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员薪酬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业务员薪酬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 为了能使公司运作有秩序地进行,维护公司及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涵盖业务员思想道德行为准则、日常工作规范条例、账款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管理办法等。
第三条 凡公司业务员适用本制度。
第二章 业务员思想道德行为准则
第一条 业务员应思想端正,品德高尚,诚实守信,对公司拥戴忠诚,热爱本职工作,有奉献精神,严格遵守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公司领导的安排。
第二条业务员之间应相敬相爱,团结互助,要具备团队意识,有矛盾纠纷要妥善解决,或上报公司领导寻求调解,不得私下用武力等不良方式,一经发现,扣除当月所有工资奖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予以解聘。(此条之所以严厉,是因为在销售业务领域,矛盾特多,比如抢单等现象)
第三条业务员是对外代表公司形象的重要“代言人”,每个业务员在客户面前,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形象的行为或举动,不得作出有损公司信誉的事情,如经发现,或有客户投诉涉及公司形象的,经公司调查属实,扣除当月所有工资奖金。
第四条公司本着充分保障每个业务员利益的原则,严禁业务员之间出现抢单或划单的行为。抢单,是指甲业务员在洽谈的业务,乙业务员利用关系或以让出自己提成点数等别的手段抢走此业务;划单是指,甲业务员将自己的单划到乙业务员的名下。公司一经发现有抢单或划单的行为,扣除双方当月全部工资及奖金,并在全公司通报一次。如第二次再犯,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予以辞退。
第五条业务员应善待公司的任何财物。如有恶意破坏者,除要求赔偿外,公司予以扭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不小心损坏者,比如灯具,公司按成本价从其工资中扣除。
第六条业务员在外不得以公司名义、打着公司的旗号从事与业务无关的活动。如经发现,扣除当月所有工资奖金,立即予以解聘,并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条业务员应具备职业操守,遵守公司相关的保密规定,不得将公司的商业秘密告诉竞争对手。如经发现,扣除当月所有工资奖金,立即予以解聘,并根据合同内容中的相关保密协议向法院。
第三章业务员日常工作规范条例
第一条 业务员严格遵守考勤管理规定,具体奖惩规定详见《业务员薪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业务员每天必须向负责主管口头汇报前一天的工作详情,如有困难,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每周周一提交“周工作总结”的书面报告。此项规定旨在发现并解决业务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归纳,帮助提高业务员的业务水平。
第三条业务员在上班期间,要求着装整洁,形象健康,禁止奇装异服或过于暴露的服装,不得有披头散发、敞衣露背、穿拖鞋等有碍观瞻的举止。
第四条业务员在上班期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公司的电话不得用来做与工作无关的闲聊。
第五条业务员在上班期间,不得瞎晃闲逛,不得到各个部门串岗聊天消磨时光,影响他人的工作。
第六条业务员的请假规定。业务员每个月请事假不得超过三天。事假超过三天的,一律按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扣30元,当月旷工超过15天的,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如事假有特殊情况的,应写出情况说明报上级主管审批。请病假应提供相关的病历。
第七条公司对优秀业绩者会给以特殊优待假期,具体假期时间视公司而定。
第八条业务员如需出差洽谈客户的,业务员必须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经批准,方可外出。出差期间应有详细计划,并报以上级主管备案。出差旅费的具体报销办法见下章《账款管理制度》。
第四章 账款货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业务员每天从财务处领取“收款账单”,当天下班前必须将收回的账款(现金或支票)交给出纳,与财务核对剩余的“收款账单”是否对数。业务员收回账款后,才能凭账款开取发票。因业务的灵活性,如果业务员当天不能在下班前赶回公司,可以于次日与财务交接“收款账单”,再重新领取新一天的单子。
第二条若有客户因某些原因,收到货后却不能及时交款,业务员必须收取客户的“签收单”或借条凭据,上面须有客户自己注明的未付款项,并签字盖章。业务员必须把客户的“签收单”或凭据交回财务处,自己留复印件。
第三条坏账准备金。所谓坏账,是指那些收不回账的。为提高业务员的警惕性,也是为了防范业务员的利益不受侵害,增强业务员的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公司特设“坏账准备金”。公司每月从业务员的工资里提取150元作为本人的“坏账准备金”。当年度满,如果未发生吊账问题,公司全数奉还准备金,并予以适当奖励。如果真有客户赖账或跑账,首先由业务员出面追讨,追讨不成,由公司出面用法律手段解决,这其间的诉讼费用的一半由“坏账准备金”提取。公司出于人性化考虑,也出一半。如果“坏账准备金”不足诉讼费用的一半,从业务员工资中扣除。如果诉讼无果,成了“死账”,由业务员承担全部死账,诉讼费用由公司来出。(此条任主可作详细斟酌,也可以不设此条。)
第四条每月28号下午四点为当月最后回款时间。业务员不得将已收款项故意挪至下月。一经发现,从工资中扣除500元。
第五条对于那些暂时收不到账的规定:公司本着“出货见款”的原则,要求业务员在客户收到货物后当即予以收款,但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原因存在,客户暂时交不出款的,业务员除了交回客户的“签收单”或借条凭据到财务处外,还应及时报知直接上级主管备案,在这期间,业务员应主动提醒催促客户,超过十天仍未见到款项的,应与上级主管协商妥善追款办法。
第六条业务员出差旅费报销的规定:为了提高业务员出差洽谈业务的成功率,遏止乱出差的现象,特制定本条。以签单为基准,单没签成,不报销;签成单,报销其交通总费用的80%,且不超过签单金额的2%,如若超过,以2%支付给业务员。
第七条业务员为谈业务请客吃饭报销的规定:以签单为基准,单没签成,不报销;签成单,报销实际消费数字的60%,且不超过成交金额的2%,如若超过,以2%支付给业务员。(作者附注:第六、七条任主看情况而定,因为这两条规定一出来,就可能会出现业务员凡是签成单都要报销,去哪里找来一张餐饮发票,谎称这是请客户吃饭的。无形中公司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杜绝办法就是,要嘛不规定,要嘛被充一条,限额限量,比如洽谈金额超过两万的,一个月不能报销超过三次的)
第八条对于货物的管理,公司实行货物出借制度。在与客户洽谈中,有时需要货物的现场展示,为了方便业务员的谈判,业务员可从仓管处借出货物,业务员开具借条。货物必须在两日内交还,交还的货物不能有破损,破损的货物由业务员照价赔偿。
第五章 客户关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业务员应该认识到,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条业务员每月必须详细整理新增客户的资料,包括姓名、地址、客户的实力或规模、尽可能多的关系网等等,将其填入“客户档案”里,复印一份交予公司备案,公司将严密保管这些资料。
第三条业务员要养成定时回访客户的习惯。每次将回访客户的内容及经过简要地记述下来,上级主管会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如被查到毫无记录的,处以200元的罚款。
篇2
一、业务人员薪酬由底薪、佣金两部分组成。
二、底薪
2-1标准:
片区经理月薪1200元+每月过程考核奖(详见过程考核实施办法)
业务助理月薪1000元+所属片区经理过程奖的30%
初级业务助理月薪:本科900元,专科800元(不参加过程考核)
注:新聘用员工实习期(2个月)本科700元,专科600元,实习期满自动转为初级业务助理
2-2底薪发放时间为每月5日,出差人员回公司后领取底薪。
三、佣金
3.1佣金
3.1.1佣金标准:佣金=提成-分担费用-失误损失(包括本政策、业务管理制度、市场财务制度、业务人员业务费用制度范围内的所有应承担的损失)
3.1.2年底货款两清、账目明晰的,春节前可发放全部佣金.
