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7 22:2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约粮食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约粮食的诗句

篇1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6、俭节则昌,佚则亡。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篇2

2、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4、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5、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

6、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7、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8、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9、一粥一饭汗珠换。

1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耗子还存三分粮。粮头不俭,粮尾喊饭。

12、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篇3

还记得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我就认识了古诗。从此以后,它便于我形影不离。那时,老师教我们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当我吃饭的时候,总是想起这首诗,使我懂得了粮食的珍贵和它的来之不易,我要节约粮食。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学习了钱鹤滩的《明日歌》,使我懂得了时间的可贵,要珍惜今天,抓住明天,有所作为。还有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我懂得了母亲对儿女那份无私的爱,我们长大后要孝敬父母……

古诗不但可以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还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像朱熹的《春日》里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84-01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诗,可以陶;台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思路。如何实施古诗教学是教师迫切要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书经验,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以情激情,使学生体会诗中的美

在小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有一首古诗《锄禾》,主要讲述了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很多学生衣食无忧,缺乏节约粮食的意识,更没有耕田种地的体验,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浪费粮食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理解农民的辛苦,并珍惜粮食,是这首诗的教学目的,也是这首诗的教学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在网上或是其他渠道找到一些农民耕地种田和食品制作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视频,从而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比如,有个老师就找到了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早早起床,喝口凉水,带点干粮,去地里播种、插秧,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给农作物松土、除草、施肥……把最后的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上,通过观看这样的录像,教师无需做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能深深地理解农民的辛苦以及食物的来之不易。这就是以情激情,通过诗中的感情把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

二、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从以下几种方法中帮助小学生进入意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在教学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诗中所写事物的兴趣,再导读回忆讨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诗境。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用以下方式赏析诗的语言会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让学生从“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的问题中理解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意境中理解到“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去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二是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3、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可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草》的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可分组让学生给诗句配画,然后把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多样整合,将诗歌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古诗本身所蕴含的美,陶冶情操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还需要细水长流,对诗词多样整合,让其有用武之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如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安排学生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学生学习古诗的收获汇报给家长……平时,我还注重系列性导学,学习了《望天门山》后,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开展“跟着诗歌游祖国”的快乐之旅;学习了白居易、王维等诗人的诗歌之后,搜集这些诗人的其他诗歌,组织“展示诗人才华”的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作文时运用名诗佳句……一系列的整合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古诗的独特魅力,使古诗学习不再孤助无援,同时,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古诗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四、拓展学习,扩大学生阅读量,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古诗教学,源于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脚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例如,学完王安石的《梅花》后,可以问一下学生是否还知道其他咏物的诗;学完杜甫的《绝句》、杨万里的《小池》后,可以问一下学生是否还知道杜甫、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等。这样有利于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也有利于后续古诗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