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管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管理案例

篇1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中,要经过案例的引入准备、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将采集到的教学和工程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能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拓,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涉及施工技术专业知识面广,而且量多,许多技术性的东西,如涉及到施工工艺的流程,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过程,施工器具的构造和工作状态,施工技术应用的运行过程等实际操作的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没有规律可循更难以用一条主线相连,跳跃性大,从而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容易出现前面学、后面忘的情况。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土木工程施工中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方案的优选和管理制度的拟定,均需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社会环境,集政治、经济、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于一体,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和各种矛盾的综合处理。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拟定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各种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将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粉笔+黑板”仍是目前许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传统的方法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一成不变,教学手段呆板枯燥,课时效率低。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先修了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测量学及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施工工艺过程的了解来合理选用施工方案,分析、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解决以上问题,也是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步骤

1.案例的引入及准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引入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工程实践的情境中。教学案例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蕴涵工程实践的理论、原则与原理和方法;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背景要清晰等特征。在完成理论课的讲解后,教师将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给学生较充足的课外时间准备相关的材料。

2.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判断,做出决策。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学生或师生间讨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引导。

例1.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择(具体案例材料略)。案例涉及的问题很多,在选用施工浇筑方案时,要根据已知工程特点、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详细的资料搜集和准备。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将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尽可能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案例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

例2、某基础工程施工时人工降水方案的选择。教师给出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基础结构的某些参数,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分析。合理选用人工降水方案。此题就要求学生弄懂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工程条件查阅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进行方案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进行。学生充当主角、中心与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3.案例归纳总结。案例讨论后要做简短归纳总结,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理论教学提供准备。教师在总结过程中,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但不宜对错误的观点简单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讨论结果可以是多元化。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突出实践性。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和社会角色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未来工作,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2.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其次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8页)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4.过程的动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出现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是举例。虽然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在教学中地位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中心地位,如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等教学任务;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居次要地位。第二,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第三,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教师属于主要地位。第四,涵盖的范围不同,前者涵盖面更为广泛和有效,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后者不一定有这些特点。

2.案例教学应该和其它教学方法并举。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教学所采用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孤立的实际工程,不能代替系统理论学习。而且案例教学也并不排斥和限制其他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除了案例教学外还有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等等;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条件,没有一种是完美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常常应多种方法集成并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地运用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被动学习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7)

篇2

本节课主要涉及两类词汇的教学:一是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分类词汇,目的是拓展学生对与话题有关的词语的认识和运用;二是有关构词法的词汇,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构词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以有效地扩大词汇量。该板块设计了大量的图表、对话和短文,为学生创造了语用环境,相较传统词汇教学中的枯燥讲解和死记硬背,确实是个突破。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尽管该板块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并创造了语用环境,但提供的语言环境与学生本人不相关,难以维持其兴趣。此外,板块中涉及词汇数量大,有些词汇难度较高,学生对此望而却步。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词汇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读音(pronunciation) ;2.拼写(spelling);3. 译文(translation);4. 释义(spelling);5.词类(part of speech);6. 搭配(collocation);7.辩异(discrimination);8.比较(comparison);9. 联想(association) ;10. 运用(application)。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住这十个方面,并从这十个方面着手,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记忆潜能,开拓他们的思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运用机会、教学对象分析及学法指导。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学法指导

1.教学对象分析:高二(5)班是一个基础还不错的文科班级,班级学生比较重视数学和语文,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学法指导:Inpidual activity, group and pair work.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 教学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在预先设计好的课堂活动中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教学目标。

2. 教法设计

(1)构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 补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 化“静”为“动”,游戏激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1. Free talk

Ask one student to give a short speech about anything(设计目的: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口语,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

Step 2. A guessing game-quickfire round( 抢答环节)

Every student 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correctly will get a small prize(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以及对这个环节中知识的深刻印象。另外,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调动课堂的气氛。)

Step3. Competition

1. 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2. Each group chooses an information collector.

3.He or she must write down what he or she collects from the group on the blackboard.

4.The group that writes the most words in three minutes is the winner and can get a box of chocolate.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限制的时间内思考出更多有关的单词,同时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Step4. Sample answers

Show students more words related to the topic (设计目的:总结性地将学生的答案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最清楚的知识,以便于记笔记)

Step5.Consolidation

1.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2. Fill in the blanks.

(设计目的:巩固本课所学的相关词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词汇的用法)

Step6. English idioms 转贴于

1. Try to translate two sentences containing idioms.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now.

I’m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设计目的:导入本课第二部分(英语习语的学习)

2. Idioms for emotions(设计目的:了解本课中和情感有关的习语,让学生将所学的分成三类:angry,happy and sad)

3. Consolidation(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习语的知识)

Step7.Group work

Make up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feelings and try to use as many words and idioms related to emotions as possible.)

