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化解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根据2013年北京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发起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调查――《2013年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创造了全国约60%的GDP、50%的税收和70%的出口,还解决了我国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与中国的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一脉相连。然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体现在其对未来的预期上,接受调查的中小企业中,近六成企业并不看好未来三年的发展,更有近四成的企业表示利润下滑,接近85%的企业主认为影响其发展的阻碍因素依旧很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其中融资问题困扰着众多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因此一路高歌,日益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然而经历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后,单纯依靠自有资本已经很难满足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融资越来越成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狭隘的融资渠道和旺盛的资本需求的尴尬,银行贷款往往向发展更具规模的核心企业倾斜,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市场融资方式更是难以获得,而中小企业发展中自身的问题又进一步制约着其融资的信誉,融资难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够完善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中小企业本身就是那些资本实力不强、规模较小的企业发展而成的,甚至许多是家族式企业,在资本实力、发展历史、经济规模上无法与核心企业进行竞争,其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前期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往往在管理制度、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较为疏忽,这些都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后天失利,无法适应经营着扩大规模的需要。同时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利,一些中小企业在融资时无视约束机制和信誉约束,在出现市场风险时选择逃避贷款转嫁风险,严重打击了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信誉,使得那些信誉好的中小企业也再难获得更多的贷款,使得整个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一片惨淡。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导致我国整体融资环境消极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外在因素。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融资机构缺乏主动了解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由于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收益小,信誉风险导致风险控制成本高使得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即使进行贷款,贷款的手续繁杂、过程冗杂、效率低下,打击了中小企业寻求主动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系缺乏一个专门化、体系化的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服务的专门性资本市场。目前随着各项贷款政策的阳光化以及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一些不成体系的资本市场正逐渐成型,但安全稳妥的贷款机制仍然还未建立,体系化的资本市场仍然有待建立,这些都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三)国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除了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国家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压力,作为市场经济的最敏感部位,宏观调控的消极影响首先传导到中小企业的身上,其积极影响却主要使得大企业受益,这就更加加剧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国家并未出台明确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支持的金融政策,“抓大放小”的政策更是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受重视,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另外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制规范和制约,导致钻法律空子的违约行为屡禁不止,对中小企业逃避市场风险的惩处力度不够也助长了部分中小企业破坏融资市场信誉的气焰。
三、中小企业忽视的融资渠道探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许多有效的融资渠道正日益发展完善,这些融资渠道虽然难以同主流的融资渠道进行竞争,但在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这些融资渠道也是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重视的。
(一)民间借贷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借贷也逐渐放开,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借贷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需要一个严格监管、规范操作、合法经营的中介平台,相比于一般的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民间借贷平台,其无论是在法律监管还是运作制度上都更合乎规范,也有着行业协会的自律,将其作为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的中介平台将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相比于一般的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机构在交易成本、借贷效率、社会风险、利率风险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对民间借贷机构的试点,未来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必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不容忽视的渠道选择。
(二)融资租赁平台
将融资租赁平台发展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优点时显而易见的,其成本低、风险小、方式灵活、程序简单、方便易行的特点将极大地缩短中小企业融资周期。目前融资租赁平台主要用于添置或更新设备。
(三)典当业融资渠道
典当行的发展在我国其实由来已久,其悠久的历史也证明了典当业发展的必要性。典当行融资渠道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是针对不确定的融资时间和融资量的有效融资方式。相比传统的融资方式,典当融资具有经营范围广泛,房地产抵押一直是典当行的重头戏,手续方便快捷、业务操作灵活,可以极大地节省企业融资的时间,提高了融资市场的效率。
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内部建设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根本方法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加强内部建设,外树形象。一方面,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革新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对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还要通过引进人才、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做好风险控制等建立起良好的信誉。
(二)构建一体化金融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一体化的金融体系是良好的融资环境的保障。构建起一体化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针对金融市场信息的不完善,因该建立起政府、银行、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共享系统,加强三方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鼓励中小企业主动披露经营信息,鼓励银行主动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融资现状;其次要进行金融信贷机构管理创新,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的机制,创新融资品种,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加快信贷产品的开发,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加强网上融资系统建设, 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三)国家宏观调控适当地向中小企业倾斜
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是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应该建立起国家财政资金专项扶持机制,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信用担保体系对地方民营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四)建立多样化融资平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如前所述,民间借贷机构、典当行、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都是中小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融资渠道,加强这些中介机构的规范运作有利于建立起多样化的融资平台,极大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各融资中介机构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加强与此类中介结构的合作,加强对其监管和规范,引导多样融资平台的建设。
