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范文
时间:2023-03-29 14:1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北大荒的秋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②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到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③小河清澈见低,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的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④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⑤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篇2
一、学生读的方式
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快的同学也可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齐读。它的优点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热闹,不至于冷场;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很少,其中不乏有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而第二位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读,既可以读得快一点,也可以读得慢一点,一切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习课文内容的方式
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段话写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
生1:写了北大荒的天空。
生2:写了北大荒的流云。
师:课文中描写的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变成了哪几种颜色呀?
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师:你找得非常全。那么课文中把流云比做什么呢?
……
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哪位同学认为自己读好了,想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个人读。教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看他那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到位,一会儿准备评价)
师:大家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比较正确、流利,但是在感情上还欠缺一点。
……
师:老师听见你们这样说感到很高兴,你们很会评价并且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这一点老师要向你们学习。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再自由读一遍,边读边想:这段话描写了北大荒秋天哪里的景色。
生:我认为这段话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很美丽。
师:你是从哪看出它美呢?
生:我觉得流云很美丽,颜色很漂亮。
师:你能不能把课文中描写流云美的句子画出来,自己美美地读一读吗?
……
从这两个片断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采取的是师问生答的方式,整个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就算把课文学完了。这种方式,我们俗称为“填鸭式”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重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整个课堂活动单一,学生个体参与的机会很少,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第二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倾听的能力、朗读能力、表达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另外,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侧重于“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语言积累的方式
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这段话写的景色太美了。下面同学们把它背下来。看哪个同学背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对优秀学生提出表扬)
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这段课文知道北大荒的秋天,那儿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流云是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北大荒的主人,面对外来的游客,你能把这儿秋天的美景向游客介绍一下吗?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学生试着介绍描述。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展示)
……
从这两个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倾向于应试教育,对于文中的优美句子,学生只要能背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重知识轻运用,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语文就为了考试,其他没什么用,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第二位教师在教学时比较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从导游介绍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并且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了教学要从学生个人实际出发的教学理念。
篇3