1. Yesterday your father gave you an Mp4 player for your birthday. You took it to school the next day, but later it was missing. One of your classmates took it by mistake, for he had the same one as you.

2. You were informed of winning the lottery. You have planned how to use the money. You were informed again that there was a mistake. Another person won the lottery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所学的习语,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Step8.Homework

1.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workbook.

2. Recite the words learnt in this class. (设计目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Module 6 Unit 2 Word power

Group 1

Group 2

Group 3

Group 4

Teaching aims:

1. To enlarge students’ vocabulary

2. To get students to learn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emotions.

3. To improve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and their ability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板书设计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特别是现在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学生记笔记的情况不太理想,这就得不偿失了。而板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长久地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怎样有效地将多媒体和板书结合在一起,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案例库

结合案例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是目前国内普通高校管理类专业任课教师的共识[1-6]。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其显著的实践性特征使得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尤为突出。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也切身体会了开展案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制约。本文将系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及其破解路径,以期有助于提升案例教学的成效。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障碍

基于实施案例教学的客观必要性及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同程度地安排了案例教学,但客观而言其总体成效并不理想[7]。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任课教师为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主观上对实施案例教学有所抵触,进而敷衍了事;另一方面,诸多现实障碍的客观存在也不容回避。当前,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通常面临以下四方面的现实障碍。

1.案例资源稀缺。

目前,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普遍面临选择面有限、案例资源稀缺的制约。一方面,多数任课教师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面临现实的职称晋升压力,信息渠道也较为有限,故而出于精力、时间及信息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不愿或难以自行设计教学所需案例。另一方面,尽管有公开发行的案例教材,但教材本身较为稀少,从而所能提供的案例总量也非常有限,并且部分案例还存在直接取材于国外进而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情景相脱节或较为陈旧,等等问题。

2.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有所不足。

普通高校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大多都是在取得管理学或经济学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后直接开始从教工作,他们接受过相关学科的系统教育,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满足课堂理论讲解的需要。但由于多数任课教师既缺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也未接受过有关案例教学的系统培训,因此案例教学能力普遍不足,而这必然会对案例教学的最终成效带来实质性影响。

3.课时有限。

依据所涉及的领域,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基础模块、通用模块以及特殊模块。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基础模块部分、通用模块部分和特殊模块部分的系统讲解分别需要10~12学时、32~36学时和4~8学时。目前,普通高校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常被安排为40或48计划学时,故而即使将特殊模块部分设置为自学内容,现行的课时安排对满足基础模块和通用模块部分的系统讲解仍稍显紧张。在此状况下,如果要适量安排案例教学,就必须精简课堂理论讲解,增加学生的自学比例,而这往往又会引起习惯于完全跟着教师的课堂讲解进行学习的部分学生的不满。实践中,多数教师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顾忌,权宜安排案例教学。

4.合班制上课。

受前些年扩招政策的影响,普通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规模均有大幅提升,从而也导致任课教师和其他教学资源的相对紧张,合班制上课由此就成为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常态。在合班制上课的背景下,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往往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为控制小组数量而增加组内学生人数,就会大幅增加小组内的组织与沟通难度,这不仅直接影响组内合作成效,也必然会引发更多的“搭便车”现象;如果合理控制组内学生人数,则小组数量就会大幅增加,而这不仅加大了课堂讨论环节的组织难度,也会导致在这一环节上耗时过多,甚至于最终仓促收场。因此,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驾驭能力,则在合班制上课基础上的案例教学效果会比传统课堂讲授更差,从而使案例教学失去意义。

二、提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成效的相关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多方现实因素制约着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开展,而且部分制约因素短期内难以有实质性改善。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任课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只有正视现实、创新思路且多方努力才能有效突破当前案例教学所面临的困局,而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又是重中之重。

1.创建并不断完善教学案例库。

案例选择的适宜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选择空间。故而,任课教师要摆脱对外部案例的单纯依赖,着手构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案例库。笔者认为,教学案例库的构建可借助下述两种路径:

(1)直接吸纳或适当修改后吸纳公开渠道中的现成案例,包括案例教材、专业性案例网站或相关机构的开放性案例库中的适宜案例;

(2)通过信息调查、资料加工及整理,设计编写教学案例。尽管后一种路径需要任课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财力和时间,但客观而言自身所编写的教学案例的适宜程度也通常更高。需要强调的是,鉴于实践中企业对实地调研往往较为排斥或者持谨慎态度,且企业自身的信息披露也相对有限,因此任课教师可综合利用诸如和企业开展横向科学研究、进行针对性的实地调研、查阅企业网站及其所的公告或报告、关注专业机构和相关媒体的研究与报道等渠道收集案例编写所需的各类基础资料。此外,任课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调整,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案例库。

