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描写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叙文描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记叙文描写

篇1

描写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所以,写记叙文,只有通过描写,才能达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的效果。

如何描写?

一、抓住人物、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让人过目不忘。学生作文有的字数写得不少,但却没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人都千人一面,写景都无特征。而鲁迅《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却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给人印象很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怎样的描写才能让人过目不忘?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观察。只有多观察,才能将人物、景物的特征新颖别致地描绘出来。

二、动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描写的时候除了写看到的以外,还要写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这样才能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说是景物描写的典范:“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进行描写,让文章文采飞扬。像前面《荷塘月色》中的描写,就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极富文采。

当然,文章有详略,叙述也是不可少的。那么,记叙文中哪些地方应该描写呢?

1.最能表现人物情感的地方应该描写。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胖胖的父亲步履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最能表现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背影》之所以打动人,最主要的就是靠上面的这段描写。

2.最能表现人物命运的地方应该描写。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篇2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描写要求目的明确,特点突出,具体生动。只有这样,才能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和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描写根据对象,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根据角度,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根据详略,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等。

记叙文是靠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换句话说,记叙文写作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状物写景,都应该写得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如果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空泛的话,是不可能感动人的。

记叙、描写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缺少展示。②对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模糊。③ 描写概括空泛,语言空洞无力。

【原文展示】

生活中的美

文/黄晶晶

大自然的美绚丽多姿,有雄壮的山川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灵秀的森林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在生活中同学之情最美。校园里有许多动人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有一次,下雨天,我没有带雨伞,我拼命向食堂方向跑去,大雨淋湿我的全身。这时,一个不认识的同学,马上跑过来,为我撑起雨伞,我们一起走向食堂。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同学之情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在生活中师生之情最美。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趴在课桌上,连动都懒得动。班主任老师知道后,为我买来了药,然后送来开水,站在我身边,他看着我把药吃下去。而当我因病遗漏的作业没有做好时,他就特地抽出时间为我补上,不辞辛苦,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在生活中交警的心最美。一个下雨天,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一拨又一拨的雨水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是那样笔挺地站在那儿,是那样潇洒,又是那样融洽。他有条有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渗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在生活中父爱最伟大。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移来,我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来接我。我坐着爸爸的摩托车上,感到无比的温暖,经过了一路风雨一路颠簸,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

生活中的美有许多许多,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到处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只要你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

(类比起兴,入题简洁。但应注意句子的整齐、对应。)

(对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缺少展示,写得比较空泛,不具体,不生动。)

(班主任形象不鲜明、不突出,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而且有些空洞。)

(这里画面感较强,描写较具体、细腻。“有条有紊”应改为“有条不紊”。)

(父亲形象还不够鲜活,这里应注意对父亲的形象刻画,强化描写,如增加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突出父爱的伟大、崇高。)

(结尾比较简洁,但议论不够深刻,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互评】

生一:这篇文章通过几个事例的记叙,写出了生活中的美,整体行文自然流畅。但是,阅读之后,我们也会感觉到记叙和描写有些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情感的表达。比如第一个镜头,校园的下雨天,一个同学为另一个同学打雨伞,记叙和描写就非常空泛,对整个过程缺少具体生动的展示,没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生二:第二个镜头记叙描写也不够到位,这个镜头主要是写班主任老师为“我”买药、为“我”辅导作业的情况,但是也写得空泛而概括,缺少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写或细节描写,班主任性格不鲜明、不突出,整个形象缺少感染力。

生三:第四个镜头主要是表现父亲的爱,歌颂父亲的伟大,但是记叙、描写都非常空泛概括,没有血肉,父亲形象不够鲜活。整篇文章读来,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血肉;只有粗线条的主干,没有枝叶。因此,文章缺少动人心弦的力量。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能够紧扣标题,从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交警之心、父亲之爱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写出生活中的美,整体思路比较清晰。但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所写的几个方面,作者平均使用笔墨,详略失当,重点不够突出。而在各个事件中,大多泛泛而谈,缺少有重点的描述,缺少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因而使得文章单调、枯燥、乏味。如果做到有重点地叙述,增加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强化画面意识,在语言上再加以锤炼,文章一定会再上一个档次。