(五)完善融资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促进融资规范化
完善融资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是促进融资规范化、融资可持续化、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信誉的保障性措施。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究其原因是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制规范和制约,导致钻法律空子的违约行为屡禁不止,对中小企业逃避市场风险的惩处力度不够也助长了部分中小企业破坏融资市场信誉的气焰。应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做出较明确的规定,通过各种细化管理条例从多个方面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五、结束语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与中国的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一脉相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另一方面融资难等问题又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和国家引起重视,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和金融体制做出一定的改革和完善。全文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融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同时探讨了被中小企业忽视的多样化融资渠道,包括民间借贷机构、典当行以及融资租赁平台等渠道,进一步分析了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综上所述,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做强做大、完善内部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适当政策倾斜,并推动一体化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搭建多样化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于岩熙.浅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6)
[2]蔡清龙.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9)
[3]张晶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N].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05)
[4]王德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02)
[5]朱涛中,张应祥,庄俊侃.关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和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
篇2
关键词:乡土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人文素养;活动资源;课堂活动;学习评价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实现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并充分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质,其中思想和趣味性的结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课也就成为历史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开展历史活动课的一些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开发和利用活动资源
历史信息遍布我们身边,获取历史信息途径具有多样性,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的限制,使历史在长时间下变得没有活力,历史知识变得乏味无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正确地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并让学生适时开发活动资源。
1.对于一些史学界有争议、没有定论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可以采用写历史小论文等方式。
2.对于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认识上存在误区的问题,可以发动学生查找资料,开展课外学习或辩论赛。
3.对于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比较多的历史时期,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或采用查阅资料、表演短剧的形式,展开历史短剧编剧和表演的竞赛。
4.一个单元学习或专题学习结束后,可以开展历史小报竞赛、知识竞赛等。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资源,也是活动资源较理想的来源。课堂教学中,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经常会产生新的有意义的信息。对于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展示、交流探究成果的方法,开展“百家争鸣”的“解题竞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走出教室的学习固然会使学生产生兴趣,但是授课学习知识的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课外活动只能适当开展,并且还要受到许多其他条件的限制,因此,课堂才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1.编抄报,学生自己动手积累,进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2.鼓励学生适当地观看电影、电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再现某些重大的历史场景或历史活动,例如,让学生观看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电影,如,《珍珠港》,通过观看电影让学生在跨越时空的感受下,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3.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往往是历史知识精华的阐述。鼓励学生适时积极地搜集与整理,学生自己动手积累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历史知识的理解。
4.编演历史剧。现代学生不喜欢看戏剧,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扮演历史人物,许多学生踊跃参与。
5.开展历史辩论会。如,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材料,筛选材料,提炼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辩论。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6.关注热点,开展学科渗透活动。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开展活动课的学习评价
活动课的学习评价是活动课能否获得持续生命力的关键。为此,我特别注重活动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历史活动课的学习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学习评价的:
1.师生共同制订、发展《学生活动情况记载表》
在学期初,组织学生一起谈论研究,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首先制订出初步的学习活动情况表;举行活动课,学生总结课堂情况,根据已有活动经验和初表的使用情况,改进活动评价表。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成长档案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集中收集学生学习成果,时刻记录学生在较长时期内的努力、进步和成就,以反映学生在这一段学习中的成长发展轨迹。教师指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建立一份档案袋,专门用于存放自己收集的与历史学科知识相关的信息,包括《学生活动情况记载表》、学生在活动课中的发言稿、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撰写的小论文等等。
参考文献:
篇3
一、合理安排,优化合作小组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寻找学习同伴。笔者把全班分成6个组,在分组时,一方面既要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有所协调:每组里均应有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要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还要让同组的学生民主选举一名能力突出,具有威信的同学做组长,这个组长在综合性学习制订计划、开展活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要能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起好带头作用。
