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记叙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事记叙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写作写人叙事类记叙文时,要以“故事”为核心来选材布局,塑造形象,生动表达,突出主题。但事实上,有一部分同学不是不想写故事,而是没有材料可写,有材料也写不具体,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的故事没有情节,吸引不了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你三招:
第一招:要有个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故事源自于自己经历的、感受(感知)到的、听到的、见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往往就成了动人的故事。
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获奖作文《妈妈回来了》是这样写的: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篇仅107字的短文,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个字:真!作者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了”这一生活片段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经有的“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写出了作者纯真的感受。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迷人之处往往都源自简单,生活中的感人之处往往都源自真实的情感展露。
写自己的故事需要用心,需要静心,用心表达、静心诉说,用本有的率真把自己从繁琐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善于、甘于返璞归真,写好看似简单的事与情。
故事从生活中来。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如一次聚会,一次尝试,一次开心,一次失误,一次误解,一次分歧,一次争吵,一次忍耐,一次觉悟,一次自责,一次不理解,一次好心未得好报,一次热心对冷漠……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写成好故事呢?不是的。不寻常的、有矛盾的、有人情味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材料才有故事价值。要像新闻记者捕捉新闻材料那样具有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视角、敏感的心灵。同学们仅仅有讲故事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要写出内容具体且具有一定价值的记叙文,尚需在故事的质量上下工夫,也就是要学会讲个好故事。
第二招:要有个好故事——好故事都是有新意的。
好故事就是能吸引住读者,让他们觉得有趣味,有真情,有意思。从写作理论角度来说,就是选材要典型,新颖,故事不俗套,不拿常用的例子去叙述。同样,常在大众嘴里传播的例子也不要从普通的角度去书写,应当另起角度或者替换人物、事件,按照自己新的意图去描述新事物,或者按照非常见的观点重新去阐述旧故事。
比如,爷爷去世了,邻居李叔叔结婚了,奥运会看刘翔的比赛等素材,简单去表达,基本上不会吸引人,不会打动人。如果分别加上一些情节就能写出好故事了。
① 老爷爷去世了,老奶奶因为伤心过度也去世了——有人情味;
② 邻居李叔叔结婚了,新娘不见了(见义勇为去了)——有矛盾;
③ 奥运会上刘翔的参赛万众瞩目,可刘翔默然退场了——不寻常。
好故事的新意哪里来?
1. 在见微知著中洞察。照相机能照相,人的双眼也能照相。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 在深入思考中挖掘。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第三招:要把故事写好——故事都是“折腾”出来的。
如何写好故事?就是两个字“折腾”!即在展现某个情节时反复渲染。名著都“折腾”:
《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么样了?可他却没有自己去看,而是叫了诚实的老大臣去。安徒生为什么在这之前反复写这么多人并没有看见布料,却对布料大加赞美?就是在折腾。可这么一折腾,却深刻地揭示出当时被谎言充斥的社会现实——从社会最高层到社会最底层。这就是安徒生的高明之处。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在于勒出现之前,反复写我们一家人盼望于勒回来的情节,也是一种折腾。为什么这么折腾?就是想要让热切盼望着发财的我们一家人的形象呼之欲出。当在船上遇到穷水手于勒时,莫泊桑又折腾了:父亲看见了,不放心,便叫母亲去看;母亲看了还不放心,又叫父亲去向船长打听;于是父亲又去向船长打听。这么一折腾,可以看出父母多么不想自己的发财梦破灭,可见他们多么看重金钱。
鲁迅也是折腾的高手,社戏还没看,就让读者感受到了情节的一波三折。三打白骨精,吴承恩在折腾!七擒孟获,罗贯中折腾得更凶猛了!