2.合理安排案例教学计划。

面对计划课时相对较紧的制约,笔者认为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案例教学计划。首先,任课教师必须摒弃本科案例教学可有可无的理念,认识到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其次,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课时比例,明确案例教学的设置环节;第三,合理组合安排案例,建议在各职能模块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安排相应的专题案例,如在招聘与甄选模块讲授结束后安排企业招聘或录用决策案例,在考核与评价模块讲授结束后安排企业绩效考核案例,待课程理论讲授全部结束后,再安排1~2个综合性案例。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表明,此种案例教学安排思路不仅满足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时较紧的现实制约,而且也符合本科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特征,有助于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案例学习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提升其分析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思路。

规范的案例教学流程包含五个基本环节,即发放案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课堂陈述与集中讨论、教师评价与总结、撰写案例报告。在上述五个环节中,分组讨论、课堂陈述与集中讨论两个环节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的组织成效。在合班制上课的现实条件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如果简单遵循规范流程实施案例教学,将会面临两难选择。故而,笔者认为任课教师需要正视现实、优化流程,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思路,而创新与优化的关键就在分组讨论和课堂陈述与集中讨论两个环节间增设组间预讨论环节。教学实践表明,组间预讨论环节的设置可以将多元化的观点碰撞与融合环节前置,从而大幅减少课堂陈述与集中讨论环节的时间耗用。在组间预讨论环节,应以2~3个小组为宜组建预讨论小组群,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自由组合。同时,在课堂陈述与集中讨论环节,任课教师应明确要求以预讨论小组群为单位进行陈述,鼓励不同观点及补充性发言,并严格控制重复性发言。

4.多方努力提升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与组织秩序,并实质性地影响案例教学的最终成效。教学管理部门与任课教师都必须充分意识到案例教学能力欠缺的严重影响,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切实提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笔者建议,可以考虑综合利用以下几种路径: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利用假期与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通过具体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制定措施支持任课教师接受案例教学的系统性培训、到国内外案例教学的标杆院校观摩学习等,促使任课教师深刻理解并系统把握案例教学的精髓;建立校企间较为稳定的科研基地,为任课教师创造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实践调研与业务交流的平台,全面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从客观而言,上述路径的实施都会要求任课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也.基于案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2015,(18):205.

[2]付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人力资源开发,2015,(16):139-140.

[3]李灵芝.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5):37-38.

[4]蔡小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1):49-51.

[5]陈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75-176.

[6]帅力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55-57.

篇4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财务管理》是大学经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性质属于管理学范畴,却融合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拥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专业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数学公式、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经典的理论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更能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更系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实操能力。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均会得到极大提升。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师提高教研水平

案例型的授课方式对教师的备课、评课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也会促使教师更加注意搜集、思考最新管理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因此得到不断提高。此外,在不断研究企业最新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广度、研究敏锐度都会得到提升,从而能做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法已经在我国大中专院校广泛开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案例储备、选取的问题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本身的前期储备、合理选取将会直接硬性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是一项庞大的复杂工程,需要多人系统性地合作开展。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是“单打独斗”的状况,存在实践经历不足和时间精力限制等问题。进一步地,教师只能参考案例教材,这些材料虽然足够典型、有针对性,但往往不够具体,也不具有时效性,学生便不能快速融入案例情景,无法对案例所处环境进行充分分析。此外,在《财务管理》案例中,多为示例性案例,研讨性案例比较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调动。

(二)案例教学、互动的问题

教学(互动)过程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教师、学生提前准备的基础上展开的课堂分析、探讨。一方面,对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而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案例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既要求主讲教师有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有需要对财务管理实践有着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师生互动也缺乏明确的操作步骤和考核机制。案例教学有其灵活性和深入性等优点,但响应的缺点或者问题便是操作流程容易模糊不清,容易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没有章法可循。这样的状况还容易导致走向两种极端:“放羊式”或“刻板化”。前者是指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规则依据,过程和结果都不可控;后者则是指由于没有指导规范,教师和学生都畏首畏尾,无法有效开展案例学习,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和深入性等特点都得不到体现。

三、解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案例准备方面的建议

案例资源的缺乏是长久以来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一大短板,建立专门的案例资源库值得各个层面教学、研究单位重视。针对此,学院、学校等层面教育管理系统理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发展原创案例库。比如,上海市就组织开展了商业案例库的建设,各个高校可以加入该案例库的建设和使用当中,这会对案例的规范化起到极大推动。此外,相关机构特别是学院、系应该组织培训对案例的选择,避免对案例的不当使用,失去案例教学应有的魅力和效果。

