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政策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契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企业公司制改造
非公司制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改建后的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上述所称整体改建是指不改变原企业的投资主体,并承继原企业权利、义务的行为。
非公司制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其部分资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在新设公司中所占股份超过50%的,对新设公司承受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国有控股公司以部分资产投资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控股公司占新公司股份85%以上的,对新公司承受该国有控股公司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上述所称国有控股公司,是指国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国有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国有控股公司。
二、企业股权转让
在股权转让中,单位、个人承受企业股权,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
三、企业合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合并改建为一个企业,且原投资主体存续的,对其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四、企业分立
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五、企业出售
国有、集体企业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并且买受人按照《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与原企业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税。
六、企业注销、破产
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注销、破产后,债权人(包括注销、破产企业职工)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凡按照《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与原企业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税。
七、其他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债权转股权的企业,对债权转股权后新设立的公司承受原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篇2
关键词:资产转让 税收政策 释疑
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变革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转让、资产转让、企业合并、企业分立等事项。企业重组事项相对复杂,政策性比较强,涉及的税收政策也比较多,一般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契税等,对有关政策的理解和合理应用是重组事项科学决策和开展节约税负的基础。为了便于理解,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具体分析相关税收问题。
[案例介绍]
2012年,甲公司由于长期亏损,难以继续。目前资产账面净值7 000万元(总资产8 000万元,长期借款1 000万元),实收资本10 000万元。经评估资产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其中:土地及房产6 000万元,机器设备2 000万元,存货1 000万元。公司准备处置上述资产。
处置资产的方式很多,可以破产清算,也可以通过资产转让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假设公司准备通过资产转让的方式来处理资产,转让完成后,甲公司注销。甲公司将账面净值为7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的全部资产转让给乙公司,甲公司的原股东成为乙公司的股东。乙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乙公司向甲公司原股东支付的对价包括:本公司股票3 000万股,乙公司股票每股面值1元,公允价值2元,股票价值6 000元;另外乙公司以银行存款代为偿还甲公司的长期借款1 000万元,乙公司再支付给甲公司有价证券公允价值2 000万元。
[相关税收政策及会计处理]
1.关于营业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不征收营业税。显然,甲公司资产转让中无需缴纳营业税。
2.关于土地增值税。
上述方案涉及土地及房产,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第三条关于企业兼并转让房地产的征免税问题规定,“在企业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土地增值税”。根据该文件,这是一项递延纳税的规定,将来受让企业转让土地、房产时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所以甲公司资产转让不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
3.关于增值税。
资产评估增值转让一般需要缴纳增值税。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显然,甲公司将全部资产业务整体转让处置,符合该规定。所以上述资产转让行为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4.关于契税。
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交易一般都涉及契税。案例中土地房屋转让是否需要缴纳契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国有、集体企业整体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并且买受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与原企业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与原企业超过30%的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减半征收契税。基于此条款规定,如果乙公司能够承接甲公司全部职工,并签订不少于三年的劳动合同,则适用此政策条款,免征契税。
5.关于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相关政策相对比较复杂。根据《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一般分为两类,即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根据《通知》第五条,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通知》第六条规定,企业重组符合本通知第五条规定条件的,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对于资产收购,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或者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的,可以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对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被收购企业资产全部进行转让,大于75%;但是股权支付占总交易总额的比重为66.67%[(2×3 000)÷(2×3 000+2 000+1 000)]
根据上述情况,考虑到甲公司在此次转让中并没有现金流入,是否有可能按照特殊性税务处理来争取税收优惠呢?
假如甲公司希望利用特殊性税收政策,则资产处置的方案可以依据条款重新设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乙公司股权支付的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则符合特殊性重组条件,可以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例如,甲公司转让全部资产,乙公司以本企业股票4 000万股支付甲公司,每股2元,股票价值8 00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公允价1 000万元有价证券给甲公司。则乙公司股权支付占总交易额的比重=(2×4 000)÷(2×4 000+1 000)=88.89%>85%。根据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交易中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非股权支付)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转让企业取得受让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企业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受让企业取得转让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如果根据特殊性税务处理,转让方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如下:甲公司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在经省级税务机关确认后,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所得或损失。“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股权支付”对应的甲企业被转让的资产计税基础=(7 000÷9 000)×8 000=6 222.22(万元)。股权支付有关资产转让所得=8 000-6 222.22=1 777.78(万元)。但是根据规定,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所得。对于非股权支付(有价证券)则需要确认所得。非股权支付对应资产转让所得=(被转让资产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公允价值),即:(9 000-7 000)×(1 000÷9 000)=222.22(万元)。“非股权支付”对应甲公司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1 000×(7 000÷9 000)=777.78(万元),所以应交所得税=222.22×25%=55.56(万元)。甲公司按照1 000万元确认收入,有价证券的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特殊性税务处理甲公司仅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55.56万元,与一般性税务处理相比节约所得税444.44万元。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
5.梁明.对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问题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2,(09).