上世纪60年代,一句口号,指引了一代热血青年的青春之路。为解决粮食短缺和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从1955年以来长达20年的时间里,有数以千万的城市人口被卷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迁徙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生长在城市的年轻人投身于新疆、内蒙古、云南和东北的北大荒,“接受工农再教育,广阔天地炼红心。” 1968年的一天,时任《人民中国》日文版摄影记者的翁乃强在火车站送别前往北大荒的弟弟,弟弟是“老三届”中的六八届毕业生(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这三届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对于当时的送别情景,翁乃强印象很深。“这些年轻人满腔热情,有的在朗诵,有的在唱歌,场面非常热烈。”出于摄影记者的敏感性,翁乃强对这些知青在农场的生活非常好奇。他随即向领导提出申请,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二十团八五二农场和第三师第二十五团七星农场,用几个月时间记录了知青生活的真实点滴。从翁乃强油画般风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激情燃烧的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深沉而英勇的革命情怀。“我希望用摄影抓住一些高尚的、发亮的东西,这是一个时代的珍贵纪念。”知识青年们所面临的考验不仅是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还有荒野的危险和文化的贫瘠。但这些经历造就了他们人生的起点,也成为了令他们一生难忘的青春追忆。
连队召开颂扬会
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召下,知识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黑土地上。日落时分,知青们在粮囤上挂上红条幅和像,布置成一营二连的颂扬会现场。在当时,多干活,多完成任务是他们单纯、坚定的奋斗目标。
知青的一天:早请示、勤劳动、晚汇报
知识青年是在口号声和革命歌声中长大的一代,他们仰慕英雄、向往革命、渴望在革命的浪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迎着锣鼓喧天,伴着歌声口号,这些稚气未脱的青年斗志昂扬地走上离别的火车,投入到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革命事业之中。然而,他们的生活却从踏上黑土地的那一刻起开始变得陌生。知青的一天从“早请示”开始,以“晚汇报”结束。“早请示”就是在正式劳动前,每个班组聚在一起表决心、布置当日的工作。其中的重要节目就是“雷打不动”的“天天读”。《语录》、《兵团战士报》、《黑龙江日报》、《人民日报》是他们每天必读的精神食粮。随后,青年们排队拿着农具伴着歌声走向田间荒野,开始一天的耕耘。劳动是下乡生活的主旋律。当一天的劳作结束,按惯例还要进行“晚汇报”,连长会站在队前,讲一讲阶级斗争新动向,点一点XXX和XXX的早恋问题,或者号召大家再跃跃进,加加班……随后一天的工作方才正式结束。政治学习和革命生产,组成了北大荒知青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
粮上囤
开荒要在秋天用火烧荒,烧荒后把“生地”翻过来。来年春天再拔地,方能开始播种。开始几年,庄稼结不出粮食,反复持续几年,才能结出真正的粮食。粮囤是茫茫荒原上丰收的象征,也是知青们一年辛苦劳作的成果。
养鸡图
北大荒知青的生活是完全的自给自足。每个团有若干连队,包括农业、基建、工业、粮食加工、机械维修等专业连。图为农业连的知青在鸡圈养鸡。
荒野的考验:“蚊子军团”、冰棉鞋、草皮渍水
北大荒的冬天天寒地冻,夏天闷热潮湿,恶劣的环境对久居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严峻考验。说起夏天野地里威力无敌的“小咬”和蚊子,翁乃强至今唏嘘不已。“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蚊子。当我拍摄拖拉机犁地的时候,沼泽草丛里的蚊子像乌云似的,跟着拖拉机呼拥呼拥地转着飞。上厕所时要点烟烧火熏蚊子。我戴的解放帽,帽里儿是白色的,这么一扇,帽里儿就变成黑色的了。”夏天蚊子成灾,冬天冷得难熬。在冬日的沼泽上行走,一不小心踩进水坑,鞋裤就湿了。棉鞋冻上了,人们只能继续穿,用体温把鞋焐化。比起农场,“新建点”的条件更恶劣。“新建点”是知青们在荒野上建设新的生产生活基地的代名词。在茫茫荒原上,单说饮水就是个大问题。沼泽地里的水是草皮渍水。水是黄色的,洗完白色的衣服都会变黄。知青们就自制过滤箱——用大木头箱子打上眼儿,里面放一层棉花再放一层沙子。用这种过滤箱过滤出来的水看上去清澈了很多,但是煮完以后还是黄水。这些难忘的艰苦回忆日后成为知青们一生中值得回味的故事。
收割
图为知青们在割草。在“小镰刀打败机械化”的口号下,知青们经常以人力代替机械。他们挥起锄头镰刀,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高涨的劳动热情。
拖拉机院的知青在排练节目
北大荒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知青们只能自娱自乐。团部和每个连有宣传队,知青里有文艺细胞的人会在农闲时排演节目。图为知青们举着“到安源”的照片,排练节目。
铁牛翻地
知青们把拖拉机叫做“铁牛”。开荒需要烧荒、翻地、拔地。翻地时,前面的人开拖拉机,后面的人扶大犁控制翻地深度。离开北大荒的知青们,都有着一种深厚的北大荒情结。照片里这位扶拖拉机犁的男青年现居香港。为了表达他对北大荒的感情,他在北大荒投资建学校,还资助从那里走出来的贫困大学生。
听大娘讲那过去的事情
兵团的老职工大多是脱了军装的转业官兵,还有一部分是从山东来投亲靠友闯关东的农民。图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听农民老大娘讲述日寇占领北大荒时当地中国百姓遭受的苦难。
劳动最光荣:没有粮,没有房,全靠自己造
篇4
一、利用教材特点,指导习作选材立意。
1.把握文本在时空情景上的特点,结合学生现实时空特点,指导选材立意。苏教版教材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文本的编排有随季节、时间推移和空间推进的特点,由春季到夏季,由夏季到冬季,由校园到校外,由国内到国外。而学生的生活时间、阅历空间也呈现这一特点,所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当时当地时空情景进行习作题材、立意指导是很方便的事,比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明白了作者借描写北大荒的秋天景色之美表达了对北大荒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就相机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家乡的秋天之美,自己校园之美,表达赞美热爱之情。类似的,与春天有关的课文《燕子》、与夏天有关的《荷花》等,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东方之珠》、《庐山的云雾》等都可以创造习作机会,让学生进行练笔。
