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

篇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现正式实施

5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正式拉开大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也开始正式施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简称: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将更加规范。同时,养老金入市步伐也有望加快,人社部表示正研究投资策略,确保今年顺利启动实施。

哪些地区能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

——21省份符合条件 重庆等地已出台方案

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从20xx年5月1日起两年内,一是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xx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二是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现行的2%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

哪些省份符合条件?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一季度新闻会上透露,目前各省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都是8%,单位缴费比例,上海是21%,山东和福建是18%,广东和浙江是14%,其他省份都是20%。按照要求,全国大部分省市是符合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条件的。

具体来说,有21个省市区,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其余20个省市区是北京、天津、山西、内蒙、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甘肃和宁夏,符合降低费率的条件,可以由20%降低到19%。

记者注意到,目前,重庆等地已经出台具体方案。重庆决定从20xx年5月1日起两年内,阶段性降低养老、医疗、失业三险费率。其中,降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百分点,从20%降至19%;降低参保企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百分点,从8%降至7.5%;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1个百分点,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各降低0.5个百分点,均由1%降至0.5%。

降低费率是否会影响职工社保待遇?

——各项社保待遇不会降低

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否降低社会保险待遇?对此,官方屡次强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都不会因降低费率而降低。

在4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尤其是阶段性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不会影响社会保险待遇。国务院对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前提就是要确保参保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降低,和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是要确保的。

李忠也强调,各地要采取措施,增强基金收支平衡能力,确保参保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降低和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基金征收与待遇发放两者并不直接挂钩。降低单位缴费比例并不影响养老金计发,个人待遇不会降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个人待遇与个人缴费基数和年限紧密联系。降低单位缴费比例,意味着企业交的钱减少,这会影响养老基金的充足性,但不是说基金的钱少了就要降低个人待遇。而且,养老金待遇还要根据物价等情况逐年提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今起实施

——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将更加规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自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条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可以接受省级人民政府的委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在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种类及其比例幅度内合理配置资产。

需要澄清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人们熟悉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并非同一个基金。如果说社会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那么社会保障基金就相当于“保命钱”的储备金。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由于短期内暂不发生支出,更适宜开展中长期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已由设立时的200亿元发展到15085.92亿元。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将更加规范。

养老金入市步伐有望加快

——正研究投资策略 确保今年顺利启动实施

养老金入市的步伐也有望加快。国务院20xx年8月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解除了“养老金不能投资股市”的紧箍咒。

篇2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问题;对策

一、城乡居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居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城乡居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较为缺乏。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2018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河北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办法》等,仅仅是以行政法规、政府规章等形式出现,文安县人社局以此为依据开展城乡居保基金监管工作,缺乏强制性,约束力不强。城乡居保基金监管立法层次低,立法工作滞后,未能形成完善的城乡居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二)城乡居保基金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城乡居保基金监管是以权力监督为基础,行政监管为核心,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监管体系。首先,基层人大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再有,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监管方式,会因为政府失灵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还有,审计监督需要加强。由于专业人员匮乏、监督手段落后等,文安县城乡居保所未设立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城乡居保基金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未落到实处。最后,社会监督力量不足。据笔者走访了解,部分参保居民对城乡居保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参与基金监管的积极性不高。

(三)监管方式比较落后

“金保工程”实施以来,城乡居保业务经办各环节逐步规范化,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化解了基金风险。但是,面对日益庞大的基金数额,紧靠传统的手工分析、报送报表的方式难以保证效率,人社、财政等监管部门间和地区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影响基金监管的效率。

(四)监管建设相对欠缺

目前,文安县城乡居保所专门从事基金监管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性不强、工作繁重。城乡居保基金监管基础工作薄弱,激励机制欠缺,这些都严重影响城乡居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加强城乡居保基金监管的对策

(一)完善城乡居保基金监管法律规范

首先,要提高城乡居保基金监管立法层次。城乡居保基金监管立法应定位在省级以上人大立法层面上,确保立法层次高。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提高可操作性,促使城乡居保基金监管有法可依。其次,加大违法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高于预期收益,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健全城乡居保基金监管体系

(1)加强人大监督力度。各级人大要及时、有针对性的听取各级政府有关基金收支、管理、投资运营等情況的专项报告,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2)增强社会监督力量。第一,广泛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城乡居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宣传,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二,畅通参保居民的监督渠道,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其监督权,确定其依法享有的知情权,明确具体的监督方式和途径。第三,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城乡居保基金进行年度、专项审计,并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第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管理及运营情况,有效减少公众和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3)加强审计监督。第一,以法律形式规范,确保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第二,将城乡居保基金财务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及时发现问题,责令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并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4)强化各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与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人社、财政、公安等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间沟通协作,提高监管效率。

(三)创新城乡居保基金监督手段

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城乡居保信息平台,各地间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骗保、冒领现象的发生,减少基金流失。建立和完善城乡居保基金实时监管系统,实现各监管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四)加大城乡居保基金监管建设投入