笔者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组长根据活动内容和组员情况,适当分工,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制作课件,有的为诗集做简要介绍,有的写点评,还有的给诗集起名,为诗集写“前言”或编“后记”……总之,组长要把每位组员的角色分配到位,这样每个组员才能各得其位,互相协助,共同发展,使小组合作得到最优化。唯其如此,才能既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又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二、明确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要使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就要明确任务,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效率。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莲文化的魅力》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1.分配任务。这里指的任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小组探究的任务,一是小组成员每人的任务。根据教材的内容,笔者将这次综合性学习分成六个主题,前三个主题侧重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后三个主题侧重于莲文化的探讨。确定好这六个主题以后,分别由6个小组自由选择主题进行学习,由组长统筹安排每个组员的学习任务。组员的具体任务有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朗诵诗文或讲解说明、汇编竞赛题目、写学习后感、写专题小论文、写解说词等等,务必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
2.独立完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综合性学习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师生合作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学生的“高级伙伴”,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要有目的地对活动加以调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笔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各个小组里负责写专题小论文、讲解说明和写解说词的同学将作业上交,笔者提出意见后再修改;向学生提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的说明文文段等,尽量帮助学生拓宽资料搜集的视野;至于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也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围绕主题进行筛选和整合,要突出重点,注意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教师在这个环节里对学生的引导,对学习效果的检查,能使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活动,又都各有收获。
3.合作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展示。这是最能体现学生合作精神的时候。如果说前面的独立完成阶段,是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那么合作汇报就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互相协助。只有小组里的每个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或自己首先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或自己先搜集资料,或自己先经过独立思考,做好发言准备,或按分工要求个人先完成一定的准备任务……才能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主动发言交流,主动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强调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切磋。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展示课的合作汇报时,都能促进其他小组同学的互相学习,都可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各展所长,分享合作乐趣
合作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每个小组里的成员各有特长,有的善于辞令,有的擅长写作,有的会画画,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上网,有的是课件制作的能手……如果能在学习中各展所长,取长补短,就能分享合作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以下笔者以《跨越时空品味乡愁》为例进行阐述:
1.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是诗歌单元,其中“乡愁诗两首”题材是相同的――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席慕蓉的《乡愁》,运用新奇的比喻,显示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缠绵的情思更是表现了女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感。面对相同题材的两首诗歌,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授,也许学生的收获不会很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笔者便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去掌握这两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了这次诗歌鉴赏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地理解,认真地研究,愉快地交流。
2.学生作品
全班6个小组的论文分别是《楚云湘雨说诗踪》《思乡情切,乡愁味浓》《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情结》《一首婉转缠绵的歌》《思乡的恋曲》《剪不断的乡愁》,学生们从中享受了学习的愉悦、成功的快乐。他们写学习感想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是同学们之间真诚的合作,才有了这节课的成功。
3.学习感想
学生在这节课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各展所长,既分享了合作的乐趣,学到了很多知识,又充分体验了学习的成功,达到了综合性学习的真正目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篇4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五大矛盾;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历来是高等院校文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传媒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加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情感,进一步推进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融媒体的发展,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前面向传媒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未能担负起培养具有较强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当前面向传媒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几个方面的问题和矛盾:第一,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不足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大量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时数大幅增加,而古代文学等传统课程的教学时数被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删减,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不足的矛盾。第二,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与教学方法陈旧之间的矛盾。传媒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时,会经常拷问学习的意义。如若古代文学任课老师忽视学生的变化,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第三,培养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与学生专业文献阅读不足的矛盾。古代文学经典文献阅读不足,传媒类专业学生将会失去获得文学阅读、文学思考的能力,而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缺乏文化底蕴和厚积薄发的潜质。第四,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衔接不足的矛盾。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学教育仅仅止步于课堂,缺乏课外实践环节,致使传媒类专业学生缺乏了对学生古典文学阅读、理解和认知的能力,从而也无益于新闻采写、制作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篇5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二、结语
篇6
播种――萌发科学探究的幼苗
虽然培源实验小学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但受到苏南地区高度的工业化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如今的孩子们对于植物生长的了解是非常欠缺的。在曾经进行的“现在农田里种植的是水稻还是小麦”、“你能准确辨认出韭菜和麦苗吗”等常识调查中,学生的正确率低于40%。在“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建设之初,学校就把它定位在要让学生们乐于认识常见植物,乐于去观测研究它们,并为此做了两项准备工作。
1.洋溢“农”味的园地
在数字农植园主体建设完成、各种物联网设备安装到位之后,为了激起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探究欲,在征询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对数字农植园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的布置。铺着青砖的林阴小道、古色古香的木质门面、布满爬山虎的墙壁、彰显活力的老水车等共同打造出既彰显现代气息又不乏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新的科普实践基地。学校有10多个实践活动场地,但学生们如今最想去看的还是数字农植园,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那儿既像景点又充满神奇”!
