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心得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站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站心得

篇1

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新区辖区的城乡空间发展基本呈现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散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空间无序分散的形态,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在中心城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为××新区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构架和现实的发展空间,集中发展建设是××新区建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因此,××新区建设在空间上应强调集中,以突出紧凑的空间形象。要打破村、街道两级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空间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规划把关上,要十分重视超前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好的规划是城市取之不尽的财富之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就能营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客观地说,中心城以前总体规划意识比较薄弱,存在着“先繁荣、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的现象,被动应付的情况比较突出。城市虽有规划,但立意和起点不高,执行力度也不够,导致城市功能不全,系统性和配套性较差。尽管城市规划本身不能为城市功能进行终生定位,但规划可以调控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新区建设一定要树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规划意识,严格规划控制,注重建筑、环境容量、配套设施、形体景观等规划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顾此失彼。在不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和周围建筑采光通风的情况下,应鼓励适度建设高层建筑。要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对人口密度、绿化率、空地率进行适度限制,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等方面进行适当控制。尤其要高度重视中央商务区(cbd)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园林绿地、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和各类停车场等三种具有静态功能的公共场地建设,这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和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非比寻常。

其次,在规划实践中,应当实行开放式设计,通过设计招投标,引进国内外高资质的设计单位参与工程项目设计,使设计深度加深,方案更加优化。要在确保项目使用功能、视觉观赏功能的前提下,对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经济比较,以选定最佳的规划设计方案。对市民热心关注的一些重点工程,应当采取公开展示、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评选的方法,激发市民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以更好地达到领导决策、专家评审、群众意见的高度统一。

二、新区与老城的关系

妥当处理好新区和老城区的关系,是××新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心城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即将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对城市功能的升级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全国农运会前后大规模改造,××中心城老城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功能大为改观,但由于历史原因,有四个弊端仍然非常突出:第一,建成区功能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不突出,功能区块不明显,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等用地混杂,工厂大院及办公大院形式普遍存在,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第二,建成区内建筑密度较大,集中绿地较少,与“江南生态休闲城市”、“中部最佳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有不小差距。第三,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欠帐过多,路网结构不合理,交通节点不顺畅,市政基础建设薄弱。老城区目前给人的感觉是“路难行、桥难走、车难停”。道路的方向性差,连贯性不强,初来××的人很难弄清方向,搞清方位。根本原因在于交通道路规划建设,没有同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级不高、宽度不够,许多道路没有设计非机动车道,功能不全。第四,建筑形态档次不高,除了一部分高层外,基本属于5—7层的立地排式结构建筑,高度不高,体量不大,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尤其在沿街、沿路建有较多档次不高、地标性不突出的建筑。这些弊端,已成为制约中心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所以,××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定要比照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吸取老城区的教训,力求各项建设起点高,综合配套更完善。按照中心城“北拓南控、南改北建”的发展战略,新区要在人口疏解、功能优化等方面,为城市品位的提升提供平台和支撑;老城区要继续整合优化,作为传统零售商业服务区,承担城市的基础服务功能。在发展方向上,新区要以行政中心落户为契机,通过公共服务的建设,集聚行政办公、金融服务、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贸物流、大型公园等城市服务功能,尽快使新区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和现代商贸服务区。同时,充分发挥新区自然环境优势,强化生态型居住功能,打造山水宜居新城。在具体操作中,务必要根据中心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人口增长趋势,把握好先与后、主与次、重与轻的关系,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原则上“南控”要服从和服务于“北拓”,“北建”要先行于“南改”,合理控制好老城区的改造时序和节奏,避免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两张皮”现象,实现两者的有效呼应和良性互动。

三、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考察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打破平衡、恢复平衡、再打破平衡”的动态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新区开发中,至关重要的是科学制定土地开发的时序和强度规划,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满足各个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具体建设时序上,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是不可取的。纵观中心城前一轮的开发建设,我们不难发现,1995年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理念驱动下,中心城市建设获得 快速发展,赢得了市内外社会各界的称道。但勿庸置疑的是,这种快速也导致了一些败笔,比如秀江路、袁山公园等主要景观区域建筑控制不合理问题,城市规划区内私人无序建房过多过滥问题,次新区各种公用设施的配套衔接不够问题(最为典型的是袁山中路以北、××北路以东、明月北路以西、××大道以南区域内未规划建设足够的公共停车场地和人防设施),等等。这些败笔,已经给中心城今后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当然,过分追求质量而不讲究速度也同样不可取。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要保证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力求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低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开发。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我们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就是行政决策者的时间概念与规划设计者的时间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有“快”的冲动,而后者有“精”的要求;前者注重的是动态效益,而后者追求的可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静态效果。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衔接好两者的差距,注重处理好建设速度和质量两个概念的辩证关系。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尽量做到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发展,实现建设速度和质量的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要牢牢把握土地开发这一核心环节,实施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中心城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开发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因此,在新区土地开发模式上,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在具体开发内容上,要做到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开发、组织施工、验收交用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和协调发展,以求缩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交通、住宅、科教文卫、商业服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所需用地,根据需要和可能,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分期交付使用。要通过对各项目的综合平衡,最合理地安排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供气、消防等诸种设施与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秩序,避免各项开发投资因互相干扰而降低效益。在开发规模上,要做到合理适度。着力提高开发强度,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合理安排互补功能用地的充足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系数。

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加快××新区建设,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抓住经营城市这一关键,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资。城市土地是城市的最大资产和经营城市的重要载体,必须紧紧抓住经营城市这一关键,把政府的行政推动和各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建设投资的多渠道和市场运作的多元化。

为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新区开发建设,要有计划地对出让地块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邀请高等级的咨询机构为土地招商做好前期策划;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土地招商活动,土地招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联系各地开发商到实地考察,增加感性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区建设的基础设施规模巨大,仅靠财政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财政也无力包揽全部基础设施。如果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难免身陷微观经济事务之中,影响其基本职能的履行,所以应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城市其他资源作为商品,重新组织和优化配置后推向市场,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动机,用小量政府投资带动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投资格局。在此过程中,新区管委会应着重做好基础设施的未来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并制订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计划,消除市场的盲目性,为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打下基础;同时,对垄断的基础设施企业实施管制,防止其滥用垄断权力遏制潜在竞争对手和损害消费者权益。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维护政府与企业之间契约的严肃性,避免出尔反尔,丧失信用;二是在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要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民营企业提高效率。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新区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上,更为重要的是,新区管委会本身要立足长远,努力构筑一个扁平高效的行政事业管理体制。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压缩和控制机构设置,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环节,为新区发展营造精干高效的体制环境。注重对新区重点产业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逐步推进新区向“无费区”过渡,增强新区的引智、引资、引企吸引力。遵照国际惯例,城市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本文和市场化轨道,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型体制框架。