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高校建设、完善相关专业,由高校提供更深的理论支撑并输送专业人才。通过开展短期培训、定期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原有基金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基金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守护好城乡居民的养老钱。

(五)推动城乡居保基金投资机制建设

目前,城乡居保基金实行县级统筹,在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各地应通过利率稍高的定期存款或国债来提高基金收益,积极为省级管理过渡期的基金保值增值保驾护航。不断完善城乡居保制度,尽快实现省级统筹,将各地资金归集到省级部门,进一步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实现城乡居保基金保值增值。

篇3

[关键词] 企业年金;人力资源管理;薪酬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055-03

[作者简介] 韩林芝,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北京 100081)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它是员工退休后收入的一部分,是一种延期支付收入,是企业薪酬福利结构的一部分,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自2005年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和《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等一批企业年金管理细则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各地、各级部门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建立年金制度提供了政策支持。以广东、江苏、重庆、济南等省市为代表的地区率先制定规范流程,鼓励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在此市场环境下,各地有许多企业已经或正在按照新的规则建立和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如马鞍山钢铁集团成为首家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尽管目前政府、企业和学界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和大力推行十分重视,但是,从企业管理微观层面来说,仍然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致使企业年金制度不能得以更加有效的全面执行。

一、从企业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1.员工对企业年金制度了解不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认为,企业和职工应该发挥企业年金计划的主体作用。企业年金制度虽已存在多年,但对企业和职工的宣传、培训还不充分,还未使他们认识到发展企业年金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这项制度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2.现有企业年金制度不能将潜在员工需要转化为有效需求

(1)员工对现有企业年金方案缺乏信心,缺少必要的安全感。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这加大了企业年金风险,如利率风险、到期风险。并且,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员工并没有完全的投资决策选择权,员工无法完全相信公司会履行承诺。特别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受到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对未来的贴现预期普遍较低。

(2)企业年金保障水平较低,其激励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目前,企业年金还不能根本改善社会的养老保障水平,不能弥补人们所期望对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无法满足员工需求。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必须设计方案并经由高层管理者、普通职工或工会代表组成的年金管理委员会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企业必须定期办理缴费手续,负责监督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状况,等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致使企业缺乏通过优厚的企业年金计划来吸引优秀员工的动力。

(3)在企业年金关系中员工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在企业劳动关系中员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民工,其基本工资往往不能按期如数发放,更何况企业年金这种延期支付,更加让人不可预期。目前,企业年金相关的法律规范效力层次还比较低,由于其涵盖面广,需要更高层次的法律被制定出来。建议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国家企业年金条例》,特别是要解决税收优惠的问题,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现有企业年金制度不能较好地将员工潜在需要转化为有效需求。

3.国有企业年金管理中的委托――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由于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是当地GDP的水平和增长率,所以,政府对企业一些干预仍然不可避免。为了实现业绩考察指标的最大、最优化,企业管理层出于种种考虑,一般倾向于选择短期激励措施,例如:增加现期收入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企业年金的效应主要体现在未来而不是现期,对当前职工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比较弱,同时也不直接反映企业现任领导任职期间的业绩,这种长、短期效应的差异性,使得企业管理者不愿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而且,国有企业所有者对经营权的约束与制衡软化,企业内部相应的制衡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内部人控制问题普遍存在,这就使企业委托――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领导者往往在经营过程中与所有者目标相背离,不是从企业长期发展角度进行决策,而往往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致使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首要目标――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尽管发展企业年金的方针已定,但同其他处于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相比,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从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1.从薪酬管理角度加强企业年金建设。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新型薪酬分配方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标的确立会受到企业薪酬管理目标的影响,而企业年金的目标也要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这就必然将影响到企业年金的运行。

(1)根据员工对收益和风险的不同偏好设计企业年金方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灵活偏好,采用弹性年金计划,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就能较好地解决这―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承受能力、企业宗旨和具体特点制定企业年金计划,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黄金投资、保险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员工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美国的企业年金设计种类就相当多,包括职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计划、股票红利计划等多种形式。具体设计何种类型的企业年金计划,是由企业自身决定的,政府在企业年金的组织和运作过程中起到的是确定基本组织形式、进行税收调节、制定详细法律规定的作用。

毕竟企业年金是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协商形成的补充福利形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企业既然将企业年金设置为必选福利,就可以让员工选择是否参加个人缴费,企业年金的缴费水平也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而不同。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可以增加企业年金的额度,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可减少企业年金的额度。但要注意一旦合同形成,就应当具有法律效应,双方责任义务受法律制约,尤其对员工这样的相对弱势群体,更应当加强对其权利的保护。