3.2提成标准:提成=净回款(返利除外)×提成系数
3.2.1提成系数(指标均为百分比)
业务代表是企业的一线人员,合理的薪酬体系能充分调动业务代表的工作积极性,原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制度已经多拿得多、干少拿得少的制度彻底更替,至于业务人员到底该拿多少?企业在发薪水的时候究竟发多少?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薪水制度。
“买力”和“卖力”市场永远是矛盾的,但决非不可调和,而调和的关键点就是制定一套合情合理的薪酬体系,它是留住人才、维持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笔者根据多年服务众多企业的经验,总结出六套薪水制度,其中前三种薪水制度比较常见,而后三种薪水制度目前也有不少企业正逐步施行。
1、高底薪+低提成
以高于同行的平均底薪,以适当或略低于同行业之间的提成发放奖励,该制度主要在外企或国内大企业中执行的比较多,国内某家电企业在上海的业务代表底薪为4000,提成为1%。属于典型的高底薪+低提成制度。
该制度容易留住具有忠诚度的老业务代表,也容易稳定一些能力相当的人才,但是该制度往往针对的业务代表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业务代表不容易轻易进去,门槛相对高些。
2、中底薪+中提成
以同行的平均底薪为标准,以同行的平均提成发放提成,该制度主要在国内一些中型企业运用的相当多,该制度对于一些能力不错而学历不高的业务代表有很大的吸引力。业务代表考虑在这样的企业长期发展,主要受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所影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目前打部分国内企业采取的是这种薪水发放方式。
3、少底薪+高提成
以低于同行的平均底薪甚至以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底薪标准,以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提成发放奖励,该制度主要在国内一些小型企业运用的相当多,该制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业务代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企业也无须支付过高的人力成本,对于一些能力很棒、经验很足而学历不高的业务代表有一定的吸引力。
新的是国内某保健品企业,该企业走的是服务营销体系,其薪水制度为: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50元)+完成业务量×制定百分比(10%)
这种薪水制度,往往造成两种极端,能力强的人常常吃撑着,能力弱的常常吃不着。
4、分解任务量
这是一套比较新的薪水发放原则,能够公平地给每个业务代表发放薪水,彻底打破传统的底薪+提成制度。
某公司共10个业务代表,在XX年4月份制定的销售任务50万,那么每人的平均任务是5万,当业务代表刚好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额5万的时候,就拿到平均工资3000元,具体发放方式有一个数学公式可以计算:平均薪水×完成任务÷任务额=应得薪水。
按照上面的例子来计算,当一个业务代表完成10万的销售,那么应该得到的薪水就是6000元。这种薪水制度去繁就简,让每个业务代表清楚地知道可以拿多少钱。可充分激励优秀的业务人员,并且可以让滥竽充数的业务人员根本混不下去。
5、达标高薪制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达到标准可以拿到高工资的薪水制度,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有一个顶点可以冲刺,这个顶点并非遥不可及,应当让10%左右非常有能力的业务人员拿到。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业务人员向目标冲刺。
某销售公司采取达标高薪制,给业务代表开出的薪水是10000元/月,销售人员必须达到20万的销售业绩才能拿到这1万元的薪水,业务代表平均距离20万元中间的差距,按照8%扣除,譬如完成了10万,实际薪水只能发放XX元。
具体发放方式有一个数学公式可以计算:
最高薪水—(最高任务额—实际任务额)×制定百分比=应得薪水。
这里的“制定百分比”非常关键,应略大于最高薪水÷最高任务额。
6、阶段考评制
该薪水制度采取的也是底薪+提成制度,也是常规按月发薪水,但有一项季度考核指标,采取季度总结考核的方式。具体*作方式是每月发放薪水的时候,提成不完全发放,譬如提成只发放3%,剩下的5%要到三个月后,按照总业绩是否达标进行综合考评,然后再发放三个月的累计提成薪水。
该方式能有效杜绝业务人员将本应该完成的业绩滞后,或提前预支下个月的业绩,并且有效减少有能力的业务人员干不满3月就走人情况发生。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每三个月都有一笔不少的“额外”薪水,相当于一年多发了4次薪水,从心理的暗示效应说来说,对业务人员也是一种不小的鼓励。
篇3
关键词:医药物流企业 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医药物流企业是以药品批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公司从制药企业购进药品,配送到医院、诊所以及药房,因此,公司既有采购,又有销售,还有物流业务,业务比较复杂,岗位差异比较大,每位员工都认为自己对公司贡献很大,都应该获得最高的报酬,都觉得自己收入低了,公司对自己不公平。此时,加强绩效管理研究,科学地评价员工工作业绩,对员工正确地审视自己、看待收入及贡献有积极的意义。医药物流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竞争加剧,由单纯人脉销售转向服务提升,由人工物流配送转向自动化物流配送,对员工自我提升、自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对企业做大做强至关重要。
一、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A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一家小型民营医药物流企业。占地13.13亩,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166人。仓储配备了自动输送分拣系统与WMS信息化集成系统,库存品种5000多个。公司具有GSP药品经营资质。
A公司2013年新投资自动输送分拣系统,配送能力大大提升,同时设备运营成本也大幅度增加,但销售量停滞不前,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不能发挥自动输送分拣系统的效益。鉴于此,加强绩效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及效益迫在眉睫。
A公司设有总经理室、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息部、财务部、质管部、终端事业部、医疗事业部、采供部、招商部、配送中心、仓储部、新品部、门店。
A公司共有员工166人,高层6人,中层15人,业务员20人,驾驶员10人,仓库管理员33人,专科以上学历38人。
A公司目前绩效管理方法简单,应用单一。公司将员工分为二类进行考核,一类是销售人员,其余归为另一类。销售人员按销售业绩考核,有量化指标,其余人员均按照行为进行考核,这些人员只有在迟到、早退、旷工才会被扣工资,但只要来上班了,工作做的怎样,无从考核。
二、A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司员工对绩效管理作用认识不够
公司员工大多认为只有销售人员可以设定量化绩效指标,其余人员无法设定量化指标,因此绩效考核也就无法进行,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也就无法与薪酬福利、晋升、奖励等挂钩。所以,公司只有销售人员有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兑现绩效考核工资,其余人员都没有绩效考核指标,都是固定级别工资。员工晋升也很少看工作绩效,因为公司内亲戚较多,家族企业的对外排斥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员工晋升往往看关系,这种组织行为,加深了员工对绩效管理无用的认识。
2.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过程。A公司没有正式的绩效管理制度,只是在员工手册中有些奖励、惩罚制度。公司搬迁新址,新上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规模快速扩张,员工岗位变化较大,员工岗位职责不清楚,没有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不明晰,因此也没有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更没有与员工沟通绩效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手段及方法。没有绩效目标也就没有绩效评价依据,员工只满足于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主动性,不能够自主工作,更谈不上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3.绩效结果应用单一
A公司所有员工都认为,绩效结果只是用于薪酬管理,没有其它作用,而且差距不大,一个月也就100-200元的差距,至于员工去留、晋升与绩效没有关系,因此大家也不重视绩效管理,不追求高绩效工作。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理及工作人员人力资源知识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不清楚自己岗位职责,弄不清自己工作流程,抓不住工作重点。对公司各岗位工作不了解,没有一线岗位工作经历,无法与其它部门经理有效沟通,不能够帮助各部门建立岗位职责及绩效目标,绩效管理工作也就无法进行。