2.普及物联网知识
“物联网”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们记住这个词,并能产生了解、参与的愿望且保持好兴趣呢?我们从生活入手,用ETC专用车道、智能家居等各类应用实例增长学生们的见识,让他们看到物联网已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为了增强感性认识,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养殖的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实验室,他们在监控大厅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轻点鼠标,实时监控着一个个水产养殖场,进行远程增氧、智能投喂、预警资讯等操作,大家无不感到科技的神奇力量,也自然地萌发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耕耘――洋溢生命活力的体验
在学生对物联网有了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把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与数字农植园活动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们走进它、触摸它、感知它、研究它。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认识到了数字农植园是利用温度、湿度传感器,远红外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测、记录植物生长的各项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到管理平台,供世界各地的朋友共享使用,分享活动过程,实现“一人种植,众人观察,集体研究”的喜人效果。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把大量关于认识植物的课程安排到数字农植园中教学,这一学习方式有效地弥补了科学教学资源的不足,能让学生们在既现代化又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情境中尽情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项专题性研究活动。
1.校内科学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申报立项的形式确立了“暖棚内外植物生长情况对比研究”、“玉树繁殖方式的研究”等10多个小课题实验项目。学生们平时通过网络既可以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记载和分析,又能根据数字农植园仪器探测到的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科学地进行调控、灌溉等管理,让植物们健康成长。学生们还会走进“开心农场”,与各种植物来一次亲密接触,量一量它们的生长高度,闻一闻花香,松一松土壤,除一除杂草,捉一捉害虫……在这些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充分了解了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享受到绿色给人们带来的活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实验资料。有个学生在观测日记中记道:“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剪枝插入土壤这种便捷的方式进行繁殖,看来植物的本领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无本之木’真的存在啊!”
2.省际“携手助学”活动
在全体学生走进数字农植园接触物联网的同时,我们组成了50多人的“周培源数字农植园”小院士队伍,在辅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远程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结合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创新研究项目,联合江苏、河南、新疆等地的多所学校开展异地网络观测、对比性小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三地的小学生们既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的奇妙,又见识到自然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萌发了可贵的探究意识,取得了很好的合作学习效果。当外地的学生第一次通过网络看到我校数字农植园内各种植物随风摆动、孩子们穿行其间的实时景象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的感叹。更为可贵的是,学生们自发设立的跨区域植物种植研究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探究的兴趣,在看到两地同时种植的长春花、一串红、月季等植物大相径庭的生长情况后,有学生在观测心得中写道:“各种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尽相同,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地对光照的要求也会出现差异。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在苗期对光照要求小,发芽阶段甚至根本不需要光照,而在开花阶段则对光照有较高要求。”
收获――品味辛勤劳作的甜蜜
几年来的“开心农场”实践体验,让学生们既有了对高科技的认识,又对身边的花花草草有了真切的感情。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而这,通过“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这一载体已经初步实现。
1.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我们对“感知生长”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常规的科技、德育类活动科学进行了整合,通过每周的校园电视、每月的科技信息、每学期的科技节等形式向学生们持续提供丰富的物联网大餐,并用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竞赛、科学小论文竞赛等受到大家欢迎的形式理解巩固知识,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学生可贵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研究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
2.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篇7
关键词:微积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0
微积分课程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经济类学科的理论基础课,它不仅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数学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学好微积分课程不仅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重要保障,也是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撑。然而微积分教学在大众化教育下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期末考试不及格率呈现递增趋势;另一方面学生抱怨数学课程枯燥无用,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我们也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并逐步取得一些成效。
1 守旧与探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微积分课程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它产生于十七世纪,经过了十八世纪的混乱时代,在十九世纪得以严谨化,到现在微积分课程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该课程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一些专业课程内容紧随时展,微积分依然故我。为了适应经济类院校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注入新内容。一方面,课程每章都以经济事件为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入新概念,新运算,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例如在引入导数概念时,首先提出问题:已知人口数是时间的函数即x=x(t),如何计算人口增长速度?经过老师的提示与学生的思考,最后得到人口增长速度为
