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7年8月—2020年8月)
山丹县清泉学校创建于2016年8月,地处山丹县城西北部,是山丹县新城区开发中心地带。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生源为近几年来城镇化建设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居民子女。
主体工程初步建成,学校的先遣班子就在雷颜俊校长的带领下,依据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理念背景,准确定位了“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办学宗旨,以“育人为本 敬业为乐 成才为志”为校训,紧紧围绕“追求和谐教育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开启了山丹县清泉学校的教育教学之路。
2016年是山丹县清泉学校的创始之年,2017年是山丹县清泉学校第一个三年规划的奠基之年,为此,学校特制定《山丹县清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8月—2010年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情况分析
学校为新建校园,硬件设施基本齐备,塑胶操场,各班新配触摸一体机,校园网络,各功能室等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提供外部条件。
二、师资情况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男职工59人,女职工68人,教职工平均年龄为41.6岁。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01人,专科学历2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但是由于新建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缺少制度性和规划性,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守旧,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校发展的软件急需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这是学校已有的现状。
三、学生整体素质分析
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开校招生。目前共有学生2378名,其中中学部学生814名,设置18个教学班;小学部学生1564名,设置26个教学班。这些学生主要是从城关小学、东街小学、南关学校、山丹二中分流过来,家住新城区的农民子女。生源数量较多,但质量薄弱,加之大多数孩子为留守儿童,家中缺少必要的文化影响和有力的学识支持,导致大部分孩子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亟待培养。
四、内部管理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民主科学
学校正在形成一套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体系,《教职工常规管理细则》《教育教学管理细则》《教育科研管理细则》正在逐步完善,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明显凸显,领导、教师关系融洽。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打算系统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制定修缮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基础,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课题管理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谐教育,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重点要做的工作。
2.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自身的优势与基本设施宽敞富裕的优势,成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剪纸社团,书法社团,笛子社团,武术社团等19种之多,每周四雷打不动开展社团活动,负责领导实时督促,社团活动已成为常态化。
3.读书氛围悄然形成
学校有图书室两个,阅览室两个,每间均在160平米左右,有专人管理,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向全校师生开放阅读,形成了“阅读有空间、阅读有时间、阅读有人带、阅读有人促”的“四有”阅读氛围
4.艺体工作全面推进
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落实中小学生艺体项目“2+1”工程为中心,全面推进艺体教育工作。通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上好音体美课程,杜绝课堂上“大撒手”“放鸭子”现象;通过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大课间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跳绳比赛、队形队列比赛、乡土体育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
5.社会实践落实到位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共青团志愿者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如为敬老院老师打理生活,开展啄木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并打算以此为契机,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科学实践精神。
6.办学基调初步奠定
建校伊始,我校坚持“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办学宗旨,旨在以“生命教育”为本真教育,着力营造“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努力创建以体艺社团为基础的“快乐校园”。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民主快乐进课堂、校园足球抓落实,语文晨诵、趣味数学、英语口语、书法艺术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健全活动体系,制定一年抓规范、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绩的阶段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建立丰富的校本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学科拓展撬动课堂变革,实现课程由国家单一向丰富校本转变、学生由全面向个性发展、教师由陈旧向创新发展。
五、学校发展面临问题
目前,学校在现代学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名优教师培养、校本课程开发、办学思想等方面虽有构思,但未定位,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发展事态。虽具有一定数量的市、县级骨干教师,但是骨干教师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校本教材的开放和研制工作还在胚胎状态,所以学校的办学面临着一系列质的问题:
1.办学规模控制的问题:由于学校地处人口稠密的新城区住宅中心,学区范围大,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农村迁往城市的家庭越来越多,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
2.提升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层次的问题:如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 在现有的市县级骨干教师,数量较少,并且这些教师大部分年龄结构偏大,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缺乏有效引领,尤其初中这一块表现明显,教研科研积极性不高,高原现象难以突破。如何探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措施,激发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省、市、县级骨干教师。
3.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和谐”主题未突出的问题。由于学校为山丹县新建校园,但是办学规模在不到一年级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虽积极投入学校文化建设,搭建各类平台以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但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学校文化特色,校园“和谐”主题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缺乏规划。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促进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教育。从建校至今,我们不断实践和提炼“三个增值”:
1.学生增值——良好习惯养成,素质修养提升,学业水平提高。
2.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能娴熟,综合素质提高。
3.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提升。”这“三个增值”立足实现为每一个孩子的习惯形成和成长服务,为每一位教师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每一门学科和学科的特色发展服务,如果将来做得更好一点,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和社会声誉服务。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生命教育”为本,全面开启培育有生命活力、有生命灵性、有健康意志的未来一代的教育理想,进一步笃定清泉学校“严谨、求实、创新、高效”的教风和“自主、自信、乐学、善思”的学风,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生命教育”的运行系统,以学校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现代化促进形成适合清泉学校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二、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我们将围绕“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办学理念进行思考和实践,不断完善“学生习惯养成,教师专业完善”的目标愿景,在今后三年中着力凸现以下办学理念:
1.学校精神: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清泉精神
质朴务实是年青的清泉学校的风格,近一年来清泉校人以质朴无华的气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培育每一位学生;而开拓进取是清泉学校快速成长的前提,也是学校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未来三年中,学校要努力挖掘内外部的资源,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2.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与归属:生命教育
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和归属,就是“人”。我们认为一所秉持为“尊重生命,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它所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必须回归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独特性、惟一性的关注上来。未来三年我们将继续坚持:育有生命活力、有生命灵性、有健康意志的未来一代。
3.学校办学的战略定位:学生健康、善良、多才;教师淳朴、宽容、严谨;学校平安、文明、和谐。我们将致力于推进习惯培养和专业提升的战略,建成管理科学、队伍优化、办学规范、成绩提升显著的年轻学校。
4.学校使命:建设和谐校园营造和谐课堂打造和谐团队 引领和美人生
5.教师形象:淳朴宽容、严谨求实
6.学生形象:德艺双馨身心和美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未来三年,我们将坚持走“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之路,着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打造学科教育规范化,建设体艺教育特色化,逐步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把清泉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成绩提升显著的县级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培养目标
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交流、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未来三年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健康人。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
(一)领域目标
在“和谐治校”和“民主办学”的基础上,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督促学校管理向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团队绩效捆绑制度。从而使学校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努力营造“和谐育人、快乐成长”的管理氛围,实现“规范、提升、出效”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二)实施策略:
1.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必须走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道路,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未来三年我们将以深入落实《山丹县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为契机,逐步完善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评优制度,作为学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完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信息,改进学校管理;建立岗位服务满意率评价制度,把班主任工作评价权交给家长,把学校领导评价权交给老师,把教学评价权交给家长和学生。
2.出台《山丹县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促进管理走向标准化。