【升格作文】

生活中的美

文\黄晶晶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仲夏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瓢泼大雨驱走了一天的燥热,却给我带来了愁绪。看着一时不会停下的大雨,我无奈地叹气,当我打算冲出教学楼的刹那,头顶突然移来了一方蓝天。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去,是一个陌生的同学正在为我撑着伞。她向我笑了笑,在涌动的人流中,显得如此温和、柔美。雨水沿着失去平衡的雨伞流到她的肩上,淋湿了她单薄的校服。两个陌生的女孩,一把失去平衡的蓝色雨伞,还有那倾盆的大雨,交织在一起显得那样和谐,那是校园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坐在车里,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潮湿和寒冷,我看着窗外的抽象线条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在匆匆的车流中,他显得那样潇洒,又是那样融洽。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被这无情的雨水渗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乃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焦急地等待着。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移来,暗淡的灯光照射在那件有点掉色的雨衣上。不知怎么,我的心微微颤动了一下,我的视线也渐渐地模糊起来。我急切地迎了上去,一边喊了一声“爸爸”,一边接过那递过来的雨衣。爸爸回应了一声,但声音十分沙哑,像是被雨水刺痛了似的。我忽然想起,这几天他正感冒、发烧,现在还迎着风雨骑着摩托车来接我。我那不可抑制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我感到喉咙一阵哽咽:“爸爸,你……”没等我说完,爸爸便回过头来对我说:“把雨衣穿好,小心被雨淋了。”我的鼻子一阵酸楚,但心里却十分温暖,我感到自己的心灵一下子被什么充满。两个身影渐渐隐在了黑暗之中,但那是人世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假如有人问我,最美丽的风景在哪里,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生活中,在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

【评析】

修改后的文章重点突出,详略非常得当。作者有重点地选择了三幅画面来表现生活中的美,这三幅画面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生活中的美。同时,作者增加了富有情感的细节描写,具体感人。特别是父亲接“我”的场景更是详细描写,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法,生动而具体。同时,在语言方面,作者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锤炼,使得文章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篇3

记叙文中人物描写,一般须做到以下“四准”:

一、选材要准,要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好的记叙文,也许篇幅并不是很长,所写事件也可能很平淡,但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地站立起来,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善于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最富于感染力的事件,以小见大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的《我的母亲》一文记叙的都是生活小事,文字也不多,却形象地反映出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的特点。如写有一次“我”说了轻薄话,母亲罚我跪下,重重责罚,“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让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样的小事有多强的表现力啊!生活中这一类质朴生动的小事有很多很多。记叙文选材要准,就是要选取那些蕴含了真实情感,能形象传神地反映人物性格的事件。

 

二、抒情要准,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写作往往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性格的复杂完整,它的目的在于立起人物,使之栩栩如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对笔下人物倾注真挚的情感,用情感浸染人物形象,让他“活”在读者眼前、心中。

 

有的记叙文通篇叙述、描写,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作者把深沉强烈的情感蕴含在貌似冷静的叙述、描写之中。如孙犁的《母亲的记忆》,结尾是这样的:

1956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

“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还往外走呢!”

这是我与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文章写得从容、宁静,却句句含泪。尤其是最后一句,把作者无限悲怆的内心情感含蓄委婉地传达出来,表达了作者对不能回报母亲的辛苦养育之恩的歉疚之情。

三、细节要准,要牵动人们的情思

记叙文要通过细节来传神,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着细节描写站立起来而扣动读者心弦的。细节描写要精细,尤其是那些处于关键部位的细节。

《孩子的马车》是鲁彦抒写亲子之情的代表作品,结尾写玩具马车被撞坏后孩子的动作、神情,就用了细节描写:

他立刻胆怯,把那个歪曲了的马头抱住了。许久许久,我还看见他露着忧郁的眼光,翕动着嘴唇在低声地说着什么,轻轻地抚摸着他所珍爱的结束了生命的马车。

一连几天,他没有开过笑脸。

寥寥数语,把孩子对玩具马车的珍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

四、人物特征要抓准,要突出重点

篇4

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则可以是两个人的交流,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突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而且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言为心声”,指的就是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常用的描写方法。精练、生动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技法指导】

1.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

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语言描写: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通过简短的话语,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究文采;县官不忘对朝廷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赏心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要骂人。