这样看来,故事情节起起伏伏就是折腾。
如何折腾出故事呢?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波三折,适当留白,复叠兴波。
(1) 一波三折。文章写得有波澜,对读者才会有吸引力。孔子说:“信,辞欲巧。”所谓巧,意指曲折。朱熹也曾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强调文章要在曲折宛转中别开生面。“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中国的园林,往往在一曲一折之中不断展现“山重水复”,又不断展现“柳暗花明”。
写文章也是如此。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波澜曲折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名著名篇在叙事中就很注意写出波澜。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杨志、鲁智深等人物命运发展起起落落,施耐庵的巧妙设置令人叹服。《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生际遇几番变化,情节戏剧性的推进紧紧牵系着读者。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师》,契诃夫的《变色龙》,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也都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怎样才能让故事“曲折”起来呢?常见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误会法”“组合法”“悬念法”“突转法”“巧合法”等。
(2) 适当留白。说满说尽,一览无余,不给读者留下任何思考、想象的余地,这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病。真正的好文章不仅能准确传递作者欲提供的各种信息,而且善于作虚化、省略处理,留下一定的“空白”,给读者以驰骋想象的无边空间。比如,《红楼梦》中写黛玉临终时高叫“宝玉,宝玉,你好……”,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什么也没说,然而这留下的空白中,有多少难以言传的东西啊!由此可见,预留空白,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为了增强文章表达效果使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无画处皆成妙境”,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复叠兴波。马克思曾经说过:“发展是按所谓的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进行的。”写作诗文作品也要客观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复沓回旋、一波三折的运动情形。运用复叠手法组织文章情节,可以造成波澜曲折、扣人心弦的特殊效果。不过,运用复叠手法组织故事情节,不是搞照搬照套,次次回到老路上去,而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同中见异,使文章有节奏、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推动情节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使人物、事件和冲突丝丝入扣,有机而和谐地联系在一起,为揭示主题服务。比如《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一节,写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直至七次擒住孟获,次次擒法不同;又一而再、再而三,一共七次释放了孟获,次次放法不同。“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从写作上看,正是重叠手法的独特运用,造成了七擒孟获的蜿蜒曲折、惊心动魄。
篇2
关键词: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电影叙事 记叙文 写事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虽然借助的媒体不同,但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相通之处,二者“都能自由地表现人的活动和所经历的环境,都有充分的自由真实地记录事件在时间、空间中发展的自然进程”。
电影天生就是一个故事的叙事者,或者说电影就是因叙事而存在的。电影依靠一个个镜头的组接来叙事,也可以说是靠运动着的造型(影像和声音)和话语(有声语言和字幕)的有机构成来叙事。电影叙事和文学叙事虽属于两种不同方式的叙述方式,但在叙事人称视点的选择、叙事时间的安排和叙事结构的编制叙事表现方式等方面,电影叙事充分吸取了文学叙事的成功经验。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借助电影这种既常见又被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帮助我们提高记叙文的叙事写作能力。时至今日,记叙文写作能力尤其是写事能力成了学生写作的一大缺陷。很多学生往往写不具体一个故事,更谈不上生动感人。所以,我们要训练学生学会“看电影”,激活大脑中的表象,形成丰富鲜明的画面,把事情想具体、写生动。假如能从电影叙事中有意识地获取写作的技巧,那么这将是一笔丰富的写作积累,对记叙文写事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拟从《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出发,探讨如何从中学习和借鉴写事技巧的问题。
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获得第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第20届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张艺谋曾说这是他倾注感情最多的一部,也是他最珍爱的一部,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讲故事讲成功了的影片。同时这部电影所选择的故事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平凡的父亲和母亲之间非常纯粹的温暖人心的爱情。这种感情较之其他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它表现形式更丰富,张力更大,空间更大。
那么这部电影中张艺谋“说”故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他借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来表现这个唯美动人的故事?它对记叙文的写作有哪些启发?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景物画面的渲染
的确,在这部影片中景物、画面的渲染为这个唯美的故事增色不少。在影片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画面色彩的使用、动静的搭配、造型画面的构造,技艺是相当高超的。俄罗斯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不同色彩能引起人不同的情感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效果。色彩有穿越人的眼睛,直至渗透人内心深处的力量。影片将过去部分拍成彩色而现实部分拍成黑白。这样虽然有悖习惯思维,但更能反映导演对人物心理的把握。青春、爱情应该是五彩缤纷的,隽永的回忆即使成为过去,也永不褪色。而父亲的去世,显然带走了一生挚爱的母亲心中的色彩,只留下了单色的冰冷世界。影片主题部分是过去时空,色彩饱满、明朗、澄澈、如诗如画。金黄色绿黄色的树叶树林漫山遍野,无穷无尽,枯黄的柔软的草地绵延向远方,还有明亮的太阳,白色的树干、栅栏、雪地、深黄色的亭子,加上母亲红扑扑的美丽的脸、红色的棉袄、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发卡……缤纷而清朗,丰盈而不染纤尘。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男女主人翁的爱情自然应该冰清玉洁,而观众也从中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
正是有了这些画面,电影更好看了,它成为故事发生的客观环境,与故事中的人物相辉映,有力地烘托了这个如诗如画一般美好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唯美的画面会产生这样唯美的故事。影片除了景物画面外,还有人物、场面画面,比如手扶门框的母亲、栅栏外听先生上课的村民和母亲,小学门口坚硬的石头堆中独坐的年迈悲痛的母亲的背影,这些人物活动的画面经过精心的设计更能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增强作品的画面感。那么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记叙文写作时是不是也能使用这样的创作手法呢?