2.把握文本题材上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材立意。文本写景,写人,写事,许多教师一般都能结合学生生活、当时当地特点,引导发掘与文本类似的景物、人物、事情进行相应的习作练笔。甚至有的教师能把儿童诗、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也能巧妙引导,让学生进行说话、练笔。比如教学《走进秋天》一文,利用诗歌章节有重复的特点,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给该诗再增加两个章节,描写了更多的秋天景物,丰富了改诗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比如学习了《九色鹿》让学生也编个神话故事《五色马》,学习了《小稻秧脱险记》就让学生从杂草的角度练习写童话故事《小杂草遇险记》等,形式新颖多样,增加了练笔机会,提高了学生兴趣,锤炼了学生文笔。
二、利用文本个体表达特点,相机训练习作表达。
1.学习文本有次序的表达。在一些阅读课文中有次序的表达方式值得学生学习,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以及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方位顺序。学生可以先根据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渐渐熟悉这样的写作方式。比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中的总分结构就非常明显。
2.学习文本表达的语言特色,比如大段的对话描写,叠词的运用,比喻句、拟人句的运用,对仗的句式运用等。
3.学习文本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比如段落中多次分号的使用、破折号的运用等。
4.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中精彩句段的剖析与一般表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更好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润色方面的指导。
三、利用阅读教学的生成性,进行文本的再创作。
1. 补前因续后果。《哪吒闹海》一文中“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写东海龙王父子是如何作恶的,《第八次》一文,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是如何组织抵抗的……
2. 改变文本的表达方式。A.古诗改现代文。比如《江雪》改成现代文《孤独的柳宗元》,《清平乐-村居》改成《幸福的一家》;B.剧本改一般记叙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去掉剧本形式,改成一般记叙文。还可以把课文改课本剧,让学生表演,比如《第一次抱母亲》、《祁黄羊》等;
篇5
关键词 儿童成长 建构 体系 语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要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指导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许是《新课标》的倡导,或许是人们意识上的觉醒,于是关注学生的“语文成长”“能力生成”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不二选择。
一、角色——舍“权威地位”建“引路心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一个具有非常教育哲理的名言:它告诫我们与其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不如引导他们掌握思考、学习的方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应只做一名“教书”先生,不能过分地关注学科的教学成绩,更不能把自己扮演成知识传授的权威,把学生变成盛放知识的容器,而应该从“权威的地位”中解脱出来,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引路者”。
《爱如茉莉》的教学。课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相亲相爱的细节描写为内容,表达了“爱”的另一种新的认识与感悟。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视角进行教学时,就会将“淡雅清新的爱”弄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十分疲惫。此时我们不妨与学生一起沉入文本之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嗅嗅那簇茉莉花所散发的“缕缕幽香”,品品夫妻间那些不经意的细节,悟悟人世间的真情与厚爱。这样,学生定会在这样世界里闻到自由的芬芳。
二、内容——去“泛语文化”求“真我语文”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用了二千七百多课时,结果却大部分学生不过关!”这种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模式,累了一大批教师,也苦了一大批学生。为何出现如此局面?我想,语文承载的东西太多:“思想性”“革命性”“工具性”“人文性”……数不清的东西统统加于“语文”的身上,以至于语文素有“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说辞。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我们必须去除语文教学中的“泛语文”概念,用“求真”的态度研读文本,让语文中的“语”真正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如果我们从教材内容编排的角度来解读教材时,课文是以“克隆的介绍、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前景”等几方面依次的展开,然而当我们“语文”的角度进行研习时,就会发现这只是“语言”载体,至于“语言”的本身则常常被遗弃,此时,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语言”的重组,依照语言习得的规律进行展开:从“如何介绍克隆?如何进行克隆实验的表述?如何展望克隆的前景?”着手,让学生真切地习得到属于“语言”的知识、技能;当我们从这样一个视角来组织教学,学生定会因语文的本位清晰更加愉悦。
三、方法——弃“被动接受”取“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儿童的时期,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求知冲动。”从他们的言论中,我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求知需要。因此,我们的教学应摒弃“被动接受”的教学思路,创设“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首先要围绕“学什么”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性”;其次要抓住“怎样学”,指导学生建构“学习策略”;再次要反问“学得怎么样”,让学生的学习有衡量的参照。