2.语言描写要彰显个性特征。

《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前,一贫如洗。当他向岳父借乡试盘费时,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个狗血淋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范进中举后,还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语言描写,把一个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市井小民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3.语言描写要展现内心世界。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真切感知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朱自清的《背影》里的语言描写语浅意深,耐人寻味。“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便把自己的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乐观,展现了他刚强的一面。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表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表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这几句朴实的语言描写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近而旨远。

语言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摹声传神,切不可众口一词,千人一调。另外,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切忌嗦。

【典例分析】

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鲁迅《孔乙己》)

分析:运用语言描写勾画出死要面子的孔乙己的可笑嘴脸,众人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笑声里蕴涵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2.我母亲虽识字不多,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可在我心中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有一次我们姐妹三人携儿带女开着俩车回娘家,街坊邻居们都说我母亲有福气。你们猜不到我母亲说了什么,我作了个整理:“要说有福气不假,我这人对歇着没仇,对好吃儿没意见;白面是自个儿磨的,果子油儿是自个儿挤的;菜哪棵长虫,哪棵没药,俺自个儿清楚。能吃能睡能干活,这不是福气啊?!”

还有一回,已近70岁的母亲从地里点玉米回家,碰上了几个早已告老休耕的同龄人,他们说:“还不服老啊,地里慌(累)不?”母亲很自豪地说:“地里慌(累)?我老孟是属马瞪眼的,不怕日头晒,不怕大风刮,有口水儿就能支棱起来。”结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分析:从这些诙谐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母亲的达观、勤劳、泼辣的品质与性格。

3.“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契诃夫《变色龙》)

分析:让人捧腹的“善变”的语言,让我们领略了“变色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本性。

【实战演练】

1.结合某班召开的辩论会,请写出精彩的语言描写片断。

思维拓展:辩论会上比拼的是语言的逻辑与技巧,要最能表现人物特色。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捕捉人物最有特色的语言以展现其个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录辩论会实况,你一言,我一语,肯定就会乏味。

2.在初中读书的汪一凡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江老师。请结合此情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思维拓展:既然是偶遇,在描写的时候就要把偶遇的惊喜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来。描写时,要注意人物身份,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内容上,应该有学生对恩师教诲的感激,有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同时,语言还要注意场合,在书店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怎样既不破坏安静的氛围,又能表达出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3.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请你就同学们的讨论内容写一个语言描写的片断。

思维拓展:课堂讨论是热烈的,外在的语言是内在的思想交锋的体现。不同的同学在讨论时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外向的同学急于表达,内向的同学习惯慢条斯理。在描写的时候要从不同人的个性特点着手,使人物的语言能集中反映其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烘托出讨论的整体气氛。

篇5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是对人物、事件所处的背景的描述,它与自然环境描写一样,都属于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大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也可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主要指社会时代背景,即特定条件下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等,还可以是当地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状况等。社会环境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社会环境描写有两种方法: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人在社会中生活与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阶层,而作为具体的人,其举手投足无不带有其所属阶层的特征。社会群体的活动,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民俗的、地域的、流行的等都会对人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影响。比如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其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

对社会环境进行描写,既有助于把事件交代得更清楚,也有助于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更形象。

【技法指导】

一、通过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段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二、通过社会环境描写,暗示文章的情节发展。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开篇通过交代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身份、地位和境况来写当时的社会环境:“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这里,社会等级分明,上等社会贵族阶层地位高贵,养尊处优,安逸享乐;许多女性贪图富贵,爱慕虚荣,附庸风雅。所以小说接着便指出:“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这样的社会环境,既是产生玛蒂尔德虚荣心和享乐思想的根本原因,同时也预示了文章最后悲剧的必然性。

三、社会环境描写可直接描写也可间接描写。

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间接写出了老百姓的财产得不到保证,描绘了军警宪兵横行霸道的社会现实。后面的社会环境描写则直接写出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市场不景气、经济一派萧条的荒凉景象。

【典例分析】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场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写出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简练地点出了社会环境。开篇含蓄地表现了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以“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的优美反衬成为亡国奴的悲切,交代了时代背景。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分析:人民安居乐业,各司其职,老人小孩其乐融融,优美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这段文字描绘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环境的安宁。