随着社会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清泉学校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就要扎实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优质教育质量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让学校从传统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现代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未来三年,学校在不断实践、落实清泉学校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清泉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标准需要完成的管理操作过程,以完善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编制出台《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
未来三年,学校将积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吸引家长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技术和理念,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
4.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手段极迅速地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形势下,未来学校的管理必然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发展。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校园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7年12月:规划《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构建现代学校基本制度;依托绩效工资的实施,完善各项考核条例;形成学校和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机制;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运作规范,逐步明晰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形成共同价值观和发展愿景。
2018年2月—2019年2月:初步形成《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继续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达到办公管理现代化,实现数字化校园、无纸化校务管理。
2019年3月—2020年8月:《出台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坚持人本、校本和精细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实行,营造“和谐育人、快乐成长”的管理氛围,实现“规范、提升、出效”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四)成功标志:
1.出台《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和其它兄弟学校缩小差距,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2.创建山丹县管理规范化、质量提升快的标准化学校、省级快乐校园特色学校。
3.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一)领域目标:
通过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精彩教育”德育大环境;100%中队行规合格,鼓励60%中队形成特色;创建市县级锥鹰红旗大队、德育先进校和家长学校。
(二)实施策略: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主任团队,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并在学科教师队伍中培养若干位德育意识和专业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在班主任队伍中培养若干位班级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以德育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注重德育科研,引导教师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德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学校课程实施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新颖、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且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外活动;建设一支热爱校外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并能与课内体系相融通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力求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队伍建设、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为工作抓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阳光小屋”心理辅导室和“私密信箱”平台对个别心理有偏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与追踪研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树立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实德育常规教育,实施全员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多元德育评价,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100%中队创合格中队。落实德育素养教育主题德育细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品性。
2018年9月——2019年01月: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和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评比,做好特色社团建设,完善升级校园网、班级微信群、特色中队创建活动,成立家长学校,做好学校心理辅导站和家长学校的创建活动,为学生提升能力,健康成长,丰盈个性搭建平台。
2019年03月——2020年8月:通过培养德育队伍、深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达到市级德育特色校标准,德育素养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
(四)成功标志:
1.德育队伍精良,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样。
2.形成清泉学校德育素养教育特色。
3.创建市县锥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三、教学工作
(一)领域目标:
进一步深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科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过程指导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保障课堂变革顺利推进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设优秀的教研组,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开发《剪纸》《腰鼓》《武术》等校本特色课程。
(二)实施策略:
1.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变革项目为契机,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在未来三年内,学校将更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感悟和探究,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激励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体现出学习任务的改革思想和举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艺体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
第二,各教研组继续以“特色创建”为核心理念,通过团队的相互沟通、支持、配合,将特色理念落实于具体的实践中。通过“优秀教研组”、“教研组课题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大教研组特色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将体育组的快乐大课间武术操,语文组的传承经典、诵读经典,数学组的趣味数学、美术组的剪纸、科学组的小小科学家等多个学科项目做成体系工程。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创新行动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以课题为载体,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备课管理,通过研究备课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文本材料”向“研究备课方法”转变。
第二,课堂管理,通过常规听课,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研究教学问题”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三,作业管理,通过改进作业管理的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评改状况”向“注重作业分析”转变。
第四,学习指导管理,通过对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关注,从“关注学科成绩”向“重视特殊学生发展”转变。
第五,学业评价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的建立和活动机制的完善,从“单一的学业评价”向“学科多元评价”转变。
通过实践探索,除了实现传统教学常规管理“管”、“督”、“评”的功能之外,拓展教学常规管理的功能,体现教学管理的“理”、“研”、“引”,真正实现课堂变革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从“督导指向”向“研究指向”转变,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
3.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差异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
基于“生命教育”关注生命个体个性成长的理念,学校努力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通过教育评价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提出“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理念,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将加强教育评价对多元化学生评优方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4.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等学校领军人物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进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能力。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三)推进计划:
2017年8月——2018年8月:坚持及时、适度、多元的原则,学校通过听课、常规检查、考核、问卷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综合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或特色项目教学设计,形成特色课程。
2018年9月——2019年8月:强化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进有效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本校课堂教学风格。优化学校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组织相关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拓宽综合实践研究视野,充实综合实践课程教材;设立校园文化节,扎实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和艺体节,开发校本活动课程,申报精品校本课堂。
2019年9月——2020年8月:三类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拓展型、探究型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础型课程教学充满活动。制定拓展型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推出若干教学骨干。深化新教育实验系列读书活动,举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教育蕴含智慧”为主题的教学沙龙,开展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资源丰富,上传、下载频率不断提高。
(四)成功标志:
1.学校被评为市县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缩小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差距。
四、教科研工作
(一)领域目标:
坚持“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 ”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小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围,实施科研课题与常态研究相结合的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专题。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5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市县先进教研组和教科研先进集体。