从而引入导数运算。又如,在介绍了导数内容之后,及时介绍了导数的经济应用:边际与弹性。经过分析指出:低弹性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价格可适当定高一些,高弹性商品比如奢侈品就可以适当降价销售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于是通 过简单的生活实例的解决,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让数学史贯穿整个课程。例如在微积分教学开始时,先介绍它的产生与发展,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不仅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产生与发展,也使同学们体会了我们面对的冰冷的文字原来也曾是多少科学家火热的思考的结晶,了解到数学产生于实际,并用于实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开阔了视野。
2 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百花齐放
微积分属于自然学科,是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规律总结。由于微积分课程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采用讲授型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分析,阐述,灌输与引导为主。
当然,教师在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时,还按照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补充,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现象,我校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基础扎实,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而又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除了基本知识必须掌握之外,适当提高讲解难度,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他们的研究能力,为以后他们的研究生阶段奠定基础;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本科院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并适当增加练习,另外可以让他们多了解数学文化内容,扩大他们对数学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由于微积分中概念、定理繁多,大多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运用猜想、图示、比喻等直观性教学法,将微积分中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例如,在介绍函数的连续性定义时,先画出几个图形,连续不断的和有间断点的,让同学们比较两类曲线,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们的区别,并引导同学们用极限理解连续与间断,这样当给出极限的定义时,就很容易被接受。
第三,由于数学课程的理论性与推理的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黑板式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机结合,对于定理,定义,公式,用幻灯片直接播放,题目的推导与讲解采用板书形式。通过传统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但使教师从依赖黑板,粉笔等简单的教学工具中解脱出来,我们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将抽象的理论 直观化,图文并茂,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每次课堂都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与提问。通过课堂的讨论,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同学们及时解决随堂问题。
3 统一与多样,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方式单一,片面性较强,只能考查学生能力的很少一部分,而学生的很多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等,仅靠一纸的试卷是难以考察的。另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差距较大,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解决不及格率过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从学生主体出发,设计能够平衡学生优缺点的考核机制。我们可以实行多种考试模式,考试多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提供多种考试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例如我们在公共数学教学中,每上完一个章节,进行一次阶段考察,内容是围绕本章主题,预先设定几种考试方式:笔试,口试,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方式,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在自愿基础上主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在期末结束时,可以同时运用两种考试方式:笔试本学期基本知识与综合论述或报告本学期内容。通过多阶段多方式的考试模式,可以把学生从单一的考试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兴趣。
4 被动与主动,学习自主性峰回路转
在传统的教学观和应试教育影响下,从中小学生开始,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被动式学习,进入大学后,仍是被动地接受,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大学学习,仍是考前死记硬背,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上,许多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科学拥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例如,莱布尼茨,伯努利,罗比达等都是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在微积分领域做出成就的。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我们在微积分课程中增添数学史的介绍,使枯燥的数学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通过数学家的介绍,不仅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数学贡献,更使同学们认识到辉煌的成绩后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强调微积分的学习与中学数学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同,微积分的学习不仅仅是会计算几个题目,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比如微分与积分。其次,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微积分中定义,定理,注意条件。比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并且举例子加以说明。其次,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提倡一题多解。比如在计算极限时,首先让学生指出这是什么类型的极限,再针对不同类型进行计算。最后,鼓励学生善于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方法。例如当学习完极限一张后,我们会让学生总结本章知识结构图,并总结所有熟悉的求极限方法,并附以相应的例子。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回顾了一章的主要知识点,还有助于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雅丽,徐秋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
[2]冯天祥.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10).