3.黄黑斑驳的神龛面前,烧着一堆煮饭的野火,跳起熊熊的红光,就把伸手取暖的阴影鲜明地绘在火堆的周遭。上面金衣剥落的江神,虽也在暗淡的红色光影中,显出一足踏着龙头的悲壮样子,但人一看见那只扬起的握剑的手,是那么地残破,危危欲坠了,谁也要怜借他这位末路英雄的。锅盖的四围,呼呼地冒出白色的蒸气,咸肉的香味和着松柴的芬芳,一时到处弥漫起来。这是宜于哼小曲、吹口哨的悠闲时候,但大家都是静默地坐着,只在暖暖手。

(艾芜《山峡中》)

分析:这段社会环境描写,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特定境遇下一群为社会所迫铤而走险的山贼生存的社会环境。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当时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民间文化特征及习俗。

4.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分析:这段文字是鲁迅先生对儿时求学的私塾的环境描写。笔法非常简洁,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描写,鲜明地展现了旧时私塾的特点,从环境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私塾先生的影子。

【实战演练】

1.赵亮是一名邋遢、懒散的同学。为了表现他的特点,可以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他早晨匆忙起床后的卧室;李雷是一名酷爱足球的小球迷,也可以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写他的卧室。请你来写一写吧!

思维拓展:通过环境写人物,要求能抓住环境特点。一个人的喜好、个性特点鲜明地体现在他的起居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邋遢、懒散的同学赵亮卧室里的摆放会是什么样的?卫生情况会是什么样的?衣物是怎样的?通过居室环境的描写可体现人物的特点。同样的道理,酷爱足球的李雷的卧室会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物品?墙上会有什么张贴?生活用品上会不会有足球的因素?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就会找到答案。

2.班会时间到了,班主任李老师要求大家以“卫生大家谈”为题开一次主题班会。请结合班会情况,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环境描写。

思维拓展:既然要开班会了,而且主题是“卫生大家谈”,那么,现在班级的卫生状况应该是怎样的?大家在班会中又是怎样来谈卫生的?有哪些有特色的发言?要突出班会的整体氛围,在反映班会全貌的基础上,抓住细节,进行细致描写。

篇6

时间像流水一样悄悄地溜走了,一个快乐的、愉快的、开心的暑假也悄悄地被带走了。在暑假里发生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反复地出现在眼前,让人难以忘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描写暑假记忆的叙事作文汇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描写暑假记忆的叙事作文汇编文1

暑假转眼间过去了,当我看到那些照片时,我又想起了我去东莞雷明军武道的事。

7月26日,我离开父母,跟着表姐们一起去了东莞。初到军武道,我先认识了宿舍里的“战友”,她们对我很友好,我一下子感觉轻松了。我开始认为在那生活很苦,因为洗衣服自己洗,衣服自己晾自己收,后来才发现,严肃的教官司,也很亲切;有时说我们,只是想让我们做好而已。

让我最难忘的是感恩活动和最后一天。感恩那天,我们先被带进了一个多媒体教室里,屏幕上开始播放感恩视频,那微不足道的小视频,我越看越哭。视频中播放的是爸妈几年来教会我们的东西,爸妈说的话多,只想让我们记住,可是却被我们说成啰嗦;爸妈老了,做事越来越慢了,我们就总是说:“妈,快点!”在我看到爸妈写给我的信时,眼前的一切都迷糊了,要知道,那儿不能带手机,也不能带电话手表,现在,在我眼前的,不是信,而是爸妈对我的爱!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哭了,不仅是感动,也有伤心什么的,都让泪水把它冲走。

最后一天,我们要走了,我们送走国旗后,开始表演了。很快就到我们了,整理服装,稍息、倒立、蹲下、敌拳、口号,我们五个方队表演完后,开始授衔了,我变成了彩虹一级的军人了,我那时开心极了。

我一定会记得那些难忘的回忆的!

描写暑假记忆的叙事作文汇编2

哇!漫长的暑假过了,让我开始想起暑假快乐的时光。想着我暑假玩得心花怒放,就好想找哆啦A梦拿出时光机,让我回到暑假的第一天……

暑假,我到外婆家,要先坐车到高铁站,搭高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左营站了,然后再转搭公交,外公外婆已经在凤山车站等我们了。看着外婆笑呵呵的样子,我最喜欢了!