5.公司整体目标不清晰
A公司年初制定了整个目标,也即实现销售额2亿,但目标笼统,没有科学的目标分解,如2个亿的销售额面向哪些市场及客户,包括哪些药品,没有明确的规划。各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目标,只是被动听从上层指挥。因此也就无法制定各部门、每个人的绩效目标。
6.岗位职责和绩效目标混淆
岗位职责指一个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绩效目标是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如A公司财务经理将管理应收账款工作流程当成绩效目标,他认为做好账,弄清楚每天收回的款项、应收款项,并与销售经理及时沟通即为他的绩效目标,而没有将回款率作为自己的绩效目标。再如人力资源经理将每天按时上下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自己绩效目标,而不考虑招聘成本及各部门岗位满足率,也不考虑员工流失率及员工满意度。
7.绩效目标达成过程沟通不充分
A公司在确定部门或个人绩效目标时,有时只是自上而下设定,有时只是自下而上设立,缺少反复沟通的过程。如果只是自上而下,出现上层要求部门或个人完成的目标,部门或个人没有能力完成,或者按照上层要求的方法无法完成。如在引进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时,只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上层经理感觉某系统好,就采购,没有与仓储部及信息部充分沟通,在设施过程中产生了ERP软件与分拣系统软件数据不能共享,导致仓储部工作量大大增加,仓储部也就无法完成仓储效率及效益的绩效目标。如果只是自下而上设定目标,则部门或个人申报的目标较低,达不到公司要求。
8.绩效考核周期不合理
A公司采用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进行绩效管理,但月度考核多是员工行为目标,对业绩目标多是年度考核。如迟到、早退、旷工等行为目标多采取月度考核,但对销售额、仓储成本、财务费用、办公成本等业绩指标多采用年度考核。对业绩指标考核周期太长,一是不能起到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二是不能及时发现业绩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降低企业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
三、完善A公司绩效管理对策建议
1.全员培训,正确认识绩效管理作用
绩效管理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涉及每位员工的管理手段,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要做好绩效管理,发挥绩效管理的规范、激励、开源节流的作用,必须全员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方法,全员参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实现、绩效评价、绩效反馈过程。
A公司目前员工对绩效管理作用认识不足,对绩效管理过程了解不多,因此应首先开展全员培训,认知绩效管理。培训可以分层进行,中高层经理、一般员工可以分批培训。最好请专业绩效管理顾问整体设计,根据公司需要开展培训,理论要与公司实际紧密结合,在培训中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员工知识素养及自我管理水平。
如果只培训理论,则将理论束之高阁,员工不能理解,反而产生反感,因为A公司员工学历层次不高,多是从基层做起,跟着公司成长起来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只占员工的26%,而且专业学习管理的员工极少。
如果只培训实际操作,不讲理论,一是会降低绩效管理在员工中的信度,认为没有理论依据,只是顾问或人力资源经理在编造,不相信绩效管理能够提升公司及个人绩效,不相信也就会不配合,为后期绩效管理实施带来困难;二是不能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素质及自我管理能力,员工掌握了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不仅可以理解公司的绩效管理办法,而且能够应用绩效管理基础理论进行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素质,如应用绩效目标设定的SMART方法,设定自我学习、生活目标,对自我成长大有裨益。
2.工作分析,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
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可以明确各职位职责、关键绩效指标,进而结合公司总体目标设定每个岗位考核期绩效目标。
(1)修订岗位说明书
A公司因搬迁新址,新上自动输送分拣设备及系统,人员岗位变化较大,因此,要重新明确岗位职责,编制岗位说明书,弄清每个岗位关键考核指标。编制岗位说明书要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原则,多沟通,反复推敲,必要时可以请人力资源顾问帮助完善。岗位说明书要尽量全面完整,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的依据,公司要汇编成册形成《岗位说明书汇编》,便于下发、保管及执行,也为以后修订提供依据。
(2)明确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
工作流程是指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工作流程包括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节、步骤和程序,是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协调及顺序工作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工作流程是工作效率的源泉,流程决定效率,流程影响效益。设计、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并保持这些流程得到有效执行、控制和管理,从关键事务流程中找到关键环节,为准确定位绩效考核关键指标提供依据。
工作规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工作规范是员工工作的标准,也是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依据。
(3)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是公司绩效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绩效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绩效管理的战略地位;二是绩效考核的对象、考核周期、考核机构、考核时间与考核程序;三是绩效考核的主体、考核维度及考核权重设计;四是考核者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的实施;五是考核表的管理与查阅、绩效面谈的目的、绩效面谈沟通的步骤、员工申诉及其处理。
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坚持实用、可操作性,要动态稳定,在一个考核周期内要保持不变,但随着公司业务变化,尤其实行大的岗位调整时,要适时调整制度,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A公司现在搬迁新址,新上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变化较大,需要进行绩效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
A公司员工素质不是很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绩效管理制度,要用简单的方法设计完善的考核制度,让员工会用。
3.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激励员工潜能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考评,是员工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业绩的全面体现,也是员工对公司贡献度大小的衡量结果,因此在涉及员工利益时,应该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除了薪酬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外,还有晋升、调迁、退职、奖惩、培训都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绩效考核结果应该在薪酬、职务晋升、退职、奖惩、培训中运用,同时还可以用于员工绩效提升,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绩效实现存在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绩效,或者发现提升绩效空间,找准突破口,也能提升绩效。
