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档案管理流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档案管理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档案管理流程

篇1

1.信息容量越来越丰富,利用价值越来越广泛

工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又直接关系到这个作用的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日益深入人心,企业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容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庞大。同时,企业档案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地管理并充分利用好企业档案这一强大的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科学决策,开拓经营,最终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企业档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企业档案信息具有动态性、政策性、依据性、预测性、反馈性、综合性、经验性、比较性、追踪性等属性。

(2)企业档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性依据,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企业档案的信息参谋助手作用。

(3)企业档案一般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它主要为企业领导提供信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如品牌、产品图纸、产量、质量、技改创造发明、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反馈、知识产权等作用。

3.信息时代对企业档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信息时代下,企业档案工作只有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同时,企业的发展对档案的管理信息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档案部门能更准确、更迅速、更及时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二、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企业档案现代化足够的重视

领导重视是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而目前领导者和决策者还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并纳入全员绩效管理考核中,因而难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不高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就是收集、整理和借阅。有的档案员认为,用户来查档案,本人能热情接待,就是提供了档案信息。这仅仅限于查阅范围,那是很不够的。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当好“文件保管员”,还必须掌握处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技术,才能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3.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尚未普及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档案数量急剧增长,档案种类日益丰富,档案利用频率不断增快。同时,范围扩大、深度加强,时效要求更高。以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为例,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智能电网、超高压电网的不断出现,新上工程项目增多,使工程档案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档案归档、保管、借阅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必须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水平。

三、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档案管理创新的实践

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是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电力工程总承包施工企业,主要承担各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是华北电网、京津唐地区电力基本建设的骨干企业。多年来,为华北地区、天津市,特别是滨海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该公司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管理,不仅拥有多项在全市、全国领先的输变电施工技术工艺和专利,而且在建筑试验、计量和档案管理上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007年,获得了国家档案局颁发的企业档案管理AAA级证书,是天津电力系统首批获此资质的基层单位之一。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创新实践:

1.树立创新思维———企业管理者重视是关键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旨在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迎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和空间。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始终保持创新的意识,用创新思维去指导档案管理工作。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电网的出现和推广,对电力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也为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公司的领导审时度势,针对公司在档案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以下几项改进措施:

(1)建立三级档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公司确定一名副总经理全面负责,以经理工作部为具体主管部门;二级单位为各施工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作为三级单位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环节。

(2)确立企业档案管理的总体目标,制定中长期规划。

以不断超越、追求卓越为目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方法,不断完善规划,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3)制定企业档案管理考核标准和办法。

公司规定,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子项,列入每年一度的审查考核,对档案管理成绩优秀的项目部、分公司和机关部室予以加分奖励,在季度和年度考核时兑现。

2.建立创新管理平台和流程———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保障

为了改变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必须采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建立创新管理平台和流程。为此,公司采取了有效措施:

(1)加大硬件投入。

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在预算费用中增加了列支。几年来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购置先进设备、设施和档案室改造。同时,增加了档案库房200平方米、增添现代档案设备50余台(件),有效支撑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需要。

(2)积极推行文档一体化流程管理。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是不可分割的,文件是机构运转中最重要的信息流,同时也反映出该机构的业务流程。这就意味着在形成业务流程的同时,也形成了文件从生成、流转到归宿的文档一体化流程,意味着信息系统在满足业务活动管理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档案管理的要求。企业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工程技术报告管理等系统,成功地将行政办公、合同管理、工程领域的业务流程和文档一体化工作流程同时嵌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业务工作流程中的文件,从生成、流转到归档全过程管理,以及档案后续管理的目标。通过建立创新管理平台和流程,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往每年4月底才能完成的上一年文档归档工作,现在可提前3个月就能结束。而工程档案的归档,也可在工程交工后很快完成。

3.确立服务创新意识———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是基础

在信息化时代,文件与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式、内容,与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公司在档案管理服务创新上的做法是:

(1)走出库房,主动服务。

以往公司的档案管理只是被动地处理催交、回收、整理、归档和借阅工作,建立创新管理平台和流程以后,公司档案管理人员在每项重点工程收尾阶段,以及重要工作即将结束之际,都主动深入机关部室和分公司,协助他们进行文件规整和收集,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予以完善,深受基层的欢迎,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创新服务方式,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一方面充分考虑企业领导和施工现场对信息利用的需求,提供面向施工一线的信息利用平台,从而缩短了施工生产与档案工作的距离;另一方面,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将专题信息制作成光盘,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3)严格执行标准,改善工作条件。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自动化

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一方面,企业营销部门可以从收录的人员资料中发现潜在的客户;另一方面,可以对过去的案例进行再思考,便于探索更加高效的业务开展流程。但是,在信息化已成为商业领域主流趋势的背景下,当前仍有不少企业采用旧有的人工管理方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严重的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工作进程,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以企业目前的信息管理部门硬件为基础,探索出一套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意义重大。

一、企业应用自动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传统人工管理无法适应当前的高速的信息流

当前信息流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公司往往可以较为容易的扩大客户群,开展经营活动。在此背景下,有不少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查看一个之前签订的合同往往需要多个管理人员的同意才能获得权限,大大的阻碍了工作的开展,人工档案管理繁琐的流程很有可能成为企业业务拓展的制约。

(二)档案人工管理与公司其他业务的网络化管理不相匹配

当前,市场上大中型企业的核心部门大多已经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而档案管理由于难以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所以往往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仍采用旧有的管理方式。当市场人员向档案管理部门索要历史记录时,往往要经历一番查找,若是查找影像资料,可能还需要观看一段录影带才能确定。如此,就造成了档案管理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脱节,在一些情况下档案管理甚至会成为特定业务开展的控速环节,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一体化

信息化档案管理不是简单地等于使用电脑进行档案管理,事实上,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是将纸质版的文件录入到电脑上而不做任何的归类或比对,或需要进行复杂的目录输入,那么就仍属于传统档案管理的范畴。管理一体化是区分信息化档案管理和传统人力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是档案管理部门将公文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并由业务性部门对产品技术、经营活动、合作协议等文件进行归纳。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下,归档和管理可以一个步骤完成,档案管理部门无需进行文件的扫描、录入、上传,避免了重复性工作。系统自动生成的表单也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目录录入工作量。

(二)便利的信息检索

与传统的人力档案管理相比,信息化档案管理在检索的便利性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首先,档案管理系统上的文档是拿到纸质版后立即扫描记录的,因此不存在信息丢失的问题;其次,不同的电子版文件存放在不同的类别下,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筛选;最后,可通过关键词或文件名称模糊匹配方式查找所需资料,而不需要像纸质版档案管理时期那样一个个文件拿出来对照。

(三)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使用自动化的手段进行档案管理时,往往会用到access等数据库软件,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熟悉掌握基本的操作,如查找、筛选、录入、删除等。必要情况下,还需要掌握简单的应用公式或编程技能。而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大多为文史类,信息技能正是其弱项所在。