有时候外婆会带我去田里拔萝卜,我们拔到许多奇形怪状的萝卜。我们把萝卜煮来吃,把萝卜做成沙拉,我请妈妈吃,妈妈吃完了之后竖起大拇指说:“赞!”我听了真开心!不过,这都是外婆的功劳,因为外婆种的萝卜最营养、最好吃。

唉!现在开学了,每天又要早睡早起了,我的眼睛又快变成熊猫眼,上课时,我又容易打瞌睡,幸好,我有好同学会叫我起来上课;我一看到老师和同学就精神百倍,因为老师和同学们每天都会给我鼓励,让我有充沛的精神;他们是我的精神小精灵,在我的生活中,一辈子都少不了的好老师、好同学!所以,每节下课,我们都一起分享暑假中,最深刻难忘,最美好的记忆,聊得大家哈哈大笑!

描写暑假记忆的叙事作文汇编3

虽然这个暑假我要补课,非常累和辛苦,但是我却非常开心,因为在上课的期间,有一个非常幽默的老师教我们政治,逗得我们非常开心,嘻。还有一个温柔的化学老师教我们化学,所以我非常开心,在上网的时候,可以认识这么多的好姐姐和好妹妹,平时,我不开心的时候,查字典的妹妹经常安慰我,我有困难的时候,你们也会帮助我,我写的每篇文章都有你们的支持,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好棒好善良。我好喜欢你们。和你们在一起非常舒服和非常开心,

这个暑假,我有很大的收获。也是最快乐的一个暑假。太谢谢你们了,就快开学了,好舍不得你们,希望下个暑假还能和你们在一起。

开学之后,我就不能经常来查字典看望大家了,555,但是我会永远记得你们,也会默默的祝福你们。

最后,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也祝每一个人,在新的一个学期,有新的开始,学习猛进,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永远快乐。

篇7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篇8

把散文写得有点像议论文,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把记叙文写得有些像议论文,却是不规范的记叙文。

不规范的记叙文的具体表现是:

(一)借用议论文的框架

用议论进行开头和结尾,中间叙议结合是议论文的框架。记叙文借用议论文框架的典型特点是开头和结尾的议论,而致命的是开头的议论,让文章首先摆出“议论”的架势。如有的记叙文用这样的开头:

1.古今中外,唯有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你才会知道你会不会成功。

2.有时候,跨越雷池,就会实现质的飞跃。当成绩止步不前了,当生活感到无聊了,你有没有想过去跨越雷池?

这两段议论是很好的议论文的开头,都能提出中心论点,如第1句的中心论点是“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第2句的中心论点是“跨越雷池”,阅卷老师已经做好了阅读议论文的心理准备了,接下来却是记叙某人或某事以及结尾的再次议论,实际上已经导致记叙文的不规范。

(二)兼用读者的身份

读者在阅读过后会对文中人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如孔乙己的自命不凡,孤芳自赏、讲信誉、看不起劳动者、以读书自傲、质朴、善良等议论性的文字。但是文章中却丝毫没有这些抽象的字眼,而是用具体形象的文字进行表现,因为总结是读者的事,不是作者的事。兼用读者的身份进行记叙文的写作,就会弱化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如:

1.我的性格一般比较外向,和熟人玩熟了也就会打得火热,但是我的缺点就是遇到人多了就会不知所措,而且还很不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只会气馁。

2.我接受了他们的教育方式,我做了个乖乖女,做了一个邻居称道的女孩,可我并不快乐,我的心在躁动,是那么地强烈。

这样的语言应该是读者通过作者具体形象的记叙对“我”进行的评价,讲笑话似的“自讲自笑”剥夺了读者的评价资格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使记叙文具备了议论文的特征。

技法讲解

把记叙文的开头进行记叙的纯化,就能避免“瓜田李下”之嫌。小说是最纯的记叙文,如果考场上记叙文的开头能“小说化”,就能纯化记叙文的开头,规范记叙文的文体。鲁迅的小说就是最规范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小说的开头。