记叙文需要典型环境的选择,这个环境可以是田野村庄、山川河流,也可以是街头巷尾、工厂车间……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它来衬托人物性格,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故事的主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景都能入文,它可以是我们根据故事主题所选择的真实的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可以是我们为了配合文章故事表达、人物塑造需要的“人工刻意制造”的背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根据故事表现的情感、主题利用蒙太奇手法做相应的景物描述。
2.细节的雕琢
前井打水、故意“巧遇”……这些细节在影片中非常生动而又真实地表现了“爱意萌动中的女主人翁的心理”,记叙文中的记事不是记流水账(不加分析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它需要我们“大题小做”,这里的“小”包含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节描写,正是大师们的精妙的细节描写才使作品的叙事获得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也是他们创作成功的精髓所在。关于细节的问题我们平常已经讲过太多了,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篇3
一、要看懂标题
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看文章一定要先看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看懂标题可以帮助你了解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可以说,标题就是我们读懂记叙文的钥匙。
如2011年各地中考阅读题中,记叙文的标题有《外祖父的白胡须》、《念你们的名字》、《父亲是一条鱼》、《送考》、《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等,这些标题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抒发、中心立意等,对读懂文章至关重要。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有些标题运用了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在阅读时,应特别留意修辞所带来的特别表达效果和特殊意味。
二、要明确要素
阅读记叙文,明确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是了解记叙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当然,作者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需要,记叙文的要素有所偏重,在阅读时,要重点把握作者泼洒笔墨较多的要素。
侧重人物的记叙文,就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南昌中考题《看山老爹》,主要人物是“看山老爹”,形象写出了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的品质。
侧重事件的记叙文,可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这就表明读懂了文章的情节,表述句式通常是:什么人(谁)做了什么事,如2011年中考题《雪后的阳光》,概括为“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为因残疾无法上学的哥哥拿多余的试卷”。当文章所写是好几件事时,一般分点概括。
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他。
三、要理解重点句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文情并茂,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
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文章描写的重点,总是那些最能表现作品思想感情的地方,起着烘托中心思想的作用。如2008年中考题《无法不对你残酷》中,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通过两段对弟弟的具体描写的对比,充分地表现出弟弟历经磨难逐渐成熟起来,也表明我对弟弟的“残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对所叙述的对象的见解或判断、态度和感情,都直接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谷回旋之风,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
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分析时应避免割裂,力求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类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想要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手法,换作自己直白简练的语言去表述。
篇4
一、记叙文时间表达的技巧
时间的记叙,不要呆板,要灵活,有同学写“有一天”或“有一个星期天”来交代时间,显得老套,可以换种说法。“那是绿意盎然的三月”或者“火红火红的暑期来了”,带有景色描写的时间显得很有灵气。再如:“饱含露珠的树叶格外精神”,读者一看,写清晨的;“袅袅的炊烟从农家的屋顶升起”,写傍晚的。景物,色彩,时间,结合起来写,这样交代时间会让人记忆深刻。
二、记叙文地点表达的技巧
地点的交代也要有适当的描写,即环境描写,“在家里”可以加以描写,“我的家里很干净,窗明几净,碗筷放得很有条理,每天它们劳动后都被勤劳的妈妈安排在自己的地方休息,不会坐错地方”。“在学校”也不能就几个字打发了,“我们的校园像是花园,有高大的绿荫树,有四季常绿的冬青树,操场是橡胶跑道,教学大楼就坐落在花园中央。整个学校看不到一张废纸,垃圾筒坚守岗位”。因为下面要发生的人和事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那么地点有必要写详细,读者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记叙文人物描写的技巧
人物描写一般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包括人的服饰、容貌、神情等,可以写静态的,也可以写动态的。有这样一些技巧:简笔勾勒特征,“年轻的英语老师很爱笑,一笑两个酒窝,笑起来马尾辫还两边晃动”。修辞手法的运用,“英语老师的脸圆圆的,像微红的苹果”。肖像描写不是要把人的所有部位都写到,要抓住人物特征来写,写出人物最传神的地方,即“画眼睛”,“画眼睛”是人物肖像的关键。
语言描写要注意个性化,要人如其言,一听就知道是某人,切忌空泛化。鲁迅写小学时的私塾老师,看到学生调皮就大声道“读书!”简单两个字就写出了私塾老师的语言特征。孔乙己的“之乎者也”,写出读书人的破落像,写农民你就不能这样写,写老师你也不能这样写。“‘知识改变命运。’语文老师常在班上讲。”