篇3
关键词:加入wto;税收政策;调整;不同影响
一、加入wto后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我国加入wto是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也是和现代市场经济逐渐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将牵涉到我国税收的重新设计和调整。高效、公平、透明、法制,将是我国税收调整的基本政策,其实施的成效对确保我国入世后获得经济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一)加入wto要求我国建立新的符合国际规范的税收制度
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wto(gatt)一直致力于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提供相对公平、稳定和充分竞争的环境,其所确立的一整套规则体系也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为处理国家间税收关系和处理涉及外国公民或法人征纳关系的行为规范。具体而言,wto在税收上的约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国民待遇原则。即税收无差别待遇原则。这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税收惯例。它要求一国税收可以区分征税对象(即征税客体)的不同而设有不同的税种,不能因纳税人(即负税主体)的不同而税负各异。应当是不分纳税人的国籍(中、外籍)和资金来源(内资和外资)都依法负有同等的纳税义务。
在全面理解wto有关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上,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该原则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是间接税,对于所有税和财产税等直接税种的国民待遇问题,则属于wto规则未加规范的领域。因此,要结合国际税收规范和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政府承诺全面理解税收国民待遇原则。二是该原则所谋求的是给予同等纳税的义务,不受税收歧视的权利,但只要不扭曲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它并不限制基于本国政策给予外资和进口产品的税收优惠,也不限制对内资或国内产品征税和税率调整。任何国家的税收都不可能不体现政策,而没有差别也就没有政策。三是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根据各成员国经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协议实行,而且在协议中一般都根据不同国家的开放程度规定了不同的过渡期。
2.最惠国待遇原则。它主要要求在货物贸易上不仅税制、税收政策公平,而且要求税收征管、征收方法公平,以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关税环境。
3.市场开放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该原则要求在wto体制下多边谈判的基础上,任何缔约国都要大幅度削减关税,消除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以不限制其他缔约国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开放本国市场。
4.公平竞争的原则。该原则要求用市场价格参与国际竞争,禁止成员国采用补贴或者倾销的办法。这一方面要求进口方在利益受到损害或威胁时采用反补贴或者反倾销措施,同时对税收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税收优惠的实施提出了不破坏公平竞争的要求。
5.透明度原则。要求成员国通过在报刊上刊登或设立查询点或通知wto等各种方式,及时公开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及与其他成员国缔结的足以影响其贸易政策的协定。wto规则还特别规定,如果一个成员需要提高关税或者其他税、费的税率、费率,必须提前公布,否则不得实施。
6.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在wto体制中根据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设置了种种例外条款,如幼稚工业保护条款,关税可较发达国家高,可继续享受普惠制、可利用“宽松条款”等等,无疑是wto在追求实质公平方面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原则下,我国可以“合法”地利用其身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体遵循一般规则的前提下,灵活利用这些“例外”优惠,赢得一个短暂的缓冲期。
(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新的形势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存在通货紧缩的趋势;从微观上看重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自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始终没有调动起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这与现行的税收政策不无关系。
1.1994年税收改革在当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选择了对投资课以重税的政策取向,已明显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生产型增值税制,它只抵扣了原材料、燃料等所含的税额,而不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额,实际上是重复征税,特别是对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企业的重复征收问题更为突出,抑制了投资,不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而且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如果换算成国外“消费型”的增值税,则税率高达23%,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2.目前我国内外资企业税收负担差异的矛盾已经积累到必须加以解决的程度。加入wto前,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和进口设备实行特殊的低于国内企业待遇的税收政策。这是基于我国国情,服务于对外开放政策,适应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演进而形成的,对我国引进外资和经济增长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一是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外资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面比内资企业宽。据一些资料反映,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比内资企业低1/3到1/2左右,使得外资的投资回报率一般要高于内资的投资回报率,致使国内资金投资受到约束,放大了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挤出效应”,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二是税收流失严重。据一些研究报告估计,1996年,中国对外资的税收减让使税收流失达1300亿元,1997年这个数字约为1700亿元。税收收入的流失构成了吸收国外投资的重要成本。三是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背景是我国的高关税壁垒和大量的非关税限制的存在。加入wto后,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直接竞争压力,如果不调整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我国企业的竞争劣势将更加显著。