(二)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切实、有效、深入,学校在择定课题时要切准教学改革的热点,凸现课题的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确定一个今后三五年中对学校工作起导向作用的整体性、探索性的主干课题(省级课题、市重点课题),再围绕这一主干课题,确立一批在张掖市立项的辅课题进行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课程方面以拓展型课堂研究为重点,课堂方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文化方面以和谐校园文化为主线。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好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把优秀教研组创建、教研组专题研究、年级段教学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扎实有效地推进教师个人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在适当调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个人专题”的研究工作,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常态化。
4.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在人力、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上适当倾斜,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成果给予适当的包装。包括外请专家对课题成果鉴定及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成果评比,提供相关的成果推广平台,以宣传推广相应的研究成果。每年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及时反映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及动态,针对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师生教育方面的言论,以传递课改经验,宣传成功案例,树立先进典型,交流研究经验,提升理论素养。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实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经费,做好课题的成果撰写;针对本年度张掖市市级获奖的部分课题,积极申报省级课题。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鼓励教师申报年度小课题;至少有5个课题分获市级奖项或通过省级鉴定。
2018年9月——2019年8月: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介绍论文、案例的撰写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定期召开课题结题会议,让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成果撰写的进展,保证已经到期的课题要其按时结题。
2019年9月——2020年8月:教师的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争取有10%的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做好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价工作;深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丰富教育研究成果,形成高效教学的优秀案例,积累研究成果,编写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充实学校内涵,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争取参加展出我校的科研成果。
(四)成功标志:
1.教师的科研意识高,有一半教师能熟悉做课题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师在三年内参与过课题研究。
2.在学校的绩效工资考核中,三年内逐步加重教科研的考核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
3.每学期都汇编《教师论文集》、《教师案例集》、《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教科研主题活动日汇编》。
4.三年内有5个或5个以上课题获张掖市奖项,并能通过省级鉴定。
5.能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编写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
6.在参加市级以上的有关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率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5%以上,并且有10%篇教育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五、队伍建设
(一)领域目标: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2名张掖市骨干教师,2名张掖市教坛新秀,2名张掖市教学能手。50%以上教师能够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各学科均有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逐步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通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强调教师日常的、经常化的实践与反思。以创建“清风校园”为契机,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强化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建设优质、高效,具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团队,在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职业生命内涵的重建。未来三年中,我们将旨在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内在潜能和动力的专业合作团队。学校将继续推进教研组、班主任、课题研究组等相关团队建设,扶持因为有相近的专业兴趣爱好、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的生活品位和工作质量。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在坚持各项薪酬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师薪酬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教科研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奖励,提高个人业绩和团队奖励,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奖励,提高超工作量教师补贴。
4.构建“评”、“研”、“引”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倡导自由、宽容氛围,促使有更多的骨干产生。三年中,学校将给更多教师表达自由的机会,以传播其思想和行动;并积极拓展校外各种媒介传播本校教师思想和行动的空间,为教师创造在更高层次的公共空间表达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全员赛课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探索培养骨干教师的系列化推进策略,在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进一步提升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争取评选一到二名市县优教师。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计划,组建学科工作室,完善分层培训方案。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四)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各学科均有市级骨干老师。
六、校园文化
(一)领域目标:
以“尊重生命,学会生活,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校园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校园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校园,创建山丹县优美校园。
(二)实施策略:
1.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和谐”主题。
2.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营造楼道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谐”文化的环境内涵。
3.丰富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和学科活动文化等,建立活动文化,深化“和谐”文化的活动内涵。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不断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营造楼道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谐”文化的环境内涵。
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探索办学思路、环境建设和活动文化的基础上,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以“做最好清泉人”为目标,在做最好自己的基础上营造师生追求积极向上、勤奋敬业、终身学习的良好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在教风、学风、校风的培育上有深化提高,注重班级文化和主题活动周文化建设。
2019年9月——2020年8月:继续优化、深化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核心内容,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特色,让民主、和谐、美好的校园精神立起来,创建山丹县优美校园。
(四)达成标志:
1.形成宣传学校文化特色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突出“和谐”主题。
3.建设山丹县书香校园和优美校园。
七、校本课程
(一)领域目标: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
(二)实施策略:
1.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采取请课程专家、外出专题培训等方式,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价值目标,明确一方面坚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把办学特色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
2.深化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即拓展型课程),并积极开展适合中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活动,保证活动参与面、参与效果,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整合,使其成为精品,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特长的示范基地,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
3.重视对教师特长的培养。围绕学校特色学科(科学、体育、音乐、语文、数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4.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分析学校现状,聘请专家指导,逐步编制社团活动教材,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丰富学科特色课程内容,形成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培养有学校特色共识的教师群体,形成合力。围绕学校特色,规划社团整体工作。
2018年9月——2019年8月:探索特色教育的学科渗透,开展特色教学研讨课,深化学科拓展型课程建设品牌。继续开展校本培训,提高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语文和数学等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编制《剪纸》校本课程。
2019年9月——2020年8月:培养一批批特长学生,在科艺体等多项比赛中成绩突出,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四)成功标志:
1.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2.形成规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八、后勤服务与校园建设
(一)领域目标:
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装修专用教室,完善校园文化布置;继续筹划建设科技活动室、舞蹈室、心理健康室、智能教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各科室,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层次,创建平安校园、现代化学校。
(二)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3.完善教学装备,重视信息化建设。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建设科技活动室、舞蹈室、心理健康室。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2018年9月——2019年8月:继续筹划学校智能教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网络中心的建设,学校网络、教学设备等维修保养良好,后勤安全管理到位。
2019年9月——2020年8月:环境布置显“大气、儒雅”。档案管理、财经管理工作规范之中显优化。学校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关注工作细节,提升服务满意率。
(四)达成标志:
1.校园美化、绿化到位,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明显提高。
2.学校教育教育设施设备达到现代化学校要求,使用和维护良好。
3.后勤服务各尽职责,高效运作,师生满意。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1.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雷颜俊
副组长:赵广明、顾兴荣、周艳春
组 员:毛文、靳强、陈辉明、王义勇、王琰、李文涛及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
2.项目工作小组
全体教师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根据本《规划》的工作任务,落实校长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制,副校长具体分管制,中层部门执行责任制。
