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美术鉴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内容大都是古典艺术,针对当代艺术鉴赏的教学内容很少。据调查表明,由于缺乏相应的当代艺术鉴赏教学,当代高中生对当代艺术极为陌生,部分学生对当代艺术的概念、代表作、艺术家不甚了解。而经过对当代艺术的分析、解释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对当代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并表示想进一步了解当代艺术的代表作以及当代艺术家,希望教师能把当代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增强自身的艺术鉴赏力。由此可见,当代艺术进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具有很好的学生基础,把当代艺术引入高中美术教学符合时代潮流对高中生艺术欣赏力的要求。
二、当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1.当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
把当代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后,先从当代艺术简史开始,介绍当代艺术的四种主要类型(大地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的主要代表作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评价作品传达的情感及其艺术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不仅会评价一幅美术作品,还会对作品进行批判。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多带学生参加当代艺术展,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2.当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总结
(1)教学成效通过对当代艺术的教学,学生的艺术兴趣得到显着提高。学生普遍喜欢新异的现代艺术,并认为将当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比古典艺术鉴赏教学更有趣。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显着提升,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不仅会欣赏艺术品,还会作出适当的批判性评价。
(2)注意事项首先,教师应当系统地讲解当代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当代艺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进行讲解,缺乏系统性的梳理,所以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其次,合理安排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课时比例。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不能太片面,既要引进现代艺术课程,同时不能丢弃古典艺术。只有合理安排两种课程的课时,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再次,教师要多带学生参观现代艺术作品展。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课堂学习,更要靠对作品的领悟。最后,由于一些当代艺术的观念较为偏激,教师在对教学中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恰当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③
篇2
高中美术鉴赏课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自由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多彩的个性。教师如何呈现这样的课堂给学生呢?在设计教学时要从学生兴趣角度、认识角度去寻找有效方案。课堂场景的设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唤起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浓厚的兴趣,更主动的去了解、探索作品中折射出的相关知识。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有效果比较好的,也有一些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甚至把现在流行但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引入课堂,得到学生暂时的兴趣和笑声,给人哗众取宠的感觉,与教学内容链接的牵强附会。只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相呼应的场景,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学生在场景中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大胆参与,身临其境,感悟美术作品独具魅力的视觉空间和思维空间,自由的发挥想象,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一、确定场景主题,选择场景形式。
其实高中美术鉴赏湘版教材每一堂课都给了一个鲜明的主标题,对于选择怎样的场景给了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把握好教学目的,寻找恰当的场景主题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教材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主题内容是“生活”,和教学目的“解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是一致的。根据这一主题,为其选择一个场景形式——“剧情式”,把学生近段时间比较喜爱的穿越剧情境作为本课的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时空穿越到唐朝宫廷、五代贵族家庭、宋代市井、南宋乡村,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穿着打扮、风俗习惯等。整堂课学生一直充满好奇,跟着这一场景思路,认真的观察、思考、想象,学习热情高涨,主动研究画面内容,主动思考作者表现人们生活场景的意义。场景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找准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还就可以确立几个相关的场景形式。比如教材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视线”,不同美术家的视线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所表现出的画面各有奇趣。与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视线”可作为场景主题,有很多种设计方案,第一种,设计一个小活动场景,《我爱我班》摄影比赛,让学生用手机拍摄班级一角,并谈一谈自己的构思、构图、及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充分发挥想象,尽量展示独特的取景视角。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逐步引入到对艺术家作品的鉴赏中去。摄影比赛的场景设计,让学生从摄影比赛的参与者到摄影作品的分析者,再到对艺术家作品的鉴赏者,学生随着角色的不断变化,理解的层次也不断提升。第二种,给学生设计不同情绪的场景,利用一个主题的画面烟“雨朦胧的小径”,当情绪低落时,看见这样的景色,是怎样的心情。愉快的心情看这幅画,又是怎样的感受。只要找准场景主题,场景形式各种各样,课堂的变化也会多姿多彩,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场景。让课堂更贴近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这样的课。
二、运用活动课模式,创设教学场景。
课堂教学场可景千变万化,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课是学生的天堂,他们可以自由的讨论,自由的展现才华。把教学课设计成活动课的模式,创设相应的活动课场景,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有一个争论的问题:原始美术起源说。运用活动课中辩论赛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场景设计程序为:
1.根据题目进行正反方分组。
2.让学生用十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课内容或查找课外知识,在作品鉴赏中提炼出有利于自己辩论观点的相关内容。
3.辩论赛三十分钟。
4.最后五分钟教师进行问题的阐述。这样的教学场景设计,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他们更有兴趣在一起讨论问题,促进了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场景活动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转入对美术作品的解读,师生在互动中逐渐完成学生的学习目的。《时代的脉搏》这一课,出现的作品如:《门神》《一辈子第一回》《大批判》等,离现代学生太远了,欣赏这些作品没有多大兴趣,对当时社会也不太了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活动课场景主题设计为“年代秀”,将学生分成六个组,代表六个不同的年代。课堂前十分钟学生用手机上网查阅自己所代表的年代信息。教师利用美术作品中含有的形式、内容、风格与作品社会背景相联系起来,设置问题,让六个组的学生进行“年代大比拼”竞赛。原本生硬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巩固了学生用语言表达视觉艺术独能力,强化了视觉感受。
三、教学场景中的角色定位。
篇3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全过程中。而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鉴赏习惯和鉴赏特征。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鉴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未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