3.税种配置的不合理抑制了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空间。我国目前仍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项流转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60%.而其中增值税收入比重畸高,整体税收的走势过度依赖增值税,抑制了国家财政支持积极的产业政策的能力。而且,同国外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仅为15%左右,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功能乏力。现实是我国贫富差距的程度在惊人的发展。这一方面降低了社会资金的边际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相对贫困人口比例的增加也限制了社会消费,使积累和消费的矛盾更加突出。
4.税费不清加重了政府财力不足与企业负担过重的矛盾。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各类收费数额预计占我国gdp的10%以上,而我国各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接近12%,二者相加的总体负担大约在22%-25%之间,我国与国际可比的宏观税负不算重(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平均税负为17%,含社会保障税),但总体负担并不轻,重就重在非税负担上。过多过乱的收费不仅使企业不堪重负,而且侵蚀了税基,减少了政府的可支配财力。
二、加入wto后我国税收调整的主要走向
(一)在降低关税总水平的同时,完善国家主权利益的关税保护体系
1.在逐步降低并约束关税总体水平的同时,合理调整关税税率结构。根据入世的有关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降低并约束关税至9.5%~9%.大多数产业的最高关税要降到15%以下,极少数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实施保护的幼稚产业的最高关税也要约束在30%以下。
另一方面,随着关税总体水平的降低,我国要依据有效保护理论和关税结构理论,利用wto规则关于允许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例外条款,并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要求相结合,不断合理调整关税税率结构,形成“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制成品”、“比较优势明显产品到比较优势不明显产品到缺乏比较优势产品”的由低到高的梯级关税税率结构,以体现对产业的不同保护。
2.大力清理整顿和削减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措施,逐步统一名义关税和实际关税。我国关税名义税率高,但实际征收率却低。近两年尽管打击走私和加强征管力度明显加大,但实际征税的数额仍不到按名义税率应征数额的1/4.主要就是因为关税减免太多,税基过窄。今后,关税优惠的重点将逐步倾斜到国家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上来,同时要注意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在关税政策上的平等待遇。
3.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严格实施把加工贸易纳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或指定的保税工厂、保税仓库进行保税管理的制度,把现行的“不征不退”改为“有征有退”。“入世”之后,中国将实行彻底的零税率。
4.调整税制结构,增补重要关税。工业化国家现行的关税税目总量一般为1万多个,而我国关税税目总计只有7000多个。因此,要细化税制结构,增设新的税目,同时增补一些特别关税,如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紧急关税等。
5.利用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规定的较大的灵活性,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卫生、环保产品可以按产品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实行差别性进口税收政策,将某些不合要求的国外产品阻在关外。这也是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常用的国际惯例。
(二)建立能保持收入水平可持续增长和满足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税收结构
1.对不符合中国入世规则要求的税收政策进行清理、调整和修改,并废除不符合反倾销和反补贴原则的税收政策。
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
(1)进口产品税负高于国产品。如对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而进口不免税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饲料等免征增值税;进口粮食等农产品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对销售自产粮食等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的商业企业计算缴纳增值税可以按收购价款的10%作进项税额抵扣。
(2)对一些含有无形资产的产品,进口时征收了增值税,进入国内后,还有可能对其中的无形资产再征收营业税。而同样的产品,在国内则一般按照混合销售只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
(3)限于国产设备的技改项目投资抵税。从1999年7月1日起,对内资企业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购置的国产设备,可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所载价税合计金额的40%,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时,可以延续在不超过5年期限,用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抵免,并且对准许投资抵免的国产设备,企业仍可按设备原价计算折旧。
不符合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税收政策有:
(1)按出口业绩减免税。如外商投资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法减免税期满之后,如果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负担率不得低于10%.外国投资者再投资于产品出口企业100%退还所得税。这种对出口企业特殊的所得税优惠,构成了对本国出口产品的直接税补贴。
(2)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向我国公司、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由我方用产品返销或交付产品等供货方式偿还价款的本息,免征预提所得税,可能被作为出口补贴。
(3)“以产顶进”和“以出顶进”等有替代进口性质的补贴。为了鼓励加工出口产品的企业使用国产钢材,国家对宝钢、鞍钢、首钢等27家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的钢材,实行“以产顶进”办法给予免、抵、退税。再如,为了解决国产棉花积压,鼓励企业使用国产棉加工出口产品,对国产棉实行“以出顶进”,给予免、抵、退税。
(4)对国内特定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铸锻件、模具产品等实行的增值税先征后返。
(5)对国内远洋渔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此外,我国还要废止那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税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屠宰税等。
2.逐步统一税制,促进公平竞争及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的税制体系。
(1)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在税收上享受的超国民税收优惠待遇将逐步取消,以间接性的和产业导向性的税收优惠来取代现行的普遍性外资税收优惠。预计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将允许特区自行决定是否继续给予外资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但时间不会太长。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预计可能需要3年时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国内企业为33%;外资企业为15%,甚至更低)趋向于折衷水平──25%.