三、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优化企业档案管理的路径探析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尝试,探索出最佳的操作流程,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这套制度应做到除机密文件外的所有文档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共享,以实现与信息化的开放性相适应(已确定即将离职的职工应取消访问这一系统的权限)。另外,这一管理制度还应具备相对宽松的档案存储制度和比较严格的删除制度。这是因为,宽松的存储制度方便公司各部门的员工及时将到手文件扫描上传,而严格的删除制度则是为了避免发生信息的误删给后续使用带来困扰。每位员工应按照相应的类别上传扫描件,而档案管理人员需定时对新加的文件进行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并联系录入人员修改。

(二)注重选拔、培训专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

企业内部建立起自动化的档案管理渠道,并不是要用计算机完全取代人的作用,而是通过集成化的系统辅助档案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在选拔新员工时,因着重聘任基本业务能力过硬,且对数据库操作有兴趣的人员。入职后,则要及时安排老员工或人力部门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为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档案管理软件可能要不定期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及时的对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新系统,避免发生误操作。此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往往是由公司的信息部门进行,而档案管理人员是最熟悉档案存取操作的人,有必要参与到软件的功能开发中去,为系统的搭建提出建设性的观点。

(三)强化档案管理监管

企业的自动化档案管理系统是几乎全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都要应用到的,一但出现错误,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档案管理必须要严格监督,且应做到全流程的管理。在档案录入首先要筛选出无关文件,有选择性的上传;文件上传后,经过短暂的缓冲期,这一期间只有档案管理部门和文档上传者所在部门员工可以看到,经过档案管理人员确定无误后,方可向全公司公开;当档案在使用期间被重新编辑时,也应经过两方的确认才能公开。总之,为实现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高效、准确,档案管理应严格做到全过程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3

为了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实现西安地铁“建优质工程、创一流档案”工作目标,我们创造性地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贯彻到地铁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用系统论的方法将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流程串起来,使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一个严密的、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能,并留下痕迹以便日后监督和考核,结合该理念,我们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做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配合贯标过程,实现质量体系文档的痕迹化管理,确保地铁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二是在贯标结束后,通过档案信息系统来促进贯标成果,即―系列的档案管理流程得到贯彻执,行,形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地铁档案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关口前移,全程跟踪,同步验收”的档案管理总体目标。

以管理文档为核心,纳入程序、同步建档

地铁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工序环节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公司明确档案管理部门职能定位,理顺档案管理体系,确定了档案管理目标后,我们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把档案管理目标与职能部门、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具体工作相结合,制定标准、安排计划、明确责任、严格考核,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在工程建设传统管理模式中轻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局面。档案资料管理标准要求公司各项工作必须实行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文件资料的形成与流向,实现文件资料和档案的“无缝”衔接,把后期对档案的控制要求(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提前到文件的管理阶段,做到前端控制。实行工程资料监管“关口前移,全程跟踪,同步验收”的管理模式,从而保障地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要求。

1 与市质量监督站、市城建档案馆对二号线车站、区间、装修、风、水、电工程的施工用表(主要检验批和施工记录用表共计957张)进行规范,编写了《西安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验收标准》(土建工程)和《建筑工程资料验收标准》,并已下发到各参建单位,为档案专项验收打好基础。

2 加强日常监控工作。在地铁工程建设之初,明确了各参建单位收集、整理、归档责任和义务,切实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我们始终坚持三个结合:(1)联合市城建档案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形式对施工单位资料编制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参建单位自查自纠相结合,(2)业务培训和先进试点相结合,(3)档案验收和工程月度信誉考核相结合。实施三个指导:(1)指导参建单位项目经理、总监、资料员共计215人次就竣工文件的编制、组卷、归档业务,现已完成了四次业务培训。(2)搭建了参建单位资料员信息交流平台( Q群共有315人),指导资料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交流经验。(3)加强与城建档案馆联系。并请他们到施工、监理单位检查指导内业资料的编制。要求四个同步:(1)下达工程项目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2)检查工程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3)验收工程项目与验收项目档案同步t(4)工程结算与信息中心出具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证明同步。

目前,地铁二号线土建工程验收相继进行了档案专项验收,严格落实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制度,做到“档案不合格、工程不验收”,对竣工档案严把质量关,以点带面,发挥好项目档案的验收的“推动、促动、震动”作用,全面规范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对不符合验收要求的档案提出整改意见,直到整改达到要求才给予验收。现已完成二号线17个车站、16个区间的主体工程验收,把档案的专项验收提前到重点分部工程的验收,及早介人,全程跟踪,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在开工技术交底、中间过程检查、工程竣工验收三个环节中,建立了切实可行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流程,对做好项目工程档案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现档案文件自动流转功能,完善创新、提升水平

我们根据《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要求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归档。2009年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与清华紫光公司共同开发了地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和专项实施,建立西安地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向所有参建单位下发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要求参建单位在单机版上完成电子数据的录入工作。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整个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重要信息支撑。功能主要包括:进出检查、版本控制、审核追踪、操作日志、更改通知、电子分发、虚拟组卷归档等。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各类正式文档都要通过规范统一的文档模板的方式来生成,通过标准分发模板和审批模板实现其分发、审批和。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用一个大型数据库和档案服务器来管理和存储所有的各类的文件。文件被分类编码后,并附上电子文档,可被关联或连接到系统内各模块中的任何一个对象,给不同业务技术人员的利用和访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贯标结束后,即形成档案管理体系时,需要信息化系统再提供一系列的流程支撑体系,通过信息化的流程来实现这些标准体系的贯彻和落实。我们按照ISO 9001管理的要求,建立了档案验收、档案接收等一系列流程,将施工中每一工序应归档的资料定量化,如钻孔灌注桩分部,应填写的质量验收检验批表3张,施工记录5张,规范了质量控制资料的编写,通过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做到档案归档管理事前有预防、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贯彻ISO质量体系的PDCA管理理念,规定工序归档清单样板,编制了《招投标文件归档作业指导书》《第三方监测归档业务作业指导书》和《施工图归档作业指导书》《设备仪器档案归档作业指导书》等各门类档案作业文件,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可实现档案收集、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新、查询、监控、利用等自动流转功能。

目前,二号线勘察、测绘、设计、招标单位(共计35个)档案的电子与纸质档案的同步归档工作已完成,形成工程档案9561卷,初步设计图12351张,首次将地铁勘察的地质岩芯照片(包括西安地质的14条地裂缝)7.6万张归档,现阶段的正在进行结构子单位工程验收过程中,各施工、监理单位正在档案单机版上完成档案数据的录入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人审核电子数据准确无误通过后,再将纸质档案归档。同时我们推进音像档案流媒体管理系统,重点是工程建设中隐蔽工程、