A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企业内亲戚关系复杂,员工素质差距较大,公司应该将绩效考核结果不仅应用于薪酬,还可以应用于在职务晋升、奖惩等,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留住优秀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打破家族企业的禁锢,实现公司更长远发展。
4.学习实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案例是一种快速的学习方法,A公司可以选择与公司相类似的企业作为标杆,派中高层到标杆企业学习。主要学习标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运用,了解运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标杆企业的解决办法。
选择标杆企业很重要,一是要与本公司发展历程相近,二是要竞争并不激烈,三是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是标杆企业高层能够以诚相见。
学习是一个扬弃过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生搬硬套。因此人力资源经理不仅要学习标杆企业案例,还要勤于实践。要能够灵活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剖析标杆企业成功的关键,将其应用于自己公司,实现新的成功。
5.细化目标,科学设定员工绩效目标
A公司公司层目标只是一个销售额,太笼统,各部门也就无法设立部门战术层目标,员工个人目标也无法确立。
公司层目标要细化,要有经营目标、财务目标、人力资源目标等。在经营目标中明确市场定位尤为重要,其次要明确产品结构,再次要明确社会贡献目标。财务目标中首先要明确销售目标,其次要明确成本目标,再次要明确利润目标。人力资源目标中关键要明确员工需求量,其次要明确员工提升计划,再次要明确员工报酬增长幅度。
有了细化的公司层目标,部门战术目标的制定就有了依据,部门战术目标要与公司层战略目标相适应,要为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目标而设置。
6.突出重点,量化员工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包括绩效项目及绩效指标,绩效项目主要根据岗位职责设置,绩效指标根据部门目标分解。
绩效目标与岗位职责要有区别,一是岗位职责反映员工工作内容及范围,绩效目标反映企业期望员工实现的工作结果及标准;二是岗位职责要全面,绩效目标项目则要突出重点,不超过10项,绩效指标要尽量量化,便于评价;三是岗位职责变化不大,绩效目标变更周期比较短,每月、每季、每年绩效目标都有可能不同,因此,绩效目标在每个考核周期都要重新设定。
7.反复沟通,科学制定绩效目标
目标的制定与分解流程必须从上往下逐级进行,部门要根据公司目标制定完善部门战术目标,并将部门目标分解到个人,部门经理要将分解的目标与员工沟通,征求员工意见,沟通的不只是绩效目标项目及指标,还须沟通完成目标的途径、方法及激励措施,要与员工达成共识。只有反复沟通,员工才能认同自己的绩效目标,找到绩效目标实现路径,对实现绩效目标充满信心,进而努力实现绩效目标。
8.正视差异,选择合理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的选择以绩效目标特点而不同,一般以工作成果实现时间为原则,对于工作成果显现时间短的绩效,应该选择较短的周期,比如月度考核,如销售人员销售绩效;对于岗位工作成果显现时间长的绩效,可以选择较长的周期,如季度、年度考核,如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绩效。
总之,医药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符合企业实际、可操作的绩效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特点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周期,全方位应用绩效考核结果,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青.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6):53-54
篇4
第一节入职与试用
一、用人原则:重选拔、重潜质、重品德。
二、招聘条件:合格的应聘者应具备应聘岗位所要求的年龄、学历、专业、执业资格等条件,同时具备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入职
第二节考勤管理
一、工作时间公司每周工作五天半,员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为7.5小时。其中: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为工作时间
12:00-13:30为午餐休息
周六:上午:8:30-12:00为工作时间
实行轮班制的部门作息时间经人事部门审查后实施。
二、考勤
1、所有专职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考勤制度,上下班亲自打卡(午休不打卡),不得代替他人打卡。2、迟到、早退、旷工(1)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内者,每次扣发薪金10元。
30分钟以上1小时以内者,每次扣发薪金20元。
超过1小时以上者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2)月迟到、早退累计达五次者,扣除相应薪金后,计旷工一次。旷工一次扣发一天双倍薪金。年度内旷工三天及以上者予以辞退。3、请假(1)病假
a、员工病假须于上班开始的前30分钟内,即8:30-9:00致电部门负责人,请假一天以上的,病愈上班后须补区、县级以上医院就诊证明。b、员工因患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疾病请假,病愈返工时需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经人事部门核定后,由公司给予工作安排。(2)事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紧急突发事故可由自己或委托他人告知部门负责人批准,其余请假均应填写《请假单》,经权责领导核准,报人事部门备案,方可离开工作岗位,否则按旷工论处。事假期间不计发工资。4、出差(1)员工出差前填好《出差申请单》呈权责领导批准后,报人事部门备案,否则按事假进行考勤。(2)出差人员原则上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如需延期应告知部门负责人,返回后在《出差申请单》上注明事由,经权责领导签字按出差考勤。
5、请假出差批准权限:三天以内由直接上级审批,三天以上十天以内由隔级上级审批,十天以上集团总部员工由人力资源部审查、总裁审批,子公司员工由所在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审查、总经理审批。6、加班(1)加班应填写《加班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人事部门备案,否则不计加班费。加班工时以考勤打卡时间为准,统一以《劳动合同》约定标准为基数,以天为单位计算。
(2)加班工资按以下标准计算:
工作日加班费=加班天数×基数×150%
休息日加班费=加班天数×基数×200%
法定节日加班费=加班天数×基数×300%
(3)人事部门负责审查加班的合理性及效率。(4)公司内临时工、兼职人员、部门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不计算加班费。(5)公司实行轮班制的员工及驾驶员加班费计算办法将另行规定。7、考勤记录及检查(1)考勤负责人需对公司员工出勤情况于每月五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将上月考勤予以上报,经部门领导审核后,报人事部门汇总,并对考勤准确性负责。(2)人事部门对公司考勤行使检查权,各部门领导对本部门行使检查权。检查分例行检查(每月至少两次)和随机检查。(3)对于在考勤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给予100元以上罚款,情节严重者作辞退处理。
第四节人事异动
一、调动管理
1、由调入部门填写《员工内部调动通知单》,由调出及调入部门负责人双方同意并报人事部门经理批准,部门经理以上人员调动由总裁(子公司由总经理)批准。2、批准后,人事部门应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以人动发文通报。3、普通员工须在三天之内,部门负责人在七天之内办理好工作交接手续。4、员工本人应于指定日期履任新职,人事部门将相关文件存档备查,并于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信息置换。5、人事部门将根据该员工于新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职责,对其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员工的异动结果。
二、辞职管理
1、公司员工因故辞职时,本人应提前三十天向直接上级提交《辞职申请表》,经批准后转送人事部门审核,高级员工、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辞职必须经总裁批准。2、收到员工辞职申请报告后,人事部门负责了解员工辞职的真实原因,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保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3、员工填写《离职手续办理清单》,办理工作移交和财产清还手续。4、人事部门统计辞职员工考勤,计算应领取的薪金,办理社会保险变动。5、员工到财务部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薪金。6、人事部门将《离职手续清单》等相关资料存档备查,并进行员工信息资料置换。
三、辞退管理1、见本手册第一章第二节六.1及六2.