(二)教学互动方面的建议

案例教学是“教”与“学”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互动环节最关关键。首先,应该培养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不止局限于文本,更应使用手机(微信、QQ等)、沙盘实验室等多种手段使得案例教学的过程立体、丰富。其次,鼓励互动。教师安排案例教学并不是要得出一个最终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在课前、课中乃至课后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让大家都充分地提出观点、看法,没有批评只有建议,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通过以上两点的改进,相信学生会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其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提升。

(三)事前事后的规范化

篇5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功能分析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搜集整理的案例为教学资料,指导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运用相关理论分力、管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社会能力;中间层是行业能力,是某种职业领域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最高层是专门的特定职业能力,即专门职业岗位上符合专门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例如,在开发课程的时候往往是从过去的“公共课一专业理论课一试验实训课”层次转向“基础学习领域一专业学习领域一拓展学习领域”层次,按照这样的框架来组建课程的内部体系。另外,从学生个体差异看,既有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兴趣、爱好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要改变刀切”的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如在安排顶岗实习的教学时可按照“职业素养一专业技能一预就业”的层次推进。

 

3.找到行动性的能力发挥载体。从能力发挥的载体看,能力是人在某种实际行动或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可以实际观察和确认的实际能力。能力的发挥与活动、行动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是一种“行动”范畴。离开实际行动载体,人的能力就难以表现。因此,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如何找到行动载体来“活化”知识,把知识变成能力。如“零件的数控洗削加工”这门课程中,要培养学生“零件外形铣削”能力,就可以选择“冲载模凸模加工”为载体;又如“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课程中要培养硬件安装、线路布控、程序编写、系统调试等能力,可以选择交通灯控制训练、啧泉模拟控制项目训练等为载体。

 

4.确立发展性终极目标。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劳动者获取岗位的能力提出多样化的要求。一方面职业能力的内容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人类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新的能力就随之产生,旧的能力也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个人一生的职业岗位不可能一成不变,岗位的变化使其对个体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能力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变化之中。例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就业岗位定位为汽车制造、冶金、机械加工等企业中生产设备的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发展岗位定位为汽车制造、冶金、机械加工等企业中生产设备的电气技术改造、生产管理。

 

总之,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努力研究跟职业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对各种理论进行整合,尝试建立描述职业教育教学系统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要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对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可以说,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鲜活生命力的领地。尽管我国国家示范性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百万计的专门性人才使命的职业教育领域,一定要加大教学论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紀析、研究案例及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体系。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点”的深度分析和讨论,来推导、归纳和验证一般原理,进而解决“面”上的普遍问题。因此,案例教学具有归纳推演法的特点,与传统教育以演绎为主的方法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相对于传统的“传授一吸收”教学模式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涉及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系列环节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案例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促使教师关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它是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继承和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案例,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创造了大量的素材,需要教师去挖掘整理。在我国,30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催生了大量的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大都蕴涵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收集、梳理、分析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有案例价值的事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一般对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典型事件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经常关注媒体、政府网站,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不断跟踪收集相关报道和评论,编辑制作成教学案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结构上看,如果案例设计精美,案例应该包括文字表述的故事、具有现场感的图片,甚至还有必要的视频录像等。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故事情节试图营造一种空间,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状态。从过程来看,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深入讨论,广泛参与,特别是讨论中要有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交锋。从形式上看,案例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更容易对话和交流。这些因素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师生相互配合、实现互动,因此,学生必须要事先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案例设定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工商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未来公共管理者的教育,案例教学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公共管理案例是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抽象,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学习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选择最优的行动策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不仅在模拟的情况中获得担任公共管理者的体验,而且意识到作为公共管理者所遭遇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困难性,并深刻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案例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在相互交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流程控制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流程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环节,从案例的选择、编写、预习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下面仅就案例选择、案例编辑和案例讨论等环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1.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起点,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案例,才有可能搞好案例教学。一般来说,案例选择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真实原则。公共管理案例一定是来源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不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杜撰“事实”也不能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演绎,随意联系。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事实本身的复杂性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任何对案例事实简单化和主观化的处理都将从根本上损害案例的价值。(2完整原则。所选择的案例应是相对完整的事件,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时间、地点、情节和过程等相关信息有完整而清楚地把握,不应该只是事件的总体特征作抽象化、概括化说明。(3)时效原则。教师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案例。这些案例与现时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更容易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去理解案例事件发生的背景。(4)本土原则。公共管理案例有许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对案例背景的理解存在障碍,因此教师要尽量选择中国的案例,甚至可以选择本校所在的省份或城市的案例,若条件具备还可以带学生去现场进行调查和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案例所揭示的理论和经验。(5典型原则。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在公共管理领域时常发生许多轰动全国或地方的典型事件。教师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以敏锐的眼光和嗅觉去捕捉这些典型事件,使之成为典型案例。