[3]李其胜,梁莉菁.谈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4]杨孝平,俞军等.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06,(3).
[5]雷晓军,武海峰.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研究[J].高等数学通报,2005,(3).
篇8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传统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提出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方案的具体案例,期望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建立完善有效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新《纲要》重新定义和概括了体育课程性质,对课程设置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和完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许多专家、学者对新课程理念及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理论探讨和实践性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公共体育课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为研究基础,试图寻找和建立一套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建立完善有效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 对传统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思考及新《纲要》的要求
学习效果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体育课成绩评价形式单一,激励作用不明显,多以“量化”指标来判断学生成绩,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运动技术、技能。但是,由于过于突出技能性、选拔性、定量性、绝对性,而没有真正反应出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性、教育性、促进性。
1.1 强调技术、技能的评定,忽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测评
由于集中考察了学生的运动技术和 技能,考评结果会集中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运动能力,忽视了体育教学效果所包含的心理健康促进和体育适应能力的增强。
1.2 突出甄别与选拔。忽视激励与发展
由于主要对体育课程计划的某一教学内容的技术、技能的测评,这些测评数据按一定权重所反映的考试结果,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个案性。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体育成绩就好,反之,就差。以至于体育考试对身体素质优秀者构不成压力和激励,而对身体素质较差者来说,只能望洋兴叹,信心丧失,挫伤其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偏重定量评价。弱视定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重视对学生在“高度”“.远度”“速度”等方面进行量的考核与评价,而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心理倾向性、竞争意识、沟通能力等因素的考察较少。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要由定性特性和定量特性两个方面的相互表现来描述,定向特性决定了系统行为的方向,为定量描述提供基础;定量特性把握系统的精度,为定性认识服务,使定性认识更深刻和精确。如果不强调对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定性评价,一方面使学习者难于形成牢固的运动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会消弱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和促进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影响力。
1.4 突出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
旧的评价方法,往往总是将受试者与全国统一标准相比较,突出了学习效果的绝对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者的“进步幅度”的认可,不利于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发展作用。
新《纲要》在课程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出了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形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2 高等学校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2.1 学习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反应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强调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互动性,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还包括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在评价过程中淡化了甄别、选拨功能,强化激励、鞭策功能,把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纳入评价内容。在评价方式上,既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学生干部的评价,学生辅导员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等综合的评价方法。
在体育课程考试的评价观念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在评价内容上,由单一的“生物学”领域扩展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评价方法由教师对学生的结果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方面,改变一直以来的体育课教学为考试而设,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围绕完成考试项目,以考试项目为“指挥棒”的“应试体育”模式,使体育课更为人性化,使学生在体育课环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体育的快乐,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和个性,为日后走出校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便不再坚持体育锻炼的弊端,保证了学生在工作中有健康的身体。
2.2 评价内容的选择
按照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及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提出了以下具体评价内容,并且根据具体的评价内容选择适当可行的操作方法。
2.2.1 运动参与评价
按照《指导纲要》的精神,运动参与是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指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评价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体育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定。本研究中,我们依据《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从课堂考勤、体育比赛及服务参与和体育社团的参与情况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运动参与的情况。真正实现了多元的评价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将体育社团作为一个评价学生运动参与情况的主体,充分挖掘高校社团的力量,实现了体育评价的“课内外一体化”。
2.2.2 运功技能评价
运动技能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课授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指导纲要》强调,大学生应达到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的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科学地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专项选修课,并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技评和达标标准。我们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1+1”体育课程模式,在大学一年级开展体育基础课的教学,大学二年级分各个专项教学,在对运动技能的评价中,对大学一年级的评价中主动淡化了运动技能,更加注重对体育理论和体育文化修养的评价;大学二年级采用专项选修课,使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掌握一到两门用来健身和娱乐的运动技术。因此,运动技能的评价占据了主要份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运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价他们的运动技能。
2.2.3 身体健康评价
《指导纲要》对身体健康的评价提出了一些目标。其中,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根据《指导纲要》精神,我们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突出“全面”特色,分别从力量、体型、柔韧等发面进行测试,并且在实践中,为了操作简便,在没有测试任务的学期,采用了12分钟跑这种有效的评价人体最大吸氧量和心肺共能的简易测验方法。
2.2.4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评价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是高校新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赋予体育课程成绩评价的新内涵。《指导纲要》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认为,学生只有参与体育运动,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并通过体育运动来真正实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在评价心理健康的时候,采用了和运动参与的交叉评价的方式,即采用了通过提交体育小论文或者参与体育运动后感受的课后作业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的发展。
2.3 操作方案与实施办法
操作简便是评价体系能否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操作方法的时候主要选用了几项操作简单而且符合评价目标的若干项内容。