重点工序的拍摄,实现流媒体资料的收集、管理、利用,将更直观展示工程建设全过程。现已完成了分阶段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资料的任务。根据档案数据异地存储备份的要求,我们完成了档案数据灾难备份,健全了档案安全保密体系,在公司内外网隔离条件下,开放网上赋权借阅,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回顾地铁二号线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档案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是―项需要常抓不懈、严细求实的工作。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总结档案工作所走过的路程,我认为,以下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以坚持和发扬,在档案管理下一步工作中,应做好下述几方面工作:

1 按照“持续改进”原则,健全各项档案管理标准

一流企业建标准、二流企业创品牌、三流企业造产品,既然我们的地铁目标是“建一流地铁”,一流企业就要建立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按照“持续改进”原则,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健全各项档案管理标准,如二号线土建工程资料编写规范只量化到具体表格,下一步要尽陕组建团队,统一表格内容的填写,建立机电系统归档资料的编写标准。

2 档案管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

地铁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项目前期的建设工作到最终的国家验收,形成PDCA闭合环,它在工程建设中环环相扣,步步相连。为了加强对重点工程各阶段档案工作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公司总部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就加强档案意识的宣传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用规范化、标准化来严格要求工程资料归档工作。二号线参建单位多达100多家,所以在开工建设初期,就要明确各单位工程的验收范围和程序,单位工程内部各分部之间接口界面的验收流程,落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档案工作责任制,形成有效运行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3 档案管理体系应具有预防性

必须明确规定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项目档案管理全过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实现关口前移,全程跟踪。同步验收总体目标。

4 档案管理体系应具有全面有效性

必须及时介入,全程跟踪,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档案工作人员要抓住开工技术交底、中间过程检查、工程竣工验收三个环节,使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基本做到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验收。与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市档案局、市城建档案馆)通力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档案工作监督体系。

篇4

关键词:集团企业;集中管控;档案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9

1 集团型企业的档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1.1 运维与管理需求

建设档案的信息化,是完善和持续渐进的流程,集团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是要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的,一定要提出不同的需求、问题和意见。此外,人员流动、机构重组以及岗位调换等问题,会造成档案的人员会频繁调岗或者一人身兼数职,在运维工作以及管理档案信息方面带来较大的压力。

1.2 分析档案系统的部署模式

对档案系统进行子公司的分散管理,不能够将集团型档案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控实现,对企业档案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够有效发挥,对利用和开发方案信息资源有所制约。

1.3 利用和共享需求较为困难

在跨企业间的档案资源利用和共享方面有效实现,能够将集团公司的档案资源整体价值有所提升,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被动服务的档案系统要改变,档案服务方面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更改,将借阅档案资源得以实现。

2 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建设目标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建设目标包含:对原文分散、目录集中的网络架构妥善解决,还要将共享利用档案信息、较多的归档业务系统以及不同的数据结构等问题解决。那么,将知识管理替代档案管理能够将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也就是建立运维队伍、制度体系以及内容管理平台。让企业内容的管理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将企业中的不同文件材料适当保存,对企业内容的管理平台有所构建,还能够将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档案中进行利用、开发的水平要提升,对档案利用的效率要进一步增强。

(2)对标准规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统一制定,这一方式能够将企业中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管理,让流程保持一致。

(3)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的有效衔接要相应实现,在线接收财务系统、ERP、OA等系统。

档案系统要对内容的管理平台合理依托,可以在线接收财务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以及ERP系统等外部业务系统而产生的文件,同时要将此电子文件归档。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开发利用的功能,便于知识管理,总体的系统功能架构图如下:

2.1内容管理平台

(1)基础服务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将全文的检索以及文档存储等功能实现。

(2)公共组件。内容管理平台较为成熟,能够将文档的管理便利性、安全性实现,对Lucene的使用,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实现用户的档案检索便利性。

2.2、业务模块

(1)业务应用。持久层应用架构的采用,能够将B/S的便利性以及C/S的架构性能有所发挥,对Web服务和AJAX技术的使用,能够将用户体验和页面无刷新的功能实现。还能够对档案业务密切的融合,开发档案系统管理、利用、统计以及收集整编等功能。

(2)客户访问。能够采用浏览器和专业的客户端,对系统中的不同业务功能进行访问,包含:借阅、查询、保管以及归档等。同时,还具备信息、文档协作以及交流讨论等功能。

2.3 归档接口

(1)基础服务层。文档的管理服务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管理平台来实现。

(2)在线接收。能够在线接收财务、ERP、OA等系统而形成的文本型数据,以及结构型数据,同时能够把这一系列的数据衍变成标准格式,此格式是通用的,能够在档案系统中存储。统一形式的数据交换接口SOA是对数据交换总线服务的,XML、SOAP能够将消息格式统一。

3 档案管理系统在集中管控模式下的网络架构

集团型的企业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技术性手段放在首位,使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将分级管理、集中管控的管理模式成立。需要在集团的内部对档案管理平台统一建立,将流程、类别、视图、制度以及规范等统一形式的管控实现。个性化的定置需要在子公司中进行,为公司的不同档案管理需求给予一定的满足。

集中管控的情况下,分布式的存储架构要在档案资源中使用,可以将单纯的存储设备问题解决,对总部和企业之间受到的网络条件限制有效规避。档案管理平台若实现统一形式,能够将集团型企业的共享档案资源平台实现,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安全性质的管理模式,能够让每一个子公司之间进行共享档案资源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想要将集团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定要对档案资源的价值和定位、基础物理设施以及档案管理模式多方面考虑,将分级的档案管理充分实现。要力求将业务较复杂、分布广泛的地域以及子公司较多的整体档案管理建设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春艳.集团型企业集中管控模式下的档案管理系统研究[J].北京档案,2013(01).

[2]顾慧达.集团型钢铁企业集中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冶金自动化,2013(03).

[3]俞惠倩.集团型企业基于信息化的管控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1(05).