3.责任分工
教导部门: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研部门:负责课题运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政教部门: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信息中心: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化校园提供技术支撑。
总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财务部门:做好财务规划,科学筹划资金分配。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领导接受老师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环境保障
1.外部环境
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五、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篇2
(一)办学条件
**小学是一所具有400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名校。99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小学。目前,学校共有31个教学班,学生1794人,教职工83人,专任教师76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教师4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专科以上学历56人,占70%。学校校园规模较大,占地面积23332.6m2,建筑面积6953.6m2,绿化面积15600m2。学校布局合理,三区分明。教学区: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配备完善,设施齐全。三机一幕、电脑、闭路系统、广播系统、防盗系统、网络系统满足现代学校教育需要,整体教学设施走向现代化。生活区:学生宿舍宽敞明亮,拥有闭路系统、程控系统;学校厨房设备先进、齐全,餐厅清洁卫生。活动区:校园内环境优美、假山喷泉、鲜花环绕;生物基地内一年生机盎然,奇花异树数不胜数;东侧的绿化带集宣传窗、花草树木为一体。篮球场、排球场俱全,除原操场外,还在后山新建了具有20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跑道的新操场,并对山体进行了植被复绿。较好的办学条件为学校成功实现现代化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已有成绩
2002年8月——2005年7月是学校实施依法办学自主性发展的三年。全体教职员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示范基地等80多项集体嘉奖。教育科研工作特色显著、硕果累累,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子课题1项,省重点课题1项,省规划课题2项,台州市重点课题1项,规划课题3项,温岭市课题20多项。其中《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和《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构建》相继获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并在今年7月份成功向长三角推广。有6项学生团体科技研究成果在省、地级获奖。学校荣获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3名教师分别荣获浙江省教育科研标兵、台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台州市教科新秀等称号。学校举办的少儿乒乓训练班战功赫赫,20多人次省级比赛获奖,2名队员被省少体校正式入取,2名队员被评为温岭市青少年英才称号。学校多项教育创新改革项目开展扎实有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质量高,市级以上素质比赛获奖近300人次,教师素质专业发展步履快,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转轨,教师在市级以上文章发表及获奖达300多人次,多名教师在市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学校管理有特点,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为由“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为“特色学校”铺垫了良好的基础。成功的背后,我校积累了丰富的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可贵的直接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操作办法,为新一轮自主发展构建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体系。
(三)面临的挑战
1、规模办学的思想和办学规模的现实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⑴中心校(想分分不了):随着办学信誉的增强,就读学生数的增加,造成了学生数和办学规模的不相适应,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本该足够开设40班以上的规模,而现在只能开设31班。
⑵下属学校(想并并不了):仍存在着多、散、小的现状,校网调整压力大、困难重重,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教育质量的较难提升、影响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化。
2、投入严重不足与高标准发展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中心校现代教学设施逐步得到了改善,但教学辅助用房短缺,难以适应优质教育的需要;下属各校现代教学设施的配备较落后(如下属17所学校中有11所学校仅1台电脑,17所学校均无整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基础建设陈旧落后(17所学校中仅3所被评定为市四有三化建设先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不足,遏制了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3、学生班额较多,如何在大班额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比较欠缺,仍需探讨。
4、与市内同类学校相比,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强,但市级以上名师欠缺,缺少真正的专家型教师,校本培训中专家引领较薄弱,名师效应在我校得不到体现。
5、与市内、外名校相比,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仍较落后,学校学科教学的均衡化程度不高,重语数轻技能,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情感等现象还普遍存在。
6、与市内、外名校相比,我校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单一,学习水平整体不强。
(四)发展趋势
结合国家、省、市教育发展要求确定学校发展趋势:促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保持教育发展的活力;促进教育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贯彻依法治教精神,增加教育投入。
二、办学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温岭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温岭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倡导“以人为本、质量为魂、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育法规为依托,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发展为目的;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再次腾飞。
三、办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在三年内达到师资队伍优秀、办学条件优越、校容校貌优雅、管理水平优胜、教育质量优异、学校特色鲜明的目标,真正成为市内一所教育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以生物科技教育为支撑的农村科技教育特色名校。
(二)培养目标
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合作交流、善于思考创新、善于实践探索,健康快乐,活泼开朗,个性凸显的少年儿童。
(三)分项目标
1、学校管理。实施管理最优化探索,丰富学校管理内涵,努力打造工作、学习、生活为一体的师生大家园。
05学年学校管理:创新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定位和决策执行的务实到位,提高学校办学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06学年学校管理:以“服务”和“合作”为核心树立现代办学管理意识,打造合作型学校团体。
07学年学校管理:形成轻松、愉悦、民主、积极的学校管理的人文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充满和气、充满士气、充满朝气、充满才气、充满喜气的教师大家庭。
2、教师管理。完善“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教师培训制度,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适合学校自主发展的专业型教师队伍。
05学年教师管理:制订并实施“**镇小学教师三年培训规划”(**镇小学教职工师德创优三年规划、**镇小学教师优师工程三年规划、**镇小学新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06学年教师管理:实践中反思、调整各项实施规划,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有效运行。
07学年教师管理:全面达成各项规划目标,教师专业化程度较高。
3、教学管理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05学年教学管理: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大胆改革,积极创新,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
06学年教学管理: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统一。
07学年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4、德育工作。实施德育“阳光工程”,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积极的情感,正直的人品——“阳光式”少年儿童,打造阳光校园。
篇3
区已通过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评审与中期评审的高级中学(含完中)。
二、评审目的
通过对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开展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终结评审,使学校认真总结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寻找并确立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明确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评选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把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评审内容
依据《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终结评审方案》,围绕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规划、实验项目等,重点评审以下内容:
1、依法办学情况
学校严格遵守国家、市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在依法办学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2、规划目标达成情况
学校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达到的情况,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基本经验。
3、实验成果
学校实验项目总体研究情况与实践行为效果,在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推动作用和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情况。
4、示范辐射情况
学校主动完成区域内的示范任务,积极带动和支持办学困难学校发展,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产生积极影响。
5、办学水平提高程度
学校在实施发展规划中所体现出来的自主发展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程度,以及所享有的社会声誉。
6、学校后继发展的思考
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学校后继发展新的生长点、主攻方向的认识程度,学校在后继发展中所确立的目标以及采取相应措施的整体性思考。
四.评审程序
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终结评审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主要是对学校近三年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情况进行自我评审。由学校向区教育局提交终结评审申请,经批准后进入评审程序。具体评审程序是:
1、采取学校自评与专家复评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校自评基础上,专家进入学校进行复评,验证学校自评结论的准确性。
2、在专家复评基础上,经区教育局审核、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五、学校自评
经区教育局批准后进入终结评审的学校,应围绕评审内容做好学校自评工作。
1、自评要求
⑴学校自评工作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参与,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明确评审的目的与意义,把自评过程作为深化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过程。
⑵依据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围绕终结评审内容,突出依法办学、实验项目的先导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进行三年工作的总结、回顾,
⑶在总结、回顾的过程中不断地分析、提炼成功的做法、经验,思考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对策思路。