2、部门辞退员工时,由直接上级向人事部门提交《辞职申请表》,经审查后报总裁批准。3、人事部门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本人,并向员工下发《离职通知书》。4、员工应在离开公司前办理好工作的交接手续和财产的清还手续;员工在约定日期到财务部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薪金和离职补偿金。5、员工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本公司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的,本公司将提请公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6、人事部门在辞退员工后,应及时将相关资料存档备查,并进行员工资料信息置换。
第二章行为规范
第一节职业准则
一、基本原则1、公司倡导正大光明、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2、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必须以公司利益为重,对社会负责。不做有损公司形象或名誉的事。3、公司提倡简单友好、坦诚平等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应互相尊重,相互协作。4、公司内有亲属关系的员工应回避从事业务关联的工作。二、员工未经公司法人代表授权或批准,不能从事下列活动:1、以公司名义考察、谈判、签约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或证明3、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体发表意见、信息4、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三、公司禁止下列情形兼职1、利用公司的工作时间或资源从事兼职工作2、兼职于公司的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3、所兼职工作对本单位构成商业竞争4、因兼职影响本职工作或有损公司形象
四、公司禁止下列情形的个人投资1、参与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经营管理的2、投资于公司的客户或商业竞争对手的3、以职务之便向投资对象提供利益的4、以直系亲属名义从事上述三项投资行为的
五、员工在对外业务联系中,若发生回扣或佣金的,须一律上缴公司财务部,否则视为贪污。
六、保密义务:1、员工有义务保守公司的经营机密,务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文件。2、员工未经授权或批准,不准对外提供公司密级文件、技术配方、工艺以及其他未经公开的经营情况、业务数据等。
第二节行为准则
一、工作期间衣着、发式整洁,大方得体,禁止奇装异服或过于曝露的服装。男士不得留长发、怪发,女士不留怪异发型,不浓妆艳抹。
二、办公时间不从事与本岗位无关的活动,不准在上班时间吃零食、睡觉、干私活、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刊。
三、禁止在办公区内吸烟,随时保持办公区整洁。
四、办公接听电话应使用普通话,首先使用“您好,XX公司”,通话期间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当事人不在,应代为记录并转告。
五、禁止在工作期间串岗聊天,办公区内不得高声喧哗。
六、遵守电话使用规范,工作时间应避免私人电话。如确实需要,应以重要事项陈述为主,禁止利用办公电话闲聊。
七、文具领取应登记名称、数量,并由领取人签名。严禁将任何办公文具取回家私用。员工有义务爱惜公司一切办公文具,并节约使用。
八、私人资料不得在公司打印、复印、传真。
九、未征得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计算机,不得随意翻看他人办公资料物品。需要保密的资料,资料持有人必须按规定保存。
十、根据公司需要及职责规定积极配合同事开展工作,不得拖延、推诿、拒绝;对他人咨询不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应就自己所知告知咨询对象,不得置之不理。
十一、为保障公司高效运行,员工在工作中有义务遵循以下三原则:
1、如果公司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合理,按规定办。2、如果公司有相应的管理规范,但规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员工需要按规定办,并及时向制定规定部门提出修改建议,这是员工的权利,也是员工的义务。3、如果公司没有相应的规范,员工在进行请示的同时可以建议制定相应的制度。
第三节奖惩
一、奖惩种类
奖惩分行政、经济两类。其中:行政奖励包括表扬、记功、记大功、升职或晋级,经济奖励包括加薪、奖
金、奖品、有薪假期。行政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除名,经济处罚包括降薪、罚款、扣发奖金。
二、奖励条件1、维护团体荣誉,重视团体利益,有具体事迹者2、研究创造成果突出,对公司确有重大贡献者3、生产技术或管理制度,提出具体改进方案或合理化建议,采纳后具有成效者4、积极参与公司集体活动,表现优秀者5、节约物料、资金,或对物料利用具有成效者6、遇有突变,勇于负责,处理得当者7、以公司名义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者8、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为公司赢得荣誉者9、具有其他特殊功绩或优良行为,经部门负责人呈报上级考核通过者
三、惩罚条件
1、违法犯罪,触犯刑律者2、利用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谋取非法利益,致使公司名誉蒙受重大损害者3、贪污挪用公款或盗窃、蓄意损害公司或他人财物者4、虚报、擅自篡改记录或伪造各类年报、报表、人事资料者5、泄漏科研、生产、业务机密者6、谩骂、殴打同事领导,制造事端,查证确凿者7、工作时间内打架斗殴、喝酒肇事妨害工作生产秩序者8、妨害现场工作秩序或违反安全规定措施9、管理和监督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损失者10、遗失经管的重要文件、物件和工具,浪费公物者11、谈天嬉戏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者12、工作时间擅离工作岗位,致使工作发生错误者13、因疏忽导致设施设备或物品材料遭受损害或伤及他人14、工作中发生意外而不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者15、对有期限的指令,无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者16、拒不接受领导建议批评者17、无故不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者18、发现损害公司利益,听之任之者19、或违反公司其他规章制度的行为
四、奖惩相关规定
1、行政奖励和经济奖励可同时执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惩可同时执行,奖惩轻重酌情而定。2、获奖励的员工在以下情况发生时,将作为优先考虑对象:(1)参加公司举行或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2)学习培训机会(3)职务晋升、加薪(4)公司高层领导年终接见
3、一年内功过相当可抵消,但前功不能抵后过。可相互抵消的功过如下:(1)大过一次与大功一次(2)记过一次与记功一次(3)警告一次与表扬一次
4、表扬三次等于记功一次,记功三次等于大功一次,记过三次等于大过一次。
5、各级员工奖惩由所在部门或监督部门列举事实,填写《奖惩申报单》,集团总部员工及各子公司中级以上员工奖惩,经人事部门查证后核定,记功(记过)以上奖惩需经总裁审批,子公司其余员工奖惩由人事部门查证后,经总经理审批。
6、各项奖惩事件,需书面通知本人,酌情公布,同时记录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受处罚员工如有不服可在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人事部门申诉,人事部门经核查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申诉员工。
第三章薪酬福利制度
第一节薪酬
一、薪酬
1、原则:以贡献、能力、态度和责任为分配依据,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适用对象:本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3、薪酬组成:基本工资(含工龄工资、学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奖金。
(1)岗位工资根据工作岗位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确定,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级别。
(2)工龄工资根据员工实际参加工作时间和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来确定。
(3)学历工资根据员工所具有的学历水平来确定。
(4)绩效工资根据公司对员工考评结果确定。
4、工资制度
(1)年薪制。适用于公司总裁、副总裁及其他经总裁批准的特殊人才。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年终奖金。
(2)提成工资制。适用于从事营销的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岗位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年终奖金。
(3)结构工资制。适用于中基层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职能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4)固定工资制。工作量容易衡量的后勤服务人员。
(5)计时工资制。适用于工作量波动幅度大的生产操作工人。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时工资。
(6)新进人员工资:试用期内一般定为招聘岗位工资等级内第一档工资的70%发放,试用期内无浮动工资。
5、公司按实际工作天数支付薪酬,付薪日期为每月15日,支付上月薪酬。若遇节假日,顺延至最近工作日发放。试用期员工以现金形式领取,正式员工以个人银行帐户形式领取。
二、调整机制
1、集团薪酬管理是根据公司实际发展情况,联系市场薪资水平与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实行“市场化动态薪酬管理”。管理委员会于每年底进行"议薪",人事部门根据公司效益及社会同行业工资变化情况,提出薪资水平合理化调整建议后报管理委员会审议。
2、员工工资级别调整的依据:
(1)公司范围的工资调整。根据经营业绩情况、社会综合物价水平的较大幅度变动相应调整全公司范围的员工工资水平。
(2)奖励性薪金晋级。其对象为在本职岗位工作中表现突出,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成绩突出者。
(3)职级变更。员工职级发生变动,相应调整其在该职级内的基本工资。
(4)员工在年终考核中,工作绩效低下者,将被下调岗位薪金。
(5)根据员工即期表现上浮或下调其岗位薪金,以及时激励优秀、督促后进。
3、岗位薪金晋级,新岗位薪金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下月一日起执行;岗位薪金降级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当月起执行。
第二节福利
1、假期(1)休息日:公司全体员工在法定工时以外,享有休息日。(2)法定假日:全体员工每年均享有以下10天带薪(视为上班)假日:a.元旦(公历1月1日)b.春节(农历新年初一、初二、初三)c.劳动节(公历5月1日、2日、3日)d.国庆节(公历10月1日、2日、3日)e.妇女节(3月8日,女员工放假半天)(3)婚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个月(自转正之日起)的正式员工结婚时,可凭结婚证书申请14天(含休息日)的有薪假期。(4)产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个月(自转正之日起)的正式女员工,持医院证明书可申请有薪产假90天(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晚育的顺产120天,难产135天。男26周岁、女24周岁以上初育为晚育。(5)男员工护理假7天,晚育者为15天(限在女方产假期间,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6)慰唁假公司员工直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的父母)不幸去世的,可申请5天有薪慰唁假。直系亲属在外地的,带薪路途假另计,路费自理。(7)工伤假因工受伤休假视为上班,具体情况按国家社会保险法规办理。(8)公假员工参加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公益活动、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入学或资格考试经所在部门及人事部门批准的,可按上班时间计发薪资。(9)有薪病假病假三天以上需凭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情证明请假。其中十天以内病假按基本工资80%计发病假工资,累计十天以上者按基本工资50%计发病假工资,医疗期限的确定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10)休假规定员工提前15日向直接主管及人事部门申报拟休假的种类和时间,协商安排休假具体事宜。因工作原因,
