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流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事管理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事管理流程

篇1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许多的不足,而高校中最为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上就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主要传承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劳动与管理分离的状况。该思想主要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在职能划分标准上就存在分歧了,目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存在问题具体指的是:一是高校有些部门人员存在冗余或者使用率很低,部分人员具有闲置的可能;二是高校教师教学和管理上没有进行分工,有些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也是行政管理着,这种双重身份的管理上又存在不一致的方面,这就导致了双重身份者在绩效考核、工资福利上存在较多的重叠和资源上的优势,而有些专心搞科研的教师却很难获得较好的考核,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师对高校情感上的缺失。三是高校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很多的冲突,本来高校设备、设施是全校教职工都可以充分利用的,但是为了能够在管理上有较好的责任意识,高校设备、设施进行了院系负责制等,导致了很多教学设备、设施不能充分的被利用。这些在人事上管理都存在了诸多的问题,以下是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

1.1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要得到优化,首先要对高校教师提高积极性上做好服务,高校教师比较容易满足现状,他们为自身的未来前景的看法存在不一致的,较多的教师都是只要较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就好了,至于其他的活动和科研上不够用心,导致了一个高校系统竞争力不强或者他们对科研转化社会效应这个思想认识层面上具有怀疑性。他们对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的规则和规章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公然的违背规章流程。同时人事管理部门有对一件事情反反复复的工作,这更加导致了高校教师的不积极性,使得高校人力资源上得不到开发。

1.2分工过细,流程具有断裂性

较为常见的组织机构均是以分工原则为基础而逐渐得以发展的,即便是根据分工原则构建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组织可以把各个部门的分工内容和具体职责划分明确,但是也会产生划分职责上过细使得高校教师在工作效率上过低或者有几个部门同时对一个人进行不同的考核或者管理,造成了高校教师人员管理上不知所措,容易出现管理流程的断裂现象。例如我院现有院内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和教辅部门),包括办公室、党委工作部、纪检监察室、人事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学生处(含团委、保卫科)、计财处、产学研与继续教育处、招生就业处、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12个部门,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完成各自工作任务。但是,有部门无法明确的工作任务也就成为不管地带,通常由办公室协调处理。

1.3缺乏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包、括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组织资源。通过分析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我们可以得知要成为一个良性运转的人事管理制度,必须要认真的探讨人事管理资源利用途径上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上资源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信息平台是对人事管理制度利用率测量的一个有力观察点。而高校人事管理实践证明,高校的人事管理的信息资源比较集中在几个部门之间,这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存在较大的阻力。因此,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建立ERP、网络信息中心等人事管理软件来采集高校教师信息,并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人才信息数据库,构建起面向高校人事管理流程的一种运作方式,从而真正得可以获得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实现途径

高校人事利用岗位的差异性,可以把高校教职员工分为三类岗位:一是教师教学岗位、二是管理岗位、三是教学辅助岗位,其中教师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是高校教师岗位的核心,是实现高校教师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实现的主要途径。

2.1教师教学岗位业务流程的优化

平时我们所讲的教师教学岗位指的是学科专业教学岗位,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助教职称、讲师职称、副教授职称和教授职称。他们是一个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在教学岗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学科教师教学岗位主要可以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和科研上的加大扶持,实现高校教师教学岗位的壮大。其次高校管理岗位是教师队伍管理的领导者,他们主要是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待人的精神来进行高校人事管理,这个可以通过内部晋升和外部招聘来壮大高校教师队伍。教师岗位业务流程优化的措施包括:(1)通过对高校教师科研扶持力度,改善科研研究氛围环境,使高校专业教师真正的能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转化社会效应的能力;(2)高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及时的了解高校教师数量和质量的状况,根据学科的专业及时补充适合高校教学科研的实用性人才,通过内部的晋升和外部的招聘来获取新的血液或吸收营养成分(3)在考核制度中尽量的做到公平公正,真正的提下人才考核的意义和本质,不断促使教师改进自身的不足。

2.2管理岗位业务流程的优化

在整体上说,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实行的是校级、院系两头的管理体制,这个不仅管理到了教师个体还管理到了管理和教学双重身份者。管理岗位的业务也包括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等方面。其中人员配置还可以分为内部晋升、外部招聘,由两个部门分别加以承担,人事处所负责的主要是其它管理岗位的设置与规划,而组织部所负责的主要是处级以上干部岗位的设置与规划。从大体上来看,高职院校的管理岗位是合理的,但是在组织机构上有“多头管理”的问题存在,所以,应当根据“大部制”的思想,把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成立合并为“人事组织部”。因业务流程相对较为合理,所以,为了保持管理岗位的稳定性,只需要在现有体制与管理流程之间有较大冲突发生时,再改造管理岗位。另外,在岗位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上,可以围绕岗位管理,适当的改造及调整其它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以便于方便教师或者缩短周期,提高高职院校的服务水平。

三、结束语

篇2

1引言

传统的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会计学为方法基础,通过划分责任中心,制定并分解成本预算,把成本计划与责任中心联结起来,通过内部结算、责任转账和责任仲裁等形式,完成责任成本的管理,形成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使全体员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己任,积极、主动地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而工作。它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是一种强化人员管理的手段。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对责任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先进制造理念不仅注重从技术到技术的实施方法,而且重视组织、管理和人员的作用,成本管理模式必须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在现代制造技术环境下,网络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传统责任成本控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信息支持系统可以把各种成本信息、制造信息高度集成,为责任成本控制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它提供了把静态的成本动态地管起来的物质条件,突破了手工管理的瓶颈制约,使成本责任流管理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近年来在管理会计领域对作业成本法、成本企画(又译目标成本规划)的深入研究,也为责任成本控制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思路。

本文作者期望在传统的物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管理模式基础上,针对制造企业的特点,探讨成本责任流管理的机理及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实施。

2成本责任流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2.1理论来源

动态管理思想体现在许多先进管理模式(如CIMS、MBPII、ERP)中,它把一个个孤立的、静止的活动按照事物运动规律和其自身发展逻辑联结起来,把事物间的联系作为事物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了组织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为许多先进管理模式所采用。

标准成本制、目标成本制和责任成本制在企业应用较多。标准成本是在提高效益和消灭浪费下的预计成本,也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争取达到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把成本目标从企业目标体系中抽取和突出出来,并围绕它开展各项成本管理和其它管理活动,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发生和费用支出。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法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两种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画本质上是一种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需要的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形式上采用“倒推”确定目标成本,主要着力点是帮助企业开发设计新产品,或者对原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有市场竞争力;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以作业量代替生产工时作为成本分摊的依据,是适应先进制造技术生产环境的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制、目标成本制与责任成本制存在着某种共同联系,而成本企画为责任成本管理中责任成本的确定和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业成本法为分摊成本和划分责任中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将标准成本制、目标成本制、责任成本制很好地结合起来,吸收成本企画、作业成本法等最新研究成果,创立适合中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成本责任流理论对责任成本控制理论进行了拓展,它以动态管理的思想,结合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先进制造技术,力求建立基于信息系统支持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从强化人员责任管理人手,以信息技术支持为依托,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为目标,建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2.2作业单元