五、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新区辖区多为城乡结合部,由于社会身份、职业、文化的差异,新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显得更为深刻,难度也更大。随着城市的扩张,近些年,因征地拆迁产生了一大批农转非人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这部分农民向市民转变,是事关××新区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新区实际,我们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农民公寓建设,提高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积极推行“农民居住进小区”,按照现代化城市小区建设标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公寓式农居”,这不仅能有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接纳度,而且可大大节约新区的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品位,从根本解决新区建设、耕地保护与农民建房之间日益严重的用地矛盾。

第二,切实做好农转非安置工作,完善新区社会保障体系。实[文秘站:]行全区统一的安置政策,适当提高安置标准,保障农转非人员的利益。加强村级资金的管理,促进土地征用费的保值、增值。加强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改善社会福利,搞好社会优抚,建立社会安 全网,解决农村贫困户和城镇低收入的生活问题。比如,可按照1:2分配“公寓式农居”的成套住房,提供今后可供出租的房产资源。

第三,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引导农民走入市场。切实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有效疏导就业。在城建、土管规定的范围内和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三产,投资建设房产,切实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经营收入。同时将绿化养护与道路保洁等市政工程推向社会,增加就业机会,多渠道、多途径改变农民的就业方式。

六、个性与融合的关系

××中心城从空间上看,包含老城区、××新区、经济开发区和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和经济功能。××新区的发展方向十分明确,就是要按照行政、文化、商业等功能集聚发展的要求,坚持生产业与生活业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餐饮、金融保险和旅游会展等产业,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文化传媒和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上层次、上水平,全面带动和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这就是××新区的“个性”。

篇2

这是一次极其普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

江苏太阳雨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雨)董事长徐新建做完了演讲后,习惯性地对着台下的新员工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让台下的新员工们所料不及,在短暂地寂静之后,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显然,他们是在为拥有这么一位如此真诚和谦逊的老板而自豪。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真诚和谦虚,让徐新建在短短十年间,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

企业即人心

与现在的风光相比,创立太阳雨之初,徐新建可谓波折不断。

1999年,徐新建借贷了20万元,在连云港东辛农场租了几间房子当车间和办公室,正式走上了创业征程。由于资金短缺,没钱买设备,一台从一家修理厂淘汰下来的油压机,成了最高档的设备。凭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开始了太阳能热水器研究和生产工作。

虽然环境艰苦,不过当年的业绩似乎不错,到了年底,徐新建和他的团队硬是卖出去了七八千台热水器,并由此产生了几十万元的利润空间。不过,正当徐新建想长舒一口气的时候,坏消息又来了:这其中有3000台出现了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在当时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儿。而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企业采取的态度大多都是拒不认账。徐新建却做出了一另一种选择:召回,并效仿海尔砸冰箱的做法集中销毁。那一年,太阳雨也由原本的几十万盈利一下子变成了亏损8万元。

时至今日,谈起往事,徐新建仍然唏嘘不已。徐新建承认,他当年确实也在要不要召回这个问题上痛苦了很久。

而正是这一砸,在让太阳雨的产品质量有了稳步提升的同时,也让经销商看到了徐新建的人格魅力,反而让太阳雨赢得更多经销商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

徐新建笼络经销商的另一个办法就是一直宣布企业只需要3%的利润,把更多的利润空间让给经销商。在他看来,“企业要想长期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考虑客户的利润,只有让他们的发展跟自己同步,保证他们的安装和售后服务质量,才能让消费者满意,企业和行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只要客户成长了,企业想不成长、不赚钱都不行。”徐新建说。

对外部经销商如此,对内部员工也是如此。徐新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增强企业认同感,不仅员工认同企业,企业更要认同员工。”徐新建对人心的经营,尤其是与精英员工心灵的深度融合,也许正是太阳雨产生“人才洼地效应”的根本原因。

应该说徐新建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没有在国有大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的历练,也不是技术方面的资深专家。徐新建清楚,“以前的成功更多依赖个体、局部和偶然,未来的发展必须依靠整体、团队和系统能力。”

在太阳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徐新建开始引进包括四季牧歌总经理李骏、太阳雨营销总经理陈荣华等一大批职业经理人,让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徐新建自己则只做两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这样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短处,也调动了下属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实际上,在徐新建看来,经营企业和“做人”其实是一回事。“创业十年,我最大的一个体会是做企业的本质是‘做人’。这里的做人是指依靠人、经营人。也就是说,企业获得发展一定是人的进步,企业赢得竞争一定是靠人的比拼胜出。”谈及太阳雨的核心竞争力,徐新建不谈技术驱动,不谈营销驱动,而是反复强调人才驱动。

“为什么太阳雨能够给人留下快速发展的印象?我总结来总结去,我们太阳雨的员工更稳定,我们员工的敬业精神更好,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徐新建说。

营销的背后

如果说早期的成功要感谢那一砸的话,那么,太阳雨随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显然与那些更加懂得营销和推广的职业经理人的加盟息息相关。甚至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太阳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营销策略上的成功。

对于营销在太阳雨成长中的作用,徐新建并不讳言。徐认为,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种需要进行消费教育、市场开发推广和服务支持的新能源产品,因此,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大家看到的所谓市场成功,得益于我们营销上的精耕细作。”徐新建说。

不过,在徐新建看来,营销得当远非太阳雨的成功之道,“更重要的方面是源于营销背后我们对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和秉持”。徐新建告诉记者,在卓越的“营销光环”背后,有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支持,有被誉为“世界镀膜之父”的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工程院教授哈丁博士作为首席科学顾问的支持,有与德国国家ITW监测中心合作的国内首条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检测系统的支持。

徐新建得出的结论是:单一环节的优势都只是暂时的,不可能获得持续的成功。“我们一直在思考、推动在技术开发、产品质量和营销服务能力的整合性构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徐新建说。

事实上,业内之所以称太阳雨为“营销型企业”,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太阳雨过去一直以来似乎都只是在光顾着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太阳能光热这一行业的贡献。

与之相对应的是皇明太阳能(以下简称:皇明)。在行业内,皇明董事长黄鸣之所以有着“太阳能教父”之称,与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宣传和普及太阳能市场息息相关。

黄鸣通过“大篷车”,以全国路演的方式,带着自己编辑的《太阳能科普报》,逐个城市宣传,黄鸣管它叫“科普万里行活动”。到目前为止,黄鸣的路演行程已达8万多公里,散发《太阳能科普报》有9000多万份。皇明数千员工和数千经销商每年在全国各地数千个市、县、镇,举办数万场次集太阳能科普展示、销售、服务咨询为一体的绿色风暴活动,有力地启蒙了中国太阳能市场,催生了一个富有强劲竞争力和巨大潜力的太阳能产业。皇明也由此成为了太阳能光热领域的代名词。