未能休以上(3)-(7)项假期的,按休息日加班标准给予工资补贴。2、保险:公司为正式员工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3、贺仪与奠仪
(1)正式员工结婚,公司将致新婚贺仪人民币300元。(2)正式员工直系亲属去世,公司将致奠仪人民币300元。4、过节费公司视经营情况在法定节日或公司纪念日发放贺金或贺礼。5、健康检查:公司每两年出资为工作满一年的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6、员工活动:公司不定期举行各种员工活动。
第四章培训、考核与发展
第一节培训管理
一、培训目的:塑造企业文化,促进人力资源增值,提升经营绩效。
二、培训原则:员工培训需求与公司发展需要相结合。
三、公司培训管理的常设机构是培训组,隶属人力资源部,:除培训发展主管外,其余岗位均为兼职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在集团范围内选拔产生。
四、公司培训分为一级培训、二级培训。
1、一级培训由人力资源部主办,负责集团中级以上人员(含分子公司总经理)管理培训,集团总部员工自我管理培训及新员工职前培训、外派培训等。2、二级培训由集团各中心或分子公司主办,负责本单位业务培训、岗位培训及外派培训。培训结束到人力资源部备案。五、培训积分制1、培训组每年初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培训需求调查结果,确定培训课程设置及相应学分,参加培训并通过
考核者即可获得学分。培训组同时为每位学员建立培训档案,记录每年度培训测试成绩、积分。2、各岗位培训积分标准由培训组每年度调整一次。正式员工绩效考核将结合本人全年培训积分进行,积分不达标者绩效考核将受影响。员工晋升必须获得拟晋升职级资格的培训积分,否则仅提升为职务。3、公司全员培训及特别要求的重要培训,无论积分是否达标,均需参加。4、公司规定的培训课程,人事部门将严格考勤。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应向人事部门请假。
六、员工自我培训
1、公司鼓励员工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学历学位考试、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资历考试如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可凭培训考试机构的证明,经人事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获准后按公假处理。
2、员工在职参加与本岗位有关的学历教育或培训时,确需占用周六工作时间的,可凭入学证明,经部门及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获准后,按公假处理。但当临时有重要工作安排或工作需要时,应服从公司安排。3、对于取得更高学历学位、职称、资格者,公司将作为员工晋级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费用报销
1、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培训规划制定一级培训费用预算,报总裁批准。2、,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二级培训费用由集团各部门及分子公司根据培训计划提报预算,经人力资源部审查后报总裁批准。3、集团总部外派培训费用1000元以内,由人力资源部审批,1000元以上由总裁审批;子公司外派培训在预算范围内的由本公司总经理审批。训费用超过1000元者需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限,培训结束后培训资料及获得证书原件由培训组存档,经培训主管签字后,方可报销费用。
4、员工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时间未满《培训协议》约定年限,公司有权按协议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节绩效考评
一、考评目的1、通过对员工能力、努力程度以及工作业绩进行分析评价,把握员工工作执行和适应情况,确定人才开发的方针政策及教育培训方向,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员工工作的导向。
2、保障公司高效运行。
3、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实现公正合理及民主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二、考评原则
1、以绩效为导向原则。
2、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原则。
3、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4、多角度考评原则。
三、考评周期
1、月度考评:月度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本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月度考评结果与工资直接挂钩。生产人员进行月度考评。2、季度考评:季度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本季度的工作业绩和行为表现。季度考评结果与下一季度的月浮动工资直接挂钩。第四季度直接进行年度考评。事务人员、营销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外)进行季度考评。3、年度考评:年度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本年度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年度考评作为晋升、淘汰、评聘以及计算年终奖励的依据。公司所有员工均进行年度考评。
四、考评程序:相关考评者对被考评者提出考评意见,人事部门将考评结果进行汇总,并报考评委员会审批,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将审批后的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并就其绩效和进步状况进行讨论和指导。人事部门将考评结果归档,同时用于计算绩效工资及奖金。
五、结果分级:考核等次分为五级,分别是优、良、中、基本合格、不合格。隔级上级根据所管部门人员数综合考虑,确定考核等次,但“优”不得超过分管总人数的10%,“优”与“良”之和不超过分管总人数的30%。
等级优良中基本合格不合格
定义超越岗位常规要求;完全超过预期地达成了工作目标完全符合岗位常规要求;全面达成工作目标,并有所超越符合岗位常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地达成工作目标基本符合岗位常规要求,但有所不足;基本达成工作目标,但有所欠缺不符合岗位常规要求,不能达成工作目标得分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
六、结果使用考评结果可作为以下几类人事工作的依据:1、职务晋升:年度考评为优或连续两年年度考评为良的员工,优先列为职务晋升对象。2、职务降级:年度考评一次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基本合格的员工给予行政降级处理。3、工资晋升:年度考评为优或年度考评连续两次为中等以上的员工,在本工资岗位级别内晋升档次。4、降档:季考评连续两次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工资降档;年终考评结果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进行工资降档。5、培训:根据绩效统计分析结果,制订培训规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6、职业发展指导:根据绩效统计分析结果及双向沟通,修正员工职业发展设计。
七、申诉及处理
被考评者对考评结果持有异议,可以直接向管理委员会申诉。管理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一周内必须申诉的内容组织审查,并将处理结果通知申诉者。
第三节职业发展
一、公司为每位员工提供持续发展机会,鼓励员工通过工作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出现职位空缺情况下,具有敬业、协作、学习、创新精神的员工将获得优先的晋升和发展机会。
二、结合个人特长及在公司岗位职责,员工填写《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表》、《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人事部门协助员工所在部门为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发展档案。
三、人事部门根据新员工入职前的职称、学历及调整后的岗位设定级别。试用期满合格,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能力及表现确定转正定级意见。
四、新员工入职后,由部门负责人担任职业辅导人,帮助新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促进员工个人发展。被辅导人的工作表现及未来在公司职业发展将成为考核部门负责人指标之一。
五、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职务职级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业务类1高层管理人员资深XX师资深业务员2中层管理人员高级XX师高级业务员3基层管理人员XX师二级业务员4助理XX师一级业务员5XX员初级业务员
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员工将有机会获得晋升:
1、职业道德良好2、工作业绩突出3、工作能力强4、熟悉拟晋升职务工作5、上年度考核成绩“良”以上6、完成规定培训积分
第五章员工权益
一、劳动安全
1、公司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必要的劳动保护。
2、在灾害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员工,当人身安全面临危险时,应撤离至安全地带。3、保管公司财产的员工,接到预警信号后,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二、权利保障:1、员工享有法律规定和公司制度赋予的咨询权、建议权、申诉权与保留意见权,公司对这些权利予以尊重和保障。
2、对下列情况,员工有权提出申(投)诉以得到公正待遇:(1)认为个人利益受到不应有的侵犯;(2)对处理决定不服;(3)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措施有不同意见;(4)发现有违反公司各项规定的行为;
篇5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防范策略
公共服务外包是指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通过竞争机制,利用外部比较优势资源,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或内部辅助委托私人部门、非营利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完成的方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属于公共服务外包的一种,公共部门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有利于公共部门抽身于繁琐的日常性工作,凝心聚力于核心事务,从而实现公共部门效益最大化。然而在此过程中,公共部门要加强风险意识,强化过程监管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外包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主体单位。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
(一)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两种取向