作业是指作业单元根据责任而从事的生产或业务活动。从成本意义上讲,作业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换句话说,它是耗用资源的活动。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的全过程,是一种可以量化的计算成本的客观基准。作业单元是指企业内部的部门或个人,它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相适应,是承担企业活动的组织或岗位,它有自身可以控制的成本发生,能够清楚地承担成本责任。任何一个作业单元中责权利都能够紧密结合。作业单元是从事作业的活动主体,它对应于企业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层次,根据职能可以分为管理作业单元和生产作业单元。管理作业单元控制本单元费用的支出,同时其作业对生产作业单元的成本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设计部门是一个作业单元,它除了控制设计费用的支出之外,它的设计结果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

作业单元概念有别于责任中心的概念,它不一定必须可以独立核算。比如,采购环节购进了劣质材料,其价格和采购成本符合采购作业单元的责任成本要求,但是在后续生产环节,由于材料质量问题出现了成本损失,那么,从采购这一作业单元,直至发生质量事故的单元,其间各个作业单元的成本损失都是由采购作业单元累积成本责任的偏差造成的,即采购作业单元的成本责任并没有在采购环节完结,它随着物流和工作流而向下游传递。而这种累积责任造成的损失一旦发生,有时采购作业单元是负担不起的,也就是无法进行经济核算,只能以其它形式追究其责任,这是作业单元与责任中心的本质区别之一。作业单元是责任成本管理中责任中心概念的拓展,是动态管理理念的体现,成本责任在各个作业单元间的传递形成成本责任流。

2.3成本责任

广义的成本责任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作业单元,根据其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所应承担的一定的经济责任,这种经济责任是与企业的费用、支出、利润相关的。狭义的成本责任是指对作业单元承担活动后,结果偏离正确性的一种过失性成本度量。成本责任是与作业单元相联系的,它是分析、评价与考核成本的一组可度量、可评价的指标集,是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目标,是作业单元为履行责任而进行作业的结果的正确性标准。例如企业的采购成本总预算是企业活动的目标,材料采购运输成本预算就是一种成本责任。

根据以上的定义,成本责任可以用函数的形式简单描述为:

CR=f(A.,AC,CRB)其中,CR(costresponsibility)表示成本责任,A(activity,)表示作业,AC(activitycell)表示作业单元,CRB(costresponsibilitybenchmark)表示成本责任指标集。

没有保证成本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种损失需要由企业整体来承担,最终要落实到个人。只有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来努力完成好自己的责任,避免损失的发生,企业才会有竞争力,这就是企业.的成本责任。成本责任清晰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正确甄别和确定成本责任是实施成本责任流管理的关键之一,科学的成本责任管理体系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可操作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4成本责任元和成本责任流

成本责任流是指由不同成本责任元根据上下游关系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传递成本责任的成本管理活动过程。成本责任元对应于作业单元,是成本责任流的基本构成单位。

对一个产品或生产项目而言,成本责任是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而发生发展的,随着产品生产过程的变化,成本责任也会发生转移。作为一个完整的事物运动过程,成本责任需要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奖惩,以体现责任的约束作用。因此,我们把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内成本责任的产生、分解、转移、分析、考核以及与之相关的奖罚等处理过程称为成本责任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通常强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这三种流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其流动的正确性,如物流强调物料流动过程的正确性。责任流是在上述诸流的集成和流动的运动过程中,对其正确性实现的保证。成本责任流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工作流中成本要素流动正确性的保证,它是将上述诸流中成本要素的正确性与对企业组织及人员的管理集成于一体而形成的,它是集成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工作流之中的一种特殊的流,伴随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的流动而流动。

CIMS体现了一种动态管理的思想。就责任成本来讲,以动态管理的观点来看,某一个作业单元的责任成本不仅存在于本单元,而且以累积成本的形式存在于其下游各作业单元,即责任成本存在传递和流动的现象。通过上下游作业单元间成本责任的传递机制,成本责任随着业务流程而流动起来,各作业单元之间由此联结成一个整体。

2.5成本责任流的构成要素

成本责任流由成本责任元、定位和结构三要素构成。成本责任管理要求责任元清晰,定位准确,结构合理。成本责任元由责任承诺、责任活动、责任评价结果组成,它本质上是责任成本分解、作业、责任约束及奖惩等活动的最小结构单位。定位是对成本责任根据作业单元进行分解的活动,也是成本责任被分解后所处的不同层次。它为实现对成本责任的考核提供条件,是成本责任流实现正确流动的前提,是使成本责任在不同的作业单元层次上与相应的作业单元实现准确对应的活动。如果立足于整个系统并且从经营期的起始点长期地看,则所有成本项目都应该是可控的。所以可以从企业整体出发,在不同层次上把企业总的成本责任分解成不同作业单元的成本责任,从而实现成本责任的定位。

成本责任是企业活动(作业)和企业组织(作业单元)的函数,是企业对组织和人员实施的一种约束。责任依附于企业活动而产生,并建立于企业组织基础上,企业活动以及企业组织都具有层次结构,因此责任也具有层次结构。对外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承担企业责任;对内部,企业责任由企业内部的各组织单元来承担,这种组织单元可以是对应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单位或部门,也可以是根据企业成本责任定位要求重新划分的作业单元,即承担成本责任的组织单元不仅要适应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还要满足能够划清成本责任、能使责权利紧密结合等成本定位要求。无论是班组还是个人,只要能满足建立作业单元的成本定位要求,也可以成为一个作业单元。所以,可以形成两种模式的成本责任结构,即把企业各组织单位承担的责任称为部门责任,部门责任落实到不同岗位的人员,形成企业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的层次结构;再一种就是企业责任—各层次作业单元责任的层次结构。

3成本责任流的流动机理

成本责任流的流动机理包括动因、传导机制、保障机制。

动因。动因由结构性责任动因和执行性责任动因组成。责任是与组织结构相对应的,组织结构中的不同管理层次的不同部门(作业单元),对应于自身责任具有不同的权力与权限,这是成本责任产生流动的结构性动因。责任总是与一定的活动相联系,活动的正确性由于责权利挂钩机制而对从事活动的人产生作用。伴随着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它的成本责任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作业单元,所以责任具有相对时间性,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责任时间性和责权利挂钩机制,是成本责任产生流动的执行性动因。