篇6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课文反映的内容涉及到国家、社会、家庭、历史、自然等,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其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写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北大荒的秋天的基础上,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学生在说和读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它的天空和小河,美在它有丰富的物产。他们都被深深地陶醉了,并为祖国有这样的地方而感到自豪。教学写人的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进行品析,在品析的过程中了解人物,受到感染和教育。如教学《向命运挑战》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霍金特点的词“坚强”,然后让学生找出表现桑兰坚强的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通过对这些描写霍金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的品析,学生感受到了霍金面对困难时那种坚强乐观的精神,也明白了自己今后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该怎么做。教学说理的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析理明理,使学生在析理明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如学习《蒲公英》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小种子的做法和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以及有这种结果的原因,然后让学生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讨论,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明白了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
二、在作文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学生思想的表达,生活的写照,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为教育帮助学生打下基础。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作文的德育功能,在作文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到练笔和育人和谐统一。如我班的张某做事马虎,不讲卫生,一次,他写了作文《我的好朋友》,文章选取了好朋友陶某的几件真实的小事,表现了陶某爱清洁,讲卫生,做事细心的优秀品质。文章内容具体,写得十分出色。我在作文评语中写道:“你的作文写得真好,你有这样的朋友,老师真为你高兴。如果你也能像陶某一样爱清洁,讲卫生,做事认真细心,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喜欢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会更多。”看了这段评语后,张某变了,变得爱清洁了,做事也不像以前那样马马虎虎了。
学生正处于成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碰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由此所产生的困惑也越多,因而情绪极不稳定,一次挫折,可以使他情绪一落千丈。所以,在作文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及时因势利导,把他们迅速引上正路。例如我班的顾某,关心集体,热心公务,要求同学很严,当然自己难免也有某些缺点。在一次班干部竞选中,他落选了,觉得很委屈,情绪低落,他把这种情绪写在小作文中,我看后,在批语中写道:“你的成绩有目共睹,老师欣赏你,同学感激你,只要你扬长避短,继续努力,你一定能重新赢得同学的信任。”他看到我的批语后,露出了笑容,又恢复了以往的干劲,严于律己,终于又赢得了同学的信任。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语文的作用,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开放课堂,凸显学生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
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开放的、具有活力的课堂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找到个性展示的舞台,从而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在导入课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急于学习课文,而是播放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热闹非凡的原野,进而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美。之后,我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不需要局限于教材,说一说梦里的北大荒,并让学生将其描述给大家。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大意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①说说课文围绕和大黑骡子主要讲了什么事?②既然十分喜爱它,他想杀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那又为什么要杀它呢?……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的高尚品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完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也就是说,教师要完善评价体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但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语文的魅力。当然,教师要保证自己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重新找到学习的信心,为实现高效课堂的营造好氛围。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一、把握本质,在回归本源中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不是语文作秀,即便语文拥有丰富的人文性,也不能忽视其最基本的工具性,学语习文才是语文不变的宗旨,永远的追求。