一、转变教师角色与观念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我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一课中,当我问到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游戏,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巫术,你倾向于那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时?有的同学说:“游戏”也有的同学说:“巫术”还有同学说:“劳动”。突然我听到有个同学轻声到:“也许三个可能都有”。是呀,为什么不可能是三个都有呢?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催近的呢?这位同学看似不太守纪律的话到提醒了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马上微着鼓励那个提问题的同学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请其他同学也回答一下,结果一些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游戏也存在于劳动中,劳动的丰收又和巫术紧密相连,巫术又是可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1、主持人式美术鉴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上,我要讲述中国古代的陶器与瓷器。由于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里还保存有陶制的“缸”“瓮”我请每个同学讲解对这种陶器的特点,如颜色,质地及原料构成。当把每个同学的描述归纳在一起后,恰恰就是课文中对陶器定义的描述。同时,我也借助网络,整理了很多有关陶器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
在我与同学们的共同讲解下,我和学生们知道了很多从课本上不能了解的东西: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
课后,我综合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这些看法对我进行节目主持人式的教学的构思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表示喜欢主持人式的教师,“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轻松”,“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讲起课来肯定有趣,决不会让人恹恹欲睡”,“这样的老师更富有魅力,课堂内容也鲜活多彩”,极少数同学则认为那样课堂可能会失控;学生表示很乐意接受课堂上进行比赛这种教学形式,他们对老师展示的大量图片也很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更多的图片和课外知识能使他们视野更为宽阔,优秀的课件能使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我发现做一位主持人式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用启发、鼓励的方法,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积极培育竞争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本,并尽自己所能去开拓学生的视野。
2、实践中式鉴赏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你说我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觉得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民间剪纸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折剪,即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几分钟后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这类作业要求在设计时目标明确,作业便于完成,作画工具简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良好,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被展示出来时,都喜滋滋的,每位同学都有成就感。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1 前言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对学生讲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并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对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渐渐掌握各种美术作品的表达涵义,进而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生活及其美术作品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已成为教学行业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以上前提下,将科学、合理、有效、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当中,也显得十分有必要。
2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行业的深入性渗透,高中的新课程标准中详细阐明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所具备的重要性质,并将其列入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当中。在以上基础上,针对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充分地将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探究教学多种优质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将美术课堂由静态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形式,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度。另外,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对高中美术鉴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在新课改下,通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大幅度改革与完善,在有效地加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能合理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通过对新媒体的合理应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小游戏、以相宜的音乐作衬托、开展各种美术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前提下,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
3.1 作品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初中相比有很大不同,美术作品具有较深的内涵,如美术中的抽象主义、写实主义、现实现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以及表现主义等,都成为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授的重点。这些美术鉴赏教材,较学生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而言,其艺术理论知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专业性也比较强。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促进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作品比较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也必不可少。
3.2 交流探讨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也十分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此前提下,交流探讨教学法的应用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交流探讨法应用于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时,其主要的步骤如下:(1)根据美术鉴赏的教材内容,提出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学生、师生之间根据所设计的问题,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讨论;(3)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绘画作品临摹,以及对雕塑、工艺作品的触觉等活动中,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感觉与鉴赏。交流探讨法的应用,通过互相交流与讨论,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使学生更加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从而也促进了教学的效率。
3.3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时,其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与递进式的分析,再加上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解释,使学生能够渐渐理解美术作品所赋予的含义。探究式美术鉴赏教学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来实施:
(1)观察作品。通过对某一美术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见到此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并使其作较为具体的记录,或选择学生发言,详细阐述自己对此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分析作品。根据作品的结构、年代、类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作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画家所在绘画时,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为什么,作品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通过渐渐的引导与探究,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为了能够充分地让学生深入地鉴赏美术作品,此阶段可以进行适当地讨论;(3)判断作品。通过学生对某幅作品的深入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再阐述自己是否喜欢此种表现手法,并详细作出说明。
3.4 演讲竞赛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也可应用演讲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围绕某个美术作品展开辩论,并分为两组,分别执不同的看法展开演讲或辩论。例如,将梵高的《麦田上的乌鸦》作为演讲课件,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此幅作品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的同时,让学生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将具有代表性、较为贴合的两种观点提取出来,让学生分成两组,根据观点的不同展开竞赛与辩论。一组学生的观点认为:《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死亡的预言,图画的线条生硬,所表达出的主要是凄切、绝望、悲哀之情;另一组学生的观点认为:这幅画只是一幅暴风雨过后,风吹麦田的情况,所表达出的是雨后广阔、生机勃勃之情。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想像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通过多元化,多方位、综合性的分析,以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4 结束语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学生审美意识、美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也应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积极、有效的完善,并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充分体现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一、创设情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具备鉴赏能力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形同虚设,即使有小部分高中院校开展了美术课程,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侧重点掌控不到位,使得美术教学无法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新形势下通过融入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掌握创设情景的技巧。以高中美术湘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从基础部分开始,首先使学生可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然后是讲美术的礼仪和教化,最后列举出高中美术课的鉴赏系列。以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为例,本课时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审美的观念,并对审美形成一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学的重点则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产生美的感受。某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时候,提前准备了一些教学辅助道具,如一枝花、一个花瓶,也让学生准备了一些自认为很美的事物。花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这也说明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播放了一段有关自然美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一朵花盛开、一只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以及一只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画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们发现,学生全部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学生眼睛中呈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欣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融入欣赏美的情景,适当应用教学辅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画面、声音的方式对学生形成直面冲击,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受,逐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为展开后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情景
融入情景的前提是创造情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且具备趣味性和冲击性的情景,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情景中,从而实现促使学生融入情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以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开始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利用教学辅助道具和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且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基本全部融入设定情景中。这个时候,教师开展了正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从短视频中得出结论,对美形成基本的定义。从一开始的教学辅助道具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以直观的感受认知美,而视频内容则是对美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融入情景,与大自然仿佛处于同一境地的感受。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以及花朵绽放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融入情景活动,与情景进行了心灵的感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导致在认知美和鉴赏美中出现了偏差,这就是学生融入情景的魅力。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鉴赏教学中,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情景
篇6
一、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的能力。
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中,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的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主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进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之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象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
四、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要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 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在教学中学生的转变和进步。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过去一直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厚积薄 发,水到渠成”,许多学生对美术课存在很多偏见和错误的认识。由其是在农村中学颇为严重。
篇7
关键词:教学任务;人文性质;美术鉴赏
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尝试从艺术中汲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作为基础的艺术教育,高中美术鉴赏课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不断向综合文化发展。所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美术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考虑到艺术与人的发展观,立足生活,利用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用心去感悟美、鉴赏美,在开放的艺术教育氛围中真正跨进艺术的殿堂。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1.传达给学生艺术文化