传导机制。随着完成由原材料到最终产品这样一个完整的制造过程,成本也逐渐由原材料开始累积转移到产品当中,成本责任随之顺次转移到不同的作业单元,即作业单元对应于企业活动顺序而具有责任传导顺序。如果某作业单元将工作转交给下个单元继续进行,说明该单元的责任已经完成,后序作业单元则要对前序的成本责任进行核实,并开始新成本责任的实施。以动态管理思想,对责任转移要区分独立责任和累积责任。独立责任是指本岗位工作引发的成本责任,而累积责任是指融入前序成本责任在内的一种累积责任。责任传导机制就是要建立独立责任与累积责任的区分和计量机制,明确各作业单元的责任以及上下游作业单元间成本责任的交接关系。传导机制是实施成本责任流管理的保障。

保障机制包括约束机制、责权利挂钩机制和监督仲裁机制。成本责任流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将企业的成本责任分解为能够相互约束、相互制约的多个作业单元的成本责任,由相关作业单元来实现自我约束。例如,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责任可分解为采购员的订单管理和价控员的订单审批,二者之间就有一种责任约束关系。建立好责任约束机制,是成功实施成本责任流管理的重要保证。责权利关系是成本责任流的重要要素,在建立责任约束的过程中,要明确责任,依据责任确定权力和利益,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作业单元实现责任,避免恶性制约,促进良性制约。建立起责任约束机制后,必然产生一些制约因素,要鼓励对企业有利的制约,克服不利制约,当出现不利制约后,要有一种机制去解决它,这就是监督仲裁机制。监督仲裁机构的特点是:一要独立于责任或利益双方,二要能从企业全局出发进行仲裁。

4成本责任流管理模式

成本责任流管理就是将成本责任通过一种机制或模式分解落实到作业单元,并加以考核。它通过对成本责任的产生、分解、转移、分析和考核进行计划与控制,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它是把成本管理与强化人员管理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是落实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手段之一。

如图1所示,成本责任流管理由作业单元管理、责任定位、责任传导、责任考核、模拟执行、监督仲裁等环节组成。

成本责任流管理强调多层次、全方位责任分离,按作业单元管理,而不是单纯按岗位或人管理。通过将一项成本责任定位为两个或多个不同作业单元的成本责任,形成基于信息或者客观数据的上下游业务活动之间的良性制约关系与责任传导机制。成本责任约束机制以成本控制为中心、权力为手段、利益为激励,形成清晰的责权利关系。通过模拟执行的手段,监督仲裁成本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恶性制约或责任纠纷,从而实现基于人员(作业单元)的科学成本管理。企业成本责任定位是依据企业业务活动流程将企业成本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上。责任传导管理主要是成本管理责任交接管理,责任传导也是依据业务活动流程进行的。责任考核是对业务活动流程中的成本责任进行分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成本责任指标集进行比较,以衡量岗位职责的实现情况。员工利益管理是依据员工所聘任的岗位目标以及成本责任考核结果,核算其所应获得的奖励或惩罚,最终和员工的静态工资汇总在一起形成员工工资。模拟执行、监督仲裁是通过模拟执行等手段,对成本责任执行过程中的纠纷进行仲裁。

成本责任流管理模式以逐层分解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各层作业单元,通过加强对作业单元的责任管理,借助数字化、集成化的手段,实现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管理,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成本责任流的集约化是企业实现各种先进管理理念的要素,是企业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成功运行的基础。

5信息技术支持下成本责任流的实施方案

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只有信息化,事前的计划才能更科学、合理,事中的控制才能及时、有力,事后的核算才能准确。信息化可以减少管理中感情因素的影响,所有作业单元在客观信息面前完全平等,以真实信息为基准可以避免责任双方的直接交涉,消解管理监督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成本责任流管理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组织结构重组、责任制度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保障。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功能部门制,是一种树型的组织结构,即按照不同的功能和职能设立不同的部门,每个下级部门从属于某个上级部门,在这种组织结构下,每个单元都由其上一级的功能单元进行管理,工作质量由上级评价,决策由上级进行,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每一级都会把责任推到上一级,导致扯皮和责任不清,其最直接的后果是使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执行时间长,产品成本高,它已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因此,必须改造传统的功能组织结构。面向市场的组织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以外部或者内部客户作为每个业务单元的业务输出接收者,这样每个作业的执行结果都可以得到及时、正确的检验,所有客户都可以对业务输出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二是跨越传统的功能部门边界,将原来割裂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减少了不必要的部门间协调和可能出现的扯皮现象。这种组织结构给企业从根本上缩短市场响应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采用成本责任流管理模式将使企业改变传统的按照功能来配置人员组织结构,变成按照要实现的主要业务流程来配置,从而大大缩短主要业务过程的处理时间,降低产品成本。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作业正确、高效完成的必要条件。成本责任流管理要求相应的管理制度必须适应于企业的组织结构,服务于成本控制,使各作业单元责、权、利明晰,奖惩措施能够到位。在制订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不同特点,认真听取基层作业人员的意见,必要时要进行科学的模拟和测算,以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企业信息化需要集成的信息系统,以使各方面信息及时、有效、准确地传达到有关作业单元。信息技术支持是能够对成本责任流进行模拟执行、监督仲裁的技术基础,是成本责任流实现正确流动的技术保障。成本责任流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应该覆盖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部分,即每一个作业单元,以使全部的成本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到相应环节,从而保证成本责任流管理的实现。

篇3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开胸术后, 由于胸膜腔破裂, 空气进入胸膜腔, 压迫肺, 使肺萎缩, 又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胸内有渗血、渗液、积气, 因此手术后需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 以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 调整胸内负压, 维持纵隔正常位置, 促使术后肺膨胀, 从而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2011年3月至 2012年2月,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患者122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 男 75例, 女47例;年龄19~78岁, 平均57岁;疾病种类:食管(贲门)癌手术后66例, 肺叶切除术后30例, 全肺切除5例, 胸部外伤致血气胸21例。

2 护理

2. 1 保持管道密封

2. 1. 1 胸管和水封瓶之间的引流系统均应完全密封, 以免影响胸内压的调节。

2. 1. 2 引流瓶放置应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100 cm, 以预防液体倒流入胸腔[1]。

2. 1. 3 水封瓶的压力管应置于液平面下3~4 cm, 并保持直立位。

2. 1. 4 胸腔引流管周围要用油纱条严密包盖。

2. 1. 5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 应先双重夹闭引流管, 以免空气进入;病人下床活动时, 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

2. 2 观察和记录

2. 2. 1 水封瓶压力管中液面的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 并指示引流是否通畅, 一般情况下, 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大约4~6 cm, 若水柱波动过大, 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 若不波动, 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 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 应积极采取措施, 同时立即报告医生。