按照人力资源二维度模型,根据独特性与价值性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程度的差异将其两两组合形成四种人力资源外包模式:
一般来说,核心性事务既有高价值又有高独特性,从外部市场获得难度大,且与公共部门核心利益相关,所以应充分内化不选择外包;而特殊性活动虽然价值低,但其独特性明显,所以应根据部门经营状况及人力资源战略确定是否进行外包;专业性外包具有高价值和低独特性,公共部门本身的局限性促使其利用外包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化服务优势;辅外包的价值性与独特性都比较低,为部门创造的价值小,所以大多数公共部门会选择将其全部外包。目前在我国实施最为广泛的是专业性外包和辅外包,这两种外包模式正是现在人力资源外包的两种取向:
1.专业性外包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属于公共部门专业性外包的一种,包含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劳工关系等,范围极其广泛,性质更为复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人士在这些工作服务上无论从数量还是专业性都是有限的。随着公共部门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公共部门将人力资源战略与配置交给第三方专业性外包机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专业性外包服务主要是在考核与培训方面:比如,政府部门将考试、培训中许多事务委托给专门机构受理,如国考中将公务员选拔与晋升交给第三方初审,在提高招聘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避免熟人招聘。再如,公共部门将公职人员的培训与高校对接通过MPA教育,专门为政府机关或非政府组织在职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政府权力下放以及企I扩大经营范围以及盈利的需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2.辅业务外包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越来越注重将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转向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因此需要更多的精力着眼于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核心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一些日常性、事务性的辅工作:如邮件查收、常去浏览的网站内容、员工个人档案信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新入职员工的手册编写等等。这些繁琐的工作无专业性要求与技术含量,但又是公共部门必不可少的日常性事务。根据“二八原理”:80%的企业利润是由20%的核心工作创造的,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产出、盈利和成败的主要因素。通过辅助外包,公共部门把繁琐低效的日常事务工作外包出去,有利于利用外包商产生“规模效应”,降低公共部门经营成本,提升公共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摆脱我国公共部门的机构臃肿、人员冗杂的局面,建立高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态势
1.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外包商务模式在公共部门领域的应用扩展。尽管已有公共部门进行了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践,但其覆盖面极为有限。就拿近年来最典型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为例,其业务领域主要包括ITO、BPO及KPO三大业务类型。其中,以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为主的ITO业务外包占主要比例,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等外包为主的BPO业务外包比例最低(如图一)。近年来,有相当部分的公共部门已对人力资源外包产生浓厚的兴趣及关注度,这说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还是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的。
2.不可忽视的外包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在企业管理中已经算是一种革新,并且有了丰富的市场与管理实战经验。而公共部门与企业的性质存在很大不同,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服务性等特征,牵涉的利益群体更为复杂,加之不健全的外包市场与法律环境,难以估量的外包效果,以及公共部门本身的寻租行为、承包商普遍的机会主义心理,固人力资源外包在公共领域风险较大。尽管一些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职能上已经进行了外包尝试,可仍然是流于形式,外包是否科学有效,双方利益是否达成一致,服务质量如何,风险是否防范,这些都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类型及影响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作为公共服务外包的一种,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从宏观而言,杨桦和刘权提出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会产生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加剧、政府权力寻租、监管失效、形成新的垄断等风险;詹国彬从需求方、供给方和两者互动三个方面分析公共服务外包存在的风险,即需求方的有限理性与政府能力问题、供给方的有限竞争与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政府与服务承包商之间合作---监管关系的复杂性。
从微观而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公共部门内部的辅助,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外包在具体实践层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主体的权威性;风险受众的广泛性;利益损害的公众性。概括起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分为以外包环境、行为主体和外包过程为影响的普遍性风险和针对专业性外包与辅外包的特殊性风险。
(一)普遍性风险
1.来自市场不成熟、法规不健全的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不得不承认,其起步晚,仍处于尝试阶段。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外包主体的行为,也没有劳动政策法规去协调企业、员工和外包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维护他们的利益,更没有统一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价格标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市场还不成熟、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仍处于空白期,从而缺少人力资源外包的保障。
2.来自行为主体的风险
(1)来自公共部门方面的风险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是公共部门与外包商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公职人员、权钱交易的问题。倘若其利用公共权力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外包给特定的服务供应商,从中获取经济利益,那么就无法使实现人力资源外包的利益最大化与效用最优化,还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此外,由于需求方的有限理性,如何确定合适的外包商,如何监督外包过程的实施,都需要公共部门仔细权衡,否则很有可能“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2)来自承包商方面的风险
公共部门的职能本来就具有特殊性,许多事情关系到国家管理层面,其相关信息都有保密的需要。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共部门很难真正了解外包商的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成本结构等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而为了使人力资源外包活动成功进展,必然要向服务方提供足够的资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将内部信息都呈现给服务商。此外,由于利益驱使外包商存在普遍的机会主义心理,倘若缺乏有效监管,最终的外包效果很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
3.来自监控不利的风险
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公共部门和服务供应商组合,是一个具有不同核心能力和组织文化的开放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较大复杂性,其相互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潜在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并不是将工作负担的任意转移,而是充分利用供应商的工作优势,为公共部门创造更大的价值。由于公共部门和供应商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公共部门也无法完全观测到供应商的行动,使得供应商有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选择不利于公共部门的行为。如果对外包过程不实施有效的监控,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及时评估,很可能使外包达不到公共部门预期的目标而失败。
(二)特殊性风险
1.针对专业性外包的风险
(1)承包商的专业化程度堪忧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外包市场主要是一些服务单一,以基础为主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此外,外包商的规范经营和专业化程度堪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加上一些非法中介机构的违规经营,使服务商的诚信度大打折扣。另外,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服务型行业,具有无形性和异质性的特点,对于公共部门而言,难以定量的衡量承包方的专业化水平和外包效果也就难以从中选择最适合的外包商,这也加剧了来自承包商方面的专业化程度的风险。
(2)核心信息泄露的风险
公共部门的职能具有特殊性,尤其是相对专业性较强的职能,往往会涉及到部门核心事物乃至国家管理层面,如果太多的将这些内部事务交由第三方机构来管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泄露组织的机密,如:人才招聘策略,薪酬福利体系等等。尽管公共部门在与服务方签订合同时都会摄入保密原则,但第三方机构个别人员的素质具有不可控性,倘若关键机密泄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法律的缺失也使得此类风险难以弥补。
2.针对辅外包的风险
(1)公共部门人员安抚与纠纷解决
人力资源外包受单位及员工广为关注。辅人力资源工作多为日常事务性工作,覆盖面广,内容繁琐,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后,必然会影响到公司内部员工的切身利益。原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的工作交给外部供应商完成,势必造成一部分员工被辞退、转岗或到供应商那里工作,可能触及或损害部分员工的个人利益。如果处理不当,猜疑、不满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人心涣散、归属感降低,甚至导致人员的流失等等。此外,员工对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部分向来比较敏感,一旦外包商不能正确处理,也将给公共部门带来额外的经营风险。