动作描写要抓住典型动作,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鲁提辖拳打郑关西”,写出了种种打法,生动传神。我们写作文,也要注意典型,“语文老师上课讲到精彩处,声音陡然高了,拿粉笔的右手在空中一挥,仿佛书中的事就在这一刻发生了。”“数学老师不同,讲到重点处,故意拖长声音,好像往我们脑袋里装东西。”“英语老师讲到重点处,叫我们连续读五遍。”
心理描写要写出人物内心的波澜和矛盾之处。人的情绪有喜怒哀惧,人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可以有直接描写,“今天,试卷发下来了,我傻眼了,我感觉这次卷子难,考得不好,可是红色的‘47’让我怎么也无法相信,我还答应爸爸说要考八十分以上的。我的眼前又出现爸爸叹气的神情,我该怎么办呢?”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加以展示,同样是夏天,当学生被老师批评后,“烦躁的知了不停地叫,仿佛嘲笑我为什么考这么少”;如果学生考好了,“在放学的路上,知了在不停地歌唱,我轻声哼着周杰伦的《双节棍》‘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还可以内心独白,就是把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直接写出来。如:“上帝啊,保佑我吧,千万要及格啊,我再也不偷偷玩游戏了,我再也不抄作业了,也不长时间看电视了。不及格的话,同桌瞧不起我,老师会找我,爸妈还会教训我。”
四、记叙文记事表达的技巧
记事要有条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要记叙清楚,读者才会感同身受。在写事情之前要把整个事情在头脑中梳理一遍,分几段来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可以有顺叙、插叙、倒叙。
先说顺叙,事情怎么开始的,经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富有条理。通常是以时间的发展来写的,要写的有文采,不然就会平淡无奇。写事离不开人,这时就要运用描写来记叙。如:有一学生写《钱包》,“我”的钱包被“我”透支了,恰好在汽车上捡到钱包,纠结后最后归还钱包,结局受到老师、妈妈表扬。学生写得很生动,这样的材料本身就感人,用顺叙比较好。
再说插叙,插叙是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以前的事情片段。《逃学》,考试考砸了,所以逃学了,逃学过程中插入片段,以前考砸被老师批评,被爸妈教训;在逃学中,经历苦难,再插入片段,以前病了,爸妈疼爱,老师关心,几经考虑,回校回家承认错误。最后得到老师和爸妈的谅解。由于插叙了几个片段,使文章波澜迭起,扣人心弦。
篇5
把握主题词,突出主题。记叙文的写作很容易因为人物、事件过多而造成喧宾夺主,导致文章主次不分,主题不突出,甚至出现偏题跑题。强调主题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主题词。写作时以主题词为文眼,围绕主题词来组织语句,主体素材的选择也以主题为中心,避免选用有歧义的素材。如《奇怪的人》的人就以奇怪为文章主题,选择素材时以显奇怪为主,所有事情都得为奇怪服务,最好是相互矛盾的事例。因为一人身上出现矛盾的事才显得奇怪。或者简单的,文中多用到“奇怪”,如,他是奇怪的人,他身上充满着矛盾的怪异感,通过这样强调的办法来加强主题。
分清主次,详略得当。记叙文的事件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围绕主题,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那么我们需要分清哪些部分是主要的,哪些部分是次要的,不能全都一样写出来。这样就无法突出文章的重点在哪里了。主要部分就是与我们的文章主题相符的,需要我们多花笔墨写清楚的,次要部分是让情节完整而不可缺少的,但与主题不相关,这些可以简单略写,有交代即可。这样主次分明能更加突显主题,使文章保持完整性,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感。
善用修辞,丰富语言。不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的记叙文,都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描写、叙述,语言表达是我们必须要面对一道难关。怎么来让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就需要我们善用修辞手法,让语言表达丰富多彩起来。像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记叙文写作时需要注意,情节的合理化,避免追求情节的波澜而出现不合理;语言表达与选材要避免幼稚化,考生的文章都是给成年的老师看的,在考生看来有趣的事,或许在成年人看来并不具有趣味性。综合来说,记叙文的写作需要把握主题,融入真情,善用修辞,着力提升文章的趣味性和阅读体验感。特别需要注意是记叙文的素材最好选取自己有真实感受的,切忌写道听途说的东西。有感情的文章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文章,也最能彰显作者的个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素描生活就是把从日常生活中摄取并贮存在素材仓库里的那些简单的、粗线条的材料,用工笔素描的方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这样的写作手法能让读者觉得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发掘了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东西,从而开启“情为悦己者动”的共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素描生活呢?
一、故事必须完整。记叙文就是讲故事,好的记叙文犹如一部电影,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迭生,引人入胜。故事的情节要靠矛盾的发展推动,因而在记叙故事的发展时要自然、合理和完整。将故事情节完整地描绘出来,才抓住了记叙文的本质。
二、描写必须具体。叙事时要抓住细节描写具体。记叙时要详细地描述事情的主要场景,运用“小镜头”的手法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描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细节要真实,细节是靠作者细心观察获取的,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第二,细节要典型,要有“代表性”,即写细节时一定要服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三、结构必须巧妙。“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最忌平铺直叙,要使文章构思新颖别致,就要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运用设置悬念法、欲扬先抑法、误会法、巧变顺序法、列小标题法、分镜头法、日记法等手法,将故事情节连缀成篇,使文章尺水兴波。
篇7