2. 2. 2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防止引流管扭曲、折转、受压或脱出[2], 正常情况下, 引流量应每小时小于80 ml, 开始为血性, 以后颜色转为浅红色, 不易凝血。若术后引流量较多, 血性黏稠、色鲜红, 且每小时超过200 ml, 连续4~6 h, 则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3], 应加快输液、输血速度,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并为二次开胸做好准备。若引流不畅, 可致胸内积液、积气, 压迫肺组织引起肺不张而致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引流量大, 每日1500~2000 ml左右, 颜色为黄白色或乳白色, 可能出现乳糜胸, 原因是胸导管或某一主要分支的损伤所致[4], 从损伤到临床出现明显的乳糜胸约2~10 d的潜伏期。食管(贲门)癌术后, 若引流液为微黄或暗红色粘糊状、浑浊的稀薄脓液、唾液或乳糜液, 说明有吻合口瘘的可能;若呈咖啡色或黄绿色混浊样, 脓性有臭味, 则证明已发生吻合口瘘。出现上述情况均应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3 全肺切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2. 3. 1 因全肺切除术后术侧胸腔成为一个空腔, 逐渐被渗出的血性液体所填充, 所以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 一般呈钳闭状态。

2. 3. 2 注意观察胸腔积液, 一般积液量应保持在第4肋间以下, 若高于第4肋间, 患者有呼吸困难, 可开放胸腔引流管排出积液, 一次量不超过200 ml, 速度宜慢, 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 导致心脏骤停。

2. 4 与活动 最常采用的是半卧位, 对开胸术后全麻病人清醒后给半卧位。如果病人卧向插管侧, 可在引流管两旁垫以折叠的毛巾, 以免压迫引流管。鼓励病人经常深呼吸与咳嗽, 以促进肺膨胀, 促使胸膜腔气体与液体的排出。经常协助病人更换, 当病情稳定时, 病人可下床或坐在床上活动, 以促进肺膨胀。

2. 5 脱管处理

2. 5. 1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 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消毒处理后, 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 并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插入胸膜腔内, 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

2. 5. 2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 立即用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 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2. 6 拔管的护理

2. 6. 1 拔管指征 48~72 h后, 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 24 h引流液小于50 ml,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 病人无呼吸困难, 即可拔管;全肺切除术后, 若胸液引流不多, 呈血清样, 24~48 h就可拔管。

2. 6. 2 拔管后观察 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3 讨论

通过对102例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使我们体会到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对病人术后早期恢复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孙即昆.肺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04~105.

[2] 朱元珏, 陈文彪.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854-876.

篇4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一、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目前存在的弊端

从目前情况看,影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成效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1.重“被动防范式”管理,轻“主动服务型”管理。目前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是一种单向被动的防范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造成管理成本高、管理实效性低、管理缺乏良性循环和流动人口响应度低等问题。

2.重突击性管理,轻长效管理。由于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管理面大,管理对象存在着其来源地、生活背景和素质上的差异,而现行管理方式和手段所体现的特征具有较鲜明的突击性和应时性,难以获取好的管理效果。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其长效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

3.重单一管理,轻综合管理。从目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实践看,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游离于社会和市场之外的管理格局。公安机关长期处于“孤军作战”和“单打一”的境地,还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

4.重强制手段,轻引导机制。当前的管理机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管理的单一性,即主要依赖强制性治安管理手段来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事实上,政府仅凭这种单一手段来解决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涉及外来流动人口的众多问题,一方面是管理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管理难以奏效,另一方面是失调管理将对城市和谐发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二、完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

结合目前管理实践状况,完善其管理的基本思路是:

1.以市场化运作为目标取向。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计划性适应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看,这种管理体制会限制人员的合理流动,从而最终限制而不是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在建设上,应体现与市场机制建设相适应的一致性,成为一种现代化管理的运行模式。

2.以在管理中提供服务为根本宗旨。“管理即服务”,社会管理的实质是公共服务性,实施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也应当体现这种属性。目前的防范型管理体制客观上把流动人口当作一种破坏性因素,易导致对其基本公民权利的忽视,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践存在缺失,致使管理机关与外来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冲突隐患,管理实践常常背离初衷。因此,以服务式管理取代原有防范式管理是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发展的改革方向。

3.以法治化管理为根本手段。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法治化管理,使其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依法管理是保障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管理目的的根本手段。

4.以教育为重要环节。现有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注重强调对其行为的控制和约束,而忽视对其思想观念的引导和对其整体素质的教育提高。因此,把教育作为其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是进行管理改革,克服现有弊端的重要内容。

5.以自我管理为落脚点。“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依靠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管理部门往往主要把外来流动人口看作需要严格管理和防范的对象,而忽视其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政府应探索外来流动人口自组织的理论问题,在实践上积极引导外来流动人口进行自我管理,这不仅能够降低政府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成效,而且还能满足外来流动人口的组织需求,有助于培养其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建立健全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法治化管理运行机制。(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流动人口管理专门法,而各地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实施细则,依法实施管理。(2)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运行机制,有效实施管理。(3)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政执行水平,保证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走上市场化、法治化和科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2.建立健全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利益引导机制。政府管理机关应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监督和搭桥铺路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外来劳动力市场,引导各种管理行为的受益人参与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作用。

3.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运行机制。(1)强化政府引导力度。目前客观存在的外来流动人口自组织存在着无合法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功能较原始、无经济来源等诸多不足,其能够发挥的正态效应无法凸现,迫切需要政府对其加以引导。(2)在政府引导下,构建外来流动人口自主管理网络体系,使其充分发挥群众性自律自助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能。(3)强化自组织参与管理的功能。政府可以法规和政策等形式明确的规定对自组织参与管理的具体内容、权利和职责等内容,确保其自主管理网络的运行有章可循,切实发挥辅助管理效能。(4)构建外来流动人口利益表达机制和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创设外来流动人口的利益表达平台和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使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成为“双向”的政府引导下的自主型管理。

4.建立健全长效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第一,管理部门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做好外来流动人口长效综合管理制度和实践程序的设计工作,为实现其有效管理奠定基础。第二,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以现有公安部门治安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劳动、工商、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的外来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现政府对外来流动人口网络化的系统管理。

5.建立健全教育服务管理运行机制。(1)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要摈弃防范式的管理理念,确立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新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2)加强对管理人员品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全面纠正重行政、重收费、轻管理、不服务的工作作风,践行“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理念。(3)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育服务形式和途径。通过采取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系统教育,有效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4)强化服务保障功能。第一,加强劳动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劳动监察功能;第二,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外来流动人口就业提供有效帮助;第三,发挥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外来务工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保障外来流动人口生命财产安全的功能。

6.建立健全责任追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并落实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主要在于:(1)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切实构建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以及公民依法进行监督的多层次网络体系。(2)要落实相关管理主体的责任。第一,落实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首要责任。第二,落实社区的组织管理责任。第三,落实企业“谁用工谁负责”的责任制。第四,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出租户的治安和计生责任。第五,制定政府的管理引导责任制,落实管理外来流动人口自组织的责任。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乐伟中.新形式下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5-10.