⑷寻找与确立后继发展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目标,思考并初步形成学校后继发展的整体性方案。
2、自评材料
⑴自评报告。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自评过程、主要成绩与经验、问题分析与发展思考。学校自评报告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为全体教职工所了解,并形成共识。
⑵基础表格。学校办学规模、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学生、设施设备、近年学校在德育、教学、体卫艺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等概况,可以通过表格形式简要地反映出来。
⑶专项报告。采取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综合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领域、实验项目、示范任务撰写的自评报告。
⑷后继发展规划文本。学校依据校情,在对学校发展全面考察、分析思考基础上所撰写的新一轮发展规划初稿。
3、资料准备
专家评审期间,学校需提供符合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自评结论的佐证资料(档案资料),按照发展规划领域和专项进行陈列。资料要完整(能反映整个创建过程)、确切(与自评结论相符)、规范(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并为专家查阅提供方便(提供资料目录,有专人接待查阅,能清楚地回答问题)。
六、专家复评
1、评审时间
现场评审时间为两到三天,由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工作小组与专家、学校协商后确定。
2、评审专家
由区教育局聘请市、区有关教育专家组成,一般为7至10人。
3、评审方法
一般采用阅读书面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考察、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
4、评审结论
终结评审报告由专家组撰写,并给出明确的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两类。
七、组织审核
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提供的终结评审报告与评审结论进行审核,将审核意见提交区教育局审定。
篇4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十三五 事业发展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导高等院校一定阶段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发展、校园建设、国际合作、党建和思想政治等诸多方面工作的政策性依据和行为指南。2015年是“十二五”时期的收官之年,也是多数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科学地做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意义非凡。
1“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背景
“十三五”规划是党的十以来最为关键的五年规划。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规划,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近期国家和北京市层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具体执行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等。
2“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实施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高等院校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将分为编制阶段、执行和监控阶段、总结阶段。
2.1编制阶段
高校事业发展规划不是单一规划,是规划的集合。它应包括一个总规划,还应包括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以及学科规划等。事业发展规划应是各子规划的概括和凝练,各子规划也是总规划的支撑和保障,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规划体系。事业发展总规划可以包括发展形势、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任务和保障体系,其中编写重点是“重点建设任务”,应根据学校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包含各项重点工作,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办学资源能力建设、国际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
要切实提高目标、任务、措施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坚持定性与定量目标相结合,既有体现导向性的目标,又有可以量化、测评的目标,促进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规划基本定稿后需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
2.2执行和监控阶段
“十三五”规划的执行期应是2016-2020年,共5年。规划的文本制定与实施监测是一体两面,需要发展规划部门统一负责进行。规划的执行应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跟踪规划的执行进度,依照规划文本并适时给予建议和干预。在规划执行两到三年期间,应组织专家进行规划的中期检查,对规划文本中的定性和定量目标进行阶段性的考评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确保规划的顺利执行。
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必然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从制定开始到具体执行再到执行监控一定存在修订和调整,这才是科学完整的良性循环。这种科学完整的良性循环可以是规划执行的每个环节都更具效率和效果,避免执行偏颇、少走弯路,最终保证规划的顺利完成,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对内可考核、对外可评估。
2.3总结阶段
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到中后期应着手组织进行阶段性总结,既应包括取得的成绩和成就,也应该对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具体分析。科学严谨的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3问题与思考
事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在一定阶段的战略性指导,在实践中,发展规划不能保证学校的事业一定能成功,但是通过做规划、执行规划,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们会思路更加清晰,学校的事业发展则会更容易取得理想中的成就。所以规划并不是可以解决学校发展所有具体问题的速效西药,而是擅于宏观调理、梳理脉络、提升本质的中药。总之,从学校管理层面,制订和实施事业发展规划是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核心策略,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学校制订出切合实际的规划文本并加以贯彻落实,使学校获得预期发展,正是其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课题组.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一、一年来的重点工作情况
1.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
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团结务实、能干事、干好事的领导班子,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未来。对此,学院领导非常关心。在学院组织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考察、评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选陈皓、高喆两名同志任副校长,成立了新的学校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学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秉承老班子的优良作风,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工作踏实,工作成效突出,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中层管理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今年暑期,经学院组织部批准,在自愿申请基础上,经过民主评议、学校考核,完成了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工作。新的中层管理队伍,是在过去三年磨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合,有些岗位进行了调整,有些岗位也吸收了部分年轻成员。调整后各岗位工作人员很快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工作,用他们实际工作成效证实,这次中层调整是成功的,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是满意的。对学校中层管理,本年度进一步加强,改进目标管理中的过程管理,要求各科室不定期汇报、交流工作,“工作简报”应用于过程管理是我们今年管理的一大亮点。我们还改进了中层科室考评方案,实行“群众投票、领导打分、实绩考察”的方式,实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效的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
3. 成功召开工会一届三次会议,规划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目标,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2009年暑期,我校隆重召开工会一届三次会议,在热烈、祥和、民主的气氛中,教师代表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共同谋划学校发展,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学校章程》《中层科室考评方案》《教师考评方案》等规章制度。《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今后发展明确了目标,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学校章程》《中层科室考评方案》《教师考评方案》等规章制度,是我校制度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标志,是我们多年经验的提升。
4.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济宁学院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2009年3月至7月,学校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认真制定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整个活动紧紧围绕“如何全面实施以校为本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如何深入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完美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开展。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上级“规定动作”,并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实效上有所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重点做好甲流防控,建设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今年,面对甲型流感不断蔓延,威胁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利局面,全校师生一起行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绝不松懈,健全防控机构,制定防控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制定《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预案》,加大力度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建立家校防控机制,坚持做好晨午检和跟踪调查,消毒,通风、零报告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控制了疫情,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加强班级管理,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本年度,为深化学校发展,学校调整了工作思路,把工作的着力点落脚到“班级”和“课堂”。学校提出“德育以孔子仁爱思想为核心,以争做少年君子活动为抓手”,重点落实在班级管理。为加强班级管理,学校组成以校长、分管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队伍;实行班主任交流月例会制度,总结推广班级管理经验,改进教育方法;抓好执勤队伍建设,加强执勤总结、反馈、表彰;开展“校园志愿者”活动、“零废纸活动”、“特色班队建设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园之星评比、流动红旗评比,进一步强化、规范班级管理。本年度还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班级主题班队会观摩活动,班级主题班队会给教育一片新天地,给学生一个大舞台,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筹划、良苦用心,孩子们的真诚执着、自信大方给每一位观摩教师都留下深刻印象。
7、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系列活动。本学年开展了春、秋季运动会、校园吉尼斯比赛、举办了首届水果节、开展了读书月活动、第三届全校学生才艺大赛,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师生书画比赛、建队六十周年“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成功改选了少先大队委,加强了学生干部的管理。
组织开展了教工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等;召开了 “三八妇女节”庆祝及表彰大会;重阳节慰问退休教职工、组织外出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等。
8. 增进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构建联动新模式