 

2.案例编辑。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③教学案例有六种主要来源渠道: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④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一般有三个来源途径:一是中外学者专门为公共管理教学编辑出版的案例选编;二是教师收集整理媒体报道的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编辑加工成为教学案例;三是教师深入实际对相关事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再通过对素材的加工整理,编辑成为教学案例。无论哪一种途径获得的案例,都需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对案例进行编辑加工,以增强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编辑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案例编辑要突出教学目标和主题。一个案例要反映什么样的理论和观点,给予参与讨论者以什么启示,目标要明确。案例编辑必须要紧紧围绕一些主题来展开,而且主题要有深度,有进行理论分析的空间和价值。(2案例编辑要体现出案例的可读性。可读性是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重要元素。为此,案例中要有吸引人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案例写作的语言也要流畅,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设计合理、衔接自如。(3)带着问题编辑案例。把主要问题埋设在案例之中,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和交锋,而且不要给这些问题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4)根据教学对象设置需要讨论的问题的深浅,根据教学时数控制案例的篇幅和字数。

 

3.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案例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信息内造成一种‘可控情景'以便于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观察、参与、学习、分析和表达。”案例讨论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原则:(1)预习原则。教师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是搞好案例讨论的前提条件。学生要带着案例要求回答的问题认真阅读案例内容,把握中心思想,了解案例细节,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只有每位学生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案例讨论才能取得实效。(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在讨论中处于辅助和配角地位,教师的观点也不具有权威性。正如爱德华伯克所说“在案例讨论中教员应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员必须假定不存在唯一最佳办法”,“案例是要由学生来讨论的,教师对此应抱着超然的态度”。⑥(3)引导和鼓励原则。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虽然不处于中心地位,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对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控制讨论的节奏、把握讨论的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提炼,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及时加以肯定,对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存在的分歧及时总结,但不要试图给出所谓的权威结论。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改进策略

 

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来看,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尝试开展了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阶段实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只有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才能够使案例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增加教学对象社会实践经验。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讨论和交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王名教授认为,“案例教学要尽量避免以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对象,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案例的内容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关联性,要尽量将有着多元背景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为案例讨论中不同的经验、信息、知识、观点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广泛引进了案例教学方式。本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管理岗位的历练和管理实践,所以在案例讨论时,往往只能从理论上进行泛泛解释,致使案例讨论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要对本科生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采取参观考察、课程实习、实地调研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经验。

 

2.按照案例教学要求,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这对于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夯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应该把案例教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一是设置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对学时、课时和教材提出明确的要求,配备专门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扩大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根据经验,在两个学时的时间段中,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这种课时结构显然无法使案例讨论深入进行。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应该适当延长案例讨论课的课时。三是要加强对案例教学的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估。由于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所以不能再用理论教学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教务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案例教学设计特殊的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受学校对教师业绩评价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和教师都愿意采取合班授课方式,每次授课学生人数1般都在100〜150人。这种状况只能适用于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从效益上来看,学生人数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授课边际成本的增加。但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学生人数不能太多,班级不宜过大。若每班30人,每次案例教学课1〜2个班比较合适。在这样的人数规模下,更多的学生才有更多的参与讨论的机会。因此,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控制人数的同时,也要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和条件。案例教学对于教室环境与设施条件有着特殊要求。学校或相关学院应该建设专门用于案例教学的教室或实验室,并在其中配备多媒体设备。同时,教室的内部空间布局设计也应该有利于案例讨论和参与互动的开展。

篇6

关键词:本科 教学对象 管理学 案例教学

管理学课程则是向学生讲授从事现代管理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管理知识和管理规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掌握、管理思维模式与习惯的养成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增强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定特定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情境下模拟开展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连接,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其更多的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MBA教学所采用,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开展,管理学的本科教学也开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开始被大量采用,但受传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MBA教育中发挥积极功效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队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法学院将真实“案件”引入法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分析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后,哈佛商学院开始将工商业管理方面的实例整理成管理案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将具体案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以企业的真实情境为背景,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来分析企业状况,解决企业问题。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出色教学效果使得这种方法被大量采用并迅速推广至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初,案例教学法进入中国,被广泛应用于MBA教学过程中。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1、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知识。

