移注,但并非“我”制约“物”,而是“物”感召“我”,反馈“我”。而“文贵含蓄”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审美中的传统观点。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都很自然地引伸出了“无言之美”的审美理论。自魏晋后,一大批著名的诗论家如陆机、刘勰、钟嵘等都极力推崇诗歌的含蓄美。唐代以后,人们已把“言有尽而意无穷”当成艺术追求的目标。刘禹锡提出“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司空图更是着力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文学审美崇尚到宋代,经梅尧臣、欧阳修、苏轼、严羽等人的提倡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方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