(一)叙述开头

在叙述中交代记叙的某些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种交代很巧妙,因为 “交代”二字,给人以循规蹈矩的呆板感觉,但是用叙述的方式,就能自然地体现出记叙要素,而且使记叙文的文体纯粹,内容引人入胜。

《狂人日记》的开头: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

《孔乙己》的开头: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头发的故事》的开头: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

《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白光》的开头:陈士成看过县城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兔和猫》的开头:住在门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伊的孩子们看的。

《鸭的喜剧》的开头: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就向我诉苦说:……

以“叙述”的方式开头,多是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

(二)描写开头

表达方式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中,议论和说明是两种文体,记叙是过程的表达,抒情在开头是无本之木,只有描写最适合作记叙文的开头。在小说的开头的描写中,主要是景物描写,其次是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1.景物描写

《药》的开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祝福》的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现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风波》的开头: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用景物描写开头,除了巧妙地交代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等,还有着画面感,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2.语言描写

《明天》的开头:“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么了?”

《离婚》的开头:“啊啊,木叔,新年恭喜,发财,发财!”

“你好,八三,恭喜恭喜……”

“唉唉,恭喜!爱姑也在这里……”

“啊啊,木公公!”

用语言描写开头,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的效果,且留下悬念。

3.心理描写

《幸福的家庭》的开头:“……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头,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的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而我,……这算是什么?……”他想到这里,忽然从床上跳起来了。

心理描写开头,细致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感受,烘托了现实。

鲁迅小说的开头,是例子,也是典型,可以窥一斑见全豹。即使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开头也是声音描摹:“汤姆,你在哪里?汤姆,你在哪里?”

牛刀小试

1.请以“橡皮泥”为题,用“叙述法”写出记叙文的前两节。

2.请以“问路”为题,用景物描写法写出记叙文的前两节。

3.请以“妈妈生我的时候”为题,用“语言描写法”写出记叙文的前两节。

4.请以“我看你时你看我”为题,用“心理描写法”写出记叙文的前两节。

示例:

橡皮泥

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淘气,所以老师总是批评他。

“妈妈,老师为什么总是批评我呢?”小男孩问他的妈妈,“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啊?”

问路

小路,是坎坷不平的石路,蜿蜒没有方向。牛车,是旧的牛车,车身泛着长年磨损后的淡淡的光泽,有一种软而清疏的声音。牛已经很老了,一步一停,喘息着,车上载着酒缸,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

车里的人倚在酒缸上,浅灰的布袍浸透了那芳香的液体。人无声,雾迷蒙了脸庞。车停了,车歪了,酒缸碎了。人站起来,眼前是河水汤汤,寒波涌涌。

妈妈生我的时候

“你就从来没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愤怒地喊出这句话,然后满意地看到它所引起的妈妈错愕的表情,愤怒又使我冷冷地抛出下一句:“我真怀疑我是不是你生的。”

我看你时你看我

篇9

一、抓记叙的要素

在阅读记叙文时,需抓住六要素,即人物、地点、时间、事情起因、事件经过及结果,以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与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有的记叙文,其所记事情较为复杂,地点与时间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比如《藤野先生》一文,鲁迅由东京写起,而后写了仙台,接着又写了北京的寓所,内容随地点与时间的转换而逐渐深化,逐步显现中心。在阅读的过程中,若没有把握地点、时间的变化及相关知识,那么学生就难以把握课文的脉络。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需要抓准记叙的要素。同时,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需弄清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理清主次,避免孤立片面的分析。另外,在对记叙要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需将其与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作用

记叙的方法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其中,顺叙指依照事情发生、发展与结果的顺序进行描写。这一叙述方式使脉络更清楚,条理更清晰。

其次,倒序则是将重要的、突出的情节或结局提前写,而后依照事件发生与发展的顺序往下写,即主体部分还是以顺叙的方法展开。因此,倒叙是顺叙的局部变通形式。同时,顺叙环节的结尾处和开头先写的结尾应能够遥相呼应,这样写结构才是完整的。换时语句、段落是如何相连的。

另外,则是插叙,即因内容需要,在叙事时将对原情节的叙述中断,而插入相关的事件或情节,而后继续原先的叙述。这样,可交代有关背景,充实内容,为下文的叙述作铺垫。总之,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从如下方面切入,把握记叙顺序,提高阅读效果,如辨别顺序类型;思考为何文章采用这一顺序。