09年上半年家长委员会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改选,下半年又分级部适时召开形式不同的家长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为家长做家庭教育方面的专题报告,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增进家校沟通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同时,外聘了曲阜市公安局、司法局、驻区部队、地税局等多家单位领导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开展活动,增进交流,服务学校。
9.实施“决胜课堂”战略,加强校本教研,提升科研水平,锻炼教师队伍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严格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管理,根据各班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重点学科、薄弱学科、重点年级、班级的质量监控与跟踪管理,组织全体教师上好常规课、通评课,期末分项测评、业务检查、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稳步实施。本学年中,学科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经常性进行跟班听课,进行教学调研和指导,并专门召开了一年级和毕业班教师会议、教学研讨会议。
继续深化校本教研活动。“说、上、评”教研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精品备课夹”工程提升了教研水平;常规课堂教学的督査工作,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会,让经验实现共享;观摩课、评优课、示范课等教学比赛和教学展示,让课堂展示了风采。
继续深化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省级课题《走近孔子》、《我的月亮》等品牌课题的管理。本年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等五项曲阜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题申报工作也已完成。
持续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工程。一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09年中,我校派出大批学科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参加了徐州全国“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南京“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数学、学校管理研讨会、《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讨会等。二是鼓励部分教师报名参加了济宁市继续教育网上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曲阜市教育知识竞赛等。三是评选部分教师参加第一批电教骨干教师培训等措施。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0. 实施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交流。
李校长到香港参加孔教学院儒学研讨活动;朱彩霞老师到香港支教;我校与青岛师范附属小学、日照五莲职小开展了三地的教学联谊活动;和曲阜市书院街小学和田家炳小学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
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和建设先进经验赢得了多方关注, 09年来到我校指导参观交流的领导和同行络绎不绝。我们迎接了美国、加拿大、台北市、香港教育参访团参观访问;接待了上海卢湾区、济宁一中分校、梁山泗水等县教育局三十多个参观考察团。
我们还邀请山师大于教授、张茂聪教授、曲师大唐教授探讨学校发展思路。邀请山东教育编辑部陶继新教授来我校指导传统文化建设工作。聘请LDC项目发起人康长运博士为我校顾问。
11.加强幼儿园管理,深化幼儿教育科研工作。
在做好幼儿园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精心创设的环境,体现教育性、艺术性;充分发挥青年幼儿教师的优势,针对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自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设计长远研究课题。针对幼儿特点,注意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幼儿系列游戏活动,通过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2、其他几项工作
加强档案和人事管理,建立起全体教师成长档案袋,做好各项证件及各级业绩荣誉统计和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改进后勤服务工作。加强对外宣传,更新网站,充分利用校报、网站、媒体,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开始筹建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步实施无纸化办公;开通了济宁市教育局公文传输系统,到现在为止已经初步实现应用办公现代化。学校一方面努力开源节流,一年来多方筹措资金,努力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争取更多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篇6
一、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要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准绳,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26号)精神为指导。
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以指导学校制订发展规划为起点,监督规划实施过程为基础,评价学校规划达成度为重点,努力构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学校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学校自主发展与行政监督指导相统一的学校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自主、持续发展。
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建立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学校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引领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展性评价强调纵向比较和过程评价,注重将学校发展需求与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不同水平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
(二)主体性原则。评价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构建起自我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进一步增强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合作性原则。评价强调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与学校、学校内部的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工作关系,形成平等合作、相互协商、共同研究的氛围。学校发展性评价需要社区、家长、学生的合作与参与,并将评价方案、评价结果通过适当的途径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布,形成校内外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机制。
(四)适当性原则。评价以承认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基础,评价重点、标准、方法因校而异,引导学校在基础阶段目标实现后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促进学校不断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五)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注重对学校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评价作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同时,把发展性评价与对学校的考核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指标设计
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组成。
“基础性指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我省有关规范要求制定的,体现了学校基本条件、学校管理和办学基本要求等方面,具有法定性和统一性。
“发展性指标”是由学校依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办学特色选择提出。教育督导部门应通过督导评价,指导学校努力实现有关选定的发展性目标。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发展规划
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学校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的培训。学校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自身实际,发动教职工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指导所属学校修订、完善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须经教代会通过并在学校公布。
学校发展规划原则上应与校长的任期相一致。
(二)实施规划
学校将发展规划中的总目标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标,并将年度工作目标设计为评价指标,分别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实施。学校要定期了解实施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责任区督学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实施情况进行随访指导。
(三)提出形成性评价(年度评价)
学校自上而下组织教职工开展自评,并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撰写阶段性自评报告;教育督导部门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研究信息资料分析,和责任区督学一起对学校的阶段性自评报告进行认定,并向学校进行反馈,帮助学校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确定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由学校对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自查自评总报告。在此基础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督学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终结性评价,撰写督导报告,并向学校公布评价结果。学校在综合自我评价和督导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身改进措施并制订新一轮的发展规划。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由教育督导部门将各校发展性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校长任期工作目标考核、任免、奖惩和评先评优以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地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选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学校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争取三年内在所有的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
各学校要重视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建立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意义、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操作规程。要依据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等要素,科学制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体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目标。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目标责任制,把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列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和实施能力,提高规划目标的达成度。要把自评作为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校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学校发展规划的阶段自评制度,准确设定自评标准,严格规范自评程序,实现诊断、整改、提高的自我完善机制,形成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互动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
篇7
【摘要】与年度预算不同,中期滚动预算强调的是延续性,将预算管理的视野从静态的年度范围扩展到动态的跨年度范围。高校实施中期滚动预算,有利于管理层用长远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有利于学校收支计划与中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提高预算的可预见性和资金的使用绩效。本文从高等学校年度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引入中期预算新概念,对高等学校中期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提出系统思想,供实践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 中期滚动预算 管理模式
一、引言