(2)逐步调整进口机器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原内外有别的其他税种。
(3)增值税要由目前的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这将与国际上通行的消费型制度下所有的外购帐目都可以抵扣税金相一致,从而使国内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抵扣,降低生产成本。
(4)适当扩大消费税征收品目,实行有差别的消费税税率。最主要的措施是对一些特定行业如餐饮、夜总会、按摩等娱乐业和一些服务性行业以及包括烟、酒、化妆品、珠宝等奢侈高档消费品(现时烟、酒、化妆品已在批发层面征收消费税)开征高消费税,税率按行业不同,如电子游戏机等的消费税,可能高达20%.其次对国内供应能力不足并且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非生活必需品和国内有开发潜力但没有形成实际生产能力的产品,如大排气量轿车、部分汽车配件、数字化产品(部分应用软件、影碟)等等,也实行较高的消费税税率,反之则实行较低的税率。与此同时,香皂、护肤品等老百姓日常消费品将不再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此外,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也要考虑征收消费税。
(5)为减轻农产品市场放开后对农民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应以建立新的农业税收为核心,通过农业税收改革、规范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以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并减轻开放农产品市场后给农民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新的农村税制应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6)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开征遗产税和社会保障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维持失业和无业人员的最低生活标准,保持社会稳定。
(7)积极推进“费改税”改革,调整地方税种,建立起以规范的税收收入为主、收费为辅、税费并存的政府收入体系。
3.为促进国内经济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提高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灵活运用wto规则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新的产业政策的要求,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税收政策,主要有:
(1)加大对农业、企业技术进步、科研成果转化、环保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比如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对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即对国内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和集成电路产品可按法定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2)对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企业如纺织、家电、矿产品、建材产品等,实行加速折旧等间接方式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
(3)充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对贫困地区的补贴方式。当前主要是配合西部开发战略,鼓励内资和外资企业到西部投资,并实行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
(4)对在能够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大型、高科技的投资项目,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环保等产业部门的国外投资继续实行税收优惠,并逐步以间接优惠为主。
(5)应降低我国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以增强国内金融业的竞争能力。
4.随着税收在参与国际之间的权益分配日益重要,为防止税收流失,进一步完善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税收政策。主要对转让定价、国际资本流动和新兴产业应税行为的认定、适用税种、税收管辖权、税收抵免等有关问题进一步研究,加快制定和完善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国际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的相关税收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主要是指明税收调整的方向,并不意味着我国加入wto后都会立即发生改变。尤其是调整的两个重点,增值税的转型和改革对外商的税收优惠政策会实行渐进式调整策略,分步实施,平稳过渡。
三、对经济影响的静态分析
(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我国即将到来的重大税收调整从经济上讲,通过转变税制,扩大税基,公平税负,实际上起到了减税的作用,将对生产和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减税让利,明显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就是个有力的证明。减税之所以会具有扩张效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税额的大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可支配利润的多少。根据市场原则,企业之所以要投资和经营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这里的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在交纳流转税、所得税和其他税之后,留归企业可支配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减税会直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增强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同时,调整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的级距,事实上降低了边际税率,提高了普通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2.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消费型增值税由于向资本有机构成高、抵扣比重大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消除了税负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上的过高累退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以及基础产业较为密集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现行税收优惠的改革,体现了税收政策与政府产业政策、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政策的协调。关税和国内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加强资源税、财产税、房地产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发挥税收对生产经营的“硬约束”机制,避免对资源、劳动力、房地产的浪费,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促进出口。我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经近年的调整,已达平均15%的水平,但仍低于一般产品17%的法定税率,留有一定的降低税负的空间。而且现行增值税的税率要比现在的名义税率高,即使出口全额退税也仍然不能退尽,这样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出口产品得以彻底退税,有利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此次的税收调整有望为我国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据估计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每年可新增投资1%,第3年gdp可增长0.59%,税收减少1%,当年经济可增长0.25%,从中长期看又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强其宏观调控、实施产业政策的能力。
(二)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1.关税调整的影响,会明显有利于那些具有零部件出口优势、原材料进口和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随着我国反倾销、反补贴税的制订和实施,国内钢铁行业、造纸行业对国外公司的反倾销诉讼将有更完善的法律环境。关税降低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如汽车、电信设备、医药、化工等行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化学制药类和生物制药类中短期内受的冲击也会比较大。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则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将面临长期的挑战。
2.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受益最大的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反过来说,对资本构成低的企业,可能会有负面影响。目前的转型可能分两步走,首先在税负较重和重复征税严重的行业如传统的煤炭、冶金、钢铁行业以及鼓励发展与投入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行转型,以推动其发展,然后再推广到其他行业。这样既可以减少大量进口产品由于实际税负低形成的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优势,减轻对幼稚产业的冲击,还可以鼓励国内这些原本税收负担较重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获得较快的发展,甚至还可以促进外国资本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直接投资,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
3.所得税率统一是大势所趋,对外资企业以及特区内企业都会有影响。根据有关部门2000年颁布的政策,各地实行的对上市公司所得税先按33%的法定税率征收,再返还18%、实征15%的优惠政策将在2001年年底到期。但我国优惠政策的调整会使一些行业和企业受益。高新技术产业和西部地区的企业,由于它们普遍继续享受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优惠,对于这些企业的相对盈利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4.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对一些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和烟、酒等行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啤酒和平价白酒生产企业,由于竞争激烈,增税负担难以转嫁,企业赢利能力必然受到制约。对一些农业企业而言,由于国家已停止实行对从事肉禽蛋、水产品和蔬菜批发业务的企业增值税先征后返的税收政策,也会使其收益减少。随着国家有关补贴政策的逐步取消,预计受影响的行业和企业会增加。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的减免措施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 中国加入wto与税收改革[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闵宗银。 刍议加入wto后的我国金融税制改革[j]. 新金融,2000,(1)。
[3]杨之刚。 适时推进税制调整[n]. 经济参考报,2000-07-05.
[4]毕伟强,林荔丹。加入wto,中国税收将有改革[n]. 中国税务报,2001-02-23.
[5]郭振林。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税收政策[j]. 福建税务,2000,(2)。
[6]李明。 关税调整怎样与加入wto对接[n]. 中国信息报,2000-12-03.