[2] 王义.流动人口自组织问题及政府对策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3(6):91-95.

篇5

【关键词】城市化;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并加强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并将流动人口的管理作为常态化的日常重要议程。

1 前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和特征。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然带来人口的频繁流动,而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肯定存在人口流动增加。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经济运行中的市场配置必然要求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流动人口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1.1 流动人口总量剧增,绝对比例增加。

经济社会的告诉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口的频繁流动,是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0 年居民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不一样的人口高达2亿6000 多万人,相比2000 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增加了80%。并且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比例正在高速增加,2010 年占到了近20%。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大大超过了本地常住人口,如广东省深圳市流动人口高达80%多;二、以青年为主,流向趋于广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分布已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重心,内陆较发达城市为中轴,西部中心城市为聚集点的格局,并且流动人口以80 后、90后青壮年为主;三、流动频率增强,管理难度加大。由于我国人口随着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遍及每一个角落。劳动着在选择工作地点时会综合考虑工资福利、工作环境、时间、交通等,以及对家人的照顾方面等因素,导致人口流动频率明显加快,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四、教育素质偏低,责任意识薄弱。虽然我国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开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年限不断提高,但高中文化和初中文化仍是流动人员的主体素质。教育素质偏低使得他们只能从事那些重体力、低收入,甚至高危险、低保障的活。加之缺乏亲和力、认同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五、刑事涉案面广。流动人口进城后,由于原有的生存社会支持保障网的断裂以及自身低就业竞争力,价值缺乏一定的心理辅导和有效法律包括,导致全国各地区很多刑事犯罪嫌疑人和被侵害对象中大部分涉及到了外来流动人口。

2 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管理的问题和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人口管理工作,但社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口管理领域的问题产生,特别是流动人员管理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观念的排斥性。

虽然流动人口给城市建设个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一些政府受传统狭隘思想的影响,流动人口被错误地看作是城市发展中的“敏感群体”、“边缘群体”、“流浪群体”等。

而且一些本地居民受“高人一等”的心理驱动,认识还停留在感性,有意地造成外来人员生活和工作的障碍;二、制度的二元性。传统的社会管理制度是人口流动的最大阻力。其中的户籍制度最大的弊端是将户籍与人们的享有的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其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直接挂钩。

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存在着相对流动人口来说不公平的附加功能;三、资源的分割性。由于流动人口管理涉及的部门和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虽然在各行政系统间建立部门合作机制,但规划不统一,公共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增加了人员管理的负担,导致人口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四、政策的自利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往往是依据地方政府的政策规章,而不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当本地利益和流动人口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会牺牲流动人口的利益来保护当地的利益;五、法制的滞后性。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依据法规以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规章为主,其内容大多是规范约束流入本地的人口,而没有本地人口外流到其他地方居住或工作相应的管理依据,导致了流出和流入管理的严重脱节,增加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困难。

3 和加强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创新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和服务优先的理念。相关部部门应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服务中完成管理,管理中充满服务。二是树立公平对待和开放包容的理念。维护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本着包容开放的政治态度,努力使流行人口享受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三是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流动人口法制理念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3.2 完善机制。

一是健全劳动力服务管理机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以及职业介绍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二是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包括不同部门、系统、机构间的合作。构建我国市、县、乡、村四级流动人口信息互享工作网络。三是建立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管理机制。

构建区域网络互动平台,加强协作,及时动态掌握人员的流动情况。

3.3 改进方法。

一是以证管人。采用“旅店式”管理办法,加强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二是以房管人。建立健全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东和租房者之间的责任。三是以业管理。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员工信息报送制,加强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四是以网管人。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工作平台,加强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更新等工作。

3.4 强化服务。

一是提供均等化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保障他们的权利。二是实行吸纳型服务。培养服务理念,享有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公共福利和服务,包括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三是开展奖励。对那些给本地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流动人口给予相应的入户奖励。四是推广自治式服务。

引导外来人员建立自治组织,加强该组织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关爱工作。

3.5 统一领导,协调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专门服务管理机构除了市县镇三级建立管理机构,配置专门管理人员外,社区或村要设立协管员或户管员,负责登记、管理、检查流动人口的工作。其次,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应将流动人口管理经费纳入到社会建设经费,考虑在本年度的财政预算中。最后,法制保障。借鉴国外管理流动人口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 温彬。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人本化取向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

篇6

【关键词】流程培训;手术室;保洁员;医院感染

手术室为实施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同时手术室感染控制也被视为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一项最艰巨的任务。在手术室感染控制过程中,保洁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感染的发生率产生直接的影响[1]。本研究使用流程培训手术室保洁人员,对比分析手术室保洁人员培训前后的工作质量,探讨流程培训在手术室保洁人员管理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工作在手术室的保洁员,共抽取其中的2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名,女17名,年龄35-47岁,平均(40.2±12.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10名,初中5名,高中5名。

1.2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期展开流程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考核其手术室各项工作合格率,对比分析保洁员培训前后工作质量。

1.2.1流程培训方法科室设专人负责流程培训、管理与考核。具体措施为:①制定培训计划与目标:以现有的保洁人员工作要求为依据,结合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制定保洁培训工作计划与目标,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计划、授课的方式、授课教案。②组织实施阶段:授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授课老师安排护士长、科室高年资老师及院感专职员授课,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③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布局及管理要求,保洁员工作职责及流程、手卫生、手术间管理要求及手术室卫生清洁制度、消毒隔离知识、标本送检制度、消毒液配制、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等;同时应强调保洁人员的心理素质、防护意识以及卫生意识的培训工作[2]。A、手卫生培训:指导保洁员学会七步洗手法,及洗手要求。B、消毒隔离知识讲座:消毒、隔离目的、方法,使其理解消毒隔离概念、改变不良习惯、牢固树立消毒、隔离意识、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保洁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性。C、手术室卫生清洁培训:介绍手术室卫生清洁的重要性,培养卫生清洁意识,清扫方法,术前针对手术间的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的消毒、绝不留任何死角;术后及时处理医疗垃圾。D、卫生用具使用及摆放培训:讲明卫生用具的分区使用、切忌混用、保持所有卫生器具的干燥卫生,手术室的毛巾、拖把等应做好标识,并应在专门区域进行清洗和晾晒,避免同其他科室的卫生清洁用具发生混乱。E、消毒液配制及注意事项培训:现场示范各种消毒液的配制,各种消毒液使用浓度、用法、用量及配置比例、并做成图表张贴在墙上。F、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置[3]培训:手术室医疗垃圾正确分类,有效封扎及打包收集方法、进行运送接收登记、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发生锐器刺伤等伤害,做好保护工作。G、自身防护知识培训:自身防护知识,工作服的穿戴的必要性,洗手以及隔离防护工作[4]的重要性培训。④考核:各种具体项目培训结束,分别由各授课老师逐个考核通过,保洁员培训时间、考核成绩进行登记备案。