三、理解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在记叙文中,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并辅之以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若想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需理解议论、描写、说明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一,描写包括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细分为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可表现人物的性格与思想、揭示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有着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提示环境、季节与时间特征等作用。而社会环境描写,则交代社会背景与人物活动场所,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抒情包括间接与直接抒情这两种形式。通过抒情可以引起情感共鸣,增强感染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既有叙述,也有描写,还有抒情,如:“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第三,议论包括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及先叙后议三种形式,有着升华主题、统领全文、承上启下等作用。此外,在记叙文中,还有说明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事物的功能、性质与状态等特点。在记叙文中,说明服务于叙事写人。

四、指导阅读技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即如何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确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句子等。

第一,文章内容概括。如要素归纳法。首先找文中的主要人物。其次,了解人物怎么了或者做了什么。而后对地点、时间、事件的起因与结果加以补充。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通过反推内容法来验证是否正确。题目扩展法。有些课文,其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稍加充实拓展,就可以归纳文章大意。摘录句段法:在有些课文中,其重点段落、过渡句或总起句总结了文章的大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稍加整理或直接引用,就可以把握文章大意。

第二,明确文章中心。这可由文章标题、开头及篇末切入,可直接引用中心句,如《枣核》一文中,末段直接点明中心。亦或抓住关键句或点题句,并利用适当的词语揭示文章中心。另外,注意抒情与议论语句。此外,还可由时代背景切入,以深刻理解其折射的内涵。譬如《最后一课》,当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后,可更易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篇10

关键词:感知形象;感知情感;感知语言

最早在教育学上使用“情境”一词的是杜威。在语言学领域,陈望道先生较早地使用了“情境”一词。他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同时,关于“情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情”和“境”的“妙合”,必须建筑在“意境两浑”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此可见,陈望道先生这里所说的“情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境”。语境指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一系列真实、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三大方面。而王国维先生则将“情境”当中“情感”与“境界”的依存关系揭示得相当透彻。

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一策略的运用。

1.感知形象

形象,是记叙文的躯干。在记叙文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找出描写形象的语句,接下来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个形象的,又是寄予了怎样的情感来进行如此细致的描写的。

比如,在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记叙文《种春风》一文中,写到了这样一位老人的形象:“七十岁左右”,“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外套油渍斑斑”“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只有回到文本中,找到了描写老人外貌和穿着的句子,感知到作者是在塑造一个外表寒酸的老人形象。接下来,再寻找文本中老人所做的事情――给一个父母出了车祸,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的小女孩寄钱,与文中后半部分提到的“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中可以感知到老人关爱他人的善良的心。结合前面找到的描写老人外貌和穿着的句子,可以感受到此刻,作者是在创设一个“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境。那么,这就把握到了《种春风》一文的主干了。

2.感知情感

情感是记叙文的灵魂。在记叙文阅读中,通过感知描写形象的语句,探求形象做出某些行为的理由时,情感在这个探求的过程中会通过与阅读者产生的共鸣中提炼出来。

比如,在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记叙文《雪地里的红棉袄》一文中,写到了一位给“我”留米粥和鸡蛋;暖和了“我”僵肿的小手;卖掉了所有的鸡和鸡蛋送“我”上学;在临开车的时候塞给“我”六个鸡蛋;抱柴草给“我”烧炕的嫂子形象。作者巧借“鸡蛋”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如文中第5段中“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净了留在碗边和嘴角的米粒。嫂子似乎察觉出了什么,眼圈儿红红的。晚上,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是留给我的,我揭开锅,却发现里面还掩着两个鸡蛋”,第12段中“临开车的时候,她塞给我一袋东西,我打开一看,是六个鸡蛋”,表现了嫂子对“我”的关注和爱护。而文本正是在嫂子的这些朴实的行为中创设了一个“关爱‘我’”的感人情境。

3.感知语言

语言是记叙文的载体。在记叙文阅读中,通过感知形象,感知情感,已经对其灵魂与精华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感知语言,尤其是重要词语或重要句子,就有了“情境”上的依据。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对感知策略的运用,确实能够较好地解决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加深“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然而,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感知策略的运用和完善还有待我们继续积极而持久地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