现阶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将相应增长,排放量也将继续增大。中国有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有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那么,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首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是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需要确定这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规律性特征。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是,中国必然经历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中具有高能源消费、高排放的特征;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着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稀缺等诸多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会影响中国短期经济增长,然而,中国经济还将保持较高增长,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阻挡地向前推进,能源需求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其次,应当研究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内涵和路径。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应当通过低碳经济发展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以目前的能源和环境情况看,中国不能援用西方国家的耗能方式,需要寻找适合国情的能源消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中国还有几亿人口正面临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选择,政府可以从战略和政策上引导他们的低碳选择,许多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都需要重新考虑。例如,中国需要如此庞大的汽车工业吗?在城市规划中是不是还应该有自行车道?中国应当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
低碳路径包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低碳城市)。地方政府和金融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广有效的低碳技术。
第三,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能源生产和消费,要求能源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往的能源战略,只是简单地从能源供给侧来考虑,低碳经济发展则要求改变这一传统模式,结合能源需求侧的管理,通过对能源供给投入或者对节能投入的选择,将满足一定能源需求的碳含量最小化。还需要改变以往仅由资源约束的能源供需增长和能源结构规划,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满足能源需求的约束,从而对能源结构的含碳量进行约束。
以往从能源供给侧考虑能源安全,即石油战略储备的能源安全观念,应当加以改变。随着能源价格日益走高,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将越来越受到能源价格的冲击,而经济不稳定直接影响节能减排。因此,应当更广义地考虑中国的能源安全,研究能源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必须站在整体能源的高度,考虑能源在不同种类之间的替代性、能源价格的联动性以及能源约束的相关性。
第四,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显然需要广泛的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集中反映为能源问题。能源的主要特性包括外部性、不确定性、公平性和不可再生性。围绕这些特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原则。
解决外部性的原则是,政府确立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观念,即政府除保证能源市场有效运行外,应尽量使用经济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
应对不确定性的原则,要求低碳经济发展充分估计能源稀缺、相应的价格上涨和环境影响,并且使中国的能源消费不过度依赖国际能源市场。
保证能源公平性的政策原则是,保证国内能源公平的同时兼顾能源效率,在国际上应当争取能源和环境公平的权利,强调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能源价格和环境污染的责任,要求他们必须因环境问题而降低能源需求,保证代际公平则应该尽可能考虑后代利益。
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相适应的政策原则是,推动能源价格改革。这是低碳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第五,能源补贴是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低碳经济发展必须正确面对的。由于能源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政府对能源干预较多,通常以补贴形式出现。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过渡性的能源消费补贴是合理的,有时候是必需的。但是,能源补贴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补贴问题,常常是补贴过多和补贴方式不当――主要采用压低能源价格的消费者补贴,这种补贴通常没有特定目标群体。能源价格管制(能源补贴)降低了能源产品的终端价格,导致比没有补贴时更多的能源消费和更大的排放。
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改革能源补贴方式,以及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当考虑取消能源补贴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考虑取消能源补贴对贫困人群的影响。
篇8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 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要把课本作为例子, 以学生为主体, 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技巧的阵地。