[7]钟音。 加入wto后,如何运用税收优惠政策[ol].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1年08月23日。
[8]刘隆亨。 加入wto对我国税收的几点影响[j]. 财贸经济,2001,(2)。
[9]隋丽。 我国加入wto后的税制模式选择[j]. 涉外税务,2001,(3)。
[10]证券明报社。 ab股印花税率今起降至2‰[n]. 证券时报,2001-11-16.
篇4
一、企业兼并的征税原则
对企业兼并活动的税制设计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经济促进原则
公司的合并、兼并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力的正当经营管理决策行为。在企业合并、兼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公司与公司、公司与股东之间的财产转移、股息分配和赠与,涉及有关的税务问题。对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不应阻碍企业这种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行为,而应促进其发展。从我国来看,企业兼并活动始于80年代初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战略后,企业兼并、重组活动更趋活跃。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促进正当的企业兼并活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二)防范原则
从企业兼并的动机看,可以分为经营战略兼并与税务型兼并。前者主要是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兼并,达到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力的目的;而后者主要是从税务出发,企图通过兼并,达到转移资产和利润、逃避或减轻税负的目的。对经营战略型兼并应当鼓励,而对税务兼并则应制定严密的税务防范条款,以防止企业通过兼并有意逃税。
二、企业兼并的税收政策调
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分析,企业兼并活动的税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纳税义务的确定
在企业兼并活动中,原公司法人资格的变动必然涉及到公司法人纳税义务的重新确定。在购买式兼并中,被兼并企业已消亡,其法人资格也随之消失。那么,对被兼并企业的旧纳税义务(补缴欠税的义务)与新纳税义务(兼并后的纳税应该如何确定等),依据兼并企业应该承继被兼并企业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原理,兼并企业应该承继被兼并企业旧的纳税义务,即一方面承继被兼并企业旧的纳税义务,补缴欠税;另一方面,承担兼并后新企业的纳税义务。
从我国企业兼并的实践来看,关键是如何解决被兼并企业的欠税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将进行改制的企业应提前向税务机关申报,由税务机关首先对被兼并企业进行清算,对其欠缴的税款在改制前积极清缴入库;(2)对被兼并企业确实无力缴纳的欠税,由兼并企业承继,并限期缴纳;(3)对兼并企业在限其内补缴原企业欠税确有困难的,一律不能冲销欠税,而是先挂账,待效益好后及时缴纳入库。
(二)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
在企业兼并活动中,由于兼并公司与被兼并公司之间的资产转移,盈亏冲抵,必然会引起税基的变动,从而影响应征税额的升降。分税种来看,企业兼并活动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最大,计征最为复杂,因此,我们将着重考察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
1.资产计价的问题。
在企业兼并活动中,对兼并企业购入被兼并企业资产的价格采用何种标准判定,其结果是不同的。如果采用被兼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来衡量,则它基本反映了其资产的历史成本,而兼并企业计提的折旧额以资产的历史成本为依据;如果采用当前的市场价值计价,在资产的市场价值大大超过其历史成本的条件下(这种情况在通货膨胀时期尤为显著),则兼并企业的资产价值总额将增加,而计提折旧也随之上升,从而使兼并企业享受到增加折旧额避税的好处,这正是某些避税型企业从事兼并活动的税务动机之一。为了贯彻防范措施,我们也应向以达国家一样,在税法中规定以被兼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帐簿价为兼并企业收购被兼并企业资产的价格。
2.经营亏损与经营利润冲抵的问题。
避税型兼并企业的税务动机之一就是寻求一个有大量净经营亏损的企业作为兼并对象,以期通过兼并活动,使自身的大量盈利与被兼并企业的大量亏损相冲抵,减少新公司的应纳所得额,减轻纳税义务。发达国家的税法对企业兼并活动中的盈亏冲抵一般都有所限制。例如,日本税法规定,合并企业与被合并企业之间5年内不允许进行盈亏冲抵;美国的《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对原税法较宽松的净经营亏损结转条款进行了修改与限制。税收改革法案规定,如果一家亏损公司在3年内发生了超过50%所有权的变化,对净经营亏损的使用将受到一个年度限额的限制,可以用来扣减收益的净经营亏损不得大于所有权变化日亏损公司的价值与长期免税债券利率的乘积。
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来看,仅规定企业当年发生的经营亏损可向后转5年冲抵经营利润,而对企业兼并中的经营盈利与亏损相抵的问题未做特别规定。因此,应针对避税型企业兼并活动做出经营利润与经营亏损冲抵的限制性规定。
3.资本利得的税务处理。
篇5
小型微利企业一直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对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55.35万户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和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在增值税方面,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7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另外,可考虑提高增值税销售货物的月起征点,或将起征点改为免征额,并将增值税中关于起征点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小微企业。在出口退税方面,建议实行规范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对新办企业、小型出口企业加强退税管理的政策。
2营业税方面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探讨
根据国家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营改增”试点中对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的征收率计税,这部分纳税人原营业税税率为5%,相当于税负降低了40%。因此,建议可以从营改增入手,降低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涉及营业税的行业恰恰是小微企业聚焦的行业,而我国现行的营业税实行的重复征税政策。这样,许多小微企业营业税税负明显偏高。虽然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5号文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起征点的要求有所提高,但其受惠范围主要是个体工商户,仍有许多小微企业不符合优惠条件。因此,营业税起征点可适当抬高,并且起征点仅针对个人的要求也可适当放宽。
3所得税方面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研究
虽然自2010年以来,我国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实行了优惠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要求,达到征税点的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可减按20%的税率征收。在基本税率为25%的情况下,20%的税率是偏高的。美国的基本税率为35%,法国的基本税率为33%,而这两个国家小企业的优惠税率为15%;加拿大的基本税率为19%,其优惠税率仅为11%。
我国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但一年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企业毕竟有限,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于账证不健全,税务机关往往对其采取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因而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因此,可考虑提高可享受优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标准,扩大可享受所得税优惠企业的范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投资者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等个人所得项目一律以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使得有些中小企业主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又再次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应考虑采取正确的核算方式,避免重复征税的现象。
篇6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号)精神,结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令第39号,以下简称《办法》),为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现就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一)经营范围符合《办法》规定,且工商登记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性创业投资企业。在2005年11月15日《办法》前完成工商登记的,可保留原有工商登记名称,但经营范围须符合《办法》规定。