在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时,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北大荒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交流分享,分享过程中教师出示了多张图片。在听觉和视觉的冲击下,教师提出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的赞美。学生蠢蠢欲动,争相展示自己心中的美,有的绘画,有的动情歌唱,还有的载歌载舞,一节课很快在热闹中流逝。笔者以为,教师的激发兴趣固然是好,但在喧闹的课堂里,失去了朗朗的读书声,失去了静静的思索,失去了默默的创作,同样语文课堂在华而不实中失去了方向。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朗读正是最有效的语文实践。教师必须在抓好语文的本质基础上引导学生品析文本,在与作者对话中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将语文学习活动渗透于文本的语言,从而释放文本情感,内化语文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添砖加瓦。
二、形式简约,在评价激励中激发认知动力
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学生不断进行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实践运用的过程。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言,任何急功近利的方法都会无法持久。所以,更多的教师会偏爱“纯天然”的方法,让学生近距离地和语文相处。这种回归自然的做法,可以是动情的朗诵,静心的思索,也可以是投入的创作,默默的背诵。学生通过自然的回归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脚踏实地中一步一步走向文本,既真实可感,又收获实惠。
如,在教学《水上飞机》第一小节时,教师着重训练学生的朗x,以感悟文本语言带来的真切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是一种语言表达,是一种情感宣泄,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大声地读出来。学生在暗示下读得非常投入,教师点名学生朗读这一小节,并即时做出指导:读得很好,再来一次,白色船体的两边……(学生不约而同跟着读起来)很好,就是这样一起读。
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朗读中,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精彩。课堂教学形式简单但不枯燥,活跃但不花哨,这种纯粹的教学方式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取得了实在的收获。
三、“训”“练”结合,在扎实训练中提升语言能力
学生是训练出来的,训练,训练,既要有教师的“训”,又要有强化学生的“练”。教师运用各种策略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的引导,促进学生认真练,坚持练,才能使“训”“练”相得益彰,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只会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学生的训练空有形式,而无实效,就失去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价值。
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从描写迎客松的写法,拓展补充其他松树的形态,进行言语实践练笔。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既没有对写作策略进行提炼,也没有对这种写作策略的表达效果进行辨析,便直接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其效果必然是学生胡写一通,与真正的教学效益相去甚远。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众多的语文教师将眼光投向人文意蕴的体悟,于是课堂形式推陈出新,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得不到根本的练,所学知识无法稳定,更不能扎实地掌握。只有将“训”和“练”相结合,做到训中有练,练训并存,才能将训练进行到底,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借助深入追问,在深入对话中丰富解读效益
语文教学在于引领学生语言文字的解读,文本深邃思想的体悟以及人生哲理的领悟。教师恰到好处的质疑,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将学生带入作者的创作情境 ,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如,在《二泉映月》一文教学中,教师引入乐曲《二泉映月》衬托文本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并圈出文中带“听”的词句,教师设问,倾听泉水的声音会听到什么声音?学生很快回答,教师追问:“当阿炳长大后再次来到二泉时,他会听到什么声音?”凄凉悲壮的乐曲声渲染着主人公的艰苦生活,学生脑海中回荡着阿炳辛苦卖艺的情景。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读第五小节,学生完全被阿炳的悲惨生活所感染,被课文的文字所感动。学生阅读着文本的语言、聆听着二胡演奏的旋律,想象着阿炳卖艺度日的场景,文本就在这样的解读中越发深厚,课堂教学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走向。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维的视角和丰富的手段,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强化了对文本解读的实在效益,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9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呼唤构建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师可尝试着从多一点教材的研读、多一点“让学”的举措、多一点教学的策略等方面切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扎实 灵动 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引发了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新课改呼唤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该怎样实践和把握呢?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心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根据教学经验,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多一点”开始着手。