或许,这也就是虽然在产量上已经超越了皇明,但是太阳雨在行业内的地位却仍然无法实现同步跨越的缘由所在。

徐新建似乎并不太认可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太阳能需要科普或者市场教育目前已经是行业共识,“不同的企业也在使用不同的方式开展这项工作”。

“按照我们的理解,有效理性地推动对太阳能的认知和认可,需要进行长期和立体的布道和鼓吹。”徐新建说。在他看来,太阳雨行业内首家巨资在央视黄金资源段广告,行业内首家运营数十个“流动的艺术团”长期在一线进行科普推广,行业内率先进行产业布局以激活启动新兴区域市场做大产业蛋糕,都是教育市场的有效方式。

迎接“二次创业”

太阳能光热市场之所以需要教育,一则公众对此还不甚了解,二则这个市场实在混沌:由于行业门槛低,太阳能光热领域大大小小存在着3000多家企业,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服务意识多良莠不齐。这其中,一些来自小品牌的不合理合法的做法,往往会给整个太阳能行业造成很大的伤害。

徐新建认为,对于一个依靠市场化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新兴草根产业,这种表象上的“混乱”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是产业化成长路上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徐新建看来,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产业模式的成长和成熟、产业链的丰富和完善,市场竞争将推动产业的整合化发展,有理由相信,三到五年后,能够坚持市场化、品牌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企业将进一步凸现出来,成为产业的骨干。

事实上,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家电下乡”等重大事件和政策“洗礼”之后,目前,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已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以规模竞争来提升边际效益是其核心。徐新建说,如果以产能来划分未来三年行业的进入门槛,年产销50万~100万台的企业才有资格存活;100万~200万台的企业也只是二线企业;而200万台以上的,才能稳守一线企业地位。

太阳雨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守住一线企业的位置。为此,太阳雨的策略是坚决“走下去”, 实现营销服务能力进入全国每一个村镇。

“中国有2862个县级区域,近38万个乡镇区域,68万个行政村,近187万个自然村,每个村只有一个人购买,这个量就不得了。”徐新建告诉记者。

除了目前的主要市场――农村市场,随着城镇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城市市场也正在成为许多企业的新目标,当然,也进入了太阳雨的视野。而且,由于购买力远大于农村市场,很有可能,从需求上,未来城市市场将再次成为中心。

应该说,目前的城市市场与十年前比已经大相径庭。“以前的难题是消费观念和认知度,现在需要突破的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商业运营模式的变革。”徐新建说。

这其中,“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毫无疑问,将成为一个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徐新建坦诚,目前整个产业也处在摸索和起步发展阶段,它“需要分别从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突破两大瓶颈”。

徐新建认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瓶颈表面上是要太阳能光热和房地产两大不同产业间的障碍,本质上却是人才、资源、尤其是观念的障碍。这方面,太阳雨也一直在探索和推动,包括专门成立工程技术公司,将其定位为一个相关产业之间、企业内外部在技术集成、系统集成、资源集成、人才集成、观念集成的聚合器。

徐新建告诉记者,太阳雨的探索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这个领域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最大的挑战是我们能否突破自我,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状态‘二次进城’”,徐新建说,他个人更愿意把这项工作称为“二次创业”。

不过相比于太阳雨,它的老对手皇明似乎在这方面走的更远。从目前来看,皇明早已摆脱了热水器这一太阳能光热单一应用的窘境,开发出了太阳能空调。甚至于,皇明还在业内第一个进入了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在北京建立了亚洲首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而这显然是比热水器这一应用大的多的市场。

篇3

我们这一小组做的主要内容为建设一个网上商店的网站,网上商店的名称是“衣之谷”。主要内容包括网站主页、商品分类、新品推荐、购物帮助和客户服务。而我负责客户服务的网页制作。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每当这时,我们先是通过组内成员间共同讨论商量解决的办法。若没有讨论出结果,我们会向其他同学询问意见,综合分析后会找指导老师帮忙解决问题,找出问题所在,改正错误。最后我们的网站终于圆满完成了,这是值得庆幸也令我们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最后我们的一番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果,心里挺开心的。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经过这次网站建设课的培训,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学到了网页设计的知识。在培训中,我们将在书本上学习过的很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实际运用,我体会到了其中的难度。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奋斗下去。实习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对于学校的精心安排和指导老师的用心辅导非常感谢。

转眼间,两周愉快而又充实的网站建设培训课程结束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在培训的过程中,让我尝试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网页设计理论一点点转化为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知识,让我充满惊喜、快乐和充实,当然也少不了网页设计处理过程中的困难。培训结束了,感觉脑袋里又注入了新的知识,对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能用自己了解的东西去处理相关的问题,再探究新的问题,使自己不断进步。

篇4

【关键词】新型;建材;意义

1 新型建材行业发展现状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1.1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决的墙体材料中据点地比便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

1.2 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赳不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

1.3 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2005年新型防水卷材产量5200万平方米,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纸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假昌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

1.4 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量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1991-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30%左右。200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壁纸、墙布3.1亿平方米,塑料地板5600万平方米,建筑涂料85万吨,塑料管道19万吨,塑料门窗近2000万平方米,化纤地毯750万平方米。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帮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务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

2 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篇5

国际空间站是现代人类工程技术史上的伟大奇迹、人类科技的坐标,被称为太空金字塔。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建议: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地球上空,应该有一个长期有人工作的空间站。此后,美国与加拿大、日本、巴西、英国等15个国家联合协作,建设一个庞大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1993年,美国邀请俄罗斯参加合作。目前,国际空间站有16位主人。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发射的第10座空间站,它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国际空间站的指令和飞控由美俄双方分担。位于美国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主要负责空间站的运行;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负责航天飞机的发射。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航天中心主要负责“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运货飞船,为空间站运输人员和日常所需提供供给。它也是国际空间站运行的另一个地面控制中心。同时,欧洲宇航局的“凡尔纳”货运飞船、日本的“希望”号货运飞船则担负货物运输任务。2010年9月9日,美国的私人“龙”号货运飞船第一次参加货运飞行。为了国际空间站的安全运行,各国在全球建设了21个飞控中心和测控中心。美国在约翰逊航天中心、俄罗斯在莫斯科的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欧洲空间局在德国科隆的欧洲宇航员培训中心训练宇航员和任务专家。