(二)遵照《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完成备案程序,经备案管理部门核实,投资运作符合《办法》有关规定。
(三)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四)创业投资企业申请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时,所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经费须占本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含5%),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合计须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含6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通知》(国科发计字〔*〕370号)、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火字〔*〕324号)、《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执行规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120号)等规定执行。
二、创业投资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额,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
三、创业投资企业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其他所得税事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1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创业投资企业申请享受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经备案管理部门核实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情况等证明材料;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合同的复印件及实投资金验资证明等相关材料;
(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以及省级科技部门出具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和高新技术项目认定证书的复印件。
五、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并签署相关意见后,按备案管理部门的不同层次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
(一)凡按照《办法》规定在创业投资企业所在地省级(含副省级城市)有关管理部门备案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部门,(由)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共同审核;
(二)凡按照《办法》规定在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备案的,报国家税务总局,(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审核。
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公布在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备案的享受税收优惠的具体创业投资企业名单。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公布在省级有关管理部门备案的享受税收优惠的具体创业投资企业名单,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篇7
一、部分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1.所得税方面
美国对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优惠:
(1)纳税方式的可选性:如果一个企业符合美国税法中有关中小企业的规定,便可以从下面两种纳税方式中任选一种:①一般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5%-46%的超额累进税率。②合伙企业的纳税方式,合伙企业的所得不用缴纳公司所得税,而是根据股东应得的份额并入股东的个人所得之中,缴纳个人所得税。
(2)降低税率:通过1981年的《经济复兴法》将涉及中小企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下调了25%。
(3)减轻对企业投资的税收:①投资抵免,凡购买新的设备,若法定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的,其购入价格的10%可直接抵扣当年的应付税款;若法定使用年限为3年者,抵免额为购入价格的6%;甚至某些不动产以及某些购入的旧设备,也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税收抵免;小型企业的应纳税款如果少于2500美元,这部分应纳税款可百分之百用于投资抵免。②亏损结转:中小企业的股东从公司得到的损失可以用来对抵从别的来源所得到的收入,如从别的公司得到的工资收入。对中小企业的股东从公司分摊的损失,扣除数额不能超过股东的基值,超过部分要结转到以后年份,结转的期限没有限制。对损失数额超过股东基值的部分,按比例从股东其他收入项目中进行损失扣除。
(4)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科研力度的政策:①通常的研究开发费用如果在课税年度超过过去3年的平均发生额,其超过部分的25%给予免税;②在从事基础研究时,把各税收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的65%作为非课税对象。同时还实行企业科研费用增长额税收冲减。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1)降低税率:对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中小企业的年度所得,分两部分征税,对总所得在800万日元以下的部分按28%的税率征税,超过800万日元的按37.5%税率征税;而对具有公益性质的中小企业的年度所得均按27%的税率征
(2)鼓励中小企业增加科技开发投入的政策:规定中小企业的试验费的6%可以从法人税或所得税中扣除(扣除额不能超过当年法人税或所得税的15%)。企业为提高技术能力而购入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在使用的第一个年度里或是作30%的特别折旧,或是免缴7%的所得税金。
(3)准备金制度:日本建立了多种特定准备金,针对中小企业设立了中小企业改善结构准备金。对于提取的准备金款项,不计入当年的应税所得,年度终了使用有结余时交回再提。
法国对中小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1)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方面:中小企业在创办当年及随后4年;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占其50%的费用或者可在创办当年及随后2年,对再用于经营的利润全部或部分免税。
(2)有利于中小企业转型方面:从1997年起对中小企业转为公司时所确认的资产增值暂缓征税,并允许原有企业的亏损结转到新公司。
(3)鼓励再投资方面:中小企业如用一部分所得作为资本再投资,该部分所得将按降低的税率(19%)征收公司所得税。
(4)鼓励发明创新方面:中小企业以专利、可获专利的发明或工业生产方法等无形资产投资所获利润增值部分可以推迟5年纳税。
2.其他税收支持措施
加拿大:
(1)对于收入少于20万加元的小企业,提供更长期的缴税宽限期;特别小的企业,并不需要按日缴纳税款。
(2)支持小企业雇员与雇主之间设立期货式的股权合约,企业股票出售时雇员优先购买。如果股票被持有两年,按其收益的75%计税。
德国:
(1)在落后地区新设立中小企业可以免缴营业税5年。
(2)对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使用内部留存资金进行投资的部分免缴财产税。
(3)增值税方面,凡上年销售额或劳务费低于25万马克的中小企业,可以采用实收实缴法,以实际当期收到的销售额或劳务费计算上缴。
二、上述国家的有益做法,完善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1.所得税方面
(1)借鉴日本的做法将目前按利润多少来确定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做法改为按企业的规模(资本金)确定税率。
(2)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方面:借鉴美国的做法,如果中小企业课税年度的科研投入超过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超过部分的50%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3)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方面:取消以是否设在高新区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子税收优惠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改为仅以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产业标准为标准的税收优惠政策。
(4)提高折旧率:可回比许中小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5)鼓励投资的措施:①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利润用于再投资的部分,给予免税;对于已征税的部分;给予退税。②中小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支出可以按一定比例从应付税款中扣除,若企业当年发生亏损,则允许向后和向前结转,可以结转的期限与亏损结转的期限一致。
(6)亏损结转:中小企业的亏损可以延长结转期,建议后转至10年,同时增加前转的优惠,建议可以前转3年。