(2)公共部门组织变动调整的迟滞与阻碍
辅外包多为公共部门日常性的基础性事物,大多数公共部门觉的这些基础对部门意义不大,故选择全部外包。然而这些事务性工作涵盖范围大,涉及人员广泛,将这大部分的基础性人力资源外包无论对于组织还是员工而言无疑都是一种变革。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加之公共部门原有职能结构对外部反应的滞后性,当大量基础型业务外包出去后,组织内部原有的职责权限、上下级关系、管理流程甚至组织架构等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外,公共部门内部人员多追求安稳、不求变革,也给人力资源外包带来了一定阻碍。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
本文尝试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上升到风险管理的高度,结合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框架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提出宏观层面的建议。此外,又根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可能产生的风险类型,从普遍性风险和特殊性风险的视角,在具体操作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的控制风险。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风险识别与衡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选择及实施,风险效果评价等:
(一)构建风险分析框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识别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识别就是对外包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风险以及风险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识别,了解风险发生的起因、时间、方式以及性质等。对风险的正确识别可以使人们认识到风险的特性、本质,建立预警机制,提高防范能力。关于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与经验进行初步判断;另一方面可依靠各种客观数据统计、经营资料、风险记录等分析整理,从而预测风险损害情况。
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评估与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U评估就是对识别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定量估算,保证外包在允许的风险承受范围内顺利实施。目前,人们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评估方法:即通过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风险对项目的潜在影响,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根据预定标准评定风险等级,实施计划管理或降低风险。概率分析法、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Borda 排序法对外包风险排序等也被专家学者采用。公共部门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前应做好外包行为的评估:认真分析、规划外包项目,结合成本、安全性等各方面情况,综合评估,然后确定外包业务范围。
3.风险沟通与协调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对于外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政府和承包商要及时地交流沟通,避免因为信息不充分而造成的风险。及时的风险沟通能够使除政府和承包商之外的其它相关利益主体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在满足各方知情权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其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感与监督力量,实现多主体协同。
4.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与反馈
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复杂性及不完全可控性,它的实施在不同阶段伴随着不同的风险。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公共部门要时常与外包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做好风险管理的效果反馈工作,做到发现风险及时解决,遇到风险管控失灵及时调险管理技术,从而实现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动态平衡。
(二)针对普遍性风险的策略
1.加速培养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公共部门在自身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应加大对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指导与监督,着力提高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整体业务专业水平、服务水平与素质水平,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进一步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提高外包服务商准入门槛,明确相关服务价格等,以维护外包市场的秩序,保障公共部门、员工及服务商的切身利益。
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抑制公共部门寻租风险
要想抑制寻租风险,首先要加强公共部门的思想教育,从内心深处树立廉洁奉公、正直从政的观念。其次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制定奖惩制度,对于权力寻租者的行为进行大力打击,以此形成威慑;此外,要把内外部监督作为外包监控的“防护伞”,构建内外部联合监督机制,推动内外监督形成合力。
3.明晰外包规范,选择适合的服务商
公共部门在选择服务供应商前,首先要制定服务规格说明书,衡量现行的服务标准,评估外包后可获利益。通过制定外包目标使得公共部门与服务供应商在职责权限、服务水准、服务信用以及违约赔偿等达成一致。其次,要制定严格的计划、目标以及实施步骤。通过比较供应商外包服务流程选择出合适的供应商。此外,外包使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合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只有加强沟通,彼此文化逐步相融,在管理理念上互相渗透,彼此适应,才能实现良好的合作。最后在签订合同时,务必将保密原则详尽地写入合同,使其具备法律效益。
4.外包监控与评估
外包监控主要是监控员工之间、员工与岗位之间 、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磨合和适应程度。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后,需要适时根据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条件的变化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调整。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对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预防由于供应商退出而带来的损失。要建立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工作的有效实施,达到公共部门预定的目标。
(三)针对特殊性风险的策略
1.专业性外包策略
(1)规范供应方资格准入,提升外包机构专业化水平
由于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还未及健全,导致外包商自由度过大,专业化水平低,服务意识欠缺。因此,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人力资源外包商的资格准入,适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营造成熟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专业性人才培训机构,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只有外包商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与素质,具备优质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公共部门才能够放心的将自身不擅长的专业化事务交由第三方受理,从而全身心的投身于部门内部核心事务。
(2)遵循保密原则,规范合同内容
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迫切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双方的职责权限、权利义务。在双方签订合同时,要提高法律与契约意识,将双方权利义务、保密原则、侵权赔偿等种种意外情况分条罗列清楚。即便这样,可能还会存在合同内未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而引发的争执,这时候就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公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
2.辅外包策略
(1)安抚外包人员,关切员工利益
一旦公共部门日常性的基础工作外包出去,必然会有一部分员工暂时失业或是被调遣到其他地方工作,由此带来薪酬福利以及员工关系的相应变化。薪酬与福利问题关系到员工的利益,一直是员工的敏感话题,处理不好便会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公共部门要做好这部分基础性业务员工的安抚工作,促进良好的沟通,采取适当的善后措施。此外,公共部门要切实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与暂时“失业”员工间的关系,关切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2)变革思维方式,创新外包形式
公共部门内部的管理体系复杂,组织结构稳定性强,在应对外包风险时,不免会出现迟滞和抗拒。在调整人员分配及组织结构时一定要慎重,以免带来整体的紊乱。相对于企业而言,公共部门可以在慎重考虑后采用权威性的行政手段进行部门变革,这将有利于公共部门创新外包管理模式。此外,转变外包理念,改变单一的外包服务,丰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与形式,公共部门任重而道远。
以往对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的学者颇多,但多数都是笼统的提出了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给出宏观对策的同时,对其进行业务细分,根据不同的外包类型该出不同的对策,这将有利于公共部门在外包实际操作过程中摒弃“眉毛胡子一把抓”,提高甄别力,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刘波,崔鹏鹏,赵云云. 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0.
[2]郑旭辉. 政府公共服务委托外包的风险及其规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詹国彬. 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的理论机理、现实动因与制度安排[J]. 政治学研究,2015.
[4]高凯.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风险传导机制研究[J]. 领导科学.