篇5

(1)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子化管理工作现状。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开展了电子化文件管理的实用化应用,为公司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功能上涵盖了电子化文件的上传、下载、查看,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销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营销电子文件管理的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大营销”体系的推广建设,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子化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按照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及公司2012年营销信息化工作要求,营销电子档案管理要覆盖到营销系统所有业务环节,真正实现营销电子文件管理的稳定、保密,为营销业务高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1.1意义

(1)可以充分保障营销客户档案信息安全存储。

(2)可以有效建立营销文件档案资源共享利用机制。

(3)有助于提升营销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

(4)能够有效支持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工作。

2复杂性表现

2.1业务项目类型繁多

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对信息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营销部门承载着业扩报装、电费计费、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等关键业务以及95598电话语音、互动网站、银电联网等对外服务工作,营销档案项目日趋复杂。

2.2流程复杂、变动性大

营销档案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为依托,具有步骤流程较多、与客户交互文件多等特点。因此实现电力客户档案的生成、收集、归档、更新等全过程与营销各项业务办理流程的紧密关联,以确保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逐一对应,并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实时性,有较大难度。

2.3与原系统接轨问题

营销档案管理业务主要包括2大类10大模块,分别是档案监控与利用、电子文件采集、电子文件生成、文件流转、文件归档、档案建档、档案保管、变更与借阅、档案室管理、档案管理的检查与考核。涉及到多个系统,保证其对接与兼容可靠性极其重要。

3处理方式

3.1业务架构

档案的监控与利用:档案监控基于档案的全生命周期对档案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文件缺失预警与业务过程紧密结合,对业务过程中未及时登记与缺失的过程文件进行提醒与告警;档案智能化检索、档案情况统计、档案利用与信息是对档案利用开发。

营销档案业务:依次为电子文件采集、电子文件生成、文件流转、文件归档、档案建档、档案保管、变更与借阅、档案室管理、档案管理的检查与考核,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图。

营销档案管理业务与营销业务紧密结合,在营销业务的处理过程中,进行电子文件的采集、采集完成后各个流转环节基于电子文件进行无纸化业务操作,在审批与协同工作环节进行电子文件的调阅,对电子化业务资料进行审查与更新,并在业务归档环节进行资料的归档与电子文件的封装,保证了档案的闭环管理。

3.2流程架构

营销业务系统处理时进行纸质文件采集同时获取元数据进行电子文件的生成,对于数据捕获生成的档案自动获取系统数据按照模板生成电子文件。

营销业务工单流转过程中,需要对电子文件进行调阅,进行电子文件的在线浏览。同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业务权限对电子文件进行审查与更新。

在档案移交时,应进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的核对,核对通过后进行档案的接收,对于存在不符的情况,应将文件退回重新处理。

文件接收后,进行档案的入库与定置放置,进入自动库房与指定档案柜。电子文件应按照规定进行备份保管。

对于存在档案补充的情况进行档案出入库处理,并定期对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进行鉴定,转为长期保存或销毁。通过以上业务交互,从而在营销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对档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3系统对接

(1)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负责对电子文件业务数据/元数据的采集,对扫描资料进行文件的上传,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可以对电子文件进行调阅、核对、更新。并将采集的文件进行电子化、压缩、转换、封装、加密、入库存储,对营销档案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

(2)与自动化档案存储系统的集成

自动化档案存储系统,负责对档案室的存储规划、对档案资料与档案柜存储位置的对应关系,将操作界面集成于营销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档案的出入库操作与存储。

(3)与电子文件采集系统的集成

为实现纸质文件的电子化,统一文件电子化的数据格式,建立电子文件采集系统,对高拍仪、高速扫描仪与其他录入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自动进行文件的识别、索引生成与存储,同时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与转换。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产品数据管理(PDM);档案管理;系统集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10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0-0-02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设计技术在产品研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数字化设计和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电子数据,加强电子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已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鉴于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产品研制中产生的电子数据和电子文件。 

1 现状分析 

1.1 PDM系统 

产品数据管理(PDM)以软件为基础,是用来管理与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零组件信息、产品结构、设计文件、权限信息等)和与产品相关的所有过程信息(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企业PDM系统采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的Teamcenter 8平台,随着系统应用推进,与产品设计、工艺相关的全部电子数据均已纳入PDM系统进行了管理,如外购件、自制件、设计图纸、电路板原理图、工艺规程等数据。 

1.2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是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统计、查阅利用和等档案管理部门日常工作自动化处理的信息系统。企业目前的档案管理系统使用的是金航数码公司开发的兰档案管理软件,历经多年系统建设和完善,不断满足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1.3 电子数据管理现状 

在实施PDM系统后,产品研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电子数据。以往纸质文件/档案的属性信息往往只包含对文件自身的描述,而电子数据的属性信息还包括了大量的记录该数据和其他实体间的关联信息(如各数据之间的装配关系、替代关系等)和过程信息(如数据从产生到归档的整个过程中的信息)。这些信息使得档案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电子数据实施全过程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 

目前,企业电子数据归档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所使用的系统架构和开发技术不同,使得两个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缺少统一的信息表达和交换格式,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数据互通。 

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虽然来自PDM系统,但由于系统间没有集成,档案人员需要将电子数据转换成纸质文件后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手工著录,存在数据归档滞后于PDM系统,同时需要文件信息的二次录入,尤其是档案人员在著录产品图样数据时需要人为判断条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规范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档案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产品研发已实现100%数字化,部分产品图样数据由于无法转换成纸质文件,尚未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著录和管理。同时,电子数据形成过程中的元数据也只留存在PDM系统中。 

综上所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数字化产品数据的归档管理,通过建立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产品电子数据在线自动归档已迫在眉睫。 

2 系统集成方案 

PDM系统和兰台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是在不改变两系统原有平台技术架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个单向的数据流动过程,即只需要将PDM系统上的产生并通过审批流程归档的产品数据及其相关信息传递到兰台档案管理系统中。PDM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集成采用中间库方式传输归档数据,具体过程如下。 

2.1 PDM系统内部处理过程 

PDM系统根据集成需求,开发待归档数据处理程序,用于在数据归档前、归档过程中以及归档后所进行一系列操作和业务处理,比如:设定并选择归档时机、根据待归档数据获取对应的流程审签信息、提取电子文件、形成归档数据模板、进行数据推送等。 

2.2 接口中间表的维护、和运行 

接口中间表主要是在数据归档过程(即数据从PDM系统到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该中间表主要在档案管理系统方数据库中建立、和维护。档案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中创建供PDM系统访问中间表的用户(如pdmuser),PDM系统中使用该用户进行中间表的操作,档案管理系统只对该用户分配对档案数据库中中间表的SELECT、INSERT权限。PDM系统只能读写约定的中间表数据,不能访问档案系统中其他数据表。 

2.3 档案管理系统内部处理过程 

档案管理系统根据集成需求,开发数据归档处理模块,用于数据推送到中间表后在档案系统中进行归档以及归档后所进行一系列操作和业务处理,如设定字段对应、PDM已归档数据的归档处理、执行分发流程等。 

3 系统集成实现 

根据本文所提出的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集成方案,PDM系统中的电子数据的归档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对Teamcenter的服务器端进行开发,在PDM系统中数据审批流程的档案节点增加集成接口的handle,实现PDM系统归档数据传递处理。通过对ITK函数的调用,获取待归档数据的审签信息和电子文件形成中间文件后,PDM系统调用中间表中的“全文服务器配置信息表”,获取到档案服务器FTP的连接参数,将电子文件放到档案服务器的临时目录中,该临时目录中只存放PDM归档的电子文件。 

PDM系统采用SOA JAVA开发技术调用Teamcenter函数将待归档的数据条目信息写入到中间表的技术资料主表(pdm_main),关联关系表(pdm_relation),分发路线表(pdm_route),全文信息表(pdm_document)中。 