“学”以致“用”,而“用”又能促进“学”的巩固与深入,“学”与“用”的紧密结合,能强化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教师的举例解释只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知识只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不是直观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缺乏真实性,学习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给定具体真实的管理情境之后即退出,学生成为主体,他既需要思考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又通过最终的结果来验证所学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在分析、选择、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管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实现对管理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实现了问题与对策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管理学”课程不仅讲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出题人”,又是“解题者”,通过提问与解答实现知识的传授,这一过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的身份都发生改变,教师成为组织者,而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他必须开始分析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案例教学的持续开展,学生的参与性由被动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并增强。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后还需要恰当的语言组织以将其呈现表达出来,从而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品质。

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其主动性得以锻炼,而依据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主动性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特征,这就使得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生向成熟的“社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在分析给定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需要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合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同时,学生需要依据小组内的分工开展工作,有助于学生发觉自身的特长与潜能,锻炼了学生的自信与勇气。

三、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本科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开展,案例教学法被引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讲-听”的师生课堂形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管理学案例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讲-听”的师生单向沟通模式,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渠道互动沟通模式,但在很多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依然是绝对的主体,只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工具,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有效互动,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篇7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basic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case teaching methods and PDCA cycle,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chie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ase teach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case teaching was planned, the case teaching was done, theca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as checked,and the case teaching situations was summed up, according to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DCA cycle.

关键词:PDCA;物流管理;案例教学

Key words: PDCA Cycle;logistics management;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32-02

0引言

物流管理是一门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还要掌握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模式,同时还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理解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方法。

对于物流管理的教学,目前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要形式,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对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问题,对企业、公司或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所作的客观描述,用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案例教学过程,实施案例教学,检查案例教学效果,对案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案例教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宜的案例材料,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具体特点如下:①案例教学法将课堂讲授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则成为导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主性;②通过案例使学生感受到真实、具体的现实问题,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③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④案例教学的真正核心在于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因而强化能力培养是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特色。

2PDCA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发源于日本,目前成为全面质量管理(TQM)中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随着其理论的研究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美英等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将PDCA循环控制方法引入高校内部管理,开始尝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其实施原理在于通过严密的过程控制借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P:计划阶段(plan),根据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拟定质量目标,确立管理项目,制订活动计划。

D:实施阶段(do),即执行计划。

C:检查阶段(check),即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A:总结、处置阶段(action):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遗留的问题。

PDCA循环的特点:

①闭环管理。P-D-C-A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的一个过程,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缺一不可。

②大环套小环。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小的PDCA循环,如图1。

③循环前进,阶梯上升。按照PDCA循环前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便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图2。

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阶段和步骤,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每一个循环管理过程都周而复始地运动,上一个循环解决不了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解决,从而保证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PDCA循环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3.1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计划阶段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准备,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来组织引导案例教学。

首先,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大纲的要求以及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编制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计划。如在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部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讲解“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在生产系统布置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教学设计如表1。

3.2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执行阶段按照事先拟定的案例教学计划,教师明确简要地将案例教学的目的、程序、方式、方法等向学生交待清楚,并根据案例教学目标讲解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围绕正确的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讨,并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

在以上案例教学中,为达到使学生掌握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目标,首先讲解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P(产品或服务)、Q(产量或数量)、R(工艺过程、生产路线及物料路线)、S(服务部门)和T(时间)及其构成的生产系统布置模型。

根据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思想,讲解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程序:①准备原始资料;②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关系分析;③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④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⑤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⑥修整;⑦方案评价与择优。

教师简要讲解案例背景及其目标,将学生按4-6人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教学活动的前后组织工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纪律维护),布置如下任务:

①分析电瓶叉车的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叉车生产工艺过程、叉车总厂作业单位建筑面积等,获得电瓶叉车总厂生产系统物流状况。

②按照系统布置的基本原理,对电瓶叉车总厂的生产系统进行布置设计,获得叉车总厂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叉车总厂的总平面布置方案后,各组自行推举一位同学上讲台讲解所得方案,该组其它同学认为有不足之处,可由该组任何同学上台补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评价各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3.3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检查阶段物流管理案例教学可以从两个层面检查案例教学的成果:从学生层面,以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的方式检查案例教学的结果;从教师层面,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的形式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

本次案例教学活动中各组上台讲解方案同学所得的成绩,代表各组该次教学活动的成绩。该成绩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分确定,其中学生互评占50%,教师评分占50%。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案例选择的适宜性、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行为进行打分,评价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

3.4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总结处置阶段针对本次案例教学活动,教师要进行全面总结,寻找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力求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案例教学过程,实施案例教学,检查案例教学效果,对案例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同时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密切地配合。

参考文献:

[1]甘明等.探讨式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物流科技,2010.1:143-145.

[2]周凌,黎青松.PBL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1):112-113.

[3]庄坚.课堂教学行为改进中PDCA循环模式的运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10):72-74.

[4]黄辉.论物流案例教学的作用及其关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6):145-147.