1.2.2评价标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对保洁员展开综合素质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涉及有手术室医疗垃圾处理、消毒液配制、污染手术间的处理等工作,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能够完整准确回答问题者视为合格,回答不完整或者是不正确者视为不合格,并定期对其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能够符合医院手术室卫生清洁工作要求者视为合格,不符合者视为不合格,计算培训前后保洁员的考核合格率[5]。

1.3数据处理用SPSS14.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文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X2检验进行分析,以P

2结果

2.1口头提问合格率培训后保洁员口头提问考核合格者18例,合格率为90.00%,培训前合格者12例,合格率为60.00%,培训前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28)。

2.2工作质量考核结果保洁员培训前后手术室各项清洁工作考核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各项工作的合格率较培训前高(P

3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任务,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手术室内感染发生率的控制为其中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为艰巨的一项工作,保洁工作的质量对手术室感染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保洁人员展开相应的系统的工作培训,将对保洁人员管理的强化,提高保洁工作质量,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产生重要的临床意义[6]。本研究中,对保洁员展开流程培训,按照科学合理的培训工作流程,有针对性的对手术室保洁人员展开业务培训,强化其工作能力,从而实现提高保洁工作质量的目的,结果显示,培训后保洁员口头提问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具有明显提高;保洁工作质量考核结果显示,培训后保洁员各项工作的考核合格率均较培训前高,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培训能够实现强化手术室保洁人员管理,提高手术室保洁工作的质量,最终实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闫琰.医院保洁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2008,18(10):142-143.

[2]王锦萍,胡志霞.秦发伟综合医院保洁人员自我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2009,25(2):257-258.

[3]罗金光.王玉萍.加强医院保洁员工作预防医院感染[J].中外健康,2009,6(26):378-379.

[4]赵玉兰.医院保洁工自我防护存在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2008,25(10):435-436.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1 引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认可。现代物流的渗透性、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极强,涉及范围广,业务环节多,可以说是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连接各行各业的纽带而存在。现代物流是传统仓储与运输业务无法取代的,它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流通加工、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而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己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供应链条与链条之间整体实力的竞争。社会需要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通物流业务环节,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

然而,在我国从事物流各环节业务的工作人员中,真正接受过物流专业教育的很少,懂得物流技术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非常少,能够从战略高度对物流业的发展做整体规划及资源整合的人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在物流人才培养这个梯度上,进行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以及研究生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的紧缺已成为限制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另外,在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院校中,同时存在着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有些在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之前,并没有进行严谨的市场调研及岗位群分析,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脱离市场岗位需求,培养出物流专业毕业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鉴于以上种种问题,这里仅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办5年以来人才培养及教学方面的经验,谈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一点想法。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2.1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将与物流相关的职

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与分解,得出物流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的要求;在能力、知识、素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以及培养规格,从而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进度以及课程教学计划,并且进一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以及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

2.2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掌握运输、仓储、配送、采购、信息、营销以及流通加工等环节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熟悉管理职能、经济分析、基础会计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外语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以及物流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物流作业控制及相关物流作业设备操作与使用的能力;具备分析并解决采购、运输、配送和仓储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以及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具备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能力,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各流程控制与优化能力;拥有较扎实的物流及其管理方面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等。

(3)从业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物流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能取得本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2.3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分析,最后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根据专业特点培养“懂技术、知管理、善分析、精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四证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

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及完善

3.1 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明确本专业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由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并打造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使得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相对接,突显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及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走访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设计课程体系,最后请行业专家审核课程体系,提出修改建议,形成循环修改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3.3 确定及完善课程体系

(1)确定课程体系(见表1)。

(2)完善课程体系。

篇8

关键词:地下空间;施工问题;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在某地,工程长度约800米,宽度约50多米,是在闹市区挖出道路后施工建造商业综合体工程,地下一~二层,面积约40000m2。道路一头是火车站,另一头是汽车客运站,南北两侧大厦与商铺林立;施工场地狭窄,可供进出的通道口少(东、西、北各一个),场内、场外运输难(场内运输靠利用多台塔吊相互接驳),工效低,环境复杂、影响大,工期控制难,施工安全防护要求高 ,协调量大。

一、深层地下空间的特点

深层地下空间更容易实现工程合理布局和规划,有利于城市线状空间的直线化和点状空间的大规模化。而且,深层地下空间还具有更好的隔音、恒温、恒湿等性能,能满足一些文化设施、精密工厂、避难防灾等的要求,对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以及防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层地下空间的建设成本不一定都比浅部地下空间高,这是因为深度较大处,一般坚硬岩体的自稳性更好,减少了工程成本;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更有利于工程的直线化,缩短了工程长度;深层地下空间减少了对土地的影响,节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补偿费用。

由于地下空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开发深层地下空间之前,要认真评价其适宜性、安全性、经济性,既不对已经存在的地面及地下中浅层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也不影响后续可能的地下空间利用。中浅层地下空间利用与深层地下空间利用要共同发展,对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并不意味着放弃中浅层地下空间,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事业推向新的水平,在城市发展中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出现的基本问题分析

与地面工程相比,地下工程具有无限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如果盲目开发不但不能解决矛盾,而且会造成城市空间的极大浪费,破坏环境,甚至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下:

(1)地下空间在开发过程中规划协调不到位。现阶段,在涉及到一些功能分类细致、综合性较强的地下城市空间规划时,我国建筑领域的相关设计规划专业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不少功能分区规划严重滞后。而且规划中缺乏各分系统之间、各个设施之间的科学合理衔接。(2)地下空间开发无序,各行其是。供水、排水系统的搞水管,电力部门的搞电缆,人防部门的搞人防,没有形成城市的公共信息沟通平台,这势必造成地下空间的无序开发与建设,影响了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与发展,本可以利用一项投资产生多种效应的地下资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缺少法律依据。在涉及地下空间的管理时,其责任的界限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政策性规定。