档案主管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查看中间表中的数据,将数据迁移到档案系统中的产品型号的各个节点下,并将条目对应的电子文件从临时目录移动到正式的目录中,整个事务执行成功后,更新中间表中的接收时间,设置接收标记accepttag为“已接收”。 

4 结 语 

在对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中产品电子数据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企业产品电子数据归档过程,提出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确保电子数据归档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优化产品档案工作流程,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庞士宗,肖平阳,唐加福.产品数据管理(PD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力档案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企业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无锡供电公司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归属办公室,由公司总经理总负责,由办公室副主任具体分管负责。办公室档案中心负责公司档案工作的组织、规划、协调;负责管理全公司科档、文档、会计、照片声像及实物荣誉等各类载体档案;负责对直属单位档案工作的业务检查和指导。

公司档案最早形成于1947年。多年来,公司重视档案工作,按照“早介入、早发现、早整改”的工作思路,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较好地履行了档案工作的协调管理职责,切实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通过运用国网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系统整理,档案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准确、装订美观,案卷质量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

公司档案于1989年通过省级验收;1990年晋升国家二级;1999年高分通过企业档案国家一级认定;2006年首批通过江苏省企事业档案“特一级”企业评定;2011年通过省档案星级评定复查,并连续多年获得无锡市档案先进荣誉称号。

二、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

文书档案,是指企业在领导和行政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文件,又称管理性档案。

1.文书档案管理的重点在于收集、保存资料,记载“历史”,管理手段主要是用载体(纸质或实质)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地存放于办公室档案中心。这个阶段管理的重点就在“收集”、“管理”、“编目造册”、“保存”、“借阅”等工作,保证它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档案管理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记载历史,使得后人可以引用和借鉴历史资料,这样档案才产生作用。

2.与公司文书档案直接产生联系的主要是文书工作。文书工作包括文件的收集、登记、运转、催办、承办及文件的收集、整理。文书工作的全过程也是档案的形成过程。而档案管理工作是在文书工作的基础上对档案进行再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提供利用。文书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档案主要来自于文书。文书人员把企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经过整理立卷,定期向档案中心归档,文书工作的质量对档案管理有重大的影响。

3.账外文件也是文书档案的重要来源。即指本企业未经文书处理部门编号、登记的,在收发文登记簿上无“账”可查的,由各单位(部门) 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使用或上报, 自行保留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类载体文件。相关职能单位是账外文件的主要来源,负责账外文件的收集、整理、预立卷和移交,并接受档案中心的业务指导、培训、督促、检查和考核。

三、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企业文书档案的质量与完整性,只有树立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才能切实发挥文书档案的作用,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目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文书档案立卷的质量与标准。

1.企业文书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衔接方面存在问题。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统一又有分工。在现实工作中,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应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分体式的管理体系。实际工作中,文书与档案实行的是分块管理制,这是一种有效、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这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却拉大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距离。同时,办公信息系统通道拥堵等原因造成系统不够稳定,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存在脱节,即公文的格式和处理办法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附件不齐全、编号不规范,有漏号、重号等情况,影响了文书档案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文书档案人员收集工作的质量、进度和档案利用,对文件鉴定价值和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等也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2.“账外”文件收集力度不足。一是“账外”文件是企业各内部职能机构形成的内部文件材料,大都未经收发文登记的文件,文件材料涉及面广,随时随地在每项工作和活动过程中产生。而文书档案人员的职责和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直接参与到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和活动之中,无法清楚有哪些文件材料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这些文件材料的形成过程难以控制,事后收集困难重重。二是办公自动化带来了“账外”文件材料的收集困难。由于部分向上请示、向下通知和答复的事项,都可以通过电话直接联系,因此,只有口头答复,没有做到及时的电话记录而成了无法考查的历史,这些无疑使文件材料的原始记录性大打折扣。

3.各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配合不够,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一些部门人员对文件材料应由谁保管概念不清,只考虑方便利用、文件保密等问题,从而模糊了这部分文件材料的保管权限,有些人甚至不愿意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供大家查阅参考, 最终造成一些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因得不到及时归档而散失,或流散于个人手中增加了事后征集的难度。

四、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档案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和保证,因此,创新学习交流机制,才能不断增强档案专职的业务能力。一是通过坚持一年两次的专题网络活动,组织研讨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二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省市级档案部门的理论业务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千人知识竞赛及其它继续教育途径,坚持把文书档案基础业务、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作为档案专职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内容,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使文书档案专职成为适应岗位、熟悉业务、胜任职责的行家里手,成为懂专业、懂技术、会指导、会编研的全能人才;三是以文书档案管理为载体,以同业对标为抓手,与兄弟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开展调研,讨论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有效指导业务实践。

2.建立档案工作机制,保证有效执行

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从制度和机制入手,结合电力企业发展对文书档案的要求,明确原则和管理方式,界定文件形成、积累与归档职责,规定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等要求。规定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编制的范围,保证文书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3.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提升档案质量

文书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做好文书工作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文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因此,文书人员树立较强的档案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立卷归档制度,确保文件收集完整、及时和准确,通过科学分类、组合,使文件材料形成有机的联系。文书档案专职严格执行档案归档管理制度,密切关注年度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按时接收档案,对新接收的文书档案资料严格按照规定认真核对,严格把好文书档案质量关,严格按照档案保管期限表对档案的价值进行鉴定,同时,认真履行档案查、借阅审批手续,对未按时归还的档案及时催还,对归还的档案及时归位,并认真做好档案的保护和统计工作。

4.优化档案业务流程,推进实体化运作

规范、合理的流程是应用系统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办公效率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得办公环境下,重新调整组卷流程,进行文书档案业务流程改造,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即由各部门根据相关依据性文件及立卷模板进行预立卷,文书档案专职按照“以我为主”的原则,对预立卷内容进行检查,然后由预立卷单位修改、调整、著录、挂接电子文件,并组卷装订,再由文书档案专职鉴别、审核、把关,最后由文书档案专职进行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立卷工作。

具体操作流程参见下图所示:

5.注重账外文件材料收集,强化基础业务

按照省公司、市档案局的要求和部署,档案管理要从制度和机制入手,通过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将档案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目标管理,切实保障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突破传统档案接收范围的局限性。针对文书档案文件材料收集的重点、难点, 根据国家《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的有关规定,在制订《公司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重新起草账外文件的《补充规定》,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修订归档范围、考核措施等,并进行现场讨论,听取意见,加大了对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等资料的收集力度,力争把与企业、社会、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收集齐全,努力建设面向企业的多元化馆藏体系,构建完整反映历史、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在馆藏档案内容和结构上实现新突破。