[5]李晶.基于“PDCA”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9.31:168.

篇8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较为充足的案例资源是开展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则有三种来源渠道:一是中外学者为公共管理教学编辑出版的案例教材;二是教师收集整理媒体报道的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三是教师深入实际对相关事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再通过对素材的加工整理,编辑成为教学案例[2]。通过已有案例教材获取所需案例是一种较为便捷省时的途径。编辑出版的案例教材许多取材于公共管理实践中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这些案例的优势在于其典型性、代表性与通用性,因此用起来比较省事。

但另一方面,此类来源的案例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其一,选入教材的案例在注重典型性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时效性,过分依赖此类案例不利于案例教学创新;其二,教材式案例的模式与体例往往都较为单一、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与变通性,无法适应公共管理类课程快速发展的要求。实际上,经典案例的运用也是有其限度的,否则,“老生常谈”,不仅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会感到没趣。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案例更多是通过第二种渠道获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这成为新时代开展案例教学的一大优势。公共管理类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及时关注各类新闻资讯,尤其关注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实践,并及时记录、下载、整理和归档相关信息,建立起技术化、制度化水平较高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

作为案例来源的第三种渠道,对相关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无疑更具时效性与针对性。而且,在很多时候学生甚至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相关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更有利于培养的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加深教师与学生双方对相关事件的认识程度。尽管优势明显,但实际上高校教师还是较少使用这一途径获取案例,原因是:首先,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普遍繁忙,闲暇时间较为有限,因此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进行调研走访;其次,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领域发生的事件信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再加之政府部门对于外界的调研、采访、报道等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消息),致使此类通道受阻。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流程的第二个环节,它在整个案例教学流程中地位举足轻重。一个恰当的案例可以先入为主,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由此引致案例讨论的深入化。相反,如果案例选择不当,则可能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学生参与热情递减和讨论无法引向深入,最终使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究竟怎样的案例才是恰当的?或者如何才能选择恰到好处的案例呢?我们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必须围绕案例教学的目标进行。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师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因此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所有教学活动包括案例的选择,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唯此,才能做到针对重点、有的放矢,从而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其次,案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案例教学在做好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要因人施教,教授不同课程,选择的案例也应当有所区分。一般说来,公共基础性课程在选择案例时可不必过分拘泥于具体的管理领域,其侧重点在于基础理论的强化,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在案例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特点,确保案例的针对性。

此外,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案例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通常,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可选择一些知识点相对单一、理论相对浅显的案例,而高年级的教学则可以考虑一些综合性较强、理论覆盖面广的案例,以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再次,案例的选择还应当注意案例自身的时效性。即所选案例应尽可能为新近发生事件,以紧跟快速发展的管理实践。一个发生久远的案例,往往无法有效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更为主要的是,由于公共管理实践的快速变迁,这些案例往往会脱离了其发生初始时的具体情境,导致其解释力滞后甚至失效。

三、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选择好案例以后就进入了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案例实施自身又是一个“子流程”,它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其一,案例教学实施前的准备。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具有一般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的共同特性,例如都必须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要件,教师仍然起着主导性作用等。同时,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例如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学生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锻炼,教学手段更偏好对多媒体的使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多体现以及课堂氛围更加宽松、活泼等。其二,案例教学的预演。在正式上课前,这一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师自认为案例准备比较齐全,案例选择比较恰当且备课认真充分,因此往往忽视这一环节,常常导致在正式案例教学时手忙脚乱甚至出现纰漏,例如所需案例不能及时调出或者调出案例并非所需,甚至出现多媒体音视频资料不能正常放音或放映,致使案例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对于案例教学来说细心永远是不过分的。其三,案例教学的正式实施。这一过程又包括教师介绍、学生讨论以及案例总结等几个步骤。首先,教师在介绍案例时应尽量保持客观,只需把案例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等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学生即可,避免较早对案例作出自己的评价或判断。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教师提前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可能会直接干扰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考路径,甚至导致学生为保持与老师一致而压制了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即教师应当以“导演而非“演员”的角色出现。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淡化自己的权威主体特征,视学生为案例教学的当然主体,把“舞台”真正交给他们,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当然,教师权威地位的淡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案例教学掌控力的弱化。相反,教师必须在全局上对教学节奏、发展趋势等作出有效的调控,以确保案例讨论不会偏离案例本身和案例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案例教学结束时,应当对案例教学的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讨论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客观的点评,点评以肯定成绩为主,但也要适当指出问题的所在。