太空科学和生命科学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人类最伟大的工程是太空工程。国际空间站的16个主人奋勇当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天有超过10万人在各空间机构为国际空间站服务。各国1200所大学、设计局、研究室、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每天在努力地贡献着人类的最高智慧。美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及世界各地的37个承包商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部件制造。国际空间站上每一个零部件都是世界最高科技的结晶。

为了国际空间站,各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际空间站原来设计的很多舱段因为技术原因被迫放弃,浪费的资金比实际投入运营的要多。美国花费巨资绞尽脑汁研发的“X-38”救生船成了一件展览品。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壮烈牺牲。原计划2003年底完成整个空间站的安装任务,也由此而拖延了7年多。许多看重金钱的人因此对国际空间站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提出了疑问。

2010空中楼阁

国际空间站,呼号为“阿尔法”,它是世界航天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也是航天史上第一个由多国合作建设的载人空间站。它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1998年11月20日,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

国际空间站运行在近地点278千米、远地点460千米、轨道倾角51.6419的典型轨道上;平均时速7.7066米/秒,约27743.8千米/小时;轨道周期91分钟,即每天围绕地球15~16圈;轨道衰变,即轨道下降2千米/月。

国际空间站主要由14个舱段和一个桁架结构组成,其中有6个科学实验的研究舱,3个宇航员居住的生活舱,1个为空间站提供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功能的多功能服务舱,3个对接用的节点舱。著名的舱段有“曙光”号功能货舱、“星辰”号服务舱和“命运”号实验舱、“哥伦布”号实验舱和“希望”号实验舱,以及“科学”号多用途实验舱等。此外,还有临时加挂的“莱昂纳多”号多功能后勤舱和“拉斐尔”号多功能后勤舱。其电力由16片安装在外部桁架上的太阳能帆板提供,还有4片小太阳能帆板安装在俄罗斯的舱段上。根据国际空间站的政府间条约和协定,允许俄罗斯保留自己舱段的全部所有权和使用权。

太空搭积木

国际空间站虽然非常庞大复杂,但安装原理很简单。科学家像小朋友搭积木一样在太空中建设国际空间站。

首先,将发射的几个大舱段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主干。然后,在主干上横放一个巨大的钢梁。最后,把各种舱段、各种组件、各种设施、太阳能帆板和其他对接件挂在钢梁上。在钢梁上还可以接上更多的钢梁,悬挂更多的舱段。这样的结构能够加强空间站的硬度,有利于各舱段的科学设备和实验仪器正常工作,也便于宇航员出舱装配与维修等。

为了建设国际空间站,人们要将大量的舱段、桁梁、太阳能帆板、科研设备送上太空。至2010年底,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运载火箭共飞行了100多次,运送超过14个舱段和大型设备进入太空。由此可见,国际空间站完全是由航天飞机、货运飞船驮出来的。

飞翔的“十字架”

国际空间站与以前空间站的结构完全不同。俄罗斯“和平”号等空间站仅仅是由舱体连接而成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横向的桁架。这种“纵横交错”的结构方式,灵活性更强,工作效率更高,但安装施工的复杂性和难度也更大。

国际空间站主要由两大结构“搭”在一起,好像一个十字架。

纵向的主干,主要是一些像积木一样拼接在一起的加压舱体。加压舱体的长度为51米,总长度达58.5米。横向的桁架由9根长长的“横梁”连接而成,以900角架在纵向主干上,横向桁架的长度达到94.5米。

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太阳能帆板,每块长度为72.8米,长度超过了“波音-777”客机。8排太阳能帆板组成阵列架设在桁架上,宽达108.5米,表面面积达到3567.46平方米,大到足以覆盖8个篮球场或是美国参议院面积的3倍以上。

国际空间站设计的总高度为30.5米,重量约400吨;加压舱空间为1200立方米,相当于两架“波音-747”飞机的空间;大气压力为101.3千帕,1个大气压;燃料重量约为4吨;可用电力功率为84~120千瓦。

国际空间站的形状是一个大十字架。在纵向的各舱体上,会在不同的方向衍生出其他一些结构;而横向的桁架两端,最终也将挂起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散热器等装置。另外,携带智能机械臂的吊车也可以在横贯桁架的轨道上来回滑动。

国际空间站的服务系统包括俄罗斯的功能货舱、加拿大的机械臂系统和俄罗斯服务舱。俄罗斯服务舱拥有生命保障系统、推力器和居住功能,包含洗手间和卫生设施,重达20吨。

国际空间站是在宇航员的太空行走中完成的。在建设维修国际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共进行了150次300人的太空行走,历时943小时52分。每当航天飞机或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时,世界主要媒体总会竞相报道;每一次太空行走总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担心。冒险总能创造神奇。

太空竞技场

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开始建设,各国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太空开展和平竞赛。至2010年底,已有15个国家的200多位宇航员和科学家访问了国际空间站,不断刷新到访人数的新纪录,成为太空竞技场。

为了到国际空间站进行科研考察,俄罗斯宇航专家将各国任务专家编成科考队,命名为“远征”科考队。“远征”科考队按飞船、任务,以顺序编号,一般为两艘飞船6个人。第一支“远征-1”科考队于2000年10月31日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截至2010年12月13日,共有26支“远征”科考队登上国际空间站。“远征-28”科考队将于2011年9月14日出发;“远征-35”也已经落实人员和任务,只待确定发射时间。

美国到达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以航天飞机的“STS”航班来命名。到2010年底,航天飞机已经飞行35个航班,运送任务专家、空间站组件和实验仪器。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时间一般为7~15天。2011年2月16日,“奋进”号完成最后一个航班后,美国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作为一个研究实验室,国际空间站利用地面无法提供的空间微重力状态的有利条件,可以使科学家们长期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是国际合作、共同探索和开发宇宙空间时代的典范。它成为新型能源、运输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下一代传感器技术的测试基地,推动了流体力学、能源动力、生命支持系统、反辐射危害等研究的发展,为建造太空工厂、太空发电站、太空旅游、太空城提供经验,向登陆月球、火星和深空探索等远大目标前进了一步。

国际空间站既是一个超级太空实验室,也是一个太空联合国。它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吸引了不同肤色、种族和国籍的科学家,成为人类在太空中进行长期科研的一个平台,为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提供方便。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上千所大学的研究机构、几千位科学家申请到国际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一般可容纳6人从事考察活动,最多时可居住10人,时间为3~7个月。

太空旅游是21世纪人类的一大目标,现在已成为许多有钱人的首选目标。国际空间站居住空间十分温馨,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1个大气压。普通人只要经过2个月的训练就可成为国际空间站的贵宾。全世界迄今仅有的7名太空游客8次升空,上天一游的目的地都是国际空间站。