6.创新主动参与机制,加强协作沟通

由于企业文书档案中的档案往往来源于重要的业务部门,因此,建立文书档案管理的互动协调机制,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与部门业务之间的链接,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互动。例如:文书档案管理可采取“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分类模式,由部门立卷,从过去繁琐的分类、鉴定、整理、装订、装盒、上架、排架等立卷环节简化为按“一事一件”立件整理、不锈钢夹简单装订、计算机直接录入文件级目录等环节,达到了简化整理、方便检索、快捷服务、简化部门归档工作程序等预期目的。通过部门业务发展带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服务职能和指导功能的发挥。

7.深化文档专题管理,实现实时服务

专题档案是指企业及个人在某项专题工作、某项重大活动(事件)中直接形成的各种载体档案,是文书档案不可缺的部分,是企业作出科学决策时的重要借鉴材料。目前,企业开展的种类专题活动越多,形成的材料也越多,由于专题档案形成领域的广泛性、形成时间的偶然性、文件材料载体的多样性及分散性等,专题档案的收集管理方法不同于企业一般形成的档案。根据专题档案的管理原则和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各项重大活动中形成的种类专题档案可独立构成全宗,一个专项活动构成一个独立的全宗,划分全宗后由档案管理部门按照档案整理规则进行专题活动档案的编目、鉴定等工作;全宗内重大活动档案的组卷,应根据重大活动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原则,按问题特征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利用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专题档案进行编研,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各种媒介,例如设计企业网页归档功能,对专题进行实时归档,向企业公布开放的专题档案,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文书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服务,使专题档案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提升档案文化品牌。

8.推进信息化管理,实现网络化平台

篇8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该单位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的中国商飞公司开创性地进行复杂的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工作,其档案管理工作必然有其特点和要求。中国商飞公司旗下的支线飞机ARJ21-700已于2008年11月28日实现成功首飞,笔者借鉴ARJ21-700飞机项目档案管理的实践,就大型客机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一些研究。

一、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

1 大型客机项目档案共享程度高

大型客机项目是复杂的系统综合工程,在中国商飞公司领导下三大中心协同合作进行研制,作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主制造商。同时涉及国内参与设计的供应商、参与制造的供应商等。国外有材料供应商、系统供应商等。大型客机项目中这些参研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相关档案资料,应该是高度共享,一个参研单位的档案会是另外参研单位工作的输入条件,各个参研单位档案既是本企业大型客机项目工作的最终环节,同时又是整个大型客机项目研制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档案数据即形成即利用,必然相互间共享程度高。

2 大型客机项目档案信息化程度高

从新支线飞机项目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实践来看,新支线飞机项目建立了基于Wind chill的系统平台。该平台的实施范围涵盖了ARJ21参研的四厂(上飞、西飞、成飞、沈飞)、一院(原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三所(630所、637所、623所)以及近20家的国外供应商,成为了ARJ21飞机研制过程中各个参研单位的协同工作和数据交换、共享及管理的统一平台。同时该平台与各参研单位内部的自身的系统管理平台、设计平台实现数据接口,数据从形成、归档、分发、发放完全实现信息管理。然而对参与国内、国外供应商尚辅助以邮件、移动介质以及纸质等手段进行数据传递及交换,尚未纳入到信息系统平台管理,档案管理并未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在传递中存在着一些滞后现象。

借鉴新支线项目管理的经验,大型客机项目信息管理程度必将更高,档案管理作为大型客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化的程度也必将更高。不仅在中国商飞和三大中心内部会实现统一平台,数据交换无缝链接,充分地按需索取。同时实现对国内外供应商的数据管理有序的、规范的信息管理。因而档案管理实现数据传递过程中的完全数字化,传递速度、准确性、效率等有根本的改善。

3 数据多头传递,档案部门负责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传统意义上对企业档案工作的理解可以主要概括为三个字收、管、用。企业档案部门往往是企业研制资料的最后管理部门。档案部门在收集到这些资料后进行索引、分类管理,为档案检索利用提供便利。因为档案资料在归档后可能很长时间利用一次甚至可能不用,档案部门的工作往往被企业管理者忽视。档案工作者在对档案编研,深层次加工,为企业产品研制提供参考等工作上花较大的工夫。

在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各企业档案部门除了行使好档案的收、管、用的职能外,还承担了数据传递的重要责任。从新支线飞机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设计所档案部门在形成工程数据档案的同时,通过系统平台将数据发给生产厂档案部门。生产厂的档案部门将数据作为生产依据在企业内部各生产车间进行数据传递。由此可以看到档案部门直接参与型号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数据的有效传递。从新支线项目档案管理趋势以及大型客机档案管理的特点来看,各企业间工作实质性的、最终的接触将以档案部门交换的数据为依据;适航审查、检查设计、生产符合性将以档案部门保存数据为准;企业人员工作利用也将以档案部门发出的数据为准。档案部门在数据传递中将越来越多地承担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的工作职能。为此档案工作组织结构以及功能行使也在型号项目研制中有所拓展。档案部门将在大型客机型号项目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4 新增民机特点的档案门类

民用飞机项目具有其区别于军用飞机项目的特点。最为典型的民机必须接受适航审查,取得TC证和PC证。民机必须顾客至上,注重售后服务,民机必须加强客户服务工作。中国商飞公司开创性地筹建了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

针对民机特有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摸索出适航档案管理和客户服务档案管理特点,制定新增门类档案管理办法及规定,将该部分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提供利用。

在民机研制中还将产生其他民机特有的工作,档案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充分适应型号研制的需要,建立、健全民机档案管理体系。

二、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管理的设想

针对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原则,可以为大型客机项目的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大型客机项目档案制度体系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型客机项目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为了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制度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商飞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将建立大型客机项目档案制度体系,以指导中国商飞内部、三大中心,甚至供应商的档案管理工作。

大型客机项目制度体系的建设从型号档案门类上应包括设计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办法、制造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办法、客户服务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办法、试验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办法、试飞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办法、适航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办法等。从档案业务要求上应包括档案文件的管理规定、档案工作程序、档案控制程序、档案发放和接收程序、档案归档著录通用要求、档案系统平台管理要求等。

2 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管理的原则

变前端控制为源头控制。前端控制是现代文件和档案管理的重要理念。前端控制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把文件从形成到永久销毁的不同阶段看成一个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的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整理、编目等具体活动是中端,保存、利用或销毁

是末端。前端控制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规划,把需要和可能在文件形成阶段实现或部分实现的功能尽可能在这一阶段实现。档案工作者总是试图在前端对文件进行控制,就档案工作实践来看,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对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的管理应走出前端控制的误区。努力将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的归档要求贯彻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中,进一步规范文件的源头控制。源头控制强调在文档顶层设计框架中对整个业务范围和流程进行分析、描述和设计,建立信息化的总体架构以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上共享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从全程着眼,规范电子文件从生成、流转到保存的技术、方法和规则,以确保电子文件长久真实、完整、可读、可用。档案部门人员必须在项目前期与标准化管理部门人员充分沟通,将档案管理要求贯彻到标准化管理的顶层要求,在审签流程中规范文件的形成过程。进而保证归档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利于查询和利用。