一、进行寻找文章线索的教育
在阅读中,把握了文章的线索,整篇内容就会变得条理清晰、浅显易懂。因此,在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抽丝剥茧,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找到贯穿全文的线索。
比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为线索,《藤野先生》可以将东京、仙台、北京的地点变换作为线索。有些记叙文的要素比较模糊,文章的线索隐藏较深,也有的文章有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多一些的发现引导。如何才能让学生迅速地找出线索呢?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通读一遍文章,同时告诫学生注意文章标题与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事物,这些标题中的词语或事物很可能就有线索的信息。比如《白杨礼赞》中的“我赞美白杨树”。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进行重点培养。
二、引导学生细品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情感
文章是有感情的。记叙文写人记事无不含有善恶美丑以及对其的褒扬嘲讽。这些感情除了隐藏在文章中,还在一些关键的词句上有很强烈的体现。把握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基本上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情感。
比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形容清留学生的发髻“实在标致极了”。此时需要对上下文的语境进行了解,明白作者对这些清留学生的态度,才能感受到“标致”中强烈的讽刺意味、把握作者的情感。此外,还要注意句子的言外之意,对文章的语句含义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新课标下,学生的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优化,课文中的内容有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这些情感进行体会,以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中向上的人生态度、《珍珠鸟》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父爱的伟大,让学生在感受美好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越丰富,越容易在阅读中与文章产生共鸣,越容易对文章进行理解。
三、分析记事方法,把握运用规律
1.分析描写的作用。
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的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 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 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2.分析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记叙文中的议论, 一般是先叙后议, 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 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 也有先议后叙, 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状态,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记叙文中议论的目的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 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在尾段往往是画龙点睛或深化主题。因此, 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掌握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之后, 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 寄情于事、 寄情于物, 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美的熏陶。
四、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阅读解文只能是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9
关键词:写作 通感 比喻 拟人
通感是人们在写文章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记叙文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描写的形象性;诗歌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诗的美感。通感能够把事物之间特殊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谈谈通感在写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用一种感觉修饰另一种感觉
这种用作偏正结构形式的通感,是把一种感觉作为另一种感觉的定语成分,从而把两种不同的感觉相沟通。
例:(1)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绝句》)
(2)我将深味这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以上例(1)是用作定语移觉在诗歌中的运用。用“红”来修饰“声”,视觉与听觉相沟通。例(2)是用作定语的移觉在记叙文中的应用。“悲凉”是一种内心感觉,用视觉的“浓黑”来修饰,沟通了两种感觉。
(3)他躺在地上,痛苦地抽搐着身子。
(4)上课了,小明匆匆跑进来,沉重地喘着粗气。
以上两个例子是用作状语的移觉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例(1)中,通过用内心感觉的“痛苦”作为视觉的“抽搐着身子”的状语,实现了感觉的转移。
例(2)中,通过用属于触觉的“沉重”作为属于听觉的“喘着粗气”的状语,使两种感觉沟通了。
二.用一种感觉比喻另一种感觉
就是通过运用比喻词把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来。
根据比喻的不同类型,这种形式的通感有下列两种情形。
1.用作明喻的通感。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以上是记叙文中应用明喻移觉的两个例子。因为出现比喻词“仿佛”、“似的”、“象”,一眼就看出是比喻句。例(1)中,以“歌声”比喻“清香”。这是听觉与嗅觉的沟通。例(2)中,以“乐曲”比喻“草坪”。这是听觉与视觉之间的转移。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4)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