艺术远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没有艺术,生活就非常贫乏了。同样,艺术又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都受到人类历史生活发展的重要影响。如,中世纪呆板的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欣欣向荣,中国唐代豪迈的画风与宋代温软的风格,无不反映出时代生活的特征。教师要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就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立足生活,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的文化积淀,使他们产生文明感和历史感,学会立足生活去看待社会现象。
2.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艺术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它的许多优秀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美术鉴赏课引导学生接触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展示众多艺术门类的独特文化,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各地历史、地理、风俗、文化、宗教等人文特质的关系,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养。学生对打动他们心灵的每一种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文化历史背景,都会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和文化追求。在这个基础上就会更加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受到当时文化习俗和科技发展的影响,识别并领会不同地区与时代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从而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的价值,认同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
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曾说,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我们的艺术课程正是以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紧密联系,尊重客观存在,以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美德追求。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规范是社会秩序良好进行的必须保证,但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则不能用规范来教学。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他必须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美术鉴赏课正是培养独立思考的重要手段。现在的教育大多只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一些思想品德课程也大多停留在说教方面,收效甚微,而美术鉴赏则弥补了这方面教学的不足。罗曼・罗兰也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二、从生活出发,回归美术本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术鉴赏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因此,我认为美术鉴赏课教学最重要的是立足生活,走向大自然和社会。教师对此应该采用宽待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利用并创造条件去实现它。
书本上的图片即使印刷再精美,也无法百分之百反映出原作的神韵,必须在博物馆或画廊里亲身面对原作,才能感受到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当然对于一些稀世之作我们是很难看到了,但可以观摩类似风格的现代作品,加上教师的解读,由此联系到那些令人神往的名作。雕塑作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日常用的陶瓷杯碗、花瓶、茶壶,公园、广场里的户外大型雕塑等都可以当作雕塑作品,可以带学生去观摩各种雕塑,让他们现场感受作品的空间表现魅力,这与面对图片的感受是完全不相同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中无不映射出建筑给人带来的影响。我们只有真正从现实生活出发,走进美术馆和大自然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欣赏美、感悟美。
艺术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应该立足生活,从各个方面去拓展美术鉴赏教学的活动空间,请美术教育者与学生多到艺术场所和美丽的大自然中,真正感悟艺术,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徐改,刘晨.中外美术鉴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8
一、积极转变学生认识,正确对待美术课程
没有端正的态度就没有良好的结果,高中生处在人生中最活跃的年龄段,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偏激而走向极端,他们的情感取向比较单一,喜欢某门学科或某个老师就会一直喜欢下去,反之亦然。目前的高中生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包围之下,整体的学习与考试压力很大,学校、老师和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往往只看分数,并不去关注他们的情感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科目的学习中去而无暇顾及其他,非高考学科在他们眼里无一例外都是副科,很多高中生将包括美术在内的这些课程看成是负担,甚至是浪费时间。高中生的这种冷漠的态度直接造成了美术课堂的低效化,他们在课上不会主动参与更不会积极思考,教与学的效果必定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积极转变高中生的认识,让他们正确地对待美术课程,正视其功能、发挥其功效。
美术鉴赏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能培养高中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即使对高考科目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美术鉴赏课可以催生他们合理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例如笔者在讲解雕塑作品时,先搞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想独立创作一幅自己的雕塑作品。因而在课前就准备好了相关的简单工具,讲解了一些西方的雕塑作品与基本的常识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构思现场创作一幅作品,可以模仿教材中的作品,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尽管他们的作品非常稚嫩,但这个动手体验的过程让他们兴趣盎然,他们在美术鉴赏课上找到了主人的感觉。这样的教与学注定是有效的,他们在美术课上掌握的这种创造的思维和方法必然也会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创造时机让高中生改变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错误认识。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新课程改革重点改的就是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美术鉴赏课堂也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平台,实现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例如变以往的“教师讲”为现在的“学生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从“坐在讲台下”到“站在讲台上”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它让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变成了课堂的参与者、协调者,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在这种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能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他们主动去学习的效果也是传统的模式所不能比的。
高中生从小学以来一直都是坐在下面听老师讲,他们对这种单调的传授方式早已厌倦,渴望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现在让他们去当老师讲解知识,这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全新的角色,更是一种挑战。为了把课上好,他们必定在课前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熟练掌握,并会想方设法寻找更加丰富的材料,这个过程对高中生来说既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学生的备课就是学习,让他们备课去讲就是构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尽管有的学生准备得不充分,讲得不算生动,但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国民间美术”这一内容时,先布置学生想方设法搜集自己能找到的民间艺术作品,比如木雕、版画、剪纸等等。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所搜集作品进行一番基本了解,到正式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一一走向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民间艺术作品,将作品的名字、类型、产地和特点等信息准确地告知台下的同学。当学生都展示完毕后,再将自己搜寻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效果是显著的,当学生觉得自己也是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时,他们的热情就会高涨,参与课堂的程度也会更高,当主动性提高了有效性也就随之而来了。当然,教师一定要对整节课具备充分驾驭的能力,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构建科学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笔者在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作品时,告诉学生蒙娜丽莎的微笑表现了文艺复兴时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人文主义。因此,不仅代表她自己的心情还表达了文艺复兴时一些复兴者的心情。让学生在这张画的旁边写上“人文主义”“自信”这几个词,学生的记忆会深刻很多,以后看到这幅作品时就能快速记起这张画的意义。