3 结论和建议
篇9
[关键词]高师;创新精神;培养
[作者简介]王利超,洛阳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党总支书记,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在职研究生,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05-0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展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而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任重道远。就现实而言,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与素质培养、重理论研究而轻实践训练、重共性教育而轻个性发展、重传统继承而轻现状突破和创新等现象[1]。这种教育理念和体制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一、高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工作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母机”,担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培养师范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带动他们本身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因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是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决定于其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以及审美情趣,这决定于其文化知识素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韧性,是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这决定于其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因此,高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创新的本质和师范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和关键
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的反面是“守旧”。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范畴来说就是:“生”。《周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而人类是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自立于天地之间的,最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不断创新的人生。所谓“生”,乃是说“世界”并非本来如此,亦非一直如此,而是生生不息、日新而月异。所谓“创新”,更具体地说,就是“无中生有”――从被抛弃、被忽略、被认为是“不可能”、“不必要”的“空白处”生出“有”来,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无中生有”的前提是“有中生无”――超越已有的成果,不为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被流行的观点所湮没,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
创新素质是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
(一)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是思维。创新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而忽略了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要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人手,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教师要加强对创造理论、规律、创造性思维及训练、创造力的开发、创造教育实施等方面的知识的积累,给学生提供独立、批判、想象、怀疑等创造品质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外,能够更好对其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创新思维也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因此,在教育中既要指导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还要注重利用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力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等方面良好的训练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判断、推理、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师范生的角度出发,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探讨的兴趣、对教材教法研究的兴趣、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研究的兴趣、对现代教育思想研究的兴趣等。学生一旦对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有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就会废寝忘食、锲而不舍,有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问题要高低适度,并且是学生渴望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合理满足学生好胜心,也是培养创新兴趣的方法。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锻炼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要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要加强对知识的创新、方法的创新,训练学生超越常规的思考力、朝气蓬勃的进取力、明晰简洁的概括力、去粗取精的选择力、明辨是非的批判力、创造发明的动手能力。改变过去的教育主要以解决现成问题、被动的“应答式”的模式,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教师素质,挖掘创新源泉
在实施师范生创新精神教育中,教师创造素养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善于吸收、应用最新教育科学成果,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具有独创和批判的特性、强烈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同时,要求教育者善于运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师范生创造力发挥的教育环境;鼓励师范生大胆进行创新实践,并教会他们怎样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品质;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
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创新活动,开拓创新教育的视野,在活动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兴趣,夯实创新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难的过程,在困难面前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磨炼学生的意志。意志行动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由于学生最初的创新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终止或转移。这时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兴趣。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主体的浓厚兴趣。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觉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单调的创新活动变得充满情趣,把对学生的期望化作他们投身科研的动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成功机会,从而使他们通过努力之后,感受到创新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科研引导。培育创新成果
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科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较高层次的知识性活动,仅仅靠个别学生“单兵作战”是难以奏效的,应有一定的组织来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从高师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严密的组织管理和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推动学生科研有序开展的关键因素。要成立有院系领导及专家学者组成的学生科研活动指导小组,保证学生科研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制订出相应的活动方案[5]。在大二阶段,加强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引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在全系范围内选拔具有良好科研潜力的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按照专业特点,制定出科研目标和规划,如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在大三阶段,实施导师制,将学生分组,然后由导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学会进行科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协助导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开展。大四阶段,围绕毕业论文的撰写,在选题、开题报告、资料的查寻、论文的写作、、论文的指导、答辩等方面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锻炼。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对在科研过程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给予奖励。其作品由导师或学院推荐给予发表,也可以让学校学报辟出一定的版面予以发表,并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给予详细记录。在学生毕业时学院可以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等,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动力。