三、深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关键技术

1、深层地下空间施工方案选择

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众多,主要有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顶管法、沉管法等,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考虑到场地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面交通状况,并做一定的技术经济比较,从而确定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法。这其中有的并不适合深层地下工程的施工,必须明确每一种施工方法的特点,选择更加适合深层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由于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众多,在确定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时,涉及到土力学、岩石力学、流变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多个学科,且实践性较强,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与设计理论又紧密相连。

2、深层地下空间暗挖施工技术

如何研究和改进新奥法及浅埋暗挖法在深层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在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上加以改进,形成一套适应于深地层条件下的施工工法值得我们探讨。目前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如在深层中推广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浅埋暗挖法要求在无水条件下施工,对于埋深较浅的地下工程的降水可能要容易解决一些,但是对于埋深为50m以下的深层地下空间来说,需要解决较多的难题;(2)浅埋暗挖法要求施工竖井,深层地下空间的竖井施工同样需要解决较多的难题;(3)适应于深层条件下的浅埋暗挖法隧洞的初期支护、一次衬砌、二次衬砌施工技术;(4)适应于深层地层条件下的防水施工与回填注浆技术。

3、深层地下空间机械化施工技术

深层地下空间由于埋深较大(地面以下50m),人员的进出不方便,便于采用机械化施工。盾构施工法、顶管施工技术是常用的地下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对于深层地下空间的机械化施工而言,无论是盾构法还是顶管法,除了要从机械本身的性能上提高抗高水土压力外,还要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分析并参考积累的地质数据库,经过试验和有限元的分析得出周围地层的应力与变形特点,从而分析出隧道承受的荷载,决定合适的衬砌类型,并考虑特殊阶段的受力情况,选择适当的深层地下空间机械化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四、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相关对策建议

1、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法规体系

鉴于目前国家层面上立法不足,北京市应结合具体情况,在不违反国家现有法律的前提下,通过相关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首先制定地下空间的总体法规,包括统筹规划与管理制度、产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等,必须明确法律责任的归属、判断和执行 ;其次将现有相关法规延伸、衔接至地下,以便处理好与地下空间利用、地铁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或冲突 ;再次应编制相关的《技术规范体系》以规范地下空间建设,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2、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成立专责管理部门。借鉴日本、台湾等地经验,可以从涉及的市政、规划、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行政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还可将各管网产权单位纳为成员单位,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主体部门的各项职权,赋予其综合管理、调度和审批权限,明确执法机构,赋予执法、处罚的权力和操作条例。二是建立管网信息共建共享机制。首先,做好现有地下管网的普查工作,从制度上、技术上入手,组织动员各相关单位的有效资源组成专门普查机构,尽可能建立健全北京市各类城市地下管网档案,保证其真实性,现有条件下确实无法获取档案信息的,必须拟定相关制度或规则,以确保在条件成熟或达到的时候可以及时获取并补充。其次,在不断汇总数据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包括储存、管理、分析、统计、查询、输出、更新等功能的地下综合管网电子信息系统,运用包括 GIS在内的科技手段加强对地下基础设施的管理。三是加强地下管网的维护与监管。应针对管网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各环节,要求各负责部门严格按照专项的管理制度及操作守则执行。

3、适时推广地下综合管廊

发展地下综合管廊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思路。北京市应立足于“先新建,后改造”的指导思想,采取“统一规划,新区先行,老城改造,相机靠拢”的实施原则,在现有综合管廊试点基础上,借鉴有关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总结问题与教训,结合本市城建和改造特点,适时推进,逐步扩大覆盖区域。综合管廊的规划和设定都应建立在对城市现状充分了解及对未来发展合理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建设规模,把握适度超前的原则,以达到改善城市现状、促进城市发展、控制建设成本的总体目标,从整体到局部,从建设期到运营期,从时间到空间,都必须综合考虑、逐步深化,并注意各步骤的可操作性。同时,可以从各地试点工程中探索总结,编制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工艺技术设计,土建设计技术,管线设计安装技术措施,综合管廊检查、验收标准和规范等。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转入地下是全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人类的契机,人们不光要进行富有时代气息的高楼大厦、高架桥的建设,更应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和科学技术以及绿色空间设计理念进行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建设出立体型、生态型的城市。期望我们未来的地下空间是一个功能化、人文化、智能化兼备的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篇9

1 总体业务描述

本文设计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针对单位人事管理单位管理职工档案信息和管理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并结合单位人事管理通用的管理功能和操作习惯等特点开发设计的一个基于WEB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单位职工可以通过该系统变更、调整、申请等业务。人事管理员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查询,财务可以对工资信息发放,单位领导可查询职工具体情况。

1.1 系统业务流程

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现行业务处理流程,一是公司员工登录和查询信息业务流程:登录、进入查询模块、查询信息;二是系统操作员登录和后续相关操作的业务流程:登录,进入处理模块,查询处理信息。其次进入修改和添加模块,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相关信息。

1.2 系统数据流程

数据流程表示求解某一问题的数据通路。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过中,还将使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所谓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分为员工和操作员登录的两大部分,员工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注册信息后可登录界面,进而进行查询。对于操作员登录后能对登记的信息进行修改和维护等操作。

2 系统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配合数据流程使用的工具之一。在结构化分析时所定义的数据字典,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程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数据源点和终点。

2.1 系统的主要数据流

1. 流 名: 登陆验证

位 置: 操作员"登陆处理

定 义: 登陆验证=操作员姓名+密码

2. 流 名: 验证结果

位 置: 登陆处理"操作员

定 义: 验证结果=[登陆成功|用户未注册|密码错误]

3. 流 名: 登记信息

位 置: 登记处理"人事管理基本信息

定 义: 登记信息=人事管理基本信息

4. 流 名: 登记结果

位 置: 人事管理基本信息"登陆处理

定 义: 登陆结果=[成功|失败]

5. 流 名: 员工注册

位 置: 员工"登陆处理

定 义: 员工注册=员工基本信息+密码

6. 流 名: 注册结果

位 置: 登陆处理"员工

定 义: 注册结果=[注册成功|注册失败]

7. 流 名: 员工登陆

位 置: 员工"登陆处理

定 义: 登陆验证=员工姓名+密码

8. 流 名: 登记结果

位 置: 登记处理"员工处理

定 义: 登陆结果=[成功|失败]

9. 流 名: 查询要求

位 置: 员工处理"人事管理基本信息

定 义: 查询要求=员工姓名

10. 流 名: 查询结果

位 置: 人事管理基本信息"员工处理

定 义: 查询结果=[人事管理基本信息|失败]