作为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点,财税体制改革是核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从预算制度改革到税制改革以及地方债务治理都成为了焦点话题。针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调了预算的范围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方面发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高等学校预算是管理层最重要的施政工具之一,通过将部门战略规划和政策重点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但目前高等学校的年度预算管理模式,存在预算时间跨度太短、事项决策不成熟以及考虑不周全等问题,年度预算模式难以成为管理层施政的理想工具,而中期滚动预算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高等学校中期滚动预算做初步探讨。
二、高校预算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一)高校预算管理成效
我国部门年度预算管理模式是从2000 年开始实施的,公办高校作为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其年度预算管理模式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主要有:高校依托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建立了相应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和内涵;有了相对成熟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流程;基本具备了方便的预算执行和监督方法;整合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类资金,基本满足了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的年度预算涵盖范围。在一段时间内适应并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校的内涵式发展积累了很多改革的经验。
(二)高校预算管理缺陷
一是预算管理体制方面:预算机构组织框架有缺陷;预算信息沟通不畅;学校决策、规划与预算过程相分离;预算协调机制不灵活;缺乏资金预算管理的责任意识;缺乏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作用空缺。
二是年度预算编制方面:年度预算的计划性不强,准确性差。预算模式基本采用定额预算法和增量预算法,缺乏科学性。对于跨年度的项目,在年度预算里反映的只是项目的片段,而无法看到项目的整体情况。年度部门预算的全面性不足,高校普遍存在两套预算的情况,同时,由于当前办学经费的多元化,基于部门利益的驱动,存在局部办学经费和项目游离于预算之外的现象。
三是预算执行监督方面:年度预算执行存在随意性,预算指标控制缺乏刚性,频繁调整,缺少严肃性,导致年度决算和年度预算相差甚远。管理层重视预算额度控制,却轻视监督预算支出的经济性,预算执行过程没有有效地监督控制。基本特征是年底突击花钱、乱花钱的现象普遍,经费使用部门为了下年度预算额度不被削减,即使浪费也会花完预算,购置不需要的资产,造成资源浪费;对于跨年度的项目,由于项目进度与资金拨款进度存在不一致性,为了完成年度预算执行要求,频频发生项目资金挪用套用现象。损失浪费严重。
四是预算绩效评价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管理部门都要求进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很多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和实施办法,但实施效果不佳。除了高校主观上的不作为因素外,主要是由目前粗放型的预算管理体制造成的。决策、规划和预算脱节,基本支出预算约定成俗,项目支出预算内容反映不全,学校一味追求预算执行率,导致评价实施办法操作难,效果差,评价工作无从下手,只是敷衍了事。
三、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意义与作用
(一)中期滚动预算的发展
中期滚动预算,又称“滚动式中期计划”或“跨年度预算”。在国外称为“中期预算框架”(MediumTerm Budget Framework)。将预算期限摆脱会计年度的限制,通过对部门收支的预测制定部门中期滚动规划,经预算管理流程形成相匹配的跨年度预算收支方案,继而优化部门资源的配置,实现部门预算的动态平衡。中期滚动预算的期限一般为3 年至5 年,每年更新一次,重点在于对政策变化进行调整。上世纪60 年代,联邦德国为了应对国民经济衰退而启动了5 年财政中期计划,90 年代后,法国、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相继采用了中期滚动计划预算管理模式,目前,实施中期滚动预算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尤其是经合组织国家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2008 年,财政部在河北省部分地区实施了三年滚动预算的试点工作。
(二)中期滚动预算的作用
实施中期滚动预算的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能够促进高校预算管理体制的革新,有利于从制度上建立学校中长期规划的财力保障机制;二是能够优化预算支出结构,整合资金,集中财力解决重大问题,提前谋划,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的前瞻性、计划性和整体配置效益;三是能够促进高校预算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改变目前“以收定支”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结合学校中长期规划实施项目库建设,立足长远,筛选预算项目,建立以项目配资金的模式,增强了跨年度预算的连续性,实现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四是中期滚动预算制度设计中包含了对预算实施的监督检查,能够促进预算项目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就已经设计了更有利于加强预算控制,真正实现项目绩效预算。总之,实施中期滚动预算,是构建高校预算管理新模式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管理层的执政能力,保障施政目标的实现;促进高校中长期规划的准确性;科学实施高校资源综合有效配置;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新模式构建
(一)中期滚动预算的思路和原则
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的总体思路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依托学校项目库系统平台,确立报告年度为基年,向后顺延3 ~ 5 年从而编制中期预算,同时将年度预算纳入其中,贯通了年度预算的连续性。
高校中期滚动预算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协调发展原则。中期滚动预算要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相一致,预算的编制应符合学校中长期规划的方针政策,符合高校内涵式发展改革的方向;二是动态管理原则。在编制中期滚动预算时,应认真总结分析上期的预算执行情况,结合政策变化、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对滚动期内的相关项目预算进行调整,并依据当前信息材料编制下一个滚动预算计划。三是谨慎客观原则。中期滚动预算编制必须要留有充分余地,以便于给后期年度预算留有余地;谨慎应对财务风险,加强债务预算管理;客观分析后期发展趋势和政策走向。四是绩效预算原则。编制预算时即把绩效考核方案纳入,预算执行过程中跟踪分析资金的使用情况,考核相关资金项目使用效能,构建基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和评估的绩效管理机制。
(二)中期滚动预算管理体制和平台
实施中期滚动预算,体制保证和平台建设不可或缺,高校必须要革新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构建新型信息化平台。
一是建立完善中期规划管理制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修编管理办法;学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实施办法;学校中长期项目库建设管理办法;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校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等。
二是建立高效的中期预算编审机构,成立以学校财务部门为主,相关职能归口部门组成的中期滚动预算编制工作小组;成立学校财经委员会和学校项目库建设审核委员会,对学校中期滚动预算和中长期项目库建设实施审核。
三是构建高校发展规划信息化平台,借助于数字校园平台,开发基于erp 模式的高校资源计划系统(URP),集成学校数字校园的所有信息化系统,提供信息共享,决策、计划、控制与绩效评价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平台。针对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具体包括学校基础信息数据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信息系统、项目库建设管理系统、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中期滚动预算主要内容
相比较于年度预算,中期滚动预算包含更多的内容。具体包括学校中期预算编制思路、原则及政策依据说明;学校上年度预算运行情况分析总结;学校在中期预算年度内教育事业发展预期目标分析;中期预算年度内国家教育财政经济形势研判,以及学校生源变动情况预测;预算年度收支安排及预算收支平衡,包括收入总量滚动预算和支出总量滚动预算;预算年度重点项目、既定支出安排及预测;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求而编制的部门年度预算;学校财经管理改革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等。
(四)中期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首先,确定预算项目责任单位。按照学校各部门(院系)的职能,可以分为教学类、学科类、科研类、实验类、学生管理类、后勤服务类、产业类等单位。
其次,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各个预算项目责任单位结合各自的部门职能,研究制定相关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可预见的财力,研究编制常规运转开支计划,制定重点建设领域和相关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实施时间进度,同时,每年定期对规划进行必要的修编。强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增强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论证,形成滚动预算规划编制体系。
再次,建立中长期滚动项目库。依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项目的申报、细化、分类和立项等工作,对所有项目经过充分论证后纳入项目库,并且按照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结合学校财力进行排序,同时定期对项目库进行更新和清理,建立滚动式的动态项目库,形成滚动预算项目建设体系。
最后,编制学校中期滚动预算。按照中期滚动预算的编制原则,参考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上一期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调整和编制下一期预算内容,全面测算预算期内的所有收入项目;对预算期内所有的规划和事项计划测算支出需求;从项目库中遴选成熟的项目纳入预算,并将预算期连续滚动向前推移编制跨年度预算,同时,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求精准编制年度部门预算。
(五)中期滚动预算执行和监督
当年预算执行依照相关预算管理办法执行。后续滚动年度预算的执行在于指导年度预算的编制,约束学校管理行为的运作,保持学校财经政策的持续发展。针对后续滚动年度预算必要的调整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年度预算需要变更的,相应地后续滚动预算也需调整;上一年预算执行发现重大问题的,后续滚动预算也要进行调整;同时项目库也需要调整。具体预算调整一律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流程进行,学校预算编制工作校组、项目库建设评审委员会等按照权限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中期滚动预算的当年预算监督要依照相关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监督。学校预算编制工作校组应当依法接受学校财经委员会和教(职)代会对预算编制、执行的监督。应当适时向学校财经委员会和教(职)代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对预算调整和预算变更事项应按要求向学校财经委员会报批或备案。
(六)中期滚动预算绩效评价
依据绩效预算评价考核办法,对滚动预算项目按照责任单位、项目执行期限和性质等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强调预算项目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权利和义务,约定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对于跨年度项目或同类型项目,参考上一年度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预算的编制依据。
优化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实施中期滚动预算,是国家财政改革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中期滚动预算不是对年度预算的否定,包含了年度预算,并且服务于年度预算,增强了年度预算的连续性;同时,中期滚动预算也不是时间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一项革新性的系统管理工作。高校通过实施中期滚动预算,改善了预算管理的质量,真正实现了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全面化,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谦. 三年滚动预算:瞻前与顾后[J]. 决策,2014(5):46-47.
[2] 赵玉华. 引进中期滚动预算原因的国际比较[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4):145-146.
[3] 王桂娟. 推进部门滚动预算改革的思路和要点[J]. 中国财政,2012(14):51-53.
[4] 李燕. 财政中期多年滚动预算借鉴与实施[J]. 财政研究,2006(2):26-28.
[5] 姚绍学,李小捧. 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财政预算的构想[J]. 财政研究,2004(8):40-42.
[6] Ed Campos,Sanjay Pradban,Ed Campos,SanjayPradban: Budgetary institutions and expenditure outcomesbinding governments to fiscal performance,publiceconomics division of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world bank[J]. Working Paper,1996(9):4-6.