将档案管理紧密结合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以往的很多情况是档案工作者往往不知道该型号、该任务会产生哪些资料,会有多少资料需要归档。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需要档案部门参与发放等工作的数据、资料。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可与项目的研制紧密结合,将档案归档建立在大型客机项目管理计划、考核、任务评审等的基础上,把大型客机项目管理计划作为档案的归档计划,做到对型号档案归档的资料有据可查。将归档情况上报型号管理部门,作为型号管理考核的依据以督促型号资料的归档。参加大型客机型号的各项任务的评审会,既对各类资料有效地归档,又充分了解型号研制的进展,为档案编研、档案的深加工奠定了基础。通过多项措施将档案管理紧密结合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充分为项目研制工作服务,同时全面地收集型号档案资料,便于今后的利用。

对大型客机型号档案的合理组卷。因为飞机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设计系统之间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技术文件之间相互引用,多头引用,循环引用等,型号档案的组卷存在一定的困难。

笔者认为可以从飞机的研制阶段、具体型号任务等方面对型号档案进行组卷。飞机研制可以分立项论证阶――可行性论证阶段――预发展阶段――工程发展阶段――批生产和产业化阶段五个阶段。如果需要查找一份设计文件,可能在不同阶段的文件描述也是不同的,这样仅能从文件名称上作些区分。如果档案人员能够在型号研制的不同阶段对档案进行逻辑上的组卷,笔者认为能够为用户查询利用提供便利。同时也整理出型号档案的脉络,为民用飞机研制积累有益的经验。然而,仅靠档案人员从文件的题目、内容等判断该文件属于某个阶段,很难判断准确。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每次飞机的转阶段都将召开评审会,进行系统、全面的评审。可以以评审时间来划分,做个粗略的判断,作为型号项目档案分阶段划分的有效依据。在划分每份档案的所属阶段后,应可以再按主题进行组卷。主题可以分类别对待,如外协项目以合同为脉络,试验及试验件以试验管理流程为脉络,特殊任务如物理样机、展示样机、电子样机等可以以具体任务的执行流程为脉络……总之,合理的组卷,能够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清晰档案的查找线索。

三、基于大型客机项目的档案系统建设

1 建立数字档案馆

数字化时代,飞机的研制将全部实现数字化定义、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这就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异地数据的接收与发放;档案部门与设计、工艺、质量等部门的信息系统如何进行数据的在线归档;档案部门对原有纸质档案等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管理利用等问题要达到知识管理目标,都需要通过建设数字档案馆来实现。

大型客机项目是国家投资,型号项目档案理应归国家所有,中国商飞公司代表国家对大型客机项目档案进行管理。中国商飞公司下属三大中心在大型客机项目中目标一致、职能各异、避免了企业因为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原因,档案、资料的交换壁垒,为建立公司统一的数字档案馆奠定了基础。

中国商飞公司可建立统一的系统平台,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统一的数据源,形成共享模式的大型客机项目数字档案。三大中心的大型客机型号档案是中国商飞公司大型客机项目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商飞档案部门的指导下,搭建大型客机项目数字档案馆的共享功能框架。

在大型客机数字档案共享功能框架中,其所存储资源的长期可存储性是重要前提,因为共享是一个系统,没有资源的摄入,存储、利用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大型客机项目数字档案共享框架必须以三大中心数字档案馆的大型客机项目档案资料长期可存储性为基石,通过标准接口实现资源共享与服务整合。其中重点要解决的是集成现有各种异构的设计、制造系统,兼容大客研制过程中应用到的CAD、CAE、CAM、EDA及其他软件设计等工具设计数据,确保这些数据的一致性、有效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并作为大客研制过程中的统一信息中枢和型号的统一数据中心。

2 建立独立的档案系统平台

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在研制ARJ21飞机项目来看,目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档案管理涉及的系统平台主要有CPC、ECMS、VPM、OA和金航百科档案管理等系统。

篇9

使用SAP系统平台,唐车公司打破了职能型组织的结构类型,实现了对管理流程的再造。由此可见企业的信息化和业务流程管理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信息技术的出现形成和促进了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业务流程管理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企业信息化可以说是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二者的结合是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和根据环境变化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管理的关键,也是当前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SAP在业务部门的实施SAP与公司财务管理SAP财务管理系统(FICO)是ERP企业管理的核心组件之一,业务上完全与其他子系统(如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管理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上级档案部门下发的文件或标准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实践证明,这些办法都是非常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其中包含着前人极其丰富的建库经验,能够帮助单位建立科学、规范、实用的档案内容数据库。基层水管单位要加强与上级档案部门的联系,寻求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要注重档案数据库运行安全工作。建立安全运行规章制度,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定期备份和异地备份档案资源数据信息,实行档案身份认证和密级双重控制机制,合理控制用户权限等,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和利用安全。

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利用者的需要,提高利用率。基层水管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将工作重点由传统的整理转向档案信息的重组和创新。在服务机制上,档案管理人员要告别“坐等上门”、“看摊守库”的旧观念和旧习惯,树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利用潜能。在服务方式上,可以配置档案管理服务器,建立档案服务局域网站,通过权限管理为本单位和上级部门提供双向档案在线服务。一方面本单位人员和上级部门能即时与档案管理人员沟通、交流档案信息,在线查询和调用数据库档案资料。另一方面本单位人员利用网站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从而大大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档案利用工作还必须兼顾安全保密性原则。基层水管单位档案部门除了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外,还应该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在《档案法》允许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安全合理利用。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成败的关键是人才。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文档处理一体化,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管理与纸质档案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需要既懂档案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基层水管单位大部分档案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些单位档案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f coal enterprise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The structure of main coal production and the co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formed. Large group enterprises of coal appeared. Each sub-branch, sharing and holding companies work under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large group enterprises, which proposes new thinking topics for archives of coal enterprises about what a records management network need to be built and how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as soon as possible.