篇9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审美能力
在现今的高中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极大的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审美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能力之一,下文将对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审美能力作出如下探究。
一、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
在现今的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其重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社会教育功利性。尽管教育教学已经不断在改革进步,但是教育的功利性依然存在,并且越演越烈,目前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在高中教学中无一例外的遭遇冷落。(2)美术教师的能力无法满足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造成审美能力的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教师方面的原因,美术教师自身的队伍结构不合理。据调查表明,大多专业美术学者更愿意从事自主工作,而不是在中学任教。这两方面是造成审美能力缺失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由上文提到的学生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那么,如何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呢?
1.通过启发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对美术作品进行相关的欣赏、分析以及评价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相关的欣赏研究,全方位培养并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采用多种欣赏形式,提升审美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其本身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极其容易厌倦了高中美术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进行高中美术教学,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现有的审美能力培养缺失现状来进行对症下药,有效的提升高中美术教学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10
关键词:农村高中;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合作;评价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的教育而非以知识的记忆为目的的教育,而美术教育形式恰恰迎合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美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以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情感体验三维目标为整体教学内容的艺术学科。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深化,我国的高中美术课程应当适当加以改革和完善,以此满足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在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众多的现实问题影响着教学的发展,阻碍着教学的进步。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低调情绪、学生美术文化资质的差异、学生美术基础水平的良莠不齐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发展。新课改的推行,替换了美术教材,更新了美术教学理念,规范了美术教学原则。在众多约束条件下,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对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与优化,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资源和内容的融汇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缩短学生与美术知识之间的尺度,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
一、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在艺术形式与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现代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主体的日益发展要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农村高中美术教育要以整体的意识、大局的观念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作为农村高中美术教师,要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为本,要关注学生主体在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进步与发展,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定位于教学活动价值的综合体现上,定位于学生整体美术素养的发展上,实现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主体发展的相适应、相匹配。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一个大视角,是一个层次丰富的涵盖面,集中体现着一定的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等特点。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盲目无标准,不能有形式无内涵,要热切关注学生鉴别和欣赏能力的提升,要充分关注学生主体的精神发展与思维锻炼,要设定以满足学生主体需求的教学目标,要做到具体内容具体分析,要做到具体章节具体安排。农村高中美术的课程教学目标,要始终围绕提高学生主体的美术素养与技能设定,要将美术教育作为转变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以此实现学生智慧潜能的有效开发,实现学生健全个性的深化培养。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对于农村高中美术教材的使用,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墨守成规;不能太封闭,也不能太开放,一切都要以课程大纲为基准,以教学目标为前提,以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最终目的。在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生活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以生活素材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以生活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以生活实景尽现学生的美术技能。教师要以教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依据,要仔细钻研教材之间、美术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理顺教材的主要结构,灵活使用教材,把握好教学方向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以生活资源和其他各科知识为拓展美术教学和丰富课堂形式的本源,使美术教学更加富有特色和韵味。
四、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以合作探究形式进行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在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相互总结,让学生之间在合作探究形式中展现自身的美术底蕴,让学生之间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切磋、相互勉励、相互递进,以相互促进的合作竞争形式调动学生主体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行多元评价标准
尝试运用全新的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必须示范实行多元化、科学化的教学评价形式。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全面测评和诊断美术教学中的行为弊端和思想缺陷,以全面的评价类型和评价内容剖析潜在的教学问题和不足,以此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的量化和质化,以此获得全新的改进策略,以此实现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的新发展。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要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要注重合作探究方式的科学合理,他要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与全面,以此推进农村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