(7)与鼓励增加就业机会相结合的政策:①对积极吸纳残疾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中小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②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的小企业,给予适当的减免税,并提供一定的税收宽限期。
2.其他支持措施
篇8
1、掌握现代管理知识
水利水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涉及的对象是普通员工,在新的形势下,这一组是复杂的。水利水电企业政工队伍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积极协助上级领导做好基本管理工作,这也就对政治工作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有效地的增强政工干部的管理能力,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学习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只是理论水平。
2、具备创造性
政工人员不仅仅要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而且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善于并且能够积极开展创造性工作。这就要求政工工作人员从基础工作做起,多学习知识,多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高水平的完成政工工作。
二、提高水利水电企业政工队伍素质的措施
1、做好日常考评工作
一是,政工队伍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水利水电企业的发展目标及规划和,并将其及时的传达给员工群众,进而实现企业目标思想的统一。政工队伍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企业的一些重要决策,以及一些重大事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积极将其传达给员工。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完善厂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确保职工群众的基本权利,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二是,水利水电企业中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工作和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关系到员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需要给与重点关注,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合理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防范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三是,政工队伍工作人员要协调企业的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政工队伍工作人员要加强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如果发现员工出现情绪问题,应该及时给予关心关注,帮助员工解决面临的问题,积极做好员工心理的疏导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员工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四是,政工队伍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公司的运营情况、法定节假日等特殊节日,合理的组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例如劳动竞赛、知识竞赛等,可以将这些活动作为途径,加强企业和社会、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联系。
2、加强政工干部作风建设
水利水电企业政工工作队伍应该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水利水电企业政工工作者应该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积极给予职工人性化关爱,例如给予面临生活困难的群众一些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等等。此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应该根据不同职工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动态。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相对来说,水利水电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简单,员工的工作内容较为稳定,而且工作流程也比较固定,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的职工的思想问题存在一定的共性。针对这一问题,水利水电企业的政工人员可以开展政工例会、专题座谈,通过这种集中的方式做好沟通和交流。再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出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分析企业职工中有可能出现的苗头、矛盾及时进行预防。通过持续改进政工工作,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企业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可以帮助政工人员更好的做好企业的政工工作。此外,还可以根据这些工作经验,不断地完善政工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工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预警、分析、应对、提高的持续改进,对构建和谐企业、保证企业稳定发展有着积极和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篇9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末即年代初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税收优惠不统一、内容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一、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内容
所谓税收优惠,实际就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政府实施税收优惠并不是一种随意行为,而是政策的需要,以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中规定的对某些活动,某些资产,某些组织形式以及某些融资方式给予优惠政策待遇的条款,其实质就是减免其优惠对象的税负,但方式多种多样,如对制造业的投资给予免税期和税收抵免,给予特定资产以加速折旧,对小企业按低税率征税,对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的税收待遇不同,对住房所有权的估算所得不征税,对无形投资的投资区分研究和开发支出等。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对现行的税收优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优惠币点转向“产业优惠为主、地区优惠为辅”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原有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重点转向“以产业优惠为王、区域优惠为辅”,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所得税上的优惠对待,发挥了税收优惠在体现税法政策性上应有的积极作用,有效配合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明晰了国家产业扶持的重点。
2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三免三减半”
新税法将基础设施项目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由部分地区扩大到全国,适用对象由外资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并实行统一的优惠方式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听得,实行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3非营利公益组织收入免征所得税
新税法中新设了此项优惠,对各类非营利公益组织取得的收入,予以免征所得税优惠。同时,严格规定非营利公益组织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防止偷漏税现象发生。
4农、林、牧、渔业项目继续实行免征优惠
新税法继续实行税收优惠向农业产业倾斜的政策,统一了内外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所得免税政策并实行统一的优惠方式。企业从事农、林、枚、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以及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5从事环保节能项目的所得实行“三免三减半”
企业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实行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6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在税收优惠上的一定自力
在以产业优惠为重点的同时,新税法仍然保持了对区域优惠的关注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在税收优惠上的一定自力。