一、多一点教材的研读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课堂教学而言,深入研读教材,就是“磨刀”。研读教材的时间花得多一点,教学的内容则更准确、深刻,教学过程的设计则更接近科学、艺术。如此,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最大效益,更快、更多地“砍”到课堂教学的“好柴”。多一点教材的研读,是上出一堂扎实、灵动的语文课的基础。
然而,现如今,又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研读教材、读透教材呢?常见的是,不少教师看过一遍教参,大抵在书上写上个三五行的要点,就算是“研读”教材了。因此,教参上说什么,教师教给学生的就是什么,研读教材成了搬运教参。教参最初的设置,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一种解读教材的参考,并非教材指南,更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长期依赖教参,教师逐渐失去了个性化解读教材的能力,甚至连准确解读也做不到了。
就拿《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来说吧。全文通过描写天空、小河、原野的特点,表现了北大荒秋天的美。其中,天空的特点,教参给出的解读是“一碧如洗”。于是,一堂又一堂的公开课上,一次又一次地概括天空的特点都是“一碧如洗”,无一例外。真的是这样吗?不妨静下心来仔细读读教材。描写天空的段落,首句“天空一碧如洗”,后面是一个逗号,语意未尽,承接这句的是“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乍一看,貌似用“流云”来反衬天空的“一碧如洗”。继续往下读,“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每一句都在写流云,写它的动态及色彩之美。再深入思考,既然写流云,首句为什么要说到“一碧如洗”呢?细细斟酌,恍然大悟,正是有了大多数的“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才出现的流云才显得更绚烂夺目。“一碧如洗”与“五彩斑斓”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研读至此,天空的特点用“一碧如洗”来概括,显然是不准确的,用“纯净美丽”可能更恰当些。
这样的研读,虽然多了一点时间与思考,却收获了准确的个性化的解读,犹如拨开迷雾见青天,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不言而喻。值得!长期坚持下去,课堂教学一定会越来越严谨、深刻。
二、多一点“让学”的举措
学校,之所以为“学校”,而非“教校”,顾名思义,是学生学习的校园。不容置疑,“教”应让位于“学”。浙江的周一贯先生深入课堂,提出了小语研究的下一步,关注的重心应从“怎么教”与“教什么”转移到“为谁教”上来。这再次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我们真正做到“让学”了吗?每一堂课上又落实了几项“让学”的举措?
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我一改传统的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总是问题套问题的教学形式,只提了一个主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介绍这种文字的?请举例说明。”我郑重申明:“这堂课,每位学生都是小老师,负责教会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同伴寻求帮助。”之后,就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
学生先是一愣,继而异常兴奋,一种被信任、被期待的荣耀感写在脸上。随即,所有的学生均带着问题潜心会文,寻求答案。有所发现后,有人开始轻声跟同桌交流起来,有些索性四人小组交流起来,讨论热烈。最后,若干学生先后上台,俨然一位位小老师,发表着见解。有的带领大家认识了文中的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它们带来的相关知识;有的补充了文中没写到的大自然的文字,举例说明了从蚂蚁搬食中懂得了合作的重要等一个个新发现,总结出大自然的文字不仅可以告诉我们知识,还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有的抓住“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中的“爬”字展开阐述,尽管本文是科普小品文,但是作者运用了拟人等表现手法,写得生动有趣,让人一看就明白,越看越爱看;还有的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扣住句子:“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森林的呢?”学生兴奋地揭示,句中连续的三个问号,是作者为了启发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兴致勃勃地往下读而设置的……大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共同完善,达成共识:大自然的文字这么丰富有趣,每个人都应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断探究,认识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
一次大胆的“让学”尝试,换来了学习主体的热情洋溢、思维顺畅、自信满满,换来了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因此,多一点“让学”的举措,是上好当下语文课的保证。
三、多一点教学的策略
“让学”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日益拥有了学习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教师的“指路牌”作用也不可或缺。教师既要将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甘当舞台背景,又要在学生困惑时,指点迷津,发挥主导作用。没有足够的教学策略,教师怎能胜任自己的课堂角色?因此,多一点教学策略,是上好扎实、灵动的语文课的关键。