四、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案例教学得以实施并不意味着整个案例教学流程的结束,其评估与反馈同样重要。案例教学成果如何,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案例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作全面评估。案例教学的评估涉及到案例准备是否充分,案例选择是否恰当,案例教学的实施是否顺畅以及案例教学结果是否满意等几个方面。其中案例教学效果是否满意一项应当综合考虑两个层面:一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衡量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小型测验加以检验,这种测验可以采取口头的问答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习题解答形式;二是根据学生的参与状况来衡量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出席率、积极性、参与态度以及问题讨论程度等几个方面。

篇9

案例教学由美国哈佛商学院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和倡导,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功效。其特点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客观真实的管理案例为研究对象把学生带入特定现场,深入角色,再现案例情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总结管理经验、教训,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从实践角度巩固、补充和丰富书本知识。案例教学的过程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知识、研究问题和读、写、说综合训练的过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活动中的主角,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启发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所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总体,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教育教学规律一致,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学生拿到老师布置的案例后,对案例进行认真阅读,围绕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搜集相关信息,深入案例中的角色,对复杂多变的案情做出分析判断,增加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将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洞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提高人际技巧、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三)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要达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学会学习是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管理知识只有学生在更多的感受中和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起的是教练作用,除了必要引导,让学生独立研读案例、查找资料、提出个人见解,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经过多轮案例分析训练后,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四)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有效地承担起教练和导演角色,起到触媒剂与备用信息库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进度,认真准备案例,对案例有甄别能力,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另一方面,为了使案例分析课取得好的效果,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总是要煞费苦心、精心设计,根据讨论进展情况随机应变,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分析报告的评估和最后的讲评等。因此,教师不仅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要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在课堂讨论中能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活跃课堂气氛。

二、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一)认真准备,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对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是我们分析研究的具体对象,是贯穿课堂的主线,教学内容的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围绕案例展开,它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载体。恰当选择案例可以去除许多盲目性,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案例选择不当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案例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案例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难易适度,贴近我国实际,以企业为背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实际。(二)学生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在课堂讨论之前,学生个人应做好充分准备并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个人阅读案例,初步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基础上参加小组活动。小组以4到6人为宜,兼顾相容性和互补性,选举好小组组长,每个组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组内约法三章,对小组讨论相关事宜约定规范。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控制讨论进程,让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达到互相启发和提高的目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最后,总结出讨论的主要见解和心得体会,确定小组在课堂讨论时的发言代表。(三)课堂讨论和评价。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课堂讨论检验学生个人学习和小组共同努力水平的高低,并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中采用的具体形式如下:1.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根据约定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发言的同学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把分析报告做成PPT,以便展示。发言开始前和结束时对发言者给予掌声鼓励,教师指导发言者克服羞怯心理,发言时注意与下面的同学做眼神交流,并注意克服一些习惯性口头语病。2.集体辩论台上同学发言之后不要立即下来,可主动征求台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互相提问。台下的同学可以对发言者的整个演讲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及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对发言中讲得不太清楚的可要求进一步展开论述,把问题讲清楚。而对发言有异议时,则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反驳发言者的观点,并展开激烈的辩论。3.角色扮演根据案例中的情景可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可以提前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哪些学生喜欢参与并合理安排角色,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指定。角色扮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所扮演的角色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新模式

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正走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远程教学平台为网上案例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与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相比,网上案例教学的优势表现在:网上教学不受时空限制,不受班级学生人数限制,学生参与程度高;学生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兴趣高;师生间、学生间互动性好;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案例库资源共享。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网上案例教学。(一)案例的选择与。选择案例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实践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目的性。教师在相关课程主页的教学辅导栏目上案例,包括案例文本、附思考题、相关背景资料和难点提示等,供同学们阅读、下载。(二)网上讨论。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安排往往是不同步的,一个案例教学任务难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结合这种现实情况可以限定一段讨论时间(如一周),在案例讨论区学生通过发帖或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问题,展开非实时讨论,课程辅导老师每天上网浏览讨论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见解及时给予评价。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论坛或QQ群互相讨论。(三)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学生将思路梳理清楚,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分析报告,由组长发送给课程辅导老师,案例报告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四)学习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网上学习时间、参与讨论的次数、与其他同学的协作讨论情况、师生互动及案例分析报告等综合情况给予每个学生评价,进行成绩评定。

篇10

关键词:管理素质教育观 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3-02

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各个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作为管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管理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管理技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正确的管理态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重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符合管理素质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更新当代大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其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教学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于是,案例教学成为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将原有的教学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学生在案例的讨论、角色的扮演中,对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常见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在理论依据的选择漫无头绪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凭直觉入手,使得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大打则扣。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案例选择出现了问题。案例选择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成功与否。案例选择不科学,不仅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思考。案例选择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 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 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 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 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 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 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 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 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 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 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 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

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 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

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案例选择必须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六个基本原则,能有效避免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简单案例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建平.探讨和谐视角下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