以上是明喻移觉在诗歌中应用的例子。例(3)中,诗人极写“愁”之深重,用江水东流作比。神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诗的境界顿出。这是内心感觉与视觉沟通的结果。
例(4)中,诗人用有形的星光来描写无形的歌声带给人的喜悦,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比喻新颖,艺术效果倍增。
2.用作暗喻的通感。
(1)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
(2)她滑滑的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是记叙文中应用暗喻移觉的两个例子。尽管文句中没有出现比喻词,但不难看出是在进行比喻的。例(1)中,建筑物色彩的浓淡、位置的高低错落,是看到的。音乐的“和谐”“节奏”,是听到的。作者用暗喻的方法使视觉与听觉相沟通。
例(2)中,用摸一摸鸡蛋清才能感觉到的那种“软”、“嫩”来暗喻一眼就能看到的“明亮”的光,视觉转移到触觉上来了。
三.把通感方法与拟人化方法结合运用
这种形式的通感,就是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感觉的沟通转移。
例:“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
河流悲愤、风激怒、黎明温柔, 这是运用的拟人化手法。诗人赋予河流、风、黎明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诗句生动形象,富于情趣。
篇10
关键词: 作文 素材 技巧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分数的不断提高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了压力,许多学生对作文复习感到茫然,不知从哪里入手,甚至产生畏惧。其实,中考作文命题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多角度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考作文其实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掌握好方法,就能拿到高分。
一、认真积累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选题面狭窄,材料单一,用词单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平时阅读量不足,知识面窄,导致写作时才无话可说。基于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积累写作素材,把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初中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主要有三个: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我们积累写作素材也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在复习时可以抽出一段时间,翻一翻家庭的老照片,回忆整理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生活故事,写成片段;也可以整理初中三年的日记、作文练笔等,回忆自己在学校生活中和老师、同学之间的精彩故事,写成片段文章;还可以浏览新闻类的报纸杂志,关注时事新闻,积累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这几个方面的材料多准备一点,写作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二、熟练掌握写记叙文的技巧
中考作文一般要求写400个字左右的记叙文,老师在辅导过程中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记叙文的技巧。
首先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要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涉及人物;第四要素是事情的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第五要素是事情的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事情的结果:交代好结局。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文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与事件背景;反映的道理(主题);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中考辅导阶段,每位考生至少要写五篇以上的练习作文,在写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
三、把握作文三要素
(一)凤头(文章开头漂亮,语言优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如在作文辅导过程中,有个考生的《心愿》一文是这样开头的:“这个心愿在我的心里已经埋藏的很久。”只一句话便进入正题,可谓开门见山,干净利索。又如有个考生的《谦虚与骄傲》一文是这样开头的:“我国著名政治家曾经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一个人只有谦虚,才会让别人尊重。”引用了名人名言,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二)猪肚(有丰富的主题)
中考考试说明要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这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文章需要表达的主题。中学生的生活平平淡淡,学生作文就要从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如有的考生通过记叙自己雨天为妈妈送伞的经过,“开掘”出“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突出了回报父母关爱之情的主题。又如在《用心情去倾听》一文中,记叙了通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与小男孩汤米感人的交往过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成长的感情,再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间真情。
(三)豹尾(文章结尾用力)
“编筐编箩,重在收口”,文章也是这样,有了引人的开头,充实的主体,还要有精彩的结尾,才能给人完美的印象。
如有个考生在《节约粮食》一文中引用古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这篇文章添了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