仍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这篇文章写得极美,语言特色鲜明。
例如,描写流云色彩的词语,就有“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为了帮助学生习得这种遣词方法,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色彩。接着,引导学生归纳这些词语的共同构词规律:事物加颜色,配套使用,且合乎情理,使表达更直观、形象。最后演绎运用。教师可以先从文本开始迁移,文中描写原野时,有一句话这样写道:“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这句话若浓缩为一个词,就是“火红”。再联系生活,拓展想象:“流云五彩斑斓,除了文中写到的,天空中可能还会有哪些颜色呢?你能仿照‘银灰’‘橘黄’‘血红’等来说一说吗?”如此,学生习得了描写色彩时应准确、生动的遣词方法。
再如,为了表现原野的“热闹非凡”,作者除了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外,还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拟人句的妙用,是该段的教学价值之一,绕不开,但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又不易。此处,不妨采用比较法的教学策略。教师呈现改编后的“直白版”的句子——“豆荚被风吹动,发出响声;高粱全都成熟了。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教师引导学生比照原文的“修辞版”的句子,读读、想想、议议,拟人的个中滋味,学生品尝得有滋有味,终将化为学生的一种生动形象的造句能力。
篇10
关键词 心理 自信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99-02
一个人的自信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表现,特别是对于我们刚迈进校门的小学生来说,自信的心理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那么,让我们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走好这一步,那对他们来说这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具体说来我们有些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呢?
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从而让他也开始关注自己
案例1:我的实习班级是四年级。在那里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成绩不好,而且个头很小,但是教师却把他安排到了最后一排,那时候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依然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每次老师提问他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当老师的眼神扫过他的时候,总是很不屑的样子,然后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每当这样的时候我都会看到他很沮丧的放下举起的手的,然后开始发呆,自忙自的,包括下课也是一样,大部分时间自己坐在课桌前玩。当我听课一周之后开始带这个班的时候,我便开始关注他,给他机会表现自己,即使答错了也给予改正和鼓励,给他微笑,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一周的课下来我发现他比以前专心多了,回答问题声音也放大了,作业的正确率也比之前高了。
案例分析:虽然只是一些微弱的改变,但是我意识到了我对他的评价对他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认识到:成绩差不等于无能。在埃里克森看来,学校向儿童提供他们参与社会的所需的工具,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无力参与学校社会,他们就可能拒绝加入整个社会。当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失去关注的时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他可能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导致学习越来越不好,若是我们不吝啬那一点微笑与鼓励,那就算他在学习上还是不能有较大进步,至少可以避免他的自卑心理。因此我认为教育学生不只是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案例2:在实习期间我给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我觉得是比较有趣的语文课,那篇课文的名字叫做《北大荒的秋天》,讲述的是北大荒秋天的景色。刚好这两节语文课后是美术课,也是由我来上,我在课堂上讲解了必要的东西之后便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就是根据课文的讲解,将北大荒的秋天画出来。可能是由于平时的美术课教师教法与评价过于死板,有的同学跟我说他画不好,每次照美术课本画都得一个很低的分数,我说没关系,这次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那样就是最棒的。美术课上我只是做了必要的简单的讲解,其余时间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我的观念就是,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画出来。我边逛边做指导,看着每个孩子都那么积极的投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尽管他们的画功可能不好,但是相对与以前古板的美术教学――照葫芦画瓢他们都尽力与开心许多。当画好的同学将他们的作品交给我,期待我的评价的时候,我总是尽量找出一些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来加以表扬,然后再告诉他们哪里要是怎么弄就更好了。这样一来,避免了与其他同学的雷同评价,也让每个孩子都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画是独一无二的,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
案例分析:我觉得我的做法让每个同学都从不同的方向肯定了自己,给他们以自信,那么要是能继续这么下去,孩子就不会怕犯错误,能够大胆去开拓自己的思维,表现自己的创新。
三、给学生制造自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