二、税收优惠的积极作用
1吸引了大量外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我国实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各种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来,为外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外商来我国进行投资。吸引了一批外资来华投资建场,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的改善。
2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投资方向
我国税收政策通过采取各种优惠措施,积极鼓励企业投资于国家急需的行业和地区,对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社会需求总量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构成,税收是消费和投资的一个变量因素,对个收入和支出增税将影响个人的消费支出;对企业收入和支出征税,将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税收对需求总量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制订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而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增税的紧缩性税收政策,以控制需求总量;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经济萎缩时,选择减税和实行税税收优惠的扩张性税收政策,以刺激需求总量。
3扶持补贴的迅速及时,增强政策效果
税收优惠形式的税式支出,是税收收入过程和补贴过程同时实现的,减少了税收收入的征收、入库等过程,直接形成了财政的补贴,因此,较直接财政支出更为及时,减少了政策的时滞,增加了政策的时效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投资三个基本要素。土地要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但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建设实践所证明。劳动要素由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无限供给和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也不会构成经济增长的首要约束条件。因此,投资形成的快慢,将构成经济增长的首要约束条件。
4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
需求、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了通过对出口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推动了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中,如果出现总供给过大或过小的经济失衡,既可以通过控制需求来取得经济平衡,也可以通过控制供给来实现经济平衡。因总供给不足引起的经济失衡,通常是由于供给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某些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能源、交通、通讯等部门发展滞后;而其它一些部门,如纺织、机械、建材、钢铁等出现了供给过过大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就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来调节供给,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三、税收优惠的政策控制途径
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实施成本。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消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有力的工具。在实际制定与操作中,应尽量发挥优势,控制劣势,在此方面,各国都普遍采用税式支出理论,将税收优惠纳入国家预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便深刻揭示其实质。OECD国家计算税式支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入放弃法、收入获得法和等额支出法。目前,各国对于税式支出的理论和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未全面完善,对于我国而言,应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税式支出预算体系,管理和控制税收优惠,扬长避短,发挥更大效益。
篇10
一、从公共政策目标实现情况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
公共政策在进行方案规划时应满足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所谓公平即机会均等、贡献标准和需求标准。效率有两个标准: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跟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跟进是指不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坏而是至少一个人情况变好。自由指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安全即满足生理生存的最低需求。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满足以上标准,但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从公平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物价不断上涨,提高个税起征点十分必要,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是由于工资薪金收入是按月收入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费用扣除标准变动使不同收入者所对应的纳税级距发生移动,其所对应的税率随之而变,负担率由此发生变化。换言之,由于费用扣除额的调整变化,较高级别纳税人中在原级距点附近也有部分纳税人税级降低,结果是起征点的提高幅度对高收入者税级移动的影响较少,对中低工薪收入的影响较大。但另一方面,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公平。第一,目前的个税征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合适。由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所谓的南北差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差异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将全国的平均水平作为征税的指标显然有失公平。第二,受传统思维和模式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很多事务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事实上部分分担了本应由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等责任。而我们的个税制度却尚未考虑家庭因素。其次,从效率的角度看,提高个税起征点符合帕累托跟进,没有使高收入者遭到实际的损失而是相对的低收入者减少缴纳税收状况变好。但是,实际上个税起征点提高并不能使纳税人的状况变好多少,从2001到201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仅占全国税收总额的6%到7%之间,如果以政府的实际收入为基数这个比例就更低了。所以纳税人所能得到的实惠其实非常少。就全社会的状况而言,纳税人的概念及公民的纳税意识是伴随着个人所得税的普及出现的。最后,从自由和安全的角度来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原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数额的绝对值前后影响不大,而且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的因素,起征点的提高并不能真正地给人民带来很大的实惠。
二、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人民得到实惠,针对此,建议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1.建立多元化的个税起征体系,避免一刀切。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个税起征点。可允许在北上东等经济发达城市或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做适当调整,从而形成适当多元化的个税起征体系。2.尽快施行个税征收指数化,将个税起征点与收入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挂钩,按照消费物价指数的涨落,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使用税率和纳税扣除额,实行不同年度浮动的个税起征点制度,从而保护低收入者利益,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困难群体的负担,实现税负公平。3.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年度征收。这是因为在我国,包括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很多事务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4.个人所得税应当设置更多减免条款。比如家庭购买房屋、进行装修等大宗消费就应当获得税收减免。有利于促进消费,增强经济市场活力。
作者:崔倩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