未来的新星

国际空间站在不断长大。在2010年11月20日12岁生日时,国际空间站在轨时间达到4383天,其中载人航天3672天,在太空围绕地球运行约68791圈,行程276688亿千米。2010年11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将大型舱段“莱昂纳多”增压多用途舱送上太空,国际空间站宣告基本建设完成。最后一个舱段“科学”号多用途实验舱将于2011年12月由俄罗斯“进步-M”号货运飞船送上太空,届时国际空间站完全建成。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到2020年。

国际空间站运行于低轨道,虽不会自己发光,但可反射太阳光线。在阳光的照射下,国际空间站的反射面达7898.8平方米,比国际足联的标准足球场7140平方米还要大得多。国际空间站如同一个小月亮,悬挂在太空。它闪烁着人类智慧、勇气、力量和科技的光芒。国际空间站注定将成为全人类的骄傲,成为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

篇6

本文以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征,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的使用,进而论述了发展新型建材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的意义。以现实的工程应用案例,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进行论述。最后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及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建材;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including the use of thermal insulation of new wall materials, insulation materials, waterproof materials,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saving building materials. Based o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ases,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we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1.1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复合化、多功能化、节能化、绿色化、轻质高强化、工业化生产。

1.2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需要。中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改材料,其中粘土砖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粘土砖的粘土资源则又是相对较优质的粘土。从中国耕地资源条件看,全国耕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3%,目前人均耕地1.43亩,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3。耕地资源紧张,且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已是不争事实。开发建材新产品,为推广节能建筑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建材工业是和建筑业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行业,两者已一并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市场角度看,建筑业是建材业的最终用户,建材行业产品的77.3%用于建筑业。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改造传统建材和建筑的重要前提。以矿业加窑业为产业特征的传统建材业,目前尚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如何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排降污,保护环境,使建材产业和建筑业成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2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现状

2.1新型墙体材料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整个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2.2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

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 多年的努力, 特别是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 不少产品从无到有, 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 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 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起步晚, 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 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

2.3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 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 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 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沥青油毡)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 产品规格、档次配套, 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 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2.4新型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量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做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务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

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积极推广应用三新技术成果,努力在加大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下功夫,这对提高质量、降本增效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部分施工企业,常常因缺乏经验操作不当造成新的质量通病。给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结合目前工程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实践,就轻质墙体材料、粉煤灰、UPVC水管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3.1轻质墙体材料

轻质墙体材料的应用轻质墙体材料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等,是目前广泛推广应用的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它的优点是:容重轻(均为粘土砖的1/4-1/3)、导热系数小(约为粘土砖的1/5)、保温性能好(200mm厚加气块墙体的热阻相当于700mm厚粘土砖的热阻)、防水、隔音、吸湿和易加工(可刨、钉、锯、钻),同时由于容重轻,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加气块生产能耗为粘土砖的69.2%),提高运输效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砌块不需砍断或敲碎,平均每人每天完成工作量约200块,相当于1923块标准砖,工效提高30%;同时,砌块几何尺寸比标准黏土砖大10倍,砌筑砂浆可节省50%。对于用户来说,砌块可按200mm建筑模数确定建筑尺寸,所以住宅建筑采用加气砼块墙体比使用标准砖时使用面积可增大3%-5%。从而能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2粉煤灰

粉煤灰砼技术的应用粉煤灰是一种人工火山灰材料,是从煤粉炉中收集到的细颗粒粉末,用粉煤灰配制的砼,可以达到改善砼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应用粉煤灰还可以保护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粉煤灰在砼的浇筑过程中改善了砼的和易性。从而提高了砼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

3.3UPVC水管

UPVC排水管的应用聚氯乙烯(UPVC) 塑料管与铸铁管相比具有重量轻、耐酸耐碱、阻流小、不结垢,价格便宜、运输和安装轻便、表面不用涂漆等优点,在正常的条件下作为建筑排水管于户外使用,寿命可达40年以上。是取代铸铁管的理想的排水材料。

4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之展望与对策

4.1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之展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大,城市功能日益集中和强化,需要建造高层建筑,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和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等部门的办公空间,因此要求结构建筑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目标仍然是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同时探索将碳纤维及其他纤维材料与混凝土聚合物等复合制造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设定在50~100年。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大型化、综合化,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水利设施、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修困难,因此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密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02催化生态建材。

4.2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之对策与建议

4.2.1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涂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

4.2.2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

4.2.3加强产品的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的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市府、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新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

5结论

综上所述,新型建筑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的需要。新型建筑材料将一直更新,有毒害的材料不断减少,新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涌现。它的应用遍布各行各业。新型建材不断开发应用必将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静.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刘之洋,王连广.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篇7

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期的主打文章仍然说的是期刊。这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世界期刊大会召开在即,需要有一个舆论上的配合,除了其他媒体的配合之外,作为以报刊起家,以报刊立身的《传媒》杂志更是责无旁贷、无可逃避,更应首当其冲,做出表率;二是期刊业与国民的生活、生计、生存密不可分,它甚至构成了“民生”问题的重要一环。尽管人们每每抱怨这个期刊质量不好、格调不高,那份杂志形式呆板、内容匮乏。但是想想看,在我们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在我们这么一个泱泱大国,乃至身处如此这般的一个多极世界,没有期刊和它的产业行吗?尤其是九千多家近一万家期刊的采写、编辑、出版、发行、消费已经成为出版产业、文化产业的一支劲军,成为国民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深入研究,行吗?

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这一期的着力点之一就是电子期刊或曰期刊的电子化,因为世界期刊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从传统期刊的视角看,电子期刊和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是一种大趋势,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本性使然。电子期刊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整合到一个版面上,呈现出一种即时的跨媒体出版,充分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感觉,极大地改变了读者的消费方式,甚至正在缔造出新一代的阅读群体。年轻一代期刊消费者的消费阵地转移了,消费习惯改变了,你不去适应他,你还要不要生存!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省去了你的出版、发行、投放之苦,在空间上可以瞬时到达、跨越国界,在时间上可以即时传播而不受气候、人员和昼夜温差之影响,在内容上可以为我所需、选我所用,直至体现充分的个性化服务,而且还是传统期刊走出去、走开去、走下去的理想坦途、便捷通道,传统期刊何乐而不为呢?在传统期刊已经实现的市场份额之外,又如此这般地开拓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国内外市场空间,为什么要拒绝呢?况且,中国的数字杂志用户正在以60%左右的年增长率迅速铺开,一些主流门户网站正在谋划将博客和网络杂志这两种业务结合在一起,力图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凡此种种,传统期刊绝不能等闲视之。非但如此,关键是要有数字化方面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战略,可以先最大限度地把传统期刊电子化、网络化、数据库化,再实施电子期刊、网络期刊的方案,千万不要被目前的温饱麻痹了神经、钝化了感觉、丧失了机遇!