(四)创设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1.加强科研能力塑造,注重创新环境的创设。营造适宜的创新环境,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环境,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力,激发创造热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使学生抛弃“科研高深莫测,非我们学生所能想象和尝试”、“科研与师范生无关”等错误认识,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5]。让广大的高师学生都敢于尝试去搞科研[6]。可以聘请在科研上颇有成就的知名教师授课,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能力上给予培养。这将使学生对科研活动更为重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学到有关科研的真正的本领,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活动。学生的时间分为在校学习期与假期两个时间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也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系资料室、互联网、各种实验器材等教育信息资源。另外学生们可以利用暑假、寒假两个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带着课题进行社会实践,使理论观点更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两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的科研活动,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收到满意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协调好科研活动与学习、课外活动的关系,不能因为科研活动而影响学习或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
3.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文、理各个学科的优势。各系学生科协在开展工作等方面可以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展示各自学科的优势,相互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完善,还可以使以前对科研望而生畏的学生从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生那里受到激励、鼓舞,形成互动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科研活动向着更加科学、良性方向发展。
4.掌握创新的方法。仅有创新的思维和兴趣还难以真正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掌握具体的创新方法。如对熟知的问题,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处理的同质异化思维;对不同问题,用熟知的知识、方法创新处理的异质同化思维;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立足点与进入角度,进行创新的横向思维;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思维软件或硬件重新组合,创造新事物的组合思维等。
[参考文献]
[1]杜明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现代化,2005,(6).
[2]金素梅.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3]刘正铭.高师素质教育的反思与前瞻[J].广西高教研究,2002,(3).
[4]肖焰.西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篇10
关键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42-0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推进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体现农村小学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小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合作、探究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与问题
我校身处金顶谢花酥梨之乡和葛天文化之乡,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很大程度上是要围绕校本资源、地方资源进行的。所以我们立足学生兴趣,围绕地方资源设计开发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案例。如《我爱家乡》《家乡的梨花》《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特点,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特点的"三小三贴近"(小调查、小论文、小发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地域)主题系列探究活动。这一活动的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实践先行"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多渠道的获得知识、技能,并通过这一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和专业水平。这一活动包括以下内容:梨乡的传说故事、自然风景、交通状况、特产、致富项目、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实践,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调查显示,我校80%以上以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这块平台上,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激发了学习上进的信心。这些学生的进步,得到了教师的赞许和家长的认可。究其变化的发展原因,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这些学校校本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二是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及其有关活动使学生们站到了同一个起点,他们不再有过去的学业优劣之分,个人的努力和成绩能够得以显现和肯定。小学生从主题探究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自信,为他们的转变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小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尽善尽美,其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常被挤占。我们在实践的教学当中校本课程由于课时少,又不是上级抽测科目,往往不受重视。在这些学校中,校本课程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
1.2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在调查中发现,不止我们学校,许多农村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很差,教师结构不合理,开设校本课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绿色证书"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和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课程,对于许多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的农村小学校来说这些条件都是难以实现的。
1.3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有近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国家课程成绩是上级评价教师的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考试中根本得不到体现,是出力不讨好,划不来。
1.4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不甚了解。他们之所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他们很少有人以学校、学生乃至教师自身发展角度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更不清楚课程的开发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往往把课程的开发等同于知识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写,使课程的开发重形式轻过程,形式单一,资源不足,选择性也很差,效果不甚理想。
总之,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严重不足。这些不足和缺陷,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推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对策
2.1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增强课程的活力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地研究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教育与课程发展的规律,研究与开发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程开发中追求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出适合地方开展并具有选择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应当成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要着眼点。也是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当地人才最主要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使国家课程和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教育统一于农村小学的培养目标,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这是推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根本之策。
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师的提升。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对实验教师实验课堂进行实录,实验教师们对实录进行回放,一起观察分析实验教师在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探讨案例实施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给下面的课程开发提供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