关键词: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网络;思考

Key words: coal enterprises;records management network;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178-02

0 引言

随着煤炭企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主多种产业结构并存的格局,煤炭企业纷纷成立了各大集团公司,这就使档案馆的工作必然担负起集团公司下属的各子、分公司、参股、控股公司的全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建立怎样档案管理网络?形成怎样的工作体制、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需要深入思考,进行一一探讨。

1 面临的问题

1.1 档案工作运行机制与煤炭企业发展脱轨 目前,不少煤炭企业总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认为档案工作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明显的经济利益,看重的是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部门或机构的工作,而忽略了档案馆与档案室及相关部门的作用,不能有序形成以煤炭企业档案馆为中心,以二级单位档案科(室)为重点,部门档案资料网点补充的三级档案管理网络。致使档案管理混乱,机构变更、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出现档案归属无着落,文件资料、技术资料流失的现象严重。很多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还未意识到煤炭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的长远利益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企业档案工作被忽视。

1.2 档案工作管理模式不适应煤炭企业发展需要 随着煤炭企业改革、改组、改制的不断深入,集团化大公司不仅规模大,而且子公司众多,性质各异、区域分散,比如:潞安集团公司是以煤炭为主业,同时始终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发展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现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性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集团和股份制公司企业之间不再是母子公司之间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已经逐步转变为以资产为纽带的两个独立法人单位的新型关系,企业集团原有的内部行政管理关系迅速削弱。企业的生产关系、基本职能、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档案的形成大大超越了原来的范围,其形成规律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再采用过去“大一统”式的以行政隶属关系而确定的档案管理体制,必然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要求,不利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1.3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企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档案工作是一项十分专业的系统工程,不是人们想象的档案工作随便安排个人就能干,没有技术含量,抱着资料装装订订,存起来看门守摊就行。档案工作对档案人员要求非常高,档案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理论,还必须全面了解本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工作性能,生产经营特点及相关的土建、安装、矿建等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有了较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对多方位的工作应对自如。而现行不少企业的档案人员兼职的居多,客观上导致对档案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其素质不能适应煤炭企业档案工作的需要。

2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管理网络核心 形式多样、性质各异的子、分公司存在,造成煤炭企业档案馆、室、部门各司其职,各自为天,特立独行,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核心,不能准确把握上级指示精神和要求。在具体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制度和运行程序衔接不上,职责不明确。

2.2 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档案管理网络制度 不少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一套符合本企业特色的档案管理网络制度。这就给煤炭企业档案工作在办事流程及日常工作中自主性较大,易造成档案管理政策性失控。如:由于档案管理网络监管不到位,某些企业工程项目档案的审批立项与开工不能够同步,往往先开工后审批,导致重要文件、审批手续不齐全、不完整,造成档案资料缺失;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网络制度或档案管理网络监管不到位,致使同一煤炭企业下的各立档单位档案分类管理没有统一标准,分类混乱。不能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有机联系在一起。再如: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网络制度或档案管理网络监管不到位,大型设备不经档案人员参与验收签字,随意开箱运行,造成档案资料丢失。

2.3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兼职过多,且大多不具备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少单位往往不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而采取兼职的办法,极易造成档案分散保存。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频繁更迭、档案交接手续不完备,必然导致档案缺失。

2.4 在企业产权变动中,企业和主管部门对档案处置不力造成档案流失 如一些公司在关停过程中档案随意堆放;在破产清算过程中会计档案频繁借出,未办理借出、收回手续;企业的设备档案、基建档案已被原企业辞职员工带走;职工调出带走的人事档案没有办理移交手续等,都会给国家、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 决解问题的办法

3.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体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规范全宗管理,统一全宗号。充分发挥档案核心管理体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便于了解掌控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动向,及时进行监督、指导,有效防止档案分散管理所造成的档案管理上的空白和失散。以潞安集团公司为例:1988年潞安集团公司档案馆成立,为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集团公司档案馆改进工作思路,及时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构成全宗三要素的单位,给予全宗号。并对有全宗号的单位进行严格管理、规范,并下发“关于潞安集团公司调整、变更档案管理全宗号的通知”。构建了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形成档案管理网络有机整体,便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3.2 健全档案网络工作体制,坚持依法办事 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单位档案网络工作体制,形成开展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前提。潞安集团公司具体做法:以公司档案馆为龙头,对公司所属各立档单位档案工作做到“三有”,有目标、有考核、有监督。有目标:开局之年就制订详尽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到所属各立档单位执行,从而推动档案工作开展;有考核:根据每年的工作目标,相应制定考核办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公司档案工作以考核方式引导各立档单位加强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确保档案安全保管,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增强为集团的服务意识。

3.3 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档案协助方阵 为建立起“管理科学、服务高效、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煤炭企业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档案资源集约化、人员素质现代化、业务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社会优质化。潞安集团是山西五大煤炭企业集团之一,目前,已形成潞安本部、武夏、忻州、临汾、晋中、潞安新疆六大矿区,规模增大,机构层级增多,办公地点分散,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范围扩大。潞安集团公司档案馆根据各立档单位的性质、职能、及地理位置,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实施了档案工作协作方阵管理。将90个立档单位根据地域,交通情况,划分十二个方阵,每一方阵设有协作负责单位。这些单位是经公司档案馆深入摸底、调研、经过反复考虑,权衡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之后,才被列入负责单位。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各立档单位之间档案工作的交流学习和联系;另一方面又解决路途遥远,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可以更高效、更快捷地帮助开展工作。这种管理模式,能够高效、快捷整体推进公司档案工作协调发展,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公司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为集团公司服务。

3.4 全面夯实档案管理网络基础,确保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由于煤炭企业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各种性质的子、分公司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太多漏洞,不少单位档案工作得不到重视;档案硬件设施跟不上,档案没有固定存放处;保管条件恶劣;档案库房乱堆乱放杂物等等,严重危及档案安全。所以全面夯实档案管理网络基础,确保档案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轨道非常必要的。以潞安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档案馆为全面推动集团公司所属各立档单位档案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积极与所在省、市档案局联合,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下发各种针对性业务指导文件、建立档案执法检查制度,开展评比、达标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不少立档单位纷纷建立了档案室、档案库,并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八防”要求执行、同时配备了相应的专职档案管理员,制定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档案分类标准,大大夯实了档案工作基础,为集团公司全面推动档案工作日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打下良好基础。

3.5 用档案管理网路控制单位、控制人员,防止企业档案流失 煤炭企业档案主管部门要及时对自己所辖的各立档制单位制定《煤炭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根据自己所管辖各立档单位,有针对性地下发年报统计文件,及时了解掌控全公司各立档单位档案工作动向,从而及时掌握破产企业状况,并精心组织、安排对关闭破产单位开展档案指导工作,督促这些单位夯实责任,加强档案妥善保管,确保档案万无一失;就人员控制:各立档单位形成与人事、劳资携手,档案不移交,不签字,不允许调动制度。

3.6 培训档案管理网络圈内档案人员,需建立灵活多样培训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要有一批以煤炭企业档案馆为核心的管理网络圈内的能胜任煤炭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培训管理网络圈内档案管理人员,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定。一种方法:选送档案人员参加档案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稳定档案专业队伍。另一种方法:直接邀请上级档案主管部门选派专业骨干人员深入基层,改变以往站在讲台理论教学模式,采用和学员互动教学或直接亲自手把手教学,以干代训,让从事档案工作人员尽快掌握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分类方法,同时熟悉了解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安全、基建等等方面工作内容,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

参考文献:

[1]徐建民.档案管理中心[Z].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年鉴,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