当然,不应重犯顾此失彼的错误,任何时候都要首先固守原有的阵地,然后再开辟新的疆域,在固守中挺进,在挺进中固守,说到底,期刊业是内容产业,而内容产业必须以“内容为王,编辑至上”!这就要永远高扬文化理性、科学理性的旗帜,坚持不懈地培养和提升人类心灵读本和知识读本的工程师、设计师,这样的工程师、设计师只嫌其少,不嫌其多;只嫌其弱,不嫌其强。至于说电子期刊向传统期刊的内容、品牌求援,传统期刊向电子期刊的技术、平台借助,则更是不言而喻,势所必然的了。

篇8

【关键词】空间光通信技术 关键技术 天线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空间通信技术的研究也愈加深入,目前空间技术中的大功率轨道运载技术以及大容量卫星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促进了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人们对网络传输的速率要求有明显提升,因此对空间通信技术的要求也高,空间光通信技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效的提高通信数据的传输率,广泛的引用在保密通信、局域网互联、城域网扩展等领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高效的技术保障。

1 空间光通信技术概述

传统的空间通信技术的载体是微波,但是这种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通信技术的研究发展,空间通信技术逐渐发展到以激光为载波、大气为传输介质的光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宽带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一方面继承了微波通信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光纤通信的特点,其基本的原理是激光传输技术和光电转换技术。该技术在进行两点传输时,发射端和接收端设置有高灵敏度的激光的发生器和接收器,以及配备光学望远镜,发射端将电信号调制为光信号发出后,是以直线传播的方式穿过自由空间到达接收端,其中光学望远镜控制激光的发射方向和接收方向,接收端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再调制为电信号,实现双工通信。空间光通信的优势是通信容量大以及传输速度快,且成本低,安装简便。

2 我国空间光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卫星技术是我国进行空间探测的重要手段,并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但是以微波为载体的空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发达国家空间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是在我国空间光通信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只能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结果。我国的光通信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首次成功的进行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以海洋二号卫星平台为搭建平台,这次实验标志着我国的卫星光通信技术已经进入空间试验阶段。随着连续波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空分复用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等的发展,光通信技术也不断的拉长传输距离,增大传输容量,提高了可靠性,拓宽了适用范围。在“九五”期间我国已经开始基于激光大气通信理论对空间光通信跟踪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3 空间光通信关键技术

3.1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负责实现通信连接的功能,是当前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分析测试技术,能够分辨原子种类,并对其空间位置进行直观的重构,比较真实的显示出不同元素原子的三维空间分布。APT是应用在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服务器中,当服务器的网络探测到信息时,APT服务器开始扫描通信链路,确认信息双方的位置,确认后开始获取信息,并锁定通信目标,随后完成光通信连接。

3.2 天线技术

天线技术是采用收发一体的天线实现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双向互逆功能,提升空间光通信的传输性能。该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天线阵、波束形成网络以及波束形成算法,在发射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后传输到发射天线后,天线技术利用波束形成算法计算发射功率,并发射出光束;接收天线对光束进行接收,主要是利用信号在不同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性,将相同频率、相同时隙的信号进行区分,有效的降低了光信损失,使空间光通信更加稳定可靠。

3.3 捕获技术

捕获技术是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是能够实现通信的先决条件。主要原理是监视和跟踪目标特定的光电,来实现运动捕捉。利用捕获技术能够捕捉空间点的运行轨迹和具置,为实现空间光通信垫定基础。

4 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当前空间光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可行性,并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星际自由空间光通信。在信息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环境下,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是提升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速率以及扩展传输距离。随着三网融合,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因此我国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有所突破,就要现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智能化以及数字化。主要的研究方向如下:大气信道的研究,大气是对信号影响最大的干扰因素,会在接收端产生一定的信噪比,解决大气信道干扰能够提升空间光通信技术的通信速率和拓宽通信距离;传输可靠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信号接收和信号源,需要激光器产生的信号具有光束窄、频率高的特丹,因此对其功率以及稳定性要进行深入研究;保密性的研究,当前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通信信道是开放的,这样会造成不法分子在不切断光束的情况下窃取信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今后空间光通信技术将会在宽带接入市场中成为主流,与微波通信技术互为补充,微波系统在大区域范围内实现低速通信,空间光通信技术在小区域范围内实现高速通信,更加便利的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的服务,还能在恶劣环境下充当备份通信服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间光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射率高、灵敏度高以及安全保密性良好的特点,可以满足卫星通信的需求,并与其他通信技术互为补充,实现了光纤的告诉传输,并带动了三网融合的发展,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信息化建设领域。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空间广阔,并会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

参考文献

[1]易成林.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07(09):263-264.

[2]廖淑玲.空间相干光通信零差OPSK系统相位佑计研究[D].长表理工大学,2011.

[3]吴从均,颜昌翔,高志良.空间激光通信发展概述[J].中国光学,2013(05).

作者单位

篇9

[关键词]信息检索认知信息检索信息查寻

[分类号]G354

1、认知信息检索的概念

20世纪60一90年代,信息检索(IR)领域出现了三大方向:系统导向的IR,用户导向的IR和认知导向的IR。

认知导向的瓜,通常也被称为认知信息检索(cognifiveInformation Retrieval,简称CIR),是与传统系统导向IR相区别的一种IR研究范式。系统导向IR的研究重点是作者文本、文本表示、提问式与IR技术,而CIR则将信息检索者的认知和行为表现作为研究的重点。

在20世纪70年代,CIR的主要特点是面向用户和中介。随着90年代在认知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转折(即:认知革命、相关性革命和交互式革命),CIR观点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从以往注重个体行动者的信息行为及情境的个体主义认知观,转变为关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交互过程的整体主义认知观[1],它更加关注复杂的瓜情景中的人类行动者、任务以及相关性。

2、几个与认知信息检索相关的重要概念

2.1 认知观

认知观(cognifive Viewpoint):整体主义认知观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信息处理――无论是感知还是符号的信息处理,都是由一个分类系统或概念体系来介导的。对于信息处理设备而言,这就是它的一个世界模型――无论该设备是人还是机器。依据这种观点,世界模型是由包括情绪在内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所组成,而认知结构是由在社会,组织/文化和系统情境下的个体与社会/集体经验/教育等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CIR框架就是一种以整体主义认知观为基础的、用于研究瓜现象的研究框架。其5个核心要素(/组件)是:信息检索者,界面,社会一组织情境,IT,信息对象。它们之间通过信息交互联系在一起。