篇8
认真学习《体育法》,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围绕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健康素养,初步形成北郊中学体育与健康各项目的模块结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促进体育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体育课余训练工作制度,初步形成北郊中学体育训练的特色,参加省、市体育比赛名列前茅。
二 工作目标
1
xx年秋季开学起,高一年级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国家规定健康教育和田径项目必修外,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将体操(单杠、双杠、支撑跳跃、技巧)作为我校的必修项目。选修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民族舞蹈、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高二、高三年级参照实施,到xx年年高中全部实施新课程标准,xx年上半年各年级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具体办法见实施方案)
2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体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对模块结构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法学法的探讨、学分评价的认定等新课题,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通过教学总结和反思,形成北郊中学体育新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特色。
3 4
根据新课程的实施方案,改革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内容。针对学生住宿的特点,配合学校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组建各个项目的体育活动俱乐部,引导学生自己制订活动章程,自己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小型多样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三年的摸索和总结,在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开展各项活动的制度,并形成特色和传统。使学生真正享受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带给他们的快乐,养成自我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
5
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工作,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具体工作,每个教师要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三年中,每年的达标率要保持在98%以上,优秀率保持在40%以上。
6
加强学校业余训练工作。进入新校区以后,宽畅的运动场地和设施,为业余训练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现有条件,建立田径、篮球、健美操、足球等学校代表队,进行常年训练和赛前集训相结合,坚持"出成绩、出人才"的原则,参加省、市比赛争取良好成绩。田径队要加强队伍建设,在常州市星级高中比赛中要争取前三名(田径试点校除外),江苏省(苏南片)中学生田径比赛要争取前六名(试点校除外);篮球、足球参加星级高中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健美操队要发扬优良传统,参加省、市比赛继续取得优异成绩。使北郊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一流的办学条件在省、市体育竞赛场上有相应的位置和知名度。
三 工作措施
1
篇9
1.更新理念,提升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
第一场报告是由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中央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孔子研究专家鲍鹏山为我们带来的《孔子的教育》专题讲座。半天的精彩演讲,不仅没有给人一点枯燥、困乏的感觉,而且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鲍教授主要以孔子为例,纵论古今,讲述了技术、知识和价值这三者与人的关系。他认为,技术是人借以谋生的基础,知识使人了解世界,从而让自己处在这个世界有安全感。而价值则决定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着重讲述了价值问题,指出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决定着这个社会是不是一个公民社会。他对“四十而不惑”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说孔子到四十岁已有了明确价值观和以此为基础的判断力,而此“不惑”,并不是说他什么都懂了,没有不知道的。
他还认为,教育的标准不仅是教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温故而知新”,也就意味着老师最可贵的是判断力和价值观。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鲍教授用直白、犀利的语言,全面真实地还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气质与精神,让我们与会人员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
2.明确方向,注重特色发展与文化育人
第二场报告是由教育部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杂志总编傅国亮为我们带来的《特色发展文化育人》精彩报告。重点阐述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具体论述了“特色发展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均衡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可以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给学生影响他一生的素质,终生受益的素质,即思想素质和思维素质。”、“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
特色学校”、“特色是文化,主旨是文化育人”等等。
3.同行交流,有心动更要行动
每位发言者都精心准备,报告精彩、生动。赴新西兰、北京和海门学习团队分别介绍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以及各自学习感受、感悟;竹山中学立足“探索走班教学新模式”,介绍了他们的成功经验;陆郎中学围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介绍了他们的具体做法;东山外校高三年级组坚信“总有一种力量在催人奋进”,高考成绩自然喜人;还有去乡镇幼儿园支教归来的报告,让我们与会人员真正领略了“支教让青春绽放光彩”等等。通过同行交流,让我们领略各家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果佳,让我们心动之余,更要行动。
4.领导报告,催人奋进
朱局长的专题报告《江宁教育“十二五”发展展望》,抓住了两个五年规划交替时机,首先对“十一五”江宁教育发展进行了回顾,全面总结了五年来江宁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接着在客观分析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对未来五年江宁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十二五”江宁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愿景,即以“省内领先、国内有名、国际有影响”作为发展总定位和实现“让江宁教育成为江宁的品牌,让江宁人以江宁教育为豪!”的总目标;最后就实现这些愿景,提出了“教育优质化、教育品牌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师名优化”“五化”实施策略。
局长的每次报告都让人耳目一新、备受鼓舞。尤其是每次报告中的一条条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建议和举措,让我们与会人员感觉有动力也有压力,有方向更有信心。
二、几点启示
1.学校发展依靠什么
学校发展应依靠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需要提前谋划,科学谋划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应该及时制定教师未来三年发展规划,需要制定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具体操作:可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开设讲座;本学科组或喜欢教科研的教师坐下来进行教科研沙龙,针对课堂教学产生问题和困惑开展研讨;围绕省、市规划课题开展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备课模式、辅导学生模式等活动。
学生发展,必须要求学校首先制定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学校实情且可操作的办学理念,因为办学理念决定办学的特色、学生的发展。其次采取有效措施,从培训班主任、制定
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弘扬一些积极向上、发愤图强、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等举措,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发展。还通过活动开展,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一些有意义、让学生喜爱、终身难忘的活动,让学生对学校有依恋感。真正做到规范办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得强行推行一些措施,真正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这样的学校怎能不让学生依恋,及时毕业了学生们也会常回来看看。
2.立足学校本色,追求学校特色发展
此次学习,被一种思想所冲击: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名片,它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教育深入解读做出的不懈努力。为此,我们必须彰显办学特色,做好“特色”这篇大文章。同时,我们在规划学校特色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学校要在现有本色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已有的特色项目,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其他领域融入特色发展的思想。
(2)共同参与原则。要求校长、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使规划能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让特色发展目标内化为师生行动的动力。
(3)循序渐进原则。学校特色的打造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提炼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应依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不断总结、反思、完善。
篇10
在这酝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早春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0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校务委员会衷心祝愿全校师生在09年工作学习顺利,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09年是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的(09年至2011年)启始年,定位是理解与和谐年,具体的目标是:学校师生理解与认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努力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形成想事业、干事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教职工成长与冒尖的工作环境,形成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努力形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工作和学校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态势。
09年将迎来学校有特色班以来的第一次中考。考得好,将会极大地提高全校师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将会大幅度地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但考得不好,将会极大地打击全校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的热情,将会极大地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09年还是学校主课题《自主发展教育研究》和德育主课题《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研究的启动年,学校将坚持教科研兴校与教科研兴教的策略,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牵引作用。
09年还是校园的改造年,学校将争取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校园改造工作,使我们生活的校园美化、绿化、香化、人文化。
09年还是二期课改的启动年。为了使我校的二期课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需要我们做好务虚与务实两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教师培训的工作。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完成09年的工作任务,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谈六个字:团结、务实、创新
所谓团结。就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境高一格,胸怀宽阔,处事大气,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全校师生紧紧地团结在学校校务委员会的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情往一起聚,我们启秀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闖不过的水帘洞。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09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所谓务实。就是全校师生要有一种真抓实干的意识与行动。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启秀的今天与明天,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位领导都要深入到教师与学生中间,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所负责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每一位教师要以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水准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本着对自己,对家长,对老师,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特别是初三年级各科平均不及格的同学,更应该知耻后勇,发奋苦读,不辜负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不给年级的升学与毕业成绩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