11. 流 名: 系统维护

位 置: 登记处理"人事管理基本信息

定 义: 登记新到员工的基本信息、人员调动、福利、出勤、请假、基本工资、操作员授权等

12. 流 名: 维护结果

位 置: 人事管理基本信息"登记处理

定 义: 把登记的员工的基本信息、人员调动、福利、出勤、请假、基本工资、操作员授权信息等反馈给操作员。

2.2 系统的主要数据存储

1.数据存储名称: 操作员授权

输 出: P1

数据结构: 操作员姓名+密码

2. 数据存储名称: 人事管理基本信息

输 入: P1

输 出: P3

数据结构: 员工的基本信息、人员调动、福利、出勤、请假、基本工资信息等

3 数据存储名称: 员工信息

输 出: P2

数据结构: 员工姓名+密码

3.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从功能上看,该人事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七个子功能模块:人员基本信息管理、人员档案信息管理、工资管理、考勤管理、休假管理、统计查询和系统维护。

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子功能模块与系统权限管理模块相结合,将人员权限落实到每一个人,在系统中授予相应的权限,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员档案信息管理子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照片、户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最高学历、家庭状况、主要简历等。

工资管理子功能模块:工资帐套管理、工资档案结算等。

考勤管理模块:该模块分为基本考勤、加班考勤和出差考勤三部分

统计查询模块:包括人事档案查询、职工调整查询、合同续签查询、职工培训、奖惩、考核查询、工资档案查询。

系统维护模块:模块包含单位设置、数据字典、自定界面、编号设置、提醒设置等。

每个包一个子功能模块,分别对相应的事务进行管理。用例中包括5个用例:领导、人事档案管理员、财务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职员。

人事档案系统:人事档案系统是劳动人事管理系统中的核心模块之一。人事档案管理员可以管理人员档案信息,进行人员相关信息职评定修改、调动管理。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需要,添加部门,删除、更新部门,管理系统基本资料。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员的职责尤为重要,该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人才培养投入的各种经费管理,包括工资等等多种经费的管理。

综合查询:此模块功能简单明确。领导登陆后可以查阅任何信息。

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产品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而必须具有且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

(1)系统的完整性

系统的完整性指为完成业务需求和系统正常运行本身要求而必须具有的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用户不能提出的,典型的功能包括联机帮助、数据管理、用户管理、软件管理和在线升级等。

(2)技术适应性与应用适应性

系统的适应性与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的概念相似,也表现产品的一种应变能力,但适应性强调的是在不进行系统设计修改的前提下对技术与应用需求的适应能力,软件产品的适应性通常表现为产品的可配置能力。

(3)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

指系统对业务和技术需求变化的支持能力。当技术变化或业务变化时,不可避免将带来系统的改变。因此不仅要进行设计实现的修改,甚至要进行产品定义的修改。

篇10

    教师培训渠道单一,培训力度不够人才的塑造离不开培养,独立学院的教师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院校,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自然是提升其办学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就目前而言,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很多教师除了岗前培训和一些必要的培训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培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未引起足够重视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各种便利。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数字化校园和办公信息化等也必然是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很多独立学院仅有基本的门户网站,没有建立独立的信息化人事管理系统,有些学员甚至还停留在人工办公阶段。

    独立学院人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模式新,较少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束缚,因此,其人事管理理念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创新型人事管理理念的推动,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才能得以推广。在传统的高等院校人事管理模式中,由于参与人员过多,分工过细,流程较多,工作效率普遍较低,管理质量收到严重影响。独立院校在新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其人事管理需要精简管理人员,节约人力资本,提倡高效的服务流程。一般通用的是“圆桌”式的业务流程设计方式,即由一个人来统一的受理人事业务,分别明确并且督办需要他人协助事项,最后进行汇总,并且由受理人来反馈。独立学院对这种流程设计的改变导致了MIS引进困难的问题,这使得独立学院无法找到适应其人事管理的业务流程HRMIS。

    最早创立独立学院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经过长时间的人事管理信息化探索之后,引进通用HR-MIS,却最终因为其无法适应该校的工作特点而遭淘汰。分析其原因,首先,数据列表式制作的业务管理功能运行的基础是完善的数据,而学校对于数据流和业务流上的统一考虑不足,导致“圆桌”式业务流程无法实现。其次,系统由于在创设初期的不完善,导致对于登陆的用户数加以限制,使得该系统在用户权限方面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多机用户及多用户在线协同办公。另外,数据指标和人员结构在对传统高校人事管理模式的套用上与独立学院自身的独特指标之间发生了冲突;在业务流程的操作过程中只能针对于某一类人事管理制度,无法体现差异化政策。因此,独立学院在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系统软件进行开发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

    独立学院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不仅是最早的独立学院,也是独立学院办学的典范,因此本文对独立学院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分析仍然以其为例。2001年,该校引进了金益康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虽然该软件在2003年被淘汰,但是为后来人事办公软件的系统开发起到了先驱性的作用。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对外购软件的费用以及适应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该校在2003年决定自主研发专门的管理工具。

    人事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点是高效。独立学院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方面要公开规章制度,使办事流程快捷而透明,注重“行政方向”向“服务方向”的转变。浙江大学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集中体现了“高效、人性、精准”,在信息系统支持与业务流程重组方面功不可没。例如新员工报到环节,该环节业务流程比较复杂,员工需要首先填写登记表,然后发放聘书以及填写入职单等。员工在入职流程的办理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部门,对于很多信息都要进行重复登记,浪费了大量时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对这一流程的重组给予了重视。在员工报到后,管理人员通过登录信息系统,可以为新员工注册新的身份。根据系统的提示,新员工可以依次填写包括基本信息、工作履历在内的个人信息。在所有这些网上信息填报完毕之后,系统会自动打印聘书和聘用合同,然后再向相关部门发送员工的报到通知,之后用户便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登录查找新员工的相关资料。

    系统通过登陆员工信息,能够用数据库技术详细显示员工信息,这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全面性等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系统规范。员工的个人界面会有数据共享以及辅助决策等多种信息工具,对于同一机构的编码、各种表格格式以及业务流程的操作规范等都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对数据进行综合改革与修复时,考虑到系统用户的安全性以及运行速度等,一般会采用C/S体系,这样做出来的软件从专业角度来看更为规范,也更适用业务人员的使用习惯。开发软件一般采用Delphi语言,因其与VC和JAVA等语言相比,更加简洁高效而且功能强大。另外,Delphi更实用,它除了能提供各种集成开发工具之外,还可方便地获取免费的第三方控件程序。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人事管理信息化对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管理观念,健全各项体制制度在目前独立学院的职工构成结构中,除了年轻硕士、博士毕业生之外,就是依托于母校的老教授等,他们对于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不高。独立学院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考虑到这类员工的现实条件。另外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的时代意义,导致董事会成员在编排与管理上也存有缺陷。董事会成员没有很好地履行责任,做到相应的教育投资工作,这在人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校的基础建设无法按照预定要求来完成,基础设施的不到位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