2.2 信息交互

信息交互(Information Interaction)是指在IR情境中,两个或更多的认知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交互是一个双向的交流活动,信息交互是CIR框架中5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核心情境桥梁。在IR中存在三种交互方式:短期的信息交互,基于会话期的信息交互以及长期的、纵向的IR交互。

交互革命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IR认知转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用户与系统的交互,认为:①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②交互发生在多个层面和多个维度;③交互就是要将用户带入一种选择状态,以激发用户做出某种选择;④由于在IR交互情境中的学习和认知,相关性评估因此也是动态的,并且可能发生在各个维度,所以传统的以主题性作为相关性测量指标是不够的。

2.3 情境

情境(Context)是CIR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按照CIR的观点,与CIR框架中每个要素相关的行动者和对象就成为他们基本认知结构的情境(即对象内部情境),并成为彼此之间的情境(对象之间情境)。而在框架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情境中,这些框架要素自身又成为彼此的情境。在后者,可能会讨论社会的、组织的、文化的以及体系的情境。所有的信息查寻、检索的组成部分和相关活动都处于公共的社会、物理与技术基础结构以及它们的历史情境中。

情境具有历史性(累积性),由认知行动者在与“使用团体”、同行长期接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及经验组成。此外,情境还具有社会、文化或组织特征,与对象、系统、领域以及检索者的工作和日常任务、情感、动机、喜好等密切相关。历史情境和实时交互情境(检索会话)共同构成了当前情境,并直接影响认知行动者对当前状态的认识与理解。在每一个要素内部,其组成要素之间(包括最小的符号元素)又互为情境。

2.4 任务

任务(Work Task),是指认知行动者执行的工作任务或与工作无关的日常任务或兴趣。任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任务,也可以是模拟情景下分配的工作任务。如果行动者已经对此有所认识但无法立即解决,这个工作任务就会导致不确定状态和信息查寻或检索行为。

任务是CIR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旨在强调任何IR的行为都是发生在任务的情境之下,是为了完成任务和提高绩效而进行的信息行为。工作任务是构成IR和真正信息行为的驱动力。

2.5 多元表示

多元表示(Polyrepresentation,也称为多元证据)原理起源于lngwersen与Pao,Ingwersen进一步将其作为交互式IR的认知理论成果而提出⑵。多元表示最初是作为一种提高检索效率的知识组织方法而提出的,不仅意味着以各种形式进行的与文献内容有关的主题检索,还意味着对主题之外的文献内容检索,例如通过格式、颜色、结构要素、参考文献或链出结构与内容锚点、引用或链入以及不同的元数据元素如作者、单位或期刊名称等等。多元表示意在表明:指向文献的知识表示在认知和功能上越不同、越多样,文献与提问式、信息需求、感知的工作任务情境相关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认知上不同的知识表示所产生的认知重叠,从而发现文献应赋予最高的相关性。多元表示是整体主义认知观中利用不同行动者的诠释方式和认知结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6 相关性

相关性概念是IR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系统相关和用户相关类型外,研究者们开展了一些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研究进一步发现和阐释了算法相关、主题相关、需求相关、情景相关与社会认知相关这5个不同的相关性类型及其关系⑴:①算法相关,类似于检索引擎处理的排序结果,并涉及到请求(或查询)与检索目标之间的关系;②主题相关,由人类进行的评估(解释)方式,主要解决检索到的文献内容和请求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这种相关不是客观的,它具有主观情感和智力的性质;③需求相关,指在给定时点由搜索者感知到的检索对象的本质和信息需求之间的针对性;④情景相关,指检索到的对象和个体检索者感知到的工作任务情景之间的关系;⑤社会认知相关,指领域、情境和集体性情境偏好。它表示由认知行动者进行的情景相关评估和解释以及这种评估和解释随时间的变化。

3、认知IR研究的模型

3.1 Wilson模型

T.D.Wilson于1999年提出了IR信息行为研究模型⑶,揭示了主要概念间的嵌套关系,其核心思想是:IR总是处于信

息查寻过程的情境之中,而信息查寻又是构成整体信息行为的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

3.2 Kuhlthau的检索阶段与过程模型

CarolC.Kuhlthau开展的一系列长期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和图书馆用户的学习任务与问题解决包括几个阶段⑷。他从研究中总结出一种模型,认为人们检索与使用信息的差异取决于过程阶段(见表1)。

Kuhlthau的模型也指向瓜的核心情感特性。该模型给同时代的其他研究者带来了灵感,在不同领域中,他们利用该模型并证实了它的效用。

3.3 Vakkari模型

在2001年,Vakkari基于一系列的长期实验研究⑸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该模型显示任务执行阶段和需要检索的信息、检索策略,并将检索到的信息有机联系在一起。如图2所示:

该模型作用:①在与完成任务相关的知识中,领域知识和IR知识之间有着清晰的区别;②在任务执行与解决过程中,信息利用明显与检索任务的执行区分开。检索被视为信息利用的工具,而检索与相关性评价的结果有助于信息利用。

3.4 Wang―Soergel模型

Wang与Soergel基于长期的实验研究,于1998年提出了瓜的文献选择框架⑹(见图3)。它也是一个阶段模型,比图2的Vakkari模型更详细,在决策阶段应用了11个相关性标准和5个文献价值维度对如何选择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决策。另外,它成功地将标准、价值与决策和所谓的“文献信息元素”结合起来。“文献信息元素”即作者创建的文献结构、数据元素等重要数据。

3.5 Ingwersen的概念模型

Ingwersen在1992年出版的专著⑺中提出了IR交互模型。该模型包括信息检索者的社会一组织环境(情境)(见图4)。

3.6 Saracevic的概念模型

Saracevic于1996年提出了信息交互层面的分层模型嘲(见图5)。该模型的特点是:①指向三个通讯层。第一层是表面处理层,负责数据源与基于提问式的接口之间的计算数据处理;第二层是交互式认知沟通层,包含在人一机交互期间的感知与感知到的信息需求相关的信息过程,即检索者一提问式接口之间的对话;第三层被称为“情景层”,是指在某一环境的情景中,与感知到的工作任务有关的信息利用。第一层与信息处理的语言层相关,后两个层次则与信息处理的语义层和语用层相关。②有利于人们对有关交互IR的相关性类型的修正和更准确地领会。

4、认知信息检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4.1 模型方面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综合的研究模型,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在此期间,模型之间有时互相集成或彼此组合。

4.2理论建构方面

研究者尝试发展和应用更加综合的理论构架,ASK假说、多元表示假说等成为CIR的理论基础。此外,该阶段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有关工作任务复杂性和工作任务情景的假说。