(2)企业年金的管理要确保内部薪酬的公平性。企业年金作为企业的薪酬制度,要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就应当按员工工龄、职级、技能水平、贡献等差距给予员工不同的年金权益,避免企业年金制度受益的不公平,避免主观人为现象和暗箱操作。企业年金的内部不公平会造成员工的怠工,滋生不满情绪,破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阻碍企业年金制度的功效发挥。企业年金的不公平会给企业带来隐形成本的付出,降低企业的利润,同时会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劳资纠纷,加深员工之间的矛盾,降低劳动生产率,无疑也会弱化企业年金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功效。国家作为企业年金制度的最终监督者,要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相应监管。同时,制定相关的年金管理办法和条例,规范企业的制度运作。

2.从绩效管理角度加强企业年金建设

(1)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从评价机制方面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应当与员工工作绩效挂钩。只有绩效达到一定程度的雇员,才有资格享受企业年金,即使享受了企业年金,绩效不同的雇员获得的延期收入水平也应当不同,这就能长期激励员工,消除企业年金制定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健全企业年金制度。

(2)将高层管理者的年金和业绩考核相结合,以增加管理者的积极性。由于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管理者或为节约成本,或出于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在缺乏有力监控的情况下,年金账户沦为企业高层收受灰色收入或洗钱的工具。为了避免这种状况,首先,股东大会可以通过决议把高层管理者的一部分当期收入递延到其退休后支付,从而补充高层管理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增加他们的退休收入,缩小收入落差。其次,为高层管理者提供的延期支付与其业绩和绩效挂钩,促使高层管理者从长期角度考虑企业的经营,从而避免他们的短期行为。

3.将员工职业规划融入企业年金制定,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把员工的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统一起来,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应当强调其与员工个人生涯和组织发展相匹配,因为只有组织发展得好,员工个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两者相辅相成。

由于企业年金受益滞后,积累周期长,如果企业制定的条件苛刻,或人为设置重重障碍,容易让个别员工认为企业年金不过是一种企业禁锢人才手脚的新工具。所以,企业年金制度应当更加地体现以人为本,以适应员工的职业未来发展。通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变企业年金单纯的物质激励为非物质的精神激励。

员工通常希望企业年金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而不是为主要岗位的人制定的,这样员工就会感受到自身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潜能,体现出员工生涯前景的独特之处。

企业在针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企业年金时,应当首先依据公司的经营发展、职位种类与特点等进行岗位序列设置(管理、技术、事务等),以打开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其次依据具体员工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能力分析和评估,以决定员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以此设计多种企业年金方案,配合员工职业规划,激励员工按照企业发展要求提高业绩和技能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也会使企业长期保持竞争力。

三、通过强化劳动保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职能,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理性执行

随着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化,提高行业自律水平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必然要求。行业自律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行业的诚信水平和执业质量。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或行业协会对管理和规范企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在保护员工的权益,引导企业行为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建议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或行业协会针对企业年金完善其公示制度,提供方便和准确的信息,使求职者了解企业执行管理企业年金制度的情况,并应当加强行业监督。

劳动保障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开展常规化、经常性的检查工作,将使协会监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治标为标本兼治,变事后处罚为事前、事中的风险防范,这些也是行业自律体制建设中协会监管工作的创新和突破。协会通过组织业内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深入现场,检查有关资料,发现企业年金管理质量、内部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与企业沟通、交流,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帮助、教育、督促的目的。

劳动保障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当要求对企业年金计划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通报和公布企业年金的相关信息,因为员工福利计划是贯穿员工全部职业生涯的延期支付,信息披露对保障受益人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是检验企业年金计划成熟度的重要标准。并且,为使检查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帮助教育的功能,还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企业年金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好的做法以通报、开会等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促进企业年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参与,避免内部人操纵的结果。例如,美国加州公共雇员养老基金(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Retirement System,CalPERS),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公共雇员养老基金、世界第三大养老基金,它要求上市公司董事和薪酬委员会对其行为增加责任。CalPERS提出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交易所、咨询业和上市公司一起为企业设计管理层薪酬方案,并公布于众,以增加方案的透明度。

企业员工或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中介机构对企业年金进行专项审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年金管理情况,专项审计报告,约束和规范企业管理,保护员工的权利。

法律援助机构也应当关注企业年金在执行中可能会产生的法律纠纷或经济案件,向企业员工,尤其是农民工、下岗人员、工伤人员等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帮助。

五、结论

企业年金作为工资报酬的特殊形式,是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增强自身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建设,并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力量,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总之,近几年,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在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将会以更完善的形态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静.2006企业计酬:浮动薪酬与长期激励更流行 [EB/OL].http://finance.省略. 2006-02-08.

[2]王伟力. “三热”VS“三冷” 企业年金只是远处的奶酪?[EB/OL]. http://省略/ReadNews.asp,2005-11-17

[3]袁权.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功效的思考[J].经济师.2005,(6).

[4]李杰.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障碍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5,(5) .

[5]高勇,张玲玲.理性看待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 2004-12-01.

[6]李连友,刘飞. 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的关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