4.3 IR评价方面

设计了新颖的IR评价模型以处理多维相关状态中动态的信息情景,例如受IR认知观启发而来的交互IR评价包。

4.4 相关性研究方面

研究者成功地发现了多种相关类型以及可供使用的相关性标准分类;在与搜索者相关的最佳匹配中,相关性研究也取得了突破;在真实环境中,包括检索者在内的(间接)相关反馈和查询修改算法受到了关注。

4.5 分级相关性方面

分级相关性被重新发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许多新颖的、适用于真实的交互式IR研究评价的性能评价指标,从而搭起了与实验室IR研究团体沟通的桥梁。

4.6 方法学方面

对IR现象的实验研究大量增加,并应用了一定的方法学。长期的纵向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应用。此外,研究的对象也从成人扩展到儿童,并且开始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研究。5认知信息检索的未来发展方向[1.9]

5.1 情境方面

CIR将与人类信息行为集成,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CIR。在IR研究中,将人类信息行为的情境考虑在内,正是在该情境中,人与IR系统发生交互作用。

5.2 认知研究方面

在认知研究方面,需要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以期更多地了解人类-IR系统交互作用的认知动力学。

5.3 社会和组织研究方面

在社会和组织研究方面,需要继续展开深入研究,探索人类与IR系统在社会和组织层面上的交互作用。

5.4 相关性和评价研究方面

相关性一直是而且今后仍是CIR研究的重点。

5.5 情境观和认知观方面

在情境观和认知观的统领下,研究与信息查寻不同的研究路径和研究阵营,将从以往相互隔离的状态逐步走向互动与整合,最终可能形成集成的信息查寻及检索研究框架。

6、结语

1977-1982年是认知IR观被确立为一种理论观点的时期,CIR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范式得以确立和发展。随后,与CIR相关的重要概念得到了阐述,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假说也得到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模型,陆续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2005年出版的两部著作((The Turn: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Retrieval inContext))m~H((New directions in cognitDe information retrieval))191.对CIR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从长远来看,CIR为具有图书馆人文传统的信息查寻与具有情报学技术传统的信息检索之间建立起互动与沟通的桥梁,寻求让两者在情境中进行有机的集成,从而开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统一、集成的理论体系,并最终改进IR及WEB系统的设计。

[2]De Mey M. The relevance of the cognitive paradigm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Harbo O, Kajberg 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or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IRFIS 2). Copenhagen: Royal School of Librarianship, 1980: 48-61

[3]Ingwersen P, Ja..rvelin K. The tur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 in context. Dordrecht: Springer, 2005.

[4]Wilson T D. Review of :Ingwersen P, Jarvelin K. The tur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 in context. [2007-04-30].省略/ir/reviews/revs189.html.

[5]赖茂生,王琳. 情报检索发展路径的转向――评丹麦情报学家英格沃森的新著. 情报学报, 2006,25(12):755-760.

[6]Yazdan M. Book review: The tur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 in context. [2007-05-08]. .

篇10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数据中心 智能变电站 意义

在电力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变电站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变电站智能化能够有效增强电力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与输电能力,改善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为电网调度优化以及运行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为电力网络设备管理与调度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变电站系统管理与运行水平,提供电力网络与变电系统的信息互动。

1、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与发展

变电环节智能化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关键技术与装备、设备在线监测一体化和自诊断、变电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制与应用、智能变电站监测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的检测检定、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体系、智能变电站中运行环境监测、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集约化等。要实现变电环节智能化,必须制定智能变电站和智能装备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电网运行信息完整准确和及时一致的可靠采集,开展基础信息统一信息建模及工程实施技术研究,构建就地、区域、广域综合测控保护体系;研究各类电源规范接纳技术,满足各类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完善智能设备的自诊断和状态预警能力;完善设备检修模式。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总体发展目标是实现电网运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实时共享,支撑电网实时控制、智能调节和各类高级应用。实现变电设备信息和运行维护策略与电力调度全面互动。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和高级应用互动化。

2、数据中心的重要作用

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包括很多二次系统,比如信息安全系统、电力监控系统、一次设备监测系统、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设备等。大部分系统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不存在数据联系的通道。而SCADA/EMS系统是以电力网络整体为基础的监控系统,需要智能化变电站各个分系统中的完整信息内容。由于存在这样的需求,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系统中采用了信息通讯管理单元进行简单的通信方法。这种方法仅能够支持十六进制数据的接入,无法扩大信息通信种类,也难以实现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在智能化变电站不断发展应用的过程中,管理系统中人的作用不断弱化,人机交互向集中控制与调度系统转变,变电站各种功能系统中的数据与信息需要向集中控制与调度系统传输。所以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建立数据中心,以标准化的信息交换管理模式与机制进行数据与信息的传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变电站智能系统中的数据中心

变电站信息数据中心需要完成变电站内部系统中的多种数据集中处理的工作,进行信息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将传输中的数据信息模型化,以树形结构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在数据建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建模方式,确保各类功能实现中的信息标准化。要求模型能够覆盖IEC61850标准的数据模型,还要能够实现智能应用中输出输入的数据建模。使用动态建模思想作为基础,对各种数据进行统一。首要任务是建立数据模板,以此为基础创建各种不同的数据实例。采取米啊你想对象的动态建模方式能够完成灵活的数据描述,将数据中心模型与IEC61850标准模型与应用进行集成定义。

数据中心的数据检索需要建立对象索引访问与名字访问两种模式。数据中心的内部数据以模型层次关系为基础构建数据数,将数据节点与对象索引号和数据模型相对应。通过对数据模型的检索完成数据属性的读取。名字访问通过对包含层次信息的属性名进行检索直接对数据进行调用。在非标准化的数据检索中,名字访问模式能够灵活运用,实现信息检索功能。

变电站智能系统的数据中心能够为多种智能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读取存储接口,将接入数据预处理后,提供可靠性高、准确度强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中心的构建,能够规范不同类型、不同应用的数据信息通信结构,同时进行集中处理,简化了系统结构,还能够通过数据的统一处理,减少应用中的数据处理负载,提高了系统效率与可靠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智能化电网对智能变电站的要求,是基于现在的研究成果,继续深系测量、传感、信息、通信等多种先进技术,完成数据与功能整合统一的进一步发展,以数据共享的平台对电气与非电气信息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减少维护与建设成本。在智能化变电站发展中,实现高级调度中心、电源、负荷及相关变电站协同实现智能电网“安全可靠、清洁高效、自愈可调”的目标。

4、结语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化智能电力传输网络中的重要单元,在输配电网络中具有重要的节点与信息采集功能,在电力网络基础构成中起到关键的核心节点作用,是智能电网功能实现的基础。当前智能变电站的研究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研究提供支撑,数据中心是智能变电站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特高压大电网联网与智能调度系统逐渐实现,需要变电站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因此,数据中心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是电网发展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